1975-11-24

第 1 版

1. 朱姆沃尔特文章:《对“美国能打赢下次战争吗?”回答越来越可能是“否定的”》

【本刊讯】美国《华尔街日报》十一月二十一日刊登前美国海军作战参谋长朱姆沃尔特的文章,题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及较小的事件    ——对“美国能打赢下次战争吗?”这个问题的回答越来越可能是“否定的”》,摘要如下:    《纽约时报》军事记者米德尔顿对我们的民主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为他就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一个问题——“美国能打赢下次战争吗?”——写了一本书。    人们可以发现一些事实错误,人们也可以发现一些概念错误。但是,米德尔顿作出的重要贡献在于把美苏之间的战争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高度激烈的战争,从欧洲开始,几乎肯定会很早使用核武器,极有可能升级到全面的核冲突。第二类是中等程度激烈的战争,多半是由于对一个国家的控制或它的生存而爆发的,因为这个国家对他们两个国家中的一国来说是重要的,比如以色列的独立对美国来说是重要的,卡斯特罗的生存对苏联来说是重要的。第三类是激烈程度不高的战争,就象我们在越南打的那种战争一样。    米德尔顿认为,我们可能在第一类战争中被打败,但能打赢第二类和第三类战争。我同意他对第一类战争的结果的看法。但是我不同意他的这种看法,美国在“全体人民全力以赴的情况下”能够打赢每一次第二类战争。米德尔顿对第二类战争的可能结果的分析是不完全的,因为尼克松一基辛格政府的政策就是为了政治原因把对军事判断的估计加以粉饰。    我现在想再来谈谈同书的名称有关的问题。目前的缓和时期已使许多美国人认为,军事力量的必要性下降了。例如,在以往几十年内,如果一个国防部长承认,苏联前四年在国家安全方面花的钱一直比美国多,这就会引起一场全国大辩论。但是当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几个月以前在纽约的一次讲话中公布这种消息时,几乎没有引起一点反应。    这种奇怪的情况是由于大多数美国人对缓和有很大的误解。苏联人始终把缓和看作是一个“和平共处时期”,旨在使美国产生一种安乐感,从而加速“力量关系的变化”。苏联给这些一再使用的巧妙的词汇下的定义是要在以下这些方面取得优势,战略核武器、常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技术、民族意志和精神、心理因素和领导。苏联领导人在刊物和讲话中都声称,“力量关系的变化已经使缓和不可逆转了”。他们清楚地表明,“不可逆转”就是美国继续适应苏联的倡议和要求。    发生的许多事情鼓励苏联人抱有这种观点。即使基辛格的政策一直是不承认军事力量对比方面的变化程度,但是苏联人是很清楚的。在这种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他们搞了许多不正当的行为,这些都从来没有正确地报道过。    1、他们违反了在一九七二年的最高级会议上商定的缓和规则,在一九七三年没有把阿拉伯国家即将发动的进攻告诉美国。他们在不告诉美国的情况下并远在美国进行部署以前部署了自己的力量,以便支持他们的阿拉伯保护国。他们要求阿拉伯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当以色列人包围埃及第三军团时,他们向美国发出了一个野蛮的最后通牒。    2、在苏联人保证支持一九七三年的停战的东南亚,他们在其后的违反停战方面曾积极地帮助河内和为它出谋划策,最后导致柬埔寨和南越被征服。    3、根据缓和规定,需要苏联人把他们的谷物预报通知美国,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心怀叵测地购买大量的谷物,大大增加了美国公众支付的食物价格。    4、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苏联违反了基本条约以及商定的辅助性双边解释和美国单方面宣布的它认为什么是可以接受的那些条件。    在对缓和的这些和其他的违反中,都没有把苏联的十足的不正当的行为正式告诉国会和公众。    所以,苏联人认为,他们的不正当行为可以继续下去,力量关系事实上已经改变了。    在一个苏联人在和平时期获得重大的单方面优势的时代里,对“美国能打赢下次战争吗?”这个问题的回答越来越可能是“否定的”这一事实,可能不会使米德尔顿的书看来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当把苏联的不正当行为的全部影响告诉美国公众时,他披露的事实会推动这样一些人去作出努力,他们争取使美国恢复“把真相和盘托出的”对外政策,他们认为,只有同苏联人保持军事平衡,才能实现真正的缓和。    在那个时候到来以前,目前对米德尔顿的“美国能打赢下次战争吗?”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苏联由于巧妙地使用力量和政策,已经在假缓和的情况下取得了那么多的单方面的好处,以致可能永远不会来考验我们的力量。”

