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05-13

第 1 版

1. 法《红色人道报》社论评邓小平副总理访法:《中国支持欧洲》/法新社报道《在邓小平访问法国之前》

【本刊讯】法国《红色人道报》五月十日刊登一篇社论,题为《中国支持欧洲》,摘要如下:    在中国副总理邓小平抵达巴黎之前几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作出了一项重要决定,这项决定更突出了中国高级领导人将对我国所作的访问的重要性: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欧洲经济共同体副主席索姆斯时宣布,中国将任命一名驻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大使。    中国承认欧洲共同体意味着,一方面,欧洲各国在同第三世界、特别是同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的联盟方面加强了团结,另一方面,中国在事实上支持和鼓励欧洲联盟。    因此,七五年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世界这个地区——它是两个超级帝国主义大国争夺的关键地区——采取三个重大姿态的一年:毛泽东主席同德国反对派领袖施特劳斯的会谈,正式承认欧洲经济共同体和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法国。    这些事件的每一件事都有新的、突出的特点,因此,对于欧洲各国人民来说是意义深远的。比如施特劳斯,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而他只是一个没有执政的政界人士,但他是西德的反对派。这位政治领袖比西德联邦共和国正式国家领导人施密特先受到中国的款待。在西欧所有资产阶级的政治领袖中,施特劳斯无疑是最坚决地致力于要人们对苏联修正主义者对欧洲的扩张主义所代表的威胁提高警惕的人,他主张建设一个不与为保障欧洲防务作出贡献的联盟破裂的统一的欧洲。    对于第三个重大事件,即应法国政府邀请,邓小平对法国的访问,必须强调指出的是,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党和国家的一位高级领导人第一次对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正式访问。法国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个欧洲国家,多年来,它采取了一种更加积极的对外政策,因为它想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并同意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待第三世界国家。    【法新社巴黎五月十日电】题:在邓小平访问法国之前    总理的一位发言人说,由于法中关系及邓的身份,法国政府非常重视这次访问。这也是中国一个地位如此高的政界要人对一个西方国家的首次访问。    巴黎人士认为,这主要是一次政治性访问,尽管双边贸易的前景也很重要。    人们预料邓与德斯坦总统和希拉克总理将主要就世界重大问题进行会谈,自从蓬皮杜访问中国以来,这些问题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人们注意到,在大多数问题上并不是一致的,但是一定程度上看法是相吻合的,除了关于和苏联的关系上有很明显的分歧。    一、国际经济关系    尽管意识形态不同,但法国主张工业化国家与第三世界协调一致和中国对这方面的政策之间目标是吻合的。邓本人曾在七四年四月的联大特别会议上阐述了中国“三个世界”的观点。    二、欧洲中国十分关心欧洲联盟和为实现这一联盟而采取的主动行动。它把欧洲联盟看成是一个稳定的因素(毫无疑问是一个对抗苏联的力量)。法国始终是愿意发展和巩固欧洲的团结的。    三、东西方关系这是主要的分歧点。法国执行着缓和政策并在原则上同意在最高一级召开欧安会第三阶段的会议;人们预计,邓先生将提醒他的法国交谈者警惕中国认为是错觉的东西,并强调在他看来缓和是人为的。中国人不断地说,苏联准备进攻西欧。    四、裁军双方立场相近,但并不一致。两国都拒绝签定禁止核扩散条约。    五、近东在必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上是一致的。此外,巴黎人士认为,中国同法国一样,接受以色列国的存在。但是在日内瓦会议问题方面是有分歧的。    六、东南亚由于中国是一个亚洲国家,主要将是由邓来谈,而德斯坦和希拉克将以极大的兴趣听他谈。    七、第三世界两国对赞助第三世界的发展都非常积极,但它们做出努力的方面,有时却是不同的。    最后,巴黎人士指出,中国经济的惊人发展为双边合作打开了巨大的可能性。

2. 英法报纸评索姆斯访华

【本刊讯】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五月十一日刊登霍林沃斯发自上海的报道,题为《索姆斯安抚中国人》,摘要如下: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负责对外关系的委员索姆斯爵士在使中国总理周恩来先生相信西欧在经济上并未与美国联接在一起以后,将在今天晚些时候离开中国去香港。    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中国公开表示渴望共同市场强大和团结,英国应当继续是共同体成员,以便挫败苏联在西欧的政治野心和经济野心。但它表示在共同体与美国的关系方面有重大的保留意见。中国认为共同体在经济上同美国联接在一起,其紧密程度差不多和北约成员在军事上的联结一样,因此共同市场同情在福摩萨的中国国民党人。而华盛顿仍与中国国民党人保持正式外交关系。    就在上月,比利时首相廷德曼斯在正式访问中国期间企图使周先生相信,共同体的成员都在北京有大使馆,与福摩萨没有外交联系。索姆斯爵士已使北京领导人相信,共同市场根本没有与美国“联接起来”。    索姆斯爵士在与外长乔冠华及外贸部长李强进行了六个小时的深入讨论后,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已对中国和共同体将来缔结贸易协定一事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刊讯】法国《费加罗报》五月九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中国:一位驻欧洲的大使》,摘要如下:    中国的决定是一个时期来所预料之中的。    苏联在不得不承认共同市场是一个既成事实之前,长期谴责共同市场的“资本主义”和“垄断”性质,因此没同它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同苏联不同,中国始终认为,欧洲的统一是“反对两霸——美国和苏联——斗争”的积极因素。中国认为,一个可能从美国影响下解放出来的、尤其是成为抵抗苏联渗透的力量的欧洲,是非常合乎希望的。    所以北京一向热烈欢迎象希思或施特劳斯那样的政治人物。也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对巴黎的访问,将超过法—中关系的范围,而具有向整个欧洲表示某种姿态的势头。

