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08-01
第 1 版
1. 欧安会首脑会议在赫尔辛基开幕
【法新社赫尔辛基七月三十日电】三十五国欧洲安全和合作首脑会议今天在格林威治时间十点十分在这里的芬兰大厦开幕。 除阿尔巴尼亚以外的所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了这次会议。 芬兰总统吉科宁致开会词,接着,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发表了讲话。 开幕会议在格林威治时间十点三十分结束。 第一次工作会议预定在格林威治时间十二点三十分开始,第一个发言者是英国首相威尔逊。 吉科宁总统在讲话中称今天是“欧洲的一个高兴和希望的日子”。 在吉科宁总统致开会词以前,允许摄影记者拍照十分钟。 吉科宁总统用英文讲话,他说,这是独立自主及平等的国家的一次会议。 他说,有各种理由认为,相互关系中的一个新纪元已经开始,由于和缓,与会者所走的道路将导致稳定和持久的和平。 他说,现在是时候了,应当宣布过去已被埋葬,国际关系中的不愉快时期已经结束。 在历时二十分钟的开幕会议上的第二个发言者是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他说,欧安会的最后文件并不是在法律上对各政府具有约束力的文件,而是一个符合现实的妥协。 【路透社赫尔辛基七月三十日电】芬兰总统吉科宁今天主持了三十五国欧洲最高级会议的开幕,他呼吁把欧洲的和缓扩大成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二十年来俄国人要求举行的这次会议将承认欧洲的现状和边界的不可侵犯。 吉科宁说:“我们必须记住我们自己的话,那就是,加强欧洲的安全并不是针对任何国家或任何洲的,而是应该对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所有欧洲和北美的国家——阿尔巴尼亚除外——都参加了这次会议。 但并非所有代表团团长都出席了开幕式。葡萄牙总统戈麦斯可望明天来到,但马耳他总理明托夫由于健康原因而留在国内。 瓦尔德海姆呼吁发展中国家避免在联合国与工业化国家发生对抗。
2. 铁托同施密特讨论葡萄牙问题
【法新社赫尔辛基七月三十日电】南斯拉夫的铁托元帅和西德总理施密特昨晚在这里的长时间会谈中讨论了葡萄牙问题。 一位德国人士说,两位领导人一致认为,葡萄牙的事态发展可能对整个欧洲产生影响。这位德国人士说,还讨论了塞浦路斯和中东问题。铁托认为,塞浦路斯局势已越来越危险,但担心外界要施加成功的影响可能已太迟了。 【南通社赫尔辛基七月二十九日电】铁托总统今天下午在这里会见了德国统一社会党第一书记昂纳克。 铁托总统同昂纳克讨论了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重要性和会议将要通过的文件。铁托总统和昂纳克还在欧洲安全的范围内讨论了将导致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召开的进一步活动。
3. 勃列日涅夫同吉科宁、昂纳克、铁托会晤
【塔斯社赫尔辛基七月二十九日电】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同芬兰共和国总统吉科宁今天在此间举行了会晤。 勃列日涅夫和吉科宁对结束阶段的欧洲安全合作会议的召开深表满意,并指出为发展欧洲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而进一步进行工作的重要性。 【塔斯社赫尔辛基七月二十九日电】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同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第一书记昂纳克今天在赫尔辛基举行了会见。 【塔斯社赫尔辛基七月二十九日电】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铁托今天在这里举行了会见。 在热情友好谈话过程中,勃列日涅夫和铁托就全欧会议工作以及进一步发展苏共和南共联盟、苏联和南斯拉夫之间兄弟合作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4. 美报社论《福特到欧洲》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七月二十八日发表一篇社论,题为《福特到欧洲》,摘要如下: 对于福特总统到欧洲去出席赫尔辛基会议,人们几乎没有什么热情。人们感到,这次三十五国首脑的集会将主要对莫斯科有好处,莫斯科把这次会议看作是批准战后欧洲的各国边界。虽然会议的结果有一些含糊不清的东西,但它们大概将有助于造成一种使东西方能够进行更多的合作的精神。 美国从一开始就以轻蔑的态度对待整个活动,但它却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的过程,希望它不要造成任何危害,并且至少在比较有意义的问题上例如在军备控制问题上取得一些进展。华盛顿本应当要么放弃这个计划,要么同它的西欧盟国采取联合行动以便获得一项关于安全和合作的实质性文件。