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10-21
第 1 版
1. 柯西多访埃同萨达特会谈后返苏/德新社据开罗外交界消息说柯西金向萨达特提出一项“中东和平方案”
【德新社开罗十月十八日电】据今晚这里宣布,埃及总统萨达特同苏联总理柯西金在开罗进行了磋商。据信,柯西金的访问有双重目的:研究埃及军事局势,研究一项可能的结束中东目前战争的解决办法。 【美联社开罗十月十九日电】(记者:罗恩·莱瓦尔德)苏联大使馆一位官员说,苏联总理柯西金在同埃及总统萨达特讨论了“一切共同关心的问题”以后己于今天离开开罗回莫斯科。柯西金在这里进行了四天严守秘密的访问。 正当柯西金在开罗访问的时候,纷纷传说莫斯科和华盛顿将进行高级努力以在十四天的阿以战争之后在中东实现和平。苏联驻开罗大使馆的新闻专员鲍里斯·克罗特科夫对美联社记者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同埃及的关系是友好的,他们讨论了共同的问题。” 克罗特科夫说,柯西金于十月十六日到达开罗,同萨达特分别举行了五次会谈,然后于今天本地时间八点飞返莫斯科。 克罗特科夫说,这位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并不打算在回莫斯科途中停留。当记者问他苏埃之间是否将继续接触时,他说:“如有必要”就会接触,但是他并没有具体说明将在那一级进行接触。 据《金字塔报》说,柯西金曾经由苏联大使馆与莫斯科之间的特别无线电线路同苏联首脑勃列日涅夫通过两次电话。 【德新社开罗十月十九日电】(记者:马赛厄斯·哈特)据开罗外交界消息,苏联总理柯西金向埃及总统萨达特提出了一项中东和平方案。 虽然官方发布的关于会谈的消息并没有提到谈的问题,外交界人士说,苏联的方案建议以色列撤回到一九六七年六月五日的停火线,考虑到以色列在安全方面的需要“对边界稍作更动”。 与此同时,方案规定在埃以边界两边驻扎一支维持和平的苏美联合部队,这支部队只有在得到两个超级大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批准时才能撤走。这是苏联第一次采纳美国关于“对边界稍作更动”的方案,并坚持驻在这两个中东国家的维持和平部队只有在华盛顿、莫斯科和安全理事会取得一致协议才能撤走。 还不知道这一方案是否已为埃及所接受,或者萨达特总统要求作什么修改。不过这个计划显然已同美国至少部分地讨论过。迄今为止,萨达特总是强调,在任何解决中东问题的方案中,一寸阿拉伯领土都不能放弃。 埃及报纸今天第一次报道了严守秘密的柯西金开罗之行,但是丝毫没有提到会谈的情况。 鉴于传闻萨达特和柯西金所讨论的是和平方案,观察家们并不断然否定传说这位苏联政府领导人在这里的时候曾同华盛顿通过几次电话的消息。 【法新社贝鲁特十月十九日电】此间消息灵通人士说,苏联总理柯西金今天在大马士革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举行了会谈。 这位人士还说,两国领导人讨论了中东最新的军事和外交情况。
2. 尼克松应苏政府要求派基辛格去苏
【美联社华盛顿十月二十日电】白宫人士说,国务卿预计将离开这里“若干天”,他原订下星期一动身去北京,行期可能将推迟,但是他仍然打算在下星期五、六抵达北京。 基辛格的飞机将于星期六(二十日)下午莫斯科时间六点半从安德鲁斯机场飞抵莫斯科。 白宫说基辛格将由苏联大使多勃雷宁陪同前往,陪同基辛格的还有包括助理国务卿西斯科在内的九名官员。白宫宣布这次访问的声明全文如下: “总统应苏联政府的要求同意派国务卿基辛格去莫斯科,以便同苏联领导人直接讨论结束中东敌对行动的办法。 “自从中东爆发敌对行动以来,总统和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一直通过外交途径保持着密切接触。” 这些人士说,预料基辛格去北京之前将回华盛顿。 无疑,这次访问是由于苏联总理柯西金星期二到星期五对开罗进行的四天访问所引起的。据悉基辛格认为,柯西金的访问促进了结束中东战争的前景。 以执行秘密使命闻名的这位国务卿出席中国联络处主任黄镇星期五晚上举行的宴会时,完全隐瞒了这次出访。这次宴会据认为是为欢送他去中国而举行的。在星期五晚上的宴会后,基辛格同参院民主党领袖曼斯菲尔德、众院议长艾伯特和已被提名为副总统的福特举行了秘密会谈。后三人都是宴会上的客人。
3. 博弗尔文章:《战争和升级》
【本刊讯】法《费加罗报》十月十八日刊登博弗尔将军的文章,题为《战争和升级》,摘要如下: 十天来进行的战斗,说明认为苏、美没有矛盾的看法是幻觉,说明尼克松—勃列日涅夫六月份的联合声明庄严宣布的接近是脆弱的。 在此声明的第二天,可以认为签订了一个真正的协定,并可以认为,缓和以及给予勃列日涅夫的苏联经济以援助的政策必然导致苏联放弃敌视美国,从而埋葬直接的冷战,甚至埋葬通过中间国家进行的热战。然而,苏联人似乎从一开始就已得知埃—叙的军事行动。从那时起对冲突所采取的各种立场,尤其是致布迈丁的信,是毫不含糊的:苏联坚决站在阿拉伯人一边,用武器加强他们,以便在近东重新得到一个优越的位置。 这证实了人们在莫斯科对我说的东西:正象人们在一个月以前在阿尔及尔召开的不结盟国家会议上所看到的,苏联的战略中心是第三世界,而第三世界的中心是阿拉伯世界。此外,石油在政治上和战略上的重要性,证明他们在这个地区进行巨大努力是有道理的,尽管一再受到挫折。 面对这一局面,尼克松不顾基辛格所作的温和讲话,在美国作出了几乎不加掩饰地扬言要诉诸武力的反应。在现阶段,这种威慑性的表态只是针对苏联的,不过这种表态似乎是必要的,这表明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也许我们回到了冷战的门口,回到了美国和苏联的显明对立。 