2. 梁厚基文章:《福特突然改组内阁的一种看法》

【本刊讯】新加坡《南洋商报》十一月二十一日刊登驻美特约记者梁厚甫的题为《美国福特总统突然改组内阁的一种看法》的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内阁突然改组,主要的国家安全官吏都换人,国内国际,都来一个大猜谜运动。有初步的看法,也有进一步的看法。初步的看法是颇为惊人的,认为美国用撤换国防部长施莱辛格来安抚苏联,用升调驻北京联络处主任布什做中央情报局长来安抚中国。    怎样的安抚苏联?因为施莱辛格以往是以反对缓和出名的,反对缓和的人不安其位,而且相当没有光彩的下台,显出主张缓和的基辛格大权在握,这不是安抚苏联吗?    怎样的安抚中国?中国口口声声的说,苏联不怀好意,美国必须警惕。在美国官员中,久处北京,最为熟悉这样情况的,当然是布什。布什做中央情报局长,这些情报,会自然而然地流入美国安全会议内边。这宁不是说明美国对中国,正是洗耳聆听吗?    初步的看法,都不可取。    深一步的看法,认为这一次福特内阁改组,应该从国内政治方面求出其原因。    美国国内政治,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比明年大选,更见重要。明年大选的话题实际以经济问题为主。但人们也许没有注意到,美国的经济问题,是深深与国际问题结合起来的。美国当前经济有两大魔鬼,一是通货膨胀,二是失业(其另一表现就是经济萧条)。美国在越战期中,产业都与战争结合起来,越战结束以后,与战争结合起来的产业,先告萧条,而目前的失业大军,以这些产业工人为主。    用甚么方法来反失业反萧条?其独步单方,就是加剧国际方面的紧张局势,增加军需工业生产。美国的工会,已一手拉着了华盛顿州参议员民主党候选人杰克逊,做他们的旗鼓手,而西部产业方面,却拉着了曾在兰克研究所服务多年的施莱辛格。所以施莱辛格,力主备战扩军,而杰克逊亦与施莱辛格一鼻孔出气。    因为这样,就把福特和基辛格逼到墙隅。福特和基辛格虽然主张缓和,但反通货膨胀的人们,不能成为队伍,亦无组织,福特以反膨胀代言人自居,迄无效果,最近连副总统洛克菲勒也离心了。    当务之急,自然是打破杰克逊、施莱辛格轴心。施莱辛格不下台,明年大选,就有许多障碍。杰克逊用施莱辛格的嘴来磨基辛格的嘴,创巨痛弥的人,就是福特。这一次施莱辛格上祭坛,不是为着缓和而是为着明年的大选,福特认为新人全是自己的班底,那句话倒是老实的。

3. 路透-----拉丁社评西班牙政局

【路透—拉丁社马德里十一月二十日电】佛朗哥将军死后,一个毫无信心的新时代出现在西班牙的地平线上。    一位反对派政治家说,“西班牙是一个摆晃了四十年的酒精瓶”。他提醒说,“一旦冲开瓶塞,就会产生巨大爆炸”。    被佛朗哥指定为接班人的胡安·卡洛斯王子在政治上是不出名的。一个巨大的问号是,他将是一个摆设呢,还是一个能作决策的人?三十七岁的卡洛斯王子,似乎缺乏佛朗哥曾用以镇压在内战期间和以后分裂西班牙的政治企图的那种能力。    但是,卡洛斯王子正在表明,他打算在佛朗哥死后的时代里发挥积极作用。在他十月三十日就任代理国家元首两天后,乘飞机前往西属撒哈拉,与此同时,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争夺这块沙漠领土的斗争更加紧张了。股票行情上涨,表明了商人们对王子的信任。    两个西班牙反对派联盟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国王举行公民投票,让西班牙人自己选举他们所希望的政府。但是,这些反对派组织并没有规定执行其要求的期限,似乎打算给王子改组他继承下来的独裁政权的时间。    佛朗哥之死肯定有助于排除西班牙和欧洲之间的障碍,欧洲的某些领导人在西班牙内战时期同佛朗哥的民族主义势力较量过。但是,最近的事件表明西班牙不能那么轻而易举地同过去决裂。    游击队暴力活动,西属撒哈拉之争和严重的经济衰退是王子必须对付的三大问题。

4. 美联社报道福特正为访华作准备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二日电】福特总统今天为了为下周的中国之行作准备,将阅读国务院送至白宫的两厚本背景材料。    新闻秘书内森说,这两本书是今天上午送来的,总统准备在整个周末有时间就阅读。

