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06-20

第 1 版

1. 英报报道:《姬瞄准苏联在海湾受到的压力》

【本刊讯】英国《金融时报》六月十八日发表戴维·豪斯戈十七日发自德黑兰的一则报道,题为《姬瞄准苏联在海湾受到的压力》,全文如下:    中国外长姬鹏飞在出人意料地把他对伊朗的访问延长一天之后于今天上午飞往巴基斯坦,给人留下的强烈印象是,中国和伊朗一样急于要对付俄国在海湾的颠覆活动。    姬在公开声明中没有点俄国的名,但是,当他同情地谈到伊朗对其东西两翼的局势所表示的不安时心中所想到的显然是苏联同印度和伊拉克的友好条约。    他还谴责了“某些大国”在海湾“加紧扩张、渗透和争夺”。他表示支持伊朗加强国防力量,认为这是“必要的和可以理解的”。他还热情地赞成伊朗国王的这一看法,即海湾的事务应该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由沿岸各国处理。    姬是在访问英国和法国以后于星期四到达这里的。人们说他同国王的会谈是在“坦率和谅解的气氛中”进行的。    据认为会谈涉及到苏联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和这两个国家共同关心维护巴基斯坦的领土完整问题。    【路透社卡拉奇六月十七日电】据一位巴基斯坦发言人说,中国外长姬鹏飞和巴基斯坦国防和外交国务部长阿齐兹·艾哈迈德今天在这里举行会谈时讨论了南亚局势。姬先生是在今天从伊朗到达这里进行三天正式访问的。他同艾哈迈德先生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会谈。中国人士称这次会谈是诚挚友好的。    巴基斯坦发言人还说,艾哈迈德先生向中国外长介绍了最近召开的中央条约组织部长理事会会议的情况。    据这位发言人说,姬先生向艾哈迈德先生介绍了他对法国和英国的访问及对伊朗的三天访问的情况。他还说,两位部长还讨论了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关系。

2. 共同社报道:《日本在首相访苏前夕,要以全民性规模推进归还北方领土运动》

【共同社东京六月十八日电】题:日本在首相访苏前夕,要以全民性规模推进归还北方领土运动    政府的方针是要在今秋日苏首脑会谈前夕以全民性规模推进归还北方领土运动。首先要由总务长官坪川(北方对策总部部长)从二十二日开始视察北方领土,以此为开端,率领一部分遣返者和有关人员就过去人们不太了解的北方领土的广大和资源等积极地开展宣传活动。进而与北方领土问题对策协会等民间有关团体进行合作,从夏季到秋季,进一步掀起促进收复的运动,在全国各地活跃地开展“国民大会”等活动。    接受了原来岛上居民的再三再四的陈情,坪川总务长官将从二十二日开始在三天内视察北方领土,这是就任后的第一次。在这个期间,总务长官将乘视察船登岸视察齿舞群岛、国后岛,此外,还要听原来的居民谈扫墓、生活生产资金、安全作业、对被苏拘留者的救济等方面的情况。总务长官认为,在今秋田中和勃列日涅夫会谈中,北方领土问题将是一个大焦点,据说,在视察后,要就齿舞、色丹、国后、择捉四岛整理出问题点,向国民呼吁。

3. 勃列日涅夫抵华盛顿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六月十八日电】(记者:尼古拉斯·达尼洛夫)尼克松总统今天欢迎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来到白宫进行七天的会谈。他说,这次会谈可以“使世界摆脱军备的负担,并且可以建立一个和平大厦”。    尼克松在白宫草坪上致欢迎词时说,他相信,全世界都会把这次最高级会谈看成是“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尼克松说:“今年在华盛顿举行的这次最高级会谈中,我们将不仅在去年我们奠定的基础上继续迈进,而且我们还有机会朝着改善我们两国政府的关系的目标,朝着提高我们两国人民的生活的目标取得甚至比我们去年所取得的还要大的进展。”    总统说,在他去年访问莫斯科期间,他同苏联领导人签署了“使两国关系发生非常深刻变化的”协议。    尼克松又说,“全世界都在注视着”,因为“世界人民知道,如果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的领导人能够一起努力”,那么就将增加和平的可能性。    尼克松又说,“我相信,在我们本国的会晤中,我们不会辜负这种希望。”    尼克松用英语讲话,勃列日涅夫用俄语致答词。    勃列日涅夫保证要在同尼克松的会谈中作出努力,以“不辜负我们人民的希望,并有利于全人类得到一个和平的前途”。    他说,他的目标是“一个伟大的目标,这就是确保我们两国人民能享受持久和平”,并指出,他是在作“我对贵国的第一次访问,也是我第一次直接同美国和美国人民熟识”。    但是在这次欢迎典礼中,他显得象个在作竞选旅行的美国政客。勃列日涅夫转过脸不理睬他本应检阅的仪仗队,而挤向人群,用双手去握人们伸出的手。    两位领导人都不时提到去年在莫斯科举行的苏美最高级会谈。两人都说,举行今年的会晤是打算在去年五月奠定的基础上继续迈进。    美国人士说,预计在签订一项限制进攻性核武器的条约方面会取得一些进展。    但是这样一项协议没有可能会在本周准备就绪可以签字,从而排除了象去年签署限制军备协议那样的外交上惊人事情。