3. 美报文章:《反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改变态度》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五月十日刊载盖尔布的一篇专稿,题为《反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改变态度》,《据说国会中的保守派担心如果福特访问北京会作出让步》,摘要如下:    据了解政府内部关于台湾问题讨论的人士说,在政府内部有人强烈地主张,在台湾地位问题上不应向中国作出任何新的让步。    这些人士说,与此同时,国会中的保守派正在劝告福特总统,他在秋天不要访问中国,理由是,这样一次访问将会产生一些逼他作出让步的压力。    在共产党接管印度支那以及这种接管在盟国中产生不安情绪之后,政府认为有必要重申美国的条约义务,而上述论点和做法是同政府的这一目的有联系的。    与此同时,据说基辛格国务卿正在设法使局势保持松动,因为他认识到目前在台湾问题上作出新的让步,对总统来说在政治上将是不明智的,并且希望中国领导人将理解美国的困难处境。台湾是一个容易动感情的问题众院少数党领袖约翰·罗兹在接见记者时说,他没有看到任何迹象表明美国要采取新的行动以松弛同台北的关系,而且大概也不会采取任何新的行动,“如果福特总统想要再次得到共和党提名的话”。虽然罗兹没有说明他自己的立场,但是他说:“保守派在这个问题上感情是非常强烈的,而且他们对这个问题仍然是有影响的。”    在签署上海公报之后,美国在台湾的军事力量增加了,然后减少到目前的大约五千人的水平。还采取了其他一些外交上和军事上的步骤,以着重表明华盛顿同台北的持续的关系。    与此同时,基辛格下令研究一些方案,这些方案将使得可以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在同时要北京作出不用武力使台湾同中国统一的某种保证。还研究了在台湾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美国可能采取什么步骤,比如进一步撤退军事力量和在公开言论中有所改变。这些人士说,但是这些努力的大部分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停下来了。    国会中的保守派一直争辩说,总统去中国不可能只是游览长城和出席宴会,他为了要有某些具体的东西加以宣布,将会情不自禁地作出让步。焦点在莫斯科据说,基辛格认为,新的中美协议对建立良好的共同关系来说,不如莫斯科同华盛顿之间达成新的协议那么必要。他对莫斯科的战略是,使苏联领导人不断卷入新的谈判之中,他对北京的战略是,使美国所抱的期望适应于一种较为低调的关系,并且不搞外交上引人注目的行动。    政府官员们说,没有确定福特访华的明确日期,但是,正在计划福特在同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举行预期的秋季会晤之后大约两个月访华。

