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06-20
第 1 版
1. 外电报道:谢尔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德新社华盛顿六月十七日电】西德国家元首谢尔今天在国会联席会议上讲话时说,德美伙伴关系扎根于大西洋联盟和共同的价值。 谢尔讲话的基调是强调绝对需要取得谅解,以帮助实现欧洲的团结。他说,欧洲同美国有永久性的工作关系,需要有自己的动力和雄心。谢尔承认波恩和华盛顿之间“经过考验的政治伙伴关系”,他说:“我们的伙伴关系使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它使我们有可能实施东方政策(对东欧的政策),使我们能够解决复杂和危险的柏林问题。 “柏林的自由的基础不光是国际协议而已。自从美国公民在空运期间冒着生命危险,甚至牺牲生命以来,柏林的自由靠行动得到了保持。柏林的自由还靠肯尼迪总统称自己是个柏林人这样的言词得到了保持。柏林仍然是欧洲东西方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正是在这个地方,任何缓和政策的力量和我们联盟的力量受到了考验。” 谢尔说,当他自己的一代进入政治舞台时,“我们认为美国提供的榜样证明,西方民主的概念是对付这类最困难的问题的合适基础”。 谢尔总统祝美国政治领导人成功地履行“范围超过大西洋地区的职责,首先实现中东和平的努力取得成功”。 谢尔然后谈到了第三世界的重要问题。他说:“我们必须负起共同的责任来回答来自五个大陆的重要问题:明天的谷物和大米短缺、人口压力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日益增加的军事安全的费用。” 谢尔说,欧洲共同体九国“相当友好地同非洲、亚洲和加勒比国家制定经济合作的方法。在长期的谈判中,许多主权伙伴国极不相同的看法和利益已经得到了调和。这是同第三世界进行多边合作的大有可为的例子。这表明,欧洲共同体对世界经济可能起稳定作用”。 【美联社华盛顿六月十七日电】西德总统谢尔今天重申,他的国家不会放弃关于重新统一这个分裂的国家的主张。 谢尔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讲话时说:“一个国家决不能放弃以国家统一作为一个政治目标。”但是这位西德领导人排除了以武力作为统一国家的手段。 谢尔设法使福特政府不要担心越南问题使盟国对美国的信任受到了损害。“最近的事态发展并没有使欧美的团结松弛,情况并不象某些人可能认为的那样,也不象其他一些人可能希望的那样。相反的,已经为联盟腾出了更多的精力……的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意识到了我们的互相依赖”。 【法新社华盛顿六月十七日电】西德总统谢尔在特别召开的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讲话时强调欧美需要进行合作。 谢尔说,在社会上正义得不到伸张的情况下,就不能存在政治自由,他说,西欧和美国今天有责任解决世界上重要的问题。
2. 美新处报道:《基辛格、谢尔谈意大利选举》
【美新处华盛顿六月十七日电】题:基辛格、谢尔谈意大利选举 国务卿基辛格和西德总统谢尔一致认为,意大利共产党在地方选举中所获得的选票加强了意大利的非民主力量。这两个人都对提问的人说,他们认为,意大利选举的趋势并不是不可改变的。 基辛格说:“这是一次地方选举,在全国选举中,我可以肯定,其他考虑将会发挥作用。” 谢尔总统说,他认为,要对意大利的选举“作出最后分析还为时太早。但是我们是关切的”。这位总统说:“看来,目前共产党的力量增强了,中间党派失去了选票,对一个民主国家来说,出现一种虚弱的中间党派结构决不是好事。” 当有人问基辛格,他对共产党人在选举中的表现是否感到意外,基辛格说,“是的。”
3. 美联社记者评意大利选举
【美联社纽约六月十八日电】(记者:瑞安)意大利的选举和最近其他的事态发展,使得只是在最近由于福特在布鲁塞尔最高级会议的所作所为而明亮起来的天际又黑暗起来了。 共产党在意大利地方选举中显示强大的力量,土耳其扬言要把美国赶出在那里的军事设施,希腊继续不得安宁和葡萄牙在很大程度上左倾,这一切都有着使横越地中海、从东南端到西南端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结构发生破裂,出现一个破孔的危险。 意大利共产党获得了百分之三十三点四的票数,它比长期以来居统治地位的天主教民主党人只少五十万票,现在它将更大声地要求它所谓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妥协”,这就是说它要求在意大利政府中有很大的发言权。即使只是看来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意大利将成为十五国北约联盟的一个非常不可靠的成员国,而这个联盟存在二十六年的主要原因,是防范得到苏联支持的共产主义想象中要实现的目的。 