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12-02
第 1 版
1. 勃列日涅夫结束访印回到莫斯科
【塔斯社莫斯科十一月三十日电】勃列日涅夫在应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的邀请在新德里进行了历时五天的访问之后,于今天返回这里。 【塔斯社德里十一月三十日电】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结束了对印度的正式友好访问。 苏共中央总书记在离开德里前说,“这次访问的结果,标志着苏印友谊的发展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塔斯社德里十一月三十日电】勃列日涅夫在巴兰机场说,他与印度领导人的会谈“为发展和加深使我们两国联合起来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和全面合作拟定了新的重要前景”。在机场的欢送仪式上,勃列日涅夫说,“我们满怀难以忘却的印象,以对所作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的心情即将离开友好印度的国土。我们对苏印关系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 英·甘地在机场上致词说,她和勃列日涅夫之间以及两国政府代表之间交换意见是非常有成果的。英·甘地强调指出,勃列日涅夫的访问“为发展我们两国经济和科技关系开辟了新的前景”。 【塔斯社德里十一月三十日电】勃列日涅夫和英·甘地“重申他们两国决心尽力发展苏印友谊与合作,这种友谊和合作是两国人民的可贵财产”。 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印度总理英·甘地昨天在德里签署的苏印联合宣言中强调了这一点。勃列日涅夫在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印度迸行了一次正式友好访问,他在那里同英·甘地举行了若干次会晤和会谈。“双方满意地指出双方对所讨论的问题的见解是广泛一致的,并且对苏印之间在一切方面建立的友好关系和合作有了顺利的发展表示深为满意。” 双方在会谈中强调了苏印条约的特殊重要意义,这项条约“成了加强亚洲和全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苏共中央总书记强调指出,“在当代世界上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大多数国家都在努力争取实现国际和缓,以及通过谈判解决争端。”“苏联对于苏美最高级会谈对改进整个国际局势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肯定估计;苏联认为,苏美会谈中所达成的各项协议将有助于发展和平合作和改进国际气氛。苏联认为苏美缔结防止核战争协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符合苏美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利于加强普遍的和平。” 印度总理“欢迎苏美之间紧张状态的缓和,因为这一步骤有助于世界紧张局势的缓和”。她“高度评价苏共中央总书记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并且表示希望这种缓和能扩大到世界其他地区,能制止给人类构成威胁的核军备竞赛”。 双方认为,“召开”全欧会议“的使命是对缓和紧张局势作出重大贡献,并且为欧洲大陆的和平、安全和合作奠定牢固的基础”。“双方表示希望,全欧安全和合作会议能圆满结束”。 苏印两国认为,紧张局势的缓和“能够而且必定会为全世界一切国家,不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带来真正的实际结果”。 苏联和印度欢迎亚洲局势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坚决主张一切有关方面坚定不移地、完全地履行关于越南问题和老挝问题的协定,并且坚决主张在考虑到柬埔寨人民的民族利益的情况下,最迅速地和公正地解决柬埔寨问题。 “双方欢迎南北朝鲜之间进行接触,认为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缓和将为加强亚洲的和平与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双方认为,“印度次大陆上仍然存在的争执问题,可以而且必须通过有关国家之间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进行谈判来求得解决”。 苏印两国“宣告主张接纳孟加拉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并认为没有任何根据拖延实现它加入该国际组织的合法权利”。 双方认为,巴基斯坦承认孟加拉国将有利于迅速实现政治解决,有利于保证次大陆的牢固的稳定,并表示希望巴基斯坦方面能在最近的将来采取这样一个步骤。 双方一致认为,“只有严格执行安全理事会的决议”,中东“才可能”实现持久和平,“实现持久和平将是该地区所有国家和人民的安全的最可靠保证,也是他们的权利受到尊重的最可靠的保证”。“双方声明两国抱有继续全面支持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的正义事业的坚定决心。”苏印两国重申,两国“特别重视在亚洲所有国家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在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区广泛发展互利合作和加强和平与稳定”。“双方重申,两国准备同所有有关国家一起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寻求良好地解决把印度洋变成一个和平地区的问题。” 苏共中央总书记和印度总理“庄严重申,苏印两国将继续走两国一贯遵循的加强并扩大两国间已经形成的友好合作的道路”。英·甘地接受了勃列日涅夫邀她对苏联进行一次正式友好访问的邀请。
