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11-02
第 1 版
1. 施密特离莫斯科抵基辅活动
【塔斯社基辅十月三十日电】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施密特今天从莫斯科抵达乌克兰首府基辅。 【德新社莫斯科十月三十日电】西德总理施密特今天对他在这里的三天访问的结果表示满意,尽管“困难重重”。施密特在飞往基辅作短暂访问之前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他在会上说,他同共产党首脑勃列日涅夫的会谈是非常艰巨的,但是最后取得了良好结果。 他说,已就两项拟议中的双边协定取得了进展。这两项协定包括科学—技术合作和司法—法律关系,这些关系还将包括西柏林问题。他说,但是这两项协定还未签订,需要进一步谈判。 他说,关于西德在加里宁格勒建造一座核发电站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谈判。施密特对记者说,还需要同东德进行进一步的谈判。 【德新社莫斯科十月三十日电】西德总理施密特今晚对数百万俄国人说,德国不想进行报复,不想“以武力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施密特是在今天下午结束在这里进行的三天正式访问以前在苏联电视台发表一篇录音讲话时作出这项保证的。 他说,“但是我们德国人没有放弃希望,有一天,我们将再次和平地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他指的是东德。
2. 萨达特在拉巴特向埃记者发表谈话
【中东社拉巴特十月三十日电】萨达特总统今天在拉巴特接见了一些埃及记者,回答了他们提出的关于他对第七届阿拉伯最高级会议的结果有什么看法等问题。他宣布,这次会议是十月战争后的一个转折点。如果说十月战争是一个转折点,那么这次会议则是以觉悟和坚强的阿拉伯团结加强它。这次会议肯定是阿拉伯民族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总统说,另一方面,所有的人首先是以色列都必须再次重新估价一下自己的考虑。 埃及的观点是统一约旦和巴勒斯坦实体之间的未来的关系,今天,会议成功地使二者团聚在一起,对未来的设想达成了一致的看法,侯赛因国王满意而归,抵抗运动也满意而归,巴勒斯坦实体建立了。 有人问总统他对是否可以进一步单独从埃及战线撤退的看法,他说,“应该从所有战线撤退”。 总统回答关于以色列宣布它绝不放弃西岸的任何一部分这一问题时说,“现在那里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它的名字叫巴勒斯坦,这就是对这次会议决议的正确解释。现在这里已经有五个对抗国家了: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约旦和黎巴嫩。”总统说,关于对抗国家在下一阶段协调的形式,则是在一切领域内的协调。 总统宣布他已收到法国总统的要他访问法国的邀请,这将是总统接受的第一个邀请,访问将于明年进行。总统宣布他对美国的访问将在明年年初进行。 有人问总统,会议是否已决定也从经济上支持埃及,他说:“这次会议振奋人心的是它从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支持埃及。” 有人问总统,在阿拉伯国家对非洲的责任方面,会议是否有所决定,他说:“会议决定今年再给非洲两亿美元贷款。” 总统在同埃及记者的会见最后评论法赫米访问后的埃苏关系时说:“埃苏关系是良好的关系,我们希望在勃列日涅夫访问开罗时其它一些事情会明朗起来。”
3. 艾尔索普文章:《萧条:一种危险的疗法》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十月二十五日刊登艾尔索普从伦敦发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萧条:一种危险的疗法》。摘要如下: 在关于英国的这一系列报道的开始,曾报道了一位地位很高的英国人作的一种预言。他的预言是,“当医院开始关闭时”,英国人民才会同心协力地极认真地处理他们的严重问题。 这种情况现在至少已小规模地开始发生了。通货膨胀造成的高昂费用事实上已迫使不止一个大医院关闭了一些特别病房。此外,在过去一周,伦敦中心的邮递工作中断了。 换句话说,在英国这里,你已经可以看到意大利的病症的初步迹象。在意大利,许多医院已经关闭,邮递工作几乎停顿。这种征象绝对表明文明生活的结构开始崩溃。 使人感到相当可怕的是,英国人已听任他们自己的局势不断恶化。 本记者今天在离开伦敦时之所以悲观地相信总的局势在大为好转之前将大为恶化,其原因就在这里。首先,在政治方面,不可能设想除全国联合政府以外的其他任何政府能采取显然必须采取的一切强硬的、严厉的和令人讨厌的措施。 发生可怕的崩溃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令人不快的事实是,英国人现在的生活是入不敷出,其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并且正在用阿拉伯石油资金的短期存款支付由此导致的账单。如果石油资金被撤回,或者甚至这种资金不再流入伦敦金融中心的话,崩溃就完全不可避免了。 问题还不只这些。