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09-04
第 1 版
1. 英刊文章:《苏联在中东的挫折》
【本刊讯】英国《苏联问题分析家》八月二十一日刊登一记者访问中东后写的文章,题为《苏联在中东的挫折》,摘要如下: 如果以色列和埃及之间达成协议的前景日益改善,那就可能缓和中东的紧张局势。这对这个地区、对西方都是有利的,但是对苏联是不利的,因为奉行“有控制的关系紧张”政策向来是最有利于达到它的目的的。 对克里姆林宫来说,目前的局势使它苦恼。在十月战争期间,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免于彻底的失败是因为苏联继续向阿拉伯人供应武器,而阿拉伯人现在看来根本不感激,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积极反对苏联。此外,阿拉伯一苏联关系的恶化可以和阿拉伯共产党地位的同样衰落相比,而阿拉伯共产党从来没有强大过。 埃及。虽然一九七一年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但是埃苏关系已经冷淡了。 目前,在利比亚出售武器的交易大概是埃苏关系的分水岭。据说,到六月中旬时,萨达特已确信,俄国人正努力反对他,他向苏联驻开罗大使表示了这种信念。 看来很清楚,随着埃苏关系恶化,莫斯科准备通过埃及共产党来进行活动,但是萨达特的保安机构大概正在打算拆散埃及共产党——这个目标肯定得到坚决反共的穆斯林兄弟会的支持。叙利亚。在叙利亚外长四月访问莫斯科时,两国关系是好的。 但是共产党和叙利亚复兴社会党的关系向来是不好的。共产党的活动使叙利亚复兴社会党感到不安,而削弱了叙利亚复兴社会党的激进派,叙利亚复兴社会党激进派是同情苏联和当地的共产党人的。两国之间的国家关系是反复无常的。有讽刺意味的是,两国关系的最低点是在十月战争的高峰时期。 叙利亚和苏联目前的正常关系没有阻止叙利亚人绞死共产党人。七月六日他们逮捕了阿拉伯共产党组织的所有成员。莫斯科能给叙利亚共产党(它已分成亲苏派和反苏派)的援助微乎其微。这正合叙利亚复兴社会党的心意。另一个表明同莫斯科的关系状况的迹象是最近的一个消息说,一百名苏联石油问题顾问被赶走了。伊拉克。伊拉克和伊朗的三月协议结束了伊拉克的库尔德战争,这个协议对苏联来说是个挫折。它减少了伊拉克对苏联武器的依赖,因而也减少了复兴社会党要得到伊拉克共产党的支持的需要。伊拉克现在可以任意恢复其追捕持不同政见的复兴社会党党员和伊拉克共产党党员这种致命的把戏。伊拉克目前还准备按照三月协议的条款同反共的伊朗国王和解。 伊拉克同伊朗打交道使克里姆林宫震惊,自三月以来,克里姆林宫同伊拉克的关系一直是明显的冷淡。 苏联和伊拉克之间出现了基本的分歧,特别是在阿拉伯—以色列冲突和巴勒斯坦问题上。苏联非常抱怨伊拉克同西方企业订那么多合同,特别是在俄国正在建设海军基地的附近建设一个深水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自四月二十八日到五月五日访问了苏联,这是他对苏联作的多次访问中最长的一次。 在讨论解决以色列边界问题的会谈时,莫斯科使自己进退维谷。苏联同意美国和欧洲的观点,即以色列应当撤退到一九六七年以前的边界。但是这远不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立场。苏联在中东的政策所遇到的困难目前比往常更加明显。阿拉伯国家把同苏联的关系看作是有用的,它们关心自己派别的利益、或者情绪上的利益甚于关心苏联在全世界的难题。而苏联把这些保护国看作是较广泛的战略角逐中的一部分。
2. 施莱辛格在华盛顿对记者发表谈话
【美联社华盛顿九月一日电】国防部长施莱辛格今天说,虽然在中东的阿拉伯和以色列军队之间派驻美国技术人员是适宜的,但是,“我不能说他们不会遭到危险”。 施莱辛格说,但是,派去美国技术人员大概不会使美国卷入军事冲突,因为,已经向埃及人和以色列人施加政治压力要他们保证这些技术人员的安全,这种政治压力是巨大的。 这位国防部长关于今天签署的新的中东和平协议的谈话,是在他结束了对南朝鲜和日本为时十天的访问时发表的。 施莱辛格在机场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虽然南朝鲜在五年内能够在没有美国帮助的情况下保卫自己免受北朝鲜的进攻,但是,美国的一些部队今后必须在一段不定期的时间内留在那里。 他说,南朝鲜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赶上北朝鲜空军和海军的规模和精锐程度。他说,在今后两年,美国将完成扩大了的五年内向南朝鲜提供四亿美元军事援助的计划。 施莱辛格说,他同日本领导人的会谈已经使他相信,美国在它同东京的安全关系方面应该结成更加密切的联盟。施莱辛格说,虽然日本的宪法禁止这个国家建立任何大规模的军事力量,但是,日本在进行自卫免受来自许多其他国家的进攻的范围内,正在加强他们的军事能力。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九月一日电】美国国防部长施莱辛格今天把南朝鲜称为共产党鲸鱼之间的一只小虾,并警告说,在南朝鲜的美国部队将使用“大规模的常规火力”对付来自北朝鲜的任何进攻。在结束为期十天对远东的访问归来时他还说,至少在今后五年之内驻在南朝鲜的四万二千名美国军队不应从南朝鲜撤出。 施莱辛格对记者们说,“威慑力量正在起作用。我们在朝鲜的部队处于良好状态。他们作好战斗准备。我不认为我们将必须动用他们。” 但是他说,北朝鲜领导人不断向南朝鲜发出威胁,所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已批准一项新计划,按照计划,将使用强烈火力挫败任何进攻。 记者问他是否将使用核武器,施莱辛格说,“我宁愿使用大规模的常规火力。”
