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10-18

第 1 版

1. 英报文章:《北京在基辛格访华前批驳错误观点》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十月十七日刊登博纳维亚十六日发自北京的一篇文章,题为《北京在基辛格访华以前批驳错误观点》,《中国人警告西方不要对同俄国搞缓和抱幻想》,摘要如下:    中国最近对苏联和西方之间的缓和进行了强烈的谴责,看来这是要在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到北京会谈前三天,提醒他注意美国在这个重要问题上的立场。    中国人集中力量攻击俄国人想实现缓和的愿望,也有这样的意思:西方想同莫斯科缓和关系的希望是幻想。    谋求缓和是不符合中国在过去一、两年中的战略思想的主要倾向的,这种思想远不是认为来自苏联的威胁减少了,而是认为,俄国从南侧和东侧对中国形成的威胁要超过自北面的共同边界进行的威胁。    中国人攻击苏联提出的和缓有助于增进贸易、从而帮助缓和西方的失业情况这些论点,也就是在攻击持同样观点的西方政治家。但是,他们攻击的矛头是针对他们所认为的所谓这些政治家的天真的。    没有任何人认为基辛格博士是天真的,而中国人尤其如此。但是,看来他们确实可能怀疑他精明过度,以致竟认为同俄国人全面和解可以代替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他们打交道。    北京已经吃够了这种和解的苦头,它现在认为只有靠实力才是安全的,即使不是从核弹头的意义上说的实力地位。

2. 美记者布雷舍评福特将访华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明星报》记者亨利·布雷德舍十月十六日自纽约报道:    基辛格国务卿将于星期五飞往北京,为福特总统感恩节时去中国作准备,他将同中国交换对世界的看法。    预计这种了解彼此对国际问题的看法的努力将是总统将近五天的中国之行的主要事务。    双方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在许多了解情况的观察家看来,在由于开始直接接触而打破了以往相互的敌视以后四年,目前北京和华盛顿之间政策上的共同点比他们的分歧更为有力和重要。分歧的重点是在台湾的地位和美国对那里的中国国民党政权的支持方面。    预计在基辛格的探索性旅行或福特下个月的旅行中,台湾的局势不会有重大的变化。美国将继续保持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和防务条约,而不是同大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这可能使访问对福特来说显得相当枯燥,尤其是因为前总统尼克松一九七二年进行七天访问时所具有的对中国的那种神秘感和兴奋情绪早已消失了。但是政府认为,这仍然是一次有益的和重要的旅行。    中国官员在最近几个月内使一些访问者感到,他们对美国对抗苏联的决心感到忧虑。北京一方面抱怨核武器竞赛将会有引起一场世界大战的危险,同时表示对美国和西欧削弱抵抗苏联压力的能力感到不安。一位外国领导人离开北京时感到,中国支持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在军备问题上的态度,而不赞成基辛格同莫斯科作交易的努力。问题是基辛格对不可靠的俄国人作的让步可能太多了。在过去一两年内,还有别的迹象表明中国人对基辛格不大感兴趣。

3. 加拿大驻京记者报道:《据认为福特的访华将会顺利进行》

【本刊讯】加拿大《多伦多环球邮报》十月十六日刊登罗斯·芒罗发自北京的一篇报道,题为《据认为福特的访华将会顺利进行》,摘要如下:    美国使节布什昨天预言,中国就西藏流亡分子在美国活动一事提出抗议,并不会对基辛格国务卿下周的访问产生不利的影响。    美国联络处主任布什先生在会见记者时说:“我本人的看法是,中美之间的全盘关系对两国都十分重要。    “因此我对这件事并不是感到那么的不安。”布什先生表示,他的这番话也适用于福特总统今年晚些时候的访问。基辛格先生下周会晤中国官员时将为福特总统的访问作好准备。    这位前驻联合国大使、前得克萨斯州众议员说,福特先生行将进行的访问即使没有取得具体的进展也会被认为是一个成功。布什先生提到邓小平副总理今年前些时候的法国之行说,领导人之间设法相互了解并就世界问题交换意见就足以宣告访问是成功的。    尽管如此,这里的外交观察家认为,基辛格先生在下星期一的某个时候坐下来同中国领导人会谈时将会面临一种真正的挑战。这里许多外交官员一直认为福特行将进行的访问是一种牵制性行动。只是一种为了保持尼克松推行的不仅同莫斯科而且还同北京改善关系的总方针的某种势头的行动。    据持这派观点的人认为,福特此行不会加速这种势头,但是如果他不来就可能危险地减缓事情前进的势头。    可以预料基辛格将寻求同他会谈的中国官员作出明确的表示:福特的访问即使不能取得任何具体的成果,也能顺利地进行。顺利地进行访问可能只不过是意味着同年迈的毛泽东主席进行一次简单的象征性的会晤,并且在访问结束时发表一项还过得去的公报。

