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08-06
第 1 版
1. 尼克松就十五日开始停炸柬致函国会
【美新处华盛顿八月三日电】题:尼克松就轰炸柬埔寨问题给国会的信件全文 尼克松总统在八月三日送给众议院议长艾伯特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曼斯菲尔德的信件全文如下:亲爱的议长先生: 国会以立法行动要求在八月十五日停止美国在柬埔寨的轰炸。关于柬埔寨问题的附款的措词是明白无误的;它的意向是明确的。国会以法律形式表达了它的意志,政府将遵守这个法律。 但是,我在这样做时不能不说明我个人对这个法案的危险的潜在后果抱有的严重保留态度。如果我不对国会选择的道路上存在的危险发出警告,我就将是没有尽到我的宪法责任。 我在一九六九年一月担任现职以来,不停地在致力于谋求东南亚的体面的和平。由于美国人民的支持以及我国战斗人员和盟友的英勇,在越南已经达成停火协定,在老挝已取得政治解决。在柬埔寨取得一项解决办法是本政府的不懈努力,我们对于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抱有充分的信心。由于通过了这个国会法案,促使谈判在柬埔寨的一项解决办法的刺激力量已被削弱,而八月十五日将加速这个过程。这种放弃一个朋友的做法将对象泰国这样的其他国家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国家依靠美国的持久性和决心,我要国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产生的后果。至于我这方面,我向美国的盟友保证,本政府将做国会行动所许可的一切事情来实现印度支那的持久和平。特别是,我要英勇的、被围攻的柬埔寨人民知道,停止在柬埔寨的轰炸并不标志着放弃美国致力于谋求印度支那持久和平的决心。我们将继续提供根据法律所许可的一切可能的支持。我们将继续致力于用我们可以利用的一切合法手段谋求持久和平。 我只能希望北越人不会从这个国会行动中得出这种错误的结论:他们现在可以在印度支那其他地区自由地发动军事攻势了。如果北越误认为停止在柬埔寨的轰炸后可以发动新的侵略或者进一步违反巴黎协定了,那将会犯一个非常危险的错误。美国人民将以适当的行动对这种侵略作出反应。 我已把内容相同的信件送交参议院多数党领袖。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八月三日刊载伯纳德·格韦茨曼二日从华盛顿发出的一篇文章,题为《美国向柬埔寨许诺,将提供法律所许可的一切援助》,摘要如下: 尼克松政府今天说,柬埔寨政府虽然面临着到八月十五日美国的一切轰炸支持即将结束的局面,但是它将从美国那里继续得到根据法律仍然可能提供的一切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援助。 在不到两周后美国的作战行动(其中包括轰炸行动)必须在印度支那全境停止下来的今天,据说政府正在研究可能采取什么行动来使朗诺总统的政府继续存在下去——其生存至少要有足够长的时间以同前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为首的柬埔寨的叛乱者谈判实现停火的问题。 尼克松总统保留着这样的可能性:他可能在四日开始的国会休会期间要求国会复会,以谋求获准继续进行轰炸。但是国会反对进行新的袭击的心情是如此明显,因此政府官员们今天认为这是不大可能的。政府官员们认为,关于到八月十五日停止轰炸的法律没有禁止向柬埔寨和印度支那其他国家继续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是一些国会议员明显地表示不能再提供军事援助,因而政府对此感到不安。 官员们说,柬埔寨今后的事态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政府军在没有美国空中掩护的情况下能否有效地对付叛乱分子。 一些官员说过,这支军队迅速溃散实际上迫使金边政府投降,他们对此将不感到意外。另外一些官员则认为,政府将能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守住金边,从而可能促使西哈努克终于决定进行谈判。
2. 美国防部宣布:十四日午夜起结束在老、柬的作战活动
【美新处华盛顿八月三日电】题:五角大楼命令在八月十四日结束在老挝、柬埔寨的作战活动 美国国防部已宣布,它命令它的部队在八月十四日午夜结束“在柬埔寨和老挝境内、上空或沿岸附近”的一切作战活动。 然而,五角大楼在八月三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在柬埔寨和老挝的“军事援助和人道主义行动” ——其中包括“为了搜集情报而进行的非武装的侦察飞行”——在停止活动日期以后将继续进行。 这项声明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勒于同天向国会领导人宣布。这项声明和国会最近通过的一项法律是一致的,这项法律要求在八月十五日以前结束美国在这两国的军事行动。 穆勒后来告诉记者们说,国防部认为非武装的侦察飞行不是“作战活动”,认为这种飞行是为了了解这个地区“正在发生什么情况”所必要的。 记者问到,如果从事这种侦察飞行的飞机遭到射击或被击落,美国将作出什么反应。他回答说:“我们预计不会使这种侦察飞机处于危险境地。”记者问,早些时候对于美国在北越上空的侦察飞行所实行的“保护性反应”概念,是否将再次适用。穆勒说,他不认为“很可能在柬埔寨恢复”这个概念。 穆勒说,他乐观地认为,在美国战斗支持结束以后,柬埔寨的部队将继续保卫他们的国家。他说:“从任何意义上说,我都不愿意把他们一笔勾销。”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八月三日电】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勒在星期五前往国会山,向国会高级领袖介绍了政府在轰炸停止后的时期内的计划。 穆勒对他们说,从八月十五日开始,B52轰炸机以及象F4和A7这样的战斗轰炸机的一切飞行都将停止。但是他说,在高空飞行的、没有武装的美国侦察机将密切注视老挝和柬埔寨,而且美国将向柬埔寨提供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穆勒还说,他认为目前不需要撤退在被包围的首都金边的大约五百名美国人,这个态度是同国会的情绪完全对立的。穆勒说:“在任何时候,一旦我们觉得他们有什么危险,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
