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11-30

第 1 版

1. 外电报道:阿拉伯国家最高级会议闭幕

阿盟秘书长里亚德说,会议认为团结是十月六日以后阿拉伯国家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要维护阿拉伯的团结和统一    【路透社阿尔及尔十一月二十八日电】阿拉伯国家的国王和国家元首们今天在这里结束了三天的最高级会议,通过了一项宣言,宣告他们愿意为实现中东的公正和平作出贡献,同时提出了他们对实现解决的条件。    他们说,他们的和平条件是:“以色列立即撤出全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特别是耶路撒冷”,“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确定不移的民族权利”。    宣言说:“除非这两个条件得到履行,否则指望中东出现除了使爆炸性的局势恶化和开始一系列新对抗以外的任何情况只是幻想。”    宣言证实了下述预言: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将支持埃及和叙利亚在下个月同以色列开始和平谈判。十二月十八日在日内瓦举行和平谈判是预计的日期和预计的地点。    宣言还表明,阿拉伯世界正计划为将来谈判失败时进行战斗而加强军事实力和合作。    【美联社阿尔及尔十一月二十八日电】阿拉伯国家的国王们和总统们早些时候由于达成了一项幕后妥协而避免了在游击队领导人阿拉法特的地位问题上发生分裂,为阿拉法特参加同以色列的拟议中的和谈铺平了道路。    但是,最后宣言没有明确提到预定于十二月十八日在日内瓦开始的这一和谈。    最高级会议重申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发言人,但是没有为建立巴勒斯坦流亡政府采取步骤。    在全体代表参加的闭幕会议上所有发言者都要求阿拉伯国家保持团结,并且提醒阿拉伯各国作好准备,在和谈破裂时重新进行战斗。    这十六个阿拉伯国家的政府以及巴勒斯坦各解放组织就阿拉伯国家在日内瓦会谈中应持的态度,以及就一旦陷入僵局时应采取的军事和经济行动通过了若干项决议,对其中的大部分决议保守秘密。    埃及总统萨达特说,阿拉伯国家“决不会放弃我们的一寸领土。必须归还全部被占领的土地,必须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全部权利”。    萨达特又说,阿拉伯各国人民在寻求和平的同时还必须继续作好准备,“为使我们的正义斗争取得胜利而作出无限的牺牲”。    【中东社阿尔及尔十一月二十七日电】阿盟秘书长里亚德今晚宣布,阿拉伯最高级会议明天将通过几个声明:致非洲国家声明,致社会主义国家声明,致西欧国家声明。    他说,阿拉伯外长将组织一些代表团于最近访问亚洲和西欧的一些国家。    里亚德接着说,阿拉伯国王和首脑已决定阿拉伯最高级会议每年召开例会一次,下一次阿拉伯最高级会议将于明年四月召开,事先要随时作好准备,一旦时机适合就立即开会。    阿盟秘书长在声明中阐述说,阿拉伯国王和首脑的例会,除某一成员国要求在自己首都召开以外,都将在阿盟总部召开。    他说,阿拉伯国王和外长今晚已决定,必须加强阿拉伯—非洲关系,并责成阿盟秘书长采取特别措施,保证加强阿拉伯—非洲的关系。    秘书长在声明结束时评论阿拉伯最高级会议时说,国王和首脑们都抱着团结合作的精神,他们一致强调,他们极为关切阿拉伯人的团结,他们认为,团结是十月六日以后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他们还强调要维护阿拉伯的团结和统一。    【合众国际社阿尔及尔十一月二十七日电】阿拉伯世界领导人今天决定暂时免除对日本和菲律宾减少石油供应。里亚德说,由于日本和菲律宾支持阿拉伯权利,因此,在一个月内不对他执行减少石油供应百分之五的决定。    欧洲国家被免予减少石油供应一直到十二月底为止。今天的决定意味着日本和菲律宾也受到豁免。

2. 美报报道:《勃列日涅夫访印目的是对付中国》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十一月二十七日刊登刘易斯·西蒙斯二十六日发自新德里的一篇报道,标题是《勃列日涅夫访印的目的是对付中国》《苏联人以援助拉拢印度》,摘要如下:    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带着印度希望是大量经济、军事和政治礼物的东西到达这里,来同英迪拉·甘地总理进行深入会谈。    访问结束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将会确信,苏联作为一个亚洲强国的形象更鲜明,有五亿八千万人的力量与中国相抗衡,印度比任何时候更依靠苏联的友谊。    双方的立场是明确的。俄国人有政治上的需要,印度人有经济上的需要。    俄国人对印度在不结盟国家中的显著地位也认为有重大意义,而且无疑希望在这些国家中加强他们的影响。而且这还是为了抵消中国人在不结盟国家中取得的成绩。    这次访问是在许多印度人确信美国对印度失去了一切兴趣,事实上是对整个南亚失去了一切兴趣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的时候进行的。    勃列日涅夫知道,印度武器的任何大规模的改善都会立即引起印度传统的敌人——巴基斯坦——的公开反对。在关系长期恶化以后,俄国人正在开始改善它同巴基斯坦的关系,因此勃列日涅夫现在不大可能冒这种风险,特别是因为印度在军事上已经大大超过了巴基斯坦。    相反地,俄国人却非常希望苏联海军能获得在一个印度港口停泊的权利,虽然印度政府极力否认这种可能性。    大多数分析家认为印度会给勃列日涅夫以任何特殊的停泊权利是可以怀疑的,如果原因仅仅是因为这样做将会激怒它在印度洋上的邻国的话。    为了同样的理由,印度不大可能对勃列日涅夫的另一个心爱的计划——亚洲集体安全计划——作过分认真的许诺。    尽管如此,观察家们断定勃列日涅夫会设法要甘地夫人发表某种声明,一般地表示赞同集体安全计划。他们还断定会谈结束时发表的公报也要谈一些关于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方面的事。    总的说来,勃列日涅夫的访问不大可能产生任何惊人之事。

