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11-17
第 1 版
1. 联大政委会开始辩论朝鲜问题
【美联社联合国十一月十四日电】联合国第一次有南北朝鲜双方代表参加的关于朝鲜问题的辩论十四日在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开始。 该委员会主席、丹麦大使奥托·博尔克要求会场安静下来,并在一致同意的情况下未经表决让北朝鲜副外长李钟木和南朝鲜大使朴东镇入席参加辩论。 第一个发言的阿尔及利亚大使阿卜杜勒·拉蒂夫·拉哈勒欢迎北朝鲜参加辩论,说他“最有资格……表达朝鲜人民的感情”。 他说:“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朝鲜成立联合国军司令部不是为了保障朝鲜的持久和平。 “只有在朝鲜两部分决意放弃使用武力、减少它们的武装力量和通过谈判缔结一项和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种持久和平。” 这是北朝鲜第一次参加联合国会议。当主席请李副外长发言的时候,他受到了鼓掌欢迎。 他说,北朝鲜没有外国军队,驻在南朝鲜的外国军队“必须尽快撤走”。 他说,“只是因为外国军队驻扎在南朝鲜,朝鲜仍然存在着爆发战争的危险。因此,如果外国军队撤出南朝鲜,爆发战争的危险就会相应减少。” 他说,将只有南、北朝鲜的军队留着。南朝鲜当局只要不违反联合声明,那么那项声明就能保证和平,因为双方在声明中保证彼此不打对方。 他抨击了关于把两个朝鲜分别作为联合国会员国予以接纳的建议,说,若通过这一建议,“决不会有助于稳定局势,而只会造成进一步的紧张局势。” 南朝鲜一位发言人谴责李钟木的一个半小时的长篇发言“充满着毫无价值的、为了一己私利而作的任意歪曲。” 朴东镇大使说,李钟木“完全不顾”南北两方关于不互相诋毁的协议,对南朝鲜大肆诬蔑。 他还说,李钟木在发言中没有提出一个建设性的建议。 【时事社东京十一月十五日电】题:幕后在酝酿妥协案 纽约十四日电:联大第一委员会十四日下午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以“北朝鲜”决议案的提案国阿尔及利亚发表讲话揭开了序幕,接着北朝鲜和中国发言。北朝鲜代表、李副外长在讲话中虽然攻击了美国和日本,但总的来说,并不是自始至终进行指责和攻击的,中国和阿尔及利亚的讲话,也出乎预料的柔和。 支持韩国派的荷兰、日本发表了讲话,但都试图回避交锋,调子比支持北朝鲜派更为柔和。 现在,有两个决议案,一个是由阿尔及利亚等三十五个国家联合提出的支持北朝鲜的决议案,另一个是由日本等二十七个国家联合提出的支持南朝鲜的决议案。形势不容预料,但是,在不结盟国家和一部分西方国家中正在试图居间调解,以达成妥协。估计随着表决时间 ——预定下周后半周——的接近,双方阵营都将展开拉票活动,同时,在幕后将围绕妥协案、修正案展开积极的活动。
2. 南朝鲜十四所大专院校学生罢课反对朴政权
【美联社汉城十一月十五日电】约两千名高丽大学学生今天在一场吵吵嚷嚷的示威中同扔催泪弹的防暴警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南朝鲜首都的学生反政府抗议运动仍在继续,他们要求实行政治改革并释放被捕的学生。 人们看到在示威过程中有大约十名学生被防暴警察抓走了。示威进行了四个小时,学生最后才在学校当局的呼吁下散掉。 学生们拿着标语牌,喊着反对政府的口号,谴责他们所说的朴正熙总统的政府的独裁统治。他们举行了集会和游行,并且在校园里进行静坐示威。 他们有好几次企图游行到校园外边去,向就守在这所私立大学的大门和后门外的警察警戒线扔砖头和石块。他们的企图被估计在五百名上下的防暴警察制止了。 自从十月份第一个星期从国立汉城大学开始了一系列的学生抗议以来,汉城还是第一次发生激烈的示威行动。 高丽大学学生印发的声明中批评“调查当局对校园活动进行监视和报纸在压制下陷于瘫痪”。 示威学生还要求解散韩国中央情报局,并且要求公布引起非议的绑架前反对党领袖金大中案件的真相。 汉城十四所大学和学院的学生已罢课,为他们的抗议壮大声势。 【美联社汉城十一月十四日电】尽管政府对校内活动进行了严格的监视,但是今天有更多的大专院校学生加入了大学生抗议朴正熙总统政府的行列。 延世大学、高丽大学、成均馆大学、汉城神学院的数以百计的学生今天上午举行集会,声讨他们所说的政府的独裁。 几百名因参加最近的抗议被捕的学生,大部分已经获释。但是有二十名左右仍被拘留着。 【法新社汉城十一月十三日电】汉城高丽大学学生今天开始绝食三天,要求释放以进行颠覆活动的罪名被监禁的学生和其他在反政府示威时被捕的人。有几十名学生参加了绝食。 另外汉城教会学校一百五十名学生决定举行昼夜祈祷会一星期,并且举行罢课以支持这次反政府抗议运动。 最近,学生们转而采取绝食和其他典型的非暴力抗议的形式,而不是举行街头群众集会或示威,那些活动使那些被认为是“学生活动分子”的人受到了严厉惩罚。
3. 汉斯莱评《公报》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一月十四日电】(记者:汉斯莱)由于透露说北京已经放弃它以前的一些要求,而华盛顿则同意大量减少它在台湾的军事力量,因此,美国和中国在完成它们的关系「正常化」方面已采取了一个重大步骤。 这是研究中美问题的专家把基辛格刚对北京进行访问后发表的公报和一九七二年二月上海公报进行仔细对照以后,在这里作出的初步估计。 在星期三的联合声明中,中国人说:「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只有在确认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在这个公报中,就在这段话的前面一段,美国表示了这种确认,说它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支持自己的声明的做法是,在台北发表一个单独的公告说,它将立即开始把还留在台湾的八千名美国空军人员撤退三千名。北京显然把这个做法看作是具有诚意的证明。它没有公开重申它以前的、较严的要求。 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替代目前的联络处现在看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没有什么明显的困难的原则问题。北京在新的声明中没有要求美国完全从台湾撤军或撤销一切空军基地,这无疑已由基辛格作出私下保证。
