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11-09
第 1 版
1. 西德《世界报》评我对中东问题的态度《毛在鼓动第三世界》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十一月五日刊登瓦尔特·贡策尔撰写的一篇社论,题为《毛在鼓动第三世界》,摘要如下: 关于中国在这次近东冲突最后阶段所起的作用,还要谈论很久。那些跟在莫斯科屁股后面转的国家出于宣传策略的考虑,远远撇开了这次冲突,指责北京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刻溜之乎也。它们指责中国不参加联合国安理会的停火表决,不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是企图惹事生非使共产主义营垒陷入困境。 而中国则反驳说,它是出于原则立场才不打算参加对那些它认为是错误决议的表决。它说,超级大国不光背着交战各国搞出了所谓“解决办法”,而且没有给有关国家就这个困难的问题进行讨论的机会。参与这样一种解决办法无异于承认“霸权”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同时也可以看出来有这样一种解释,即这种霸权的目的就是要促成与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只有很少关系的事态发展。 象所有受到大国捉弄的国家一样,中国人以必然锐敏的本能强烈地告诫第三世界的执政人物说,如果听任世界大国为所欲为或者更加糟糕地参与它们的阴谋活动,那么这些世界大国就能任意地欺侮他们。北京问道,在当今世界上有谁曾同当事国进行过磋商?中国此举得到了对它来说是很有利的各式各样的回响。不光南斯拉夫说两个超级大国的做法是值得考虑的;因为它们的停火决议没有同阿拉伯国家进行充分的协商。这样的一种印象更加突出了,即把一种所谓“和平”强加给交战双方,这种和平只能给交战双方造成危害,而给这两个和平的缔造者却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即它们自己绝不会吃亏。 亚洲和非洲也说出了同样的话。这就是说北京的种子在很快地发芽生长。被认为是软弱无能的第三世界的独立要求在近东冲突令人不安的危机时刻越来越强烈了。不用费思索就可以看出来,北京准备充当这种不满状况的主要受益者,而这种不满意心情必然在那些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国家中很快扩散,因为不可能有所谓正义以及对各方来说都觉得是可以接受的解决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办法。 东欧人认为这种事态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危险。苏联党的首脑十月二十六日说明,东欧人与这种事态发展的关系是多么密切。他们虽然用非常强硬的语言评论北京对近东冲突的态度,却在非常深入地研究中苏关系的原则问题和北京在世界各共产党之间的关系中的作用。勃列日涅夫要平心静气地处理中国问题是不容易的。他的前任,经常与北京敌对的赫鲁晓夫一九六四年垮台,不仅是由于国内政策的失败,而且是吃了中国人的亏,他是想轻易地使中国人转到莫斯科的路线上来。从那时起到现在已经过了九年,勃列日涅夫并没有挫败毛的政策和有效地制止毛的反苏主义。这对勃列日涅夫的个人地位是无益的。 更使勃列日涅夫头痛的是,主要的中国国务活动家一点也不想仿效西方假现实主义者,也不想对安全会议和亚洲集体安全体系计划之类的诱饵作出积极反应。 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世界和平大会”企图怀着厌恶的心情骂中国人。他给毛主义者列的罪状是:中国削弱共产主义国家大家庭的地位;它与西方国家保持大有希望的接触;它用核试验毒化大气;它挑拨离间,如果对它有利的话。但是,苏联人过去恰恰认为这些做法都是列宁允许用来进行斗争的无可非议的权利,其目的是加速资产阶级国家的灭亡。克里姆林宫的恼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同情它就难办了。
2. 基辛格抵埃及同萨达特举行会谈
【美联社开罗十一月六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今晚到达了埃及首都,但是他没有带来一个具体的和平计划,或甚至没有指望在他回国以前会有一个现成的计划。 【法新社突尼斯十一月六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于今天离此去开罗,在这以前,他同布尔吉巴总统和突尼斯官员们进行了五十五分钟他所谓的“非常有益的会谈”。 外长马斯穆迪说,会谈谈到了“中东问题,包括巴勒斯坦事业问题”。他又说,基辛格对埃及的访问将是他对阿拉伯各国首都进行的访问中的“决定性一步”。 【法新社拉巴特十一月六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对摩洛哥进行了十八小时的访问后于今天离开拉巴特去突尼斯。 他同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举行了两次会谈,他在离开之前说,这些会谈是在“十分良好的气氛中”举行的,并且有助于他了解阿拉伯问题。 【中东社开罗十一月六日电】官方发言人阿尼斯在今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外交部长法赫米今天向总统作关于他同尼克松总统、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和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进行会谈的汇报。 他说,值得提出的是,这发生在美国国务卿到达开罗的今天,无疑,总统同基辛格博士的会见将产生具有重大意义的结果。 【合众国际社开罗十一月七日电】(记者:海伦·托马斯)(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今天同埃及总统萨达特就中东危机进行了三小时的会谈,他在会后说“我们正在走向和平”。 