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10-02

第 1 版

1. 共同社驻京记者报道:《争取实现稳定的跃进,建国二十四周年的国庆节》

【共同社东京九月三十日电】题:争取实现稳定的跃进,建国二十四周年的国庆节    中岛北京三十日电:中国一日将迎来建国二十四周年的国庆节。今年的国庆节,是在经过六六年以来的文化大革命和七一年的林彪事件,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向国内外表明国内意志统一后到来的,在市民的表情上有一种舒畅的稳定感。今年似乎在北京不准备在天安门前搞游行,而将按照前年以来的惯例,在中山公园等市内的大公园举行盛大的游园会,举行体育表演赛和文艺晚会,以此来庆贺祖国稳步的发展。    二十九日举行了正在祖国访问的侨居国外的中国人的庆祝会;三十日晚,外交部将举行邀请住在北京的外国人参加的大型庆祝招待会。迎接国庆节的气氛正在逐渐高涨起来。    在天安门前广场,和往年一样,早已以和天安门上悬挂的毛泽东主席的肖像相对的形式,在长安街南侧竖起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像,广场的南面立着孙文的像。    “执行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的路线!”——市内到处用漂亮的字体写着这样的标语。这说明中国面临的政治课题是要让解决了林彪事件的十大的决议渗透到全国每个角落,召开相隔八年来未举行的中国国会——人民代表大会。周恩来总理在党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预告不久将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然而,是否正在开,如果还没开的话何时召开,这一切现在完全不清楚。但是,这个大会将是一次表明度过自文化革命以来就开始的“斗、批、改”阶段,整顿国家机构,在国家一级确立党代表大会上决定的对内外路线的重要会议,这是确实的。    对于建国以来经过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中国来说,领导人的交替也是一个巨大的课题。如一下子显露头角的王洪文担任党的副主席所代表的那样,青年和妇女在各方面参加领导工作是惊人的,全国正在作这样一种尝试,即通过“老、中、青”三结合来培养干部,整顿党和国家的体制。    在群众运动方面,全国一级行政区结束了“党的助手”——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重建工作,以老年和中年为主体的总工会还有一省没有重建,妇女联合会也只剩下了四省没有重建,组织的重建工作正在飞速进展。    在经济方面,今年的粮食生产预计将超过七一年的二亿五千万吨而达到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在工业上,也不断报道化学、石油、电子、机械和钢铁等领域内的进步和生产增长情况。整个中国的经济似乎面临着一个新的跃进时期。    但是在外交方面,继续存在着严重对立的中苏关系、对苏联问题使中国国民保持着紧张并提高了警惕。中国领导将按照党代表大会的方针,进一步加紧贯彻对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特别是对抗企图向全世界扩张的苏联的路线。    具体地说,可以认为将加强同阿尔巴尼亚、北朝鲜、北越和罗马尼亚等友好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关系,以促进同第三世界各国的友好为基础,加强同欧洲和日本的外交,孤立苏联。    中美关系的趋向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巨大的焦点,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预定十月中旬访华为新的转机,中国将进一步改善同认为是“已经衰败了的帝国主义”——美国的关系,谋求团结海外同胞,向着实现解放台湾的目标迈进,这是确实的。    另外,继最近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十月以后将有加拿大的特鲁多和澳大利亚的惠特拉姆两总理,明年一月将有英国首相希思访华,这种相继邀请西方各国首脑的外交,将是针对企图孤立中国的苏联外交进行的猛烈反击。

2. 法《世界报》驻京记者评我两报二十九日社论《为预防苏联的突然袭击,报纸强调城市民兵的主要作用》

【本刊讯】法国《世界报》在九月三十日——十月一日一期刊登该报记者阿兰·布克从北京发回的文章,题为《为预防苏联的突然袭击,报纸强调城市民兵的主要作用》,摘要如下:    《人民日报》九月二十九日以用来登国家重大问题的大字刊登了专题社论,并用前两版的篇幅庆祝民兵节。    多种理由说明对此事应当异乎寻常地重视。首先,这是十五年周年,而不是民兵建立日。但是可以说是政权建立之后民兵的重建日。一九五八年九月,毛主席在中部    ——从武汉到上海——的巡视期间,强调了建立一支强大民兵的必要性,以便支援正规军和抵抗入侵者。当时正是“大跃进”时期。    尽管可能的入侵者改变了面貌,但军事问题一直为领导人所注意,特别是在今年他们必须指定一个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的这个时期。边界的紧张局势丝毫未缓和,周恩来在十大的讲话号召中国人对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是对苏联发动的突然袭击,“保持高度警惕,做好一切准备。”    在这种前景下,加强民兵和武装广大居民好象成为防务的一种基本手段和能使北京预防苏联进攻的主要王牌之一。    在《人民日报》的社论里出现了一个新因素。这家报纸坚持强调城市民兵、特别是大的居民点的民兵的重要性。而很久以来,关于民兵的文章则是颂扬中国农民的无限力量,称颂这个可以淹没侵略者的人海。现在在防务方面一种更为现实主义的观点似乎占了上风。    城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城市应当特别注意自己的防务。    横贯《人民日报》头版、阐述三大城市(北京、上海和天津)民兵问题的大块文章表明,无论如何,中国参谋部给予了城市防务以新的重要意义。

