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09-01

第 1 版

1. 秘鲁发生政变 前总理接管总统权力

【路透—拉丁社利马八月二十九日电】据国家电视台宣布,总理弗朗西斯科·莫拉莱斯    ·贝穆德斯在废黜了总统贝拉斯科之后今天上台执政。官方公报指控了贝拉斯科实行“个人专断”及背离了秘鲁人的革命感情。    无论是武装部队还是警察都完全支持莫拉莱斯·贝穆德斯。    陆军电台没有谈到贝拉斯科的处境,但据传说,这位前总统现在呆在他的离首都二十五公里的查克拉卡约官邸。    一九七三年,贝拉斯科由于患动脉瘤切除一条腿。据说今年又生了一次这种病,但是在他最近的露面中,看来身体良好。    宣布莫拉莱斯接替总统职务的官方公报是由全国五个军区的司令和警察司令签署的。    【拉丁社加拉加斯八月二十九日电】陆军部秘书长何塞·比利亚洛沃斯比希尔将军在塔克纳宣布说,在前总统贝拉斯科的内阁中可能发生某些变动。    据塔克纳一家电台报道,比利亚洛沃斯将军说,“将不会有镇压,除非有人反对武装部队的决定”。    这位高级军事首领说,采取更换贝拉斯科的总统职务的决定是“出于身体原因,因为贝拉斯科将军已不能发挥他的全部能力”。    【美联社利马八月二十九日电】贝拉斯科总统的将军们今天发动了不流血的宫廷政变,撤换了这位有病的领导人,但宣布他们将遵循他的“社会主义革命”。    利马一片平静。只在总统府有军事调动,总统府被军警封锁起来。政府的中央新闻办公室说,贝拉斯科没有被捕。    【合众国际社利马八月二十九日电】秘鲁的贝拉斯科将军在宣布他被推翻之后七小时离开了总统府,脸色苍白,并拉长着脸,但是强作笑容,并要人们支持新政府。

2. 美联社介绍秘鲁新总统莫拉莱斯·贝穆德斯

【美联社利马八月二十九日电】据认为,莫拉莱斯·贝穆德斯是一个温和派,但是一个强硬的纪律严明的人。他由于在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三年当财政部长期间取得成绩而博得武装部队中保守分子的好感。在这五年中,秘鲁的货币储备从六千万美元上升到五亿美元。    贝拉斯科出身贫苦,从士兵晋升到陆军少将。同贝拉斯科不一样,莫拉莱斯出身于名门豪族。他的祖父是一八九○年到一八九四年的总统。莫拉莱斯在伊马库拉达学院攻读,曾在陆军学院和陆军工程学校任教,他在一九六八年在贝朗德总统的内阁中担任两个月的财政部长,由于没有实施他的经济计划而辞职。    【路透—拉丁社利马八月二十九日电】五十三岁的秘鲁新总统莫拉莱斯将军的特点是有经济方面的才能。    一九六九年,在现政府上台近一年时,莫拉莱斯担任经济部长。一九七四年一月,他被当时的总统贝拉斯科任命为秘鲁陆军参谋长。之后,在国内官职的一系列变化中,莫拉莱斯在一九七五年二月一日担任总理职务。

3. 美联社说:美官员对秘鲁政变悄悄地感到满意

【美联社华盛顿八月二十九日电】这里官方人士对秘鲁总统贝拉斯科被赶下台和莫拉莱斯将军上台一事悄悄地感到满意。    国务院不愿评论星期五的政变,但是官员们私下说,他们预料贝拉斯科政权很突出的那种反美调子将有所降低。他们认为,莫拉莱斯担任总理、陆军参谋长和国防部长职务时是一个温和派。    这次秘鲁政变是四年来第三次南美的反美政府被较为保守的政权所替代。前两次是一九七三年的智利政变和再早两年的玻利维亚政变。    人们认为,除了古巴总理卡斯特罗以外,贝拉斯科是拉美反美最激烈的总统。贝拉斯科在一九六八年上台后六天内就没收了美孚油公司的子公司——国际石油公司——并且拒绝赔偿,理由是这个公司多年来获得了六亿九千零五十万美元的超额利润。    一九六九年,美国停止向秘鲁出售军用品,作为对秘鲁扣留美国渔船的报复行动,从而两国关系受到严重挫折。    贝拉斯科把美国军事代表团赶出秘鲁。他对美国当局说,不欢迎前纽约州州长、当时在拉美进行调查访问的洛克菲勒到秘鲁去。    一九七二年,贝拉斯科政府违反美国支持的、美洲国家组织作出的对古巴禁运的规定,单独承认了古巴,从而使国务院很恼火。    去年,秘鲁成了向苏联购买军事装备的第一个南美国家,这再次使华盛顿感到沮丧。据说这次购买的是大约一百五十辆坦克。