记者们也向萨达特询问了这个地区和平的前景。萨达特对记者们说,“我同意他(基辛格)讲的。” 基辛格是在星期二晚上到达的,这是阿拉伯一以色列战争后他的阿拉伯国家首都之行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 萨达特在塔赫拉宫外面举行了临时记者招待会。萨达特和基辛格坐在藤椅上,在会后照了相。 一位记者问会议进行得怎么样、萨达特回答说:“很好。”他还说,“会谈是有成果的,建设性的”。 另一记者问,走向和平会多快,萨达特回答说:“就我个人来说,将是立即。” 基辛格也说会谈是“建设性的”。 埃及总统说,他不打算在基辛格在开罗逗留三十四小时期间进一步同这位美国人会谈。他说,“我们已经结束了我们的会谈。” 萨达特和基辛格在答复记者们的一连串问题时始终面带笑容。 基辛格曾转向他的东道主,对他说:“我希望有一天重新到这里来。” 但是当记者问他们是否解决了什么问题时,他们二人都没有答复。 有记者问,以色列人撤离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是否近在眼前,萨达特说:“无可奉告。” 有人问,美国是否将停止对以色列的军事供应。萨达特说:“问基辛格博士吧。” 【合众国际社开罗十一月七日电】埃及政府今天宣布,埃及和美国已经商定恢复大使级的外交关系,并且指定了大使,立即进行互派。 这项在下午七点宣布的协议,是国务卿基辛格和萨达特总统今天早些时候举行的三小时会谈的直接结果。公告原文说:“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政府原则上同意不久恢复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同时同意把它们各自的照管利益的机构的地位立即升到大使馆一级。埃及政府已任命阿什拉夫·古尔巴勒为大使,美国政府已任命赫尔曼·艾尔茨为大使。他们将立即就任。”
3. 美记者评我在联合国的活动
【美联社联合国十一月二日电】(记者:乔治·布里亚)一名苏联外交官装作用刀子戳进身子,并慢慢地绞动这把刀子。他对记者说:“这就是中国正在对我们采取的做法。” 在投票决定把国民党台湾控制的联合国席位交给共产党中国两年后的今天,北京在这里存在的主要标志是同苏联进行猛烈的战斗。 一位西方外交官谈到莫斯科—北京的争执时说:“中国人认为俄国人躲在每张桌子底下,而俄国人也认为中国人躲在每张桌子底下。” 这两个敌对的共产党大国的高级代表们十月二十三日都挥舞手臂和高叫,从而使安全理事会会议开不下去。 对中国批评他们的中东政策,俄国人特别容易着恼。中国人指责他们耍两面派,即一方面支持阿拉伯人,另一方面又通过允许俄国犹太人移居以色列的方式来帮助以色列。除了同苏联的无休止的论战,这里的中国代表团在头两年中给人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是:他们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弱小的、贫穷的和不发达的国家的代言人。 当乔九月份发表了他的年度政策演说以后。这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热情地涌进大会会场的通道,为他鼓掌并同他握手。 成为对照的是,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演说后只获得十秒钟的掌声。 在联合国讲台上进行的宣传战中,中国人在最猛烈攻击俄国人的同时,也没有放过美国。他们指责莫斯科和华盛顿争夺世界霸权,同时互相勾结。 除了通过寄给驻联合国记者的邮件定期到达的出版物以外,占据了联合国席位二十六年之久的国民党中国人的痕迹在联合国总部一点也看不见了。国民党领事馆还在纽约举行一些招待他们在联合国的老朋友的晚会。
4. 沃伦说尼克松打算正面应付水门事件
【美新处华盛顿十一月六日电】题:白宫(沃伦)十一月六日新闻发布会 水门事件——传闻前司法部长理查森在参院司法委员会上作证时说,总统应当放弃对总统特权提出的所有要求,并交出所有有关水门事件的文件。有人要求沃伦就此发表意见,沃伦回答说,尼克松先生“打算正面地应付这件事”。沃伦说,尼克松“完全了解这个问题的范围”,他打算“直截了当地”处理这个问题,这位发言人说,尼克松“希望看到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并打算向美国人民全面阐述这个问题”,他说,“在今后一些天里和一些星期里,你将会看到这方面的事态发展……。” 【路透社华盛顿十一月六日电】副新闻秘书沃伦今天说,总统打算正面应付水门事件问题,使这个问题得到明确的、公平的解决。他说,总统打算进一步说明水门事件问题,在什么时间和地点说明,以后再决定。 有人问尼克松是否将亲自谈要他解职的要求,他回答说:“如果人们老是提出这个问题,他将谈这个问题。” 尼克松拒绝要他辞职的要求的态度出人意料地得到《纽约时报》副主编兼专栏作家托姆·威克的支持。威克是最直言不讳地批评尼克松的人之一。威克写道:“尽管人们纷纷提出辞职的要求,很大一部分人还是认为尼克松先生不一一定不适于进行治理。”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一月六日电】尼克松总统自己的政党中有影响的人物敦促他把他所知道的有关水门事件的全部情况完全向美国公众公布。 参院共和党领袖斯科特昨天敦促总统“把所有的情况告诉人民,让他们去判断”。他说,他对一位共和党同事、马萨诸塞州参议员布鲁克早些时候要求总统辞职感到遗憾。
第 2 版
1. 北约组织核计划小组举行会议