3. 日本《财界》杂志:评田中将访苏
【本刊讯】日本《财界》杂志七月十五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对田中“访美”“访苏”的批评》,摘转如下: 因苏联单方面的要求而使“八月下旬访苏”延期了的首相访苏早已发生激烈的讨价还价,对于首相来说,苏联似将成为比美国更可怕的对手。 (日苏)两国通过外交途径确定了首相八月下旬访苏。突然之间苏联方面提出了“想在这个时期邀请以日苏友好议员联盟的石田博英会长(自民党全国组织委员长)为团长的超党派国会议员团”的建议,在日苏关系中再次吹进了一股“冷嗖嗖”的贼风。不能回避的“北方问题”在政府内部,很多人这样猜测:“苏联似乎对于日本政府在日苏经济合作方面不想积极地从正面采取行动感到不满。这恐怕是采取的动摇战术,即不想搞民间主导型的经济合作,而是想搞政府间级别的经济合作。”其目的是想在首相访苏之前,在超党派国会议员间“为日苏首脑会谈充分铺平道路”(石田博英语),在田中—勃列日涅夫会谈中一下子在日苏经济合作上得到“日本政府的保证”。另外,在外务省还有这样一种警惕论,即认为既然在日苏首脑会谈上,日本方面认为“北方领土的问题是不能避而不谈的问题”(官房长官二阶堂语),所以,苏联的意图可能是想事先从参加超党派国会议员团的执政党和在野党议员那里找出关于领土问题的“微妙的分歧”以限制日本。 田中首相已经设下了北方领土问题的防线,他说:“访苏时,不期待在特定的问题上取得具体的进展。”然而,从日本方面来说,这是个作为日苏间最重要的悬案而长期冻结起来的问题。所以不能原封不动地接受苏联的“已经解决”的态度。因为如果招致了“钱(经济合作)被拿走了,但岛(北方领土)怎么样了?”苏联方式的危险性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苏联外交本来就是最老奸巨滑的,极难对付。在领土等问题上,是否可以再协商一下,然后首相再下决心访苏?问题一到外交场合,撤回或改正说过的话就不象在内政方面那样管用了,……”也可以听到这样的分析:“苏联的对日本工作者非常关心最近的日本国内政治形势。已抓住田中政权领导力的下降等短处,进入了以苏联方式‘欢迎’田中访苏的体制。” 这次交锋的对手是有名的超级大国。对于田中首相来说,提高声望的打算似乎成了意想不到的“外患”。
4. 英报文章:《美可能代替苏从事埃的石油钻探》
【本刊讯】英国《金融时报》八月三日刊登达尔福斯从开罗发出的文章,题为《美国可能代替俄国从事埃及的石油钻探》,摘要如下: 据埃及石油官员们说,俄国人将撤出在埃及的石油钻探工作,他们一直在探查的地区马上将宣布可以进行国际投标。 根据同埃及石油总公司签订的一项合作协定,俄国人自一九六八年以来一直在同利比亚边界接壤的四万五千平方公里的西瓦绿洲工作,在那里,人们长期以来就一直认为利比亚的油层结构伸延进入了埃及。 俄国技术人员以二千四百万镑的联合费用钻了十二到十五口井,但是没有发现一丝一毫的石油。费用的一半是购买根据一项四千万卢布利息百分之二点五的贷款协定而提供的苏联设备,这笔钱埃及人将从一九七八年开始偿还。 埃及官员今天说,需要有一种能够穿透这个地区在三千英尺到八千英尺深的“不规则地层”的地震技术,据信在那下面就有石油。 将按分享产品的办法谋求为这个地区进行投标,埃及人并不隐瞒的事实是,他们希望使美国公司感到兴趣。 同时,埃及加紧钻探的运动已使得同一家美国公司签订了一项新的合同(今年的第六个合同),而且还有一项对地中海沿岸地区进行新的地震法勘测的协定。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八月三日电】贝鲁特报纸《生活报》今天说,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决定用北越专家代替苏联军事和技术专家。 这家报纸说,这个“突然的”决定是在叙利亚高级官员和苏联的政治局委员基里连科之间上月在大马士革的会谈失败之后采取的。它说,在作出这决定后,将采取其他步骤来处理苏联—叙利亚关系的前途问题。 消息说,“《生活报》获悉,苏叙关系在经历一个微妙和敏感的步骤。阿萨德总统颁布的法令要求用北越的专家代替苏联技术和军事专家。” 《生活报》的消息——它不能得到任何其他人士的证实。如果这个消息属实,叙利亚将是继埃及后赶走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的第二个阿拉伯国家。
第 2 版
1. 英《外事报道》文章:《苏联贸易数额的悲剧》
【本刊讯】英《外事报道》八月一日刊登一篇题为《苏联贸易数额的悲剧》的文章,摘要如下: 这星期欧洲最重要的事件是一件比较少地被人知道的事件:苏联发起的东欧共产党领导人的克里米亚会议。去年的克里米亚共产党最高级会议制订了共产党对世界问题的政策的指导路线。过去十二个月一直在执行这种路线。 今年,有理由认为,共产党领导人关心的是他们的贸易组织经互会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卢森堡外交大臣加斯东·托恩最近对莫斯科的访问推动了这个问题。托恩得到了这样一种印象,即俄国人真想同共同体做生意。 俄国人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是使西方更多地承认经互会为一机构;他们希望这一点能够在日内瓦召开的欧安会的下一阶段上明确表现出来。这可能在实际上意味着西方将任命“驻经互会的大使”,正如东方任命驻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大使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俄国对其东欧盟国的严紧的束缚将进一步得到承认。