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08-04

第 1 版

1. 达卡《假日》周刊文章:《放弃对中国的恐惧》

【本刊讯】达卡出版的《假日》周刊七月八日刊载西拉杰尔·侯赛因·汗写的一篇文章,题为《放弃对中国的恐惧》,摘要如下:    谢赫·穆吉布第一届内阁中的前部长、人民联盟的高级领导人沙姆斯·哈克评论说,在申请加入联合国的问题上孟加拉国“太操之过急了”。沙姆斯·哈克先生的这一谈话是在当地一家报纸的主编为他最近作为总理特使去东南亚和远东国家访问而在全国新闻俱乐部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发表的。这一谈话意味深长地间接提到一项关系到孟加拉国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的重大消息。由于明显的理由,沙姆斯·哈克先生没有明白地说明这件事。    人们当会回忆起,中国去年在安理会上否决了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人们还会回忆起,中国“经过周密的考虑”,“要求”对孟加拉国的申请明确地推迟进行讨论,这表明,在中国承认了孟加拉国以后,提出这一申请就能在联合国顺利通过。    但是,孟加拉国当局不愿听取也不愿理睬这一坦率的劝告或要求,而象俗话所说“公牛闯进磁器店”一样,急急忙忙地力图使这一申请面临或得到我们的对外政策制定人实际计划或盘算得到的结果。人们还应回忆一下,那个时候(当时谢赫·穆吉布·拉赫曼总理正在日内瓦休养)印苏两国在安理会急急忙忙提出接纳孟加拉国的联合提案,实际上是这个精心谋划的把戏的高潮部分。沙姆斯·哈克先生也许是考虑到外交礼貌的缘故,把整个这个行动称之为“太操之过急了”。应当进一步指出,印苏的这一外交手法与其说是为了使孟加拉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还不如说是为了使中国感到尴尬和处于困境。而这“两个朋友”确实以牺牲孟加拉国的利益而得到了好处。    可是,“公牛闯进磁器店”的故事到这里还并不完全。可以详述一下:在一九七二年六月西姆拉协定(这项协定开始了缓和次大陆紧张局势的过程,并且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大国的赞同)以后,据报道中国正在准备承认孟加拉国。象中国通常一样,她要在建立外交关系以前先建立贸易关系来打开僵局。中国提出用比世界市场价格几乎高一倍的价格大量购买孟加拉国的黄麻,同时是用硬通货支付。孟加拉国政府由于既有这笔建议进行的黄麻交易,中国又即将承认而感到非常高兴。但是如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外国迅速予以干预而孟加拉国政府又屈从了这种干预,因而这笔黄麻交易和中国的承认未能实现。    甚至在这笔黄麻交易建议提出以前,就在罗马尼亚承认孟加拉国的行动中出现了中国要给予承认的肯定迹象。    现在,可能没有人能够对外交部在我们的外交关系问题上的想法有很大把握。看来,孟加拉国人民现在总的说来已重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但是我对我们的外交部是没有把握的。坦白地说,人们倒是不能不持怀疑的态度。    人们可以合乎道理地期望外交部重新研究和重新估价一下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中在接纳孟加拉国成为这个世界组织的会员国问题上最近所发表的声明,即:中国并不反对孟加拉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对谢赫·穆吉布·拉赫曼也没有任何偏见。    可是,我们的政策制定人打算如何改写或是完成这个故事,让我们等着看吧。    尽管如此,我们的人民是密切注视着的。

2. 外电报道:金边市内气氛特别紧张

【法新社金边八月一日电】美国空军喷气式飞机今天再次加紧轰炸在这个被围的城市周围的共军。    金边的主要生命线——通往磅逊港的四号公路和通往马德望的五号公路以及湄公河仍然畅通,但是是以政府军的重大损失为代价的。其它一些公路,即通往边境的一号公路和通往三角洲的二号和三号公路在距离首都只有二十二公里的地方就被切断了。    柬埔寨的主要省会也受到同样的威胁,它们都受到控制着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共军的彻底包围。    虽然车队和船队上周给金边运来了重要的补给品,但是这个城市的气氛特别紧张,供电整天中断,电话整天不通,鬼怪式喷气飞机从屋顶上呼啸而过。    【合众国际社金边八月一日电】(记者:弗雷德里克·马克斯)最近的空袭发生在离市区只有二点九公里的巴萨河与湄公河的汇合处。    F—4飞机也从金边以南约四英里的达克茂郊区对巴萨河的对面地方进行了猛烈袭击。    【美联社金边八月二日电】今天获悉,随着战争慢慢地接近柬埔寨的首都,政府的高级官员和富商的约三千名家属已离开金边。    一位人士说,他们已乘飞机去巴黎、曼谷和香港。    【法新社金边七月三十一日电】(记者:洛朗·谢瓦利埃)昨晚到基里隆电影院看电影的大约三百个年轻人倒了霉。    他们从电影院出来走上首都的一条大街上的时候,被斯文地然而是坚决地架上了军事警车,送到一个警察所去检查身份。    随后,他们马上被送进了金边市郊的干宝陆军训练中心——除非他们能够证明自己是免役的。    最近几天来,类似基里隆电影院发生的这样的场面已经使柬埔寨首都出现了一种不寻常的气氛。政府现在认为强迫男人从军已经势在必行。    为了应付八月十五日美国停止空中支持所造成的局面,共和政府至少还要二万名部队。    现在已再次规定公职人员要受军事训练。

