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06-28

第 1 版

1. 蓬皮杜同勃列日涅夫举行会谈

【法新社巴黎六月二十六日电】蓬皮杜总统和苏联党首脑勃列日涅夫今天举行了将近七小时的会谈,在这位苏联领导人访问美国期间签订的历史性协定以后,研究了四个主要问题。    法国总统发言人马歇蒂说,其中之一是越南问题,他们一致认为,可以很快取得和平解决。    另外三个问题是中东、关于安全和合作的赫尔辛基会议和减少武装部队问题。    关于中东,这位发言人说,蓬皮杜总统和勃列日涅夫一致认为,目前,“取得解决办法有很大困难”。马歇蒂说,他们完全同意需要使赫尔辛基会议“尽可能有效和具体”。但是,在尼勃会谈中,没有谈及举行东西方最高级会议的建议。马歇蒂说,两人都解释了对减少武装部队的态度,又说:“看来,并没有显著的进展。”    马歇蒂在第一天会谈结束后不久在记者招待会上讲话时引用蓬皮杜总统的话说,会谈是“非常积极和非常建设性的”。    记者问这位法国领导人是否因会谈而感到放心了,马歇蒂说,“总统没有担心,因此无需放心。”    勃列日涅夫向蓬皮杜总统全面地谈了他同尼克松会谈的情况。    他对蓬皮杜说,会谈“无疑标志着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但是它们不会作为目标或者作为后果而使美国和苏联为它们的伙伴或其他国家作出决定”。    马歇蒂说,这位苏联领导人强调他特别重视法国在欧洲和世界的政策和立场。他说,蓬皮杜总统则强调定期进行最高级接触的重要性。这位法国领导人对他的客人说:“世界上正在发生的重要变化的规模和速度使各国领导人经常进行接触,在接触中,坦率地交换意见是使其产生效果的一个因素。”    在两次会议期间是一次午餐,勃列日涅夫在祝酒时说:“危险的紧张和冷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说:“我们正在进入和平和合作的时期。”    【合众国际社法国朗布依埃六月二十六日电】(记者:乔治·西贝拉)爱丽舍宫的一名发言人说,蓬皮杜认为,会谈是“非常建设性的和非常积极的”。但是他说,法国仍然反对维也纳会议。马歇蒂说:“这是有分歧的问题之一。在这样的全球性讨论中,可能还有其他的分歧。”    勃列日涅夫解释说,他在美国的会谈“仅仅意味着在正在变化的国际关系中跨出了新的一步。”    这位发言人说,在其他问题上:    ——“两位领导人一致认为,使越南问题得到肯定的和平解决是很有可能的。”    ——在法国反对维也纳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会议的问题上,分歧依然存在。法国认为,不应在集团之间举行裁军会谈。    ——没有讨论举行东西方最高级会议来结束赫尔辛基会议的可能性。法国的看法是:只有三十四个参加国一起才能作出这种决定。

2. 《勃列日涅夫继续扮演和善的巨人的角色》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二十五日刊登查尔斯·哈格罗夫从巴黎发回的一篇文章,题为《苏联领导人为什么要花费两天时间同蓬皮杜总统会晤,勃列日涅夫先生继续扮演和善的巨人的角色》,摘要如下:    勃列日涅夫先生定于二十五日抵达巴黎,他是刚刚同尼克松总统加强了友谊之后来的,而且在巴黎看来,是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又一次较为令人吃惊地显示它们未同欧洲人商量而议定了分担对世界安全的责任——特别是对欧洲安全的责任——之后来的。    诚然,勃列日涅夫特地在他返回莫斯科的途中到巴黎访问两天,正是为了消除这样一种印象:在华盛顿和戴维营举行的会谈似乎是开了另一次雅尔塔会议。    对勃列日涅夫来说,二十六日和二十七日在朗布依埃城堡秘密地举行只有翻译在场的六个小时的会谈是不够的,不足于消除他的法国主人的成见。一种奇怪的自相矛盾的现象是:看起来好象俄国十分尊崇法国在欧洲以及在欧洲与美国之间的特殊作用。蓬皮杜总统将欣然接受俄国对他的国家的作用的这种尊崇以及他的客人的讨好的言行。这有力地表明:即使是象法国这样的第二流的大国,当它知道它要什么和它走向何方的时候,它能够在大国的关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蓬皮杜比他的前任更清楚地感觉到并且更坚定地声明“法国是西方联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美国的一个朋友和盟国。这并不妨碍法国同俄国和东欧国家建立良好关系。但这种关系必然是不同类型的关系。法国准备允许俄国人把它当作在防备德国方面可以承担部分责任的国家。’它在维持中欧现状方面有同样的利害关系。它不准备支持俄国关于在中欧裁减军队和建立一个中立区的计划。勃列日涅夫将会发现,蓬皮杜总统反对在维也纳举行的共同均衡裁减军队谈判的态度将是与他在明斯克会谈中所持的态度一样强硬。外长米歇尔·若贝尔上星期在国民议会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欧洲防务和安全问题将在一九七三年的一切国际谈判中占次要地位,也许占显著地位。为了防备美国从欧洲撤走部分军队这一天的到来,法国现在对组织西方防务的关心越来越大。自从米歇尔·德勃雷离开国防部以来,法国同英国的接触扩大了,并且共同研究了建立一个欧洲军事体系的问题。    虽然俄国不断加强它的军事力量,但是它设法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无害的大国。这使蓬皮杜总统对俄国最终意图所抱的戒心更大了。他担心的是这样一种前景:苏联军事力量不受任何挑战地在欧洲造成威胁的日子也许不会太遥远。据说,他正在考虑建立一种不包括美国、但同美国有联系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英国是该组织的成员,他已对德国人施加巨大的压力,压他们拒绝削减欧洲国家的军队。勃列日涅夫正是在这种大有变化的情况下来巴黎的。这是一箭三雕的行动:从魅力方面来说,他要争取蓬皮杜总统赞成苏联的裁军主张;从恢复元气方面来说防止法国滑到象英国那样的国家的阵营中去,那些国家在反对俄国而维护欧洲利益方面的态度是太僵硬了;从搞平衡来说,对于德国在政治上取得的新地位向法国作出补偿。除了最后这一点之外,就其他两方面来说,他来得太晚了。

