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11-11
第 1 版
1. 日本《国际时评》杂志刊登木村外相的文章:《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本刊讯】日本《国际时评》杂志十月号刊登外务大臣木村俊夫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摘要如下:对国际形势的认识过去几年,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言而喻,以美中、美苏关系的进展为转机,世界已从战后持续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冷战时代进入新的局面。这就是,历来的国际政治体制随着主要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而改变,呈现出多极化的情况,并且,在东西方之间也出现了所谓缓和的倾向。在亚洲,缔结了印度支那和平协定,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等国已同中国邦交正常化,在朝鲜半岛举行了南北方会谈,这些都引起了世界的注意。 但是,我们不能捂住眼睛不看这样的事实:尽管出现了这种总的缓和的趋势,局部争端却没有轻而易举地解决,反而发生了新的紧张和争端。在朝鲜半岛,南北方之间的对话后来也没有取得可观的进展,最近有时反而显得更加紧张。在南越和柬埔寨,战争仍在继续。另外,在中东,不久前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最近,在塞浦路斯,内部对立越来越明显,以至于发生了国际争端。这些情况,一方面表明大国之间的缓和未必会马上导致局部地区的缓和,同时也表明,美苏两国的力量对比、安全保障的现有格局和联合国的活动等制止了这些局部地区的紧张状态使之不发展为大规模的战争。似乎可以说,现在的国际政治社会虽然正这样地朝着缓和的方向变动,但其基础上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处于摸索走向稳定的新秩序的阶段。 另外,我确实深切地感到,去年秋天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战略和石油价格的上涨,虽说是世界的局部争端,却能够给世界各国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再有,不待举出今年春天的联合国资源问题特别会议和最近在加拉加斯举行的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例子就可以知道,历来说来是只能行使有限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正在资源民族主义高涨的背景下,把其多年的政治要求同经济要求纠合起来,向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动向施加着不少的影响。这是也可以称之为国际民主化的新时代的潮流,值得密切注意。 现在,世界经济处于非常困难的状况。从去年秋天开始的石油情况的巨大变化,加速了已在各先进国家发生的通货膨胀,各国经济面临着生产停滞不前和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等以往未曾经历过的事态。而且,世界经济在贸易、货币、国际投资、资源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等领域内发生了历来的国际规则所不能约束的新问题。在贸易领域内,随着世界性萧条倾向的加强,有的国家从优先照顾国内产业、改善国际收支的观点出发,采取了限制进口等保护主义的行动;在货币领域内,由于产生了只向产油国流动的新问题,因此还没有希望实行长期的货币改革。还有,国际投资问题虽然正在国际组织中讨论,但在发展中国家方面也已出现这样的动向:主张有权把接受的资本收归国有或者予以接收。由此可见,种种经济问题本身极为复杂,而且,经济的各个领域互相关系密切,加上各国的国家利益深深地纠缠在一起,因此,要达成国际协议,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其前景不容乐观。 如以上所概括的那样,可以认为,今天的世界,在新的环境下作为一个整体正处在一个不断探索和努力建立寻求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过渡时代。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中,我国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态度开展外交呢? 第一,我想要首先强调,我国拥有和平宪法,坚持把军事力量只用于专守防御的立场。我国反对任何国家进行任何核实验;另外,我国本身坚持不拥有、不制造、不运送核武器的非核三原则的立场。我想再一次强调,政府今后也贯彻这种和平外交的原则。 第二,在经济领域,随着我国经济活动的基础扩大到世界规模,我国在国内外的活动同世界各地的事件已经相互密切地彼此影响。 我认为,在困难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已开始具备世界性影响的我国,重要的是要同各国合作,并从长远的观点出发去努力建立新秩序,以便把世界经济引向稳定的繁荣。