第 2 版

1. 美国《时代》周刊文章:《美国不能孤立地生活》

【本刊讯】四月七日一期的美国《时代》周刊在《时代述评》栏内登载一篇文章,标题是《美国不能孤立地生活》,摘要如下:    十四年前,年轻的约翰·肯尼迪在就职时作出了著名的保证:“让每一个国家知道,不管它对我们抱有善意还是抱有恶意,为了确保自由得以生存和取得成功,我们将付出任何代价,承受任何负担,应付任何艰难,支持任何朋友,反对任何敌人。”即使在当时,这一激动人心的保证也是不现实的,正如这个国家很快就在印度支那获知的那样,而在今天,这样一种保证将是不可思议的,这也不仅仅是由于这种保证将要求付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代价。美国在过去三十年间得以在世界上起一种代价巨大但常常是创造性的作用的那种全国一致的局面瓦解了,这种瓦解的过程起初是缓慢的,后来则是比较快的。    这种瓦解的情况,最明显不过地表现在目前华盛顿就印度支那问题进行的互相指责和对中东的担心上。总统愤怒指责他认为在国会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孤立主义情绪,他警告说,世界其他地区“对我们的协议正在失去信任”。国防部长把西贡遭受的痛苦归罪于议员们最近在拨款方面“吝啬”。这些论点的确说明在美国能够和应当在世界上完成什么这个问题上潜伏着一种严重的混乱——不仅存在于国会和总统之间,而且存在于这个国家内部。    关于美国如何达到了这个地步,这是不难寻根究底的。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处于一种几乎是无所不能的不正常的地位。在主要交战国当中,只有这个国家的力量在战后大大加强了。美国垄断了核武器,在工业方面又占有如此巨大的支配地位,以至于一九五○年美国在全世界的货物和劳务的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不低于百分之五十。    在心理上,美国也异常地安心。同两个其邪恶的本性几乎毫无不同的敌人(纳粹是十足的恶魔,而那个时代的日本人也完全算得上恶棍)进行了战斗并击败了他们之后,美国不习惯于在道义上暧昧不明。它准备去对付另一个有世界野心的敌人:国际共产主义。杜鲁门政府向共产主义的扩张提出了挑战,他得到两党一致的支持的程度是这个国家以前在和平时期从未有过的。    一九四五年至六五年期间美国奉行的政策对那个时期有极大的意义,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包括西欧的独立。但是世界变了,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和谐的美国团结也随着发生了变化。与前任的相比,福特和基辛格必须在一种远为不利的气氛中处理一系列困难得多的问题。到六十年代末,美国从对越南的干涉中痛苦地得到了一种血的教训,懂得了美国力量的限度。首先,曾是美国对外政策主流的简单、直截了当的反共十字军运动再也不是那么简单了。那个激烈反共的尼克松一进入白宫,就开始同莫斯科和北京接触,一方面是为了使美国从越南脱身,另一方面是为了建立一个不以意识形态为基础而以实用主义的自我利益为基础的新的和平结构。    在其他方面,世界也变得大大复杂起来了,经济上互相联系的程度也大大增加了。欠发达国家一直在向工业化国家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想分享更大份额的世界财富。国家集团松弛了,附属国不愿再做附属国了。    几个小国正在获得核武器这一事实也使得分散化越来越不可避免——并且很难使人放心。但是美国显然必须缩小它在世界范围内承担的庞大的和费用很高的义务,基辛格在上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不能执行一种可靠性因对象而异的政策”,意思是说所承担的全部义务都是同样必须履行的(随后他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承认,并不是“世界的每一个部分在战略上对美国来说象世界的任何其他部分一样重要”)。    那么美国应当在什么地方和由于什么原因而准备承担义务呢?这个国家的对外政策的根本利益当然在于使它作为一个自由社会生存下去。除了作为美国最近的邻国的加拿大、墨西哥、加勒比海国家或许还有一部分拉丁美洲国家之外,在轻重缓急顺序中处于优先地位的是:    西欧,美国同它有着强有力的经济、文化和种族上的联系;如果西欧落入敌对力量的控制之下,它将对美国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    日本,它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起同美国有密切的经济联系。对美国的安全来说,东京在太平洋的作用就象西欧在大西洋地区一样必不可少。    中东,它是一个对美国及其贸易伙伴来说极其重要的石油来源,而且由于以色列的缘故,它也是美国承担着强有力的、虽然是没有写成书面的防御义务的地点。    处于优先地位的义务应当意味着什么?一方面,它意味着在出现严重的外来威胁的情况下美国准备提供军事援助。在某些情况下,美国可能有理由采取隐蔽的行动。最后,美国将准备动用军队,如果美国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军事威胁的话。    在处于优先地位的各个地区中,任何一个地区发生的共产党人的接管,美国都不能漠不关心。作出反应的方式将必须在很大程度上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但是,尽管有缓和,甚至正是由于有缓和,美国仍然有权在与它有最重要利害关系的地区同共产主义战斗。    判定某些地区对美国来说比其他地区更必不可少,这并不意味着就美国来说其他地区的国家已被抛到九霄云外。    即使规模缩减,这种美国对外政策所承担的义务仍将要求付出相当高的代价和承受相当重的负担,其表现形式是可观的防务预算和援助拨款。这将会受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强烈反对,左翼认为美国不应当在任何地方“进行干涉”,而右翼正在重新表现出它过去那种反对对外援助的态度。但是美国不能孤立地生活。美国不仅必须能够进行自卫,而且必须有一个与它的制度和目标相适合的世界——至少世界的某些地区必须是这样的。    不过,继续作一个大国从本质上来说就不是防御性的。单有美国的安全是不够的。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全球性问题——饥饿、人口猛增、能源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影响,美国人仍然只了解一部分。为了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和技术上的领导者,美国应当作出重大的贡献。此外,这种努力象所有的对外政策努力一样必须从国内开始。它将要求逐步重建一种全国一致的局面,或许还要求重新出现经济增长。

2. 北约将从十六日起举行海军演习

【德新社布鲁塞尔五月十日电】今天据这里宣布,北约由多国组成的地中海舰队将从五月十六日开始在爱琴海举行历时一个月的演习。演习地区在土耳其伊兹密尔市附近海面,它与达达尼尔海峡相接。苏联舰队要通过达达尼尔海峡才能到地中海。    北约演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进行防空和反潜艇的训练。    这将是地中海舰队自从成立以来所举行的第十次演习。

