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09-05
第 1 版
1. 西德报纸报道:《北约不愿当纸老虎》
【本刊讯】西德《总汇报》八月三十日刊登该报记者贝尔恩特发自布鲁塞尔的报道,题为《北约不愿当纸老虎》,摘要如下: 在西欧,一九七五年九月将成为一个几乎前所未有过的演习月份。北约将举行有联盟各国参加的海陆空三军演习。演习的总名称叫“熔炉”。这是一连串协调的一国和多国的实战演习和司令部演习。举行这些演习的时间紧相衔接,将产生一定的效果。这种影响是人们所希望的。几个月以来,北约对其伙伴国几乎只注意国内安全(这是经济困难所决定的),而对外部安全的注意则日益减少的做法感到不安。政治方面的困难成堆。人们已看到联盟面临瓦解威胁的消息,这在布鲁塞尔使得北约新任总司令黑格将军感到尤为震惊。现在,为了证明尽管有各种政治负担,联盟在军事上仍是完全存在的,因此,按照白宫前办公厅主任的意愿,举行不断的演习。 对联邦国防军来说,从九月十五日到十九日在第二军团范围内举行的陆军大演习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次演习涉及战斗表演,它称为“大换位”,将在下巴伐利亚举行。 参加这次演习的有两个加强师、军团部队、预备部队和后勤部队。盟国也将参加演习,美国人有一个旅、加拿大人有坦克部队参加。另外,不属于北约军事一体化的法国人也将参加。 因为按照欧安会上达成的协议,二万五千名以上的士兵参加的大演习须事先通知,因此联邦政府八月二十二日把“大换位”演习的所有细节向欧安会与会国作了通知。 北约一些国家的空军也将参加这次陆军演习。此外,空军自己也要举行一次叫作“金火”的演习。德国空军先举行一次以“钢铁影子”为名的演习。在这次将投入“星”式、“菲亚特G92型”和“鬼怪”式战斗机的演习计划中,将进行空战手段合作打击地面目标的演习。九月二十五日,美国空军将在格拉芬弗尔进行实弹表演。 九月底前后,联邦海军将进行海军和海空部队的演习。北约的其他国家将参与演习。可以预计,目前正在对联邦共和国进行访问的美国的联合舰队也将参加这次海上演习。美国的舰只都是核动力的,重九万一千多吨的“尼米兹”是世界上最大的战舰,它们使这些海上演习大为增色。 “熔炉”演习还包括在爱琴海和在东色雷斯海(土耳其)举行的一次名叫“特快快车75”的演习。九月二十四日将举行一次两栖登陆演习,北约的盟军机动部队将与土耳其的部队结合起来。 对加强北约来说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的空运演习即“部队重返德国”演习。北约打算用“部队重返德国”和盟军机动部队来证明它是高度机动和在受到任何威胁时都能迅速把即使数量较多的部队投入到主要战线以及受威胁的次要战线。这次进行的两项演习是一个较大的概念的组成部分,这个概念就是要表明——尽管存在各种政治困难——军事威慑的有效性。北约不愿当纸老虎。
2. 基辛格到沙特阿拉伯和约旦活动
【美联社塔伊夫九月二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今天向哈立德国王保证,在达成了新西奈协议之后,美国不会放松其最后解决中东问题的努力。基辛格来麦加东南四十英里的夏季首都会见沙特阿拉伯国王时还想消除沙特阿拉伯的担忧,即美国国会反对向约旦出售防空导弹组的做法,会扩大成为限制向这里出售武器。 基辛格认为,鉴于沙特阿拉伯与美国的关系、它在阿拉伯世界里的影响以及它的总的来说是温和的立场,在沙特阿拉伯停留是必不可少的。 会谈议程上还有个问题是本月晚些时候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预料这次会议将要提价。 【路透社沙特阿拉伯塔伊夫九月二日电】基辛格昨晚取消了原定上午对叙利亚的访问,因为不能安排合适的时间同阿萨德总统会谈。 【合众国际社安曼九月二日电】兴高采烈的国务卿基辛格今天赢得了沙特阿拉伯对他搞的新的以—埃和平协议的赞同,并飞去约旦同不高兴的侯赛因国王从事同样的使命。 基辛格飞机上的一位美国高级官员说,沙特阿拉伯国王哈立德今天早些时候在塔伊夫对协议的赞同是极为重要的。 基辛格曾担心,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强国、富有石油的沙特阿拉伯会摒弃他在以色列和开罗之间搞的这个临时和平解决办法。 要谋求侯赛因对协议的支持的基辛格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国王对美国国会拒绝向他出售隼式导弹表示愤怒。 福特政府由于在向约旦出售导弹问题上受到以色列帮的反对,这个月要设法再次争取国会批准,但是,前景十分令人怀疑。 基辛格今晚在侯赛因的王宫过夜,然后于明天飞回国,在回国前将在大马士革停留三小时,把以—埃协议的外交福音带给叙利亚,并为他建立中东和平的计划的下一步——叙—以临时解决办法——打下基础。
3. 阿拉法特说埃以新协议是消灭巴勒斯坦事业的帝国主义阴谋
【美联社贝鲁特九月二日电】巴勒斯坦游击队领袖阿拉法特要求加紧努力把美国从中东赶出去,并破坏新的西奈脱离接触协议。 他称埃及同以色列间的新协议为“消灭巴勒斯坦事业的帝国主义阴谋”。 在西奈协议于星期一晚在亚历山大草签时,阿拉法特在贝鲁特发表的一篇讲话中说:“我在这个讲坛上向基辛格和他的朋友们挑战。我告诉他们,这种阴谋将在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面前破产。”