缓和只不过是——许多人已这样说过了——一个政治阴谋,值此苏联已达到与美国同等核水平、实际上已成功地抵销了美国的战略核力量的时候,它就由于它拥有巨大的军事潜力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构成了真正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西欧的处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微妙。西欧超然于赞成或反对以色列同赞成或反对阿拉伯之间的感情上的争斗之上。由于对“缓和”的幻想而沉睡的这个分裂的欧洲,应当觉悟到它处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危险处境。它应该从中得出的结论应是:加速走向联盟,首先应组成有效的战略实体。 对我们来说具有极大关系的第四次以色列—阿拉伯之战,说明了世界战略的现实情况,这一战争现实否定了近几年来盛行的幻想。 现在是从中引出必要的教训的时候了。
4. 英国《金融时报》主意苏联对中东的政策《莫斯科谋使阿拉伯获有限胜利,但眼睛盯着美国》
【本刊讯】英《金融时报》十月十八日刊登其东欧记者戴维·拉塞尔斯的一则报道,题为《莫斯科谋求使阿拉伯获得有限的胜利——但是眼睛盯着美国》,摘要如下: 分析一下苏联对这个地区的关注,可以得出结论认为,莫斯科是欢迎这场战争的,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可表示它支持阿拉伯人并恢复它在一九六七年失败之后失去的威信。但是它还需要保持这场战争的局限性;保持局限性有这样两个意义:必须避免苏联或美国直接卷入这场战斗、以色列的完全失败不会合苏联的心意。 这种微妙地平衡的政策产生了有限的军事目标,迫使俄国领导人采取一种审慎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以说明为什么他们对目前的冲突持明显的暧昧。 在历史上,俄国一直是关心它的南部边界的,由于这些边界又往南扩展,它的关心也扩展了。 当英法两国在上次战争结束之后从这个地区撤出,从而留下了亲西方的然而是摇摇欲坠的政府时,苏联加强其在中东的地位的机会来到了。 俄国对当初新掌权的纳赛尔采取的温和态度实现了它的目的:拉拢了开罗,使其脱离了亲西方阵营,并给了俄国人在这个地区的第一个立足点。一九五五年签订的一项慷慨的军火协定使这种局面固定下来了。这项协定减少了埃及对西方的依赖程度。 其他经过革命后产生的阿拉伯政权也开始接受苏联的援助,很快可以清楚看出,俄国人并不是完全受欢迎的。的确,阿拉伯人所以容忍俄国人只是把他们视为一个援助来源,而不是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原因。在几个阿拉伯国家,共产党人遭到迫害,纳赛尔并不是一贯反西方的。俄国人满足于忍受走一条颠簸不堪的道路,他们知道他们正在削弱西方的影响,并增加阿拉伯对苏联援助的依赖程度。甚至今天,尽管有石油和以色列这种复杂的问题,这两个目标对苏联的中东政策来说仍然是基本的。 俄国人由于用这种办法打破了西方的防务锁链,他们就处于更好的地位来扩大他们的军事影响,虽然他们继续遇到阿拉伯的抵制。现在,表面上,苏联在埃及仍然没有基地,但是舰队可以使用亚历山大港和阿拉伯的其他港口,飞机场供苏联空军使用。主要的战略目的当然是不受阻挠地进入苏伊士运河,这使俄国人能够从他们的黑海基地出发在印度洋进行巡逻,并增进他们日益庞大的地中海舰队的灵活性。 阿拉伯—以色列冲突使俄国有机会巩固它的地位。 然而支持阿拉伯人进行另一场大战来收复被占领土,这种做法可能不是吸引人的,因为具有同美国发生冲突的危险。能够提出来的唯一替代办法就是支持一场有限战争,从领土目的和军事规模方面来说的有限战争。俄国人认为,一场有限战争的最终目的必须是保持以色列国家,作为一种手段来维持紧张局势,以此使阿拉伯人继续需要苏联提供帮助。 但是,可能有人问,为什么俄国人愿意在一个毫无持久的成功保证而高度变幻莫测的地区里,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金钱并冒如此大的风险来树立他们的影响?现在的回答很可能是石油。 俄国人不象打算夺取对石油生产国的控制权。 但是他们肯定在巴结这些国家。 这是一项长期战略,因为进口石油的需要到这个十年结束时才会增长。但是如果人们回顾往事,看到苏联花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和无数的款项来建立它现在的摇摇欲坠的地位。那么没有理由说明为什么它目前的政策就不应该在今后若干年里致力于某种苏联极为重视的,可使它在这个地区的利益增进的某些目的。
第 2 版
1. 美新处报道:《美国保持对以色列武器运输》
【美新处华盛顿十月十八日电】题:美国保持对以色列的武器运输 美国官员们说,美国继续每天向以色列进行大约二十次的再补给飞行,已经提供了大约三千吨武器和军火。 他们今天估计,这等于苏联在目前的敌对行动期间空运给埃及、叙利亚以及伊拉克的物资数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美国官员们说,苏联人已经运了四百多次,共六千五百吨左右的军事装备。 【美联社华盛顿十月十八日电】行政管理和预算署署长阿什今天对国会说,根据大概估计,美国在再次爆发的阿以战争中所花的费用今年大约将达五亿到七亿美元。 阿什是在众院筹款委员会上作证时说这番话的。 他说,“根据有限的情报作出的大概的估计”是,中东的敌对行动将使美国花费不到十亿美元的额外开支,大概在五亿到七亿美元之间。 【法新社华盛顿十月十八日电】预算署署长阿什对国会说,这些数字是一个大概的估计数字,但是又说,美国的这笔开支不会超过十亿美元。他没有提供详细数字。 然而观察家们指出,阿什的数字基本上包括了空运的费用,自十四日以来美国为向以色列补充提供装备一直在进行着这种空运工作,据说平均每天空运大约五十次。 这个估计不包括正在提供的装备——飞机、坦克、弹药——的价格。 五角大楼昨天强调说,对最近美国向以色列提供的武器支付款项问题尚未获得解决。 专家们指出,仅提供F—4鬼怪式喷气战斗机所需的费用就达三、四亿美元。