但是,对会谈持批评态度的人在谈判变成既成事实之前并没有明确表态,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 在会议进行的过去两年半中,这些人跑到哪里去了? 俄国人无疑会大吹大擂地宣传这次会议表明冷战结束了,并希望引诱西方放松其防务。不言而喻,这种情况是决不能允许发生的。 福特先生在波恩停留事实上是一个突出的象征性行动。西德是欧洲大陆最重要的国家,总统在那里进行短暂的访问是为了强调西方联盟的团结。 同样,总统对波兰、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的访问将有一个政治目的,这就是鼓励这些国家在政治方面执行比较独立的政策。福特实际上是说,如果苏联可以在西欧捞好处的话,美国在东欧也有利害关系。美国并不是在设法瓦解苏联集团,但它认为,缓和的范围也包括同东欧建立较密切的关系。 这些谋求同西方建立较密切关系的国家对福特的欢迎肯定将是热烈的。 东欧人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行动自由和尽量少受莫斯科控制。东西方缓和使他们的活动余地多了一点。 东欧人也希望赫尔辛基会议帮助他们摆脱俄国人的约束。
5. 美刊文章《一个布满明星的最高级会议》
【本刊讯】美国《时代》周刊八月四日一期(提前出版)刊登一篇题为《一个布满明星的壮观的最高级会议》的文章,摘要如下: 赫尔辛基会议势必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这次会议是在“阿波罗一联盟”飞行结束不到一周的时候举行的,“阿波罗─联盟”飞行似乎是另外一次政治表演重于实质内容的徒有外表的行动。 《时代》驻欧洲首席记者拉德梅克说:绝大多数东欧人对欧安会的态度似乎同他们领导人的热烈态度正相反,他们要么是无动于衷,要么是持怀疑态度。从最恶劣的情况来看,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使东欧落入苏联势力范围的一九四五年雅尔塔会议的延续。从最好的情况来看,他们承认,这使共产党政权受到一些压力,要它们放宽对旅行的限制,使西方的情况比较容易进去,并使苏联和东欧牌的共产主义之间的活动余地也许稍微扩大一些。东欧对争取自由的十字军运动不再抱任何幻想。一九五三年在东柏林、一九五六年在布达佩斯、一九六八年在布拉格,苏联坦克把这些幻想粉碎了。因此东欧各国人民对在赫尔辛基签署的文件不感兴趣。 在没有任何希望得到政治自由的情况下,他们转而谋求实现物质方面的目标:夏季别墅、日本立体电视机、或者是共产党国家中说明地位的一切标志中的最高标志——一辆新汽车。 一个基本错误。一些观察家认为,俄国人在谈判策略方面犯了一个基本错误。勃列日涅夫一公开规定要在明年二月份举行第二十五届苏联党代表大会,他就陷入了严重困境。为了能按照这个限期开会,他必须使安全会议结束,然后设法达成一项新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协议和对华盛顿进行圆满的访问。结果,俄国人在第三篮子中不得不作出比他们想要作出的要多的让步。 对美国来说,安全会议在过去和现在都远不如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或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会谈那么重要。只是在日内瓦会议的最后阶段,在第三篮子中似乎有可能获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展时,美国才完全参加了进去。 这次谈判的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副产物就是,俄国人同他们的一些保护国之间发生了幕后的争吵。一位荷兰谈判代表指出,“苏联人过去从来没有遭到他们的卫星国这样的痛击过。而这肯定会产生一种影响”。在由于一致原则受到挫折后,他们很快认识到,他们不能轻易地到处施加影响了。一位罗马尼亚外交官笑着说:“这使他们上了真正的民主的一课。”一次,在发生了一次小小的分歧之后,一位苏联代表发了脾气,冲着罗马尼亚代表喊道:“从一开始你就光是给我们制造麻烦!” 美国今天在欧洲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它的大西洋盟国中间的混乱状态。经济衰退无法控制;共产主义在葡萄牙、意大利和其他地方取得危险的进展。 主要的过错在于许多西欧国家社会内部虚弱。可是缓和却具有这种必然的影响,即减少西欧人对共产主义的疑惧和助长人们认为共产主义颠覆的危险已经过去的看法。如果赫尔辛基会议会增强这种看法,那它将给西方带来危险。
第 2 版
1. 澳报评欧安会首脑会议的文章《对苏联意图的重大考验》