4. 西方通讯社续评苏联改变德斯坦的访问日程

【美联社莫斯科十月十六日电】外交观察家今天认为,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突然没有解释地取消了昨天同法国总统德斯坦的会谈,可能有三个原因。    一是勃列日涅夫的健康,二是政治上的分歧,三是克里姆林宫的危机。    但是一位法国发言人说,他对勃列日涅夫生病的消息是有怀疑的。    巴黎报纸说,取消会谈是政治上的怠慢,因为德斯坦十四日同勃列日涅夫会谈时也许过于坦率地要求执行赫尔辛基欧洲安全会议关于人道主义方面的条款,或者是因为法国政府愈来愈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态度,或者是因为法国内阁的一些主要部长最近对苏联进行了公开批评。但是如果情况是这样,那将是苏联作出的非常异乎寻常的、严厉的反应。    第三种可能性是,勃列日涅夫和苏联其他领导人忙于考虑和法国没有关系的某种危机,他们需要十五日这一天的时间就这种危机举行会议。但是从苏联报纸和可得到的消息来源中看不到有这种危机的现象。然而苏联的行动已经使法国人非常不安。    【路透社基辅十月十六日电】莫斯科广为流传的关于取消勃列日涅夫和德斯坦会谈的一种解释是,这位党的总书记亲自打电话给德斯坦征求同意推迟会谈,他当时有与某个国内问题有关的紧急事务需要处理。    外交观察家说,法国外长、财政部长和工业部长原定十五日同与他们职务同等的苏联人举行的会谈也推迟了,这说明,苏联高级领导可能举行了一次会议。    这可能同目前为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年的五年计划作准备有关系,据信,五年计划在对各部门的拨款和同外国的经济合作在预算中占什么地位的问题上陷入了困难。    【德新社莫斯科十月十六日电】今天围绕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访问苏联的异常情况,使这里的观察家们感到非常迷惑不解。    当从法国人士方面获悉莫斯科未加解释地取消了原定十八日吉斯卡尔和苏联共产党头目勃列日涅夫的会谈之后,关于双方产生巨大意见分歧的推测增多了。    西方观察家们还注意到十六日塔斯社一篇异常的评论表示“希望和信心”,认为最高级会谈将达到满意的结果。他们指出这篇评论也许是间接地证实这种猜测是有根据的。

5. 德斯坦离莫斯科到基辅访问

【塔斯社莫斯科十月十六日电】法国总统德斯坦及其随行人员今天由莫斯科启程前往基辅。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雅斯诺夫、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基里林和苏联驻法国大使契尔沃年科以及其他官员陪同法国总统前往基辅。    【塔斯社基辅十月十六日电】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德斯坦和夫人今天到达乌克兰首都基辅。同贵宾一起到达基辅的有法国外交部长让·索瓦尼亚格。    【法新社基辅十月十六日电】法国总统德斯坦今天来到乌克兰首都基辅,他在这里强调说,他对法苏关系感到乐观。    他对陪同他的记者们说,他与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第一次会谈是在“一种很积极的气氛”中进行的。    德斯坦说,他认为记者们对法苏关系感到悲观,“但是我是乐观的,因为我相信缓和政策是法苏合作的一个持久的方面”。    在法国总统说这番话之前,他的正式日程安排已发生了两个意外的变化,这使得人们猜测双边关系正在变得冷淡下来。

第 2 版

1. 法报评法苏十五日会谈推迟/法《震旦报》文章:《勃列日涅夫感冒,还是法苏关系感冒?》

【本刊讯】法国《费加罗报》十月十六日发表社论说:    一件异乎寻常的事件在昨天打乱了德斯坦的整个访问计划,使人们感到惊奇和提出一大堆假设。巴黎和莫斯科之间的事情不再象从前那么顺利。从一开始,一件事就给人以深刻印象。这件事就是两国的对内政策干扰了它们新的国际关系。经过长期组织的、重新爆发的对反苏主义的谴责,在等待着共和国总统。但是,这难道不是隐藏的苏联内政方面的原因支配着莫斯科的对外态度吗?勃列日涅夫把赫尔辛基精神放在口袋里了。但是,赫尔辛基精神也就是思想和人员自由交流、以及意识形态堤坝向西方开放。而这一点,正是勃列日涅夫在内部受到了也许比人们想象的更为多的抱怨的事情。而德斯坦愈坚持要求把著名的“第三篮子”具体化,他受到的抱怨也就愈大,因为克里姆林宫的信仰的维护者担心从而引起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可怕事情。在高级会谈中立即要求的这种奇怪的休会时间,无疑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本刊讯】法国《震旦报》十月十六日以《勃列日涅夫感冒,还是法苏关系感冒?莫斯科:被简略的会谈》为题,刊登发自莫斯科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在总统苏联之行不愉快的开端之后,人们曾焦急地等待德斯坦和勃列日涅夫可能于昨天下午在克里姆林宫再次会晤的时间的到来。    然而,远未使人放心,我们惶惶不安的情绪不但远没有平息下来,而且还在增加,因为这次法苏会谈被突然取消了,而且又未作真正的说明。    似乎首先可以作出五种解释,人们在不同的意义上会看到了为什么。(一)勃列日涅夫不舒服。(二)政治局的临时会议。(三)萨哈罗夫事件。(四)关于和平共处方面的言简意赅的话。人们可以设想勃列日涅夫完全不同意德斯坦星期二晚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盛大晚宴结束时关于和平共处问题给予他的回答。    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在他的祝酒词中采用了乔治·马歇的话说,“和平共处并不能妨碍意识形态的斗争”,而法国国家元首却回答他说,“意识形态的斗争不应导致紧张局势”。    总之,莫斯科头号人物选择这样一种借口中断他同德斯坦的谈话,将是令人吃惊的。(五)法国和苏联之间的外交困难。    人们可以认为,两个代表团专家之间的政治谈判遇到了暗礁,这推迟继续有效地进行最高级会谈和损害了公报的起草工作。到星期二晚上还未能弄妥应在明晚给总统访问下结论的政治协定文本。访问可能被缩短至于德斯坦访问期限,根据减轻日程看来,可能要提早几个小时。

