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11-04

第 1 版

1. 基辛格访问阿富汗并发表联合声明

【路透社喀布尔十一月二日电】基辛格昨天说,美国尊重阿富汗的独立政策。    基辛格在阿富汗首都访问五小时,并同达乌德总统和其他政府领导人会谈后,在离开前对这里的美国人发表讲话时说:“我们尊重的是阿富汗历史特点的强烈的独立意识。”    他又说,美国欢迎阿富汗同它的邻国——中国、印度、苏联和巴基斯坦——保持的良好关系。    阿富汗一直在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虽然阿富汗接受苏联、美国和一些阿拉伯国家的相当大量的援助,但是接受这种援助的条件是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但是,观察家们认为,美国对于苏联可能扩大在阿富汗的影响感到不安,阿富汗的地理位置使它在战略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同达乌德总统、他的特别顾问穆罕默德·纳伊姆和副外长瓦希德·阿卜杜拉举行会谈后发表的一项联合声明说,双方的讨论是“坦率而友好的”。    声明又说,基辛格同阿富汗领导人讨论的问题包括这个地区当前的局势,这话显然是指巴基斯坦多事的俾路支地区的局势。    【美联社德黑兰十一月一日电】基辛格在美国驻喀布尔大使馆发表的一篇讲话中说,他这次出访使他特别认识到,“眼下事情取决于美国的程度是多么大”。    基辛格同达乌德总统商谈了阿富汗同巴基斯坦之间长期暗暗燃烧着的边界争端,虽然自从今年夏天基辛格加强了美国对阿富汗保持独立的支持以来,紧张局势有了一点缓和。    【美联社喀布尔十一月一日电】基辛格今天在这里停留,以便同达乌德总统就阿富汗同巴基斯坦长期来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边界争端问题举行会谈。    自从今年夏天以来,紧张局势有了某些缓和,但是基辛格进行这次访问是为了加强美国对独立的阿富汗的支持。    苏联是阿富汗武器的主要提供者,人们认为提防苏联的接管是符合美国的利益的。    【合众国际社喀布尔十一月一日电】基辛格在阿富汗逗留四小时期间同达乌德总统举行了会谈。    预料会谈会加强阿富汗的独立性。阿富汗是一个在战略地位上处于印度和苏联之间的比较古老的国家。    阿富汗位于历史上有名的开伯尔山口的边缘,它是占领印度的英国军队和千方百计想打入南亚的俄国人十九世纪经常发生冲突的场所。    苏联是阿富汗当前武器的主要供应国,但是达乌德谋求美国给予道义上的支持以加强他的独立性。    外交官员说,基辛格保证了美国总统对维护一个自由和独立的阿富汗的关心。    【德新社德黑兰十一月一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去德黑兰途中今天到达喀布尔作短暂停留。据说,刚刚访问过伊斯兰堡的基辛格特别希望听取有关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紧张关系的介绍。据了解,巴基斯坦总理布托曾对基辛格说,巴基斯坦很希望同阿富汗建立友好关系。

2. 英《金融时报》社论:《勃列日涅夫先生要与人相识》

【本刊讯】英国《金融时报》十一月一日刊登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先生要与人相识》的社论:    据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先生的妻子说,勃列日涅夫在本周进行了一番忙碌的外交活动以后,现在疲惫不堪。在五天的时间内,他接见了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巴基斯坦领导人布托先生以及施密特总理。在今后数周中,他将会晤福特总统、德斯坦总统以及在明年初会晤威尔逊先生。    这一系列突然的会晤是偶合的,不应把这视为苏联的一种协调一致的对外政策主动行动。它的确反映了俄国在迅速变化的时代决心紧跟世界局势的发展。    削弱今年早些时候,苏联外交大为削弱,这是由于人们熟悉的三个世界领导人——尼克松总统、蓬皮杜总统和勃兰特总理——消失了。接着是克里姆林宫的一段沉默时期。    基辛格博士对莫斯科的访问使俄国人有机会重建他们与白宫的联系。本月底勃列日涅夫先生和福特总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会晤将是一次相互认识的机会,这次会晤的成败将根据双方对解决它们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主要是限制战略武器问题——的坚决程度来判断。    如果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看来没有变化的话,那么另一个问题    ——中东——却有了变化。正如情况所表明的,苏联现在对该地区的立场比在尼克松先生时期强硬了。大概更重要的是,巴勒斯坦人作为谈判的主要力量在拉巴特出现,这是俄国人一向力争的、美国人现在可能不得不考虑的东西。更迫切最近几个月来最明显的变化是,俄国人想得到西方装备和技术的愿望更迫切了,至少在纸面上,更愿意作出让步来得到这些东西。但是施密特先生在莫斯科的会谈结果看来已证明了放弃杰克逊修正案背后的含意    ——俄国准备用它以前坚决拒绝采取的方式为贸易付出代价。德国人和俄国人签订的商业协议的条款表明,莫斯科为了达成它如此热切地想要达成的核动力交易,它在西柏林问题上的立场已经软化了。    俄国人更迫切地想达成商业交易是合乎逻辑的:他们毕竟处于制订下一个五年计划和一项到一九九○年为止的新的长期计划的苦闷之中,他们必须在今后几个月内确切知道他们究竟拥有什么资源。