3. 西方通讯社评埃以新协议
【美联社亚历山大九月一日电】在达成新的由美国谈判而成的西奈解决方案之后,二十七年的敌人以色列和埃及的关系不再会一样了。据外交人士说,尽管埃及人将该协定说成是严格的军事性质的,但它表明自一九四八年以来彼此四次交战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共处达到新水平。 实际的作用是使敌对行动的再次爆发成为不可能——除非以色列进攻。 萨达特在拒绝了苏联之后,显然指靠着美国来保持和平的势头。 萨达特相信埃及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可以对付预计将来自激进的伊拉克、利比亚和极端的巴勒斯坦人的关于新协议的批评。这个国家的新闻机构已经动员起来“宣传”这一协议。 一位政界人士说,“他们第一次根据一项正式协议而离开。他们迄至目前的政策是扩大他们对领土的控制,作为对阿拉伯人保持上风的一个办法。”他又说,目前的协议同基辛格谈判的一九七四年一月脱离接触协议不相同,因为它包括双方的更具体的承担义务。这些人士指出,一九七四年协议仅仅使交战的军队分开来。 尽管新协议将提高他(萨达特)的声望和提供更多的喘息时间,他必须在明年初显示出他在经济方面取得的进展,不然就会面临由于物价上涨而发生类似于迄今已两次爆发的新的城市暴乱。 【法新社耶路撒冷九月一日电】据权威人士今天在这里评论说,以色列同埃及今天达成的脱离接触协议开始了美国更深地卷入中东的一个新阶段。 美国除了答应今年向以色列提供史无前例的二十五亿美元经济援助以外,美国还作出了它过去一向设法避免作出的政治保证。 华盛顿保证,一旦以色列受到任何一个超级大国的进攻或以进攻相威胁的话,就将在向以色列提供军援问题上进行磋商。美国还保证就即将举行的中东问题谈判的所有方面同以色列磋商。 【法新社亚历山大九月一日电】以色列内阁今天接受的脱离接触协议,使中东逐步实现军队复员并使美国成为最高的仲裁人。 这个激进的转折点确保三年的和平,把以色列和埃及置于同样的保证之“伞”下,进一步减少苏联的影响并消除石油禁运的危险。 埃及官员说,埃及和以色列获益相当。埃及部队在战略上的挺进使苏伊士运河免遭突然袭击。 以色列放弃了一块领土以换取一点和平。基辛格为了得到这项协议而不得不克服二十年来的偏见。
4. 差提猜邀请西哈努克回来时访问泰国
【合众国际社曼谷九月二日电】外交部长差提猜·春哈旺星期二邀请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在回国途中访问泰国讨论两国之间的未来关系。 西哈努克在被推翻后过流亡生活达五年,他现在正在河内参加北越成立三十周年庆祝活动,预料他将从那里以现在统治柬埔寨的共产党政权的挂名国家元首的身份返回柬埔寨。 差提猜在一次内阁会议后对记者们说,“西哈努克亲王有许多亲戚住在这里。如果他愿意在这里停留,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好机会,便于同他商谈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差提猜还说,一个中国先遣组不久将到达这里为大使馆寻觅馆址,中国大使可望下月到任。他说已经向北京提出担任泰国驻华大使的人名。但是他没有谈进一步的详情。
第 2 版
1. 美国《时代》周刊前驻莫斯科分社社长文章:《苏联:一个实实在在的保守社会》
【本刊讯】美国《时代》周刊七月二十一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苏联:一个实实在在的保守的社会》,摘要如下:(原编者按:《时代》周刊记者约翰肖任莫斯科分社社长时在苏联住了三年,他几乎看到了缓和的整个时代。他在离任离开苏联首都之前不久打电报总结了七十年代苏联的情况如下)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快要结束时(预料他明年退休),克里姆林宫的前景很少象现在看来这么有希望。在勃列日涅夫统治的十一年中,莫斯科在核方面、从而在政治方面达到了同美国平起平坐的地步。在东欧维持政治和经济的控制,同时扩展在西欧的贸易和影响。诚然,同中国的争论仍然是时刻感到忧虑的事情,因此勃列日涅夫的继任者必须经受这种争论。忽隐忽现的形象。从经济上来看,勃列日涅夫时代在加强国家实力方面取得了稳步的进展。在为消费者提供方便方面取得了某些进展,虽然食品、服装、用具和餐具的品种和质量,以西方的标准看,还是原始的。 不断增长的国民财富大部分都由苏联的达官贵人享受了。列宁格勒的一位社会学家指出,“馅饼越多,叮馅饼的肥大苍蝇也越多。”在树木茏葱的莫斯科郊外,彼得罗沃—达利涅耶的赫鲁晓夫旧别墅周围的白桦成荫的庭园被分割成块块,以用于为中层官宦修建一排排小别墅,这些小别墅看上去象专为有汽车的游客开设的旅馆的小房间。