特别是,以贸易立国为宗旨的我国,在这样一个时期,正应该比过去加倍努力,以便通过新国际回合谈判制定维持并加强自由贸易体制的规则。 我国重要的资源和粮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从国外进口,同时和美国、欧洲共同体并列在世界经济中占大的比重。我认为,在这些谈判中,我国应该始终坚持推进建立为整个国际社会的繁荣所需的秩序,日本也在其中追求繁荣的立场。 我国根据国家利益开展多边外交的基轴,是日美安全体制所象征的同美国牢不可破的友好合作关系。现在,日美之间不存在大的悬而未决问题。 另一方面,同世界各大洲的国家广泛进行的交流和增进相互了解,会构成建立多边国际关系的基础。我认为,特别在当前国际环境多样化、复杂化的国际政治过程中,不仅同亚洲国家,而且同历来一直关系密切的欧美国家的关系,加上同中近东、非洲或者中南美国家的关系,也都有必要用新的观点去进一步扩大、密切它们同我国的关系。结束语我认为,我国要认真对待这种错综复杂因而决不容易解决的外交课题。为了开展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同时有助于增进世界和平与福利的外交,必须准备好国内基础,推进有节制的内政,开展与我国国力相称的恰到好处的外交。我之所以早就提倡“循规蹈矩的外交”,就是基于这种想法。
2. 西贡军方人士称:西贡已派增援部队去我南沙群岛
【德新社西贡十一月九日电】海军人士今天说,南越海军已派增援部队去南海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刊注),以应付可能同它的大邻国发生的石油战。 这些人士说,装有电子监视装置的南越军舰,发现有三艘伪装成商船的共产党中国军舰离南越佩克登石油公司设在头顿以东二百一十四浬的石油钻井台“椰子1—X”不到四里。头顿在西贡东南四十英里。 这些人士说,南越空军还已下令其最强的飞机F—5E“虎式”喷气战斗轰炸机到这个地区上空进行演习,以便在如果爆发石油战时同中国的米格喷气战斗机进行较量。 佩克登石油公司发言人说,在南越近海钻凿的油井既有石油也有天然气,但是他估计不出海底下面的石油蕴藏量。 【合众国际社西贡十一月九日电】政府军方人士今天说,南越已派遣一支舰队到受中国拖网船密切注视的近海的石油钻井台。 海军高级军官说局势“十分紧张”,如果必要,南越决心冒同中国再打一仗的风险以保卫这座钻井台。
3. 在埃及《金字塔报》社座谈会上阿拉法特谈巴勒斯坦等问题
【中东社开罗十一月七日电】阿拉法特今天在《金字塔报》社举行座谈会。 《金字塔报》:拉巴特会议后,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阿拉法特:责任更大了。拉巴特会议以前,巴勒斯坦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最近召开了几次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会议,批准在任何一部分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民族政权。这个决定是一个转折点。 《金字塔报》:难道巴勒斯坦的立场没有一些基本原则吗? 阿拉法特:有一些联合国应该承认的总的原则:我们不是难民,而是一个民族,按照国际法规定,一般来说也就是联合国决议的规定,它有权实行自决,并在自己的土地上有自己的民族实体。 《金字塔报》:有人可能会问解放组织,你们的地图是什么? 阿拉法特:当以色列在成立二十六年之后拿出它的地图时,我就拿出我的地图。 《金字塔报》:解放组织是否同意在美国电视银屏上同犹太复国主义者进行对话? 阿拉法特:我们不同犹太复国主义者对话,我们同犹太人对话。 《金字塔报》:我们设想,以色列通过美国向侯赛因国王提出了军事上脱离接触,根据这个脱离接触协议归还巴勒斯坦领土,这是否会被拒绝? 阿拉法特:巴勒斯坦人民将授权伊斯梅尔元帅。他是包括巴勒斯坦军队在内的阿拉伯部队的总司令。 《金字塔报》:在拉巴特是否有一些秘密决议? 阿拉法特:确实有些秘密决议。 《金字塔报》:什么时候宣布一个巴勒斯坦政府? 阿拉法特:当宣布有明确好处的时候。我们把它看作是一个工具,是根据巴勒斯坦最高利益的需要取得通过其它方式不能得到的成果的一种手段,政府本身不是目的。 【德新社开罗十一月八日电】这里的观察家认为,提到地图一事是暗中放弃——至少是在可预见的将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经常宣布的消灭以色列国并代之以建立一个“世俗的民主国家”的目标。 阿拉法特的讲话使这里的人听起来象是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立场有了一些新的灵活性的新调子。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十一月八日电】阿拉法特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将同意埃及和以色列就约旦河西岸的前途举行谈判。阿拉伯评论员说,阿拉法特对《金字塔报》的谈话看来提供了一个就西岸举行谈判的可能性,而这就可能避免发生以色列拒绝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打交道的局面。
第 2 版
1. 法新社报道:英国各地工人不断罢工