3. 意外交部发表莫罗和大平会谈公报

【安莎社罗马九月二十九日电】意大利外长莫罗和日本外相大平正芳会谈后,意大利外交部星期五晚发表的一项公报说,意大利和日本认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出现是“巩固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大平和莫罗星期五上午举行了一次高级会谈,这次会谈使意大利可以谈到欧洲统一过程的最新事态发展。公报说,“日本确认对此深感兴趣”。    意大利方面还谈到了欧洲和缓的过程。    两位外长还讨论了欧洲共同体,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对话这个问题,这种对话的目的在于使相‘互关系对和平和世界均势更具有建设性。    外长们还谈到了亚洲局势,近几月来那里出现的重大事态发展已为仍然必须扩大和加强的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开辟了新的前景。    关于印度支那半岛,(双方)讨论了该地区的和平过程中取得的进展和出现的困难,一致认为,对那些国家有待完成的必要重建工作进行巨大的国际支援是适宜的。    (双方)表示希望两个朝鲜正在进行的对话得到积极的发展,并确立朝鲜人民在联合国内得到充分代表的基础。    双方对印度次大陆各国政府间为了消除严重紧张局势和实现合作而进行的接触表示极为满意。    据公报说,会谈接着就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的关系交换了意见。

4. 基辛格会见黄镇

【法新社华盛顿九月二十九日电】国务卿基辛格今天同人民中国驻华盛顿联络代表团团长黄镇会晤了一小时。    国务院发言人麦克洛斯基说,谈的主要问题是基辛格将对北京进行的访问。    他说,他们还在一种“建设性”的情绪中讨论了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路透社华盛顿九月二十九日电】国务卿基辛格今天同中国驻华盛顿联络处主任黄镇讨论了他将访问北京的问题。    国务院发言人黑尔说,黄先生还向基辛格转达了中国总理周恩来和外长姬鹏飞对他出任国务卿的正式祝贺。

5. 尼克松勃兰特会谈欧美关系等问题

【美联社华盛顿九月二十九日电】西德总理勃兰特和美国总统尼克松今天进行了广泛的会谈,白宫说,两位领导人就美国提出的原则声明“进行了很多讨论”。    总统副新闻秘书沃伦说:“双方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他接着说,在今后若干星期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部以及在美国和共同市场九国之间将继续进行磋商。    他在回答问题时说,在同勃兰特会谈时,联系到同盟国不断进行的磋商讨论了尼克松的西欧之行问题。他说:“我料想在基辛格国务卿从欧洲回来以前不会作出决定。”    基辛格将在十月十六日去伦敦发表一次演说。    沃伦说,尼克松和勃兰特还讨论了东西方关系、目前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和即将举行的东西方削减军队的会议。    尼克松和勃兰特在他们在白宫举行的会谈结束时单独在一起进行了短时间的讨论,没有随员在场。    【美联社华盛顿九月二十九日电】(记者:马顿)白宫在谈到尼克松—勃兰特会谈时使用的措词是审慎的乐观的。副新闻秘书沃伦在两位领导人于白宫举行了一小时的会谈之后报道说,“总统认为,商谈正向制订联盟的原则宣言方面取得进展”,他并且认为,商谈“正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西德外交观察家却来得更为谨慎。他们谈话的意思实际上是说尼克松和勃兰特的会谈对于揉合双方立场的努力并没有什么帮助,要希望这两位领导人能够解决双方在美国提出的原则宣言的措词方面无疑存在的分歧,那确实是期望过高了。    尼克松想要取得勃兰特的帮助,把美国在八月间提出的草案中阐明的美国立场,同共同市场于上周提出的建议内所表明的立场调和起来。    有地位的外交观察家说,勃兰特带有一些保留地接受了总统的要求,因为据说他认为,不论存在什么分歧,应由较低一级的专家来加以消除。    勃兰特在白宫同总统会谈之后,又同国务卿基辛格、国防部长施莱辛格以及参院多数派领袖曼斯菲尔德共进午餐。    麦克洛斯基在这次于布莱尔大厦举行的午宴之后对记者说,就美国驻欧部队人数的问题“很好地交换了意见”。    鉴于参议员曼斯菲尔德(鼓吹美国单方面地、大量地减少驻西欧部队的主要人士)参加了这次午宴,在席间提出了这一问题是有重要意义的。    据悉勃兰特是赞同尼克松政府的意见的,特别是在东西方即将就相互均衡地减少在中欧的军事力量进行谈判的时候,不应当采取这种单方面撤军的行动。