【本刊讯】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七月二十六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对苏联意图的重大考验》,摘要如下: 欧洲和大西洋两岸领导人——东西方军事集团和中立国的首脑 ——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会将在赫尔辛基举行,因为这次会议可能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要强调的是“可能”,因为这些领导人要签署的三万字文件中,没有一个字在法律上对任何人有任何束缚力。 这是一次“希望的会议”。但是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 在大多数观察家看来,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证明西方在欧洲撤走一个士兵或去掉一辆坦克是正确的。 另外有一些人说,西方领导人签署这个宪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事实上把第二次大战后标志着苏联帝国大大扩大的欧洲地图固定下来。有些人担心,如果欧洲的紧张局势真的缓和了,那么在地中海和印度洋地区苏联势力的扩张和发生对抗的问题就会增加。 实际上,这个宪章几乎是承认了欧洲的现状。它规定与会国认为彼此的边界是“不可侵犯的”,将不攻击那些边界,也不进行任何军事占领。但是,在希望最终实现德国统一的西德的坚持下,这个宪章确实承认了可以通过和平手段和协商一致的办法改变疆界。 宪章实际上是承认欧洲地图保持现状,谋求正式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边界。那些觉得新宪章的这一部分并没有使西方有所失的人争辩说,这只是接受现实罢了。 苏联在所谓的“建立信任措施”方面作了某种让步。它同意(尽管只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对于在欧洲的涉及二万五千人以上的军事演习提前发出通知,如果这些军事演习是在离其它任何欧洲国家边界一百五十五英里的范围内进行的话。 然而,这只是欧洲“安全”方面一个小小的收获。在维也纳举行的旷日持久的东西方共同裁军会谈,本来应当同这个会议同样取得进展的,但是会谈结果甚微。 在这个会议和维也纳会谈期间,东西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已变得大大不利于西方。西方国家一直在削减防务经费。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紧张关系削弱了北约的南翼。另一方面,人们对葡萄牙也是忧虑重重。 会议有可能造成的变化也许在关于人道主义问题上的行为准则方面。 虽然用西方标准看距离打烂世界的局面还很远,但是西方领导人认为这些保证是对苏联意图的一次关键性考验。 世界历史上充满着关于以极大的希望开始随后又在极大的失望中告终的会议的记载。确实,谁也不指望这次会议会产生惊人的发展或成就。西方最大的希望是希望这次会议能够标志一次新的妥协,在这个妥协的基础上可以继续向前发展。 如果这是说明苏联今后政治意图的一个准确的指示器的话,那么就可以证明这次会议虽然有其限度,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但是,除非在维也纳也取得进展,否则欧洲安全问题一定仍然是个大问号。
2. 美报刊登哈希文章《从莫斯科方面来看待问题》
说对勃列日涅夫来说,能使福特到赫尔辛基去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暗示美不会做使苏吓得做某种危险和可怕的事情的事,这事就是苏的敌人联合进行一场两条战线的战争的威胁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七月二十九日刊登哈希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从莫斯科方面来看待问题》,摘要如下: 在从西方角度就缓和和与此有关的问题写了许多文章以后,用一篇文章来承认西方报纸很少提到的苏联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这似乎也是公平的和合适的。然而必须理解、即使不同意也得理解为什么缓和在莫斯科有这样重要的意义,为什么勃列日涅夫经常能够使心里不愿意的西方国家到赫尔辛基去坐在会议桌旁。 对他来说,能使福特总统到那里去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暗示——虽然这并不明确说明——美国不会做那件最能使苏联吓得做某种危险和可怕的事情的事。这一件事情就是敌人联合进行一场两条战线的战争的威胁,这样联合起来的敌人庞大得使莫斯科无法能加以应付。 对苏联在世界事务方面的想法所作的任何估计必须从这样的事实出发,即苏联从地理上来说,在东西两边都有着敞开的边境,而且在这些边境上面对着可能是不友好的部队。 俄罗斯帝国和它的继承者苏维埃国家在这两条从地理上来说敞开的和容易受到攻击的边境上受到过侵略、攻击而且不时被击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同日本结盟,但是日本一直没有对苏联宣战或进行战争。苏联只是在德国军队投降以后进攻日本。因此莫斯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两条战线的战争的威胁,但是实际上没有发生这样的战争。