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04-05
第 1 版
1. 外电报道董必武同志逝世
【路透社北京四月四日电】(记者:戴维斯 ·罗杰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最受尊敬的领导人之一董必武在这里逝世了,享年九十岁。 董必武的革命经历可以追溯到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帝国王朝的辛亥革命。 他直接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有划时代的大事,他出席了一九二一年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参加了史诗般的一九三四——三五年的长征,在一九四九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也在场。 新华社的消息说:“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要学习董必武同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 在前主席刘少奇失宠后担任一段时间的代主席的董必武,自这个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担任过一系列高级职务。 在他生前最后几年,人们普遍把他看作是一位年长的政治家,在中国政治活动中并不担任明显积极活动的角色。 但是他仍身居一些高职,他临去世时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他是一九四五年出席在檀香山举行的联合国成立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员。 新华社的消息没有宣布什么时候安葬他,但是说治丧委员会是以董必武四十多年来的老同志毛主席和周总理为首的。 【美联社东京四月三日电】官方的新华通讯社今天报道,中国共产党的一位创始人、党内核心统治层中的一员董必武因病于昨天去世,终年九十岁。 直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一月份举行会议,并通过了一部废除国家主席职务的宪法以前,董任代国家主席的职务。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四月三日电】题:董必武逝世 中国革命的老战士之一、多年的国家代主席、不久前刚就任的议会副主席董必武昨天逝世,终年九十岁高龄。北京今天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同时宣布了由以毛泽东为首的、最杰出的国家和党的领导人组成的治丧委员会成员的名单。 董必武是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他与毛泽东是在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十二个人当中迄今仅有的还活着的人。他还是中国革命的最伟大的史诗之一——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进行的“长征”的参加者。 在中国革命的一些伟人当中,董必武至今可能是那些已经去世的人们中的最高级人士。 【塔斯社北京四月三日电】此间正式宣布,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董必武因病医治无效,于四月二日逝世,终年九十岁。董必武是中共创建者之一,参加过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
2. 米德尔顿军事分析《沿海部队无法到达西贡地区》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四月二日刊登米德尔顿的一篇军事分析,题为《沿海部队无法到达西贡地区》,摘要如下: 由于共产党人在西贡以北和以东发动的攻势的发展,由于沿海城市的部队无法到达首都周围地区,国防部对防守西贡的前景产生了怀疑。五角大楼的人士说,他们对西贡军队从柬埔寨边境的鹦鹉嘴到海边建立一条防线的能力感到关注。这条线将经过已经受到炮火袭击的边和以东一直沿伸到隆成。 西贡在这一线作战的计划是根据北边的军队能抽出足够的兵力到首都周围来增援西贡目前的守军这样一种设想制订的。最近二十四小时,有两件事几乎完全破坏了对这项计划所抱的希望。 共产党人已经在西贡北四十五英里的真成开始发动进攻,人们认为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对付这些进攻的部队的是第二十五师和一些突击队。西贡的发言人说,开头的进攻已经被击退,但是美国军方人士预料,如果共产党人已经被击退,他们将在另一个地区出击。 共产党已在西贡以东四十五英里的春禄以及在首都西南的湄公河三角洲的定祥省发动进攻。 大多数军事观察家认为,这些进攻是一次总攻势中的开始的行动。他们的结论是,政府军的组织混乱、士气低落,使共产党人相信,西贡的防务在大规模的进攻下将瓦解。 能够提供新的兵力来保卫首都的唯一地区是三角洲。但是共军在定祥省进行的战斗很可能会使那里的政府部队动弹不得,由于有消息说他们储存的弹药少,人们对他们增援的价值也产生了怀疑。美国分析家们说,西贡地区的一些部队——特别是第五师和第二十五师——一直打得很好。但是他们不相信两三师精锐部队能守住这个地区。五角大楼人士说,预料连美国的军事补给品也无法影响最后的结果。 共军的数量表现于他们有能力同时进攻归仁和芽庄,并派大批坦克和步兵进攻中部高地以南的大叻。