3. 外电评述法外长到以色列访问

【法新社特拉维夫十月三十日电】在法国外长今晚在刚一抵达这里进行引起争论的正式访问时,法国外长和以色列外长就彼此展开了有礼貌的激烈舌战。法国外长索瓦尼亚格是一位贵宾,但以色列外长阿隆在迎接他时说,他的政府的中东政策“在这里引起了极大愤慨。”阿隆在机场说,法国政策没有“达到促进和平的目的”。“正是因为这样,我高兴有这个机会来讨论使我们分裂的分歧,并使你了解我们在这个地区的问题上的概念”。    【法新社耶路撒冷十月三十一日电】法国外长索瓦尼亚格今天在这里在一种由于他十天前在贝鲁特会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袖阿拉法特而变得紧张起来的气氛中同以色列领导人进行了会谈。这次同阿拉法特的会晤遭到了这里严厉的批评。【德新社特拉维夫十一月一日电】法国外长索瓦尼亚格对以色列的访问显然已趋结束,而未达成任何协议。双方公开声明,以色列和法国在其中东政策方面将继续分道扬镖。    【路透社特拉维夫十一月一日电】索瓦尼亚格今天结束了对以色列的三天正式访问的正式部分,并同以色列副总理阿隆前往在加利利湖湖边的一个农场做一夜的停留。尽管这两位外长都很坦率地交换了各自的意见,但看来他们在中东政策问题上仍然有着很深的分歧。以色列官员们说,虽然在中东政策问题上存在着令人痛心的分歧,但在经济和文化问题上加强了谅解。

4. 施莱辛格到阿拉斯加后在记者招待会讲话强调:美需要加强阿拉斯加的军事力量

【美新处华盛顿十月三十日电】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在周末访问阿拉斯加结束后于十月二十九日在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讲到需要“加强这里的(军事)力量”的问题。下面是讲话要点:军队结构:这位部长指出,当美国陆军逐渐减少到十三个师的时候,有一个旅——即三分之一师——“从阿拉斯加逐渐撤销了。”他现在建议恢复这个旅。他说,他认为“阿拉斯加的部队人数减少到了不适当的程度”。他现在强调要在那里驻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他说“随着在阿拉斯加石油生产方面投资额的增加……安全问题有了较大程度的敏感性”。同时,这位部长认为,为了在阿拉斯加境内保持高水平的训练,费尔班克斯地区的一个轰炸靶场应当有助于“在这里建立适当数量的训练有素的军队”。    他说,他去阿拉斯加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这个机会研究一下军事司令部的结构,“并且去访问普拉德霍湾。我昨天已经去那里了”。通货膨胀:有人问,国防部正在采取什么行动以帮助福特总统的减少费用的反通货膨胀计划。这位部长说:“我们正在不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作出贡献。”    他重申他的这一论点,国防部的人力和按不变美元计算的经费“从一九六八财政年度以来是逐年减少的”。他说,如果美国不再希望“拥有一支举世无双的军事力量”的话,那么它就应当作出这种清醒的决定,而不要让国防部能够得到的人力物力逐年减少”。完全由志愿人员组成的部队:这位部长指出,对于军事生活提供一些津贴,是有利于完全由志愿人员组成的部队要实现的目标的。他在鼓励人们在阿拉斯加多服役一段时期的时候指出,那些这样做的人给政府省下了训练轮换和派他们担任新职的额外开支。    【路透社华盛顿十一月一日电】五角大楼今天说,美国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将在星期日动身去西德和驻在那不勒斯附近的第六舰队进行四天的正式访问。