3. 印报说苏印将签订一项十五年经济合作协定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十一月二十八日电】苏联党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今天再次会晤,为一项预计会给印度提供长期经援的协定作最后润色。    今天印度报纸上发表未经证实的消息说,会谈已导致拟定了一项为期十五年的印苏经济、科学和技术合作条约。    据报纸上的消息说,这项条约将包括苏联在长达十五年的期间对印度的经济发展所作的承诺,将涉及炼钢、重型机械制造和石油勘探这一类的项目以及农业。    双方的新闻发布官都没有明确表示苏联想要得到什么报答,但是有迹象表明,俄国人将继续力促印度支持亚洲集体安全体系。    人们继续在推测,苏联还将谋求为其海军舰只取得在印度洋上的港口停泊的便利。印度由于担心损害它作为一个不结盟国家的形象而不敢大胆答应这一点。

4. 《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勃列日涅夫------英·甘地会谈:《苏联的亚洲安全计划在会谈中占重要地位》

【本刊讯】印度《印度斯坦时报》十一月二十八日刊登该报记者采写的一篇报道,题为《苏联的亚洲安全计划在勃列日涅夫和总理的会谈中占重要地位》,摘要如下:    勃列日涅夫在今天同英迪拉·甘地举行的第二次会谈中,对他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计划作了一个间接暗示;他说,他期望能按照莫斯科的欧洲安全建议的格式来塑造亚洲集体安全体系。    勃列日涅夫在这次最高级会谈中坚持,欧洲安全的概念是基于欧洲各国间不论其意识形态如何实现政治和缓和经济合作这种原则。他还暗示,把同样的原则运用于亚洲和其他地区的时候已经到来了。    担任勃列日涅夫发言人的塔斯社社长扎米亚京今晚对记者们说,苏联领导人阐述欧洲安全概念的含意是明显的,虽然没有具体讨论勃列日涅夫的亚洲集体安全计划。    他在回答新闻记者们提出的问题时,还主动地根据勃列日涅夫在最近莫斯科世界和平大会上的讲话和显然没有引起外界注意的莫斯科的其它官方言论阐述了勃列日涅夫对这个计划的见解。    扎米亚京谈话中出现的新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应该是一个多边协议。他不同意印度共产党的下述看法:一九七一年签订的印苏条约和随后签订的印孟条约就等于是勃列日涅夫的计划已经在实施了。他指出,上述两个条约是双边条约,因而也就够不上勃列日涅夫计划的标准。    第二,扎米亚京认为,正象欧洲国家目前正在举行讨论它们安全问题的会议一样,这个集体安全体系只能在亚洲国家举行一次会议之后产生。他说,苏联的计划并不排除任何一个亚洲国家参加这样一次会议。例如中国。但是,正象联合国不顾中国的反对在执行它的许多维护和平计划一样,他不愿意给中国以否决权。    扎米亚京说明的第三点是,集体安全体系只能作为一个逐步发展过程的最高点,即在亚洲各国接受了和平共处、经济合作与和缓这些原则的时候才能产生。在谈到这里的时候,他强调说明了印苏条约和印孟条约的重大意义,因为签订这两个条约的缔约国接受了共处、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以及成为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基础的其它一些原则。    【美联社新德里十一月二十七日电】勃列日涅夫今天向亚洲推荐了欧洲和缓的样板,这显然是要为他的得意计划——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打基础。    印度官员们没有表示勃列日涅夫从英迪拉·甘地总理那里得到了什么反应。    苏联代表团官方发言人扎米亚京说,勃列日涅夫强调,“和缓并不是只局限于一个大陆的事”。    扎米亚京说,勃列日涅夫对甘地夫人说:“和平共处原则应当成为国际性的世界范围的原则。    “苏联的信念是,合作应当从欧洲扩展到包括亚洲在内的其他大陆。”    扎米亚京说,这位苏共首脑向甘地夫人扼要地说明了莫斯科在对外政策问题上的总的看法,然后“阐明”了它对一些具体形势的看法。    扎米亚京说,“我们的想法是,逐步发展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及在和平共处的原则上建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当记者问到如果没有中国参加,这个体系是否行得通时,扎米亚京说:“当然,即使有一个国家反对,问题还是应该讨论并予以解决。”    【德新社新德里十一月二十七日电】苏联发言人只是说,莫斯科拟出了一项确保所有亚洲国家和平共处的协定,各国均可自由参加这项条约。    观察家们指出,这位发言人设法避免“安全体系”这个词儿,显然是为了减轻印度对带有军事联系味道的任何条约的反对。

第 2 版

1. 勃兰特到巴黎同蓬皮杜会谈后返波恩

【美联社巴黎十一月二十七日电】西德总理勃兰特和法国总统蓬皮杜的两天最高级会谈于今天结束,紧接着勃兰特便去奥利机场飞回波恩。    【法新社巴黎十一月二十七日电】西德总理勃兰特今天要求九国经济共同体成立一个机构,以便就石油危机相互磋商和交流情况。    他是在这里与蓬皮杜总统举行的两天最高级会谈中提出这个建议的。这是法德高级会谈(今年举行的第三次)所产生的少数几个具体意见之一。再过两周稍多一点,计划中的共同体最高级会议就要在哥本哈根举行。    两位政治家还消除了最近关于两国对欧洲防务问题的态度的一些误解。    【法新社巴黎十一月二十六日电】勃兰特总理和蓬皮杜总统今天上午在他们历时一个半多小时的第一次密谈中,主要谈了欧洲的能源危机。    首先是就双方在石油危机以后经历的经验交换看法。两位政治家还讨论了能源问题短期和长期的各个方面。    【法新社巴黎十一月二十六日电】在今天下午的第二次会谈中,勃兰特和蓬皮杜讨论了:    一、经济和货币联盟问题,主要是这个联盟向第二阶段的过渡问题。二、区域政策,主要是区域活动基金的筹措以及共同体在这方面的行动方式问题。三、勃兰特总理谈了共同体的社会政策。四、两位政治家就共同农业政策交换了意见,两国政府在这方面没有分歧。    【美联社巴黎十一月二十七日电】一些人士昨天傍晚说,勃兰特总理和蓬皮杜总统第一天的会谈结束时对石油问题取得了广泛的协议。