专为上层人物服务的商店系统不断扩大,里面备有西方货和当地的鱼子酱。 苏联上层人物的仪表在改变,至少是发生了看得见的变化。柯西金总理系上了条纹领带;波德戈尔内主席有时穿着图案衬衫;电视广播员穿的是大翻领格子运动衫;运动员和共青团员可以留长发和穿双色鞋。对西方方式的这种容忍表现在服装的做工非常讲究上。两个别派。在摆脱了斯大林和希特勒之后又经过了一代人,今天的苏联领导人也许能看到他们国家前途的轮廓。但是,这一代领导人,或许下一代领导人,会不会在苏联这个警察国家实行社会民主,还远不能肯定。他们都是些卑鄙无耻的、庸俗的权力掮客,是从经济统计数字和共产党控制的角度来衡量他们的世界的。没有迹象表明,党内官僚同工业和科学界的专家治国论者之间发生人们常常预料的那种冲突。虽然党组织系统的边缘已腐烂 ——正如地方上的政治丑闻所暴露的那样——但它仍然死死地垄断着权力。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苏联公民干任何事,譬如调工作,换房,直到租一间旅馆房间,都需要获得书面的许可证。工业和农业受到同样的抑制。专业的中间人和钻营者长于缩短报表工作,而使人们可以很快获得任何东西的供应,从钢铁直到牛排等各种物资。这种人在这个吱吱嘎嘎作响的结构的裂缝中通过非法途径发财致富。但是对大多数苏联公民来说,在受到控制后造成的令人麻木和沮丧并象迷宫似的局面中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大多数人只是在抱着冷淡的态度,或常常抱着自卑感混日子。 对苏联老百姓来说,在国内,也有相当于坦克隆隆驶过布拉格这种事情的事件发生,例如,警察袭击作家索尔仁尼琴的住宅,推土机捣毁一个非官方画展以及新的一批政治犯被关进赫鲁晓夫实际上已放空了的集中营。 苏联是一个道地的非常保守的社会,它对工业增长的好处深信不疑。短缺的东西如此之多,赶紧要做的工作如此之多,因此如果鼓吹工业不再增长,那就会是异端。自由通常被认为是指摆脱匮乏,当局是从经济权利和共产党的义务的角度来看民主的。西方强调个性被认为是缺点,西方渴望言论自由被认为是幻想。 如今,在革命五十多年后的现在,是党称之为“苏维埃新人”的时代。布尔什维克人几乎都认不出这个新人了。
2. 佐尔扎文章:《将军们对政治家们》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八月二十一日刊登维克托·佐尔扎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将军们对政治家们》,摘要如下: 苏联总参谋部正在要求克里姆林宫让它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有更大的发言权,理由是这些问题太重要了,不能只听任政治家们去处理。苏联报刊上的一些迹象表明,正当勃列日涅夫准备访问华盛顿去签署一项新的限制战略武器协议的时候,他已被置于守势地位。 总参谋长维克托·库利科夫大将在给一家并不引人注目然而却影响不小的军事历史杂志写的一篇文章中,表达了军方的要求。这篇文章表面上是谈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却从上次大战吸取了一些“现代的”教训,并且谈到这些教训与“未来战争”的关系,就这两个方面作出了一些意义深远的结论。 库利科夫的主要论点是说,总参谋部的重要性正在增长,而且,“考虑到新的武装斗争手段,这一点在现代条件下就表现得更加突出”。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他所说的总参谋部的作用,是与政治领导的作用相对而言的。 他争辩说,战略领导的作用增长,是由于政治事态发展的空前未有的速度,他警告政治家们不要忽视军方的忠告。 去年,库利科夫在《真理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也说核武器提高了总参谋部的作用,但是在那一次,他特意向政治领导的至高无上地位表示了敬意。从他的第二篇文章来看,原先的那次致敬可以看作是旨在让政治家们放心的应酬话,而军方在当时则是忙于设计以什么方式维护他们的新的作用。 这显然就是要采取一种统帅部结构的形式,它将使军方不仅起军事上的作用,而且还要起一种新的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作用——而且他们现在就要求这样做。库利科夫坚持说,在和平时期就要“十分详细”地建立起“一个新的战略领导体制”,因为,他争辩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证明,一旦战争爆发后再这样做就太晚了。 今年的(美苏)最高级会议,最初是订于今年春季,后来推迟到夏初,然后再推迟到九月 ——然而下个月能否举行,现在还值得怀疑。
3. 美国帮助兴建莫斯科国际贸易中心