3. 美报纸记者自西贡报道《惊慌情绪开始笼罩西贡》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四月一日刊登该报记者麦库姆斯发自西贡的报道,题为《惊慌情绪开始笼罩西贡》,摘要如下: 一种严重的惊慌情绪已开始笼罩这个感到绝望的城市。 有些外国人已在准备离开。越南人——其中许多人是为美国人工作和同美国人一起工作的——担心地等待着可能来临的事情。 我的一位多年的老友、一位经常分析这里的政治形势的越南人,握着我的手压抑着感情抽泣起来。他说:“在岘港陷落之后,谁也不会相信政府有能力守卫西贡或相信美国会给予帮助了。” 象几乎所有老练的越南人一样,我的朋友也痛苦地意识到,不久,可能是几周之内,越共的旗帜就可能飘扬在西贡的上空。 他说:“我们的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师,步兵第一师,在岘港瓦解了。岘港有四个师的政府军,都完了。我们还有什么军队保卫西贡呢?第十八师、第五师、第二十五师和一个伞兵旅,它们都不如第一师。我军的士气极其低落。共军很容易突破西贡北面的防线,然后西贡就会象岘港一样,一片歇斯底里和恐慌。现在这种景象随时可能出现。这完全取决于共军什么时候准备好。” 对于这一估计,就是西方最精明的情报机构现在也提不出反驳意见。这种估计也提出了这样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可能性,即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可能正在接近于美国的一种观点,就是一个可怕的结局。 据一些美国人士说,只有美国大使马丁和另外少数几个高级美国官员知道实际上正在发生什么情况,这里的数百名其他美国官员却被蒙在鼓里,他们中的一些人的情绪接近于惊慌失措。 美国商人象在这里的许多其他美国民间人士一样,即将离开。这里的法国商人也处于混乱状态,许多人把他们的财产运回法国,有许多人打算离开这里。 这里的象贝金斯公司这样的运输公司说,一星期来,营业直线上升。从西贡开出的国际班机的票几天前就已经订购一空。 美国的邮政系统现在被想把他们的财产寄出去的数百人挤得水泄不通。 美国的领事组乱哄哄地挤着一大堆为了使越南女朋友能离开南越而同她们结婚的美国人。 同越南各界人士有广泛结交的一个人说:“这座城市已成了一个火药箱。十几件事情中的任何一件都能使它爆炸,而一旦爆炸就意味着一片歇斯底里和西贡的完蛋。你得记着,岘港是不战而失的,它的陷落是由于自身的原因和公众一片混乱。” 一位美国官员说:“一件普遍使人感到恐惧的事情是: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让西贡人民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好准备。阮文绍甚至好几天没有向人民讲话了,我猜想他大概是坐在(独立)宫里等着韦安德将军访问的结果,等那些B—52飞机或海军陆战队登陆。” 岘港的陷落给西贡带来了十分恐惧和绝望的情绪。在这之前,人们就感到害怕,但是现在他们看来觉得西贡的陷落是不可避免的了。这里有一种感觉,认为局势已经超出了政治斗争的范围,军事解决是不可避免的了。
4. 南越解放军解放金兰湾等地
【德新社西贡四月二日电】西贡军方人士说,由坦克开路的共军部队今天占领了西贡东北一百八十五英里的另一个中部沿海城市。 金兰湾空军和海军基地是在昨天共军攻占了西贡东北的芽庄这个海滨避暑城市后不久以后失守的。 【美联社西贡四月二日电】今天南越中部又有五个孤立地区(绥和、藩朗、藩切、大叻和金兰)没有打一仗就陷落了。 【合众国际社西贡四月三日电】不断向前挺进的共军昨天从两个方向威胁了西贡。沿着东部海岸逃避共军的闪电战的载着惊慌失措的难民和士兵的车队,开到了这个首都的郊外。 据报,在西贡以东的春禄周围发生了激战,共军切断了关键性的一号公路。 西贡情报机构的人士说,已经横扫东部沿海和吃掉一个又一个城市的胜利前进的共军坦克和步兵部队,正在从东北面威胁着西贡。第二个威胁来自从西贡西面到北面构成一个广大的弧圈的共军部队。
第 2 版
1. 瑞士报纸评欧洲局势《欧洲柔软的下腹部》
【本刊讯】瑞士《新苏黎世报》三月二十三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欧洲柔软的下腹部》,摘要如下: 多年缩减的美国驻德国部队,在(美国)从越南撤出后再次得到了加强。联邦国防军的自信和防御意志今天比有幻想的东方政策时代更强。法国虽然仍然只是大西洋联盟中的政治成员,但在军事方面比以前更多地迎合大西洋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领导人的主要担心,目前在于从大西洋通过地中海直到黑海的漫长的南翼。秘书长伦斯不久前在那不勒斯也提醒人们注意这一点。 东方集团的政治时钟似乎已经停了或者甚至在倒转,而在欧洲控制得比较不严的地方,民族的、自由的和革命的萌芽在起作用。