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11-03

第 1 版

1. 西德报纸文章:《没有独立和自决的欧洲》

【本刊讯】西德《法兰克福汇报》十月二十三日发表京特·吉勒森写的一篇文章,题为《没有独立和自决的欧洲》《主张联合的对外政策和安全政策的论据》,摘要如下:    欧洲的对外政策是在美国国务院里制订的,欧洲的安全政策是在五角大楼里制订的。欧洲环顾周围时是有信心呢还是胆怯,取决于美国在世界上威望的高低。    西欧各国人民不能独立地维护他们自己的巨大利益,首先是自决的要求。他们自三十年代以来在安全和对外政策上是受美国监护的。除了在北约中部以外,欧洲没有对自己的防务作出可望得到重视的起威慑作用的贡献。北翼和南翼的安全几乎仅仅基于美国对外政策和美国武装力量的行动能力。    还要糟糕的是:欧洲已经习惯于喜欢舒适,轻视危险,仅仅受美国的监护。    只有以欧洲各国人民的共同感情为基础,才能有一项欧洲的对外政策,这在法国关于“欧洲同一性”的要求中得到了正确的表达。但是首先是法国企图逃避正是从这种考虑中得出的结论。    对外政策的自决和独立首先是以能够顶住其他强国的压力的能力为前提的。这就是说,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对付外部力量,并通过均势来抵消外部力量。在民主国家里,由于人们不安地谋求“代替物”和变化,要保持对外政策路线的连续性本来就是困难的。苏联想把西欧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的努力因而比美国在任何时候所能提供的援助更为持久。美国的对外政策始终是由美国的舆论共同制订的,并且不得不至少以减弱的形式跟着舆论来回跑。这不是说不信任美国的盟友身份,但却是牢记其可变性。    对欧洲人来说,由此产生了也备有自己的手段的必要性,用这些手段可以顶住外部的压力,对施加压力的企图起威慑作用,而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来稳定作为国际环境条件的和平、秩序和安全。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就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再能单独做到这一点。但如果所有国家在一起,不用过度动用自己的潜力,就能奉行一项能对苏联进行威慑的安全政策,在最坏的情况下也不用美国。欧洲共同的对外政策可以有大量的威胁和引诱手段,这些手段使欧洲有能力在世界政治上成为使别国感兴趣的伙伴。如果大西洋联盟有一个联合起来的欧洲作为伙伴,它不仅会更强大,而且也能更容易领导。尽管欧洲在军事方面落后于美国,但这样欧洲要比现在强大得多。它不能象美国那样成为霸权国家,但能避免成为其他霸权国家的目的物。它能强迫求得伙伴关系。    但在试图使其防御政策和对外政策一体化方面,欧洲在战后没有超越在北约中定的“有主权的”欧洲小国的联盟这个尺度。各国政府目前给其人民提供的代替物,即所谓“欧洲政治合作”,虽然比九国外长会晤要好,但与所需要的还相差很远。    从欧安会能够看出,九国自己在第二等的事务中只能发挥第二流的影响。它们对这次会议的结果是否能满足它们对欧洲安全和合作的要求是没有决定自由的。它们看到自己没有能力要求中断会议,以便使苏联作出更大的让步。会议的开始、结束和内容,以致会议的结果都是在两个大国的“全球控制”之下。由美国决定应当在什么时候对勃列日涅夫的要求进行让步,同时美国所依据的并不是会议的结果,而是苏联在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中作出让步的前景。因此美国的盟国不能冒风险通过更顽固的谈判或者甚至是暂时的中断欧安会来干扰“缓和”。    因此,西欧的独立性在决定性的问题上仍然象一九四五年一样,证明是美国出租或出借的东西。其实欧洲的处境并不坏。因为美国的对外和安全政策在对苏联和在近东维护美国的利益时,大致上同时保护了西欧的利益。尽管这种同盟是自然地从利益状况产生的——但份量不等,仍然存在利益的不同。    安全和独立都同是一个国家必须作出的最重要的事。现在欧洲国家是不再能单独的做这种事了,一起干,它们又不愿意。这样一来,欧洲的对外政策就有一些缺陷。欧洲愿意为它的自主所付出的政治能量太少,因此也没有独立性。即使美国的保护迄今为止虽然有过在国会中的动摇而经住了考验,但是这种保护也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一定会这样一成不变的。美国在与苏联的二极主义中的任何削弱都会对西欧盟国的自由产生深刻的影响。苏联大国将不惜作出努力在争夺霸权的这种竞赛中拖垮美国,把美国排挤出欧洲,并且使西欧的民主国家依赖于它。欧洲人避免这种命运的需要,是欧洲必须联合起来的一切理由中最有力的理由。