3. 外国报刊通讯社报道:各国对美苏会谈的反应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六月二十六日刊登了世界各国对美苏首脑会谈的反应,摘要如下:东南亚各国的反应:《朝日新闻》记者渡边二十五日发自新加坡的消息说:通过一周的美苏首脑会谈,在防止核战争协定以及促进两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然而,东南亚各国却对它冷眼相待。垄断核武器长距离运载手段的两个超级大国,商定防止核战争这是受到欢迎的。但是,可以说,东南亚各国对此仍感到不安,因为它本身不能保障世界和平。    去年五月,正是美机激烈轰炸河内周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这次勃列日涅夫总书记访美时,美机对柬埔寨继续进行了轰炸。美苏首脑对两国之间迫于解决的问题进行最重点的会谈,这是当然的。但是,对东南亚各国来说,对这个过于明显地以美苏两国的利益为中心而进行的“最高会谈”,抱着警惕之心。    对这一地区的各国来说,最大的重要问题是消灭战争。然而,他们认为,美苏首脑会谈,对这样“小的”问题几乎没有表示关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担心一九二八年巴黎停战条约的重演。    东欧的反应:《朝日新闻》记者津岛二十五日发自巴黎的消息说:对东欧地区来说,这次勃列日涅夫的美苏接近的速度之快,倘若是表现了苏联最高首脑们的倾向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重大问题,即苏联会给同东欧各国的相互关系和对内政策带来如何的反响?首先,对内方面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即现在在东欧推行的对意识形态的封锁如何同开放性的勃列日涅夫相吻合。当然,苏联对整个东欧的外松内紧的倾向,在勃列日涅夫访美以后也不会动摇。东欧感到新的不安的是勃列日涅夫的“和解”速度超过了想象,而且对内的意义也未加充分地说明。    东欧各党对在“丰富的社会主义体制”下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都感到棘手。当今东欧的青年,已不象过去的先驱者那样,他们对社会主义已缺乏热情。东西方接近及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虽然是同西方对话时经常纠缠的问题,然而,东欧感到,在美国的勃列日涅夫,把这个矛盾比预料还要快地使其表面化了。埃及的反应:《朝日新闻》记者艺特二十五日发自贝鲁特的消息说:埃及最有影响的报纸,二十五日对美苏首脑会谈一齐表示不满。代表性的报纸《金字塔报》发表社论强烈谴责美苏对中东问题所持的消极态度。社论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没有认真地想解决中东危机。我们对美苏首脑会谈没有抱多大希望,这是事实。然而,尼克松、勃列日涅夫两首脑,没有承认中东危机孕育着发展成美苏之间直接对抗的危险。没有想到(美苏)对中东问题采取如此消极的态度。”    法国【法新社巴黎六月二十五日电】法国人对尼克松总统和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关于就欧洲安全问题举行东西方最高级会议建议的反应采取谨慎的态度。法国权威人士说:“这涉及到三十四个国家,它们必须表示自己的意见。必须等一等才能发表意见。”    关于在勃列日涅夫—尼克松会谈期间签署的各项协定,法国官方人士的反应也是同样谨慎的。    关于这两个超级大国避免核战争的协定,法国权威人士的反应是,它是“重要的”,是符合“这两个大国若干月来所奉行的政策的”。但是,此间首先认为它是“一个表明意图的声明,还有待于通过事态发展的检验来作出判断”。法国的观点仍然是:只有“普遍的,有控制的裁军”,才能提供一个真正的解决办法。    这些人士还强调指出,是勃列日涅夫主动要同蓬皮社会晤的,在他六月十六日启程赴华盛顿以前就作了安排,不过是在六月十七日才正式宣布的。    英国【法新社伦敦六月二十五日电】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在这里说,尼克松总统和苏联党的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之间达成的协议“似乎充分考虑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他成员国的安全利益。”    他接着说:“已事先得到美国政府关于这项协定的条款的通知”。    观察家们说,这位发言人的讲话表明对美苏最高级会谈的结果是满意的,如果不是感到松了一口气的话。    日本【共同社东京六月二十六日电】题:大平外相说,欢迎美苏互利关系的进展    大平外相在二十六日的内阁会议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美苏联合公报发表了下述谈话:    一、美苏两国从单纯的和平共处向前迈进了一步,互利关系将取得进展,这是非常值得欢迎的。我希望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安全负有重大责任的这两个国家的互利关系取得进展,以便给予这些方面带来好影响。    二、互利关系这样在世界上固定下去是可取的。我认为,我国(外交政策)也将因此而出现易于进行的局面。并且,在安全保障问题上也将能够用心周到地维持并推进其现有结构,这也可以给予赞扬。    三、中国正在通过美中关系的改善和日中邦交正常化,试图采取一种现实的姿态,我认为今后也将这样做下去,不会成为阻止美苏协商的因素。