3. 共同社评述日美首脑会谈后的日本外交:《对苏和对亚洲外交是焦点》

【共同社东京八月二日电】题:在美苏这个大结构中作出痛苦的抉择,对苏和对亚洲外交是焦点    结束了日美首脑会谈的田中首相,以其“成果”为背景,今秋将遍访西欧、苏联和亚洲各国。这次日美首脑确认的“为世界和平的合作”这条基本路线,将通过这一系列的首脑外交迈出具体的一步。    与世界紧张局势的缓和相适应的所谓“多边外交”揭幕了。但是,国际政治的大结构仍然为美苏双极体制制约的这种状况并未改变。“在一般性地处理对苏、对欧外交的问题上,日美的意见一致。不能拆除过去的结构。”从首相自己这样说也可以清楚今后日本的外交已在这种大结构中定了方向。    可以说是外交上的抉择已被划定范围的日本,在这个框框中如何巧妙地发挥“相应的作用”和推行“自主外交”,今后的对苏、对欧洲、对亚洲的首脑外交是巨大的试金石。    田中首相、大平外相等政府首脑,是把由这次日美首脑会谈而开端的遍访西欧、苏联和亚洲的计划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重视的。    去年秋天日中关系正常化以后,在政治上不得不担负为缓和世界紧张局势的一翼的日本,究竟具体地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和担负什么责任呢?一系列的首脑外交被认为通过首脑们坦率地交换意见来弄清前景。    同号称为最大的“盟国”的美国之间举行的首脑会谈,作为新的日本外交的基础明确地提出了如下三点:(一)日本分担世界的作用与责任;(二)以先进民主国家之间的合作(基辛格设想)为主轴的西方盟国的团结;(三)旨在稳定亚洲地区的合作团结。    可以认为,今后日本的对中、苏、欧、亚外交将受到这个“路线”的强烈制约,今秋以后的首脑外交可以说具有其“试金石”的意义。    特别是政治上的美苏共处体制,正象最近欧洲形势也浓厚地表现出来那样。    如果说“维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现状”成为基础的话,那么,日本的下一个重点目标——对苏外交似乎不得不处在相当严峻的前景之下。例如,因为迫于继收复冲绳而收复北方领土的日本这种“改变现状”的态度,可以说也包含着动摇美、中、苏的政治均势的因素。    作为面临着今后的对苏、欧、亚外交的日本的任务,强烈感到是集中在秋明油田等西伯利亚开发和包括印度支那在内的对亚洲援助等经济方面,这也可能是伴随维持美苏共处体制而来的当然的要求。日本报纸的述评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八月二日刊登该报驻华盛顿记者中村一日的一篇报道:    在田中首相和尼克松总统的为时两天的会谈中,成为重要议题的是,对苏外交的作法。尽管在联合公报中没有具体地涉及到。    在历时大约两小时的第一次会谈中,几乎所有的时间、话题集中于九月末田中首相预定访苏的问题,以及不久前,尼克松总统和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会谈、美苏防止核战争问题。    日美两国首脑在调整对苏外交的意见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关心,是因为苏联的态度将对亚洲的安全带来重大影响。苏联已经提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在日苏首脑会谈时,这也将是一个很大的焦点。日本的态度是,在没有解决领土问题的情况下,是不能参加以维持边界现状为前提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    据透露,在会谈中,田中首相说明了日本政府对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看法。    据说,尼克松总统确认了美国政府支持日本政府关于北方领土立场的一贯态度。同时,就合作开发西伯利亚问题,在合作上,原则上取得一致意见。    另外,作为自由世界的一员,日美双方一致同意在对苏政策上取得紧密联系。至于具体的对苏外交的作法,未必都采取同一步调。可以说,这次首脑会谈,是以“对等的伙伴关系”,进行自主对苏外交的开端。

4. 时事社报道:《中国关心两国的对苏战略》

【时事社东京八月二日电】(对日美联合公报的反应)题:中国对日美会谈持好意的看法,关心两国的对苏战略    香港二日电:总的说来,中国似乎是以好意的眼光看待这次日美首脑会谈的。大概可以说,既然中国当前关注的是苏联,那末日美两国首脑的接触对中国来说,不会成为值得特别提及的不安因素。    中国已和日本建立正式的国家关系,也已和美国建立事实上的外交关系,正因为这样,中国问题从日美首脑会谈的公开舞台上消失了。反倒是中国注视结束了美苏首脑会谈的尼克松总统和十月行将访苏的田中首相在对苏关系上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动向。在这个意义上说,业已发表的联合公报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解答。这一点也许是不能令人十分满意的地方。    并且,对于田中首相提出的亚洲太平洋会议设想,中国也将把它和苏联的亚洲集体安全设想一并加以仔细研究,然后在某个时候作出某种反应。为此,中国现在大概也想了解日美两国首脑在会谈中表明了什么样的见解和展望。今后,中国大概将不断地努力去掌握日本的真意和美国的态度,着重了解它们在这些方面的意图。只是,中国严厉地反对霸权主义,当展望将来在亚洲的日中关系的时候,肯定会要求日本采取相应的慎重态度。