2. 霍姆在外国记者协会谈中东问题

【法新社伦敦十一月二十六日电】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一霍姆今天说,欧洲准备在制订一项和平解决中东冲突的办法方面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道格拉斯一霍姆在外国记者协会讲话时说:“我们并不想硬要”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但是他又说,九国最近关于中东的声明是这样一项“欧洲政策,九国中任何国家都不想背弃它”。    他强调说,九国中的两国——法国和英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理事,因而它们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发言权。    记者问到美国和欧洲在中东问题上的分歧,道格拉斯一霍姆说,美国开始认识到,在阿拉伯领土被占领的基础上是无法实现持久和平的。他强调说,从一九七○年以来,英国就了解这一点。    他又说,共同市场的意见可能并不总是同美国的意见相吻合的。英国作为共同市场的一个新成员将向美国解释欧洲的立场,并使欧洲认识到它的安全是依赖于美国的。    记者问到关于耶路撒冷和伯利恒这两个圣城最终实现国际化的问题,他说,这要由以色列和它的邻国在美、苏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协助下来解决了。    记者问到共同市场国家在石油供应方面团结一致的问题,他说,分享石油的问题还没有提出来。他说,我们的政策是使欧洲得到尽可能多的石油供应。既然我们要这样做,分享就没有必要了。    【路透社伦敦十一月二十六日电】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一霍姆今天说,如果以以色列部队继续占领阿拉伯领土为基础,中东就不可能实现任何和平。    他这样就重申了他一九七○年在英格兰北部哈罗吉特发表的一篇富有争议的讲话中采取的立场,即反对以色列继续占领。    他说:“那篇讲话不受以色列的欢迎,但是它是正确的,并且以后每一天都说明它的正确性。”    霍姆是在外国记者协会在这里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讲这番话的。    他否认了关于英国的政策“最近倾向”阿拉伯立场的说法。    为了使以色列及其邻国在撤出后不受攻击,霍姆建议陆、海上的非军事区应由国际部队来保障。

3. 尼克松基辛格同美两院议员研究中东局势如能源危机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七日电】尼克松总统今天向国会领袖们表示,他预料在阿以和谈取得一些进展之前,阿拉伯的石油禁运不会有任何放松。    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在白宫内阁办公室的一次历时近两小时的会议上同二十一名参议员和众议员研究了中东和平局势和能源危机。    参议院外委会主席富布赖特后来告诉记者们说,阿拉伯世界产油国家解除禁运的问题“取决于随着和平会议可望开始,在谈判中取得的进展如何”。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七日电】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曼斯菲尔德说,基辛格希望出席在日内瓦举行的中东和平会议,在参加北约组织部长理事会十二月十日在布鲁塞尔开始的一次两天会议以后去那里。    曼斯菲尔德说,中东问题是在这次白宫会议上讨论的唯一问题。    他说,尼克松和基辛格正在竭力安排这次日内瓦会议,以便为实现建立在联合国第二四二号决议基础上的中东的“正义和持久和平”奠定基础。

