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10-01
第 1 版
1. 美报社论:《勃列日涅夫和北京》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九月二十八日刊登一篇社论,题目是《勃列日涅夫和北京》,全文如下: 苏联党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最近发表的言论表明,克里姆林宫对北京在世界大家庭中迅速改变的地位愈来愈不安。勃列日涅夫先生本星期在塔什干发表讲话时公开斥责那些竭力谋求同北京和莫斯科都保持友好关系的持独立态度的国家。鉴于法国总统蓬皮杜最近访问过中国,毫无疑问,长期来一直同莫斯科保持友好关系的法国是在这位共产党首脑的脑海中的。 在塔什干的讲话中有另外一些迹象表明,克里姆林宫对北京成功地结束了它在外交方面的孤立地位感到关切。勃列日涅夫先生透露,苏联在六月间(差不多就在他动身去华盛顿访问的时候)曾向中国建议签订一个互不侵犯条约,但是北京没有理会这个建议。 看来这位苏联领导人期望这一连串事件会被认为是莫斯科在中苏分歧中持和解态度的证明。但是在勃列日涅夫先生控制的情报轨道外面的观察家们知道,苏联沿着中苏边界集结军事力量的做法可能是中国感到关切的原因。 北京可能不会轻易忽视这样一个事实:捷克斯洛伐克在一九六八年在法律上曾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可以免于苏联的入侵。当俄国军队向布拉格进军的时候,苏联的新闻机构宣布了这样的理论:莫斯科有权入侵任何被克里姆林宫认为执行危险的对内政策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中国人生活在这个理论的阴影之下,他们就很可能要求拿出比答应签订一项互不侵犯条约为多的东西。
2. 日本时事社自香港报道:《中国朝经济建设迈进,明天是国庆节》
【时事社东京九月二十九日电】题:中国朝经济建设迈进,明天(一日)是国庆节 香港二十九日电:中国一日将迎接国庆二十四周年。香港的左派报纸连日来介绍最近国内经济建设的成果,暗示出中国今后要积极地认真对待经济建设这种姿态。 中国迄今同五十多个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努力扩大与西方各国的贸易。 关于粮食生产,据新华社说过去二十四年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四,人口增加率超过百分之二。在经济生产方面也终于医治了文化大革命的创伤,钢铁和化学工业等部门的生产都在发展。 然而,中国为了设法进口所需要的器材和成套设备,就必须获得巨额的外汇。在“自力更生”的格局内将怎样推进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交流呢?似乎可以说,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时候还经常有一颗围绕两条路线的斗争的炸弹。 在这个意义上说,行将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制定出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是引人注意的。
3. 法新社等报道:十大后我全国广泛深入批林
【法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八日电】(记者:罗曼斯基)在专门在意识形态上肯定林彪元帅一九七一年“反革命阴谋”的失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闭幕一个月之后,现在已经可以看得相当清楚,中国领导人打算怎样来教育他们的八亿同胞了。 自从这次代表大会结束以来,发表了无数篇的文章,其中透露了新发出的指示。 林彪已经被搞成一个人人声讨的“修正主义分子”。 林彪被描绘得同“中国的赫鲁晓夫”刘少奇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林彪形成了一套个人独创的理论。 据《红旗》杂志刊登的一些方针性文章说,林彪把他自己搞成孔子、柏拉图和尼采精神上的继承人。成为林彪的野心的这种理论基础,现在是“批林整风”运动的对象。 宣传家们显然按照不同的对象而使用从抽象的哲学到日常生活中最通俗的例子来申论。 得出的结论是:指导中国的发展的正确方针是“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委员会的路线”。 因此,要经常把林彪——被说成是一个“反面教员”——的错误路线同党的正确路线来比较和对比。这就是“‘整风”的办法。 有一个共同点,在每个会议上都强调林彪事件并不是孤立的事情。因为革命在继续进行,“两条路线的斗争”将继续进行到最后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止。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九月二十六日刊登了该报记者约瑟夫·莱利维尔德发自香港的一篇专稿,题为《强调文化革命的价值》,摘要如下: 谴责已倒台的林彪的运动正被当作重新肯定文化革命价值标准的机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刚一结束,这个运动就大力开展起来。 现在经常把林彪同刘少奇甚至同反动的象征孔夫子联系起来了。杭州大学党委会最近在一次典型的猛烈抨击中,保证要在下一学年集中力量批判“苏修、林彪和孔夫子”。 公社、工厂和人民解放军的各基地里都在开批林会。但这个运动看来越来越集中在大学和教育问题上。