4. 英报谈罗、南同苏关系的文章:《防止莫斯科靠近》
【本刊讯】英《金融时报》八月二十九日刊登该报驻维也纳记者伦德维的一篇文章,题为《防止莫斯科靠近》,摘要如下: 今年南斯拉夫的两起亲苏的阴谋已经为人所知了,上星期出现了第三起,有六个人由于有散播敌对宣传的嫌疑,被宣布逮捕。据悉,其中一人在俄国有同情者。这些事件表明,在南斯拉夫仍然有苏联策动的颠覆的危险。 一个类似的幽灵在邻近的罗马尼亚徘徊。十多年来,罗马尼亚人一直抵制苏联想在华沙条约组织和经互会中推行超国家一体化计划的企图。罗马尼亚人知道,苏联领导对于他们公然闹独立的对外政策是不会善自罢休的。在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都严加指责的一九六八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以后,这两国都声明,如果遭到进攻,它们决心战斗。 正是应该根据这一背景来看待最近既未得到证实、但也没有遭到否认的关于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有兴趣购买美国武器的报道。这并不是说,贝尔格莱德或者布加勒斯特目前正面临着武力的威胁,赫尔辛基宣言的签字国明显地否定了这一点。然而,铁托元帅和齐奥塞斯库总统非常清楚,俄国抱有要弥补它在巴尔干所受到的政治损失的长远野心。 对苏联意图的深深不信任,当然是贝尔格莱德和布加勒斯特乐于在批准了欧洲的现状以及苏联对东欧的霸权的赫尔辛基会议之后马上接待福特总统的一个原因。 减少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对苏联武器的依赖的任何做法,都将是巴尔干半岛缓和与安全的一个重大因素。向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供应武器的唯一外国,就是那个不止一次地用武力干涉中欧“以拯救社会主义”而且有可能对它们也采取类似行动的超级大国,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既对罗马尼亚人产生了影响,也对南斯拉夫人产生了影响。 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在谋求本国的健全防御出路方面已取得了初步的明显可见的成功。四月十五日,它们宣布,南斯拉夫专家和罗马尼亚专家已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战斗机的样机。这种名为“鹰式”的样机,据南通社的一位评论员说,“这证明了两国在技术和其他方面的潜力是高标准的”。齐奥塞斯库总统后来公开赞成“尽早”开始成批生产。 这两个国家目前正在谋求防务方面的高度自力更生。六月,萨格勒布的《星期三信使报》称,南斯拉夫现在可以生产其防务需要的武器装备的百分之九十。罗马尼亚人在从他们的苏联兄弟盟国获得零件和武器方面遇到了困难,正在全力以赴地发展本国的军火工业。这一努力的规模可以从以下事实作出判断:按照西欧各国国民收入的百分比来衡量,罗马尼亚的投资率是最高的。 协力想法得到武器,将使近几年来成为南罗关系特点的合作——即某些人所谓的“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轴心”——越来越密切。迄今为止,主要成果表现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在多瑙河铁门共同建成的庞大发电航运系统就是表明两国经济成功合作的具体象征。一九七○——七四年间,双边贸易增加了三倍,总额达两亿七千万美元。 两国都奉行一种促进“公正和平等的国际秩序”的积极政策,在这种国际秩序中,苏联如果要对这两个国家施加直接的政治和军事压力,就不可能不冒恢复冷战的风险,而一次武力干涉的赌博几乎必将引起一场世界危机。“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轴心”与美国之间在对外方面进一步密切关系的长期重大意义就在于此,不过,这种关系不要达到惹得苏联采取军事行动的程度。
第 2 版
1. 西德《外交政策》文章:《西欧和地中海北部》
【本刊讯】西德《外交政策》季刊今年第二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西欧和地中海北部》,摘要如下: 对欧洲的挑战地中海北部沿岸的欧洲国家——除法国外——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按照这个国家自己的理解还有土耳其,看来在政治稳定方面受到了威胁。这些国家内政形势的特点是:整个国家或国家一部分的经济困难和经济上的落后,社会紧张和动乱以及政治上的不稳定,使得有可能或很可能发生突然的、惊人的变化。此外,这些国家被卷入东西方紧张关系中,它们对国际力量对比和均势来说是一个明显不安全的因素,因而也会诱使苏联在这儿试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单单是由于苏联扩大权势的可能性就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反措施。