第 2 版

1. 《诗华日报》社论:《基辛格正式就任美国务卿》就基辛格任国务卿谈美国的全球战略

【本刊讯】沙捞越《诗华日报》九月二十六日发表题为《基辛格正式就任美国国务卿》的社论,全文如下:    一九七三年九月二十二日,基辛格博士正式宣誓就任美国国务卿,这是美国内阁首席成员,由德国出生的犹太族移民担任的首次。    美国总统尼克松先生,在基辛格就任国务卿的仪式上谈话说:“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捩时刻,执掌这个部门的工作。这是美国处在和平的时刻,这是一个公认维持和平与获得和平同样重要的时刻。”——这是列强之间的和平。    其实,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捩,固然是尼克松总统主持,而设计与策划,完全是基辛格的手笔。把原来传统的美国外交围堵中国的仇恨之墙拆除,改为美国外交政策着重与中国和平共处,友好通商政策的敲门人,正是基辛格博士。安排了尼克松二月访华之后,始取得美国与北越签约,并结束了印支战争,使美国全面退出,这就是尼克松所说的,“美国处在和平的时刻”之到来。    愈来愈多的事实,已经使基辛格所策划的“尼克松主义”政策,“均势外交”的轮廓,逐渐明朗化了!    美国把重点移向西欧,堵住苏联西进之路,其目的,乃保住中东的石油,巩固以色列的阵脚,这是互相连环的西线阵地!    让中国与日本在亚洲成为主要自立的台柱,则美国可以不出一兵一卒,也无须花钱,就可以牵制苏联对亚洲的扩张主义,并收取与西欧互为犄角之势。    美国集中全力,经营西半球,门罗主义的复活,在当前的情况下乃必然的结果。    这是美国由于争霸全球的实力,在越战中消耗殆尽之后,退而求其次;也是根据苏联实力壮大后,美国无能独自抗拒之时;以重点保守代替全球称霸的不得已罢了!    任命基辛格为美国国务卿,除了说明美国“因事任人与因人任事”相结合外,亦说明美国新外交政策,有其长远的打算。    在“因人任事与因事任人”上,美国外交重点的生命线之一,是中东石油。中东石油必先支持西欧与以色列作为唇齿相依,替美国分担抵制苏联扩张的前线阵地,才有可为。否则,西欧沦亡之后,苏联势力南下,将席卷中东油田,割断美国的热能供应。基辛格出生在西欧、又是犹太人,乡情族谊相加,必然一心一意努力巩固西欧与以色列。    在亚洲,美国必须退出,才能使中日合力抵拒苏联,否则,美国西保欧洲,东侵亚洲,两面受敌,且有促成中苏同盟复活之虞。故乐得退出,让中日牵制苏联。    在西半球,美国必然全力控制拉丁美洲,“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鼾睡。”因此,对拉丁美洲而言,美国是反动的。对亚洲而言,美国是民主的。对欧洲而言,美国是保守的。    美国总统,有时候是执政者,这时,美国国务卿是摆设品。美国国务卿,有时候是执政者,此时美国总统是象征性的主宰。美国历史上,已有事例,无须细说。    现在,尼克松总统,第一任是执政者,第二任可要和基辛格国务卿分权了!其目的,在于第三任尼克松不能蝉联的话,基辛格就顺理成章,以国务卿来执政了!所以说美国的现政策,是长期的。    如果,西欧终于守不住的话。比如西欧统一后自立,或者被苏联加了盟,美国仍可退守西半球。这就是美国为什么要把门罗主义复活的根本原因了。    当前的问题,是美国加紧和中国解决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进一步友好往来,迅速而稳步的移交势力,以促成“亚洲人的亚洲”,来换取“美洲人的美洲”。    五大列强,虽然互相勾心斗角,但基本上四对一之局,有相当的眉目了    ——中美西欧和日本,共同限制苏联的扩张主义。

2. 美新处报道:《基辛格对国务院工作人员的讲话》

【美新处华盛顿九月二十八日电】题:基辛格对国务院工作人员讲话    国务卿基辛格说,他要国务院高级顾问向他提出关于对外政策问题的“明确的选择”,而不是司局内部提出的“谈妥”的建议。    基辛格博士九月二十八日在一千五百名国务院雇员的集会上说:“我们主要的任务应当是问问自己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担心政治压力、关心官场利益或者短期考虑。”    他说,他打算“保证尽快地使最能干的人上升到(国务院的)重要职位上去”。    他说:“从美国目前同世界的关系的状况来看,从美国目前对自己的考虑的状况来看,我们主要的任务应当是问问自己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担心政治压力,关心官场利益或短期考虑。”

3. 哈希文章:《克里姆林攻击中国:重新提出的问题》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九月二十九日刊载约瑟夫·哈希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克里姆林攻击中国:重新提出的问题》,摘要如下:    克里姆林是否在认真考虑对中国发动一次军事进攻?    这是一个看来时起时伏的老问题。从透露基辛格访问北京之时开始,已有很长时期这个问题平静了下来,事实上是潜伏起来了。显然,苏联不会在中美和解的蜜月阶段对中国发动一场军事进攻。    但是现在那个蜜月阶段已经结束。中国人显然正在接近于这样的时期:他们将能发射足以打到莫斯科——以及在俄国欧洲部分的任何其他重要目标——的核武器。    在西方军事专家中间,对目前中苏军事局势有两种估计。一种理论认为,中国人拥有能够袭击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伊尔库茨克和中苏边境附近任何其他地方的短程核武器,这样就有了威慑力量。俄国人会以一些滨海的省份为代价对中国的核设施发动先发制人的袭击吗?    我们知道,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的苏联居民是稀少的。我们知道,中国人能够轻而易举地拿下苏联滨海的一些省份和东西伯利亚的一大部分地区。    中国人在重型核武器方面毫无希望地处于劣势。但是他们可以进行报复。俄国可能在战争中取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将失掉西伯利亚的一半。这样是否有意义呢?    但是,如果苏联人考虑到对中国发动进攻要付出极高的代价因而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为什么莫斯科发出一阵新的反华言论?为什么苏联报纸对据说的中国越过蒙古边境的袭击大肆宣传?    究竟是中国人真正在向苏联人在亚洲内地的禁脔挑衅,还是苏联人为了发动进攻而正制造借口?    西方人士的另一种理论是,苏联人还有一些时间,使他们在这段时间内作出决定:他们是否将容许中国成为一个重要的核国家。那一时刻将在中国部署能够击中俄国的欧洲部分的人口和工业的重要中心的时候到来。这一时刻还未到来,但是正在到来。莫斯科是要容许它到来呢,还是在它还来得及把中国赶回到核时代之前就动手?    中国人再度感到深为不安。来自中国的最新消息表明,中国人已加紧在所有各大城市修建很深的防空洞。西方最近的情报证明俄国人继续扩充他们在中亚的军事部队。

