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11-13
第 1 版
1. 外电报道:周总理十一日同基辛格会谈
【合众国际社北京十一月十一日电】(记者:海伦·托马斯)基辛格国务卿今天同中国总理周恩来会谈了三个多小时,向他简要介绍了美国提出的中东和平计划。 这是基辛格昨天傍晚到达以后,他们两人第一次正式会谈。 美国发言人麦克洛斯基说,预期于今日签字的休战协议“即将实施”,而且“看来是有希望的”。 他对记者们说,基辛格一直“通过电报密切注视着中东局势的发展”。 基辛格和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的一个客厅里举行会谈,会谈的桌子就是尼克松总统在一九七二年二月同中国领导人举行最高级会议时所用的那张桌子。 麦克洛斯基说,他们的会谈既讨论了双边问题也讨论了国际问题。他拒绝作更具体的说明。他还暗示基辛格在本周晚些时候返回华盛顿以前可能会到另一个国家访问,有人猜测他可能到南朝鲜去走一趟。 【路透社北京十一月十一日电】(记者:乔纳森·夏普)基辛格国务卿今天(他这次到北京后访问的第一个整日子)同中国总理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又开始了谈判。 中美双方今天将要举行的会谈将讨论双边的问题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 中东问题就是这类问题之一,基辛格博士很可能把最新的情况告诉中国人。 【美联社北京十一月十日电】(记者:施韦德)国务卿基辛格今天保证要加强美国同中国的联系。 基辛格到达这里对北京进行第六次访问。他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迎接。周总理跟他说,他已经被称为“中东的旋风”了,这是指基辛格上周象旋风般到五个阿拉伯国家首都进行了缔造和平的旅行而言。 在一次豪华的欢迎宴会之后,基辛格和周一起去举行预定的几次范围广泛的会谈中的第一次会谈。 预料这些会谈将讨论印度支那、中东问题以及美国同中国之间的新的商务、科学及文化关系。 基辛格在一次祝酒的时候似乎预言北京和华盛顿可能把它们的联络处提高为大使馆,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他说:“我们决心作很大努力来尽快完成我们在两年前开始的进程。” 但是,当记者向美国官员们问到他的谈话时,他们强调说,这些话并不预示出在这次旅行期间两国一定会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周在人民大会堂迎接基辛格的时候,祝贺基辛格担任了国务卿的新职,而不愿同意基辛格所讲的下述这句开玩笑的否认的话:“现在我有这样多的文件要看,因此我再也不能思考任何问题了。” 周通过一位译员告诉这位前哈佛大学教授说:“我不相信这番话。我认为你会找到时间的,因为你还年轻,精力旺盛。” 但是基辛格笑着对周说:“要是再到中东作一次旅行,我就会老了。” 参加会谈的中美两国官员说,然后周说,日本人创造了一个新词来形容这位精力旺盛的基辛格。 周说,他们把你称为“中东的旋风”。 【安莎社北京十一月十日电】预期基辛格在北京进行的会谈将集中在中美关系以及一些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问题。 他还可能设法会见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亲王过去一直拒绝会见他。 基辛格上次到这里来是在二月份,那时决定在两国首都设联络处。 这位美国国务卿这次出访将提供一个机会来估计自从设联络处以来在双边关系方面取得的进展,并且比较好地确定在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下一系列步骤。 在建立外交关系方面最大的障碍是华盛顿同福摩萨有联系这个棘手的问题。 就最近的将来而论,基辛格在这里进行的会谈可能会讨论在朝鲜战争时期所规定的在美国禁止中国产品的问题和其他同贸易关系有关的问题。 其他可以预料的事态发展包括加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一项有关互派记者的协议。 在基辛格同中国政府领导人的会谈中最可能会出现的国际问题包括中东问题、能源危机和印度支那局势、特别是关于柬埔寨局势的问题。 中国方面也可能会要求基辛格解释美国总统尼克松和苏联共产党领袖勃列日涅夫在今年夏天的最高级会议上所达成的协议。 北京在公开言论中暗示在最高级会议上达成的苏美协议超过了双边贸易的正常范围。
2. 法新社评述:姬外长和基辛格在宴会上的讲话
【法新社北京十一月十一日电】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今天说,基辛格博士昨晚说,他今天下午同中国总理周恩来的会谈将是“加速”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基辛格在外交部长姬鹏飞举行的宴会上说,会谈将是“促进上海公报的目标”,上海公报是在二月二十八日尼克松总统访华结束时签署的。周总理也出席了这次宴会。 基辛格强调自尼克松总统访问以来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特别是在春天美国在北京设立了联络处。基辛格又说,“但是我们决心要做的比这多得多,并且决心尽可能快地完成两年前开始的过程。”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外长的保留看来比基辛格博士大得多,而这位外长的话毫无疑问反映了周总理的看法。 姬鹏飞说,“无疑,我们双方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存在着分歧,但过去两年多的经验表明,双方本着坦率精神交换意见是有益的。” 姬说,“只要沿着上海公报所确定的方向前进”,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然而他说,自从基辛格博士今年二月第五次访华以来,“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天下大乱”。 观察家们说,中国认为世界“大乱”是苏美争夺所造成的,它们在争夺的同时又进行“勾结”。对北京来说,美国和苏联是共谋,都想把满足它们称霸的共同欲望的计划强加给其他国家。但是,每当它们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两国就争斗起来。从这个观点来看,最近的中东冲突是表明在勾结的同时又争夺的最好事例。 然而,姬对基辛格说,世界“大乱”最终对世界人民有利,因为这将帮助他们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观察家们认为姬先生和基辛格博士的讲话确定了基辛格同周恩来的会谈的调子。 【路透社北京十一月十日电】基辛格说,两国已保证加速使关系完全正常化的进程。但是美国官员们警告记者不要把这句话看得意义太大,在国务卿访问期间,宣布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是不可能的。 但是官员们昨天强调说,基辛格相信同中国人面对面接触的价值,这是多少电报也抵不上的。