【法新社伦敦十一月五日电】目前席卷英国各地的骚动浪潮是英国和威尔逊政府今冬面临的困难的预告。 这些纠纷有两个不同的根源 ——一方面是要求保卫受到威胁的专业利益,另一方面是采取行动来支持提高工资的要求。 这里以东锡尔弗城一家蔗糖加工厂的工人昨天停止了交货,抗议共同市场的一项协议,根据这顶协议,英国将从它的欧洲伙伴国进口大量甜菜糖。他们的行动将严重加剧近几周来家庭主妇遇到的缺糖现象。 在威尔士,有六人在霍利赫德港发生的同警察的冲突中受伤,那里的威尔士农民设法阻止从爱尔兰来的六百头活牲口上岸。 英格兰东北部全国保健医院的大约一百名顾问医生开展了照章办事,抗议工党政府所宣布的打算逐步取消私人付费的病床。 北爱尔兰的卡车司机的罢工已进入第三周,严重影响了食品的供应,从而使铁路今天不得不取消从苏格兰来的运输业务。 在苏格兰,公共汽车和地铁的运输仍陷入瘫痪,这是因为主要工业中心格拉斯奇的三千名雇员自十月二十一日起举行了罢工。苏格兰的教师也在举行罢教。 在英国首都,朝南开的铁路线过去二十四小时陷入一片混乱,因为信号手举行了罢工,他们对拟议中的工资合同表示不满。今天晚些时候,业务才恢复到差不多正常。在英国雷兰德汽车公司的两家工厂里,有五百人举行了罢工。
2. 美报文章:《取消游行发现了苏联领导人生病的迹象》
【本刊讯】美《巴尔的摩太阳报》十一月八日刊登发自莫斯科的一篇报道,标题是《取消游行发现了苏联领导人生病的迹象》,摘要如下: 昨天,突然取消为庆祝布尔什维克革命五十七周年而组织的群众通过红场的传统游行,这马上引起这里对年迈的苏联政治领导人的健康情况的猜测。 官方说,取消的原因是天气不好——雨雪交加,气温在零度左右,但是在红场观察的人们和电视观众注意到,共产党政治局的一些年纪较大的领导人检阅军事游行——接着准备举行群众游行——时看来健康情况不佳。波德戈尔内看来身体不好波德戈尔内主席七十一岁,据说他准备退休,看上去他身体特别不好。电视拍摄的站在列宁墓上的领导集团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用一只手臂抱着波德戈尔内的肩。 两天前的晚上,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庆祝会上,勃列日涅夫用手扶着这位苏联国家元首走到他的座位前,并且替他把椅子拉出来。波德戈尔内看来走得很慢,步履艰难。 昨天,七十岁的柯西金脸色苍白,行动不大稳,显得无精打采,据说他在担任了三十五年部长后也准备退休。 同前几年形成对照的是,电视只有很少几次把镜头对准站在列宁墓上检阅游行的共产党领导人。这使西方观察家猜测,电视导演已奉命不要拍摄看来身体不好的任何领导人的镜头。库拉科夫未出席这里的猜测集中于下述可能性:一位高级领导人——如果缺席肯定会引起人们注意,并且很可能从政治上加以解释 ——身体不适,群众游行就被取消,这样他就可以离开;或者说,特权阶层中的几个,也许是比较低级的成员感到,由于身体不好,他们不能在雨中再呆一个小时了。 领导集团中一位主要成员,掌管农业的党的书记库拉科夫没有出席任何节日活动,很可能生病了。 苏联全国和东欧都实况转播了这次游行,决定取消群众游行不仅使游行者,也使电视导演惊讶,因此必须迅速以新的节目来代替,而电视摄影机的镜头对着克里姆林宫的塔楼有五分钟之久。
3. 西德报纸报道:西德逮捕一名苏联间谍
【本刊讯】西德《星期日图片报》十月二十七日刊登一条消息,题为《俄国人为一架“鬼怪式”飞机提供一百万》,全文如下: 昨天清晨,莫斯科的一名空军间谍穿着睡衣,睡意朦胧地亲自为追踪他的人打开了大门:这个三十七岁的商人卢茨·布雷特施奈德在柏林他母亲的家里被捕了! 布雷特施奈德曾准备骗取装有秘密的、东方集团尚不知道的电子仪器的联邦空军最新式飞机。 俄国人为这架“鬼怪式”、即我们最现代化的侦察机提供了一百万马克。要让这架飞机从勒克(石勒苏盖格—荷尔斯泰因州)联邦国防军机场飞往在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苏联军用机场。俄国人为了避免外交上的纠纷,要在捷克森林上空导演一场虚假的坠毁。 这个特务在勒克企图诱骗的那个飞行员,假装答应这一叛国的赌博,但他立即报告了军事监督站。 布雷特施奈德将同另一个德国同谋者一起在年底以“搜集军事武器”罪名被送交法院审判
4. 意报文章:《今天在西伯利亚的人们如何生活-----一个俄国青年的叙述》
【本刊讯】意大利《晚邮报》八月十三日刊登弗·德·阿兹别尔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今天在西伯利亚的人们如何生活——一个俄国青年的叙述》,摘要如下: 我在伊尔库茨克住了两年,因此我能够看到西伯利亚生活中的各种消极面。 在离伊尔库茨克四十公里的安加尔斯克城,那里的空气不断地被化工厂的有毒气体所污染。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人公开提出抗议,只是向亲戚或朋友们抱怨。大多数居民认为,如果空气被有毒气体毒化的话,那就是说没有别的办法。在苏联,一般来说只有少数人抗议,大多数人宁愿不做声,在西伯利亚尤其如此。 我在报考大专院校以后到了安加尔斯克以便准备入学考试。这是一座在五十年代由犯人建造起来的城市,这里有化学和原子企业。现在对游览者则说,安加尔斯克是共青团员们建造起来的,他们的强烈激情促使他们来到这里(另外,在诺里尔斯克和其他犯人建造的城市也使用这种说法)。在伊尔库茨克地区,劳改营的密度是苏联最高的,安加尔斯克也是被劳改营包围着。 在伊尔库茨克到安加尔斯克的路边正在建造一座灯泡厂。墙壁上写着赞扬党和政府政策的口号。