4. 安图内斯等九名葡武运温和派军官发表公报反对贡萨尔维斯任总参谋长

【路透社里斯本八月三十日电】九名居于领导地位的武运温和派军官,今天断然拒绝贡萨尔维斯将军昨夜由总理改任武装部队参谋长一举。    葡萄牙的主要政党——社会党的高级人士也同他们一样,说他们对这一变动感到不高兴。    戈麦斯总统昨天深夜宣布贡萨尔维斯将军将免去总理职务,由五十八岁的海军参谋长阿泽维多中将继任。    因为贡萨尔维斯将军的观点亲共产党,一直有强大的压力,要他下台。但是今天,尽管他已离职,这个国家的政治危机看来象过去一样离解决尚远。    以前外交部长安图内斯为首的这九名军官在本月初发表了一篇反贡萨尔维斯的宣言以后就被三十人的革命委员会停止了委员资格。今天,这九个人发表了一个公报,反对任命贡萨尔维斯为参谋长,并且宣称革命委员会昨天同意这一任命的会议是非法的。    这九个人中包括许多当初策划了政变的人。他们说,并没有召他们去开会。戈麦斯总统在宣布贡萨尔维斯调任以前曾向这次会议征求过意见。这九个人宣称,葡萄牙的三人执政集团——总统、贡萨尔维斯将军和德卡瓦略将军——在五天前决定恢复他们在革命委员会内的活动。    他们的声明说:他们对未曾被召参加委员会昨晚的会议感到惊讶。

5. 美联社简介阿泽维多

【美联社里斯本八月二十九日电】新的政府首脑阿泽维多生于安哥拉,任戈麦斯的副总统。他是职业军官,他在前右派政权之下不断升级,最后于十六个月以前他和他的军事同事以民主的名义推翻了这个政权。    他由于在安哥拉的殖民战争中作战有功而被授予勋章。    在习惯于坦率发表讲话的军事领导人当中,他是比较不开口的,他很少表示他的政治观点。    他从一九七二年到一九七四年任海军陆战队司令。海军陆战队据说是贡萨尔维斯在发生摊牌时能够依靠的很少几个军事部队之一。

6. 戈麦斯任命副总统阿泽维多为总理

【合众国际社里斯本八月二十九日电】总统府今天说,戈麦斯总统已任命若泽·皮涅伊罗·阿泽维多海军将军为总理,取代共产党支持的贡萨尔维斯总理。    这是在执政的军事领导人举行了一系列时间很长的会谈结束时宣布的。    总统府说,贡萨尔维斯已被任命为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这个职务目前是由戈麦斯总统兼任的。    公告说,作为总理,阿泽维多已奉命组成新政府。    它说,二百四十人的武装部队运动大会将在九月五日开会改组革命委员会。    在总统府于晚上十点半以前不久发表这个公告之前,这个国家的军事领导人之间举行了另一次长时间的政治会谈。    阿泽维多五十七岁,一般认为他象贡萨尔维斯本人一样是共产党的同情者。但是他至少使葡萄牙军人政府有了一个新头头,而且不象贡萨尔维斯引起那么多的争论。    政界人士说,很多情况现在取决于:阿泽维多是要象贡萨尔维斯那样主要依靠共产党的支持呢,还是他将设法组织一个也得到社会党和其它非共政党支持的较为自由化的政权。    【美联社里斯本八月二十九日电】依靠共产党支持的贡萨尔维斯今晚被撤掉了葡萄牙总理职务,但他被任命担任武装部队参谋长这个关键性职务。    虽然这个结果显然是一种妥协,但是仍存在这样的问题:谋求根本改变葡萄牙政治路线的温和军官是否会感到满意,或者,渴望使自己的多数声音在国家事务中发生作用的政党是否会感到满意。    贡萨尔维斯从政府首脑调为武装部队司令官一事一定会引起同反对他的军官的进一步冲突。    在贡萨尔维斯任总理时,他与共产党的密切联系曾使葡萄牙的北约盟国感到惊恐。西方外交官说,他被任命为参谋长可能是引起关注的一个甚至更大的原因。    【德新社里斯本八月二十九日电】虽然阿泽维多被普遍认为是共产党的朋友,但是,观察家们认为,他在军队中拥有贡萨尔维斯所没有的权威。    一些人士认为,这位海军军官将是以前外长安图内斯为首的温和派军官可以接受的。