第 2 版

1. 美新任海军作战参谋长:霍洛韦谈美苏海军力量对比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月三十日电】霍洛韦海军上将今天说,他的前任朱姆沃尔特海军上将作为海军作战参谋长时,曾说美国已经“暂时放弃了……在海上无可争辩的优势”,这种说法是“简单化”了。    霍洛韦在五角大楼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在总的能力方面,美国海军大概同苏联海军相等。”    他说,苏联海军正在继续扩大舰只的数目,但是美国的海军一般地说在质量上占优势。    他接着说:“我们海军的巨大力量是,它的十五艘航空母舰,它的潜艇质量占优势,以及它的舰只总的质量。”    霍洛韦说:“我们的军人质量较高,比较富于想象力……”    他又说,相比之下,苏联海军强大是指它现有的潜艇力量和它能够生产的潜艇数目。苏联人的强大还表现在技术方面,尤其是在舰对舰和空对海的导弹方面。    霍洛韦说,美国海军力量的强大在于它能够在离后方港口数千英里以外的地方作战,而苏联海军要依靠后方港口的设施。    【法新社华盛顿十月三十日电】美国海军作战参谋长霍洛韦海军上将今天在这里说,美国能够履行它在北约组织防务计划中分担的责任,但是在一次常规战争中大概会受到重大的损失。    霍洛韦在五角大楼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和苏联的海军在“总能力”上大致相等。    可是,他说,苏联正在继续增加它的能力,既增加舰只的数量又提高质量。他还称赞苏联舰队的军事活动采取“非常专业化”的方法。霍洛韦对苏联增加舰只表示“很担心”,他指出,美国的舰队在明年七月份的现役舰只是五百零八艘,到一九七六年底将只有四百九十六艘。    他说:“在某些地区,苏联人截断海路的能力超过我们,但是在其他地区,我完全相信,我们可以保持海路畅通。”    霍洛韦在重新谈到苏联海军时说,苏联在印度洋有三处主要的“设施支持在海外的舰队”——亚丁、伊拉克的乌姆卡萨尔和索马里的伯贝拉。    他还说到古巴在西恩富戈斯的海军基地,那里向苏联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的两艘发射导弹的巡洋舰提供补给。苏联在几内亚的科纳克里也有港口设施。    霍洛韦再次要求拨款三千万美元使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岛英美基地现代化,以便能够供更大的舰只和飞机使用。

2. 加弗向说美正就世界性问题加紧与英磋商

【美联社伦敦十一月一日电】(记者:加弗向)美国总统福特政府就大多数世界性的问题加紧在各种级别与英国磋商,以便着手改变在伦敦外交活动减弱的局面。    两国政府官员星期四把这种发展描绘为华盛顿对威尔逊首相的工党内阁强调英美合作的一种尊重的表示。    美国现在在英国宫廷的代表不足。沃尔特·安南伯格在做了五年半的大使以后,星期三坐飞机回国了。现任代办索姆日内将离开这里担任新的高级职务。总统尚未物色好另一位大使,但是福特政府不断派高级使节去伦敦。    陪基辛格访问莫斯科的两名国务院高级官员现在在伦敦。副国务卿哈特曼和索南费尔特顾问就美苏谈判情况向英国领导人介绍的情况,比他们本周早些时候向布鲁塞尔北大西洋联盟理事会提供的情况要深入得多。他们还正在就其他一系列问题、包括塞浦路斯危机、英国与欧洲共同市场的重新谈判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事务与英国人进行磋商。    美国国防部长施莱辛格下周将来这里。工党政府正在对防务政策作最后审查,审查的目的是为了从英国的军事开支中削减“数以亿计的英镑”。施莱辛格希望弄确实的是,这将不要削弱英国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贡献,因为,如果削弱这种贡献,福特政府将会发现它难于对付国会关于减少驻欧洲的三十万美军的要求。    英美关于印度洋的战略的谈判已在华盛顿开始,主要讨论俄国不断扩大在那里的力量的问题。    美国人希望英国海军坚定地呆在该地区,特别是因为一九七五年年中苏伊士运河的重新开放将使苏联人能够更多地增加他们在印度洋的海上力量。    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贸易和金钱方面也正在进行合作。美国的贸易特使威廉埃伯利最近概述了美国政府的计划,并且认为这些计划是福特总统的新经济政策的后盾。英国财政大臣希利十月初访问华盛顿时概述了工党政府关于在全球范围采取资助石油赤字的一种做法的计划。    威尔逊本人以及外交大臣卡拉汉将于明年一月或二月访问福特总统。

3. 美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勒说:未来的美苏战争可能是常规海战

【美联社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十一月二日电】已退休的海军上将托马斯·穆勒十一月一日说,同苏联的一场战争将极其可能要进行使用常规武器而不是核弹的海战。    他说,除非扩大美国军舰的数量,否则美国的损失将会达到「无法接受的数字」。    这位前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说:「我预见同俄国的一场战争不会以相互发射核武器开始。我预见两国也不会出动大批舰队进行大规模海战。我所预见的是在对美国和我们的盟国说来是至为重要的各条海路上进行常规武器的战斗。」    穆勒是同圣地亚哥《论坛晚报》的记者说这番话的。

4. 福特到医院探望正在患病的尼克松

【美联社加利福尼亚州长岛十一月一日电】福特总统今天探望了正在患病的前总统尼克松,并且说,尼克松表明他是“十分坚强的”,但是看上去“病得很厉害”。    总统说,他向尼克松简要地谈到了他在最近的将来去访问日本、南朝鲜和苏联的计划。他说,他还把国务卿基辛格访问苏联、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最新情况告诉了尼克松。    前总统尼克松在长岛纪念医院医疗中心一直处于危急的状况,但已经有所好转。    【美联社加利福尼亚州长岛十月三十日电】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大夫昨晚说,尼克松在静脉炎动手术后陷入休克状态,情况危急。    伦格伦大夫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一个医师小组采取“反休克措施达三小时才使脉搏恢复稳定”。