如果这就是北约必须应付的全部问题,那也是够多的了。但是由于两个成员国希腊和土耳其在长期未解决的塞浦路斯问题上发生冲突,北约的东南翼显得赤裸裸的。看来美国无法满足一个盟国而不惹怒另外一个,因此陷入了某种瘫痪状态。在苏联早已向北约的海军力量挑战的地中海地区,除了意大利、希腊和土耳其以外,还有其他一些令人烦恼的因素。 北约必须考虑,当年迈的铁托总统从那个共产党国家的舞台上消失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不能排除苏联争取重新控制南斯拉夫党的可能性,那样就会使北约的困难更为复杂。 在北非沿岸的地中海南端,利比亚公开敌视美国,阿尔及利亚不太友好。再往西,西班牙年迈的领导人佛朗哥不久将离开舞台,这将使守卫直布罗陀海峡的伊比里亚半岛的已经捉摸不定的前景变得更加难以捉摸。 北约此刻的最大问题是政治和经济问题。
4. 日报报道:日外务省人士对苏联声明的反应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六月十八日晚刊刊登一则消息,摘要如下: 苏联政府就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霸权问题发表了政府声明。声明的内容,尽管是日本政府已经预料到的,但是,认为苏方正式地表示反对写进反霸条款,是它正式地开始动摇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因而持有戒心。 关于苏联政府的声明,采取了葛罗米柯外长事前通知日本驻苏大使重光的一种破例的做法,正因为如此,外务省人士认为,苏方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发表声明,其目的是动摇日中条约乃至提出警告。 苏联本想牵制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动向,可以肯定它在窥视何时发表政府声明的时机。 但是,关于苏联在这一时期发表声明的效果问题,外务省人士采取冷淡态度,他说,“如果日中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则有情可原,但是,在谈判陷于胶着状态时,苏联采取这一行动,其效果将是适得其反。”同时,外务省内还有人表示反感说,“日本方面在日中谈判中极力反对霸权,而苏联竟发表声明,这是不打自招。对于苏方的见解,日本政府将通过国会答辫等形式提出反驳。” 苏联方面迄今为止通过苏联驻日本大使特罗扬诺夫斯基同自民党国会议员进行接触,牵制日中条约谈判,但是,可以认为,正式谈到霸权问题,是苏联政府正式的反扑。日本政府极力警惕被卷进中苏对立之中,外务省人士初步的态度是“苏联的声明不会影响日中谈判”。但是,不能否认,日中谈判将因此而更加复杂化,日中谈判肯定地会拖延下去。
5. 塔斯社电讯:《对日本政府的声明》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十八日电】题:对日本政府的声明 近来,中国领导对日本施加影响以使日本同第三国,包括同苏联的关系复杂化的做法表现得日益明显。这点最露骨地表现在北京力求用一切手段把矛头首先是对准苏联的条款强行载入目前正在进行缔约谈判的和平友好条约中去。中国领导人的这种行径,反映他们打算以这种或那种形式把日本纳入自己对外政策的轨道。因此,莫斯科认为有必要表明以下意见。 苏联和日本曾不止一次声明,加强睦邻友好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且也是对远东和全世界和平与稳定事业的巨大贡献。苏联坚定不移地遵循这一方针。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今年二月三日给日本三木首相的信中曾强调指出,我们两国是邻国,客观必要性要求我们之间的关系应当沿着真正友好、睦邻和互利合作的道路发展。 一切迹象表明,这也同日本领导人的看法并无分歧,因为他们也曾多次表示愿在对苏关系中实行这样的方针。 苏联政府相信,日本政府同第三国发展关系时,不会采取任何可能损害苏日关系发展的那种做法。 为了苏日两国的共同利益,应当对为了自己的狭窄意图而企图制造改善苏日关系障碍的第三国的任何行动,给予应有的回击。苏联遵循的正是这一方针,并指望自己的邻国——日本也采取同样态度。
第 2 版
1. 意大利全国地方选举结束