但俄国最想得到的是西方的经济援助以解决它的经济问题。由于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在寻求一项共同的能源政策,俄国人希望同共同体就开发西伯利亚燃料资源的工程问题进行讨论。他们还对向西欧输送电力非常感兴趣。 以上各点很明显地促使俄国人靠拢布鲁塞尔。但如果要对形势作个仔细的观察的话,还必须得经常注意俄国的贸易数额。 俄国及其盟国提出的同西方的贸易,是一种把它们的经济从由于不切合实际的计划和管理不当而造成的匮乏和停滞状态中拯救过来的“营救措施”。东西方贸易的这一方面,去年以及今年头几个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显。 一九七二年,俄国从西方的进口激增了百分之三十二,而对西方的出口却下降了百分之一。结果是俄国对西方有一个约五亿英镑的贸易赤字。俄国不仅从西方增加了人们大事宣传的粮食进口,而且还增加了范围广泛的其他货物,尤其是机械和设备的进口。 俄国对美国的贸易赤字最大,其次是对西德。 俄国的天然气定于今年开始向巴伐利亚输送,俄国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好坏,将是对他们是否能按期完工以及是否能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次重要考验。根据已经达成的新交易,西德对俄国的出口的增长速度将依然快于它从俄国的进口。 俄国还向东方,即向日本谋求经济援助。去年,日本人向苏联提供了大量信贷。但是,日本人肯定没有必要匆忙行事;日俄贸易的扩大取决于联合开发西伯利亚自然资源的这种巨额投资工程的命运,而后者则是同解决俄日之间悬而未决的政治问题有关。 本周在克里米亚会晤的东欧国家领导人希望了解的是,俄国的经济问题以及俄国寻求贷款将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去年经互会其他国家对俄国的出口超过了它们从俄国的进口。在压力之下,东欧国家对俄国出口的加速远远超过了它们按照协定所承担的义务;可是俄国对它们的出口几乎没有增加。结果,俄国去年同经互会伙伴的贸易赤字达二亿英镑左右。 这种状况的自相矛盾的现象是,俄国的经互会伙伴们与此同时与西方的贸易却有大量的赤字,这些赤字是由贷款来抵补的。似乎这些国家向西方借债是为了能够向苏联的经济提供资金。 有理由相信,在克里米亚会谈中,勃列日涅夫已向他的同事们说明,在苏美经济谈判取得决定性结局以前这种状况将继续一段时间。 俄国经济的困难还影响了它同不属于经互会的共产党国家的贸易。这一贸易去年减少了百分之五。 具有重大意义的是,苏联同埃及的贸易减少了约五分之一,(从七亿美元减至五亿六千万美元),而同印度、叙利亚和伊拉克的贸易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政治含义是很清楚的。
2. 美新处报道:《对苏贸易的机会和风险》
【美新处华盛顿八月二日电】题:对苏贸易的机会和风险作者:曼哈顿大通银行董事长洛克菲勒 (美新处编者注:作者十年来同苏联公民不断进行接触,最近曾到莫斯科去主持他的银行在那里的办事处的开幕。他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合经济委员会上发表了这个讲话。) 我认为,我们所看到的苏联同整个西方、特别是同美国的关系中正在出现的一些变化是真正的、根本性的和深深扎根于经济上的现实态度的变化。 在数十年中曾一直是苏联的特点的经济上的孤立主义政策,现在正在认真地加以重新估计。这个政策并没有带来所希望的好处,自从六十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发展速度一直是进展迟缓的,即使不是下降的话。 从工艺方面来看,人们普遍承认苏联工业落后于西方。预料投入的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不再能够象过去那样,成为刺激发展的强大力量。正如最近的五年计划所表明的,所需要的是提高投入的每个单位的劳动或资本的产量。尽管资本开支数额很大,但是苏联生产率的水平仍然大大落后于美国生产率的水平。前商务部长彼得森去年发表的一份报告表明,在工业方面,苏联劳动生产率等于美国的百分之四十一,在农业方面,苏联的劳动生产率只等于美国的百分之十一。他们谋求援助的活动扩大到我国来,因为恰恰是在苏联需要发展的这些经济部门,美国在世界上享有技术上的优势——农业、计算机、管道运输和开发天然资源的重型机器。美国工业和我们的金融机构也有能力胜任很大的工程。过去,在发生经济困难的时候,苏联政策制订者们都是劝告工人们更努力地工作,劝告消费者不要提高消费水平。 这种勒紧腰带的计划现在看来不那么受欢迎了。人们所喜欢的代替办法是,向西方求助,指望增进同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联系将使苏联经济得到加强。 苏联人希望利用同西方的贸易、西方的信贷和技术来增强他们自己的经济,他们在实现这一希望的同时,可望降低对军事计划所给予的优先地位。然而,与此同时,我认为,要是得出结论,认为苏美军事竞赛已告结束,那还为时尚早。 我自己的看法是:从比较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们两国都可能从扩大美苏商务关系中得到很大的长远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在纯经济方面,苏联人看来将从增加贸易中获得某种好处——即使只是短期的好处。通过扩大从美国赊购的货物的数量,就能使他们国内市场可以得到的货物量增加,从而抵销主要商品或产品缺乏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从长远来说,随着商务关系的规模和深度不断扩大,对美国的重要经济利益将变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将在苏联找到的分布广泛的天然资源可能有助于减轻美国可能出现的缺乏现象,特别是能源缺乏现象。 在我们考虑到政治上的利益还没有把握,而重大的经济利益自然是将来的事这一情况时,显然牵涉到一定程度的风险。然而,为了风险所带来的要付出极大努力才能利用的机会而欣然接受这种风险,是美国最好的传统。做买卖和从事国际事务始终包含着风险。我们过去已经学会有效地应付这些风险,我看不出我们将来为什么不能应付这些风险。据我看,问题在于怎样能够最好地促进人员接触和思想交流,因为这是拆掉东西方之间的障碍所必不可少的。
