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04-18

第 1 版

1. 美新处报道:《基辛格要求国会向越南提供新援助》

【美新处华盛顿四月十五日电】题:基辛格要求国会向越南提供新援助    基辛格国务卿在要求美国国会通过对南越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时说:“在这种极其艰难的局面下,美国的目标仍然同签订巴黎协定时一样,即结束军事冲突并确立使一项公正的政治解决办法得以实现的条件。”    下面是基辛格讲话的摘要(本刊作了删节):    印度支那漫长而痛苦的冲突已达到了一个悲惨的阶段。过去一个月的事件已经在国会内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需要略加说明。在越南,阮文绍总统下令从一些他认为是军事上守不住的地区作了战略撤退。但是,撤退是仓促进行的。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的是大批难民在推进的北越军队面前逃跑。缺乏组织造成了混乱;恐惧引起了惊慌。正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其结果是悲惨地丧失了土地、人口、物资和士气。    自一九七三年一月以来,河内不断地、一贯地和严重地违反巴黎协定的最根本的条款。河内一直在为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作准备。    南越遵守协定的纪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对理解最近的事件关系更为密切的也许是下面这些因素。    北越拥有几个可以在它选择的时间和地点投入战斗的后备部队师,而南越却没有后备部队。它的部队分布得很散,守卫着全国各地的交通线和人口中心。    到今年初,北越在南越已经积累了足够两年激烈战斗使用的弹药,而南越指挥官们不得不配给弹药,因为他们的储存逐渐减少而得不到补充。    总之,当河内加强它在南方的军队的时候,南越军队的战斗效率却在逐渐削弱……。    在这场攻势全力发动之后,这些不平衡的状况变得令人痛苦地明显了,而且这些状况是造成所出现的这场悲剧的一个因素。此外,南越军队能够获得的人力物力不断减少的情况,无疑影响了它的官兵的士气。    目前越南的局势是不祥的。北越作战部队的人数远远超过南越,他们的装备也比较好。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股劲,这在战场上能象武器那样起决定性作用。南越人必须重新组织和重新装备他们的军队,它必须恢复它的军队和人民的士气。这些任务将是艰巨的,而且只有南越人能完成这些任务。但是成功的防务还将需要资源——武器、燃料、弹药和药品——这些东西只能来自美国。    总额或许达八亿美元的大批装备和补给品都在南越从北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仓促的撤退中丢掉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东西本来是不应丢掉的,我们对已经发生这样的事表示遗憾。    总统根据韦安德将军的估计提出的要求,是我们对在目前这种新形势下需要什么来保卫南越留下的部分作出的最好的判断。重新装备四个师,把一些别动队组成师的单位,把一些地方部队建成为步兵团,这些工作所需要的武器、弹药和补给品大约得要三亿二千六百万美元。我们所要求的款项的余额是作为为激烈的战斗再持续六十天提供弹药、燃料、零件和药品用的钱,并为运输这些项目支付运费。    在这种极其艰难的局面下,美国的目标仍然同签订巴黎协定时一样,即:结束军事冲突,并确立使一项公正的政治解决办法得以实现的条件。我们相信,尽管迄今为止的经验是可悲的,巴黎协定仍然是取得这样一种解决办法的有效基础。然而,今天,正象在一九七三年一样,战场上的情况将影响政治上的看法和谈判结果。    美国对南越政府和人民没有承担国会不知道的任何法律上的义务。但是我们确实负有一种深切的道义上的义务——这种道义上的义务的根源在于我们卷入的经历,并由于我们的朋友的长期努力而持续保持下来。我们不能轻易地置之不顾。