4. 侵台美军发言人说:今年年底前侵台美军将减少三分之一
【合众国际社台北十一月十四日电】美国军事发言人今天说,在今年年底前,美国驻台湾的军队将减少三分之一。 美军台湾协防司令部新闻发布官杰伊·库普少校说,第三七四战术空运联队将于十二月三十一日前撤离台湾。 库普说,这次约有三千军队撤出。他又说,在上述联队撤离后,美国仍有六千军队留驻台湾。
5. 巴西《圣保罗州报》社论:《我们赞成中国人的观点》
【本刊讯】巴西《圣保罗州报》十一月一日发表一篇社论,题为《我们赞成中国人的观点》,摘要如下: 苏联人在最近一次阿拉伯—以色列战争中的表现和他们近十年在向不发达国家出售武器方面严格执行的政策,给北京共产党领导人提供了揭露“苏联修正主义”的新机会,苏联修正主义在国际舞台上活动的目的不是社会主义的,而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的,不仅不是和平的,而且是扩张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北京不断揭露体现在“不战不和”箴言中的政策,自从一九六七年六天战争以来,苏联人就在中东鼓吹这种政策,他们借助于这一政策在政治和人员物质方面得以渗入这个地区,同时保证了一个出售苏联武器的广阔而赚钱的市场。另外武器是苏联唯一生产过剩的商品。新华社在一篇题目很有意思的评论《是援助,还是控制和掠夺?》中,谴责苏联修正主义把苏联变成了世界最大的军火商,迫使它的顾客沦为经济附庸。这家共产党中国通讯社列举了统计数字,说苏联人通过在中东战争中给埃及和叙利亚的援助而获得巨额利润,这家通讯社还说,苏联人向这两个国家提供的武器还要求支付现款。据该通讯社报道,在一九六一年到一九七一年期间,莫斯科向发展中国家出售了一百亿美元的军火,在把他们的顾客变为其附庸的同时,“社会帝国主义仿效西方帝国主义向贫穷国家资本输出的形式”。这家中共通讯社认为,实际上,苏联采取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立场,“掠夺和剥削”发展中的国家,通过“把这些国家永远置于它的保护之下的努力”,使这些国家变为军事和经济附庸。苏联人甚至使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的楷模更趋完善,因为他们在经济援助的借口下,向发展中国家派遣技术人员和专家,目的是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的战略部门。 有意思的是共产党中国的通讯社的统计数字与英国《每日电讯报》十月十七日发表的数字是一致的。 苏联所说的想同西方发起的“缓和”政策不能使中国人信服。北京认为,在“缓和”政策的短暂期间内计划的这次新的关于“两个军事联盟共同均衡裁减中欧军事力量”的谈判,是苏联为了从军事上削弱它的对手、加强它自己及其“卫星国”的力量所惯用的诡计之一。事实是,苏联领导的华沙条约成员国、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也要象阿拉伯国家一样,用现金支付从这个监护国得到的武器。 美国和大西洋盟国想促进“共同均衡减少中欧大西洋两个联盟的军事力量”,但是,苏联人通过他们最驯服和最重要的卫星国——东德人,在维也纳谈判的第一天就暗示他们希望减少是“不均衡”的。华沙条约的军事力量在数量上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占优势。共产党人比西方国家在坦克上的优势为三比一。在飞机方面也占同样的优势。“均衡”减少军事力量可能意味着共产党人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对地多裁减军事力量,这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数量上对等地减少军事力量可能给东方以一种不受欢迎的好处,因为苏联遣返它的军队的距离为五百公里,因为它距中欧为五百公里,与此同时美国遣返军队时的距离为一万公里,因为美国在地球的另一边,换句话说它距两个欧洲的分界线一万公里;二、减少相同数量的军事力量可能对共产党一边有利,它目前在数量上占多数,并且这种力量上的优势可能在相对地增加。换句话说,共产党人所坚持的对等减少(军事)力量可能增加现有力量的差距。由于不均衡的加剧,安全将减少,而据这次谈判的组织者们说,加强安全是这次谈判的目的,事实上筹划这次谈判是作为鼓励“级和”的手段。但是苏联人的目的恰恰是不均衡、扩大差距,因此造成西方的不安全。确实是由于这一原因,苏联在这次谈判前夕,加强并使华沙条约的军事力量大大现代化了。 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前夕,苏联人按同样的办法行事,在洲际导弹方面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 这就是我们赞成中国人的原因,中国人认为,这次谈判会议以已臭名昭著的“缓和”为幌子,如果不是适得其反,也将只是在外交琐事上浪费时间。
第 2 版