2. 基辛格在印驻美大使举行的宴会上同多勃雷宁谈话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三十日电】国务卿基辛格对苏联大使多勃雷宁说,美国对于印度和苏联改善关系并不介意,他希望苏联人对于印度和美国改善关系同样不要介意。 他们是二十八日晚间在这里的印度大使考尔在大使馆举行的宴会上交谈的。这正是苏联党魁勃列日涅夫结束他在新德里对印度总理英·甘地进行访问的时候。 据印度大使馆的官员说,基辛格是在他同多勃雷宁在宴会上祝酒时说这番话的,这次宴会是为美国参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富布赖特举行的。 多勃雷宁说,在三十年的冷战之后,美国同苏联之间的缓和是前进的一步,他保证这样做并不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考尔说,印度欢迎超级大国之间实行缓和,并且希望它将为“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其他国家带来有益的结果”。 他说,超级大国之间的均势是一种反映当代现实情况的恐怖均势,但是他希望超级大国不要把自己的力量用于处理它们同其他国家的关系。 这里对于勃列日涅夫访问新德里进行了仔细研究,但是官员们没有马上发表评论。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十一月三十日电】印度政府今天欢迎据报道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昨天所说的一句话,即美国对苏印建立友好关系不会感到不快。 外交国务部长苏伦德拉·辛格在联邦院说:“我们从报纸上看到了基辛格博士的这句话,我们对此表示欢迎。” 苏·辛格说:“有迹象表明,美国对(印度)次大陆的政策同美国政府在一九七一年危机期间所奉行的政策比较有了变化。” 他说:“(印美)两国都愿意在平等、互惠和互利的基础上改进关系。” 【美联社新德里十一月三十日电】当勃列日涅夫行将离去的时候,印度政府对议会说,它对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所说的美国不反对印度和俄国建立密切关系的话表示欢迎。 印度外交国务部长苏伦德拉·辛格在议会质询时说,印度和美国都渴望忘却过去的分歧。这种分歧是在一九七一年东巴基斯坦发生内战期间产生的,当时华盛顿反对印度支持的孟加拉国独立运动。 苏·辛格说,印美两国政府之间正在就改订印度债务偿还日期以及处置华盛顿手里握有的大量印度货币的问题举行谈判,这表明双边关系在趋向改善。 在勃列日涅夫访问过程中,印苏两国领导人自始至终都说,莫斯科和新德里之间的友谊并不是针对任何其他国家的。这显然是指美国和中国说的。
3. 印报托报道基辛格说他将于明年初访印
【印报托华盛顿十一月三十日电】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他将于明年初访问印度。 基辛格昨天在印度大使考尔在这里举行的宴会上说,他接到了印度政府要他访问新德里的请柬。
4. 印报报道:《印共领导人得到了新启发》
【本刊讯】印度《新印度时报》十一月二十九日刊登印度斯坦新闻通讯社二十八日从新德里发出的一则消息,题为《印度共产党领导人得到了新启发》,摘要如下: 据悉,勃列日涅夫坦率地对印度共产党高级领导人说,印度共产党既不了解国际局势,也没有估计今后局势的能力。 印度共产党的四名高级领导人 ——丹吉、克里希南、布佩希·古普塔和拉杰什瓦尔·拉奥昨晚去见了勃列日涅夫,对勃列日涅夫在红堡的讲话表示不满。这几个领导人认为,勃列日涅夫在公开讲话中不仅过分地赞扬了甘地夫人和国大党,而且甚至还说国大党是坚决实行社会主义纲领并且实际上也正在这样做的唯一组织。 勃列日涅夫对这几个共产党领导人说,他们在什么问题上都采取罢工手段和要求增加工人和雇员的工资的习惯应该改变。勃列日涅夫还对他们说,如果他们增加工资的要求为甘地夫人接受了,那末,因此而增加的额外开支就会达到危及第五个五年计划本身的程度。 据说勃列日涅夫对他们说,甘地夫人实施社会主义纲领的速度是很值得称赞的。 据了解,印度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不久将开会讨论局势中出现的这种新情况。 【本刊讯】印度《祖国日报》十一月二十九日报道:据悉,当印度共产党领导人昨晚拜会勃列日涅夫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对于该党的活动说了一些非常刺耳的话。 据说,勃列日涅夫在对印度共产党主席丹吉和总书记拉杰什瓦尔·拉奥进行类似鼓励的谈话时斥责他们不该在印度组织罢工,以致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5. 路透社说印对亚安体系的反应含糊其词
【路透社新德里十一月三十日电】勃列日涅夫在向印度议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的讲话中,比较详细地谈了亚洲安全问题。但是尽管这样,却不清楚苏联人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可是,以很长篇幅提到欧洲和缓对于全世界的意义使得这里广泛地认为,这位苏联领导人希望举行一次象欧洲安全会议那样的亚洲集会。 印度对苏联这个主张的反应始终是含糊其词的,根据勃列日涅夫访问期间官方发布的新闻来看,他和甘地夫人在十小时的讨论中没有花多少时间讨论这个主张。在讨论中对于防务问题显然也是轻描淡写地谈的,虽然预计这次访问为印度今后向苏联提出供应武器的请求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观察家们还注意到双方所作的讲话中都没有直接点名提到中国,他们说这是双方有意避免这样做的。他们认为,这反映出印度希望不顾苏联的反对而继续努力寻求使同北京的关系正常化。 勃列日涅夫访问期间双方的强调点都放在苏联是印度的“患难中的朋友”和一个国际调停者。 所签订的四项协定预计会使印度逐步地成为苏联在经互会以外的最密切的经济同盟者,消息灵通人士认为,这种合作会导致两国把彼此的长期发展计划作某种互相配合。