2. 外电报道:柬埔寨人民武装解放金边

【合众国际社西贡四月十七日电】(北京时间十三时)金边电台宣布,金边政府今天向叛军投降,人民被告知保持平静,欢迎叛军。金边政权已命令所有的军队停止开火,放下武器。    政府军的作战部长梅西俊准将在金边电台发表了广播,他说,士兵和政府官吏应停止一切战斗,请叛乱分子来接管权力。    【法新社曼谷四月十七日电】(北京时间十一时十三分)柬埔寨武官平温上校在这里对本社记者说,柬埔寨共和国政府今天上午七时向叛军投降。平温上校说,叛军已进入金边,局势“平静”。    另一位人士转达通过电台从驻金边的一个西方国家大使馆得到的消息说,红色高棉部队到上午十点实际上已占领了全城。    这位人士说,在该城仍在共和国部队手中的小块阵地的周围还在继续战斗。    【路透社北京四月十七日电】(北京时间十时四十三分)柬埔寨驻北京大使馆今天宣布,红色高棉叛乱分子已进抵金边市中心。    该大使馆说,叛乱分子已攻下总统府并进抵国防部。    大使馆一秘对本社记者说,“市内还有战斗,尚未完全解放。”    这位外交官说,这则消息是金边的红色高棉发给本大使馆的电报中提供的。    【法新社北京四月十七日电】(北京时间十时五十五分)柬通社今天在这里报道,红色高棉分子军队已经打进了金边中心,“为控制该城的战斗仍在继续”。    柬通社说,据最新消息说,红色高棉部队已开入该城中心“计算里程的零点”的塔子山。在西面,“人民力量”正在通过金边大学向前挺进,并近逼国防部。在南面,他们已经越过了联合国桥,并正在开入市内。    【法新社东京四月十六日电】在曼谷收听到的柬埔寨解放力量电台的广播今天说,高棉叛军已攻占了金边的一部分。    消息说,解放力量的部队正从四面八方插入柬埔寨首都,在湄公河沿岸地区已看到他们的旗帜。    【路透社东京四月十六日电】共同社报道,高棉叛军在今天当地时间十八时最后控制了柬埔寨的波成东国际机场。    发自金边的一则电讯说:“他们在当地时间十八时在柬埔寨这个军用空军基地上空升起了一面红旗。他们全都开进了这个空军基地,焚烧了许多政府飞机,还打死了一些空军基地的士兵。”    共同社消息说,红色高棉分子对这个机场发动的最新袭击,是在昨天当地时间一时从只有二百米以外的一家被放弃的餐厅那里开始的。这则电讯说:“他们反复发动了五次进攻,并在当地时间十五点控制了波成东机场的民用指挥塔。”    【法新社金边四月十六日电】(记者:卡佐)非常可靠人士今天在这里说,共和国领导人现在准备同意迅速而有秩序地移交权力以避免再造成死伤。他们是在军事形势急剧恶化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    金边领导人和以联合国为首的国际组织宣布当奔山饭店为中立避难区。    首都周围各条战线的形势的突然恶化和越来越高涨的恐慌的难民潮流,打消了金边领导人的最后迟疑。    这些人士说,政府决心接受任何会迅速结束战斗的解决办法。    阁员们在隆波烈总理家里一直磋商到夜里。讨论结束时,拟就了向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首脑西哈努克亲王提出的建议的初稿。建议也是致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领导人和柬埔寨民族解放人民武装部队司令员的。今天清晨,以沙索沙康为首的共和国最高委员会也开会以通过建议的最后文本。建议即使绝不提无条件投降,对于目前金边的形势和“共和国”的前途,仍然采取了很现实的态度。

3. 苏修中央举行全会决定明年开苏修「二十五大」

【塔斯社莫斯科四月十六日电】题:苏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新闻公报    苏共中央委员会今天举行了全体会议。全会根据勃列日涅夫同志的报告,决定召开例行的苏共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    全会听取了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同志《关于国际形势和苏联对外政策》的报告。    苏共中央全会就所讨论的问题通过了相应的决议。    全会根据谢列平同志的请求解除了他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职务。苏共中央全会至此结束。    【塔斯社莫斯科四月十六日电】题:关于召开苏共例行的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    苏共中央委员会全会决议    兹订于一九七六年二月二十四日召开苏联共产党例行的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    【美联社莫斯科四月十六日电】一度被认为是克里姆林宫政治中官运亨通,很有希望取得最高地位的谢列平十六日失去了他在执政的共产党政治局中的地位。    十年来,在勃列日涅夫的领导下,谢列平的官运不断下降,西方观察家们认为,谢列平坐上了执政的特权阶层的倒数第三把交椅。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四月十六日电】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今天把克格勃秘密警察头子谢列平开除出政治局。这是自一九七三年四月以来,克里姆林宫统治集团中发生的第一次改组。    谢列平,五十六岁,一度是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职位的激烈竞争者。    西方外交人士说,逐出谢列平的结果是加强勃列日涅夫的地位,在前总理赫鲁晓夫倒台后,谢列平一直反对勃列日涅夫,争夺党的总书记这个最高级的职务。