第 2 版

1. 胡安·卡洛斯宣誓就任西班牙国王

【美联社马德里十一月二十二日电】卡洛斯王子今天作为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在议会宣誓就职。    成千上万的西班牙人向这位王子狂热欢呼。    在邻近的街道上,数以万计的吊丧者默默地从佛朗哥大元帅的灵台前走过。    在一篇受到议会热烈鼓掌欢呼的十五分钟讲话中,新国王保证要成为“和平、工作和繁荣”的卫士,并宣称“王国将时刻努力同人民保持最密切的联系”。    在讲话以后,国王及其家属在“国王万岁”的欢呼声中走出议会厅,并开始胜利地驱车通过市区。    在议会大厅内,当国王离开以后,一些右翼议员(其中三分之二是由佛朗哥精心挑选的)一齐转向坐在前排的前铁腕人物的女儿卡门,并且高呼:“佛朗哥万岁!佛朗哥万岁!”    警察当局估计,在昨天上午六时开放灵堂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约有十四万多人通过装饰过的“圆柱大厅”去瞻仰大元帅的遗体。他们说,还有二十万人整夜在外面的街上等待着。    在左边相隔几个坐位的地方,坐着美国副总统洛克菲勒。在佛朗哥女儿的右边是智利总统皮诺切特、约旦国王侯赛因和菲律宾总统夫人伊梅尔达·马科斯。    摩纳哥的兰尼埃亲王也坐在这个小议会厅的看台上。但是西欧既抵制参加国王的就职仪式,又抵制参加明天的佛朗哥葬礼。    仅有的三个国家元首是皮诺切特、侯赛因和兰尼埃。    由于胡安·卡洛斯就任国王,他的七岁儿子费利佩便成了西班牙的王子和王位继任人。

2. 卡洛斯发表就职演说

【路透社马德里十一月二十二日电】下面是胡安·卡洛斯国王就职时发表的讲话的非正式译文(本刊已加删节):    今天,西班牙历史上的一个新阶段开始了。    我们将在这个阶段中共同前进,这个阶段的起点是和平、工作与繁荣。    在上帝的恩惠之下,在使西班牙各种人民团结、和平与光荣的许多前任作出的榜样之下,我希望能够作为一个调解者、作为宪法体制的保卫者和作为正义的促进者行事。    我完全意识到,我国人民正在要求作出深刻的改进,我决心把听取、引导和鼓励这些要求作为我的职责。    让我们坚持建立一种正义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政府的活动和私人的活动一样,都要服从法律。    对所有人都平等的一个公正的制度允许在王国的统一和政府的团结的范围内承认地区的特点,作为构成西班牙的神圣现实的各族人民的多样性的一种表示。国王希望既是大家的国王,也是具有自己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的各个民族的国王。    西班牙王国向各国表示它希望和平与谅解。    如不考虑西班牙人,不考虑我的许多前任的行动,欧洲这个概念就是不完全的。欧洲必须考虑西班牙,并且考虑西班牙人是欧洲人这一事实。    目前,双方有必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大家有必要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    如果我在这个时刻不追求我们作为西班牙人已在多少世代来为恢复我国的领土完整而战斗,我就是不忠于我的家族的传统。国王在抱有充分信心的情况下承担了达到这个目标的义务。

3. 西班牙国内对卡洛斯演说的反应

【路透社马德里十一月二十二日电】卡洛斯国王今天在其就职演说中没有提到走向自由化的具体步骤,这使西班牙的民主人士感到失望。    左翼天主教民主党领袖华金·鲁伊斯·希内斯教授对本社记者说,“应该采取仁慈的行动,对政治反对派实行大赦。国王在政治自由和民主的问题上态度不明朗。”    【合众国际社马德里十一月二十二日电】这个政权的自由派和反对派组织今天一起赞扬卡洛斯国王的就职演说,认为演说证明他打算把西班牙引向民主。    被宣布为非法的社会民主党总书记洛佩斯说:“这一开端虽然不大,但是积极的。”    一位巴斯克自由主义者奥雷哈说:“我作为一个巴斯克人,非常高兴听到他提到组成西班牙的各族人民的多样性。”

4. 戈麦斯撤销葡革委会二十一日决定

【合众国际社里斯本十一月二十二日电】军方今天试图以一项折衷协议来结束第六届政府的法律和秩序罢工,但是由于首都的极左派军队扬言要叛乱,这项协议就告吹了。    军方的一名发言人说,革命委员会的建议已不复存在,这个最高的决策机构星期一将举行紧急会议来寻找解决危机的新办法。    在戈麦斯总统撤回委员会的建议以前,里斯本军区叛乱的左派部队处于一级戒备状态以抗议解除德卡瓦略的里斯本军区司令职务。    当折衷协议垮台时,共产党和极左派加强了对军方的压力,要它组成一个新的极左派革命政府来对三天之久的部长罢工作出反应。    在库尼亚尔星期五深夜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同时,里斯本的十九名军官签署了一项声明,要求把武器发给左派群众夺权。    在这种情况下,总统同意把里斯本军区司令这个第二个职务还给军事保安司令德卡瓦略。    拟议中的德卡瓦略的接替者洛伦索在黎明前的一项声明中撤回了他的提名。    这个折衷协议的垮台是阿泽维多总理的以社会党为主的内阁的严重失败。    【合众国际社里斯本十一月二十二日电】造反的部队今天已迫使戈麦斯总统撤销其免除左翼司令职务的命令,这使葡萄牙更加混乱。    共产党和反共产党的力量发动各自的支持者在里斯本和波尔图的大街上敌对地显示自己的政治力量。政治家们警告说有可能发生内战。    非共产党的政治家们担心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一位政治家说:“现在的形势非常危险。我们很可能在最终会发生一场内战。内战一触即发。”    【路透社里斯本十一月二十二日电】激进的左翼将军德卡瓦略今天又重新指挥里斯本军区,这是因为据说该地区的大多数军官反对由一名较为温和的军官接替他的职务。    鉴于军官们反对洛伦索,便打乱了最高的军人革委会所制订的一项经过很好平衡的妥协办法。制订这一妥协办法的目的是解决因政府决定暂停其一切活动而引起的危机。