【美联社海牙十一月六日电】北约组织秘书长伦斯说,美国国防部长施莱辛格今天对北约核计划小组的国防部长们作了详细的汇报。这次汇报有助于“消除”美国及其北约盟国之间的“一些误解和小小的摩擦”。 伦斯是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六国的国防部长举行的为期两天的会议的开幕式之后对记者说这番话的。 伦斯证实说,在上午的三小时会议中讨论了中东冲突问题,以及美国为什么在十月二十五日下令美在全世界的军队处于戒备状态的理由。 他说,施莱辛格就欧洲战略力量对比发表了长篇的、“权威性”的讲话,并且详细地回答了其他国防部长提出的许多问题。 早些时候,施莱辛格同西德国防部长勒伯尔共进了早餐。伦斯说,在上午会议上,所有部长都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最好的一次会议”,但是,这位荷兰人强调说,他在说摩擦已经消除时,是不能代表勒伯尔的。 【路透社海牙十一月六日电】北约组织秘书长伦斯在这里说,阿拉伯削减石油并不构成对大西洋联盟的威胁。大西洋联盟今天将在荷兰首都开始举行两天会议,预料首先要讨论的将是中东冲突和石油供应问题。 将主持国防部长会议的伦斯昨晚对荷兰电视记者说,北约组织的计划工作“在发生危机时”并不考虑正常的石油供应问题。 记者问,他是否认为美国的驻欧部队依赖百分之三十五的阿拉伯石油是一种“危险的依赖”。伦斯回答说:“是的,在正常的时候,美军使用相当大数量的阿拉伯石油。” 但是他又说:“美国人有大量储存和其它资源,因此这不是一个不可克服的障碍。” 这次北约组织会议是北约组织核计划小组一九六六年十二月成立以来举行的第十四次会议。 北约组织八个成员国的部长,包括美国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将在会上讨论核防务政策。 他们还可望研究导弹在上月中东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参加会议的部长们来自美国、英国、西德和意大利(这是核计划小组的四个常任成员)以及加拿大、希腊、荷兰和挪威。 【路透社海牙十一月六日电】消息灵通人士说,北约组织国防部长们今天在这里商定,西方联盟应该对它的磋商程序采取新的看法。 来自北约组织八个成员国的部长和高级官员举行了绝密的会谈,上述一点是经过一天会谈后透露出来的关键内容。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美国和它的欧洲盟国最近在美国的中东政策上出现的相互抨击问题。 英国人士说,施莱辛格和其他部长之间的一问一答,大大有助于澄清气氛。看来普遍同意施莱辛格这样一种说明:美军戒备是在中东局势发展极其迅速时采取的。
2.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尼克松说他将「坚决战斗到底」》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一月六日刊登斯珀林发自华盛顿的一篇报道,标题是:《尼克松对助手们说,他将“坚决战斗到底”,他认为美国喜欢战士,因而不会下台》。摘要如下: 总统正在抵抗日益增长的要他辞职的压力,他决定“坚决战斗到底”,这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尼克松觉得,如果他下台就等于是认罪。他对他的顾问们说,如果他这样做,那就是让批评他的人来评判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二)总统确信他在继续担任总统的情况下能够更加好得多地进行自卫,因为他完全可以得到材料和人员。他认为一旦他离开白宫,就会手无寸铁,无能为力,很可能要听任反对他的人宰割。 (三)总统还认为,他在能力、知识和经验方面远比任何继任者更适于治理国家。 (四)总统完全意识到他在民意测验中的声望极低。他知道现在要他辞职的压力来自保守分子和共和党人。 但是尼克松认为他有一条后路。他记得杜鲁门在一九五一年在民意测验中的声望曾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三的最低点,在杜鲁门把麦克阿瑟解职以后,人们纷纷要求杜鲁门辞职。他指出杜鲁门在压力之下还是坚持下来了。 尼克松认为美国人民是喜欢战士的,他认为只要他继续战斗,他到头来是会胜利的。因此尼克松下一步很可能要采取攻势。 (五)总统还反驳了国会和许多人广泛散布的一种看法,即认为他已失去进行治理的能力。他举出他在中东危机中的行动和他在同国会的斗争中通过否决取得的胜利,认为这清楚地表明他仍然能进行指挥。 (六)现在对总统的压力至少已在某种程度上从扬言要进行弹劾转向要求他辞职,总统对这种情况也抱有严重的怀疑。 尼克松认为批评他的人的策略的重点的这种明显的改变,表明他们承认自己有弱点,他们认为弹劾不大可能实现。尼克松认为,批评他的人由于对利用弹劾作为武器来把总统赶下台的做法丧失信心,现在已倾全力进行说服工作,企图使他自动下台。 不应当把这一切看成是表明尼克松有了一种新的乐观情绪。他知道他还要走一大段路才能摆脱困难,恢复公众的信任。但是他的确认为他的对手的战略在改变。
3. 塔斯社报道《基里连科在克里姆林宫的报告摘要》
【塔斯社莫斯科十一月六日电】题:基里连科在克里姆林宫的报告摘要 基里连科今天在克里姆林宫大会堂举行的庆祝十月革命五十六周年的隆重集会上作了报告。 基里连科说:“自从十月革命以来,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列宁的对外政策原则出色地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结合现阶段的情况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苏共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的各项决议和大会通过的和平纲领体现了这些原则。” 他接着说,实现和平纲领过程中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巨大的积极进展,是同党、苏共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总书记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多方面的明确的活动密切相关的”。“政治经验丰富。深刻理解时代精神和具有高度党性原则的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表现出是一位列宁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杰出的活动家。他本人对制定和执行我们党对外方针作出的贡献,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列宁的思想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典范。” 