4. 《日本经济新闻》评述中苏经济建设情况的文章:《试图借助大丰收实现飞跃》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九月十六日在《试图借助大丰收实现飞跃》的大标题下,刊登了该报驻北京记者稻田晃久和驻莫斯科记者斋藤哲写的评述中国、苏联经济建设情况的文章,摘要如下: 苏联和中国一方面同西方各主要国家开展活跃的首脑外交,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地发展国内经济。苏联:距离根治弊病还相当遥 远;存在制度上的缺陷重建经济仍然是纸上谈兵 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今年上半年在国际舞台上以美国、西德和法国三国的首脑为对象,发挥了大人物的作用。在国内政治方面也成功地加强了地位,现在是统治党内外的最红的明星。尽管这么说,在重建国内经济方面,现在仍然在手拿“脚本”呻吟。最近,党的机关报《真理报》上依然出现了很多指出苏联经济病症的读者来信。今年上半年工农业生产,似乎说明找到了打开停滞局面的线索,但是距离“根治弊病”、明显的复苏的日子似乎还相当遥远。 从一九六○年起,工业生产总值与前一年相比,增长率一直低于百分之十,一九六九年比前一年低百分之七,一九七二年比前一年低百分之六点五,似乎在走下坡路,苏联经济已陷入“停滞的深渊”。消费资料生产的基础发生动摇 也许是由于五年重视消费资料奏效了,确实,在商店陈列了一般的消费资料(姑且不谈质量、数量和价格等缺点)。 另一方面象苏联引以自豪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基础也不巩固,最近几年,原料的缺乏十分明显,因此一直在开展节约运动。 恢复重视生产资料的路线并不能保证立即再次出现高速度发展的时代。官僚主义可能还会发展 臭名昭著的官僚主义现在已不只是限于经济方面,而且已渗透到苏联社会的各个角落,而且可能进一步发展。 甚至有人认为,官僚主义是使经济停滞的罪魁祸首。也有这样的看法:一切效率不高的现象都是由此而产生的,它扼杀了共产主义的强有力的生命力。无论怎样不合理也不管,认为完成上面指定的定额就行,其他都是份外事。 另外,这不仅是工业生产方面存在的现象。 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情况,农业生产由于天气好,似将创造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工业生产好象也在逐渐恢复。但是,由于计划的限制和官僚主义,难于真正打开停滞局面。尽管想首先重新重视生产生产资料的路线,恢复发展力,但是,迟早要出现不能不重新采取加强消费资料生产的时期。中国:承袭现在的路线;重点放在均衡发展上再次迅速地扩大生产 反过来说,去年风雨不调是历史上罕见的,结果,促进了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经济的发展。从周恩来总理等政府首脑到工农业基层单位所抱有的那种“危机感”,已通过冬季农闲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兴修水利的“大会战”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起到了使不利的形势朝着有利的方向改变的“推动”作用。 中国经济重新走上了迅速扩大生产的轨道。各地展开兴修水利的“大会战” 在农业战线处于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展开了兴修水利的“大会战”。这是因为正如毛泽东主席所教导的那样,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据《人民日报》报道,从去年初冬到今年春天,总共动员了五千多万农民;业已动工的水库、机井和修补堤坝等各种水利工程,全国达一百一十三万个。与此同时,黄河、淮河、辽河和长江等大河流上的大型水利工程也在稳步地进行。 人民公社的生产计划会议开得非常活跃,而且思想斗争也进行得很积极。 《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具体阐明了农业第一线出现的问题和思想斗争的经过等情况,十分有趣。 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就是通过围绕这些实际的具体问题而举行的群众批判大会,更加深入、广泛地展开的。谋求消除城乡差别 中国采取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方针。而这不单单是想提高农业生产率,而是想解决更大的社会经济问题——提高农村的生活、文化并以此而消除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以及城市和农村的“剪刀差”。在人员方面采取的措施是让中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到农村安家落户;在物质方面,以钢铁为主的机器、化学和动力等各种产业全力以赴支援农业。 处于工业发展的中心位置的钢铁生产极其良好。扎根于地方的中小企业 中央的现代化大企业和地方的中小企业同时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政策和象“蚂蚁啃骨头”那样不屈不挠地建设的方针,是这个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坚定不移的原则,尽管它的原因之一是出于国际上的考虑。 另一方面,铁路网,解放时通车距离为一万一千公里,而现在达四万四千公里以上,除西藏之外,正在改变各省、自治区分布不均的现象。公路的长度也飞跃地延长。 中国的经济政策,正在把重点从谋求各个产业增产的阶段移向进行旨在“消除差距”的平衡发展上。
第 2 版
1. 尼克松同葛罗米柯就美苏关系等问题举行会谈