【合众国际社罗马六月十七日电】意大利共产党人在窗户上挂出了红旗,并欢呼他们今天在皮亚察斯的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这个国家的资本家对这一点的反应是在股票市场上减少损失。 共产党在十五日和十六日的全国地方选举中获得了惊人的胜利,得票二百五十万张,比意大利过去三十年的执政党天主教民主党得票百分比只差百分之二。 虽然这次选举不涉及议席,但是政党人士认为这次选举对执政党是预兆不祥的,执政党的声望在通货膨胀、失业和关于贪污的指责的压力下不断降落。 共产党第一次在罗马、米兰和大部分其它大城市(包括传统主义思想很浓的那不勒斯和塔兰托)成为最大的一个党。来自农村地区的最新选举结果勉强使天主教民主党重新处于第一位。 政治家说,看来社会党(它在选举中也取得一些进展)肯定会停止支持天主教民主党总理莫罗,从而造成一次政府危机。预料他们将为自己要求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并要求使共产党在某种形式上参加政府,共产党在过去二十八年一直未能参加政府。 米兰股票市场猛跌,菲亚特股票跌百分之九,皮雷利跌百分之十一,蒙特爱迪生跌百分之十。 在据认为是对人民情绪的一次重大考验的投票中,共产党得票百分之三十三点四,比一九七○年第一次地方选举增加将近百分之六。天主教民主党得票百分之三十五点三,比一九七○年减少将近百分之三。(据报道,社会党得票百分之十二,增加百分之一点六——本刊注)社会党书记处书记西尼约里莱说:“对于向左转的总趋向必须给予前后一贯的答复,最有意义的答复是具体地承认共产党在管理全国的地方政府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 天主教民主党书记范范尼(他对于把选举变为反共产党和反社会党的运动这一点要负主要责任)已要求党的执行委员会十九日开会讨论下一步怎么办。 【法新社罗马六月十七日电】罗马市议会的共产党党团领导人要求市长(天主教民主党人)辞职。这是意大利共产党在本周的地方选举中获得大胜的第一个具体结果。 韦特雷在要求市长达里达辞职时强调说,共产党人已在罗马以百分之三十四点八对百分之二十八点八的选票击败了天主教民主党。
2. 意《周刊》杂志报道说:在意大利有七百名苏联间谍在活动
【本刊讯】意大利《周刊》杂志六月十一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在意大利有七百名苏联间谍在活动。 头号间谍名叫盖·费·鲍佐夫,五十三岁。他十分了解意大利。从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起就担任了苏联驻罗马大使馆的参赞。外交活动只是一种掩护。鲍佐夫是在我国的苏联特务头子。他的下属中还有大使馆的另外两名官员。一个是他的顶头上司,名叫雅· 阿·奥斯特列夫斯基,从一九七一年十月十六日就在罗马。当尼基塔·里约夫大使不在时,奥斯特列夫斯基就领导着这个外交使团的八十名官员(这是一个很显眼的机构。美国大使馆的外交官大约才十二人)。另一个是大使馆的新闻专员列·萨莫奇瓦列夫。一九七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升为参赞,去年十一月被派到驻意大利使团里来。 这些都记在一份档案里了。这份极保密的文件已在莫罗手中几个月了。这份文件的最初起草人是维托·米切利将军,他当时曾为安德雷奥蒂写了一份关于苏联在意大利间谍的报告,当时安德雷奥蒂是总理。文件估计,苏联在我国的特务大约有三百或四百人。今天,苏联和其他东方国家(在我国)间谍有七百人,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在西方国家中这是最高的。 意大利是最明显的国家。在欧洲,苏联特务利用成千的共产党人组成自主的团体,这些团体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各国制造紧张局势。 福特在罗马同我国政府领导人谈过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十分微妙的问题,他们可能要求白宫做一些事情。 现在在罗马流传着已泄露出来的一份秘密报告——苏联共产党政治局发给西方共产党的一份指令——的内容。这项文件是去年十月的,但是却保持充分的有效性。克里姆林宫要各兄弟党持绝对无成见的态度。“所有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使统治阶级屈服于人民愿望的组织。任何抵抗的企图都要用强力粉碎,如果必要的话,要让有关的人搞政变。”
3. 美报报道:《美国报告说安全会谈有进展苏联愿把军事演习通知西方》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六月十日刊载一篇报道,题为《美国报告说安全会谈有进展,苏联愿意把军事演习通知西方》,摘要如下: 苏联已经通知西方政府,它愿意对在东欧——包括一部分苏联领土——进行的军事演习事先提出通知,以作为改善东西方关系的建立信任的一个措施。 美国高级官员今天说,虽然在关于进行演习需要提出通知的地区的确切限度上还有待在日内瓦商定,但是苏联谈判代表已在原则上答应这个地区将延伸到苏联境内二百多英里。 官员们说,关于多大规模的军事力量需要提出通知还没有取得协议,虽然人们预料这个规模将在苏联的一个师一万二千人到一个军四万五千人之间。 苏联和它的东欧盟国在去年夏天已经同意,东西欧的军队演习应当有对方的军事观察员参加。 一个美国高级官员说,但是,在日内瓦的三十五国谈判中关于军事演习问题的其余部分一直到前几周以前没有什么进展。 他说:“现在我们正在接近于取得突破了。” 苏联领导人经常表示希望这个会议结束时举行一次由国家和政府首脑参加的最高级会议。西方国家仍然没有表明对举行最高级会议的肯定态度。