2. 苏宣布苏防空军火箭部队司令邦达连科十三日「悲惨死去」
【美联社莫斯科十月十八日电】国防部报纸《红星报》今天报道,苏联防空军火箭部队司令费奥多·邦达连科中将已“悲惨死去”。 这条消息除了提到该事件发生在十三日外,没有说明这位五十四岁将军死去的其他情况。 推迟五天才宣布他死去和他的防空火箭专长的消息,这使人不得而知,他的死是不是可能同中东战争有关。然而,没有迹象表明,邦达连科呆在中东。“悲惨死去”的用词通常表明意外的死去。 【美联社莫斯科十月十八日电】这里星期四神秘地宣布,俄国防空军火箭防御部队司令五天前已经身死,围绕此事苏联也采取沉默态度。 预料官方不会宣布关于邦达连科死去的详情,不排除他只是由于车祸死去的可能性。 【法新社莫斯科十月十八日电】《红星报》透露,邦达连科将军死于十月十三日,使用“悲惨死去”这个词是苏联表明意外死去的一种习惯用法。 观察家们把这位将军死亡的时期与同一天发生的飞机坠毁事件联系在一起。
3. 苏又一架图─104客机坠毁
【法新社莫斯科十月十五日电】苏联人士今天在这里说,苏联航空公司的一架图—104双引擎喷气式飞机十三日在从第比利斯至莫斯科的飞行中,在试图在莫斯科着落的时候坠毁。有二十八人死去。
4. 霍姆在英下院谈英对中东的政策
【路透社伦敦十月十八日电】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霍姆今天说,他相信苏联总理柯西金在开罗是执行“和平使命”。 他在下院开始辩论中东问题时说,“美国人和苏联人之间正在进行高级接触以实现和平。” 他是在一次讲话中提到柯西金的,他在这次讲话中强调英国政府仍然坚持它的引起争论的不向中东冲突双方供应武器的政策。 关于英国禁运武器,外交大臣说:“这在过去和现在都是在以下两者之间的抉择:增加双方的火力,或者不向双方提供火力。不能够只给以色列而不给埃及和约旦。反之亦然。” 他对议员说:“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继续存在和繁荣,这一直是我们对中东的整个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我们的决心是:以色列国应当继续在牢固的边界以内生存下去。” 他向担心以色列在战争中的地位的议员们保证说:“如果以色列的生存在任何阶段处于危险之中,我们将考虑我们的(武器)政策。我今天只愿意说,那将不会是来不及的。我们的坚定意图是,以色列应当继续在牢固的边界内生存下去。我代表政府庄严声明,我们不能容许以色列的安全和以色列国受到任何危险,联合国已承认以色列根据自己的权利是一个实体。” 他又说,现在没有以色列垮台的危险。 【路透社伦敦十月十八日电】道格拉斯—霍姆今天早些时候对苏联大使隆科夫说,除非莫斯科用它的影响来制止这场战争,东西方和缓的整个体制就会处于危险之中,并且重新出现全面冷战所带来的一切可怕的后果。 这位外交大臣说,他相信俄国人也了解这个危险。 霍姆说,停火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有了停火,象我们在过去几年中多次有过的停火那样,那么一切事情还会重新发生,并带来它的老一套的单调情况和危险。在停火以后必须有真正的和平”。 【美联社伦敦十月十八日电】(记者:阿瑟·加弗向)英国外交大臣在各方面的攻击下为英国政府决定对交战各方实行武器的部分禁运进行了辩护。有些当政的保守党的议员同反对党工党和自由党的议员一起批评了这次禁运,因为他们说这损害了以色列人而帮了阿拉伯方面的忙。 【合众国际社伦敦十月十八日电】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霍姆今天说,英国不向中东冲突双方供应武器的政策正在经常地“每时”加以审查中。 他对辩论中东冲突问题的下院说,即使以色列获得了决定性胜利,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终将进行另一次较量。
5. 美刊评论:《美国在中东吃了大亏吗?》
【本刊讯】将于十月二十二日发行的一期《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一篇题为《美国在中东吃了大亏吗?》的评论,摘要如下: 最近的阿拉伯以色列战争使美国可能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只是刚刚露头。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三个老资格的记者 ——伦敦的约瑟夫·弗罗姆、贝鲁特的约翰·劳和以色列前线的亚历克斯·库切罗夫——根据他们在中东报道方面积累的四十年以上的经验,发回了以下的估计。 伦敦 美国对和平所抱的两个最大的希望(同阿拉伯人改善关系,同俄国实现缓和)已被中东战争所粉碎。 国务卿基辛格为了使美国在这个多事的地区得到一个更好的外交和政治地位而制订的计划,已经被完全破坏。 