3. 蒋帮《联合报》驻美记者就基辛格访华报道:《沈大使密切注视,与华府保持密切联系》
【本刊讯】蒋帮《联合报》十一月十一日以《对基辛格访匪区动向沈大使密切注视与华府各方面保持密切联系》为题,刊登该报驻华盛顿特派员施克敏十日发的一则专电如下: 我国驻美大使沈剑虹将不返国参加中国国民党四中全会。他说,他已向中央方面请假。沈大使正在华府密切注视基辛格的北平之行。 沈大使告本报记者说,他这次不回国参加四中全会和美国务卿基辛格访问北平没有关系。这次四中全会适值基辛格访问北平期间。但是此间美方有关人士透露,沈大使这几天正与美国白宫有关人士、国务院及国会方面保持密切联系,并密切注视基辛格在北平的动向。 沈大使曾在八月底基辛格出任国务卿前有过晤谈,十月底并与副国务卿拉什会谈。沈大使说,他上次和基辛格晤谈,曾就中美外交关系问题交换意见。他说,他与基辛格一直保持相当联系。 此间国务院人士曾一再否认基氏访问北平将改善美毛双方外交关系。但是这些人士对基氏此行任务则讳莫如深。 据本报记者获自美国国务院方面的消息说,基辛格此行任务之一,将是解决美毛间相互冻结财产的问题,是为毛共船只在美国享受最惠国待遇问题铺路。
4. 法报刊登博弗尔的文章:《目前的战略形势》
【本刊讯】法国《费加罗报》十一月十日和十一日刊登博弗尔将军的一篇文章,题为《目前的战略形势》,全文如下: 在赎罪日的战争、苏美短暂的紧张关系和石油危机之后,每一个人都在探询近东实现和平的希望和取得妥协的可能性,就象探询一边搞“缓和”另一边又确实在进行较量的苏美关系的前景一样。人们可能想解开使当前局势复杂起来的这个矛盾的疑团。 今天,世界上有三种根本性的对抗:中—苏对抗,阿—以对抗,美—苏因部分利益不同而产生的对抗。与这些对抗相配合的又有三种也是根本性的利害与共的关系:世界犹太人的一致、阿拉伯人的一致、苏美在核武器方面的一致(这一点较令人惊异,但也并不怎么令人惋惜)。 这后一种情况是核军备竞赛使双方受到威胁必然引起的结果。这种结果由于共同的巨大利益定然把两个对立的超级大国拴在一起。每当这些共同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美国和苏联就相互靠拢,就联合行动。每当苏联和美国的利益不一致、然而尚未造成直接冲突的危险时,苏美两国就对抗,甚至在需要时通过居间国家来厮打。由此便相继出现或明或暗的这种局面:先是苏美事实上共管,继而是所谓的东西方对立。 这种局面的暧昧之处(老实说这是怪事)长期被“缓和”的洁净的骗人的面纱遮盖着:人们曾认为自己是走向一种真正的和平。然而,今天应该明确地承认这一点了:“缓和”真正所指的不过是美国和苏联绝对放弃任何直接军事冲突而已,除此之外,所有一切其它冲突都是允许的,正如新近的近东冲突所表明的那样。 不过,近东冲突由于另一重要国际因素而变得复杂化了,这个因素即阿拉伯人想用作威慑武器的石油,由于美国作了支持以色列的选择,它就容易吃到石油压力的苦头,但是,比起能源较弱的欧洲盟友来,它吃的苦要少得多了。正在成长的欧洲突然发现,美国对近东的政策(在这项政策上美国未同欧洲商量)可能对欧洲产生最最严重的后果。这难道不是把欧洲加速建成一个重要的政治实体的重大理由吗?因此,蓬皮杜才发出了如此适时的号召。只是,这个人们希望看到它诞生的重要实体 ——欧洲,象我们在前面不得不承认的那样,并没有真正包括在“缓和”之中。另一方面,美国主要由于内部原因正设法减轻其欧洲负担。面对有超级武器的苏联和态度暧昧的美国,西欧应该把它的安全抓在自己手里。越早越好。这是主要的。 但是,关于近东的和平,你说其前景如何?这要取决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后台决意做出的努力。在现阶段,他们似乎是要停止开销,这势必使对手们停止对打,但这并不足以说服他们就一项妥协办法取得一致。因而我们将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谈判和讨价还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越来越严重的石油隐患将造成压力,从而可能缩短这一阶段。 除非苏联利用它在阿拉伯世界获得的地位使它捞到的好处对近东石油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否则,就会酿成一场大危机。
第 2 版
1. 西德报纸谈中东战争对东欧影响的社论:《兄弟国家的教训》
【本刊讯】西德《法兰克福汇报》十一月八日刊登温特尔斯撰写的一篇社论,题目是《兄弟国家的教训》,摘要如下: 第四次近东战争不仅使西方联盟的分裂公开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陷于危机之中;而且在社会主义阵营内,这场战争及其由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合作所导致的莫名其妙的结束,也并不是没有产生影响的。两个世界宪兵制止住了这场战争 ——如同两个裁判员制止一场激烈的冰球赛一样,所用的方式和方法使某些党政领导人感到震惊。他们看到,两个超级大国会多么容易地准备把他们的小盟友及盟国的利益牺牲在它们的均势政策的祭坛上。 当东柏林及其邻近的首都还在热心地宣扬阿拉伯人的最大程度要求的时候,克里姆林宫人已经在同美国国务卿进行会谈,承认了近东所有国家——因此也包括以色列国——的生存权,而且致力于同一再被谴责的以色列人直接接触。