【美新处华盛顿九月二十八日电】白宫(沃伦)九月二十八日新闻发布会: 葛罗米柯——在一次两小时的会谈中,总统和苏联外长对苏美关系进行了一次广泛的一般性研究,并探索了两国关心的国际问题。 沃伦说:“这次讨论广泛而详细地研究了美苏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讨论了目前为共同减少军事力量会谈进行的安排,现在处于第二阶段的欧洲安全会议的正在进行中的工作,并讨论了从九月二十五日开始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第二阶段的会谈。” 总统向葛罗米柯先生扼要说明了最惠国关税待遇建议在国会审议的情况,重申政府决心为苏联谋求最惠国待遇。他解释说,他希望在正在逐渐完成立法程序的贸易法案中将能包括一项关于这个问题的满意的解决办法。沃伦说,这次内容和范围广泛的讨论,使两人都有机会了解莫斯科和华盛顿目前的最新想法。 沃伦在回答问题时说,讨论了苏联的移民政策,但是他说,“关于这位外长回顾苏联局势的情况”,他不愿详谈。他表明再次运用了美国关于通过静悄悄的外交来影响苏联的想法的立场,指出政府过去曾说,它将利用一切机会表明它的态度。 没有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问题。他说,他没有听到就苏联支持联合国的两个人权公约的问题进行过任何讨论。记者问到是否提出了中东问题,他回答说讨论了一些国际问题,又说他“不愿详细谈论世界任何地区的问题,但是进行过广泛的讨论”。他说,没有提到总统下次访问莫斯科的时间问题。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九月二十八日电】尼克松总统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今天会谈了两小时,白宫说这是“内容和范围广泛的”会谈。 基辛格和苏联驻华盛顿大使多勃雷宁在一起参加了在白宫举行的这次会谈。 【美新处华盛顿九月二十八日电】国务院九月二十八日新闻发布会: 在基辛格国务卿和葛罗米柯在一次工作午餐上会晤之后,国务院发言人麦克洛斯基对记者说,这两个人详细讨论了早些时候在同尼克松总统会晤时涉及到的一些问题。 他说,基辛格和葛罗米柯还讨论了他们希望在计划中的第三次美苏最高级会议上要达到的目的。这次最高级会议是尼克松先生和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六月在圣克利门蒂会谈时商定的。 麦克洛斯基说,“不能说”就午餐会上讨论的任何问题得出了“结论”。 【塔斯社华盛顿九月二十八日电】题:葛罗米柯会见基辛格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今天接见了美国国务卿、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谈话时,双方讨论了苏美双边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
2. 美财长舒尔茨等抵苏参加苏美贸易会议
【塔斯社索契九月二十八日电】题:美国代表团抵索契 美国总统负责经济事务助理、财政部长舒尔茨,商务部长登特,负责经济事务副国务卿凯西和其他官员今天抵达苏联黑海疗养城市索契。他们将参加定于星期一在莫斯科举行的苏美贸易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路透社莫斯科九月二十八日电】美国财政部长舒尔茨将于今天到达苏联。 他讨论的问题将集中在双边贸易关系上。预料,他将具体讨论美国参加开发西伯利亚蕴藏的大量天然气的两项计划的问题。 他很可能同苏联领导会谈。
3. 加《环球邮报》评葛罗米柯在联大的发言《苏联在联合国又搞哗众取宠的手法》
【本刊讯】加拿大《环球邮报》九月二十八日刊载约翰·盖尔纳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苏联在联合国又搞哔众取宠的手法》,摘要如下: 人们不能不佩服俄国外长葛罗米柯的厚脸皮,他在二十五日在联大的发言中建议,五个大国,也许还加上「拥有巨大的经济和军事潜力」的其他一些国家,把它们的国防预算削减百分之十,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向第三世界提供经济援助。 这个灵活的计划是由这样一个国家的代表提出的,就非军事性的对外援助而言,这个国家在工业化国家名单上处于靠近最后的地位——如果不是在最后的话。 因此,正是苏联应该首先增加它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不管为此目的从国防预算中重新拨出的款项所占的百分比有多少。 同苏联现在要求它们为第三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相比,苏联落后于它们的程度究竟有多大,可以从如下的数字中看出来: 一九七一年(这是得到完全的统计数字的最近一年),官方和私人提供的美国对外经济援助总数为六十三亿美元,法国为十四亿美元,英国为十四亿美元。这些数字分别占这些国家在那个年度的国防预算的百分之八、百分之二十一和百分之二十左右。没有得到关于中国援助的数字。苏联提供了六亿七千七百万美元,当然全部是国家资金。 要断定六亿七千七百万美元同整个苏联军事开支之间的比例关系,不象对西方民主国家做的那样容易,西方民主国家有详细的预算可供检查。对苏联来说,只能有一些比较可靠的估计数字。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字,苏联非军事性的对外援助相当于这个国家的军事开支的百分之一点五多一点。这个数字同美国的百分之八比起来就相当差了,更不用说法国的百分之二十一了。这很难使苏联有资格带头开展一个争取减少用于武器方面的开支、增加对第三世界国家极其需要的帮助的开支运动。 无论如何,由于苏联防务预算的实际数字是人们不知道的,因此不可能断定百分之十是多少美元。显然这是把自己的防务预算公开让所有的人看到的国家所不能接受的。 