4. 就美在西班牙的基地问题美、西代表举行第六轮会谈
【路透社华盛顿六月十六日电】西班牙和美国今天开始就美国在西班牙的军事基地的前途问题举行第六轮谈判。 西班牙的代表团由外交部副部长胡·何·罗维拉率领,美国的代表团由无任所大使罗伯特·麦克洛斯基率领。 人们认为,西班牙将竭力要美国离开东马德里外面托雷洪的西班牙基地。美国在那里驻有一旦在地中海地区发生战争它将使用的空中打击力量中的大部分。 这些飞机可能移驻到离马德里再远一点的另一个基地上。 美国官员认为,西班牙还在利用美国在它的国土上设有基地的情况作为同美国建立更密切的防务关系的一种方法。 美国官员说,预料目前这轮谈判将持续数天。上一轮会谈是四月二日到五日在马德里举行的。
5. 土耳其向美提出一项照会
【美联社安卡拉六月十七日电】土耳其今天对四个月之久的美国军火援助禁运进行报复,要求美国在三十天内开始谈判美国在土耳其的基地的地位。 向美国大使馆提出的一项照会说,如果“不采取行动开始谈判”,美国在土耳其的二十个军事设施将面临“一种新的局面”。照会没有详谈。 外长查拉扬吉尔说,“美国的决定在所有方面都既不公正也是错误的”,土耳其“一直等待改变这个决定,但是徒劳无益。 “土耳其最后必须考虑采取报复行动,因为我们的希望遭到了一种越来越反对土耳其的态度的打击。” 土耳其发出照会之前,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阁就采取对等措施对付美国对土耳其的军火禁运问题进行了一天的讨论。 报纸报道,这些措施包括逐步取消在东部同俄国交界地区的和面对黑海的主要的美国军事侦察站。根据土美共同防务协定在土耳其建立了大约二十个这样的中心。 【合众国际社安卡拉六月十七日电】外长查拉扬吉尔今天说,土耳其在对美国在土耳其领土上的军事基地采取单方面行动之前,决定给美国三十天的时间来开始谈判取消武器禁运问题。 土耳其报纸消息说,如果由美国国会施加的武器禁令到七月十五日前未予取消的话,安卡拉将关闭设在本国的二十五个美军基地。这些基地包括在黑海与苏联海岸相对的收听苏联导弹发射情况的美国情报收集基地。 查拉扬吉尔还说,福特总统已写信给安卡拉,但他拒绝透露信件内容。 【美联社安卡拉六月十五日电】土耳其总理苏莱曼·德米雷尔星期日指出,除非美国国会放宽它的武器禁运,否则土耳其将采取坚决的行动来结束三十年来美国人一直在这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存在。 德米雷尔还请求土耳其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伙伴们避免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东南要塞瓦解和为治愈被美国武器中断所造成的创伤而作出贡献。
6. 法报文章:《意大利正在变成红色》
【本刊讯】法国《法兰西晚报》六月十八日刊载一篇文章,题为《意大利正在变成红色》,摘要如下: 意大利正在变成红色。虽然这一事件一直是预料中的(它引起的反响将超出意大利边界以外,特别将传到其它“拉丁”国家里),可是没有一个人预料到共产党会有这样大的跃进,而执政三十年的天主教民主党会有这样大的后退。这样,几年来一直未能进入政府的并且向天主教民主党建议(这是著名的“历史性妥协”)共享政权的意大利共产党人,现在接近于达到他们的目的了。 【塔斯社罗马六月十七日电】题:意大利左派力量的重大胜利 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恩里科·贝林格说,意大利共产党在最近的选举中获得的重大胜利,证明了人民要求改变领导国家的方法、实现向加强和发展民主与自由方面的转变并沿着独立与民族团结的道路前进的意志。 当地评论家就地方选举结果发表评论指出,意大利共产党——百分之三十三点四的选民投票赞成该党候选人—— 正在有力地前进和社会党地位的加强,都证明最近几年来在意大利国内政治舞台上发生了深刻变化。选举结果说明,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拥护主张使国家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焕然一新的意大利共产党的政治路线。
第 3 版
1. 《一切都附带条件,苏联给印度援助的背后》