但是,也正是体现于欧洲共同体的欧洲自立的决心,使得人们必须防止正式成员国、欧洲的联系成员国或莫斯科势力范围以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在内政上陷于混乱。两条可能的发展路线对于地中海北岸各欧洲国家来说,共同的三个主要问题现在正在明朗:经济上的落后,伴随着劳动力大量迁入西欧工业中心;共产党的现有的或预料很可能有的重要性和它们与莫斯科的关系(土耳其除外);取决于内政形势的这些国家联盟政策的方向。在所有三个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也只能在这种联系中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欧洲共同体在目前形势下在地中海北部不采取反措施,那么,对欧洲及其未来肯定会产生严重的损失。为了说清楚起见,下面提出两条可能的发展路线。力量朝有利于苏联方面转化力量明显地朝有利于苏联方面转化是可能的。如果美国因塞浦路斯问题向土耳其加大压力,那就不能排除土耳其退出北约组织,而希腊并不因此而必然地回到北约组织。南斯拉夫在铁托下台后可能会被迫顺从莫斯科。苏联部队将驻守在亚德里亚海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意共参加政府,即使意共暂时容忍北约组织,意大利在北约组织里的成员资格也会失去价值,从长远来看就会不可靠。西班牙(不属于北约组织,但提供了据点)和葡萄牙根据各自国内局势发展的速度,就会仿效意大利,或者主动地宣布废除与西方防御联盟的合作。 莫斯科努力与它几年前还称之为异教徒和坏蛋的人,甚至在试图分裂别的党的地方取得一致意见,从这个事实上可以清楚看出莫斯科对上述事态发展下了多大赌注或至少试图鼓励这种事态发展。目标是清楚的:即使用较长的缰绳,也要把这些党捆到莫斯科的政策上来,以期以后在时机有利时再拉紧缰绳。除别的事情以外,从对欧洲共产党首脑会议的准备工作上也可以直接看出这个战略。或是由美国进行南美化第二条可能的发展路线是地中海北部地区的南美化。为了维护或者恢复影响,美国必须在这些国家采取和在拉丁美洲采取的相类似的措施。这一点可用从采取经济措施、贷款援助或拒绝贷款、联合抵制以及类似的措施,到美国中央情报局采取施加影响的作法,甚至直接进行军事干涉来实现。 然而,最近希腊的事件和塞浦路斯冲突表明,美国运用这些方法在南欧地区多么不幸运。即使人们不赞同卡拉曼利斯的自由保守党政府对美国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值得怀疑的地位的各种谴责,人们也必须遗憾地指出,美国威吓两个对手希腊和土耳其,并在两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美主义的浪潮。恰恰是那些反美主义也可能促使南欧人民摆脱西方式自由民主的榜样。这既不符合欧洲共同体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对欧洲共同体有害无利上述可能的发展路线当然只是纯粹假设的。其前提是,欧洲共同体不主动地采取任何行动,按照他们的意旨影响这些国家现有的变化。这种可能的发展倾向如果实现,就只会有利于美国或苏联。那就很可能不稳定地,因而也是危险地将这些国家划分成使这些国家的命运服从于一定世界大国的势力范围。 在欧洲共同体没有实行积极政策的情况下,不管地中海北部势力怎么分配,欧洲无论如何都会蒙受不利。如果在成员国中除去一些细节问题的根本一致,最小的一致性也不再存在的话,那末欧洲的南翼将在军事战略上被分裂,连欧洲共同体的存在也会受到威胁。即使这种情况目前具体地只涉及意大利,这一点对从长远来看争取正式成员国资格的欧洲联系国将不会没有影响。如果南欧被排除在外,欧洲最终只限于西欧的北部,同时还不能决定法国趋向何处,这样一个欧洲就等于摆脱了政治责任。欧洲就不再是政治的主体,而是政治的客体。解决办法的建议恰恰是欧洲地中海国家的严重形势表明欧洲独立政策的必要性。只有这样一种政策才能有效地、以对南欧人民可以相信的方式限制和排挤苏联的影响。美国迫于其他要优先处理的问题而不能在这里采取面向未来的行动。欧洲共同体在这一地区与美国的关系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引起误解的可能性有许多。然而重要的是使美国领导人相信,如果欧洲人在这一地区奉行自己的政策(尽管看来违反美国暂时的利益),长远来看会更有助于西方世界的自由。