1. 美报文章:《海军使南欧感到苦恼》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十一月十一日刊登保罗·霍夫曼发自雅典的一篇文章,题为《海军使南欧感到苦恼》《地中海有军舰三百艘,引起对核武器问题的不安》,摘要如下: 这些天来至少有三百艘军舰集结在地中海,住在这个拥挤的大海周围的人民——和他们的政府——对于所有这种海军威力的显示日益感到烦恼。 这些装有炮塔、导弹发射架、飞机和电子操纵的枪杆的灰色舰只属于美国第六舰队、日渐增大的苏联地中海舰队和沿海国家的海军。 人们认为在某些美国和苏联舰只上装有核弹头,使形势对于地中海地区更加是不吉之兆,这个地区从有史以来经历了文化的兴衰。因此,下述一点几乎不使人感到意外:从西班牙到南斯拉夫都在讨论禁止外来的军舰尤其是核武器进入地中海的建议。 当希腊政府发言人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到官方对于就在领海外面有舰队集结一事有何看法时,他提到地中海的中立化问题。 发言人斯皮洛斯·祖尔纳齐斯(总理府次长)回顾了前任西班牙外长格里戈里奥·洛佩斯·布拉沃曾提出使地中海中立化的建议,他说这明显地需要取得国际的和双边的协议。 目前的均势有利于第六舰队,虽然它的舰只——大约六十艘——比苏联的舰队少,苏联舰队约有九十艘。美国在地中海有三艘航空母舰有很大关系,苏联海军没有,它在去年埃及要求俄国人离开时失去了以海岸为基地的空中掩护。 希腊总理斯皮洛斯·马克齐尼斯在今年初他还未当总理时,曾公开反对一项关于让第六舰队在雅典附近的埃莱夫西斯取得后方港权利的协定。 北约组织的其它成员国包括意大利对于向第六舰队提供便利问题也变得狡猾了。阿拉伯的石油外交已有助于使地中海成为不如过去那样易于接待美国海军力量的地方。 上岸休假可能是重要的,但是,舰队司令们甚至更为担心的是后勤支援和再补给的问题。由于在地中海的美国盟国的态度变得僵硬,第六舰队可能面临一些新问题。
2. 美报报道:《印度洋上的军舰:苏联二十艘,美国三艘》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十月三十一日刊登德鲁·米德尔顿写的一篇报道,标题是:《印度洋上的军舰:苏联二十艘,美国三艘》。摘要如下: 据美国海军说,苏联的一个包含二十艘军舰的中队正在印度洋活动,其中十艘是现代化军舰,其余十艘是辅助舰船。 美国在那里的海军力量是以波斯湾的巴林群岛为基地的两艘驱逐舰和一艘指挥舰。 据说正是由于双方海军力量有差距,美国才在中东局势紧张期间在印度洋部署了有二十九年舰龄的“汉科克”号航空母舰和为它护航的驱逐舰。 自从一九七一年印巴战争以来,俄国在印度洋一直保有一支包含约二十艘军舰的力量。 苏联的军舰最先是在一九六八年进入印度洋的。 为了赶上在数量上占优势的对手,苏联在六十年代开始集中力量建造潜水艇和装有地对地导弹的水面舰只。由于有这种能装上核弹头的导弹,就能使较少的军舰进行较猛烈的袭击。 克里瓦克级驱逐舰(海军的一些权威认为这是威力最大的水面舰只)装有四个SS—M—10发射器以及地对空导弹、大炮、反潜艇火箭和鱼雷。 苏联估计,拥有弹道导弹的潜艇和拥有导弹的水面舰只能敌得过美国的攻击航空母舰。 苏联对印度洋的兴趣既表现在战略方面,也表现在经济方面。苏联同印度洋国家的贸易不断增加,石油可能是所关心的另一个主要对象。情报分析人员对苏联将来的石油供应的看法不一致,但是英国和中东的一些人士认为,俄国人到一九八○年将每年进口约九千万吨石油。 莫斯科在战略方面有兴趣首先是由于有必要保护中东的盟国免受美国的干涉。 这些国家由于苏联海军访问印度洋和波斯湾港口而感到放心。
3. 美刊报道美太平洋司令和舰队司令对记者的谈话:《太平洋舰队改进职能》
【本刊讯】美《海军时代》周刊十一月十四日刊登比尔·克雷从檀香山发回的一篇报道,题为《太平洋舰队改进职能:缩短在海上的时间,增加休假港口》,摘要如下: 虽然丝毫没有放松战备状态,但是越南战事的结束已使得在太平洋的海军人员的福利重新得到重视。因此,太平洋舰队的舰只在海上活动的时间将要缩短,并且前去停泊休假的外国港口比过去将要多得多。 可能将要有一个驱逐舰中队在关岛设置后方港口。 这些是海军驻太平洋的总司令和太平洋舰队司令魏斯纳海军上将单独接见记者的谈话中发表的意见的一部分。 魏斯纳说,他打算恢复“参加海军来看看世界”这个老口号的意义,使他的舰只“分布的范围更广泛一些”,能“到更多的地方”去。他向《海军时代》周刊记者说,“不是再只呆在东京湾周围,而是我要让这支舰队的舰只从日本海北部一直向南分散,穿过印度洋,并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而给水兵们增辟许多休假港口。 盖勒海军上将所领导的太平洋司令部是七个美国联合司令部中最大的一个,它所分布的地区将近地球面积的五分之三。他强调说,越南战争的和平解决并没有使太平洋的战备状态有任何放松。 他在设于史密斯营的他的总部说:“我们必须继续保持某种战备地位。当然,我希望看到缓和下来,但谁也无法保证会这样,我们不会很快就看到这种局面。” 盖勒说:“在世界所有地区中,太平洋地区对我们和对世界前途来说是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它是一个具有最大的发展潜力的地区,也是一个具有引起冲突的最大可能性的地区。” 这两位海军上将都预言在印度洋的美国海军力量将要增加。海军上将魏斯纳说:“苏联人大大增加了他们在那里的力量。我们应当在那里保持一支力量。我认为我们将要做的是让太平洋舰队的舰只不时地进入印度洋,并保持在那里的力量。”
4. 塔斯社报道:《评美联社驻莫斯科记者的活动》
【塔斯社莫斯科十一月十三日电】题:评美联社驻莫斯科记者的活动 《文学报》写道,目前,正当采取步骤来改善苏美关系的时候,美联社驻莫斯科记者罗杰·莱丁顿的活动,看来至少是不符合时代的精神和要求的。该报指出,莱丁顿客观上已把美联社驻莫斯科分社变成了向西方递送反苏诽谤材料的转送站。 该报在《罗杰·莱丁顿的艰苦生涯》一文中写道,莱丁顿在一九七○年夏天刚到莫斯科的时候,就在同同行们的谈话中热情地说他打算“深刻而客观地”报道苏联生活的各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例如:国民教育情况、苏联的艺术、卫生保健组织(“苏联的妇幼保健工作,这是应当大书特书的内容!”)。 莱丁顿是在同一小撮变节分子接近时才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的,这一小撮变节分子自称为“争取民主与人权的战士”,而实际上是人民劳动联盟和其他流亡国外的反苏组织的帮凶。不久前对亚基尔和克拉辛的审讯表明,莱丁顿看来已成了这些有反苏情绪的变节分子最可信赖的人物。 《文学报》写道:“有时可以听到,莱丁顿之流的某些过于机灵的记者说,考虑到苏美关系正常化,似乎‘有点耽心’会对驻莫斯科的这名美国记者采取断然行动。为什么要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这件事呢?要知道,如果莱丁顿之流不妨碍两国关系发展的话,那么,国家关系的发展不仅不用发愁,而且是可以获得胜利的。”
