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04-07
第 1 版
1. 外电外报评张春桥同志的文章《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
【本刊讯】法国《世界报》四月三日刊登该报驻北京记者阿兰·布克的一篇文章,题为《张春桥副总理猛烈攻击党和国家中的“新资产阶级分子”》,摘要如下: 姚文元三月份为《红旗》写的文章掀起了一些波浪。《人民日报》四月一日发表的张春桥的文章则将引起更深得多的激流。已不再是仅仅强调“新资产阶级分子”的存在了。副总理兼政治局常委张春桥,这次直接指责他们,并把他们定为基本的靶子。 老实说,文章不能概括为是一篇攻击性文章。从主要部分看,它包括了中央报刊所发表过的最系统的关于文化革命后社会主义社会里阶级斗争和矛盾的根源的阐述。文章是以未发表过的一些数字为根据的,介绍了国经济结构的相当全面的图表。这种描写是用来证明实行“无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是正确的。由于这样做,这一描写对于二月份发起的、今天达到新规模的运动的目的做了补充的明确说明。 这位副总理打算证明,在向共产主义前进中尚待完成的任务是很大的,并必须制止表现出来的资产阶级倾向,从而迅速向这方面迈出最初的几步。他严厉地、毫不留情地谴责了在国外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为代表的新资产阶级。张春桥说,这些人“做了希特勒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 这位作者象人们所看到的那样,断然地使用了最激烈的语言。不过,他也谈到一些数字。为了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进行反对“资产阶级法权”是有道理的,他竭力证明现在离生产资料的完全社会主义化有多么远。即使是在原则上由国家直接经营的工业中,情况也不是简单的。 张春桥副总理对那些组织上加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入党的人进行了猛烈攻击。 张春桥最后是以激烈地批评目前正在发展的资产阶级作风而结束文章的。 【法新社北京四月二日电】(记者:罗曼斯基)一位有影响的政治局委员发出了严厉警告,告诫提防中国出现的“新资产阶级分子”。 这个警告是在张春桥撰写的刊登在理论刊物《红旗》杂志上的一篇长文章中发出的。 观察家们说,张春桥的这篇文章是二月份发起的为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运动的一部分。 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为在本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需要的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修正主义的危险。 【路透社北京四月二日电】(记者:蒂莫西 ·皮尔斯)《人民日报》昨天发表了张春桥的长篇文章,这样,中国新近发动的这场旨在对付资产阶级影响进而实现无阶级社会的想法的政治运动,已摆向更加注意实效的方向。这篇文章把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语录同一些统计数字结合起来,以说明在共产党统治二十五年来对于中国经济从私人所有转变到集体和国家所有方面已达到了什么程度。这篇文章还包括了一个强烈反苏段落,认为苏联是一个已重新落入资产阶级之手的国家的事例。
2. 卡诺文章《俄国的中东曲折;下一步是日内瓦》
【本刊讯】美《新共和》周刊四月五日一期刊登卡诺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俄国的中东曲折;下一步是日内瓦》,摘要如下: 基辛格国务卿谋求中东和解的逐步解决办法受挫以后,谈判大概将转到日内瓦了,而那就意味着苏联将转到日内瓦,那就意味着苏联将在讨价还价中发挥作用。这一前景所引起的问题是:苏联是愿意致力于中东的稳定呢,或者相反,他们的根本目的是要阻止朝着最终和平的方向取得进展。 在最近一次中东之行中,我发现,苏联在那个地区的格局决不是简单的。比方说,俄国人已经深深地承担了在经济上和军事上支持叙利亚的义务,但是,对于叙利亚的总统阿萨德,却很难说他由于依靠克里姆林宫因而就是苏联的一个傀儡。一九七三年十月埃及人大大依靠莫斯科提供装备来对以色列人发动战争,然而由于赞成基辛格的逐步解决办法,抵制苏联要控制他的努力,埃及总统萨达特惹怒了俄国人,他同他们的关系在今年初达到最低点,那时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取消了拟议中的开罗之行。俄国人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态度是曲折的,最初认为它是“冒险主义的”,后来又支持它。 根据在以色列和在阿拉伯国家的会谈,我自己觉得,在今后解决问题时不能把苏联排除在外,在建立以色列学者亚伊尔·埃夫龙所认为的可能是同美国一起保证中东和平的“共同管理”安排方面,苏联甚至可能起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苏联在这个地区的影响看来是受到限制的,因为俄国人为了保持他们在这个地区的地位,现在是在追随、而不是在引导受他们保护的国家,为保持他们在这个地区的影响,他们正在付出很高的代价。