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09-06
第 1 版
1. 美报评联大七届特别会议:《第三世界的挑战》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九月一日刊登克拉夫特从纽约联合国发出的文章,题为《第三世界的挑战》,摘要如下: 现在正在这里联合国举行的联大特别会议给美国提出了一个伤脑筋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如何拆散第三世界国家结成的一个强烈反美的多数。一个解决办法,即采取一种极其富于辞令和意识形态的反对这个多数的立场,是令人向往的,但是却不会有效果。一个远为更有效的办法是利用包括提供外援在内的政治和经济外交手段,看来现在又重新发现了这一办法。 第三世界一词是用来描述南部各大陆上既不与俄国人结盟也不同美国人结盟的较贫穷的国家。最近第三世界的范围和力量一直在增长。 现在有一百多个联合国会员国被认为属于这一类——在最近十年中增加了约三分之一。石油出口卡特尔,即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十三个成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因此,即使仅仅由于石油一项,第三世界也有着无可怀疑的力量。 把第三世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主要纽带,是它们与高度工业化国家相比处于欠发达的状况。因此它们的主要要求是改变经济条件——用阿尔及利亚主席布迈丁的提法,就是建立一种世界经济新秩序。本届特别会议的目的就是由联大来讨论关于建立经济新秩序的各项建议。 此外,第三世界国家还一直在展开各种政治宣传运动来为难首要的工业国家美国。这些活动中有要求把以色列赶出联合国、阻挡接纳南朝鲜、迫使美国放弃巴拿马运河和争取使波多黎各独立这些运动。 因为这些运动是用大量的自以为正直的华丽辞藻展开的,所以,如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莫伊尼汉数月前在一篇评论性文章中所说的,对这些运动予以正面迎击是令人向往的对付之法。实际上,也可以提出十分有力的论据来论证这样一点,即:第三世界所极其珍视的建议事实上是偏袒极权主义利益的。 但是,公开地斥责第三世界只会使其成员国团结起来支持走极端的领导人和走极端的立场。事实上,第三世界各国间存在着重重裂隙,不能团结一致。更重要的是,第三世界本身在经济上是不平衡的。产油国家和另外少数国家,诸如巴西、墨西哥和南朝鲜,正在以迅速的步伐发展。但是亚洲次大陆各国和少数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却一筹莫展,毫无办法。 美国出于自己的传统和利益,一直谋求弥合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它现在表示要在这个方面继续努力。 如基辛格国务卿终于理解的那样,富国与穷国之间就世界经济问题举行对话,对于美国是没有什么损失的。如负责经济问题的副国务卿查尔斯·鲁宾逊所说的,在为欠发达国家所生产的某些原料——特别是锡和咖啡——提供比较稳定的市场方面可以取得一些进展。 还可以做许多事情通过增加对外援助来帮助最贫穷的国家,现在由盛产石油的国家提供金钱,而由最发达的国家提供服务而不背上帝国主义的污名,是有意义的。 因此,美国应付第三世界挑战的最好办法,是致力于解决国际不平等的真正问题。我国在联合国所需要做的事是投票和否决,让其他国家去唠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去吧。
2. 英报评论埃以协议《尽管俄国人打扑克美国人下棋,问题的根源仍然存在》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九月三日刊登外交记者斯帕尼尔的评论,题为《尽管俄国人打扑克,美国人下棋,问题的根源仍然存在》,副题为《巴勒斯坦人不怎么高兴》,摘要如下: 中东今后如何?对目前局势的一种解释是,俄国人在打扑克,美国人在下棋。这是民族性格的惊人颠倒,但是看来这适应于现实。 苏联在中东的政策一直是极为机会主义的。莫斯科一直给人们以这种印象,即只要短期的利益出现,就设法得到它们。最初是重新武装埃及,设法使埃及事务苏维埃化,然后支持伊拉克,作为扩大俄国影响的一种办法;总的说来,支持通常远远离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激进”运动。 与埃及决裂对苏联政策来说是特别尴尬的事,因为这意味着有莫斯科在武器和供应及道义方面的支持,仍然是受约束的,但是在指导一些大事方面,多少有些无能为力。 当埃及拒绝逐步解决办法的时候,莫斯科支持这种态度,但是在基辛格上次使命失败后,萨达特总统改变主意的时候,莫斯科束手无策。 形成对照的是,美国一直在中东实行一个长期计划。虽然为实现和平解决的最终目标所采用的办法不清楚,但是,至少策略是清楚的,即争取以色列撤出埃及领土以换取局势的某种程度的缓和。这只不过是美国战略中的第一个行动,为了达到这一步已花了不少力气。 但是,人们对于双方已达成协议所感到的宽慰并没有解决中东问题的根源:巴勒斯坦人的要求。 不论他们是否认为苏联扑克较之于美国棋可取,在解决方面采取的最新一步却没有给他们什么东西,如要求抗议协议的作法所表明的一样。由于在拉巴特协议以后,巴勒斯坦领导人感到它第一次有机会指导它自己的事务,这个协议更加使人感到恼火。