第 2 版

1. 日《每日新闻》社论:《时机不成熟的苏联亚洲安全体系计划》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七月三十一日发表一篇社论,题目是《时机不成熟的苏联亚洲安全体系计划》,摘要如下:    苏联关于亚洲地区的集体安全保障问题即所谓亚洲安全保障设想,最近已成为日苏间的问题了。据传,苏联方面有意把亚洲安全保障问题作为十月初田中首相访苏时的议题。    对于苏联要认真建立整个亚洲的安全保障组织的意图和热情应给予评价。我们也认为在将来迟早定会产生那种维持和平的多边组织。但是,看一看亚洲的现状就可以认为,要给亚洲加上那样一个安全保障组织网,形势还是动荡的,时机也未必成熟。    要说建立亚洲安全保障组织的具体问题,苏联还没有公开谈及任何东西。尽管如此,苏联之所以热心地想要实现这个设想,无非是由于最近的亚洲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譬如越南已经停战,南北朝鲜开始了对话,亚太理事会实际上解体,东南亚国家联盟宣布中立化,等等。    苏联的看法是说,这些变化与军事色彩浓厚的固有的集体安全保障体制不同,是有可能建立非军事性的安全保障体制的重要因素。除了亚洲形势的这些变化之外,苏联在欧洲长期以来一直提倡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设想,在前不久的赫尔辛基会议上提上了具体的日程,也是使苏联具有信心的结果。    但是,如果与以德苏和解为基轴的东西欧洲间紧张局势的和缓的欧洲相比,亚洲的情况则是不同的。在亚洲,虽然局部紧张已有所缓和,但那还是不成熟的。在对外关系上苏联的集体安全保障设想一贯表现出来的“固定现状”的原则到底是否妥当,仍有值得怀疑的一面。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不同,北朝鲜和北越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对苏联设想之所以未作出积极的反应,原因之一也是由于这种情况。    围绕苏联的亚洲安全保障设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同中国的关系。从苏联宣布这个设想的当初开始,中国就一直指责说这是以包围中国为目的的。另一方面,虽然苏联反复强调亚洲安全保障设想不是敌视特定的国家的设想,然而,从中苏间尖锐的对立关系来看,首先不能设想亚洲安全保障设想会被中国方面接受。如果从中苏对立是亚洲新的紧张局势的重要原因这种看法来说,那么也可以论断,只有消弭这种对立,才是确立亚洲安全体制的关键。勿庸讳言,亚洲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中国不参加的安全保障体制,是近乎没有意义的。

2. 美《华盛顿邮报》自莫斯科报道:《苏联的宣传鼓动打击反对同美搞和缓的敌人》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七月三十日刊登罗伯特·凯泽二十八日自莫斯科发回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苏联的宣传鼓动打击反对同美国搞和缓的敌人》。摘要如下:    苏美上月在华盛顿举行的最高级会谈长时间来在美国被水门事件新闻的浪潮所淹没,而这里的官方新闻机构却一直在对这个会谈进行分析。    苏联的评论员一直在忙于证实他们本人对最高级会谈的历史意义所作的预言。他们还一直试图明确区别同西方国家保持较缓和的关系以及在国内放松警惕的任何做法。后者一再遭到排斥。    然而,这里的普通公民看来对有关改善苏美关系的继续不断的谈论感到高兴。许多人显然希望得到些实际利益。    自从一九七二年五月在这里举行第一次最高级会谈以来,在同莫斯科的美国人打交道时出现的官方的干扰和任性的、令人不快的态度大大消失了。苏联人仍然拒绝美国的许多要求,但是他们的态度较委婉。    美国记者也同样感到了气氛的变化。他们现在可以在这个国家到处旅行,遇到的阻碍少一些了,而且比以前也稍微容易接近苏联官员。    对苏联当局来说,一项和解的对外政策看来在国内引起了一系列问题。最明显的是需要对国际政治中发生的剧烈变化提供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这些剧烈的变化使魔鬼扮演了天使,与多年的官方宣传自相矛盾。    这里的一些苏联人士私下承认,有一些公民,包括一些有影响的人,对和解政策感到不太适应。对于在斯大林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个苏联共产党人来说,要他们接受同西德和美国的友好关系是不容易的。    苏联报刊上的文章表面上是描写美国反对和缓的人,但间接是针对上述那些人的。政府报纸《消息报》的高级评论员维·马特维耶夫在对这次最高级会谈进行重要分析时采用了这个方法。    对当局来说,另一个问题是满足公众的如下希望:伴随着缓和而来的应该是改善生活——例如,可以买到包括美国牛仔裤在内的东西。《真理报》首席评论员尤里·茹科夫经常在电视上回答观众的问题。他最近读了一封列车乘务员的来信。    乘务员写道,一位年纪大的参加过战争的退伍军人和一位青年在火车上争起来了。青年说,鉴于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有了改善,把国家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国内生活的时候已经到来了。这位退伍军人不同意,说这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这位乘务员想知道,哪位乘客说的对。    实际上茹科夫说,两人的态度都有可取之处。看来,提的问题比答案更说明问题。    各处都一再说必须在国内继续提高警惕。知识分子抱怨说,在缓和的同时在国内并未放松控制。相反,限制更严了。最近一位作者被提醒说,他自己曾根据如下理论预言过这种情况,即反对在国外搞缓和的鹰派将由在国内采取的强硬路线来安抚。

3. 英国防大臣同美国防部长会谈

【美联社华盛顿八月一日电】英国国防大臣卡林顿勋爵今天开始同美国国防部长施莱辛格举行会谈。没有公布英国和美国国防部首脑讨论的问题。施莱辛格一直在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若干国防部长进行磋商,以促使他们加强常规部队。

4. 谁也没有写过的苏联(四)