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突然明白,它们的活动余地实际上比迄今为止它们根据勃列日涅夫主义和加强了的经互会成员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所了解的还要小。两个大国在近东问题上所取得的协约不是证实了中国人所一再断言的话吗?中国人说,如果是同另一个超级大国进行安排对话,那么苏联完全有可能无视“兄弟国家”的特殊利益。美苏合作不是一定会向苏联在经互会里的伙伴证实,它们一些时间以来所持的怀疑态度是对的吗?他们怀疑苏联也可能在经济方面单独同西方进行有利的交易,并且牺牲社会主义伙伴国家的利益。 近东引起的震惊和它所助长的关于莫斯科可能不再以坚定和强硬态度来代表它们本“民族”的利益的担心,这肯定也是德国统一社会党头头昂纳克发出“紧急呼声”的一个原因,他打算用这种呼声在谢尔外长访问之前使克里姆林宫领导在柏林问题上肯定持一种强硬态度。昂纳克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发表了“过分”的讲话,他说在四大国协定里没有提柏林同联邦的“关系”而是提“联系”,而且协定不允许联邦在柏林的存在进一步扩大,这毋宁是说要求消除这种存在。这只能被认为是对克里姆林宫的劝告,要它尽管在搞世界政治的均势政策,但不要忽视忠诚的盟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切身利益。当然,不得不使昂纳克感到十分痛心的是,他的呼吁显然对莫斯科“没有起作用”。因为,苏联报纸固然注意到了这次同记者谈话的其他内容并详细摘要发表,但是对决定性的关于柏林问题的内容则保持沉默。 至于“全球缓和政策祭坛上的供品”的问题,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一些时间以来就已经感到自己是吃过亏的人。毕竟是莫斯科在四大国协定中承诺了柏林交通通畅无阻,和严格地削减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入境通道上的检查,并迫使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同联邦政府签订了一项过境协定,同柏林市政府签订了一项访问协议,这些协议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国内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会使其安全专家们怕得要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恰恰在现在当着广大公众的面,在东柏林大张旗鼓地对帮助逃亡者进行审讯,这也并非偶然。人们首次在这里举出上述协定提供的各种各样的逃跑可能性,这首先是为了也向克里姆林宫的领导表明,由莫斯科谈成的柏林协定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困难。 如果超级大国互相搞交易,那么小国有一切理由对它们的“保护国”能否可靠地维护它们独特的民族的利益感到担心——第四次近东战争以后这种认识在东欧广泛传播。不安的心情在那里也加强了。
2. 美报报道:《苏联人对协议保持沉默》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十一月十日刊登该报记者凯泽自莫斯科发回的一篇报道,题为《苏联人对协议保持沉默》,摘要如下: 苏联新闻机构今晚没有提到关于中东正式停火的显而易见的协议,这是表明莫斯科对美国在该地区作的调停努力感到不安的迹象之一。 苏联人士对基辛格的单方面的中东和平使命表示不悦,他们说,任何有意义的谈判必须把苏联包括在内。 这里的外交人士指出,基辛格的中东之行着重表明美国有能力同阿以冲突双方打交道,这种能力是莫斯科所不具备的。 基辛格对中东的突然访问表明了在最近这次中东战争之后莫斯科同华盛顿之间的暧昧关系。虽然两个超级大国在结束战斗的初步停火方面进行了合作,但是他们在拟定一项和平解决办法方面没有共同的利害关系。 【法新社莫斯科十一月九日电】苏联塔斯社今晚在一则简短的纽约电讯中第一次报道关于以色列—阿拉伯就举行和平谈判达成协议的消息。 塔斯社没有报道协议的细节。 在美国国务院宣布这个消息之后几个小时,苏联的宣传机器仍未提到此事,只是继续报道在苏伊士运河区和黎巴嫩边界沿线“以色列军队多次违反停火”的消息。 苏联的电视台在傍晚的节目中甚至放映了埃及军队重新占领下的西奈的几个镜头,并发表评论说,以色列人在撤回到他们在十月二十二日停火时占领的阵地之前,带走了几个村的村民作为“战俘”。 外交观察家们认为克里姆林宫确信,它已说服基辛格压以色列接受十月二十二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从而履行了它对阿拉伯国家所承担的责任。 观察家们认为,苏联党领袖勃列日涅夫决定同意埃及总统萨达特的要他派“代表”去停火线的要求,自从那时以来,莫斯科退居一旁,让美国向它的以色列盟友玩弄外交手腕。 《真理报》今天报道了罗马尼亚主席齐奥塞斯库即将到华盛顿的访问,并提到了以色列外长埃班的布加勒斯特之行和以色列邀请罗马尼亚外长马科维斯库的消息。这似乎是为了表明克里姆林宫的诚意和它对尼克松的信心。 观察家们认为,该报提到埃班访问同以色列保持外交关系的一个共产党国家,单单这个事实就是一个有希望的迹象表明,中东的局势会有发展,莫斯科和特拉维夫之间会开始进行比较直接的对话。
3. 齐格勒宣布齐奥塞斯库应邀将访美
【美新处华盛顿十一月八日电】题:白宫(齐格勒)十一月八日新闻发布会 罗马尼亚——在发布会之前向记者作了如下宣布,关于这件事情没有提出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尼克松总统邀请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总统从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四日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齐奥塞斯库总统愉快地接受了尼克松总统的邀请。这两位国家元首欢迎即将举行他们自从一九七○年以来的第一次会谈,因为这将使他们能够就共同关心的目前的国际事态发展以及美—罗关系的进程进行商谈。 “齐奥塞斯库夫人将陪同齐奥塞斯库总统前来。” 【法新社华盛顿十一月八日电】白宫今天在这里宣布,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将于十二月四日到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外交人士说,解决以色列—阿拉伯问题的前景将是即将举行的会谈中的重要问题。 以色列外长埃班于昨日结束了对罗马尼亚的为期三天的访问,罗马尼亚是东欧目前唯一保持同以色列的外交关系的国家。