第 2 版

1. 英刊文章《欧安会最后文件是个闹剧还是个悲剧》

【本刊讯】英《苏联问题分析家》八月二十一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欧安会:最后文件是个闹剧还是个悲剧》,摘要如下:    从西方领导人的讲话中传出了一再重复的信息: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最后文件被认为主要是衡量苏联统治者的诚意和善意的尺度。但是苏联每天都违犯保证国际上的慈善行为的文件难道还不够多吗?当场捉住的罪犯,当他保证永远不再犯罪时,通常是没有人相信的。    勃列日涅夫在赫尔辛基的讲话中说,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既没有产生胜利者,也没有产生失败者。而只有在最后文件中表示的良好意愿付诸实施时这一点才是真的。然而,当勃列日涅夫保证苏联将“严格”遵守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协议时,很难相信勃列日涅夫的诚意和善意。    《真理报》和《消息报》八月二日都刊登了最后文件的全文。苏联其他各大报用一页多的篇幅刊登了最后文件的摘要,在最后仅仅用一句话谈到第三篮子:“这个文件有一节是关于在人道主义和其他方面的合作的,包括人员往来、情报交流、在教育方面的合作和经验交流”。当莫斯科仅仅这样看待第三篮子时,不可能期望会改善目前的情况。就在签署最后文件的时候,苏联事实上还在违犯最后文件所包含的大部分原则。尊重主权、领土完整、自由和政治独立。福特总统七月二十五日在去赫尔辛基之前否认这个协议默认了俄国在东欧的霸权。他保证,美国仍然不承认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是苏联的一部分。这些国家现在仍然被莫斯科控制着,这是违背这些波罗的海国家的意愿的。柏林墙的继续存在是东欧没有自主独立的令人信服的证据。不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政治独立,不进行军事占领。自从六八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来,苏联军队一直留在那里,没有撤退的迹象。不干涉另一个与会国的本国管辖范围之内的内外事物。苏联干预葡萄牙的事务已达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致于基辛格认为他必须警告苏联:苏联“不应当设想它有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那里的事态发展,从而违背葡萄牙人民决定自己前途的权利”。据美国国务院人士说,葡萄牙共产党每月从苏联得到一千万左右的美元。据悉,以前从英国被赶走的克格勃特务在葡萄牙活跃起来。    不直接或间接援助恐怖活动或者颠覆活动,或者旨在用暴力推翻另一个与会国的政权的其他活动。有强烈的迹象表明卡洛斯国际恐怖主义分子网同克格勃是联系起来的。给少数民族以充分的机会享受人权和基本自由。在苏联,对数达四千万人口的乌克兰族和仅有数千人的其他少数民族的镇压仍如同昔日。在伙伴地位平等和双方都满意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和贸易。苏联把贸易同获取低利息的信用贷款联系在一起,这种利息要比在贸易国家中一般可以获得的贷款的利息还低。莫斯科关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是对双方都有益处的说法并非总是有道理的。对经济的各个方面实行集中控制,使苏联谈判者们能够在协议签字之后按照对苏联最有利的方式对这些协议进行重新的解释。经常并尽可能快地促进经济和商业情报的发表和传播。由于苏联不愿遵守苏美双方关于苏联向美国提供农业情报的协议,因此,估计苏联可能需要进口多少谷物和其它农产品的工作是极为困难的,这增加了世界粮食价格的不稳定性。改善外国组织的代表的工作条件。克格勃特务试图拉拢腐蚀正在苏联巡回展出的美国家具展览会的美国向导。这类的企图如此频繁,使得人们认为这对西方实业家来说是经常的危险。允许人们为了访问其亲属而临时进入或者离开它们的领土。现在住在纽约的一个苏联公民维拉·查利泽想领取签证去莫斯科看望她的母亲,但是一直得不到签证。为它们公民更广泛的旅行提供方便。在现行的身份证制度下,苏联公民甚至在苏联国内也不能自由地到他们希望去的地方。无论在那一年,都只有很少几百名苏联公民被批准因私事去西方旅行,作为单个旅游者去西方的就更少了;大多数人都不得不参加严加控制的旅行团和代表团。为其他与会国的报纸和出版物的传播提供方便。迄今为止,在苏联的报摊上仅仅出售西方的共产党的报纸,即使这些报纸,如果有一期包含着批评苏联当局的内容,那也就不让卖了。至于西方的自由报刊,苏联的老百姓只能看到苏联的评论员们在他们对“资产阶级”报刊的攻击中加以歪曲的或者有选择地加以引用的东西。扩大电台新闻广播的传播。“自由”电台和“自由欧洲”电台的广播仍然受到干扰。苏联新闻机构反复攻击英国广播公司和“德意志电波”电台的俄文广播,苏联当局强有力地阻止苏联公民收听它们。给记者提供多次入境出境签证。八月六日,苏联外交部一位官员拒绝给四名美国记者提供多次入境出境签证。这位官员坚持说,必须先缔结双边的协议,然后这条原则才能付诸实行。目前,驻莫斯科的记者每次希望离开苏联或者返回苏联的时候,都要花很长时间办理申请签证的手续,这种情况看来将继续下去。促进书籍和文艺作品更广泛的传播。苏联的书刊检查制度仍然和过去一样地普遍,对持不同政见的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压制依然没有减轻。    三十五个国家的六百名官员花了两年时间搞出了这么一个三万字的文件。然而,这个最后文件不是一项和平条约,不具有法律效力。克里姆林宫对这些文件的价值一向不过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西方政治家们是抱着不冒风险焉有所获的态度去开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风险已相当清楚,但是有何收获,却看不见什么迹象。