所有大工业国都有同样糟糕透顶的问题。英国只在两方面与其他国家不同。英国人的境况比其他人(除意大利人以外)的境况要糟得多。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体系的一个主要中心的地位,使得这出重要的戏剧在这里尤其显眼。 这出重要戏剧本身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石油价格猛涨,所有主要工业国的经济突然和无情地遭到破坏。 另一部分是,由此产生的大笔石油资金同样突然和无情地破坏了世界金融体系。除了这些因素外,还必须加上石油讹诈的这种新力量造成的政治上的破坏。 但是,看来越来越有可能的是,石油卡特尔最后将招致另一次最可怕的萧条。这应会毁灭石油卡特尔。但是这也再次意味着,情况在好转之前很可能大为恶化。如果一次世界性的萧条是对石油卡特尔造成的破坏的唯一疗法的话,人们必须补充说,这种疗法本身将是极为危险的。
4. 外电评苏联西德联合声明
【美联社莫斯科十月三十日电】西德总理施密特星期三结束了同勃列日涅夫和克里姆林宫其他领导人的两天艰巨谈判,然后离开莫斯科。双方就经济合作和西柏林问题达成了一些协议。 勃列日涅夫和施密特签署了一项联合声明,对会谈表示满意。 施密特对记者说,双方已就德国在苏联建造一个原子发电站问题达成了基本谅解。这个站将把电力输往西柏林。这项协定还未签订,但是德国代表团人士说,从加里宁格勒发电厂通出的电线将经过西柏林。 这个问题过去一直是西德的立场中的关键点之一。它的立场还涉及西柏林的地位问题——这一直是西德人和莫斯科之间的一个棘手问题。一些人士说,这项协议是在最后一次会议上达成的。 声明谈到在文化、技术合作和游览协定方面取得了“进展”。这三个领域涉及到柏林,因为西德人希望这个城市参与所有这三项协定。在会议结束时还签订了一项进一步发展经济合作协定——这是议程上的另一个重要议题。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十月三十日电】西德总理施密特今天结束了同苏联领导人的会谈,他确信,在结束苏联对西柏林的歧视方面取得了某些进展。 由于这次会谈结果而实际上签订的唯一协定是一项补充的经济合作协定,在该协定中苏联同意西德可以代表西柏林的利益。 【法新社莫斯科十月三十日电】看来,西德总理施密特在这里的正式访问大大推动了西德和苏联的经济合作。 种种迹象表明,这次访问将使苏德贸易、苏德在工业方面(包括正在进行的项目或正在设计的项目)的合作以及在研究和技术方面的合作有新的增进。 观察家特别强调两国在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方面的合作计划的意义。除经济会谈中取得的成果外,看来很清楚,莫斯科和波恩并未轻易地打破两国在西柏林问题上的僵局。苏联领导人对西德(对西柏林的地位以及西柏林和波恩的关系)所持的态度也表示不满意。苏方忠于柏林问题的四方柏林协议,并且坚持,西柏林不属于联邦共和国。 苏联领导人在这方面将不再走下去,最多只是把西柏林经济包括在苏德经济条约和协定中,容许文化、科学和体育协定也包括西柏林。但是他们将继续反对发生任何类似西德政府在柏林西部采取行动的事情。在这方面,一位西德官员说,在柏林问题上,双方拒绝在他们的“司法立场”上作出任何让步。 观察家说,莫斯科和波恩之间举行定期商谈的协定至少标志着在政治领域中前进了一步,但是这未达到西德的希望。西德领导人建议,他们打算建立“特权”关系,即进行定期的高级会晤。但是在这里举行会谈后发表的最后声明只是说,双方同意在外长级或他们的代表级举行商谈。 施密特总理有一切理由为他在这里就经济问题进行的会谈所取得的成就高兴。观察家们一致认为,他的访问是在西德出口工业在其他外国市场上受到危机的威胁时,为西德出口商开辟了进入苏联广阔市场的新机会。
第 2 版
1. 英《泰晤士报》发表社论:《饥饿的威胁》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十月二十八日发表社论,题为《饥饿的威胁》,摘要如下: 在这里和其它地方,很大的注意力集中于工业国家的通货膨胀和能源短缺问题。然而在差不多各个方面,通货膨胀和缺粮问题对于我们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来说则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联合国世界粮食会议将于下月在罗马召开。从为会议准备的文件来看,这样说并非夸张:“……需要大力动员物力、财力和人力,以便进行由于认识到人类社会的确面临着历史上发生过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而要进行的努力。” 虽然发展中世界非常了解世界粮食供求的长期问题及短期问题,但是,工业世界的一些力量中心是否认识到这些问题的真实情况,则不那么肯定。 新形势需要在各国、各区域和在全世界采取新态度和新政策。这就是罗马会议所要发出的信息,同时并希望它会成为促使采取行动的触媒剂。 政治家和舆论之所以还未了解到这个问题的规模和迫切性,部分原因是,直到一九七二年为止“绿色革命”的成就及继续存在的前景看来是非常有希望的。 一九七二年在两个方面是一个转折点。第一,由于减产或歉收几乎是普遍现象(这种现象是在异常的气候条件下出现的),全世界严重缺乏食品特别是谷类。现有的粮食储存不能满足对它提出的要求。世界粮食储存二十年来第一次减少了。