5. 法《问题》周刊文章:《吉斯卡尔说:法国头向南》

【本刊讯】法国《问题》周刊十一月十六——十七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吉斯卡尔说:法国头向南》,摘要如下:    尽管中东经常出现紧张局势,德斯坦仍顽固地坚持一项雄心勃勃的目标:使地中海回到地中海沿岸国家手中。为什么?    在这个很古老的湖泊周围的各个摩擦地点,并没有接近消失。德斯坦明了这一点。但他决定逐步地、几乎是很快地避开它。因为他认为,欧洲完全象阿拉伯世界一样在位于三个大陆交界的这个水潭地区有着它们的明天。    是模模糊糊的政治—战略方面的梦想吗?不一定。不管怎么样,在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年左右,蓬皮杜也曾再一次谈到过地中海。好象法国国家元首们的眼光不可抗拒地被迫不仅只是转向北方,而且也转向了南方。最近这几天,当德斯坦在朗布依埃与富国代表讨论未来国际货币制度时,他并没有忘记他在突尼斯第一次公开谈到的目标:使地中海回到沿岸国手中。    地中海,这甚至不再是一个湖了。乍看来,它顶多是地球上的一个蒂莱里宫的池塘,称霸世界的两个巨人刚刚在那里试验了他们最先进的军舰。乍看来,沿岸国家是忍让着的。它们要么看着世界主宰者的庞大原子舰队通过,耸耸肩;要么躺着晒太阳;要么从事危险的地区战争(以色列、塞浦路斯)。看来,再也没有什么更好的事要作了。    十八个大小国家,分占着这条通道的美妙的两岸。这条通道的西面通向大西洋和美洲,东北通向黑海和苏联,东南经苏伊士运河通向印度洋和亚洲。怎么样使之成为一条走廊呢?    可能是这个细节先在昨天引起了蓬皮杜的注意,今天引起了德斯坦的注意,没有什么比一条走廊更为宝贵的了,这仅仅是因为必须通过它。    当(埃及和以色列的)六天战争导致关闭运河时,苏联人就表示不快。苏联的整个外交都因此而巧妙地作了修改。重新开放运河,对他们来说,已成为压倒一切的目标。他们在印度洋的存在有赖于在两个世界之间的这座水桥。    当土耳其人向大家表示准备抵抗时,美国人象苏联人一样不安:安卡拉由于地理和历史地位,继续在伊斯坦布尔控制着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是一个小小的针眼。如果,偶然有人敢于封锁它,俄国舰队就再也不可能进入地中海。总之,沿岸国家对付两个大国有比它们设想的还要多的办法。这是地理送给它们的礼物。第二个看法。在地中海的两岸之间相对来说是互为补充的。欧洲有才智、技术、实验室,但它缺乏劳动力,它没有能源。北非、埃及、近东有大量的劳动力,拥有石油,但缺少技术员和工厂。从心理上讲,正当伊斯兰国家从长期睡眠中苏醒过来时,欧洲人好象已经倦怠。阿拉伯世界的城市出现得非常迅速。    欧洲国家从来都是在把视线转向海外时才这么强大。闭关自守的欧洲总是自相摩擦,进行无休止的小规模局部战争。向外开放的欧洲才能恢复某种活力和才能。    然而,今天的欧洲是两头被挤。东面,有苏联帝国;西面,是美国天地。只有在南面和北面,对它来说才存在和其他人一起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可能性。在这种布局的中心,法国的脑袋在南欧,脚在非洲。    庞大的计划。怎样使计划从空想转为现实呢?共和国总统认为,要通过连续的接触。自从他当选以来,他到过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和希腊。他在巴黎接见过大部分阿拉伯领导人,而几天之后,他自己将去开罗。    这算件大事,他之所以在突尼斯第一次谈到了地中海政策,那是因为他觉得向沿海国家表示法国渐渐走上这条冒险道路的时机已经来到。    这一次,人们不能指责总统既无计划、又缺乏行动的连续性了。若干个月以来,他在这个诞生我们文明的海滨上前进了。