基里连科说:“现在,当社会主义大家庭国家经济发展已达到高水平的时候,当这些国家之间,特别是在经互会范围内出现了相互联系的分支机构系统的时候,就有一切必要通过实际贯彻共同通过的综合纲要的途径来加速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谈到欧洲形势时,基里连科说,全欧会议的“宗旨是为把欧洲变成稳定和平。睦邻关系和合作的地区奠定更加巩固的基础”。“我们认为,不久前在维也纳开始的关于减少欧洲中部武装部队和装备的谈判,可以而且应该有助于进一步使欧洲紧张局势和缓的进程。” 他指出,苏联同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诸国的关系有了顺利发展。“苏英两国关系的气氛在一定程度上有好转。” 基里连科说:“苏联在同资本主义国家、包括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互利的联系时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即一些国家的合作不能也不应当损害另一些国家的安全和合法利益。”基里连科说: “那些试图歪曲苏联对外政策的目的,包括臆造什么‘超级大国勾结’的人暴露他们自己是国际气氛正常化的敌人。” 他说:“以色列军撤退到十月二十二日停火线上去,应是转入主要政治解决冲突的首要和必要步骤。任何人都不会怀疑这种得到世界爱好和平力量支持的安全理事会决议为基础的解决办法的公正性。” 基里连科说,“中国领导人继续同‘冷战’捍卫者处于同一个营垒中。”“现今北京的政策是侵略的政策。” 他强调指出,“只有停止对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这种敌视活动,苏中关系才可能好转。” 【法新社莫斯科十一月六日电】中国驻莫斯科大使刘新权今天在一位苏联演讲人攻击中国的“侵略政策”以后,退出了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招待会。 【美联社莫斯科十一月六日电】基里连科的讲话没有谈什么新的问题,这次一小时又十五分钟的讲话的大部分是用来赞扬共产主义的成就。
4. 扎耶特自巴黎抵伦敦
【法新社伦敦十一月六日电】扎耶特今天自巴黎抵达这里,以便把目前的中东局势“告诉英国”。 扎耶特将于明天会晤希思首相和外交大臣道格拉斯一霍姆。 扎耶特在这里说,在最近的这场战斗中,英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一个理事国“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政府人士今天在这里说,扎耶特将向希思保证,象法国一样,英国将不受到阿拉伯产油国实行的削减出口的影响。 【美联社巴黎十一月六日电】埃及总统萨达特的外交事务顾问扎耶特今天说,如果联合国关于停火的决议“得不到履行”,在中东“有着恢复敌对行动的巨大危险。” 一位记者在午餐会上问到这个期限是多少时,扎耶特回答说:“我们尽量地忍耐,甚至到了一种忍无可忍的地步还要忍耐,但是我们正处于一种必须尽快结束的反常形势中。” 【路透社巴黎十一月六日电】埃及总统萨达特的特使扎耶特今天在这里说,西欧可以在为中东取得一项和平的解决办法方面发挥作用。 扎耶特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希望欧洲独立地行动,既不要支持或反对我们阿拉伯人,也不要支持或反对以色列人……而是为了正义和和平。” 他又说:“欧洲作为我们在地中海彼岸的邻国,应该照管它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利益和责任。” 【法新社巴黎十一月六日电】题:扎耶特访问法国之后的沉默 在萨达特总统的特别顾问扎耶特访问法国时,法国方面对近东问题政治解决的前景问题严守秘密和至为谨慎。 对埃及外交官同蓬皮杜总统进行的七十分钟会谈毫无透露。人们对扎耶特向法兰西共和国总统转交的萨达特的信也只字未提。巴黎有资格人士感到,关于近东冲突政治解决的前景,要等着看基辛格访问阿拉伯国家的结果。法国首都人士觉得,阿拉伯人对和谈的可能性的立场往往是动摇不定的,不仅这国或那国的态度变幻不定,而且在各国政府内部态度也是变幻不定的。
5. 美报评论《美国人民还不准备弹劾尼克松》
【本刊讯】美《芝加哥论坛报》十一月五日发表鲍博·维德里赫的一篇评论,题为《美国人民还不准备弹劾尼克松》。摘要如下: 尽管议论纷纷,看来美国人民并不想弹劾尼克松总统。最近举行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美国人有百分之五十五的多数不赞成采取弹劾行动。有百分之六十二的人民反对总统在此刻辞职,认为这是不符合国家的利益的。 显然,全国的民心是不主张在政治上把尼克松钉死在十字架上的。 人民希望做出一些事情以恢复对政府的信任,但是希望采取除了弹劾这种造成创伤的措施以外的行动。此外,许多公民似乎抱有的一种压倒一切的愿望,是让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出来,而不是淹没在华盛顿传出的从党派观念出发的喧嚣之中。因此,为什么不考虑举行一次特殊的大选呢,使人们都可以听到大声地、清楚地发表出来的一切呼声? 这样一种行动并不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实际上在一八八六年以前采取这种变相的作法曾经是美国的法律,当时国会规定,如果总统和副总统的职位由于死亡、辞职或弹劾而空缺的话,就举行一次特别别的选举。 前众议员普辛斯基建议,国会通过一项以二次为限的宪法修正案,要求在一九七四年举行一次特别的大选,由两大党提名候选人。 如果共和党人认为应当重新提名尼克松总统,那也行。如果美国人民希望重新肯定他们去年的委托,就那么办。反正发话的将是人民而不是政客。
第 3 版
1.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负责人穆赫辛向黎报记者发表谈话