5. 塔斯社报道:《弗谢沃洛德·科切托夫逝世》
【塔斯社莫斯科十一月五日电】题:弗谢沃洛德·科切托夫逝世 苏联作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弗谢沃洛德·科切托夫在长期患重病后逝世。 由勃列日涅夫、波德戈尔内、柯西金以及其他苏联党政领导人和社会活动家签署的悼文中谈道:科切托夫的长篇小说《茹尔宾一家》,已成为苏联文学最宝贵的优秀成果之一。长篇小说《青春和我们在一起》,《叶尔绍夫兄弟》,《州委书记》,《落角》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 科切托夫是苏联和俄罗斯联邦作协理事会理事,俄罗斯联邦作协理事会书记。
6. 塔斯社消息:《人道的行为》
【塔斯社基辅十一月十三日电】题:人道的行为 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讨论了乌克兰作家协会原会员伊凡·久巴要求赦免的请求书,他由于犯有进行反苏宣传和鼓动的罪行而被捕,并于一九七三年三月由基辅州法院宣判剥夺自由五年。鉴于伊凡·久巴在侦查期间和在法庭上认了罪,能协助调查所犯罪行和有真诚悔改的表示,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对他进行了赦免。 伊凡·久巴在《乌克兰文学》报上发表了声明,声明说: “我很好地考虑了我的处境以及我是怎样陷入这种境况的。现在,我清醒地认识到,多年来,我是不正常地看待某些缺点或复杂现象,片面地对待它们,我对苏联民族关系的现状理解不正确,把苏维埃乌克兰的民族状况看成漆黑一团,公开攻击苏联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这一切归根结底导致我在一九六五年写成《国际主义还是俄罗斯化?》一书。这本书含有对一系列民族问题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国际主义性质的理解是极端错误的内容,对这些问题作了歪曲的解释,实际上是攻击党的民族政策。”伊凡·久巴接着写道:“还在侦查期间我就有机会了解到一些材料,使我看清,我的上述著作是如何被利用来进行反对我们苏维埃国家的意识形态斗争的。我明白,这给我们社会的思想利益带来了危害。这点使我感到特别沉痛,因此,我作出了总结我最近几年来整个思想演变的决定:坚决谴责自己的错误,彻底和永远同我过去的那些坏行为决裂。” 声明者在《乌克兰文学》上写道:“还在侦查期间,我就开始对《国际主义还是俄罗斯化?》一书进行全面的批判的分析。目前,我正在继续研究这本书。我想从这本书中揭示出我以前写的这本著作中的一系列基本论点的站不住脚和错误,同时阐述自己现在对这些问题的观点,以有原则性的态度来反对乌克兰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
7. 苏当局释放克拉辛和亚基尔改判阿马尔里克流放三年
【路透社莫斯科十一月五日电】持不同政见的人士今天说,前持不同政见者克拉辛被释放后流放在莫斯科附近。克拉辛今年九月承认犯有颠覆罪被判三年监禁徒刑。 据这些人士说,四十四岁的克拉辛现在住在莫斯科以北约一百五十公里远的加里宁城。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十一月十三日电】一些持不同政见的人士说,一家莫斯科上诉法院今天把作家阿马尔里克的三年囚刑的判决改为国内流放三年。三十五岁的、《苏联能够生存到一九八四年吗?》一书的作者阿马尔里克今年五月在西伯利亚的一个劳动营里服满了三年刑期,七月份因为“污蔑苏联”的罪名又被判服三年刑期。 这些持不同政见的人士说,俄罗斯联邦的这家上诉法院今天改变了这一判决。他们说,这是人们所知道的在这样一个案件中第一次对判决作重大改变。在这个案件中,一位被判罪的持不同政见者否认他的罪行。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十一月一日电】持不同政见人士今天说,持不同政见者的前领导人亚基尔已获释,并被“流放”到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城市去。 这些人士说,亚基尔从他在梁赞的新宅里打电话给他在莫斯科的以前的朋友。他打电话给核物理学家萨哈罗夫,后者一听到就表示愤怒。苏联大多数持不同政见者认为,亚基尔在被审期间招供,从而背叛了他们的事业。
第 3 版
1. 外电报道:阿拉法特抵贝鲁特同黎总理会谈苏驻黎巴嫩大使会见阿拉法特
【中东社贝鲁特十一月十四日电】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在对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访问之后于今天自大马士革到达贝鲁特。 【中东社贝鲁特十一月十四日电】索勒赫总理今天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主席阿拉法特讨论了目前阿拉伯地区的形势发展。 会谈后,索勒赫说,阿拉法特向他扼要说明了他最近访问阿拉伯各国首都进行接触的结果。 【美联社贝鲁特十一月十四日电】黎巴嫩总理索勒赫对记者说,阿拉法特不久将去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就和平行动举行会谈。但是没有提到具体日期。 巴勒斯坦通讯社后来说,预料,“目前”不会有游击队代表团去莫斯科。它还说,“如果有必要的话,一个游击队的高级代表团可能在阿拉伯最高级会议后访问苏联。” 【法新社贝鲁特十一月十四日电】据黎巴嫩首都的消息灵通人士说,苏联驻贝鲁特大使阿齐莫夫十一月十四日上午按见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 没有透露会谈的内容,但是,观察家们认为这次会谈是关于抵抗运动的领导人准备对莫斯科的访问。 【法新社贝鲁特十一月十四日电】伊拉克人士说,阿拉法特将回巴格达主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会议。 左倾的解放巴勒斯坦民主人民阵线的一个代表团在进行了四天访问之后于今天离开巴格达前往贝鲁特。在巴格达发表的一项联合公报说,这个阵线和伊拉克复兴社会党声明它们“完全拒绝”要求中东停火的安理会十月二十二日决议。
