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01-14

第 1 版

1. 英《约克郡邮报》社论:《石油武器》

【本刊讯】英国《约克郡邮报》一月七日发表一篇社论,题目是《石油武器》,摘要如下:    基辛格博士暗示,使用武力确保极为重要的石油供给,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设想的,对他的这番话的反应仍在源源而来。但是他所说的话并不超过福特总统本人去年在底特律已经说过的话。    几乎不可设想的是,如果中东再度爆发大规模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获胜的将是阿拉伯的石油武器。美国不可能袖手旁观和看着以色列被摧毁。但是它也不可能再次容忍上次造成的经济破坏并使西方的防务系统的大部分实际陷于停顿的那种石油禁运。一九七三年十月,由于阿拉伯把石油作为战争武器对付并未卷入那次战斗的国家而使西方处于极虚弱的地位。那时,俄国人试了试西方团结的能力,记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唯一弱点。莫斯科对阿拉伯事业本身的关心那时和现在都是有限的。真正的目标是北约组织。对苏联来说,阿拉伯的石油武器可能抵得上许多个师和许多导弹。    当然,对许多当权的人来说,可以引以自慰的是,相信缓和对许多西方政治家意味着什么,就是对勃列日涅夫先生和格列奇科元帅意味着什么。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缓和是莫斯科的特洛伊木马。对俄国人来说,缓和是获得战争果实——可能无需打仗,但是必要时从压倒的实力地位打——的一种方法而已。克里姆林宫现在已经在四条战线上发动第二次半世界大战了:通过大规模增加军事力量,通过它的庞大的间谍和颠覆网,通过它的虚假和平攻势和通过它的国外的在工业、经济和社会方面进行破坏活动的聪明的和愚蠢的军队。在此情况下,一旦中东爆发战争并且大规模的石油禁运伴随而来,北约组织国家(特别是美国)将面临四种选择。它们可能屈服于阿拉伯的要求,而不管这些要求是什么样的要求。它们可能无所作为并看着它们的经济和防务能力瓦解。它们可能象杰克逊参议员所建议的那样,威胁停止供给石油国家武器。它们可能把阿拉伯的石油禁运作为一种战争行动来对待,从而以实际行动设法夺取油田。    第一种选择可能使以色列遭到摧毁,但是这将不会给中东带来和平和稳定,并且很可能最终导致把象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这样的产油国置于本国的或外国的极左翼的控制之下。第二种选择势必将导致苏联统治西欧,然后很可能与美国发生战争。第三种选择可能奏效,但是这种选择大概将是一种缓慢进行的恫吓和反恫吓的游戏。第四种选择的确将是一种严重的选择。苏联可能认为自己已经强大得足以能够打败美国,或者至少能够威胁华盛顿的盟国和仆从。北约组织将分裂,美国人将很可能孤立无援。联合国将沸腾起来。许多国家将掀起大规模的左翼暴乱和宣传运动。西方的自由派——他们也许暗暗希望美国人在确保极为重要的石油供给方面能够成功——将得不到公开的安慰。

2. 美国务院人士说:基辛格计划下月访问南美

【美联社华盛顿一月十一日电】国务院人士说,基辛格国务卿初步计划在下月访问南美,他希望这次访问能够缓和那个地区的反美情绪。    这些人士说,虽然计划还没有肯定,但是基辛格期望在二月中旬用七天到十天的时间访问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鲁和委内瑞拉。    基辛格从来没有访问过这个大陆。    这次访问是三月份外长会议的前奏,而这个外长会议是基辛格在将近一年前向拉美国家建议的“新对话”磋商的一部分。    美国官员们承认,总的说来,拉美人对基辛格的尊敬态度比一年前差多了。    基辛格受到的批评是:他批准向智利国内反对已故总统阿连德的团体提供经费,不参加十一月份审查对古巴制裁的外长会议,没有能够阻止通过那些拉美国家认为有损于它们的利益的立法。    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对新的贸易法提出抗议,其他拉美国家支持它们。    这个法案似乎取消了这两个国家得到的贸易上的某些好处,因为它们属于石油输出国组织。    此外,秘鲁和墨西哥由于最近发现石油,很快能够同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一起成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拉美成员国。