第 2 版

1. 外电评尼克松勃列日涅夫会谈结果

美联社说美苏联合公报强调一致和抱有希望的方面,同时掩饰了分歧;法新社说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肯定了两个超级大国的习性    【美联社加利福尼亚州圣克利门蒂六月二十五日电】美国和苏联今天在历时一周的最高级会谈的末了共同保证谋求新的武器限制,鼓励在柬埔寨实现和平,发展贸易,并促进东西欧问题的早日解决。    在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取道巴黎回莫斯科的时候,他和尼克松总统发表了一个三千四百字的公报,宣布美苏就更严格地限制战略进攻性核武器达成协议的前景是良好的。    这个十七页的文件总结了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在这里以及在华盛顿和戴维营举行的会谈,也提出了美国、苏联和欧洲的领导人举行一次超最高级会议的可能性,以谋求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按照逐渐衰退的冷战方针使欧洲处于分裂的那些问题。    这项公报虽然没有包括什么大的令人意外的东西,却强调了取得一致意见和抱有希望的方面,同时掩饰了实现中东问题的解决这样一些方面的分歧。    【法新社加利福尼亚州圣克利门蒂六月二十五日电】美国和苏联今天建议在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最后,举行一次大型东西方最高级会议。    公报只谈到了“在中欧共同减少军事力量和军备”,而不是“共同均衡”减少,而后者曾经是美国所要求的。    关于中东,“双方都表明了对这个问题的态度”,观察家们认为,这意味着双方的态度是不同的。双方只是同意呼吁以色列—阿拉伯冲突得到解决,尊重那个地区的所有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考虑到巴勒斯坦人的正当利益。他们保证尽他们的一切努力来达到这个目的。    公报的大部分内容涉及美国和苏联“互利”关系中取得的进展。    【法新社加利福尼亚州圣克利门蒂六月二十四日电】(记者:克洛德·穆瓦齐)今天在这里结束的苏美最高级会议,大大加强了这两个核超级大国之间的和缓。    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日益扩大的一致之处    ——这使其他一些首都感到有些不安——在过去一周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两国本周签署的九项新协定和两项贸易协定已使它们之间的双边合作加强到这样的程度,以致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说它完全改变了战后国际关系。    两国通过了避免核战争的共同行动准则,从而确认了它们对维护全世界和平的特别责任。    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同意明年在莫斯科举行另一次最高级会议,从而表明他们的会晤将成为国际事务中的常事,他们之间的个人关系现在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两位领导人以及他们的发言人多次说过,在他们举行最高级会谈期间,对世界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达成了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    像俄国人一样,美国人也设法使他们各自的盟国放心,对它们说,这项协定将不会改变美国承担的义务。    但是此间观察家认为,许多国家仍然认为这项协定肯定了两个超级大国的这种习性,就是每当发生世界危机而牵涉到它们的利益时,它们就会聚会在一起。    尽管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公开表示满意,但是人们仍然感到两位领导人在为印度支那问题寻找一个最后的解决办法方面没有取得很多进展,在中东问题上取得的进展则更少得多。    最后,显然,勃列日涅夫从尼克松总统那里没有得到他在迅速发展经济关系和实现在这个领域的重大的合作工程方面所谋求得到的所有保证。    从尼克松方面来说,他不能放手地干,因为勃列日涅夫要求的让步要由国会通过,而国会要求给苏联犹太人以自由作为交换条件。    勃列日涅夫的首次美国之行不是一个争取人心的胜利,由于担心美国犹太人举行敌视性的示威,勃列日涅夫未能进行旅游,也未公开露面。

2. 《法-----苏:一次辅助最高级会谈》

【本刊讯】法《战斗报》六月二十五日发表一篇社论,题为《法—苏:一次辅助最高级会谈》,全文如下:    法国的不安是随着苏—美最高级会谈所取得的成功而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蓬皮杜和勃列日涅夫的巴黎会晤(它的宣布在上周初曾引起轰动),今天代表着不好的预兆。法国政府对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直接对话所不断抱有的保留态度已得到非常明显的证实:目前,欧洲没有参加任何决定,而是服从于别人的决定。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欧洲其他国家政府,特别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的姑息造成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在搞一种微妙的双轨外交,这种外交使它不能与莫斯科发生冲突,因为它可以期待莫斯科为德国的前途做出重大让步;这种外交也不能使它让美国感到不快,因为美国继续在安全和贸易两个方面维持着它的日常生活。    法国既对东方无所求也对西方无所求,这使法国能够极为明智地看到被动性给欧洲带来的各种危险。因此它坚持要把东—西方巨大争执中的一、两个问题冻结起来。怀着造成对话和不断改善这种对话,以便使欧洲安全事业不被置若罔闻的期望,蓬皮杜邀请了勃列日涅夫,以便对他说,他不会接受“苏联式的和平”。我国不参加欧洲裁军会议就是一个交换条件。勃列日涅夫需要证明苏联的良好愿望。法国政府要求切实的双边裁减,而不是一种可能导致东西方军事力量不平衡的诡计。    根本的问题是蓬皮杜的信誉问题。他必须对付联合起来的美国和苏联,而只有他得到美国人的支持时,苏联人才能认为他的立场是令人信服的。在关于裁军的所有问题上,勃列日涅夫是直接同华盛顿谈。因此为了使法国是有效的,就必须使尼克松把任何可能的协议都征得法国的同意。然而,克里姆林宫并不是不知道我们同美国的关系的状况,因此蓬皮杜可能只会从勃列日涅夫那里得到一些形式上的保证,而以后的事态发展结果可能与此背道而驰。

3. 合众社报道:法国政府官员说美苏签署的一系列国际协议对法没有约束力

【合众国际社巴黎六月二十五日电】(记者:乔治·西贝拉)政府官员今天说,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签署的一系列国际协议对法国没有约束力。他们说,法国仍然处在所有国家集团政治之外。    这些官员说,只有在三十四国关于欧洲安全的赫尔辛基会议取得积极结果的情况下,法国才同意举行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在他们今天的联合声明中所建议的东西方最高级会议。    这些政府官员直截了当地说,法国没有接到美国和苏俄关于它们上星期五在华盛顿签署的保持世界和平的核协定的通知。    这些官员对蓬皮杜总统准备同勃列日涅夫举行一天半会谈的时候,华盛顿和莫斯科都没有把详细情况通知法国一事表示沮丧。    官员们说,法国当前主要关心的是防止美苏达成任何将导致共同从中欧撤出军事力量的协议,从而在一个高度敏感的地区造成危险的真空。    官员们说,蓬皮杜将告诉勃列日涅夫:法国反对华盛顿和莫斯科发起的不会导致彻底销毁所有核武器及其运载手段的任何东西方裁军谈判。