5.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文章:《石油危机是怎样地使俄国获利》

【本刊讯】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十月二十七日刊登亚历山大·沃林斯基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当英国面临石油价格新的上涨的时候……石油危机是怎样地使俄国获利》:    不管基辛格希望从同俄国人的缓和中得到别的什么东西,他在过去几天的莫斯科会谈中,指望俄国人能帮助说服阿拉伯国家使石油降价将是徒劳的。世界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倍,以及由此产生的西方国家政府的狼狈处境,是使克里姆林宫感到相当满意的原因。    首先,这使得俄国在外汇方面突然致富。甚至在一九七四年以前,向非共产党国家出口石油是俄国最大的一项外汇来源。俄国今年对西方的出口量即使不能超过一九七三年的数目,它今年所赚的钱也将增加近三十亿美元。这占苏联一九七三年对非共产党国家的出口总额的总价值的一半。    这反过来极大地加强了俄国在同西方进行贸易方面的地位,俄国在同西方的贸易中,特别从美国和西德获得了巨额贷款。据计算,到一九七三年年底,俄国人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钱高达三十八亿美元之多。俄国人连本带利每年偿还七亿美元。这不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了。    这并不是说,俄国人已得到改善的金融地位,已足以解决他们的长期经济问题。他们所需要的西方技术和知识,使得他们需要获得比他们迄今为止已经获得的还要多得多的贷款。但他们从石油出口所赚的钱,使他们在同美国和西方进行政治谈判时有自由活动的余地。    在经济上联合成为“经互会”的东欧共产党国家的处境,比俄国要复杂得多。除了罗马尼亚以外,它们的石油几乎全靠俄国,因此,石油便成为俄国对东欧保持经济控制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但是俄国的计划者早就知道,这种情况不能够无止境地继续下去。经互会国家石油消耗量的增加,再加上俄国人需要保持他们向西方出口的水平,迫使苏联政府警告它的盟友,它们的要求再也不能全部得到满足,并劝告它们到其他地方寻求补充的供应。    在共产党最高级会议上经过讨价还价以后,俄国人同意一直到一九七一至一九七五年计划期满时为止,在石油方面继续满足东欧的要求。但是他们这样做有一个条件,即经互会国家必须对苏联石油开采和石油提炼工业进行投资。    俄国人实际上并没有履行这笔交易中他们所承担的部分。一九七三年,无论是波兰还是捷克斯洛伐克都没有得到俄国人答应给予的那么多数量的石油。未能满足石油供应也是俄国和匈牙利之间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眼下还没有迹象表明,诺言和实现诺言之间的差距将会缩小。    世界石油价格的上涨将使经互会内财富的分配发生一个大的变化,将会进一步加强俄国对东欧的控制。很难看到这些东欧国家将如何能够按目前世界市场普遍的价格购买它们所需数量的石油。    即使它们只从俄国购买和它们一九七三年所购买的同等数量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它们一年将要多付三十亿美元的钱。这相当于它们去年向俄国的整个出口价值的百分之四十。    南斯拉夫虽然不是经互会的正式成员国,每年也从俄国购买约四百万吨石油,它今年要多付出二亿五千万美元。这占南斯拉夫每年对俄国的出口的百分之六十。    俄国人在欢笑。但他们的盟友却处境非常困难。据悉经互会内部一直在进行激烈的讨论。    无论如何,东欧国家的政府似乎将不得不大量削减它们原来计划的石油消费量。    当然,俄国人目前对石油高价格感到高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这是使西方陷入经济和政治危机的重要因素。    克里姆林宫的基本战略目的,是要使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变得有利于俄国。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用西方的援助来加速苏联的经济发展或使西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减慢。苏联领导人同时采取这两种方针,但如果要选择的话,他们宁愿选择后一种方针。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领导人将不会乐意地眼看基辛格为说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国家降低石油价格所作的努力。(本文作者是一位波兰经济学家,也是一位研究东西方经济关系的专家)