4. 英报文章:《苏领导人首次访美以来美苏关系的变化》

【本刊讯】英国《观察家报》六月十七日发表克兰克肖的一篇文章,题为《新的勃列日涅夫先生,爱德华·克兰克肖说明,自从一位苏联领导人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国土以来两大国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摘要如下:    要对勃列日涅夫—尼克松的会谈进行某种剖析,一种好的办法将是回想一下将近十四年前,赫鲁晓夫到达戴维营的情景并且思考一下自从那时以来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在哪些方面可能还没有发生变化。变化是惊人的。在一九五九年,艾森豪威尔将军担任一个刚摆脱麦卡锡主义的歇斯底里的美国的总统,而且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赫鲁晓夫正实现他要在美国的国土上作为一个平起平坐的人物受到一位美国总统的欢迎的使他目眩神迷的野心。他宣称,苏联将会在很短几年内赶上并超过美国。    今天的情况是多么的不同:赫鲁晓夫的有魄力的奔放的雄心以及美国对于技术和美元的毫无怀疑的信心现在都不存在了。俄国和美国的力量都是陡然下降。它们两国没有一国能够再象过去那样行事,仿佛唯一认真限制自己的行动自由的只是由于对方的存在。    中国的敌对态度已使俄国的仿佛是漫无边际的地平线缩小了并且使它不再成为世界革命运动中的无可争议的领导。美国由于越南战争而遭到屈辱,现在把共产党中国看作扩大的和动荡的力量对比中的一个要素,而日本在这个力量对比中正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俄国发现同西德协商是有利的,一部分是由于经济的原因,一部分是基于一些比人为地制造出来的永远担心德国的威胁的恐惧心理更站得住脚的理由,试图把东欧的现状巩固下来。西欧的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大西洋联盟正在不断变动。    在所有这一切之上的是,俄国远远没有赶上美国,而是在工业扩展中遭到失败,并且继续拼命地对付长期存在的农业危机的状况,不得不在很大的规模上进口粮食。美国则看到美元受到冲击,现在发现国内出现可能使它的经济的整个基础受到威胁的燃料不足的现象。石油生产国特别是阿拉伯国家越来越意识到他们自己的地位的力量,已经造成一个关系非常紧张的新时代,这是这些国家以及石油消费国(包括苏联在内)都不知道如何处理的。    可以继续列举许多这样的情况。但是已经提出足够的情况以着重表明这一事实:赫鲁晓夫时代的那种天真的自以为确实有把握的情况——当时美国和苏联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它们两国彼此直接的关系是世界上至为重要的唯一事务的情况,无疑已永远地消失了。在赫鲁晓夫同艾森豪威尔相会的时候,每个人仿佛是代表半个世界发言。他们这两个巨人是造物主。今天,怎样说都不过分,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是在国内外遭到麻烦的情况下为了寻求彼此的支持而会晤的。我们面对一个真正是使人感到稀奇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中,美国正被要求支撑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更不用说东欧了——而苏联正被要求支撑美国的资本主义。双方看来似乎都会按照要求办事。意大利、法国、德国(在很大程度上)、英国(在较小的程度上)已经参加了这场表演。    起码需要保持某些警惕。在我看来,危险在于,在我们由于公开的敌对宣传中止以及紧张局势的一般的缓和而感到彻底放心的心理状态、在我们急于摆脱花费巨大的军备重担的情绪,在我们为了获得苏联的市场而进行热心的竞争当中,我们竟然使得本来是力量的新的状况的逐步调整——这仍然是人们所远未了解的——成为对莫斯科说来具有重大意义的机会。    俄国人始终试图同时做两件不相容的事情而双收其利。因此,尽管大谈和平,他们的军备开支远远超过防御需要,而且他们一直使中东不得安宁。他们在维也纳坐下来讨论减少驻欧洲的武装部队,却在一开始就断然提出蓄意永远保持他们目前优势的建议。而且,他们一方面为赫尔辛基会议进行准备工作,却坚决一口回绝西方设法使关于欧洲安全的会谈同人权以及自由出入边境的问题联系起来的建议。他们自然是把很大的希望寄托在民主国家将对无休止的争论感到厌倦而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作出让步方面。    我们已经从僵硬的对抗——这对任何人都是没有好处的——进入——这种变动是所有的方面向前迈进的极大的一步——进行谈判活动的时期,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容许经常发生变化(不发生变化就不能出现好事)的世界,这是自然的状况。俄国人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的目的十分明显,是要利用目前的动荡不定的状态以便通过协议把那些通过武力实现的局面巩固下来。    在西德,已经有人无疑是在看到巨大的俄国市场的远景的引诱下,大声疾呼,既然波恩已同莫斯科讲和,必须按照苏联国家的现实状况来接受它。英国各地已有这样的倾向,就是认为捷克斯洛伐克不过是一件不幸的事件,已经过去了,完事大吉了。    不管怎么样,都是既往不咎好了。但是俄国人仍在控制捷克斯洛伐克,而且此外还有许多事情。不停地叫喊反对帝国主义的苏联共产党人,仍然是最大的帝国主义者。    我们的职责是欢迎一切关系和缓的迹象,由于极端复杂的原因,没有一个苏联政府能够考虑到它一度控制的任何国家退出在俄国权力之下建立的地上的天堂这种可怕的前景。但是这一天可能到来,那时候,俄国象我们其他所有的人一样将会不情愿地断定,必须容许其他国家的人民自己走向地狱。我们不应当为了眼前的安适,容许莫斯科利用目前筑起对未来的堡垒从而鼓励无限期地推迟那一天的到来。