3. 基辛格到叙利亚同阿萨德会谈后返美
【合众国际社英格兰米尔登霍尔空军基地九月三日电】国务卿基辛格星期三飞回国。 基辛格机座上的一位美国高级官员对记者说,约旦国王侯赛因对协议表示一半的赞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对条约持保留意见。 【路透社大马士革九月三日电】约旦今天对埃及同以色列的临时和平协议表示有节制的同意,但叙利亚对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说,叙利亚将保留对协议作出判断。 基辛格一行中的一位美国高级官员说,侯赛因国王仅对协议作了态度冷淡的赞同,在该协议中埃及第一次说,不应该以武力解决阿拉伯同以色列的争端。 这位美国官员在大马士革同阿萨德总统举行会谈之后说,叙利亚的反应比较冷淡,阿萨德保留对协议作出判断,直到他同执政的复兴党其他成员对此进行讨论以后。 美国官员们说,叙利亚同约旦在对埃及同以色列的协议的疑虑方面彼此越来越互相靠拢。 【合众国际社大马士革九月三日电】基辛格国务卿今天向持怀疑态度的叙利亚领导人介绍了新的埃以和平协议细节,然后飞回华盛顿向福特总统报告,从而结束了在中东的闹哄哄的但是成功的十五天穿梭外交。 一位美国官员在大马士革说,基辛格显然未能赢得阿萨德对埃以协议的无条件赞同。 【美联社华盛顿九月四日电】福特总统欢迎国务卿基辛格成功地进行了西奈和平之行后返回这里。 福特说,将派驻在沙漠中的预警监听站的二百名美国技术人员将是一种起稳定作用的力量。福特说,这项协议表明,以色列和埃及双方都认定,战争是“不能接受的”。 基辛格在致答辞时赞扬双方“愿意妥协”。他说,他希望这将成为在“‘遭受了一代的苦难”之后走向和平的第一步。他说,只有美国能够得到双方的信任。 福特说,这项协议“‘将使我们得到为实现持久和平而努力所需要的时间,而我们也打算非常非常努力地工作。” 总统说,他热切希望国会将认为在西奈监督站派驻“很小一批”美国技术人员是“完全适当的”。
4. 斐济总理宣布不久将同中国建交
【美联社斐济苏瓦九月四日电】卡米塞塞·马拉总理今天宣布,斐济不久将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他说,斐济将下令驻苏瓦的台湾贸易机构将其活动范围局限于贸易方面。该机构从几年前设立以来,已扩大了活动范围,包括处理领事事务。马拉说,如果允许这个贸易机构继续起领事的作用就会形成承认国民党中国政府。 他说,斐济已经采纳了只有一个中国的观点。
5. 塔斯社报道:《苏联杂志评埃以协议》
【塔斯社莫斯科九月三日电】题:苏联杂志评埃以协议 苏联对外政治周刊《新时代》认为,关于在西奈半岛上埃以两国军队脱离接触的第二个埃以协议“并未缓和一触即发的局势”。 该杂志写道,“换句话说,这意味着闭眼不看实际情况。任何措施和步骤,如果不触动近东解决的根本问题,那就不能缓和近东危机的尖锐性。相反,这些措施和步骤只能加深这种危机。” 【南通社莫斯科九月三日电】莫斯科对埃及和以色列关于西奈部队脱离接触的新协议取否定态度。这里认为,这项协议不是解决中东危机的一个步骤,而是有害于阿拉伯事业。莫斯科各报特别强调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这项新协议不会有助于平定该地区的局势,相反地,可能会使局势进一步恶化。 莫斯科认为,美国人驻在脱离接触地区是一种“充满新的复杂因素”的潜在威胁。
第 2 版
1. 葡陆军大会结束 会议决定抵制武运大会
【法新社里斯本九月三日电】葡萄牙陆军的大会自从昨天上午十一点开会以来在今天黎明前不久结束了会议。会议是在这里以北一百公里的坦科斯举行的。 简短的公报说,将把会议的结果报告戈麦斯总统。 新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前总理贡萨尔维斯昨天上午在会上讲话一个小时,他承认他任总理时犯了某些错误,但否认有任何罪咎。 【路透社里斯本九月三日电】军方人士说,葡萄牙的亲共前总理贡萨尔维斯在指责陆军首脑中的温和分子分裂武装部队后,怒气冲冲地退出了今晨结束的陆军首脑会议。 目击者说,情绪极为冲动的贡萨尔维斯将军在未能说服军官们支持他的政策以后,离开了由二百四十名军官举行的会议。 洛伦索上尉会后说,已经一致决定向总统提出会议对贡萨尔维斯的任命以及对整个武装部队运动的前途的看法。 