今天,对莫斯科来说,日本不是威胁,德国也不是。但是在这两方面,这都是有原因的。日本在一九四五年被美国解除了武装,而且从那时起一直是一个只有少量武装的国家,不能威胁苏联。德国被苏联分裂,而且事实上苏联还以它自己的军队占领着东德。 但是美国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苏联对东德的占领或承认在东欧存在着苏联势力范围。这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华盛顿保留着向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这使德国陷于分裂并毫无力量)提出挑战的抉择。 只要德国仍然陷于分裂——只要华盛顿同意这样的分裂,莫斯科就没有任何真正的理由来担心会在两线形成这样大量的军队联合。 但是任何从莫斯科来看待全世界的人都会认为,从理论上来说,这样一种联合似乎是可能的:在东面是中国,这个国家像日本一样不友好而且可能更为强大。在西面是分裂的德国。西德是美国正式的盟国,而且中国人正在同西德发展日益密切的关系。还有,华盛顿和北京在许多问题上互相打交道,北京赞成美国的军事力量继续在远东存在。这种情况可以使得力量的联合大得超过莫斯科能够部署军队来加以应付的程度。 如果这样的联合开始形成,苏联的反应将是强烈的——而且是危险的。 正因为如此,日本在远东这样小心谨慎地起作用,而且正因为如此,福特总统使缓和进展到签署赫尔辛基宣言。华盛顿正式接受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其中包括对东德的无限期的控制。 通过这样做,华盛顿就是向莫斯科保证,它并不是想做那件对苏联威胁性最大的事情。
3. 塞浦路斯土族宣布接管美在塞三个电台
【美联社尼科西亚七月二十九日电】自封的塞浦路斯土族邦今天宣布接管三个已停止活动的美国电台,从而把对美国武器禁运行动的报复措施扩大到由于战争而分裂的这个地中海岛屿。 土族邦的国防部长奥雷克说:“我们的决定与土耳其关于接管在土耳其的美国设施的决定是一致的。”
4. 福特抵赫尔辛基发表讲话
【美新处赫尔辛基七月二十九日电】下面是福特总统七月二十九日到达赫尔辛基时发表的讲话全文(本刊有删节):芬兰作为这个最后阶段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东道国是最为适当的。我与其他与会者到一起来,这样,我们可以共同在建立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和平的、合作的与互利的关系方面又前进一步。 赫尔辛基的这次会议可以为和缓过程提供新的推动力。如果我们要实现关于在欧洲建立更大程度的安全与合作的诺言,就必须把我们将要签署的文件的条文变为与会国的政策和行动。美国将充分参加这个过程。美国的安全与福利是与欧洲的安全与稳定联系在一起的。
5. 法新社报道:《德斯坦-----勃列日涅夫将会谈》
【法新社巴黎七月二十八日电】题:德斯坦—勃列日涅夫将在赫尔辛基会谈 苏联驻巴黎大使契尔沃年科同德斯坦进行一小时十五分钟会谈后说,德斯坦总统将在赫尔辛基欧安会之外,会晤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 契尔沃年科回答一个问题时说,他同德斯坦谈到了两位国家元首即将进行的这次会晤。他说,勃列日涅夫和德斯坦“在法苏关系和国际问题方面将有很多问题要深入研究”。 【德新社波恩七月二十六日电】此间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西德总理施密特将会晤参加下周赫尔辛基欧洲安全最高级会议的所有东欧领导人。
6. 土驻北约代表说土希望同美缔结一项新条约
【德新社安卡拉七月二十九日电】土耳其今天完成了对美国在土耳其的军事基地的接管,其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因契尔利克的空军基地除外,该基地仍由美国人员在土耳其总的控制下进行活动。 对控制权的接管意味着,所有美国军事设施及其行政部门均由土耳其军方直接控制。 这种接管也影响到美国军队邮局网和随军小商店系统。 土耳其还反击了华盛顿关于一九六九年七月签定的军事基地协定继续有效的说法。土耳其方面说,土耳其政府认为该协定已无效。 【法新社安卡拉七月二十九日电】据外交人士今天在这里说,苏联已邀请土耳其总理德米雷尔在赫尔辛基首脑会议期间会晤苏共领袖勃列日涅夫。 早些时候,土耳其外长查拉扬吉尔宣布,德米雷尔还将会晤美国总统福特。 【法新社布鲁塞尔七月二十九日电】土耳其今天说,它希望重新谈判它一九六九年同美国缔结的条约,并使它已接管的美国基地供它在北约组织中的盟国使用。 这番话是土耳其常驻北约代表埃哈尔普说的。前此,北约理事会应土耳其的要求在这里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 理事会在七十五分钟的会议上决定责成北约军事委员会估计土耳其的决定对北约组织的重要性。土耳其是为了对美国的武器禁运进行报复而决定接管基地的。 埃哈尔普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的低调然而是坚定的讲话中说,这些基地不再根据一九六九年条约发挥作用,而是现已置于土耳其指挥下。 他强调说,土耳其是北约的忠实成员国,并说,它希望与美国建立友好关系。 埃哈尔普说,土耳其希望同美国缔结一项新条约,其中包括美国国会的种族集团无法施加压力的一些条款。他赞扬美国政府进行了他所谓的真诚努力来结束这次禁运。