【本刊讯】贝鲁特《解放者报》十一月五日发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方面负责人穆赫辛对该报记者西贾的一次谈话,摘要如下: 问:关于阿齐莫夫大使转交给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贝鲁特办事处的苏联的信件,是否有解释巴勒斯坦人民代表参加和平会议的保证或正式条文? 答:阿齐莫夫没有给阿布·阿马尔同志信件。他仅转给他苏联领导人打来的一封电报的内容,电报简要地说,苏联关心阿拉伯各国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说抵抗运动应当参加未来的和平会议,埃及、叙利亚和其它兄弟的阿拉伯国家将参加这次会议。会议将由苏联和美国主持,目的是要在以建立中东公正和持久和平为目标的第二四二号决议的基础上谋求一种解决。 问:在抵抗运动召开了会议和进行了一些接触之后,它是否确定了对苏联建议的答复或有任何计划? 答:抵抗运动至今没有明确的计划。更合乎逻辑的是各大国自己提出一项计划,巴勒斯坦领导将讨论这项计划,首先是在巴勒斯坦领导人之间,然后是同这个问题有关的各兄弟的阿拉伯政府。这项计划可能被接受、拒绝或修改。 但是很明显,在苏联、美国或阿拉伯领导人说了这些之后,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在戴维营达成的协议,和同基辛格在莫斯科(达成)的协议,只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参加(会议)的必要性。他们既没有确定将有权任命这些代表的权力机构,也没有提出具体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方案。重担唯一落在巴勒斯坦人的肩上,特别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肩上。他们对我们说:你们自己明确说出你们所要的。他们使我们陷进一个真正的圈套:如果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表示要管理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那它就好象放弃了巴勒斯坦人民对其他巴勒斯坦领土的历史性权利,而满足于被以色列在六七年而不是在四八年有效占领的领土。另一方面,如果抵抗运动表示,它与安理会决议和预定的解决办法无关,那么它就正式把(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留给从未试图解放这些领土的约旦政权,而以色列希望继续它作为自己和平的守卫者和制止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在将来的解放愿望中的传统性作用。 问:所以,邀请巴勒斯坦人参加和平会议,是同对约旦的邀请和约旦的目的相冲突的;约旦的目的与抵抗运动的目的是根本对立的。和平会议如果举行,那么这种对立将会对它产生什么结果呢? 答:要邀请巴勒斯坦人参加和平会议,还必须解决许多疑难问题。我把我昨天得到的确切消息告诉你吧,这些消息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一、一位高级的美国负责人到约旦已两天了,他会晤了侯赛因国王,表示美国保证支持国王的立场。然后,他又到了耶路撒冷,同以色列负责人会谈。 二、侯赛因国王留了三百万美元来“收买”约旦河西岸的市长们,要求他们同约旦的一些巴勒斯坦议员一起组成代表团,去同某些阿拉伯国家或外国建立接触,并催促他们赶紧发出一些所谓的文件,他们在文件中声称他们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代表,他们准备参加和平会议。 三、约旦正在准备一个草案以提交会议,这个草案可与那个被大家所拒绝的阿拉伯联合王国方案媲美。 四、约旦派了一位负责人出使以色列,陪同他的有那些自称是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领导人中的好几个人。去以色列的目的是要弄清楚敌人的观点,和在和平会议上取得一致。我已多次说过,事情是极其艰巨的。我们第一次面临真正的考验,它要求我们必须采取负责行动。我们要以我们的重大责任感来对付这次考验,不能性急,行动要有道理。 总之,我们坚信以色列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能在这一地区站得住脚:一-、除非它战胜了整个阿拉伯民族。二、或者成为中东的一个国家,而不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国家,没有好战的意图,生活在把它包围起来的阿拉伯社会之中,并同这个社会的经济和战略的利益是一致的。这样它就应放弃成为一个犹太复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国家的意图,而只有一种政治上的存在,在这种存在中,大多数犹太人在与阿拉伯世界保持着联系的同时拥有一个自治的政府。这是这一地区能够长期接受的唯一出路。
2. 约旦首相里法伊的谈话
【法新社贝鲁特十一月六日电】约旦首相兼国防大臣里法伊在《安瓦尔报》六日发表的一次谈话中说,“巴勒斯坦代表出席和平会议将是约旦代表的补充。双方之间没有矛盾。相反,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是约且在约旦河西岸的权利的延伸”。
3. 库兹涅佐夫离开叙利亚
【法新社大马士革十一月六日电】苏联副外长库兹涅佐夫结束了自从他星期六(三日)从开罗抵此以来同叙利亚领导人的会谈之后,于今天离开叙利亚前往一个未经透露的地方。 库兹涅佐夫星期六会晤了阿萨德总统,星期日会晤了外长哈达姆,今天早晨又会晤了哈达姆。 一位叙利亚发言人说,会谈讨论了“以色列—阿拉伯冲突和支持阿拉伯事业的苏联的态度”。
4. 侯赛因六日去沙特阿拉伯等国访问
【法新社安曼十一月六日电】提供消息的人士说,约旦国王侯赛因在三个阿拉伯国家首都进行了一天的会谈后,于今晚回到安曼。 【路透社科威特十一月六日电】约旦国王侯赛因今天同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科威特的统治者们举行了会谈,然后,他飞到了大马士革。 他这次对阿拉伯各国首都进行闪电式访问的目的似乎是要在他八日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会谈以前,试探一下一些领导人对可能提出的阿拉伯一以色列和平方案的态度。