3. 谁也没有写过的苏联(六)
五、有工作的主妇们出生率下降 近年来,苏联,特别是在大城市,出生率剧减,成了问题。 我把女儿送到苏联的普通小学上学的时候,她班上的同学百分之九十是独生子,使我感到吃惊。后来,我认识的已婚妇女,全是要么只有一个孩子,要么只是夫妇两个。把这些情况综合起来一想,出生率的降低就很清楚了。 尽管大多数妇女有一直工作的历史,但是相比之下,教育子女、家务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却落后了,难道不是这样吗?妇女一直肩负着社会之一员、家庭主妇和母亲这三样重担,再也不愿意把什么都全加在自己身上了。我看这是出生率下降的最大原因。 意外的是,有工作的母亲不愿意把孩子送到保育院去,她们尽一切努力请老奶奶在家里看孩子。因此,说句简短的笑话,要提高出生率,就应该增添健康的老奶奶;老奶奶就是如此地可贵。的确,我也看到不少老奶奶照管孙子的家庭。总之,莫斯科的母亲之间出乎意料地流行着家庭是最好的教养孩子的场所的想法。 还有不能指望老奶奶帮助的年轻母亲,除非丈夫的工资极少,否则,大多数母亲在婴儿一岁以前总得离开工作岗位。虽然有各种社会保险,但是,工作的人只有一个,而要抚养的人增加到两个,所以在经济上也很吃紧,这种苦痛也是使青年夫妇不愿生第二个孩子的原因。 我曾经在报上看到文章说,这十年来,保育院的制度没有改善,相反变坏了。 我本来一直认为,在苏联,幼儿园和托儿所很完备,妇女能够安心工作,但是看到保育院缩小,教育子女的社会化倒退的现象,感到很遗憾。 我觉得,莫斯科的有职业的母亲所奉行的一个孩子主义,说明了她们的真实苦衷。妇女肩上的重担,追根溯源,就是生活条件而不是别的。“照顾男子” 实际上,有工作的家庭主妇们是很辛苦的。她们一清早就加入了上班的人们的行列,手里提着买东西的大袋子,步伐是沉重的。她们皱着眉头,明显地流露出郁郁不乐的表情。 我认识的妇女中有一半总诉说日常的疲劳,表示希望离开工作场所去休养一年光景。我在莫斯科以家庭主妇的业务为专职,大概成了她们羡慕的对象。我体会到,有工作的妇女兼负家庭和工作场所两个重任,要使它们并行不悖,确实不是轻而易举的。反正什么都要自己干,所以家庭妇女尽管有三头六臂,也不够用。 苏联的妇女,安排不好家庭开支,借债、去当铺的夫人意外地多。 莫斯科的冬季很长,而且极冷,防寒衣料却很少,上班的家庭主妇也要为自己的冬装发愁,如果有个孩子,那就更加愁人了。这种担忧非常深刻。 在街上领着孩子的母亲一遇见熟人,必定说:“萨夏,得了几分?”或者“算术得了五分吗?”有学龄儿童的母亲最关心的事是孩子的成绩。成绩不好,教师就立即把母亲叫到学校,吩咐要加强管教。 长者的权威,老师的权威是俨然存在的,在教室里教师的那种命令式的教课情况和战争期间是小学生的我的记忆,重叠着浮现在眼前。当然体罚是不准的,但是教师在叱责学生的时候,当着许多人的面大喝一声“笨蛋!”却是经常的事,苏联的学生对此却满不在乎。他们从小就习惯于这种待遇,已经是若无其事了。最高的离婚率 苏联在一九六五年公布了简化离婚手续的法律。离婚数字立即一个劲儿地增多,如今已经超过美国,升为世界第一位了。我在各处结识的苏联妇女半数以上是离过婚的,再婚的。离婚成了家常便饭,不禁使人会想到:白头偕老的夫妇有多少呢? 在苏联,一切都处于不许可的倾向中,唯独两性关系例外。正式结婚的时候,向结婚登记处申请以后,不到一个月整,是不批准结婚的。就是说设有一个月的婚约期间,来确定要结婚的人的意愿。在苏联,原来有孩子的中年妇女要再婚,和同样年龄的男子比较既困难又不利。然而同日本相比则简单得不成问题,带着孩子似乎也不会成为再婚的障碍。五十多岁的妇女再婚也不罕见。 报纸上说离婚增多是家庭关系民主化、现代化的一个过程,没有一概地加以谴责。
4. 法新社报道:伊朗首相胡韦达将访苏
【法新社莫斯科八月三日电】消息灵通人士今天在这里说,伊朗首相胡韦达下星期一开始来这里作一周正式访问,并将同苏联领导人讨论伊朗的军备政策和波斯湾的力量对比问题。 这些人士说,苏联领导人还将设法使伊朗在更大程度上支持他们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 这些人士说,预料胡韦达将签订两项协定,一项是关于防止飞机被劫持问题,一项是关于在阿塞拜疆沿阿拉斯河的苏伊边界略略变更的问题。苏联目前正在那里建造一个水坝和一个水电站。
第 3 版
1. 印北方邦和西孟加拉邦发生严重水灾
【路透社新德里八月二日电】印度陆军开始在北方邦和西孟加拉邦进行救灾工作。这两个邦由于恒河决坝,造成了严重的水灾。 据传到德里的消息说,在北方邦,陆军登陆艇已在阿拉哈巴德,莫拉达巴德,兰普尔,阿扎姆加尔和密拉特等县营救被水围困的农民。由于过去五天连续降雨,本来干旱严重的地区发生了水灾。由于干旱,已经损失了成百万成千万卢比的庄稼。 密拉特县县长说,该县(位于新德里西北六十公里)至少有一百三十九个村庄遭水淹。大约四万五千英亩的庄稼被水淹没。 西孟加拉邦灌溉部长乔杜里先生说,该邦马尔达地区情况严重,那里的花了一千五百万卢比(约合二百多万美元)修建起来的恒河堤坝有被冲毁的危险。那里的陆军处于戒备状态,并已命令村民疏散。
2. 日本《现代亚洲》评论:《「日苏和约」问题与「苏印条约」的教训》