3. 美报文章:《难驾驭的苏联各民族》

【本刊讯】美《华盛顿明星新闻报》一月七日刊登约翰·多恩伯格从慕尼黑发给该报的一篇专稿,题目是《难驾驭的苏联各民族》,全文如下:    勃列日涅夫说:“苏联坚强团结,如同钻石。正象钻石是多面闪亮一样,我国人民的团结也是由于它的多民族而放射光芒。”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说:“今后几十年内,苏联的民族问题在政治上可能变得比美国的种族问题更加重要。”    事态证明,布热津斯基说的对,勃列日涅夫说的不对。    苏联有十五个假自治的共和国,十五种官方语言,四种拼音字母,几十种方言,一百多个民族,其中大多数都是在沙皇时代通过殖民扩张而被并入俄罗斯帝国的,因此,苏联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语言和多民族国家。    看来,它也是最不安宁的国家之一。最近几个月来有一些迹象表明,在某些重要的共和国以及在一些关键的少数民族中,情况甚至更加不稳,对苏联民族政策的反抗日益增长。    某些少数民族要求移居外国。    另一些,例如乌克兰人和立陶宛人,则反对他们所说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和俄罗斯化,要求在苏联内部得到更大的自治和自由。    少数的人,例如在埃里温受审的地下的亚美尼亚民族统一党的成员,干脆争取民族分离。    莫斯科对这一挑战的反应是三方面的。在许多情况下,克里姆林宫都是简单地把头插进沙里,拒绝公开承认存在着这个问题。在另一些场合,它是企图控制住这个问题,强调“苏维埃”民族主义和经济成就的自豪感,以此来回答各民族中间粉碎了的忠诚。当这些办法都不灵的时候,苏联领导集团就企图用它掌握的最严酷的手段来镇压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的表现。因此,据报道,苏联劳动营中现有的半数以上的政治犯都是由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各种行动和言论而被判刑的。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大罪往往不过是写了抗议书或者传送了请愿书而已。    虽然自从苏联建国以来,莫斯科就遇到少数民族的麻烦,可是这种麻烦看来不是逐渐减轻,而是日益加剧。    在一定程度上说,许多新压力可以归因于犹太人争取自由移居的运动获得了相对的成功。    苏联约有二百五十万犹太人,其中将近十万人已经移居外国。不仅如此,在一百八十万日尔曼裔居民中,也有几万人已经申请离开苏联。    这些人是当初十八世纪应叶卡捷琳娜女皇的邀请移居俄国的日尔曼人的后裔,他们现在也开始采用跟犹太人一样的策略来宣传他们的主张。他们进行游行示威和静坐,散发请愿书,而这些请愿书必定会传到驻莫斯科的外国记者手中。    不久前,他们还着手搞地下出版物,发行一种刊物,叫做《祖国》。    这个刊物的内容包括:苏联日尔曼族的历史和文化,他们的语言和文学的保存情形,争取移居外国的合法斗争,争取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斯大林解散了的伏尔加河日尔曼人自治共和国的运动。    麦斯希特人,是一个人数不多的穆斯林集团,原先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加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斯大林对他们的忠诚有怀疑,而被迁徙了。现在他们已经要求允许他们移居土耳其。    乌克兰是苏联第二个最大的共和国,而且是最有潜力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在那里,数百名著名的知识分子已要求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得到更大的自治。    迄今为止,他们的呼吁只不过引起了政府大规模的宣传战、逮捕和严厉的徒刑。    现今最为人所知的案件是瓦连京    ·莫罗兹案件,他是一个历史学家,由于写了几篇地下论文反对乌克兰的俄罗斯化和俄罗斯沙文主义政策,而被判处十四年监禁、劳改和流放。    可是,莫罗兹仅仅是过去两年中被逮捕和被监禁的数十名乌克兰知识分子中的一个而已。    在三个波罗的海共和国,特别是在立陶宛,自从一九七二年五月一位二十岁的立陶宛天主教徒大学生自焚以来,在有民族意识和宗教信仰的青年以及警察之间,已发生过一些流血的冲突。    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是一个特殊的类型,它们从一九一八年直到一九四○年都是独立的国家,一九四○年才被苏军占领而并入苏联。    在这三个共和国,人们最不满的就是俄罗斯人和其他斯拉夫人的侵入以及莫斯科要把自己在文化上和经济上的霸权强加于它们身上的企图。    立陶宛的问题引起了克里姆林宫官方对天主教会的镇压。天主教会在立陶宛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而且对立陶宛民族特性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第 2 版