2. 民阵机关刊物《自由》周刊报道:开罗出现反对停火的传单和标语
【法新社贝鲁特十一月十一日电】解放巴勒斯坦民主人民阵线机关刊物《自由》周刊十一月十一日报道,“最近在开罗散发了一些批评停火和要求恢复战斗的传单和宣言”。 这家周刊又报道,“传单反对‘埃及回到帝国主义的怀抱’,同时,在开罗的一些街道出现了这方面的标语”。
3. 埃以在联合国紧急部队司令主持下达成协议
【美联社特拉维夫十一月十五日电】以色列军事司令部宣布的同埃及达成的关于交换战俘和把在开罗—苏伊士公路上的检查站移交联合国的协议文本如下: 在十一月十四日在以亚里夫少将为首的以色列防务部队代表团同以埃及将军贾马斯为首的埃及代表团之间在联合国紧急部队司令西拉斯沃将军主持下举行的会议上,最后确定了根据两个代表团在十一月十一日星期日签署的协议作出的如下实际安排: 一,明天星期四在格林威治时间八点开始交换受伤和未受伤的战俘。到时候,第一批战俘将离开埃及前往以色列。将在国际红十字会主持下交换的战俘将用飞机同时从埃及送到以色列和从以色列送到埃及。交换工作将历时大约一星期。 二,商定了有关向苏伊士城和第三军团运送非军事供应品的安排。 三,还最后确定了在开罗—苏伊士公路上的检查站的隶属问题。联合国紧急部队将负责管理这些检查站,并将监督运载供应品给苏伊士和第三军团的车队。 【美联社开罗—苏伊士公路一○一公里处十一月十四日电】达成这项协议是越过了在执行美国发起的停火协议方面的一个重大障碍。 但是在达成协议之前,以色列军队同联合国紧急部队士兵之间又爆发了一次拳斗。 联合国紧急部队士兵试图在苏伊士城外,在前天他们想要在不得以色列准许就建立一个检查站的同一地方树立联合国旗。这个尝试在进行了互殴之后被制止了。 一群记者看到联合国人员挖坑树旗。两个以色列士兵试图制止他们,一个联合国紧急部队士兵把他打翻在地。于是在三十个士兵之间爆发了一场拳斗。 后来据获悉,没有树什么联合国旗。
4. 美报刊登伊万斯和诺瓦克发自巴格达的文章:《美国----伊拉克的关系:有热烈的趋势吗?》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十一月九日刊登伊万斯和诺瓦克发自巴格达的一篇文章,标题是《美国—伊拉克的关系:有热烈的趋势吗?》,摘要如下: 伊拉克同它的不那么好战的邻邦,特别是叙利亚,以及由于同它签订条约而受益的苏联的空前紧张的关系,可能为巴格达奉行一种更加灵活得多的对外和商业政策开辟道路,同时也为同华盛顿的关系开辟重要的前景。 这里作为执政的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最强有力的人物萨达姆·侯赛因很可能反映了这种变化,他向我们暗示,重新估价同美国的关系可能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他说:“(在一九六七年六天战争期间的)断交不应是永久性的。事实上,很多有分歧的国家仍然保持外交关系。” 萨达姆还谨慎地表示,最近几个月伊拉克同美国公司签订的数百万美元的发展合同的决定不会被取消(假定战争不重新爆发的话)。他对我们说:“如果美国人出的价格比别人合算,我们将立即签订这些合同。我们不能把伊拉克锁在保险箱里。” 在赎罪节发生的战争之前、战争期间和战后,其他阿拉伯国家把伊拉克作为一个穷亲戚来对待。它被无情地忽视了。 例如,尽管它于一九七三年同莫斯科签订的条约第八条明文规定在缔约国中任何一方的和平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立刻进行磋商,但是,革命指挥委员会没有从莫斯科得到任何战争迫在眉睫的暗示。在莫斯科突然决定同美国联合提出一项停火呼吁以便设法结束这场战争时也没有听到一句磋商的话。 在华盛顿和莫斯科搞的停火计划出笼的时候,伊拉克外长飞赴大马士革,并得到了叙利亚将拒绝这个计划的秘密保证,然后他飞往阿尔及利亚,得到了那里反对任何停火的保证,抱着同样的目的到了利比亚。但是当他在的黎波里着陆的时候,他从收音机里听到叙利亚已经接受停火的消息。 这部分说明了伊拉克立即并愤怒地把它的全部军队从叙利亚撤走的原因。至于莫斯科未能进行“磋商”的事情,一位高级官员对我们说:“我们已经在莫斯科的账户上打上了适当的负债标记。” 萨达姆·侯赛因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政府现在正在发动一场激烈的政治运动来反对停火,反对在以色列问题上妥协,并且反对这样一些阿拉伯领导人,这些领导人无视“广大群众”而接受停火。 既然情况如此难以处理,因此就中东政治解决同华盛顿进行一次仓促的对话也是无意义的。但是还潜伏着另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显然是期待着同华盛顿进行一次试验,期待着惊人的美国技巧。 对于盛产石油的伊拉克——实行莫斯科关于搞一个莫斯科控制的亚洲“和平区”的隐蔽计划的关键——来说,这种情绪是值得培养的。
5. 埃班说美苏不应把以阿当作棋子
【美联社芝加哥十一月十四日电】以色列外长埃班说,他希望美国和苏联在中东和谈中不要把他的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家当作棋子。 埃班星期二在芝加哥的一次筹措基金宴会上讲话前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必须在有关各方之间,在以色列和埃及之间,在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取得解决办法。……”。 他称赞美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一项停火协议和阻止了苏联对中东的干涉。他说,美国应当继续在外交上作出努力,争取在中东实现和平解决。但是他又说,两个超级大国“不应当象下棋的棋手那样站在背后”。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九日电】这里的以色列大使馆宣布,以色列外长埃班在今天到达纽约以后将开始十天的旅行,向美国犹太人组织发表演说。