第 2 版

1. 英报文章:《俄国从东欧抽调成千上万名劳动力》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四月九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俄国从东欧抽调成千上万名劳动力》,全文如下:    成千上万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正从东欧各国被抽调到俄国的一些主要建筑工地工作。    有二万五千多人正被派去修建一条新的天然气管道。这条管道从乌拉尔的奥伦堡通往苏联西部边疆地区,全长达一千五百多英里。    这次大批抽调人力是听从俄国人的吩咐而进行的,以便缓和苏联劳力严重不足的状况。    但是,东欧工人不愿意远离自己的家在苏联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特别是当他们知道俄国人中有三百四十二万五千人是当兵的,而且其中有四十万人之多在东欧本地区执行占领任务。    奥伦堡管道的铺设工作是由经互会的成员国共同承担的。    其中已有五个成员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东德和保加利亚——各自承担了完成一段三百英里长的管道铺设任务和沿途修建二十二个抽气站的任务。罗马尼亚的拒绝各国将提供它自己的劳力,包括国内非常需要的熟练工人。具有较独立的思想的罗马尼亚人已拒绝派遣工人,而仅仅提供设备。    经互会国家将换取的报酬是,当这条管道预定在一九八○年投入使用的时候,就从那一年开始给这些国家大量输送天然气,为期二十年。波兰指望用这种办法得到其需要量的百分之四十。    东欧的工人已被抽调到俄国的其它一些工地。据说,约有四万名之多的保加利亚人正在西伯利亚大森林当伐木工,和在中亚地区的一些建筑工地工作。    数以百计的芬兰工人每天来回越过防守严密的苏联边境到卡累利阿的一些工厂工作。    两千名波兰工人正被派去修建白俄罗斯的波洛茨克原油输油管,交换的条件是,俄国人答应给波兰人额外地输送石油。    俄国人承认,他们自己没有资金或人力来开发其大量的天然资源。    一位波兰经济专家最近评论说:“开发这些资源耗资越来越多。有必要向东移,去开发西伯利亚的矿藏,但这需要力量,尤其需要钱和人。    “单凭苏联自己是无法实现这样大规模的投资计划的。”主要问题对俄国人来说,主要问题是缺少劳动力。劳动力增长率的下降是苏联工业没有达到计划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结果,消费品工业受害最大。    在东欧,劳动力的情况稍为好些。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劳动力是这些共产党国家能够用来支付俄国提供的原料和成品的唯一手段。    东德人的处境尤为困难。它的人口已停止增长,年龄在十五岁到六十岁的妇女百分之八十也已就业,他们没有多余的劳动力输出。    大部分经互会国家的情况与此相似,因为它们的出生率低。人们认为这是上述共产党国家的一个社会问题。只有波兰仍然有些后备人力,但是预料在一九七六年情况会变坏。在西伯利亚工作计划招募劳动力到西伯利亚工作的传闻,使得东欧十分不安,尤其是东德。共产党报纸不得不讨论这个问题,刊登官方的解释。据说,奥伦堡管道和苏联其他项目是各国经济计划中最优先考虑的“特别项目”。    但是,没有劳力的输入,俄国人就完不成这个项目的说法,是说服不了东欧人民的。他们很清楚驻扎在他们国家的苏联占领军中有数十万年青的俄国人。    俄国人有三百四十二万五千人是武装人员,其中约有四十万人在东欧。苏联在东德有二十个师,在波兰两个、匈牙利四个、捷克斯洛伐克五个。人力枯竭俄国人力资源枯竭是向东欧要劳力的主要原因。    因为军事在苏联经济各部门中处于最优先的地位,所以俄国人不可能在东欧大量裁减军事力量。无论如何,他们无意改变现状。向俄国输送工人,主要是输送青年人,就是要他们接受思想灌输,并且为增补俄国的未来代理人提供了一个方面。    同时,东欧各国间输送劳动力往往是要想减少各国对俄国控制反抗的可能性。

2. 东欧国家大学生将到苏参加修铁路等劳动

【塔斯社莫斯科四月十一日电】社会主义国家的共青团今年夏天要互派大学生工程队。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大学生表示希望在苏联的建筑工地上渡过夏季劳动学期。他们将同苏联同龄人一道,帮助架设输电线路和敷设铁路、输油管道,建造住宅和收获庄稼。    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大学生今年夏天将再次来到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在那里,他们将结束里加微型公共汽车厂的建设和兴建热电厂。    【法新社巴黎四月十二日电】在西伯利亚那些尚未开发的地区,未来的做法将是共产党国家的一体化。事实上,这是东欧经济共同体——经互会——对付世界能源涨价的唯一办法。    简言之,这就是苏联科学院出版的刊物《经济问题》向经互会国家发出的号召。    这家刊物提醒说,东欧国家在燃料和原料方面的需要主要是由苏联来满足的,而苏联的这类资源,百分之九十一是在乌拉尔以东。    《经济问题》说:“因此,增加对其他经互会国家的供应,就使得苏联欧洲地区的供应不足更加严重,这说明需要制订一项扩大开发西伯利亚的政策。”    口令是协调一致和尊重互利。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长途运输,因为要在更东面的地方采油和开矿,所以从现在到一九八○年,运输的路程要增长一千公里。    这家刊物说:“物资是运三千公里还是运三万公里,买的国家是不管的,可是卖的国家不可能无动于衷。”    运输必须看作是一个共同的问题,资源的开采必须从整个经互会的需要来考虑,所需的巨额投资必须得到补助。这家刊物还进一步要求给苏联提供贷款。

