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11-07
第 1 版
1. 美白宫发言人谈福特访华等问题
【美新处华盛顿十一月五日电】白宫(内森)十一月五日新闻发布会: 中国:记者问关于福特访华是否有什么新情况,内森回答说,“没有,总统希望前去。”他又说,关于访华的计划工作继续进行。他对提问者说,关于此行是否可能在别的地方停留的问题,他无可奉告。记者问到为什么通知先遣小组取回行李,内森说,福特的巴黎之行也必须派先遣小组。他说,哪些先遣小组人员到哪里去和什么时候去的问题正在重新考虑。 【美新处华盛顿十一月五日电】白宫(内森)十一月五日新闻发布会: 拉姆斯菲尔德—施莱辛格:内森在比较笼统地谈到内阁改组问题时说,有些人认为施莱辛格的去职是“在同苏联打交道方面消除了一个强硬派的意见”。他说,凡是了解拉姆斯菲尔德在国防和国家安全问题上的政见的人们,“都无法相信他在向总统表达他的见解时会不如他的某些前任那样据理力争”。 内森分辩说,施莱辛格和福特之间的政策分歧不是内阁改组的“因素”,施莱辛格和基辛格之间的分歧也不是改组的因素。他在被问及施莱辛格和福特在重大问题上是否“一致”时没有表态。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一月五日电】政府人士今天说,福特总统已把他的拟议中的中国之行的日期从六天减至四天。 他们说,缩短访问的直接原因是中美对美国同俄国的缓和政策有分歧。这些人士说,福特大约十一月三十日离开华盛顿,十二月一日到北京进行四天访问,接着分别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进行一天访问。这些人士说,北京和华盛顿对访问的安排仍有争执。 这些人士说,中国人对美苏缓和感到不安,因此在安排方面故意作梗。 据许多政府和外交人士说,发生的情况如下: 美中关系是很好的,但是这扇新打开的门的成果在哪里呢?北京最大的忧虑是看着福特政府同北京的头号敌人莫斯科搞缓和谈判。 今年下半年,北京在诸如让一个西藏歌舞团来美国表演这样的问题上开始攻击美国。 当基辛格上个月去中国时,美国外交人士说,他们希望他将会发现北京把西藏和其他恼人的问题端出来是为了消除误会以迎接基辛格的到达。但是,基辛格发现中国人说话强硬。从到达时的宴会上的干杯到同毛泽东的会晤的整个过程中,基辛格发现中国人不厌其烦地强调他们不喜欢美苏关系。基辛格同样坚决地说明自己的论点。 对中国的态度感到不安的华盛顿决定,福特将降低他的中国之行的规格,使这次旅行包括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停留。另外,由于总统不愿意离开华盛顿六天以上,新停留地点的日期不得不从北京之行的时间中扣除。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一月五日刊登一篇专稿,题为《福特中国之行日期未定》《美国的助手们说访问的安排工作出现了困难》,摘要如下: 政府官员们今天承认,福特总统在安排中国之行的日期方面遇到相当大的困难。 昨天,准备前往北京为总统的访问作准备的白宫先遣组已登上了飞机,但在飞机已经发动了引擎之后,被通知下飞机。 在这之后,内森在回答问题时说:“晤,我被告知,关于他们该于何时动身的问题上出现了某种混乱。” 其他官员说,内森所说的混乱主要是对中国解决这个问题的热切程度估计错误。
2. 孟电台广播:赛义姆将任孟加拉国总统
【路透社伦敦十一月五日电】孟加拉国电台今晚说,孔达卡尔·穆什塔克·艾哈迈德总统表示希望辞职,新总统将于明天上午宣誓就职。 这里收听到的这家电台是在孟加拉国出现紧张局势三天之后于格林威治时间十九点○八分广播这个消息的。 它说,“孔达卡尔总统表示希望辞去总统职务。” 孟加拉国电台今晚说,穆什塔克·艾哈迈德的总统职位将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继任。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是赛义姆。今年八月十五日政变时赛义姆法官在加尔各答,但是,四天后他就回到了达卡。 孟加拉国电台说,穆什塔克·艾哈迈德今晚根据八月二十日颁布的一项法律发表了一项声明。该法律规定,在他本人不能履行职责或想辞职时有权任命继任人。 【路透社加尔各答十一月五日电】孟加拉国电台今晚宣布,孟加拉国总统艾哈迈德将辞职,这个国家的首席法官明天将宣誓就任国家元首。 在这以前,这家电台今天广播说,将成立一个十人革命委员会来治理孟加拉国。 【路透社加尔各答十一月五日电】这里的外交人士今天说,在达卡发生了三天紧张的争夺权力的斗争之后,孟加拉国可能由一个主要由军官组成的十人革命委员会来进行统治。 这些外交人士援引从他们本国驻达卡使团那里得到的消息说,国防参谋长哈利勒·拉赫曼少将可能以军事管制首席行政官的身份领导这个执政委员会。来自达卡的消息说,陆海空三军参谋长也将参加委员会。
3. 英报报道:《流亡的孟加拉陆军军官谈“反政变”》/法鲁克在曼谷说孟加拉新近的事件后面有印度