4. 美《国会记录》刊登埃勒的文章:《由于苏联谋求海上霸权而受到威胁》

【本刊讯】十一月十三日的美国《国会记录》刊登了鲍伯·威尔逊在众议院推荐的由欧内斯特·埃勒撰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海上力量:自由之锚——由于苏联谋求海上霸权而受到威胁》,详细摘要如下:    鲍伯·威尔逊:议长先生,在世界历史上,凡是出现和平的时候,维持和平的国家无不都是拥有力量的。这是历史的铁的规律,尽管是这样,我们继续看到,在苏联以空前的速度继续加强它的舰队的同时,美国的海军力量却减弱了。为了对今后世世代代的美国人负责,我们不允许这一严重情况再继续下去。    海军少将欧内斯特·埃勒在一篇文章中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这一点,    我(建议)把《海上力量》杂志十一月号刊登的埃勒少将的那篇文章载入记录,希望对于我们的同事们在这个问题上能够有所裨益。    大约三年以前,门德尔·里弗斯在临死前不久曾经严重警告国会说:“全体美国人都继承了自由这份神圣的和价值不能估量的遗产——但是这个自由……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苏联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海上强国之一……可能就是最大的海上强国……我只能警告国会的议员说,我们正处于灾难的边缘,我在国会供职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感到担心。”    自从那时以来,情况越来越坏,以致使人感到害怕。苏联海上力量有巨大的增长,以致象《战舰一览》年刊主编海军上校约翰·穆尔那样一些观察家认为的,苏联已成为世界上头号海军强国。在这样的情况面前,尽管存在着苏联和美国力量之间的差距日益增大的事实,美国仍然继续削减它的国防费用。八月底海军部宣布它将再一次大大削减力量,到本财政年度底将把舰队的现役舰只减少到五百一十八艘。    从相对意义上说,美国已经比一九三九年孱弱了(那时西方的无准备状态曾促使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现在朋友和敌人都认识到这一点。结果是,苏联已经从海上力量优势中获得了范围很广的政治上的利益,这样就使伴随着美国海上力量衰退而来的国外影响的减弱显得更为严重。    今天,俄国熊的影子甚至笼罩了加勒比海,那里不再是安全的海上边界了。长期以来被认为对美国安全至为重要的古巴,虽然偶尔还作些独立自主的姿态,越来越成为苏联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前哨据点。从冰岛到埃及冰岛是北大西洋防务的拱心石,那里的情况也同样是可悲的。它的现政府正在谋求撤出美国军队——主要是在邻近水域中进行侦察飞行的美国海军航空队,苏联人的潜艇队就是通过这些水域进入大西洋的。    第六舰队曾一度保卫在地中海享有的不受到竞争的自由。现在苏联的“第六舰队”往往在数量上超过它。大多数北非国家倾向于莫斯科,拒绝美国的军舰进行访问。在星条旗一度飘扬的地方,镰刀锤头旗占支配地位。    土耳其以南的东地中海几乎成了苏联的一个内湖。土耳其见风使舵也同莫斯科和解了。埃及曾长期在英国的保护之下,现在却欢迎苏联的援助。克里姆林宫已经取得彼得大帝很久以前曾积极谋求的在中东的一个立足点。    正当俄国熊伸掌就可以取得苏伊士运河时,它又想取得对红海南部的入口的控制。英国离开亚丁之后,留下了一个苏联人迫切想补充的真空。他们通过军事和经济援助,取得了对亚丁湾两侧的两国的控制。他们谋求在波斯湾地区获得同样的影响。几世纪来,各代沙皇都曾谋求控制中东。现在,看来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苏联的影响就通过空中和海上弥漫了整个这个具有极大的经济和战略价值的地区。失去的真空有眼光的人很久以前就要求美国加强它自己在中东的一小支力量以填补在印度洋的真空    ——当然这样一个真空已不复存在。当英国开始把它的军队撤出苏伊士以东的地区时,美国放过了时机,而苏联军舰开了进去。苏联除了自己在印度洋驻扎舰队外,他们的作战人员还在印度海军中服务,克里姆林宫帮助“中立的”印度建立了一个潜艇基地。一九七一年夏天,莫斯科和德里签署了一项互助安全条约。一些观察家认为,在这以后不久,印度军队入侵东巴“解放”当地人民并不是一种巧合。由于在地中海和印度洋驻有舰队,由于许多国家依赖铁幕的援助程度越来越大,苏联已经成为整个这个骚乱地区的主要力量。    苏联海军总司令海军上将戈尔什科夫和政治局委员们注意到了美国忽视的一些实际情况。由于苏联领导人感到在世界各地部署他们的舰队获得了巨大的好处,因此他们继续扩大他们在世界范围的能力。最近苏联舰队增加了航空母舰只是加强力量的活动的一小部分,但是这表明苏联人是怎样吸取教训的。    然而,正当苏联建造航空母舰以疯狂扩充它的海上力量时,美国舰队减少了。在一九七四年财政年度中,计划中的削减将使美国海军舰只减少到五百一十八艘,比一九六九年一月减少大约百分之四十五。甚至对珍珠港的可耻进攻也都没有使美国舰队减少到目前所计划的这么低的水平。    将近两年以前,海军作战参谋长、海军上将朱姆沃尔特在回答国会提出的一个问题的时候,把这一点说得很清楚,他说:“美国海军的力量在去年有所减弱,无论就其绝对意义而言还是就同苏联作比较相对而言,都是如此。”他的警告没有受到注意。到一九七三年底,朱姆沃尔特上将对军事形势的估计    将必然是这样:“我们已以更快的速度丧失更多的优势,从而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苏联的海军在力量上已经超过美国,——而且继续拼命扩充以加大这个差距。”生存的保证除此之外,尽管情况不断证明海上战略能使民主得到可靠保证,美国海军力量还是衰退了。美国凭着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日以后拥有的不可抗争的优势,继续执行这项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政策,今天,在一九七三年,这个寿命短促的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正在迅速消逝,代替它的是苏联统治下的和平,也就是墓地和平。    在世界史上从来不曾出现过没有实力作后盾的和平时期。人们也没有任何理由相信这一代人能够改变历史的这个铁的规律。美国现时的海军力量相对孱弱很可能鼓励苏联人采取更大胆的行动。它肯定要削弱美国的朋友们的决心,如果不加以制止,它必然要破坏美国在作出对外政策决定时的意志和智慧——假如不是已经破坏了的话。简单说来,它可能会导致另一次在大声宣告“我们时代的和平”的情况下的慕尼黑。一代人的差距多少年来一再重复的历史的惨痛教训就是以保持国家的强大来防止战争比进行战争所付的代价要小得多。这种教训之所以经常重现的原因显然是因为这是好人最难吸取的教训——他们不是根本没有接受教训,就是很快就把它忘记了。    今后几代人会问,美国的公众对单方面裁军的历史警告怎么能闭着眼睛不看呢?武器竞赛本身是不会引起战争的;一个侵略者进行一国“竞赛”,而维持和平的人袖手旁观才会引起战争。这样的竞赛今天正在进行,想到其后果都会使人感到可怕。海军力量对比对苏联有利的这种可怕的转变如果不加以制止,可能意味着美国将很快不成其为世界领袖。迟作准备就意味着永远也不能作好准备如果在危机发生时美国在海上没有作好准备,那就永远也不会有时间作好准备。同苏联力量相比,美国的军事力量现在比自从布尔什维克掌权以来任何时候都虚弱得多。美国海军现在已面临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是对付俄国的巨大的潜艇力量。由于苏联人已在装在潜艇上的核弹道导弹的数量方面取得了优势(根据目前两国的船只建造计划,这种优势是不可避免的),最恶毒的核讹诈将是容易设想的。    美国生活方式是否能继续保持下去,将取决于美国人民是否有保持它的意愿。它将取决于国家政治领导人是否明智和廉洁。要保持美国生活方式,就需要有优势力量,特别是在海上。此外别无其他办法,“缓和”决不是替代办法。