2. 北约宣布将在欧洲进行一系列军事演习

【美联社蒙斯八月二十二日电】盟军最高司令部今天宣布,北大西洋联盟部队将于今年秋天在欧洲进行加紧协调各国和北约组织的军事演习,以便提高灵活性。    代号为“熔炉75”的演习将于九月初开始,并且将持续两个月。    在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的盟军说,将有一种比以往更高水平的协调来提高驻欧北约组织部队迅速对战争威胁作出反应的能力和改进指挥和控制程序的标准化。    计划中的演习包括:北约组织驻中欧地区的陆军和空军将参加的演习;“部队重返德国—75”涉及从美国空运部队去和盟军一起参加的野战演习;“特快快车”演习。在这次演习中将在色雷斯北部和爱琴海使用陆海空军部队。    一项声明说,这次演习将考验北约组织迅速把欧洲部队部署在最需要的地区的能力。    【美联社意大利那不勒斯八月二十五日电】北约组织驻南欧部队总部今天宣布,包括美国和其他六国军队在内的军事演习将于九月十二日至二十八日在土耳其和爱琴海举行。    这项声明说,这次以“特快快车—75”为代号的演习是预先拟定的例行演习。声明说,这次演习是秋季举行的一系列演习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改进北约部队在作出迅速反应和设法提高灵活性与可以互相操作性方面的能力。    “特快快车—75”演习的一个主要内容将是九月二十四日在土耳其东海岸的两栖登陆。    参加这次演习的除美国和土耳其外,还有英国、西德、比利时、荷兰和意大利。

3. 美报评论《赫尔辛基:缓和得到好处》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八月二十一日刊载查尔斯·约斯特的一篇评论,题目是《赫尔辛基:缓和得到好处》,摘要如下:    自从在赫尔辛基举行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于三周前闭幕以来,美国的政治家们和评论员们对西方究竟是“赢了”还是“输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种情况不足为奇。根据我的记忆,在从凡尔赛起经过雅尔塔直到赫尔辛基为止、举行的一些现代国际会议几乎没有一次在结束后没有一些评论员坚持说美国“连衬衫都输光啦”。这种判断所依据的是一种奇怪的前提,即美国在这样的会议上一向是幼稚的、听命于人的,它总是受世故而狡猾的欧洲人、苏联人或东方人的欺骗。这些欧洲人、苏联人和东方人强烈地表示过的一种看法却是比较现实的,他们认为美国人是在他们所遇到的最僵硬、固执、往往不讲道理的谈判代表之列。请想一想美国在世界上依然处于优越的地位,如果美国确实把衬衫都输光了,那么看来其他国家必然连更加必不可少的蔽体之物也输光了。    赫尔辛基文件中的许多措辞是容易引起误解的。“不干涉内政”既可以理解为不实行“勃列日涅夫主义”,也可以理解为不提出杰克逊修正案,或者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尊重基本的自由”既可以理解为萨哈罗夫发表意见的权利,也可以理解为共产党在葡萄牙不准“法西斯分子”开口的权利。    事实上,有充分的理由说,赫尔辛基会议的后果对欧洲(即苏联边界以西的欧洲)有利的可能性大于对莫斯科有利的可能性。    这些年来,有很多关于“芬兰化”的谈论,就是说苏联在不必使用武力或公开进行干涉就可以逐渐使西欧各国屈服于苏联的压力和威力。我个人由于考虑到西欧各国的习性和能力,从来不认为有可能出现这种情景。    然而,赫尔辛基会议的长期后果恰恰可能是俄国人最怕看到的情况,即“芬兰化”的反面,这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耐人寻味的是,这个会议是在芬兰这个国家召开的,而在会上,联合国宪章所提及的一些原则都被明白无误地应用于欧洲。耐人寻味的是,在这次会议前后,美国总统访问了波兰、罗马尼亚以及南斯拉夫,都受到相当热烈的欢迎。耐人寻味的是,赫尔辛基文件强调增进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最耐人寻味的是,这个会议将于两年后在贝尔格莱德复会,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不用说,在这段间隔期间,西方国家将仔细观察局势——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特别是苏联的局势。因此,通过赫尔辛基会议作出的一些决定,苏联和西方之间的缓和的范围和意义显然扩大了。

4. 美《华盛顿邮报》报道《古巴代表团向里斯本探听北约情况》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八月二十八日刊登一篇题为《古巴代表团向里斯本探听北约组织情况》的报道说:    情报部门的消息说,一个古巴军事代表团一直在里斯本向葡萄牙军官们探听北约组织的秘密。据这些消息说,这些古巴人特别喜欢打听关于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演习的情况。    这一点证实了北约组织其他伙伴们所担心的最糟糕的情况。    自从共产党同情者在葡萄牙掌权以来,北约组织的电报密码已经改变了,而且已经停止向里斯本提供高度机密的情报了。但是葡萄牙通过它参加北约组织会议的代表们能获得少量的材料。