2. 英报谈美苏在地中海的争夺《处于失利的一方》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八月二十七日刊登一篇题为《处于失利的一方》的社论,全文如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南翼位于地中海。人们无需成为战略专家就可以看出:西方联盟和华沙条约国家之间的力量均势正在朝着有利于后者的方向变化,而且除非这种趋势得到扭转,否则西方联盟对付苏联政治影响增长的能力将会受到侵蚀,也许会被摧毁。研究冲突问题的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新的调查报告(戴维·里斯著:《南欧:北约组织正在瓦解的一翼》)使我们深刻领会这些事实。 结论是相当清楚的,甚至是令人难受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南翼的分裂现象,是该联盟命运中的一个严重的、可能是革命性的变化。 “这个联盟自一九四九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西方的完整性。这种过程如果不予阻止,就可能会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地中海的存在不起作用,使它在中欧的重要战线受到包围,加上葡萄牙的局势就可能会威胁该联盟的生命线。” 很明显,希腊与土耳其之间关于塞浦路斯的政治纠纷,加上葡萄牙的麻烦已经——谈轻一点——破坏了西方在这个地区的政治团结。另外,苏联海军力量有了发展。美国海军力量一直在减弱,英国打算在七十年代末从地中海撤走它的海军力量。正如汤普森准将在别处指出的那样,如果在政治上和海军范围内这种趋势继续下去的话,那么,这样的可能性恐怕要增加,即为了对苏联的某种主动行动或要求作出反应,西方将不得不在屈服和全面战争之间作出选择。回答是什么呢?很明显,西方主要的大国是解决不了土耳其和希腊以及葡萄牙的政治问题的。但是,它们能够不让苏联在这个地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方面获得优势,如果它们能恢复这方面的意志的话。这样做是要花钱的。 但是这笔钱肯定是值得花的。地中海对于我们来说是重要的,因为我们不久就会发现我们在那里同苏联对抗时是否处于在战略上不利的地位。政治家的目的应是防止发生这样的局势。
3. 西德报纸评论:《巴尔干的巴尔干化》
【本刊讯】西德《法兰克福评论报》八月二十五日刊登一篇评论,题为《巴尔干的巴尔干化》,摘要如下: 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根据“推陈出新”这句格言,又一次在政治赌博中提出了巴尔干国家加强合作的主张。初看起来,这似乎是采取陈腐办法,但是对它不应一晃而过,而应给予较多注意,不仅从已经结束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角度来看是这样。 赫尔辛基的欧安会最后文件虽然鼓励搞区域性的模仿,但没有自然而然地使巴尔干地区相互冲撞的所有利益中和。只要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仍然存在,北约和华约这两个军事集团的对峙就依然存在。然而,如果说直到六十年代中期,东西方之间的军事对立使巴尔干半岛大大冻结起来,以致在许多情况下都不可能进行一切正常的双边合作,那么情况现在已经变得非常灵活了。 民族突出和民族自信的过程,以及同时压缩巴尔干半岛上的集团影响和集团利益的过程,一定会在某个时候导致巴尔干国家加强合作。除了塞浦路斯冲突和使南斯拉夫同保加利亚的关系产生麻烦的马其顿问题以外,巴尔干国家之间最近和过去的对抗大都是大国利益引起的结果。把自己的和地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这同压缩外来的影响是同时进行的。要是巴尔干六国能够消除目前还存在的地区冲突,从而更接近巴尔干半岛上的政治方面的超地区的合作思想,那么,这个地区重新成为大国利益的玩物的危险性也将随着减少。
4. 美众议员阿斯平说美海军情况糟透了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八月二十七日电】威斯康星州民主党众议员莱斯·阿斯平昨天指责说,美国海军的情况“糟透了”。他列举了官方的调查报告,说两艘北极星潜艇和二十艘其它军舰有一万零六百零一个缺点。 他说,他提出的这些指责是根据新闻自由法得到的海军的调查报告为基础的。阿斯平说,这些报告表明: ——今年五月份服役的海军的最新式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尼米兹号”的空气调节和散热设备直接对着防火系统。温度从冷变到热可能触发喷水系统,而把一个弹药库淹了。 ——一九六三年服役的一艘北极星潜艇“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号”的自动控制系统在航向转变时不能控制船的深度。 ——另一艘拉斐特级北极星潜艇“内森·黑尔”号有七十二种毛病,包括生锈、缺乏油漆、各种各样的较小的技术缺陷和厨房肮脏。 透露出来的情况同去年八月份“核潜艇之父”海曼·里科弗的一次讲话中提出的指责是一致的。里科弗说,海军处于五十年来最糟的局面。
5. 英土谈判英向土提供军事装备问题
【本刊讯】土耳其《国民报》八月二十日刊登一条消息说: 英国航空公司的发言人在对《国民报》发表的谈话中宣布,为了在土耳其建立航空工业和以“长剑”式导弹装备土耳其武装力量,正与土耳其政府进行会谈。 英国航空公司发言人罗·加特纳说:“土耳其对英法合制的‘美洲豹虎’式战斗机感兴趣。同时,也想获得‘长剑’式导弹系统。目前英国航空公司和土耳其间的会谈还是围绕总的问题进行的,而零件问题还没有涉及到。” “长剑”式地对空导弹是今天英国军队使用的最先进防空武器。
第 3 版
1. 曼谷《星暹日报》批驳苏报对东盟的指责