在华盛顿制订的通过谈判求得解决的计划基于四个目标:保证以色列的安全;满足阿拉伯对于归还被占领土地的最小限度的要求;恢复阿拉伯和美国的友谊;消除对于今后石油供应的威胁。 从来没有人认为基辛格博士的和平创议取得成功的机会很大,而现在人们认为这一前景更加遥远了。 战争在外交上造成的另一个重大的损失是美国一度认为是很有希望同俄国保持的缓和关系。虽然处于萌芽时期的联系还没有达到无法挽救的断绝的地步,但是由于美国继续支持以色列而俄国重新维护阿拉伯人引起两国关系出现新的紧张的状况,这些联系已经是削弱了。 使美国官员感到忧虑的是这样一种迹象:俄国领导人正试图利用这场冲突以努力恢复他们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 有些外交官员说,俄国行动的长远影响可能包括:得不到美国的援助来克服苏联的工业上的落后状态。莫斯科近几个月来一直在寻求美国的帮助以实现建立一个卡车工厂这样的计划。俄国人也依赖美国提供粮食,这国人民去年由于歉收本来可能是会面临粮食不足的局面的。莫斯科还指望以缓和作为一种手段来增加它在欧洲的影响,并使它的军事机器抽调出来以守卫它在远东同共产党中国接壤的边境。 总的说来,最新的事态发展意味着美国在世界各地实现和平的计划遭到严重的挫败。中东一长串危机中最新的这次危机的结果,显然将要使美国付出极大的代价。贝鲁特 从阿拉伯人的观点来看,美国在这场战争中肯定是要吃大亏的,而俄国人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阿拉伯人认为他们同苏联的友好关系(近几个月来曾经是紧张的)使他们得到了好处。俄国作为武器供应者的声望尤其有了提高。人们特地给予最高赞誉的是萨姆防空导弹,认为在叙利亚和埃及前线上空击落数十架美制战斗机的就是这种导弹。 许多阿拉伯人认为,目前的战斗不过是今后进行程度同样激烈或者更为激烈的冲突的序曲。在以色列人不再被视为不可击败的“优等民族”的情况下,阿拉伯人认为,由于他们的人口比以色列人多得多,时间对他们是有利的,如果他们在足够长时期内继续努力干下去,他们将获得胜利。 从阿拉伯一方看来,中东正向着发生甚至更大的爆炸性的事件方向发展。这意味着,一直试图在中东安排和平但没有获得成功的美国,在今后的长时期内将面临麻烦。戈兰高地 一个记者只是在这个地区没有发现任何认为美国在最近这一回合的战争中将会吃亏的情绪。以色列在叙利亚战线上正在取得胜利。它有信心最终在苏伊士运河一带也将取胜。因此以色列人认为美国再度站在打胜仗的一边,将不致象俄国人那样,由于再度支持失败的一方而必然感到失望。
6. 美新处报道:《施莱辛格关于美在中东目标的讲话》
【美新处佛罗里达州巴尔港十月十八日电】题:施莱辛格关于美国在中东的目标的讲话摘要 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十月十八日在巴尔港的劳联一产联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关于美国在中东的目标的部分摘要如下: 美国(在中东)的眼前目标是停止敌对行动,长期目标是使那个地区取得一项永久的和公正的解决办法。任何公正的解决办法必须使以色列国得到持续的安全——而且使它的邻国得到公平对待。美国从一开始就试图制止冲突。但是,由于苏联在上星期三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空运,而且我们不可能说服苏联停止这种空运,因此美国在几天后也开始了它自己的再补给活动。大约每天飞行二十次,包括C—5和C—141飞机,每天运送的货物不到一千吨。这是提供同以色列军事活动有关的消耗品的。此外,对某些种类的重要装备进行了有选择的再补给。 希望是敌对行动能够尽快结束,但是也应当指出,消耗品或装备的补给能够扩大到所需要的任何水平——以阻止那个地区出现严重的不平衡。 我对中东问题没有什么要多说的,只想强调两点。第一,美国的目标是取得一项永久的和以正的解决办法,从而尽可能地减少那个地区存在的紧张局势。第二,中东的经验是一个例子,说明美国面临的责任,以及这些责任所产生的进退两难处境。 我要相当遗憾地说明,对这些责任是无法逃避的。近年来,由于东南亚战争造成的幻想破灭,有些人希望摆脱这些责任,有些人怀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老的美国,因为那时对国际的操心和责任比较少。但是车轮不能倒转。我们必须认识到,今天的美国是对全世界各地的自由社会提供支持的唯一的和不可缺少的来源。如果我们不提供这种支持,它们就将屈从于外来压力,使美国面临一种越来越敌对的环境。虽然怀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应当因此而出现逃避的思想。 【合众国际社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十月十八日电】国防部长施莱辛格今天说,美国“绝没有”考虑在中东战争中派美国军队去以色列。 他在劳联—产联会议上讲话后对记者说,美国用军事装备向以色列进行再补给的水平将取决于“苏联的行动和目前正在进行的外交活动的成功程度”。 尼克松总统星期一说,美国在一九五八年派军队去黎巴嫩,而在一九七○年约旦的骚乱中美国动员了军队但是没有派往那里,美国必须以这两次经验为指导。记者问尼克松总统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 “总统讲话时考虑的是,当时这对稳定那个地区的局势和压制当时的敌对行动是成功的。我确信,他讲话时没有考虑使用军队问题。但是,基辛格博士说,如果苏联派遣军队,就会重新考虑问题。”
第 3 版