4. 勃列日涅夫去基辅同铁托会谈
【塔斯社莫斯科十一月十日电】题: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前往基辅 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今天离开莫斯科前往基辅。 他前往乌克兰首都是为了同应苏共中央邀请前来苏联进行友好访问的南斯拉夫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铁托进行会晤和举行会谈。 随同勃列日涅夫一起前往的有: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苏共中央书记卡图谢夫和其他官员。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十一月十日电】题:铁托总统访问 共和国总统、南共联盟主席铁托及夫人约婉卡·布罗兹将于星期一前往苏联作为时四天的友好访问。 铁托总统将在基辅度过这四天。在那里,他将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就迫切的国际局势和目前的世界趋势以及就南苏两国双边关系的现状和进一步促进双边关系问题,进行会谈。同铁托总统一起访苏的还有:南共联盟主席团执行局书记多兰茨、联邦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兼联邦外交部长米尼奇和塞尔维亚共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弗拉什卡利奇,南斯拉夫驻莫斯科大使佩希奇也将在基辅加入他们的行列。 【安莎社贝尔格莱德十一月十日电】这里的政治观察家认为本周突然宣布铁托总统本月将访问基辅是苏联和南斯拉夫就中东危机问题所作的新努力。 这些观察家们认为,同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这次会谈是苏美在阿拉伯—以色列冲突中的联合行动促成的,贝尔格莱德认为,苏美联合行动是超级大国越过小国的头顶作出决定的又一个例子。 据说,南斯拉夫对莫斯科—华盛顿的行动感到特别恼火的是,这一行动正是在铁托本人试图为政治解决中东地区的危机,尤其是在不结盟运动的范围内为政治解决奠定基础的时候发生的。 人们注意到,况且,就在苏联总理柯西金最近访问这里期间,庄严向南斯拉夫保证“国际政策不应也不会为大国垄断”之后不久,两个超级大国就插手了这次敌对行动,并且起了决定性作用。 假设中东危机将是铁托和勃列日涅夫会谈的中心问题,这里敢肯定,铁托至少将坚持南斯拉夫在使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走到谈判桌边的外交活动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法新社莫斯科十一月十日电】外交人士今天在这里说,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将于十二日在基辅开始会谈,中东将是会谈日程中的主题。 【法新社贝尔格莱德十一月八日电】南通社宣布,铁托元帅应苏联党中央委员会的邀请,将对苏联进行友好访问。一般预料,两位领导人主要将讨论中东危机及其后果。 几周来在这个谣传盛行的首都流传了各种各样的消息:中东战争损害了或者促进了南斯拉夫同莫斯科的显然良好的关系。 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南斯拉夫领导人过去两周采取了非常的安全措施,号召老百姓提高警惕。 铁托在两国首都中间的地方会晤勃列日涅夫,这就将使他和南斯拉夫摆脱孤立处境,在这种处境下,铁托和南斯拉夫象西欧国家的政府一样,只能无能为力地密切注视着苏联和美国独自处理以色列—阿拉伯冲突。这可能是铁托元帅此行的原因之一。
5. 美报报道:《联合国的外交官们欢迎停火对早日举行中东会谈表示怀疑》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十一月十日刊载该报记者阿斯特拉汉从联合国发出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联合国的外交官们欢迎停火》《对早日举行中东会谈表示怀疑》,全文如下: 外交官们和联合国的官员们欢迎关于实现中东停火的新协议,认为这是今天取得的“一项显著的成就”,但是对它会导致早日举行广泛的和谈一事表示怀疑。 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协议没有提到要举行广泛的会谈。 西方和不结盟国家的外交官们说,这使得以色列感到高兴,因为以色列一再说明,它主张逐步实现一项中东问题解决办法,而不是搞一个全面的一揽子的和平计划。 一些外交官认为,这项仔细取得平衡的协议也稍稍倾向有利于以色列。它把回到十月二十二日实行停火时的阵地去的问题留给以色列和埃及官员们之间去讨论,虽然埃及仅在几天以前就把返回十月二十二日时的阵地的问题变成了一个绝对的要求。然而协议直截了当地要求交换战俘(这是以色列的要求),并允许以色列把观察员派到将会成为通向埃及第三军团的联合国走廊的苏伊士运河的那一端。 其他人士说,这只是反映了军事上的现实情况,而这个权利——如果存在这种权利的话——由于协议显然没有提到停止阿拉伯对在曼德海峡的红海的封锁一事而被抵销了。人们推测,埃及在私下已经同意取消封锁,这个封锁行动是由南也门正式采取的。 所有人士认为,基辛格曾通过向埃及总统萨达特许诺美国的两个重大努力来补偿这个协议逐步行事的性质。这两个重大努力是:把停火安排的势头转到举行广泛目的的和谈方面和说服以色列撤出自从一九六七年以来它所占领的一些阿拉伯领土。 西方人士提到了这种可能性:苏联和埃及可能采取一种“欺骗手法”,正如在一九七○年不顾罗杰斯主持的停火把导弹运到苏伊士运河地区那样。 一些人士表示担心的是,没有公开的迹象表明,苏联参加了或赞扬了基辛格所作的努力。
第 3 版
1. 南通社说:阿拉伯国家对埃以协议有相当保留