2. 美国务院发言人说:福特要求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驻欧洲美军的部署问题

【路透社华盛顿十一月一日电】国务院今天说,福特总统要求国家安全委员会开会讨论美军在欧洲的部署问题。    这个委员会是制定对外政策和防务计划的最高机构。    在宣布这个消息之前,在许多报纸的专栏上同时发表专栏作家罗兰·埃文斯和罗伯特·诺瓦克今天在《华盛顿邮报》和其他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文章说,国务卿基辛格和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在军事和对外政策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这篇文章说,基辛格扣住了国防部关于驻欧美军的秘密部署计划。    国务院的一位发言人说,这篇文章就整个来说“完全歪曲了事实”,很多方面的人已要求总统注意这个问题。他说:“由于这个问题涉及到核武器部署问题,总统已下令国家安全委员会开会,在国家安全委员会开会以前暂不作任何决定。”

3. 印军十月二十日越境挑衅

【路透社新德里十一月一日电】一位官方发言人今天说,上月在印度北部边境上同一支中国军队发生的冲突中,有四名印度军人被打死。    该发言人说,印度政府已就“对印度人员的无端的和毫无道理的射击”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    他说,印度还对“蓄意打死执行例行巡逻任务的印度人员”一事提出了抗议。    这次事件是几年来这里官方证实的中印之间在喜马拉雅山边境上发生的第一次冲突。    【法新社新德里十一月一日电】官方发言人今天在这里透露,印度一支陆军巡逻队中的四名队员于十月二十日在印度北部边境遭到中国士兵的伏击而被击毙。中国方面在事件发生一周后交还了这四具尸体。这位发言人不肯透露事件发生的确切地点。    他说,这支六人的印度巡逻队是在进行例行的巡逻时遭到一支拥有四十人的中国部队的袭击。    这是自从一九六二年中印战争以来第一起严重的边境事件。    【美联社新德里十一月一日电】印度外交部今天说,中国军队上周伏击了印度的一支巡逻队,打死了四名士兵,据知这是八年来印中边界上发生的第一次冲突。    虽然外交部的声明没有说出发生这一事件的确切地点,但权威的印度人士说,这一事件发生在东北边境地区。在一九六二年历时一个月之久的中印战争中,在这个地区曾发生过激战。    这次事件发生在十月二十日——一九六二年战争爆发十三周年的纪念日。    这次事件发生在印度的阿鲁纳查尔邦,这个邦直到去年为止是叫作东北边境特区的。    印度说,这个邦肯定属于印度,因为它位于英国殖民当局在十九世纪末所划定的边界线以南。但是,北京拒绝承认英国所划的这条叫作麦克马洪线的边界线。    发言人说,据报道自十月二十日那次开枪事件以来,边界上没有再发生什么事件。

4. 哈希文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局势变得紧张和捉摸不定》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月三十一日刊登哈希的一篇文章,题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处于和平中的国家的局势变得紧张和捉摸不定》,摘要如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盟国对希特勒和东条的胜利带来了一个新世界,在三十年以后的今天,这个世界证明并不是平静的。    在大国之间,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宣传战达到了新的激烈程度。原因可能是北京已拥有可以发射到莫斯科的核导弹的能力。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争夺在东南亚的影响。苏联人咄咄逼人地进入了美国撤退以后留下来的真空。    中国人的对付办法包括让福特总统来北京。他的访问定于十二月初进行。但是,中国人在同意确定日期的时候不断表示不赞成基辛格同莫斯科搞“缓和”的政策。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是同美国最保守的保守派并肩站在一起的。对他们来说,缓和这个字眼是十分讨厌的。按照中国的官方说法,缓和政策“只会助长扩张主义的野心”。显然,如果华盛顿和莫斯科的关系有所冷却,他们是会欢迎的。    基辛格国务卿不想搞这种冷却。他是德国伟大的首相俾斯麦的信徒。俾斯麦的对外政策的主要指导准则是“使通往圣彼得堡的路线保持畅通”。基辛格博士从未忘记使他自己的通往莫斯科的路线保持畅通。

第 2 版

1. 外电评卡洛斯临时任西班牙国家元首

【美联社马德里十月三十一日电】今天,在西班牙很长时期以来的领导人佛朗哥将军更加接近死亡的情况下,已经大权在握、但是历史却使之处于困难境地的胡安·卡洛斯·德布尔冯王子开始治理这个国家。    当着这位六年前被指定为佛朗哥的接班人的三十七岁的王子首次行使正式职责,主持一次历时四小时的内阁会议的时候,这个国家是平静的,人们都在注视着情况的发展。    由于佛朗哥长时间患病,而且病已到了末期,卡洛斯已于昨天被任命为西班牙新的国家元首,尽管是临时元首。    虽然这位王子最终将继承的权力要超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大多数立宪君主的权力,但是在目前,他受到了西班牙政治气氛和佛朗哥的死期的限制。    这位王子必须对付那些在官僚体制中确立了地位的、对实行变革持怀疑态度的佛朗哥传统主义者。    【合众国际社马德里十月三十一日电】在患病的佛朗哥大元帅的三十六年统治引人注目地即将结束的时候,意味最深长的一个方面是很多西班牙人表现出来的明显的冷漠态度。    这种几乎是毫无表情的情况,使人们对佛朗哥与死神的斗争一旦结束时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的推测又有了一种新的方面。    报纸最近进行的一些民意测验表明,西班牙人在政治上比佛朗哥要先进得多。    【合众国际社马德里十月三十一日电】佛朗哥患病使反对派重新努力加强自己的地位。    据传反对派的两大联盟——共产党控制的民主委员会和中左的争取民主纲领联盟——昨天已就“联合采取民主行动”的计划在原则上达成协议。政界人士说,协议中有一点是不承认卡洛斯作为西班牙未来的国王的合法性。