所以在我看来,俄国人目前是从软弱的地位采取行动的,因为他们不能既加强他们所保护的国家的力量,同时又指望他们的指导会受到被他们加强的阿拉伯国家的尊重。相反,他们不能既撤回对他们保护的阿拉伯国家的援助,同时又指望力量对比会不利于以色列。 几个世纪以来,俄国人一直是关心中东的,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关心他们的南部边界,另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寻找进入地中海暖水的通道。同这种看法相一致的是,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这个时期内,向土耳其和伊朗施加了压力,当这种行动遇到美国的抵抗而宣告失败之后,他们就进入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希望建立势力范围。在近几年内,俄国人还察觉到了中东是个通向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的通道,在这些地方,他们正在努力同他们的对手中国日益加强的影响相抗衡。 自从一九七三年十月中东战争结束以后,俄国人把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叙利亚身上,他们已向阿萨德提供大批军事装备,从米格式喷气飞机到飞毛腿式导弹各种装备都有。在俄国人看来,叙利亚人因为支持莫斯科提出的在日内瓦举行谈判的要求而“挣得”了这些物资,虽然阿萨德一直持谨慎态度,不愿同俄国人发生太密切的关系,他抵制同克里姆林宫签订一项条约这个事实反映出他愿意有灵活性。另一方面,埃及人惹怒了俄国人,因为他们同基辛格搞在一起。莫斯科惩罚了他们,削减了对开罗的军事援助,不供给已运交的军事装备的零件。勃列日涅夫取消一月的开罗之行的一个原因是萨达特拒绝让苏联技术人员进入埃及,这些技术人员的目的是要对运给埃及的精良武器实行控制。萨达特前不久的巴黎之行是要向莫斯科表明,还可以从世界上的其他来源得到武器,他在巴黎购买了价值十多亿美元的法国武器。 驻华盛顿的一位苏联高级外交官不久前说,“中东不会出现美国式的和平”,这个预言从长期来看也许是对的,甚至基辛格也承认这一点。但是当谈判过程转到日内瓦去的时候,俄国人会卷入外交上的角逐。俄国人将从一开始就利用日内瓦会议作为宣传讲坛,我想这个猜测是公平的,但是在我看来,如果把俄国人所讲的漂亮话当作现实,那就错了。因为只要美国致力于保卫以色列的存在,俄国人就会迫不得已使他们所保护的阿拉伯国家态度软化,以免他们同美国发生冲突——这种冲突是他们必定想避免的一个潜在的灾难。
3. 蒋介石死了蒋经国召开蒋党中常委紧急会议宣读蒋介石遗嘱
【合众国际社台北四月六日电】台湾的国民党中国的蒋介石总统昨天因患心脏病死去,他夺回中国大陆的二十五年之久的希望仍未实现。卒年八十七岁。 蒋是晚上十一点五十分死在台北总院的。他是在晚上十点二十分患心脏病时被赶忙送到该医院的。 政府人士说,据信,蒋死时,蒋夫人(七十五岁)、他的长子、行政院长蒋经国和几名最高级政府官员都在场。 严家淦副总统将正式接替蒋的职务,但是政府将由蒋经国(六十六岁)执掌。他的父亲已选择他作继承人。 虽然蒋没能实现返回中国大陆的希望,但是他在遗嘱中敦促人民继续进行这场斗争。 他在死前八天(三月二十九日)所作的遗嘱说,他希望他的人民继续进行战斗,“收复中国大陆,振兴民族文化,立于民主阵营”。 这个遗嘱是在公布蒋的死讯之后不久宣布的。 【路透社台北四月六日电】蒋介石总统的医师今天宣布,蒋久病不愈,昨晚死于家中。 消息灵通人士说,蒋两年来一直乘坐轮椅。 他们说,最近两个月中他经常处于昏迷状态。最近一直有迹象表明,执政的国民党一直在为他准备后事。在他长期患病过程中,行政院长蒋经国已接管了更多的权力和职责。 这位行政院长不象他父亲那样高高在上,而是喜欢在公众场合露面。他很可能会继续执行他父亲的那种不同共产党人妥协的强硬方针。 人们广泛认为,总统死后,国民党的一党统治将会继续下去,权力将平静地转给他的儿子。观察家们最近说,副总统严家淦将成为有名无实的总统,行政院长蒋经国将作为政府最高行政官自然而然地控制这个国家。 【路透社台北四月六日电】行政院长蒋经国在他的父亲蒋介石总统死后七小时于今天早上召开了执政的国民党中央常委紧急会议。 在这次会上,行政院长宣读了已故总统的遗嘱,总统在遗嘱中要求在台湾和海外的中国人,尽管他死去,还要为光复中国大陆而加倍努力。
第 2 版
1. 西德报纸报道黑格的谈话《来自东方的威胁在增加》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四月三日刊登克劳斯·雅各比的一篇关于该报记者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司令黑格谈话的报道,题为《来自东方的威胁在增加》,摘要如下: 没有一个北约驻欧部队最高司令在他任职时遇到过类似的可悲状况:自一九六七年法国军队从北约撤出以来,没有一件事象两个北约国家希腊和土耳其之间在战争边缘上就塞浦路斯进行的决斗这样动摇着联盟。在这之后发生了葡萄牙的革命。 黑格对《世界报》记者说:“任何人也不应对在那里发生的事抱幻想:那是一次真正的革命。”与此同时,东方扩大了它常规部队的优势:今天北约有二十九个师,而华沙条约组织有九十二个师。 自他到达北约设在比利时的总部以来的最近四个月内发生了不大可能的事件:一个政治上破碎的联盟在军事上又走到了一起,恢复了曾失去的团结。 