第 3 版

1. 南报文章:《石油战在继续》

【本刊讯】南斯拉夫《信使报》十月二十四日以《石油战在继续》为题,刊登米·阿克森蒂耶维奇写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现在,石油生产国作出历史性决定已有一年了。去年十月十六日,这些国家的政府第一次不依靠石油公司,自主地规定了原油的价格。    这一决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在西奈和戈兰前线的战斗正处于高潮时作出的。除了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之外,它还具有政治意义    ——石油在阿—以冲突中第一次当作武器使用。    这不仅证实了阿拉伯国家的独立,而且也是它们在争取更加公平的关系的斗争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活动的开端。存在多年的产油国“无能”的锁链被打断了。它们开始主权地拥有自己的自然财富。同时,第一次确立了阿拉伯的统一政策,这对全世界的形势产生了影响。    阿拉伯石油国家的这一行动还取得了国内的成果。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这三个阿拉伯国家,把外国的石油利益全部国有化了。其他阿拉伯产油国掌握了外国公司财产的百分之六十,而不是以前规定的百分之二十五,而其余部分很快也将得到。这样就保障了巨额的资金,“石油美元”很快将成为世界货币流通的重要因素。    阿拉伯专家认为,石油战并没有结束,还将长期进行下去,因为它的范围很广。据指出,阿拉伯国家还要从由于摆脱了无援精神状态而得到加强的地位出发,继续进行这一“战争”。    美国竭力把世界通货膨胀过程的所有罪责都归咎于产油国。福特总统在联合国大会上和后来在底特律举行的世界能源会议上的著名讲话,使美国进行的这一运动达到了顶点。    但是,除了感到惊奇和遗憾之外,这在阿拉伯世界没有引起任何根本的变化,而福特总统要“在压力之下进行合作”的呼吁,甚至可以同在殖民主义时代所签订的租让合同相比。    说阿拉伯产油国对通货膨胀有罪的指责受到了驳斥。据指出,一九五○年当“通货膨胀螺旋上升”的时候,不存在石油价格问题,因而这一问题也就没有能对世界经济进程产生影响。甚至相反,由于石油价格很低,发达国家堆积了大量的财富。    通货膨胀的过程,作为现存经济关系的一个反映,导致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别日益扩大,无疑,这仅是世界上不公平关系的后果之一。    曾经受到殖民主义统治和后来取得独立的国家,仍然不被认为是国际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仍然面临着不可克服的经济困难。它们还是其背后隐藏着新殖民主义的“国际制度”的受害者。    要克服这些困难,只能通过在世界上建立公平的关系。因而,阿拉伯国家正在越来越积极地采取行动,以便能够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迫使工业国进行“真正的、建立在相互利益对等基础上的合作”。因此,石油战还没有结束,同样因为这一点,它将在争取更加公平的世界平等合作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2. 科威特元首萨巴赫说:石油价格问题不可能通过政治决定解决

【美联社科威特十一月一日电】科威特统治者萨巴赫要求工业国和产油国举行“通情达理的”谈判以帮助缓和世界性的通货膨胀。    他说,“我们认为,应该以适宜于人类主要问题的一种通情达理的方式讨论石油关系的前途。”    “我们还认为,国际关系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处理石油问题的方法。”    萨巴赫是在参加阿拉伯最高级会议回国后在科威特议会上讲话时说这番话的。这个盛产石油的波斯湾酋长国的报纸认为他的讲话是邀请产油国以及美国、日本和西欧主要工业国举行一次会议。    萨巴赫拒绝了西方的指责:过去三年石油价格的上涨是引起世界通货膨胀主要原因。    萨巴赫说,“通货膨胀的责任,完全在于富有的工业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经济和社会方面所采取的不负责任的政策。”    “产油国提高价格的决定,是对这些政策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他说,石油价格飞涨不是政治考虑的结果,“因此不可能通过政治决定使价格下降”。    这似乎是指阿拉伯报纸上刊登的下列消息: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要求普遍降低石油价格,以此作为美国在中东继续媾和努力的先决条件。

3. 印报评布托苏的社论:《苏巴关系》

【本刊讯】印度《政治家报》十月二十八日发表一篇题为《苏巴关系》的社论,摘要如下:    虽然莫斯科竭尽全力给了布托令人印象深刻的欢迎,但是还看不出他的两天访问取得了什么经济和政治结果。苏联报纸和电视台大肆宣扬了这位巴基斯坦总理,但是它们却十分谨慎,对他的一些比较有争议的言论加以删节。因此,他对于次大陆政治均势、伊斯兰堡同喀布尔的紧张关系、印度的核试验以及需要使南亚和印度洋成为无核区的见解,没有得到他原先希望得到的报道。柯西金显然对布托的访问态度冷淡;勃列日涅夫全神贯注于同基辛格的会谈,因而在同布托举行简短会晤时只是说了一些无害的老生常谈的话。然而,不能因此而推论说,在苏联,同巴基斯坦改善关系并不居于优先的地位。很明显,苏联有点出于迫不得已而在处理它同其他南亚国家的关系时不得不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外表。从柯西金在克里姆林宫为布托举行的宴会上的讲话中明显地表明了这一点。他在讲话中明确表示,苏联不想在南亚和次大陆国家之间的争端中站在任何一边。他在对次大陆事务表示意见时所肯做的只是提醒人们注意西姆拉协定和两项德里协议。    布托此行的目的之一是敦促莫斯科使喀布尔不要在俾路支人和巴克同人中煽动种族动乱。克里姆林宫在俾路支问题上的立场是:这是巴基斯坦的内政,但是它不同意伊斯兰堡认为纠葛是由阿富汗煽起来的这种看法。在巴克同问题上,苏联看来完全相信,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的不稳局势可以通过象喀布尔建议同伊斯兰堡进行的那种对话这样的共同谈判来求得解决。且撇开莫斯科的公开言论不谈,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作为苏联使南亚稳定的更大的政治计划的一部分,莫斯科毕竟可能会劝告喀布尔方面克制的。喀布尔在巴基斯坦边境所起的暧昧作用,对莫斯科同德黑兰的关系并不是没有一些影响的。    一些时候以来,苏联一直渴谋恢复它先前在伊斯兰堡具有的不大的影响。苏联最近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一直装作一副明显中立的姿态,而且它悄悄地进行外交活动促使巴战俘得以遣返,促使孟决定放弃对战犯的审讯。但是苏巴关系并不完全是双方所希望保持的那种关系。布托和柯西金都没有暗示(苏联)要给予有限的军事援助。