第 3 版

1. 哈希评论:《安哥拉·东西方较量日益激烈的地区》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一月二十一日刊载哈希的一篇评论,题为《安哥拉:东西方较量日益激烈的地区》《石油、海军力量的对比是在非洲发生的这场冲突的幕后原因》,摘要如下:    据报道说人们在罗安达——苏联支持的人运的首府——看到了俄国的卡车、坦克、大炮、飞机、“顾问”和飞行员。    据说美国飞机在毗邻的扎伊尔的金沙萨卸下装运的枪炮,这些枪炮从那里再转运到联合起来控制着安哥拉北部和南部的解阵和安盟驻在北部的军队。英国飞行员正把人员和武器空运到解阵和安盟驻在南部的部队。    报纸消息说,运给北部反苏军队的军事补给品利用的是在前比属刚果内战期间所使用的从比利时到金沙萨这同一条供应线。    据说古巴军队已到达罗安达。    要想找到这种情况的解释,你把你的非洲地图拿出来,就会看到,驻在罗安达或安哥拉几个良港中的任何其他港口的苏联海军,是在把波斯湾的石油运往欧洲的石油供应线的旁边。巨型油船必须绕过好望角。苏伊士运河不够深。如果任何势力切断这条石油输送线,那么西欧的工业体系在几周之内就将陷于停顿状态。    苏联海军在索马里海岸上的伯贝拉有一个受到保护的港口。他们还可使用几内亚的科纳克里的港口设施。到现在为止,他们在非洲南部的东西两岸都没有海军设施。在罗安达的一个基地对他们在北大西洋进行巡逻的潜艇来说,价值是有限的,但是这将使他们的地面部队有可能绕过非洲大陆,这将使他们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都会得到帮助。    如果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当地的共产党人能够把美国人撵出伊比利亚半岛,那么驻在南、北大西洋的海军的力量对比将会发生有利于莫斯科的变化。    由于以上的原因,西方国家显然进行了相当规模的运送军事补给的活动以帮助安哥拉的反苏各派的势力。

2. 奥地利《新皇冠报》报道:《苏联人的新殖民地》《克里姆林宫通过利比亚操纵安哥拉、黎巴嫩和北爱尔兰的战争》

【本刊讯】奥地利《新皇冠报》十一月十八日刊载一篇报道,题为《苏联人的新殖民地》《克里姆林宫通过利比亚操纵安哥拉、黎巴嫩和北爱尔兰的战争》,摘要如下:    苏联人能用值得注意的外交技巧来弥补他们对埃及影响的损失。毗邻的利比亚数月以来已成了埃及的“继承者”,成为苏联在阿拉伯和地中海地区的主要基地。苏联人甚至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能够在利比亚站住了脚,这是过去在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都未曾有过的!    过去的反共主义者卡扎菲,把它的国家完全出卖给了莫斯科——原因是他恨埃及的那个称他为“病态”的萨达特。《皇冠报》从纽约联合国人士那里获悉了利比亚和莫斯科之间一九七五年二月缔结的秘密条约的细节:    在利比亚的班加西港口,建立了克格勃在非洲和近东的苏联间谍和恐怖组织的大本营。在利比亚的这个机关的增援部队是苏联人和苏联在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特务。在伊拉克,莫斯科要么已经失去影响,要么对其影响不再有把握了。    苏联在利比亚为其在地中海的红色舰队获得了海军基地:在昔兰尼加有秘密的空军基地(苏联人可以从这些基地出发建立同安哥拉这样一些非洲国家的联系道路),还有陆军基地,埃及把这些基地看作是直接威胁。    利比亚是苏联人不劳而获的“金色果实”。他们可以从利比亚出发,在卡扎菲已经搞过破坏活动的各个地方捞取好处:在建立国际上恐怖分子的蜘蛛网方面以及特别是在北爱尔兰、安哥拉和黎巴嫩。    莫斯科的武器和数以百万计的美元通过卡扎菲源源不断地流入黎巴嫩和安哥拉的内战。苏联人还可以从利比亚策划反对埃及总统萨达特的有成效的报复措施和政变计划。因此,埃及军队严密地封锁了同利比亚的边界。

3. 英报文章:《俄国在安哥拉问题上面临的决定》

【本刊讯】英国《金融时报》十一月二十一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俄国在安哥拉问题上面临着困难的决定》,摘要如下:    苏联现在面临着作出这样的决定:倒底是加紧向安哥拉人运提供武器呢,还是赶紧脱手以免多受损失并且承认在安哥拉这场争权斗争中它支持错了一派?    据西方首都传出的可靠消息说,过去几周来,由于西方国家政府在暗中支持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组成的联合政府——主要是通过提供军事装备和派顾问的形式给予支持,使局势发生了变化。    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的军队向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控制的首都罗安达的挺进是如此迅速,以致人们认为只有苏联尽快决定再向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提供新的、比较重型的武器才能制止住他们的挺进。在俄国看来,作出这种决定的危险性在于:这可能促使西方国家更多地卷入、从而引起外来的大力干涉,触发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如果苏联决定升级的话,就可能导致美国的卷入更加公开化。这还可能影响到总的苏美关系。由于双方未能为签署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协定取得进展,两国的关系已经是紧张的了。