第 2 版
1. 法《世界报》谈法苏关系《克里姆林宫发火》
【本刊讯】法《世界报》十一月三十日刊登一篇社论,题目是《克里姆林宫发火》,全文如下: 不管或长或短要延期的法一苏“首脑会议”的传说有没有根据,反正克里姆林宫因法国外交所采取的立场而发脾气是无论巴黎还是莫斯科都不能再加掩饰的一个事实。 这种情况的第一个原因是,蓬皮杜对苏—美接近最初持保留态度,接着几乎是采取敌视态度。勃列日涅夫从华盛顿到达朗布依埃时,他就已经发现,这个对话者喜欢半推半就地勉强称颂两大国之间那种公开确认的协商取得的功绩。法国国家元首并不那么相信苏联领导人根据这种论据(即认为缓和的这一新局面只会对大家有好处)所希望的东西,也不那么相信预防核战争协定毫不限制超级大国为第三者的利益而进行谈判的尝试。当近东战争时期,美—苏协商让欧洲起众所周知的无足轻重的作用时,这种勉强态度就变成了最近几周来的公开抗议。若贝尔不仅十一月十二日在国民议会公开谴责大国“共管”世界事务,在危机期间,他还相当严厉地粗暴对待他的某些俄国对话者,他们的罪过是不遵守一九七○年法—苏政治合作“议定书”的条款。 但克里姆林宫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在同一时期法国外交把重点重又放在九国政治联盟和西欧自主防务的必要性上。苏联外交对欧洲统一的任何尝试一直是白眼相视的,但它最后还是迁就了共同市场的存在,因为它最终发现(不是没有理由的)共同市场在对外政策上毕竟比较“无辜”。 但另一方面,从人们打算赋予这一建设以政治和军事的性质时起,莫斯科就惊慌起来:在苏联领导人看来,一个经济上强大、但处于分裂和没有防务力量的欧洲,显然是更好一些,即使以继续靠美国的保护(这一保护的效用无论如何在下降)作为交换条件也罢。但是,若贝尔关于防务的谈话、他要使产生于全面“冷战”时代缔结的一项防务条约的西欧联盟复生的呼吁、最后还有下一次哥本哈根欧洲“首脑会议”将要宣布的重搞政治统一的前景,所有这些都表明,一切都可能发生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有理由对苏联的反应不甚强烈感到惊奇。前此有过的发脾气的行动没有一次直接责难过法国政府和它的外长。采取这种痛苦的克制态度是由于,在勃列日涅夫缓和政策中给法国分配了“领航”的角色。因为,为避免严重损害一九七一年宣布的“和平纲领”和避免把自己在其他伙伴那里遇到的阻难公开,苏联党的领导人不能严重损害他同一个作为缓和的倡导者、并在欧洲共同体内起关键作用的国家的关系。
2. 法新社报道说:希腊新政府声明在雅典引起失望情绪
【法新社雅典十一月二十八日电】安兹鲁佐普洛斯总理今天提出的纲领在这里只引起了失望的情绪。 一些方面本来期望提出一个建设性的纲领,但是他所发表的却是关于宪法的一篇单调的长达五十分钟的讲话,讲话中夹杂着对被推翻的政权的严厉评判。 可以肯定,他的长篇的平淡的讲话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纯粹派”政府的印象,但是它还表明是一个强硬路线分子组成的政府,这个政府认为自己是希腊人民能够走的道路的唯一判断者。 看来希腊的对外政策眼下不会有什么改变。观察家对这篇讲话作了总结,他们预言将会强化国内政策,这与最近的武装政变后在本周早些时候看来会出现的情况相反。同时,反对派人士在听了这位总理的政策声明之后把新政府称作是“绝对独裁”。他们注意到他的关于政府将根据“立宪法令”暂时进行统治的声明,并且预言它不可能长期掌权。 这些人士评论说,“如果不再有任何宪法的话,那么人们就为所欲为”。他们强调了新内阁的“极端软弱”。 他们说,这位总理的讲话的语调是恫吓性的,特别是对学生和地方法官是如此。 【美联社雅典十一月二十九日电】一位学生领袖在安兹鲁佐普洛斯总理二十八日晚间发表广播演说以后得出结论说:“它是老政府的继续。”安兹鲁佐普洛斯在演说中表明,希腊新的军政府不准备很快在这个民主发源地恢复民主。 【美联社罗马十一月二十九日电】自我流亡的一位希腊政客今天对雅典新政府的政策声明表示失望。他要求希腊的新领导人“不要那么含糊”,并表示以前的政党愿意给予帮助以实行“新方针”。 中间派联盟的前议员、与保皇的及温和的政客有密切联系的律师库拉托斯说,他是反映著名的流亡领导人的意见,这些领导人宁愿等着看,然后再就雅典新政府发表公开声明。他说,希腊总理安兹鲁佐普洛斯星期三向全国发表的声明不能令人满意,有使希腊人民感到失望的危险。
3. 英报报道:《莫斯科对法国人不相信苏联的意图感到愤怒》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十一月三十日刊登哈格罗夫二十九日从巴黎发的报道,标题是《莫斯科对法国人不相信苏联的意图感到愤怒》,摘要如下: 对俄国人来说,对一些迹象是不会看错的:从巴黎刮来了较冷的风。他们认为,戴高乐派以前对“和缓、谅解与合作”表现的热情已为对俄国意图根深蒂固的怀疑所取代。 俄国人已用日益明显的不愉快的表示作了回答,最近的一个表示是《文学报》上的一篇文章,文章批评了法国外长若贝尔,但事实上没有点他的名。 若贝尔上周在西欧联盟议会上再次对和缓表示怀疑,并强调欧洲必须为自己的防务承担责任。该报对此感到遗憾。 莫斯科的这种不愉快的表示是不是据传勃列日涅夫明年初在俄国的某个僻静地方与蓬皮杜总统会晤一事已经推迟的原因,这是另一个问题。 法国专家们倾向于认为,勃列日涅夫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急于会见蓬皮杜,如果他真的觉得法国正在滑回美国轨道的话。 显然使法国共产党和俄国人不快的是若贝尔十一月十二日在对国民议会的对外政策讲话中提到俄美对世界的“共管”。俄国人认为法国政府是欧洲不依附美国而独立的保障(是防范德国的一种保证),现在看到法国政府使用了和中国人相同的语言,这一定是特别使他们恼火的。 俄国人认为同美国的协议就是全部的安全。对俄国人来说,法国外长强调欧洲保持警惕和作好准备并强调要有一个欧洲防务组织,这是可诅咒的。他们准备接受欧洲共同体的存在是生活的现实。但是,与大西洋联盟紧密结合在一起,将来可能有自己的防务组织的一个在政治上统一的欧洲,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4. 希一部长说现政权是过渡性的