【本刊讯】美国《前卫》周刊六月十八日一期登载纳拉扬·巴塔查里亚发自印度加尔各答的一篇专稿,题为《一切都附带条件,苏联给印度援助的背后》,摘要如下: 苏联给印度的援助的真实面貌是怎样被伪装起来以掩盖其社会帝国主义性质的? 这里的印度共产党和国外的其他修正主义者都企图辩白说,苏联给印度的“援助”跟美国和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援助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提出的论点如下: 苏联的援助是发展印度的重工业,因此是鼓励自力更生的,而美国则避开援建这方面的工程,以便保持(印度的)依赖性。苏联贷款的利率和偿还条件比其它大国的“宽”。苏联援助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国营经济部分,从而削弱垄断资本的力量。苏联的武器和军事援助是用来维护这个地区的和平和保卫印度的独立的。 这些说法背后的真相如何呢?新型的殖民主义 首先,所谓当今的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和新殖民地不发展重工业而是象过去一样仅仅榨取原料输出制成品和建造从属性的加工工厂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帝国主义的控制是采取了新方式——垄断技术专业知识和备用部件供应来源。此外,所提供的设备往往是过时的,其结果是受援国无法生产出可以在世界市场上与先进国家相竞争的资本货物。 苏联采取的也是这样的做法。当一项工程计划的贷款定下以后,一切就必须按照苏联的“建议”进行——从选择厂址、设计、投资、原料和设备的调拨直到产品的分配。所有备用零件都必须从苏联购买,而且他们对印度工程师为了本国利益可能作出的任何决定拥有否决权。 对用苏联援助建立的工厂都强加了条件。例如,在巨大的波卡罗钢厂生产的全部钢锭,都必须运往苏联,直至一九七八年。此外,备用零件必须从苏联购买,尽管这些零件比从其它国家买的质量低。代价高昂的“友谊” 苏联人在印度的由他们控制的一些企业中所保留的“专家”,超过了英美帝国主义者。在波卡罗钢厂,现在仍有约五百名这样的专家,他们住在单独的地方,生活豪华,所拿的工资比给印度工人的工资多得无法相比。现在的情况仍然是:印度付给外国的购买技术知识的全部费用中,有百分之四十的钱是付给苏联的。 印度一直被迫生产原料只能从苏联购进、成品必须卖给苏联的机床和棉纺织品。 据《金融快报》的一则报道说,印度在一九七二年不得不从苏联购买两万吨棉花。虽然在印度市场上棉花的价格是二百三十七美元一包,但付给苏联人的却是三百二十五美元一包。更有甚者,用这些棉花生产的棉纺织品还必须要以低于这里市场价格的价钱再卖给苏联。 结果印度至少损失了二百五十万美元。苏联又把这批货物以很高的价格出售给其他国家,有时还不顾印度的抗议,贴上“苏联造”的商标。 这不是资本输出和对印度劳动人民榨取超额利润又是什么?印度确实为同苏联的“友谊”付出了代价。 不错,苏联贷款的利率是低的。但是一个不发达国家面临的真正问题是:接受贷款者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来还本付息,以便能出售有关企业的产品,以其收入来清偿债务。不这样的话,接受贷款者就不得不借新债来还旧债了。 在这方面,苏联并没有把偿还期限规定得对印度方便。印度在一九六八——六九年从苏联得到了五千二百五十万美元的贷款,而还本付息的钱是七千八百七十万美元;在一九七一—— 七二年,印度借了二亿四千二百五十万美元,而偿还给苏联的是四亿三千七百五十万美元。 为苏联的“低利率”所付出的另一代价是订立不平等条约。一九六九年,苏联人利用印度的黄麻危机,所付的黄麻出口税比通常少百分之三十。俄国人卖一吨镍给欧洲得到的是一千八百七十五美元,但是印度必须付出一倍于此的数目。苏联的米格21型飞机在世界上的售价是七十七万五千美元,但在印度生产的同样的飞机却要花费一百三十万美元,因为单是从苏联进口的部件就要花一百万美元。唆使扩张主义 苏联向印度提供武器援助的性质同帝国主义通常的做法没有丝毫区别。首先,它使印度在飞机、坦克和其他武器上依赖苏联。尽管印度再三要求,苏联也不肯向印度提供制造米格飞机的全部设计图样。结果印度不得不关闭了三个生产米格飞机的工厂,同时在这些工厂里印度也不可能自行生产其他种类的飞机。 苏联的军援对印度次大陆和邻近地区的国家和民族也并不意味着和平和独立。正是苏联的援助使得印度能够并怂恿印度去实行肢解巴基斯坦的阴谋,并在“解放”孟加拉国的借口下,在东巴(现孟加拉国)建立了傀儡政权。 也是由于苏联提供了武器,印度除了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边境外,还并吞了锡金,剥夺了克什米尔人、那加人和米佐人的自由。 苏联在印度所起作用的这些例子表明,苏联的“友谊”远不是援助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革命的斗争,而是等于制服和背叛。
2. 印国大党议会党团通过决议宣布信任英·甘地