第 2 版

1. 日报文章:《在访美问题上下赌注的勃列日涅夫》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六月十四日刊登该报记者铃木肇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在访美问题上下赌注的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军部对美国的深入也有戒心》,摘要如下:    对勃列日涅夫总书记来说,这次访美也可以说是一次大赌博。如果目的达到了,那么,政权就将稳定一个时期。一旦失败,将会怎样呢?在这一点上,似乎有一丝不安。    据报道,近几年来,苏联经济的停滞是严重的,去年又是歉收。所以,实现提高生活水平的诺言就更为困难了。因此,作为领导机关来说,不得不向“逆资源外交”寻求活路:以石油和天然气等丰富的资源为王牌,大量引进西方的资本和技术,并以此为支柱,谋求重建经济,提高国民生活。    带头推进这条路线的是勃列日涅夫总书记本人。    据说,在苏联领导机关内部也有人反对在开发西伯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问题上同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合作。    柯西金总理一月视察了秋明油田地区之后,在瓦斯工业部任命了两位副部长,在石油工业部,某些干部被年轻的技术人员取代了。这表明,担心同美国进行全面合作的呼声,不仅在所谓的鹰派当中有,而且在经济业务专家中也有。另外,据认为苏联军部从国防优先的立场出发,对让美国进去开发资源也有戒心。    据说是强烈反对对美协调路线的政治局委员谢列斯特,在四月底举行的党中央全会上被解职了。那时,勃列日涅夫被授予列宁和平奖金,对勃列日涅夫的赞扬更加厉害了。最近的这种动向似乎多半同鹰派的政策对立有关。    勃列日涅夫在政治局内,周围有波德戈尔内、柯西金和苏斯洛夫等先辈,不能单独采取行动。今后能否保持看来是达到登峰造极地步的领导力量,取决于对美接近是否取得成果。    美国的力量也是有限度的。要满足苏联方面的庞大的期待和要求似乎是困难的。    即使在美国进行合作下开发了西伯利亚的天然资源,但苏联也不能不拿得到的天然气和石油去还债。苏联已经向西方的其他国家借了许多债,正在为还债辛苦忙碌。如果不进行大胆的经济改革,那么,即使引进了美国的资本和技术,也不能应用到现实中去。另外,对资源和产业的投资也并不能直接有助于改善国民的消费生活。在知道了对美接近没有取得成果的情况下的影响将是深刻的,也将关系到政权的命运。