5. 齐奥塞斯库接见埃班 罗以外长继续会谈
【路透社布加勒斯特十一月六日电】(记者:西德尼·韦兰)以色列外长阿巴·埃班今天会见尼古拉·齐奥塞斯库主席,讨论在解决中东问题方面罗马尼亚可能进行的“斡旋”。 外交官们说,据悉,齐奥塞斯库主席急于利用他的中立地位做某种有益的事情,虽然不是充当直接的调停人。 这些人士说,以色列知道,在今年十月中东战争期间,齐奥塞斯库主席受到了来自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强大压力,要他跟以色列断交,但是他顶住了。 不仅如此,这位罗马尼亚领导人还邀请埃班到布加勒斯特,这部分地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姿态,部分地是想要研究罗马尼亚在中东冲突中进行斡旋的可能性。 这位以色列部长今天上午会见了罗马尼亚外长乔治·马科维斯库,继续会谈中东问题。以色列人士说,埃班在昨天的会谈中解释了以色列的立场。 预料齐奥塞斯库今天会解释罗马尼亚的主张。这包括计划建立一个中东缓冲区和召开一次关于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 【合众国际社布加勒斯特十一月六日电】外交人士说,以色列外长阿巴·埃班今天会见了罗马尼亚主席和党的书记尼·齐奥塞斯库,并继续就中东局势同罗马尼亚外长乔治·马科维斯库会谈。然而以色列人士说,今天的访问日程改变了。虽然埃班今天还将会见一名苏联代表或埃及代表的传闻未得到证实,这里广泛流传的推测是,这是埃班来访的真正原因。
6. 梅厄向以色列内阁谈她的美国之行
【美联社特拉维夫十一月六日电】《晚报》今天报道,梅厄总理对她的政府说,她完全拒绝了美国的如下要求:永久开放给被围的埃及第三军团运送物资的供应线以及撤回埃及境内的以色列军队。 这家报纸说,梅厄在访问华盛顿回来后在内阁的一次秘密会议上说,“这些是”同尼克松总统和国务卿基辛格的“主要分歧点”。这家报纸的政治记者能接近政府人士。 《晚报》说,梅厄夫人对她的部长说,同尼克松和基辛格的讨论是“紧张和困难的”,基辛格坚持要向被围的埃及军队提供援助,这显然是为了改进华盛顿同开罗和苏联的关系。据报道,梅厄夫人坚持要埃及交换战俘和取消它在红海的封锁,然后才会作出任何让步。 赫尔佐克将军说,已经对埃及人要恢复战争作好了一切准备,但是看来,开罗只是在进行神经战以便在基辛格访问中东时对他施加压力。
7. 马来西亚抗议美军舰进入印度洋
【法新社吉隆坡十一月二日电】据说,马来西亚已就美国海军特混舰队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一事提出抗议。 据悉,阿卜杜勒·拉扎克总理已向美国大使杰克·利德曼提出了口头抗议。这位大使昨天被召到了这位总理的办公室。 一位官方发言人不肯透露这次抗议的严重性和内容,但是说已明确地向这位大使说明了马来西亚政府对这个问题的立场,并要求这位大使把这个抗议转告华盛顿。 【法新社雅加达十月三十一日电】亚当·马利克外长今天对据传美国决定派一支海军特遣舰队通过马六甲海峡去印度洋一事表示遗憾。马利克外长对报界说,“如果关于美国这一决定的报道得到证实,印度尼西亚将对之感到遗憾,因为这个决定涉及印度尼西亚的利益,并还可能给另一个超级大国造成先例。”
8. 路透社报道:苏二十只军舰继美舰之后出现在印度洋
【路透社达卡十一月二日电】孟加拉国政府今天对美国作为应急行动派遣一支海军特混舰队去印度洋的消息进行了温和的评论,同时,各政党(包括执政的人民联盟在内)批评这个行动是“美国炮舰外交的一种丑恶表现”。 卡迈勒·侯赛因外长在一篇简短的措词谨慎的谈话中说,美国第七舰队的这个行动进一步突出表明需要在印度洋建立一个和平区。此间观察家们认为,侯赛因博士的谈话也是指二十只苏联军舰继第七舰队的行动之后出现在印度洋,虽然他没有具体提到。
9. 斯·辛格说:美舰进入印度洋会引起那里局势
【德新社新德里十一月三日电】印度外交部长斯瓦兰·辛格今天警告说,美国军舰开入印度洋会把它的整个周围地区搞成又一个引起世界紧张局势的地区。 据印度联合新闻社报道,辛格向议会外交委员会表示了他的担忧。 辛格谈到在中东战事发生以后,美国就有一艘航空母舰,五艘驱逐舰驻在印度洋。他说,华盛顿为采取这一行动所作的辩解是相当混乱的。 他说,所有印度洋周围的国家,除了南非以外,都希望保持印度洋作为一个没有外国海军的和平区。 【印报托新德里十一月二日电】如果必要,印度将采取主动行动,争取沿岸国家协力告诉大国不要把它们的海军部署到印度洋。 斯瓦兰·辛格外长今天对议会外交谘询委员会说,他认为,沿岸国家劝告大国不要利用印度洋作为它们角逐的场所的国际压力必然会产生影响。 他对这个委员会的委员们——他们对美国特遣舰队在印度洋的出现表示担心——说,印度政府正同阿拉伯国家接触以弄清美国的这一行动是否为了适应西亚局势或与西亚局势有关。 【印报托新德里十月三十日电】观察家们感到美国的行动肯定会引起沿岸国家的担心和失望,因为它们一直在努力想要宣布印度洋为和平区而超脱于大国的平衡之外。 这些观察家认为,美国对派遣这支特遣舰队进入印度洋所作的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五角大楼在昨晚宣布这件事的时候给了人们以这样的印象:这支特遣舰队之所以进入印度洋是因为美国对苏联地中海舰队增加了舰只一事感到不安。它后来说,航空母舰“汉科克号”的任务是为了要表明美国有权使用美国认为是国际水域的马六甲海峡,美国甚至在中东局势紧张期间都有权在印度洋活动。 弄不明白为什么美国会挑选这个时机来重申它有权通过马六甲海峡。 有些观察家认为这是一个反对苏联的行动,并且把它同尼克松政府推迟考虑给予苏联以最惠国待遇的决定联系起来。 另外一种看法是,美国把舰队开入作为“中东石油输往日本的供应线路”的印度洋以显示力量的目的也许是要威吓阿拉伯石油国家,特别是那些小酋长国,其中有些已经禁止对美国出口石油了。 不过,持这种看法的人也认为,这种炮舰外交不会有多大效果,而且在目前的形势下甚至还可能起反作用。
第 4 版
1. 塞拉勒窝内《每日邮报》评史蒂文斯总统访华《友谊的纽带》