【法新社雅典十一月三十日电】总理府部长康斯坦丁·拉利斯昨晚单独接见法新社记者时说:“我们的政权可以称之为过渡性的共和政权。” 拉利斯除了其它职务外还任情报部长。 拉利斯强调说:“这个临时政权将继续到举行选举时为止。” 记者问,要举行选举必须先具备哪些条件。拉利斯说:“首先,人民必须平静下来。比方说,如果下周举行这种选举,就有可能带来复杂情况和失望。”
5. 美报报道:《莫斯科向中国发出不同寻常的友好照会》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十一月二十六日刊登该报记者罗伯特·凯泽从莫斯科发回的一条报道,题目是《莫斯科向中国发出不寻常的友好照会》,全文如下: 在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访问印度的前夕,苏联昨天向它的共产主义对手、印度的巨大邻邦中国作出了一个不寻常的姿态。 这个姿态就是苏联政府致中国政府的一个电报,它有意张扬地感谢中国人在苏联国庆节十一月七日发来的贺电。 苏联各报均予以刊登的这一回电,重新提出了莫斯科的关于同中国人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和互不使用武力条约的建议。 外交专家们说,对于象中国人十一月七日电报这样的贺电,苏联很少予以公开答复。 苏联还等了两个半星期才答复中国人,这表明发表这一回电的时间是故意安排的。星期一(二十六日),勃列日涅夫开始对印度的正式访问,而中国人一定会认为这一访问具有反华意图。 苏联的这一电报,可以看作是一个企图,即重申莫斯科愿意弥合与北京的争论,从而防止中国人批评勃列日涅夫的印度之行。
6. 塔斯社报道:《〈真理报〉评勃列日涅夫访印》
【塔斯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九日电】题:《真理报》评勃列日涅夫访印 《真理报》今天写道,“可以有充分理由地说:勃列日涅夫访印是苏印关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是国际生活的重要事件。” 该报接着写道,不难看出,有人对加强苏印友谊是不满的。这几天来在西方某些报纸上可以看到对苏印关系内容的不少捏造言论。那些歪曲苏印关系内容的人首先担心的是他们的私利,他们抱有一种成见。该报在来自德里的报道中指出:“北京领导人也在对苏印两国人民友谊的敌人的不和谐的大合唱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些旨在破坏苏印友谊的越来越多的谣言没有一天不出现。但是,人们认为这些谣言是无意义的,因为北京领导人对世界上发生的积极变化表现出的盲目的怨恨只能说明他们自己的本性。”
7. 萨哈罗夫向苏当局要求准他携全家访美
【美联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九日电】持不同政见的科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二十九日说,他已要求苏联当局准许他访问美国,他愿意冒他可能回不了祖国的风险。 这位苏联的氢弹之父在他的莫斯科寓所对西方记者说,他是在十一月二十一日开始办申请出境签证的行政手续的。 萨哈罗夫说,如果他获准,他就将带他的妻子,两个晚子和两个晚女,一个女婿及其小婴孩一起去。 这位核物理学家说,他是在约五周前下定决心尝试申请去美国的。他已被邀请去普林斯顿大学讲课。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赫尔曼·菲什巴赫发出了保证支持萨哈罗夫及其家庭的正式邀请。 萨哈罗夫说,他无法估价他获准出走的可能性。由于他直率地批评官方限制国内民权自由,他在苏联报纸上遭到猛烈攻击。 有记者向萨哈罗夫问及苏联的另外两个知识分子(发生学家若列斯·麦德维杰夫和物理学家查利泽)。他们已获准出国访问,而苏联官员竟然在外国吊销了他们的护照。 萨哈罗夫说,他可能回不了祖国这一风险是“不能忽视的”。 记者还向他问及小说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后者不愿去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奖金,因为他担心苏联不让他回国。 萨哈罗夫说,“索尔仁尼琴决定不冒这个风险。我决定冒。” 这位物理学家是在他从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的菲什巴赫收到通常的书面邀请之后提出申请的。这项邀请包括马萨诸塞州的州秘书约翰·达沃伦的一项证明书和美国国务院的一项支持性文件。 国务院的证明邀请的文件具有“证明官”弗朗西斯·菲柳斯写的国务卿基辛格的签名。 【路透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九日电】有些西方观察家认为,当局也许宁愿让萨哈罗夫离开苏联,以便让这个仍然积极争取更多公民自由的重要人物的声音沉默下来,而且并不担心他泄露苏联十五年至二十年以前的科研方法。 【本刊讯】美《纽约邮报》十一月二十九日报道,萨哈罗夫从莫斯科打电话给国际人权联盟的工作人员说,他的目的是到纽约接受该联盟十二月五日颁发的人权奖金,并接受普林斯顿大学的建议到该校讲学一年。 国际人权联盟是一个非官方组织,同联合国有联系。 它的人权奖金过去曾授予原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和原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负责人戴维·莫尔斯。 该联盟工作人员说,萨哈罗夫在电话交谈过程中接受了这一奖金,并且说他希望能够在十二月五日亲自来接受奖金。 这些工作人员说,后来,他们给萨哈罗夫发了电报,保证给他支付来回的全部旅费。
8. 更正
本刊十一月二十三日第二版刊登《葛罗米柯同夏普会谈》稿中的“五千万乌克兰人”应为“五十万乌克兰人”。
第 3 版