【美联社里斯本九月三日电】谋求打破贡萨尔维斯对权力的控制并削弱共产党在葡萄牙的影响的陆军军官们今天告诫他们的朋友们:不采取武力就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 另一些反共温和派则不敢冒发生内战的风险,规劝要有耐心,重新进行谈判以解除贡萨尔维斯的职务。 军方人士报告说,反贡萨尔维斯阵营内的这一分歧是由于在陆军军官大会上取得了阻止这位即将卸任的总理接过这支北约盟国武装部队的指挥权的授权而产生的。 尽管军方人士说,在大会上反贡萨尔维斯派占四比一的多数,但是这位将军却坚持要宣誓就任武装部队参谋长。 可靠人士说,他已警告过反对他的人,他可能会依靠一些部队的支持,此外还会毫不犹豫地把五千名共产党同情分子武装起来保卫他自己。 然而,据说,强硬派争论说,贡萨尔维斯不强迫是不会走开的,必须快点使用武力把他赶下台。 总统还没有确定让贡萨尔维斯和接替他的总理职务的阿泽维多中将宣誓就职的日期。温和派激烈地批评总统的优柔寡断,他们中的一些人主张撤换戈麦斯。 当着戈麦斯迟迟不采取行动的时候,农村掀起了反共巨浪。一些非军人政界人士说,这一反共浪潮之猛烈是原先的右翼政权在其四十八年的统治期间所未曾招致的。 贡萨尔维斯在陆军大会上为自己作了出乎意料的辩护,从而成了众矢之的,以致使他大声疾呼——正如《首都日报》所报道的——“够了,够了,我已经遭受了六个月的冷战了。我忍无可忍了。” 贡萨尔维斯退出了会议,脸色难看,心烦意乱。 据说,会议开得很激烈。突击队首脑雅·内维斯来参加大会时带了一个武装卫兵,这是陆军内部气氛紧张的一个证据。 陆军作出的另一项决定是抵制预定九月五日举行的二百四十人的武装部队大会。温和派坚持认为,武装部队大会不是民主挑选的,它的大多数成员是凑起来的,而不是选举产生的。 【法新社里斯本九月三日电】今天举行的海军大会被认为是亲贡萨尔维斯的。但是如果空军大会——它今天也在辛特拉举行——同陆军站在一边的话,戈麦斯总统便难以继续支持贡萨尔维斯。 在陆军大会上,建立了陆军参谋长法比昂、签署了‘“安图内斯文件”的九名军官以及大陆作战司令部司令德卡瓦略之间的一个联盟。 这引起了这样的谣传:德卡瓦略可能取代贡萨尔维斯担任武装部队首脑。 在武装部队各派采取共同立场之前是否能解决这种军事和政治危机,看来是成问题的。
2. 西德报纸社论:《知面不知心的人物》
说戈麦斯任命阿泽维多为总理是做了一件后果极为严重的事;葡军队严重分裂,内战逼近 【本刊讯】西德《总汇报》九月一日发表一篇评论,题为《知面不知心的人物》,全文如下: 在走了许多错着之后,葡萄牙总统戈麦斯现在也许做了一件后果极为严重的事:这就是他让共产党人阿泽维多代替共产党人贡萨尔维斯任总理职务。而他把部队总参谋长这个新的关键性的地位交给贡萨尔维斯时,就是给武装部队的不和火上浇油。总之,他任命阿泽维多一事重新冒犯了社会党人和安图内斯周围的温和派集团,从而表明他手法拙劣。 对于只更换人名而不改变路线这种作法的强烈反应,迫使总统使军队进入紧急准备状态。但是人们要问,谁发出反对谁的警告。因为在葡萄牙不再存在中立军队。一部分部队支持政府亲共路线及其迄今的代表人物贡萨尔维斯,而另一部分已经声明,它们将决不接受新总参谋长的任何命令。在北部军区,部队拒绝服从它们的共产党司令员。中部军区的沙赖斯准将已经威胁要使用他的部队。南部军区司令员的态度也与此类似。武装部队过去从未如此深刻地分裂过,内战也从未象今天这样逼近。 对戈麦斯最新措施的反抗大概使他吃惊,因此他接见了社会党领导人苏亚雷斯。据说他向后者保证,这个国家的各民主党派可以重新参政。但是人们还能重视这位国家元首这样一些关于民主的表白吗?他不说任何反对左派过激行为或反对统一新闻和占领天主教中心的话。戈麦斯仍然是看不透的。他在扮演人面狮身。但是他采取这种态度正在经历以下这种危险:象他的捷克斯洛伐克同事斯沃博达一样得到一种不光采的记忆,他起先把自己的名字借给布拉格自由运动,后来又为镇压作掩护。
3. 美报专稿:《新闻人物阿泽维多》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九月一日刊登一篇专稿,题为《没有政敌的里斯本总理》《新闻人物阿泽维多》,摘要如下: 八月二十九日当了葡萄牙总理的阿泽维多主要是通过少做事少说话的办法实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梦想:皆大欢喜。自从他被任命以来,他没有公开地说过片言只字。 没有迹象表明他遭到任何一方的反对。 共产党控制的报纸和接近共产党的组织说,由于阿泽维多当总理、贡萨尔维斯当武装部队参谋长,葡萄牙革命就掌握在牢靠人的手里了。 另一方面,反贡萨尔维斯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中部军区司令沙赖斯在同阿泽维多谈话以后说,后者将奉行一条“不同于贡萨尔维斯的政治方针路线”。 在这种普遍的——虽然是不痛不痒的——支持的气氛下,阿泽维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场政治危机的热度,并把截然对立的各派势力重新撮合在一起,至少是暂时撮合在一起。 五十八岁的阿泽维多是戈麦斯总统的心腹密友。戈麦斯眼下的主要目标是制止国内各对立派别之间发生流血冲突。 这两人关系之亲密从下列事实可以看出来:戈麦斯总统离开国内的时候,曾任命这位身体魁梧、眉毛浓黑的将军临时代理总统职务。 人们认为海军支持军事政变,主要功劳要归于他。 共产党方面感到欣慰的是,阿泽维多统率的部队是三军中最激进的部队,他手下的军官同共产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社会党领导人也没有对他表示任何敌意。 北约组织中葡萄牙盟国的外交官注意到他同北约组织保持着友好的工作关系。阿泽维多表示支持北约组织。