2. 英报文章:《对吉斯卡尔的冷淡欢迎》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十月十四日刊载一篇文章,题为《对吉斯卡尔的冷淡欢迎》,全文如下:    德斯坦总统在与他的两位前任访苏时的情况相比不那么吉祥的情况下于今天到达莫斯科,开始为期五天的正式访问。与戴高乐和蓬皮杜总统访问前夕俄国官方那种明朗的热情相比,苏联评论员却一味地对法国进行直言不讳的批评。    在给予法国总统正式的热烈欢迎背后,有一种强烈的保留味道。    巴黎和莫斯科继续在口头上称赞建立在戴高乐主义向美国领导和北约挑战基础上的特殊关系。但是,吉斯卡尔政权却因几种原因招致了苏联的怨恨。    对于巴黎没有在赫尔辛基会议之后在欧洲安全方面采取积极行动,莫斯科表示不满。从表面上看,苏联只是指责说,法国政府没有履行在法国全文发表赫尔辛基协议的义务。更强烈的愤怒但是,苏联表示愤懑的一个更强烈原因是,法国坚持,贯彻赫尔辛基协议的行动需要在俄国人自己不愿行动的那一方面采取。这个方面是,东西方之间自由地进行旅行和自由交流思想。    法国内政部长米歇尔·波尼亚托夫斯基不时发表的冷战式反共言论,也激怒了俄国人。虽然这些言论是具体地针对法国共产党的,但是,这也含蓄地谴责了苏联的反民主作法。    最后,莫斯科之所以批评法国,是因为两国之间的贸易明显地不能达到今年正式规定的指标——十三亿英镑。今年头三个季度已经过去,而贸易总额刚超过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

3. 英报文章:《莫斯科为最高级会议付出代价》

【本刊讯】英国《卫报》十月十四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莫斯科为最高级会议付出代价》,摘要如下:    苏联现在好象准备为一次欧洲共产党最高级会议付出重大代价。这个新的最高级会议将确认各党独立,而不是劝说欧洲的二十七个共产党签字承认“一项联合行动纲领”的原则——承认后一原则就会意味着同意莫斯科的政策指导。    这一最高级会议如果召开的话,将只限于讨论和平、安全和欧洲合作这样一些“安全”的问题,以及强调在赫尔辛基已经强调过了的缓和。    这是唯一可能接受的公分母,它反映出,俄国想要重申欧洲共产主义运动在意识形态和战略的重大问题上的团结一致的企图显然失败了。    在本星期的筹备会议上,东方的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以及西方的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的党已再一次表明,它们不会允许苏联利用这次最高级会议来加强莫斯科的领导作用。它们将坚持灵活性和行动自由。而急于举行一次最高级会议并且至少为欧洲共产党团结装装门面的苏联,似乎已经让步了。    通过代理人,也就是通过俄国人的亲密盟友东德人向筹备委员会提交了一项新的最高级会议宣言草案。已经使这一会议延期下来的许多争论之点都被从草案中删掉了。    这项新草案显然不再要求各党在意识形态上保持一致和谴责中国在社会学上的不纯。据报道,它也不坚持在西欧采取一致同意的策略。    这后一点被意大利和法国的共产党人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决心保持他们的行动自由以讨好选民。他们不希望被看作是莫斯科的喉舌或者搞颠覆的代理人。

4. 苏联又向西方借贷三亿美元

【法新社伦敦十月十五日电】英国《金融时报》今天报道,随着今年初先后借款一亿美元和二亿五千万美元之后,苏联现在又在伦敦资本市场筹措三亿美元的款项。    这笔以五年为期的新借款,利息将高过伦敦银行间的利率一点五厘。这宗借贷是万国宝通银行和社会总银行为苏联外贸银行进行的。    《金融时报》说:“这项关于借款的消息似乎是证实,苏联在对西方外贸出现巨大赤字和在面对巨量的谷物账单的时候,对于坚固的货币(外汇)有强烈的兴趣。”