【美联社新德里六月十八日电】印度执政的国大党今天宣布信任英·甘地总理,并说她的领导对这个国家是“不可缺少的”。 国大党的五百多名议员一致给了信任票。他们是有权决定谁任政府首脑的最主要的议会党团。 国大党议员们在甘地夫人被宣判在选举中有舞弊行为之后六天举行的这次会议上叫喊他们同意一项允许她继续当总理的决议。但是,这项决议没有设法解决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即如果最高法院裁决甘地夫人在对判决提出申诉期间先下台,那将发生什么情况。 决议的实效段落说:“英·甘地象征着今天复兴了的印度和印度人民的愿望。国大党和全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她的领导和指引。 “本会议重申完全信任和信赖她,坚信她继续任总理来进行领导对于这个国家是不可缺少的。” 国大党主席巴鲁阿在宣布通过决议时没有人表示反对这项决议,巴鲁阿也没有问有没有人要投反对票。 预计这场危机中的下一个事态发展将在甘地夫人的律师提出她的申诉时出现。 【路透社新德里六月十八日电】国大党议员们通过的这项决议草案是粮食部长贾格吉凡·拉姆提出的。 外长恰范在表示支持这项决议时说,甘地夫人在领导国家方面的作用已使她“同印度人民的生活不可分离了”。 至少有三个议员由于没有出席会议而引人注意。这三个人是前国务部长莫汉·达里亚(他是以道义为理由公开要求甘地夫人辞职的唯一国大党议员)以及钱德拉塞卡尔和克里尚· 坎特。据认为这三人都是接近针对政府的有名气的反贪污运动的和平主义领导人贾雅普拉卡希·纳拉扬的,他们常常要求纳拉扬和甘地夫人进行对话。 【路透社新德里六月十七日电】印度的反对党领导人今天对英·甘地总理说,他们不会容忍她在对政治舞弊罪的上诉过程中将采取的任何破坏议会民主的行动。 他们在这里举行了一次会议后说,政府已采取了一些行动来拖延预定下月要开始的议会雨季会议,以回避最高法院可能作出的拒绝延长阿拉哈巴德高等法院缓期执行的期限的决定。 推迟雨季会议还有助于甘地夫人在如果最高法院拒绝给予绝对的缓期执行期时克服执政派国大党内在是否需要推选一位临时总理的问题上发生的严重分歧。 反对党说,如果推迟举行雨季会议,那就是破坏议会规则。 这些领导人还说:“我们愿意代表国内的主要的反对党提出警告:这种做法是不能容忍的。”
3. 南越革命政府举办政治学习班 杨文明、陈文香参加学习
【路透社西贡六月十六日电】据官方发表的一项公报说,南越两位前总统杨文明和陈文香受命参加政治再教育学习班。 该公报说,这个学习班是为南越前政权的高级官员们举办的。除了参议员、众议员、各政党领导人和各省省长外,旧政权的最后两任总统杨文明和陈文香也将参加这个学习班。 这个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班已经开始了。 为较低级的政府官员、军士和一些平民举办的一个为期三天的类似的学习班刚刚结束。 一些人说,这些学习班是在非常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圆满地回答了关于再教育方面的问题的学生,在学习班结束时发给证书,正式说明,他们已清除了所受到的阮文绍总统政府和美国的宣传影响。 让那些考试不及格和不“理解临时革命政府的政策”的人再学一期。
4. 香港《文汇报》资料:《英迪拉·甘地其人》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六月十五日刊登一则题为《英迪拉·甘地其人》的资料,摘要转载如下: 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出生于一九一七年十一月,现年五十八岁。是前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女儿,她的丈夫姓甘地,曾经做过议员,在一九六○年死亡,她的丈夫与以提倡“非暴力”的甘地并无亲属关系。 在尼赫鲁未死之前,英·甘地作为他父亲的主要助手,参与统治印度的事务,并逐步爬上为印度统治集团的主要人物之一。一九五九年任国大党主席,一九六六年担任印度总理至今。在她当政时期,印度面临一连串的经济和政治困难,这是同她的内外政策分不开的。
5. 泰国当局称有大批武器弹药正从老挝运入泰境供应人民武装
【法新社曼谷六月十五日电】警方人士今天透露,大批转运的武器弹药目前正从老挝偷运进东北的一些府,以供给得到北越难民支持的当地的泰国叛乱分子。一位边防巡警人士昨晚透露,定期转运的武器已运进泰国,换取从越南难民那里征收的捐款。 据边防巡逻警察的报告,这些武器是用能轻易避开湄公河上的泰国巡逻艇的大批长尾船运进泰国的。 在这里的越南居民的骨干人员流传的秘密消息说,这些武器将供“解放”泰国东北部之用。
第 4 版
1. 共同社报道:《首相说苏联声明是一种误解》
【共同社东京六月十八日电】题:首相答辩说苏联的声明是一种误解 在下午的质询中,三木首相对于苏联就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正式发表了表示反对的声明,强调说:“是基于对(日本方面的)真意的误解。” 同时,他重申了日本政府的想法:“这项条约并不是以苏联等特定国家为目标而缔结的,‘霸权条款’是适用于世界任何地方的和平原则之一。‘霸权条款’需要回到正题上来,离开正题,造成了种种揣摩和臆测是令人遗憾的。” 【时事社东京六月十八日电】在十八日下午的众院内阁委员会会议上,公明党的鬼木胜利就苏联通过塔斯社发表的关于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的声明询问了政府的见解。对此,三木首相回答说:“不能认为(在日中谈判中中国是)针对第三国而说反对霸权的。”