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向苏联出售了粮食。 尽管一九七三年收成不错,粮食储存再次大大减少。现在我们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即实际的存粮达到最低限度。发达的农业世界特别是美国的剩余已不再能够在一旦又发生歉收或自然灾害时防止大批人饿死。 其次,一九七二年的事件之所以是一个转折点,还因为这些事件暴露出一个更为深刻的世界粮食问题。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尽管耕种面积增加,单位产量也增加,但是,可以获得的粮食数量和需要维持适当生活所需要的数量之间的差距却变得更大了。根据保守的估计和定义,联合国估计(不包括中国,因为没有得到关于中国的令人满意的材料),今天有四亿六千万人的营养不良已达到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健康的程度。对肉类的需求则使总的粮食情况恶化了。因为肉类是使可耕地生产这种食品方面的一种异常浪费的方式。而且,各国政府对于歉收的反应愈来愈是向世界市场购粮以弥补不足,而不是实行定量供应和勒紧腰带。 苏联在一九七二年由于对消费者采取了新的态度,就是这样作出反应的。这种情况在各国都反映出来。这使基本粮食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很难预言未来的趋势,因为在主要的假定上所可能发生的误差太大了。然而很清楚,如果不作出重大的政策改变,全世界的粮食和农业情况将会恶化,首当其冲的将是最不能忍受这种影响的不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在今后十五年内,工业世界对粮食的需求将会增加大约百分之二十五。在发展中世界,这个数字可能是百分之七十以上。 人们将向罗马会议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这些建议是各色各样的,从采取措施来结束长期缺少肥料的情况到为应付紧急情况而必须建立由国际协调的缓冲粮食储存,并鼓励发展中国家进行社会和土地改革。会议还将建议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粮食管理机构。在联合国再建立一个新的机构是否必要,这是有疑问的。所需要的并非机构,而是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承诺。如果要在今后十五年中避免在世界上发生灾难,这种承诺必须是:利用各国政府单独地和集体地拥有的一切手段,在发展中国家象在工业国家中一样,来增加世界的粮食供应,并向最穷的国家提供资金来应付农业发展和活命的费用。不这样办就会出现更多的饥饿情况。
2. 美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发表讲话
【美联社加利福尼亚州帕默戴尔十月二十七日电】美国最新式轰炸机——B1超音速飞机二十六日在加利福尼亚沙漠地区举行揭幕典礼。支持者称颂它填补了美国防务网中的一个缺口,批评者斥责它是花费巨大而不合时代的产物。 这种运载核导弹的轰炸机的负荷量相当于老式的B52轰炸机的两倍,但可以比B52飞得快,飞得远。B1轰炸机遭到一些人的强烈批评,说它是军事史上最花钱的武器系统。 大约七千人站在这个位于洛杉矶以北五十英里的城市的多云的天空下。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发表了演说,支持这种飞机在美国总的防务布局中所占的地位。 施莱辛格说,需要以这种新的轰炸机来抵销苏联根据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得到的导弹优势。 施莱辛格说:“限制战略武器协定为美国导弹力量所限定的数额要比苏联低,不言而喻这就要以一支数目较大的轰炸机来补偿。” 他说,由此推论,这就“说明需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用一种轰炸机”来取代老式的B52轰炸机。 施莱辛格提出了在导弹时代需要这种轰炸机的理由,他分辩说美国不应完全依靠导弹,因为导弹可能在突然袭击中被摧毁。 他列举了他称之谓轰炸机的“非常重要的”作用,轰炸机可以在射来的导弹进击之前起飞和飞往目的地。 施莱辛格说,“可以长驱直入的轰炸机的继续存在,会使苏联在分配它的防务资金时产生特殊的两难处境。” 施莱辛格说,这种轰炸机的威胁会迫使苏联在空防方面花费大量开支。
3. 美参加即将召开的世界粮食会议的代表谈美对这次会议的态度和主张
【美联社华盛顿十月二十六日电】将于下月参加罗马的世界粮食会议的美国代表们告诫大家,不要期望在今后几年内会找到使全世界的饥饿者都能吃饱的办法。 他们说,他们不想使其他国家抱这样的幻想:美国将同意为一个国际粮食福利机构提供经费。 相反,诸如马丁大使和农业部长巴茨等美国代表说,十一月五日至十六日在罗马举行的会议的重点应当是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 美国代表团将支持建立一个由本国持有的粮食储备制度的主张。但是,一些代表团人士认为,俄国的参加是在这种制度能够起作用之前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 美国官员们说,三千万至六千万吨的谷物储备是能够建立的,但是其细节还需要拟订。 这次有大约一百三十个国家参加的会议是基辛格国务卿在一年前建议召开的,目的是要讨论保持足够的世界粮食供应的办法和处理天然灾害所造成的饥荒。 但是马丁说,世界饥荒问题大概会在今后十年内一直存在。 为这次会议进行计划工作的一些政府官员认为,美国的重点已从现在援助转移到将来援助。他们说,这种转移的一部分原因是美国今年农业生产的前景日益不妙。