【本刊讯】日本《现代亚洲》四月十五日一期上发表了一篇评论,题目是《「日苏和约」问题与「苏印条约」的教训》,摘要如下: 据共同社四月六日从莫斯科发回的电讯说,苏联有影响的人士强调:「为了进一步发展日苏关系,就务必缔结条约。」 可以认为,这指的是「日苏和平条约」。自从六九年五月勃列日涅夫发表「亚洲集体安全保障」设想以来,与过去(日苏关系)的经过相对照,苏联强调缔结「日苏和平条约」的意图就非常清楚了。这就是企图把日本拉进包围中国的军事的和政治的包围圈内。 在这一点上,不能不使人回想起七一年八月苏联同印度之间缔结的「苏印和平友好合作条约」。 记忆犹新的是,在这个条约缔结四个月之后发生了印度入侵东巴基斯坦的事件。印度之所以能够侵略东巴基斯坦,无非是因为印度本身有对巴基斯坦的历史性的「抹煞巴基斯坦」计划,而且,在「苏印条约」第九条中载有存在着后盾力量。 「缔约国商定,双方都不给同另一方国家发生武装冲突的第三国以任何援助。两国中如果有一方遭到进攻或遭到进攻的威胁,缔约国将立即互相协商,以便为确保两国的和平与安全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消除这个威胁。」 写进这一条约的军事条款,并不是同苏联六○年下半年开始频繁起来的向印度洋扩张和「亚洲集体安全保障」设想毫无关系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可以设想,苏联在「日苏和平条约」中,利用同「亚洲安全保障」的联系也很可能提出这样的军事条款。这显然是苏联针对着敌对的中国的,也是根据它想要在日中关系中造成大的裂痕的意图的。 在考虑缔结「日苏和平条约」的问题时,难道我们今天不是应该从印度在对苏关系上所走过的道路中认真地吸取教训吗?
3. 印铁路工人罢工铁路交通陷于瘫痪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八月四日电】不顾政府的禁令而罢工的铁路工人使印度北部和西部的铁路交通陷于瘫痪。 罢工领袖说,司机、司炉和机务人员发动罢工,以抗议政府解雇参加今年早些时候罢工的人员或削减他们的津贴。 在八月三日即罢工的第二天,这次罢工几乎使这个国家的北部和西部地区的铁路交通陷于停顿,并使印度其它地区的铁路交通大为减慢。 铁路官员们说,有几次客车和货车已被取消,但是向比哈尔邦、北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干旱地区运粮食的火车仍在继续运行。 铁道部长拉·纳·米什拉要求罢工工人复工,并警告说,政府“将坚定、果断地采取行动以使铁路运输恢复正常”。这位部长否认政府迫害参加早些时候罢工的人。 铁道部的发言人说,有几位劳工领袖已由于“煽动罢工”而被捕。他们是根据保卫印度法被拘留的,保卫印度法是在一九七一年印巴战争期间制定的而且现在仍然有效。 【安莎社新德里八月三日电】这里官方人士今天承认,在物价上涨、生活必需品缺乏的情况下,甘地政府完全预期今后两个月国内将继续发生社会混乱。 吉里总统上周在北方邦首府勒克瑙讲话时着重谈到当前经济危机。他要求当局“关押”囤积者和黑市交易分子。 英迪拉·甘地总理今天在总统府同吉里讨论了经济情况,但是没有透露会谈的详细内容。 官方承认,过去十二个月里物价上涨了百分之三十五,主要是像粮食这样的必需品奇缺造成的。 新德里已经决定从国外另外进口四百五十万吨小麦。 去年雨季少雨并且出现干旱,致使粮食缺少一千五百万吨,总产量为大约一亿吨,原估计为一亿一千五百万吨。 由于向孟加拉国提供了二百万吨作为援助,印度的储备粮进一步枯竭了。 此外,在四月间政府决定接管小麦的批发业以后,农民存放大量产品不愿出售,要求更高的价格,而当局拒绝付给。 这就造成粮食的囤积和黑市交易。 在一些邦,政府没有能力减轻越来越多的经济困难造成的公众的失望情绪在过去十天里爆发了。 【美联社孟买八月一日电】印度的粮食危机昨天在这里引起了暴动。 群众试图迫使商店用低于店主所订的价格出售食油、粮食、食糖之类的商品。警察使用催泪弹驱散他们。 警方说,两辆从船上载运小麦前往当地面粉厂的货车曾遭抢掠,警察巡逻人员现已处于戒备状态。 地方人士说,由于粮食短缺,公众的不满看来正在发展成为一种危机局势。
4. 日刊社论:《要求苏联归还千岛群岛》
【本刊讯】日本《现代亚洲》七月一日第二十号发表一篇题为《要求苏联归还千岛群岛》的社论,摘要如下: 由南、北千岛组成的千岛群岛在历史上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今天,要求战后二十几年来一直侵略和占领这块土地的苏联归还,这是日本人民的正当权利。 因此,我们应当要求不仅归还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等南千岛的四岛,而且应要求归还整个南北千岛的千岛群岛。 过去,对于这个运动,政府以及与此有关的团体和北海道的一部人是积极热心的,但还没有发展成为日本所有革新势力的运动,也没有为被称作所谓新左翼的人们提起来。其原因之一就是存在着一种例如因为政府和右翼团体在那里搞,所以我们不搞的“单纯清高主义”。说会被卷入民族排外主义中去。然而,这是正确的吗?只要千岛群岛是日本领土,那么,不管是谁提出这一归还要求,我们日本人民都应当给予合作和支持。不仅如此,如果政府和右翼企图把这一归还领土的要求利用于民族排外主义和军国主义化,那么,就必须揭露之,呼吁它回到正确的民族和领土的观点上。 重要的是,在要求归还千岛群岛的运动中,人民的力量应当针对的主要方向是苏联,是揭露它一面口喊社会主义,一面却继续占领别国领土的欺骗性。
5. 印度《联系》周刊关于阿富汗的一篇特稿:《在敏感地区发生的重大变化》
【本刊讯】印度《联系》周刊七月二十二日一期刊登印度国防研究分析所所长K·苏布拉马尼亚姆的一篇特稿,题为《在敏感地区发生的重大变化》,摘要如下: 阿富汗的政治变动发生在巴基斯坦正可望修改宪法、伊朗已着手执行重新武装的重大计划的时候——因而也是波斯湾地区的局势日益微妙的时候。阿富汗位处战略要地,同苏联、中国、巴基斯坦和伊朗交界,与这些国家的共同边界线分别为一千零五十英里、五十英里、一千一百二十五英里和五百一十英里。因此,所有这些国家大概都相当关心阿富汗的局势发展。 据最新估计,阿富汗人口约一千六百万,其中巴克同族有一千万左右,塔吉克族不到五百万,其余的是乌兹别克族、哈萨拉族和游牧部族。巴克同族分布在喀布尔以东、以南和西南地区。塔吉克族分布于同伊朗相邻的地区。喀布尔市居民有很大一部分是这一族的人。塔吉克人操达里语,即波斯语的阿富汗变种;巴克同人操普什图语。在许多城市里,这两种语言都通用,但是城市上层喜欢用达里语。坎大哈和贾拉拉巴德使用普什图语。一九六四年宪法规定,国家有责任准备和推行一项发展和加强普什图语为国语的有效计划。 居绝对优势的宗教是伊斯兰教的逊尼派,虽然人民当中大约有百分之二十信仰十叶派。从人种说,阿富汗人同居住在边界的巴基斯坦、伊拉克和苏联一侧的人血缘相近。巴基斯坦有七百万以上的巴克同人,居住在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塔吉克族同伊朗边境的人在人种上是相近的。