第 3 版
1.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位于非洲西部,面积九十二万三千八百平方公里,人口六千六百万,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尼日利亚自然资源丰富,矿物主要有锡、钶、(即铌)、铁、石油、煤、金、银、钨、锰、铀。农产品有可可、花生、橡胶和棕榈。 尼日利亚有军队超过十五万,在非洲大陆上除埃及外最为庞大。 尼日利亚过去是英国殖民地,于一九六○年十月一日独立。 这次政变是第三次。第一次于一九六六年一月十五日发生,联邦总理巴勒瓦及一些部长被杀死。一月十七日,陆军总司令伊龙西成为国家元首。至一九六六年七月二十九日,伊龙西被杀,戈翁成为国家元首。(原载香港《文汇报》)
2. 戈翁在坎帕拉记者招待会上发表声明
【美联社乌干达坎帕拉七月三十日电】被推翻的尼日利亚领导人雅库布·戈翁少将今天说,他接受反对他的军人政变,并且保证对新政府“尽忠”。 戈翁在坎帕拉一个人挤得满满的记者招待会上呼吁尼日利亚人同新政府合作“以确保(国家的)和平、稳定和统一”。 戈翁很平静,面带笑容,神态安详。他同记者们说笑话,心情十分轻松。 他宣读了一个预先准备好的书面声明。他不愿回答任何问题。 这位英国的桑赫斯特军事学院训练出来的军人统治者,风度就象一个哲学家一样。他一点紧张的样子都没有。他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言:“世界是一个舞台,男男女女都只不过是演员。人人都有上台的时候,也都有下台的时候。” 他对着成排拥来的扩音器和照相机说俏皮话,然后开始宣读下面的声明: “根据种种迹象,尼日利亚已经建立了一个新政府。我想说,就我来说,我也接受这一变化,并且保证完全忠于我的民族、我的国家和新政府。 “因此,为了民族的根本利益,为了我们亲爱的祖国,我呼吁有关各方同新政府全面合作,确保我们亲爱的祖国的和平、稳定和统一。 “作为一个尼日利亚人,我准备在我的国家认为是合适的任何职位上为我的国家服务。 “我借此机会对全体尼日利亚人民和尼日利亚的朋友们在我任职期间给我的支持和合作表示感谢,并且要求你们大家为了我们亲爱的祖国给予我国的新政府以同样的支持和合作。”
3. 美联社新闻分析:《尼日利亚的灾难》
【美联社约翰内斯堡七月二十九日电】(新闻分析。记者:拉里·海因策林)题:尼日利亚的灾难。 尼日利亚戈翁将军是在迅速发展的石油经济引起政府中出现根深蒂固的贪污现象后被推翻的。 黑非洲的这个最大的国家也一直受到部族的古老分歧、剧增的通货膨胀、劳工骚乱和公用事业处于实际的崩溃的折磨。 戈翁上个月作出的违背在一九七六年前恢复尼日利亚民政统治的诺言的决定,也促进了政界以及一些军方人士的不安。 近几个月中,政府也由于无法解决汽油严重缺乏,对罢工处理不善,听任拉各斯港严重拥塞现象发展,以及在大多数尼日利亚人仍是贫困的农民时,花费几百万美元组织第二届世界黑人全非艺术节,而受到批评。 至少拥有二百万人的首都已经成为一个像丛林的混乱城市,无法遏制混乱的交通拥挤、经常缺水和停电,已成为政府无能的一个象征。 也许使普通的尼日利亚人最为烦恼的是,有钱的军官乘坐高级轿车和住在豪华住宅中所展示的那样比比皆是的贪污现象。 同时,尼日利亚的群众却在贫穷中挣扎 ——他们不是住在拉各斯高耸云霄的摩天大楼阴影下的污秽的贫民窟里,就是生活在泥屋的村庄。 由于戈翁政府推迟宣布今年早些时候许诺的改组各州军事长官,军队内的不满加剧了。 尼日利亚的主要部族的分歧一直不占主导地位。但是去年的人口调查表明,北方人在人口中的统治地位引起了南方人的愤怒反应,尤其是政治上活跃的约鲁巴人。 戈翁是一九六六年发动政变上台的,并且带领这个国家进行了三十个月的流血的比夫拉战争,这场战争在一九七○年结束。 在战后的年代里,英国训练的戈翁以一个和解人的面目出现,他在增长的石油收入的帮助下,医治这个国家的创伤。 支持戈翁的是黑非洲的最大的一支军队,是一支有二十四万人的常备军,每年大约把五亿美元用于这支军队。这引起越来越多的批评,因为尼日利亚人看到一批军方骨干富起来,而石油发展对大多数人的福利却没有明显的影响。 戈翁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来自尼日利亚中部地带的小部族安加族,这使他在一九六六年接管政权后被军方选中来领导这个国家。但是由于他试图在部族对如何切这个越来越好的国家蛋糕的问题上展开的持久的争夺中持中间立场,他的地位似乎越来越不牢固。 约鲁巴人说,政府偏心,支持豪萨族利益;豪萨族人认为,约鲁巴人在政府中影响太大;而伊博族人在政府里仍然是沉默的。
4. 外电介绍尼日利亚新任元首穆里塔拉简历