4. 瑞士《新苏黎世报》评“欧洲共产党协商会议”:《莫斯科的一个挫折吗?》
【本刊讯】瑞士《新苏黎世报》十月二十一日发表一篇文章,主题为《莫斯科的一个挫折吗?》,副题为《南斯拉夫人、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的成果》,摘要如下: 来自东方和西方的欧洲共产党人在华沙进行三天的协商会议取得了一项妥协的解决办法。在简短的最后公报中,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点。苏联代表团没能贯彻它的立场,即在华沙应该就计划中的欧洲共产党会议的详细计划做出决议。反之,人们一致同意,还必须召开第二次协商预备会议。 在最后的公报中,没有明确地规定下一次预备性会晤在什么地方举行。但人们听说,在内部意大利共产党人受到委托进行会晤的组织工作。根据这一点,罗马很可能是第二次协商会晤的地点。真正的欧洲会议将于一九七五年上半年在东柏林举行。但这一点也是说得很含糊的。 由此可以看出,未能确切规定欧洲共产党会议的时间和地点。以南斯拉夫人、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为首的主张自治的人,显然不愿意把自己束缚在这些义务上。他们也做到了使最后公报谈到平等权利和尊重所有各国共产党人意见的原则。因此,第一次在这样的文件中在书面上肯定了自治的原则。此外还写道,应该本着这些原则的精神准备和举行这次会议。 在最后的公报中没有提到苏联代表团团长波诺马廖夫关于一项政治宣言和致欧洲各国人民呼吁书草案的建议。也只字没提到长期来莫斯科的主要愿望,即欧洲会议仅仅表明是导致召开世界共产党会议的一个阶段。 在华沙所取得的结果同苏联党这些目标性的设想相比较,表明是莫斯科的一个挫折。肯定,这一结果首先是由于南斯拉夫人和罗马尼亚人的态度,但他们受到好些西方共产党人的支持。 【本刊讯】《新芬兰报》十月二十一日发表社论,题为《华沙会议以后》,摘要如下: 东西欧共产党在华沙筹备了明年初将在东德举行的全欧共产党最高级会议。苏联希望全欧共产党会议能够促进世界共产党会议的召开,但是欧洲共产党会议的召开还面临着许多障碍。南斯拉夫和罗乌尼亚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并要求莫斯科不许利用最高级会议作为反华的讲坛。一些西欧国家的共产党也不准备同意那些限制他们行动自由的信条。 前几年,苏联企图召开国际共产党会议,以便把中国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开除出去。但是,事态的发展是,越来越多的党拒绝对另一个共产党进行攻击,而是要求承认各党的完全独立。莫斯科不得不被迫屈服,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不再说存在着一个有绝对领导地位的和权威的中心。 由于中国问题没有讨论,华沙会议没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问题发表意见,相反,华沙会议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缓和欧洲紧张局势的进程、欧安会和制订战略等问题上。
5. 塔斯社报道:《福尔采娃逝世》
【塔斯社莫斯科十月二十五日电】题:叶卡捷琳娜·福尔采娃逝世 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部长会议沉痛地宣布,苏共中央委员、苏联文化部长叶卡捷琳娜·福尔采娃因患急性心功能不全猝然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第 3 版
1. 美联社评福特关于中东问题的谈话
【美联社华盛顿十月三十一日电】福特总统要么是表明美国的中东政策有了重要的转变,要么是说漏了嘴。 福特在星期二临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似乎改变了美国的立场,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对以色列在一九六七年从约旦占领的领土提出的合法要求。 福特说:“当然我们觉得,一方面必须朝着解决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问题前进,另方面必须朝着解决以色列和约旦或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之间的问题前进,同时朝着解决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另一类问题前进。” 以前,美国一直认为只有约旦才能同以色列谈判被占领领土——约旦河西岸——的问题。 美国采取这样的立场有两个根据: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没有作为一个政府的地位,同时以色列断然拒绝同这个组织打交道,它把这个组织称为是一个恐怖集团。想要澄清这种看来矛盾的立场的结果是造成了政府发言人发表了一系列引起混乱的言论。白宫新闻发布官内森星期三说,福特的讲话“并不表明美国的政策有任何改变”。 无论如何,下述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如果美国的立场没有改变,福特的话应当怎样解释呢?某些外交人士和政府官员的一致看法是说漏了嘴。