【塔斯社莫斯科九月一日电】苏联对外贸易部长尼古拉·帕托利切夫今天在莫斯科国际贸易中心奠基仪式上讲了话。他说,该中心是发展世界贸易和科技合作的有效工具。 这项建设工程要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协助下进行。因此,参加今天奠基仪式的,还有美国驻苏联大使沃尔特·斯托塞尔和西方石油公司代表达科比。 尼古拉·帕托利切夫指出,一九七五年,苏联对外贸易额接近五百亿卢布。在莫斯科驻有一百二十个外国贸易公司、工业公司和银行的代表机构。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企业家和专家访问莫斯科。
4. 西班牙杂志介绍卡洛斯王子《这就是继承人》
【本刊讯】西班牙《经济现状》杂志最新一期发表一篇文章,主题是《这就是继承人》,副题是《关于胡安·卡洛斯王子的三个问题》,摘要如下:他是什么人胡安·卡洛斯·德博尔冯王子是巴塞罗那伯爵唐胡安的儿子。他在一九五五年五月进萨拉戈萨军事科学院学习。毕业后,于一九五七年九月又入蓬特维德拉海军军校实习。学习期间,他两次出海访问一些美洲国家。一九五八年九月,即获得海军少尉军衔之后,他又进桑哈维尔航空研究院学习,第二年,即他满二十岁时又获空军中尉军衔。胡安·卡洛斯在三个军校学习是唐胡安和佛朗哥在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共同决定的。一九六○年三月,唐胡安和佛朗哥在芬卡举行了第三次会谈,决定卡洛斯王子继续在马德里大学学习,在那里攻读西班牙历史、西班牙文学、哲学、法律、经济、政治、国际法、财政、国家行政管理、科学和工业学,并专门由一个教师委员会负责教授上述学科。一九六二年五月十四日,他同巴勃罗国王的女儿唐娜索菲娅结婚。 从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八年,胡安·卡洛斯亲自了解和实践西班牙的行政管理:一九六三年在公共工程部;一九六四年在农业部;一九六五年在工业部;一九六六年在财政部;一九六七年在司法部;一九六八年在内政部和贸易部。 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二日,胡安·卡洛斯在一次国会全体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家元首佛朗哥的继承人。最近六年中,胡安·卡洛斯以国家第二号人物的身份正式视察了西班牙各地,并且以自己的名义或代表国家元首主持了数次军事和民事活动。他还代表西班牙正式访问了一些国家:法国、美国、西德、伊朗、日本、印度、菲律宾,在那里受到了国家元首的款待,并同这些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举行了会谈。他想什么胡安·卡洛斯被指定为国王继承人之后会见了许多人,并多次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发表了无数次讲话,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想些什么,现归纳如下: 爱国主义:“我希望通过公开职务的正常渠道为我的祖国效劳,我想为我的人民的进步、发展、团结、正义和自由效劳。对人类共存来说,正义感是非常必要的,人类生活中出现的紧张情况是可以解决的。我们要在公民共存中实现自由和秩序。” 军人的美德:“佛朗哥大元帅是我们军人的好榜样,他经常向我们表示,他把生命献给了祖国,我们大家都需要这样,要向他学习,要把我们的事业进行到底,直到取得胜利。” 时代的标志:胡安·卡洛斯谈他未来的使命时说:“你们应该相信,我决不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障碍,因为我想成为一个现代的国王,我很有把握和很有信心地注视着国家的未来,即我们必须用我们的努力来建设的未来。”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一九七一年一月二十五日发表过王子的一次讲话:“从最近六十年的经济巨大发展来看,西班牙不能脱离世界其他各国。从政治上看,这也是个真理。”他又说,“西班牙应该进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君主主义:胡安·卡洛斯说,“我们君主政体的实质就是国王和人民团结在一起,如果这种团结破裂,国王不知道人民的希望和需要,那么,法制就失掉了根据。”他在做什么胡安·卡洛斯是三个孩子(很小)的父亲,虽然有许多家务事,但是,他的官方活动不断增加。最近,他在皇宫接待来访工作很多。同孩子们一起吃过早饭之后,卡洛斯就读马德里的报纸、最重要的外国报刊和其他方面的新闻报道。他在“金达”宫有许多会见,他曾说:“按佛朗哥的指示,我接见了许多教授、大使、经济学家,他们向我提出西班牙的许多问题。”午饭(只同索菲娅一起吃)之后,经常出外散步或骑马;如果不是这样,他就玩一会儿高尔夫球。近年来,他很喜欢开汽车和摩托车。下午接待来访,一直到晚上九、十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第 3 版