【本刊讯】英国《金融时报》十一月五日刊登拉弗蒂发自曼谷的报道,题为《流亡的孟加拉国陆军军官谈“反政变”》,摘要如下: 杀害谢赫·穆吉布·拉赫曼的一些孟加拉国陆军军官在发生他们所谓的一场反政变之后,昨天流亡到了曼谷。他们中为首的赛义德·法鲁克·拉赫曼中校说,新近的事件后面有印度。 法鲁克中校今天早上在曼谷对我说,现在孟加拉国的新的铁腕人物是总参谋长哈立德·穆沙拉夫准将、达卡步兵旅旅长沙法阿特·贾米勒上校、前总统拉赫曼时的军队情报局局长阿卜杜勒·拉乌夫准将和谢赫·穆吉布的门徒马拉克上校。他接着说:“这些人都有印度气味。” 他说,他担心艾哈迈德总统的遭遇,他已听到这些新的铁腕人物已把他免职的消息。 【美联社曼谷十一月五日电】今年八月下令处死拉赫曼总统的孟加拉国武装部队领导人今天预言,不满的陆军军官们本周在达卡进行“反政变”后,他的国家将实行严峻的军人统治并且有亲苏倾向。 赛义德·法鲁克·拉赫曼中校在对记者谈话时说,新的军方铁腕人物把艾哈迈德总统作为“实际上的囚徒”扣留在达卡,不允许他飞离那个国家。 赛义德说,这次政变的策划者对“孟加拉国的民主倾向”不满,他们要把这个国家纳入较严峻的军国主义的道路。 赛义德说,“一些国家,包括毗邻的印度”在挑起这个国家的动乱方面“非常活跃”。他说,哈立德大概会设法从苏联人那里得到免费的武器,并且会谋求同印度建立较密切的联系。他还预言,目前的不稳定局面会使急需的外国投资放慢速度。
4. 英《泰晤士报》自华盛顿报道:《福特对内阁的变动将使总统竞选更激烈》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十一月五日刊登弗雷德·埃默里发自华盛顿的文章,题为《福特对内阁进行的无情的变动将使总统竞选更加激烈》,摘要如下: 福特总统终于表现出冷酷无情,从而做到使每个人都感到意外。他那突如其来的内阁变动、他那冷酷无情的解职措施、他毫不后悔地接受副总统洛克菲勒在政治上同他分手的做法,都是在特别混乱的情况下采取的。但是,这些做法至少破坏了他那好人的形象,并且重新证实了人们早些时候得到的这样一个印象:他是在选举方面凭一时冲动而作出反应的一个人。 昨晚,他所作的解释是不充分的,而且没有讲出全部真相。 解除施莱辛格的职务很可能给福特带来最大的损害,因为共和党右翼承认施莱辛格是一个坚定主张保持优势的防务的人。他和他们一样,对同共产党国家搞缓和是持怀疑态度的。他们当中有许多人认为福特总统把这个人撤职是错误的。 施莱辛格被抛弃,可能只是由于他不是一个政客,并且曾在最近敢于以总统建议的削减国防预算措施仅仅是竞选方面的权宜之计为理由不恰当地反对总统这样做。 施莱辛格是作为一个在国家安全事务方面远比基辛格内行的思想家来到华盛顿的。在他在国防部任职的两年期间,他始终被公认为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已经变成俄国人攻击的目标,同时也变成了基辛格眼红的对象,这是不合情理的。看来可能的是:施莱辛格大力维护他的国防预算和他对于是否需要匆忙进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所持的怀疑态度,被用来作为解除他的职务的借口。 在一九七六年之后,福特政府还有很长的寿命,也可能不是这样。福特可能做得太晚了,以致不能给任何人以这样的印象:他决不可能竞选连任。但是,现在该是一场更加激烈的竞选。
第 2 版
1. 美国报纸和通讯社介绍拉姆斯菲尔德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一月四日刊登一篇报道如下: 华盛顿有些人在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表面的雄心中发现他有一点令人害怕的味道,但是另有一些人十分喜欢他,因此他们不愿谈论他,深怕这样会损害友谊。 但是与拉姆斯菲尔德有关系的人,没有一个不关心这位已成为政府官员并且现在正继续爬上更高职位的早熟的政治家。 他的生平在几乎每一个阶段似乎都有一些典型的美国的东西:中学里的摔跤冠军,普林斯顿大学的奖学金获得者,海军喷气飞机驾驶员,二十九岁成为众议员,三十七岁成为尼克松内阁的成员,四年后出任美国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代表,尔后是福特总统的首席助理。 他于一九三二年七月九日在芝加哥诞生,是一位房地产商人的儿子。他在繁荣的郊区埃文斯顿长大,在那里上新试验中学。 一九五四年,也就是他结束普林斯顿大学学业的那一年,他与同乡女友乔伊斯·皮尔逊结婚,现在,他们仍是亲密无间。拉姆斯菲尔德夫人曾在华盛顿一个服装商店工作,以增加家庭的收入。他们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一月三日电】拉姆斯菲尔德作为福特的办公室主任,还充当总统的国内事务主要顾问之一。他以前是前总统尼克松的经济发展机会局局长,并因使消除贫困计划免遭国会中的对手的阉割而受到称赞。 但是在那以前,这位留着小平头于一九六二年进入国会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已表明是福特的同盟者。那时,这位来自芝加哥市郊——美国最富裕而且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的三十二岁的国会议员,是“少壮派”之一,这批少壮派于一九六五年解除了众议员查尔斯·哈勒克的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的职务而让福特接任。