3. 德新社评葡政局

【德新社里斯本五月九日电】外交官、党的领导人、非共产党的活动家和国际观察家今天担心葡萄牙总理贡萨尔维斯周围的一些人可能设法剥夺在制宪议会选举中获胜的那些党的政治影响。具体地说,人们正在谈论这种可能性:贡萨尔维斯派可能通过革命委员会进一步限制社会党和人民民主党政治上的行动自由。    有人猜测,将迫使进步力量同社会党或其一部分结成联盟。    在葡萄牙出现新危机的时候,有消息说里斯本附近有军队调动。    政界观察家觉得要出事,里斯本在等待着下一次「革命的推进」。

4. 葡总理贡萨尔维斯谈国内政治经济局势

【路透社里斯本五月九日电】仅在两周前在葡萄牙还显得最为强大的社会党,今天却面临着这个国家的军事统治者以及它在政府中的共产党伙伴的越来越大的敌视。    贡萨尔维斯总理昨晚在电视讲话中不加掩饰地抨击社会党人,他的这个讲话同昨天早些时候共产党的下述指责遥相呼应:他们正在设法利用他们在选举中获得的胜利并分裂工人阶级。    这位左派总理一直设法实现共产党人和社会党人之间的和解。虽然两党都要求左派团结,但是在过去一些天它们彼此的态度强硬了。    贡萨尔维斯昨晚说,军方将不搞违背人民意志的革命,但是他显然就选举结果强调说,这种意志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并且不能任其“不自觉地”转变为“反革命的”。    控制劳工运动的问题成为社会党和共产党之间的主要争端,他说,如果葡萄牙工人在一些由政治上的机会主义分子的人伪造成的小问题上开始争斗的话,这将是可悲的。    社会党人清楚表明,他们绝不接受共产党操纵的工会联合会,军方最近说这个联合会是葡萄牙所有工人的保护伞组织。社会党还要求各工会举行选举以推翻共产党的领导。    贡萨尔维斯显然对葡的每况愈下的经济危机可能导致大的政治改组感到担心,他说,在经济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一次反革命政变只能导致法西斯主义。    他警告这个国家说,“资本主义势力”正在准备进行反攻,从而设法夺回他们已经失去的影响。

5. 葡海军参谋长谈葡与北约的关系

【安莎社里斯本五月十日电】葡萄牙武装部队运动的一位领导成员今天在动身去布鲁塞尔参加北约会议前在这里说,葡萄牙是真诚地想留在这个大西洋联盟内的。    海军参谋长、里斯本革命委员会委员德阿泽维多中将在行前发表的声明中说,葡萄牙政府将尊重在过去所签订的一切国际条约。    他说,因此,葡萄牙将在可能的范围内履行它在北约内承担的一切义务。    他还证实,在预定于五月十四    ——十六日举行的北约武装部队参谋长会议上,他将代表身为葡萄牙武装部队参谋长的戈麦斯总统。    他又说,在预定五月二十九    ——三十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最高级会议上,总统将由贡萨尔维斯总理代表。    同时,据里斯本日报《新闻日报》说,西德国防部已正式对里斯本当局说,它不打算放弃它在葡萄牙北部贝雅的空军基地。    【路透社里斯本五月十日电】葡萄牙海军参谋长德阿泽维多中将说,葡萄牙将尽量履行它对北约的一切义务。    他是动身去比利时参加北约的演习时在里斯本机场这样讲的。    【路透社里斯本五月十日电】据葡萄牙新闻部长热苏伊诺说,大选大概将在十二月举行。