6. 黎刊文章:《处于和平僵局面前的巴勒斯坦人的选择》
《抵抗运动有五个理由拒绝,只有一个理由研究接受的可能性,美国和以色列力图在抵抗运动之外寻找一个巴勒斯坦人的代表》 【本刊讯】贝鲁特十一月十四日消息:贝鲁特《共和国报》(周刊)在最近一期发表一篇文章,正题是《处于和平僵局面前的巴勒斯坦人的选择》,副题为《抵抗运动有五个理由拒绝,只有一个理由研究接受的可能性,美国和以色列力图在抵抗运动之外寻找一个巴勒斯坦人的代表》,摘要如下: 自阿拉伯战线上实行停火以来,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在迄今提出的结束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战争状态的各种解决办法中成了讨论的中心。 现在清楚的是,和谈接近了,为了使巴勒斯坦人参加(和谈)而正在施加的种种压力,必须考虑到巴勒斯坦人的立场及其后果。因此,人们最近对巴勒斯坦人民是否派代表参加谈判的问题进行了许多讨论。某些巴勒斯坦人士说,美国和以色列正在准备一个场合,以便让一个丝毫不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装门面的人”参加谈判。 在这种情况下,巴勒斯坦人对和谈有怎样的看法呢?可以说,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内部目前有好几种意见。 某些巴勒斯坦人士说,在这种选择中,“必须在讨论是否参加谈判之前,确定抵抗运动希望从目前拟议中的和平中得到什么东西”。他们又说,“如果我们参加会议的目标是得到一块可能为一个巴勒斯坦国提供地理位置的领土的话,那么,我们在过去对侯赛因国王所进行的斗争完全不是为了分割他的国家,也不是为了建立一个同以色列合法存在的平行的国家——一个在犹太敌人面前被解除了武装的国家。犹太敌人可能利用和平来谋求他们通过战争所不能得到的东西”。 抵抗运动最后认为,无论如何下个阶段将充满着和平会议本身所出现的矛盾。以色列不会马上接受退到十月二十二日的停火线,更不会撤出占领的领土。叙利亚接受了停火决议,但条件是以色列撤退。因此,不执行安理会二四二号决议将会造成一种可能导致重新开战的矛盾的形势。 这些人士说,“关于撤不撤出占领的领土的谈判如果拖延,那将会增大重新开战的危险,而不是增大恢复和平的可能性”。 另外一种看法认为,抵抗运动将要拒绝参加和平会议,并要求其他国家也这样做,但并不因此而谴责那些将要参加的国家。不仅应从一致中得到好处,而且要从分歧中得到教训。换句话说,“我们拒绝参加,但是我们不说那些参加的人是叛徒”。 重要的是就基本原则取得一致意见,不应顽固和讨价还价,这会破坏巴勒斯坦革命。我们要求抵抗运动的各领导之间和各派内部进行民主的建设性的对话。 中央委员会在上星期摆出并讨论了各种问题。 事实上,今天在展现在抵抗运动面前的道路上布满了陷阱: 一、参加和平谈判就等于说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放弃了它的基本战略,即解放全部巴勒斯坦土地。 二、如果根据执行六七年安理会通过的、规定结束战争和承认以色列的安全边界的决议来参加谈判,那就是与从一九六五年即在还没有被占领领土和安理会决议之前就开始了长期斗争的抵抗运动的立场相违背的。 三、人们建议成立的并将导致使以色列的存在合法化的巴勒斯坦国将会失去一切手段和从而失去一切解放的意念,这作为它成立和取得以色列承认的条件。 四,从一开始,巴勒斯坦革命就代表了所有巴勒斯坦群众,其中也包括自一九四八年以来就处于占领的桎梏之下的巴勒斯坦群众。 五、抵抗运动可以自称它代表着巴勒斯坦人民,因为它掌握着武器,并且只有在它解放了全部领土之后才会放下武器。现在放弃武器,它就会失去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资格。 事实是,一切接受谈判的机构都是抱着同一个主张,而抵抗运动单独坚持另一主张。但是仍然是抵抗运动掌握着战争与和平的钥匙。 因此,某些巴勒斯坦人士说,抵抗运动不应当在拒绝或是同意的问题上作出仓促的决定,因为这样一个决定会给它带来不幸的后果:它可能引起队伍的分裂,巴勒斯坦人可能会面临着那种阻碍他们团结从而进一步消灭他们的势力。 最后,第三种看法认为,抵抗运动在讨论参加和平谈判问题之前,应制订一个代替性的计划,以免讨论这个问题,这是巴勒斯坦任何决定的根本之点。抵抗运动应考虑到拒绝放弃权利的巴勒斯坦群众的立场。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决定比拒绝接受谈判要困难。然而,这一决定是必须讨论的首要问题,如果抵抗运动想仍然做巴勒斯坦人民的发言人的话。
第 4 版
1. 共同社报道:《田中同基辛格会谈》
【共同社东京十一月十五日电】题:田中—基辛格会谈,一致同意继续进行密切协商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十五日上午十一时到首相官邸拜访田中首相,集中就中东问题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石油形势进行了约一个半小时的会谈。 会谈中,由基辛格就“中东问题的现状和展望”作了详细说明,田中首相为了制止中东石油战略给日本经济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一影响而要求美国方面在石油供应等问题上给予合作。 对此,基辛格表示充分理解,同时双方一致同意:今后在石油问题上,日美间要继续站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立场上充分交换意见。 出席今天会谈的,日本方面有外相大平、外务事务次官法眼、美洲局局长大河原、驻美大使安川;美国方面有驻日大使英格索尔等。 