1. 约斯特评基辛格对美刊谈话的文章:《石油和军事力量》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一月九日刊登约斯特发自纽约的一篇文章,题为《石油和军事力量》,摘要如下:    国务卿基辛格在年终对《商业周刊》发表讲话时,就“你曾否考虑过为石油而采取军事行动”这一问题回答说:“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方针。我们应从越南战争中懂得,参加战争要比退出战争容易。我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会使用武力。但是,为了油价争端而使用武力是一回事。在真的出现某种扼杀工业化世界的场合时是另外一回事。”    它强调说明了军事行动的严重的和不可避免的危险,它并没有完全排斥在西方社会马上要崩溃的情况下采取这种行动的可能性。    结果是石油生产国愤怒得大叫大嚷,扬言要进行报复,这是不足为奇的。    目前是否有任何情况稍稍类似基辛格所谓的“真的出现扼杀工业化世界的场合呢”?当然没有出现。    如果出现了这种场合的话,我们就应该看到在全世界都实行严格的节约措施,配给燃料,大大提高汽油税和大大削减取暖、降温和照明用电。相反的,在美国和西欧,我们非常接近于通常的消费量,这两个地区的消耗量象以往一样挥霍和浪费。    在福特总统现在正在考虑的比较严格的节约措施中,他显然排斥了配给和提高汽油税这两种办法,欧洲人也没有采取比美国强烈的步骤。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人能够一本正经地说,西方世界正在受到它必须采取军事行动的那种“扼杀”。    正在发生的情况是,由于石油价格涨了三倍,那些特别容易受影响的发达的和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必须欠大笔债务来购买石油和其他必不可缺的进口品。如果这种过程持续过久,它们就不能再借债,因而就不能继续进口了。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就真可能面临经济崩溃和政治革命。    但是军事行动是防止这种灾难的唯一办法或甚至是一种可以行得通的办法吗?    鼓吹采取这种办法的人,通常建议采取这种行动的两个地方是利比亚以及在波斯湾西部从科威特到阿拉伯联合曾长国的那些国家。    在这两个地方,由于欧洲人已经非常明显地表示坚决反对,因此必须几乎完全由美国来采取行动。甚至连欧洲人是否会允许美国船只使用他们的港口和美国飞机使用他们的机场,也丝毫不能肯定。    还很明显的是这个行动需要大量的船只和飞机。在这些荒芜和炎热的地区采取军事行动所需要的差不多所有的供应品、包括食品和水在内都需要运进去。油井、油管和炼油厂将被破坏而且必须修理或重建,而这方面的一切供应品和人力也必须在一个长时期内运进去并且维持下去。    然而比较快就会遇到的令人感到不舒服的事实是,一等到即将进行入侵这一点变得很明显时,在使遭到破坏的油井恢复生产所需要的供应品能够运到之前很久,所有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将实行全面的石油禁运,不仅对美国而对它的更容易受到损害的盟国实行禁运。    非阿拉伯生产国将参加这种禁运,只要军事行动进行下去,这种禁运就会继续下去。此外,人们不能有把握地猜想,伊朗国王会在他的海湾的另一边发生这样的军事行动时安静地坐着不动,或者是猜想他会允许油船通畅地经过它的狭窄的海口。    由于采取军事行动有着这些非常不妙的前景,而当前又没有任何西方“被扼杀”的证据,看来肯定有其他一些比较受欢迎的办法来应付高昂的石油价格和潜在的严重的后果。    其他的最好的办法是象福特总统和德斯坦总统在马提尼克会议上提出来的在石油消费国和石油生产国之间进行比较协调的和认真的对话。只有在这种办法完全失败之后,才有必要考虑其他的办法。

2. 美联社报道:基辛格因不知美舰队出航大为恼火

【美联社华盛顿一月十一日电】(记者:霍夫曼)据说美国的最高将领对美国政府的其他高级官员说,现在事后回顾,当时也许应当命令一支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假装驶向越南以作为对河内的警告。    政府人士今天说,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将军的这番话使感到意外的基辛格国务卿大为恼火。    这些人士说,由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率领的特混舰队离开菲律宾苏比克湾驰向印度洋以前,没有把这件事通知基辛格。    一个人士在描述基辛格对布朗的话的反应时说:“他大发雷霆。”    基辛格感到恼火显然因为他在事先并不知道这支特混舰队计划出航,后来又不知道国防部对这些舰只驰往越南的消息加以否认。基辛格同意布朗的意见,觉得当时应当考虑采取这种假动作,但是一旦否认以后就不可能采取这种行动了。    这个人士说,基辛格认为,当时应当指示“企业号”率领的特混舰队驰向越南以作为对河内的一个警报信号。国务卿大概没有反对这些海军舰只后来改变航程驰往印度洋。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一月十一日刊登了记者芬尼的一篇专稿,题为《据说基辛格对舰队航线绕开越南表示遗憾》,摘要如下:    政府官员们今天说,国务卿基辛格就本周早些时候没有利用一支海军特混舰队向北越表明美国决心一事向五角大楼表示遗憾。    然而,据说基辛格获得这支由六艘舰只组成的舰队调动的消息已太晚了,所以来不及把他的意见变成这样的命令:这些由航空母舰“企业号”率领的舰只驶向北越,作为美国的一次心理上的力量示威。据说,直到七日上午在华盛顿国务院和国防部考虑如何答复和如何否认通讯社(关于舰队调动和福平陷落有关)的消息时,基辛格才知道这支舰队离开苏比克湾。    据官员们说,当时已经太晚因而来不及改变这支特混舰队的航向,因为它已经开得很远,不可能朝西转向东京湾了。