当代的如意算盘    因为不懂在苏联社会生活的诀窍,开头是事事都感到不愉快和气愤。    医院走廊的尽头是护士休息室。在这里的护士连我的一点小小的请求——问一下怎样给家里打电话——都说太忙而加以拒绝,可是她却和两三个伙伴向患者借来西方的厚厚的货册,专心一致地看时装,还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亲切”:到那一年的冬天,我已经可以说不少俄语了,自己一个人能够到任何地方去了。有一天,我到高尔基大街的鱼店去。    这天和任何一天一样,店里乱哄哄的。我排在长队的末尾等着,看见陈列柜里有想吃多时的江珧(一种蚌),决定要买。周围的俄国人说:“这种东西怎么能吃呀?一定还是梭鱼好。”但是,青年店员以罕见的高兴的口吻说:“唷,还是太太识货!味道可鲜啦。五公斤三千二百日元,去付款处交钱吧。”    我想,这个青年在实践从前的教导“对外国人要亲切”,我怀着感谢的意思去拿货,他不容我说一声谢谢的工夫就放低了声音向我说:“太太,下次来时请带几支圆珠笔来。”我把东西接过来,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就跑出来了。    开始时,我对什么都有气,但是渐渐地自己也神经麻痹了,我想通了:决没有不要代价的亲切。总之,不管到什么地方去,都要留心不要让车里忘了带伏特加酒、外国烟、圆珠笔和巧克力糖。我家没有伏特加酒的嗜好者,但是经常大瓶小瓶的准备着,以便随时都拿得出来。这已成了习惯。互相帮忙    小费:日本出版的旅行指南大体都写着:“在莫斯科,原则上是不要小费的。”但是实际上,应该改写为“原则上是要给小费的”。我想,这样写对以后访苏的人不是很亲切吗?    坐出租汽车,除非你拉破面子硬要司机找钱,否则司机是不找零钱的。    餐厅也要给服务员十分之一的小费,这已经成了一种定规。苏联的饭店、餐厅、剧场、博物馆,楼下一定设有规模庞大的存衣处。服务员穿制服,留着使人回忆起帝俄时代的胡须,满脸堆着笑,给来客穿大衣;在这里,习惯上也要给小费。    这种小费一传到和服务无关的一般商店,就会和所谓商品的黑市交易联系起来了。在贫乏的消费物资下生活的苏联市民,重视互相帮忙的知己关系。其中,最有力量的是同商店经理的关系。只要你同商店经理在各方面都关系亲密,那么,好货(特别是进口货,而且是西方产品)来到店里,他立即就会打电话通知你。顾客一定要在可能的范围内经常使用给商店经理送礼的办法。    市民似乎过着黑市生活。想起我们在战后的混乱时期,不也是谁都和黑市物资搞得很熟吗?想到这一点,我觉得人民群众是没有罪过的,而不能不同情他们。    小偷:在莫斯科,虽然带手枪的强盗是罕见的,但是,只要没有人看见,就把别人的东西顺手拿走,这种人却多得使人恼火。因此家里的人出去一会儿,也必须一一加锁。丢了东西,如果是钱,那就不用说了,即便是孩子的一只不值钱的皮球丢了,也绝对找不回来。在莫斯科,专营钥匙和锁的店铺什么时候都是顾客满堂。在马路上走的时候如果注意看,就可以看到,学校的门也好,住户的门也好,商店的窗也好,家家户户都上着拳头一般大的挂锁。    有一位日本妇女刚刚来到莫斯科,眼看冬天就要到了,想要买齐大衣和帽子等必要的防寒用品,把所有的现款(连同宝贵的美元一起)都装在经过一番整理的手提包里,乘上拥挤的公共汽车,结果,现款完全被掏走了。她眼看着那个掏了钱逃跑的人的背影,却一点办法也没有,懊丧得不得了。    大人的这种世界当然不会不影响到儿童。我们经常遇到年纪十五、六岁的少年四、五个人结成一伙,死乞百赖地向人讨东西。这种情况和日本战败后,流浪儿童向美国兵乞讨钞票的光景一模一样。这种少年集团出没于莫斯科的任何地方。他们只要看见外国人,就赶快凑近来,用怪声怪调的英语反来复去地说:“给我口香糖,圆珠笔。”    即使不上街去,也经常可以从公寓的窗口看到这种场面。    我参观了莫斯科郊区的高尔克村的纪念馆,这里有一座令人心旷神怡的森林,道路修得整整齐齐,扫得干干净净。前面的一个小山坡上有一片玉米地。我们是八月底去访问的,那时玉米已经成熟了。    我吃惊的是,到这里来参观的一些市民们顺路走进玉米地,掰下玉米塞进衣服口袋,然后走到下边的河边离去了。我走近玉米地仔细一看,靠近道路的地方,玉米已经糟踏得不象样子。    去红场列宁墓的道路两边的枫树下的杂草上扔着电车票和糖果纸。有的苏联人看了这种情形,也说真不象话。

5. 《纽约时报》专文:《华约集团要求欧安会在七三年结束》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八月一日刊登该报记者赫德里克·史密斯从莫斯科发回的一篇专文,题为《华沙条约集团要求欧安会在七三年结束》,摘要如下:    苏联和它的东欧盟国今晚发出了一项新的呼吁,要求在一九七三年年底以前开完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并在最后召开一个东西方最高级会议。    莫斯科的盟国都按照勃列日涅夫的调子发言。    在克里米亚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公报的侧重点,是使勃列日涅夫同西方和解的政策以及特别是他最近对美国、西德和法国的访问的结果得到认可。    公报或苏联报刊关于会议的报道,都没有透露共产党在东西方削减中欧军队这个危急的问题上所持的任何新的立场。    虽然在评论东西方关系的趋势时,总的语调是热情地赞成,但是公报提出了警告:必须对西方反动派致力于“制造不信任和敌对情绪”,“经常保持警惕”。据认为这是一个一般的警告,并力图使好斗的共产党人放心:同西方和解不会牺牲任何基本的利益。

6. 塔斯社报道勃列日涅夫分别会见齐奥塞斯库、泽登巴尔和日夫科夫

【塔斯社辛菲罗波尔一日电】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罗共总书记、罗马尼亚国务委员会主席齐奥塞斯库今天在克里米亚举行了会晤。谈话时,讨论了发展苏共和罗共的关系问题、扩大苏联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在经济等方面的合作问题以及实施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综合纲要各项措施问题。    【塔斯社辛菲罗波尔一日电】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第一书记、蒙古部长会议主席泽登巴尔今天在克里米亚举行了会晤。谈话时,讨论了进一步发展苏共和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兄弟关系问题以及扩大和加深苏蒙全面合作的基本方针。    【塔斯社辛菲罗波尔一日电】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保共中央第一书记、保加利亚国务委员会主席日夫科夫今天在克里米亚举行了会晤。