5. 美报专稿:《苏联人向西欧党求爱;但重新出现的革命形象似乎更有可能加深现有的分裂》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月九日刊登一篇专稿,题为《苏联人向西欧党求爱;但是重新出现的革命形象似乎更有可能加深现有的分裂》,摘要如下:    苏联人正在极力加强其革命形象,企图以此弥补他们对西欧共产党的日益衰微的影响。    注视克里姆林宫的观察家们就是用这一点来解释上个月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理论家康斯坦丁·扎罗多夫的会见的。扎罗多夫在八月六日《真理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鼓吹非共产党国家里的共产党人以革命的方式夺取权力。    尽管如此,莫斯科最近的作法看来只可能加深而不是减少西欧共产党人现有的分裂。    扎罗多夫是亲莫斯科的各国共产党的理论情报刊物的主编。在《真理报》发表的那篇文章中,他支持葡萄牙共产党领导人库尼亚尔轻蔑地拒绝走议会道路和强制实行革命专政的尝试。西欧的一些大党正在它们自己国内把自己宣传成奉公守法的民主主义者,它们立刻表示反对扎罗多夫。    克里姆林宫却不是如此。扎罗多夫是勃列日涅夫九月中旬度假归来的时候接见的第一个人。这位苏联领导人赞扬了扎罗多夫和他主办的刊物“创造性地论述了急待解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问题”。他祝贺这位主编“为了……进一步加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而开展的重要而负责的活动”。    勃列日涅夫的姿态毫无疑问地意味着:他赞成扎罗多夫的激进革命观点,克里姆林宫将转而推行更为好战的共产主义政策。    这位苏联党领导人的意图必定是想要弥合西欧共产党人的分裂。这一分裂是在一九四八年斯大林和铁托决裂的时候开始形成的,它由于莫斯科和北京六十年代的决裂而进一步发展了。一九六八年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占领又使这一分裂达到了顶点。    一九六八年秋季,在和西方党领导人接二连三举行的双边会谈中,勃列日涅夫和苏斯洛夫曾试图给人们这样的印象:苏联人已被说服而同情捷克斯洛伐克的某些改革主张了,只不过是认为实行这些主张的时机尚未到来。    与此同时,克里姆林宫玩弄了反帝这张牌。它派了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库尼亚尔——在试图说服好战的古巴人和西方的其他强硬派,要他们相信苏联丝毫也没有丧失其革命热情。    那时,西德联邦总理勃兰特正在发起他的东方政策,美国商人也开始对“和平共处”进行投资。    莫斯科对西欧一九六八年的学生暴动和政治罢工运动作出了消极的或者充其量也不过是不冷不热的反应,随后又拒绝象援助古巴那样援助智利,以及日益密切地跟西方的实业界合作。    勃列日涅夫在西德前联邦总理勃兰特七月份访问莫斯科时公开表示友好态度和苏联拒绝积极支持葡萄牙共产党人,更增强了人们对莫斯科的幻想的破灭。    现在,克里姆林宫正试图刷新它的革命的形象。但是,从许多人看来必定是两面三刀的这种做法中得到好处的却是极左派,而不是莫斯科的共产主义势力。

6. 法新社报道齐奥塞斯库不定期地推迟访南

【法新社贝尔格莱德十月十三日电】今天,在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预定对南斯拉夫进行正式访问的二十四小时之前,这里的各国大使馆接到通知说,这一重要访问已不定期推迟了。没有说明原因。    这位总统的三天访问应当是完成两国就经济合作、巴尔干各国关系和期待已久的全欧共产党会议问题所举行的一长串最高级会谈。    这里的消息灵通人士说,齐奥塞斯库总统也许将同铁托总统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宣布罗南两国在六周前的赫尔辛基欧洲安全合作会议之后的共同立场。