【法新社巴黎七月二十九日电】新任命的国家元首穆里塔拉·鲁法伊·穆罕默德准将为戈翁将军周围的心腹之一。在比夫拉内战期间,他领导尼日利亚第二师。 他在比夫拉战争爆发时作为第二师师长返回战场,并且他的部队由于援助击溃脱离主义的比夫拉部队而著名。战争结束时,穆里塔拉重返通讯部门任旧职并晋升为准将。 在上届政府中,他担任交通部部长之职。 【路透社伦敦七月二十九日电】穆罕默德准将生于一九三七年六月,后来在位于尼日利亚北部中心区的扎里亚政府学院学习。 他从那里去桑赫斯特(英国陆军军官学校所在地)并于一九六○年二月被任命为军官。他同驻扎伊尔——当时的刚果——的联合国军队一道工作,后来迅速晋升,于一九六五年成为尼日利亚陆军通讯兵司令。 他在使得戈翁将军上台的一九六六年的一系列政变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他在内战期间的作用是军事方面的而不是政治方面的。 在一项联邦部长的正式名单中,穆罕默德的名字仅排在戈翁将军名字的后面。
5. 印度尼西亚外长马利克访问印度
【印报托新德里七月二十七日电】印度尼西亚外长马利克今天晚上飞抵这里,以进行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双边会谈。 【德新社新德里七月二十八日电】印度尼西亚外长马利克今天同印度外长恰范会晤了两小时又二十分钟。 据悉,这两位外长讨论了很可能将在下月在利马举行的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上进行讨论的一些重要问题。据悉两国外长一致认为有必要为利马会议商定出一项共同战略。他们还讨论了加强不结盟集团的团结的办法,讨论了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加强经济合作和使超级大国离开印度洋的经济和政治必要性。 这两位外长还讨论了印度支那形势发展对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影响,并且研究了泰国和菲律宾的对外政策的变化。 【德新社新德里七月二十九日电】印尼外长马利克在今天结束同印度领导人进行的为时两天的双边会谈时拜会了英·甘地总理。 总理简短地向马利克介绍了印度最近的国内情况,并使他了解她同谢赫·穆罕默德·阿卜杜拉达成的一项协议,根据这项协议,阿卜杜拉于今年二月担任了北方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首席部长的职务。 马利克预定于明天开始对克什米尔作为时三天的访问。 印度外长恰范同马利克结束了两天的会谈。 印度尼西亚表示十分希望通过签订长期协定的方式扩大经济和贸易联系。还讨论了建立联合企业的问题。 双方除了起草技术合作和民航协定外,还拟就了一项贸易协定草案。
6. 孟加拉国发生水灾几十万人离乡背井
【法新社达卡七月二十九日电】由于孟加拉国各地的水灾灾情日趋严重,有好几十万人被迫离乡背井。 官员们今天说,情况「非常严重」。因为约有一百四十个村庄被水淹没。 人们担心,连接吉大港这个港口城市和达卡的这条关键性的公路将被切断,因为这条公路上的长达一千二百三十英尺的尚博普尔公路桥上出现了几处裂缝。 如果这座桥塌了的话,粮食和其他进口货物就不可能运到首都和内地一些地区。吉大港和达卡之间的交通已经中断两天了。 目前正在诺阿卡利、费尼和锡尔赫特县进行大规模撤走居民和救灾工作。据估计,仅仅从锡尔赫特县就撤出了十万人。
7.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发生水灾
【本刊讯】拉瓦尔品第七月二十五日消息:据报纸报道,由于拉合尔、锡亚尔科特、古吉兰瓦拉和杰卢姆各县在雨季期间下大雨,一周来切纳布河和拉维河河水猛涨,结果使旁遮普遭受了水灾。 据初步估计,冲毁了一百二十万英亩的土地,两千五百个村庄被淹没,直接和间接受灾的有一百万人,十四人死亡。交通中断了。 联邦政府为了对付灾情,已命令其抗灾系统处于戒备状态以对付洪水的威胁。
8. 斯里兰卡一名市长被刺杀
【路透社科伦坡七月二十七日电】警方今天四出搜捕杀害贾夫纳市市长、总理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夫人的一位主要支持者艾尔弗雷德.杜拉亚帕的凶手。这位市长是在这个最北部城市附近的一座印度教教堂外面被人开枪打死的。 据这里的消息说,这位市长(五十二岁)和他的一位朋友在一座印度教教堂前走下汽车去参加祈祷会时,有人向他们开枪。眼下还不知道杀害他的动机是什么。.杜拉亚帕是总理的斯里兰卡自由党的党员,是主要讲泰米尔语的贾夫纳地区的亲政府的主要人物。 近来由于反对党泰米尔联合阵线煽动修改斯里兰卡的共和国宪法的缘故,那里的紧张局势日益加剧。他们说这部宪法使得泰米尔人成为比居于多数的讲僧伽罗语的人低一等的公民。
第 4 版
1. 格林在香港谈访华观感及世界局势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七月二十九日报道: 英国著名作家、记者费利克斯·格林,今晨接受了本报记者访问,答复提问如下: 记者:请你略谈一下最近这次到中国访问的目的和获得的新印象,好吗? 格林:这是我第十二次到中国,以前的访问去过多处地方,这次只是到北京,目的是写一本关于北京的书。这本书属于“时代一生活”出版社发行的介绍世界城市丛书。他们订计划前调查了二万名读者的意见,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希望知道北京,余下百分之十五希望介绍东京、伦敦等城市。因此他们要求我写这本书。 这本书将不仅仅是旅游介绍,而想讲述人民的北京,讲述人民如何生活、组织工作。