2. 美报报道:《民主国家陷于严重冻结状态》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月二十九日刊载该报记者苏兹贝格的报道,题为《民主国家陷于严重冻结状态》,副题为《世界必须应付美国四年一度的对外政策瘫痪状况》,摘要如下:    由于总统选举前出现的党派斗争和派系斗争,美国将再次陷入四年一度的周期性瘫痪状态,这妨碍了它的对外政策的正常进行。从现在至明年一月这一时期内,除了一些最枝节的或者最没有争论的方面以外,实际上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切方面都可能被放进行政机构的冰箱里去。    当然,福特总统将执行为他计划中的对华访问最终作出的任何安排。但是很明显,在这次旅行中将不会对美国和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进行认真的讨论。只要我们原来的中国政策残余继续下去,北京是不愿意同华盛顿关系正常化的。同样,也已对莫斯科说过,从明年年初以后直至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继承问题得以解决之前,将不可能继续进行认真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而且已经很清楚:在美国人民选举了他们的下届总统之前,不能指望同巴拿马达成废除现有运河条约的最后协议,或者采取解决同古巴的争端的进一步步骤。    上面所列举的这四个问题都可能加剧保守派同开明派在这里的辩论。在持下述这些观点的人中,有一个近似的联盟,他们中间有人反对减少和台湾的联系,有人希望保持美国核导弹武库的最大力量,有人反对放弃当前的巴拿马条约和叫做运河区的美国殖民地,有人反对为了和哈瓦那建立较正常和友好的关系而取消对卡斯特罗的封锁。

3. 卡洛斯主持内阁会议讨论西撒问题

【法新社马德里十月三十一日电】在西班牙代理国家元首胡安·卡洛斯王子在昨天临时接过患病的佛朗哥大元帅的权力后,今天第一次主持召开的内阁会议,会上主要讨论了西班牙的撒哈拉问题和维持西班牙的秩序问题。    外交部长科尔蒂纳·毛里向内阁报告了在过去几天中就撒哈拉问题在这里进行的“紧张的外交活动”情况。

4. 法驻苏记者评苏对西班牙局势的态度

【本刊讯】法国《费加罗报》十一月一日和二日的一期,刊登该报常驻莫斯科特派记者尼拉斯库写的文章,题为《苏联期望看到继承者怎么搞法,而后才修正自己的立场》,摘要如下:    “胡安·卡洛斯上台一事本身毫无意义。应该等着瞧瞧新政权如何演变。如果是没有佛朗哥的佛朗哥主义,苏联就不会改变它对马德里的态度,就不会重建外交关系。”一位苏联外交部官员的这一反应,正好反映了克里姆林宫传统的谨慎态度。    但是,尽管官方采取这种保留态度,在莫斯科的大多数观察家还是相信,佛朗哥的退职将加速两国几年来已在着手搞的关系正常化。    因此,佛朗哥将军的离去,将加速两国已在进行的正常化进程,尽管圣地亚哥·卡里略的共产党反对同胡安·卡洛斯王子进行任何妥协也罢。这位流亡在外的共产党总书记在莫斯科受到很不好的对待。他十五天前路过莫斯科时,没有受到任何一个主要的政治局委员或中央委员的接见。他为他在意识形态上站在他的意大利和罗乌尼亚朋友一边而付出了代价。此外,克里姆林宫领导人疑心西班牙左翼会发生分裂,他们不大信任西班牙左翼。至于在苏联生活的一万来名西班牙难民,他们没有发言权。    一旦解决继承问题,可能阻碍恢复外交关系的唯一因素,可能是意识形态的强硬派在克里姆林宫的重新得势。作为无条件支持各共产党进行反对已建立的政权的斗争的拥护者,他们很可能觉得加强莫斯科和马德里的关系不适当。现在尚待知道的是,他们是否已强大到使他们的观点占上风。    【南通社巴黎十月三十一日电】法国一些评论在谈到胡安·卡洛斯王子被“临时”任命为国家元首以代替濒于死亡的佛朗哥将军一事时再次指出,他是佛朗哥主义的一个忠顺的继承人。    同时,“西班牙民主委员会”在这里发表的一项声明说:“不应期望从这位王子那里得到自由,但必须通过斗争赢得自由。”