4. 法《记录》周刊文章:《捷克人反对苏联战车的秘密武器:幽默》

【本刊讯】法《记录》周刊第五九五期(一九七三年九月五日至十一日)刊登吉尔·里维埃写的一篇评论,题目是《捷克人反对苏联战车的秘密武器:幽默》,详细摘要如下:    苏军对一个“正常化”国家的占领,对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来说,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第五个年头。那么这个著名的正常化是什么呢?捷克人的答复是:    “这是在某人的背后捅一刀子。然后把刀子留在肉里,让伤口自己愈合……”。    实际上,不再有这些不受欢迎的人离开的问题。由此又出现了另一个漂亮的流行说法:“今年夏天,我们这里西方的游客很少,但我们一直有十万名没有签证的游客。”    在布拉格,今天谁也不再对看到这些穿大皮靴、扎宽皮带、戴红星帽的游客三三两两地散步感到惊奇。人行道上的广播解释说:“第一个苏联士兵会认字,第二个会写,第三个在那里监视这两个知识分子。”    在这个国家,幽默仍然是答复占领者的最好武器。有一个例子:勃列日涅夫硬说,苏军到捷克斯洛伐克是响应人民的苦苦哀求而来的,那些还记得一九三八年慕尼黑时期被苏联抛弃了自己的捷克斯洛伐克人,向勃列日涅夫解释说:“确实,勇敢的苏联军队是应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要求而来的。这个一九三八年的要求,到一九六八年八月才得到积极的响应啊。”    胡萨克这个“合作”的臣民对社会主义的声援是不抱幻想的,马歇硬说不是如此是徒然的。一则民间故事证明了这点:一个美国人、一个英国人、一个捷克人和一个俄国人同乘一架飞机。发动机出了故障,飞机逐渐下降,有撞到山上的危险。驾驶员预告说:“有一个人要牺牲”。没有降落伞。过了一刻,美国人作出了决定。他说了一句动人的话:“为了自由世界”,就跳了下去。飞机继续下降。英国人响应了驾驶员新提出的要求。他喃喃地说:“为了女王陛下”,也跳了下去。这样,飞机又上升了一点。但这还不够。必须牺牲第三个人。俄国人站起来喊了一声:“为了社会主义祖国”,于是就抓住捷克乘客,把他扔出机舱去了……。    捷克人的反共幽默感并非昨天才有。从诺沃提尼同志时代起,布拉格就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国家假装要付钱给我们,我们也假装劳动。”捷克人反驳那些对这种哲学感到不安的外国同志说:“在劳动的人和不劳动的人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差别。”    于是有了布拉格之春的简短插曲,莫斯科感到不安。    这说明了为什么克里姆林宫愈来愈神经质。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九日,杜布切克和他的班子准备同勃列日涅夫及其一行在切尔纳边境上的村庄会谈。杜布切克吩咐说,“我们到了那儿,应当在狰狞面孔前保持我们天使的面孔”。八月二十一日,入侵的那天,莫斯科电台千方百计地为这次入侵辩解,特别是把一个捷克作家散发要求该政权更加自由化的二千字宣言作为理由。整个布拉格立刻流传说:“在俄国买一辆汽车要二千卢布。在美国,买一架飞机要二千美元。在捷克斯洛伐克就更妙了:仅仅两千字就值两千辆坦克。”    全体人民动员起来给占领者们的生存制造困难。街道上的牌子和路标都消失了,只有写这种字的例外:“莫斯科,二千公里”。在布拉格的瓦茨拉夫广场,在被人群围着不能动的苏联装甲车前面,大学生们插上了这样的标语牌:“莫斯科的大马戏场。禁止投喂食物和挑逗动物”。然而人们是要戏弄这些动物的,将要使他们有许多伤亡。    捷克人的幽默到处可见。《真理报》驻布拉格记者给勃列日涅夫发去一份假电报:“今天在妇产院出生了十二个反革命分子,请增派坦克!”    捷克人互相安慰说:“天气这样冷是由于西伯利亚的大门开了,冬天来了。”他们羡慕不会遭到入侵的以色列“国家”,因为“它不象我们这样被友好国家包围。”但是,有哪一个政府比瑞士更中立呢?这就是我国政府。“它甚至不搞自己的事情。”言外之意是:俄国人取而代之了。    一个捷克人走进巴尔托洛梅伊斯卡大街的警察分局。他控诉说:“警察署长同志,三个瑞士兵抢了我的俄国手表。”警察署长疑惑不解,他请这个人再慢慢讲一遍。这人肯定地说:“三个瑞士兵抢了我的俄国手表。”这位警察不能相信他的耳朵。这个故事尽管不象是真的:因为在布拉格怎么可能有瑞士兵抢捷克人的俄国手表呢?这位警察恍然大悟:“你说错了。你是想说,三个俄国兵抢走了你的瑞士手表。对吗?”这位原告强烈抗议道:“啊!这是你说的,警察署长同志,这可不是我说的呀!”    一九六九年三月,几万人在瓦茨拉夫广场狂欢。在斯德哥尔摩,捷克斯洛伐克冰球队打败了苏联队。过路的人们解释说:“这次‘他们’没有战车,所以我们得了四分。”在墙上用沥青涂写着或画着所得的分数:“四比三”。这记号保持了整整一个夏天。    自那以后,在捷克斯洛伐克经历了“正常化”。一种谣言流传开了,说党报《红色权利报》将发表政治笑话征文结果,一等奖:二十五年徒刑。    但是警察手里的大棒是什么?“这是党的跳动的心脏”。人们清洗了党内的反革命分子,清洗了很多,将近五十万。    今后,党的政治与社会成分如何?捷克人回答这个谜语说:“百分之三的自由职业者,百分之二的保守分子和百分之九十五的有家庭负担的人。”    今天,幽默已变得极为巧妙。偶尔发现在一些小广告中,在文章前后有一些用缀字游戏拼成的意思。现在苏联人弄了一些捷奸,这些人显然善于按照捷克的方式看出报纸上字里行间的东西。但居然有一些俄国人也有幽默感。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为证:一个苏联军官进入布拉格一个工人的咖啡馆,这是少有的事。一个顾客站起来,举杯为“自由的捷克斯洛伐克”干杯。苏联军官微笑了,也举起他的酒杯,说了一句“自由的立陶宛万岁”就不见了。