3. 美参义员斯帕克曼说:基辛格关于在中东使用武力的讲话是错误的

【美联社华盛顿一月八日电】美国外委会代主席斯帕克曼参议员今天说,他可以想象出现再次动用美国军事力量以对付阿拉伯产油国的局势的情况。    斯帕克曼说,如果中东石油有“扼杀工业化世界”威胁的话,国务卿基辛格曾作为一个极少的可能性建议使用这种力量;他的这个建议是错误的。    斯帕克曼在一次电视谈话节目中说:“我认为,发出可能被认为是用战争进行威胁的任何言论都是错误的。我甚至憎恨为了得到石油而发动战争的想法。”    这位民主党人说,基辛格预定在新国会召开会议后,于一月十六日举行的第一次参议院外委会会议上作证。

4. 德新社说:一九七五年将给西欧共同体带来沉重负担

【德新社布鲁塞尔一月四日电】(记者:沙沃伊尔)欧洲共同体能否在不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度过一九七五年?这是新年伊始这里每个人都在考虑的问题。这一年将给共同体带来沉重的负担。    根据在比较乐观的日子里拟定的时间表,七十年代中期将是在走向一九八○年实现欧洲统一的目标的道路上的停歇时期。    但是现在看来很清楚,一九七五年不会带来休憩,相反,它将使欧洲政治家老是忙得不可开交。    即使把能源危机、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和预算的赤字、造成威胁的衰退和失业等问题都暂且抛开不谈,共同体也将面临许许多多棘手的问题。例如,预计年初就要开始重新谈判英国加入共同市场的条件,而且,在最后要求英国人民就英国是否留在共同体内的问题作出决定之前,很可能要进行许多激烈的讨价还价。其他八个成员国仍然希望英国留在共同体内,但是,投票结果表明,如果英国决定退出的话,原有六国内的大多数人不会感到特别不悦。共同体还面临着同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四十五个发展中国家就开展新型发展合作的问题进行的马拉松谈判。    还要同十二个地中海国家进行有关联系国地位问题的会谈,以及同二十一个阿拉伯国家进行属于所谓欧阿对话范围的会谈。    所有这些希望能在今年结束的谈判,使人们预见到一个从南欧经过中东直到南部非洲的优惠关税区,在这样一个地区内,共同体将建立一种新型的、完全不带任何殖民主义味道的伙伴关系。    但是,九国之间的意见分歧,使得除了达成一系列没有意义的协议之外不大可能取得更多的成果。原因是,每个共同体国家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发展援助政策,把这种政策看作是本国外交的有益工具。    去年十二月间在巴黎最高级会议上商定的新的领导方法——即政府首脑在共同体事务中发挥更为直接的作用的方法——是否能改进共同体的决策工作,还有待观察。    一个重要的问题将是促进西德和荷兰的经济发展和恢复共同体其他国家的经济稳定的问题。要是不能作到这一点,有几个成员国就会在共同体内部的国界上实行保护主义措施,这将给共同体带来致命的危险。    然而,在整个一九七四年内使共同体陷于分裂的能源方面是有希望的。在十二月间法美首脑举行了马提尼克会谈之后,共同体人士对于即将举行的几次能源会议是持乐观态度的。

5. 法电视台谈美军去年底在地中海演习

【南通社巴黎一月十一日电】一家法国电视的节目第一次把美国去年十二月中旬在撒丁岛海面举行海军演习的情形告诉了法国公众。这次演习是由美国第六舰队举行的。据法国电视台说,演习的目的在于实地训练在沙滩上登陆。为了在沿岸登陆使用了大批两栖作战人员、物资和一支坦克部队。这次电视节目中指出参加这次演习的一名美国军官还提到使用“海军陆战队”在中东海岸登陆的可能性。    美国第六舰队将于下周在法国南部多边形地区再举行一次此类演习。

6. 美联社说美特混舰队进入印度洋标志着海军新式战斗机首次在印度洋出现

【美联社华盛顿一月十一日电】由载有八十架飞机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率领的美国特混舰队将是从七三年十月中东战争以来进入印度洋的第六支美国航空母舰舰队。    这还将标志着美国海军的新的F—14式喷气战斗机首次在印度洋出现,这种飞机通常被派到出现巨大威胁的地区。这支舰队同美国在中东的四艘军舰加在一起在数量上赶不上据信目前呆在印度洋的苏联太平洋舰队中的二十三四艘军舰,但是在威力上不比这些军舰差。