第 3 版

1. 美报报道:《据认为西哈努克七0年的垮台不可避免》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明星新闻报》七月二十九日刊登该报记者布雷德舍发自西贡的一篇报道,标题是《据认为西哈努克七○年的垮台是不可避免的》,摘要如下:    柬埔寨最近一段历史中的一位关键人物说,美国中央情报局曾鼓励一九七○年推翻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的行动。    但是,山玉成在一次接见记者时又说,“即使(美)中央情报局没有给予帮助,(国民议会)议员们无论如何也会把西哈努克推翻掉的。”    西哈努克长时期来一直指责说,他的被撵下台是中央情报局在幕后策动的,但是华盛顿一直否认这一点。山玉成在谈当时的情况时承认他自己多年来一直是同中央情报局合作的。    山玉成说,朗诺缺乏果断的精神,所以在过去三年中未能提供柬埔寨所需要的那种领导,这是造成柬埔寨目前的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山玉成说,“他不是一个办事认真的人,他没有充沛精力,没有蓬勃生气。”    山玉成是南越的柬埔寨血统的少数民族的一员,他的姓名与其说是柬埔寨人的姓名,不如说是越南人的姓名。他在南越的柬埔寨少数民族中成立和领导了由美国中央情报局指导的军队。    山玉成是在谈到美国对于导致柬埔寨可能落入共产党控制之下的种种情况所负的责任的时候,谈到美国中央情报局同反西哈努克的政变的牵涉和从那时以来的事态发展的。    山玉成说,他没有参加最初策划把西哈努克赶下台的密谋活动。他说,柬埔寨国内的政变组织者们在一九七○年三月以前“至少已策划了三个月”。    他当时在南越。    山玉成说,政变前不久,“有人问我是否能做些事情来出力支持反叛部队。”朗诺的一帮人希望知道是否能使用自由高棉和下柬埔寨高棉人阵线的军队来保卫新政权,对付忠于西哈努克的分子可能引起的任何麻烦。山玉成在谈到这些密谋分子提出的这一要求时说:“中央情报局知道这件事,因为我对中央情报局谈过。”他说:“我同他们商量,他们说干吧。”他说,中央情报局是同朗诺另行策划推翻西哈努克的阴谋的,但是,“那些(中央情报局)代理人不是(支持)我的那些人。”    山玉成还说,在作为政变计划的一部分而要求他的游击队组织帮助的时候,“即使美国人不同意,自由高棉无论如何也是会对西哈努克作战的”。山玉成说,朗诺没有任用“能够惩办腐败的将领而把权力交给诚实、有能力的爱国者的严厉的行政官”。    朗诺优柔寡断,被“一批贪污分子”所包围,“他企图包庇他们,甚至鼓励他们进一步贪污”。    这位当了三十年的叛逆、同美国中央情报局至少合作了十年的六十五岁的政治家在长时间的谈话结束时看上去情绪低沉。    最后,他表示希望越南能够证明出自己强大到能作为一个非共产党国家生存下去。他这样说显然是认为柬埔寨已经丢了。

2. 美国加速向朗诺集团运送军火

【美联社华盛顿八月一日电】由于八月十五日美国应停炸柬埔寨的限期日益迫近,国防部人士说,美国向金边政府运送军事援助的速度增加了一倍。    一个有资格人士说:“我们要向这些人提供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机会。”    在向柬埔寨赶运的军用品项目中,有T—28螺旋桨推进的战斗机、C47货物运输机、155毫米榴弹炮、人员运输装甲车、江河巡逻艇。    有消息说,美国人正在考虑说服南越人派一些军队和飞机去帮助他们的邻居柬埔寨人。    在今年一月签订巴黎和平协定以前,美国向南越赶运了价值千百万美元的装备。    但是,美国对柬埔寨的援助并无这样的限制。美国向柬埔寨提供的军事援助是根据国会批准的一项连续性决议开支的。这项决议允许在制订七月一日开始的这一财政年度的预算时可以继续提供援助。    【法新社西贡八月一日电】外交部长陈文林在《西贡邮报》今天发表的一篇对记者谈话中说,南越政府在“全神贯注”柬埔寨局势的发展以及其对南越的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    他说,在柬埔寨有二十万南越人需要“我们的”保护。    【路透社西贡八月二日电】一位政府发言人今天说,如果柬埔寨首都金边落入共产党领导的叛军手中的话,南越将考虑出兵来保护它自己的安全。    裴宝竹在每天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金边陷落,派南越军队救援柬埔寨的问题就会提出来。现在还不能详谈。”    他说,南越的安全取决于毗邻的柬埔寨的安全。

3. 科威特《每日新闻》社论:《陈词滥调更保险》

【本刊讯】科威特《每日新闻》七月二十九日发表题为《陈词滥调更保险》的社论,全文如下:    目前访问苏联朋友的古奈姆议长大概已听到了埃及总统萨达特最近在亚历山大发表的演说。    我们希望他在苏联的随行人员已把埃及副总统沙菲的讲话转达给这位议长(虽然他们大概没有向他转达)。沙菲在讲话中谈到了苏联和美国在阿拉伯人有史以来遭到的一次最惨重的失败中联合起来发挥的阴谋作用。    沙菲说,“苏联和美国阴谋反对埃及,招致它在一九六七年的失败。”埃及副总统在这个问题上是权威。他对阿拉伯—苏联关系有长期了解,因此自然熟悉底细,并且最有资格做出这种判断。    但是科威特议长似乎不喜欢这样看待事物,同时他又是苏联的客人。也许他是在装模作样,显得只是在看苏联人要他看的东西。    看来这位议长希望加入俄国社会主义者的行列。    看来他已开始敲传统的鼓,这种鼓声多年来一直充斥于阿拉伯的空气中,是在我们一九六七年六月所目睹的这次惨败中消失的,这次惨败的可悲后果仍存在于我们当中。    在某种情况下别的人想称赞俄国人并掩盖他们的真正立场,我们科威特人没有理由这样做,我们认为我们的民族义务是披露事实,并公布事实,这样至少一些人就可以把部分真相告诉给阿拉伯人。    换句话说,我们没有义务去“讨好”俄国人、美国人或任何别人。我们的议长使他本人和我们都卷入了某种看起来并不真实的谈话。    苏联参与了大欺骗,其结果是阿拉伯人按照俄国人的希望和计划遭到了失败。    我们不应当忘记俄国驻开罗大使在凌晨把纳赛尔总统叫醒并告诉他:“约翰逊说以色列人不会进攻你们。你们自己也不要发动进攻。”    纳赛尔相信了这个“友好的”欺骗,结果反而在仅仅过了二十四小时之后的六月五日拂晓,遭遇到了以色列的雨点般的炸弹和子弹的袭击。看来科威特的议长把一切都忘了,现在已开始唱一种俄国人喜欢听的调子,虽然认识到这个调子大概是虚假的。我们认为,议长用陈词滥调和一般说法更为保险。