希腊独裁者们在塞浦路斯的沙文主义的和冒险的暴行导致了土耳其占领该岛的北部,导致了自由派的领袖们回到了希腊的最高职位,但也导致了雅典疏远大西洋联盟以及土耳其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目前由于美国国会的违抗,使得给安卡拉的军备补给更多地来自联邦共和国,而不是美国。 伊比利亚基地和希腊半岛、土耳其,对于西方的令人信服的防御部署来说在战略上是同样重要的。葡萄牙自由运动的爆发起初得到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欢迎,因为萨拉查和卡埃塔诺右翼的专制在政治上很不适合民主国家的联盟。可是自此后在里斯本出现了许多左倾的现象。没有人知道,政权将会“纳赛尔式地”还是“古巴式地”、还是多元地继续发展。库尼亚尔的共产党反正是以非常有利的形式从四十年的地下活动中走了出来。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于在成员国政府中的共产党人比对“法西斯分子”更不能忽视,因为他们必须或多或少被看成是苏联这个敌对国的第五纵队。 在西方,近代的力量在继续有变化地发挥作用,而在东方盖子拧得更紧,那里居统治地位的少数人加倍地惧怕自由的、民族主义的运动。无论是苏联(在日内瓦和赫尔辛基)在出境问题上作出引起轰动的让步,还是有限地自主的欧洲共产党人之间的起松动作用的横的联系,都不能掩盖这些基本的事实。这些基本的事实始终在于,武装到牙齿的苏联在其统治范围内的态度冰冷,把“缓和”看成是扩大自己影响的手段,并且尽可能地充分利用西方共产党来削弱它的大西洋对手。
2. 谢列平离英国回莫斯科
【合众国际社英格兰普雷斯特韦奇四月二日电】受到示威者追逐的前苏联秘密警察头子谢列平缩短了对英国的访问于今天飞回莫斯科。 谢列平今天早些时候到了普雷斯特韦奇,在这里,他没有遭到他在伦敦遇到的大叫大嚷的抗议声和死亡的威胁。 只有一名举着标语牌的妇女示威者出现在普雷斯特韦奇机场停机坪的外边。她未获准进到停机坪听这个五十七岁的俄国人破口大骂批评他的人。 据信,作出缩短谢列平访问的决定的一个原因是他本人所谓的有人对他作为英国职工大会的客人来英访问进行的“反苏鼓噪”。这次访问原来是要进行三四天的。 他说:“我想我要说的是,我并没有因反苏鼓噪而感到为难。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我知道英格兰有一批专门反对任何缓和的人。” 警方接到了一些要杀害谢列平的匿名威胁之后,对这位苏联领导人加强了武装保卫。 【塔斯社伦敦四月二日电】题:亚历山大谢列平举行记者招待会 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谢列平十分满意同英国职工大会领导的会谈结果。 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代表团团长四月一日会见英苏记者时说,双方达成了广泛的合作计划。双方代表团一致认为,目前存在着恢复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里成立的英苏工会委员会活动的条件。将扩大苏联和英国的工人和工会代表团的互访。 会谈时详细讨论了欧洲工会运动的问题,就于一九七六年召开新的欧洲工会会议达成了一致意见。 谢列平说,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代表团了解英国的一部分报刊、形形色色的犹太复国主义分子和反动分子在这次访问前夕掀起的叫嚣。这一反苏运动的策划者是别有用心的,也就是要破坏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过程,使冷战死灰复燃,贬低苏英莫斯科最高级会谈的结果,阻挠苏英工会接近。 他指出,苏联人民和苏联共产党是一致的。在我党,在苏共中央政治局,对对内对外政策的所有问题的看法都是完全一致的。苏联人民、苏联共产党人和工会一致支持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苏共中央政治局及我们党杰出活动家勃列日涅夫个人的活动。
3. 英报文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空军联合起来》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三月十一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空军联合起来》,全文如下: 俄国军事战术和装备最近的改变,使得北约组织必须重新组织它的战术空军力量,并紧急促请美国赶快使其最新的和最强大的超音速战斗机——麦克唐奈—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生产的F—15飞机——服役。 北约组织决定把它的两支以欧洲为基地的盟国战术空军合并到一个新的司令部——美国空军的约翰·沃格特将军的司令部,英国皇家空军的艾伦·戴维斯少将为他的副手。 这个司令部定名为中欧盟军空军司令部,它现在设在西德拉姆施泰因,但是将尽快搬到荷兰的布伦苏姆。 使北约组织空军特别不安的是俄国构成的新威胁,这种威胁以极强大的备有自行火炮的炮兵和可移动的装有活动雷达的萨姆—6地对空导弹的部队为后盾,这支部队还有新坦克和新的作战飞机的支持。 这就是“苏—19式”活动翼战斗轰炸机,它的速度为音速的两倍,其射击范围足可包括欧洲树木那样高的所有目标。决定性因素北约组织的这个新的统一空军指挥和控制的空军机构将改善作战的灵活性和效率。 它还可以使这个单一的司令部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来估价俄国的威胁,并同北约组织的地面部队协调起来计划整个防御行动。 迅速增援一个受到严重威胁的部分而不是分出防御力量对付第二次打击,这可能是反击俄国在欧洲的侵略的决定性因素。