其中有一句是古怪的:“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在墙下边,这片土地被两道网围起来,角上还有几个岗楼。犯人们作泥瓦工,或在化工厂干活。我有机会同一个刑满释放的人谈过话。他对我说,在劳改营里,六个月就会把身体搞垮,然而,同“化学”工厂比较起来,劳改营可以说是天堂。安加尔斯克大约有三十万居民,这里有许多工厂,大部分是保密的,很多居民不能忍受有毒气体,想迁到别处去。这里出生和生长的小孩经常是畸形的。居民在外迁。 食品缺乏我在安加尔斯克呆了一个月,一九七二年八月去参加医学院的入学考试。我了解到,伊尔库茨克医学院是为布里亚特共和国培养“民族干部”的,这个共和国的居民如果能成为大学生,就能享受很大的特权。 有许多学生不得不去干活,因为助学金很少,不够用。伙食不好,而且不规则,有时是因为烹调技术差,有时是因为商店里什么东西也买不到。在西伯利亚,连基本的食品都没有。在伊尔库茨克已经有好几年缺乏肉、香肠和蛋了,乳酪也是很少的。 人们总是抢着去搞点肉,有些人在看门人的帮助下能搞到一半骨架,这些骨头本来是屠宰场送给安加尔斯克的养狗场的。家禽也缺,虽然这里有一个极大的家禽饲养场,但没有屠宰场,所以鸡要运到离安加尔斯克四千公里的一个屠宰场去杀。后来终于建立了一个屠宰场,但是没有下水道,所以,在饲养场附近,腐烂的脏物使空气简直难于呼吸。现在,下水道已建成,但仍然总是没有鸡肉吃。然而,人们对任何事都能忍受,甚至是伏特加酒价上涨时,人们也只是在酒亭边短时间地嘟嚷几句。厚着脸皮向他们作出的解释是,这种措施是为了“同酗酒作斗争”。但结果是喝的酒一年比一年多。除了饮食问题以外,在西伯利亚还有服装问题。 食品缺乏的原因是无法解释的。以前是说收成不好,后来又说是赫鲁晓夫毁坏了农业,再以后又说是收成不好。现在,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关于一些人怠工的说法广为流传。一些乐观的人还抱着希望,但一般地说,人们都听天由命,轻易地让人说服。追踪间谍在伊尔库茨克,“间谍狂”广为流传:上政治课时提出要警惕外国人,讲述在伊尔库茨克逮捕特务的情况。只要一名日本游客拍摄一条东倒西歪的陈旧房子的街道就会被认为是间谍。空中小姐特别被告知,如果在机舱里一个外国人带着照像机,就要监视他,因为他可能拍摄机场和其他重要建筑。在居民中间特别煽起了对中国人的憎恨,因此,西伯利亚人认为,中国已准备好在任何时刻入侵苏联,第一批牺牲品之一就将是伊尔库茨克。 【本刊讯】意大利《晚邮报》九月一日继续刊登弗·德·阿兹别尔写的文章,摘要如下: 西伯利亚的居民都知道,世界并不平静:每天都有开往东方的直达快车,车上装的是军事技术装备,回来时装的是锌板棺材。死了很多人,特别是一九七四年四月。当时有一些钉起来的棺材运到了伊尔库茨克,任何一个亲属都没有得到允许打开这些棺材。 无论什么事——化工联合企业中的爆炸或痢疾的流行——都归罪于中国的背叛。去年,在伊尔库特河的河水中发现霍乱细菌和污染时中国人遭到了谴责。 我也到过西伯利亚的集体农庄,那是夏天强迫那些不到工厂去的学生们去的。 一九七三年九月第一学年结束后,我不能自己支配自己的假期,被送到一个集体农庄劳动了一个月。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车上挤满了人,然后又坐汽车向北走了一百公里,最后到了塔伊加的一个偏僻地方,有一条小路通向河边的一个村庄。 我们住在一所乡村学校的体操房里,所有的人都睡在一起。夜里是很冷的,桶里的水都结冰了。在这个村庄和另外一些村庄,被流放的人很多,居民们经常掩藏从劳改营逃出来的普通罪犯。在田野里劳动的只有学生,而集体农庄的庄员们则宁愿种自己的菜园。我们住的这个村庄叫布尔洪,布里亚特语的意思就是“上帝住的地方”,但它根本不是一个天堂。首先是,特别贫穷,好象是倒退了一个世纪:屋顶上长满苔藓,院子既小又脏,通往村庄的道路坑坑洼洼,到处都是粪堆。 毕业生,特别是伊尔库茨克的毕业生是很受欢迎的,但并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就是医学院的院长也不能说是一个知识分子。 我就这样在西伯利亚度过了两年。伊尔库茨克的人们对地方当局的专断感到害怕,我曾亲眼看到过。我们回想起西伯利亚时简直就象是一场恶梦。
第 3 版
1. 基辛格到达突尼斯同布尔吉巴会谈
【德新社突尼斯十一月八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今天乘专机抵达这里,这是他访问亚洲、欧洲和中东的最后一站。 【中东社突尼斯十一月八日电】突尼斯总统布尔吉巴今晚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路透社突尼斯十一月八日电】政界人士说,突尼斯总统也许要趁此机会向基辛格说明他对最近在拉巴特举行的阿拉伯最高级会议的看法,并强调他的以下看法:美国必须对以色列施加更多压力以便就中东冲突开始谈判。观察家们认为,布尔吉巴总统将特别强调两点。 一是承认得到在拉巴特的阿拉伯国家一致支持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突尼斯官员说,美国不能再无视联合国大会最近表决时所强调的这一承认。 另一点是布尔吉巴总统认为,联合国一九四七年的巴勒斯坦分治计划是实现解决的主要可能性。布尔吉巴总统一年前在基辛格上次访问时向他提出过这一计划,从那时起他没有改变过主意。
2. 孟加拉国大批人死于霍乱和饥荒