3. 国际能源筹备会议结束发表声明

【路透社巴黎四月十六日电】(记者:塞德本)官员们说,关于世界能源会议的会谈今天已告失败。    主要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第一次对话是在举行了十天拖得很久的谈判之后结束的。    十方会议的失败是因为未能就打算于七月间召开的世界能源会议的议程取得一致意见。    【法新社巴黎四月十五日电】法国建议召开的世界筹备会议终于要无限期延期。    这是从各代表团发言人在全体会议开会之前不久所作的谈话中得出的结论。全体会议是这次会议的闭幕式。    正如伊朗代表团团长所指出的那样,会议以在议程问题上未达成协议而结束,也没有确定再次召开筹备会议的日期。    消息灵通人士获悉,星期一到星期二夜间举行了一次决定性会议,会上没有达成协议。    【法新社巴黎四月十六日电】参加为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一次对话作准备的巴黎会谈的十个代表团今天清早正式记录下了它们的最后分歧。    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一项声明说:“虽然由于各方的努力证明减少某些分歧的程度是可能的……并且在相互谅解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这些讨论未能就这次(计划的)会议包括的问题或对每个问题的相对重视程度下精确的定义。”    声明说,这次九天的会议“对取得国际一致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声明接着说:“鉴于它们有使这种对话继续下去的愿望,它们同意通过一切适当途径保持接触,以便在条件成熟时尽快恢复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建议举行的会议的准备工作。”    声明说,与会国——三个工业国和代表第三世界的七个石油生产国和发展中国家——重申它们支持“对话的原则”。    代表们“一致赞扬”法国总统倡议召开此会,他们还记录了这次为期九天的会谈达成了协议的唯一两点:“为了能够取得具体结果”,最后会议“应当限制其规模”;邀请参加筹备会议的国家的名单“应当扩大,这是为了确保有关方面的利益有足够的代表”。

4. 塔斯社报道:《苏联----南斯拉夫联合公报》

【塔斯社莫斯科四月十五日电】题:苏联—南斯拉夫联合公报    应苏联政府邀请,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杰马尔·比耶迪奇自四月九日至十五日对苏联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    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接见了比耶迪奇,并同他进行了谈话。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和比耶迪奇进行了会谈。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在友好和相互谅解的气氛中进行了会谈。会谈时,全面讨论了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关系问题,其中着重讨论了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合作问题。就迫切的国际问题详尽地交换了意见。双方满意地指出,苏南关系在顺利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其他领域建立在尊重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基础上的合作在不断扩大,内容越来越丰富。    双方特别强调指出,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南斯拉夫总统铁托之间的会晤和会谈对苏南合作的顺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双方对当前国际局势的迫切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表示满意的是,进一步发展和加深缓和紧张局势和在国际关系实践中确立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不管它们的社会制度如何)的过程正在继续。双方表示担忧的是:企图阻挠缓和过程或使这一过程缓慢的、企图使国际发展进程倒退的势力仍在世界各地活动,危险的危机策源地还继续存在着和加剧着。    公报强调指出,苏联和南斯拉夫将竭尽全力使国际紧张局势缓和的进程具有不可逆转和普遍的性质,使它扩展到世界一切地区和国际关系的一切领域。    两国政府领导人满意地指出,他们的会晤是在庆祝战胜法西斯三十周年的前夕进行的,苏联和南斯拉夫两国人民为赢得这一胜利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苏联承担了战争的主要重担,对战胜法西斯起了决定性作用。南斯拉夫人民在南斯拉夫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战争伊始就为自己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进行了英勇斗争,为共同胜利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

第 3 版

1. 美报文章:《五角大楼将如何撤离南越》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四月十四日登载一篇文章,题为《五角大楼将如何撤离南越》,摘要如下:    据悉,五角大楼正在仔细考虑从南越撤退的两种基本方针,如果撤退成为必要的话。    第一种是,以一种与撤离金边类似的“闪电行动”撤出仍在西贡的美国国民,再加上那些直接为美国大使馆和美国军事使团工作的南越人。    合计起来,这意味着撤退五千到七千人,大概要用直升飞机把人员从西贡空运到停在南中国海的美国航空母舰上。    除非国会规定具体的限制,在撤退进行时(五角大楼坚持撤退可以迅速进行),美国海军陆战队将被用来在美国大使馆周围设置封锁线。    但是,五角大楼的计划人员承认,由于撤退数量大,这次行动的后勤工作要比在柬埔寨采取的行动困难得多。人们还感到关切(和愤怒)的是,南越政府不愿为重要的南越人员颁发离境签证。    第二种方针是,如果军事局势许可和国会批准的话,将撤退尽可能多的其他重要的南越人,其办法是使用某些民用和军用运输机,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同美国海军订有合同的货船。据估计,这样一种撤退可能涉及多达几十万人。    至本文写作时为止,美国在南中国海有一支由二十五到三十艘海军舰艇组成的舰队,其中包括四千名海军陆战队。    在这两项计划中,据说在这里最“肯定”的一项是包括美国人员和某些大使馆工作人员的那一项。五角大楼官员在私下表示,他们确信可以在短时间内撤出全部人员而不会同推进的共产党部队或不友好的南越人发生事件。    这项较大规模撤退计划正在这里引起不安。    虽然五角大楼至今没有发表任何正式声明说明它是否将使用武装力量在撤退期间保卫这些撤退船只免遭敌对行动,但是这里的某些人士坚持说,使用这种力量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2. 美联社评述西贡 傀儡内阁