第 3 版

1. 布托谈巴对亚洲安全会议的态度

【路透社波恩八月二十八日电】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在接见记者时说,他的国家并不反对苏联提出的亚洲安全会议,但是欧洲和亚洲的局势大不相同。    布托对西德《世界报》记者说,巴基斯坦并不反对任何有利于亚洲和平或稳定的计划。    他说:“说我们反对亚洲安全会议并不是事实。但是我们认为欧洲的局势同亚洲的局势大不相同。欧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有了变化,因此有可能召开赫尔辛基(欧洲安全)会议。”    他又说:“欧洲国家主要是调整他们在领土问题上的分歧。而在亚洲,大部分领土冲突仍然没有解决——到昨天为止,我们甚至同印度还没有经济关系。在欧洲,你们有共同市场。”    布托说,北京一直认为缔结集体安全条约纯粹是为了孤立中国。    布托继续说:“中国不是一个小国,它既不是阿尔巴尼亚,也不是马尔代夫。如果中国不参加,这样一个亚洲安全会议还有什么价值?这就象没有法国和西德参加的欧洲安全会议一样难以想象。”    这位总理说:“到召开这样一次会议的时机成熟时——这样一次会议要在客观上有助于达到安全的目的,而且所有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能参加——那么,巴基斯坦是不会不参加的。”

2. 日报报道《苏联以实现“亚安体系”为目标〈消息报〉呼吁“欧洲的十项原则”适用于亚洲》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八月二十八日晚刊刊登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以实现“亚安体系”为目标,<消息报>呼吁“欧洲的十项原则”适用于亚洲》,摘要如下:    苏联政府的机关报二十七日呼吁说,欧安会最后文件中写明的“十大原则”原封不动地适用于亚洲,同时表明了以实现亚洲集体安全体系为目标的空前具体的方针。苏联似乎把亚洲问题作为赫尔辛基会议以后的新外交课题的中心,愈来愈加强了认真解决这一问题的准备。    苏联的舆论最近经常提出亚洲问题。集中的问题是美国国防部长施莱辛格访问远东,谴责说,美国为了确保其在亚洲的地位,企图把重点移向这一地区,建立华盛顿—汉城—东京轴心(塔斯社)。另外,也不断发表一些对日作战胜利三十周年的论文,说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是早日结束大战所必需的,强调苏联是怎样配合了中国、北朝鲜和北越的解放,突出地要说明苏联是亚洲国家。这种论调,不消说是与其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构想结合在一起考虑的。

3. 差提猜谈扩大东盟组织问题

【本刊讯】曼谷《新中原报》八月二十八日刊登一则报道,摘要如下:    泰国外长差提猜二十七日就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存废问题答复记者问,强调东约机构目前仍应让其继续存在,唯将废除会员国间的军事合作转而偏重于经技和学术的交流。    差提猜说,当东南亚国家联盟重新整顿并扩大其组织之后,东约机构便无存在之必要。据称未来的东盟将广邀东南亚区域所有的国家,其中包括棉、寮、越南和缅甸等国参加此一组织,此外,又将邀请本区域以外的国家成为东盟会员国。关于后者将分为二种性质,其一为应邀参加此一组织的国家,主要在于对此一区域国家的社会与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援助,其次为参加者应对东南亚区域的和平中立政策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而上述二类性质的拟议中的东盟会员国,显然应是属于列强国家,特别是中国、美国和苏联。

4. 法新社评英·甘地参加美大使的宴会

【法新社新德里八月二十九日电】此间观察家认为,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在过去几天里已开始讨好西方,特别是美国。    甘地夫人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二十四日接受了美国大使萨克斯比请她赴宴的邀请。这是异乎寻常的,因为甘地夫人不习惯于在外国大使的家中吃饭。    甚至更加不寻常的是:这次宴会是在苏联巡回大使鲍采罗夫正在这里访问之时进行的,鲍采罗夫是在联合国大会将于下个月开幕之前来这里同印度人磋商的。鲍采罗夫的访问是根据一九七一年的印苏友好合作条约进行的。    就在甘地夫人和她的东道主正在就餐之时,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电视网正在播送印度总理接见记者的长篇电视谈话。    这两个旨在使华盛顿和美国公众放心的行动是在甘地夫人的儿子桑贾伊·甘地接见记者的长篇谈话于二十一日发表后采取的,桑贾伊    ·甘地在谈话中反对工业国有化和控制经济,并猛烈批评印度亲莫斯科的共产党的党员。    这些共产党人自印度六月份宣布紧急状态以来在议会中一直支持甘地夫人的国大党。观察家们认为,这篇谈话得经过新闻检查,只有在得到甘地夫人的同意之下才能发表。这篇谈话已发表在这里的两家英文报纸上。    这篇谈话倾向于表明政府对共产党的这种支持感到有点尴尬,尽管甘地夫人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没有表示过正式的态度。    这里认为,接见记者的谈话和甘地夫人的友好姿态是她希望对莫斯科和华盛顿采取一种较为平衡的政策的愿望的一部分。    观察家们指出,印度对外政策的这种调整是在印美委员会将于本月五日和六日在华盛顿开会之前六周发生的。在印美委员会的会议上,印度外交部长恰范可能提出一些同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有关的问题和福特总统可能访问印度的问题。