阿富汗的乌兹别克族、土库曼族和吉尔吉斯族约有一百五十万人,这一些族在苏联境内也有分布。奥名远扬的杜兰线阿富汗一直为摆脱英国、波斯和沙俄的压力而斗争,其中以英国的压力为最顽固。一八八七年,英俄协定在圣彼得堡签字,从此英国人控制了阿富汗的对外政策。一八九三年,马蒂摩尔·杜兰爵士说服阿布杜勒·拉赫曼·汗签订了一项协定,同意了分裂巴克同人的臭名远扬的杜兰线。 一九一七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后,由于相信苏联不会对他施加压力,阿富汗阿马努拉国王于一九一九年大胆尝试摆脱英国对他的外交政策的控制。在拉瓦尔品第条约中,阿马努拉使英国同意了阿富汗执行独立的对外政策。一九二一年二月,阿富汗和苏联签订了友好条约,苏联甚至早在那个阶段就开始帮助阿富汗的军队实现现代化了。巴基斯坦一味作梗一九四七年,巴基斯坦跟这个内陆王国为难,不让阿富汗商人享有在英国人统治时期在贸易以及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上过境运输方面所享有的特权。在那以前,阿富汗百分之八十的出口商品和百分之七十九的进口商品是经过巴基斯坦运输的。巴基斯坦那样做是因为阿富汗支持巴克同尼斯坦的要求而进行报复。一九五○年十二月,阿—巴关系恶化,巴基斯坦人完全掐断了对阿富汗的汽油运输。 在巴基斯坦停止运送石油产品之后,苏联搭救了阿富汗,虽然巴基斯坦在美英压力之下解除了对阿富汗的压力,但是在一九五四年巴格达条约签订之后,大概是因为得到了美国的军事装备而气势足起来了,巴基斯坦又(对阿富汗)实行了封锁。一九五五年,苏联签订了一项免税过境便利条件的新协定。从此,阿富汗贸易有很大一部分就转向和通过苏联进行了。 达乌德·汗曾给巴克同尼斯坦运动以很大的推动,并且在苏联帮助下提高了阿富汗军队的效率。他企图改革民政工作,企图使政府公正廉洁。他还使宗教同学校教育分离,大力推行社会改革,诸如取消面纱。他因此而招致了维护传统的势力和那些反对他大力支持巴克同尼斯坦的人的大力反对。在这段时期里,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于一九六○年九月发生了边境冲突,一九六一年五月,两国关系再次紧张。一九六一年,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断绝了外交关系,在达乌德首相政权期间两国关系一直中断。达乌德被撤换达乌德首相在一九六三年三月辞了职。根据他目前所透露出来的东西看,他的辞职看来是他同国王在阿富汗的宪法改革方面存在深刻分歧的结果。一九六三年,伊朗国王促使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改善了关系。随后恢复了外交关系,巴基斯坦还放松了它对阿富汗物资过境的阻挠。在这个阶段,陆军元帅阿尤布·汗访问了阿富汗。然而,他提出的由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四国建立一个伊斯兰邦联的建议遭到了阿富汗人的拒绝。在巴基斯坦同中国改善关系、美苏之间开始和缓的同一时期,美国也开始对阿富汗越来越感兴趣,并且加紧提供经济援助。 达乌德辞职后,任命了一个又一个首相。他们大都是行政官员而不是政界领袖,实权操在国王手里。达乌德·汗说一九六四年的宪法是“假民主的”,原因就在这里。政党被禁止活动,知识分子和大学生表示的不满受到了压制。苏联的援助今天,苏联是向阿富汗提供援助最多的国家,也是阿富汗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在进口阿富汗商品方面居第二位,对阿富汗的出口占第四位。阿富汗的武装部队是由苏联人训练的,所配备的也大都是苏制武器。现在,除了苏联以外,阿富汗还同伊朗和土耳其订有向外界出口产品的过境协定。随着伊朗交通事业的发展,现在巴基斯坦采取任何行动都不大可能象五十年代初期那样给阿富汗造成不便了。此外,从阿富汗通往伊朗的阿巴斯港的一条八百公里长的公路正在修建中。 在达乌德的领导下,阿富汗很可能会奉行同苏、印友好的政策。
第 4 版
1. 智利内阁向阿连德提出集体辞职
【美联社圣地亚哥八月四日电】马克思主义总统阿连德的内阁在全国公共运输业罢工声中昨晚全体辞职。 这个十五人的内阁是七月五日才成立的,内阁在同阿连德研究运输危机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辞职。 抗议阿连德的社会主义政策的大约五万卡车主已举行一个多星期的罢工。这次罢工致使食物和燃料严重缺乏。 智利几乎全部公共汽车主和出租汽车主都参加了他们的罢工,以示同情。 总统新闻办公室在宣布这些辞呈时没有说阿连德打算接受还是拒绝这些辞呈。 基督教民主党要阿连德组织一个军人内阁。他们说,这是解决智利政治和经济危机的唯一办法。 阿连德在八月二日给该党的一封复信中拒绝了这个建议。 【美联社圣地亚哥八月三日电】十一万辆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业主今天加入了五万名举行罢工的卡车主的行列,举行公共运输业的罢工,这给阿连德总统带来更多的麻烦。没有汽车的人不得不依靠不足的政府的公共汽车路线。许多机关和工厂面临这样的选择:要末提供紧急运输,要末关门。 【路透社圣地亚哥八月三日电】智利总统阿连德的十五人内阁今晚全体提出辞职,这是一个可以拯救同反对派领导人的和谈的行动。 【合众国际社圣地亚哥八月四日电】阿连德总统今天宣布实行紧急状态,以对付使全国交通系统陷于瘫痪的一系列罢工。 星期五,在卡车主参加全国性的卡车运输罢工数小时之后,阿连德命令陆军强迫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继续行驶。他说,他将采取“我所能采取的一切合法手段”来结束罢工。 阿连德说:“我宣布一切政府部门处于紧急状态,全体公务人员必要时在星期六和星期日都要工作,以便同政府和武装部队形成一条(反对罢工者的)共同战线。” 他任命陆军军事学院院长埃尔曼·布拉迪将军为受到罢工影响的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经理,并命令他使这个部门恢复正常营业。