第 3 版

1. 西哈努克向美《时代》周刊记者谈柬对外政策/英报报道:《西哈努克亲王谈:我的革命巡礼》

【本刊讯】美《时代》周刊十月二十日(提前出版)一期刊登一篇题为《要到二十五点钟》的报道,摘要如下:    柬埔寨是中苏两国争夺势力的又一个东南亚国家。在这里,北京占明显的优势。举例说,在西哈努克亲王一九七○年被朗诺首相发动的政变推翻后,中国庇护了他,为他提供了住宅。又如,直到红色高棉征服柬埔寨的几天之前,莫斯科还承认朗诺政权。    西哈努克上星期到了纽约,在联大发表了讲话。后来,他对本刊国际新闻主编杰罗尔德·谢克特谈到了战后柬埔寨的问题。    西哈努克打算慢慢来。在年底以前,他打算同中国、北越、南越和北朝鲜建立外交关系。然后是阿尔及利亚和古巴。“两年以后,我们能欢迎我们的二十二点钟的朋友苏联和东欧国家了。他们在战争时期不支持我们,同朗诺和你们站在一起。然后,我们将为二十三点钟的朋友法国提供便利。美国将作为我们的二十五点钟的朋友。过不了几年,我们就能在柬埔寨接待所有的人了”。    虽然,从作为柬埔寨的朋友而言,他把苏联排在美国前面,但是,他拒绝俄国的关于为东南亚建立一个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他说:“我们要做一个非常中立,非常独立和不结盟的国家。我们不想同邻国结合成区域性的即印度支那的联邦。每一个亚洲国家都应该单独承担保卫本国安全的责任。亚洲的安全必须由亚洲人来实现,而不是由欧洲来实现。对我们说来,苏联是在欧洲。”    【路透社巴黎十月十日电】在今天这里公布的一次对记者谈话中,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说柬埔寨希望实行“象奥地利、瑞士和瑞典那样的中立”。    西哈努克亲王在联大讲话后路过巴黎时作了短暂的停留,同德斯坦总统进行了会谈。他对《世界报》说,中国是他的国家的“最好的朋友……但是不是我们的上司”。    他说:“象我们对苏联一样,我们对中国也是不结盟的……除了美国,我在联合国的讲话中没有批评任何国家。我没有指责和缓,没有谈这个。”    谈到对苏关系,亲王说莫斯科曾经劝北朝鲜在金边保持使馆,因为“西哈努克和红色高棉绝对打不赢战争”。    亲王还说,欧洲的一位共产党人有一次对他说:“俄国人永远是站在有权势的一边的。”    亲王说,柬埔寨希望同老挝和越南保持良好关系。    【本刊讯】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十月十二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西哈努克亲王谈:我的革命巡礼》,摘要如下:    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在外流亡了几年后回到了首都金边。上星期,当他以挂名的元首身份到西方旅行时,他在柬埔寨驻巴黎使馆接见了威廉·肖克罗斯。    西哈努克亲王谈话时有一位红色高棉伙伴在座。西哈努克亲王的座位上面挂着他的一幅相片,拍的是他从红色高棉手中接受一支AK47自动步枪——有普遍意义的革命标志。    他的谈话首次提供了一些线索,可以由此了解到金边在红色高棉进入这座有三百万人的城市并把市民疏散一空之后的生活条件。他解释说:“红色高棉不得不把他们迁出去,因为没有肉,没有蔬菜,也没有大米。不得不把他们送到红色高棉解放了的外地去,当时那里也没有食物可以给他们吃。当时城里有发生严重的传染病的危险。”    他认为金边正在适应新的现实。已经有十万人回到了金边,大部分是产业工人、码头工人和技术人员,这些人将努力使一些重要的行业恢复运转。现在正在从红色高棉的队伍中选人建立新的公务系统。    “以后将让金边逐渐增加到三十万人。”这等于战争结束时(那时市内人口大为膨胀)的人口的十分之一,等于一九七○年的二分之一。西哈努克说:“我认为那很合理。”    “在美机轰炸下被迫流入金边为朗诺打仗的人们将回到他们的老家去。三十万新市民将根据他们的工作和对朗诺的态度来挑选。”    西哈努克承认他钦佩红色高棉用激进思想改造柬埔寨之迅速以及他们对金边的计划。“金边在朗诺统治下是罪恶之地。现在金边没有夜总会,没有充满妓女的洒吧间,比过去安静多了。没有小汽车,人人都靠步行。我们正在建设一个只有一个阶级的新社会,而不是一个有的人饱得撑死,有的人饿死的社会。”    西哈努克说,在一九七○年由于尼克松进兵而引起的这场战争中死了六十万人,一百万人受重伤。    他说:“一九七○年以前,西方世界老是把西哈努克叫做独裁者,现在他们感到很意外。他们不理解我的地位。我象英国女王。象她一样,我视察学校,还将接见大使、选民等等。你看,这些事就够我忙的了。曾拿起武器同美国作战的革命者应该执政。”    “部长们来看我,向我征求意见和报告工作。”“我所看到的情况是好的。大家团结一致建设国家,重修公路、桥梁、港口和机场。”