4. 美计划削减驻西德的奈·赫尔克里士式导弹连
【美联社华盛顿八月三十日电】国防部对于要把在西德的美国“奈克·赫尔克里士式”防空导弹连的数目减少一半的计划严守秘密。任何这类行动都认为是高度机密的,因为这会对德国和对东西方关于共同削减中欧驻军的谈判产生政治影响。 一些人士说,不久将同西德政府和北大西洋联盟讨论这项计划。 美国陆军打算把驻在西德的十六个“奈克·赫尔克里士式”导弹连逐步撤出八个连。据一些陆军军官说,八个导弹连有七十二个导弹发射器。这些导弹既可以发射核弹头,也可以发射常规高爆炸力弹头。 国防部人士说,一九五八年以来使用的“奈克·赫尔克里士式”导弹现已成为陈旧的了。他们说,空防任务有驻扎在德国的经过改进的美国隼式导弹和战斗机就足可以应付了。德国人掌管他们自己的一些“奈克·赫尔克里士式”导弹连。 国防部人士说,在德国的预定逐步撤出的导弹连里的一千二百多名军官和士兵,将被派到在那里的其它作战单位去,因此,美国驻欧洲的军队总数实际上不会因而减少。 美国的外交官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官员有可能反对从德国撤走“奈克·赫尔克里士式”导弹弹头,因为他们仍在设法就均衡减少在中欧的军事力量问题同俄国人达成一项协议。
5. 日内瓦裁军会议在无任何结果情况下休会
【德新社日内瓦八月二十八日电】裁军会议在今年的会议没有取得任何实际结果的情况下于今天休会了,到明年再复会。 美国和苏联都拒绝停止地下核试验,这种态度特别在日内瓦招致了批评,主要是瑞典和墨西哥的批评。 在会议的最后阶段,美国和苏联联合提出了一项“禁止环境战争”的条约草案。 一些观察家认为,这项措施只不过是为了安抚对会议缺乏进展提出批评的人的一种象征性作法。最近一些科学试验已确凿地证明,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已找到使天气和环境发生长期改变的有效办法。
6. 英报报道:《里斯本对发生内战的新恐惧》
【本刊讯】英《每日电讯报》九月二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里斯本的军备竞赛产生了对发生内战的新恐惧》,摘要如下: 在葡萄牙的许多政治集团之间日益加剧的军备竞赛的情况下,戈麦斯总统正在拼命企图建立一个联合政府。局面是走向内战的一个国家具有的典型局面。 军方人士第一次对下面一点表示关心:在一些情况下,士兵们正在把武器交给平民。 上周有三辆汽车被拦住,发现车中装有自动武器。有一辆汽车是梅塞德斯牌,属于当时的总理贡萨尔维斯(共产党人)的办公厅所有。 周末发生的另一次事件是,驻在里斯本的突击队逮捕了由士兵和平民组成的一帮人,他们带有自动步枪、自动手枪和其它武器。 在其它地方,对军械库进行了袭击,警察被解除了武装,他们的武器被抢走。一般认为共产党人自己已广泛地武装起来,在他们的党员当中已散发了一万支枪。 还有仍然很神秘的这样一个事件:有一架飞机从布拉格载运武器前往利比亚,取道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这架飞机设法通过葡萄牙进行了这次飞行。
第 3 版
1. 西德报纸报道:《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和四个巨人打牌》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八月二十九日刊登布托与该报记者巴特尔的谈话,题为《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和四个巨人打牌》,摘要如下: 问:基辛格在孟加拉危险达到顶点时——您,总理先生,在一九七一年的危机中承担了责任——曾经谈过美国外交政策指针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冲突中轻微地“偏向”了巴基斯坦。为什么到现在您的国家和美国的关系没有象人们根据美国国务卿当时讲话所期望的那样积极地发展? 答:我们和美国的关系是正常的、诚挚的和良好的。我们没有根本的意见分歧,并认为我们的关系将会继续令人满意。当然我们在有些问题上是一致的,在另一些问题上不一致。因为美国认为它与印度的关系已经发展得完全成熟了,所以这种成熟的程度还扩大到了我们和华盛顿的关系上也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同时独立的。任何人都不应该认为,印度是一个成熟了的国家,而巴基斯坦却是不成熟的。 