1. 哈希文章:《苏美如何经营在中东的交易》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八月二十九日刊登约瑟夫·哈希的一篇文章,标题是《莫斯科和美国如何经营在中东、亚洲和欧洲的影响的交易;华盛顿承认苏联在东欧的权势,以默契换取在阿拉伯—以色列的势力范围》,全文如下: 如今,华盛顿和莫斯科在强权世界上有一项默契的交易。华盛顿没有一个官员会承认这一点,莫斯科的官员大概也不会承认,但是事情的外形是明显的。 作为美国承认苏联在东欧的统治地位的交换,华盛顿正在中东取得统治地位,同时正在大体上放弃东南亚,随便中苏竞争在那里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这项交易的最突出的外部迹象是,当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为安排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又一和平步骤作最后润色时,苏联采取不挡道的态度。 这是出现在赫尔辛基签署了一批声明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在那些声明中美国默认了东欧现存的边界。这是出现在发生下述情况之后恰恰四个月的时候,那就是当莫斯科的最忠诚的亚洲保护国——北越的军队蹂躏了长期曾是华盛顿最心爱的亚洲保护国南越时,美国避开到了一边。 这种世界的重新定形决不完全是精心策划的结果。华盛顿没有一个人是自觉地或者是故意地要南越的反共事业崩溃,把这作为美国在中东取得更大影响的一种手段。但是,美国撤消其在东南亚的存在这一事实,有助于使下述情况成为可能,即当基辛格增进美国在中东的存在时,克里姆林宫领导保持旁观态度。 二十五年来,苏联人最希望不过的就是西方普遍承认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以武力确定的边界。这些边界还没有通过任何一个在法律上有约束力的条约正式肯定下来。至少在理论上,华盛顿保留着在东欧恢复前进外交的自由。 但是,事实上,华盛顿已从在东欧起积极作用变为起消极作用。而现在我们在中东看到了报酬。当基辛格争取达成他的长期被拖延的埃及—以色列第二阶段的安排时,莫斯科迄今是起着消极的作用。 中东新出现的一个重大因素是,美国同意在埃以之间的军事界线上发挥作用。美国“文职人员”将操纵观察装置,这些装置是要监视那即将成为西奈新军事边界的山脊两侧的新中立区。 美国将更深地卷入中东。它在中东的存在将是持续不断的。基辛格不再只是充当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调解人,他建议美国保持为他目前正在完成的安排的保卫者和监护人。美国正在中东接受长期的义务、责任和影响。 要是基辛格的计划完全象预想的那样收到效果,那么美国将在中东成为象当年英国在帝国全盛时期一样的有势力的国家。中东将真正成为美国的一个势力范围,就如东欧现在是苏联的一个势力范围一样。谁都不能说基辛格同莫斯科的人谈判过这样的一笔势力范围的交易。这种事情用不着达成成文的契约,也用不着进行记录在案的谈判,它们是收支相抵的。 它们是可以加以否定的。要是莫斯科在中东重新发挥积极作用,那么华盛顿就可以报复,在东欧重新发挥积极作用,或者放弃缓和,或者拒绝继续提供粮食。有许多外交手段可以采用。 不过,至少目前是把大国的影响固定在默认的管辖范围之内。东欧今日比之于过去肯定是更加处于苏联的毫无疑问的控制之下。东南亚是中苏竞争的一个新舞台,而美国则实际上是一个中立的旁观者。但是中东则正在成为美国的管辖范围。
2. 福特就埃以达成临时协议发表声明
【美联社华盛顿九月一日电】福特总统一日说,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临时西奈协议“是公平的和均衡的”,“将减少在中东爆发战争的危险”。 这位总统在白宫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说,“我对此(协议)深感满意,并为美国所作出的贡献感到骄傲。” 福特的声明是他在马里兰州戴维营的总统休养地度过了一个平静的劳工节之后发表的。 新的中东协议要求以色列从它在西奈半岛占领的领土上再作部分撤退,同时双方同意在今后三年多内不使用武力。 这位总统说,协议本身并不是一个目的,必须接着进行努力,以便达成一项持久的中东解决办法。 他接着说,然而,“由于减少了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发生战争的危险,这个协议对于每个美国人的幸福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福特在发表声明之后,随即打了一连串电话,先打给基辛格,接着打给以色列总理拉宾,最后打给埃及总统萨达特。 他说,这些电话是“对他们的领导和政治家风度”表示祝贺,“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使协议成为可能”。福特对萨达特在谈判中所起的作用表示祝贺。 福特还保证同埃及合作以确使协议得以履行,“我们将继续同埃及合作来扩大贸易和旅游,并且尽最大的努力进行帮助。 “这样,美国能够继续在中东起一种建设性的作用。” 福特预言,国会将在这个协议中进行合作,“因为美国认识到中东是世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地区,我们参与那个地区的事务是一项重大的任务”。 【法新社马里兰州戴维营九月一日电】美国总统福特今天在这里说,新的以色列—埃及协议中规定的美国工作人员驻在西奈沙漠的早期警报站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使埃及和以色列双方放心,协议将得到遵守”。他说,“他们没有军事任务,他们将驻在”把以色列和埃及的军队分隔开来的“联合国地区”。