4. 塔斯社社报道:《〈消息报〉记者评勃列日涅夫访美 》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二十五日电】题:《消息报》记者评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访美    世界可以松一口气了。它的希望实现了。《消息报》报道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访美的三位记者写道,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在多小时的会谈中所制定的一系列使人产生深刻印象的文件本身就说明了问题。苏美良好关系应该成为世界政治的真正因素。无论是我们两国、甚至是全世界人民过去从不曾有过机会指靠这一强有力的因素。现在这个因素开始起作用了。    《消息报》记者们接着写道,不仅可以有充分理由谈论苏美看法相同的基础,而且也可以有充分理由谈论正在建筑的大厦的头几层的情况。而同样重要的是:这个大厦不是用不透风的围墙围起来的,它对愿意共同努力来解决人类共同的问题的一切国家和政府都是敞开的。    在苏共中央总书记和美国总统这次会晤的过程中和结束时都强调了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和平和消除核冲突威胁的重要性,这给此次会晤打下了自己独特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烙印。    在苏美会谈中值得注意的首先是,由于这次会谈,看来有可能制定这样的协定:这种协定能够积极影响世界局势使之进一步健康化并在最终防止出现新的世界冲突的危险。    记者们强调指出,苏联和美国所宣布的作为发展它们两国家关系的主要目标就是这样。

5. 莫斯科电视台二十四日晚播送的勃列日涅夫访美实况

【本刊讯】莫斯科消息:莫斯科电视台二十四日晚播送了如下实况:    在圣克利门蒂总统别墅的一个院子里,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签署了联合公报。签字过程中,勃列日涅夫从自己的椅子上立起身来,把头探向尼克松的胸前,俯在桌面上看一看正在签字的尼克松。他的这一动作把尼克松和在场者逗笑了。    签字后,双方先后讲了话。勃列日涅夫向站在远处的葛罗米柯等人招手,要他们站近些,接着又去招呼尼克松夫人、基辛格等人也向前靠拢些,安排大家站成一排,然后走向扩音器,要求记者们拍下这一有“历史意义的时刻”。记者们拍照完后,勃列日涅夫向众人招手告别,他一手抓住扩音器话筒,一边回过头去问他的翻译,翻译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然后他急忙转过头来,对着扩音器大声喊“good-by”,引得众人发笑。    接着,尼克松陪勃列日涅夫乘直升飞机离开圣克利门蒂。当就要准备走上机舱时,有一名著名的美国男演员要求见勃列日涅夫,他回过身来,向那演员招手,一边向演员走过去。这演员身材比他整整高一头,他去拥抱演员,但亲不到那演员的脸,于是,两手用力地挂在演员的脖子上,两只脚向上一蹦,但还没有够到那演员的脸。他索性一跳,全身离开了地面,那演员用双手搂着他的腰,把他抱了起来,记者们一拥而上,争拍这个镜头。

6. 日《读卖新闻》电讯:《勃列日涅夫访法牵制美国的欧洲政策》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六月十九日登载了它的特派记者森本从华盛顿发回的一则电讯,标题是《勃列日涅夫访法,牵制美国的欧洲政策》,摘要如下:    勃列日涅夫从美国回国途中将在巴黎同法国总统蓬皮社会谈。这是苏联方面对尼克松总统进行巧妙的牵制,同时这也暗示美苏首脑会谈的最大问题不是两国关系,而是美中苏在包括欧洲和亚洲在内的世界上的力量对比。    美国外交人士对在美苏会谈前夕发表这个消息感到惊讶,认为这是苏方要使会谈有利于自己而故意采取的行动。    尼克松总统在冰岛同法国总统蓬皮杜会谈时,兜售所谓“新大西洋宪章”的设想遭到了失败。尼克松总统打算等气氛缓和下来以后于秋天访问欧洲,试图卷土重来。    但是尼克松总统被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巧妙地抢先了一步。苏联在解决对西德的关系和柏林问题之后,对欧洲将以全欧安全会议和相互削减兵力谈判为核心,试图加强其领导权。可是在这以前如果实现了“新大西洋宪章”,那么苏联的活动余地就会大大缩小。    从这一点看,可以说勃列日涅夫这次访问巴黎是为了破坏美国对欧洲的设想。

7. 德新社报道莫斯科观众对勃列日涅夫访美电视的反应

【德新社莫斯科六月二十五日电】在整个美苏最高级会议期间,苏联公民每天上午可以看到一个小时的生动的电视节目,盯着苏联党书记勃列日涅夫并瞧见美国的生活方式。    每天傍晚又重播一次。    夜间一个小时的电视新闻片,头一半也是全部谈勃列日涅夫的访问。    莫斯科一对年轻夫妇——两个人都是画家——对华盛顿的川流不息的汽车着了迷,这些汽车构成了某些人行道镜头的背景。    当电视机上一闪而过地映出了尼克松在加利福尼亚的住宅的室内外情景,并且用一会儿功夫显现出背景中的物体的彩色缤纷的细节的时候,一位五十岁的老教师几乎目不转睛地盯住了电视「匣子」。    (在苏联)表现美国生活方式的展览会越来越频繁了。    公报和协定中放射出来的大字,自然而然地引起一种反应。    许多人问道:「这一切会在什么时候生效,我们什么时候也会享受到一块大糕饼?」