2. 基辛格结束对达卡访问后抵巴基斯坦
【路透社达卡十月三十一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今天飞抵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这是他在次大陆的一周访问的最后一站。 基辛格博士表示,他将同巴基斯坦领导人讨论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为解决它们之间悬而未决的争端举行新的会谈的可能性。 他在同孟加拉国领导人会谈了三个多小时之后对记者们说,他研究了孟巴两国的分歧,他在伊斯兰堡将“有机会再次谈这些问题”。 当问到他是否将设法说服巴基斯坦恢复对话时,他只说:“我将向他们介绍我在这里了解到的情况。” 关于这次访问的联合公报说,双方一致认为,次大陆关系正常化的进度是令人鼓舞的,双方希望余下的问题能通过谈判得到解决。 公报说,孟加拉国对美国的援助(现在总共已达五百多万美元)表示满意。 公报指出:“两国之间的融洽关系正在对双方都有利的情况下令人满意地得到发展。” 外交部长侯赛因后来在为基辛格举行的宴会上说,孟加拉国人民今天正在“遭受饥荒,正在穷困、饥饿、疾病、愚昧和失业的折磨下受苦”。 侯赛因博士说,得到象美国这样一些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对我们为人民改善生活的努力说来仍然是重要的”。 【路透社达卡十月三十一日电】基辛格在这里逗留时同总理拉赫曼和外长卡迈勒·侯赛因会谈了三个多小时。自从三十四个月以前成立孟加拉国以来他第一次到这里探讨两国之间的关系。 【法新社达卡十月三十日电】基辛格今天在结束短暂访问期间同孟加拉国领导人会谈时在这里说,美国将尽最大的努力向这个遭受饥荒的国家提供粮食和发展援助。 基辛格同孟加拉国外长侯赛因会谈了两个小时。后来他又同穆·拉赫曼总理会谈了七十五分钟。同时,美国在达卡的援助使团宣布向孟加拉国赠送十万吨粮食。
3. 德新社评基辛格访印结果
【德新社新德里十月三十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这里的访问可能已弥合了美印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的裂痕,但是并没有使两国关系恢复原状。 虽然象基辛格所说,现在双方又能在“无拘束和没有不正常的心理的状态下”会谈了,但是很明显,在所有重大的问题上他们仍然对词义有不同理解。 因此,双方在发表了通常的公报以后还特意对这次访问加上了各自的注释。 印度人首先把基辛格的访问说得简直成了表示忏悔的参拜:据说他对主人说,近几年来美国对印度的整个政策是完全错误的。 美国官方对这一说法的评论是:基辛格并不是到新德里去下跪认错的。 美国倒是看到了次大陆的新的政治星座图,所以基辛格才说华盛顿现在承认印度的不结盟的地位——前提是印度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不再倾向莫斯科。 基辛格对这里的访问的重要意义首先在政治方面,虽然这次访问的唯一的具体结果是达成了成立研究经济关系的联合委员会。虽然这个协议无疑是真诚的,但是福特政府可能很难命令美国的自由企业同印度多做一些买卖。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目前对印度的援助计划是五千万美元。 同时,印度人能指望从美国输入的粮食肯定要比欧洲共同体答应向印度提供的一百万吨少得多。 看来,印度同华盛顿的新友谊仍然相当脆弱。
4. 巴勒斯坦人阵等四组织宣布:拒绝接受拉巴特会议决议
【路透社贝鲁特十月三十日电】四个巴勒斯坦突击队分裂出去的组织今天宣布,它们拒绝接受阿拉伯首脑会议作出的关于调解约旦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之间的矛盾的决议。 这四个组织在这里发表的一项联合声明中说,两天前在拉巴特达成的协议粗暴践踏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决议和纲领。 这四个组织是:由乔治·哈巴什博士领导的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由伊拉克支持的阿拉伯解放阵线、人民斗争阵线和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 这四个分裂组织同伊拉克和利比亚一道组成了所谓的“拒绝阵线”,谴责同以色列取得任何解决办法并将坚持这样的解决办法,即在所有一九四七年之前的巴勒斯坦领土建立一个民主和非宗教国家——在那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能和平地生活在一起。 这四个组织在声明中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章程要求彻底解放巴勒斯坦领土。 他们说,章程也把这一点定为目标:成立一个约旦—巴勒斯坦阵线以“在约旦政权的废墟上”建立一个“进步政府”。 这些突击队无法宽恕侯赛因国王及其政府在一九七○到一九七一年的浴血战斗当中把游击队赶出约旦的做法。他们指责约旦政府为以色列的阴谋服务和背叛巴勒斯坦运动。 这四个组织在声明中说:“我们现在起来谴责,并宣布断然否决这一和解决议。我们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背离革命路线负责。 “我们宣布,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代表是正在为解放所有巴勒斯坦领土而斗争的手中枪。”