第 3 版

1. 法报评阿拉法特访苏:《阿拉法特没有保证参加和谈》

【本刊讯】法《世界报》十一月二十八日刊登该报记者雅克·阿马尔里克发自莫斯科的一篇报道,题为《阿拉法特没有保证参加和谈》,摘要如下:    不论是读一读公报,还是根据阿拉伯人士的消息,苏联—巴勒斯坦会谈的成果似乎是相当少的。阿拉法特及其朋友们特别拒绝向他们的交谈者答应参加可能举行的关于近东的和平谈判。采取这种等待主义态度,不仅是由于巴勒斯坦各组织内部出现的分歧,也是由于阿拉法特本人的小心谨慎表现。阿拉法特在进一步承担义务之前,关心的是具体地衡量阿拉伯团结中所出现的裂痕的程度和在他参加谈判受到其他方面拒绝时不致受到侮辱。换句话说,阿拉法特在选择摆在他面前的两条道路——不让步或现实主义——中的一条之前,宁愿等待阿尔及尔会议的结果。    同他们的愿望相反,巴勒斯坦领导人没有被苏联政府所邀请,而同往常一样,是由苏联亚非团结委员会邀请的。同往常相反地没有说明苏联—巴勒斯坦会谈是否是“友好的”或“兄弟般的”。十一月二十六日晚上发表的公报仅仅指出,“苏联方面表示愿意在将来继续援助和支持为争取自己的民族与合法权利而斗争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民。”    【本刊讯】贝鲁特日报《安瓦尔报》十一月二十七日发表驻阿尔及尔的一位巴勒斯坦人士对该报记者的谈话,摘要如下:    巴勒斯坦人士说,抵抗运动正走在这样一条路上:接受成立一个巴勒斯坦国的方案,作为争取解放全部巴勒斯坦领土斗争的第一个阶段。    阿拉伯国王和国家元首劝抵抗运动出席将在日内瓦召开的和平会议,而这并不要它承认以色列。不论怎样,阿拉伯国家对承认问题的立场是明确的,那就是三不:不搞和约,不搞直接谈判,不承认以色列。    这位巴勒斯坦人士说,苏联不赞成在目前成立巴勒斯坦临时政府,而是劝巴勒斯坦人参加和平会议。在关于以色列撤出占领领土这个问题上,苏联没有作出保证。此外,美国人和苏联人都一致认为必须结束中东的“不战不和”局面,必须为在该地区建立公正的和平而努力。

2. 埃及部长代表阿·沙菲在记者招待会上介绍萨达特在阿拉伯最高级会议上的讲话

【本刊讯】阿尔及利亚新闻社十一月二十七日晚报道,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部长级代表阿·哈·沙菲在当晚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介绍了萨达特总统当天上午在阿拉伯最高级会议的讲话大纲,摘要如下: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统报告了十月六日前的政治局势,并谈到作出符合阿拉伯意志和捍卫阿拉伯权利而进行战斗的决定的情况。总统说,埃及和叙利亚为这一决定及武装部队所取得的结果感到自豪。总统又说,阿拉伯战士表明了他的存在和高度的能力。    埃及总统谈到军事战斗的各个方面及其取得的极好的结果,这些结果同以色列的估计不同。总统说,以色列一直避免在两条战线上作战。    萨达特谈到所取得的、违反以色列的目标的成就。这些成就如下:    一、以色列被迫面对人们强加于它的,即进行一场在两条战线上的战争。二、以色列面对着阿拉伯空前的团结。三、以色列被迫进行一场长期战斗,这场战争迫使以色列动员它的全部力量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四、以色列遭到可观的人力损失,根据美国和苏联的估计,在两条战线上有约一百人被打死,另有成千的伤员。    萨达特总统然后对自发形成的和具有深远影响的阿拉伯团结表示高兴。这种团结无疑将继续下去,因为战斗还没有结束,而战斗随时可能再次爆发。萨达特总统说,十月六日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是一个火星。战斗已经开始了,它将一代一代地继续下去。只有军事斗争不足以决定当代的形势。我们现在走的道路是正确的。    萨达特总统强调了继续使用石油武器的重要性。他强调了这次阿拉伯国王和国家元首会议的重要性,并最后指出阿拉伯民族的团结是对将长期继续的决定命运之战的最大的保证。

3. 双方同意继续进行斗争直到解放被占领土

【法新社巴格达十一月二十七日电】伊拉克官员们说,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代表团和伊拉克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代表团,今天讨论了中东和平计划,并同意建立“一个联合阵线来反对失败主义者的计划”。这些人士说,两个代表团同意“继续进行斗争,直到所有阿拉伯领土得到解放”。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代表团是由艾哈迈德·贾布里勒率领的。

4. 塔斯社报道:《苏联代表团启程前往伊拉克》

【塔斯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七日电】题:苏联代表团启程前往伊拉克    以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苏共中央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民族院外交委员会主席鲍里斯·波诺马廖夫为首的苏联代表团,今天启程前往巴格达。    【德新社贝鲁特十一月二十七日电】苏联目前正在敦促伊拉克政府同与以色列作战的国家特别是同叙利亚和埃及采取共同的路线,这是一些巴格达人士今天所宣布的。    莫斯科本身希望巴格达支持停火,并宣布准备参加关于中东的和平会议。据悉,现在有一个由苏联共产党政治局候补委员波诺马廖夫率领的一个高级代表团在巴格达。    同样,莫斯科希望伊拉克复兴党政府说服它所支持的一个游击队组织(阿拉伯解放阵线)表示准备接受折衷解决。