3. 萨达特感谢福特让埃以协议取得成功
【中东社亚历山大九月一日电】萨达特总统向美国领袖及其家属致意,对福特总统为使协议取得成功所作的努力亲自表示感谢。 他追述说,他们在萨尔茨堡就采取行动来全面解决阿以争执的必要性达成了协议;他还在萨尔茨堡对美国领袖说过,他将象福特总统那样致力于使问题达成和平解决。只要这样做是可能的。 他说,他本来认为最好现在就采取这样一个行动来走向全盘解决,但是他认识到美国总统正面临的问题。 他对美国领袖说,以色列在通过基辛格博士刚刚结束的会谈期间的种种手法使他感到担心以色列可能并不抱有同样的愿望。 他要求福特总统继续他对以色列人进行的努力。 他说,他接受这个脱离接触协议作为走向实行和平和公正解决的进一步步骤,以及作为这场冲突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但是他指出,这对于保持走向实现和平的势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他强调早日开始同叙利亚谈判采取类似行动的重要性。他还敦促美国总统同巴勒斯坦人开始对话,因为不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就不能最后解决中东问题。
4. 埃及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之间准备开会
【美联社开罗九月二日电】目前正在进行协商,准备在这里召开埃及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官员之间的会议以消除他们在西奈协议上的分歧。星期二的《金字塔报》说,这次会议还将讨论以埃协议草签后今后的步骤。 埃报说,萨达特已在一封信中向阿拉法特保证,新的协议“只是走向一项中东全面解决办法的一步”。萨达特还向阿拉法特保证,不久将进行接触以便就在戈兰高地达成一项类似的脱离接触协议举行谈判。
5. 合众社报道:帝汶原首府帝力的战斗已停止
【合众国际社雅加达九月一日电】据这里收到的消息说,左翼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已控制了葡属帝汶首府帝力。 情报机构人士说,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的势力现在已控制了帝力,这个三万人口的港口城市的战斗已平息下去。 葡属帝汶自八月十日起就陷于混乱,因为在那一天,主张独立并继续与葡萄牙保持关系的帝汶民主联盟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方式进攻比较激进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帝汶民主联盟的势力现在已退到山区。 在这块已有四百年之久的殖民地岛屿上,葡萄牙的行政权力已经垮台,伤亡人数估计达两千之多。 提供消息的人士说,约有一百人,其中有一些葡萄牙军人,被冲突的各方扣押为人质。 与此同时,据说印度尼西亚驱逐舰“蒙京西迪号”已驶往印尼属帝汶,舰上载有印度尼西亚领事和大约二百五十名帝力的难民。另一艘印度尼西亚军舰已停泊在帝力附近的国际水域。
6. 利比亚大规模军事检阅庆祝卡扎菲上台六周年
【美联社的黎波里九月一日电】利比亚今天展示出它的军事和经济力量来纪念卡扎菲上校的伊斯兰革命第六周年。 卡扎菲政权展出了大量的东西,其中包括约一百架法制海市蜃楼式喷气机,当利比亚的实力人物出席的军事检阅队伍通过首都的节日装饰的街头时,这些飞机尖啸着低空飞过的黎波里。.乌干达总统阿明在卡扎菲旁边观看了这次检阅。 苏联制造的米格—23——莫斯科先进的喷气战斗机——和包括新的苏制T—62型坦克的一百多辆坦克参加了在的黎波里海滨区和市中心烈士广场举行的检阅。 在日出后不久开始的仪式上,乐队演奏军乐,穿军服的女孩子唱着歌,教徒们读着古兰经。 【美联社的黎波里九月一日电】穆阿迈尔·卡扎菲主席九月一日晚上在纪念他的伊斯兰——社会主义革命第六周年时保证利比亚「无限度地支持」在任何中东谈判协议之后在以色列作战的巴勒斯坦突击队。 在以极端的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领袖哈巴什为贵宾的卡扎菲说:「尽管可能出现任何协议,巴勒斯坦将继续下去。阿拉伯和利比亚共和国将无限度地支持把窃占的领土归还给巴勒斯坦人的行动。冲突是历史性的。它从来不曾被一项协议所解决……」 卡扎菲没有直接谈到基辛格的逐步脱离接触外交。但是观察家们说他的话指的是穿梭活动,从而把卡扎菲列入「拒绝派」中而同利比亚所叫的「失败主义分子」相对立。
第 4 版
1. 香港《新晚报》报道:张海商等三人暂时回大陆