1. 埃以军事会谈中断 双方军队交火半小时
【美联社开罗十一月二十九日电】埃及和以色列关于东部沙漠中的军队后撤问题的谈判今天由于意见分歧而破裂,同时双方在会谈地点看得见和听得到的地方交火三十分钟。 联合国人士说,争端是由于以色列反对在埃及人不采取他们认为相应的行动的情况下撤回自己的军队。 尽管发生了射击事件 ——这是在开罗—苏伊士公路一○一公里处附近到目前为止所发生的最严重的事件——但是联合国官员说,停火仍然有效。 这里的一些外交观察家早就料到会谈要破裂。 消息灵通的观察家说,人们曾认为今天的会谈是关键的,因为它要拟定一项协定的细节。 此间的外交观察家表示担心会谈的暂停可能加剧苏伊士战线的紧张局势。 【法新社开罗十一月二十九日电】据报道,贾马斯将军在今天的会谈之后说,局势“很糟”。 【路透社特拉维夫十一月二十九日电】以色列陆军少将亚里夫今晚说,他今天与埃及代表的会谈在两国共同作出领土让步的问题上以陷入僵局而告终。但是亚里夫在一项声明中说,虽然会谈结束时未定举行进一步会谈的日期,但是“我想我们的会谈将会继续举行”。 【中东社开罗十一月二十九日电】埃及政府官方发言人阿尼斯发表声明如下: 埃及政府今天决定,鉴于以色列在执行七三年十一月十一日签订的六点协议中第二条的问题上不断耍花招,停止在一○一公里处所进行的谈判。 众所周知,这一条规定,结束犬牙交错的状况,回到十月二十二日的战线。 以色列今天从它为执行第二条而提出的方案方面后退了,这些方案是在国际紧急部队司令西拉斯沃将军及其政治顾问参加的情况下提出的。据悉,从七三年十一月十一日至七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这十八天期间,共举行了十次会谈,其中有七次是专门研究执行第二条,即如何结束犬牙交错的状况,回到十月二十二日防线问题的。 阿尼斯宣布,埃及要以色列承担由于其不执行安理会最近的决议而产生的一切后果。
2. 南朝鲜学生反朴正熙集团的斗争更加高涨汉城数千学生连日集会示威并同警察搏斗
【法新社汉城十一月二十九日电】南朝鲜学生反政府的行动二十九日变得更加激烈,数千青年同警察冲突,并继续举行更加强烈的集会。自从这种“麻烦”于十月初在汉城爆发以来,这次是人数最多的一天。 二十九日,警察再次使用催泪瓦斯和胡椒雾枪,企图从延世大学驱走二千多青年示威者,示威者投掷石头回击。在一小时的搏斗中,恐怕已有许多人伤亡。到中午时,搏斗仍在进行中。 在其他首都地区,都有报道说学生举行了校园集会,随后并与警方对峙,数十名学生被带往警局。 甚至在警署内,还看到一些神学院的学生继续示威,高声唱歌。 今日汉城的行动中,共有五千多名学生参加。 他们今日提出一项新要求,要教育部长撤职,负起现时学校出现的遗憾情况的责任。 【合众国际社汉城十一月二十九日电】高丽大学的学生,今天连续第二天举行集会,要求南朝鲜总统朴正熙政府恢复南朝鲜的民主。 集会是在延世大学、汉阳大学、循道女子师范学院和梨花女子大学的校园举行的。 在汉城东部,汉阳大学的学生约五百名在校园内集会。他们要求朴正熙政府在经济方面切勿“过份依靠”日本。 【路透社汉城十一月二十八日电】南朝鲜防暴警察今天在这里发射催泪弹,当时有四千名女学生在汉城的梨花女子大学外面举行集体静坐示威,要求南朝鲜政府保障公民自由。学生们高呼“记取四月十九日”,她们指的是一九六○年的学潮,当时李承晚因此被迫辞职。(原载香港《大公报》) 【法新社汉城十一月二十九日电】大约四千名学生,冒着零下的冬天严寒天气,星期三晚在汉城梨花女子大学校园内举行反政府的午夜集会,拒绝回家。 在学校的大礼堂,那些彻夜的祈祷者要求学术自由,直至天亮。在那里,他们的家长及教师亦陪同女学生一起熬夜。
3. 朴伪文教部下令大专院校提前放寒假
【合同社汉城十一月十九日电】大专院校很快将提前放寒假,这显然是为了防止再发生学潮。校方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本学期将比平常提前大约十天结束。他们说,这是文教部下令赶忙结束这学期学习的,因为学生集会和罢课继续在各地进行。
4. 美报报道:《不邀请巴勒期坦人参加和谈》
美国会人士说美苏商定在中东和谈开始阶段不邀请巴勒斯坦代表参加,是为了避免在预备性会谈中可能出现分歧 【路透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九日电】国会人士今天说,美国和苏联已达成协议,不邀请巴勒斯坦代表参加阿拉伯—以色列和谈的开始阶段会议,以避免使初期的谈判复杂化。这项协议是在努力组织这次会议的过程中达成的。美国官员们说,这次会议将于十二月十七日或十八日开始。 这是当国务卿基辛格继续就中东局势问题向国会介绍情况时透露的。 一位老资格国会议员(中东事务专家)说,他从政府官员们那里了解到,之所以作出不邀请巴勒斯坦人的决定,是为了避免在预备性会谈中出现复杂的和可能引起分歧的问题。 但是,看来大门还没有关死,可能在晚些时候邀请巴勒斯坦人参加。 【本刊讯】美《巴尔的摩太阳报》十一月二十九日刊载一篇报道,题目是《不邀请巴勒斯坦人参加和谈》,摘要如下: 可靠的外交人士昨天说,美国和苏联已经商定,将不邀请巴勒斯坦代表参加中东和平会议,至少在会议开始是如此。 这些人士说,在会议举行时,只有以色列、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出席会议。 根据目前的计划,两个超级大国和瓦尔德海姆将参加会议。 这些人士说,已经向参加会谈的四个中东国家提出了一份拟议中的请柬的草稿,以便听取它们的意见。 这些人士说,这个草稿是由美国和苏联准备的,以便一俟以色列和阿拉伯人同意其条款就由瓦尔德海姆正式发出。他们说,这些条款提出了进行谈判所要依据的条件。 根据这个草稿,会议将在晚些时候决定其他方面是否可以参加会谈。这样,在作出决定时以色列和约旦都将有发言权,而以色列和约旦都是强烈反对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突击队组织其他领导人参加会议的。 在仍然有待消除的障碍中包括埃及坚持的这一态度:在苏伊士运河西岸的以色列军队至少要退回到开罗坚持他们在十月二十二日持有的阵地。了解以色列方面意见的外交人士昨天在这里暗示,现在由停火线上的以色列和埃及将领谈判的这一问题,可能必须在和平会议上才能解决。这可能不会使埃及满意,从而可能使日内瓦会议推迟。 这里的外交人士说,国务卿基辛格告诉以色列说,美国和苏联官员不会参加所有会议。这样将使以色列和阿拉伯人单独留在同一房间里,如果阿拉伯人事实上同意这一点的话。