第 3 版

1. 路透社驻万象记者评述老挝形势

【路透社万象五月十日电】老挝联合政府今晚宣布四名右派大臣和老挝军队副司令辞职。    在国家电台宣布这一消息的同时,亲共产党的巴特寮散发了专门发表的每日新闻公报,宣布这里的中立部队已经承认巴特寮是他们的“盟友”。    这些行动对右翼万象方面是个严重的挫折。当前,万象方面正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同巴特寮展开一场后卫战。现在有些观察家说,巴特寮到目前为止在政府中所占的席位同万象方面相等,现在他们能在他们愿意的任何时候夺取老挝的全部权力。    预料,最近的事态加剧了近几天来这个老挝首都出现的紧张局势,促使老挝的有钱人和外国人逃到国外去。    老挝首相富马亲王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公报说,在去年四月份成立的十二人内阁下次举行会议时将考虑这些人的辞职问题。    据公报说,辞去内阁职务的有:财政大臣贡·萨纳尼空、国防大臣西苏·纳占巴塞、外交部国务秘书占通·占塔拉西以及公共工程部国务秘书洪潘·赛雅西。公报说,库帕拉西·阿沛少将也辞去了老挝军队副总司令职务。    电台还报道了一系列势不可当的军事改组的详细情况,观察家们认为,这些军事改组是巴特寮在政治上加紧压力的明显结果。    电台说,老挝东北部第二军区司令王宝少将已被昭·莫尼冯·金达冯准将接替。第五军区司令通立·觉宾本准将已被阿萨潘通·巴塔玛冯准将接替。电台说,根据一九七三年的和平协定成立保卫部队时被指定为保卫部队司令的巴塔玛冯准将已被万象宪兵首脑仑·西苏诺上校接替。    然而,观察家们说,使右派部队感到震惊的也许更多的是万象以北一个重要城镇的司令,出乎意外地宣布决定他的中立部队同巴特寮结盟,而不是这些军事改组。中立军队作出的这个决定表明老挝的分歧是错综复杂的。    今晚,万象没有人认为,在苏发努冯亲王领导下的巴特寮将不会利用他们最近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取得的成就以便尽快地完全控制老挝。但问题仍然在于巴特寮将在何时采取最后的行动。这里的观察家们预料,巴特寮接管这个国家不会遭到重大的反对。    最后的行动可能是富马亲王向巴特寮发出邀请的形式,以避免更多的人死亡和造成破坏。

2. 《利比亚是运送武器的集中点》

【本刊讯】英《每日快报》五月十日刊载一篇文章,标题是《利比亚是运送武器的集中点》,摘要如下:    苏联加强在中东军备的新行动今晚使美国感到震惊。    集中点……利比亚。    据外交观察家报道,上周,两艘俄国船只已经把十三架米格—23式战斗机运给了利比亚的最有权势的人物卡扎菲上校。    这些米格式飞机是俄国最新式的追击喷气式飞机。    已有数百名苏联技术人员调到利比亚,以便指导利比亚人使用这些武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苏联总理柯西金对利比亚进行三天访问之前一个星期采取了这种加强军备的行动。    在基辛格试图使以色列同埃及达成协议的企图失败之后,华盛顿对中东的事态发展非常敏感。    基辛格认为,除非不久提出一项新的和平倡议,否则中东将不可避免地爆发一场新战争。没有人能够肯定莫斯科下一步将怎么走。    苏联运交这些武器引起的直接影响是,以色列向美国提出供给它一种能够敌得过米格一23的战斗机——F—15    ——的新要求。    而这项要求恰好是在美国正设法限制该地区的军备竞赛的时候提出来的。    以色列国防部长佩雷斯在给华盛顿的一封表明局势严重的信件中说,他的国家受到了拥有优良的飞机的敌对空军的包围。    总计……叙利亚拿到四十架米格—23飞机;伊拉克四十架、埃及二十三架。    以色列说,一旦发生新的战争,利比亚的武器将在以色列反攻时成为一个无法摧毁的武器库。    美国国务院一官员说:“这将使中东的军事均势发生一种危险的变化。”接着说:“这正使总统紧急地为他下月在奥地利同埃及总统萨达特会晤进行准备工作。”

3. 香港《南华早报》社论:《克里姆林宫拉拢亚洲国家》

【本刊讯】香港《南华早报》五月九日发表一篇社论,题为《克里姆林宫拉拢亚洲国家》,全文如下:    苏联大概不久将为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它在这个地区的势力和影响而积极重新展开活动。    勃列日涅夫自从在一九六九年六月的世界各国共产党最高级会议上第一次提出这个主张以来,一直未能诱使亚洲国家赞成搞一个集体安全体系——甚至与苏联有着同志般关系的印度也巧妙地避免表示支持这个主张。    苏联长期以来一直很重视遏制中国的影响,特别是在东南亚的影响。因此,亚洲国家对勃列日涅夫的主张的最初反应是与它无关,这是可以理解的。    印度同中国的关系已经紧张了很长时间,新德里显然不准备支持苏联搞的会使印度同北京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的任何计划。    此外,鉴于亚洲国家渐渐地越来越支持建立一个排斥大国势力的和平中立区,亚洲集体安全的主张已成了多余的。    虽然克里姆林宫没有狂热地推行这个主张并暗示不会把中国排斥在这个拟议中的集体安全体系之外,但大多数亚洲国家仍然怀疑它的主要目的是遏制中国。    北京一向毫不含糊地反对这一主张,认为它的动机是阴险的。    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在联合国尖刻地驳斥俄国代表团时问道:“把华沙条约扩大到亚洲不是更直截了当吗?”    苏联在争取人们接受勃列日涅夫的主张方面没有取得什么进展,虽然它曾经希望克里姆林宫成功地召开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一事会说服亚洲国家重新考虑。    莫斯科一再向亚洲国家保证,拟议中的集体安全体系并不针对任何具体国家,而是为了“保卫它们的共同利益”。    然而,莫斯科所说的亚洲各国人民受到了“中国的霸权野心而不是集体安全主张的威胁”的说法,清楚地暴露了勃列日涅夫的主张的不可告人动机。    莫斯科竭力想利用“帝国主义”大国从亚洲撤出的形势。    贯彻勃列日涅夫主张的先决条件正在迅速形成,这就鼓励了克里姆林宫要为建立集体安全联盟作一次更加坚决的努力,这个联盟将排挤中国受它控制并毫无疑问为它利用。