【塔斯社莫斯科八月三十一日电】题:苏报评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危险倾向 尤里·阿宁斯基在《真理报》发表文章说,把东南亚国家联盟(其成员国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变成带有明显反共倾向的军事集团的建议“只对帝国主义集团有利”,这些集团想重新拣起其“让亚洲人打亚洲人”的老主张。 阿宁斯基强调指出,亚洲最近几十年的历史证明,反共军事集团的存在是致使亚洲国家之间发生冲突、干涉它们的内政的经常性根源。“印度支那战争停止和印度支那的危险的紧张局势策源地的消除,为发展东南亚国家间的睦邻关系和合作,为造成和平和安全的气氛开辟了新的广阔的前景。亚洲和全世界一样,通往真正安全的道路,不是人为地把各国分成对立的集团和试图重弹‘共产主义危险’的吓唬人的老调,而是真心诚意和始终不渝地努力争取出现相互信任和合作的气氛。” 【本刊讯】曼谷《星暹日报》九月一日刊登一则《时事分析》,摘要如下: 莫斯科《真理报》又发表了一篇包藏祸心的文章,指责东南亚条约组织和东盟机构有变成为“反共集团”倾向。 大家都晓得,东南亚条约的作用,现在几乎等于有名无实了。尤其自印支战争结束以后,东约原有意义,又一度改变,而其存在,并无威胁性了。 至于东南亚五国联盟,根本是个非军事性组织,它的宗旨,早已为人共知。 苏联《真理报》提出其所谓警告说,苏联反对它们成为反共集团,其实另有目的。 苏联最近重新又在东南亚兜售它曾经活动了五年而毫无成绩的“亚洲安全合作体系”后,再度碰了一鼻子灰,大感没趣。 现在《真理报》对东南亚国家竟然转变笔锋,打出一面为共产主义护卫的宣传旗号,企图混淆视听。 该报对东南亚两个组织的指摘,其所说“反共”,即是反“苏修”,其伏笔则在于警告东南亚国家,勿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而作出不利于苏联的行动。为甚么可以确定《真理报》所指责“东约”及“东盟”现在有变成为“反共集团”的伏笔是包含有上面的一点意思? 事理是显然的,如果这两个组织变成为反对中国共产党的话,那么苏修是求之不得的,会暗地里窃笑,或作公开的支持,因为它还在搞包围中国的阴谋。 另一目的,苏修仍图使“亚安体系”卖出去,所以《真理报》在它文章里面毕竟露出了狐狸尾巴:“此地区(按指亚洲及东南亚)之真正安全,只有在诚意努力以建立一种互相信赖及合作之气氛,才能够达成。” 照它说的这种“互信及合作”,就是欲使“亚安体系”借尸还魂之术。
2. 印报报道:《达卡得到北京的承认后欢欣鼓舞》
【本刊讯】《印度斯坦时报》九月二日刊登D·森发自达卡的一篇报道,题为《达卡得到北京的承认后欢欣鼓舞》,全文如下: 在这里可以看到人们为中国承认孟加拉国而欢欣鼓舞。为了宣布这一消息,达卡昨晚的电视节目延长了一小时。 中国是在苏联承认这个新政权的一周之后以及印度正式发表声明说它将继续同穆什塔克政府保持关系的几天之后才承认孟加拉国的。 周恩来总理昨天给孔达卡尔·穆什塔克·艾哈迈德总统打了电报,这样,北京结束了三年多来顽固拒绝承认孟加拉国的存在的局面,虽然两国代表最近在第三国有过几次接触。 政府办的《孟加拉国时报》用通栏大标题刊登了这个消息,还刊登一则报道说,巴基斯坦大使蒙塔兹·阿里·阿尔维昨天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副总理邓小平。 另一则消息说,政治局委员陈锡联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昨天动身去河内参加北越成立三十周年的庆祝活动。 孟加拉国驻仰光大使凯瑟也将参加河内的庆祝活动。凯瑟已经离开达卡前往河内。 在宣布中国承认的消息之前,达卡宣布北京已经同意从孟加拉国购买四千吨黄麻,在十一月和十二月之间交货。 据《孟加拉国时报》的一则消息说,这笔交易是孟加拉国贸易代表团今年五月访问北京后的一个后续行动。那时,凯瑟也访问了中国。从一九七三年以来,孟加拉国和中国通过第三方(主要是香港和新加坡)做了一些生意。四千吨黄麻交易是两国政府之间的第一笔正式交易。
3. 布干维尔宣布脱离巴布亚新几内亚而独立
【美联社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斯比港九月一日电】布干维尔岛今天正式同巴布亚新几内亚脱离关系,在静悄悄地举行的仪式上单方面宣布了布干维尔岛独立。 布干维尔的分离派已给这个岛重新取名为北所罗门群岛共和国,因为他们认为在人种上和地理位置上都是在南面不远的英属所罗门群岛的一部分。 在今天的仪式上,政府临时主席亚历克西斯·萨雷博士(他是该岛的前地区专员)宣布脱离巴布亚新几内亚。而巴布亚新几内亚本身预定在两周内得到澳大利亚批准独立。 萨雷对人民说,他们单方面宣布独立不是出于仇恨新几内亚人,而是由于布干维尔人民希望自治。他说,将欢迎非布干维尔人——不论是黑人还是白人住下去,他们用不着担心自己的安全。 首席部长索马雷在莫尔斯比港说,就他的政府而言,布干维尔岛仍然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部分。 他说:“我的政府认为是非法的这项独立宣言,决不能破坏对于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的地位来说的民族进步政策。” 索马雷说,与分离派的想法相反,布干维尔岛不会是一个主权国家,因为他们的独立没有得到澳大利亚,也没有得到巴布亚新几内亚本身的承认。 在今天宣布独立之前,全国政府同亲分离派分子之间进行了几周毫无成果的谈判。 布干维尔省政府对全国政府不肯给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些区域更多的行政和财政方面权力感到不满之后作出了分离的决定。