4. 《从越南撤出以后》

【本刊讯】西柏林《每日镜报》十月二十九日刊登一条消息,题为《从越南撤出以后》,摘要如下:    尽管美国训练的部队输掉了印支战争,尽管人们害怕的“B—52”轰炸机现在在撤出泰国,但是,驻东南亚各国首都的外国的外交官却一致强调说,美国的军事力量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实际上,由于美国人在亚太地区有十八万士兵、八百五十架战术飞机和五十六艘舰艇,他们仍然是一支需认真对待的力量。此外,轰炸机也能从关岛出发同样有效地投入战斗,南朝鲜和冲绳仍然是重要的军事中心。但是,必须指出两种新的趋势:    第一,美国人从大的基地离开,过渡到“蓝色海洋的战略”。舰艇是确保美国的全球霸权的新的、现代化的基础。第七舰队在中国海、印度洋,首先是在太平洋游弋,海军上将盖洛总司令把太平洋地区称之为“未来的地区”,人类的三分之二将生活在那里。防务专家们认为,这五艘航空母舰和二十艘驱逐舰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舰队,这支舰队自从一九四五年以来比其他任何小的舰队都经过更多的训练;第二,美国的存在正从东南亚移到东北亚,美国的存在服务于美国的最重要的利益,保护着南朝鲜,而且它是要安抚日本这个亚洲的最密切和最可靠的伙伴,并把日本更紧密地同华盛顿连结在一起。

5. 法新社报道差提猜召见苏联大使

【法新社曼谷十一月二十二日电】外交部长差提猜少将今天在这里要求苏联在泰国同老挝的边界冲突中保持中立。    差提猜少将对记者说,他今天在他的公寓里举行了一次历时三小时的特别午宴,午宴上,他向苏联大使伊利切夫阐明了泰国的观点。这次会谈前,泰国新闻界连续报道了这样的消息,外交部高级官员指责苏联应对泰老关系恶化负部分责任,因为它对万象有影响。

6. 路透社报道苏丹的经济政策

【路透社喀土穆十一月五日电】苏丹总统尼迈里已经重新估价了他的政策,现在正向着同西方建立一种远为密切的关系这个目标前进。尼迈里在一九七一年一次亲共政变尝试发生以前一直是一位坚决的左翼分子。他在那次政变中差一点被推翻。    他还正在加强他同阿拉伯世界的联系,并鼓励一种由私人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和纯粹的国营公司三者组成的混合经济。    这种新的态度同他一九六九年自己发动政变上台后的一段时期相比是一个鲜明的对照,当时他急剧左转,为了讨好苏联而断绝了同英国的传统联系,奉行一项实行国有化以及没收私人和地方商业的政策。现在,被没收的苏丹人的财产正在退还给它们的主人,并正在向外国主人偿付赔偿费。    目前大部分资金来自设在科威特的阿拉伯经济和社会发展基金组织,来自阿拉伯私人投资、西方私人投资以及各国际组织。    苏丹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幅员辽阔,本身和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交通困难。    由世界银行、科威特和中国提供资金的苏丹港—喀土穆柏油马路分四段正在由中国、意大利、西德和南斯拉夫承建。中国人承建的那段已经完成,据希望这条公路将在一九八○年以前通车。    同时,沿着公路正在铺设一条输油管道,这条输油管是由科威特金属管道工业公司同英国和西德的承包公司麦卡尔平和南方管道公司联合出资兴建的。    其他正在进行的项目,有在阿拉伯的资金和西方的技术帮助下扩建一个大炼糖厂,以及由中国出资和修建一座纺织厂,这将使苏丹在纺织品方面自给自足并且最后成为棉纱和纺织品的出口者。    苏丹的未来的另一个巨大因素可能是石油。苏丹政府已经和美国谢夫隆石油公司签署了一项开采协定。    与此同时,在青尼罗河及其支流之一的拉哈德河的汇合处正在进行灌溉工程,这将为种植棉花、花生、水果和蔬菜的大片新的地区提供灌溉。    虽然这个国家取得了许多贷款,但是它现在债务的付息就几乎占了总开支的百分之二十五,这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尼迈里总统否认经济上依赖阿拉伯国家和其他国家就会变为政治上的依赖。他还否认他的国家债务太多。    他还说,他认为,继续对苏丹的发展进行投资,特别是对农业工程投资,是符合阿拉伯国家自己利益的。

7. 美助理财长离开罗前举行记者招待会

【中东社开罗十一月二十日电】美国助理财政部长帕尔斯基说,为了鼓励美国资本参与埃及的经济发展项目而进行的接触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他在为结束他对开罗的访问而于今天中午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福特总统要他来埃及确定美国政府对于参与埃及的经济、工业和社会发展所能起的作用。    他还说,福特总统在巴黎会见他时告诉他,总统将尽最大努力来鼓励美国企业家向埃及的发展计划投资。