【美联社西贡四月十四日电】阮文绍总统今天要求美国国会批准对南越的紧急援助,并且说,福特政府的要求重新确认:“如果我们决心同共产党的侵略进行斗争,那么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我们。”    阮文绍是在今天正式接见阮伯瑾总理新内阁的仪式上发表讲话时说这番话的。这位南越总统命令内阁部长们继续与共产党战斗,加强人民和军队的斗志。    阮伯瑾称之为“战时团结政府”的新内阁没有什么重大的变动,尽管总理声称内阁中有不倾向任何派别的中间派和反对派成员。    阮文绍是在十天前指令阮伯瑾组织新政府,以扩大他的政治基础的。大多数温和和激进的反对派政界人士拒绝参加,许多人预言,新内阁将是短命的。    二十五人新内阁中最重大的变动是潘光诞不再担任内阁职务,他过去是一位负责社会事务和土地开垦的、人们有时有争议的副总理。潘光诞一直负责成千上万的难民的救援工作。    潘光诞对他不再担任政府职务不愿置评。    早些时候就预测潘光诞要离职的政界人士说,潘光诞经常在处理难民援助基金和他独立行事问题上同其他政府官员发生冲突。一位外交人士说,潘光诞最近因建议阮文绍注意人们越来越多地提出要他辞职一事使阮文绍感到恼火。    陈文敦被任命为国防部长,他是一九六三年策划推翻已故的吴庭艳总统的策划者之一。    政治分析家们预料,新内阁不会减弱近几周来范围广泛的政界人士和舆论界领导人(包括西贡大主教和政府承认的那派佛教的领袖)要求阮文绍下台的日益增长的呼声。    这些提出批评的人指责阮文绍在处理目前共产党领导的攻势中的做法,并要求他下台,以便组成一个能通过同越共的谈判来和平解决这场战争的政府。    【法新社西贡四月十四日电】南越国民议会议长阮伯瑾今天在这里组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团结”政府。但是,该政府的所有成员都是阮文绍总统的多数派的人。    阮伯瑾总理在向阮文绍总统提交他的政府成员名单时提出了一项三点纲领:    一、加强军队的作战潜力。    二、帮助难民并使他们得到重新安置。    三、增加生产,支持后方的防务力量。    【合众国际社西贡四月十四日电】今天组成了一个新内阁。阮文绍在介绍这个内阁时说,这个内阁不是一个考虑要同共产党人组成联合政府的过渡政府。    阮文绍说,“这个政府决心夺回失去的领土、保护宪法和法律,并将根据巴黎和平协定同共产党人进行谈判。”    【路透社西贡四月十四日电】新政府今天在这里宣誓就职,阮伯瑾总理保证,新政府将集中它的一切力量来对付共产党的侵略。    阮伯瑾在独立宫举行的就职仪式上向阮文绍总统介绍了其它的二十九名部长、副部长和国务秘书。还有六位政府的顾问。    三十名阁员中有十一名是在前政府里任职的,虽然不一定担任原职。内阁中只有三名军人,退休的陈文敦中将任国防部长,范和协准将任新闻部长,阮文祝准将任安置部副部长。

3. 印度在锡金搞公开吞并的「公民投票」情况

【法新社新德里四月十五日电】今天这里正式宣布,小小的喜马拉雅王国锡金的人民以压倒多数投票赞成结束他们国家三百五十年的君主政体,同印度联邦合并。    他们的决定是在昨天举行的一次公民投票中作出的,在这次投票中,约十万合格的选民被要求作出抉择,赞成还是反对国王的建制以及使锡金成为印度的一个组成单位。    如果印度政府接受这项决定,这块有二十五万人口的土地将成为印度的第二十二个邦。    【美联社新德里四月十五日电】锡金的反保王派今天在公民投票中获胜,赞成同印度合并,废除他们历时三百年的君主制。    在现君主宣布为“非法和违反宪法”的一次特别选举中,锡金人以五万九千六百三十七票对一千四百九十六票赞成成为印度的一个邦和废黜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    投票结果表明,在总共九万七千名选民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都在这次草率安排的公民投票中投了票。    【印报托查谟四月十五日电】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今天间接批评中国对锡金最近事态的发展——其中包括就这个国王的前途进行公民投票的问题——发表了不利的评论。    记者在机场上问她,她对中国把锡金的公民投票描写为“骗局”有何想法。    甘地夫人回答说,“中国一直说了不少话。但是在巴基斯坦进入罕萨(在被占领的克什米尔)时,他们什么话也没有说。”    她接着问道,“他们对西藏又是怎么做的呢?”