5. 英《每日电讯报》评勃列日涅夫访印:《来自俄国的商人》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十一月二十六日以《来自俄国的商人》为题,刊登驻新德里记者彼得·吉尔评勃列日涅夫访印的文章,摘要如下:    苏联(给印度)的贷款已从五十年代开始时的不大数目,增加到了现在的五亿七千万英镑。当然,所有这些信用贷款,都是限定用于购买苏联的工厂成套设备和苏联的技术资料的。    勃列日涅夫先生是在印度即将开始实行它的下一个计划,并在为其规划中的二百九十亿英镑开支的一部分寻找信贷的时候来到的。    印度在贸易关系方面指望俄国人作出一些具体的牺牲。苏联去年输入了价值二亿一千四百万英镑的印度货物,成了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国。现在印度人希望这种贸易能放宽限制,允许他们多输出一些工业产品而少输出一些原料。实际上,他们希望反过来从俄国输入原料。在苏联帮助了印度工业化以后,这是勃列日涅夫和他的官员们本该热诚欢迎的一个结果,但是尽管如此,俄国人希望继续向印度出口的却是机器,而不是制造机器的钢铁。    勃列日涅夫先生这次访问所针对的对象范围,超越印度和次大陆。这次访问的意图还要使其他国家相信,俄国不仅是个欧洲国家,而且是个亚洲国家,要使它们相信中国自称有权充当亚洲领导者的说法是受到争议的,关于亚洲集体安全的所谓“勃列日涅夫计划”为这个广阔的大洲提供了获得和平发展的最好机会。    印度是否会完全赞同勃列日涅夫对于亚洲的主义,这是令人怀疑的,因为若完全赞同这种主义便会使得印度不可能同中国取得任何的和解,并使印度同象马来西亚这样的亚洲朋友发生不和,这些国家已提出区域性中立。但是苏联对它自己的计划的热情在最近几星期已达到了令人头晕目眩的地步,而印度有着这些政治债务要还。勃列日涅夫先生十分希望使天平倾斜,而叫印度去千在亚洲其他国家到处贩卖这一安全计划这份差事。    不论勃列日涅夫在印度访问四天期间取得的具体结果如何,新德里和莫斯科都肯定会欢呼这次访问是现代“名选手联盟”外交的一个胜利。但是如果关于友好条约和关系得到加强的谈论使人误认为印度已改变了它的本性,那是错误的。有许多印度人厌恶苏联的制度,而且公开这样说。    印度官员是一批狡黠的人,而他们的俄国对手却是笨头笨脑的。印度从自愿选择来说仍然是亲西方的,从谋略上来说,则是亲苏的。

6. 奥地利《新闻报》评勃列日涅夫访印《放入无底洞的粮食》

【本刊讯】奥地利《新闻报》十一月二十六日刊登海因茨·拉特从莫斯科发回的一篇评论,题为《放入无底洞的粮食》,摘要如下:    勃列日涅夫对印度的访问是要强调苏联大国在亚洲的存在。近东危机,智利政变和担心为帮助亚洲这个伙伴摆脱困境而付出巨大代价,这些都曾使这次访问(二月份就定下的)推迟。    只有当莫斯科粮食意外的丰收不成问题时,人们才能通过用粮食援助印度的办法为勃列日涅夫的访问保证有利的政治和心理上的前提。对阿拉伯人已经承担的巨大的物质上的义务使冷静的苏联专家联系到印度而想到一个无底洞。    但在此期间,涉及亚洲地区的强权政治的考虑又占了优势。在基辛格访问北京,并和毛泽东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之后,这样的怀疑又增长了,即美国可能暗地里正在与中国领导人一起进一步遏制苏联在亚洲的影响。苏联和印度总共有八亿多人口,因此形成了一个以后能逐渐发展成安全体系的轴心。就在勃列日涅夫访问前夕(苏联)对中国进行了更为猛烈的批评。因为莫斯科也致力于同巴基斯坦的关系正常化,以便使这个国家更加脱离北京的航道,所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交换俘虏的事实以及其他的缓和的象征也促使勃列日涅夫确定了访问的日期。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之后,表明中国的对外政策试图比以前在各个方面更广泛和更有力地抵制苏联的对外政策的利益,在这以后,苏联认为这次访问首先有助于巩固莫斯科在亚洲的地位。

7. 巴报报道:苏打算同阿富汗孟加拉签订条约

【本刊讯】巴基斯坦《每日新闻》十一月二十六日刊载该报驻伦敦记者发回的下列报道:    此间消息非常灵通的外交人士说,苏联很可能同阿富汗和孟加拉国签订象一九七一年的印苏军事条约那样的军事条约。    他们说,打算签订这两项条约是勃列日涅夫先生和英迪拉·甘地夫人今天在新德里开始举行的会谈的主要议程之一。    这些人士说,由于巴基斯坦对勃列日涅夫的亚洲安全计划所持的态度,最近已对这项计划作了修改。    根据这项新计划,苏联将提议同有关国家签订双边条约,向它们保证保障它们的领土完整。接着将发表一项类似于万隆宣言的共处原则总宣言。    还将向巴基斯坦提议同苏联签订一项友好条约和参加一项总安排。    修改后的亚洲安全计划规定由苏联保证亚洲国家的边界,而亚洲国家则向苏联提供港口和其他某些便利来实施这些保证。    据获悉,在同阿富汗和孟加拉国签订军事条约之后,将邀请巴基斯坦参加这一安排。同阿孟两国签订军事条约会使巴基斯坦正确地认识事物。还将向巴基斯坦提出一项解决克什米尔争端的办法。    【本刊讯】巴《建设报》十一月二十七日发表社论说:人们从勃列日涅夫的德里之行和波德戈尔内在喀布尔的逗留中可以看到其目的在极大的程度上是相同的。在勃列日涅夫的访问结束后,在次大陆的陆地和海上将会出现许多事件。在这个时候,(他们)将会考虑巴中关系的许多方面以及俄国分裂巴基斯坦的计划。根据这些事实,可以说,俄国共产党总书记访问德里是极其重要的,巴基斯坦外交部的专家必须保持警惕,注视着这次访问期间秘密的和公开的活动。