4. 巴前空军中将阿斯加尔·汗称赞我承认孟加拉国
【合众国际社拉瓦尔品第九月三日电】一个右翼反对党的领导人、退职的空军中将阿斯加尔 ·汗昨天称赞中国承认孟加拉国新政府。 阿斯加尔·汗在这里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承认孟加拉国新政府可以促进达卡和伊斯兰堡之间的友谊。” 他说,只要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目前孟加拉国的变化可以导致两国群众之间改善关系。阿斯加尔·汗说,“在达卡政变之后,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的利益应该一致起来,中国的承认应该有助于达卡和伊斯兰堡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压制印度的霸权和利用中苏对立。”
5. 香港《七十年代》译载西德《明镜》周刊文章:《费萨尔和沙特阿拉伯》(一)
【本刊讯】香港《七十年代》九月号译载西德《明镜》周刊今年第十四期的一篇文章,题为《费萨尔和沙特阿拉伯》,摘要如下: 费萨尔国王(一九七五年被刺)的坟墓,根据在沙特阿拉伯占统治地位的伊斯兰瓦哈比教派的惯例,也将没有名字、没有日期、没有任何装饰而荒弃于沙漠之中,正如他已故的王兄沙特的坟墓一样。 在一九七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这个被刺的历史性日子中,全国哪里也没有下半旗。 当费萨尔——他的名字的意思是“剑”——于一九○五年生于利雅得时,这块地方才只不过是沙漠中的一个设防的小村庄。他是伊本·沙特国王的四十二个儿子中的第三子。 王子们的教育是很严厉的。“日出前两小时起床,”费萨尔的传记作者露丝·西玲写道,“在最热的天气中光着脚在热沙和滚烫的岩石上跑步,很少的饮食。” 费萨尔七岁丧母之后,由他的祭司外祖父负责照管。自从很小的时候起,费萨尔就比二哥沙特更得父亲的欢心(国王的长子死于一九一九年)。英国政府邀请国王访问伦敦时,他就派费萨尔前往——当时才十四岁。 五年之后,犹未及弱冠,费萨尔就已亲赴沙场。三十天的马上沙漠行军之后,占领了当时仍属也门的伊曼酋长的阿西尔省。在奔驰的马上挥舞着长矛,他凯旋回到利雅得的检阅广场。在以后的年代中,他和父亲并骑作战,并且把侯赛因国王——即今日约旦国王侯赛因的曾祖父——连同其哈舍米特家族赶出麦加和麦地那。 当他的父亲着手于巩固新占领的国土时,费萨尔就开始周游列国。他访问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土耳其——在那时,他结识了他的第四位、并且是在同她结婚之后唯一的妻子伊法特。在他总共十五名的子女当中,有八个是她生的。兄弟阋墙,费萨尔掌权当七十三岁的伊本 ·沙特老王在一九五三年秋天临终之际,他的受真主以石油和朝圣者双重祝福的国家,已经变得非常之富有了。这位君主深为了解拥有继承权的次子沙特的毛病:美女、名驹、丰筵。因而他令其三子费萨尔作为他死后新王沙特的王储、麦加和麦地那总督、部长会议主席和外交部长以辅佐之;并且——据熟知内情者传说——只是在弟兄俩向他发誓永不相争之后才合上了眼睛。然而兄弟间之阋墙是不可避免的。在短短的五年间,沙特永无止境的挥霍欲和穷奢极侈,已经把国家推到了破产的边缘。 在这一形势之下,王族成员就联同僧侣们实行向沙特国王逼宫 ——他可以保留国王的称号,不过实权却要移交给在美国医治了九个月的胃病之后才回国不久的弟弟费萨尔。这位苦行主义者乃大力整顿,禁止奢侈品的入口,并且削减所有几千名王族成员的津贴。国库乃日渐康复。 当一九六○年费萨尔在瑞士治疗胃病时,沙特迫不及待地将他撤职。不过到了一九六四年十月三十一日,伊斯兰的法学者们和四十名王弟一起,授予费萨尔国王之尊,并且让沙特在出亡与软禁二者之中任选其一。费萨尔接受了王位,沙特自选流亡,并于一九六九年死于雅典。 费萨尔从来只穿民族服装,并且每天工作十六小时——不过这也仅仅因为他不能把哪怕是很细小的决定下放。甚至连他最能干的左右手、石油部长耶曼里,也必须丝毫不差地按照国王的指示行事。每星期二是普通接见日,在这天,就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也可同他谈话或递交请愿书。“这是我们形式的民主。”一位王子开玩笑说。“两只耳朵,一根舌头。”——与现实脱离的可兰经费萨尔过着禁欲主义的生活,无论如何,他的胃瘤也逼着他不得不如此。长年以来,他只饮骆驼奶、喝粥和吃米饭。对于东方的环境来说很不寻常的是:虽然可兰经容许一男可以娶四妻,但他却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一)
第 4 版