5. 英报报道:孟加拉国陆军司令被解职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八月二十七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由于领导人之间的冲突,孟加拉国陆军司令被解职》,摘要如下:    孟加拉国陆军司令沙菲乌拉少将已被艾哈迈德总统的新政权解除了职务,被流放到达卡政府部门中的西伯利亚    ——外交部。    首都的官方发言人没有说明解职的原因,但是外国观察家们认为,这是由年轻的军官们十二天前发动的政变所引起的陆军内部按潜势力说是激烈的派系斗争的产物。    孟加拉政界人士上周在达卡说,陆军最高司令部同“少壮派”之间的分歧由于在司令部内部存在着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而更加复杂。    这些人士说,沙菲乌拉将军、副司令齐亚    ·拉赫曼少将和总参谋长哈立德·穆沙鲁夫准将都在孟加拉国的新秩序中排挤他人争夺地位。    达卡国家电台宣布,齐亚·拉赫曼在沙菲乌拉被解职后出任陆军司令。

6. 恰范和乔杜里就印孟关系进行非正式会谈

【印报托利马八月二十九日电】印度外长恰范和孟加拉国外长乔杜里昨天在午餐时就双方关切的问题进行了非正式的讨论。    双方都没有正式的助手参加,这次非正式会谈进行了大约九十分钟。    这是孟加拉国新外长上任以来印孟两国外长的第一次接触。

7. 印度东部发生严重水灾

【路透社新德里二十七日电】印度陆军和空军今日向印度东部发生空前水灾的巴特纳市数十万人民,进行和平时期最大的救济行动。    另一方面,巴特纳市仍然同全国各地的一切交通连系被切断。经过两天后,一条临时电话线在今天安装起来。

8. 葡特使同印尼就解决葡属帝汶问题达成谅解

【美联社雅加达八月二十九日电】葡萄牙特使阿尔梅达·桑托斯今天结束了他同印度尼西亚领导人的会谈,并且达成了采取有效步骤结束葡属帝汶现在在进行的内战的协议。    外交部发言人宣读了一份声明,其中说:双方已达成谅解如下:    一、印度尼西亚承认只有葡萄牙是葡属帝汶的唯一权威当局。    二、双方重申它们恪守非殖民化的原则并且恪守保证安定的谅解,以期能给人民以决定自己前途的机会。    三、印度尼西亚和葡萄牙都对葡属帝汶的严重局势感到关切,这局势将使更多人遭难。    四、双方协议采取有效步骤克服这种严重的局势,在该地建立法律和秩序。    五、双方协议继续努力以达到上述目标。    【路透社雅加达八月二十八日电】消息灵通人士在这里说,一艘印度尼西亚驱逐舰今天驶到帝力,但是按照葡萄牙当局的命令,不得不在难民搭乘和供应品卸下以前驶离。    葡萄牙当局的指示要求,在印尼官员们同葡萄牙特使、前海外领地部长阿尔梅达·桑托斯将在雅加达举行的会谈取得进展以前,该驱逐舰先撤走。    【合众国际社雅加达八月二十八日电】葡萄牙政府特使阿尔梅达·桑托斯博士今晚到达雅加达与印度尼西亚政府领导人讨论葡属帝汶问题。

9. 香港《文汇报》资料《混乱的帝汶岛》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八月二十七日刊登一则题为《混乱的帝汶岛》资料,摘要转载如下:    正在进行着流血争斗的帝汶岛,在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已历经四百年之久。    葡萄牙殖民者在这里设立了行省,还有总督(亦称省长)。首府帝力港,设有市政府。是个典型的殖民地小城。    现在这个宁静的海港城市正爆发着流血争斗。据雅加达的外国记者报道:流血争斗是由通称“保王党”的“帝汶民主联盟”掀起的。这一群“保王党”在八月十日突然发动“政变”,占领了飞机场和通讯设施,要求总督皮莱斯“宣布独立”并“逮捕所有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的党员”。由于“保王党”向来和殖民地当局一鼻孔出气,而且帝力市长、省政府的农林局长等都是该党重要干部,因此此一戏剧化行动,令人大感愕然。与此同时,以青年人为中心,素来主张争取独立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的成员,被迫拿起武器,进行反抗。双方的战斗十分激烈。    帝汶原有三大党派,除了上述两党之外,还有一个“帝汶人民民主联盟”。这一派人士,一贯的主张是要和印尼合并。原来帝汶岛处于印尼群岛之中,岛上又分为东、西两部,东部是葡属殖民地,西部却归印尼领有。对于东帝汶,印尼当局却口口声声说“并无领土野心”,但据说它支援“民主联盟”,却是事实。正因如此,保王党的“帝盟”曾一度和“独立阵线”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民主联盟”。到了今春,“印尼合并派”的力量已大为削弱,于是“帝盟”又和“独立阵线”开始对立,终至于刀兵相见。