【南通社贝鲁特十一月十日电】初步的估计表明,阿拉伯国家接受六点埃以协议是有相当的保留的。这些保留主要反映在由于怀疑以色列会真正准备达成真诚的谅解和寻求政治解决而产生的众所周知的情绪上。 例如,叙利亚比许多其他阿拉伯国家更加直接有关得多,但是它对协议的达成实际上保持沉默,只用一句话提到这件事。同样,叙利亚报纸的评论十分强调阿拉伯团结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可能对支持阿拉伯敌人的国家继续施加压力。在叙利亚看来,其目的不是使这些国家“中立”,就是使它们要“保护它们自己的利益”,这些利益可能由于继续进行石油抵制而受到危害。 约旦现在对最后政治解决的可能性越来越不安。至于伊拉克,它已公开直接谴责这个协议,它表示相信,它是美国人为了减轻国内水门丑闻的影响而必需的。令人特别感兴趣的还有,以前在阿拉伯世界持“温和”立场的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好战”态度越来越明显,它们并强调将不停止石油抵制,直至以色列开始撤离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时为止。 【法新社大马士革十一月十日电】叙利亚今天没有理睬已宣布的埃及—以色列协议,反而谈到恢复敌对行动的危险。 大马士革电台和政府的《革命报》没有报道昨天在开罗宣布这个实现和平前的协议。 《革命报》说:“由于美国加紧援助以色列,其中包括提供现代化的电子装备,局势有可能一触即发。”这家报纸说,这种援助“助长以色列”要恢复战争。 【法新社突尼斯十一月十日电】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六点协议引起了突尼斯两家日报的评论,它们对“旨在巩固停火的这一军事协议能使和平的机器运转起来”的可能性表示怀疑。 《晨报》(无党派的阿拉伯文报纸)认为,埃及和以色列同意的六点方案“还不意味着和平,因为关键问题仍是组织和平谈判的问题。” 报纸指出,“这个协议不应当使我们回避问题的实质,因为值得担心的是,这六点有可能成为无关紧要的争吵和不和的根源,并因此而把作出的努力限制于保持停火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之上。”
2.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八日致函阿拉法特
【法新社贝鲁特十一月十日电】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十一月八日在给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和各委员的一封信中写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对一次以安理会第二四二号决议为基础的和平会议的任何参加将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彻底放弃它的解放全部巴勒斯坦领土和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主国家的战略目标。”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它的领导人是乔治·哈巴什)接着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参加这样一次会议意味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打算承认在安全的边界内的以色列国。”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强调“巴勒斯坦和阿拉伯的长期人民斗争是通往解放整个巴勒斯坦这一战略目标的唯一道路。”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说,“在目前危急的时刻的唯一革命的选择是继续斗争、拒绝投降和对我们战略目标的任何放弃。” 【法新社贝鲁特十一月十日电】支持巴勒斯坦革命阵线于十一月八日和九日在该组织秘书长、(黎巴嫩)社会进步党主席卡迈勒 ·琼卜拉特的主持下在贝鲁特举行会议。该阵线在九日晚上发表的一项公报中请求阿拉伯人挫败“根据一项美国—以色列和平解决方案,消灭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的任何尝试”。 支持巴勒斯坦革命阵线特别包括民族解放阵线(阿尔及利亚)、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埃及和利比亚)、复兴社会党(伊拉克和叙利亚)、民族阵线(南也门)、阿拉伯工会联盟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代表。 公报肯定说,“用一切手段——军事的和经济的 ——在所有领域里继续斗争,是挫败美国—以色列阵线和旨在给予阿拉伯人民以新的打击的阴谋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支持阵线”的公报还要求阿拉伯人“反对一切旨在使巴勒斯坦人民丧失其决定自己的命运或是返回自己家园的尝试”。 该“阵线”肯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它号召阿拉伯群众“采取有效行动阻止实现旨在从根本上摧毁巴勒斯坦事业的美国—以色列计划”。
3. 以色列电台宣布埃以十一日签署停火协议
【美联社特拉维夫十一月十一日电】以色列国家电台说,以色列将领和埃及将领今天在苏伊士运河前线签署了美国提出的结束战争的停火协议,这是以色列同阿拉伯人二十四年来达成的第一项直接协议。 这家电台说,这项六点协议是在当地时间下午约四时在开罗检查哨的一个联合国部队帐篷里签字的,这个检查哨是设在离埃及首都六十英里的一个荒凉的铁丝网路障。这个协议是基辛格搞成的。 广播说,联合国部队总指挥西拉斯沃监察了签字仪式的举行。 广播说,助理参谋长、梅厄总理的军事顾问阿哈隆·亚里夫少将代表以色列签字;作战部长兼埃及陆军副司令阿卜杜拉 ·拉尼·贾马斯少将代表埃及签字。 【本刊讯】英《观察家报》十一月十一日刊登埃里克·西尔弗十日发自耶路撒冷的一则报道,题为《以色列准备早日举行和谈》,摘要如下: 一旦同埃及的停火稳定下来,以色列期望早日开始和平谈判。 人们仍然认为,开始当然将只同埃及人谈判。如果谈判取得进展,尤其是如果萨达特总统表示准备接受的东西少于归还在一九六七年和一九七三年战争中被占领的所有领土的话,那么约旦大概将参加进来。 据认为,叙利亚将坚持下去。这里认为,叙利亚大概将是举行谈判——甚至是间接谈判——的最后一个参战的国家。这使以色列人对据信被叙利亚拘留的他们的一百五十人的命运感到十分不安。 在基辛格的一揽子计划中没有任何东西要使叙利亚人必须仿效埃及和释放战俘。但是,这里希望,俄国人将对阿萨德总统施加他们的影响。