据说,在今天的会谈中,首相集中就中东石油战略使日本经济受到的影响及其对策等发表了相当深入的谈话。 其中,首相首先强调了日本从根本上希望中东纠纷尽早和平解决的态度,同时要求美国今后为此作出进一步努力。 基辛格国务卿到底作了那些明确的回答尚不清楚,但据大平在会谈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双方充分加深了相互理解,今后要继续进行协商”。 政府首脑在这次同基辛格国务卿举行的一系列会谈中,联系到中东石油问题,重视探讨改变中东政策的线索。 据认为,在今天的田中—基辛格会谈以及昨天的大平—基辛格会谈中,政府首脑得到了什么样的感触和看法,这将反映在今后的具体的政策中。在现阶段,解决中东纠纷的前景虽然是相当光明的,但对于以纠纷为契机而呈现出危机的石油形势,在这些会谈中似乎还没有找到光明的前景。 【时事社东京十一月十五日电】题:基辛格国务卿和爱知藏相会谈,对“石油”可能作出了乐观的估计 爱知藏相十五日上午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共进早餐,恳谈约一小时。会谈中以中东争端和阿拉伯国家减少石油供应、中国问题、我国的最近的经济形势等问题为中心交换了意见。爱知藏相特别就由于减少石油供应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了“详细的”说明。
2. 外电报道:美官员谈中美公报
【美新处东京十一月十四日电】美国官员们就基辛格国务卿访华结束后在华盛顿和北京发表的美中联合公报发表了评论。 美国官员们指出,联合公报在两个方面与上海公报不同。第一个变化的方面是一个一般原则问题,指出美中之间的讨论范围扩大了,更多地涉及国际问题。 第二处变化涉及扩大联络处的工作范围,扩大两国人民间的交流和过去一年里贸易的发展。 【路透社东京十一月十五日电】(记者:杰佛里·默里)据陪同基辛格访问的美国官员说,在基辛格国务卿本周访问北京之后,美国和中国朝关系正常化又走近了一些。 这些官员在这里说,与去年尼克松总统访问时在上海发表的公报相比,今天在北京和华盛顿发表的联合公报有一些意义重大的令人鼓舞的细微的变化。 他们说,很重要的是,在作为关系正常化的前提的台湾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显然有所软化。 相比之下,去年二月二十八日的上海公报要强烈得多。上海公报说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外国无权干涉解放台湾的问题。上海公报还要求美军撤离。 美国人士说,就关系正常化而言,最近的公报在措词的原则上有了进步。 但是他们强调说,不应该认为这表明两国已经商定了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大致计划。 这些人士说,基辛格博士和中国领导人没有讨论在这一地区的无论哪一个地方——包括台湾和朝鲜在内——减少美军的问题。 美国将继续保持其随着紧张局势的缓和而减少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驻军的立场。 然而,据说基辛格博士认为在中国—台湾问题上的细微的变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官员们说,他认为已经同中国人达成了一个在发表上海公报时还没有的实质性协议。 这些官员还说,虽然没有为关系正常化提出什么具体的建议,也没有为实现这一点规定日期,但是可以预料在几个月内一定会有一些发展,而且有些将是几个星期之内的事。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十五日电】(记者:斯潘塞·戴维斯)驻北京和华盛顿的美国和中国共产党人的联络处将发挥使它们实际上成为正式大使馆的新作用,虽然两国在外交上没有相互正式承认。 据国务院高级官员们说,联络处和大使馆 之间的区别到适当时候将消失。 这是国务卿基辛格和周恩来总理本周在北京举行的最新一轮会谈的主要成果之一。 这个安排似乎暂时避开了北京要求美国抛弃它的老盟国台湾的中华民国以便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交易这个困难问题。 驻华盛顿的中国联络处一直在准备大大扩大它在这里的人员,来处理贸易和领事方面的问题。 原来,美国在北京的联络处的人数大约为三十人,在这里的中国联络处有大约同样的人数。
3. 外电继续评述中美公报
【法新社北京十一月十四日电】(记者:罗曼斯基)美国今天承认,中国的利益超越地区范围而遍及全世界。 这是观察家们所认为的基辛格刚在北京举行的会谈的重要结果。 在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以后,在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发表了“上海公报”,对公报中已经有的一个字眼所加的一些字说明了这一点。 那时双方宣称,在它们利益一致的地区亚洲和太平洋它们不谋求霸权,它们反对任何国家这样做。 据今天的联合公报,现在不称霸也适用于“世界的任何其他地区”。 因此至少从政治对话方面来说,(美苏)两国俱乐部的排他性已经被打破了。 今天的公报着重说明,必须在绝对尊重其他国家的独立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情况下进行对话。 【美联社东京十一月十四日电】(记者:罗德里克)美国和中国今天宣布,它们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企图控制中东或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地区的努力。 美中公报没有点苏联的名。 但是,公报中重申上一个美中公报关于两国都不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这一句话的那一段话显然是针对苏联而说的。 这个新的公报增加了这么几个字:“或世界的任何其他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中国人曾一再指责俄国人利用阿拉伯人扩大他们在盛产石油的中东地区的影响。 中国人没有重申他们通常提出的那种说美国人同俄国人正在这个地区勾结的指责。