2. 埃美实业家会议支持埃及门户开放政策

【中东社开罗十月十四日电】埃及一美国实业家联合委员会已经表示支持埃及的门户开放政策。委员会说,这个政策将会对私人投资起鼓励的作用,并且有助于通过埃及人和外国投资者合办的联合企业来购买技术。    这是委员会今晚于工作会议结束时发表的一项联合公报这样说的。    联合公报说,双方已经同意建立一个联合工作小组,来研究埃及投资法的有效性质,并提出建议,如何为在埃及兴办广泛的实业的机会吸收更多的外国投资。    这个委员会是应埃及与美国政府的要求组成的,目的在于帮助埃及和美国的重要的实业家们探索如何扩大两国之间互利的经济合作的方式方法。    委员会讨论了美国与埃及目前的经济形势,着重讨论了埃及的长期的与短期的经济发展工程问题,埃及的外贸及收支平衡问题;会议指出了妨碍联合发展工程的障碍所在并就消除这些障碍的必要性取得一致意见。    【中东社开罗十月十三日电】总理萨利姆主持了美国商人和埃及商人的联合会会议的开幕式,这次会议旨在讨论埃及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办法的问题。    经济部长沙菲和计划部长阿卜杜勒·拉赫曼出席了开幕式。美国方面参加会议的头头是通用汽车公司的经理托马斯,美国代表团包括二十五名商人。托马斯发表声明说,这次会议的目的是简化美国在埃及投资的措施。埃及方面为首的是埃及商人联合会的会长阿法特。他宣布说,已经组成了三个有关财政和执行事务的委员会。    萨利姆讲了话,他说,萨达特总统任职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巩固和加强内部阵线,这是在牢固的基础上取得任何进步的基本要求。这已经通过法权、保卫自由、保障新闻自由和释放政治犯来实现了。    这已经为实现普遍的政治稳定作出了贡献,为使所有努力来为民族利益服务作出了贡献。在经济方面,萨达特总统已经宣布的政策是经济开放的方针和进一步鼓励私营部分以使它能在发展埃及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    总理谈到一九七四年发布的鼓励经济开放政策的法律,其中包括阿拉伯和外国投资组织,建立自由区,允许外国银行在埃及开业。    萨利姆接着说,这种开放政策说明埃及准备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合作。    【路透社开罗十月十四日电】萨达特总统今天说,他希望本月访问华盛顿时要求福特总统提供一核反应堆来淡化海水。    他在开罗城郊的乡村别墅对一批美国企业家说:“我们这里有一个水的问题。水不够。我希望要求福特总统卖给我反应堆。”

3. 菲律宾一些人散发文件反对军管

【法新社马尼拉十月十日电】菲律宾一个民权团体今天告诫人民提防越来越多地用军事管制来镇压人民的情况,并号召人民在时机到来时发动一场公民不服从运动。    这批人说:“当一个制度非常不正义和极力进行镇压因而越来越多的人想抵制它的控制时,谨慎的和公开的拒绝服从就成为了出于良心的至高无上的行动。”    在这批人中居于突出地位的包括前反对党领导人、宗教界著名人士、企业界、艺术界和年青团体的著名人物。他们在今天向记者散发的一百页的文件中宣布了他们反军事管制的立场。    题为《致忧国忧民的菲律宾人的希望之言》的文件预期,在面临着文件称之为国家越来越恶化的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马科斯总统将使军事管制“更具有镇压作用”。    人们在马拉卡南宫把文件交给了马科斯本人。    文件的立场是这里反对马科斯总统为时三年军事管制的任何团体所采取的最强硬的立场之一。    这个文件有一百多人签名,打头的是两个“起草人”,这两个人是前反对党自由党参议员霍维托·萨隆加和耶稣会领导人奥拉西奥·德拉科斯塔。    这批人表示担心,由于经济危机,他们将受到“更大镇压”。    文件说,“军方加紧采取镇压措施以及人民大众痛苦的增加很可能是一次无法扭转的危机中的一个严重交错局面。”    这批人预言,菲律宾经济病将恶化。他们说,在一九七四年每人的平均收入由一九七三年的一百四十三美元降到了一百三十四美元,一九七五年会下降得“更多”。    这批人说,“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失业增加,一些行业垮台和菲律宾人移居国外,凡此种种都表明“这个新社会的情况一团糟”。    文件说,政府执行的是偏袒注重出口的行业和“隆重接待”外国投资者的经济政策,这只会增加外国对菲律宾经济的控制,以及促使危机恶化。

4. 泰学生举行推翻他侬政权纪念活动

【美联社曼谷十月十三日电】泰国大学生本周纪念他们的国家的“十月革命”两周年,他们对他们两年前搞上台的文官政府仍起着有力的监督作用。    但是他们一度团结的队伍已分裂了,现在以更讲究实际的策略来代替他们那种在街头上采取的狂热的行动。作为一个集团,他们在这次革命后已不再同政府携手合作,而是成为泰国社会的一些主要压力集团之一。    各种大学生组织——其中大多数是由国内十一所大学组成的——进行口诛笔伐,抗议政府贪污腐化,反对美军驻扎,反对剥削小农和其他各种问题。他们几乎不间断警告说,泰国军事当局仍然是对民主的威胁。