【美联社达卡十月二十五日电】据当地报纸报道,在孟加拉国,在过去两个月中至少已有两千人死于霍乱,进一步加剧了饥荒造成的惨状。 二十五日的报纸报道说,仅在拉杰沙希县和库什塔希县就有八百人死于霍乱。从朗普尔县、迪纳杰普尔县、锡尔赫特县、米门辛格县和达卡县传来的消息说,已有数百人死于霍乱。 孟加拉国报纸报道,库里格拉姆和盖班达的情况更为严重,死于霍乱的人达数百人,而饿死的人甚至更多。 半裸体的饥饿村民涌向城镇,以求得到食物活下去。 由于缺乏粮食和运输设备,政府在采取措施方面遇到了极大的障碍。但是,政府采取了特别措施,把粮食从达卡和朗普尔的毗邻地区运往朗普尔县,以解决前所未有的紧急需要。 据这里的消息说,在达卡县巴里塔伊村,一家七口人星期二全部自杀了,以此作为对付饥饿的最后一个手段。这则消息说,他们把毒药掺进了面粉作为最后一餐饭吃了。 据报道,由于孟加拉国粮食危机加剧,美国把一船原应运往印度尼西亚的大米转运到了吉大港,并通知孟加拉国说,美国愿意再赶运一批粮食,以解决目前的急迫需要。 孟加拉文日报《万众一心报》上刊登随同救济部秘书阿卜杜勒·哈利克到朗普尔采访的记者发回的消息说,在朗普尔县,每天都有一千多人死于饥饿和霍乱。这家报纸说,朗普尔县的政府人士担心,朗普尔县的死亡人数可能高达三万人。 在朗普尔县采访的《万众一心报》的这位记者,在库里格拉姆发现了十八具尸首,在尼尔尔帕马里发现了二百二十三具尸首,在朗普尔城里发现了十二具尸首。这位记者报道说,由于饥饿和霍乱在朗普尔县大约五百万人民中肆虐,一个村子接着一个村子地十室九空。
3. 路透社谈通货膨胀对非洲的影响
【路透社达喀尔十月十八日电】黑非洲发展中国家的亿万人民已受到世界通货膨胀的严重影响,世界通货膨胀已迫使基本必需品的价格惊人地高涨。甚至在富裕的白人统治的南非共和国,白人中产阶层的家庭也紧缩了开支。经济专家担心在一年之内通货膨胀将真正产生强烈影响。 对黑人来说,高涨的生活费用经常超过收入,并引起了激烈的批评:报酬抵不过劳动。 一些政府已被迫停止执行重要的发展计划。 通货膨胀对撒哈拉以南的国家,如塞内加尔、尼日尔和马里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些国家仍在为在连续七年遭受干旱的结果引起的饥荒和疾病之后继续生存下去而战。 塞内加尔政府由于面临着诸如大米、糖和石油等必需品价格的上涨而不得不指望外国给予援助。它一年就花大约三百亿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进口这些基本物资、机制品和抗旱设备。塞内加尔主要的出口物资花生作物今年严重歉收,预计的一百万吨产量只能实收四十五万吨。这使政府出现了二百一十亿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的预算赤字,占总预算的三分之一以上。干旱也给极关重要的水稻作物带来了同样结果。专家们估计有大约四十五亿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的赤字。总共岁入损失占百分之三十到五十。 尼日尔和马里的经济主要依靠初级产品,它们也是干旱的受害者,它们早已经历了同样的问题。世界物价提高使必需品的价格提高了,开支能力下降了,同时也使收入减少。 在其他前法属西非国家中,吃苦头最大的是那些初级资源很少的国家。但是它们都面临着严重的价格上涨。 在出口木材、咖啡和可可的象牙海岸,消费品价格指教于今年八月提高到创纪录的百分之十六,而过去一直到一九七三年,每年仅提高百分之五。大米、糖、石油、纺织品、建筑材料和公共运输的价格每周都在上涨。政府为了对付这种情况已对价格实行严格控制。它已授权提高那些基本的最低工资百分之三十。 富于石油的加蓬为了帮助它的人民对付物价上涨,已授权提高基本的最低工资百分之四十。农业发达、矿藏丰富的多哥则提高了百分之十二。 世界价格的提高使这些初级资源丰富的国家能提高咖啡、可可、棉花和棕榈油的价格。但是,供应国内需要的工业,如纺织、汽车装配厂、无线电和电视商人却吃了苦头。 随着购买力的降低,这个地区的非洲人集注于购买必不可少的食品,这些食品的价格一年就提高百分之五十。 象达荷美这样不象它们比较富有的邻国而必需进口消费品的国家,正看到它们的资源在减少,并且正在被迫修改发展计划。 住在非洲其他国家的路透社记者报道了下述同样的忧虑,即:普通工人每周挣的钱买了更少的东西。 在拉各斯港口联合企业工作的一位尼日利亚临时工在干完一天活后看看他得到的报酬,叹道:“我的上帝,这个毫无意义的奈拉(约六十五便士)值什么呢?” 甚至一天比技工一个月挣的钱还多的中层阶级、文职人员和商人也怨声载道。 用根作物木薯做成的主食的价格近年来提高了百分之五百多。 官员们估计,在肯尼亚,对最低工资的人来说,生活费用去年摇摆不定地提高了百分之二十点三,而前年只增加了百分之十五。所有中等收入的肯尼亚人民受到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物价提高的打击。 由于化肥价格提高了百分之二百五十,因此,农民不是增加了费用就是改种产量较低的玉米,种植玉米费用低一些。 肯尼亚今年的国际收支赤字估计为五千万镑。 通货膨胀已迫使肯尼亚停止执行它的发展计划,今年保持现状,希望明年能够向前发展。 坦桑尼亚陷于世界粮食、燃料和工业品价格不断提高以及农业生产停滞不前的困境。 为了对付价格盘旋上涨,政府已要求大量增加生产和增产出口作物,以对付设备和化肥价格的提高。 坦桑尼亚由于面临着国际收支平衡不断恶化,已对消费品和汽油消费实行了新的严格的限制。 坦桑尼亚在过去六个月中平均粮食费用几乎增加了百分之五十,这部分是由于支付高昂的国际粮食价格和国内增加的生产费用。 