【本刊讯】塞拉勒窝内《每日邮报》十一月六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友谊的纽带》的评论,全文如下: 西亚卡·史蒂文斯总统应毛泽东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邀请在今天抵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总统接受这一邀请以及由高级代表团陪同他访问,雄辩地证明中国和塞拉勒窝内之间存在着日益增长的友谊。 相对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也许不是我们的一位老朋友,但是在我们成为朋友的很短的时间内,她以很多积极的方式表明了她的友谊是多么真诚。 我们从这个友谊中发现中国人令人高兴地准备在我们国家努力的几乎各个方面提供援助。 在罗蒂丰克,中国医疗队工作得十分出色。他们在农业、体育和国防等方面——举出这几方面就行了——的援助也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 我们在金钱这方面没有给予许多报酬,但是我们爽快给予的真诚友谊和合作精神是用任何货币都无法估量的。 这个无价之宝的礼物正是史蒂文斯总统开始国事访问时大量带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的东西。 我们祝愿,这次访问的成果将大大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友谊纽带。
2. 澳大利亚报纸继续报道:毛主席会见惠特拉姆情况
【本刊讯】澳大利亚《太阳报》十一月五日发表一条劳里·奥克斯发的电讯说: 澳大利亚向毛主席这一级提出大气层核试验的问题还是第一次。 北京的观察家们说,一个前来访问的政府首脑利用同毛主席会见的机会来提出外交上的抗议,这是几乎前所未有的。 但是这件事情并没有损害惠特拉姆同主席的谈话,中国共产党的官方报纸《人民日报》昨天(三日)在头版登出了两个人微笑着照的照片。 据悉是毛主席在会见时提出了核试验的问题。他问道,惠特拉姆与周恩来在他们一系列的会谈中是否讨论了核试验问题。惠特拉姆说,他们没有讨论,但是由于主席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想要明确申明澳大利亚的态度。 据二位澳大利亚发言人说,惠特拉姆“非常有力地陈述了澳大利亚反对大气层核试验的理由”。 惠特拉姆的解释在他在主席寓所度过的九十分钟中占了很长二段时间。尽管惠特拉姆强烈地提出了对核试验的抗议,会晤的气氛还是友好的。 【本刊讯】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十一月六日刊登一篇短评,题为《友好的龙》,摘要如下: 在惠特拉姆领导下,澳大利亚已经制定了自己的路线,并且谋求同历届自由党政府都留下空白点的地区建立联系。 最能说明这种转变的是对北京的访问。 他为澳中友好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几个月内,惠特拉姆和新任外长威尔西也许能够帮助消除这些国家和其他国家对中国人仍然存在的疑虑。 澳大利亚这样做在保证亚洲地区和平方面所能起的作用,将比我们放弃在亚洲战争中使用军队的政策本来会起的作用还要大。而过去若放弃这种政策,人们是会表示感谢的。
3. 法新社报道:西哈努克谈哥沙曼王后来华治病
【法新社北京十一月六日电】西哈努克亲王说,亏得中国总理周恩来和美国总统尼克松,他生病的母亲西索瓦哥沙曼王后才得以来中国同他团聚。 今无在这里收到的这位亲王的一封信中说,中国特地租了一架飞机于三日把他的母亲从金边接到广州来。 亲王说,在毛泽东主席指示下由周先生选派的几位中国最好的医生现在在给病重的六十九岁的王后治病。他还说,要是她仍留在“金边的朗诺集团的人间地狱里”的话,现在就没命了。 西哈努克亲王说,一位伴送王后的柬埔寨医生试图传达金边“政权的某些僧侣”的“一些话”,但是他断然拒绝听。他还说,他的不同金边进行任何谈话的态度决不会改变。 【路透社北京十一月六日电】柬埔寨流亡的西哈努克亲王今晚说,他已拒绝接受金边的朗诺政府通过一名柬埔寨医生转交给他的一封信。 这位亲王在向报界发表的声明中说,这封信是委托给上周陪同亲王的母亲西索瓦·哥沙曼王后从金边飞抵广州的一位医生的。 西哈努克亲王的这项声明重申了他的政府的意向:继续进行武装斗争,不接受谈判、停火,或者是任何妥协或和解,直到“美国新殖民主义”和“金边卖国集团”得到处置时为止。
4. 澳发言人谈惠特拉姆会晤西哈努克
【法新社北京十一月二日电】一位消息灵通人士说,澳大利亚总理今天在这里对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说,澳大利亚将继续奉行“承认明显地控制着那个国家的任何柬埔寨政府”的政策。 这位人士在惠特拉姆先生和西哈努克亲王进行了一小时谈话之后说,澳大利亚将毫不迟疑地注意柬埔寨局势的任何变化。 一位澳大利亚发言人说,澳大利亚现在承认朗诺政府,惠特拉姆先生说,只要柬埔寨局势没有“明显的”变化,就继续奉行这一政策。 【法新社北京十一月六日电】据说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已向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保证,澳大利亚打算在金边只保留一小部分外交人员。 在这里今天收到的一封信中,西哈努克亲王说,惠特拉姆先生是在访问中国首都期间于十一月二日向他作出这个保证的。 这位亲王还说:“惠特拉姆在离开我的时候说,他希望看到我在不久的将来回到金边,恢复柬埔寨的和平与独立。”