第 4 版

1. 日报报道:《外务省人士说,如果中国同意,就把“反霸权四条件”写进条约正文》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十一月二十二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外务省人士说,如果中国同意,就把“反对霸权的四项条件”明确写进条约正文里》,全文如下:    外务省人士二十一日就日中和平友好条约问题谈到不久前宫泽外相所表明的作为把“反对霸权条款”明确写进条约正文里的四项条件,他说,“如果中国方面接受上述条件将可以同这四项内容一起都写进条约的正文”。    表明“霸权条款”不是针对特定的第三国(苏联)的方法,迄今为止曾提出的形式有:一、在条约以外另行拟定议定书表明;二、采取其他换文的形式;三、以政府声明的形式或外相谈话的形式表明。    宫泽外相在十一月七日的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曾表示了下述想法:一、反对霸权不是针对特定的第三国的;二、不从日中联合声明精神后退,但是,反对霸权并不意味着与中国采取联合行动;三、反对在世界任何地方谋求霸权;四、反对霸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精神。这四项内容,如果中国方面同意,明确写进正文里也可以。    【时事社东京十一月十八日电】题:纪副总理对日中友协代表说:对日中和平条约的霸权问题态度不变    北京十八日电:正在中国访问的日中友好协会(正统)总部代表团(团长黑田寿男)十八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纪登奎副总理。纪副总理在会见中谈到因霸权问题而难以进展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时表明态度说:    中国丝毫也没有改变今年三月向日本方面转达的意向,没有更多的新内容需要补充答复的。    纪副总理的这番话是强调了中国的态度始终是要把霸权条款明确地写进条约的正文中去。

2. 日《产经新闻》文章:《不是对岸之火,日本卷入中苏对立》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十一月十二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不是对岸之火,日本卷入中苏对立》,摘要如下:    北京疾呼“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定爆发”的声音从七月赫尔辛基欧安会议以后越来越高。而且说“主要战场”是在欧洲。    北京疾呼世界战争危机的目的何在呢?据报道,最近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问中国时,中国方面强调美国对苏缓和政策的危险性。从此推测,似乎可以认为,这是警惕如果在欧洲的美苏缓和政策取得进展,苏联就会把军事余力转向中国而作的布局。    目前的中苏对立已经同五十年代的两党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完全不同了。与六十年代两国的国家关系的对立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领导权之争也不能同日而语了。何况把中苏对立只看作是边界军事紧张更是不符合现实的。    中苏对立,如今已超出中苏两国间的关系这一范围,其实质已经是为扩大在国际政治中特别是在亚洲的影响,即争夺领导权的外交战。而且,双方要抛开美国的动向而作行动选择已经困难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苏对立已经具有把美国卷进去的新的结构。    而且“主要战场”在亚洲。亚洲先进工业国日本就避免不了要成为中苏争夺战的主要目标。想把“反对霸权”写进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中去的中国的目的是从这样的战略设想出发的,就是在日美关系的坚强纽带和美中之间的“没有承认的外交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日中关系更加紧密,以筑起阻止苏联向亚洲扩大影响的“防洪堤”。    这样,中苏对立以亚洲为“主要战场”,尤其是在带有争夺日本性质的现状下,也可以说,实质上日本已被纳入中苏对立的新的结构中去。    中苏继续对立,对日本来说是有利的,这在过去乃是“常识”。但是,在目前这种结构下,日本只把这看作“对岸之火”是不行的,不得不被迫作出选择。这就典型地表现在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上。其选择如何,很可能对日本的安全保障产生重大的影响。

3. 《手提的简单礼物是「反对霸权」》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十一月十四日刊登该报记者吉村发自华盛顿的一条消息,题目是《手提的简单礼物是“反对霸权”;福特访华期望淡薄,可能只是确认共同利益》,摘要如下:    福特十二月访华,已正式决定,在福特的侧近几乎看不到很大的期待感和强烈的兴奋。据华盛顿的推测,可能象国务卿基辛格所做的保守的估计那样,这次福特访华,将停留在一般性确认反对“苏联霸权”这一美中两国共同利益的程度。    作为美国总统来说,这次访华是历史上的第二次,从一开始就使人感到不能取得明显的成果,其原因首先是,美国方面没有使对华关系大踏步前进的准备。具体的说,下述三点是主要障碍:一、美国从印度支那实行总撤退,如果再放弃台湾,就会给亚洲的盟国带来冲击,这在目前是不可能的;二、在明年总统大选之前,从回避遭到美国国内保守派反对这一目的出发,也不能急于搞美中关系正常化;三、在大选前,作为外交的成就,为了使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达成协议,把受中国欢迎的对苏强硬派施莱辛格国防部长撤了职。    美国政府首脑似乎认为,“由于北京对苏联的担心,将无条件地欢迎福特访华”。对于做出这一判断的美国政府首脑来说,中国方面的强硬态度令人感到是一个“错误估计”。在这样的严峻的情况下,“空着双手”去参加美中首脑会谈的福特总统手里,如果说仍有能使对方感到满意的东西的话,那就是要符合中国关于坚决反对“苏联霸权”的主张。基辛格在十日接见记者时强调了美国自己没有谋求“霸权的野心”,这一发言明确的表示出福特访华的主题。    现实情况下,美中两国对苏联势力向世界规模扩大的倾向,对于世界和平来说是危险的,阻止苏联的“霸权”,才是符合双方国家利益的。    因此,看来,福特总统在这一方面有可能在相同的程度上同意中国方面的主张。与此同时,可以预料,对于在霸权条款问题上搁浅了的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也将产生微妙的影响。