5. 美报文章:《“布拉格之春”后的经济收益让位于萧条期》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八月十八日刊登布雷德舍发自布拉格的一篇文章,题为《“布拉格之春”后的经济收益再次让位于萧条期,根源比通货膨胀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还要深》,摘要如下:    曾是大多数共产党国家政权为其存在公开辩护的主要理由——经济增长,在六十年代初期在捷克斯洛伐克实际上已停止了。    现在有迹象表明,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正重新面临严重困难。经济的增长缓慢了,贸易赤字增加了。这个问题部分产生自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和衰退,部分产生自石油涨价,原因是莫斯科违背了向布拉格许下的诺言。    潜在的趋势表明,越来越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且势必对政治改革也有重大影响。出路要么可能是停滞,要么可能是由苏联提供大量的补贴,以买得政治上的平静。这种停滞具有爆炸性的潜力,一个可能产生的后果便是加紧镇压。    人们自豪地对访问布拉格的客人说,这个国家按人口计算,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第三位或第四位。事实上,这是一个缺陷。    捷克斯洛伐克炼钢用的煤消耗殆尽,而且它还缺乏其他原料。他们从苏联进口这些东西,须支付巨额的运费。    另一点是捷克斯洛伐克生产武器。这个国家长期以来生产质量优良的武器,据去年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作的估计,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五三年间捷克斯洛伐克的军火生产大约增加了六倍。同一来源表明,用于研究和发展的军费开支比例很高,一九七三年约为百分之十八。    也许强调武器研究,说明了为什么捷克斯洛伐克说有百分之二以上的劳动力在四百五十个研究机关工作,而新的民用产品却非常少。    苏联还用其他办法使捷克斯洛伐克经济不能正常发展。这里很少的几种有价值的资源之一,是铀。苏联用大大低于世界价格的价钱把铀买走,而莫斯科却要布拉格对象小麦之类的必需品完全按世界价格支付。六十年代,苏联人在这个受他们控制的市场所收的石油费比他们在象南斯拉夫这样的竞争性市场所收的石油费要多百分之二十四。    近几年来,捷克斯洛伐克开始出现令人担心的外贸赤字。《红色权利报》两周前报道说,一九七五年上半年进口比出口增加得快,在同西方国家的贸易中尤其如此。    捷克斯洛伐克曾想暂时免受石油行情的影响。因此,它在一九六七年实际上就向苏联提供了五亿五千万美元几乎是无息的贷款,以供苏联生产石油,而这笔钱就作为付给苏联可能提供的石油的钱。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类似的不平等交易。    莫斯科曾答应在苏联集团现五年经济计划(将于今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到期)时期结束前不提高已确定的石油以及天然气的价格。但是,从今年一月一日起,莫斯科却背弃诺言提高了油价。所有东欧国家——石油生产国罗马尼亚除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捷克斯洛伐克官员忠诚地坚持说,苏联现在只向捷克斯洛伐克收目前世界价格一半的石油费,这就是说,苏联把油价涨了一倍。    更加困难的是,根据已修改的制度,苏联油价将继续上涨。捷克斯洛伐克(它现在约有百分之九十二的石油是从苏联获得的)正被迫越来越多地完全按世界价格向非共产党国家购买石油,因为苏联的石油出口跟不上这个集团各国的需求,而且实际上可能不久就会减少。    苏联人认为在“布拉格之春”中最具有挑衅性的事情之一是经济改革派的如下想法:捷克需要借一笔约五亿美元的外债来使工业现代化,要是莫斯科提供不起这笔硬通货,那么,他们就要向西德或者美国借。    《红色权利报》的一位编辑不久前解释说,要是这样的话,就会造成西方提出政治附加条件的复杂局面。因此,这是莫斯科不能接受的。    要为能源和其他已涨价的原料及资源付款,就需要增加出口。而只有竞争力越强,出口才能越多。这就要求改进技术,而这是捷克斯洛伐克目前负担不起的,它需要贷款。