第 3 版

1. 泰报关于西哈努克亲王谈柬泰关系的报道:《西哈努克说:让我们做朋友!》

【本刊讯】泰国《曼谷邮报》九月二十九日刊登一则报道,题为《西哈努克说:让我们做朋友!》,摘要如下:    (原编者按:本报撰稿人T·D·奥尔曼在阿尔及尔会见了西哈努克亲王,并单独地采访到了他对泰国态度的想法)    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向泰国伸出了友谊之手,其基础是互相尊重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这位亲王在单独接见本报记者谈论柬埔寨同东南亚邻国的关系问题时说:“我们都是佛教徒和拥护君主制度的人。甚至我们的红色高棉也是佛教徒,虽然他们希望在自己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    这位柬埔寨领导人还说:“如果泰国在战后仍然成为美国军事力量的一个基地,我们并不在乎。这是泰国的内政。”    在问他对泰国有什么话要说时,这位前柬埔寨国王、现在设在北京的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元首肯定地回答说:“有”。他说:“我希望泰国人民和泰国政府知道,柬埔寨已断然地选择了不结盟、中立和和平共处的道路。我们不会威胁邻国。柬埔寨领土从来没有被用来反对泰国。我们只要求泰国也这样对待我们。”    西哈努克亲王是在不结盟国家第四次首脑会议之后在这里讲这番话的。这次会议是西哈努克政府的一次重大胜利,使现在承认他的政府的数目增至四十九个。但是,就他的亚洲邻国而言,这次会议并不使西哈努克亲王高兴。    西哈努克亲王说:“会上只有三个国家投反对我们的票,就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无故地侮辱我们?我们都是兄弟。”    西哈努克亲王说,他“总是愿意”同泰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做朋友”。但是他又说:“我们定了一条规定。如果哪些国家在现在我们获胜以前不承认我们,那么在以后我们将不同它们建立外交关系。”    同时他说:“只要泰国不允许自己的领土被用来反对我们,那么就是在那时我们也决不干涉泰国的事务。”    西哈努克亲王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第二次访问承认他的政府的国家之后准备返回北京时,看来切望强调这样一点:柬埔寨将来的对外政策是“现在很多其他国家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西哈努克亲王说:“如果它们不承认我们,我们将限于同那些支持我们的国家,特别是中国,保持关系。我们将成为象阿尔巴尼亚那样的国家,内政完全由自己控制,但对外政策则有限。”    另一方面,如果有各种各样的国家支持他,“那么我们将象南斯拉夫一样。我们将有我们自己的民族主义型的社会主义,但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包括泰国在内——都能同我们有贸易和外交关系。”    这位亲王的这次谈话是他至今最直率的谈话之一。他希望柬埔寨恢复以前作为越南和泰国之间和各意识形态国家集团之间的一个独立的缓冲国的地位。    他说:“当时看到我被推翻而感到高兴的国家中的大多数国家,现在都希望能回到过去的美好日子中去。”    西哈努克亲王在对象泰国这样的国家表示愿意友好的同时,看来无可奈何地对待这样一种情况,即他可能不得不面对他的一些邻国继续持敌对的态度。    他欢迎老挝通过谈判达成和平解决,“因为它对老挝人民是好事,意味着恢复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    西哈努克亲王也呼吁恢复“由我代表柬埔寨王国签署的”一九五四年关于柬埔寨问题的日内瓦协议。    他说,同最近的消息相反,“柬埔寨战争将持续一个长时间”——但西哈努克亲王坚持认为他的部队获得最后胜利是“不可避免的”。他还说:“金边只有十个人在阻碍和平,而我们将继续下去。我不是一个有始无终的人。”    他敦促泰国在“为时过晚之前”承认他的政府。    但是他也强调,不管泰国做什么,他自己的政府将不奉行任何敌对的政策,“除非泰国逼我们这样做。”    “即使我们同泰国没有外交和贸易关系,我们也仍将在各方面尊重泰国的主权。”    西哈努克亲王以下面一段话结束了他的谈话:他希望泰国“理解”:“我们将始终是佛教徒;我们决不会变成黩武主义者。我们的抱负只限于重建我们被摧毁的国家,限于使我们国境以内的自己的人民获得幸福。”

2. 日首相田中抵英国访问

【路透社伦敦九月二十九日电】(记者:伊恩    ·麦肯齐)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今天下午从巴黎抵伦敦,与英国政府进行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讨论。    英国官员强调了非共产党的工业发达世界的三个力量中心——日本、欧洲经济共同体和美国——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对世界经济和货币问题的讨论将排在英日最高级会谈议程的首要地位。    英国官员说,在牵扯到货币改革的许多问题上,英日的立场是很相似的。    英国还同意在根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即将举行的削减关税的谈判中放松对贸易的限制,从而避免保护主义的危险。    【共同社东京九月三十日电】题:举行日英首脑会谈,对苏外交是共同的课题    特派记者加藤伦敦二十九日电:正在访问英国的田中首相一日将同英国首相希思举行正式会谈。会谈中双方都将重视对苏政策。    最近的苏联外交不用说对法国和西德,就是对过去一向冷淡的英国的接近也明显化了。田中首相首先希望听取这个英国对苏联政策的看法。    另一方面,看来英方也非常关心日本在日中关系正常化完成以后对苏联的外交趋势。不妨说是想利用这个机会谋求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阵营之间调整意见。    田中首相在这次一系列的“首脑外交”中,第一个目的是要密切同英国等西欧各国的关系。这同时也会对最后压尾的访苏产生巨大的“压力材料”。日本的对苏外交过去总是抓北方领土问题,以在国际上陷入孤立的形式走过来的。    但是在美苏、美中接近、越南停火等国际环境的广大范围变化之后,不只是对苏外交,整个日本外交都正在被纳入“美苏共处”和“多极化”这个巨大的结构中,这是没有疑问的。这个结构可以说也规定了西方国家同苏联、中国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日本的对苏外交和西方今后对苏政策有许多共同因素。这样的看法在日政府内部也在增多。    最近,苏联的外交姿态是,配合着维持同法国的友好关系、同西德缔结东方条约和掀起接近英国的气氛,对日本也再次表明了推行“微笑外交”的转变。对于日本来说,虽然说也存在着北方领土这么一个难题,但据认为同苏联交往这个基本方向却和西欧各国没有什么大区别。    希思等英方之所以重视日本的对苏外交,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相同的理由。据说,西德的勃兰特总理也表明了想广泛地会谈包括对苏政策在内的整个国际形势的意愿。