4. 香港《大公报》文章:《日本的都市噪音》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月三十一日以《日本的都市噪音》为题刊登一篇文章,摘转如下:    在资本主义世界,日本的都市噪音问题是比较突出的。最近有人不堪钢琴声的骚扰而杀死三个邻居,反映出日本的都市噪音已成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    日本评论家上前淳一郎不久前著文抨击社会上的各种噪音现象,在谈到他曾身受其害的经过,他写道:    “……星期一下午一时后不久,一辆汽车开到我家楼下,‘孩子们好啊!’广播声几乎要爆裂周围的空气,这是卖牛奶的车子。    汽车停在我的窗下,发出振耳欲聋的音响招徕顾客,做了近一个小时的生意,星期四的同一时间还要来。    星期二,两辆洗衣店的汽车一早就来了(星期五也开来的),当天,因为还要加上卖面包的定期车,实在吵得不得了。洗衣店汽车播送的什么黑猫吃干竹筴鱼的令人为之毛发耸然的歌,混合着‘饀面包,果酱面包,什么都有’的叫声,真是个叫唤地狱。    还有,那些播送着歌曲不定期来的卖菜人、推销厕纸的……我终于有好几次实在无法在屋子里呆下去,掩了耳朵飞奔出门,逃到远远的地方去躲避。”    这是在东京近郊住宅区的情况,该文作者为了逃避噪音,曾几次搬家,满以为近郊可以清静些,结果仍是这样嘈吵。他尝试用耳塞来对付,但不久发现,对那些特别吵嚷的喇叭声,戴耳塞也无济于事,声音透过耳塞,震得脑袋嗡嗡作响。他和有关部门联系,对这些噪音作了音量测定,结果是:卖牛奶车的喇叭声,在他屋中是六十六(“”是音量单位),走到汽车旁边是八十。    八十,这是汽车往来频繁的东京繁华街头在白天的情况。    声音到了五十——五十九,就足以影响人的健康,令人会有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现象。由于末梢神经的收缩,还会引起头痛,耳鸣,血压上升等病。    孩子也会受这声音干扰而心神不定,容易发怒,不想学习,在八十的场合,更严重地危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日本噪音的祸首还不是这些零售车,而是竞选宣传车。每到竞选期间,为了压倒对方,各方都尽可能地把宣传车的喇叭声弄大,从早上七时到晚上八时,往往会同时有好几辆宣传车开到住宅区去。这时的音量不是八十,已远远超过了一百。可笑的是,竞选车有时会连续呼喊候选人的名字,以吸引人们的注意,日本称之为连呼。有人讽刺道:“这简直是像对狗做实验一样,是让人条件反射,在选票上写上候选人的名字。”    这样的噪音对人是一种真正的折磨,人无法休息,精神肉体受到很大损伤,讲话时必须大声,对方才能听得见。有人为此引起腹泻,甚至引起产生听力障碍的危险。    根据日本防止公害条例,扩音器的音量不能超过五十,但竞选宣传车可以完全不受这个条例限制。在日本的外国人,对这种竞选噪音有异常深刻的印象,一位美国人这样写道:    “我是住在千代区三番町的,在选举期间完全不能入睡,我在九楼上高叫‘吵死人了!’用鸡蛋扔那些宣传车,我向东京都的噪音振动部(管制噪音的机构)发牢骚,可是一点用也没有。    事实上已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对这种竞选噪音,表示了强烈不满;更有人认为竞选噪音是公害,要求对其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这场官司现仍没有结果。由于日本公职选举法规定:竞选时在汽车、船上及演说时可使用扩音器,且音量没有任何限制。一些法律专家认为官司很难胜诉。    除商业噪音及竞选噪音外,社会上一些不负责任的人滥用音响设备、乐器等,也是造成噪音严重的原因之一。有的住宅区,是一片钢琴、电视机、立体音响、冷气机的声响,日本人从喧嚣的商业区和工厂返回家中,周围仍是一个噪音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易发怒,甚至有人会作出超越常规的举动。    统计数字表明,日本的都市噪音正有增无已,而且在若干年后,将会比现在平均增强十,那时的噪音受害情况将更加严重,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发育将受到严重影响。日本现在有很多人开始注意到噪音问题,不断写文章呼吁重视噪音问题,检讨选举方法,严格管制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