第 3 版

1. 英萨利结束访泰并举行记者招待会

【时事社东京十一月一日电】曼谷电:由英萨利副首相率领的柬埔寨政府代表团在访问泰国之后,于一日中午乘中国专机动身回国。    在回国之前,英萨利副首相会见记者发表了如下谈话:    一、同泰国政府建立邦交已原则上达成协议。但是,两国政府之间还留有必须谈判的问题,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尚需一些时日。    二、攻克金边时大批杀人的说法是由难民传出的,是不真实的。会谈时已谈妥将接受留在泰国的希望回国的人回国。前总理隆波烈和朗农将军已由柬埔寨人民法庭宣判死刑并已处死。    三、自一九五六年以来,柬埔寨奉行不结盟政策,柬埔寨无意成为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    【法新社曼谷十一月一日电】英萨利今天在这里对记者说,柬埔寨“正在考虑”和“密切注意”苏联在亚洲的“活动”。    这位来访的副首相订今天返回金边。但是他不肯说明柬埔寨对苏联在这个地区的影响日益扩大的态度。    他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他的八人代表团的访问对双方来说都是“满意的”。    他到这里来是为了“增进泰柬之间的和平和友好共处”。他重申,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不同“不应妨碍我们两国根据潘查希拉原则而建立的和平和友好共处”。    他指出,泰柬都保证不利用自己的国家作为“侵略和干涉的基地”,也不允许外国在两国中任何一国建立为达到这些目的的基地。    他说,两国还保证“以和平手段、不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有记者问,柬埔寨是否将接受外援,他强调说,新政权的最崇高的目标是“自力更生”。    他说,自从“解放”以来,柬埔寨恢复的情况“令人满意”。他又说,农业生产一直是“最大的”问题,虽然产量不是“很高”,但是已“够”人民吃用了。    【路透社曼谷十一月一日电】英萨利在记者招待会上表明他的政府将尽一切努力保持同非共产党泰国的良好关系。    记者问到金边是否要求曼谷归还今年四月由难民驾驶逃来泰国的飞机和船只,他说,“这个问题无助于建立和睦的关系,所以我不予回答”。    他说,同泰国的贸易是要进一步会谈的问题。自四月以来贸易一直陷于停顿,而只有通过边界的走私。    【合众国际社曼谷十一月一日电】英萨利在登上他的中国707喷气客机准备返回金边之前举行了记者招待会。    当记者问到两国关系时,英萨利说,两国关系事实上目前正在建立,但是他又说:“将在合适的时候互派大使。两国政府将继续进行讨论,尤其是在边界上。”

2. 萨达特继续在美进行访问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一日电】福特总统和埃及总统萨达特将于十一月二日在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维尔会晤,以继续进行旨在保持中东争取和平的推动力量的会谈。    这两位领导人正继续进行由国务卿基辛格开始的穿梭外交活动。    他们计划在佛罗里达州一起渡过将近六小时,包括由民主党州长艾斯丘为他们举行的一次宴会。    但是新闻秘书内森说:“我预料在那里不会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    在他说这番话之前,有些外交人士说,美国将在萨达特于五日结束对美国的访问之前表示愿意向埃及提供一个核反应堆。据这些人士说,预料在拉宾总理于十二月中来这里进行国事访问的时候也将向以色列提出同样的建议。    内森指出,提供核反应堆的诺言是前总统尼克松对中东进行访问期间提出来的,以后一直就这一计划进行谈判。内森说:“正就这件事情采取行动。”    在福特的预算要求中没有提到对埃及提供军事援助,据悉这是萨达特访问这里的主要目标之一。    内森不肯说明,基辛格也将参加的佛罗里达会谈中的议程是什么。    【路透社华盛顿十一月一日电】(记者:约翰·赫弗南)美国官员认为,埃及总统萨达特对美国进行的历史性的友好访问有助于加强两国间的关系,尽管犹太人对他公开对犹太复国主义表示敌意感到愤怒。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曾预料会达成任何具体的协定。他们说,萨达特总统相当了解美国的政治情况,因而并不指望目前从美国获得任何大量的新武器援助。这种援助可以在以后提供——在明年十一月的美国总统选举之后。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国会根本不会同意关于向埃及输运重要武器系统的任何建议。

3. 黎巴嫩武装冲突已扩大到贝鲁特国际机场

【美联社贝鲁特十一月一日电】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街头战斗急剧扩大声中,贝鲁特国际机场十一月一日陷于机枪火力之下,爆炸声震撼着时髦的哈姆拉区。    美国大使馆的一位发言人说,在安全情况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美国大使戈德利下令美国官员的所有家属尽快离开贝鲁特。他还要所有其他的美国人也要撤离。    在黎巴嫩历时七个月的内战中,这是第一次直接攻击机场,前些时候只有流弹才打到那里。    机枪手在寻求向二十五层楼的假日旅馆用枪射击的合适地点时,闯入了美联社建房办事处的公寓。他们卸掉窗户,架起重型武器。可以看到假日旅馆的好几层楼上有火光。    长枪党指责说,越来越多的巴勒斯坦武装投入争夺贝鲁特的战斗,这标志着黎巴嫩冲突中的一个新的严重危险。    长枪党的发言人说,以叙利亚为基地的巴勒斯坦解放军的五千名部队已越过国界,正在黎巴嫩的上贝卡谷的巴勒斯坦训练营地集结。    【法新社贝鲁特十一月一日电】拉希德·卡拉米总理的六人政府今天已分成两派,分别召开会议    。    阿德勒·奥赛兰部长(司法和经济部长)和加桑·图埃尼部长(劳工、工业和旅游部长)已团结在总理的周围。总理自上星期二以来一直留在他的办公室。    与此同时,内政部长加米耶·夏蒙与外交部长菲利普·塔克拉在苏莱曼·弗朗吉亚总统府开会。    第六个内阁成员,卫生部长马吉德·艾尔斯兰坚持保持中立,呆在他的办公室里。    据今天的报纸报道,卡拉米同夏蒙之间的激烈争吵已公开化。    卡拉米昨天指责以内政部长为领导的基督教徒右翼使昨天暂时取得的停火遭到破坏。    昨天晚上在贝鲁特到处传说夏蒙即将辞职。