在邻国赞比亚,在去年阿一以十月战争后的九个月中,价格上涨了百分之八点一。目前的通货膨胀率估计为百分之九点二。 粮食和运输受影响最严重,而且由于一九七三年一月关闭了同白人统治的罗得西亚的边界(这意味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重开运输线),赞比亚的情况更糟糕了。政府已对各种主食品进行补贴,严格制止出口,并且固定某些基本必需品的价格。普通的赞比亚人吃的玉米的价格也上涨了。一位赞比亚主妇说:“我看到玉米的价格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多,现在,衣服的价格也十分昂贵。” 罗得西亚的通货膨胀率达百分之八。白人从非洲人工资水平低中得到好处。 南非购房贷款利率达到创纪录的百分之十点五,今年七月消费品价格指数比去年七月的价格指数提高了百分之十二。中央商人银行主席普莱西斯预言,通货膨胀率司能在一九七五年年中才达到高峰。 阿尔及利亚计划国务秘书卡霍贾说,今年头六个月通货膨胀率达百分之四左右。 一位汽车司机抱怨说,当地市场的价格都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多。食品、衣服甚至连颜料这样的东西的价格也上涨了。
4. 艾尔索普文章:《中东的危险局面》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十一月六日登载约瑟夫·艾尔索普的一篇文章,标题是《中东的危险局面》,副标题是《“美国不能再次允许把石油用作基本上是军事性的武器而不作出相应的军事反应”》,摘要如下: 现在是该讲不能讲的时候。在从现在起不到十二个月的时间内,美国很可能要在波斯湾地区采取军事行动,以便对付另一次石油禁运。当我写这些话的时候,有两个问题仍然没有答案,它们可能影响事情的结局。第一个问题是哪些吹牛大王将被选入新国会。第二个问题是基辛格重返中东将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在这两个问题中,第二个确实比第一个重要得多。如果基辛格国务卿不能打破中东的僵局,那么就会发生另一次阿以战争。而如果发生另一次阿以战争,美国可以理直气壮地援助以色列——因为国会中大多数吹牛家至少这次将站在右边。 但是,如果美国援助以色列,美国就会立即遭到另一次石油禁运。美国不能允许把石油用作基本上是军事性的武器而不作出相应的军事反应。而这种反应只能在波斯湾地区作出。因此,首要的问题是,基辛格国务卿取得另一次出乎预料的成功的机会如何。其答案却是,这一次他取得成功的机会看来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少。 必须设法说服埃及人和约旦人开始同以色列进行临时谈判,而不要阿拉法特参加。 在赎罪日战争期间进行石油禁运的时候,石油武器是从军事角度来使用的。石油武器现在仍在经济上使用,其使用的情况最终必然要摧毁世界的西方部分的整个财政—经济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明白,为什么阿拉伯人认为他们处于极其强有力的地位。如果他们对以色列重新开战,他将不仅有石油武器可以用来反对这个国家(美国),由于石油讹诈,他们肯定还可以得到所有美国盟国的积极的政治支持。苏联人已进一步作好准备随时向埃及大量送武器,只要正确地提出这种要求。 阿拉伯方面的关键人物是埃及总统萨达特,而我们方面关键的和独一无二的财富是基辛格同萨达特进行合情合理的对话的能力。除此之外,萨达特总统还清楚地知道,如果他想重开战争的话,他就必须转向苏联人,而如果战争是靠苏联的援助打胜的,那么苏联就将成为中东的真正主人。 再发生一次中东战争,加上另一次反美石油禁运,再加上那个地区现在有可能发生的其他全部情况,将会致命地打乱世界力量平衡。
第 4 版
1. 香港《七十年代》刊载吴瑾琛文章:《在中国旅行的观感》(二)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记得在南京时,有一天,漫步于长江大桥上,,眼看着这雄伟壮丽的建筑,俯视浩浩荡荡、东流的江水,有说不出的激动。大桥的工程,充分地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克服困难的能力。大桥屹立的气势,象征着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在晨光里,嘹亮雄壮的音乐,更是使我感到满怀豪情,思潮起伏,感慨万千。 自鸦片战争以后到中国被解放以前,由于不平等条约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于当时中国执政者的无能,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与蹂躏;国家沦于半殖民地甚至都不如的地位,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丧失殆尽、崇洋媚外之风气比比皆是,使有志之士痛心疾首。可是,今天我回到新中国,发现二十多年来,中国已经是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无论政治、经济、国防都是不受外国列强的控制与要挟,真正地做到了确确实实的独立自主。中国共产党把垂死的中国救活了,而且茁长强大,一日千里。这种丰功伟业实在令人肃然起敬,而且在历史上将永远留下光辉的记录。 许多人把建设的定义看得很简单,好象多造几座漂亮的高楼大厦,多造几座桥梁及水坝就算是建设。