在勒伯尔部长领导下的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效能达到了最高水平,它今天与三十万美国士兵一起成了北约的主心骨。 黑格成功地说服了法国人把其舰队很大一部分从大西洋调回地中海。 黑格对《世界报》记者说:“北约的武装力量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有力。这就是说:尽管在南翼有烦恼,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军事上比以前更强大。士兵训练得更好,武器和装备都现代化了。部队的精神不断从已克服的最低点中恢复过来。” “自苏联不得不在古巴让步以来,他们作了不同寻常的努力来提高他们的战略机动性,即可以在全球使用其常规军事力量的能力。” 黑格说:“在西方各国首都,我发现存在着对来自东方的与日俱增的军事威胁的担忧。” 苏联集结军队并未使将军本人感到意外。他不指望敌人会有任何和平的善行。 他知道:面对这种威胁,世界大国美国的新军事战略(打一场半战争的能力)是有效还是无效,这决定性地取决于他——北约驻欧部队最高司令。所指的是以下这种可能性:即能够在世界不同地区同时打一场完全的战争和一场小的丛林战。 黑格向美国维护了欧洲的利益,他阻止了原建议不顾一切地减少存放在旧大陆的七千个美国核爆炸装置的作法。他还——使北约将军们高兴地——一再向欧洲各国政府提出美国的对抗苏联的要求:加强大陆常规武装力量。 黑格对《世界报》说:“没有任何理由高举双手去投降。”
2. 美联社记者谈美国同西欧的关系
【美联社布鲁塞尔四月四日电】(记者:卡尔·哈特曼)美国的北大西洋盟国认为,美国没有援助柬埔寨和南越,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将在它们碰到困难的时候置它们于不顾。 一位消息灵通的人士说,北约秘书长伦斯对访问他的人说,西欧的情况和东南亚的情况是完全不相同的。他指出,美国同它的十四个大西洋盟国有条约的约束,这个条约说,对一国的进攻就是对所有国家的进攻。而同南越则没有类似的条约。 他指出,此外,美国同西欧的关系比它同东南亚的关系要深得多:种族、血缘、语言、历史、投资等方面都有关系。 美国还在西欧驻军三十万人。这位人士追述道,前副总统汉弗莱、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斯科特和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其他高级成员上周刚刚访问过布鲁塞尔,他们公开重申了这些关系,福特总统也这样申明过。 北约人士对欧洲的一些问题有点关切:葡萄牙是否可能离开北约的轨道而投身于苏联,以及希腊和土耳其由于塞浦路斯问题而继续争吵。 英国打算减少在地中海的兵力、希腊和土耳其发生争吵、意大利和葡萄牙在政治上遭到削弱,这些情况使人丧气;但是法国打算把它的福煦号和克雷孟梭号这两艘巨大的航空母舰从大西洋调到地中海,则使人满意。 虽然法国在军事上退出了北约组织,但是它的军事立场近几个月来已接近于其他盟国的立场。
3. 西德施普林格国内新闻社报道《雅库鲍夫斯基在东德指挥演习》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四月三日发表施普林格国内新闻社的一篇报道,题为《雅库鲍夫斯基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指挥演习》,全文如下: 在华沙条约组织总司令、苏联元帅雅库鲍夫斯基指挥下,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举行了大规模的秘密演习。参加这次演习的除了苏联军队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人民军外,还有波兰军队,总兵力为若干师。演习的核心目标是集聚在科特布斯—德累斯顿地区的部队向西北方向快速攻击。
4. 英刊文章《苏联大学生——某些社会学透视》
谈苏工农子女上大学的比例下降,大学生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以及在入学和毕业分配中走后门等情况 【本刊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出版的《苏联问题研究》一九七五年一月号刊登默文·马修斯的一篇文章题为《苏联大学生——某些社会学透视》,摘要如下: 按照国际标准来看,苏联青年人上大学是大有希望的。在提供高等教育方面,苏联在一些大国中占第二位。但是,在上大学方面的情况仍是供不应求。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仍然是一种比较稀有的商品,从而引起了常常碰到的选拔问题。 在苏联,官方的态度一向是,在一些社会集团之间,在接受教育的能力方面不可能有天生的差别。因此,高等学府在理论上是向所有的人都开放的,不管其社会背景如何。 实际上,一个苏联公民进入一所高等学府的机会同他的社会背景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来自较富有的、受过较好教育的或者比较安稳的家庭的子女要比种种情况较差的家庭的子女容易上大学。 鲁宾和科列斯尼科夫(苏联学者——本刊注)一九六六/六七年对罗斯托夫大学一年级学生作的调查的确表明,在报名投考高等学府的学生的社会状况同被录取的学生的社会状况之间有明显的变化。例如,农民的比例从大约百分之十五降到百分之二点五。工人子弟丧失了一些地盘,但知识界子女的比例从四分之一多一点上升到一半。 (见鲁宾和科列斯尼科夫所著《社会学家心目中的大学生》——原注) 社会集团在学生总体中的比例和社会集团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两者之间的整个差距可见下列表格。(表格见原版面) (见《一九七零年苏联国民经济》以及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长维·叶留金的讲话——原注) 在全苏最高一级,只有在莫斯科有一些第一流的学府。例如,一般人都认为,只有政界上层的子女才能想望进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它的许多毕业生都成为外交官。 应该记住,高等学府的名额受到的压力很大,所以在录取学生的手续上就产生了大家都知道的不正之风,通常是以贿赂和贪污的形式出现。较富有的父母往往禁不住使用这种办法。当然,政治舞台上的权势可能象金钱一样重要。 在苏联,人们想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是普遍的,我们很可以问一个为什么。在革命以前的俄国,知识分子享有很大威望。这种情况可能部分依然存在。工业化需要受过教育的人才。在苏联人民当中,最专业化和工资高的职业受到高度评价,普通行业远不那么具有吸引力,不熟练的劳动是最不吸引人的活。 最好不要问为什么苏联存在这种现象,而问一下这种现象哪些方面更是苏联的具体情况。有三点可加考虑。第一,专业人员和工农的生活水平悬殊。这一点与其说表现于收入差距(虽然这种差距可能是巨大的),不如说表现于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好的住房,更便利的购货条件,可以接触到奢侈品(例如一辆小汽车,休养所),甚至可入党,这一切可使生活过得舒服些。第二,在经济中没有一个相当的私营部分。唯一的雇主是国家或象集体农庄和零售合作社这种国营组织。对被任命在大部分责任重大的职位上任职的人来说,一项学位实际上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这个人年轻而经历浅薄的话。最后一点,很可能是苏联社会所具有的封闭性,特别是不可能在国外寻找那种不需要学位的工作,这样在国内,想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增加了。 鲁宾和科列斯尼科夫根据大量的事例声称,虽然有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在高等学府学习期间参加某种社会政治活动,但是在某一个时候的比例只有大约一半。关于罗斯托夫大学“不断”参加活动的五百一十名大学生的数字表明如下:在进入高等学府之前,百分之五十七·二;学习的第一年,百分之三十九·四;学习的第二年,百分之三十三·○;学习的第三年,百分之二十四·○;学习的第四年,百分之十二·六;学习的第五年,百分之二·八。 这些数字表明:想报考高等学府的人参加社会活动特别“积极”,很可能是为了增进他们被录取的机会。 官方的态度是,学生在一切方面都是坚决支持党的。但是所发表的许多材料间接表明,这种说法多么不现实。对罗斯托夫大学的一千二百十八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虽然有百分之九十一的人阅读“文学”和“社会”方面的非专业性杂志,但是只有百分之三十六·六的人阅读“社会和政治”杂志。阅读后一种杂志的大学生强烈倾向于阅读外国的文章和有关外国事务的译文,而不是国内的东西。对高等学府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主要的青年杂志《青年共产党人》和主要的党刊《共产党人》杂志在学生所选择的书籍中占第五、第六位。(见鲁宾和科列斯尼科夫所著《社会学家心目中的大学生》——原注) 对西方大学生来说,经过毕业考试,拿到一个学位,算是大学生涯结束了。这个时刻对苏联大学生也有差不多的影响,但是有一个突出的不同之处。 在苏联,受到高等教育之后,通常由国家安排工作。 被分配到一项好的工作,这件事在某些方面象获得一项学位一样重要。不难设想这种情况可能引起某种走后门的私下活动。有的学生料想他们可能分配到不好的工作,就想方设法去拉拢比较可取的企业的头头,要他向安置委员会提出一份索取学生的“订单”。有时候,这种学生得到一张所谓“无约束的文凭”,即一张上面不写明要担任何种工作的文凭。如果他们的父母有权势,那么父母可以更加直接地对安置委员会施加影响。
第 3 版
1. 法新社报道:阮友寿书面答记者问
【法新社巴黎四月四日电】越南南方临时革命政府顾问委员会主席阮友寿在对法新社的一次专门谈话中说,临时革命政府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执行巴黎协定。他重申,任何谈判只有在西贡由另一个“当局”代替阮文绍之后才能进行。他的谈话是在四月四日寄到巴黎的,注明是四月二日从越南南方发出的,作为对书面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关于目前的攻势,阮友寿说:“我们越南有这么一句成语‘水可决堤’。目前人民和人民解放武装力量强大的奋起和进攻只是对破坏巴黎协定、美国和阮文绍集团继续战争政策的必要的回答……为了废除阮文绍的独裁、法西斯和好战政权,我们的人民没有别的路而只能在人民解放武装力量的帮助下奋起反抗以便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关于临时革命政府的政策,阮友寿回答说:“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的政策是遵守巴黎协定,同时坚决回击美国和阮文绍集团破坏协定的行为。” 