2. 英报文章:《拉姆斯菲尔德-----一个眼睛盯着总统职位》
【本刊讯】英国《卫报》十一月五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拉姆斯菲尔德——一个眼睛盯着总统职位》,摘要如下: 差不多从拉姆斯菲尔德到达白宫成为福特工作班子的协调人的那一天起,政府人士就认为他至少希望成为国防部长或者国务卿。从拉姆斯菲尔德在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五九年任国会助理的日子起就认识他的一位政界同事多年来就深信,拉姆斯菲尔德抱有当总统的野心。 最热诚地钦佩拉姆斯菲尔德的人,称他是一位取得成就的人,他总是盼望有新的挑战和新的机会。 拉姆斯菲尔德与商务部长莫顿一起享有这样的盛名:既是政府的正式成员,又是“厨房内阁”(总统的非正式顾问团——本刊注)的正式成员,这个内阁处理了把总统职务从尼克松过渡到福特的工作。 白宫和国会人士认为,拉姆斯菲尔德对政府的政策和计划的影响程度远比他自己认为的要大。 一位人士说,拉姆斯菲尔德与新闻秘书内森等人一起,在白宫讲稿撰写人写好了福特先生今年年初的国情咨文以后又大大地加以改写了。 在福特执政的这些月份中,一直有人疑心拉姆斯菲尔德和基辛格始终有分歧,这些分歧产生于基辛格的随心所欲地行事的作风和拉姆斯菲尔德要改造白宫的工作的决心。 每当从白宫传来消息说基辛格在对外政策方面的作用将被削弱时,拉姆斯菲尔德就否认他与此事有关。今天早些时候有消息说,拉姆斯菲尔德想要财政部长西蒙离开政府。 当水门事件结束了尼克松的政府时,拉姆斯菲尔德在布鲁塞尔任美国驻北约的大使。当他听说尼克松辞职时,他就赶紧返回华盛顿帮助他的朋友福特从他的朋友尼克松那里接管政权。
3. 美联社谈科尔比被解职的原因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四日电】威廉·科尔比直到十一月二日早晨才知道他已经被解除了中央情报局局长的职务,但是看来至少在两周以前就已经打下了撤换的基础。 两位消息灵通人士指出,那是在基辛格访问中国的时候,他和乔治·布什讨论了由这位前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代替科尔比的中央情报局局长的职务的计划。 人们一直认为,对科尔比的撤换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预料要到年底国会对中央情报局的调查结束以后的某个时候。 这些人士认为时间上的突然改变是由于在白宫和在中央情报局的普通人员中越来越强烈地感到科尔比过于爽快地和国会调查人员进行合作。 参院情报委员会的一些成员认为科尔比的被撤职是政府加强禁止暴露情报局活动的努力的一部分。 委员会主席弗兰克·丘奇把科尔比的被撤职和政府早些时候阻止就国家安全局举行公开的听证会的企图以及福特十月三十一日发出的一封信联系起来,这封信要求该委员会不要公开发表据说中央情报局和行刺有牵连的调查结果。 丘奇拒绝推测政府里是谁在幕后指使将科尔比撵走的,虽然他提到“普遍认为基辛格国务卿是这一切事态发展的幕后操纵者。” 一位政府人士说,科尔比坚持在采取任何暗地的行动以前必须得到基辛格领导的四十号委员会的正式批准,把这个委员会暴露出来将会使国务卿感到尴尬,科尔比这种态度使基辛格很恼火。
4. 美《洛杉矶时报》评福特政府人事更动
【本刊讯】美国《洛杉矶时报》十一月四日刊登一篇评论,摘要如下: 福特总统突然进行内阁改组及副总统洛克菲勒决定不谋求成为一九七六年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这两件事,使这里的许多共和党人感到震惊,并使人们对福特先生的总统职位及他在明年十一月的大选中当选总统的可能性产生了严重疑问。 不仅是民主党人,而且还有一些共和党人正在提出这样的疑问,即福特先生同他的内阁阁员和副总统的矛盾是否说明他缺乏担任总统的一种重要的本领,那就是有能力控制局势而不是被局势所左右。 他们说,内阁改组和洛克菲勒决定不参加竞选这两件事接踵而至,而且是在福特总统竞选委员会的两名高级官员因同竞选委员会主任霍华德·卡拉韦产生分歧而辞职之后不久发生的,这没有什么好处。 两名曾在尼克松政府任职的福特政府的官员说,福特总统的竞选努力本已陷入困境,而洛克菲勒的决定和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及中央情报局局长科尔比的被解除职务则更加剧了困难。 进行改组的方式以及改组本身,也倾向于损害总统在一些共和党人中间的形象。 看来福特先生特意地强调他同拉姆斯菲尔德的亲密友谊和对他的尊重,以及他对拉姆斯菲尔德能胜任国防部长职务的信心。 