但另一方面首相又说:“现在霸权问题离开了正题。要回到反对霸权是和平原则之一这种本质上来。”暗示把日中谈判的焦点反对霸权作为一般问题来对待。 【时事社东京六月十八日电】题:宫泽外相说,对日中谈判没有影响,难于理解苏联的声明 宫泽外相十八日下午在众议院外务委员会会议上,就苏联政府关于霸权问题的对日声明说:“我国以发展同所有国家特别是同近邻国家的友好关系为基本方针。苏联政府发表这样的声明是难以理解的。今后想通过外交途径来说明我国的想法。”这番话是回答社会党楢崎弥之助的质询时说的。 宫泽外相还说:“苏联的声明同十二日葛罗米柯外长事前向驻苏大使重光表明的内容相同。那时,重光大使解释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无意使同第三国的关系复杂化。”同时还表明今后的日中谈判不会由于这一声明“而受到任何影响”。 楢崎询问外相说,“苏联的声明对日中谈判不是一种干涉吗?”宫泽外相说:“我不认为苏联的声明已经干涉了日中谈判和日中关系。大概其意图不是干那种事(干涉),而且我国是不被干涉的。”对于苏联在这个时候发表对日声明的问题,他回答说:“料想可能是审慎地表明了苏联的担心。但这种事用不着担心。日本原本是不考虑做那种事的。” 据料,外相的这个答辩间接地表明了我国无意把反对超级大国霸权主义明确写进日中条约。
2. 共同社报道:《不受杂音干扰,继续进行谈判》
【共同社东京六月十八日电】不受杂音的干扰,继续进行谈判,外务省对苏联声明的态度 十八日,苏联政府声明说,要慎重地进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对于这一声明,外务省认为这是苏联正式地表明了反对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态度。但是,占上风的看法认为,日中谈判不会受这个声明的影响,并打算要不受这种“杂音”的干扰,坚持一如既往的方针,同中国进行谈判。 外务省人士就苏联在日中谈判正处于非常微妙阶段的目前时刻囿于声明的形式表明态度的意图认为,在于破坏明文记载最大的着眼点“霸权条款”的可能性,同时,阻止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另一个外务省人士就苏联的这种露骨的行为说,“已经考虑到了”,强调今后也应该按照日本的基调进行日中谈判。但是,他忧虑中国会由于苏联政府的声明而感到焦急,并担心其结果将使谈判的潮流改变。他还说,可以设想,作为反作用在国内将会出现“应该把‘霸权条款’塞进正文”的舆论。 【时事社东京六月十八日电】苏联于十八日通过塔斯社发表了关于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见解,政府对此做出了平静的反应,打算在当前的日中谈判中不受其干扰,而用“自主外交”予以对待。但政府采取的基本方针是,“不因日中友好而有损于同第三国的友好”,要借这次苏方发表见解的机会,继续进行恰如其分的外交努力,以便不使日中谈判给日苏关系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据外务省人士说,外务省对声明中苏方要求我国“对第三国阻挠日苏亲善的行动要进行适当的反击”而表现出的苏联的强硬姿态深为关注。但认为这是“苏联独特的作法”(这位外务省人士),并不特别感到惊异。外务省认为,这表明了苏联要把“应该说的话先说出来”的态度。 中国方面对此采取何种态度尚不清楚。但是,政府将采取尽可能避免发生卷入中苏对立的事态的方针,并就当前的日中谈判持慎重态度。
3. 共同社报道:《三木就打开日中条约谈判研究派遣阁僚级特使》
【共同社东京六月十八日电】题:三木首相就打开日中条约谈判研究派遣阁僚级特使 三木首相正在研究在本届国会结束后向中国派遣阁僚级特使,以通过政治级谈判来打开条约谈判的僵局。 首相身边的人这种意见占上风:以外务省事务当局这一级无法解决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因此首相或阁僚级的政治家应前往中国会谈。因此,首相不久将会晤自民党的藤山爱一郎,听取他同周恩来总理的会谈内容,之后将作出最后的决断。 首相认为,「反对霸权」不是以美苏等特定国家为对象,而是具有同日中联合声明第六条和第七条同样意义的普遍的和平外交原则之一,如果中国方面对这一原则表示理解,那么也不妨同意把「反对霸权」不写进条约序言,而写进正文。 并且,只要中国方面不完全同意日本方面主张的「反对霸权」是和平外交的普遍原则之一,那么苏联肯定将加紧反对说「妨碍日苏友好关系」。根据这种形势,首相身边的人认为,派遣首相特使说明三木首相对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基本姿态和真意,并向中国方面充分说明「反对霸权」的意义,将是打开谈判的前提。
4. 美《前卫》周刊文章:《马科斯和中国》