阮友寿就此进一步指出:“越南南方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是美国完全和最终停止一切军事干涉和对越南南方内部事务的干涉。推翻阮文绍集团和在西贡成立一个真正渴望和平、独立、民主、民族和睦和严格执行巴黎协定的当局。临时革命政府准备同这样一个当局进行谈判,以便尽快解决越南南方问题。”关于同美国的关系,阮友寿说:“在它成立的次日,临时革命政府在它的行动纲领中清楚地指出它准备在互相尊重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不干涉每个国家的内政的基础上同包括美国的一切国家——而不区别其政治和社会制度——建立外交、经济、文化和友好关系。如果没有能够同美国建立外交和经济关系,这唯独是由于美国进行军事干预和干涉越南南方内部事务的政策所构成的障碍。我认为必须向公众舆论揭发福特政府目前的所谓‘人道撤退’活动,这一活动使福特政府得以在越南南方继续进行干涉,并拖住它的其他盟国和卫星国向阮文绍集团提供最后支持。”
2. 美联社报道说:金边美国「使馆」人员患了撤退热狂
【美联社金边四月四日电】美国人士今天说,美国驻金边的大使馆正以比它正式宣布的百分之十五要大得多的比率削减它的二百名工作人员。 一名到金边市南部的美国大使馆院子里去过的美国人说:“成排的档案室都空了。他们正从墙上把图片拿下来。房子空荡得都开始听得见回声了。” 美国使馆不愿证实人员削减人数超过了百分之十五的说法,但是核对了使馆乘飞机走的人员数字后发现,在最近几天就有三十多名美国官员离开金边。 一位美国人士说,预料还要逐步缩减人员,以便不会象在越南那样在当地人民中引起惊慌。 使馆包租的一架有四十五个座位的C48飞机,一直从金边每天起飞两次,而不是通常的一次。 叛乱分子对首都防御的压力在过去三天里明显加大了。消息说,政府部队正在坚守着,正从各省空运援军到金边,以便挡住共产党部队的推进。美国官员们正密切注视着战场的情况,以弄清楚叛乱分子是否会突破政府的防线。一位美国人说:“在使馆内他们已患了撤退热狂。他们想必知道其他人不知道的情况。”
3. 马利克到巴厘安排苏哈托同郎诺会晤
【美联社巴厘四月四日电】印度尼西亚外长马利克今天说,印度尼西亚愿意承认西哈努克领导下的柬埔寨新政府,如果他掌权的话。 马利克是从雅加达到达这里来为朗诺总统和苏哈托总统明天下午的会晤作准备的。 马利克将于明天上午会晤隆波烈总理,为苏哈托—朗诺会谈作准备。可是,马利克表示,这次会谈不会涉及任何重要问题。马利克说,“苏哈托可能对朗诺表示同情,并为朗诺的未来提出意见”。 【美联社雅加达四月四日电】印度尼西亚外长马利克今天说,朗诺总统不打算成立流亡政府。马利克在动身赴巴厘之前对记者们说,“朗诺知道他的命运如何。” 马利克说,朗诺甚至准备辞职,如果他的辞职有助于柬埔寨恢复和平的话。 苏哈托明天在从澳大利亚回国时将在巴厘停留。 【路透社曼谷四月五日电】泰国外长差提猜今天说,柬埔寨总理隆波烈在访问了印度尼西亚之后将于明天抵达这里停留一天,然后再乘飞机回国。 差提猜先生今天对记者说,东南亚国家联盟的部长们预定下月在吉隆坡举行三天会议以讨论东南亚总的形势。
4. 南越解放军在湄公河三角洲发起进攻
【路透社西贡四月五日电】西贡司令部今天说,共军在西贡以南湄公河三角洲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而在其他地区,政府军在中部沿海一带混乱地后撤之后,已在设法重新集结。 军方人士说,共军在湄公河三角洲的进攻大部分是轻步兵进攻(这种进攻是该地区共军发动的典型的进攻),是由很了解这个平原地带的快速行动部队发起的,他们最厉害的重武器通常是迫击炮。 但是,这些进攻在这里引起了某种紧张情绪,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先兆,表明共军要在政府军在南越北部和中部受挫后设法重新集结力量和加以恢复的当日发起一次更为猛烈的进攻。西贡司令部说在到今天拂晓前为止的二十四小时内发生了一百四十八次武装冲突,其中有一百二十次是在湄公河三角洲。 该司令部正式宣布,政府军在整个湄公河三角洲的武装冲突中有八人被打死、七十六人受伤,四人失踪。 【法新社西贡四月五日电】西贡最高司令部今天说,昨天在南越飞机对西贡东北二百六十公里南越沿海的宁顺省省会藩朗周围进行了猛烈轰炸之后发生了战斗。一位发言人说,在两天之前出现了一片恐慌和混乱之后,政府军重新控制了藩切(藩朗以南约一百公里另一个沿海省分的省会)。这位发言人说,由海路撤运藩切居民的工作正在有秩序地进行。 他说,最高司令部对芽庄港的情况不清楚。他说,同城外政府军部队(包括步兵、伞兵和别动队)的无线电联系时断时续。 这位发言人说,政府正在继续“重新集结”从现已落入共军之手的第一军区和第二军区逃出来的被打散的部队,他们正在没有透露的“安全”基地重新整编和重新装备。 据说在西贡以北五十公里的政府军重要基地莱溪附近也有战斗,共军一次进攻被击退。
5. 美海军一支特混舰队到藩朗地区“撤运难民”
【美联社西贡四月四日电】美国大使馆今天宣布,美国海军的一支特混舰队昨天傍晚开始从西贡东北一百六十英里的藩朗地区撤运难民。 这是第一次用穿军装的美军撤运难民。 大使馆说,六天前奉命开往印度支那水域的这支特混舰队四艘船中的两艘船参加了最初的撤运工作。这两艘船是两栖货船“达勒姆号”和登陆平台船“杜布克号”,船上还有七百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维持难民的秩序。 大使馆说,撤运的绝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其中有一些是没有穿军装的南越军人。