第 3 版

1. 《超级大国的勾结对小国有好处吗》

【本刊讯】泛伊朗党机关报《土地与鲜血》六月二十四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超级大国的勾结对小国有好处吗?》,全文如下:    对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的会谈所抱的乐观和轻信的情绪正在逐步为现实态度所取代。随着世界人民逐渐更多地了解到尼克松—勃列日涅夫讨论的内容和结果,他们在预言会谈将有利于人民时就更加谨慎。在世界人民中,曾经抱着最大希望的阿拉伯人首先放弃了他们的希望。阿拉伯国家的大使所发出的警告就反映出他们的失望情绪。    在公开发表的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之间达成的协议中有为期十年的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协定;削减核武器的协议;关于对企图破坏世界和平的第三国,即中国采取联合行动的协议。还有一些旨在缓和美国能源危机和苏联工业生产的次要的贸易和经济协定。美国人同意在莫斯科开设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    这两个大国的领导人举行最高级会谈正是希望达成这样的协定。他们的协定无疑是重要的,并将影响其他国家——工业化的国家和发展中的国家——的命运。换句话说,这两个超级大国已同意遏制亚洲的中国和日本以及欧洲的工业化国家,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在这些协议中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份。这意味着,两个超级大国认为它们是世界的统治者,要由它们来决定别国的命运。不仅第三世界的国家、而且还有欧洲和日本都是它们作出的使人毛骨悚然的决定的受害者。    对世界和平的欺骗宣传事实上是给这些可怕的决定以及排斥所有民族的和附属的国家打掩护。根据戴高乐总统倡议每六个月举行一次的勃兰特—蓬皮杜会谈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没有取得什么结果。这不是出乎意料的。虽然法国多少仍沿着戴高乐的道路前进,但是联邦德国已大大背离了阿登纳的道路。建立一个受美国压力影响的强大、统一欧洲以及受苏联压力影响的东欧的问题已经被迫要遵循两个超级大国的庞大阴谋而解决,对其他国家来说,这两个超级大国最近的勾结使得事情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难办了。    从另一个观点来看,我们现在处在世界独裁的边缘,它拥有可怕的力量,能粉碎任何一个独立和自由的运动。不同意世界瓜分者的愿望的任何民族抱负或独立运动,都可能在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下在初期就被扼杀。    世界的历史充满着帝国主义国家间为了掠夺别国和遏制民族解放力量而进行勾结的事例。对世界和平的最好和最可靠的保证是创造一个自由世界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国家能处理它们的合法的国际事务。任何想限制这种关系或者不准国家过自由独立生活的企图将是对世界和平的真正威胁。人们希望这两个领导人的决定同样将会保证这种国家的自由和民族的权利,以此作为对世界和平的保障。

2. 《首相答辩说中国核武器不是威胁》

【时事社东京六月二十六日电】题:首相答辩说,中国的核武器不是威胁    田中首相在二十六日上午的众议院内阁委员会会议上对于社会党议员木原实提出的“拥有核武器的中国对日本是不是威胁”的质问,回答说:“我认为不是威胁。前些时候访问中国的时候,中国明确地说不使用核武器于进攻。”    关于“中国的核武器”,佐藤前首相在任期间曾经在国会答辩说“是威胁”。因此,今天首相的答辩,可以认为是政府改变了对于中国的核武器的看法。    【时事社东京六月二十六日电】题:正在研究倡议举行越南复兴会议,四次防结束后不打算再搞防卫计划——首相答辩    田中首相二十六日在众院内阁委员会会议上针对社会党议员提出的质询作了如下的答辩:    (针对“如何评价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这一质询)美苏之间公开签署防止核战争协定被评价说是个相当的进步。必须努力使其导致核裁军,并且除了和平利用之外不使用核。在七月底访问美国,从九月底到十月中旬访问欧洲和苏联。所以在出访之前,要好好研究日本对人类和平应起的作用。    关于防止核扩散条约,一旦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就和平利用与对核的国际管理等问题达成协议,日本也将批准。    (对于“日本对亚洲集体安全保障问题是否采取主动”这一质询)美苏举行谈判是一个很大的进展。但是,如果无视中苏之间和美中之间的问题集中在亚洲这一现状,那么,即使提倡安全保障也成问题。目前正在考虑倡议举行两越南的复兴会议等,以便对将来的亚洲和平作出贡献。    田中首相还就木原实提出的有关质询答辩说:“我认为拥有核武器的中国对日本没有威胁。因为在以前访问中国的时候,中国明确表示不把核武器用于进攻。”但是,木原追究说:“那么,日本没有必要在美国的保护伞下。”对此,田中首相强调说:“这是飞跃论,拥有核武器的不只是中国。日美安全条约始终是必要的。”    还有,铃切康雄(公明党议员)质询说:“你认为今后还需要制定防卫力量整备的长期计划吗?”对此,田中首相说:“虽然正在按照不要继续制定五次防、六次防计划那样的方向进行着研究、但是,国际形势还没有稳定到在四次防中完成和缩小防卫力量的整备的地步。”表明了对于长期整备计划持否定态度的想法。

3. 《对苏联在日苏会谈中的态度表示警惕》

【时事社东京六月二十六日电】题:也出现了在“多极化时代”要确立自主外交的观点,对美苏联合公报反应复杂的外务省,对苏联在日苏会谈中的态度表示警惕    外务省认为,这次勃列日涅夫访美宣告世界外交的多极化时代的序幕已正式揭开。    但对于美苏会谈的意义、特别是对将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外务省内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必须加紧确立适应新时代的外交姿态,另一种认为应具体而冷静地分析美苏会谈的成果。    外务省对于这次美苏首脑会谈的看法,在下述各点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一、从长远的观点出发,作为缓和世界紧张局势的动向,应给予高度评价;二、同时,紧张局势的缓和不是改变国际关系的既存结构,反倒可能根据这种既存结构来进行;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也是一样;三、另一方面,就象防止核战争协定所表明的那样,也有着为美苏两国主宰世界而作出共同努力的目的,这也是不可否认的;等等。这个省认为,勃列日涅夫在访美归途中访问法国也有这样一个目的,就是由于担心很可能造成迄今为止彼此对峙的美苏两国将以这次会谈为分水岭而肩并肩地重新转向世界其他国家这种印象,所以要求法国给予理解,并且抑制反对。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如果根据这种观点来分析我国所处的地位,那么此时不确立日本外交的独自主张,不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关系中确定我国的地位,我国就有可能落后于“这种大势”。    与此相反,在同一个外务省内还有另一种看法强调说,应该认为美苏间的真正信任关系不过是终于找到了头绪而已,因此不要被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所蒙蔽,而应冷静地分析会谈的结果。特别是如果具体地研究经济方面的美苏合作的成果,那就不能认为是取得了“惊人的进展”。    他们还指出,同勃列日涅夫与勃兰特会谈的情况一样,苏联方面有着过高地宣传经济合作成果的倾向。这种看法是说,预料在即将到来的日苏首脑会谈中,苏联方面将会采取强调这些“成果”以套取我国作出经济合作的保证的姿态,因此,必须更加冷静地估价美苏会谈的结果。