第 4 版

1. 西德《施密特总理将是中国人的五天客人》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十月十四日以《总理将是中国人的五天客人》为题报道:    围绕着总理访问中国的日期和天数的长时间的讨价还价现在终于结束了。施密特已公开打算尽可能短地进行整个访问活动,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不礼貌的。    现已商定的妥协如下:十月二十八日,总理由他夫人汉内洛雷陪同坐飞机开始进行迄今为止估计是最长的国外旅行。在德黑兰休息两小时,然后直接飞向北京。十月二十九日,他将在当地时间上午十时到达北京。    【德新社北京十月十六日电】(记者:巴格曼)联邦总理施密特在十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二日访问中国时也将访问新疆自治区省会乌鲁木齐。从而中国人打开了几十年来西方外国人未到过的中国最西北的极秘密的战略紧张地区的一角。    联邦总理所乘的“波音”式空军飞机被允许在乌鲁木齐停留可能半天一夜这一事实,在北京外交界人士中引起很大轰动。了解中国在国事访问中尽善尽美的礼节的人知道,这是对一个国务活动家的特殊姿态,这个人在另一个政治交点即在西欧和苏联阵营的连接点上负责。中国人知道联邦共和国在东西方对话中的重要性。北京观察家们想不起来在西方来访者中谁最后一个到过新疆。新疆——中国全部领土的六分之一,从北京到最西边的喀什共八千公里    ——是同两个共产党大国中国和苏联之间发生的边界冲突不可分地连在一起的。在这儿和在黑龙江以及内蒙古边界地区一样,用最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苏联和中国士兵对立着。最后一次近似于战争的事件发生在一九六九年五月十五日。    正是新疆以西的大块地区属于上个世纪沙皇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所霸占的地方。因此该地区是个重要的晴雨表,从它的刻度上可以看出北京和莫斯科在世界政治上激烈斗争的程度。    在两周多一点的时间前北京的《人民日报》才谴责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干涉新疆的内政,说他们支持那儿的一小撮披着伊斯兰教外衣的反革命分子。

2. 圭亚那专栏作家哈伯特访华文章:《知识青年增加中国农村人口》

【本刊讯】圭亚那《星期日写真报》九月二十八日刊登该报专栏作家哈伯特写的一篇文章,题为《知识青年增加了中国农村人口》,摘要如下:    我定于那天上午离开西安去郑州,临时参观了市中心的钟楼。    当我上到钟楼的中间时,我听到断断续续的有节奏的鼓声和爆竹声。声音是从邮政局后面的广场传来的。一大早有什么事值得开庆祝大会呢?我从钟楼上凭栏眺望,看见邮政局大楼外有一大群人。他们在那里热烈欢送一批“知识青年”去农村落户,同农民一起劳动。    自从两个多世纪前的圈地运动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以来,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在全世界一直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特征。从西安钟楼的眺台上,我看到了一场成功地阻止和扭转了数世纪以来折磨全球各社会的历史潮流的运动。    当我在这里看着充满青春活力的受过培养的公民们要把他们刚刚学到的技术用于他们国家比较落后,而且需要受过培养的新生力量来提高生产和文化水平的那些地区时,心里越发激动。我似乎感到,中国突然出现了一个勇敢顽强的新面目和新的社会尺度。我正在观看中国人的业绩,就我所知,别的国家还没有成功地完成过这样的业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一个特点。它使整个社会得到这个运动所要产生的社会财富。    中国人使教育者和学生走出校园,同社会上的人民紧密联系。大学教育与工厂农村的劳动相结合,因此使书本里的知识服务于生活,落实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活动的实际中去。    知识有两种和两个来源。一种是书本知识,一种是人民的经验。各种来源都有它的局限性。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丰富这两种知识,保证理论不脱离实际,避免造成社会和人力以及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这是指导中国教育制度的理论。这个制度旨在保证学生在学校度过几年后不脱离社会生活实践。相反会提高他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并为之做出贡献的能力,因为毕业以后他们必定要在这个社会中工作。    我在中国逗留期间参观任何普通学校都是不可能的。当时正值放假期间,学校都关门了。然而,我得以多次会见了在工厂和农村进行实践的男女学生,并与他们谈了话。在这些接触中,我了解到,这种制度强调社会比强调个人多。结果,产生这种制度不是寻求物质上的发展,而是寻求一个能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有意义贡献的机会。    同青年人谈话留给我的印象是,他们从知识中得到了精神力量,为他们的社会生活做出贡献是值得的。他们不仅仅追求个人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努力实现社会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否则,这是不可能的。他们对他们工作中的成就感到骄傲的神色使我感到相形见绌。

3. 墨执政党宣布波蒂略为该党总统候选人

【美联社墨西哥城十月五日电】执政的革命组织党今天正式宣布,前财政部长何塞·洛佩斯·波蒂略为该党参加明年总统选举的候选人。    拥有庞大的基层组织的革命组织党在墨西哥掌权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它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命脉,差不多每次都以压倒优势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它历来执行温和的左派政策。    预料洛佩斯·波蒂略要接替路易斯·埃切维里亚总统。埃切维里亚的六年任期到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一日结束。    五十五岁的洛佩斯·波蒂略在墨西哥城体育馆对挤得满满的三万五千名群众发表了讲话。    他答应说,如果他当选的话,他要给墨西哥更多的社会公正和自由。    他还保证要使墨西哥继续同所谓第三世界国家站在一起,努力为原料和墨西哥出口品争取较好的价格,使本国人民有“一个民主、进步和革命的政府”。    洛佩斯·波蒂略是一个律师。他的父亲是一个低级职业军人,为使收支相抵,还兼任公务员。    人们认为明年七月他肯定当选。