1. 泰《民族报》要新政府拟定积极的对华政策
【美联社曼谷十月十九日电】发动推翻泰国军人政府的抗议的中心地法政大学的一个学生领袖今天说,如果新的文官政府不合格的话,学生将来甚至会更强有力地举行游行示威。 学生会主席披拉·蓬滴耶在约有三千名学生举行的一次集会上说,使他侬·吉滴卡宗总理流亡国外的这个运动“只不过是我们使泰国建立民主政府的第一步”。 他说,“我们应成为替泰国人民进行监视的人,监视新政府的日常活动。” 未经证实的消息说,有四十万人的泰国全国大专学生中心的领袖同富有战斗性的技术专业学校学生——他们是这次奋起中的突击队——发生了分歧。据说纷争在于对法政大学校长、讪耶·探玛塞总理的新内阁的某些人选方面。 新政府在谨慎行事,对于如下消息没有公开正式表示意见,即它将设立特别法庭审讯前总理他侬·吉滴卡宗元帅、他的儿子纳隆·吉滴卡宗上校和副总理巴博·乍鲁沙天。 报纸还有消息说,政府将没收这三个前铁腕人物留下的数以百万美元计的财产,政府将释放在企图控告当时政权之后于一九七一年被下狱的三个国民议会议员,政府还将取消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之职 ——先前最高统帅是他侬。政府对于这些消息也默不作声。 【法新社曼谷十月十八日电】(记者:若埃尔 ·亨利)在十月十四日那个流血的星期日五天之后,曼谷已恢复正常。 本地的报纸说,“艰巨的任务”在等待新政府去完成。 各报评论员们强调:新政府马上要解决的问题有:使大学复课,并且结束某种程度上由学生掌权的状态,重新建立人民对军队和警察的至为重要的信任,迅速制止通货膨胀和物价的猛涨。 评论员们还说,同时,对外政策也不能忽视。无党派的《民族报》强调说: “应当向外国政府说清楚我们今后要奉行的是什么样的政策,以及泰国在目前的和缓气氛中将怎样行动。 “新政府应当拟定一项积极的对北京的政策,并且谋求重新进行已经开始了的试探性对话。” 它还说:“也必须澄清政府对我们同美国的长期友谊中所持的立场将作些什么样的改变。美国的军队和军用飞机仍然大量驻在泰国,应当制定一项新政策。” 它提出,我们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中的伙伴和我们在印度支那的邻国也希望得到我们的保证,我们不应当迟延。
2. 埃以在西奈进行大规模坦克战/美军事专家认为西奈大规模坦克战是中东战争的关键
【法新社开罗十月十八日电】埃及消息说,这场战争中迄今最大规模的一仗于昨天在西奈展开,今天还在继续进行。 双方的由装甲车、重型大炮和飞机助战的数以百辆计的坦克在进行《金字塔报》所谓的“迄今最激烈的战斗”。《金字塔报》说,中段已变成了一堵火墙,大火昨晚在继续燃烧。 【合众国际社开罗十月十八日电】埃及说,它今天在西奈半岛同以色列进行一场大规模坦克战,这场战斗正在使这个沙漠成为一九七三年中东战争最大的并且显然是决定性的战斗中的“一个地狱”。 埃及军事司令部还说,一支以色列突击队在它进入埃及领土后一天之内就被“消灭掉了”。 《金字塔报》今天说,“自从十七日上午以来,西奈战线一直在进行着可怕的装甲部队战斗,观察家们认为,这是这次战争中的最大一次战斗。” 【德新社开罗/特拉维夫十月十八日电】被军事专家们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坦克战在打了三十多小时后今天仍在西奈半岛进行。 开罗和特拉维夫的发言人都说,双方的军队在开头回避了一下后,在苏伊士前线的激战中打得难分难解。 同时,叙利亚前线普遍呈现相当的平静。 军事专家们今天认为在西奈半岛进行的这场坦克战主要集中在三个山口,据最新的消息,这些山口仍掌握在以色列手中。 【法新社华盛顿十月十八日电】国防部人士今天在这里说,五角大楼军事专家认为现在在西奈沙漠进行的大规模的坦克战是中东战争的关键。 这些人士说,军事战略家们是根据驻特拉维夫和开罗使馆的人员供应的消息作为他们估计的基础的。今后几天并将会证实这一估计。 五角大楼专家们认为以色列已经掌握了西奈战场上的主动权,现在的问题是一方或他方将选择继续进行战争直到完全打败一方或他方呢,还是选择一种使双方都能声称取胜的解决办法。
3. 美《纽约进报》社论:《泰国进行调整》/日《每日新闻》记者发自曼谷的电讯:《促使美军撤退,也积极接近中国和北越------被迫改变外交》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十月十八日发表一篇题为《泰国进行调整》的社论,摘要如下: 他侬·吉滴卡宗总理在当了十年泰国的军方铁腕人物之后辞职并飞离泰国,这一事件看来预示着泰国的国内政局和对外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而泰国一直是美国在东南亚仍然保持的军事利益的拱心石。 自从美国军队开始从相邻的印度支那撤退以来,泰国同美国长期的密切联盟将发生某种剧烈的调整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泰国人传统上一向使他们的立场适应他们那个地区的力量现实,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根据战局胜负的变化起初和日本人站在一起,然后又同西方站在一起。 由于美国重新干预印度支那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华盛顿同北京的关系越来越热火,因此可以预料,曼谷的任何新政府都将加速进行已经开始的同北京实现和解的努力。在这个方面,最初的一些步骤大概将包括采取行动以加速最近中断的美军从泰国土地上的撤退。这种趋势不会不受到大多数美国人的欢迎,因为他们希望美国在军事上完全撤离东南亚。