4.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印度的种种问题更趋严重》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六月八日发表伯纳德·温劳布六月五日从新德里专发该报的一篇报道,题为《印度的种种问题更趋严重》,摘要如下:    英迪拉·甘地总理面对着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困难,它们表现为印度各地激烈的骚乱,范围甚广的饥荒,工潮,失业人数节节上升,以及人们指责国大党腐化和政府治理失当。    有些批评者和评论家说甘地夫人和印度所面临的问题是总理执政七年以来最深刻的。他们指出,在她在大选中得到压倒多数的委托之后过了两年,在印度在孟加拉国战争中让巴基斯坦受辱以后过了十八个月,她的人望和威信已一落千丈。而那时她的权势之盛真是无以复加。自从那时以来,印度遭到了两次严重的旱灾;甘地夫人由于未能实现她公开申明的消除贫困的政策而遭到了右翼和左翼指摘者的激烈抨击。除此而外,在这个由于抢粮骚乱、由于一个邦内发生警察哗变弄到与军队发生激烈冲突以及由于对政府劣迹的尖锐批评而扰攘不安的国家里,近几个星期里出现了一种可以觉察得出来的、几乎是凄惨的幻灭和悲观之感。    总理的助手们总是说,政府的越来越多的问题是由两个交互作用的力量造成的,那就是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再加上百孔千疮的经济。    他们坚持说,尽管发生了旱灾,甘地夫人的计划正在切实地逐步成型。    内政国务部长K·C·潘特说:“我们的目的是发展生产,社会公平和自力更生。我们在取得成就。如果说我们遭到什么挫折的话,那是自然条件造成的,而且也是暂时的。”    但是这些话并不能使批评者信服。温和的《印度斯坦时报》评论说,“懒散、自流、妥协、腐化、无能和败坏标准的现象太多了。道义上的权威可悲地削弱了。人民对一切都持怀疑的态度,他们不耐烦了,已经接近爆发点了。”    有影响的左翼杂志《政治与经济》周刊的一个专栏作家罗梅什·塔帕尔说:“社会主义的口号已经成为各式各样与印度的现实没有多大联系的乱七八糟的理论。在首都,人们第一次普遍感到,英迪拉·甘地必须对这种放任自流和日趋瘫痪的状态承担全部责任。”    目前,对甘地夫人和执政的新国大党的反对力量分散在五六个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党派之中,它们没有能形成一股团结一致的威胁力量。尽管对甘地夫人个人的批评越来越多,这位五十五岁的总理仍然是印度政界占支配地位的人物,今后多半还会继续如此。    虽然如此,甘地夫人的威力的衰落是迅速的,肯定无疑的。最近在南方的泰米尔纳德邦举行的一次地方选举中,新国大党的候选人只得到百分之二的选票,这是一次很丢脸的失败。主要是因为甘地夫人遴选的首席部长在当地并没有多少人支持。    更有甚者,中央政府未能制止暴力行动的严重增长。最严重的一次事件是北方邦两万警察最近为了抗议薪饷低微、条件不好以及他们所说的上级官员的虐待而发生的叛乱。    虽然这次历时三天的哗变被军队镇压下去了,人们还是对之深为不安,因为这是一九四七年独立以来第一次有大批警察反叛政府并且与军队作战。    中间偏右的反对党人民同盟的主席阿德瓦尼在接见记者时说:“所有这些动乱背后的共同因素就是幻灭。甘地夫人答应实行改革,可是什么结果都没有。她被她自己提出的教条主义的口号束缚住了。一旦引起了人们的希望,而又不能实现这种希望,那就一定要失掉人心,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即使是协助总理的计划工作人员也承认,经济在过去两年中变糟了。失业人数现在已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五以上。    一直同情甘地夫人的一个印度经济学家说:“我们所面临的是一场人为的危机,它与旱灾的关系甚少,而与政策的关系则颇大。确实发生了旱灾,确实供养孟加拉国战争所造成的一千万难民带来了后果,但是并没有理由说明我们不能克服这些问题。主要的失败是在粮食战线上,他们在那里一错再错,那是极恶劣的政策。”    人们广泛承认的是,政府没有说明去年的粮食危机的真实情况,而如果能说明确切的情况,本来是可以消除粮食囤积,防止粮价猛涨并减轻这么一个有五亿五千万人民的国家的饥荒的。    印度的和西方的经济学家都认为,印度在苏联购买小麦使小麦价格上涨到创纪录的水平以前拒绝到国际市场上订购小麦是根本性失策。    官员们至今最害怕的事情已经由马哈拉施特拉邦到处发生的粮食暴动所证实了,那里的饥饿的农民发现无论在自由市场上还是在政府的平价粮店里都买不到粮食。政府原来希望收购八百万吨,但是结果只搞到了三百万吨。    除了粮食危机和经济危机之外,甘地总理也受到报纸上广泛的攻击。反对派欣然称之为“印度的水门事件”。人们指责她滥用自己的权势来庇护她那二十六岁的小儿子桑贾伊在首都郊外开设一个大厂制造小汽车。