我拍了一万七千张照片,选出数百帧加插在书里,全书约四万字。 我总的印象是觉得中国到达了一处分水岭。过去多年,中国是为自力更生奋斗,克服农业上的问题,和建立工业化的基础。这点现在已实现了,如今开始了真正引人瞩目的进展。中国较其他贫穷国家具有一项有利条件,就是没有外债,所有积累的资金都可以立即供自己社会运用。我曾经到过多个发展中国家,悬挂在他们颈项上的负累,是要偿还外债。例如墨西哥,百分之四十的外汇收入被定于偿还对美国的债款加利息。从整个拉丁美洲看,过去数年所得的外援,都要花在为借款缴纳的利息上,因此实际上没有援助。 中国没有这问题,她达到了今天地步,再毋须每年忧虑秋收如何,她储备足够的粮食。有人说她要进口小麦,但同时她又出口大米。一位英国专家告诉我说,中国已是一个粮食的纯出口国。 北京不再是一处“古董店”,它成为现代化城市,但具有别的现代化城市不同的特点——它的人民并不彼此隔膜,而是有紧密的关系,大家象是在一个大家庭里,对此我很有感受。我第一次访问北京时,还见有运煤的骆驼,现在都是车辆了。近至一九三○年,北京还是一个每夜关上城门的旧城,今天是中国第五大工业城市,由消费城市变成了生产城市。 我又第一次参观到中国的地下城。这是很使人惊异的建设。他们不仅建设一个新的地上城市,还建了一个地下城。 我深刻的体会是觉得把三个方面结合,取得协调:政治方向、个人道德行为和工作态度。数年前由于越南战争的触发,美国青年勇敢地蔑视所有权威,要重建一个新社会。但他们都失败了,因为这三方面不能协调。他们有好的政治目标,但个人则有沉溺毒品、女人和无政府主义的行径。对于工作,他们越少做工夫越好,仅维持基本生活够了。因此三方面互相矛盾。但在中国,成功地结合起来。 问:你在一九五七年首次访问中国后,曾说受到很大震动,因为从阅读西方报道所理解的,同中国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如今经过多年,你认为差距是否仍存在? 答:无可否认是如此。西方对中国的理解,仍与实情有距离。在一方面,现在西方是较熟悉中国物质上的成就。第一次我访问中国回来,说他们在自制汽车,人们很惊讶。如今是知道和接受了中国的科技成就,数天前发射第三颗人造卫星,人们不以为怪。但在另一方面,对于这些物质成就如何得来,对于团结这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哲学,许多人则不明白。从这个意义上说,认识中国是变得更艰深了,因为中国人民经过清除刘少奇、批林批孔,以及目前的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已变得更深涵地具有政治觉悟,这是西方人士不容易理解的。 问:你谈到了中国筑地道,是否认为有此必要?上次你在港演说印支局势时,曾称“缓和”只是烟幕。在最近美苏“太空握手”和要召开欧安会时,对此有没有新的见地? 答;所谓“缓和”,完全是骗局。两个超级大国既勾结,又进行剧烈争夺。如果真有缓和,为什么两国加紧扩军备战?苏联在这两三年里增加的军备是惊人的。两个超级大国关系是怪异的,一方面彼此需要对方,如苏联要美国的科技,美国要有出口市场,因此双方有勾结的因素。但是基本是争夺。虽然知道核战争的毁灭性,如果一方面对败局时,仍要不惜进行核战的。 我觉得战争的可能性很大。我们是处于战争前的局势,矛盾正在发展,正如在三十年代时一样。周恩来总理讲得很对,战争是可能发生的,问题是战争引起革命,还是革命制止战争。所有“缓和”论调都是废话,应该看事实。苏联在积极扩军,而欧洲的政治和经济正分崩离析,英、法、意等国没有足够的军力防御苏联,只得靠美国,危险因素很大,这些就是事实。 中国的地道对于正面被核弹击中的地方,自然没有作用。但如果不被直接命中,就可以让人民安全疏散。其次,地道证明了中国是积极防御侵略战争,于是对敌人产生一种阻吓作用,使之要另谋打算。第三是中国人民经过这些努力提高了备战观念,他们不怕战争,深知自己是不可战胜的。强大如美国既打不赢越南,有谁能战胜中国。因此他们是感到安全的。 问:你曾在美国居住多年,认为公众对中国台湾问题的态度怎样? 答:美国人民要比政府先进得多。他们知道中国一定要解决台湾省问题。经过越战后,他们不要美国牵涉入国外的侵略战争。现在达到了奇妙的处境,美国拥有强大的军力,但如果要派兵侵略别国,必要遭受国内人民强烈反对。美国军队唯一可以发挥的作用,是保卫本土。 问:在《敌人》一书里,你研究了美国情况,认为她是帝国主义。你对于苏联有何看法? 答:苏联形式上不存在私有制,然而是帝国主义。它要把自己的意旨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它存在一个特权阶级,要动用武力维护私利。我认为苏联是扩张主义的国家,把控制各国作为长远目标。我不认为它的第一目标是中国。它有第一目标是欧洲,因为控制了欧洲,它就立即居于世界列强的主导地位。它已进行了渗透活动,法国有亲苏的共产党,意大利有亲苏的共产党,葡萄牙的共产党也可能是亲苏的,英国一些工会受苏联的影响。目前是如此的境地:竟然是一些右派比左派更明白苏联的危险性。有些人以为苏联是社会主义的,企业国有化就是社会主义。实际上苏联已不是社会主义,把企业收归国有,仍只是国家资本主义,政府与大资本结合的结果,是希特勒式的政治经济情况,所以我同意中国所称,苏联是社会帝国主义,以区别于一般的帝国主义。
2. 美洲国家组织会议通过取消制裁古巴的决议