4. 合众社报道:布托同基辛格会谈时提出巴需武器问题
【路透社拉瓦尔品第十一月九日电】早些时候,基辛格在总理府与布托先生会谈了一个多小时。 官方人士说,他们讨论了中东问题和双边关系。 【合众国际社伊斯兰堡十一月九日电】据信,布托和美国国务卿会谈时提出了巴基斯坦需要军火的问题。 布托迫切需要武器,因为巴基斯坦不想降低其防御水平,尤其是因为同它的宿敌印度的关系还没有恢复正常。 随着巴基斯坦指责阿富汗正在通过喀布尔电台煽动帕坦人和俾路支人起来造巴基斯坦的反,巴基斯坦同阿富汗的关系也日益紧张。 当前次大陆的局势要求巴基斯坦拥有强大的防御力量。 【法新社拉瓦尔品第十一月九日电】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今晚说:“在象中东这样深受战争摧残、深受感情刺激的地区旅行之后,看来能够与之融洽相处、无须对任何事情作出解释、而且有着共同原则的老朋友,是使人感到非常温暖的。” 基辛格博士说,现在大家都知道,巴基斯坦曾为他于一九七一年七月当时是秘密的访华之行作了安排,那次访华导致了美中两国关系的恢复。 他又说:“在我们离开的时候,中国总理说,‘我们建立联系了,可不要忘记你的巴基斯坦朋友。一座桥并不仅仅因为被使用过了就失去其重要性’。 “我认为,我们始终设法记住中国总理对我们说的话,巴基斯坦和美国两国人民和政府间的友谊继续得到发展。”
5. 阿拉法特从沙特阿拉伯抵莫斯科
【法新社贝鲁特十一月十日电】接近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人士十日宣布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在中午后不久从利雅得抵达莫斯科。 今天的《日报》说,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即将向克里姆林宫进行它从未进行过的“最重要的交涉”。据该报认为,这一交涉将由阿拉法特进行,他将率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一个代表团去莫斯科。《日报》指出抵抗运动的代表将着重同苏联领导人讨论巴勒斯坦人参加和平会议的问题。 【法新社贝鲁特十一月十日电】巴勒斯坦组织“法塔赫”断然否认埃及一家周刊和法国一家报纸报道的关于该组织已接受参加和平会议的消息。
6. 美联社谈:中东战场埃以双方的军事力量
【美联社开罗十一月十日电】外交部分析家猜测,重新装备、重新获得供应和准备好的埃及和以色列军队现在能够打比十月战争更为激烈的大仗。 这些分析家一致认为,如果目前的外交行动未能使目前的媾和进程坚定地发展下去的话,炮声可能再次响起以为在战场上解决阿以冲突作出新的努力。 这里的西方专家说,埃及和以色列的兵力几乎相等,任何一方为了取得决定性的有利条件都可能开始一场新的战争。 一位了解情况的人士说,“如果认为假如政治努力失败,只有埃及人对一场新战争感兴趣,那可能是错误的。在战场上可能出现以色列人先发动进攻的局势。” 一些人士说,现在的军事局势与十月二十四日战斗最后一天时的局势有显著的不同。 在那一天,以色列军队在苏伊士运河中段从西奈越过运河,在西岸向南插入并包围苏伊士城。 在西奈的埃及第三军团被说成被以色列包围了,但是,在伊斯梅利亚以北的埃及第二军团——据说约有四万人——仍然坚定地守卫在它于战斗头几天占领的运河东岸的阵地上。 这些人士说,此后,埃及人已从苏联获得大约一万五千吨的新武器和物资,其中包括防空导弹。 一直在保卫开罗的一支强大的埃及军队(它有它自己的导弹掩护网)的部分部队已向东调到运河西岸的以色列前沿防线。 提供消息的人说,第三军团的处境并不象以色列所说的那么严重。这些人士说,第三军团并没有完全被以色列人包围。它在苏伊士湾还控制着海岸的一块地方,它从运河南端到阿云穆萨约有十七公里长。 这些分析家认为,如果以色列人开始射击,他们的目标将是利用他们在西岸的地形高的有利条件尽可能多地摧毁埃及的军事潜力。 如果埃及人开始一场新的战争,他们可能试图把第三军团同第二军团联合在一起,从而切断以色列桥头堡的供应线。与此同时,集中在以色列人西边的大股部队会试图打击以色列据点并把它消灭。 据一位提供消息的人士说,“在这样一场战争中,以色列人可能会依靠他们的空中优势和他们的躲避导弹的新技术。” 他又说,“埃及人有自己的导弹和空军。” 这些人士说,以色列的军事地位现在是舒适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变得不那么舒适。 一位人士说,“当他们有巴列夫防线时,他们只需用三千人防守。”“现在,他们在西岸的据点有一万二千人到一万五千人,比以前更长的供应线使得事情更加困难了。” 分析家们一致认为,如果埃及人和叙利亚人象在十月战斗中那样配合行动,以色列的困难可能大大增加。
7. 西哈努克致电法新社说:沙林察仍继续任柬外交大臣
【法新社北京十一月十一日电】据这里今天收到的消息,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外交大臣沙林察将继续任职。 这条消息是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的内阁从广州发给法新社的一份电报透露的。这份电报说,尽管已宣布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各部自九日起将移交柬埔寨领土上的“国内抵抗力量”的成员,沙林察仍将留任外交大臣。 电报说:“沙林察留任的决定是柬埔寨民族抵抗运动作出的;在作进一步通知以前,住在北京的沙林察,将执行对各友好国家的外交任务。”
第 4 版
1. 西德报纸文章:《北京竭力争取非洲》