6. 日刊文章《从闭关自守下苏醒过来的缅甸》(待续)
【本刊讯】日本国策研究会出版的《新国策》旬刊一月二十五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从闭关自守下苏醒过来的缅甸》,摘要如下: 记者平岩武郎去年得到缅甸联邦政府的特别安排,比外国记者团先一步访问了缅甸,下面是平岩的报告。目标是民族社会主义缅甸这个国家在东南亚国家中也是具有特殊的民族色采的国家。既否定资本主义又反共的缅甸社会主义是民族社会主义。而且,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是带有小莱佛教徒这样的国民性。 但是,一九四八年独立以后,因为吴努政权过分重视佛教,在执行政策上优柔寡断,一九六二年三月,引起了以奈温将军为核心的军人政变。奈温政权赶走外国资本,在经济方面加紧实行了由缅甸人管理的政策。这个国有化政策,一方面在保持缅甸的“纯血统性”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在农业和工业两方面都造成了生产的停滞,扩大了物资匮乏、出口减少、通货膨胀加剧和流通机构的破坏性混乱。但是,奈温政权提倡国民的朴素风气,即使过穷困的生活,也要完成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当然,利弊两个极端都在市民生活中到处浮现出来。典型的例子就是露天里展开的自由市场风光。国民的生活必需品都要到国营市场和商店去买。这个国营方式的无能是惊人的,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的需要。价格是官定的,但是品种少,质量也是合乎规格的,能够买的东西必须在指定的日期买。当然,工作人员全都是国家公务员,服务态度不好。如果说国营的流通机关没有完全走上轨道,那也只好这样了。然而这样,缅甸人的日常生活就得停下来。于是黑市就发展起来了。 无数的摊贩在主要城市的热闹地方摆出来了,而且就在国营商店的眼前。从生鲜食品到照相机等奢侈品,样样俱全。除了轻工业品和农畜产品以外,全都是从外国来的走私货。就拿手表来说,缅甸的正式进口量,从一九六三年以来,十一年都是零,但是精工舍和西铁城牌的表却大量的陈列着。走私路线是从泰国边界到毛淡棉再到仰光。由走私商人运到市场。繁荣的黑市缅甸人不论男女下半身都是裹着一块叫纱龙的布。制度规定一年配给一块。因为气候和暖,所以一年有两块就够了。但是这样,连一点也不能打扮了。于是就靠黑市。比在国营商店买,大体上要贵一半到两倍。但却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日本制的纱龙,一块约五十缅元,短袖衬衫一件十三缅元。公务人员的最低工资是八十二缅元,警察青年人的工资是一百五十缅元,所以依靠黑市,生活是很艰苦的。 比如生了病,医生给开了药方,但是哪家国营商店也没有这种药。因此,病人就得拿着药方到自由市场去。…… 链霉素、金霉素这些高价的最新的抗菌物质都可以买得到。这些黑市商品是一九七○年大台风的时候,各国赠送给孟加拉国的救济物资,孟加拉的走私商人又拿来换缅甸大米的。全都是主角孟加拉人得不到的东西。缅甸本来是亚洲有数的产米国家,劳动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从事农业。过去的出口总值中,仅大米一项就占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但是一九六五年以来,因为大米的收购机构不完备和规定了低米价政策,生产热情下降,至今农民还不懂现代农业技术,一户平均耕种五英亩。 黑市上尽管大米很多,但是,买不起的家庭越来越多了。(待续)
第 4 版
1. 蒋经国要蒋帮内部加强团结
【中央社台北四月二日电】行政院长蒋经国今天在行政院院会中表示,最近高棉和越南的局势急遽逆转,中东和平谈判亦未成功,此并非是时间上的巧合,而是所谓“和解”政策已面临严重考验。 蒋院长强调世界如斯变乱,益感我国基本国策正确。亦即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我国决不改变政策,决不动摇立场,坚决贯彻反共政策到底,绝不与中共作任何形式的谈判,绝不予中共以幻惑世人、欺骗渗透的藉口,这将是击败中共,挽救危局的重要关键。 际兹世局急遽变化的时候,我们益须加强内部团结,坚持既定国策,信赖自己的决心,自己的力量以求发展,以求反共大业之成功。 【本刊讯】台湾《联合报》四月三日消息: 行政院长蒋经国说,从国际上动乱,越南及高棉战争来看,国际情势一天天在变化,在这种情形下,益显得国防的重要性,因此,在下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中,国防预算占了适当的比重是有必要的(本刊注:一九七六年度蒋帮“国防外交”支出预算为三百八十四亿八千五百多万台币,约合十亿零一千二百万美元,占支出总预算的百分之四十四;较上年度的三百五十八亿九千多万台币,约合九亿四千四百万美元,增加百分之七点二)。 蒋院长昨天参加执政党中央有关方面政策会议说明下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的编制经过时,作以上表示。 蒋院长并在会中重申我们不与共匪妥协的决心。他说,我们要力求团结,绝不与共匪和谈,与共匪已无和谈余地,我们要奋斗到底!