否则,葛罗米柯的主张如果是真诚的话倒是极好的。五大国在世界军费总数中总共约占四分之三——一九七三年的实际支出估计美国为七百九十亿美元,苏联为四百三十亿美元,英国、法国和中国各为八十五亿美元。 从这里拿出百分之十给不发达的国家就是将近一百五十亿美元。这样一来,将使不发达国家现在以各种方式和从各种来源得到的非军事援助价值增加大约百分之八十。这将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情况。 人们知道俄国人喜欢提一些毫无意义但是调子很高的建议。 现在的葛罗米柯计划使人想起赫鲁晓夫一九五九年提出的这样的计划:在四年内普遍彻底裁军,但是有一个圈套,核实各国确实已经撤销它们的军事设施而进行的监督应该在裁军完成后才开始。 葛罗米柯的计划虽然在夸张方面要差得多,这个计划同赫鲁晓夫的计划有以下共同的地方:它不规定进行核实,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核实就要把苏联的国家帐目打开让国际审查。但是有这样的可能性:如果把这项建议付诸表决,它将在联合国一百三十五个会员国的代表少数热心赞同、多数感到无所谓的情况下得到通过。然后这件事便存入档案,为人们所遗忘。 对于那些只看事情的表面现象或只愿意看表面现象的人,苏联将获得宣传上的胜利,这无疑便是此举的全部目的。
4. 美《巴尔的摩太阳报》驻苏记者的报道:《克里姆林宫将使各共和国的权限大大缩小》
【本刊讯】美《巴尔的摩太阳报》八月二十九日刊登了该报驻莫斯科记者迈克尔·帕克斯发的一篇报道,题为《克里姆林宫将使各共和国的权限大大缩小》,全文如下: 克里姆林宫在削减各加盟共和国政府的权限,大大提高中央官僚机构的实权。 这些改变显然剥夺了共和国的许多经济大权和制订计划的权力,某些改变已实行;按计划,还要作许多改变。压倒一切的俄罗斯文化 共和国还受到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更加严格的监督。 在进行改变的同时,加紧进行创造一种新的划一的“苏维埃文化”的运动,这就是压倒一切的俄罗斯文化。 同俄罗斯一起组成苏联——从宪法上来说是一个联邦国家——的十四个加盟共和国从来没有很多的权力——实际上比美国或加拿大的一个州的权力要小,但是它们在中央确定的方针的范围内,可以决定它们各自的某些政治和经济政策。 许多改变是在经济改革的借口下进行的。 例如,计划中的工业改组,不仅将把苏联工厂合并为类似美国公司的联合组织,而且还将实际上完全——少数情况除外——取消各共和国政府对这些工厂的管理。 目前正在七个大区,而不是在十五个共和国的基础上制订长期的计划。一位制订计划的高级人士最近说,在许多情况下,保持各加盟共和国的界限“就经济而言,不能被认为是有道理的”。 克里姆林宫认为,保持各加盟共和国的界限,从政治上来看,理由也减少了。 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列·勃列日涅夫在庆祝苏联成立联盟国家五十周年的报告中说,政治和民族感情在国家的经济计划和管理工作中将不再起重大作用。对全国有好处的事情 他说,现在将在对全国有好处的事情的基础上作出经济决定,还说各共和国都已达到比较一致的发展水平。 近八个月来,经济和技术刊物,最近还有政治刊物都向国内反复宣传这一点。上述刊物提到的这种改变有: ——在大多数经济部门,将由莫斯科管理的联邦机构来取代各共和国的机构。根据最激进的建议,只有零售贸易和小型的地方工业除外。 ——建立不考虑共和国界线的计划地区,可能还有经济管理区。 ——进一步努力使各加盟共和国的政治领导“国际化”,例如,让乌兹别克人在塔吉克发挥更大的作用。俄罗斯人已在各加盟共和国以及获得某种程度自治的少数民族地区担任关键的工作。 ——将共和国的电台、电视台和报刊置于中央更加严格的监督之下;在“民族主义的”、“反苏的”、“反俄罗斯的”书籍出现之后,也提到书籍出版应置于中央监督之下。 ——可能取消宪法规定的各加盟共和国可以退出苏维埃联盟的权利。在勃列日涅夫的讲话以及随后作的详细解释中只是暗示了这一点,但是普遍把这看成是从以下看法中得出的合乎逻辑的结论,这就是苏联国内的各民族现在已合而为一个“苏联人民”。 《真理报》本月说,应当加快各加盟共和国各民族人民的“混合”,这个过程的含义就是,在哈萨克的俄罗斯人比哈萨克人要多。新宪法 《真理报》说,“这决不意味着一个民族,民族的地位不再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形式”,但是“通情达理地使用民族形式并使之趋于完善是必要的……” 勃列日涅夫所谈论的,据说目前在起草的最后阶段的新宪法,可能将减少共和国的许多政治和经济权限。 这里流传着某种猜测:宪法将全部取消加盟共和国的界线,理由是:建立加盟共和国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过渡措施,既然勃列日涅夫已宣布民族问题解决了,那么就可着手根据必须做的工作来进行讨论了。 克里姆林宫目前正处于几年来反对民族主义的几次最大运动之一的中心。几乎每个共和国都在清洗官员,禁止书籍和加紧对书籍的检查。并且还在拼命推行俄罗斯语和俄罗斯文化。 然而,虽然全力加紧这一运动,但是运动表明,使苏联领导集团最伤脑筋的问题之一——民族情感仍然十分强烈。 人们对这些新措施公开发牢骚。 波罗的海一个共和国搞计划工作的一位高级政府官员对一位来访者抱怨说:“我们知道,我们只不过是整个苏联经济的一小部分,但是莫斯科应当知道,我们最了解我们这里的情况……” 他接着说:“我认为,我们将经历一个将实行某些根本改变的时期,但是我们认为这些改变不要来得太突然,应当得到人民的支持”。
第 3 版
1. 外电报道:田中蓬皮杜会谈结束并发表联合公报