第 4 版

1. 日报评述《日美共同防卫体制鲜明起来日本将被迫增强防卫力量》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八月三十日刊登一篇述评,题为《日美共同防卫体制鲜明起来,(日本)将被迫增强自卫力量》,摘要如下:    坂田防卫厅长官同施莱辛格国防部长二十九日的会谈决定了日美间设置防卫合作协商机构,这给拥有二十多年历史的日美安保体制带来了巨大转机。在认为日本的安全同朝鲜半岛的形势密不可分的“韩国条款”基础之上,日美建立起有机的共同防卫体制一事,在首次突出我国依靠军事力量进行安全保障这一点上是过去所没有过的。如何处理下一个突出的课题——同美国军事一体化和增强自卫队,将成为今后安全政策的最大问题。    新的“日美安全保障机构”    (施莱辛格部长语)的程序是,首先由防卫的最高负责人——防卫厅长官同国防部长每年进行一次定期协商,判断国际形势,会谈防卫设想。接着,为了不超越文官统治的框框,由包括文官在内的专门军事机构研究共同作战所必须的具体问题,再由安全条约中的正式机构——安保协商委员会作出决定。    今后的防卫合作协商中,同美国的亚洲战略有联系的增强日本防卫力量一事必将成为问题。    日美共同防卫体制的建立,对美国说来,可以认为对于“越南战争结束以后”有明显动摇的亚洲国家将在下述各方面起到巨大政治效果,即:    一、依靠本地区内的大国——日本的合作而维持亚洲的和平;    二、夸耀信守对外防卫诺言的意思;    三、促进亚洲国家的自主防卫努力等。

2. 施莱辛格在东京发表谈话

【美新处东京八月二十九日电】施莱辛格国防部长八月二十九日在东京的两次记者招待会上重申,美国的全球防御政策“打算把主要重点放在常规部队上”,而不是放在核武器上。    下面是从记者招待会谈话记录上摘取的一些问答。    问:你是否仍持这样主张,就是一旦朝鲜半岛发生军事冲突,要先发制人使用核武器?    答:我想把你的话修改一下。美国关于军事力量的政策从来是防御性的。我们过去没有打算过,以后也决不会打算先发制人,无论是常规的还是核的。    我已曾一再强调,关于威慑力量,美国的政策是打算把主要重点放在常规部队上,放在使常规能力充分到足以使得我们不论受到多大压力也都不会被迫应用核武器上。    问:在今年的防务报告即防务白皮书中,中欧和东北亚被指明是军事上的两个重要地区。在中欧,军事能力的三根支柱——战略核武器、战术核武器和常规武器都有充分准备。你们是否打算让东北亚也具有同样的战备状态?    答:我认为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只有西德边境沿线部署着苏联以常规力量和战术核力量作后盾的庞大的部队。由于苏联军队部署在前沿,那里的局势和东北亚局势完全不同,因此,在战略重点上有很大的不同。    战略(核)力量是为保持对日本的核保护伞所必需的,但是我们在朝鲜,当然在日本也是这样,重点仍然是常规部队,而以日本本土各岛来说,只要战略(核)力量能成功地提供保护伞,那么人们看到的唯一的危险是来自常规部队的危险。    在远东这里,战术核武器要发挥的作用较小,因为威胁较小,对手的后勤问题要大得多,因此,同欧洲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相比,战术核武器所起的作用比较小。    问:几个月以前,有人引述过你讲的大意是这样的话:凡是得到美国军事保护的国家,都应当愿意拿出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大约百分之三用于本国防务。显然,日本在这方面的开支不到百分之一。就日本的防务开支来说,这番话是否仍然适用?    答:我想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我可能说过类似这样的话。    我们敦促欧洲国家拿出他们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以上。而欧洲国家的开支已逐步下降到低达百分之三。我认为由于战略、历史和宪法等原因,这并不适用于日本的情况。    日本并没有受到西欧所受到的那种威胁和那种军力结构的威胁。由于历史所施加的约束和意识到日本具有军事实力的含意,鉴于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很大,日本人是不会同意搞这样庞大的军力结构的。花费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三的开支,会使世界的这个地区出现一种非常可畏的力量。    问:你们对台湾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地位的评价如何?美国对中华民国的安全所承担的义务是否有任何变化?    答:美国恪守与中华民国签订的共同防御协定,并且,只要那项协定仍然适用,美国将继续恪守。关于台湾的战略作用,我认为眼前对台湾并没有威胁,这是所有各方都了解的。

3. 共同社报道美国高度评价日美首脑会谈

【共同社东京八月三十日电】美国政府首脑人士不久前曾以非正式文件的形式向三木首相的亲信转达了白宫和国务院内对八月五、六日华盛顿日美首脑会谈的评价和反应。    白宫和国务院高级官员极其高度地评价说,这次的日美首脑会谈“是最成功的日美首脑会谈”。同时阐明了几点值得注意的地方:一、三木首相个人保证,如果在朝鲜半岛发生战争,日本政府不妨碍使用驻日美军;二、美国政府希望日本推动南北朝鲜双方自我克制;三、美国对三木首相保证增强自卫队表示满意;四、联合公告没有谈及中国问题的理由是为了避免引起中苏两国的疑虑;等等。

4. 香港《七十年代》编辑部专稿:《访蒋经国旧部蔡省三》(一)