4. 肯《民族日报》文章:《克格勃的特务在肯尼亚活动》

【本刊讯】肯尼亚《民族日报》十月三十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克格勃的特务在肯尼亚活动》,摘要如下:    俄国驻内罗毕使馆中有六名克格勃人员。    使馆一位发言人昨天承认,使馆三十名工作人员中有六个人同“克格勃的事务有联系”。    他驳斥了《民族日报》在一篇社论中的说法:使馆工作人员中百分之七十五是克格勃(秘密警察)特务。    他说,“驻在一个国家的外交使团代表祖国利益”。    他说,但是不应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到目前为止肯尼亚和苏联之间一直贯彻着这种精神。    这位发言人说:“既然使馆是代表本国意愿的,而且我们国内有克格勃,因此这里的某些官员就是代表克格勃的。”    【美联社内罗毕十月三十一日电】苏联使馆的一名官员本周在这里承认,该使馆三十名官员中有六人同苏联情报部门(克格勃)“有关系”。这个情况使得肯尼亚政府今天在议会提出警告说,特别部门“对于为各自驻在这里的使馆效劳的外国特务的确切数字是了如指掌的”。    检查长查尔斯·恩琼乔在一项政府声明中说:“至于这里有一百名克格勃人员还是中央情报局人员我们并不在意……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共有多少人,他们是从哪来的,他们干的是什么……    “他们在这里可以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只要他们一旦从事于颠覆我们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政府的活动,我们就将给以打击。”    关于共产主义问题,恩琼乔把肯尼亚的态度表达得很清楚,他说:“我就曾公开说过,我恨共产主义,而且我知道,肯尼亚政府不会欢迎共产主义的。”    苏联驻这里的使馆曾是一年多以前的新闻报道中心。当时约翰·巴伦在一九七四年七月所著的《克格勃》一书中说,那时候在非洲的二百二十六名苏联公民在“从事秘密活动”。他说,其中十九人是驻肯尼亚的克格勃特务。

5. 法外长抵沙特阿拉伯访问

【法新社吉达十一月一日电】法国外交部长索瓦尼亚格今天抵达这里进行三天访问并宣布,法国总统德斯坦将在晚些时候访问沙特阿拉伯。    他在抵达时说,法国已同一些国家就日益恶化的黎巴嫩国内局势进行磋商,并且正在考虑提出一项政治倡议以解决这场危机。    他访问的主要目的是举行法国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合作会谈——这是在法赫德于七月访问法国时决定的。

6. 肯尼亚《民族日报》社论:《脾气大的俄国使者》

【本刊讯】肯尼亚《民族日报》十月二十九日发表一篇题为《脾气大的俄国使者》的社论,摘要如下:    苏联的一位副主席格奥尔基·卓切尼泽先生昨天在本地记者向他提出有关肯尼亚同俄国关系现状的问题时令人吃惊地大发雷霆。    这件事令人吃惊是因为这位先生是我国人民的客人,而文明要求人们不要侮辱东道主    。    “如果你要问我这类问题,我就要退席。”这又怎么样呢!    关于核武器问题,这位所谓的和平使者说,当英国人和美国人爆炸核武器时没有人抱怨。但是当俄国人爆炸核武器时人们就大叫大嚷。    的确,这位俄国副主席必定更清楚。一般来说,所有核武器对人类是一种危险。现在,至于俄国人是否为和平制造核武器,西方国家是否为侵略制造核武器,如果俄国人是为了和平制造这些武器,那为什么每年在红场检阅时又广泛展出洲际武器,为什么俄国人参加在赫尔辛基举行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    关于在索马里的伯贝拉的俄国设施,卓切尼泽同志说没有秘密。啊,他是替索马里说话吗?    关于安哥拉,苏联和肯尼亚在加强和平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我们同意。    肯尼亚试图调解,但是苏联给非洲人送去他们根本不需要的武器,鼓励非洲人消灭非洲人。