【共同社东京九月二十八日电】题:首相同法国总统会谈,询问对共产党国家的外交 特派记者小林巴黎二十八日电:田中首相二十八日上午十一时五十分前往爱丽舍宫拜访法国总统蓬皮杜,举行了第一次会谈。前一天同梅斯梅尔总理的会谈讨论了围绕能源的日法两国间的问题。因此据料,同总统的会谈主要是围绕国际形势以及对共产党国家的外交原则深入地进行了会谈。 首相在访问西欧三国之后预定访苏。所以打算扎实地询问法国对苏联的看法,以便作为对苏谈判的重要参考资料。 据认为,还将谈到法国总统的访日问题。法国总统的访日时期,迄今基本上决定明年四月前后。因此,这一天会议的焦点是决定四月的具体时间。 【法新社巴黎九月二十八日电】题:田中和蓬皮杜进行第二次会谈 蓬皮杜总统和田中角荣今天早上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会晤,下午从十七点三十分到十九点又进行了九十分钟的会晤。 日本首相在会谈结束时说,第二次会晤谈到了“有关国际关系的各种问题”,这次会晤是“特别有成果的”。 田中主要指出,谈到了大西洋宪章的问题。“我们交换了各自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 他强调说:“所有这些会谈都有助于加强我们两国间的协商和友好关系。” 【法新社巴黎九月二十八日电】法国和日本在日本首相田中的正式访问结束时今晚在这里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宣布,它们“共同希望看到贸易和货币的多边谈判取得成功的结局”。 公报说,“双方强调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之间的合作的重要性。” 公报说,田中今天在爱丽舍宫在两次秘密会晤中与蓬皮杜进行的三小时会谈是在“非常友好和相互信任的气氛中”进行的,并“就目前的主要国际问题和法日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意见交换”。 会谈“取得了广泛的一致意见和共同的愿望,希望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方面的关系,加强它们在各个方面的磋商”。 双方就“工业化国家之间的、特别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形式的合作”交换了意见。 它们还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对“解决工业化国家在国家资源和环境方面所面临的新问题”作出贡献。 公报指出了已经公布的、属于法日交流项目的两个决定: 一、“共和国总统决定把芬奇的蒙纳·丽莎借给日本,它将在一九七四年春天在东京展出。首相感激地接受了这一点。” 二、日本首相“表明他打算通过日本基金会捐助三亿日元(约一百二十万美元),目的是帮助促进法国大学和高等学术机构中对日本问题的研究”。 公报指出,法国总统对这个行动表示满意。 双方表示它们相信“日本首相的访问使得可以重新肯定两国关系的友好性,并重新肯定了它们的信念,即访问有助于加深这种关系”。 在这方面,“共和国总统强调了他对于他将于明春对日本进行的正式访问的极大的重视”。
2. 日外相大平访意 同意总理鲁莫尔会谈
【时事社东京九月二十八日电】题:不是硬参加基辛格设想——大平和意大利总理会谈 罗马二十七日电:正在意大利访问的大平外相二十七日下午前往总理府对鲁莫尔总理作礼节性拜访,同时,以两国关系、基辛格设想、能源问题、通货膨胀对策等问题为中心,交换了意见。 在同鲁莫尔总理的会谈中,这位总理曾问及日本关于基辛格设想的想法,大平外相说:“在多极化的国际形势中,为先进的民主工业国家规定某种合作关系的准则,这种意义是可以肯定的。日本认为,如果日本参加是有益处的,就可以(参加),但并不是要硬参加。” 【合众国际社罗马九月二十七日电】意大利政府的一位发言人说,大平的工作访问是两国外长定期磋商的一部分。 这位发言人说,大平同鲁莫尔的会谈是“意义深远的和诚挚的”,他们讨论了双边关系和世界形势。 【共同社东京九月二十九日电】特派记者加藤罗马二十八日电:正在意大利访问的大平外相二十八日上午前往意大利外交部拜访莫罗外长,接着,大平外相参加了有两国事务官员参加的第三次日意定期协商会议。 双方以亚洲形势、欧洲形势、日本和欧洲共同体的关系等问题为中心交换了意见。 大平外相谈到苏联倡议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设想。他重申了消极的立场,即目前连它的内容都还不十分了解,因此日本并没有表示任何的关注。
3. 日报报道:《日法在「资源合作」方面达成了协议》
【本刊讯】日《读卖新闻》九月二十八日刊登了该报驻巴黎记者浦田二十七日发回的消息,题目是《日法在“资源合作”方面达成了协议》,摘要如下: 二十七日下午,在法国首相宫邸举行了日法首脑会议。两国首相就下述问题达成了协议:一、在开发第三国石油时,日法通过联合事业加强其开发和合作;二、关于运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五个国家联合开发的瓦斯扩散法提炼浓缩油问题,日本考虑自己将来的供需关系,将研究提供购买的保证;三、日法两国为缔结海运协定,开始进行协商。尤其是法国方面强调说,在资源和能源问题上,日法两国作为能源的消费大国有着共同点,并提议今后也要不断地进行协商和交换意见。田中首相也说,“完全同感”。日法围绕着能源的国际协调,迈出了巨大的第一步。 【共同社东京九月二十九日电】题:在基辛格设想上,法国不和日本采取一致步调 特派记者小林巴黎二十八日电:正在欧洲访问的日中首相二十八日在爱丽舍宫和法国总统蓬皮杜进行会谈,而后发表了新闻公报,越过了对法国的访问的高潮。 田中首相访欧的主要目的——加强和欧洲在政治上的合作,并没有达到。田中首相就日本参加基辛格设想、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探询了蓬皮杜总统的想法,但是总统不但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反而表示了也可以理解成是消极的态度。这似乎将对日本今后外交的前进道路产生微妙的影响。 联系到基辛格设想,田中首相探询蓬皮杜总统的想法说:“为了解决国际货币问题、经济发展等各种问题,建立了扩大的欧洲共同体。如果它采取这样的方式,就是进一步扩大,日本也参加进来,看情况甚至美国、加拿大等也参加进来,你看怎么样?” 对此,蓬皮杜总统仅仅重申了法国对基辛格设想的历来的方针,对日本参加的问题表示了消极的态度。他说:“现在,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欧洲的独立性,正在这个基础上和美国磋商。至于日本参加进来,这个设想本身没有明确表示,我们没有考虑。” 关于日本参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田中首相用极为委婉的措词陈述了想要参加的意愿,他说:“将来,当日本在联合国被要求得到可以进行再稍为稳定的活动的地位时,日本准备响应。”但是,蓬皮杜总统对此避而不作明确的表态。