同时,基辛格这个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除了总统以外权力最大的人,则可能丧失了很大权力。这位国务卿将不再每天和总统有一次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议一部分的例行会议了。 一些共和党人对于福特先生撤消了与基辛格在缓和及国防预算问题上意见相左的施莱辛格的职务之后,又代之以一个与基辛格也一直有意见分歧的官员——拉姆斯菲尔德,感到不解。 福特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说:“尽管施莱辛格下台了,但这不可能是基辛格的一次胜利。也许施莱辛格在表示自己的见解上一直是直言不讳的,可是拉姆斯菲尔德与基辛格也合不来。” 不管福特先生的政治动机是什么,也不管白宫对于建立一个有决断的领导班子的方针如何,都很难看出总统如何能从洛克菲勒的决定和解除施莱辛格和科尔比的职务这两件都是十分不寻常的政治事件中得到政治好处。
5. 法报文章:《西方的援助加强着苏联军队》
【本刊讯】法国《法兰西晚报》十一月五日以《和平共处的奇怪之处,就是西方的援助加强着援助加强着苏联军队》题,刊载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已在缓和的祭坛上牺牲了一个人,这就是被苏联长期以来称之为“战争贩子”、“共处的凶恶敌人”的美国国防部长施莱辛格。福特解除其职务,这个决定完全不令人感到意外。 施莱辛格为了增加美国军事预算不断地谈到苏联重新武装的危险性,从而成为福特和基辛格主张的和平共处政策的障碍。但是,选择解除他的职务的时间是令人感到惊奇的:它碰巧发生在吉斯卡尔·德斯坦在莫斯科逗留时为之付出代价的苏联态度无可否认地变得强硬之时,这种强硬态度表现在提出一些新的意识形态口号,号召西方的工人阶级和各国共产党必要时用武力夺取政权。 因此,所提出来的是整个的缓和问题,许多美国议员提醒了这一点,并对福特的决定感到吃惊。这一决定事实上对谁有利呢?首先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苏美之间,东西方之间,赌博是不平等的,因为不是以同样的牌进行的。 苏联仍然远比美国人表现得更能利用“美苏和平”所留给它的十分广阔的活动余地来为自己谋利。例如,苏联没有放弃使它的主张或它的人在西方获胜的希望,而西方却放弃了旨在改变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现状的“十字军远征”的任何念头。虽然,人们称为“军事工业综合企业”的代表施莱辛格,由于搞得过火而失去权力,但是他的苏联同行强有力的将军们却没有如此,他们的要求从没有受到任何抑制。诚然苏美签署了是为了企图限制战略武器(导弹和反导弹)竞赛的协议。但是,丝毫不能阻止苏联常规力量的发展,特别是在欧洲,常规力量的压力非常大,它对西方具有压倒的优势。 苏联接受了美国、德国或法国的商品和投资,但拒绝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苏联领导人说过,搞消费社会,可以;搞自由化社会,不行。因此,西方投资并没有收到某些人指望获得的政治效果。相反地,倒是荒唐地使苏联把它自己投资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军事工业了。 最后,冷战和缓和之间的区别,似乎并没有表现为非常平衡的总结。可以看到,苏联领导人竭力使和平共处绝不随之带来意识形态方面的消磨斗志:苏联认为,美国仍然是要被打击和打倒的对手。对美国却不能这样说了,在美国,“苏联威胁”的概念已被放进无用的小玩艺儿的橱窗里了:最近的民意测验表明,大多数美国人不愿意看到他们的军队进行干涉,甚至在苏联进攻西欧的情况下也罢。
第 3 版
1. 英《泰晤士报社论》:《孟加拉国的第二次政变》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十一月五日发表社论,题为《孟加拉国的第二次政变》,摘要如下: 机场关闭了,电台除了国际新闻外什么消息也不广播,孟加拉国的第二次政变至今还没有亮出旗号,军队同政客之间的权力划分也还有待揭晓。从八月十五日第一次政变以来可以看清楚的一个情况是,高级军官已下了决心,要重新确立他们对造成八月十五日杀人事件的下级军官们的领导权。第二次政变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自从达卡与外界断绝以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团结一致的军界和政界领导集团明确表态。据说,穆什塔克·艾哈迈德总统的政府迄今为止一直处于发起八月政变的下级军官的强烈影响之下。在那段时间中,年轻军官可能曾试图把他们的一些上级军官争取到他们一边。无论如何,所传与最近这次政变有牵连的人物————既有那些据说被解除职务的,也有那些就职的——的情况都只是部分地了解,他们都对这件事感到迷惑不解。