4. 印报报道:《美国大使对英迪拉采取的咒骂政策表示愤慨》

【本刊讯】印度《民族前进》周刊五月十日一期刊登该刊特派记者的一篇报道,题为《美国大使萨克斯比对英迪拉采取的愚蠢的咒骂政策表示愤慨》,摘要如下:    据从可靠方面获悉,福特政府已对印度一再在越南、迪戈加西亚和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问题上进行反美宣传向印度政府提出了抗议。    据了解,这项抗议是上周末递交的,这也许可以说明英·甘地总理为什么在金斯敦说了一番甜言蜜语的话,在那里,她召集了所有印度记者,公开再次保证同华盛顿保持亲密的友谊。    据外交界流传的消息说,华盛顿对新德里说,它对这里出现官方就越南问题进行评论的这种恶习再也忍受不了啦,华盛顿政府对此非常敏感。    这项抗议措辞虽然含糊,但是它暗示福特总统有可能取消预定今年十月对印度的访问。有充分迹象表明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抗议,从美国大使萨克斯比接见《纽约时报》记者时所讲的一些尖刻的话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了。    同他的前任大使不一样,萨克斯比是在一种颇为悲观的气氛中到新德里上任的,这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哀叹,对于“喜欢谈他们在美国的女婿和女儿,谈他们如何喜欢的东西……可第二天却骂美国是完全另一个样的国家”的人,人们该怎么办呢?萨克斯比还指出,“我来这里已经两个月了,可还没有听过任何官员和看过任何报纸称美国为友好国家。”    这位大使对甘地夫人用海洋学说相威胁——这显然是指美国在迪戈加西亚的基地——感到恼火。萨克斯比承认,印度对美国恢复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援助问题“普遍采取的态度是感到愤怒……但是难道因为这对印度政治家来说是必要的条件,我们就应该顺应这种谩骂吗”?

5. 美报文章:《苏联运给利比亚一批军火》

【本刊讯】美《巴尔的摩太阳报》五月九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苏联运给利比亚一批军火》,全文如下:    这里的消息灵通人士昨天说,苏联在柯西金总理对利比亚这个北非国家预定进行三天访问之前已经给那个国家运送了大批军火,其中包括米格—23喷气式飞机。    这里有人将这次预定从五月十二日开始的访问,看作是努力在一个俄国人完全知道他们自己不受信任的地区加强莫斯科的政治地位并取得势力。柯西金在赴利比亚之后,紧接着将去突尼斯作三天访问。在柯西金将出访的同时,以色列强烈批评苏联在利比亚越来越多地贮存军火。    以色列国防部长佩雷斯本周说,“利比亚已成为中东一个现代化的军事大仓库”。他又说,利比亚“正在使用苏联的武器和穆罕默德的思想使中东一切稳定的东西,以及一切非阿拉伯、非穆斯林或者冷静的东西变得混乱和受到危险”。    据说,在利比亚有数百名苏联技术人员,他们教导如何使用这些武器,但是据说柯西金的访问是最高级苏联领导人第一次商谈俄罗斯—利比亚事态发展的访问。    这些事态发展意味着拿硬通货购买武器,虽然大家都知道利比亚的有力人物卡扎菲是憎恨俄国的共产主义的。    消息灵通人士说,刚好在柯西金将到达的前一周,星期日和星期一两艘苏联船只把十三架米格—23喷气式战斗机运到利比亚港口班加西。    很可能还要运去—些最新式的飞机。俄国已给埃及二十三架、叙利亚四十架、伊拉克四十架。据信,这些武器主要用来支持地面部队。这些飞机是阿拉伯部队最需要的武器。    这里的人士说,还已交给利比亚大量的萨姆Ⅲ和萨姆Ⅵ防空导弹,以及T—62坦克,象一九七三年中东战争中使用的那种坦克。    他们说,有迹象表明,今年晚些时候利比亚将得到若干苏联超音速“眼罩式”轰炸机。