4. 会议决定结束该组织的军事计划活动
【美新处纽约九月二十八日电】东南亚条约组织理事会成员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英国和美国今天在纽约举行第十八次年会。 在会议结束时,东南亚条约组织秘书长顺通·宏拉达隆说,理事会就东南亚的形势非正式地交换了意见,并且一致同意维护马尼拉条约的目的及其维护这个地区和平的基本宗旨。 理事会讨论并通过了为确保东南亚条约组织将来的计划适应由于最近的国际事态发展而在条约地区出现的新形势所要采取的措施。理事会一致认为,在目前情况下,东南亚条约组织应更多地强调支持两个区域性成员国菲律宾和泰国的内部安全和发展的计划,同时它的军事活动应该减少。 理事会通过了秘书长关于军事和文职官员完全合而为一的建议,以有利于该组织支持区域性成员国的内部安全和发展的措施。这将导致削减设在曼谷的东南亚条约组织总部的人员。理事会成员国注意到,条约要求成员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条约地区的和平方面合作。它们认为,上述变化将使得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活动更适合东南亚目前的情况。 【美联社纽约九月二十八日电】(记者:斯潘塞·戴维斯)成立十九年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在今天结束了一个时期。 东南亚条约组织的部长理事会在这里举行的一天的会议上,决定结束军事计划活动,把它的军事机构同非军事事务合并,并削减互通讯息的活动。 这样一来,已故的约翰·福斯特·杜勒斯作为对付中国共产党可能扩张到东南亚的一个办法而筹划建立起来的这个八国组织就结束了它作为一名冷战斗士的生涯。 大大地削减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军事作用是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的反映。 美国结束了它参加印度支那战争的历史,签署了巴黎协定,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关系正常化的趋势以及同苏联的和缓关系全都促成东南亚条约组织军事职能的废止。
5. 印宣布苏将贷给印二百万吨粮食
【美联社新德里九月二十八日电】英迪拉 ·甘地总理的政府今天公布,苏联——它去年曾由于缺粮而进行历史上最大的粮食购买——即将贷给印度二百万吨粮食。 粮食秘书乔内贾说,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一封信里告诉甘地夫人,他愿意贷予这笔粮食,因为莫斯科“希望发展苏印友好关系”。 乔内贾说,甘地夫人接受了这笔借贷,并向勃列日涅夫和苏联政府表示了印度“对这种友好举动的热诚感谢”。他没有透露偿还的办法和时间。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九月二十八日电】粮食秘书乔内贾说,勃列日涅夫“已经通知,粮食的运送工作可以马上开始”。 这位粮食秘书坚持说,印度并没有“就紧急提供粮食问题”同苏联或其它任何国家接触。 “这项建议是苏联政府自己提出来的,因此此举格外得到欣赏。” 【本刊讯】英《每日电讯报》九月二十九日刊登发自新德里的一篇题为《俄国借给“友好的”印度一批小麦》的短评,摘要如下: 这笔借贷看来是出于政治上的动机。有两种迹象可以表明这一点:苏联党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给印度总理的信中几乎是强调了这样一点,即:苏联是由于印度的“友好”和对苏联的支持才表示愿意提供这笔借贷的。 甘地夫人在十月到冬天这段时间里预定要在五个邦举行的选举中,面临着由于缺粮和物价高昂而带来的政治上不利条件。 很快就被接受下来的这笔苏联借贷,看来目的是要在甘地夫人政治生涯的至关紧要的时刻帮她的忙。
6. 印度二十八日开始遣返第一批巴战俘
【路透社印巴边界瓦加九月二十九日电】第一批八百四十二名巴基斯坦战俘昨天沿着一条撒有玫瑰花瓣的路走向了自由,从印度大批遣返九万三千名被拘者的工作就此开始。 他们一踏上巴基斯坦土地,立刻就指责印度方面上个月在阿拉哈巴德向被俘的平民开枪,并打死两名被俘的军人。 这第一批人中包括三百五十八名在俘虏营中出生的儿童、一百七十三名妇女和三百一十一名男人,除了四人外全部是平民。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印度代表团首席代表德奥特曼证实,八月七日在阿拉哈巴德平民俘虏营发生了“驱散性开火事件”。 遣返工作是在混乱当中开始的。同巴基斯坦人一道工作的印度军事当局在印度时间八时三十分开始把第一批战俘送过边界。 当俘虏过境时,印度、巴基斯坦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官员们坐在一张横跨在边界上的桌子旁边,核对俘虏的名字。 当回来的俘虏们踏着撒了玫瑰花瓣的红地毯走过的时候,军乐队奏起乐曲欢迎他们,但是,俘虏们只是在到了二十四公里外的拉合尔接待中心时才松了一口气。 【美联社印巴边界瓦加哨所九月二十八日电】在九万名俘虏中,非军人占一万六千人。印度官员说,平民先遣返,大部分军事人员以后遣返。