目前,人们必然以为,旧政府将存在下去,但是由一些新的陆军军官在幕后操纵。 八月政变后被抬上去就任总统的孔达卡尔·穆什塔克·艾哈迈德当时在谢赫·穆吉布政府中是一名部长。使他突出于他的同僚的是,大家知道他对印度的态度比穆吉布冷淡,对巴基斯坦则比较热情。 他的掌权引起了新德里的不安,受到拉瓦尔品第的欢迎并从北京赢得了对孟加拉国姗姗来迟的承认。 谢赫·穆吉布被推翻后没有发生内部政治骚动配合了那种对外政策的微小调整。达卡可能是一个比大多数地方更喜欢搞阴谋的首都,但是从表面上看,新政府是大多数政治派系所广泛接受的。目前看来不大可能有任何大的变化,在国际结盟关系方面肯定不会有变化。首先,自从孟加拉国主要靠了印度的行动诞生以来,这个国家的反印情绪一直在增长。谢赫·穆吉布的同僚中有一两人是亲印的,但是他们已被排挤出新政府,不大可能重新掌权。 【本刊讯】《印度快报》十一月五日发表题为《第二次政变》的社论,摘要如下: 达卡的第二次政变离开第一次政变只有十一个星期,但是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孟加拉国的那些年轻少校在八月十五日丝毫说不上是领导什么革命,而是热衷于在谢赫·穆吉布家中发生的血腥的戏剧,他们象常言说的是恶有恶报,只是迟早而已。他们从他们所占据的权力宝座上被赶了下来,据说已经被捕。 根据最初的消息来看,这次爆发是军队内部的矛盾造成的。齐亚 ·拉赫曼少将似乎在这场混乱中被压倒了,已经拘留起来。他是在穆吉布被杀害后担任陆军参谋长的。但是,那一小撮少校干的事情并未得到整个武装部队的认可,留下来的裂缝并没有因为军队上层少数人事更动而得到弥补。这种情况,加上在穆吉布死后接管权力的那些人没有能力或者是没有及时为建立一个可靠的民众性的实力地位奠定基础,使孟加拉很容易继续发生政变和反政变。
2. 美埃达成美向埃出售核反应堆的协议/埃及总统萨达特结束访美去伦敦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六日电】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华盛顿附近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举行了简短的仪式后于今天下午离开美国去伦敦。 【德新社华盛顿十一月五日电】此间政府人士今晚就在埃及总统萨达特和福特总统将举行他们的最后一次会谈之前说,在萨达特结束他对美国进行的为期十天的正式访问时美国和埃及将不发表公报。 但是这些人士否认了下面这种揣测:不发表公报是因为没有就美国向埃及提供大批武器的问题达成协议。 这些人士说,双方认为,由于在萨达特访问期间已发表了许多公开讲话,所以没有必要再发表公报。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五日电】美国今天原则上同意向埃及出售两座核反应堆和使用这种原子设备的有关技术和供应。 基辛格国务卿在签字仪式上说,这个协议说明了美国和埃及“新关系的精神”,是两国“加强合作的证明”。 埃及外长法赫米草签了说明可能达成的协议的要点的联合声明。他也说,这项原子协议是华盛顿和开罗扩大和改善关系的证明。 这项协议有待两国的专家来完成,涉及的核设备和技术达十二亿美元。美国官员说,埃及的第一座反应堆至少在一九八三年以前不会安装就绪。联合声明说,谈判将继续进行,在最近的将来完成最后的协议。
3. 达卡发生罢工示威要求艾哈迈德政府下台
【美联社新德里十一月五日电】据说谢赫·穆吉布·拉赫曼的四个亲信在达卡监狱里被杀害了,本星期军队内部发生的权力斗争显然是这件事情引发的。 孟加拉国电台今天宣布了前副总统纳兹尔 ·伊斯拉姆、前总理曼苏尔·阿里、前总理塔杰丁·艾哈迈德和前内政部长卡马鲁扎曼的死讯。这四个人曾经是孟加拉国最有权势的人物,在谢赫·穆吉布被推翻和杀害后,以贪污罪名入狱。 【美联社新德里十一月五日电】外交界人士今天说,孟加拉国独立英雄、已故的谢赫·穆吉布·拉赫曼的四名亲密伙伴本周在达卡监狱屠杀中被害。 这些人士说,为了抗议这次野蛮的屠杀,愤怒的孟加拉人今天举行了总罢工。致使达卡陷于瘫痪状态。五千名学生排成长队默默地穿过首都,要求把艾哈迈德总统的政府赶下台。 学生们还要求对八月十五日政变中杀害拉赫曼一事和最近这次屠杀进行查办。 在历时三天的危机中发生的另一个情况是,对八月十五日政变负有责任的低级军官们逃到了曼谷,人们怀疑他们与这次监狱屠杀有联系。 孟加拉国电台今天广播一项公告,告诫人们不得参加公众大会、示威游行和群众集会。它说,根据戒严条令,这些活动一律禁止。 公开支持孟加拉国独立运动的印度政府对这四个人的死表示“极大的震惊”。据认为,这四个人是亲印度的。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说:“他们是在印度受到高度尊重的杰出的人物。”
4. 福特和萨达特会谈后分别同电视记者谈话