4. 《杜布切克和斯姆尔科夫斯基的声音》
【本刊讯】英国《外事报道》三月十九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杜布切克和斯姆尔科夫斯基的声音》,摘要如下: 捷克共产党领导人胡萨克同其意大利同志未必相处得很愉快。捷克领导集团对一家意大利共产党周刊发表斯姆尔科夫斯基回忆录一事极为愤怒。 斯姆尔科夫斯基描述俄国侵略的直言不讳、往往是骇人听闻的材料通过捷克地下刊物偷偷传到了西方,上月由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达维德·拉约洛主编的《新道路》周刊开始连载。 斯姆尔科夫斯基回忆录的出版在布拉格唤起了希望:意大利人打算在今年计划召开的欧洲共产党会议上重新提出捷克问题。由于害怕发生此事显然促使胡萨克三月三日匆忙赶到莫斯科作一次未经宣布的访问,以便同勃列日涅夫进行会谈。 俄国人似乎已大开绿灯,让人们对斯姆尔科夫斯基和拉约洛及其意大利同志进行论战式的恶意攻击;这场论战是由布拉格党报《红色权利报》及其姐妹报布拉迪斯拉发的《真理报》在三月十四日发动的。斯姆尔科夫斯基的回忆录被污蔑为“半真半假、歪曲、捏造和谎言”的混合物,不仅把拉约洛及其刊物说成是“客观上的”帝国主义工具,而且把拉约洛说成是蓄意着手损害社会主义事业的人。 这种谩骂的激烈程度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如下的想法:上月送给流亡在罗马的一位重要捷克共产党人伊·贝利康的那本藏有炸弹的书是胡萨克秘密警察预谋的针对著名的捷克流亡者的运动的一部分,因为,据认为,贝利康一直是拉约洛和捷克地下刊物的主要联络人。 据布拉格消息灵通人士说,胡萨克仓促去莫斯科的第二个原因是,他希望争取俄国支持他为取代斯沃博达总统而作的努力,以便加强他自己在目前使领导集团感到烦恼的派别斗争中的力量。斯沃博达已七十九岁,而且重病在身,他仍旧在党的主席团里在胡萨克的一派和他的以比拉克为首的政敌(比拉克是主管意识形态和对外关系的强硬派)之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种种迹象表明,胡萨克希望要么把比拉克明升暗降,提升他担任总统,以便使他失去权力基础;要么把总统这个职务同他自己目前的职务合并,以加强他自己的地位。 看来,胡萨克偶尔是可能讲求实际的。去年十一月他在向党的中央委员会作的一次秘密讲话中,要求作一些变动,以便让在接二连三的清洗中失去工作的国家管理人返回急需其技术的岗位。但是,比拉克和他的追随者否决了这一主张,代之而起的是展开了加强劳动纪律和节约物资的运动。 党的前领导人杜布切克目前在布拉迪斯拉发林业局机器站工作。对自己的事业忠心耿耿的杜布切克现在也令人不安地表示支持那些要求改革的人。 在给领导机构的一封信中(此信在布拉格党的高级成员中议论纷纷),杜布切克详细地控诉了今日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抱怨党的活动已蜕化到沽名钓誉者的伪善和勾心斗角。他迄今得到的唯一答复,就是报刊和电台对他一顿臭骂。杜布切克可能恢复名誉的希望至多不过是基于一厢情愿;布拉格谣传他去年曾秘密去过莫斯科,同勃列日涅夫修好,这些谣言无疑也属于此类。但是,杜布切克的声音又起来了这一确凿无疑的事实为布拉格小心翼翼的反对派提供了一个中心,不管他们将来可以为所欲为的机会确实看来是多么微乎其微。
5. 冰岛外长抵莫斯科访问
【塔斯社莫斯科四月一日电】冰岛外交部长艾纳尔·奥古斯特松应苏联政府邀请今天抵达这里进行正式访问。 冰岛外交部长奥古斯特松说:“我相信,通过这次访问,冰岛和苏联两国良好关系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部长在同苏联记者谈话时表示相信,“访问结果对两国将是有益的和卓有成效的。”
第 3 版
1. 柬埔寨解放军猛袭金边西北伪军
【合众国际社金边四月三日电】共军领导的叛乱部队昨天攻占了被包围的金边市东面、西面和南面的七个据点,同时美国大使馆宣布它正从柬埔寨首都撤走大约百分之十五的工作人员。 昨天夜间在首都可以清晰地听到激烈的战斗声。 叛军一度开始第一次从首都东面开炮,炮弹落在介于湄公河和洞里萨河之间的一个狭小的半岛上,这个半岛距离金边市中心只有四百米左右。 在乃良失守后不到二十四小时,政府军又被迫撤出了首都南面、东面和西面的七个据点。 由于政府军已决定放弃金边以西七十八英里的磅赛拉市,于是位于四号公路上的这个被包围了九个月的城市失守了。一些人士说,市内只剩下大约五百名军队。在此之前,该市数月来一直遭到猛烈的炮击,他们只能从空中获得补给品。这些人士说,已用直升飞机把市内的大部分军人撤走了。 美国大使馆削减人员一事(显然是由于金边一直在不断缩小的防圈内的政府军遭到了挫折)是由大使馆的副手罗伯特·基勒宣布的。他还建议各种救济组织撤走一些工作人员。 基勒说,在今后三天内,将把要撤走的人员用飞机运到泰国去。他说,将离开的政府职员包括行政人员、美国国际开发署人员和武官处的人员,此外还有处理军援事项的军事装备交付小组。 