5. 梅厄就阿拉伯国家最高级会议发表谈话
说阿拉伯最高级会议为以参加和会提出了不可能接受的条件;耶路撒冷必须仍然是以色列的首都 【合众国际社耶路撒冷十一月二十九日电】果尔达·梅厄总理今天说,阿拉伯最高级会议为以色列参加中东和平会议提出了“不可能接受的条件”。她对一批来访的美国犹太人领导人说,以色列认为,定于十二月十八日举行的日内瓦会议遇到“许多障碍”。 【美联社耶路撒冷十一月二十九日电】果尔达·梅厄总理今天说,在被占领领土上的犹太人定居点“是在我们对我们所需要的和可以保卫的边界的概念之内”。她的这番话就是间接地概述了以色列想在一项和平协议中保留的阿拉伯领土的范围。 自从一九六七年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在叙利亚的被占领的戈兰高地上,在约旦河沿岸和加沙地带西南部建立了农业定居点。所有这些地区都是以色列认为对它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地区。 这位七十五岁的总理在对美国犹太人领导人发表谈话时谈到了下列问题: ——耶路撒冷必须仍然是“统一的,是以色列的首都”,是可以自由进入一切基督教和穆斯林圣地的通道。 ——以色列不会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领导人阿拉法特举行谈判,因为他“不是一个国家的代表,他是一个组织的代表,而这个组织的政策是要摧毁我们”。 ——耶路撒冷期望就领土问题分别与各个阿拉伯国家谈判,“就和平原则……在和平以后我们如何共同生活”与所有有关的阿拉伯国家谈判。
6. 美报报道:《访印的苏联助手指责印度记者的报道》
【本刊讯】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十一月二十九日刊登该报驻新德里记者普兰·萨巴尔瓦尔发回的一则消息,题为《访印的苏联助手指责印度记者的报道》,全文如下: 正在印度访问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列·勃列日涅夫的发言人昨天晚上谴责《印度斯坦时报》记者“不称职”,“理解力差”和“报道失实”。 发言人列·扎米亚京是在就勃列日涅夫先生同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的会谈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时讲这番话的。 《印度斯坦时报》记者在听了扎米亚京先生的指责后回嘴说:“不称职的是在另一方。” 外国官员对印度记者团的老资格成员如此不礼貌,这还是第一次。 扎米亚京先生虽然指摘了这名记者,但是没有具体说明他所不同意的是哪一部分报道或者是哪些观点。 在勃列日涅夫先生访问这里期间另外还发生了一些误解。 在印苏文化协会的集会上,印度记者在勃列日涅夫先生和其他主要人物讲话之后不久想离开会场而走不脱。 印度记者的旁边坐的是佩戴着记者证的苏联保安官员,这些人推印度记者们在座位上重新坐下来,对他们说会不开完不能走。记者们在印度官员的注意之下安安静静地坐着,不想扰乱集会的进行。 另一桩使俄国人感到恼火的事情是,有消息说,在勃列日涅夫先生到达时和为他举行其他公开的礼仪性活动时,到场的群众是用钱雇来的。但是有一则流行的笑话把事情说成这个样子: 勃列日涅夫先生对甘地夫人说:这么多的群众你是怎么搞来的? 甘地夫人:我看是两个卢比(大约二角五分美元)一个人吧。 勃列日涅夫先生:在我的国家里,他们要是不来的话是每人罚款一个卢布。
7. 就苏发言人指责印报记者印两个新闻工作者组织提出抗议
【路透社新德里十一月三十日电】印度的两个记者协会对苏联发言人对属于这两个协会之一的一名成员的能力问题的批评提出了严厉的抗议。 这两个组织——全国新闻工作者联合会和德里新闻工作者协会——昨天发表一项声明说,它们对扎米亚京的讲话感到强烈不满,这样说话是缺乏礼貌的,而且表明他不了解印度的民主制度。 声明说,“虽然扎米亚京先生有自由对关于他向报界介绍情况的报道的真实与否保留他的看法,然而,他无权评判我国的一位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地位。 “我们认为,仅仅因为一位印度记者的报道不合扎米亚京先生的兴趣就说他不称职,这是这位苏联发言人对专业表现出高度不尊重。他本应该知道印度报界在其中进行工作的民主制度的复杂情况。 “扎米亚京先生还表现出缺乏礼貌,而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发言人在他的新闻发布会上本来应该是不欠缺礼貌的。”
第 4 版
1. 威尔逊·刘易斯文章:《中国这个默不作声的伙伴》
【本刊讯】《纽约时报》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九日刊登约翰·威尔逊·刘易斯写的一篇题为《中国这个默不作声的伙伴》的文章,全文如下: (原编者注:刘易斯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中国政治问题的教授)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核国家的地位对超级大国的估计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正在成为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的一个默不作声的伙伴。 由于苏联——和美国——同意一九七二年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这就增加了中国的每一枚进攻性导弹的“价值”。由于中国的弹头击中不设防目标的可能性有了增加,这就在颇大的程度上增加了这些导弹的威慑作用。苏联在签订条约之前曾认真注意到事情将会是这样。冒这种风险是因为第一阶段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达成的协定中有例外条款,而且如果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就可能使北京得到好处。 