【合众国际社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十一月三日电】福特拒绝了萨达特的要求,说巴勒斯坦领导人必须承认以色列,然后他们在参加中东和平谈判方面才能得到美国的支持。福特是二日在这里和萨达特举行的两次会谈的间隙期间录制的一次电视谈话中重申美国这一长期政策的。 【合众国际社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十一月四日电】埃及总统萨达特今天说,他对他同福特总统及其他美国官员的会谈感到“相当满意”。但未说明他是否已得到美国提供武器援助的保证。 萨达特说,他已向英国、法国订购新武器。因为苏联停止了对埃及运交一切武器,他将接受来源于任何方面的武器。但是,他在回答这是否包括苏联的问题时说:“如果我们采取过去两年来所采取的同样态度,我认为我们将不会从苏联得到任何武器。”
5. 印官方人士说:英·甘地推迟访问锡金
【法新社新德里十一月四日电】官方人士今天在这里说,印度总理英·甘地推迟了定于十一月七日开始到锡金进行的四十八小时访问。推迟到什么时候没有说明。 这些人士没有说明推迟的原因。但是,观察家们说,甘地夫人可能希望留在首都注意孟加拉国的事态。
6. 法新社自罗安达报道:安哥拉人运将于十日午夜宣布独立
【法新社罗安达十一月五日电】权威人士今天说,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将在十一月十日午夜宣布独立。 从这天起安哥拉将取名“安哥拉人民共和国”。人运现领导人内图主席十一月十一日将庄严地就任这个新非洲国家的元首。他就职后将宣读这个年轻共和国的“宪法”,国旗将是人民解放运动的颜色红色和黑色。旗上还有很多黄色图案,其中有一把刀,它是安哥拉“革命”的象征。 【法新社达喀尔十一月五日电】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主席团成员加西亚·比雷斯在达喀尔逗留之后在向法新社发表的谈话中说,“不管葡萄牙同意与否”,“不管引起什么后果”,人运将在十一月十一日宣布安哥拉独立。他强调说,控制着安哥拉十六个省中的十三个省的人运排除同敌对的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和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通过谈判达成任何解决安哥拉冲突的方案的可能性。
7. 安哥拉人运同解阵和安盟进行激烈战斗/非统组织建议罗安实行军事中立化和安哥拉三派组成临时联合政府
【美联社罗安达十一月四日电】苏联支持的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和西方支持的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的军队正在罗安达以北十五英里进行激烈战斗。 未经证实的消息说,一些古巴人参加了人运发动的进攻。 看来这次进攻是为了试图在十一月十二日独立日前把解阵从卡希托的公路上赶走,以保证这个敌对的运动不会包围首都。 但是据未经证实的消息,在西南方,人运打得不那么好,据信已撤出重要的铁路终点站本格拉。 据悉,解阵正准备同它的盟友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的军队一起开进这个城市。 【法新社罗安达十一月四日电】在安哥拉人民解放武装部队参谋部获悉,在最近二十四小时内,安哥拉人民解放武装部队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的士兵之间发生了激烈战斗。 【美联社内罗毕十一月五日电】非洲统一组织今天建议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实行军事中立化,正在交战的安哥拉三个民族主义军队组成一个临时性的联合政府来从葡萄牙手中进行接管。非洲统一组织提出的这项建议是由乌干达总统阿明宣布的。建议的意思是要建立一支非洲统一组织的维持和平部队来监督罗安达的中立。但是类似联合国的非洲四十六国组织主席阿明没有用这样的词句直接要求组成这样一支部队。 阿明说,这一临时政府将在永久性宪法制定以前充当安哥拉的看守人。他的这番话是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一次非洲军事官员的会议上说的,政府创办的乌干达广播公司广播了他的讲话。 非洲统一组织的这一最新建议加上阿明最近发出的停火呼吁,看来已成为非洲和平地结束这样一场冲突的最后机会了。 阿明在协调非洲的军事政策的非洲统一组织防务委员会紧急会议开幕会议上讲了话,提出了他在五天的时间内与十五个以上的非洲国家的外交官讨论协商后草拟的建议。
第 4 版
1. 《台湾政论》文章:《变局里该怎么办?》