第 3 版

1. 《是共产党方面对西贡的包围作战吗?》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一月八日刊登该报驻西贡记者菅野七日发回的一条消息,题目是《是共产党方面对西贡的包围作战吗?大规模的攻势也可能长期化》,摘要如下:    南越政府、军事当局七日宣布,福隆省省会福平已被解放势力攻陷。该省至此已全境落入解放势力方面手中,在西贡北方仅仅一百数十公里的地方出现了强大的解放势力的势力圈,因此,南越政府、军事当局掩盖不了忧虑的神色。    在西贡,最近有许多人预测战争将迅速加剧,到二十八日将满两年的停战协定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在美国外交人士以及西方观察家中强烈认为,这次的攻势还仅仅是开始,至少将以相当大的规模继续半年。攻势的舞台开始于随着旱季来临而进入收割季节的米乡——湄公河地区,接着沿柬埔寨边界北上,逐渐移到了西宁省和福隆省;今后,一号公路、二十号公路,再加上至今断断续续发生战斗的龙川省,芹苴省将成为焦点。就是说,共产党方面的目标是,就象包围首都西贡一样,将近的地方半径三十公里,远的地方一百公里左右的范围,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如果这一着成功,就会把南越的北部、中部从西贡方面割离出去。    此外,倘若连接湄公河地区的四号公路被切断,西贡就将陷于孤立,甚至可能发生粮食进不来的事态。    【合众国际社西贡一月十一日电】(记者:艾伦·道森)福隆省的陷落是越共的一个出色成就,是对西贡南越政府的一次严重打击。    自从一月七日省会福平市陷落以来被记者采访的美国分析家们公开说,他们认为福隆省的丢失可以提供必要的刺激,使美国国会认识到要增加对西贡的援助。    从西贡到华盛顿,政府官员和美国大使馆的官员说,福隆省的丢失说明据说是由于美国国会大大削减美国军援所造成的问题。    美国和南越官员都骄傲地指出,福平市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坚守了几乎有一个星期。    一位西方分析家在一次谈话中说:“共产党人将继续向力量薄弱的地方推进。如果南越不立即获得进一步的援助,那就会弹药枯竭了。”    西贡大部分专家现在都认为共产党方面不大可能发动一场全面攻势。一位美国人士说:“局势是严重的。如果增加对南越的援助,这个国家将不会有是否能生存下去的问题。如果没有这种援助——那就不知道了。”

2. 美空军参谋长琼斯抵南越活动

【美联社西贡一月十一日电】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琼斯将军今天到达这里对南越进行访问。    琼斯是从曼谷飞抵这里的。在新山一空军基地欢迎他的有南越空军司令陈文明中将和美国大使格雷厄姆·马丁。    琼斯将同阮文绍会晤,并听南越和美国高级官员介绍情况。    一些人士说,几乎可以肯定,琼斯将讨论南越目前的军事形势,其中包括南越空军的需要。南越空军的活动因为美国国会削减了军事援助而减少了。    【路透社西贡一月十二日电】当美国一位高级的空军将领抵达这里同南越领导人进行会谈时,西贡最高司令部的一位发言人提出了想要美制的B52轰炸机的要求。    这位将军将会见阮文绍总统和西贡的参谋长陈文明中将。    消息灵通人士说,琼斯将军将同陈文明将军讨论这里已在使用的美制飞机的活动情况。    西贡司令部的一位发言人昨天在宣布政府星期五又空袭了西贡北面和东面的共军阵地之后,表示需要象B52那样的重轰炸机。    在这里参加已陷入僵局的军事谈判的越共代表团副团长武东江上校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夺取福平有两个目的。    他说,一个目的是“消灭西贡政府的一个”用来对共军占领区进行袭击的“军事阵地”。    他说,但是,还有一个目的“旨在迫使美国结束它在南越的军事活动”。    这位上校警告说,美国和西贡政府如果不按一九七三年一月巴黎协定办事,将有严重后果。    在问到美国是否可能再向西贡提供援助时,武东江上校说他认为如果福特总统采取这类行动,在美国国会通不过。

3. 南越解放军切断二十二号公路

【合众国际社西贡一月十一日电】军方人士说,共军今天清晨切断了西贡和西宁之间的公路,阻断了从这个省会(西宁)外逃的难民人流。    某些分析家们认为,西宁是共军的下一个大目标。这些人士说,今天傍晚政府的民团仍在努力打通二十二号公路。    这条公路是西宁和西贡之间的唯一的陆上通道。西贡在西宁东南七十五英里的地方。    此外,共军击落了南越军两架A—37型喷气战斗轰炸机,但是两个飞行员都跳伞降落到了安全的地方。