第 4 版
1. 英报刊登马克斯韦尔访问珍宝岛的文章:《中国─而不是俄国─怎样赢得珍宝岛之战》(完)
(续昨)因此,在一个多月内,每当中国边防部队试图在该河巡逻的时候,他们都完全被赶走。他们不得不在河岸附近活动,以便避开俄国的车辆,如果俄国直追他们到岛上,就跑回来。孙说,他的战士满腔怒火,十分难受,感到受了侮辱;俄国人则“一次比一次狂妄”,还强调说,如果中国人坚持巡逻,就要开枪把他们打死。 但是在孙和他的战士于二月挨打之后,他采取了预防措施,以免再次吃亏和挨打,或者遭到射击。每次在冰上巡逻时,都派另一支至少拥有同等兵力的巡逻队来掩护,后者隐蔽地不让俄国人看见,在岸边行进或者跨到岛上。当孙一九六九年三月二日率领三十人的巡逻队去珍宝岛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另一支四十人的巡逻队沿着与他相平行的路线行进,当他从冰上走到珍宝岛南端时,另一支巡逻队从中国岸边到了珍宝岛。 当时,苏联的注意力象是集中在别处,上一次的柏林危机正处于高潮。俄国人和东德人施加种种政治、军事压力,想阻止西德在西柏林进行总统选举,但是,这些压力均未奏效。西德人继续进行他们的选举,美国人则完全支持他们。当那种对峙在西方达到沸点时,在东方的苏联边防军处于最高级战备状态。三年来——当中国正处于文化革命动乱的时候——苏联对中国边界不断加紧施加的压力也达到咄咄逼人的程度。苏联对乌苏里江问题所持态度的逻辑,现在要求作最后一步升级。把中国的巡逻队从冰上赶走不够了,必须使北京承认中国的巡逻队没有权利插足这个地方;也许在俄国人看来,只有把对不屈的中国巡逻队开火的威胁付诸实行,才能做到这一点。 在乌苏里江用武力打败中国人,不管是多么小的战斗,都必定是给他们的一个好教训,这种想法大概出现了。但是,不仅如此,把边界冰上的战斗,说成是由于文化革命的动乱而半疯的中国人进行挑衅的结果,这个消息会方便地用来证明俄国人所说的:中国人不只是正在成为苏联的主要敌人,而且正在成为世界和平和文明的威胁。最后,与中国人的冲突,将为柏林对峙中不得不退却提供体面的口实。 所以,当孙玉国的巡逻队在三月二日刚刚过九点钟走到珍宝岛的南端时,苏联的一辆装甲车、一辆装甲运兵车和一辆卡车从俄国一侧江岸的岬角后开来,开足马力追赶中国人。中国人,如同往常一样,抢先登上这个岛(在岛上那个地方,车辆开不上来);俄国人涌下车来追寻中国人。 孙回顾说:“我们立刻看出,要发生新的情况。俄国人通常是背着武器,手里只拿棍棒进行追赶,但是这次他们持着枪,并且在登上这个岛时装了子弹,而且戴着钢盔,过去他们从来没戴过钢盔。”(后来,据西方情报人士报道,从三月二日起,苏联巡逻队在东部地段活动的规则改为允许在有争议的地区开枪。) 孙的巡逻队通过扩音器高喊通常的“强烈抗议”,奔向岛中间。但是,从北面河的上游来了又一批苏联人,登上了珍宝岛,切断了孙玉国的退路。俄国的主力摆开了战斗队形并且开了火,打倒了六名中国人。中国人进行了还击,并且,俄国人显然还一直不知道的那支担任支援的巡逻队进入了战斗。叶夫图申科在诗歌中的说法 这是中国人提供的说法——这是第一次说得如此详细。按照苏联人的说法,他们的边防部队走近入侵的中国人,只是为了发出又一次警告;“中国士兵让苏联边防军走近他们到相隔几米远的地方,然后突然在没有发出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向他们开枪射击。”同时,岛上的其他中国人进行伏击。叶夫图申科后来把这种说法写成了诗:一个蓝眼珠、脸上有雀斑的俄国士兵“首先遭到射击……然后被人用刺刀结束了生命……在他的纯洁的、稚气的心怀,他的新娘的照片被刺穿。” 俄国人在这场战斗中吃了败仗,从战斗发生的那天起,他们就没有煞费苦心地去掩盖,虽然,他们的官方声明中声称“已把(边界)侵犯者赶出了苏联领土”。他们把他们的伤亡人数说成是四十五人,三十一人死亡,十四人受伤。孙和我提问的曾参加过这次战斗的其他年轻的边防军战士认为,在作战的大约七十个俄国人中,只有七、八个越过冰封的河面返回他们的河岸。中国人占领了这个岛。他们用他们的四十毫米火箭筒击毁了苏联的三辆军车并击伤了另一辆。 这场战斗在十点三十分结束,由于在岛上除了苏方的伤亡人员之外,没有苏军留下,中国人撤退了,带走了他们自己的二十具尸体和三十四个伤员。那天下午,俄国人回来搬运他们的伤亡人员,中国人让他们这样做,未加干涉。 珍宝岛上的第二场战斗是在十三天后发生的,由于双方都得到大大增援,规模要大得多。关于这次战斗,俄国人的说法迄今已得到普遍接受,他们说中国正规军进攻了达曼斯基(俄国人给珍宝岛起的名字)并被“坚决地击退了”。俄国人表明,他们集中了非常重型的武器,并暗示,他们使中国人遭到巨大伤亡。 中国人向我提供的说法,一开始就用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事实来证明它的普遍的可信性——即不顾苏联人的显然是相反的说法,他们控制着珍宝岛,坚定而满怀信心地控制着,以致可以把我带到那里,除了参观他们的小小的驻地以外,还可喝上一杯美味绿茶。 孙玉国在第二场战斗中在该岛指挥边防军。据他说,完全料到俄国人会打回来。这种预料立即被来自这一段河流沿线的中国哨所的消息所证实。消息说,在苏联方面集中了军队和车辆。中国人因而也进行了增援,他们又调来了边防军的三个步兵连(来增援原来驻在珍宝岛附近的一个连),一个七十五毫米无后座力炮连,一个八十八毫米迫击炮连,和一个八十五毫米火炮营。犯了错误的指挥官 在这个岛上每天都有人巡逻,三月十四日,因为判断苏联的准备已达到了顶峰,就派出了一个班驻扎在岛上。 中国人尽他们最大的可能加强防御阵地,但是,由于地面冰冻严重——白天的气温是摄氏零下二十度,因此除了准备一些浅的射击掩体外,无法搞别的工事。三月十五日凌晨,岛上的中国人说,苏联军车向岛上开来,中国人又派了一排人,还加了一个班。天亮了,可以看清俄国的卡车是装甲车,不久,他们在步兵的支援下发动进攻。