5. 拉宾和阿隆会见美大使
【路透社耶路撒冷十月三十日电】以色列总理拉宾今天说,在摩洛哥举行的阿拉伯最高级会议的结果对以色列来说是坏消息。 他暗示,拉巴特会议的结果可能迫使以色列的政策作出改变,并使关于中东问题的解决办法的谈判的机会变得复杂了。 他还对议会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很快将来以色列。 拉宾在议会上说:“昨天在拉巴特结束的阿拉伯最高级会议的结果产生不了好的东西。会议通过的决议必需仔细研究,这些决议可能要求对我们的政策作出重大的结论。” 总理提出了以工党为首的扩大的联合政府,这个联合政府在他讲话后立即开始垮台。 拉宾讲话后同外长阿隆一起会见了美国大使基廷,外交人士说,他们讨论了拉巴特会议的决定。
6. 英报文章:《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胜利使美国人不安》
【本刊讯】英《每日电讯报》十月三十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胜利使美国人不安》,摘要如下: 在华盛顿,人们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拉巴特取得的胜利看做是一次严重的事态发展,这一事态发展将减少基辛格进行的和平谈判作出抉择的可能,并增加在中东爆发一场新的战争的危险。 美国官员说,拉巴特公报在谁将同以色列谈判(约旦河)西岸的前途问题方面极为含糊不清。据信基辛格博士曾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代表进行过秘密接触。但是,在他下次对中东访问期间,如果他试图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同以色列之间进行调解的话,他可以料想他的任务将是艰巨的。 人们对以色列政府在政治上是否有力量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妥协 ——即使它准备这样做——表示强烈怀疑,但是谈判陷于僵局则可能最终导致一场新的战争。恢复日内瓦谈判的前景现在看来至少要推到明年了。 【合众国际社达卡十月三十日电】显然,阿拉伯各国一致同意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和同意由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全体巴勒斯坦人谈判的协议,使寻求和平工作大大复杂化。以色列拒绝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谈判,它认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专门暗里破坏以色列的一个恐怖组织。 使情况混乱不清的还因为福特总统星期二说了这样的话:应该在以色列“和约旦之间或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之间”举行会谈。 基辛格的发言人罗伯特·安德森发表了一个澄清声明:“我们的立场没有变……一直没有变。国务卿仍在考虑在不久的将来访问这一地区。从他的会谈中将能清楚知道拉巴特作出了什么决定,也能从中找到进行谈判的最好方法。我们一直认为,一步一步地进行谈判,包括约旦和西岸的以色列之间的谈判,在目前有着最大的成功希望。但是,应该追述一下,我们的目的一贯是帮助在联合国安理会二四二号和三三八号决议的基础上实现全面解决,而不是分别解决。 “鉴于要参加谈判各方的立场,唯一的问题一直是最好怎样着手进行工作来达到这一目的。这仍是个问题。我们将继续寻求解决办法,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在这一基础上开始谈判。” 一位高级美国官员说,基辛格现在希望同埃及总统萨达特和其他阿拉伯领导人会谈,以弄清他们的看法,并设法了解进行和谈还有什么其他可能。 基辛格打算在十一月五日在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会议上发言后访问埃及、约旦、叙利亚、以色列,可能还有沙特阿拉伯。 【美联社达卡十月三十日电】基辛格今天说,“我不相信,中东各种谈判的大门已统统关死,但是,在什么范畴内能够进行谈判这还得要看。” 他说,他将在七十二小时内决定是否再次访问中东。
第 4 版
1. 联合国人士评中国粮食生产情况