第 4 版

1. 澳外贸部长凯恩斯谈访华观感

【路透社墨尔本六月十四日电】澳大利亚外贸部长凯恩斯今天在这里说,中国对社会的道德目标的关心要甚于对经济增长的关心。    凯恩斯博士最近在率领澳大利亚第一个官方贸易代表团访问北京后回到了这里,他说:“我是带着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感到乐观的态度离开中国的。”    他在国际合作和裁军大会组织的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说:“中国不是一个富国,它还要走很长的路才能达到接近比较发达的国家所拥有的那种物质享受和财富的程度。但是,中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们并不着急,他们对社会的道德目标的关心要甚于对单纯的经济增长的关心。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是进行合作,不进行侵略。    “他们确实信仰世界革命,但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由本国的社会根源,而不是由外部的阴谋和干涉所引起的必然的过程。”    凯恩斯博士说:“他们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的安全,他们一心关注着他们所说的‘帝国主义国家’。目前常提到的毛主席的格言就概括了这种心情,这个格言教导人民要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我没有参观地道,但我知道北京正在挖地道。”    凯恩斯博士说:“当然,可以说,这事实上是合理地对待他们自己的状况,即:与超级大国比较起来,他们在军事上是比较软弱的。但是,我认为这确实反映了一种真正的信念,这种信念是他们总的道德观的一部分。”凯恩斯说,在外交政策方面,今天中国是向外看的,从国际着眼的和富有合作态度的。

2. 泰国《民族报》评我乒乓球代表团访泰:《一次成功的亲善访问》

【法新社曼谷六月二十四日电】泰国的唯一英文日报《民族报》今天以《一次成功的亲善访问》为标题,评中国乒乓球队在泰国为时一周的逗留。    《民族报》说:“二十多年来,泰国人民经常不断地被灌输了种种关于共产党中国象征着邪恶的看法,以致能够给公众灌入这样一种思想,即认为每一个共产党中国人都是暴君,长着毒牙,怀着邪念,还有其他不可想象的称号。但是象涨潮那样迅速,公众上周看到的中国人正好与人们所描绘的相反。中国驰名的乒乓球队队员们笑容满面,向欢腾的人群频频挥手,他们通过塑料球在政治上起的作用有助于增进当前全球的解冻气氛。    “今天当十八人的中国乒乓球队离开泰国时,他们在这里的使命将告完成,他们的完美的品格赢得了本地的人心,人们也为中国人的高超的球艺而感叹。”    《民族报》接着指出,由于对华侨不断抱偏执态度,泰国政府使中国乒乓球队处于与外界比较隔离的状态。    这种恐惧情绪是如此之深,以致他侬·吉滴卡宗总理本人也拒绝了让中国选手再进行几场表演赛的意见,因为担心这些中国人可能给公众太深刻的印象。

3. 《中共支持泰国东南亚中立化计划》

【本刊讯】曼谷《中华晚报》六月二十三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中共支持泰国东南亚中立化计划》,摘要如下:    泰国外交部副部长差提猜陆军少将,今早接见新闻记者时,透露与程瑞声非正式会谈经过。    差提猜少将说,曾与程瑞声作三小时半之非正式会谈,双方曾就当前国际形势及中泰关系问题交换意见。在谈及本区域局势问题时,程瑞声对他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支持泰国之东南亚中立化计划,这是有利于本区域之和平及安全的。    差提猜少将对程瑞声说,泰国非常高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世界强国之一,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亚洲地区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世界强国,将使其它地区国家不敢向亚洲国家侵略。    差提猜少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乒乓球代表团副团长程瑞声谈及中泰关系问题,表示两国间有些问题仍无法互相了解,请求程瑞声将泰国之意见,转达北京政府,程瑞声承诺此事。    在非正式关系中,双方曾谈及增加经济、技术及医学交流,特别是医学方面,差提猜少将告诉程瑞声说,泰国随时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医学交流,互换医生访问,唯需由北京政府先行提出邀请,至于何时实现,则由北京政府决定。    【本刊讯】泰国《星泰晚报》六月二十三日报道:    差提猜曾向程瑞声表示,泰国对中共成为世界强国非常欣慰,因若缺少日本与中共,亚洲便无意义,如今世界国家不致看轻亚洲,主要是有中国与日本是亚洲及世界强国,但既然中共已成为亚洲的大哥,便应以身作则,照顾及协助小国,而亚洲其他国家也将同样支持中国,大家如同在一个大家庭中融洽相处。    有关泰国与中华民国关系问题,他说他已告诉程瑞声,泰国人民一向忠实于友人,中华民国曾是泰国的朋友,如今当然不能轻易与其绝交。    差提猜并曾向程瑞声表示,泰国渴望中共与中华民国能统一,既然同是中国人,便不该分裂,而目前世界分裂国家,已开始统一,若中国达到统一,泰国也感到欣慰且容易做事。

4. 曼谷报纸报道《外交高级官员告诉记者坚信泰国与中共短期内不能建交》

【本刊讯】曼谷《星暹日报》六月二十五日以《外交部高级官员告诉记者坚信泰国与中共短期内不能建交》为题报道:    据外交部高级官员告本报记者称,中共乒乓球队这次访泰,在促进两国友好关系上获得相当成就,但是坚信两国仍不能在短期之内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假若两国建交问题获得谅解及时机成熟时,相信亦仅能步美国的后尘,与中共互相设立联络办事处,先进行贸易而已,盖基于泰国与中华民国政府仍象从前一样,保持亲密友好的关系,泰国当然不会弃旧迎新的。

5. 英乒队访华加深了英中人民的了解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六月十八日报道:    由领队查尔斯·怀尔斯率领的英国乒乓球队,在我国进行为期两周的友好访问及比赛后,昨日乘火车抵港。    在车站,领队查尔斯·怀尔斯接受了记者访问,他说,他们在中国进行了六场乒球友谊赛,从中国队员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球虽然是输了,但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友谊,加深了英中两国人民的了解!    他说:“我们到中国访问,也是抱着学习态度、互相提高乒球水准的愿望而去的。这种愿望经过多天比赛,参观访问,都一一实现了!”