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十月十七日登载特派记者铃木十六日从曼谷发回的电讯,标题是《促使美军撤退,也积极接近中国和北越——被迫改变外交》,摘要如下: 泰国外交由于学生要求民主政治的示威游行和他侬政权的垮台,处于十字路口。在倒阁运动中获得了信心的泰学生中心今后将监视新政府的内政和外交,政府也被迫重新研究外交的基本政策。可以预料,促使驻扎的美军撤退,同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协调,同中国和北越建立邦交是当前的课题。 泰国外交政策贯穿着对美协调,在东南亚国家中一直发挥了反共外交的主导权。他侬政权的崩溃即使不导致全面否定这些政策,也要求重新审查政策内容,这是没有疑问的。 曼谷有很多人认为泰国将试图更加积极地接近中国和北越。 讪耶政权是带有临时性质的内阁,但若不整顿内政,或许不知什么时候也将被学生的示威赶下台。据料,这个政权将一面排除军事独裁的官僚主义,一面努力创立“新泰国”。
4. 斯里兰卡政府取消警察的休假
【合众国际社科伦坡十月十八日电】斯里兰卡政府今天取消了警察人员的一切休假,令他们随时待命,因为反对党有可能发动不合作运动。 【路透社科伦坡十月十七日电】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今天否定了反对党领导人提出的这种指责:这个国家由于自己的对外政策而得不到外国的援助。 在回答J·R·R贾雅瓦德纳本月初在不信任案辩论中进行的攻击时,班达拉奈克夫人说,近在几个月以前,包括法国、日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八国借款团答应为斯里兰卡的发展工作提供六千万美元。贾雅瓦德纳曾经说过,斯里兰卡没有任何朋友。他提到了苏联向印度提供两百万吨粮食的建议,并问道,为什么斯里兰卡没有接到类似的建议。 班达拉奈克夫人在今天发表的声明中说,澳大利亚、加拿大、西德和欧洲共同市场不但去年向斯里兰卡提供了援助,而且今年也已这样做了。 【合众国际社科伦坡十月九日电】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总理在一次会上说,斯里兰卡的粮食危机严重,政府即使有钱也不能在国际市场上买到粮食。 由于粮食危机,斯里兰卡已有五所大学不得不关闭,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给学生吃。政府已宣布星期二和星期五为无米和无面粉日,每星期免费供应两磅大米的定额已减少到一磅。
5. 以一军官说埃及人战斗得特别英勇/达扬说控制苏伊士运河的决战就要开始
【法新社特拉维夫十月十八日电】以色列军方发言人纳尔基斯将军今晚在这里说,在苏伊士运河西岸埃及战线后方活动的一支以色列“插入”部队已得到了坦克和大炮的增援。 这位军官说,这支插入部队昨晚在西岸同埃及部队激战并继续在埃及战线后方进行重大的骚扰行动。 这位以色列军官说:“这一战斗的结果可能对埃及军队的斗志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纳尔基斯将军说,埃及人战斗得特别英勇,以色列军队不得不进行极其艰苦的战斗来打破他们的抵抗。 【法新社特拉维夫十月十八日电】国防部长达扬今天说,以色列现在在苏伊士战场上已经夺得了主动权,控制这条运河的“决”战几天内就要开始。 达扬在西奈的一个前沿指挥所会见美国威斯汀豪斯广播公司记者杰伊·布辛斯基和《纽约时报》的记者特伦斯·史密斯时说,埃及人错误地估计了以色列人从防御突然转为进攻的能力。 【路透社特拉维夫十月十八日电】在被问到这支特遣部队将在运河西岸呆多长时,达扬将军说:“一直呆到战争结束。” 【法新社特拉维夫十月十八日电】巴列夫将军今晚对记者说,一支以色列突击部队横渡苏伊士运河预示着埃及战线战斗第三阶段将开始。巴列夫说,战斗的第一阶段是守卫运河,第二阶段是反攻,第三阶段是以色列渡过运河进入西岸。
6. 路透社报道在叙利亚战线以军后退
【路透社大马士革十月十八日电】一位不偏不倚的消息灵通人士说,他认为,以色列人已经向后退而离叙利亚首都更远了一点,没有证据证实所传他们已经到达了离这里二十英里的萨萨的消息。 叙利亚战线似乎正在发展成为一场持久战,双方任何一方都不发动新的大攻势。 【美联社以色列哈佐尔十月十八日电】中东战争今天打到了以色列本土,叙利亚的大炮在十八英里外的地方把二十几发炮弹射到这个城市附近。汽车乘客和搭乘汽车的以色列士兵跳下汽车冲到以色列北部主要公路下面的阴沟里躲避。这些炮弹落在离叙利亚战线几乎二十英里远的光秃秃的山旁。以色列发动三次中东战争后占领区扩大数倍(原载香港《新晚报》)
第 4 版
1. 香港《七十年代》刊登赵浩生同留美中国人士的谈话记录《中国归来答客难》(一)