4. 阮文绍发表广播讲话:西贡反对派对阮文绍表示不满

【美联社西贡十一月一日电】阮文绍总统今天发表国庆广播讲话说,由于北越的军事进攻,加上政治上的不稳定,这就可能使南越落入共产党人手中。    阮文绍呼吁反对政府的宗教团体和政治团体“理解目前国家的困难局势”,同政府合作来提出保障人民安全的建设性措施。    他清楚地表明,他对反政府示威的立场越来越强硬。并说:    “我决心履行人民委托给我的职责,决心采取旨在保卫国家、法律、宪法和武装部队斗志的措施。”    他答应在政府中进行更多改革,其中包括修改限制性的新闻法和政党法。他说国民议会本月将修改这两项法令。    阮文绍说,至于他是否担任总统那是不重要的。这是暗指人们要求他立即辞职的问题。    【路透社西贡十一月二日电】阮文绍总统向南越人民露骨地警告。他告诫人民说,不应参与目前针对他的反对运动后,遭到更为尖刻的批评。    释智守法师昨天在这里对印光寺的一批群众说,现政府不仅缺乏效力,而且是和平的障碍。    他在印光寺为庆祝推翻已故总统吴庭艳而举行的一次仪式上说,“正是由于这个理由,他不能接受这个政府的领导人,今后也不能接受类似的政府领导人。”    其它反对派的主要成员昨天也再次对政府表示了类似的不满。看来反对派都不满意。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对阮文绍总统昨天指责他们最终是企图让共产党人迅速接管南越的话特别生气。

5. 坦桑尼亚外长说南部非洲不存在“缓和”的问题

【美联社达累斯萨拉姆十月三十一日电】坦桑尼亚外长马莱塞拉昨天说,黑非洲与南非缓和的条件不成熟。    他在会见记者时说,黑非洲对南非的要求仍然是,应当结束对罗得西亚的支持和对西南非洲的占领,应当废除种族隔离。    马莱塞拉是在答复南非外长谬勒周末发表的讲话时说这番话的。谬勒说,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的讲话是黑非洲希望缓和的一个迹象。卡翁达曾对南非总理沃斯特所说应当与罗得西亚取得立宪解决的这番话表示欢迎。马莱塞拉说,“不存在缓和的问题,因为这将意味着与种族隔离搞缓和。”    马莱塞拉在谈到沃斯特关于罗得西亚问题的讲话时说,“如果言行能一致的话,那倒是个好的转变。”    他还说,南非官员最近就这个国家的未来发表的一些讲话是令人鼓舞的,表明南非的白人开始认识到,唯一可采取的办法就是要么和平改革,要么暴力改革。“但是我们所等待的不是更多讲话。我们希望看到他们是否把言论变成具体行动。”

6. 史密斯称“支持使南部非洲国家取得谅解的努力”

【法新社索尔兹伯里十一月一日电】罗得西亚总理史密斯今天保证,他的政府支持任何旨在实现南部非洲各国间更好地取得谅解的“建设性”努力。    史密斯是在就南非总理沃斯特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最近的讲话第一次发表公开讲话时说这番话的。    【合众国际社索尔兹伯里十月三十日电】自从上周南非总理沃斯特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发表政策讲话以来,罗得西亚白人反对派都作出了反应,它们要求同非洲人达成一顶内部解决办法而结束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孤立处境。罗得西亚党领导人蒂姆·吉布斯说:“史密斯由于不愿意或不能使我们回到非洲南部大家庭而正在危及我们的生存。”他说,卡翁达和沃斯特的讲话是“引人注目的”。    前联邦总理韦伦斯基还表示,同黑人达成一项解决办法的时机成熟了。

7. 卡翁达将于十一月下半月访苏

【路透社卢萨卡十一月一日电】据这里今天宣布,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将在本月晚些时候访问俄国。外交部发言人拒绝说出卡翁达访问的确切日期,但是他说,访问将在十一月下半月进行。    据认为,卡翁达总统在此次出访中还将访问其他国家,但是目前不知道细节。