【法新社金边四月三日电】共产党支持的红色高棉昨晚对波成东机场进行了一整夜的轰击,一位军方人士说,有更多的红色高棉军队正在从南面向金边逼近。 一位军方人士说,在湄公河上的乃良失守从而又腾出五千名红色高棉兵力投入包围金边的战斗之后,红色高棉部队现在已靠近到了金边以南十公里的工业卫星城达克茂。 在乃良陷落之后,金边的三万五千政府军守军全都处于二十四小时的特别戒备状态。 这位人士说,在离达克茂五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已推进了的红色高棉部队。 【合众国际社金边四月三日电】军方人士说,据说在首都西北由于共产党领导的叛军在一处突破防线而发生了激烈战斗。 这些人士说,政府军又进一步放弃了被围困的首都以南的地盘。 【美联社金边四月三日电】红色高棉叛乱分子夜晚在猛烈炮火支持下袭击了金边西北前线,迫使数百名政府军一片混乱地后撤。 随着对金边的威胁的加剧,柬埔寨议员讨论了如何改组政府和军队以避免在军事上崩溃的问题。
2. 外电报道阮氏萍和丁伯诗在巴黎对记者的谈话
阮氏萍说南越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尊重巴黎协定。阮文绍下台,在西贡成立一个新政府是恢复政治谈判的先决条件;丁伯诗说解放军将向西贡进军,直到阮文绍政权被推翻 【法新社巴黎四月二日电】南越临时革命政府仍然认为,那个国家的问题应通过谈判而不是军事力量予以解决 ——这是临时革命政府外长阮氏萍今天在这里传出的主要信息。 阮氏萍在访问阿尔及利亚后回国途中在这里作了停留。她说,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尊重一九七三年巴黎停火协定。她宣称:“我们用了五年时间达成这些协定,它们是很宝贵的,我们必须保持它们。” 她重申:南越总统阮文绍下台,在西贡成立一个新政府,这是恢复政治谈判的必要先决条件。她说,如果这些条件得到满足,临时革命政府就准备参加政治谈判。 这样一来,临时革命政府就以最明确不过的措词重申了这一点:尽管它在军事上占有优势,但它仍准备同对方坐在会议桌旁来结束战斗。 举行这种会谈是巴黎协定的基本点之一。 由于要求严格履行巴黎协定,临时革命政府表明,它不会放弃它在政治上获得的东西。该协定要求成立一个由临时革命政府、西贡政府和中立主义的“第三力量”组成的民族和睦政府来组织在南越建立一个最后政权的选举。 接近临时革命政府驻巴黎代表团的人士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这种会谈可能重新在拉塞尔圣克卢开始。但他们又说,在南越举行这种会谈似乎更合逻辑一些。这些人士坚持认为,无论如何只有在阮文绍总统下台而且西贡的政策有了改变之后才能恢复谈判。 【路透社巴黎四月二日电】南越临时革命政府外长阮氏萍今晚从阿尔及尔到达这里时对记者说:“我们打算严格执行巴黎协定,但是在这方面我们决不容忍外国对国家内政的任何干涉。” 【合众国际社巴黎四月二日电】越共临时革命政府今天表示,它的军事部队将推进他们的攻势而向西贡进军,除非阮文绍政权被推翻。 越共驻法国首席谈判代表丁伯诗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美国继续在西贡维持好战的阮文绍集团,继续破坏巴黎和平协定,越南南方人民和我们的武装部队将继续战斗。”他是在有人问到军事攻势是否进行下去,越共军队是否要设法占领西贡时这样说的。 他说,派遣美国陆军参谋长韦安德到西贡和美国海军舰只开到印度支那海面一事表明,华盛顿正在“扩大它在南越的军事卷入和干涉”。 这位越共外交官说,美国决定派海军陆战队到南越水域是美国进行干涉的新例证。 他说,“我们显然面临着美国政府方面的严重升级行动。” 【路透社巴黎四月二日电】丁伯诗说,“如果在西贡有一个新政权,……越南南方的双方将能够立即举行谈判以在巴黎协定的基础上解决越南南方的内部问题,决定越南南方的政治前途。” 他说,越南南方政界中的所谓“第三力量”(以反对阮文绍总统的议员为中心的集团)将可以在这个国家的政治前途中发挥“积极的和适当的作用”。
3. 路透社报道:腊斯克、洛奇等对南越局势的看法
【路透社纽约四月一日电】美国在十年前卷入南越局面的策划者今天以震惊和悲伤的心情——和以宿命论的观念注视着西贡军队的溃败。 在约翰逊和肯尼迪政府时期的决策人当中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无法再做什么事情来支持阮文绍总统的政府。 象大多数美国人一样,有些人不信西贡军队已以闪电般的速度向猛冲过来的共产党士兵投降。但是看来他们一致的意见是,美国再进行援助已为时太晚。 有些人,象前国务卿腊斯克,则担心,美国未能挽救西贡政府将对美国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决心投上怀疑的阴影。 腊斯克在一次电话谈话中说,“人们还没有把越南军队垮台的账单交给我们”。他接着说,要知道越南明显垮台的全部代价将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腊斯克现在在乔治亚大学法学院教学,他说,他以“极为悲伤的感觉”注视着越南的事态。 他说,欧洲各国首都对美国政策的估价在最后判断南越的垮台对美国和对非共产党世界将意味着什么时将是至关重要的。 他说,至于前途,看来是暗淡的。 