【美联社罗马十月二十七日电】(记者:维克托·辛普林)在粮食专家看来,中国不仅仅擅长烹饪。他们说,尽管中国拥有七亿多人口,但是,中国是唯一的一个能够自己解决吃饭问题,而且能贮存粮食以备急用的发展中国家。 据联合国专家说,因此,当中国在定于十一月五日在这里开幕的世界粮食会议上初次登上激烈的粮食政治舞台时,其他国家代表很可能会好好做笔记。 世界粮食会议制订计划的最高人物之一 ——巴基斯坦的萨塔杰 ·阿齐兹说:“中国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我一想到如果中国不能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会发生什么情况,就毛骨悚然。” 联合国官员承认,北京之所以在农业方面取得了成就,主要是由于中国人民做出了牺牲。但是,他们说,中国的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实际意义。在其他发展中国家,舍此而外的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挨饿。 官员们说,他们根据人们作出的估计、访问过中国的专家提出的报道、天气预报和历史趋势,断定: ——中国贮备有四千万吨小麦和其他谷类,约占目前全世界贮备的一亿吨粮食的一半。 ——为了赶上人口的增长,中国需要使其粮食产量至少每年递增百分之二点五。去年,中国粮食增产百分之五。 ——预计,中国在一九七四——七五粮食销售年度里要进口八百万吨到一千万吨小麦,但是,中国在商业交易中要出口同样数量的大米。 预料小麦进口比中国前一个销售年度从国外市场上购买的六百五十万吨有所增加,但联合国专家并不认为这就是这个共产党政府的农业计划中存在着弱点的迹象。 他们说,相反,这证明他们采取一种谨慎政策。 专家们还认为,进口小麦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坚决执行贮存粮食以防歉收、旱灾和水灾的政策。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执行贮备政策的唯一国家,据估计,北京想在今后几年内把它的粮食贮备增加到六千万或八千万吨。 专家们认为,意识形态工作在中国消除饥饿现象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最近访问了大陆回来的阿齐兹说:“中国象一个七亿人都为了同一个事业而奋斗的大教堂。” 他说:“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中国是否是一个警察国家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出于中国人民自己的意愿。” 西方的一位专家说:“中国从六十年代初期取得的巨大进展反映了中国要增加粮食储备的决心,即使这意味着在年景不好时每天要省出一些粮食来,中国人显然愿意这样做。”
2. 委内瑞拉议会议长巴里奥斯访华后赞扬中国/拉丁社评述中国和拉美国家关系
【法新社加拉加斯十月二十六日电】委内瑞拉议长贡萨洛·巴里奥斯今天在这里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令人起敬的现象”。 完成了对几个亚洲国家的访问于昨晚回到这里的巴里奥斯又说:“毛泽东主席的著作传播很广”。 他指出,“在人民中国看到了乐观主义的劳动气氛和团结纯洁的气氛,在生活方面可以看到,该国政府已建造了现代的然而庄重坚固的住宅”。 他指出,中国领导人对他重申,该国属于第三世界,“因此,和我国有着共同的一致性,毫不保留地支持委内瑞拉维护石油价格的立场。” 【拉丁社加拉加斯十月二十三日电】权威的外交界人士透露,自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结束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在表明一项与委内瑞拉接近的坚定的政策。他们还说,在“不显眼的接近”的信条下,中国不仅与委内瑞拉,而且与拉美其他国家的外交和贸易关系已“缓慢而逐渐地”得到加强。 据这些外交人士说,中国与委内瑞拉和其他拉美国家接近的立场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点:1、领海问题,北京赞同并有力地维护本半球国家的观点。2、委内瑞拉政府对主要石油公司采取的美资多国公司的国有化。3、关于巴拿马运河章程,委内瑞拉政府已宣布,支持这个国家采取的任何主权决定。这些人士认为,委内瑞拉在国际上所展开的维护其石油和原料生产国的外交攻势,已使它获得很大的声望,目前,北京想在联合国利用这种声望,以便获得“最大的好处,即美国在政治上的削弱”。