4. 科威特国务大臣说:古奈姆称赞俄国人只是他个人的看法

【本刊讯】科威特《舆论报》七月三十日报道:负责内阁事务的国务大臣阿卜杜拉—阿齐兹·侯赛因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关于国民议会议长古奈姆在莫斯科的谈话的问题时说:    “古奈姆称赞俄国人所谓支持阿拉伯事业的这番话只代表他个人的看法。”

5. 美驻金边大使斯旺克到曼谷

【美联社金边八月一日电】美国大使斯旺克昨天飞离金边到曼谷。大使馆发言人说,他将离开两天去休息和治牙。    【法新社曼谷八月二日电】他侬·吉滴卡宗总理昨天会见了美国驻泰国大使伦纳德·昂格尔,并且说鉴于对柬埔寨的轰炸即将停止,美国已依据泰国的要求答应再给泰国一些军事装备。    总理说,昂格尔表明在各基地上的军事装备中的一部分不再需要用于对柬埔寨轰炸以后,美国将把这些装备移交给泰国。

6. 日本官房内阁调查室刊物载文:《日美安全条约和美军基地问题》

【本刊讯】日本内阁官房内阁调查室出版的《调查月报》一九七三年第六期登载一篇题为《日美安全条约和美军基地问题》的文章,摘要如下:    认为继续维持日美安全体系在日本和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上依然具有存在价值的意见增强了。许多人认为,这是稳定围绕日本的国际形势的方向。对国际形势的现实的认识概观一下过去一两年来的国际形势,可以说的确是加强了缓和倾向。    然而,我们必须回到现实上来认识的是,国际间会谈或外交谈判之所以获得成功,其背景依然是相互之间主要靠军事力量取得了“均势”这样一种严峻的现实。    看来最需要注意的是苏联的行动。近几年来对中苏边界方面明显地增加兵力,以及在西太平洋、印度洋地区明显地扩张海军力量,使人们对苏联今后的对外意图感到不安,成为国际上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总之,不能把现实的国际形势看成是单纯的紧张局势的缓和,缺少对其基础,即力量的均势状态的现实认识。日美安全条约的意义日美安全体系不仅是形成我国安全政策骨架的重要问题,而且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调,并且在决定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向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当前的国际形势为基础,考虑到将来的国际关系的进展,去研究维持日美安全体系的意义,大凡可以认为有下列三点。    第一个意义是,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局势,在今后的世界形势中,命中注定要同美国等许多自由国家一道,在所谓“海洋性”国家群中继续发展下去,这是了如指掌的。关于“海洋性”的定义,主要是以自由、平等和开放性等为根本的政治理念,具体地就是以民主和尊重基本人权,国际上的互相依靠等为中心的行动原理。    我国经济不仅百分之百地利用海洋的交通线,而且没有自由、平等和开放性这样的政治理想和国际协调或互相依赖等海洋性的行动原理,对外活动就一天也不能持续下去。    第二个意义当然是日美安全条约对我国的安全作出了贡献这一点。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冷战时代的国际动荡形势中,我国能够维持和平与独立,在经济上实现巨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安全条约,这个现实是不容否定的。    日美安全条约的第三个意义是这个条约为维持远东的和平与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外交措施促使紧张局势的缓和的政策当前在远东地区也被采用了,维持军事力量的均势是政策的基础。驻日美军基地的一些问题如上所述,日美安全条约具有的当前意义是极大的。然而要想今后长期地维持这个条约,在运用和分摊责任方面就出现了一些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些问题大体可分为下述两种问题。第一是在履行这个条约时,必须更加尊重两国的对等性。第二是期望在处理驻日美军基地上双方都没有错误。    必须给予考虑,不要因基地问题这个次要纠葛而使日美安全条约这个在大局上给我国带来利益的体系受到损害。    但在现实中,基地的机能有助于“日本的安全”的地方很多。通过把美国军事基地设在日本领土上,使美国对日本的防卫义务效果更可信赖了。    如果没有安全条约,我国就不能不作非常不利的选择:是无视宪法上的限制,被迫拥有更强大的军备呢,还是作为一个极端弱小、只有自卫力量的弱小国家而处于容易遭受外国干涉或介入的不稳定的状态呢?不论是哪一种状况,都会因日本而破坏远东地区目前这种稳定均势状态,要维持亚洲地区的和平就会更加困难。    总之,日美安全条约和随之而来的驻日美军基地的存在使我国有可能把自卫力量的界限维持在目前这样比较低的水平上。为了不处于必须迅速增强自卫力量的国际环境,我国也必须容许日美安全条约及其所需要的美军基地的继续存在。