【美联社圣约瑟七月三十日电】美国和美洲国家组织的另外十五个国家昨晚投票决定取消它们在十一年前对共产党古巴实行的经济和政治制裁。 这个决议是以十六票对三票通过的,两票弃权。这个决议允许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随意同卡斯特罗的政府恢复外交和贸易关系。 智利、乌拉圭和巴拉圭反对这个行动,而巴西和尼加拉瓜弃权。 在表决后,墨西哥外长拉瓦萨兴高采烈。他说,“今天对美洲来说是解放的一天。” 他又说,孤立古巴的企图是不公正的,现在,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收回了它们在一九六四年遭到损害的那部分主权”。 同美国一道投票赞成取消制裁的国家有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墨西哥、巴拿马、秘鲁、多米尼加共和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 美国首席代表威廉·梅拉德发表声明说,这项决议使得“恰当地观察”古巴问题,“并允许我们把多方面的力量集中于本半球更加根本的问题”。 阿根廷大使胡利奥·塞萨尔·卡拉萨莱斯欢呼这个表决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他说,现在,本半球国家可以“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于拉美伟大的事业——团结和发展,不要无益的分散注意力,消除麻痹停顿的幽灵。”
3. 香港《大公报》资料:《我国的三颗卫星》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七月二十八日刊登一篇题为《我国的三颗卫星》的资料,介绍我国三次发射的三颗人造卫星的情况,摘转如下:第一颗卫星奏《东方红》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一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腾空的,它可以播放《东方红》乐曲和遥测讯号。当时,许多人争相收听这个由我国古代编钟奏出来的《东方红》乐曲的前三句。第二颗卫星曾工作多年我国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一九七一年三月三日腾空的。它是一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地向地面发回了各项科学实验数据。 西德《法兰克福汇报》在去年三月六日曾经刊登一篇报道说;“一颗中国的卫星绕地球转了三年。据西柏林威廉—弗尔斯特天文台台长哈罗·齐默尔说,这颗‘中国二号’卫星,还一直向地球发回测量数据,而且几乎还看不出电力的老化。齐默尔说,这颗卫星具有高质量的能源供应,迄今只有美国的卫星才能超过它。”第三颗卫星Y地最近与前两颗卫星成为鲜明对比的是运行轨道。上两颗卫星轨道的最远点,分别是二千三百多公里和一千八百多公里,这颗卫星的最远点则是四百六十八公里,与地球的距离缩短了很多。至于最近点,也同样地从四百多公里、二百多公里,缩到一百八十六公里了。 由于运行的椭圆形轨道缩小,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从一百分钟以上缩减到九十一分钟。每昼夜绕地球十六圈新华社在公布第一颗我国人造地球卫星的消息时,曾同时公布了世界各处观测卫星的时间表,差不多包括了全世界的著名城市。以第一颗卫星的速度来推算,它一昼夜可绕地球飞行十二圈。第三颗卫星既然可以一昼夜绕地球飞行十六圈,速度加快了三分之一,世界上就将有更多的地方可以观测这颗卫星了。
4. 香港《文汇报》刊登名词解释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七月二十八日刊登一篇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名词解释》,全文转载如下: 卫星。围绕行星运转的星球叫做卫星。例如月球绕着地球运转,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就是用人工制造的、发射出去绕着地球运转的物体,它象月球一样绕着地球转。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夹角度数表示什么? 夹角小,发射火箭所需能量就较小;夹角越大,发射火箭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大。从夹角的大小可以看到发射火箭的力量。 夹角小,卫星运行的轨道,就在赤道附近,离赤道远的地方看不到;夹角大,卫星运行的轨道在大部分的陆地上,因而许多地方都看得到。 我国发射的人造卫星的夹角是比较大的。第一颗是六十八点五度,第二颗是六十九点九度,现在这一颗是六十九度。(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夹角是六十五度,美国第一颗的夹角是三十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