2. 蒋党《中央日报》社论《越南大变局给我们的教训和警惕》
【本刊讯】蒋党《中央日报》四月四日发表题为《越南大变局给我们的教训和警惕》的社论,摘要如下: 行政院蒋院长昨天在院会中论及最近高棉和越南局势的逆转,指斥共党集团向不尊重国际条约,而以“和谈”作为战争的一项手段。高棉、越南之变,更证明我们坚决反共到底的国策正确无比。蒋院长勉励大家,当此世变日亟之时,“我们益须加强内部团结……”。 共党势力在中南半岛猖獗一时,自是民主国家的共同挫败。然而,从世界性的全盘政略来检讨,这一突变仍不无积极的意义;是即所谓“和解”政策至此已面临破产。 我们认为,高、越局势的恶化,绝不是老问题的解决,而正是一个新的国际变局的开始。我们必须提高警觉,加强战备,在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加倍努力;尤其应从此一悲剧性的变局中吸取教训,加深对敌情的研判和监视,更要事事制敌机先。 在军事上,我们已有严密的部署,毛共近年千方百计,对我施展和谈统战的手法,就是因为我们握有革命武力;同时,更由于我们在政略上始终掌握坚定一贯的方针,绝不与毛共妥协谈判。 我们必须警觉的是,共党向来是攻其不备的。所以大家绝不可因为国际间的“和解”氛围阴魂未散与毛共一时不敢进犯的事实而怀有天下太平的错觉。邓小平等近来曾公开叫嚣毛共对台湾,“并不排除‘和平解放’以外的可能手段”。南北越谈判并且签立协定,今天的结果如何,大家足为殷鉴。 我们绝不与毛共谈判,亦即绝不容许敌人再有机会玩弄“谈谈打打”,在会谈桌上取得战场上所得不到的成果的种种诡计;因此,我们就必须时时刻刻作好一切准备。 连日大家从报纸、电视上看到了高棉、越南军民败退的景况,令人怵目惊心;然而,那些报道与画面,足令经历过的人痛定思痛,未曾经历者义愤填胸,也正是对站在反共第一线上的我们,强烈的激励与教训。 诚如蒋院长所言,我们要更团结、更坚强,而且,在工作岗位上更要刻苦自励,人人奋勉,全民一体,以今日的血汗辛勤,培植明天的胜利果实。
3. 蒋帮《展望》文章《台独头目彭明敏在美穷途末路》
【本刊讯】蒋帮《展望》杂志三月十日一期刊登一篇署名艾国人的美国航讯,题为《台独头目彭明敏在美穷途末路》,摘要如下: 近月读报刊有关「一台独」的文章,觉得不但报道翔实,而且甚有意义。「台独」分子数典忘祖,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为全体同胞所不容,即在美国,住了许多年的老侨胞及土生土长的青年华裔,对他们亦深恶痛绝。 我自台来美留学,已有四年,除了第一年,过去三年都在安那堡,就读于密执安大学工学院,这正是「台独」分子彭明敏两年来被人豢养的地方,由于城小人不多,遂有机会看见彭某人。此间中国同学都觉得他神态紧张,行踪飘忽,不可亲近。兹将他在密大已到穷途末路的狼狈情形告诉国内同胞。 (1)彭明敏自从台湾偷渡出境到美国后,到处招摇,自称密执安大学的「教授」,俨然以学者自居,殊不知他与密大并无任何直接关系可论,他并非密大所聘,只不过是该校「中国问题研究所」的一名临时研究员而已,薪水是全由福特基金会支付,细看下列二个附件,便知他的「密执安大学教授」的衔头是完全自己加封的。附件一:「一九七一——七二中国问题研究所教职员名录」彭明敏名字放在研究工作人员栏下,衔头是法律科研究员,他的名下并没有住宅地址,可见其人神秘。附件二:「一九七一——七二密执安大学教职员名册」并无彭明敏其人。(按:如非大学直接雇员,名字不列名册之内,可见他并非大学的正式教职员。)此外遍查这两年大学的选课册,从来找不到彭明敏的名字,可见彭明敏以密大「教授」自居,实乃自欺欺人之举。. (2)密大的「中国问题研究所」主持人物都是半学者半政客之类的成员,性好投机,早期包庇彭明敏,大概指望他能有所作为,不料乒乓解冻,北京和华盛顿有了接触,研究所主任墨菲及埃克斯坦急忙看风转舵,据可靠消息,埃克斯坦数月前告知彭明敏说:「中国问题研究所」不能再照顾他了。彭明敏忙不迭哀求埃克斯坦继续收留,说如不收留,饭碗便成问题(闻合约是超过两年的,照理彭明敏还可以再留一两年,但墨、埃等人又怎敢再包庇「台独」?)埃克斯坦答的是:「没饭吃可以回台湾去啊!」由此可见洋政客之投机之可鄙,亦可见汉奸摇尾乞怜之可悲也。 写毕不胜感慨,望「台独」人士看看彭某人的真面目和可怜相,省觉!省觉!