4. 美刊报道:《印度的「绿色革命」前景暗谈》

【本刊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十一月二十五日一期刊登一则发自印度旁遮普邦卢迪亚纳的消息,题为《印度的“绿色革命”前景暗淡》,全文如下:    在素有“印度的面包篮”之称的旁遮普,由于世界性燃料危机和化肥短缺的压力,“绿色革命”正在萎谢。    小麦产量在到一九七一年为止的十年中增加了三倍之后,现在正大幅度减产。    旁遮普一度曾被称为印度的展示品,是证明这个国家的农业可以现代化的证据。进口了高产种子,打了灌溉井,买了拖拉机,提供了化肥和农药。    到一九七一年时,旁遮普以及毗邻的两个邦的产量对印度的粮食自给据说是起了作用的。    今天,这种惊人的收获不是巩固了,而是丧失了。    造成印度的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进口的石油费用高昂。今年的石油费用大概将为十二亿美元,一九七三年是三亿五千万美元。    这就是说这个国家的用石油的化肥厂不仅产量日渐落后——需求则日益上升——而且可以用来从其它国家进口越来越贵的化肥的钱也少了。    使情况更糟的是,由于电力缺乏,迫使许多农民改用柴油来转动灌溉泵。遇到能源危机时,他们不得不排几天的队以获得两加仑半的配给。一个农民说:“不管你是要柴油还是要化肥,只有出黑市价格才能得到。我们为了搞机械化和现代化而背了债,现在政府让我们下马了。”    还有人激烈抱怨去年把颗粒泥冒充化肥。那些受骗的人什么也没有收回,只是得到政府答应调查的许诺。    农民们说,旁遮普——如果得到良好机会的话——是有能力供应千百万印度人的粮食的。但是,如果没有燃料和化肥,前途是暗淡的。

5.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印粮食援助协定在条件的细节上遇到障碍》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一月七日刊登伯纳德·温劳布从新德里发给该报的一篇专稿,题为《美印粮食援助协定在条件的细节上遇到了障碍》,摘要如下:    印美官员现在都在谋求解决在美国供应粮食的条件问题上陷入的僵局。    在金融问题和协议的措词问题上出现的障碍具有政治的含义,双方的官员都感到为难。    六十年代,美国提供了六千多万吨粮食,以防止印度发生广泛的饥荒。    美国的各种援助加起来共有一百亿美元,比对任何其他国家提供的援助数额都多。    印度认为这一援助是她遭受屈辱的原因,是美国施加政治压力的原因。    总理英迪拉·甘地保证粮食生产要做到自给自足,并停止按特别价格购买粮食。美国人一致认为,由于印度傲慢和美国的单纯,这一援助是一个痛苦的经验。美国人对他们认为的印度忘恩负义感到愤慨。    去年,严重的缺粮情况迫使印度政府要求华盛顿按照十——四十年内偿付的条件向它提供小麦。    印度要求提供一百万吨,但是美国只同意在今后几个月给它三十万吨。    现在的主要障碍是,美国希望这项协议包括一项不出口的条款,就是说印度不得不保证她将不倒卖这些粮食,也就是说不把粮食给别的国家。    美国官员们说,印度同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达成了类似的协议。然而,印度在同美国的交易中不愿接受这个条件,因为这意味着美国对甘地夫人政府的决定施加影响。这一情况由于下面的事实而复杂化了,就是印度欠苏联去年给它的二百万吨小麦,这二百万吨小麦要从一九七六年开始偿还。    另一个问题是偿付的形式。印度官员们说,将用美元而不用本地货币偿付,以避免美国账目中卢比存款出现新的增加。华盛顿官员们认为,美国对偿付的形式应有选择权。他们说,总之,这项决定不是一个需要马上作出的决定。

6. 英报社论《印度拒绝粮食援助》

【本刊讯】英《每日电讯报》一月七日发表一篇题为《印度拒绝粮食援助》的社论,摘要如下:    印度突然拒绝接受美国第一批三十万吨的粮食,因为,它说美国的条件是「侮辱性的」。条件之一是印度不能转口输出这批粮食——譬如出口给俄国(俄国去年借了两百万吨粮食给印度,需要用粮食归还)。还有一个条件是这批粮食应分配给社会上最贫穷的阶层。关于第一个条件,美国过去老是向印度提供大量援助而往往得不到什么感谢,而俄国是拿出的钱少到不能再少,索取的政治上的报酬却是多得不能再多。美国想要肯定的是自己不是在帮着还债。    至于分配问题,众所周知的是,在印度,由于工作上的无能和贪污腐败,大量的援助流失了。上述这两种情况由于石油价格上涨给整个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带来压力,而正在变得更为严重。美国驻新德里大使莫伊尼汉在争论中是支持印度的。但是,事实是,美国国会决心不上当受骗,也正象印度看来要保持尊严一样。在去年十一月举行的世界粮食会议上,福特拒绝在不作任何援助保证的情况下因受威胁而再提供一百万吨粮食。