【本刊讯】西德《法兰克福汇报》八月二十日刊载一篇文章,题为《北京竭力争取非洲》,摘要如下: 中国人正集中精力谋求在黑非洲建立一个桥头堡,在这方面,坦桑尼亚显然是一个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在坦桑尼亚、赞比亚和索马里的两项巨大发展援助工程而取得了首批重大成果。在争取第三世界国家欢心的国际竞赛中,坦赞铁路被视为中国发展援助的典范。 同时,这一发展援助工程也是中国希望同这两个非洲国家进行贸易的一种手段。现在,北京已经可以把迄今坦桑尼亚最大的进口者英国排挤到第二位。虽然中国提供的贷款是无息的,但是这笔贷款仍然使达累斯萨拉姆和卢萨卡政府承担了只能购买中国货的义务来为总开销作出对等贡献。同时在同苏联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它也是中国在非洲的一个政治胜利。中国人在黑色大陆上已成功地摆脱了他们在国际上的孤立状态,并把政治成果和经济成果结合起来。 此外,中国人正在索马里共和国修建一条八百公里长的公路,这条公路将把该国的南北两方连接起来。迄今为止,索马里在北部只有一条七公里长的柏油路。修这条公路是继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非洲的第二个大的发展援助项目。其费用约为一亿七千五百万马克。中国人正在通过这条现代化的沙漠上的公路的修建(将于一九七七年建成),夺取索马里游牧民族的人心。 自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七二年年底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共向第三世界许诺了五十六亿美元的发展援助。这笔款项的一半是自一九七○年年初以来答应给的。根据中国自己的说法,其中提供给非洲国家的有:除对坦赞铁路的发展援助款项外,马里八千八百万美元,埃及八千五百万美元,苏丹八千一百万美元,几内亚六千三百万美元和阿尔及利亚五千二百万美元。在中国的发展援助国家清单上的新名字是毛里求斯、多哥、卢旺达、布隆迪、加纳和喀麦隆。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一九七二年底北京答应给扎伊尔共和国以一亿美元的贷款。 中国提供发展贷款的期限长达三十至四十年,而且利率特别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非洲国家还继承了一部分由台湾中国人开工的发展援助工程。在农业项目方面尤其是这样。在工业方面,北京局限于主要修建纺织厂和食品厂。 在最近十个月,又有六个非洲国家(达荷美、马尔加什、毛里求斯、乍得、多哥和扎伊尔)同北京建立了外交关系,于是目前已有二十二个非洲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代表。除去中国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铁路专家,中国在非洲的发展援助人员大约有两万人。 这种新的亚非伙伴关系是由发展援助和意识形态教育组成的。它包含着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对新的非洲伙伴国家的影响。代替革命手段的是中国对非洲的政策长期地按照送秋波的原则来实现其目的。同时以此途径扩大同非洲国家的对外贸易,并为中国货在非洲大陆开辟一个销售市场。
2. 香港《大公报》报道:《外国人谈广州交易会》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一月四日刊载一篇报道,题为《外国人谈(广州)交易会》,摘要如下: 现正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出口商品秋季交易会,有不少香港外国商人近日已做成生意回来。香港外商对本届交易会有如下的观感: 本届交易会反映了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情况良好。例如机械馆内的新客户大增,会谈成交情形热烈。过去中国要从日本进口的机床,现在日商反向交易会订购了一百台。美国客户也成交了小量机床。从中国出口的机械大增,可以反映出中国的工业水平正不断提高。在农业方面,今年中国又出现一个丰收年景。建国二十四年来,中国粮产已从一亿一千万吨增至二亿四千万吨(去年)。一位日本来宾在参观「农业学大寨馆」后说:「中国地大人多,粮食是个大问题,可是你们不仅达到了自给,而且还可以出口,真了不起,这都是依靠人民的力量取得的。」 参加本届交易会的日本商人,接近二千五百名,与今年春季交易会大致相同。 据美国通讯社于十月十四日自东京发出电讯说,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预言,日中贸易今年将有跃进,总额达到二十亿美元,比去年的十一亿美元增近一倍。其中有不少大宗交易,将会在广州秋季交易会中商妥。 美国通讯社又说,今年美国、法国对中国的贸易也将增加。美国国务院官员最近预测,中美贸易总额,可能由去年的九千二百万美元增至今年的七亿美元。 伦敦《泰晤士报》九月二十四日刊登博纳维亚的一篇文章指出,今年中国对外贸易确实出现了大的进展。英国对中国的出口,正在突飞猛进。现在,西欧、日本和美国,都正在互相争取向中国输出成套的工厂设备,虽然美国要赶上西欧和日本还有很大的距离。 据美联社日内瓦十月八日电,瑞士最近出版了一本一百二十四页的指南,向前往中国旅行的瑞士商人提供参考意见。该手册说,它曾向十三个国家的公司首脑进行调查,他们一致同意这种对华贸易的见解,即:「中国人极诚实、可靠。他们讲话算数,不管有没有写上正式合同,都是如此。因此,对待中国人最好要抱着同样的态度。」 【法新社香港十月二十六日电】从广州交易会回到这里的商人说,尽管价格上涨了百分之一百,但销售仍然很活跃。 他们解释说,虽然中国产品变得越来越贵,但以国际市场价格水平衡量还是便宜的。 纺织品的质量有了改进。这些商人还说,展出的展品比过去更加吸引人。同时,贸易谈判和其他为外国购买者服务的设备也比以前好了。
3. 日《东京新闻》报道:《日中贸易变了样----参观广交会》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十一月五日刊载一篇报道,标题为《日中贸易变了样——参观秋季广州交易会》,摘要如下: 自十月十五日开幕的广州交易会,在盛况空前的情况下已经进入了后期的紧张阶段。 在两个会场上展出了大约三万种中国产品(新产品比今春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特别是美术工艺、轻工业产品和服装等展览场琳琅满目,证明了中国的国内建设正在顺利地发展。另外,不仅仅是日本人,特别是有很多美国人、西德人参加的今年的秋季交易会,似乎象征性地表现出正在积极展开同西方进行经济交流的 「开放的中国」的姿态。只就日中贸易来说,交易会已在两点上有了改观。一点是大型贸易谈判的比重已逐步转移到东京—北京间的直接渠道上去,而交易会本身只具有日中贸易的一个谈生意的场所这种性质了;另一点则是,正在从所谓友好公司渠道这个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性质改变为正常的两国间贸易的场所。