2. 阿《非洲革命》载文介绍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合作的第二次“生命”》
【本刊讯】阿尔及利亚《非洲革命》第四百九十一期发表一篇题为《合作的第二次“生命”》的文章,摘要如下: 到了六十年代,中国的外交官们同其它的大国一样竭力打开了与非洲合作的道路。但当时结果是相当令人失望的,这主要是由于西方报纸经常宣传反华偏见。这样,很多非洲国家都相继地与北京断绝了外交关系,有的甚至只是为了一些小事。这对于福摩萨和资本主义国家是有利的。这种形势一直继续到一九七一年。 最近三年来,也就是自从中国在不可无视的舆论和现实的压力成为联合国的成员国以来,出现了退潮的现象。大部分非洲国家经过了十年多的时间才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并认识到与中国合作能得到好处。一九七三年,北京以它无可比拟的方式成功地赢得了非洲国家的同情:它们中的二十五个国家与它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而开辟了一个有效合作的道路。 周恩来先生于一九六四年元月二十一日在访问马里期间清楚地确定了中国一非洲合作的三项关键性原则。 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看到大量的非洲国家涌向人民中国。十七个非洲国家与北京签订了外交协定。对非洲大陆空前感兴趣的中国在几内亚、加纳、马里和坦桑尼亚开始了它主要的计划。至于经济上的援助,至一九六四年底数目达三亿四千万美元。从一九五五年(万隆会议)到一九六四年(周恩来先生访问非洲)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是中—非合作中的最美好和最有成效的时期。 这种人们可称之为“第二次生命”的合作的发展是在一九七一年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中国加入联合国之后出现的。这个合乎逻辑的事件对中国和非洲重建关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一九七二年内,差不多所有非洲统一组织的其他成员国都朝着北京方向前进:这就是达荷美、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乍得、多哥和扎伊尔。 它们当中的大部分国家都得到了北京的大量经济援助。 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因此就改变了它同非洲合作的一贯观点。去年,当一个赞比亚代表团访问北京之际,周恩来先生又一次强调了中国的合作原则:中国支持非洲人民的正义斗争并向他们提供政治、技术和经济三方面的援助;我们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都属于第三世界;在反对大国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斗争中,我们应当并肩战斗。 与非洲和其他大国之间的合作相反——那种合作经常是以自私自利的经济援助为基础的,中国通过修建各种不同的工业项目为非洲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从中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在非洲进行的这些项目中(总共约有五十来个,其中有规模最大的三项是非洲从未有过的)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不附带任何条件的中国援助在非洲和其他大陆的双边援助范围里被证明是独一无二的。最近,一家影响很大的西方报纸也强调了这种事实,它说:中国的援助目的在于搞一些投资少的很快能使当地人就业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项目。这种援助与西方国家援助的那些重点放在要求购买大量的材料和要求出国工作的熟练专家长期留下来管理机器的某些工业项目是大不一样的。 如同人们所能看到的那样,中国确实是非洲国家的一个大伙伴,是非洲的传统伙伴的一个碍事的竞争者。 特别是由于专家谦虚和工作认真而使人敬佩的中国使中—非合作具有了一种难以达到的规模。而且,中国是一个看来真正愿意并不虚张声势和更不抱有政治目的地援助一个几乎与它有着同样问题的大陆的具有八亿人口的第三世界的“巨人”。非洲应当抓住这个机会而不要再一次地落入资本主义宣传的圈套。过去,这种宣传在五年多的时间里“绝妙地”阻碍了中—非的合作关系。
3. 曼斯菲尔德说他不可能在八月访华
【美联社华盛顿八月二日电】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曼斯菲尔德今天说,关于在星期五(八月三日)开始的国会八月休会期间他去大陆中国访问,现在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仍然希望在今年晚些时候去访问。 曼斯菲尔德说,两天前他从北京接到一封“非正式的信件”,信件说,目前为这次拟议中的访问达成“一个互相可接受的日期”是不可能的。虽然他仍然希望能安排这次访问,但是曼斯菲尔德强调需要事先作准备,他接着说:“多半不会在八月休会期间进行访问。” 曼斯菲尔德在同记者们谈论这次拟议中的访问时说,他的访问同亨利·基辛格打算访问北京之间没有联系,基辛格的访问也推迟了。
4. 美国因心脏病死亡的人数增多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七月二十三日电】美国人的平均寿命长年达到最高纪录,但是因最大致死疾病——心脏病而死亡的人数也增多了。 全国健康统计中心今天在年度报告中说,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一九七二年增长到七十一点二岁。一九七一年是七十一点一岁,一九六三年六十九点九岁。 报告说,但是,长年致命性的心脏病的发病率增长了百分之零点八,从一九七一年的每十万人中间有三百五十八点四人增加到一九七二年的三百六十一点三人。心脏病死亡人数从一九七一年的七十四万一千零一十人增加到一九七二年的七十五万二千四百五十人。