过去的事永远不能用来判断今天的事物。以前我们经历了美国对我们改善与中国关系所表示出来的强烈的和感情用事的反应。今天任何一个回顾这一段时间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当时没有任何理由发怒。现在我们能够不过分激动地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和华盛顿取得一致意见,而也不因在其他问题上意见不同而感到难过。 “偏向”这个词不是我们说的,而是美国国务卿说的。 问:先生,能够从东西两方发起的钳形攻势从来都是贵国存在的问题之一。存在着什么样的消除两条战线威胁的可能性呢? 答:我们没有创建这样的局面,这种局面不是巴基斯坦对外政策的结果,而是印度和阿富汗所持的态度的结果。印度在此期间已经理解到,与我们保持坏的关系不会使它变得更强大。我们和印度有西姆拉协定。我们也愿意和阿富汗签订类似的协定。我曾讲过这件事,现在想跟你们再明确重复说一次。结束两条战线的局面的问题在于我们的邻居了。 问:您任外长时曾使双边主义成为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不是在所有方面都能用,在印度通过核武器所造成的情况下不能用。这是否说明,为什么您在核武器问题上为次大陆谋求一项多边协议吗? 答:我提出双边的论据并不认为它是解决世界所有问题的万能药。在国际政治中没有灵丹妙药。我只说过,双边主义原则上比多边制度更容易起作用。这不是说,双边主义排除多边主义。巴基斯坦参加联合国和许多国际组织。 问:中国在贵国西北部的一个省、在巴基斯坦国土上扩建了几条战略公路,这已不是什么秘密。这是以长期地相信与北京的友谊固定不变为前提的。您是否认为鉴于中国领导人的高龄从而也存在着新的领导阶层可能改变迄今的反苏方针的风险呢? 答:没有一个国家会按照个别人的生活愿望来制订其对外政策的。国家政策有它自己的法则和自己的连续性。我们欢迎苏联和中国的关系会有所改善。没有这种对立就不会产生一九七一年八月九日的苏印条约,没有此条约印度政府就绝不敢采取肢解我国的侵略东巴基斯坦的行动。虽然我们谋求消除苏中的分歧,但我们不会去插手这种分歧。我们和中国有着很好的关系,我们愿意保持这种关系。我们已大大改善了我们与苏联的关系,并努力继续改善这种关系。如果北京要求我们放弃与苏联人的良好关系,我们是会加以拒绝的。如果苏联也向我们提出类似不现实的无理要求,我们的态度是一样的。
2. 泰国政府宣布废除一切反共法
【美联社曼谷九月二日电】泰国文官政府二日宣布废除由以前的军人统治者制定的现行的一切反共法,但是新制定了一项严峻的“国家安全法”以镇压危害治安的人。 政府在二日举行的内阁会议上根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建议作出了这个决定。总共废除了二十年来历届军人政府颁布的五项反共法。 政府发言人在内阁作出决定后对记者们说,“我们实行的是民主制度,有一部新的、开明的宪法,对各行各业的人一律公平对待。因此,我们应当废除一切限制一些人民团体参加政治活动的反共法。” 新拟定的“国家安全法”主要是针对当前暴力行动和扰乱公共秩序的浪潮。该法禁止携带爆炸物和武器,禁止破坏公共财产。 新拟定的安全法的一条禁止个人或集体发表演说或利用传单和其他方法力图煽动公众抗议示威以使政府更迭或改变经济制度。违者得判处十五年以下徒刑。这项政府方案须经议会批准,但是预料会不经过很多辩论就通过。 一九七三年十月起义推翻军人政权以来,三届文官政府废除了十二项反共法。
3. 孟总统宣布废除孟加拉国农工人民联盟/孟加拉国前红十字会会长加齐已逮捕
【路透社达卡九月二日电】孟加拉国总统孔达卡尔·穆什塔克·艾哈迈德已发布公告正式废除已故的穆吉布·拉赫曼总统所推行的一党制。昨天发表的这项公告明确地说,这个国家的唯一政党孟加拉国农工人民联盟将不再存在。这个联盟是在今年一月建立的。 【美联社达卡九月三日电】昨天据官方的消息说,前红十字会会长、议会议员加齐·吴拉姆·穆斯塔法已被逮捕。已故总统穆吉布·拉赫曼的最得宠的人物加齐是在离达卡三十英里的阿赖哈扎尔的一个村庄里被捕的。 据说,加齐参与了出卖红十字会物资的活动,这些物资是在一九七一年孟加拉国解放后不久以及在后来的自然灾害期间从世界各地涌入这个国家的。 加齐在八月十五日军队发动政变时逃出了达卡。
4. 基辛格电贺孟加拉国新外长/英·甘地复信艾哈迈德称愿同孟继续合作
【美联社达卡九月三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今天给孟加拉国新外长乔杜里发了贺电。 基辛格在贺电中说,他希望同乔杜里共同努力来“保持我们两国现有的热情和友好的关系”。 【德新社达卡九月三日电】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今天重申,印度准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各个领域同孟加拉国继续合作。印度驻孟加拉国使节萨马尔·森把甘地夫人的复信递交给了艾哈迈德总统。