沃尔特·罗斯托从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六年是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主席,是为美国插手印度支那局势进行辩护的叫得最响的人之一。他附和了腊斯克先生就越南局势对美国在其他地区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发表的意见。 罗斯托在昨晚的全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中说,要是西贡政府垮台,那将使得全世界对美国是否是一个可靠的盟国产生怀疑。他说,美国在印度支那负有一种义务,要是把这个义务完全撇在一边,那就不能不产生严重的后果。 罗斯托还反对严厉批评南越军队在过去几周中的表现的那些人的看法。 洛奇对路透社记者说:“那里的事态发展是令人震惊的。”他于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四年,并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六七年两度任美国驻西贡大使,并是出席巴黎和谈的谈判代表。 是不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局势太微妙了,以致无法这样说。我们打的不好,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切都是徒劳的。我们不能说一切都完了。” 另一位前驻西贡大使泰勒说:“这是美国的滑铁卢战役,如果这是一次滑铁卢战役的话。”
4. 路透社报道:陈善谦会见阮文绍要他辞职
【路透社纽约四月二日电】据今天晚上这里的消息说,南越内阁的主要阁员在共产党在南越接连获得胜利后要求阮文绍总统辞职。 全国广播公司的这则消息还说,阮文绍家里的大部分人已经离开了南越,包括他的妻子在内。 这条消息是全国广播公司驻西贡记者杰克·雷诺兹自西贡发回的,消息引述了据它所说是极其可靠的越南人士的话。 这则消息说,南越总理陈善谦今天代表一批内阁官员和将军会见了阮文绍总统要他辞职。这则消息说,总统是在会见了美国驻西贡大使和美国陆军参谋长韦安德将军之后会见总理的。
5.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社论《苏联对柬政策的两面手法》
【本刊讯】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四月一日发表题为《苏联对柬政策的两面手法》的社论,摘要如下: 上星期五,苏联驻华大使托尔斯季科夫把一封信交给西哈努克亲王,宣布从即日起,苏联只承认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为整个柬埔寨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且决定把朗诺政权的所有外交官驱逐出境。它意味着莫斯科对柬埔寨的两面政策似已作了全盘彻底的改变,为现代外交关系史上增添了十分尴尬的一页! 外国通讯社记者说,由于莫斯科先前支持朗诺政权,并派外交官驻在金边,柬埔寨共军领导层与莫斯科的关系已告破裂。观察家认为,苏联最后一分钟才改变态度,不会马上导致双方重修旧好。 无论如何,这出在五年前启幕的“两面手法”丑剧,并未因出现莫斯科承认柬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高潮而宣告闭幕,它将继续演下去。当它越演下去时,世人的眼界就会越大开的。 【本刊讯】法国《费加罗报》四月一日以《苏联:极端审慎》为题发表驻莫斯科特派记者尼拉斯库写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苏联对待柬埔寨的局势是很审慎的。 怎样解释苏联的这种极端审慎态度呢?莫斯科所最担心的,是美国直接出面援助金边和西贡的现政权。 克里姆林宫领导人似乎担心华盛顿在亚洲、近东和欧洲的地位的削弱(甚至于崩溃)会使美国重新全面考虑其对苏政策,并放弃被认为应对这些失败负责的缓和,而去采取一种更加“强有力的”行动。而这对苏联自二十四大以来所推行的路线来说会是一个间接的失败。 这就是为什么苏联领导人在越南和柬埔寨表现极为审慎的原因。
第 4 版
1. 日本《国防》杂志文章《中国石油战略的动向》
【本刊讯】日本《国防》杂志二月号刊登防卫研修所第一研究室长前田寿夫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石油战略的动向——反映着对外关系而发生变化》,摘要如下:一、开发战略目标从西北转向沿海: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石油产量只有十二万吨左右,其中,五万吨是人造石油,天然石油只不过是其余的七万吨而已。因此,新政权必须从几乎是一张白纸的状况下开始。 在五十年代,北京政府一方面努力增加人造石油产量,另一方面集中在西北地区努力开发天然石油。这与下述一点并不是没有关系的,即以朝鲜战争为开端同美国开始对立的北京政府,出自国防上的考虑,把工业布局的重点从沿海移向内地。 由于自五十年代末开始的中苏分裂,在石油方面,中国被迫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建立自给自足的体制,另一个是改变偏重西北地区的石油基地的部署。