说目前在台湾大家所惧怕的是会不会因翻船而葬身海底;国民党除了一再强调三十年来始终未能达成的“反攻大陆”之外,并没有给大家新的交代;处在这种变局里的人们将何去何从? 【本刊讯】台湾《台湾政论》月刊八月一日创刊号刊登张景涵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变局里该怎么办?》,摘要如下: 这两年来,尤其是最近的半年,我们是结结实实的体验到时局动荡的威胁。往后的日子,可以预见的,还有更多令我们难以适应和穷于招架的事情将会不断发生。追根究底,其过不在于时局变化得太多,而是在瞬息万变的时局中,我们应变得太少,由于架式已习惯于摆得太大太高,懒得变,也害怕变,甚至不知道如何去适应。 假如难以招架的结果只不过是象船在风浪中保证晃两下子即可迅速恢复宁静的话,倒也有惊无险,令人称庆。大家所耽心惧怕的是,在风浪中假如仍然牢牢地抓着庞大而已失去了重心的躯壳,既疏忽了调整航线,又无法灵活地修补罅漏,船上的人们此刻所焦心如焚的当是会不会葬身海底? 两月前《自立晚报》连载了吴丰山先生《时局在蜕变中》一文,将几项极具争论性的问题重新提出来讨论。两年来时局变化太多了,下文笔者将尝试对当前比较最迫切的问题提供几项观念来作为探讨时局的参考: 从联合国撤出后,海外关心台湾的中外学人、留学生讨论台湾未来前途的可说与日俱增,喧腾扰攘,零乱分歧不堪。有人主张台湾乃中国的一省,因而“统一”与“回归”已是时候了,认同“社会主义祖国”,又可分享现成的“大国”荣威感,长久受过大一统思想教育,接受共党宣传,又对大陆具有乡土之情的人,很自然走向这一类;有人主张台湾应该从此脱离中国大陆,独立为国,以避免接受中共统治,这是所谓台独派;有人主张台湾与大陆生活思想方式各异,难以立刻融合,而主张台湾成为中共的高度自治区,以作将来完成归并的准备,这是折衷统一派;有人主张社会主义再好也不必由中共来执行,台湾自己可以实施,这是左倾台独派。当然也有人主张反攻大陆乃是我全民神圣的使命。 本来,最后一种说法最能符合我既定的国策,只可惜长久不能实施和贯彻的反攻国策,虽还有人说,但已经很少有人去注意了。 当海外锣鼓喧天地妄谈国是,肆无忌惮地想为我们决定命运的时候,对于事关我们切身存亡荣辱的大事,我们居然能沉得住气地默然不语处惊不变?大家把决定存亡的命运付托给惟一的执政党,而执政党在此际除了重新强调三十年来始终未能达成的反攻大陆国策之外,并没有能够给国民新的启示和新的交代,到底处在这种变局里的我们将何去何从,是不是单纯只继续强调既定国策和巩固领导中心即可挽救危局?或许还需要其他什么作法来唤起全民保国卫土的热情? 在一两年以前,台湾几十年来在反共心防的建设上大致上是直线往上猛升。然而这一两年来,这种进展的步伐却遭受到相当的挫折和打击。反攻大陆的希望难免遭受不能即刻适应的无情打击,这是精神上的。接着能源危机之后紧跟着又是经济的不景气,原本不够健全的经济结构,经此一打击几乎撼动了整个社会结构。温室里长大的国民怎堪突然遭受如此暴风雨的袭击? 此刻广大的劳工由于经济的急速萎缩,曾一度普遍的缺乏就业,半年来虽局部复苏,但面对着赔本经营的业主,他们也无法增加工资,另方面物价不断猛涨,他们为了支付加倍的生活费用已感到严酷的生活压力,少部分安份者还乡耕作,不耐艰苦者则转入娼赌业,这是不景气以后所带来目前最景气的事业。目前许多稍后复苏的业主所以找不到男女工人,除工资赶不上物价之外,这不能不说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 中小企业者在不景气的震荡中,他们算是最艰苦困顿的阶层,辛苦建立起来的企业,眼看就要被兼并瓦解。他们已随时准备重新成为一群无产的分子。 资本家们这两年是他们最清闲的时光,清闲使他们有机会想到局面可能产生的危机,他们观望、犹豫,眼看越战的结局,他们已为全家大小购买了居留权,既准备机动逃亡,当不会再有继续再投资的欲望。 谈到知识阶层,尤其是在此地受教育的青年,他们长久以来虽居于台湾一隅,但接受的教育都是大局面的,他们要做五千年历史的承继者,一千一百万平方公里大国的所有者。近代史的教育告诉他们需要恢复强国才能雪耻,他们也期待这些愿望的实现,然而长久未能反攻大陆的结果,当然难免使这种大尺度的愿望将会转向于寄托另一种幻想,尤其当“强大”阴影的魁力形成的时候,从内心里难以抗拒它的迷诱乃是很自然的事。这是为什么连对大陆缺乏思乡情绪的台湾青年也会从内心深处产生质变的第一项理由。 每一个社会阶层都有他们的心向和欲望,它可以决定人们对反共“心防”的强度,今天当国内外时局发生巨变的时刻,从每一个阶层的温度表上已经可以看出他们“心防”变化的征兆。“心防”远比“国防”重要。 然则,如何强化呢?目前最重要的两个途径:外交以及内政,简单的说是:外交的现实主义,以及内政的民主法治主义,整个的目的只有一个:使自己的国民和全世界的国家重新对我刷新印象,重新挽回并强化其向心力,面对强敌压境,此刻已迫切地必须寻求生存之道的时候。 在千头万绪的内政问题之中,具有可行性,而且必须迅速去做,以求挽回声誉的可以做下述三项:司法的独立,选举的公正,以及国会改进问题。假如这些能解决的话,很多繁杂的问题也可逐渐迎刃而解。
2. 日刊文章:《日本钢铁工业发展的技术原因》