第 4 版

1. 哥伦比亚《时代报》文章:《拉丁美洲:财富越多越贫困》

【本刊讯】哥伦比亚《时代报》八月二十六日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拉丁美洲:财富越多越贫困》,摘要如下:    占拉丁美洲大陆人口一半的最贫穷的人的收入几乎只占全部收入的百分之十三,而百分之二十的上层人的收入却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三。也就是两个富人的消费量相当于三百个穷人的消费量。    最近十年来,拉丁美洲按人口平均计算的食品生产减少了。在哥伦比亚人口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三,而去年的食品生产只增长百分之一点二。    据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统计,拉丁美洲有百分之四十的有劳动力的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况。而其中百分之十的人处于完全失业的状况。拉美有劳动力的人口并不多,因为有一半人口不满十五岁。但是考虑到一般从六岁或七岁就参加劳动,那么这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就相当大了。一九五○年每一百人中有五人没有工作,在一九六五年有百分之十没有工作(而这两年的成年人的绝对数字分别为三百万和九百万)。    在拉丁美洲所吸收的就业人数每年只增长百分之九点五,而失业人数的年增长率却达到了百分之十三点六。同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情况严重。在工业部门就业工人的比例减少了,从一九六○年的百分之十四点四,下降到一九六九年的百分之十三点八。    人们要说,当穷人在农村还可能维持生活的时候,他们却坚持要流入城市,增加郊区的贫民窟,忍饥挨饿和变得半无产阶级化,这种现象是荒谬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是由于在农村无法维持通常的生活,但是,从哥伦比亚最近二十年的情况就可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工厂工资比农村地区工资的增长快六倍。    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援助在最近几年减少了。一九六六年到一九六八年美国对拉美的援助平均每年超过十亿美元,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一年平均每年不到七亿四千万美元,同时贷款的利率提高了,而偿还的期限缩短了,但是贷款的“束缚”未变(受援国必须使用援助来购买美国产品,实际上就是说补贴了美国的工业),继续使受援国在购买时多花达百分之二十四的附加费用。此外,援助的偿还(仅有一小部分援助是无偿的)对拉丁美洲经济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外债利息——外债共达一百五十亿美元,其中一半来自美国政府或由美国控制的国际机构,另一半来自私人或欧洲——占去了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巴拉圭和秘鲁出口值的百分之十以上,占了智利和巴西出口值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占了阿根廷出口值的百分之二十五。    在私人投资方面,情况远非是美好的。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私人投资并不是《视界》或《选择》杂志所称之为的甘露蜜,投资者远远不是慷慨和利他主义的善良的萨马利亚人。要是美国人不能从各国政府那里得到特别的刺激,那么他们会把美元带到其它地方去,这种人们常听到的说法是不真实的,因为再也没有其它地方美元能为他们生产更多的东西。在拉丁美洲,一家多国公司——这是对美国大公司的一种婉转的提法——的投资所获得的平均利润比在美国获得的多五倍。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年,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私人投资总共为三十三亿七千五百万美元,包括直接投资、购买民族企业的股票和向供应者提供贷款。在这同一时期,投资家们从拉丁美洲获得了八十一亿九千万美元的红利。更不要说,投资的美国资本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拉美资本:银行贷款或没有汇出去的红利。    我们必须指出,拉美子公司在向它们的母公司购买产品时所支付的附加费用达到百分之一百六十五。    但是最严重的是优先在制造业部门投资的美国资本(不包括象石油那样的某些采掘工业)统治着发展的关键部门,因为影响本地区经济前途的决策不是在本地区作出的,并且还是根据大公司的多国利益作出的。还需指出,外国资本汇走的款项——外债的偿还和利息、汇出的利润和投资的折旧——相当于拉丁美洲出口总值的百分之三十七。    尽管不是一切都那么精确,但必须承认美国从它拿走的钱当中取出一部分来用于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上对拉丁美洲进行控制。美国退回一点它取走的钱,其崇高的目的是保卫我们的宪制反对颠覆的威胁。因此,例如哥伦比亚,它每年得到一千万美元的军事援助。

2.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大平外相对该报记者的谈话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十一月二十六日刊登大平正芳对该报所提问题作的回答,题目是《进一步推进资源外交,对拥有资源的国家作出贡献,加紧缔结日中航空协定——采访大平外相》,摘要如下:    问:值此世界形势转变的时期,请您再谈谈日本外交的基本姿态。    外相:从外交来说,必须具有即使世界激烈地发生动摇也不动的东西。那就是国际信用。国际信用要遵守诺言,不许诺办不到的事情。既然许诺了,就要完全实行。第二,在尽早地充分掌握世界的微妙动向的同时,要努力使人家理解日本。应该通过科学、技术和文化交流加深理解。第三,进一步加强资源、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外交。第四,日本不要骄傲。一夸耀迅速繁荣起来的事实,就会引起世界的反感,官民应该共同注意。    问:最近提出了新中东政策,请谈谈今后的具体的中东政策。    外相:谈到中东政策,没有改变历来的基本想法。是更明确了。对待中东的态度,就是按前几天所提出的路线处理。不管发表不发表声明,我国都能同一切国家建立友好与信任关系。希望同阿拉伯国家建立更深厚的信任关系。中东政策不是独立的,而是同对美、对欧、对东南亚、对苏外交等有着共同的基础。因此,要考虑整个外交而展开中东政策。特使问题也想早日磋商。    问:由于表明了日本的新中东政策,日美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动摇,对今后日美关系的展望如何?    外相:田中首相今年夏季访美时有一句引人注意的话,就是“世界中的日美关系”。根据这种理解,在个别外交手段上有不同的方面不也是不得已的吗?日美关系不单是两国间的问题。这样认识,对世界是有好处的。在这次的问题上,美国方面虽然也表示遗憾,但却说同情日本的立场,这一点是重要的。日美的信任关系经过这种考验正在越来越深厚。    问:日中间缔结业务性协定推迟了。特别是对航空协定怎么处理呢?    外相:我不认为日中间的业务性协定(谈判)进行得不顺利。通过业务性协定谈判,理解和信任正在日益加深。想使协定有效,这是双方共同的愿望。我认为航空协定必须早日完成,而且也是可能的。不说在年内,我是想尽快地作出决断。其它业务性协定也在逐渐地研究确定。