5. 合众社报道芬兰是心脏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合众国际社赫尔辛基七月十八日电】在芬兰东部靠近俄国边界的地方,人们砍伐树木、耕种土地劳动时间长。 他们死于心脏病的人也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多。 在拥有五十万人口的赫尔辛基,每年有一千二百人以上死于心脏病,而且没有什么家庭没冠状动脉缺损的历史。 卫生专家们正在集中调查赫尔辛基东北二百五十英里的北卡累利阿县,据世界卫生组织说,按比例算,那里死于心脏病的人比世界上任何地方要多。 芬兰心脏病研究学会研究部负责人彭蒂·西尔塔宁和职业保健所负责人马尔蒂·卡尔伏宁调查了北卡累利阿的问题和一般芬兰人心脏病发展的趋向。胆固醇含量高几年来的研究表明,北卡累利阿人有极其高的胆固醇。西尔塔宁说:“伐木是非常重的劳动,他们不得不比常人吃得多。” 他估计,一个林业工人每天吃进大约四千卡路里的东西,而一个平常的欧洲人则为二千五百卡路里左右。 西尔塔宁解释说,大多数北卡累利阿人没有很多钱去花在他们自己生产不了的粮食上。在冬季,蔬菜几乎没有,那就是说饮食多半很差和吃奶制品。 卡尔伏宁说,政府虽然对心脏病的发病率感到不安,但为了保护牛奶业,对进口的素黄油征收重税。 他说那就使得人们更难于少吃牛奶脂肪。大多数人吸烟调查结果还表明,北卡累利阿人有高血压,他们绝大多数人吸烟。 西尔塔宁说:“运动也许不能阻止心脏得病。” 西尔塔宁说,芬兰许多年来一直是心脏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研究表明,芬兰东部,包括北卡累利阿地区在内的人,得心脏病的可能,比这个国家其他地区的人大得多。 研究人员很快发现,头痛、抑郁、晕眩和紧张是通病。
6. 美《新闻周刊》文章:《动脉是如何硬化的?》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七月二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动脉是如何硬化的?》,全文如下: 动脉粥样硬化——即人体的动脉逐渐变狭窄 ——是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有将近九十万人死于这两种病。虽然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在动脉粥样硬化沉积物的形成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却没有人知道这个致命的过程是如何开始的。但是,华盛顿大学的一位病理学家刚刚提出了一项革命性的理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由环境因素——其中包括病毒——触发的,这些因素引起动脉内壁细胞的一种突变。 厄尔·本迪特说,目前最普遍的观点是,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脂肪质和胆固醇渗入动脉内壁而开始的,而那种刺激导致动脉内细胞生产过剩,类似瘢痕组织形成的过程那样。他指出,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动脉粥样硬化的沉积物将由许多细胞群落组成。但是,《全国科学院学报》六月号报道,根据本迪特的研究结果,每个动脉粥样硬化斑点由一个细胞群落组成,它们产生于动脉内壁的一个单一细胞。这说明那个细胞发生了突变。 这位西雅图的研究员根据对生物化学和基因理论的复杂应用,获得了支持这个观点的证据。本迪特解释说,人体细胞核中的X染色体带有一个基因,指挥生产一种叫做G6PD的酶。这种酶可能以“A”或“B”两种形式中的一种形式存在,这要取决于具体的支配基因。本迪特的研究主要是根据这样的事实,即,妇女的细胞中有两个X染色体(男子有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但是在任何既定的女性细胞中,这两个X染色体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的基因在起作用。如果一个妇女带有两种形式都具备的G6PD的基因,那么她体内大约有一半细胞将生产“A”式,另外一半细胞将生产“B”式。 本迪特推论,如果目前盛行的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理论是正确的话,那末从这样的妇女的动脉中取得的动脉粥样硬化沉积物中,将会发现两种G6PD的比例大致相等。但是,事实上,他发现从尸体解剖室的四名妇女的动脉中取出来的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所生产的这两种酶,要么是这种,要么就是那种占明显的优势。他得出结论,这表明一个单一的母细胞在一次突变之后就造成一个动脉粥样硬化沉积物。 本迪特怀疑,病毒、化学物和环境中其他许多因素能够诱发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突变,就象它们被人们认为与触发某几种癌症有牵连那样。事实上,本迪特和他的同事已经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鸡的动脉中辨认出病毒状的粒子。 即使本迪特的理论得到证实,这也决不会排除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是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成因的作用。他认为,动脉壁内一个细胞的突变可能只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第一步。胆固醇、血液脂肪、高血压和与心脏病发作有关的其他一些因素中的任何因素,都能促进突变细胞变为动脉粥样硬化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