第 4 版

1. 时事社报道:《关于日中航空协定周总理要求提出日本方面的具体方案》

【时事社东京八月二日电】题:关于日中航空协定,周总理要求提出日本方面的具体方案,河野团长转达了政府的方针    北京二日电:中国周恩来总理二日下午四点四十五分在北京市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体育协会访华团的河野谦三团长(参院议长)时,就日中航空协定说:“很了解日本的情况,希望日本提出具体的方案。”    这番话是回答河野议长的讲话时说的。    河野议长说:“虽然日中航空协定谈判推迟了,但是在我访华之前同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进行了会谈,政府的方针是丝毫不改变去年的决定(日中联合声明)。”    周总理迄今一直对于访问了中国的日本有关人士说“希望赶快签订”悬而未决的日中航空协定,催促日本政府作出决断。虽然周总理这天的讲话仍然是在过去讲话的延长线上,但是可以认为,周总理很了解日本国内存在着强烈主张维持日台航线现状的巨大势力这种困难的情况。他要求“日本提出具体的方案”。这使人感到一种比以往多少灵活的姿态,暗示了中国想“善意地研究”日本方面的方案。    另外,周总理就田中首相访美说,田中总理好象认识到了日本和美国是对等的。他进而说:    (一)众参两院议长邀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访问日本一事,要在人民代表大会常任委员会上决定,我认为时期最好是在日本国会开会期间;(二)台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年迈体衰,只不过想从日本得到经济援助和从美国得到军事援助来苟延残喘而已。

2. 英《泰晤士报》文章:《毛主席寻求非洲的友谊》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七月三十一日发表戴维·博纳维亚三十日发自北京的一篇报道,标题是《毛主席寻求非洲的友谊》,副题是《中国试图通过根据宽厚条件安排的小型援助工程增加影响》,摘要如下:    毛主席昨天会见刚果总统恩古瓦比一事已被用来强调中国和独立的非洲国家日益增加的联系。    刚果是中国的老朋友,与马里(毛主席最近接见了马里国家元首)和几内亚的地位相同。    毛主席今年还会见了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和喀麦隆总统阿希乔。    在结交象扎伊尔这样有影响的新朋友的同时,对北京来说重要的是不给人们留下这样一种印象:它忽视了曾帮助过它的那些朋友。    台湾政权——它曾如此拼命地通过援助计划结交了非洲朋友以便让他们支持它在联合国的地位    ——已经失败。    中国通过与赞比亚的联系和坦赞铁路的建设把自己的影响扩大到中非腹地。它把将近二百名坦桑尼亚人和赞比亚人训练成为铁路工程师的作法是中国政策的一个重要例证:援助的条件应当是宽厚的,即使援助的规模不大。    中国对非洲的政策今天集中在同各国政府建立友好关系和宣传中国关于经济发展的主张,而不是倡议进行革命斗争以建立更左倾的政权。    喀麦隆总统阿希乔四月曾说,中国的发展形式“和喀麦隆采取的措施完全一致”,即优先发展农业。    中国在非洲的援助项目除坦—赞铁路外,一般数目都小,但是经过很好的选择的。    还设想了开辟一条同坦桑尼亚联合经营的航运线,医疗援助小组是争取非洲对中国友好的有利办法。    在执行这个政策时的唯一例外是罗得西亚和葡属非洲(中国在那些地方公开支持武装叛乱)及南非(北京对它显示出一种相当于它对以色列的那种敌对态度)。    南非武装斗争的高涨及由于所谓的维里亚穆屠杀而进行的大肆宣传为中国提供了把革命理论付诸实施的重要领域。    在中国看来,莫三鼻给和罗得西亚是正统的解放战争,这说明了为什么一个同世界这部分的传统联系一直很少的国家的报纸要对它们如此大肆进行宣传。

3. 共同社报道:《正式决定由植村等人组成访华经济代表团》

【共同社东京八月一日电】题:正式决定由植村等二十一人组成访华经济代表团    经团联一日正式发表了曾经成为悬案的以经团联会长植村甲午郎为中心的财界“访华经济代表团”的成员和日程。    据宣布:该代表团以植村会长为团长,由关西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芦原义重、日本兴业银行顾问中山素平、中部日本电力公司总经理加藤乙三郎、松下电气公司总经理松下正治等包括关东、中部日本和关西的财界首脑二十一人组成。    一行将于九月一日出发,九月十日回国。这样便在日中恢复邦交一年后,实现了由东西财界首脑和没有访问过中国的年轻的财界人士组成的别具一格的访华团。    据财界人士说:“这次访华是为促进今后的日中经济交流而进行的礼节性访问,没有特别具体的议题。”    然而,邦交恢复后已过一年,日中间的经济问题已经到了进行实务会谈的阶段,所以可以认为,一行将就今后日中间的经济交流、技术交流和资源问题等同中国方面的有关人士交换意见。据财界人士说,在这次访华中,能源资源问题,其中包括扩大进口中国原油以及以财界为中心进行的开发西伯利亚问题将成为谈判的焦点。