2. 克拉夫特文章:《最高级会议:一件「正常的」事情》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六月十七日刊登约瑟夫·克拉夫特的文章,题目是:《最高级会议:一件“正常的”事情》,摘要如下:    关于勃列日涅夫本周的访问的大消息是,这次访问并非大消息。    尼克松总统和这位苏联领导人之间的最高级会议不会产生具有深远影响的决定性协议。而这次会议也不会象拍政府马屁的人所说的那样使总统解除国内问题的负担。这次访问所要表明的是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关系改善了。    同勃列日涅夫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强烈表现出是一位喜欢进行拥抱的政治性人物,并且很喜欢新颖的汽车。但是苏美关系已正常化到这样的程度,以致当他开口时,他讲不出什么很不平常的话。    最近访问过勃列日涅夫的一位欧洲人说:“当我闭上眼睛听翻译出来的话时,我得到的印象是,这是一位美国参议员在讲话。他谈到和平、贸易以及必须不要浪费金钱这一点。”    看看苏联总理柯西金在一九六七年进行的访问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他在新泽西州葛拉斯堡罗同约翰逊总统的会晤产生了对取得越南和中东问题的解决办法的很大希望。虽然这次会晤没有取得任何成就,约翰逊总统的声望却提高了。    但是要重复这一情况是谈不到的。    人们对即将举行的最高级会议的议程所了解的情况只是加强了照常做生意这个方面。勃列日涅夫的目的的很大一部分恰恰就是做生意。他想要向美国国会提出理由,说明在贸易方面应给苏联以最惠国待遇,这将促进目前正在酝酿中的关于粮食和天然气的大交易。    达成各种控制武器的协议也是可能的。双方在宣传方面的利益是把他们所签署的任何东西都至少欢呼为“突破”,但是只有两种可能性表明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一个将是同意把一九六三年的核禁试扩大而包括地下核试验,从而完全禁止了核试验。另一个可能性将是同意开始从中欧撤军。

3. 美犹太人团体在华盛顿组织集会和游行

【美联社华盛顿六月十七日电】数以千计的抗议的群众今天聚集在美国国会的台阶上,敦促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准许犹太人自由迁出苏联。    这伙人在两小时的集会期间始终是和平的,这次集会是由大华盛顿犹太人委员会发起的。后来他们游行走到白宫附近的椭圆形广场。警方和游行的组织者都估计人数为一万人。    在市内的另一处地方,美国青年争取自由组织的一伙人预定在白宫附近的一处公园示威,抗议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    苏联大使馆所在的一条街禁止车辆通行,这里附近没有看到示威的人。苏联大使馆离白宫只有几个街区。    勃列日涅夫今天在马里兰山的戴维营,但是有五卡车的警察,还有警备车和骑摩托车的警察驻守在苏联大使馆附近,作为预防性措施。    在国会,华盛顿州民主党参议员亨利·杰克逊对抗议的人说:“如果美国的农民提供了面包,要求苏联领导人给他们自己的人民一些自由能算过分吗?如果白宫提供有保证的贸易信贷,要求克里姆林宫规定有保证的移民能算过分吗?”    杰克逊说:“目前,在一九七三年,苏联人急切要求增加同我们的贸易,作为这个交易的一部分,要求莫斯科使它的移民政策开明化能算过分吗?”    在人们用一块平板抬着一位老人走上台阶时,同国会的警察发生了短时间的对抗,这位老人名叫西蒙    ·列莫夫斯基,照顾他的保卫犹太人联盟的人员说他过去在苏联坐过牢。    演员和歌唱家西奥多·比克尔介绍了发表讲话的人,他说,示威的人来自十多个州。他们举着几十种不同的标语牌,有一个标语牌写道,“尼基塔使用了整只鞋子,勃列日涅夫先生——我们要求你的只是有点气魄。”这指的是苏联前总理尼基塔·赫鲁晓夫一九五九年在联合国脱下鞋子来敲桌子的事情。