5. 香港《七十年代》译载西德《明镜》周刊文章:《费萨尔和沙特阿拉伯》 (二)
他遵照可兰经的命令,每天祈祷五次。有时就坐着美国豪华小汽车,往往一天好几回,往沙漠里去。仆人们就在一处孤寂的地方摊开祈祷地毯,然后退回到停在一段敬畏距离之外的红吉普车那里去,好让国王可以不受滋扰地祈祷。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烈日的伤害,他每天都叫人在他眼盖和眼圈上涂上扁桃烟油。 费萨尔不仅努力在宗教中达致灵魂的宁静,宗教还给他带来金钱。每年到麦加来的朝圣者,都有一百万人以上。仅在一九七四年,就有相当于超过十二亿港元的钞票流入“麦加和麦地那的卫护者”的账本。 国王要给他的国家引进新的技术成就,总得引用可兰经。他下令全国敷设电话网的时候,最初曾遭到正统的伊斯兰瓦哈比教派的法学者们的反对。宫庭御用的可兰经诠释家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使得他们最后同意电话并非“魔鬼的杰作”。 当费萨尔想赐给他的臣民以欣赏电视之乐时,这回连最机巧的御用学者也未能使得他们相信这是同可兰经并行不悖的了。僧侣们趾高气扬地离开王宫——却大吃一惊:他们的冷气轿车全都不见了。“可兰经里”,国王叫人告诉他们说,“也并未记载有空气调节的汽车之事。”僧侣们只好垂头丧气地认输。 在举行会议时,国王总是坐在他的位置上,好象他并未注意到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似的。不过他的朋友们都说,他只是遵循他的原则而已:“真主给予我们两只耳朵,不过才一根舌头,以便我们听两次而只讲一次。”人口不足四百万,储备超过一百五十亿这个他象中世纪的君主一样来进行统治的国家,是充满着矛盾的,沙特阿拉伯拥有地球上最大的已知石油储量;它的外汇储备(一九七五年估计要超过一百五十亿美元),比第三世界的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多;它的经济增长率(例如一九七二年为百分之十六),在过去几年间,有时甚至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一个国家。 然而不久前才进行的一次人口普查表明,这个国家的居民数目,并非如一般所估计的五百万到八百万,而是还不到四百万。人民的绝大多数仍是文盲,而且至少有一百万人住在帐篷里。 这个国家除了一本一千三百年前的可兰经之外,别无其他成文的宪法。这里遵从可兰经的条文,比起利比亚的狂热者卡扎菲来还要严格。 杀人犯仍然一如往日地公开斩首,不忠的妻子要用石头砸死,对小偷的惩罚是砍掉右手——尽管今天大都在一名医生的监督之下,并且只是在第三次偷窃之后才如此。酒类、公开的舞厅和电影院都属禁止之列,电视检查十分严格——例如,男女接吻的镜头一律要剪掉。 妇女不许开汽车,不许从事可能会同男人有接触的职业。虽然有二十一万多沙特阿拉伯女子在上学——女校,但那里的教师全都是女的。 一支特种的风纪警察部队在铁面无情地监视人们是否遵从可兰经的教义。例如,他们监督所有的商店都要在每天五次的祈祷期间内按照规定地关上大门。既没议会,也没政党在这个封建的男人社会里,既没有议会,也没有政党。西方式的民主,费萨尔认为是不合适的。 同时还身兼总理、外交部长和四万二千名军人的最高统帅的费萨尔,对其石油酋长国的统治方式,毋宁说更象一个部族首领:靠着他的家族的三千名王子。他在他们当中挑选部长——至少也是空具其衔的部长;当然,在这些人的背后,往往也有与王族无关系、然而却干着实际工作的人们——全是西方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大都很有教养和十分努力。典型的例子是石油部长耶曼里。 兄弟、异母兄弟、儿子和叔伯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对于费萨尔来说还有另外一个用场:他让他们同国内各重要部族的公主们结婚,尤其是边境地区一贯不听话的各个贝都印部簇,更可以用这个“和亲”之法使他们中立。 巩固本身权力的附加工具,是费萨尔创建的国民警卫队,其兵力为一万人。其兵员主要从费萨尔的王朝的根本、瓦哈比族人的发祥地内志地区各部族中招募。该警卫队的军官们,则几乎全部来自约旦,一个特别精选的英国军事专家小组充当顾问的角色。费萨尔的弟弟阿卜杜拉亲王任国民警卫队的司令。(二)
第 4 版