4. 美刊文章:《无人飞机巡逻》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十月八日一期登载一篇文章,题为《无人飞机巡逻》,摘要如下: 目前,美国空军和航空空间工业正在研究一些新的遥控驾驶运载工具,它们最终有可能构成未来空军的基础。 对遥控驾驶运载工具发生兴趣的基本原因完全是经济上的。根据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载人战斗机的成本不断迅速上升,以致空军不大可能保持目前的预算。遥控驾驶运载工具每架的价格是十五万至二十万美元,不到购买一架载人战斗轰炸机所花费用的十分之一。诚然,它们需要很大的基本建设经费建造支持系统,如地面站和电子通讯设备等,但这些费用不大可能高于今天的电子空军的载人飞机的支持费用。 当然,遥控驾驶运载工具价格低的原因是它们不用人驾驶。虽然遥控驾驶运载工具的设计是要在执行使命后飞回来的,但它们不需要那种保护有人驾驶飞机的很厚的装甲板;它们也不需要装备这样一些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如氧气设备和弹射座椅。无人驾驶飞机确实可以建造得很马虎,已经在制订建造遥控驾驶运载工具的计划,在结构中采用铝色泡沫塑料、玻璃纤维和塑料,甚至硬纸板。目前,所有的遥控驾驶运载工具都由一架运载飞机带到目标附近的地点,然后在母机内一个遥控驾驶运载工具的驾驶装置的控制下放出去。驾驶装置的任务是用电子仪器保持遥控驾驶运载工具的航线,在许多情况下,那项任务比普通的军用机驾驶员复杂。 典型地说明无人驾驶的复杂性的是BGM—34B,它是一种携带武器的飞机,是目前投入使用的最先进的遥控驾驶运载工具。操作人员乘坐在C130A型飞机里,在一面电视监视屏上追踪无人飞机的航线,这块电视监视屏上映出的是遥控驾驶运载工具头部的一架广角电视摄影机摄入的镜头。操纵人员利用这块监视屏找到无人飞机的目标,把这项信息输入无人飞机的控制仪器。然后监视屏变成一片空白,丢下遥控驾驶运载工具自己去送出导弹,再返回预先指定的回收区。 当然,目前的一系列遥控驾驶运载工具是有一些限制的。首先,依靠一架电视摄影机的驾驶装置没有外周视觉帮助它驾驶无人飞机。其次,观测无人飞机的目标和它的使命完成后把它回收,很大程度上要靠天气。然而,工业界正在研究解决这些困难的办法,另一个问题是同遥控驾驶运载工具通话的复杂性,这涉及到许多年后的将来大编队的无人飞机空战的可能性。 显然,有人驾驶的飞机在今后许多年内仍将是必不可少的战术武器。但是,如果航空空间工业的兴趣和驾驶装置有任何支配作用的话,毫无疑问遥控驾驶运载工具的前途是灿烂的。
5. 西德正研制小型喷气客机
【路透社不来梅三月十一日电】这里正在建造一架有四十一个座位的小型喷气式飞机原型,这种飞机能够使西德在退出客机市场三十五年之后重新进入客机市场。 这种新式飞机可用作喷气式客机,也可用作运输机或军用运输机。它的短距起落设施、引擎寿命长和引擎位置弥补了它的一千公里的比较有限的使用半径,这种飞机有上述装备可以在险峻条件下或城市之间飞行。
6. 香港《大公报》报道:《美“水手号----十号”太空船奔往金星水星》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一月八日刊载一篇报道,题为《美“水手号——十号”太空船奔往金星、水星》,摘要如下: 美国太空署于今年十一月三日发射的“水手号 ——十号”太空船,已开始它三亿八千万公里的历史性的航行,假使成功,将使地上的人们第一次好好地看看地球的两个邻居 ——金星与水星——的面目。 “水手号——十号”装在“大力士—人头马”火箭上,自肯尼迪角发射,所循路线将令它于一九七四年二月五日飞到距金星五千七百公里范围之内,于一九七四年三月二十九日飞到距水星一千公里范围之内,绕飞过太阳后,再度回来,飞过水星。 这一太空船首先利用另一行星(金星)的重力作用,将它推动飞向另一行星(水星)去。以前有过“水手号”太空船飞过金星,而且还有若干苏联的太空船降落在它上面,但是传回照片的,将以“水手号——十号”为首 ——它至少要拍八千张金星和水星的照片。它也是第一个窥展最近太阳的行星——水星——的太空船。 加利福尼亚州巴沙甸那喷射推进实验室的飞行控制人员们在发射后不久,发现“水手号——十号”有一个问题:他们无法打开附装在两具电视摄影机上的小暖炉。这种暖炉使电视管在长久不用的时期内保暖,不会因长久在太空的寒冷之中受损,以致当摄影机开动时发生破裂。但是,美国太空总署的工程师们很有信心,认为能解决这个问题。假使他们不能开暖炉,将会采取其它办法使电视管保温:他们可以一直打开摄影机;他们可能利用太空船内其它暖炉设备;他们还可以转动太空船位置,使阳光照着摄影机而保持温暖。 “水手号——十号”装有一千一百磅的科学仪器。两具电视摄影机都装有望远镜,可以使科学家在水星表面的照片上看清楚只有一百公尺大小范围中的特征。其他仪器将被用以进行诸多工作,包括测录金星的气层及磁场情况。金星对科学家说来是一个不解之谜,它的外表有一层很密的气层遮掩着,厚厚的云层低垂到距它的表面约六十公里之处。有的云块似乎很快地在旋转,比金星自转的速度还要快。还有些云块似乎在上下震荡。气象学家急于要知道这些古怪的云的真面目。地质学家则希望云上有洞使他们可以窥见金星的表面。 至于水星,那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人们对它所知更少。有些科学家以为它的表面也许象月球表面。但是人们认为水星的构成和月球或者地球都不太相似。在所有的行星中,水星也许密度最大,因此地质学家以为它可能有一半是铁。 “水手号——十号”在飞过水星之前,还要遇到另一挑战:绕太阳的运行。“水手号——十号”比任何太空船飞离太阳更近。它会遇到的太阳能,强度超过地球所受的四点八倍。工程师们在建造“水手号——十号”时,采用种种原料和技术以保护新太空船不怕这样的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