离港前发表书面谈话说“由于台湾当局无理阻挠,至今不能回去”“我们坚信终有一天能同亲人团聚”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九月二日报道: 获释来港等待回台人员张海商、杨南村和赵一雪三人,今日上午乘火车离港。 三人在火车上均继续答复记者的询问。张海商说:“我们都是七十多岁老人,身体又有病,实在等不下去。香港和大陆没有阻隔,如果台湾一有消息,我们便马上回来。” 张海商说,他在台湾有妻及两儿两女。在港四个多月来不断与台的亲人音讯往还,仅收到大女儿的信便有三十四封,而且经常与妻及女儿通长途电话。 他说:“昨晚女儿打长途电话来,知道老伴病倒,不能打长途电话,吩咐老伴不用再打电话,但老伴今早又打电话来,老伴在电话中说‘返大陆后要保重身体,希望日后能来台见面’。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张海商说,他们返回大陆后有公费治病,他有肠胃炎,杨南村有关节炎及有过肺病。 张海商表示,不习惯香港的生活,觉得拖下去会把身体拖垮。认为返回大陆会增强身体健康,可多活几年。 赵一雪在台湾有八十几岁的养父。 赵一雪说,养父曾千方百计希望他回台见面,经多次奔走,跌伤了手,到现在尚未复原。赵一雪认为台湾与香港仅一水之隔,都不获见面,感到痛苦难受。 【本刊讯】香港九月二日消息:特赦释放人员张海商等三人,九月二日离港返回内地前,在香港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由张海商宣读了一项书面谈话,全文如下: 各位记者先生:我们赵一雪、杨南村和张海商三人今天暂时离开香港回内地,趁着这个记者招待会,再次对各位光临和一贯给我们的同情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是根据毛主席对特赦释放人员关于“愿意回台湾的,可以回台湾,给足路费,提供方便,去了以后,愿意回来的,我们欢迎”的政策来到香港转回台湾的。到现在已经一百四十天了,由于台湾当局无理阻挠,至今不能回去。我们回台湾的唯一目的,是同家人团聚,在我们抵港之前,台湾中央通讯社香港分社负责人曾恩波曾表示欢迎我们回去,我们三人也曾按照台湾当局的要求,到谢伯昌先生那里办了一切入台手续,本以为很快就可以回去的,等看出了张铁石先生惨死在富都之后,台湾方面又表示将尽快批准我们回台,然而至今音信杳然。我们又曾多次提出如果不能让我们回去的话,就让我们亲人来港见见面,也不能如愿,真是有家归不得,有亲会不了。 我们三人过去都是为国民党卖过命的,在台亲人不断来信和长途电话,迫切希望我们回台团聚,而台湾当局,始终不让我们回台,我们非常不理解,非常不满。 我们都是古稀老人,体弱多病,在港人地生疏,生活不惯,实难空等,现在只有暂时回内地去,治病疗养等候消息。我们仍极盼望有机会回台与亲人团聚,仍极盼望亲人能出来与我们相会。我们坚信终有一天能同亲人团聚的。 我们到港以来,承蒙香港各界和中外舆论给我们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再次表示我们衷心的感谢。 再会吧记者先生。 再会吧!香港同胞。 张海商 杨南村 赵一雪 一九七五年九月二日
2. 梁厚甫文章:《两个展览会》
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近举行了两个出土文物展览会,参观中国展览会的人比看苏联展览会的人多五倍 【本刊讯】吉隆坡《中国报》八月二十八日刊登梁厚甫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两个展览会》,摘要如下: (三藩市八月二十日讯)相当巧合的,最近有两个出土文物展览会在美国的加州举行,一个是苏联的,一个是中国大陆的。 记者对考古本来是外行,所以对展览会的内容,无法置喙,但记者自觉有独到的地方,那就是:花在展览会场外来观察轮看的观众的时间,还比之花在展览会场内的时间为多,向观众们打听看后的意见,还比之对那些古物逐件研究的时间为多。 作为一个「门外汉」,首先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看中国出土文物的美国人,比之看苏联出土文物的人,刚好多上五倍。以八月十四日那一天而论,看中国展览的,是二万三千人,看苏联展览的,仅是四千人。再就展览主持人所公布的数字而论,中国展览会开幕以后,六个星期内,吸引到的观众五十七万五千人,而苏联展览会开幕后四个星期内吸引到的观众仅是十六万人。 我们要注意,考古学家本身,系从人类往日的遗物,来研究人类进化的历史。如果观众内边有考古学者,其数量必然大致相等,但盈千累万的观众,不可能都是考古学者,其数量的多少,当然决定于民族的感情。 当然,如果要从观众的数量上来看问题,有一些数字是要剔除的。中国人在美国西部的,为数很多,但苏联人在美国西部的,寥寥可数。观众中城然有中国人或华裔人,但中国人或华裔人在全部观众中所占的百分比,不到百分之五。剔去百分之五的数字,其余都是美国人,当无疑问,美国人看中国出土文物的,依然比看苏联出土文物的,多出四至五倍。 一位看过两个展览会从未念过考古学的人寿保险经纪说:我不否认中国是真正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有灵巧的双手,有明敏的脑袋,不论是被逼还是主动,都能创造出先人一着的文化来。一位祖籍法国的美国人说:我看到了一些很精巧的古物,看到说明上边B·C·(耶稣降生前)两个字母,就把我吓坏了。一位以反共著名的电台评论家,看到隋唐两代的精巧的古物,赞不绝口,他的朋友在旁提起他的政治立场,有意捉狭,他马上答道:「当年做这一个金碗的人,绝对不是共产党哩。」 总的一句话,在场外来看展览会,实际不无好处,好处是看出中美两个民族的感情来。