【本刊讯】香港《七十年代》月刊一九七三年十月号刊登赵浩生同留美中国人士的谈话记录,题为《中国归来答客难》,摘要如下:原编者按:赵浩生为美籍中国学者,现任耶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专栏作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赵氏曾在重庆、南京各地任新闻记者,采访过国共和谈及中国内战新闻。本年五月初赵教授携夫人赴中国旅行五十二天,这是赵氏返美后在其家中和一群留美中国朋友谈话时的录音记录。谈话前曾放映此行所拍的电影及幻灯片。 问:你这次回国是怎么决定的?是不是因为得了“认同”“回归”热?手续是怎么办的? 答:我这次回去,曾经过心理和实际的两种准备。在心理上,你可以说是“认同”“回归”;但我的想法比较简单。我所说的“认同”,就是对镜自审,觉得自己还是中国人,“回归”就是回去探望我的父母兄弟和我生长的地方。今天有些知识分子,把“认同”“回归”分析得太复杂,太玄了,反共的人一味攻击“认同”“回归”,更是不近人情。 实际的准备是我去年(一九七二)十月,照二十多年前的旧址给老家写了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我父亲、三个弟弟的名字,又在括弧中注明“赵家的任何亲友”。没想到一个月后就接到弟弟的回信,说“父亲去世,母亲健在”,他们三个人都已结婚生子,均在家乡工作,希望我回去看看。 我离家二十八年,得到这封亿万金家书,这是亲人在呼唤,祖国在呼唤,我感到迫不及待,马上就开始办理申请回国手续。 问:你做过《中央日报》记者,又在“美帝”的地方住了这么多年,以这样的背景回去,你不害怕吗? 答:最初我心里是有点嘀咕,但在办手续期间与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和驻加拿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接触之后,发现他们不但亲切家常,充满中国人的人情味,同时更感到他们所代表的,是一个强大和充满自信的新中国。申请时他们并没有问我以前做过什么事,只是在北京批准以后正式拿签证时才让我填了一张简单的表。 和他们谈到回国的计划时,他们说:“你这是二十多年第一次回去,要做什么,看什么,尽管跟接待人员提出,能办得到的,他们一定办,你是自己人回家,千万别客气。” 这种亲情,不但表现在驻外人员中,也表现在所有国内接待我们的人员中,这五十多天的还乡行,愉快坦荡,是我们二十多年来最难忘的一次旅行。 问:你们到中国以后的第一个印象是什么? 答:第一个最引起我注意的,就是当我们坐在深圳外国旅客群中等着办手续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外国人,一个个面带笑容正襟危坐,完全象作客的样子,同时他们大多会说中国话,和工作人员以华语应对,客气无比。这不禁使我想起,解放之前外国人在中国飞扬跋扈喧宾夺主的神气。这第一个印象就告诉我:中国变了,洋人已不是主人,洋人是来作客。我的感觉并不是过瘾,而是觉得这才是正常。 问:你们在中国旅行时是不是有向导?他们是不是监视你们? 答:我们有两位向导,一位是国际旅行社的职员老陈,他的工作是和各地分社联络安排我们的旅程。一位是曾驻加拿大的新华社记者小骆,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是我的记者同业旅伴,同时为我的太太做翻译。说他们是监视我们,完全是以中了反共毒素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没有他们辛苦细心的安排,我们这五十二天的旅行绝不会如此愉快,更不会有这么多的收获。 比方说,旅行时他们为我们订旅馆,订火车飞机票,运行李,雇汽车,找人接送。到了一个地方,又为我们安排白天的访问,晚间的娱乐、应酬。而其中最辛苦的就是安排访问。 我们虽然一起旅行,但他们绝不是一步不离的“盯住”我们。在北京一个月,除了每个星期天完全是自由活动外,没有参观访问的节目时,我们总是自己出去蹓大街,逛旧书店、寄卖行、小吃店,或跑到王府井大街买支冰棍毫无目的的挤在人群中看热闹。 这五十多天相处,我们之间建立起家人兄弟般的感情。他们不只是奉派作向导,而对我们是真挚的关切。 让我说句不客气的话,认为他们是“监视”,不但对他们是一种侮辱,对我们也是一种侮辱。 问:根据你所说的情况,你们这次回去,是享受了“VIP”(最重要人物)的待遇,做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特权阶级”,是不是? 答:我们有方便,受礼遇是事实,但绝不是“特权阶级”。有时候到一个地方参观,别人排队,我们扬长而入,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我曾对招待人员说:“我们排队吧,我们不愿做‘特权阶级’。”他们却告诉我们:“你们不是‘特权阶级’,新中国没有特权阶级,你们是二十多年才回祖国一次,走了几千里路,而且只能住几天,你们是特殊情形,不是特权阶级。同时你们要排队等起来,怎么赶得上下一个参观节目呢。” 一般群众的态度也是如此,他们对回国华侨确实另眼相看,而且表现得亲切、自然,绝非矫揉造作。有时我们到西单排队买冰棍,如果他们发现我们是华侨,常特别从冰柜中拿两包新的;买杏子,挑大的。我们在乡下时,汽车过处,孩子们总是鼓掌欢迎。 问:你参观访问时是不是可以随便发问?你觉得被访问者是不是可以畅所欲言? 答:我们和老陈、小骆在广州初见时,他们就说:“想到什么就问,跟自家人说话,不必顾忌。”我就以此坦率心情无话不说,无话不问。在每次访问中,我有几个必定要提出的问题,如:“中国反对美帝反了这么多年,美帝的头头忽然来中国访问,你对这个突变作何感想?”“刘少奇当权这么多年,没人敢批判他,为什么文化大革命一起来,大家才开始骂他是修正主义?”“苏修美帝,哪个最坏?”……等。从小学生到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傅作义,我都提出过这样突如其来的问题,他们回答的深度不同,但都能说出一番令人心服的道理。 关于私人生活,我也是想到就问。比方说,我问作家谢冰心,前金陵女大校长吴贻芳每月的薪水和开支项目。她们不但不以为忤,且不厌其详的报一篇账。 此外,目前节育是大家注意的问题,我见人就问他有多少孩子,少的表示满意,多的希望“既往不咎”,总是引起一场大笑。 只有几次因为用词不当,受到被访问者的打趣纠正。一次是在中山大学访问一位哲学系女生时,我问她:“你心目中的如意郎君是何等样人?”她批评我用词封建,但依然十分大方的向我描述了她理想中的爱人。还有一次是我在邮局寄信,称女服务员为“小姐”,引起哄堂大笑。(一)