事实上,我们要把问题看得深刻一点,我们应该问问,高楼大厦是造来做什么用的?桥梁水坝是借了多少外债、用了多少外国材料造的?是否依靠了外国人的“援助”?有多少的建设是为了广大贫苦群众所设想的?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去深深地思考的。有了这一点设想,我们对新中国今天的建设成果,会觉得更有意义,更不平凡。 总之,真正的建设是不应该借外债及依靠外援来完成的。今天在中国所看到的建设,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及智慧来完成的。换言之,是在自力更生的原则下进行的,从一个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改变到今天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显然是经过了一番坚苦卓绝的奋斗的。这种奋斗,除了广大人民的勤俭建国的精神及坚定意志以外,更重要的是政府的领导政策与原则。从各处看来,中国共产党为争取中国的独立自主,坚决抵抗帝国主义的威逼利诱。而且的的确确为贫苦的劳动人民谋福利。试想,哪个超级大国,希望中国真正独立?哪个国家借钱给中国而没有经济侵略的野心?在海外有些人在开门揖盗与引狼入室的情形下谈建设,无疑是自欺欺人,误国殃民之举。 在中国参观了不少工厂设备,小的如半导体街道工厂,大的如北京的通用机械厂,南京的汽车制造厂及石油化工厂。此外,也看了不少科技研究单位及建设成果。我的结论是,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与勤俭建国,今天的新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工程师及技术工人,已经几乎是无所不能了。当然,论质量,可能与先进国家的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毫无疑问的,中国的工业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迈进。 回想在二十多年前,中国是一个毫无工业基础的国家,非但如此,几乎每样工业用品及零件都要依靠外国进口。现在呢?二十多年来,列强国家对中国的封锁与孤立,非但没有起到作用,实际上,中国人民凭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出了新的局面与惊人的成果。当然,其间经过了长期的血汗耕耘与艰苦奋斗,才得到了今天的成绩。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与豪情,实在令人佩服。更难得的是,即使今天的成果已经使世界各国侧目,可是,我在国内发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非但不骄不傲,而且相反的,处处表现出虚怀若谷的态度;对已经得到的成果,绝不自满,要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种气度,这种胸襟,是何等难得。身残志坚,遍地英雄记得有一位接待同志曾对我说:“今天在中国,大家虽然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每个人都有一样的想法,就是大家在不同的岗位上,一齐向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迈进。”也许在海外有些人听了会感到这是官样文章。可是在国内,我听了这话就有极为深刻的感受,肯定地觉得这是再实在不过的写照,在今天的新中国,这种壮志豪情,比比皆是。 有多少次,我在参观访问的时候,心里都这么想:假如我自己是一个外国人,当我看到中国人民这种努力工作、大力生产建设的情景,心头也许会感到无限的惧怕。怕的是中国人民这种冲天干劲与急起直追的精神,再加上中国政府的领导与组织能力。不错,今天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可是照目前的惊人速度,其前途实在未可限量。美国大法官道格拉斯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是属于中国的”;实在不是夸张之谈。 在上海我曾参观了盲哑人设置的工厂及工人新村。政府对盲哑者,先给予可能的医疗——针灸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如果医疗无效,再施以教育及分配工作。盲人的书本,与外国的一样,是靠手指的触觉来辨识的。因此,他们手指的触觉是比较敏感,往往适合做一些特殊的工作。我看到的这个工厂专门生产一些细小的机器零件。当然,我看到的不过是许多个工厂中的一个,但其意义是极其深刻的。今天盲哑体残者,不但生活工作有了保障,而且直接地参加了生产建设,他们说,身残志坚,一样能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了他们的力量。过去的名词“残废”今天已不再适用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政府对于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给予充分的注意,使身体有缺陷的人,在社会上和正常人受到一样的待遇,而不使他们因此感到心理与精神上的负担。非但如此,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与贡献,更是有万丈雄心,一片壮志;这在与他们谈话中,可以体会到的。 (二)