4. 美报报道:《苏联想从中东捞到什么》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四月十三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自从基辛格失败以来,克里姆林宫的作用加强了;苏联想从中东捞到什么》,摘要如下:    自从上月国务卿基辛格试图通过谈判在中东谋求部分解决遭到失败以来,《真理报》并没有幸灾乐祸,但明显地表现出了得意的神情,因为这家共产党报纸曾评论说,基辛格的“悄悄的外交”手法已被证明是“毫无希望的”。这家报纸还说,日内瓦中东会议应当“尽早地”复会。这种说法同官方的宣传调子是一致的。    这是几周以前的事情。现在,由于克里姆林宫在使日内瓦会议得以重新召开方面承担了一大部分责任,从苏联官方的言论中再也听不到希望会议迅速召开的要求了,再也看不到关于莫斯科在这个问题上的谋略的线索了,而且莫斯科对美国在印度支那的失败也是引人注目地保持沉默。    没有迹象表明莫斯科的中东基本政策已经改变。克里姆林宫同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好斗分子的复杂关系,以及它同以色列没有正式关系,使苏联的外交行动极为谨慎,通常是保持沉默。    克里姆林宫几乎还没有宣布接受埃及总统萨达特要美国和苏联以会议两主席的身份重新召开会议的要求。    克里姆林宫只是在七日才首次公开表示了关于它在准备召开日内瓦会议方面正在采取实际行动的迹象,据官方报道,那天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和埃及驻苏大使就恢复日内瓦会谈进行了讨论。    他们的讨论即使不能说是取得了进展,至少也是在朝着重开日内瓦会议采取行动。    上周,克里姆林宫作了第二次表示。苏联的一个两人代表团在耶路撒冷秘密地会晤了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其他以色列领导人。这是两国一年多以来的首次接触,但眼下还不清楚,这次接触是否表明苏联的政策已有所变化,或者,象以色列官员们所讲的那样,是否是俄国人在试图利用以色列对美国的疏远,并发挥他们作为日内瓦中东和谈两主席之一的作用。    莫斯科同以色列没有正式关系。尽管它们最近进行了秘密的接触,但莫斯科公开一直不理睬所有关于它同以色列恢复外交接触可能是有用处的建议。    莫斯科同一些主要的对抗的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深浅程度不等,有的热烈(同叙利亚)、有的不冷不热(同埃及),有的有所改善(同约旦)。在为重开日内瓦会议制订可接受的方案的时候,克里姆林宫必须小心地不提出任何会使这些国家恼火的建议。    克里姆林宫再也不对基辛格式的外交进行抱怨了,这是因为,正如一位美国高级官员所说的那样:“以前,他们可以摇旗呐喊,现在他们自己得站在前面和中间。”

第 4 版

1. 时事社报道:《邓小平副总理对池田会长说希望首相在霸权条款问题上拿出勇气作出决断》

【时事社东京四月十六日电】题:邓小平副总理对池田会长说,希望(首相)在霸权条款问题上拿出勇气作出决断    北京十六日电:正在中国逗留的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十六日会见邓小平副总理,就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中苏关系问题等交换了意见。    关于和平友好条约,是以池田会长专就难于进展的所谓霸权条款问题坦率地向邓副总理询问,邓副总理则作答复的形式进行的。邓副总理强调:(一)霸权条款也是限制中国本身的;(二)写上霸权条款不会构成对第三国(指苏联、美国)的内政的干涉;(三)条约不能从日中联合声明的原则后退。就是说,强调了应该遵守联合声明的原则。同时,邓副总理表示希望三木首相拿出勇气来果断地处理这个问题。    池田会长还问道:“不可以把霸权条款放到序言中去吗?”邓副总理回答说:“日本政府说(联合声明第七条)前半段好,后半段(时事社注——反对第三国的霸权)不好。这是不好的。但是,如何处理条文的形式,可以研究。”邓副总理并且表示,中国始终愿意以早日缔结条约为前提进行会谈直到达成协议。    邓副总理讲话的要点如下:    一、不谋求霸权这一条将限制中国本身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行动;从日本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近百年来的现代史的立场出发,这一条对双方都是有意义的。有人说霸权条款会伤害美国、苏联的感情,可是美国已经在上海公报中写上了这一条,所以不用担心。日中联合声明发表两年半以来,尽管那里头写上了霸权条款,可是苏联不还是一直在和日本打交道吗?田中前首相、大平前外相所以有勇气把这一条写进联合声明,是因为有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要求。还有人说写进霸权条款不合乎正式的条文,可是,联合声明也是正式的东西,没有实质的区别。    二、(池田会长说:日本的多数人认为,如果不把霸权条款写上,条约就不得不告吹。对此,邓副总理说)政府间的途径没有断。只有继续会谈到达成协议为止。这是因为有指导两国关系的联合声明的原则。    三、(对于在条约谈判期间邓副总理及其他中国领导人会不会访日的问题)目前不会。但正如毛主席说过的那样,日本政府的人来了,所以还是应该去。只是,它和条约是两个问题。