第 4 版

1. 西德《世界报》文章:《施特劳斯不想玩中国这张牌》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一月十一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施特劳斯不想玩中国这张牌》,摘要如下:    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施特劳斯的中国之行可能不仅有助于加深德华关系,而且必须从欧洲和世界政治的联系中来看待这次访华。施特劳斯——他是欧洲统一的重要拥护者——将在他的北京的会谈伙伴那里恰好就在这个问题上获得很多谅解。如果在苏联方面正好在涉及这次访问问题而谈论“波恩—北京轴心”的话,那末就再次表明莫斯科的论战是属于荒谬的范围的。    为什么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德国政治家之一不该同象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领导人进行会谈?苏联人不能真的认为,联邦共和国严肃的政界领导人先要在莫斯科获准来进行政治访问及和外国的国务活动家进行政治接触。如果中国人和德国人彼此想谈话,那末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有限主权”论    ——苏联人显然始终想到它——在华沙条约范围内也许可以用,而联邦共和国和中国不会服从它。    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的访问肯定并不意味着联邦德国的反对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在意识形态上有任何联系。双方清楚地知道矛盾在那里。    但是这些矛盾并不排除讨论其它领域中一致的东西。作为政治家的施特劳斯是一个懂得从历史范畴去思考的人。    他甚至在发生过革命变革的中国也将——比许多其它“西方人”更好地——认识这个伟大的民族从中吸取营养的历史源泉。毛泽东和其它许多中国领导人也在他们的著作和行动中一再表明:他们能历史地进行思考。这一点,即理解到当前尤其是未来是一种长期发展的产物,也可以把世界观对立的人联系在一起。    还有一个共同点也是值得注意的:在不同时期,不论是中国政治家还是施特劳斯都被人说成是要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说他们要用武力改变边界或从事类似的阴谋。现在人们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可断言,反华宣传遭到了事实的驳斥;不管人们平时对中国领导人可能有什么议论——中国领导人不希望战争,这一点就是直到前不久还相信“黄祸”这一陈旧神话的那些西方人大概也是清楚的。    这位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同其中国会谈伙伴会晤时,他的目的将不会是“玩中国这张牌”或者为了一个什么目的而“利用”中国。对他来说,是为了了解中国这一大国和用苏联的话来说是为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现实”。    施特劳斯前往北京是他第一次到一个共产党国家的旅行。可以肯定,这不会是最后一次。    他还将同其他东方国家领导人对话,前提是他们方面有这种愿望。在这方面这位基督教社会联盟首脑也清楚,必须注意到中国的某些根本利益。北京说的话也不必全同意。但是,如果要中国人感觉到,正如有时有人可惜说过的那样,对德国的政策来说苏联具有“优先地位”,那是轻率的。    人们倒应该从这一点出发,即不能把共产党大国分为“一流的”和“二流的”伙伴。至于中国,施特劳斯早已肯定,柏林墙不是中国长城,进驻布拉格的不是中国坦克,德国人民的分裂并不是由于中国意愿所造成的。因为这样,恰好是德国人没有任何理由对中国人抱有任何仇恨。因此,联邦共和国同中国的谅解比同其他共产党国家更容易些。    对中国人来说,施特劳斯显然是他们估计在德国政治中有希望的人物。继施罗德和科尔之后,北京现在把联盟党的第三个有名的谈话对象请去。可以希望,联邦总理施密特也将踏上通往“第三个世界大国”的道路。但德国政治家,不管他们属于哪个党,不是带着阴暗的意图去中国,而是带着在复杂情况下为确保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的目的去中国的。

2. 美《美中商业评论》文章:《中国的矿产和金属》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一月五日刊载一篇文章,题为《北京的石油战略》,摘要如下:    下面是《美中商业评论》中一篇题为《中国的矿产和金属》的文章的摘要。    中国在部署它的人力物力方面可以有许多抉择。    但是北京有一些重要利益要考虑——日本在西伯利亚同俄国人合作的前景,以及中国自己作为一个宣传第三世界控制第三世界资源的主要鼓吹者的立场。    西伯利亚的工程将由东京投资六十多亿美元以联合开采石油、天然气、煤和木材。北京认为这个工和威胁中国的战略地位,而且破坏西太平洋保持的均势。所以中国采取行动,用中国牌的石油外交诱使东京脱离莫斯科,而且看来这个行动是成功的。    石油是西伯利亚工程中的主要部分,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但是石油只是五个计划中的一个。据一项初步的介绍说,日本在今后二十年内将花六十多亿美元以换取每年得到五百五十万吨焦煤、一百八十四亿立方米木材、一百亿立方米天然气、以及陆上和沿海石油二千五百万吨。已经达成关于煤和木材工程的最后协议,但是中国的石油外交已经收到效果,现在显然不再积极考虑石油计划了。天然气的一揽子计划已面临严重困难。    中国在一九七三年四月向日本运送低硫原油,从而开始诱使东京脱离俄国人。    当日本计划人员逐渐了解中国新建的石油能力时,俄国人却提高了要价,从而降低东京得到的好处。日本在一九七三年初开始感到失望,那时苏联把原先商定的每年出口四千万吨数字减少到二千五百万吨。    去年四月,日本人似乎准备在减少数量的情况下仍然签订协议时,苏联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沿着中国边界建筑一条两千英里长的铁路,以把石油从产地秋明运往哈巴罗夫斯克附近的港口。在政治上很敏感的日本人一眼看出这个工程的战略含义。看来对日本人来说中国太重要了,因而不能由于苏联石油而疏远中国。    毫无疑问,中国将把大量的资本和人力用来发展国内石油和煤炭工业。石油外交显然将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长期特点。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一月二日刊登该报记者丹尼尔·萨瑟兰自香港发回的一则报道,摘要如下:    香港的专家们认为,中国新宣布的用中国设计建造的勘探船在深海钻了一口油井一事是一个重大发展。    人们惯常地持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人没有外国的协助是没有能力进行任何真正的深海钻探的,这一试钻成功消息的宣布看来使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发生了疑问。中国人来些时候以来一直在天津附近的渤海湾用日本提供的一艘钻井船钻探。这次新的钻探显然使他们到了离岸更远得多的海域。    某些专家认为,最终可能探明中国沿海的石油蕴藏量堪与中东的石油蕴藏量相匹敌。