6. 美研究用灌水和抽水防止地震

【路透社华盛顿五月二十三日电】美政府官员今天说,控制地震的测验已经在科罗拉多州成功地进行过。    这种试验是透过油井,穿入地震区的六千尺地层以注水和抽水的方式来进行。    国家地震研究中心的罗利博士说,迄今为止的研究,显示出地层深处石块所受的压力可以减轻。    他说,这样就有希望可以防止加州的大规模地震的再度发生。    他说,一九六○年代中叶,丹佛区连串轻微地震后,发现可能与丹佛附近落矶山兵工厂废弃液体注入深井有关。结果引起地层下的连串地质活动。他强调必须进行更多次的研究,并历时多年之后,然后才可以得到最后的答案。

7. 塔斯社报道:《企业净化设施》

【塔斯社彼尔沃迈斯基五月三十日电】题:企业的净化设施    乌克兰生产聚乙烯管和隔热板的彼尔沃迈斯基化学联合企业采用新式结构的净化设备。在这种系统里每一种生产使用的水都是单独地往复循环。因此用过的水可以多次地利用。企业的生产用水大大减少。废水的净化是在专门的车间里进行的。车间很象一个有人管理的公园,林荫道上长着小树、花朵和多汁的青草。植物灌溉用的水是经过净化的污水。    这里有一个很美的水池,天鹅在水面上游来游去,深处是鲤鱼生活着。这些生物是净化设施具有高度效力的检查者。种着蔷薇、金莲花、石竹的温室也是用企业中经过仔细净水的水来灌溉。    企业里有专家每天分析各车间的水成分。自新式净化设施开动以来尚未记录到一次超出标准的情况。    【塔斯社莫斯科三月十六日电】题:关心莫斯科空气的清洁    周围环境保护的新措施将使苏联的首都变为一个安静的和空气清洁的城市。这些问题在今天举行的莫斯科苏维埃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弗拉基米尔·普罗梅斯洛夫市长在会上发了言。    他指出,最近几年来,迁到市郊或者进行改建的有害于卫生的企业有三百多家。数以千计的烧煤锅炉取消了,或者改烧气体燃料了。    莫斯科各种工厂拥有七千多个吸尘和吸气装置。在首都禁止建造危害周围环境的企业。    今年,在莫斯科所有的汽车场和汽车服务站,要对发动机的供油和引火系统,以及其排出的废气进行检查。只有经过这种检查,司机才能得到开车进入市内的许可。将非常注意发展用电力牵引的公共交通工具。在最近四年内,还将为城市制造三万五千辆用液化气做燃料的载重汽车和小汽车以及公共汽车,因为液化气比烧汽油更为清洁。

8. 美地质调查局的报告谈预测地震的方法

【印度报业托拉斯新德里五月二十日电】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一份报告说,控制大地震不久将成为可能。该报告还说,极有可能在大地震真的发生前至少两周内做出预报。    据报道,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的科学家在最近于华盛顿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还表示,他们对未来的控制和预报地震持乐观态度。    科学家们之所以突然乐观起来,是由于他们了解了大地震发生前出现的一些警报信号。这些信号包括造成地震地点地面倾斜的地壳运动,周围岩石放出氡气的变化,将发生地震地区的两类地震波的变化。据说,这些信号可能将为地震预报提供良好的开端。    美国、苏联和日本的地震学家们对这些信号进行了统计分析。大地震发生前的另一种信号是闪电,据说总是担心地震的日本人通常是观察天空,寻找特别清楚的闪电迹象。石英石在一次地震前经历的压力,据认为在地震波长顺序距离内能产生高达五亿伏电,这些电形成了地震前的闪电。    一九三○年在日本的箱根山附近观测到记录得最清楚的一瞬间地震闪电。日本人在一九六五至一九六七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地震事件期间报道了地震闪电。一九六六年的塔什干地震时伴随着闪电。据报道一九三六年巴西的圣路易斯地震前也有通常的闪电。    哥伦比亚大学的三位科学家——其中包括一位来自印度的研究生——发现,所有这些警报信号是由大地震发生前夕岩石膨胀造成的。据他们说,岩石膨胀产生裂缝,从而使周围的水进入这些裂缝。据认为,这股水流最初减除局部的水压,推迟地震的发生。但是随着更多的水流入裂缝,水压增大到岩石不能承受的程度。    据说到这时就要发生地震。哥伦比亚大学的这三位科学家最近曾说,用简单的仪器监听这些警报信号,将能够准确地提前一周或两周预报地震。

9. 苏科学家说:天空中有一种强光能预报地震

【美联社莫斯科一月十六日电】据苏联科学家们说,天空中有一种强光能够预报即将要发生的地震。    地震学家们在分析了曾毁坏塔什干的一九六六年地震周围的现象后说,地震前通亮的天空是由于地球大气层系统中电荷重新分布所造成。    据塔斯社报道的一条消息说,这些科学家们谈到了塔什干和阿拉木图的观测站在一九六六年地震前测量电子密集的情况。他们说,地震的那天夜里阿拉木图上空的电离层平静,但是在第一次震动前几小时塔什干上空突然爆发了一场电子「静风暴」。这家通讯社说,塔什干居民看到了天空中的这种强光,该市上空电离层的电子密集度在第一次震动前达到了顶峰。乌兹别克地震研究所副所长乌洛莫夫对塔斯社记者说,电流产生于地球,与「岩石堆在破裂前的柔性变形」有联系。他说,来自地球内部的这些电子改变大气层的电荷分布,从而引起这种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