因此,早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第一阶段,中国就开始影响战略武器谈判的前途了。这种结果过去和现在都是中国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莫斯科,最近同我讨论过这件事情的专家认为,目前一轮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仍然可以在没有“中国问题”的严重干扰的情况下结束。在苏联首都,人们对我说:“时间还允许大量减少核运载工具。可能会达成一个协定,规定分阶段地减少运载工具,也许是比方说在三年之内减少百分之三十。” 俄国人表示,这样可以有助于促使中国人参加国际控制军备的讨论。第二阶段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可能提供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机会,来使有关中国的这些考虑可能同苏联的战略要求和大量减少导弹的做法一致。大量减少运载工具的前景,可能使中国重新考虑它长期反对象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达成的协定那样的军备控制协定,因为这样将比任何可以设想的中国力量的增长更能够改变力量对比。可是,中国容易受到把它解除武装的第一次打击的局面,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因此,单是由于这个原因,北京大概会对军备谈判谨慎行事。因为控制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运载工具的可能性正在迅速消失,减少运载工具可能是第二轮会谈中达成有意义的协定的唯一希望。如果不是这样,不但第一阶段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成就会受到损害,中国也会感到不得不加速它的武器部署。 莫斯科可能过分强调对中国的担心,以加强它的讨价还价地位,不论它实际上对中国的能力和意图作怎样的估计。为了改变会谈的步调和方向,苏联可能制造担心会谈陷入僵局的恐惧心理,即由于苏联一心想到中国而在将来使会谈陷于瘫痪这样一种威胁。这是可能的,但是莫斯科遵守使第二阶段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取得进展的诺言大概将占主导地位。一旦中国问题表面化,它的突出地位将是实在的,而不是策略上的考虑造成的。 第三阶段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不可避免地将同中国的核计划有更密切的关系。鉴于这项计划的明显的方针,中国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所占的越来越突出的地位不会因中苏国家关系的改进而改变。政策可以突然改变,但是基本的军事事实将不变:中国的导弹可以袭击苏联的腹地。 目前,看来俄国人对中国核力量增强的威胁感到不安的程度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一两年前,一九六九年边境冲突在他们的心理上引起的震动仍未消失。据他们自己说,事实证明中国的边境部队是比预料的要厉害得多的对手。在这以后,由于苏联把大量军队调到西伯利亚和蒙古,中国内部发生政治变化,同美国签订了协定,再加上时间的转移,苏联几乎是普遍地一心想到大概要同中国摊牌的局面缓和下来了。同样重要的是,由于紧张关系局部地得到缓和,因而对俄国关于北京战略意图的估计可以进行最起码的辩论。一旦可以清楚地看出苏联领导人大概不会下令对中国进行先发制人的袭击,北京便加紧执行它的导弹计划,并且开始尽量利用成为一个核国家的政治利益。周恩来总理使中国发动了外交攻势。 可是迄今为止周的政策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就有赖于一些条件,这就是苏联的克制态度和苏美在中国问题上存在的基本意见分歧,现在这些条件可能正在消失。中国在对军备协定一味抱敌对态度的气氛下部署核力量可能成为引起中国所最不希望出现的局面的原因之一,这种局面就是:美国和苏联通过部署多弹头导弹而大大增强力量,对中国的安全的威胁增加。因此,周恩来的政策的前提可能大为削弱。因而第二阶段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但对美国和苏联来说是这样,对中国来说也是这样。这位默不作声的伙伴可能不得不重新考虑它手上的牌。
2. 美新处报道:《一九七三年十一月美国对外活动概况》
【美新处十一月二十九日电】题:一九七三年十一月美国对外活动概况 由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十一月中在北京举行的会谈,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势头有所增加。 陪同基辛格访问的美国官员们说,十一月十四日发表的公报在正常化的方向以及步调问题上表现出很大程度的意见一致。 美国官员们列举了四个理由说明十一月十四日公报比一九七二年二月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前进了一步。 一、把上海公报中的总原则扩大了,超出了亚洲—太平洋地区,达到了总的世界范围。上海公报说,不论中国还是美国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十一月公报把这个原则扩大到“世界的任何其他地区”。 二、新的公报对在具有权威的级别上美中继续进行磋商的必要性的问题上的一段声明的措词比上次有力得多了。 三、中国关于正常化取决于什么的一段声明中的意义有微妙的不同,这表明有了重大的发展。