【本刊讯】日本《技术与经济》杂志八月份发表新日本钢铁公司技术开发部长细木繁郎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日本钢铁工业发展的技术原因》,摘要如下: 有利地确保原料日本的铁矿石和煤几乎全靠进口。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能长期、稳定地得到杂质少、含铁高的矿石,即使将运费包括在内,价格也便宜。 日本钢铁业拥有专用船一百六十艘,平均八万吨。 日本共有二十一个沿海钢铁厂,几乎全部都面临深海。 拥有最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量的急增在于设备能力的扩大。一九七四年六月世界十大高炉中日本有八座。二十年前研制的氧气顶吹转炉,目前已取代了平炉,在生产率及价格方面均有利。 外国技术的联合引进氧气顶吹转炉是二十多年前奥地利研制的,经判断认为这是划时代的技术,在一九五六年日本开始采用的时候,经各公司负责人协商,由日本钢管公司做代表出面引进专利。高炉喷吹重油技术也是由钢铁业界共同自法国蓬佩公司引进的。 操作技术优良据联合国统计,各国生产一吨钢所用热量以日本为最少。焦炭是高炉的还原剂及热源,其杂质越少,高炉焦比越低,因此获得良好的原料是主要因素,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还采取了各种技术措施。 从日本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变化来看,如果以一九七○年为一百,则一九七三年投入劳动量为八十七,产量为一百二十七,劳动生产率为一百四十四。 钢铁业界活跃的技术交流日本钢铁界通过钢铁联盟制定出各种基本方针,而日本钢铁协会则负责技术问题的讨论交流。 日本钢铁协会的共同研究会按专业分成十五个分会,分会下设小组。小组会的议题分为共同议题及自由议题。例如,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在川崎钢铁公司千叶厂举行的第十八次冷轧带钢小组会,共同议题中有“作业状况报告”。有关作业率、品种构成、收得率、主要单耗等曾定期地提出过报告。会上还作为自由议题就提高产量、质量及降低劳动强度方面进行的设备改造进行了报告。 自主管理活动所谓自主管理活动,即质量管理及无缺陷运动。据一九七三年九月统计,参加此项活动的公司共四十一家,有两万九千五百四十二个活动小组。 参加人数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七点五。 钢铁工业对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主管理活动在提高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无论如何强调也不算过分。
3. 日报文章:《值得注目的原子能炼铁技术》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九月七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值得注目的原子能炼铁技术》,摘要如下: 日本的原子能炼铁技术的研究到了什么样的阶段呢?下面,让我们来汇报一下它的现状。不需要高炉和原料煤原子能炼铁是利用原子反应堆的热能将铁矿石直接还原炼成铁。它是直接炼铁法的一种。炼成的铁是海绵状的多孔海绵铁(还原铁),经电炉溶解,精炼后制成钢。这种方法不需要高炉,也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炼焦煤。 日本钢铁业界之所以重视原子能炼铁法,在世界上最先推进研究技术的大型计划,就是因为这种方法节省资源、节省能源,无严重公害。需要一千度的气体现在日本所设想的原子能炼铁的系统如下:在炼铁时反应堆内需要一种高温气体,这种气体温度要求摄氏一千度,四十个大气压。所以,不能使用现在原子能发电用的轻水堆,而要使用天然铀(燃料)+石墨(减速剂)+氦(冷却剂)型的高温气冷堆。但是,反应堆内的放射能即使是微量的,但万一进到制品的铁里就难办了,所以中间设有热交换器。把热量转送给另一个封闭系统的氦气。这时温度将下降到摄氏九百——九百五十度。 用这一氦气加热分解沥青,制成摄氏八百五十度的高温还原气,然后把气体从下边吹进竖炉里。从上边装进铁矿石颗粒,还原制成海绵铁。海绵铁送进电炉,制成钢块。从竖炉里出来的还原气含有有效成份仍然达百分之六十到七十,还原气返回热交换器和水蒸气改良装置,循环使用。原子能炼铁最早得在一九八五——九五年才能实际应用。实用成套设备是日产两千吨的六座竖炉组成一个机组,年产粗钢三百万——三百五十万吨。
4. 日本研制一种空中灭火飞机
【共同社东京九月二日电】神户的新明和工业公司已经开始全面地研制一种所谓的飞行救火机,从空中扑灭城市大火。 这种飞行救火机将是海上自卫队的“PSI”反潜艇海上飞机的改型,装备有四只海水箱。 它在着火地点和大海之间来往飞行,从空中扑灭大火。其灭火能力是加拿大救火飞船“CL—215”的两倍。 这种飞机制成后,能载运十九吨海水,在着火地点上空距地面大约一百米的低空飞行,从空中喷撒混有灭火化学品的海水。 如果火灾发生在距飞行救火机站八十公里的范围内,如果飞行救火机能够从距离着火地点大约十公里范围内的任何地点取得海水,飞行救火机将能在起飞后两小时内向着火处倾泻二百三十吨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