3. 巴拿马政府首脑托里霍斯对墨记者说:巴不放弃对运河区所拥有的权利

【本刊讯】墨西哥城十一月二十一日消息:墨西哥《至上报》刊登巴拿马政府首脑托里霍斯将军十一月二十日同墨西哥三名记者的谈话。    托里霍斯说:“运河好象是插在巴拿马人心中的一把匕首,美国修了这条运河,并把一切职权都据为己有。运河的历史是一部丑恶的、可耻的、卑躬屈节的和殖民主义的历史。而我们一贯爱好和平的人民绝不能忍受这种屈辱。”    他说:“我们不认为这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没有哪一条政治法令认为殖民地的存在是合法的。巴拿马将不放弃它对运河所拥有的权利。”    他说:“我开始寄希望于同基辛格的谈判。基辛格指定邦克先生为谈判者,并对我们说,‘如果你们同他吵起来的话,你们就把他给我送回来’。因此我相信,我们将会达成一个协议。过去根本不是协商,而是强加于人。过去是美国说了算,现在不同了。”    他说:“美洲国家组织已被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马虎草率所窒息。另外,该组织秘书长头脑中的时钟已经停摆多年,停了有四十年了。”他认为,美洲国家组织“总部地点不需要固定,也不应同美国联系过多”。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一月七日刊登一篇评论说:    不多天以前,巴拿马的强有力人物托里霍斯上校在马德里访问了佛朗哥将军。    据说佛朗哥将军赞扬托里霍斯上校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顶美国。    据说佛朗哥将军满意地对托里霍斯上校说:“我们正在看到美国帝国的末日,我们大家都必须利用这个时刻。”

4. 时事社报道:《决定三木为特使》

【时事社东京十一月二十八日电】题:决定三木为特使,一两天内首相等四人会谈讨论方针    二阶堂官房长官二十八日晚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为了说明我国的新中东政策,已决定三木副总理为遍访阿拉伯国家的政府特使。同时他还说:“关于访问的时期和访问地点,将以外务省为中心尽快研究决定。”    决定三木为特使,是二十八日上午田中首相同三木直接联系的结果。并决定在一两天内以田中首相为中心,在大平外相、中曾根通产相和三木之间具体研究同所访问的国家进行会谈的内容等。

5. 希思谈英中关系和他将访华问题

【路透社伦敦十一月二十七日电】希思首相今天在议会谈到他将要去北京的访问时指出,英国同中国有着“良好的友好关系”。    他在下院对质询者说:“我期待着同周恩来总理就共同关心的广泛问题进行讨论。”    希思说,英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良好的友好关系,而且现在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他说,令人鼓舞的是,“同中国的贸易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他说,今年头十个月英国对中国的出口价值六千四百万英镑,而去年同期为二千万英镑。进口为三千八百万英镑,而去年为二千八百万英镑。    反对党工党议员约翰·斯通豪斯敦促希思特别鼓励英国飞机和计算机的出口。    希思回答说,他深信这些项目将是他要同中国总理就贸易问题举行的会谈的一部分。    中国人已经签订了购买二十架三叉戟飞机的合同,英国当然希望中国决定多买一些。他又说,许多议员将知道中国对其它飞机也有兴趣,他显然指的是超音速的“协和式”客机。    在辩论中,前不久访问过中国的一个议会代表团成员琼·维克斯(保守党人)谈到了这次访问受到的“热情款待”,并希望能安排一次回访。

6. 共同社报道:《对新中东政策得到理解表示感谢——中曾根发表谈话》《亲阿拉伯政策得到赞赏,外务省也表示松了一口气》

【共同社东京十一月二十八日电】题:对新中东政策得到理解表示感谢    ——中曾根通产相发表谈话    中曾根通产相二十八日晨就所传阿拉伯首脑会议决定不把日本和菲律宾包括在十二月份削减石油供应量百分之五的对象之内发表谈话,谈话内容如下:    我国的真意得到理解,不胜感激。忠实地履行十一月二十二日的政府声明,这是当然的,今后也要根据阿拉伯方面的正当愿望,努力争取中东争端的迅速解决。    最近政府特使将访问阿拉伯国家,如有我国能够协助解决的问题,打算尽可能地推动其解决。但是严峻的局面不是因此就打开了,石油紧急对策等政策将按照过去的决定推行下去。    【共同社东京十一月二十八日电】题:亲阿拉伯政策得到赞赏,外务省也表示松了一口气    在阿尔及尔召开的阿拉伯首脑会议就十二月份削减石油供应量百分之五的决定对日本给予和欧洲共同体国家一样的待遇。对此,外务省人士认为,我国的亲阿拉伯政策基本上得到了赞赏,并以暂且松了一口气的表情表示欢迎这一决定。    但是,他认为这一决定并不是足以立即断定阿拉伯方面把日本当作“友好国家”的依据。因此,为了今后展开亲阿拉伯政策,需要进一步地慎重考虑,包括计划中的派遣特使在内。    而在外务省内部也存在一种担心的气氛,认为今后阿拉伯国家也有可能借此机会对日本施加更大的压力,要求对以色列实行经济封锁,并断绝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