【本刊讯】美国《前卫》周刊六月十八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马科斯和中国》,摘要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菲律宾建交对亚洲和全世界都是一件具有伟大意义的事件。 此事标志着侵略性的东南亚条约组织的进一步瓦解,该组织是美国为了孤立中国并作为干涉印度支那的一种打着亚洲幌子的组织而一手搞起来的。同样,这件事还反映了台湾傀儡政权的日渐死亡,并使台湾省同中国重新统一的日子更接近一步。 激烈反共的马科斯政府愿意——实际上是渴望——同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这件事还表明全世界中小国家力谋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两个超级大国控制的潮流越来越高涨。 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协定特别指出他们共同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霸权和势力范围”的图谋。将近半个世纪沦为美国殖民地的菲律宾采取这一行动,就是迈出了摆脱帝国主义控制的重要的一步。 当然,同中国建交并没有改变马科斯政权的阶级性质和反动本质。马科斯今天被迫采取了走向民族独立的一步,那是因为印度支那胜利后亚洲的整个形势发生了变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的巩固。 对菲律宾人民来说,反对半封建和帝国主义剥削、反对军事管制以及法西斯镇压的持久的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将继续进行下去。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以及反帝的人们将继续支持菲律宾人民的正义斗争。
5. 罗慕洛说中国绝无征服的野心
【美联社马尼拉六月十八日电】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慕洛今天在全国新闻工作者俱乐部说,中国“绝没有去进行征服的野心”。 官方的菲律宾通讯社援引罗慕洛的话说,“不能”认为中国同其南亚和东南亚邻邦的问题“是一种意识形态攻势的一部分,而要看成是由于殖民主义国家在亚洲强加的不明确的地理界限所造成的普通边界纠纷”。 罗慕洛说,“作为不必担心他们自己在精神方面的优越地位的自信的人民,中国人绝没有去进行征服的野心,在同他们的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关系方面,情况尤其如此。” 【法新社马尼拉六月十八日电】外交部长罗慕洛今天称菲律宾和苏联之间“即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罗慕洛在这里的全国新闻工作者俱乐部发表的讲话中说,最近同中国建立的正常关系,“大大扩大了我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选择范围”,同苏联“即将建立”的关系“将使我国的选择余地进一步扩大。” 罗慕洛在他的讲话中力求缓和菲律宾人对菲律宾与北方的共产党大邻邦建交所产生的不安。他说,象菲律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所有国家一样,中国“的特点是一心关注自身安全。……我们现在必须明确的是,中国人民行动的动机是国家的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 他说,“比较谨慎的办法是观其(中国)行,而不是以过份也许是错误的当真态度来听其言。” 罗慕洛认为,对于中国的“气势汹汹的言辞”,必须联系到中国与苏联的争衡以及中国需要“保持它对世界上与它持同样意识形态的人的控制”地位这一点来观察。 罗慕洛说,在马科斯总统访华期间,菲律宾得到了“断然的保证”,中国不干涉菲律宾的事务。 罗慕洛试图解释中国对外政策的“似乎矛盾之处”——一方面希望和平共处,而另一方面又支持解放运动。 罗慕洛说,“中国说革命不能输出,这句话的意思是,除非人民有意志和力量来赢得自己的革命,不然,不管有多大数量的外界援助都帮助不了人民。” 罗慕洛说,虽然中国距离取得真正的超级大国地位“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程”,但发展中的世界可以从中国汲取“深刻的教训”。这些教训之一是,“过份依赖别国会促成软弱而不是增强力量。”
6. 菲各界举行晚会庆祝菲中建交
【本刊讯】菲律宾《东方日报》六月十七日报道: 菲华各界四十多个团体一千五百余位菲华人士,十六日晚举行盛大而简单严肃的晚餐会,庆祝菲中两国恢复邦交。这次晚餐会是由一向致力菲中友好的八个团体自动发起的。 晚餐会由菲律宾大学训育主任阿曼洛·马来教授担任主席。他指出,两国间的外交关系的建立和交换大使,并不能取代继续培养人民间真诚友谊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