1. 香港《文汇报》评论员评论:《蒋经国残酷虚弱本质大暴露》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八月三十日发表一篇“本报评论员”评论,题为《蒋经国残酷虚弱本质大暴露》,全文如下: 十名特赦人员来港已经四个多月了,迄今仍无一人能回台会亲,张铁石惨死富都,陈士章、段克文被迫暂居美国。这些垂暮老人除了在书信上看到亲人思念之苦,在电话中听到骨肉伤感的哭声之外,始终不能与家人见上一面。蒋经国冷酷绝情、专横独断,在海内海外人士面前,制造了现实的人间悲剧。回顾一下四个多月来事件的发展,这对于人们认识台湾蒋家小朝廷的腐败虚弱,认识蒋经国的狰狞丑恶面目,很有帮助。 蒋帮处理十人回台事件,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惊惶失措,阵脚大乱。北京三月份宣布释俘之初,蒋经国正忙于内部倾轧,争夺权力。同时,蒋帮对于释俘事件,以己度人,不大相信,因而,漫不经心者有之,讲风凉话者有之,表示“欢迎”者有之,《中央日报》还故作大方,表示对战俘“无限的关怀与同情”,“无论他们说什么,作什么”,“还有谁对他们忍心责备求全?”有些甚至断言释俘是假的,说什么“说了算数,也决当不了共产党,这次口头说‘特赦’,但谁会相信?”当十名回台人员踏过了罗湖桥之后,蒋帮才紧张起来,惊惶失措,乱作一团,刚刚登基的蒋经国虽然故作沉默,但焦急万状,他手下的奴才更是头昏脑胀,说过“欢迎”的,连忙住口;曾经讥笑共产党“无信”的,噤若寒蝉;《香港时报》索性露出狰狞面目,攻击十人是“败将”,谩骂他们“失败了,应向大海一跳,才是有始有终”。但是,蒋介石父子也是失败了才逃往台湾,岂非蒋经国也要跳海?太蠢了!于是,有的改口说十人只是“无名小卒”、“低级将领”。但他们明明是将校,有两个还是军长,这种说法实在难以成立。蒋帮又改而说他们是“难民”。“难民”是无家可归的,但偏偏这十人都有亲友在台,大多是“家在台北”。如此推搪,又闹了笑话。一些人又推说台湾忙着办蒋介石的丧事,说现在未能批出入台证,“但可保证他们可以回台”。话音刚完,随即被太子派狠狠掴了嘴巴。蒋家小朝廷的傀儡“总统”严家淦立即奉旨跳上前台,攻击十人是什么“统战工具”、“共党间谍”等等。习惯于搞特务迫害的蒋经国,更匆匆忙忙派了一批特务,兼程来港,进行什么“审查”和“甄别”。倒是一些阅历较深的蒋帮官员,知道阻挠十人回台会招惹海外人士的强烈反感,而且他们怎也料不到蒋经国如此绝情残酷,以为即使不准十人全部回台,相信也会放一部分人回去,他们为了蒋家前途着想,因而主张只须十人签具答应三项条件的“意向书”便可回台,岂料,这些却触怒了蒋经国,元老的主张被“太子所好好之,太子所恶恶之”的小蒋嫡系作为攻讦的藉口。本来,十人回台是一件普通的事,但是,蒋帮人员却阵脚大乱,前言不对后语,互相掌掴,各讲一套,也不知谁的话算数。蒋帮反共几十年,自诩有丰富“经验”,近年又“庄敬自强”,连这么一宗事件也乱了章法。人们从中看到了蒋帮是何等的腐败无能,它虚弱得如同摇曳残烛,稍有风雨,都经受不了。 第二个阶段:是小蒋独断处理,一己专横。十人抵港后,蒋帮内部虽然乱作一团,但大多数的主张还是让十人回台,因为不让部属回家团聚,于情于理无法向海内外人士交代。可是,争得了大权的小蒋及其一小撮新贵们却一意孤行,坚决阻难十人回台,原因是他们内心十分害怕。怕什么?怕“心理防线”崩溃,一溃即不可收拾,蒋家王朝会因此更快覆灭。蒋家小朝廷一直靠制造反共谣言来苟延残喘。它一面封锁大陆的消息,一面污蔑共产党“杀人如麻”,凡是国民党军政人员,都杀头,在共产党统治之下,人民 “没有饭吃”……,以这些谣言来胁迫台湾军政人员及台湾同胞为蒋家效忠卖命。让这十人回台,蒋帮纸糊的“心防”岂不就此拆穿了吗?那可不得了。蒋经国岌岌可危的统治怎能经受得风吹草动!于是唾骂任由人,恶行我不改,小蒋务求把十人拒于台湾之外,并禁止台报刊登十人回台的消息,打算来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甄别”、“个别处理”的高压政策,不仅没有“大事化小”,反而将事情闹得更大,将张铁石化成了“灰”。各方面的指责越来越剧,即使蒋帮内部,反对之声也越来越烈,本港也好,海外也好,舆论都指责小蒋不应把回台人员变成“政治人球”。蒋经国陷入了非常孤立的处境,他已经设法从心所欲地阻挠特赦人员回台。靠法西斯起家的蒋经国,至此索性来个麻疯出面,明目张胆地镇压蒋帮内部的反对意见,首先,实行换马,撤换经办十人回台的人员,有人因此被迫离港“游埠”。对曾经讲过“毋须发表反共声明”的“元老”,蒋经国要他来个自我“更正”,十足像封建皇帝责罚不顺心如意的家奴一样,要他当众自掴咀巴。蒋经国的高压虽然把同情十人回台的主张表面上镇压下去了,但他对部下翻脸无情、凶残成性的暴君形相,却在港台同胞以及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无遗。 第三个阶段:玩弄诡计,明拖实拒。蒋经国知道,如果直截了当地公开宣布不准旧部属回台,就会在世人面前输了理。他不敢明言拒绝,于是制造一个又一个的刁难借口,实行拖延政策。起初,他以为没有人敢为这些老人担保,要特赦人员在台湾找“保人”,由于同情者大有人在,结果“保人”找到了。后来又要人家写“意向书”,申明入台动机,保证不参加政治活动等等,回台人员以探亲会友为光明磊落行动,又照办了。之后,小蒋一伙又横生枝节,迫人家说谎造谣,强迫他们在香港发表“反共声明”。蒋帮不是怕人家搞政治吗?人家已经明确表示回台纯然为了探亲,保证不搞政治活动,但蒋经国却一意要迫他们充作反共的工具,同时也作为阻难他们回台的托词。 