5. 英《泰晤士报》刊登达贝尔纳的访华文章《实现工业化的长征》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十月五日刊登勒内·达贝尔纳(他最近在北京研究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变化)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实现工业化的长征》,摘要如下: 毛泽东与周恩来正在准备在中国进行一场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同中国现代史上的以前任何阶段的革命——包括夺取政权 ——相比可能更是一次社会大变革。 问题是很多的。中国一方面将不得不从国外购买设备,而另一方面又不能再次陷入对外国的依赖;它必须新建和扩建工业工厂,而又不能使已经人口过剩的地区再增加人口,特别是在满洲和长江地区;它必须防止中国这样一个新型斯巴达式的国家由于同消费社会的接触 ——尽管这种接触是很有限的——而变得腐化起来;它必须谨慎地筹划使人民从农业转向工业的过程,以使农业生产不受损失。 中国将这样慢慢地向一个工业国过渡,而不是进行一九五八年那种类型的“大跃进”,那次大跃进因为进行得过早而失败了。它将优先生产火车头而不是洗衣机。工业化的决心是有的。中国正在开始积累硬通货,以便为现代化提供资金,如果可能的话就不依靠外来的财政援助。 在上海,一个西方人告诉我,中国商人卖给日本人、美国人和欧洲人的玉器的价格最近上涨了三倍,有时涨到五倍。在最近这次广州交易会上,他们为锑和钨矿定了很高的价格。锑和钨矿是生产合金的两种原料,中国在世界上是这两种原料的主要生产国之一。游览者现在住旅馆的费用增加了,专为他们开设的友谊商店的商品涨价了。(不过,北京的价格比西方首都的价格仍然便宜得多。) 在西方最近忙于处理币值不稳的问题以前,中国早就在积累黄金和硬通货了。 一个欧洲人告诉我:“他们很多年以来一直配给大米——配给量是相当多的——以便能够出口一部分。他们用出口赚得的钱进口小麦,小麦长期以来就比大米便宜。余下的钱就储备起来。一个料想不到的后果是:中国人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吃面包了。” 中国的储备总额不得而知。但是据一些观察家说,这些储备对于中国要实现工业化来说是够用的 ——至少在初期阶段是够用的。 最近同西方国家签署的或者已在谈判的合同证明了这一点。蓬皮杜总统访问中国以后不久,巴黎和北京宣布,法国将卖给中国价值三亿美元左右的大约二十套石油化工设备。 为什么中国要从一个初级经济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国呢?首先,其它黄种人国家已完成了建立工业国家的任务——并不只是日本。毛不能让中国再落后。第二,中国正在收获在一九五八年的错误以后进行的农业改革的果实。 同俄国相反,中国的国际收支是不会因为大量进口粮食、但又无力支付而出现不平衡的……。 一九七一年,这个国家生产了二亿六千四百万吨谷物。 中国现在看来是世界上棉花的主要生产国,每年的产量是三百万吨以上。 养牛业正在发展,这是中国决心提高生活标准的一个迹象。象亚洲一般的情况一样,传统的做法是把土地用于种植大米,因为一公顷土地生产的大米所能养活的人口等于一公顷牧场的八倍。甚至甘蔗的生产(一九七一年是三千二百万吨)也提高了。茶叶的生产也提高了(一九七一年是六十万吨)。 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用在农业上的电力已从二千万瓩增加到六十亿瓩。化肥的产量虽然还不足以完全代替人粪便(人粪的臭味一直散布到了北京的中心),但是一九七一年已达到一千七百万吨。为了保持农业生产和人口增长的平衡,中国执行着一项严格的控制生育政策(在理论上一个家庭不能多于两个小孩)。 据西方人士说,中国拥有下列工业资源:一九七一年中国生产了三千万吨石油,三亿三千万吨煤,七千五百万吨铁矿和二千一百万吨钢。 进一步发展这些资源受到严重的限制。中国最好的油田靠近苏联边境,尽管治理了黄河,运输网还是很差。现代化工厂原料供应不足。 另一方面,中国人——传统上一向被认为只是农民、商人或者学者——已被证明是很好的技术人员和组织人员。象其他的亚洲人一样,他们能很好地管理工业和掌握技术。
6. 苏丹《天天报》社论《苏丹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是真正的国际合作的榜样》
【本刊讯】苏丹《天天报》十一月六日发表题为《苏丹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是真正的国际合作的榜样》的社论,全文如下: 代外长昨天接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喀土穆大使阁下。大使向他转达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对尼迈里总统在鼓励非洲国家加强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表示钦佩。 总统很久以前说过,苏丹民主共和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真正致力于和平、繁荣和人类进步的各国之间应该建立的关系的榜样。这是因为这种关系富于友好和合作的感情,充满了真诚和崇高精神,没有谋求暂时利益的目的,没有干涉对方内政的其他关系。 这一友谊的基础是一种将永久存在的基础,是中国和苏丹人民之间相互尊重、深表钦佩以及抱有深切的信念,认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只有在所有渴望幸福和进步的人民团结起来同一切邪恶、野蛮和侵略的势力战斗的时候才能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实际的工作中体现了她对苏丹的友谊。 除了坚决支持苏丹的政策和确认完全相信苏丹的革命和苏丹的领导人以外,她还提供了实际的发展援助,例如,她的专家们以其革命的谦虚和创造性的努力参加了我们的建设。因此,尼迈里总统亲自负起加强非洲国家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的责任、是不奇怪的。他亲自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支持非洲国家争取发展和进步的正义斗争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他亲自鼓励这些国家同这个伟大的国家建立牢固的关系。 总统的真诚努力取得了成功,但是这并不是就结束了。这是因为苏丹和中国能够在非洲起巨大作用。特别是因为,两国没有它们自己的自私利益和其他企图,它们所追求的是整个人民的幸福和人类的进步。苏丹和中国之间的友谊将永远是所有国家的人民团结的典范、真正的国际合作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