3. 法国总理梅斯梅尔说:法日对世界重大问题看法很相近

【法新社巴黎九月二十九日电】法国总理说,在巴黎进行的法日会谈使人对两国关系的前途充满信心。    总理强调说,会谈中讨论了世界重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可以看到,两国的观点是多么相近,甚至往往是一致的。    【法新社巴黎九月二十九日电】题:《德斯坦一田中会谈》    日本首相田中和德斯坦今天上午“就整个多边和双边关系问题”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会谈,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在会谈结束后说,这一会谈“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德斯坦说,“关于与日本紧密相关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问题,我们希望日本和欧洲各国之间紧密协调,以便保证使我们的立场仍能非常相近”。    关于双边问题,部长说,由于法国和日本之间有三个类似的方面——很高的经济增长率,同等程度的外贸,对原料和动力的大量进口——因此,在两国提出的问题是相似的,两国应该在某些方面考虑采取联合行动:在石油方面,两国之间有一项计划,就是法国和日本将使它们的公司联合起来。在矿产方面,日本和法国特别是在使用尼日尔和某些法郎区国家的铀方面已经实行的联合将加强。首相和部长都希望发展两国之间的金融关系,在两国之间互设银行。关于法国一些公司在东京股票市场上标价的问题,田中同意为把它们引进东京股票市场提供便利。

4. 日报报道:《杉浦谈柬埔寨形势,实现和平前决战不可避免》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九月二十六日刊登该报国际部部长出田裕采访日驻金边大使杉浦的谈话记录,题目是《杉浦大使谈柬埔寨形势:实现和平以前,决战不可避免》,摘要如下:    问:柬埔寨的军事形势如何?    大使:现在的形势是政府方面被动,双方势均力敌。对双方的任何一方来说,今后的供应都成问题。不过,现在金边方面定期得到美国提供的军事和经济物资援助。他们那方面善战,但存在着供应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说,形势是不相上下。    总之,在军事上,双方都还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负,就象南越的例子所表明的那样,不再经过一次决战,谈判的时机就不会到来,也不会给形势作出结论。再发生一次血腥的实力较量是不可避免的。    问:谈判在今年内难以取得进展吗?    大使:直截了当地说,这要看大国如何打算。美国和苏联承认金边现政权的存在,而中国只承认西哈努克政权是合法的,不承认朗诺政权的存在,它们的立场是对立的。    问:妥协的关键是什么?    大使:就是将来在柬埔寨成立一个什么性质的联合政权。美国已不能无视过去三年来一贯支持西哈努克政权的周恩来外交的基本原则了。据苏联集团的外交使团说,苏联考虑让(朗诺总统和西哈努克亲王)两位首脑引退,而成立“两派”的联合政府。    问:朗诺政权自我崩溃的可能性怎样?    大使:无论怎么说,左右金边的是军事形势,因此,军队的发言权绝对强大。对军队有影响的还是军人朗诺总统,他指挥着军队。如发生内部崩溃,那就意味着军队的崩溃。完全取决于军事形势如何了。    【本刊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九月二十四日一期发表一篇金边报道,题为《柬埔寨怎样在顶着    ——一篇现场报道》,摘要如下:    曾有人预言,说一旦美国的支援轰炸停止,柬埔寨就会向叛军屈膝。这种预言听起来显得十分不真实    ——至少暂时是如此。    据西方分析家看,柬埔寨最新的情景是:政府或者它的军队都没有很快会垮台的危险。尽管他们承认这个国家在力量上和士气民心上都很紧张,他们还是这么看。持这种乐观态度——虽然是有限度的——的一个原因是,政府军的表现不错。到九月月中——即美国飞机不再出现在柬埔寨天空一个月之后——的时候,政府军击退了一度打进了在首都东北约四十五英里处的磅湛省城的共军的攻势。    尽管如此,问题仍然很多。    首都的各个医院——有些是临时凑合起来的——挤满了受伤的平民和军人。市内还有大约一百五十万难民。飞涨的物价。虽然首都还没有严重地缺少粮食或者其他必需品,物价却一直在飞涨。    举例来说,近几个月来,肉价已经上涨了百分之二十五。米价上涨了大约百分之十,投机商人囤积商品,以期今后出现严重的缺货时从中牟利。    炼乳比不久以前贵了百分之五十,医生和药房收的钱比夏天要贵一倍。    总括起来,经济学家预言生活费用指数今年将上升百分之一百六十以上。    为了能开支薪水军饷和使各机关保持运转,政府一直不断地在发钞票,通货膨胀更加加速。预计一九七三年度预算赤字的总数要超过一百亿瑞尔——按官价折合四千万美元。    更使朗诺头痛的是,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还有内部政治上的苦恼。总统和他的第三任总理英丹之间有摩擦,后者已经两次想要辞职了。还不够硬。金边了解情况的人士说,进一步使朗诺政府遭到削弱的是,朗诺对他的下属“硬”不起来。一位外交官说:“如果朗诺下了一道命令,只有他的要求的一半或者不到一半得到执行的话,他并不采取惩办行动,所以能执行的极少。”    虽然在磅湛的军事上的胜利给了朗诺以一段喘息时间,专家们仍然毫不隐讳他们对柬埔寨军队从长期来说的战斗力表示忧虑。