3. 香港《新晚报》介绍菲作家黎刹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十月十一日载文介绍菲律宾作家黎刹,摘转如下: 前些日子,菲律宾的马科斯总统夫人,到我国进行友好访问,曾将两部黎刹博士的著作影印本作为珍贵礼物,赠送给毛主席。黎刹博士这两部著作是《社会的毒瘤》和《贪婪的统治》,是两本以西班牙文写成的小说。 在目前,这两部小说在菲律宾是很受重视的,被规定为大学生之必读书。十九世纪末,黎刹在国外写成这两本书,只能在外国印刷成书偷运回菲律宾。当时菲律宾是在西班牙殖民当局统治下,由于这两本书深刻地揭露了西班牙殖民政府的腐败和残暴,戳穿了天主教会的反动面目,使殖民统治者大为震惊,把这两本书禁毁了。但人们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不断传阅着。 由于殖民政府的迫害,黎刹曾两次逃亡到香港。黎刹的重曾祖父是福建泉州人,在菲律宾落籍,黎刹是带有中国血统的,他二十岁时到西班牙学医,并在德国深造,是一个著名的眼科医生。他旅居香港时,曾开设眼科诊所行医。 在香港旅居期间,他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对中国的戏剧感到兴趣。 他在香港曾与邻居的一位葡籍医生马贵斯交成好友,而马贵斯曾在香港大学教医,是孙中山先生的老师。马贵斯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表示敬佩,也对黎刹的民族独立思想很表同感。黎刹在香港行医这段日子,孙中山先生正在香港,可惜的是他们始终没有机会见面和交上朋友。 黎刹死时还很年轻,一八九六年在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者枪杀,是一个民族的英雄烈士。
4. 美国务院说:中国出土文物展览十二月在美展出
【美联社华盛顿十月二十九日电】美国国务院今天说,大约有十三吨由考古学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掘的中国古代文物(其中包括窦绾王妃殡葬穿的金缕玉衣和青铜飞马塑雕)将从十二月十三日起在美国展出六个月。 这些展品将在这里的国家艺术馆展出,然后将移到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在纳尔逊艺术馆——阿特金博物馆展出。 国务院官员们说,中国例外地允许在美国的两个地方展出。 这些中国文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二年发掘的文物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公元前五千年的青铜器、陶器、瓷器和纺织品。最近发掘的大部份是十五世纪的文物。
5. 香港《周末报》介绍菲影片《把三马岛烧光》
【本刊讯】香港《周末报》八月二十四日载文介绍菲律宾影片《把三马岛烧光》,摘要如下: 菲语彩色宽银幕新片《把三马岛烧光》从八月九日起在马尼拉十七家影院联映了。 影片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当时美国为了重新分割世界,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目的在于从东方夺取西班牙三百多年的殖民地——菲律宾。那时菲律宾的民族革命运动已经蓬勃发展,文尼巴秀领导的“卡地奔难”革命组织在一八九六年八月二十三日宣布反西班牙总起义;到美西战争时,武装斗争已经快两年了。 一八九八年十二月美西在巴黎签约,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菲律宾。但是,菲律宾人民不承认美西的肮脏交易,反抗这个新的入侵者。一八九九年二月,美菲战争全面爆发了。民族卫国战争进行到一九○一年三月,由于亚仅那洛被俘投降才告失败,但各地民军仍继续独立作战。当年反抗最剧烈的是菲律宾东南部的一个大岛——三马岛。在这岛上,美军饱受惩罚,损失巨大,因此老羞成怒,下令要把三马岛烧光。这就是影片《把三马岛烧光》的历史背景。 影片讲述一个名叫“亚笼树·奥伯银”的民军首领,领导民众抗拒美国侵略军的故事。 《三马》一片把美国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搬上银幕,暴露了他们如何掠夺财产、奸淫妇女、屠杀人民。 影片歌颂了菲国人民爱国正义斗争。电影广告写着这样的警句:“西班牙的大炮,美国的武器,都敌不住菲律宾人的愤怒!”影片描画广大菲国民众对外国侵略者的憎恨,有一个村妇对美军义正词严地说:“别来我们这里假装清洁,你们的脸就象粪一样脏,你们从我们的国土上滚出去吧!我们不需要你们。”菲国军民落入美军手中时,受尽酷刑而不屈,也不受美军的谎言所骗。当美军初开入时,一开口就是:“不要怕,我们为和平而来!”但当地人民都知道:“有侵略者就有战争!”,人民对自己的子弟兵爱护备至,挺身掩护;对本族的败类、叛徒、媚外者,则加以鄙视唾弃铲除! 菲国人民勇敢机智,用古老的弓弩发射火球,从高地攻击美军营地,使美军狼狈不堪。他们在林中设置陷阱,象捕捉野兽一样打击了美军。他们还用其他方法愚弄麻痹敌人,如假装出殡用棺材运输武器,用“美人计”等来劫烧美军军火库,袭击在海滩作乐的美军,场面逼真,大快人心。 菲民军还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力量,在影片中可以看到,甚至连美军中的黑人士兵也被争取过来,这些黑人士兵掉过头来反对白色种族压迫者,终于为菲律宾民族解放事业贡献出可贵的生命。 当然,《三马》也有它的局限和缺陷,例如过分夸大民军首领奥伯银的个人作用,使他冒了很多不必要的风险,而最后在与美军上尉决斗而取胜时,竟饶了上尉的命,又与全片敌忾同仇的气氛很不协调。尤其是剧终时,奥伯银和镇长的女儿共骑一匹马,朝深山奔去,把苦难深重的村民遗留在后面,更是败笔。 总的来说,这片是值得推荐的。目前“功夫片”、“胡闹片”正在菲国泛滥,《三马》片的拍摄成功,给菲国电影事业带来了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