【本刊讯】香港《七十年代》月刊八月号刊登一篇“本刊编辑部专访”,题为《访蒋经国旧部蔡省三》,摘要如下:    前言蔡先生原名希曾,号省三,江西人,现年五十六岁,原是国民党青年救国团赣东青年服务队少将总队长,系蒋经国先生在赣南及重庆时期的助手。现时在台湾的要员王升、李焕、楚崧秋、易劲秋等人,都是蔡先生的朋友和学生。    访问的时间是七月三十日下午三时至六时,地点在蔡先生下榻的帝国酒店,访问者有本刊编辑部三人。以下是根据现场录音整理的谈话实录。    问:我们的问题想围绕着两个中心,第一、你们来港三个多月了,还未能够回台湾,您对这件事的想法怎样?第二、我们知道蔡先生同蒋经国先生曾经一起共事过十年,我们希望能听您谈谈这一段历史渊源,以及您对当年共事的一些想法,对今后的估计,等等。蔡先生同意围绕着这两点谈谈吗?    答:可以。    问:这次台湾当局,对你们的回台要求,设置了许多障碍,至今还不让你们去,据一些报纸透露,是由于两点考虑:第一是怕你们负有什么特别任务,怀疑你们是“匪谍”或“统战工具”;第二是怕你们去了以后,还有第二批、第三批跟着来。您对这两种说法有什么意见?    答:我想台湾当局应该考虑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这次被特赦释放的,是最后一批,二百九十多个在押战犯,包括五十多名职业特务,全部释放了。这最后一批中提出回台湾的,就是我们十个人。所谓还有第二批、第三批,那是全无根据的估计。还有一个事实是,我们这次被特赦的二百多人中,没有一个人在当年是投降的,我们都是被俘被捕的,可以说是为国民党尽了最后的力量。而这次被特赦,和以前几次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以前被特赦的战犯要经中共当局鉴定,起码他们认为满意的才释放,但是,这次是不问表现如何,全部释放。台湾当局应该正视这个事实。    问:问题是中共为什么会让你们到台湾去?制订这项政策的政治出发点在哪里?    答:我认为是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这次十个人出来,除了张海商一人,其他都是来自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据我所知,在抚顺管理所里面,就有三十多人有家眷在台湾。他们多半都是年纪很大了。平时闲聊时经常有人表示,将来要是被释放,走出管理所,当然感到高兴,但是出来以后见不到台湾的亲人,自己一个人生活,也没多大意思。共产党是针对我们这些人的想法,基于人道主义精神,才提出“愿意回台湾的,可以回台湾”。申请到台湾,是我们自己的意愿。所以我们很希望台湾能体谅这些人的心情。    问:如果批准你们到台湾,那剩下来的二十多人,不会是第二批和第三批吗?    答:很多人不敢申请的原因是有顾虑。不是顾虑中共不准,而是顾虑到台湾以后会送命。因为过去,有人在共产党那边被俘回来后,国民党认为有嫌疑的,有的要坐牢,也有被枪毙的。比如黄埔一期有“山东三李”,三李中战功最著的李玉堂,就是在台湾以“匪谍”嫌疑被枪毙的。这情形不能不使许多想回台湾的人有顾虑。再加上我们这次在香港的遭遇,特别是张铁石之死,其他人还敢来吗?但实际上那些有亲属在台湾的人,是很想回去的。最近我还收到大陆来的信,有的人托我到台湾帮他们找儿子,有的要找妻子。对这些要求,我都很遗憾,我自己都没办法进去,还能够帮他们吗?台湾方面如果不放心,大可以约法三章,例如去台湾以后,不准随意谈大陆情况,不准公开发言,甚至不准扯谈任何政治问题,都行。他们只是希望去见见家眷、访访亲友,别无奢望。而且这也是起码的人道主义,人人都有妻子儿女嘛。    问:台湾方面的考虑可能是这样:如果让你们去了台湾,或让在台湾的亲属来香港,可能会在台湾造成国共和谈或开始交往的印象,动摇了军心人心。    答:这其实是不正视现实的考虑。试想,这三个多月来,我们人虽没有去,亲属也没有到香港来,但实际上有亲属在台湾的都已经联系上了,都通了长途电话,通了信。交往与联系都已实际上存在,台湾当局还要硬加阻隔,不是无视现实吗?再说,如果能够做到台湾与大陆有来有往,不是更能说明台湾的稳定?    问:现在是不是可以请您谈谈您这次要求回台湾的动机呢?您同其他九个人不同,您是没有亲属在台湾的。    答:这次共产党针对一部分特赦人员的想法,从人道主义出发,提出“愿意回台湾的,可以回台湾”。对于这一个政策,我表示欣赏,这是我原来也想像不到的,于是决定试试。在台湾,我有很多朋友,我希望能够去同老朋友叙叙旧。    我这个人就是有兴趣多结交朋友,到处走走看看,把各种各样的生活比较,这样在人生的历程上,可以接触更多的东西,你说对不对呀?但是,如果所有在台湾的朋友都不愿意见我,我还好意思硬着头皮去吗?但是我相信,真正不想见我的人是很少的。如果台湾这些朋友公开表示,说不见我蔡某人了,那我就另作打算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