第 4 版

1. 共同社报道:《韩念龙副外长十二日来日本》

【共同社东京十一月二日电】题:韩念龙副外长十二日来日本,将同首相、外相举行会谈    外务省二日宣布,中国副外长韩念龙预定十二日至十九日来日本。陪同韩副外长来日本的还有亚洲司副司长王晓云等六人。    据认为,韩副外长来日本的主要目的是正式签署二日在北京草签的日中海运协定。    韩副外长在日本逗留期间,除同木村外相举行会谈外,还预定对田中首相作礼节性拜访。据认为,在同日本政府首脑的这些会谈中,将就增进今后日中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地交换意贝。    特别是当前,两国间悬而未决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问题也成了重要话题,大概会就该条约的性质、内容、预备谈判开始的日期和方法等进行会谈。    【时事社东京十一月二日电】题:政府将借中国副外长韩念龙访日机会,就日中和平条约进行预备性谈判    随着日中海运协定的草签,缔结悬而未决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问题已被突出出来。外务省已确定了借韩念龙副部长为签署“海运协定”于十二日访日的机会开始预备谈判的方针,准备工作已经开始。    外务省鉴于以下几点情况判断说:“时机已经成熟。”这几点情况是:(1)由于渔业协定牵涉到扩张领海问题,所以不能指望当前取得进展;(2)由于中国方面考虑到对苏关系,因而希望早日开始“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3)中国首脑向最近访华的二、三个人披露说:“希望在田中内阁时代缔结。”;(4)日本方面也希望在外相访苏之前开始谈判。    据外务省人士说,会谈的议题可能有:(1)今后谈判的程序;(2)条约的形式;(3)应当写入的项目。这位人士还认为,看情况,也有可能双方立即互相提出草案。

2. 南通社报道说:欧洲共同体可能向中国建议缔结一项经济协定

【南通社布鲁塞尔十一月一日电】从消息灵通人士方面获悉,欧洲共同体可能不久向中国建议缔结一项经济协定,这项经济协定将规定增加相互的商品交流和经济合作的其它形式。    执行委员会已经向部长理事会提出上述建议,它的意见是:“同中国建立契约关系对双方都有好处”。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同中国)迄今只有双边的经济关系。    根据委员会的建议,按照九个伙伴国达成的从明年起开始实行它们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经济政策的一致意见,现在这将是一个共同体的集体协定。换句话说,对东欧国家(这些国家从现在起也将直接同执行委员会来往)的待遇也将给予北京。    如果谈判成功地结束,那么缔结协定就将实际上意味着北京正式承认欧洲经济共同体。

3. 国际奥委会召开第七十五次会议

【路透社维也纳十月二十一日电】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今天说,“使体育与政治脱离是不可能的,但是必须做到使体育有可能不为政治所利用。”    基拉宁说,他高兴地获悉,管理单项运动的各国际联合会在这一点上与国际奥委会非常一致。    【美联社维也纳十月二十一日电】国际奥委会第七十五次会议今天在维也纳开幕,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谴责了政治干预体育,并明显地从侧面攻击了阿拉伯国家。    基拉宁没有点任何国家的名,但是提到了最近一些由于政治原因不让运动员参加比赛的事件。他显然是指在德黑兰举行的亚运会,在亚运会上阿拉伯国家抵制了有以色列人参加的项目的比赛。    基拉宁在明显是指亚运会的谈话中说,“最近出现了把运动员用于政治目的的事件,不让运动员与另一国运动员比赛,特别是在接触性项目中,因为他们的负责人不同意他们对手的国家政府的民族或政治态度。”    阿拉伯人在德黑兰拒绝与以色列人比赛时受到了大陆中国的支持,大陆中国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成员,但一直在向取得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前进。    人们还认为,基拉宁的讲话是提醒中国,如果进入奥运会它应遵守的标准。    【合众国际社维也纳十月二十四日电】基拉宁说,议程上没有关于中国可能参加今后的奥运会的问题,因此大会期间未讨论。基拉宁说,“我们没有收到中国关于可能提出申请的正式通知,因此在中国问题上没有变化。”基拉宁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会员台湾的地位也没有变化。    【法新社维也纳十月二十三日电】由世界各个体育管理机构组成的三方委员会,今天向各国际单项运动联合会提出紧急建议,对上月德黑兰第七届亚运会期间退出与以色列运动员比赛的运动员、代表队和领队,停止他们参加将来的国际体育活动的权利。    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主持下,这个代表国际奥委会、各国际单项运动联合会和各国家奥委会的三方委员会在国际奥委会第七十五次会议期间在这里举行了会议,该委员会的委员们“一致谴责最近一些坏的体育风尚以及破坏国际奥委会和各国际单项联合会规章的恶劣事例”。    这些事件中有许多看起来是由于政治上的考虑促成的。