4. 敦促西方在同苏联谈判裁军时保持力量均势

【路透社英格兰伊普斯威奇六月十六日电】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霍姆今天敦促西方联盟要在同苏联举行的裁军谈判中保持“遏制侵略的力量均势”。    霍姆刚参加北约本周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外长会议回来。他还说,克里姆林宫表面上要实现和缓的愿望是否真实,还有待证明。    霍姆在英国的这个东部城市同英国执政的保守党的地方官员讲话时说,西欧现在实际上是安全的,“因我们已经建立、加以照管并且有决心坚持一套集体防御体系”。    他说:“盟国已对遏制侵略的力量均势作出了贡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免受控制的唯一原因。这个教益是很清楚的。我们不应当采取干扰力量均势的任何行动。”    霍姆说:“我们可能通过谈判减少一些军备。我希望这样。但是我们必须保持有遏制作用的微妙的力量格局。如果要裁军,东方必须作出同西方所作出的同样的贡献,这样就可以使相对的均势不受影响。”    他接着说,如果同苏联关系和缓的迹象证明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可以开始摆脱由于担心侵略而承受的沉重负担。由于这种负担,因而使得不可能取得在世界走向更加充实、更加美好的生活方面本来应该取得的进展”。    “同时,当我们给和缓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开始去发现和判明苏联的意图是否真实的时候,我们心中必须明确,有一些关于安全的准则是英国决不能偏离的。    “这些准则是基于我们的地理位置、我们海上交通的生命线,同时也是基于我们明确地决心和决定不让任何人干涉我们为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准确无误的历史教训是:我们决不能冒这样的风险:出现欧洲由一国统治的局面,也不能容许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们可能丧失海上通路的安全。”

5. 《我们最热心的事情》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六月十七日发表詹姆斯·赖斯顿发自华盛顿的一篇文章,题为《我们最热心的事情》,摘要如下:    勃列日涅夫的美国之行是值得欢迎的,它提醒我们,我们在这个首都最热心的事情往往是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    上次苏联领导人访问华盛顿时(一九五九年赫鲁晓夫的访问),这个地方对同共产党世界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议论纷纷,其热闹的程度和现在的水门事件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现在勃列日涅夫先生是作为总统的和平伙伴受到欢迎的,它使尼克松先生转移了对国内在政治丑闻问题上的注意力。    尼克松先生现在认为,同他的共产党老敌人实行和解是历史的必需,是对共和国的保卫,但是也是对付马格鲁德在水门事件上提出的指责和迪安即将进行的作证的政治武器。    从赫鲁晓夫访问到勃列日涅夫访问的十四年间,世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虽然美国的经济有困难,但是勃列日涅夫先生来这里不是“埋葬”它,而是从中得到好处,不是宣布共产主义在工业和农业上的优势,而是用苏联未开发的自然资源,来交换美国大草原的粮食及美国工厂和实验室的科研技术(利用美国信贷购买)。    读过苏联革命史的任何人都不会认为,勃列日涅夫先生已放弃了苏联的实验目的,但是世界正在变化。中国已成为他在共产党世界的对手,在他看来,尼克松、勃兰特和田中等先生现在是他潜在的经济盟友,武器竞赛是妨碍他解决国内问题的障碍。    在一个年近七十岁的人看来,暂时的合作比赫鲁晓夫扬言要同美国发生对抗的威胁必然来得谨慎。

6. 塔斯社报道:《苏刊对北约部长理事会会议的评论》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十七日电】题:苏联报刊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长理事会会议结果的评论    《真理报》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部长理事会会议的决议是“矛盾百出的”。    《真理报》提请注意到北大西洋集团对召开全欧会议问题的立场的不彻底性。    《真理报》指出:“从整个会议可以看出,某些人依然保留着这样的意图,即跟过去一样从实力地位来说话,甚至在关系到欧洲安全和合作问题谈判时也是如此。”    《真理报》写到,在反对国际气氛正常化的人的大合唱中,北京领导人的声音也是很响亮的。    军报《红星报》批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伦斯和英国代表道格拉斯—霍姆的立场。评论指出:“他们的发言证明大西洋集团某些人士企图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保留在远远偏离现代欧洲政局轨道的原来航道上。”