第 4 版

1. 陆海安文章:《再谈基辛格与张伯伦》

【本刊讯】香港《真报》十月三十一日刊登陆海安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再谈基辛格与张伯伦》,全文如下:    美苏之间,是否真正能够做到和平共存呢?    这项问题是当前最主要的基本问题,一切其他问题都由此而产生。    真正要做到和平共存,并不是说双方军队不发生正面冲突而已,还要双方势力保持均衡,互不威胁对方的利益。    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来,可以说并不太乐观,原因在于美国势力下堕,而苏俄则在上升中。    毛泽东之认定美苏必然一战,认为三次大战危机增加,并非全无道理的。把基辛格比拟为张伯伦,把赫尔辛基的欧安会议比拟为二次大战的慕尼黑之会,对基辛格当是一顶极大的侮辱,但也值得基辛格自我检讨。美苏对比的演变美苏之间的关系,在战后的三十年间,可以分为如下的阶段:    美国绝对占上风时期:大约十年,从一九四五至五五年,这段时期中,假如美国有决心击败苏俄,可以做得到,并且不太费力,至少,美国独占了原子武器,而且没有受到战时的破坏。    苏俄急起直追时期:大约也可以列为十年,一九五五至六五年,苏俄拼命发展原子武器和飞弹。    美苏并驾齐驱时期:一九六五年到七五年,苏俄追上美国,大家势力均衡,可以互相毁灭。    在第一时期中,转折点为韩战,在第二和第三时期之间,转折点在古巴飞弹基地事件。两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显示了美国虽然有力量,却用不出来。    第二个转折点,则显示美国仍占优势时,仍未能使古巴问题获得有利的解决。    到第三个阶段,美国已无能为力了。只有求取与苏和解。    如今,问题关键在:下一阶段会如何呢?    假如苏俄占到上风,会如何呢?    会象美国那样不懂得运用优势?    会象美国那样迟疑不决?    当年英国比德国势力强大得多,但张伯伦宁可向希特勒让步,终致德国后来居上,抢得优势,英国吃了大亏。    如今,毛泽东称基辛格为张伯伦了!

2. 福特要求国会给蒋帮八千万美元军援贷款

【中央社华盛顿十月三十日电】今天福特总统请求国会授权,在一九七六会计年度中,给予中华民国对外军品出售贷款八千万美元。    此数额与一九七五会计年度者相同,数额的大部分为中华民国向诺兹洛普公司采购F—5E“自由式喷射战斗机”。    福特今天致国会咨文中提出的对外经济与军事援助总额为四十三亿美元。

3. 沈昌焕在伪立法院谈美蒋关系

【本刊讯】蒋帮《联合报》十月二十八日消息:    外交部长沈昌焕昨天在立法院外交委员会透露,越南、高棉陷共后,美国总统福特曾两度强调中美关系重要,美国重视此项关系,并保证信守对我条约义务。他认为,福特总统年内访问大陆,美匪关系不会有突破性进展。    沈部长强调,基辛格此次访问匪区,关系中美两国利害,政府一直与美保持密切的接触。他说,美国政府曾宣称,现阶段美国对华政策,主要系依据两个原则,一是对我保持外交关系,维持协防条约,另一是对大陆仍遵守「上海公报」,进行所谓「关系正常化」。

4. 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会访华代表团发表访华报告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一月二日电】共产党中国赞扬前总统尼克松在结束美国孤立和敌视北京的状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并且认为福特总统即将访问中国之行是改善关系的下一步骤。    但是在美国断绝它同台湾的国民党中国的正式关系、废除它同国民党人的防御条约并从这个岛全部撤出下余的三千部队以前,不可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这是从一个于八月一日至十六日访问北京的国会七人代表团在二日发表的长达六十八页的访华报告以及记者后来同代表团团长、伊利诺斯州共和党参议员查尔斯·珀西的谈话中所得出的估计。    这位伊利诺斯州共和党人说,在他访问北京期间,中国领导人从未提到水门事件,并且清楚表明,“他们赞扬尼克松总统在开始一项新方针方面表现出来的勇气”。    珀西说,他根据自己的考虑决定从北京把中国人赞扬之词打电报告知尼克松。他说,中国人并没有直接设法让他转达任何信息。    报告说:“中国人显然重视福特总统今年十一月进行的访问,即使将不会致力于处理或解决实质性问题。”    珀西接着说:“他们有点象是处于日本人的地位。他们指望我们以及我们的核盾牌来抵挡一次核攻击。他们不担心我们会发出攻击他们的核武器,而是担心苏联发出这种武器。”    北京对于俄国感到非常不安,它预见将打一场至少延续二十年的战争,假定苏联真正发动进攻的话。报告继续说,由于这种担心,北京已成为“一个强大的、团结的北约组织的公开支持者,而且不反对美国军队驻在欧洲”。