1.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自北京报道:《中国对外政策的第三世界色彩更加鲜明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九月四日刊登该报记者田所三日发自北京的一则消息,题目是《中国对外政策的第三世界色彩更加鲜明》,摘要如下: 九月三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三十周年》的社论。另外,对外贸易部长李强在二日联合国特别会议发表演说,表示为了反对超级大国的垄断和压迫,捍卫第三世界的利益,要求改组国际经济。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中国对外政策显著的特点是立足于印度支那解放等所表明的第三世界的优势:一、在一如既往地与苏联较量的同时,严厉批判美国旨在维护既得权益的策略;二、赞赏第二世界靠拢第三世界,支持日本增进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三、支持第三世界的自力更生的同时,要求其它发达国家提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式”的援助。 《人民日报》社论总结了日本战败以来亚洲三十年的历史,指责苏联对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和军事渗入是“进行掠夺、渗透和控制,做军火生意,牟取暴利”,表明了对中国来说,最大的“公敌”依然是苏联。 李强在演说中说“超级大国进行扩军的同时,正企图向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转嫁危机”,“一个超级大国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力图维持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它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剥削人民”,对美国进行了批判。 对于包括日本在内的第二世界,令人感到变得温和起来。李强的演说对于第二世界在超级大国的压迫下致力于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表示“欢迎”。 中国认为,第三世界是一支足以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较量并压倒它的力量。看来,中国正展开一种现实外交,即要求发达国家靠拢第三世界,提供有助于其发展的“有益的援助”。
2.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政策首脑决心把“霸权”条款明确写进正文》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九月一日发表一条题为《政府首脑为打开日中条约谈判,决心把“霸权”条款明确写进正文,希望中国方面派特使访日》的消息,摘要如下: 据政府人士说:首相坚定了可以把霸权条款明确写进日中条约正文的决心。首相在举行日美首脑会谈访美时和回国后在轻井泽进行会谈时,两次向宫泽外相指示:以这样的方针,找出打开局面的端绪。又据该政府人士说:首相、外相等首脑强烈希望重新开始谈判时中国方面派部长级特使访日。 这比日本方面派特使去中国更好。好象政府已经将这一想法训令通知小川驻华大使,该大使已在北京开始试探中国方面的意向。 关于把反对霸权明确写进正文问题,在自民党和外务省内反对意见仍然很强烈。政府首脑强烈希望中国首脑访日是要将它作为说服党内的材料。因为日中邦交正常化以来,日中航空协定谈判等,都是日本首脑访华,中国首脑还没有访日。为此,在联合国日中外长进行会谈时,将就这一点试探中国方面的意向。 但是,自民党内有人指出:“中国不相信三木首相对党内的控制力,不会那么简单地同意。”因此还难以预先判断中国方面的反应。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八月二十二日报道: 参议院议长河野八月二十一日晚在东京同大平藏相、参议院自民党秘书长盐见和众院议员栗原祐幸(都是大平派)举行会谈。 河野议长谈到了陷入僵局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他阐明了自己的一贯主张:“政府必须有一个基本认识,即日本外交的基础在于对华关系。”对此,大平藏相表示同意。
3. 《为打开日中条约谈判僵局准备在联合国举行外长会谈》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九月四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为打开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的僵局,准备在联合国举行外长会谈》,摘要如下: 三木首相三日会见了准备于五日访华的自民党的田川诚一,之后会见记者,再次表明了:宫泽外相将在十六日开会的第三十届联合国大会会场会见中国外长乔冠华,希望就处于中断状态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问题找到一些线索。 据说首相的这一想法在即将去参加日美首脑会谈之前,已经透露给外务省首脑了,但首相正式地表明这一见解,这是第一次。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九月三日刊登一条题为《三木托田川向周总理传话,说在霸权问题上,调整国内舆论仍然需要时间》的消息说: 三木首相就日中和平友好条约问题坦率地向田川诚一说明,反对霸权主义是和平各项原则之一,作为三木内阁来说,决心把反对霸权主义写进条约正文中去;但是今天的国内舆论尚未统一到这一立场上来,还需要若干时间,要求田川把这些意见转达给周恩来总理,并请他理解日本政府的立场。 作为首相来说,认为日美首脑会谈已经结束;外务省人事已全换成了三木体制,鹰派要求的恢复日台航线也已实现,等等,在日中问题上下决断的条件已充分具备,但判断尚没有适于缔结条约气氛,决定当前采取等待舆论沉静下来。