公报重复了一九七二年二月公报的措词:“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然后新公报接着说:“中国方面再次表示,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只有在确认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美国官员们强调,这些声明构成了探索两国关系朝外交承认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四、十一月公报还要求使驻在彼此首都的联络处在质量上适合当前的情况,商定明年在人民之间进行若干新的交流项目,并申明发展贸易是符合共同的利益的。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九日电】(记者:斯潘塞·戴维斯)新提名的助理国务卿英格索尔在批准他的提名的意见听取会上回答参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富布赖特的问题时说,大陆中国、苏联和北朝鲜正在加强它们的军事力量。 关于同台湾的关系,他说:“我们让台湾和北京去决定它们将以什么方式凑拢在一起。我们将继续同双方都保持关系。”
3. 墨西哥《日报》文章:《赤脚医生》
【本刊讯】墨西哥《日报》一九七三年十月十日和十二日连载安娜·迈雷娜写的文章《赤脚医生》,摘要如下: 早在一九六五年以前多年,毛的中国培养赤脚医生这样的事,在墨西哥是有过先例的。一九六五年,毛主席亲自发出一个号召:“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而墨西哥为了同一目的而发起的运动还要早,拉萨罗 ·卡德纳斯总统在一九三四——一九四○年任职期间,通过所谓农村医生发动了这一运动。 但是,老实说,同前者相比,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农村医生运动结果是失败了。 同中国现在的赤脚医生相比,墨西哥农村医生接受的高级理论培养,反而使这些农村医生脱离了派他们去工作的农村。与此形成对照,中国赤脚医生所受到的训练,只不过是学会使用一百种药品(有的是预防,有的是用来减轻农村几十种常见病)和掌握人体三十个主要部位的针刺基本知识。赤脚医生通过三个月至六个月的训练班获得这一些基本的知识,他们的能力同当代医学标准相比,当然是极有限的。但是,这种医疗科学的基本技能已经证明大有用处,至少比我们国家许许多多偏僻地区依然通行的巫医要有效得多,危险要小得多。中国赤脚医生另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他们永远不放弃当农民,而是打着赤脚,同公社社员肩并肩地在稻田里干活,拿同样的收入,继续凭他们田间劳动所得的工分生活。 我们的更大错误是,企图强迫我们那些受过高级专门训练的医生下去长住在小村庄里。这就忽视了一点,即目前任何一个医生都不能独自工作。在这种医生背后,还有一大批班子:试验室人员、X光技师、麻醉师、专门护士。 这样一来,当然同时需要一个拥有当代科学所要求配备的整套设备。最合理的做法是,不把这类医生派到农村去,而让农民自己回到农村去,这正是墨西哥社会保险局在卫生所、诊疗所和医院所做的工作。 我们在医疗方面的缺点是,没有及早造成一支赤脚医生的队伍来治理各种小病、蝎子螫伤和蛇伤、轻微的眼鼻喉感染、水肿病以及搞好环境卫生等等。 从中国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在全世界传统医务学校已告失败的地方,培养劳动者兼医生做出了成绩,基本的方法是从实践中培养,而不脱离自己原来的环境,因为这种医生的生活来源依然同一个农民的收入一样。他们所有人的要求是:让我们雪中送炭,而不要锦上添花。
4.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主席谈中国医疗成就
【美联社马尼拉十一月十九日电】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主席今日说,他对中国在医疗上的成就“印象十分深刻”。 世界卫生组织主席马勒医生在到中国进行九天访问后抵达马尼拉。 他说:“我对中国以微小的费用,但发挥巨大的积极性,在医疗卫生上获得的成绩,印象十分深刻。”他特别举出针刺,以及显然已被消灭的性病和传统的小儿疾病。 马勒医生说:“如果你看见那些儿童,你就会感觉到统计数字和他们所受到的照顾是一致的。” 他说,赤脚医生是由自己的同胞选出来的村民,他们被训练做简单的医疗工作,发挥很大的积极作用,并似乎在改善卫生方面有所贡献。他说,他们证明在推广控制生育计划方面获得很高的接受率。 马勒医生说,在上海,他获悉出生率在三年内从千分之十七至二十降至千分之十。 他说:“最流行的避孕法是吃药丸。”又说,晚婚似乎是削减人口增长的最有效因素。他说,中国的平均结婚年龄是男子二十六岁,女子二十五岁。
5. 蓬皮杜决定将毛主席赠给他的书送给法国国立图书馆
【本刊讯】法新社十一月十二日播发一条消息说,蓬皮杜总统决定把九月十二日在北京同毛泽东主席会谈时,毛泽东主席赠送给他的毛泽东著作送给法国国立图书馆。 这些著作是一本毛主席诗词毛笔手稿文集的复制品,一本毛主席的三十七首诗词文集和毛主席的一首题为《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诗的手稿复制品。
6. 惠特拉姆说外国政府和澳政府都只能承认一个中国政府
【本刊讯】《澳大利亚人报》十一月三十日刊登一篇题为《只有一个中国》的报道,摘要如下: 惠特拉姆总理昨天说,外国政府和澳大利亚将来的政府都只能承认一个中国政府。 他说:“事实是,承认一个中国政府或同它建立外交关系只能以只有一个政府为基础。” 惠特拉姆说,任何国家想同时承认北京和台湾的两个敌对的政权是不可能的。 他说:“世界上每一个政府都必须对此作出选择。”他是昨天在众院回答基伦的问题时讲这番话的。 惠特拉姆说,澳大利亚现政府和前政府都认为同中国保持外交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争议一直是承认哪个中国的问题。 他说,三十多年前澳大利亚就同中国建立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