5. 西德试验用太阳能取暖

【德新社汉堡八月十六日电】将来,我们是否可以利用太阳能在家里取暖?虽然,有许多细节问题尚待解决,但回答是肯定的。    主要问题是,即使太阳免费供给能量,但用太阳能取暖仍然相当昂贵,因为需要安装极其复杂的技术设备。    西德菲利普斯公司已经在其亚琛研究所附近修建了一座实验性住宅,用来研究用太阳能和其它能源取暖的问题。    菲利普斯公司设计的这座实验性住宅,由于对墙、天花板和地板采取了额外的绝热措施,使用减少热传导系数的特殊窗户,因而,对供暖能的要求也就大幅度下降。    与“一般”住宅相比,这座实验性住宅所需要的供暖能只有一般住宅需要量的六分之一。    受热器的结构原理是:由黑体来吸收太阳光,从而使温度上升。    简单的受热器是由两块平行板构成的,一块涂上了黑色,将它朝向太阳,另一块是绝热的。两块板之间是一股加了热的水流。    然而,菲利普斯公司的受热器在技术上要先进得多。它由几根管子组成,管子是真空的,有助于使热损耗降到最低程度。这种太阳能受热器利用总是存在的“球石辐射”,因而,效率很高,即使在阴天,也能产生热量。    由屋顶受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传送给下一个最关键设备——水箱,水箱是埋在地下的,其容积为四十二立方米,用它作为热能容器。这样就有可能调整日夜之间的气温变化。    到目前为止对太阳能受热器所作的试验似乎表明,在住宅用太阳能取暖从技术上来说是可行的。目前经济上还存在问题。然而,某些内行人士认为,假若受热器的贮水箱能够大量生产,建筑物能更好地隔热,则在可预见的将来太阳能供暖是有可能实现的。

6. 日报消息:《最先突破实现核聚变反应堆的难关》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十月十二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原子能研究所在世界上最先突破实现核聚变反应堆的难关——等离子体稳定性和消除杂质等》,摘要如下:    以实现被称为“人类永恒能源”核聚变反应堆为目标的先进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最近,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在世界上最先解决了世界科学家感到棘手的核聚变装置内的等离子体稳定性和消除杂质这两个难题。JFT—2a是我国自行设计的最新核聚变装置,而“8字”型磁力线是其固有的特点,它所取得的成果为实现核聚变反应堆找到了重要线索,并受到了美苏两国研究人员的高度评价,再次给人留下了日本的核聚变研究已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的印象。    如果把氘和氚的气体加热到一亿度以上,使电子和原子核处于紊乱状态(等离子体状态),约束一秒钟,原子核之间相互碰撞就会发生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取出这一能量而用于发电的装置就是核聚变反应堆。二十一世纪的能源无外乎是通过核聚变来确保取代石油。    但是,容纳这样高温等离子体的耐热容器在地球上是没有的。因此,苏联早在十年前就研制了利用强磁场强度使等离子体悬浮在环型容器里并把它约束起来的“托卡马克”装置,现在,各国都在利用这种装置从事研究工作。    可是,即便使用“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也不会按照所想像的那样静静地悬浮在容器里。等离子体碰到容器的壁,壁就会熔化,熔化的金属成为杂质混进等离子体里。因此,为了调整等离子体,使它稳定在容器里,就在容器的内壁安装了金属“孔兰”,但等离子体也会熔化“孔兰”的金属,反倒造成了增加杂质的恶果。    在等离子体内一旦混进杂质,就会产生辐射,损失能量,使等离子体完全冷却。因此,即使是各国的大型托卡马克装置也难以把等离子体的温度提高到一千万度以上。    “JFT—2a”是为解决这些问题于去年秋天完成的“装置”,作为托卡马克装置来说,在世界上还是第一个安装了这种“偏滤器”的装置。在环形的等离子体内侧安上一个铜线圈,在这个铜线圈上下各放上一个钛合金线圈。电流通过铜线,和在等离子体内流动的电流一起,产生一个“8字”型的磁力线。借这样的磁力线调整等离子体形状,可以使等离子体稳定地悬浮在容器里。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等离子体碰到壁上而产生杂质的比例。    另外,混进杂质的等离子体沿着“8字”型磁力线游离到等离子体容器外面,绕着偏滤器铜线旋转,吸附性很强的钛可以去掉杂质,而使纯度高的等离子体获得“再生”。确认了用“JFT—2a”可以制造电子温度达二百万度的稳定的高纯度的等离子体。    现在,世界的科学技术先进国都计划在一九八○年到一九八二年建设临界的大型托卡马克装置。美国的TFTR;苏联的T—20;欧洲共同体的JFT;日本的JT—60。这些都是在满足实现核聚变反应的三个条件基础上设计的。但是,等离子的稳定性和消除杂质这一问题成了障碍,使人怀疑是否能制造出完全满足三个条件的装置。    JFT—2a这次取得的成果为消除这种怀疑开辟了道路,准备从七六年开始建设的日本的JT—60将充分利用这一成果,打算制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纯度等离子体,一气实现一亿度的超高温。    在JT—60实验中,正在研究超高温等离子体的物理学和建设核聚变反应堆所需要的耐热材料。原子能委员会打算在一九九○年前建成核聚变实验堆,本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实现实用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