第 4 版

1. 共同社报道:李先念副总理会见日本社会党访华团时的谈话

【共同社东京五月十一日电】题:以联合声明为基础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李副总理期待三木作出决断    特派记者宫森北京十一日电:社会党访华代表团团长成田等人,十一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同中国副总理李先念会谈了大约一小时又二十分钟。这次会谈以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对苏关系、亚洲形势以及美中关系等为中心交换了意见。    会谈首先谈到了两国政府正在进行谈判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问题,李副总理解释了中国希望根据七二年的日中联合声明的原则和精神早日缔结这项条约的立场,同时还说:“(条约)应该在联合声明内容的基础上前进,而不能后退。中国是重视原则的,在联合声明中,第七条(霸权条款)是重要的。必须以此为基础实现缔约。”重申了应该把反对霸权写进该条约这一中国方面的坚强决心。    这位副总理还强调,“反对任何国家的霸权”这条联合声明的霸权条款,不是针对第三国的内政的。表示他强烈希望三木首相本人对这项条约作出决断。    会谈还就柬埔寨和南越解放力量取得全面胜利后的亚洲形势和美中关系交换了意见。这位副总理高度评价印度支那的全面胜利,此外,还就美中关系说:“上海公报发表以后,美中关系在贸易等方面有所改善。”关于美中之间实现邦交正常化的问题,他表示了只要台,湾问题不解决,就不恢复外交关系的强硬姿态。    另一方面,关于苏联问题,副总理严厉批评说:“中国不认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是修正主义。”    并说:“中国自己不作超级大国,如果成为超级大国,中日两国人民就将打倒中国。”    副总理还谈到了社会党同中国方面将于今天发表的联合声明,他评价说:“这项联合声明发表是浅沼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2. 旅美华侨踊跃参观中国出土文物展览

【本刊讯】纽约四月二十九日消息:我国出土文物在美国华盛顿展出的三个半月期间,华侨和中国血统的美国人纷纷前来参观。从每天在展览馆前面排队的观众队伍看,估计十分之一是中国人。    华盛顿地区一位姓李的中国人说,他每星期一都要来参观一次。三十年代上海体育界的一个著名跳水运动员,现在在华盛顿开一个“人民贸易公司”,他先后参观过七次,第一次参观时就边看边作笔记,以后写成十五首诗,第一首诗说:“古为今用意义长,前人种树后人凉,‘奴’、‘封’黑暗全消逝,中华永远放光芒。”    纽约的华侨和中国血统的美国人组织了九次集体参观,一千二百多人。费城华侨服务社、新泽西参观团、耶鲁大学中国师生参观团、波士顿参观团以及其他许多地方的中国人参观团,都是二、三十人,上百人或更多。据一些中国人观众说,全美国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聚居地区,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华盛顿有个从新中国来的出土文物展览的,有些人准备在展览移到堪萨斯城展出时去看,有的人则说“等不及了,不怕路远”,因而有远自西海岸、西雅图赶来看的。一个从费城来的老华工,不识中文,也不会讲英文,平时很少出门。他全家都乘坐旅游车来参观,看后心情非常激动,对新中国发生的变化非常高兴。有一个从台湾来的大学生,从密执安州开了六个小时汽车赶到华盛顿来参观。他说,出土文物在英国、法国展出时,很想去参观,但是怕蒋帮吊销护照。这次参观后还要求展览组借给他影片到中国人居住地区去放映。    一些在美国有影响的中国血统的美籍学者前来参观的也很不少。如李振翩夫妇在展出不久就来参观了,任之恭也曾看了几次。    美国许多城市的中文刊物最近三、四个月以来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宣传、介绍这次出土文物展览。纽约《华侨日报》和《群报》连续载文报道展览开幕闭幕情况、介绍展品及其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其他十多种小型刊物都刊登照片和文字进行介绍。纽约的华侨组织“中国出土文物展览参观团”还特别编辑发行了五千册中文本《新中国出土文物》专刊,受到人们欢迎。    有许多中国人看了展览后受到深刻的教育。一些人说:这些出土文物证明,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便在中国东北、新疆、云南等地生活,有力地驳斥了什么长城以外便不是中国领土的无耻谰言;展览又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国历代帝王的奢侈荒淫、劳动人民的智慧,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有的说,确实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有的在美国大学教中国历史的教授看了以后也深有感受地说,过去教历史是很糊涂的,对历史时期也说不清楚,也不会解释历史事件。看了中国考古文物工作者做了这样细致、科学的工作,不能不表示佩服,感到耳目一新,真正上了宝贵的一课。有的说,到现在我才知道中国有这样灿烂美丽的历史文化。一位中国人参观后在报上写道:“各项展品在有系统的陈列中给予人们一个鲜明的历史叙述,许多精美艺术品表现了不同时代劳动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其生动美丽博得无数赞颂。”“这些展品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发掘出来的,且多数是在文化大革命以来发现的。在如此短暂时间,在如此广泛的区域发现如此众多不同时代的东西,这是旧时办不到的事情。”“新旧社会之不同,这是展览给人们的一个强烈的印象。”    在观众中,有不少来自台湾省的同胞。一位台湾省留美学生在《文物展览观感》一文中说,“台湾方面常说‘共匪’摧毁中国文化,事实上人家那一件古物不是好好保护的?相反地那么贵重的北京猿人头骨在国民党时代就失踪了,也不知道是被洋鬼子抢走,还是被那些卖国贼盗卖了。”“看完这个展览更发现了中国大陆那边,他们才真正在保护中国古文物。尤其在展出方式及意义上,这些古文物并不是当做帝王时代的享用品,也不是有闲阶层的玩赏品而陈列,而是特别强调并肯定了劳动人民在历史过程中的创造价值,这个展览真把我们中国的历史展‘活’了。”    有人说,“我们身为中国人,在海外遇到这样一次展出,都感到非常高兴,毕生难忘。”有的观众说:“这次展览粉碎了一些人无耻的谎言,清清楚楚地告诉了我们是谁真正地在保护、整理和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一贯反动的《星岛日报》(美东版),在展览之初也同其它国民党报纸一样起哄,但三个月后,却登载了一篇三千多字的长文《美京中国出土文物展览简记》,说“展览盛况空前”,“人潮汹涌,大摆长龙,可见中国之古代艺术文物之本身,即具有真、善、美之绝对优点,而不需要新闻记者之宣传,自能不胫而走,每一位参观者的嘴巴即是最佳宣传工具。”还说,“展品由美国付保险费,保了五千一百万元,比国家美术馆展出过的法国名画‘蒙娜丽沙’所保的险还高出很多。由此可见该批文物均系稀世奇珍,不但为中国所独有,而且为世界他国所罕见”。