4. 蒋帮《联合报》报道《台湾桃园地区地层下陷严重》
【本刊讯】蒋帮《联合报》二月二十二日以《专家们谈地层下陷》为题报道: 桃园龙潭大北坑的地层滑动与下陷,已引起了中央研究院与台湾大学的有关专家学者重视,因为这种下陷情形为近年来所罕见,同时由于这类容易产生滑动或下陷的泥层,目前在台湾地区相当普遍,与今后的工程建设及山坡地开发关系颇大。 按照中研院与台大方面的地震、地质,土壤力学等专家学者,分批前往龙潭实地勘查的初步结论,主要是当地底下泥层,经年渗水,使泥层受到重力作用,摩擦力几乎等于零,失去了载重力,加以这类泥层成斜形,造成了滑动与下陷现象,并且下陷程度会益形扩大。 台大土木系主任茅声焘、中研院地震小组负责人蔡义本博士,昨天根据调查资料指出,这次龙潭地区的地层下陷现象虽然严重,尚未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可说是不幸中之大幸。但这种地层下陷的问题,台湾地区的其他地方,还可能发生,应视为一项教训,政府宜组成专案小组,作全面性的调查与研究,以防患未然。 由地质的观点来说,所谓泥层是由地底层一层一层的积上来,如果是水平,其泥层比较稳定。但有一种情况是例外,即泥层如受到造山运动影响,“鼓”起了一块,变成有斜度时,再受到附近湖泊、河川乃至海水的不断渗透,就会使泥层“软化”,不能承荷地面上的东西,如建筑物、水坝等等。目前龙潭的地层下陷,就是这类情形。 专家们比较注意的是,虽然泥层的结构在地质上并不复杂,但对土壤力学方面有研究价值,因为土壤力学与工程建设关系密切,可以龙潭的“泥层”下陷为鉴,寻求“趋吉避凶”途径,譬如避免在这类泥层上兴建水坝、交通设施、建筑物等。 专家们指出,台湾多山坡地,政府已有计划加以开发利用,但山坡地多有泥层分布,呈斜形,容易受地心重力作用,发生滑动、下陷,乃至坍方等现象。此外从地震学的观念来看,台湾为一断层地形,地震频繁,在推动各项工程建设的今天,专家们认为,龙潭的地层下陷,可作为一面“镜子”,即任何工程建设乃至工农业的开发,必须“因地制宜”,唯有彻底了解自己的“立身之地”,才能减少无谓的生命财产损失。据了解,龙潭地层曾在去年六月间发生下陷的情形,当时并未引起政府有关机构的注意,现在地层下陷程度已超过十公尺以上,范围有扩大之势。 【本刊讯】蒋党《中央日报》二月二十三日以《专家学者续往探测大北坑地陷与地震无关》为题报道: 中央研究院地震组蔡义本博士、台湾大学地质系教授王源、土木系教授朱绍熔、翁作新等,二十一日再度率领工作人员及学生十余人,到龙潭乡三水村大北坑地层下陷滑动现场,作进一步的探测,以求取发生的原因。 蔡义本博士表示:大北坑地陷滑动发生的原因与地震没有关系,他们几天来探测的主要目的是在研究大北坑的地变与一般地震时发生地变时的情形是否一样,把详细的资料统计后作一个比较,从中了解地陷的原因。 蔡博士指出:大北坑地层滑动前就有地裂的现象,然后才继续地陷滑动,因此附近民众应该注意查看住宅附近是不是有地裂,如有地裂,接着就会再度发生地层滑动。 地质专家王源教授说:大北坑地层滑动是呈由上向下的马蹄形,因此中间部分滑动的速度较快,所以在地变现场中间部分出现了更新世“泥岩”(俗称牛官泥)的小平原。 王教授说:大北坑去年发生地变的情形比较轻微,此次向下滑动的最大距离有一百公尺,滑下的泥土堆积成波浪形,最后会把山脚下的三洽水溪堵塞,而形成了一个“堵塞湖”,所以积水渐满后,将来会成为瀑布,然后一、二年之后把泥土流走,又恢复原来的溪流。 台大土木系教授朱绍熔在现场测量定点,并钉立木桩,作为探测是否会继续滑动的依据。他指出地陷滑动的面积约有十多公顷。 这些专家们表示,大北坑去年发生轻微地变是此次地变的前奏,今年大规模滑动的平面距离达五百公尺,宽度有一百五十公尺,坡度为十四度,因此经过这次大变动之后,可能会暂时的稳定下来。但仍有待进一步的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