第 4 版

1. 日《每日新闻》文章:《日中复交一周年》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九月十六日至十八日以《日中复交一周年》为总题,刊登三篇文章,摘要如下:扎扎实实的成果——安东谦    清算了我因同“一衣带水”的邻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漫长而黑暗的过去,实现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到二十九日将满一周年。在这一年当中,我国出现的爆炸性的中国热虽然已经过去,但日中两国的关系扎扎实实地前进了。当日中邦交正常化一周年之际,我们对日中复交对我国和国际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课题进行了研究。    回顾复交后的一年,可以指出在下述几个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复交后的日中关系;(二)对我国外交的影响;(三)在国内引起的反响。周总理也表示满意    十二日回到国内的驻华大使小川,就日中复交一年说:“日中之间扩大了人员交流,贸易也有了增加,总的来说是顺利的。”他还说:在回国前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时,周总理也说:“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对日中关系感到满意。”    另外,外务省首脑也说,在这一年,日中两国政府的有关人士在东京、北京以及世界各地进行了接触,并交换了情况。同复交前佐藤内阁搞的“鸭子扒水”(前外相福田语)是霄壤之别。一言以蔽之,可以说,复交后日中政府间的关系,正在缓慢而扎实地前进。访华团超过一百个    民间的日中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复交后,我国访华的代表团达到一百三十四个(截至八月底),其特点是,开始去访问的多是中国的“老朋友”,后来地方自治机构的官员、地方工会和青年组织等的“新朋友”也逐渐增加。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的访日代表团,复交后有六十五个。其特点是,有关产业和技术方面的人员较多,有二十八起。因此,政府和民间的交流活动加在一起,可以说日中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    其次,日中复交后,对我国外交所产生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可以说复交成了改变我国外交的基础。外务省一位干部在谈到复交后的我国外交时说:“象打开了窗子一样,能够进行正常的外交了。”似乎可以说,日中复交为我国推行“自主外交”创造了条件。    外务省干部解释这种情况时说:“由于日中复交,我国对美国的发言权和比重增大了。对苏联也有了对付的措施。特别是对东南亚政策的影响大,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其次,日中复交也是我国实行朝鲜政策和越南政策的必要条件。”这就是说,田中首相之所以决定十月上旬访苏并同苏联最高首脑就北方领土问题进行谈判,也是因为日中复交起了很大作用。重新受到考验的安全保障体制    由于美中实际上建交和日中复交,由于亚洲已从冷战时代进入“对话”时代,在我国也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重新研究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工作应该列入政治日程。中曾根通产相和自民党的田川诚一等人主张:“应该改变日美安全条约的性质,使其从军事同盟变为友好条约。”似乎可以说,以日中复交为转机,已经开始重新研究我国的安全保障问题。自民党内的对立加深    而且——日中复交后,在我国,作为一种当然的结果,在野党方面在日中问题上对政府的“攻击”减少了。另一方面,自民党内的亲台湾派对政府的攻击却越来越尖锐。对加强日中友好亲善,开始采取破坏行动。自民党的亲中国派议员认为亲台湾派的这种动向是“最后的挣扎”。不过,自民党内的争吵今后也将继续下去。    但是,在今后的日中关系上,将会贯彻“存小异,求大同”这种日中复交的精神。作为历史的潮流来说,日中两国的友好亲善将越来越加强,而且它对世界和平与亚洲的稳定将越来越产生良好的影响。今后的课题——小池唯夫扩大了交流的范围    回顾过去的一年,日中之间交流的范围的确扩大了。政界、财界、体育界和文化界的往来日益频繁。    通过田中首相进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访华,结束了日中两国间的“不正常的状态”。似乎可以说,正在忠实地贯彻强调“在日中两国关系史上将打开新的一页”的日中联合声明的精神。两宿三天的长途旅行    但是,在这种日中关系当中,连接日中的“空中桥梁”——日中航空协定,因日台航线的关系而难以签订。如果东京到北京有直飞的班机,那么,只需要三个半小时。在实现邦交正常化一年后的现在,“通往北京的道路”仍然很遥远。是“两宿三天的长途旅行”。中国仍然是“近而远的邻国”。在这条道路上往返了十二次、为日中复交在背后起了很大作用的古井喜实强烈主张:“这种现状不能说是真正的正常化。缔结航空协定方面存在着台湾这个棘手的问题。但是,如果只是袖手旁观,问题就不能解决。政府首脑必须作出某种决断。”原则和现实结合不起来    不言而喻,阻止缔结日中航空协定的最大障碍是台湾问题。政府曾两次派遣分别以外务省亚洲局参事官中江和外务审议官东乡为团长的预备谈判代表团,但因为中国方面所主张的“原则论”同千方百计要维持日台航线的日本方面的“现实论”截然不同,所以遇上了暗礁。这就是现状。执政党的鹰派已在进行抵抗    对中国方面的方案,自民党内亲台湾派议员表示坚决反对。自民党的“日华议员恳谈会”的代表召集人滩尾弘吉说:“在台湾有三千八百名同胞。谁来负责保卫这些人的生命和财产呢?关于航空协定,应该维持日台航线。这是我们的主张。如果处理不当,那就会成为严重的政治问题。”他们在监视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等政府首脑的动向。    这些亲台派集团制定了这样的计划:在国会闭幕后,以滩尾为团长,七十多名众、参两院议员将大张旗鼓地访问台湾。似乎可以说,这是旨在牵制缔结日中航空协定的一次大示威。进行坦率的会谈    幸而日中通商协定实际上已经达成协议,只待签署。渔业和海运协定也处于这样的状况:一旦中国方面准备好,就马上进行谈判。如果一个一个地签署写进日中联合声明中的业务协定,那么,日中友好关系就会名符其实地息息相通,就会在不久的将来发展到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    日中复交已经一年了。“日中友好之船”才刚刚开航。在有台湾问题这个心病的情况下,日中两国的前途并不平坦。日中邦交正常化并不是终点,而是旨在重新构筑两千年的友好关系的起点。当前使日中航空协定圆满地达成协议是重新构筑这种关系的试金石。对世界的影响——驻香港记者中野    从一年的动向来看,亚洲国家并不是同日中复交没有关系,而开始向同中国和解的方面迈步了。从这方面来看,声明的精神正在趋于实现。    亚洲两个大国握手,当然会首先使这一地区发生很大的变化。继日本之后,澳大利亚、新西兰分别同中国建了交。曾经想同台湾和解来遏制中国的亚太理事会已经解体。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都在试探同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问题,各国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开始扩大人事和经济交流。印度也表示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从大的潮流来说,亚洲国家同日本一样,都在为建立包括中国在内的新亚洲的秩序而迈步前进。东南亚国家踌躇不前    在这股潮流中,似乎有对过去过于疏远拥有八亿人口的中国这种事实进行反省的因素。甚至有这样一种看法:这股潮流对从尼克松总统访华改善了美中关系、中国回到联合国,发展到日中实现邦交正常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亚洲国家象担心赶不上汽车那样,都争先恐后地向中国递送秋波。而且,正如中国同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大国的日本实现关系正常化所象征的那样,推进同文化大革命时截然不同的灵活外交,努力加强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    不过,亚洲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虽然已意识到中国的重大影响,基本上认识到有必要同中国改善关系,但是,却仍然没能下决心改善关系。即使东南亚国家联盟五国中表现最积极的马来西亚,已经开始的旨在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也停滞不前,年内能否达成协议还是个问题。至于泰国、菲律宾,甚至有这样一种看法:当前的目标不是想按日本方式努力实现邦交正常化,而是想按美国方式来改善对华关系。    乍一看起来,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对华态度是互相矛盾的,不客气地说,这正是因为强烈地意识到了中国。这些国家国内都拥有很多华侨和反政府分子。因此,在内政不稳定的现阶段还缺乏决定同中国建交的信心。苏联猛烈地进行反击    西方国家对中国回到国际社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而苏联起初却保持沉默,不久就进行猛烈的反击。    不过,中国早已料到苏联会对中国进行牵制。    在希望和平共处的国际社会,中苏两国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加紧对抗呢?关于这一点,没有能使人信服的说明。总之,虽然中国在表面上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原则,但把当前攻击的矛头明显地指向苏联。中国还指出:“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遭到了第三世界的强烈反抗,引起了日本和西欧国家的不满。”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不言而喻,中国对田中首相预定十月访苏寄予重大的关心。在田中访苏时,亚洲安全保障和北方领土问题当然要成为议题。中国预见到了这一点,并很快地转向支持日本,它说:苏联那么想缓和世界形势,为什么不归还北方四岛来证明诚意呢。另外,据说日本也从“如果考虑亚洲的安全,日中相互理解就是前提条件”这一立场出发,对不能期望中国参加的亚洲安全保障体制采取了否定的态度。从正面受到中苏对抗的影响的日本如何对待双方的引诱,无疑是一个难题。    而且,同时可以指出国际社会出现了这样一种新格局:使对抗升级的中苏两国都想同美国进行协调,企图把日本和欧洲拉向自己一边。不言而喻,中国当然不会正式承认三极结构或五极结构这样的强权政治,而是一直表示坚决站在中小国家方面。但是,不可否认,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在这一过程中重视日本和欧洲,推进世界战略这样一种现实外交,正在促进国际社会的多极化。