3. 《东京新闻》述评:《因「霸权」问题而四分五裂》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五月五日登载一篇述评,题目是《因「霸权」问题而四分五裂,首相孤立,在野党也分崩离析》,摘要如下:    两年半以前,(中日)两国首脑满怀热情地铺平了道路的和平友好条约谈判,气氛完全变了。尽管三木首相竭力主张「一定要提交本届国会」,但执政党的反应很迟钝,在野党也分崩离析,首相越来越感到孤立。尤其是在外交谈判中,政府和执政党内部分歧这样严重是少见的。    其背景是,由于中苏对立日趋激化,亚洲形势迅速变化,「霸权条款」已经关系到日本的外交和防卫方针。然而比这更加重要的是自由民主党内部各派,首先都从派系的意图出发,结果引起了中国方面采取「坚持原则」的严厉态度,反过来又影响国内,因而陷于束手无策。    就拿对「霸权条款」的态度一点来说,实际情况已经不是政府和执政党对在野党这样简单的关系,而是四分五裂了。慎重论者认为「霸权条款限制日本经济的发展」(自由民主党鹰派);反对论者认为「「反对霸权」和中国的现实态度不符」(共产党)。其次是认为「和条约溶合不到一起」(自由民主党执行部)「担心和日美安全条约相矛盾」(外务省)。这些都具有代表性。    另一方面,主张及早签订的意见含意也各不相同。「反对美苏的『霸权」」(社会党亲中国派),「反对第三国的『霸权』」(公明党),「如果是反对日中两国的『霸权」就没有问题」(自由民主党亲中国派)。对于今后中国方面的态度也是各有各的看法,有的认为「让步是困难的」(外务省、公明党、社会党等),有的认为「看首相的政治态度如何」(自由民主党的保利茂等人).。    政府和执政党内存在分歧,又加上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于是就争论不休,有的说「首相的政治裁夺是先决条件」,有的说「不对,看透中国是先决条件」。对宫泽外相访问中国,自由民主党首脑横加阻拦说这是「叩头外交」。「以促进谈判」为名而举行的前首相田中等四人会谈是否非主流派的再团结?党内又动摇了起来。日中谈判总是从想不到的地方冒出火来。因此要恢复谈判,最大的问题首先是政府和执政党能不能统一党内的思想。    向国会提出的时期完全要看谈判的进展情况。据说三木首相考虑要延长会期,但是为使延长有合理根据,也必须使日中谈判的进展有个眉目。然而政府和执政党的慎重论日有增强,少数人甚至主张在福特总统计划在秋季访问中国,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访美以前,看看国际形势再说。归根到底,首相裁夺对条约的前途将有巨大影响。

4. 美商务部长在东京谈他将访华

【合众国际社东京五月十日电】美国商务部长莫顿今天说,他将于下周前去北京,就美中间的各种贸易问题同中国官员举行“非正式”会谈。莫顿是昨天抵达这里的,他说:“我打算去北京逗留两三天,去会见我的老朋友乔治·布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    莫顿还是福特总统的能源政策的高级顾问,他说,“……我将同他们(中国官员)讨论我们正在进行的和预期中的贸易问题,我将(就这事)同中国的贸易官员举行会谈”。    【美联社东京五月十日电】美国商业部长莫顿将在十二日乘机飞往北京,同中国官员们进行会谈。    莫顿说,“我想同他们讨论一些贸易问题和研究我们现在已同他们进行相对地说还处于初期的一些贸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