中国人的防御迫使他们离开。这是那天对中国阵地发动的三次攻势中的第一次,看来苏联指挥官犯了大错误,他没有集中他现有的力量来发动最初的进攻,以便使这次进攻占压倒优势,他却在每个连续攻势中增加所部署的兵力,因此,使中国人可以逐步地赛过他。 第二次攻势是在十点以后,在从俄国河岸的炮轰以后开始的。还出动了飞机,但是实际上没有轰炸,只是在中国阵地上空低空盘旋;这次攻势是由六辆T62中型坦克和装甲车作为先锋。这一次,中国河岸上的无后座力炮和迫击炮同苏联的装甲车交锋,中国人又守住了阵地,俄国人撤退了。 俄国于十五点半发动的最后一次攻势是最激烈的一次:十辆坦克、十四辆装甲车和一支大的步兵队伍在对该岛和中国河岸炮轰了三小时以后开来了。现在中国人用八十五毫米火炮参加了战斗,其中十八门火炮充分利用了珍宝岛后面的高地为它们提供的优越战术条件。这些火炮向下直射俄国人,中国指挥官回忆,大炮一加入战斗,把苏联的装甲部队困在该岛上,使他们“处于混乱状态”。 十七点钟刚过,俄国人撤退了。中国人声称击毁了两辆坦克和七辆装甲车,并击坏了其他车辆。他们认为,苏联步兵的伤亡包括六十人被打死。这一次,他们自己的伤亡情况是,十二人被打死,二十一人受伤。(他们解释了他们在第一次规模比较小的行动中伤亡比较大的原因,那是因为当俄国人开火的时候,他们是在露天受到攻击的。)赢得战斗的是人而不是武器 对于中国人说来,珍宝岛的战斗是极其意义深长的。他们在那里反击苏联装甲部队的胜利,被认为是又一次证明毛泽东教导的正确,即赢得战斗的是人而不是武器。中国人在外交上也取得了教训。第二次战斗的六天以后,柯西金通过热线要求北京讨论边界冲突问题。中国人拒绝接受这一要求,告诉他可以通过通常的外交途径来陈述他的问题。俄国人仍然坚持要谈,虽然俄因人自一九六四年最后一轮边界谈判破裂以后不曾对谈判表示兴趣。当柯西金一九六九年九月在北京机场同周恩来会晤后,双方同意重新谈判。 这些谈判至今毫无进展的事实并没有动摇中国人从珍宝岛战斗中所鼓起的士气。中国人相信,只有勇敢地抵抗俄国人才有可能同他们最终解决问题。因此,俄国人在中苏边界愈是施加压力和进行威胁,就愈少有希望取得解决。 (完)
2. 法新社报道聂鲁达病故
【法新社圣地亚哥九月二十五日电】今天共产党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葬礼成为智利左派对新的军事委员会的第一次示威。 在这位六十九岁的诗人的数百名朋友在他的墓旁唱国际歌时,武装的军队把圣地亚哥的通用公墓完全围起来。 虽然军队在旁观看并听到“打倒法西斯军事委员会”和“打倒独裁统治”的呼喊声,但是他们并没有干预。 聂鲁达的遗体在当地时间十点从他在市郊的住宅运出,由他的妻子马蒂尔达、朋友们、瑞典大使和许多新闻记者陪送。 【法新社圣地亚哥九月二十八日电】一位军政府发言人说,所谓焚毁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智利诗人聂鲁达的著作的说法是完全不正确的。 发言人谈到“某些外国记者”的说法。 这些记者说,已烧毁了这位于上星期日在这里由于心脏病而死的诗人的作品。 同时,他指出,军事当局正在尽力进行调查,以便弄清和查明以及惩罚那些利用形势抢劫和焚烧聂鲁达在圣地亚哥北部市区的住所的罪犯,聂鲁达的住所已被烧坏了一半。 【南通社圣地亚哥九月二十七日电】智利军事委员会宣布全国为诗人聂鲁达的去世致哀三天。军事委员会昨天宣布为聂鲁达致哀,虽然这位诗人在两天前已被埋葬。
3. 美联社报道智利政变当局内部存在矛盾
【美联社圣地亚哥九月二十八日电】智利军政府主席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对一家杂志的记者谈话时说,军事委员会主席将由四位委员轮流担任。 皮诺切特对《新情况》周刊说:“我因年纪最大,被选为主席。实际上这是因为陆军是最老的军种,几乎遍布全国一切地方。”他说:“但我将不是委员会的唯一主席,过一段时间以后,将由梅里诺将军、利将军等人轮流担任。”第四位军事委员会委员是警察首脑塞萨尔·门多萨将军。 传闻军事委员会内部有些分歧,一派是强硬的反马克思主义者,另一派对于重建国家持较为温和的态度。人们认为利将军是委员会中最强硬的反马克思主义者。 但皮诺切特对该杂志说,在统治智利的最初日子里,军事委员会很协调地工作。“我们已决定,在初期阶段我们的行动要密切配合。” 【美联社圣地亚哥九月二十七日电】乌戈·卡斯特罗·希门尼斯海军少将今天下午就任教育部长,代替文人何塞·纳瓦罗·托瓦尔,从而第一次改组了本月十一日军事委员会上台后组成的内阁。 这位前部长说,他由于“个人原因”而辞职,他又说,他接受了委员会提出的要他担任智利驻哥斯达黎加大使的要求,这个国家今天宣布决定与现政府保持正常关系。 这样一来,内阁中只剩下一名文人——司法部长贡萨洛·普列托了,其余十四位部长均由现役或退伍军人担任。
4. 智塔尔卡省省长被政变当局处决
【法新社智利塔尔卡九月二十七日电】塔尔卡省省长赫尔曼·卡斯特罗今天被当地的军队枪决。这位社会党省长「由于许多罪行」而被一个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军事当局说,九月十一日政变那天,卡斯特罗在十名「左派分子」协助下计划炸了安第斯山一个湖泊上的水坝,以淹没周围的市镇。
5. 一千多名智利人和外侨要求避难
【安莎社圣地亚哥九月二十七日电】智利军事委员会今天说,行刑队昨天枪决了三人,这三人承认袭击一辆救护车,结果一名军士被打死,三名士兵被打伤。 同时,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托维亚斯·巴罗斯宣布,在国内各大使馆中寻求避难的智利人和外国人约为一千五百人,其中一千人仍在圣地亚哥。
6. 智利总书记科尔巴兰被捕
【美联社圣地亚哥九月二十八日电】智利军事委员会今天宣布,智利共产党首脑路易斯·科尔巴兰已在圣地亚哥被捕。 军方控制的电台广播的军事委员会新闻公报说,科尔巴兰是在二十七日晚上被捕的。没有透露更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