2. 达赖离新德里去欧洲活动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九月二十九日电】达赖喇嘛今天离此赴罗马,开始对欧洲国家作为时六个星期的访问。    据达赖喇嘛新闻局的一个官员说:“活佛达赖喇嘛将在这次旅行中访问奥地利、丹麦、西德、爱尔兰、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和英国。”    在英国,达赖喇嘛将会见坎特伯雷大主教。    这位西藏领袖由七名西藏官员和一名印度情报官员陪同。    他的西藏助手们说,这次出访是应欧洲国家的文化和宗教团体的邀请而决定的。这位官员强调说,“此行并无政治色彩。”    【路透社罗马九月二十八日电】达赖喇嘛明天将到达这里同教皇保罗会晤。这是他第一次离开亚洲。    【美联社罗马九月二十九日电】流亡的西藏佛教徒的精神领袖达赖喇嘛今天到达罗马,与教皇保罗六世举行具有历史意义的会晤。    这位三十八岁的达赖喇嘛在明天在梵蒂冈举行的会晤中将受到教皇的接待。达赖喇嘛从新德里到达这里时说:“我来这里的主要原因是要会见教皇保罗六世。”    【法新社罗马九月二十九日电】达赖喇嘛今天到达这里在他对欧洲进行的第一次访问中首先与教皇会晤。    切望不要损害同中国的关系的意大利政府竭力清楚表明达赖喇嘛到这里是作为梵蒂冈的客人。    罗马一家日报援引意大利外交部一位官员的话说,对意大利政府来说,达赖喇嘛仅仅是“一位中国公民而已,北京大使馆没有向我们介绍他,更没有推荐他”。

3. 蒋帮代表进入保加利亚参加奥委会会议

【中央社保加利亚瓦尔纳九月二十八日电】中华民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徐亨今天下午抵达此间,将参加订于三十日开幕的奥林匹克大会及第七十四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议。

4. 日报报道滩尾等日议员去台活动《自民党议员团访台加深断交后的亲善》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九月二十九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自民党议员团访台,加深断交后的亲善》,摘要如下:    以自民党的滩尾弘吉为团长的众、参两院议员六十九人,于九月三十日上午乘日航飞机访问台湾。该访台议员团,众议院有三十九名议员参加,参议院有三十人参加。他们将在台湾逗留到十月三日为止。该团访台的目的是,探望因病正在休养的蒋介石,同时,加深同随着日中复交而断交的台湾政府、一般市民和议员之间的友好,并同蒋经国院长、沈外交部长、孙经济部长等台湾政府的要人进行会谈。该团还将就日中复交后成为悬案的日中航空协定问题,试探台湾政府方面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