3. 美《科学新闻》文章:《新的绿色革命》(续完)

化肥的短缺及其价格猛涨促使了人们试图扩大和改进某些植物的自肥能力。这个方法可以分两方面进行。在豆科植物方面,根瘤细菌感染植物的根部,根部把纤维送到专门的细胞,可以在大豆和类似植物根部看到必然有的瘤,这就是这些细胞在生长。在这类植物中,细菌构成定氮酶,它是一种催化“固定”作用的酶,结合大气中的氮成为植物可以利用的化合物。在某些“热带草本”(这是一个属名,包括甘蔗等植物)方面,在植物根部系统周围的土壤环境中,荚膜菌和固氮细菌等“自由生活”细菌很繁盛,在那里固氮。目前的研究集中于怎样模拟这些天然发生的过程,以及怎样把植物和细菌之间的这种共生关系扩大到没有这种能力的作物身上。    长期以来豆科植物使科学家感到失望。它们不大吸收化肥,只能在温带生长。对于怎样着手最好有两派思想。一派认为应集中于研究细菌怎样制造定氮酶。这一派的科学家认为,在土壤中施化肥不起作用的原因是因为这样做恰恰关闭了细菌的定氮酶生产,于是豆科植物吸收人造化肥而不吸收它自己根部系统制造的氮化合物。    另一派思想认为,真正的问题是豆科植物(以及其它植物)中发生的一种浪费的化学作用。这种化学作用叫“光呼吸作用”。之所以浪费,是因为这种作用可以或则是利用一个碳原子制造有用的碳水化合物,或则是吸收一个氧原子产生毫无用处的东西——同时却浪费掉能量、时间和另一个碳原子。这一派认为,如果光呼吸作用可以加以控制,就没有理由去担心为获得较高产量的定氮酶生产。这些科学家为了说明他们的观点,在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含量很少的人造大气中种植大豆,以便使光呼吸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据他们报告说,其结果是豆产量增加了一倍。    热带草本没有光呼吸作用。它们的特殊的光合作用方法使它们可以尽量利用它们所获得的阳光,而不象其它植物的光合作用机制在饱和之前只能接受那么多阳光。    在热带地区,随着耕地的开辟,农业家正在仔细研究热带草本,寻求促进居住在植物根部系统的固氮细菌生长的方法。对于这种松散的“联系共生”,人们还不大了解,但是看来根部环境是细菌生长理想的地位。例如,在国际稻米研究所,在稻田中喷洒磷或钾使细菌的固氮作用大大提高,以致不用再施人造肥料。    然而,农业遗传学家还有一个更大的理想:通过广泛的杂交把这种固氮能力过渡给新的作物。在同一品种的成员中,杂交并不难(不过涉及到的工作却是极其沉闷乏味的)。把一朵花的制造花粉的花粉囊剪掉,把另一种植物的花粉撒在第一朵花的雌芯或产籽部分。然而,在不同种的花之间试验这个做法时,往往毫无结果。若干种新方法有希望为克服这个困难提供方向。    第一,阻止一种植物的卵接受另一种植物的花粉的遗传物质的机制,同人体排斥移植的器官的免疫反应有某些类似之处。有些科学家循着这个想法,已成功地利用了类似压制人体免疫反应的药物使不同品种之间可以杂交。通过辛苦地抚育由此产生的胚,以及用化学方法引起它的染色体自己繁殖,他们已成功地培育出兼有父母优点的能生育的植物。其中之一是在墨西哥的国际小麦玉米中心培育出来的TRITICALE,它是用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出来的,象前者一样高产,又象后者一样能抗病抗旱。    另一项技术——还没有完善——是取两种植物的各别细胞,剥掉纤维素外壁,然后把由此获得的“原生质体”融合。两个细胞的遗传物质混合到一起,通过激素仔细地操纵,可以使得一种新的植物生长。州立密执安大学的彼得·卡尔森利用这项技术已培育出一种具有双亲可取特性的能生育的烟草。大豆和大麦之间的原生质体融合也已成功地实现,但是卡尔森说,使相差这么远的杂交品种达到成熟的技术还没有。(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