2. 时事社报道《外务省领导人说中方草案不能成为谈判的基础》

【时事社东京四月十六日电】题:外务省领导人说,中方草案不能成为谈判的基础,日中间距离很大    外务省领导人十六日晚披露,关于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问题,中国大使陈楚十四日提出的中方草案和日方的主张距离很大,并且说他认为中方草案“不能成为谈判的基础”。    据外务省人士说,中方草案在“霸权”问题上几乎照抄一九七二年日中联合声明第七条,在条约的条文中原封不动地引用。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据说也存在超越了联合声明的原则的、为日方所不能接受的问题。

3. 共同社报道:《纪副总理谈日中条约问题再次强调要写进关于霸权条款》

【共同社东京四月十五日电】题:纪副总理谈日中条约问题,再次强调要写进关于霸权的条款    北京十五日消息:中国副总理纪登奎十四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中友好国民协议会第三次访华团(团长是大阪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金子二郎),约一个半小时。在谈到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时,他表明这样的意向: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没有改变,和平友好条约的内容不能从日中联合声明后退,后退了,倒不如不签订的好。    据说,纪副总理特别提到曾表示支持写上反对霸权条款的公明党竹入委员长的名字,说:“请转告竹入先生,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声明的原则。周总理也说向竹入先生问候。”    金子团长在会见结束后说,纪副总理在谈到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争论点——霸权条款时表明了基本的立场:“中国已通过联合国表明不谋求霸权,也反对其它国家谋求霸权。这并不是以特定的第三国为对象的。”然后(纪副总理)说:“如果不写进反对霸权的条款,那就是谋求霸权,苏联之所以反对霸权条款是因为它在谋求霸权。”据说这种看法就是表示,如果日本继续反对霸权条款,那就很可能被认为是在谋求霸权。    当被问到有什么意见时,金子团长说:“和平友好条约必须是推动日中联合声明前进的文件,因此,应该写进霸权条款。”接着纪副总理说:“完全对。日中联合声明中也写了反对霸权,当然应该写上。如果从联合声明后退了,倒不如不签订的好。”强调了霸权条款是和平友好条约不可缺少的内容。