4. 时事社报道:《日中协会二十九日成立》
【时事社东京九月三日电】题:日中协会二十九日成立 以参议院议长河野、新日本制铁公司董事长稻山为中心筹建的“日中协会”,将由各界人士在日中复交三周年的二十九日成立。 这是三日在东京召开的筹备会决定的。 在这天的会议上,决定了当前的日程,即二十九日召开发起会议,接着召开成立大会。该协会的中心任务是扩大在国内推进日中友好的基础。
5. 香港当局拒绝苏联亚美尼亚室内乐队入境/波兰游客抵港被拒登岸怒骂苏联欺骗了他们
【本刊讯】香港《南华早报》八月二十六日以《拒绝给予俄国交响乐队签证》为题报道, 政府已拒绝发给俄国一个大的地方交响乐队成员签证,该队希望十月在香港举办一次音乐会。 没有说明拒绝亚美尼亚国立室内乐队的签证申请的原因。 这个由二十五个音乐家、三个独唱家、一个指挥和一个旅行管理人员组成的乐队本来要在一次远东旅行的最后一段旅程中在香港演出,在这次旅行中他们要去新加坡和菲律宾。 香港室内音乐社艺术小组委员会的主席克劳斯·海曼昨天说,他已在七个星期之前申请发给这些签证。 海曼说,可是移民局在回答他的要求时说,它感到遗憾的是,在“目前的特殊情况下”,它不能给予签证。海曼说,他认为政府拒绝发给签证有两个原因。他说,他认为这些原因是:中国将不乐意看到俄国的一个乐队在这个殖民地演出。 这个乐队的阵容太庞大,移民局官员们无法弄清他们每个人的情况。海曼说:“移民局要审查每个人的情况,以确保他们是名副其实的音乐家,而不是政府官员或什么人物。” 【本刊讯】香港《快报》九月四日消息: 波兰公主率领四十二名子民,昨晚乘坐一艘苏联豪华邮轮抵港,因政治问题,被拒登岸,愤怒地向《快报》记者指骂“老大哥”将他们欺骗。 该艘巨型邮轮“比高号”来港前,港府已声明不会容许苏联集团国游客上岸游览,但船上的波兰人却一直被蒙蔽,至抵步时才发现真相,故而大事鼓噪。 他们准备返回首都华沙后,采取法律行动,控告设于该市的苏联旅行社,并且向他们的“老大哥”政府提出抗议。
6. 香港《万人日报》发表评论:说蒋帮拒绝特赦释放人员回台做对了
【本刊讯】香港《万人日报》九月一日发表题为《中华民国做对了》的署名评论,摘要如下: 总统蒋公逝世不久,中共就迫不及待地把十名“战犯”送到香港,显见中共当时的企图是给行政院蒋院长出了一个难题,如果当时立即批准他们入台,中共走卒必另出花样,节外生枝提出其他无理的要求。因为在那十名“战犯”中,中共早已安排了可以替它说话的“代言人”,例如蔡省三其人就是一个,更重要的是,自始至终都由“中旅”的统战特务,严密地控制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们只是口说想入台,但却百般攻击中华民国;到底中共交给了他们以甚么任务,第一步如何,第二步又如何,只有幕后操纵者知道。中华民国当局如果贸然批准他们入台,恐怕中共连大牙都笑掉了。目前,已经证明中华民国当局,没有上中共安排好的圈套是做对了。 八月二十五日由蔡省三、赵一雪二人出面举行一次记者招待会,由蔡省三“代表”发言,他的口气,完全是中共的那套腔调。对中华民国径称为台湾或台湾当局,在他的心目中,还有中华民国的存在吗?那里有一丝半点反共爱国的气味呢?再说,他的家属并不在台湾而在大陆,其“申请入台”的目的是甚么,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相信中华民国当局将来必有考虑容许他们入台的一天,但那要在他们摆脱中共魔掌之后,说出自己所说的话以后。但蔡省三之流是为替中共“立功”而来的,就是让他到台湾,他也不敢去。
7. 香港《明报晚报》说:蒋帮在释俘回台问题上败得惨
【本刊讯】香港《明报晚报》九月一日刊登一则题为《两个释俘摊牌以后》的署名短文如下: 最近,两个大陆释俘在香港沉不住气,招待记者,公开质问台湾,究竟准唔准我们去台湾与亲人见面?如果决定不准,则请准亲人来香港见见面,一叙亲情。 大概人人都会想到:两个释俘,爆到这一招,是摊牌了。 台湾当局怎样?仍是闷声不响,大概早已有一套计划,一于拖到无人记得有释俘在香港为止,总之系装聋作哑。 多年不见之亲人,当然想会面,但系释俘在台湾的亲人,如果申请来香港会亲,相信又系会被官府衙门打官腔,又推又拖,自然想到香港也不行了。 中共释俘这一招,台湾败得惨,那几个到美国的,在电视台大事宣传,使亲台人士,也为之默默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