2. 日报报道在平外相将于十二月访华/时事社报道:《大平外相表明,访华前搞完日中航空协定》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十月十九日报道: 日本政府人士十八日透露,估计大平外相将在临时国会结束以后,于十二月份访问中国,届时将缔结日中航空协定。 报道说,大平外相访华的日期决定在临时国会结束以后,是因为:一、有必要加快缔结日中航空协定;二、向中国说明田中首相访欧、访苏的结果。 【时事社东京十月十九日电】题:大平外相在众院外委会会议上表明,访华前搞完日中航空协定 大平外相十九日下午在众院外务委员会会议上就日中航空协定问题表明决心说:“航空协定是日中间业务协定的一个热门,将竭尽全力地搞成这项协定。”他同时说,“而且,我想不带包袱地访问北京”。这是对冲本泰幸(公明党)质询的答复。据认为,这番话表明了外相在拟于年内访华之前想使日中航空协定的缔结有个眉目,因此值得注意。然而,对于签订的时期,只是回答“要尽快搞”,没有表明具体的想法。 日中航空协定谈判围绕“日台线路”的处理,从今春以来谈判几乎没有取得进展。还有,自由民主党内亲台派的抵制仍很顽强,政府对这个问题早日作出决断是极为困难的。因此,也有人猜测说,如果政府对航空协定的决断推迟,那么大平外相的访华亦可能推迟得相当久。 【共同社东京十月十九日电】大平外相今天对众院外务委员会说,在签订日中航空协定以前,他将不访问中国。 这里的政治观察家说,外相的这番话反映了他要在年底前缔结尚未搞成的航空协定的决心。据说日中政府官员们就这项协定进行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3. 惠特拉姆有关访华问题的谈话
【本刊讯】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十月十七日刊登惠特拉姆总理十月十六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的问答摘要,有关访华部分如下: 问:你能谈谈你去中国访问时将同中国领导人讨论些什么问题吗? 总理:我还没有具体的单子。但是,你很可以相信,我们愿意同他们讨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问题很多,我们相信,他们也将愿意同我们讨论同样的问题。但是,目前还没有总的问题单子。 (惠特拉姆后来说,他访问中国时将再次对中国的核试验计划提出抗议。他说,他是在一九七一年访华时第一个提出这种抗议的澳大利亚议员。)
4. 沈剑虹称我批孔”实为莫大的悲哀“
【中央社底特律九月二十八日专电】沈剑虹大使今天在此间表示,共匪担心孔子对人们的有力而普遍的吸引力,将形成不朽的壁垒,使毛的谬论无法突破而存在。他说,这就是共匪决定“排斥孔子思想”的原因。 沈大使应底特律大学之邀,昨天自华府抵达此间,访问该校,今天向该大学学生演讲时,作上述谈话。 他向听众说明,今天 ——九月二十八日——恰逢孔子诞辰纪念日,他特别谈一谈这位中国至圣先师的生平和哲学思想。 沈大使说,孔子的教训已流传两千多年,为中国人民提供道德和伦理的规范。中国大陆上却对他大加谴责,实为莫大的悲哀和讽刺。 沈大使说,共匪自一九四九年窃据大陆以来,即毫无保留地用他们能想出来的一切恶毒的谩骂谴责孔子,一九六七年一月十日起,更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根除孔子的影响力的运动。沈大使认为,共匪恶毒诋毁孔子学说,充分显示孔子思想继续深入中国大陆同胞的心。
5. 台湾受台风之害灾情严重
【中央社花莲十月十一日电】诺拉台风带来的豪雨,给花莲县的水利、堤防、铁路和公路交通,带来严重的灾害。苏花公路、东西横贯公路、海岸公路都坍方,交通中断;花东公路,全线只花莲、万荣间和台东、槟榔间通车。 据初步统计:全县田地流失在四百公顷以上,堤防冲毁五十多公尺。全县十三个乡、镇、市,以玉里镇的灾情最严重,计灾民二百四十五人,田地流失三百多公顷,堤防冲毁四千九百多公尺,街道冲毁二千多公尺。 【本刊讯】蒋党《中央日报》十月十二日刊登消息,摘要如下: 台湾铁路管理局昨天说,东线花东线铁路,因日前诺拉台风带来的豪雨,受损的铁路已多达五十五处,电讯仅能从花莲通至万荣,万荣以南全部中断。铁路局说:此次东线铁路因灾情较严重,抢修较困难,经派工程队分段抢修,预计一个星期以后才能分段通车。
6. 时事社报道:《马来西亚副总理侯赛因会见记者》
【时事社东京十月十六日电】题:马来西亚副总理侯赛因会见记者 正在日本访问的马来西亚副总理兼工商部长侯赛因十六日下午在东京帝国饭店会见记者,他表明:“现在华盛顿正继续同中国举行建交谈判,估计不久将得出结论。” 【法新社东京十月十六日电】马来西亚副总理侯赛因·奥恩今天在这里说,中国和马来西亚目前正在华盛顿就它们之间建立外交关系问题举行谈判。奥恩在这里的一家旅馆告诉日本和外国的记者们说,但是谈判牵涉了非常敏感的方面,需要很大的耐心。他没有详谈。 【本刊讯】新加坡《星洲日报》十月十七日刊登一则消息,摘要如下: 有关马中建交的幕后谈商,目前正在加紧进行中,一般预料,如果一切顺利,马中两国极可能在本年底正式宣布建立外交关系。在过去几个月中,马高级官员曾分别在伦敦、阿尔及尔、纽约等地与中国官员接触,谈商建交事宜,据称取得了相当令人满意之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