4. 西德《星》画报文章:《世界最高的“摩天地狱”》

【本刊讯】香港《七十年代》十月号译载西德《星》画报的文章,题目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地狱”》,全文如下:    纽约最现代化的摩天大厦——“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塔,有六层深,一百一十层高。对于在那里上班的三万人以及每天前往公干的八万人来说,它是一个真正的地狱。    一九六九年动工兴建,而于四年后落成的这两座大厦,是纽约港务局的财产。这对巨塔不仅麻烦重重,而且还带来了赤字。估计今年就将亏蚀一千八百万马克(约值人民币一千三百五十万元——本刊注)。因为在建筑期间,正值经济衰退,越来越多的公司在缩减办公室的面积,直到今天,这两座大厦还有五分之一的办公室空置着。    这两座四百一十一公尺高的巨塔的使用者们所面临的问题,则更为严重得多。在这两座大厦内,装有四千八百公里的电缆,二百零八部载客电梯,其中包括二十三部时速三十公里的高速直通电梯。一位办公室文员最近描述了在这个电梯迷宫中每天发生的情况:“一部直达电梯在第八十三层上。里面站着一位手足无措的老人。我先把他拉出来。他想去纽约州的税务局。这个机关是在第六十二层上。这位老人抱怨说,他已经坐了一个钟头电梯了,但总是到不了目的地。我于是打电话给税务局,然后给他划一张大厦图。因为半直通电梯在第七十八层和第四十四层之间不停站,他得首先下降五层去坐一部每层都停的局部电梯。然后,他必须再坐直达电梯前往第四十四层,再绕几个走廊去坐一部行走于第四十二层与第八十二层之间的侧电梯。”    一位太太谈虎色变地叙述她从第七十八层到楼下的地狱之行:“直到第四十层还一切正常。然后这东西就不停地往下跑。没过多久,我们就开始觉得有点不对头。有一个人终于按了一下紧急刹车。我们就停在第一层上面一点点。”港务局当局郑重地说:“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人受伤,而且都只是在紧急刹车时受伤的。”    就连空气调节也常常失灵——没有什么奇怪的:这两座高塔的使用面积达一百二十万平方公尺——相当于一千座普通的德国住宅大厦。办公室文员们叙述去年冬天的情况如下:“我们经常有(华氏)四十二度的温度,然而空气的湿度只有百分之八。”(正常为百分之五十)    更使人不安的是:去年在这两座巨塔中发生过四十六次火警。虽然迄今尚未有人受伤,“但是《摩天地狱》一片问世以来,这双巨塔里面所有的人都只以火为话题了。”一位公司经理说。    塔内的人们每天都要与之斗争的另一个难题,发生在午饭时间:“许多人因为搭不上满载的电梯而在前往餐厅的路上耽误了如此多的时间,以致他们只得手里拿着午饭跑回办公室,以免迟到。”纽约《华尔街日报》报道说。    “然而一到了下班时间,这双巨塔就变成真正的疯人院了。”这家报纸接着写道。尽管许多公司都有着不同的工作时间,有些人在下班之后还得花上整整一个小时才能够离开他们高耸入云的工作地点。    塔中永恒的话题是关于那些嘎吱嘎吱的响声。普通刮点风,这两座四百一十一公尺高的巨塔就会摆动二点五公分,而且钢骨架也就跟着嘎啦嘎啦响。“摇晃是根本感觉不到的,”纽约港务局的一位发言人说,“至于钢骨架的不可避免的响声——大家就得习惯习惯了。无论如何,危险是不存在的。”据那位发言人说,就是在风速达每小时二百五十公里、大厦摆动三十公分的情况下,也不会有危险。    比它们最高的老前辈——帝国大厦还高出三十公尺的这对巨塔,可以俯瞰纽约港和整个曼哈顿区。不过这一享受的日子也不会太长了,因为双塔的四万三千扇窗户已经越来越脏而变得模糊不清了。整座大厦的自动洗窗机,据说在四年后才能交货。    “这里的问题,”住客与公司经理布鲁斯·科勒曼说,“是大而无当。”

5. 美国艺术家多年来首次到古巴演出

【路透社哈瓦那十月十四日电】大提琴家克里斯廷·瓦列夫斯卡昨晚在这里演出,成了古巴与美国绝交多年以来在古巴演出的第一个美国艺术家。    此间观察家认为,她在古巴的两周旅行可能预示两国间进一步的文化交流。这是恢复友好关系谨慎过程中的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