4. 美前驻华联络处副主任詹金斯到台湾活动

【法新社台北十一月一日电】美国大使馆发言人今天对本社记者说,前美国驻华联络处副主任詹金斯目前正在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对台湾作一至两星期的访问。    詹金斯于十月二十九日不引人注意地到了这里。这位发言人说,在国民党政府的安排下目前他正在访问台湾中部和南部。

5. 泰外交部宣布取消中国人入境禁令/泰商业部副部长说他将率泰商业代表团访华

【本刊讯】《曼谷邮报》十月二十五日报道:    政府已悄悄取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进入泰国的无所不包的禁令。    新闻厅代厅长威功·宁那昨天说,持有护照的共产党中国人在得到内政部特别允许之后就可以进入这个国家。    他说,外交部已把这种改变通知泰国驻外使领馆,并指示它们对申请入境签证的人加以仔细甄别。    【美联社曼谷十月二十五日电】泰国外交部今天宣布,泰国已取消中国国民入境的禁令,从而使两国人民自从一九四九年以来第一次可以自由来往。这是泰国为同大陆中国建立较密切的关系而作的努力。    公告说,外交部已把这种新政策通知泰国驻外使馆,并指示它们仔细甄别申请泰国入境签证的中国国民。    据认为,泰国此举是泰国和中国在建交方面迈开了一大步。    【本刊讯】曼谷《中华日报》十月三十一日报道,泰国商业部副部长巴颂    ·素坤说,他准备率领泰国商业代表团,在十二月六日启程前往中国作三天访问,以便考察及交换有关如何展开泰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事宜。    巴颂说,不管五十三号布告是否废除,这次访问中国之行“绝无改变”。    这家报纸还报道说,泰国科学家协会主席巴立·肖沙军博士二十九日对记者表示,中国科学家协会已正式邀请泰国科协派一个十五人代表团访问中国。他说,泰科协正在研究人选,预料代表团可于明年四月成行。

6. 《马来亚通报》文章:《中国足球在亚运》

【本刊讯】吉隆坡《马来亚通报》十月十六日刊登一篇题为《中国足球在亚运》的文章,摘要如下:    在德黑兰亚运中,中国足球队一胜两败,似乎没有打出应有水准,原因何在?这里面有技术上的因素,有国际赛经验的问题,也有气候上所引起的原因。    须知道,在分组赛中,除了印度较弱外,中国所遇到的都是亚洲一流强手。曾打入过世界杯八强的北朝鲜队,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射门机会,而具有欧陆式踢法的伊拉克,战术多变,中国队面对强手,尽力以赴,虽然见负,也学了不少东西,其中包括先进的足球技术。欠缺国际赛的经验    中国队参加这样大型的足球赛机会不多,欠缺国际赛经验是可以理解的。    锦标赛与友谊赛区别很大,锦标赛中利用合法冲撞的打法成为普遍所采用。如何应付此类打法,显然成了中国运动员的新课题。举个例,在比赛中有一次,皮球落在中国队门前禁区附近,当时门将李松海箭步冲出抢球,时间上比对方中锋显然快了几步,李松海凌空把球抱住,但刚落地时,仍被对方撞倒,结果皮球虽保持不失,但却因此受了伤。记得在场观看的一部分东南亚记者当时议论纷纷。认为中国门将显然没有采用“合法防御动作”来应付对方的“合法冲撞”,因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门将遇到这种情形时,必然在跃起接球的同时,脚部先行作适当竖高,这样一方面可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亦可示意对方煞掣。但中国门将在接球时,双脚伸直,有如打篮球上篮时之势,以致被人冲撞。    他们又认为,中国队后卫也很少采用铲球技术,以致在紧急关头,未能及时作有效的消解对方攻势。这便使得中国队在激烈的竞技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习惯于踢夜球同时,不习惯于夜球所受的影响也是显然的。    例如,对北朝鲜之役,有一球被北朝鲜远射,球不太劲,角度也不太刁,但门将表现得显然失去在平时日间练球时那种反应灵敏,以致失去完全可以挽救的球。一般认为这亦与不习惯灯光下作赛有关。与亚洲水平很接近    有人认为中国队踢得“太客气”,中国足球水平与亚洲其他国家很接近。印度足球向与星、马、日不相上下,虽然近年来稍弱,但中国队此次能胜印度七比一,显然水平与其他亚洲足球强国相当接近。勇敢顽强积极主动    胜负不足论英雄。中国足球队在亚运足球分组赛中,尽管未能出线,但运动员那种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以及积极主动的“攻势足球”,予人深刻印象。    路透社记者这样评论说:“中国队在这项重要的比赛中受到很多人的注视。他们首仗败于北朝鲜(○比二),但大胜印度(七比一)及(○比一)仅负伊拉克两仗,使人信服他们会在不久将来在亚运的比赛上有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