3. 香港《七十年代》编辑部专稿:《访蒋经国旧部蔡省三》(四·完)
问:蒋经国先生的民族情感怎么样? 答:谈到民簇情感,他当时还是有的。他的母亲毛夫人是被日本飞机炸死的,我曾经带着宣传大队到了他的家乡溪口去过一趟,就住在他的家里,悼念了毛氏。后来他还为他母亲开了追悼会,最初怕宋美龄不高兴,所以不敢公开举行,后来大概是取得宋美龄的谅解,在赣州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但是有一件事情,直到现在仍然令人费解,当年,我们以为赣州一定会遭到日本的轰炸,但是却没有。 问:您可不可以想象,蒋经国先生对您的印象怎么样? 答:我觉得,最低限度,他这点应该知道我:蔡某人不是奴才型,我不盲目附和人家。包括我对他也是一样。比如说当年我为了反对马克思主义,而把马克思的《资本论》全部啃完。这事情蒋先生是知道的。我不是没有头脑、没有思想的人。在赣南,就有人送给我一个外号,叫做“小钢炮”,言下之意就是天不怕地不怕。一九四五年,为了宣传蒋先生在上海“打老虎”的功绩,我专为蒋先生写了一本书,书名叫《蒋经国在上海》。我写这本书虽然是受国民党中宣部委托的,但也可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对蒋经国先生比较了解,热忱支持,他也表示满意。 问:外界有些人推测,蒋经国先生是长期留苏的,他可能不会跟大陆和谈,而终于会靠拢苏联,依靠苏联力量继续同中共敌对,你想有这种可能吗? 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没有经过调查研究,不可以代替蒋经国先生发言,况且对他这二十多年来的情况,也很不了解。但是我自己有个看法,就是如果他跟苏联走,绝对没有什么出路。照我想,如果蒋经国先生懂得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教训的话,他不会这么干。蒋经国先生是跟苏联打过交道的。一九四五年冬他以外交特派员的身份到东北去同苏联搞外交关系。当时,为了表示友善,宋美龄也以蒋介石代表的身份去了,以第一夫人去慰劳在东北的苏军,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蒋经国先生这次办外交,得到好处吗?如果他善于总结经验,吸收失败的教训,他不会跟苏联跑的。但是,从苏联的角度来说,苏联倒是很想利用这种关系,向台湾插手的。不过,苏联要是公开出面拉拢台湾,那就赤裸裸地暴露了苏联的面目,这对苏联本身又是很不利的。其结果只会促使中国人进一步觉醒起来完成祖国的统一。我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来说,我们决不俯仰由人,中国的内部事务,决不容许外国人来指手划脚。 问:最后我们想问的问题是,蔡先生对今后生活有什么打算?您还准备在这儿等下去吗?对这三个多月来发生的事情,您有什么感想?从蒋经国先生对于你们回台的处理,您觉得跟您过去对他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答:对于回台湾的事,我现在还在等待观望。我也许再等上一年吧。当然,如果台湾方面声明不要我去看朋友们了,那我也就要采取其他步骤了。对于这三个多月来的经历,我的感想是很多的。将来有机会再谈。至于谈到蒋经国先生,我想我还是从哲学思想方面来谈谈吧。我觉得最能概括蒋介石先生的哲学思想的,就是他自己常说的一句话:“以不变应万变”。在重庆中央干校时期,蒋经国先生发挥他父亲的这种哲学思想,在一次学生入学训话中,一连讲了两个晚上。在这一连两晚的指导性训话中,蒋经国先生所讲的是三句话,就是: “变中求其一; 动中求其定; 难中求其成。” 他把这短短的三句话连讲了两个晚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到了第三天晚上,他作结论了,结论可以说是一种文字游戏,就是把上面三句话的每句第一个字摘下来,又把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摘下来,于是变成了: “变动难,一定成。” 换句话说,变动是难的,只要不变,那就一定会成功。那时候,我也相信他这种哲学思想。我曾为他整理这篇讲稿,我又重复向干校学生讲授。近读蒋先生的《风雨中的宁静》,他明白写道:“以不变而处变的沉着态度来掌握一切命运,必然会得到最后的胜利。” 然而,事物总是在变化的。以“不变”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和处理万变的情况,是行不通的,也必然要落伍的。这只不过是固执主观幻想而已。 我就且以自己哼七言四句作为我谈话的结束吧。 四句七言题目是《寄语青年时期的好友经国先生》: 月明清夜深思量, 通今达变除旧章。 安得青史着一笔: 终是华胄好儿郎。 (更正:本文转自《七十年代》九月号,不是八月号)(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