五十年代,石油生产增加了,但同时石油的消费也迅速增加了。因此,中国必须经常依靠从苏联进口石油消费量的一半或者一半以上。并且,西北地区的油田全部位于人烟稀少的地方,况且接近苏联和蒙古的边境,容易受到控制。 为解决这些问题,最初寄希望于大庆油田。据说,一九六○年二月开发成功,不到三年的时间,大庆就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产油地,一九六三年就基本上实现了石油的自给自足。 但是,大庆油田仍存在着靠近苏联边境的困难一面。因此,中国当局在大庆油田的开发走上轨道的同时,以这个油田所证实的新的石油地质理论为基础,着手渤海沿岸地区的开发。这个地区被称为胜利油田,一九六四年着手开发,不到两年取得了“最初的胜利”,据认为,开采渤海沿岸地区的石油有了希望。 这样,中国开发石油的努力就完成了从“西北”移向“沿海”的转变。从玉门、克拉玛依一转而向大庆,又从大庆南下,转向渤海沿岸……如果按照这样一条开发石油路线,下一步当然就是渤海海底,是从东中国海到南中国海的大陆架。二、供应战略中国的石油供应,作为行使国际性的影响的手段具有重要价值,是由于最近几年来中国大陆石油迅速增产以及七三年十月因中东战争而发生了石油危机。因此,其影响和效果还是有限的,但根据今后中国石油增产的情况和石油危机的演变,也许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对日石油供应战略:迄今被当作通过石油供应行使影响的对象的,有日本、泰国、香港和菲律宾。在这些地方,虽然程度不同,却都取得了成就。 中国对日石油供应战略的目的,显然在于阻止日本参加西伯利亚开发和日苏关系紧密化。一九七三年春天,中国首次同日本贸易公司签订了出口一百万吨原油的合同,当时曾有人怀疑,这对使日本疏远苏联会起多大的作用。 但是,周恩来总理悄悄对在石油恐慌形势下访华的大平外相说,七三年的石油生产达五千万吨,并立刻让日本企业家参观新开发的大港油田,而且事实上把七四年对日供应量增加到四百万吨(以后又增加了九十万吨),中国方面成功地使日本方面确信中国石油前途远大。结果,在日本财界有一种展望迅速扩大,认为“几年之后,从中国的进口可能达到两千万吨至三千万吨”。参加开发秋明油田的热情迅速降低。一九七四年十月底,在莫斯科举行日苏经济联合委员会会议的时候,柯西金总理警告日本方面说:“现在不下决心开发秋明油田,将来一定有后悔的时候。”但是,日本方面对以巨款投资为条件的石油供应已经不感兴趣,所以参加开发秋明的计划事实上已经“冻结”了。 对东南亚战略:石油危机发生之后不久,中国应泰国的要求,同意提供五万吨柴油,七三年年底,外交部副部长差提猜访华,举行了购买石油谈判。据说,当时,这位副部长会见了周恩来总理,就扩大两国关系问题进行了会谈。其结果,国民议会认真地研究了在泰国废除禁止同中国贸易的“五十三号法令”的问题,最近(七四年十月六日)决定全面废除。这个对华禁运法令被看作是迄今阻止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最大障碍。 香港也由于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而陷入困境,香港当局不得不向中国当局提出增加石油供应的要求。中国方面答应了这一要求,并立刻派遣油船“大庆”号把一万一千吨石油运往香港。七四年一月,同意提供占香港消费的百分之二十的柴油,并且同意增加其他石油制品的供应。因此,香港在水、食品和石油方面都加强了对大陆的依赖。 中国的石油战略在菲律宾的成功给人的印象最深。在七三年十月以前,两国已经通过体育运动员的交流和互派经济代表团渐渐改善了关系。这时发生了石油危机。正在这时候,访问菲律宾的中国贸易代表团马上向菲律宾方面提议“准备提供几十万吨石油”。不久又发展到七四年九月伊梅尔达·马科斯夫人访华,成了菲律宾向着承认北京政府大踏步前进的开端。 在伊梅尔达夫人访华期间,中国答应提供原油。据菲律宾政府人士宣布,中国石油技术人员和开采专家可能参加菲律宾南部苏禄海的石油勘探。通过石油连结起来的两国关系似乎将变得极为密切。 据悉,中国正在广东省湛江港建设中国第一个五万吨级油船专用码头。估计在它竣工的时候,将把北方的原油运往这里,再同南方的石油制品一起向东南亚各国出口。 局外者战略:中东战争发生之后不久,慎重地注视阿拉伯石油战略的中国逐渐加强了支持阿拉伯的姿态,不久就全面地拥护其石油战略。 中国虽然采取全面支持阿拉伯产油国的态度,但对参加石油输出国组织却采取消极态度。我国石油专家猜测,其理由有如下四点:(一)中国出口原油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日苏接近;(二)中国原油是自力更生开发的,缺少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那种反抗国际石油资本的共同基础;(三)即使不参加石油输出国组织,也能成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价格的受益者,没有必要加入石油输出国组织同美国对立;(四)与没有外交关系的反共的沙特阿拉伯坐在一起是难办的。 诚然,作为局外者而自由行动对中国来说也许是可取的。但是,如果中国原油的出口量今后急增,不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方针同中国的行动就将在各个地方发生冲突。