4. 塔斯社报道:《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闭幕》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二十三日电】题: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闭幕    第八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今天闭幕。这一举世最有代表性的电影节吸引了将近九十个国家的电影大师。    今天,故事片、短片和儿童片评奖委员会在俄罗斯饭店的中央音乐厅宣布了优胜者名单。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二十三日电】题:莫斯科电影节获奖者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金奖被授予保加利亚、苏联和美国的电影工作者。    获得这一最有代表性的世界电影集会的最高奖励的有:苏联影片《自由    ——这甜蜜的字眼》(导演扎拉基亚维丘斯)、斯坦莱·克雷默(美国由于影片《俄克拉何马的原貌》以及他对发展世界电影艺术所作的人道主义贡献而获奖)、保加利亚影片《爱情》(导演斯塔伊科夫)。    评奖委员会颁发了三项特别奖:它将此奖授予南斯拉夫电影史诗《苏捷斯卡》,以褒奖这部优秀的反法西斯影片;授予墨西哥影片《在那些岁月里》,以褒奖这部优秀的反帝影片;授予意大利影片《马提奥蒂谋杀案》,以褒奖这部优秀的政治影片。    三项银奖被授予影片《绑架》(法国)、《哥白尼》(波兰)、《照片》(匈牙利)。    陈江(越南)和英格里格·瓦尔敦(挪威)被授予最佳女演员奖。塞尔希奥(古巴)和奇希克瓦泽(苏联)被授予最佳男演员奖。    评奖委员会给影片《出卖的日月》(捷克)、《家,可爱的家》(比利时)、《树苗》(苏联)、《土基—布基》(塞内加尔)、《爆炸》(罗马尼亚)等授予奖状。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二十三日电】题:莫斯科电影节科技片与纪录片比赛结果    越南、意大利、哥伦比亚三国的电影工作者成为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优秀新闻纪录片奖获得者。    费戈·格雷戈雷蒂和弗拉迪米尔·切尔特科夫的政论影片《工厂里的死亡》叙述了意大利工人的恶劣劳动条件。那些企图只身去为富裕生活而奋斗的掏金者的艰难遭遇,是哥伦比亚导演阿尔弗雷德·桑切斯的影片《黄金愁》的主题。评奖委员会还授奖给拍摄影片《通往章山之路》的导演苏光,以褒奖他“在困难的战争条件下进行大胆勇敢的实地电影摄影”。    丹麦《红色的太阳》和大不列颠《潜流》电影工作者的作品被誉为短片比赛的优秀科普片。    这两部影片描写了保护环境的题材。    苏联导演索鲍列夫由于影片《赴汤蹈火的人们》“成功地处理了人为保护大自然而斗争的主题”而荣获评奖委员会的特别奖。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二十三日电】题:莫斯科电影节儿童片获奖者    意大利电影工作者    ——影片《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成为第八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金质奖章获得者。    银质奖章分别授予伊朗、波兰和苏联的电影工作者。获得这些奖励的是苏联影片《句号,句号,逗号》(导演是亚历山大    ·米塔)、波兰影片《这个冷酷而无用的年轻人》(导演涅斯费捷尔)和伊朗影片《旅行》(导演巴赫劳·贝扎伊)。    铜质奖章被授予罗马尼亚影片《水苣荬》(导演鲍斯坦)和捷克影片《六只狗熊和小丑齐布尔卡》(导演利普斯基)的作者们。

5. 塔斯社介绍参加电影节的几部故事片

苏联影片《自由——这甜蜜的字眼》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十九日电】苏联影片《自由——这甜蜜的字眼》今天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比赛中放映获得成功。    这部影片由导演扎拉基亚维丘斯在莫斯科和维尔纽斯(立陶宛)两家制片厂拍摄。它的情节是根据三位民主主义者议员逃出某个拉丁美洲国家的监狱的故事编写的。    《文学报》指出,扎拉基亚维丘斯是用政论性社会戏剧体裁拍摄的这部影片。在这部作品中表现了伟大的性格,尖锐的重大社会意义的冲突。导演在影片中大胆地将心理电影和惊险电影的成分结合起来。影保加利亚影片《爱情》【塔斯社莫斯科七月二十三日电】金奖今天被授予保加利亚导演斯塔伊科夫,以褒奖他的影片《爱情》。报界一致将该片评价为保加利亚电影艺术的成就。青年的生活,他们在社会上寻找自己的位置、自己适合的事业等方面都有趣而显明地反映在这部影片中。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十四日电】《爱情》是斯塔伊科夫的处女作。这位导演为了提出目前使他的同龄人感到不安的一些问题,而采用了卡拉西麦奥诺夫的同名小说。意大利影片《马提奥蒂谋杀案》【塔斯社莫斯科七月十七日电】意大利演员里卡尔多.库基奥拉说,我深信每个演员作为社会的成员都不能超脱于激动人类的问题之外,不能超脱于政治。他说,每个演员对于他周围发生的事件要负政治责任。库基奥拉今天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意大利代表团的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了意见。在记者招待会上放映了影片《马提奥蒂谋杀案》。库基奥拉在这部影片中塑造了安东尼.葛兰西的形象。他说,他久久地、仔细地研究历史资料,同葛兰西的同代人谈话,为的是尽可能完美地、正确地把这个杰出人物的形象和他伟大的精神揭示出来。    影片导演弗洛列斯塔诺·万基尼说,他采用与杀害马提奥蒂有关的意大利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是为了使社会相信,早在二十年代中期,本来是可以阻止法西斯分子在这个国家执政的。南斯拉夫影片《苏捷斯卡》【塔斯社莫斯科七月二十日电】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是影片《苏捷斯卡》的题材,这部影片今天在莫斯科放映。南斯拉夫电影工作者用这部片子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故事片比赛。    影片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斗争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页,当时,两万名南斯拉夫爱国者为抵抗十二万人的希特勒军队而投入了众寡悬殊的战斗,并赢得了胜利。    苏捷斯卡河是一条不大的河流,这场浴血大战在这里持续了四周之久,这条河流已成为人民奋不顾身的勇敢精神、坚忍不拔,以及他们战斗到底的决心和为自由而献身的决心的一个象征。影片是在战斗发生地点拍摄的,参加拍摄的有老战士——从前的游击队员。影片由杰里奇编导。扮演铁托的是美国演员理查德。伯顿,他是莫斯科电影节的来宾。希腊作曲家捷奥道拉基斯为影片的音乐作曲。波兰影片《哥白尼》【塔斯社莫斯科七月十八日电】我们在摄制影片《哥白尼》的时候,力求避免对伟大的科学家作传统形式的传记。而是决定揭示这样一个主题——人和时代,科学和社会。我们也想表现哥白尼的科学业绩在世界文明史上的意义。今天耶娃·佩捷莉斯卡娅对记者们谈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