2. 时事社报道:《首相一鼓作气断然改组内阁》
【时事社东京十一月九日电】题:首相一鼓作气断然改组内阁 八日深夜(自缅甸)回国的田中首相,九日早晨,邀西村国土厅长官和二阶堂官房长官两田中派干部到私邸进行了会谈。以此为开端,又于当天上午在首相官邸,同椎名副总裁、桥本干事长、中曾根通产相依次进行了个别会谈。并于当天晚上在首相官邸同大平藏相进行了会谈。 据认为,在这一系列的会谈中,田中首相接受了田中派首脑的强烈建议,决心早日断然改组内阁,要求各实力人物在美国总统福特访日之前给予合作。同时就人事安排的骨架开始探询意见。 党的首脑之一当天晚上承认已开始着手人事安排工作,说:“改组内阁将以稳定政局为着眼点。”关于党的三领导中的关键,即干事长,田中派的二阶堂官房长官被认为是最有力的人物。 对于主流派的这种强硬办法,反主流派的福田和三木两派表示强烈反对说:“在福特来日之前,不应当进行在党内引起风波的改组。”但是又说,“对改组不予关心”(福田)、“不想特别加以阻止”(三木),不采取拒绝入阁等举动,把目标集中于要求首相在福特访日后下台。因此据认为,田中主流派和反主流派的对立,虽然在暗暗地激化,但以“改组人事”为“导火线”的事态可能得以避免。 据认为,田中首相十日将同桥本干事长等进行人事工作的安排,在为新体制搭好架子的基础上,同福田、三木两人进行会谈。会谈将以破裂告终,这是肯定的。因此也有很多人认为,党的领导干部的安排以及内阁改组,将于十二日进行。也有人认为,根据情况,将在十一日田中首相会见记者后,初步决定党的三领导和官房长官的职务,于十二日完成内阁改组工作。正因为这次改组是旨在稳定当前的政局,因此,新内阁将带有以田中、大平和中曾根三派为核心的“主流派体制”的浓厚色彩。 【共同社东京十一月九日电】题:改组内阁早则在明天就可能结束,干事长由二阶堂担任,藏相等人留任 据认为,人事改组的关键——干事长,已决定起用官房长官二阶堂,起用福永健司(大平派)为总务会长,起用山中贞则(中曾根派)为政调会长,将形成“主张三派体制”。 在阁内,大平藏相、木村外相、中曾根通产相留任已属确实,毛利环境厅长官留任的可能性也很大。
3. 合众社评菲律宾政府代表团访华
【合众国际社马尼拉十一月七日电】政府人士今天说,由十七人组成的菲律宾政府代表团已悄悄地启程去北京,目的是同中国官员讨论贸易问题,也可能讨论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条件。 这个代表团主要是经济性的,是由工业部长维森特·帕特尔诺率领的。 在代表团启程之前,一位政府发言人表示,代表团还可能讨论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条件 。 【本刊讯】菲律宾《东方日报》十月二十四日报道: 对外贸易局宣布,菲律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贸易量,今年第三季末已超过对台湾的量。 自从两国的商务关系于两年零一季前开始以来,菲律宾与中国的贸易,到九月底为七千二百十二万二千八百八十一美元。 另一方面,菲律宾与台湾的贸易数量,虽然期间较久,总数只达六千九百五十万三千五百四十四美元。
4. 美联社评基辛格将访华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八日电】基辛格国务卿准备在福特总统和苏联党魁勃列日涅夫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本刊注,下同)举行会议以后直接飞往北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进行磋商。 这里的中国高级外交人士认为这种访问是极其可能的。 基辛格的访问——第七次去共产党中国——是为了把勃列日涅夫和福特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谈情况、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情况以及争取通过禁止一切试验来制止进一步核扩散的努力情况告诉中国领导人。 基辛格大概将对爆炸性的中东局势作出估计,要求中国进行合作来恢复使越南实现停火的巴黎协定。 预计他在即将进行的会谈中重申,福特总统象他的前任尼克松一样,打算把正常化的过程继续下去。 【德新社华盛顿十一月八日电】国务院一位发言人今天说,美中关系是“正常的和正在向前发展的”。 有一条报道说,基辛格可能再次访问中国,其部分原因是所谓在双边关系方面没有能取得进展。发言人的这番话就是对这一报道作出的反应。 【时事社东京十一月九日电】华盛顿八日电:据华盛顿的外交人士八日说,美国政府的对华关系方针是至少在福特政权任期的今后两年内将基本上维持现状。据这位人士说,美国的方针是继续在贸易、文化、科学技术、人员往来等方面推进同中国改善关系,但不急于抛弃台湾以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可以认为,美国政府之所以决定这样的对华政策,不仅仅是从继承尼克松—基辛格外交路线这一点出发,也是福特总统就职后发表政见演说以来,一贯采取的重视加强与盟国的结合胜于改善同以前的敌对国家的关系的姿态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