4. 香港《快报》记者采访特赦释放人员

【本刊讯】香港《快报》四月十五日以《中共给予特殊待遇如此重视显具用心》为题刊登一篇该报记者“集体采访”如下:    十名前国民党政府将领及政工人员,已于昨日在中共“欢送”之下踏进香港门户——罗湖桥。快报记者在火车头等车厢个别访问了这十名尝了二十五年铁窗滋味的老人。    该十名前国府人员的口吻和谈话内容,与新华社发表的报道语气如出一辙。    在被访问时,他们虽用不同的语句强调他们不谈政治,没有负特殊任务和没有资格谈政治,但他们对中国政治问题,却异口同声指出:“中国人民是希望国家统一的,中国的统一是中国人的事,外人不能插手。”这是中共多年来所作的统战口号。    在火车厢上,这十名“战犯”并未拒绝记者的访问,他们口若悬河,对答纯熟。    以下是十名俘虏接受《快报》记者访问时的情形:王秉钺七十一岁,前国军五十一军中将军长,有母,太太,四子女在台。他说:“我到台湾之后,希望能够给爱妻带来突如其来的喜悦。”被询及会否长期居台时,他说:“那要等待爱妻的决定。”王云沛患有耳疾,无法交谈。段克文六十八岁,吉林人,一九四八年任东北伊通县县长,前军统局少将专员,一九四九年在长春被俘。他表示赴台目的是探其侄,他表示大陆人民生活改善及建设的发展迅速。周养浩六十九岁,十分健谈,是前军统局西南特区少将副区长,一九四九年在重庆撤退飞往昆明时,在昆明被俘。    他表示在被监禁期间,曾三次参观中国各地工业及建设,对中共的建设进展,甚为赞赏。他说:他有七名子女及妻子在台,但其大子现在本港行船,最幼的女儿因考了美国理科博士,已在美工作。对其家庭情况,他说:“我们从一九五二年以后已没有通讯,我只藉在九龙的一位朋友,获知家庭的近况。”    周养浩承认,曾与蒋经国一起工作过,但他表示不够资格负统战任务。问及是否愿意长期居住台湾,他说:“如无引起对我的不利和被怀疑,我会留在台湾,否则会返大陆。”张铁石六十一岁,前国民党六十八军政工处上校处长,一九四九年在厦门被俘。母亲、妻子、两子一女都居在台中,他此次赴台,纯粹希望和家人团聚,未负任何政治任务或政治目的,他相信台北政府对他们的“回归”将大表欢迎。陈士章七十四岁,河北人,是十名战俘最年老的一位,他原属国军第二十五军中将军长,一九四九年在福建被俘,妻段曼晴及一女三子在台湾。被询及赴台后会不会返大陆时,他说:“要看情形而定。”赵一雪六十七岁,武汉人,前国军二八一师上校团长,一九四九年在福州被俘。他表示赴台的目的是会见其叔婶及弟妹,他自少即为叔父养大,这位叔父犹如父亲,不过二十多年来完全没通过讯,但知道他们健在。    在被询及对大陆印象时,他绝口赞中共的“人道主义”政策,和说中共遵守诺言,他说:“我被俘时,中共曾说,如变好人,改过自新,可获释放,现在果然被释放了。”他说:“世界上无任何政党对战俘如此宽大,中共对待战俘,不打不骂,小病送去看医生,大病送去医院疗养,我现在精神饱满,是因为生活好,营养好。”他表示去台湾的目的,是接叔婶及弟妹等返回大陆。张海商六十八岁,前国民党青年军二○四师六一二团上校团长,湖北人,一九四九年在上海被俘,于一九五二年之前知道妻子和两女一子住在台湾,但其后断绝了音讯。    张氏表示他已知道其领袖蒋介石已故,他却相信蒋氏之没,对中国统一的可能性较大。    记者问他:“既然蒋经国在苏联留学,台北政府以后会否亲苏?”他说:“虽然如此,他看不出国府亲苏的可能性。”杨南邨七十岁,前国民党一五○师上校团长,四川人,一九四八年在徐州被俘,有长子和两子女在台。(下转第三版)(上接第四版)    杨氏表示他这次成行,是临时决定的。    他说:“我和妻儿断绝音讯已久,希望此次得到国府的帮助,使一家团聚。”蔡省三五十六岁,江西人,前国防部青年救国团赣东青年服务队少将总队长,一九四九年在江西被俘。他说自己是个“死硬派”,但说中共对他的照顾“体贴入微”,其监牢有如华丽酒店,曾于一九五一年冬越狱。    他说:省三不是他的原名,他本名“希曾”,后在中共监狱中“彻悟前非”,才改现名。他也承认过去曾跟随蒋经国工作,问:“你会不会与蒋经国会面?”答:“很想见他,我想他会愿意会见我的。”他认为台湾爱国的人多,卖国的人少。他的爱人曹雪霞现在江西,而他在台湾有一位朋友,为黄浦第三校同期同学,现任总政治作战部主任王升。    他又说:“大陆最大的特点,是不会强迫人做不愿做的事。”

5. 洛克菲勒、佐藤到台北

【美联社台北四月十五日电】美国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率领了一个美国代表团今天到达台北出席蒋介石委员长的葬礼,并保证“友谊将继续成为我们之间关系的特征。”    自从华盛顿和北京的关系四年前第一次解冻后,这是美国政府重要官员对国民党中华民国的第一次访问。    洛克菲勒以及代表团在蒋纬国中将陪同下前往中山堂,进入停放总统遗体的大厅。洛克菲勒在灵柩前三鞠躬,并在吊唁簿上签名。    【中央社台北四月十五日电】美国副总统洛克菲勒今天说:美国人民将长远铭记故总统蒋公的果断、大勇和爱国情操,以及他在二次大战期间,身为同盟战友对盟国目标的贡献。    洛克菲勒并强调:“友谊”将继续成为中美之间“关系的表征”。    这位美国副总统说:“今天我以福特总统私人代表身份来到此间,感到非常荣幸。”    洛克菲勒率领一个九人特使团。    他称颂蒋公是一位“伟大领袖和友人”,他说,“蒋总统的功业和领导,足资使他在我们的历史中,名垂不朽。”    蒋公的逝世,虽然是一项悲恸的损失,但是洛克菲勒深信,“中华民国人民对于受命承担领导使命的人士,具有充分的信心。”    【中央社台北四月十四日电】日本前首相佐藤荣作,今晚从东京抵达台北,代表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参加故总统蒋公的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