2. 香港《文汇报》文章《危险的抗生素》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三月九日以《危险的抗生素》为题译载一篇文章,摘转如下: 一个十二岁大的女童,患了感冒,有轻微的喉痛和鼻塞,求诊于医生。这位医生并不理会她疾病的原因是细菌或病毒,处方开出抗生素——氯霉素给她服食。但这女童的病况恶化了,她发展了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奇怪的致命的贫血症,可由照射X光或某些化学药物引起,氯霉素便是其中一种。大多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即使一再输血,使用类固醇和其他方法,仍不免于死亡。上述的十二岁女童,就是遇到这种命运。 实际上有数以百计的人因服氯霉素而死亡。虽然早在一九四九年,在医药杂志和报纸中已有人一再提出警告,不要轻易用氯霉素,但现今的统计显示,这种抗生素仍然是最常开出的抗菌药之一,专家们指出,氯霉素只应在病者生命危殆,非它不可时才可给予,并且只应让那些受过高度特殊训练的专家才可用。 据专家估计,美国每年应该处方给予氯霉素服食的病人还不到二十万,然而实际上,美国每年有近四百万的病人被给予氯霉素。所有各种抗菌药,包括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在内,都是利害参半。 数周前,一个以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主任卡拉夫博士为首的医学调查队,在美国医药协会杂志中报告,一位四十七岁的妇人,因患轻微喉痛,医生轻率地为之注射青霉素,三天之后,她口内两颊的粘膜开始剥离,排尿发生困难,腹膜隆起,尽管使用了肾脏机,她仍然死了。 最近,专家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美国国内,每年售出的青霉素达二十至五十吨。他们估计,每年每四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位接受青霉素治疗,而其中百分之九十是不必要的。 市场研究资料显示,医生给予感冒病人开出的处方,几乎三分之二是抗生素。可是,普通的感冒和大多数喉咙痛,事实上是由于病毒所引起,而今天的所有抗菌药,对病毒全无功效。再者,一位粮食与药物管理局的官员同意,抗菌药在预防并发细菌感染病上全无用处,只在已患了细菌感染时才有效;因此,患了诸如感冒之类由病毒引致的疾病而服食抗生素,一无是处,并不能防止并发细菌感染病。 滥用抗菌素也发生了有害的副作用问题。比方说,青霉素可引致荨麻疹或胃肠消化失序。每年,在美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因抗菌素的不良副作用而要入医院治疗。美国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最近说,每年由于抗菌药的不良副作用而死亡的美国人达十四万之众! 与不良副作用一同发生的问题,是病菌发展了抵抗抗菌药的能力。由于滥用抗菌药,只有那些顽强的能抗拒抗菌药的细菌能幸存。这些幸存的细菌乃繁殖出能抗药的后代,例如,每年害死十万美国人的草兰氏阴性病菌、肠伤寒菌、淋病菌和葡萄球菌,已难用过去对它们很有效的抗生素来对抗它们。换言之,我们将要重新面临未发明抗生素以前的形势。 有一项研究指出,大多数医生都知道,在医院治疗的葡萄球菌属感染的疾病,对于普通的青霉素已变得有抵抗力,但他们仍然假定,在他们诊所中所见的这类病,仍可用青霉素治理。事实上,现时在医院中这类病菌感染的病人,有百分之九十五他们的病菌能抗拒青霉素,而在一般医生门诊的这类患者中,有百分之八十四他们的病菌具有抗青霉素能力。在一九五七年,这百分率仅为百分之十六;在一九六七年,也还只是百分之三十八。 使用过份剂量的抗菌药,也是危害病人健康和引致病菌发展出更强的抵抗力的原因。现时,有一个抗生素使用委员会正在确立各种抗生素用量的有效标准。
3. 世界一些地区发现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增多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刊登一篇题为《小心使用抗生素》的报道,摘转如下: .国际卫生机构从各国供给的医药情况得知,肠内许多细菌,都已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这实在是一个深刻而又严重的问题。在此之前,日本曾报告过发现了具有耐药性的痢疾菌,欧洲则发现了抗药性的沙门氏杆菌的威胁,故实有加以研究之必要。 最近在中美洲与南美洲作了一次调查,肠内抗药性细菌的传播十分厉害。危地马拉就有一万二千人死于抗药性的痢疾杆菌感染。墨西哥则有一万人患上了肠伤寒,而且还在继续地流行着。抗药性的沙门氏杆菌,及痢疾杆菌,也在印度、越南、希腊、法国等地突然地增多。而这些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据研究则是由于轻率而又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结果。 这些抗药性细菌的感染与流行,带给儿科在治疗上许多困难。小儿对这些抗药性细菌易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