4. 蒋党十届四全会开场 蒋介石发表“训词”
【中央社台北十一月十二日电】中国国民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及中央评议委员第五次会议,今天上午十时三十分,在阳明山中山楼中华文化堂隆重揭幕。蒋总裁指定由中央常务委员严家淦同志代表主持开幕典礼。严常委在会中,宣读了总裁的书面训词。 【中央社台北十一月十二日电】中国国民党十届四中全会,今天上午十一时三十分,在阳明山中山楼中华文化堂举行预备会议,由严家淦担任主席。 张宝树秘书长报告总裁提名严家淦、蒋经国、谷正纲、黄少谷、倪文亚、谢东闵、林挺生、李治民、钱剑秋等九位委员为十届四中全会主席团主席,经全体委员无异议通过。 【中央社台北十一月十二日电】中国国民党蒋总裁今天对十届四中全会颁发训词说,当前国际政治的形势,是正由两极化而趋向多元化的“变”,但是“自由人类,必须共同面对共产奴役的邪恶挑战,这一基本形势,是永远无法改变的。而此亦即所以形成世界两极化的根源与背景,这绝不可能经由‘谈判’而消失,亦不可能跟随‘和解’而解除”。 总裁说:“因此可知世局表象在变,而实质未变,我外交关系,看似一时孤立,而反共奋斗,却绝不孤立。 “在举世人心因一时之陷溺而迷失,反共阵营内部道德勇气,趋于消沉之时,我们忍受一切屈辱,抵抗一切冲击,就是要使中华民族复兴基地,成为激扬自由世界反共信心的源头,成为鼓舞人类争取自由希望之火炬。” 总裁指出:共匪今天的形势是无休止的“乱”。我们对匪的基本认识是: “——匪党每当自感力量虚弱,形势不利之时,最善于使用一切政治伪装,更善于将自身的‘弱点’转变为一种进攻的策略; “——匪党一切政治攻击,无不以思想为武器,又无不以思想为掩护,其主要形态,就是 ‘统战’; “——‘统战’之实质,乃匪党根据斗争需要,精密构建的一项‘政治谋杀工程’,其目的在利用不同层次的敌人,来击倒其主要的敌人,再进而消灭其所联合的敌人; “——‘谈判’为敲开对‘敌’接触之门的一种手段,亦匪党遂行‘统战’策略之桥梁,‘谈判’的作用,在制造‘敌人’之错觉、幻想、混乱与瘫痪,以利于增强自身的准备,获致它和平‘谋杀’的结果,自由国家说是要以‘谈判代替对抗’,而匪则在以‘谈判掩饰其侵略战争’。” 总裁说:“所以我们党的决策,十分明确坚定:此即与匪共绝无‘谈判’、绝无‘妥协’之余地,我们的统一是再北伐的统一!” 总裁说:“今天的四中全会,就是要我们全党同志,全国同胞,‘凝结为一’,把灾难转化成为‘黄金般的机会’,使我们的革命定力——信心与慧力,成为反攻复国的坚强的剑与盾。”
5. 蒋经国作「行政工作报告」
【中央社台北十一月十二日电】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行政院长蒋经国,今天在四中全会第一次大会中提出行政工作报告。在此项书面报告中,蒋院长指出: 「我们肯定认为:人类自由与世界和平,决不能以姑息邪恶、屈从暴力的妥协行动换取得来,尤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民的自由作为局部和平的代价。当此举世徬徨在敌友不分、是非不明的十字路口,我们坚持反共立场,不与魔鬼交往,决心以反共前驱自任,乃是认定自由对奴役、民主对极权的战斗,没有中间路线可走,没有投机取巧可为。我们坚决宣宣示:近年世界的一切乱源,乃是毛共窃据中国大陆所造成,我们也无时不在怀念处于暴政之下的大陆同胞。因之,光复大陆,消灭毛共,不仅是我中华民国为解救全国同胞所应尽的神圣责任,也是我中国人民为贡献世界和平所愿尽的历史任务。 」我们深信,在七亿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中国—— 「只有一个中国,那就是总理领导本党创建的中华民国; 「只有一个法统,那就是基于三民主义与全民公意所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 「只有一个政府,那就是经由民主宪政程序合法产生的中华民国政府。 「政府施政的基本方针在求: 「厉行宪政,弘扬法治,以巩固国权,保障民权,进而恢复大陆人民应享的自由与权利。 「本独立自主精神,平等互惠原则,加强与所有爱好民主自由国家的联系,粉碎共匪在国际间的统战阴谋。 「强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充实军事整备,精练三军部队,为反攻圣战蓄积战力。 「反共复国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永不改变的基本国策,我们绝不与匪妥协,绝不与匪谈和,誓以坚忍弘毅、乐观奋斗的志节精神,来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复国建国的使命。」 对于当前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蒋院长说:「无论世局如何演变,我们决坚守民主自由的阵线,不为势劫,不为利诱,以全力贯彻我们堂正的目标。 「我们外交触角所及之处,堂堂正正,表里如一。我们亟愿把友谊和善意的种籽,用各种方式,透过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科学、技术各方面的交流,散布到世界各地。 「当然,我们立国东亚,与西太平洋沿岸的亚洲各国,实有休戚与共、更为密切的关系;至于中美两国,有一百多年友好无间的关系,不仅有深厚的传统基础,而且是建立在维护自由和民主的共同崇高理想之上。因此,致力加强中美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我们当前外交工作的一个重点。」 蒋院长认为,在外交上所作的努力,不能在旦夕之间使国际形势改观,今后可能还会遭遇到一些挫折,而必须继续提高警觉,面对现实,来因应世局随时可能发生的种种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