蒋经国除了向特赦人员制造难题之外,还指使《香港时报》制造了十分荒谬的阻挠借口,说什么共产党“发表谈话、文章”,“表面是‘支援’回台十人”,“实际上是为他们回台制造难题”,“故意把事情弄得复杂化”。这分明是贼喊捉贼,无赖至极。难道只准你们胡作非为,留难人家,就不准人家说情说理,力斥其非么?在真理面前,蒋经国阻难十人回台的任何一项借口,今天都一一破产了。蒋帮在无计可施之余,公然又玩弄无赖手段,推说经办者已经“游埠”、“资料缺乏”,以此不成理由的“理由”继续拖延。真是可笑复可怜,蒋帮已到了心劳日拙的地步! 第四个阶段是:蒋经国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蒋经国的违情悖理,激起了海外海内人士的公愤。十人回台事情不仅没有被小蒋“化小”,而是影响越来越大。陈士章被迫远走美国,口口声声仍要回台,美国的电视台马上访问了他,美国华侨、美国人民都耳闻目睹了蒋经国对旧部冷酷无情的丑行,群相指责。一位由台湾抵美的国民党党员质问蒋经国说:这些将领“一辈子都交给了国民党”,“为什么不赶快采取行动将他们接回台湾”?居于美国的一些国民党元老,痛斥蒋经国的残酷寡情。东南亚的报纸说:十名战俘“既亮了相,以原人原貌去台,难道在‘警察国家’的台湾,竟无法应付这十名间谍吗?拒之入境,实自暴无能弱点”。“对同志战俘,竟作如此非人道、非义气的对待,“这种‘政权’不遭它的人民唾弃才怪。”香港的英文报发表评论说:“台湾仍保持残忍的缄默”。在蒋帮内部,矛盾更加激化,指责蒋经国专横独断、把事情越“化”越大的国民党人越来越多,有人甚至为战俘“上书蒋相国”,讽刺小蒋“集党政军全权于一身”,“‘决天下之务”,“其伤实多”,“盖九人虽少,二千万华侨实多,其事虽微,关系实大,观瞻所及,影响人心”,“失人心者失天下”。由于这封“上书”无法入台,一家销往台湾的报纸索性代为转载,并加了编者按语,声明供给“有关”当局“参考”。尽管小蒋一再对持不同意见的下属开刀,香港有些报纸仍要小蒋“在未有最后决策前,可否考虑将他们的至亲者(如妻子儿女)安排来港见面”,有些刊物更登载讽刺话剧,挖苦小蒋“自命以仁义为本,不让父子团聚,是为不仁,不让旧部回国,是为不义,苏武不回,海外人心失矣”,有些报纸甚至骂小蒋“官僚主义”、“鸵鸟政策”,指出“任何摇摆不定的拖拉态度”,会增加蒋帮“在美国的对立者”。这些与小蒋唱对台戏的言论和挖苦小蒋的事层出不穷,足见蒋经国四面楚歌,众叛亲离。 目前,小蒋对回台人员问题,仍然装聋扮哑,不发一言。他的拖延政策,虽可阻挠回台人员于一时,但事件正在闹大,正在发展。“大事”已经“化”得更大,就不能再“化小”。如果说“化小”,那就是蒋经国越来越孤立,在蒋帮内部,他的小圈子越来越“小”。在海外海内,对小蒋存有幻想的“自由人士”圈子也越来越“小”了。小蒋对部属如此寡情绝义,如此冷酷无情,亲蒋人士在寒心之余,难道不会寻找自己的出路么? 蒋经国在《守灵一月记》中,喋喋不休背诵蒋介石生前最喜欢的《荒漠甘泉》,自比是“杰出领袖”,“高瞻远瞩,走在普通追随者的前头,时常陷入‘孤单一人’的境界”。这句话如果形容他处境之孤立,那是恰当的,如果想以此说明他可以一意孤行,独断专横的话,那就是痴心妄想了。时代的潮流不可阻挡,群情公意不可抗拒,回台人员终有一天会与亲属聚首一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蒋经国的倒行逆施,最终只能“孤单一人”带着花岗岩头脑见上帝。他的罪行终有一天要清算!
2. 张海商、杨南??、赵一雪离港前答记者问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九月三日报道:张海商、杨南村、赵一雪等三人在离港前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答复了中外记者提出的问题,以下是答问的摘要。 问:这次你们返回大陆,是什么原因? 杨(哭泣)答:我们已是七十岁的老人,都有亲属在台湾,今天我们心情十分难过,记者先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并非与台湾毫无关系的人,我们过去为国民党卖过命,可是台湾当局不让我们回去,拖了一百四十多天,我们老弱多病,不能在香港久等,只好回内地等,我们今后仍等候着台湾方面的转变。 问:你们有否考虑,回大陆后,会更难回台? 赵答:不会。如果台湾有诚意准许我们回去的话! 问:你们是否回到队伍? 赵答:什么队伍呢?你听过世界上有七十岁的老兵吗? 问:有消息说,你回去将到统战部工作,是吗? 赵答:没有这回事。 问:回大陆后,将来返港会有困难吗? 赵答:没有困难。共产党已宣布过来去自由。 问:你为什么决定回大陆? 杨答:我是忍受不了。我经常接到台湾亲人的来信和电话,当然是精神安慰,同时也是精神压力。台湾切断了我的经济来源,不许家人汇钱给我。 问:你与台湾的杨森联系过吗? 杨答:杨森对此事不敢沾手,他连电话也不听。 问:你过去与杨森共事过吗? 杨答:我过去是杨森的参谋侍从,他过去对我很好,看来今天他作不了主。 问:你有病吗? 张答:我有肠胃病,最近高血压发作。 问:为什么不在香港治病? 张答:香港与内地不一样。大家知道,香港看病医疗费用很贵。我们回去后,人民政府会给我们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