7. 尼克松任命韦安德为美陆军副参谋长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六月十五日电】五角大楼今天宣布,尼克松总统已任命弗雷德里克·韦安德将军为新的陆军副参谋长,以接替退职的亚历山大·黑格将军。    黑格将军正在退伍,以担任专职的白宫办公厅主任。    国防部的人士说,韦安德——美国在越南的最后一个司令——是作为黑格在军队的职务的继任者而被考虑的唯一的一个人。他现在是太平洋军司令——在他三月二十九日和最后一批美国部队离开越南之前就担任这个职务。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六月十三日电】据今天宣布,已退役的陆军少将约翰·贝内特已参加了白宫的班子,担任尼克松总统办公厅主任黑格将军的主要副手。

第 3 版

1. 黎巴嫩《国土报》说:美苏将共谋把一个解决办法强加给中东国家

【美联社贝鲁特六月十五日电】黎巴嫩《国土报》今天报道,除非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解决它们为时六年的冲突,否则美国和苏联将共同把一个解决办法强加于中东交战国。    这家杂志援引一些地位高的法国外交官员的话说,在美国总统尼克松同法国总统蓬皮杜最近在冰岛举行的会谈中已经在原则上达成协议,要在六个月以内解决中东僵局。    这家报纸说,尼克松对这位法国领导人说,华盛顿已同莫斯科就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实现和平的具体方针达成完全一致的协议。法国外交官员们认为,安理会辩论以及尼克松同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计划在本月较晚时候举行的会谈可能是触媒剂。    在贝鲁特的埃及人士说,开罗一方面坚持要同以色列进行另一轮战争,一方面极为重视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拟议中的在华盛顿的会谈。    如尼克松对蓬皮杜所说的,美国中东和平计划规定给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六个月的时间,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会谈实现解决。这家杂志说,如果双方都不同意,另一个办法就是实行莫斯科和华盛顿共同保证的一个解决办法。    《国土报》已说,尼克松对蓬皮杜说,在这方面,他将欢迎英国和法国参加这个保证,如果它生效的话。它说,尼克松还建议由四大国修改一九五○年三国(美国、英国和法国)反对使用武力改变中东国家边界或危及它们安全的宣言。    《国土报》说,美国总统向蓬皮杜保证,如果大国采取强使实现和平的战略,华盛顿就能说服以色列同意一项“合理的解决办法”。    安理会二四二号决议的条款将是大国可能要选择实施的一项解决办法的基础。为了缓和以色列可能的反对或者不情愿的情绪,尼克松建议四大国保证直接卷入中东冲突的中东国家的边界。    这家杂志没有说,拟议中的边界安排将如何实现。    《国土报》说,美国提出这个倡议主要是沙特阿拉伯的压力以及苏联想永远解决中东危机的渴望促使的。

2. 金边伪政权释放翁·马诺林

【合众国际社金边六月十八日电】接近总统府的人士说,西哈努克亲王的前警察首脑翁·马诺林于今天获释。他是在西哈努克被推翻那一天被囚禁的。    这些人士说,西哈努克的夫人莫尼克的哥哥马诺林是同另外五名政治犯一起获释的。自一九七○年三月十八日以来,他一直被拘押在一座金边监狱里,但是从未交付审讯。

3. 苏联特务路易斯到以色列活动

【德新社耶路撒冷六月十三日电】通常被说成是克里姆林宫非官方发言人的苏联记者维克托·路易斯今天抵达这里,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国际新闻学会会议。    【法新社耶路撒冷六月十三日电】路易斯预定将在今晚会见国防部长达扬。    【德新社耶路撒冷六月十三日电】人们推测路易斯可能给以色列政府带来了莫斯科的信件。

4. 《一次交易会》

【本刊讯】黎《东方—今日报》六月十七日就勃列日涅夫访美发表题为《一次交易会》的评论,摘要如下:    认为在目前处于僵局的以色列—阿拉伯冲突方面将会出现奇迹,那是冒险的,甚至可以说是幻想的。在华盛顿同在莫斯科一样,近东在它们的优先问题的刻度尺上是没有地位的。事实上,两个大国似乎一致同意要无限期地保持这个地区的现状,特别是因为目前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有助于使近东冲突保持在狭小的和易为控制的境界内。    由于动力危机的危险,美国的直接利益就从近东转移到阿拉伯湾。在尽可能确保这一地区稳定的同时,华盛顿认为必须继续保持苏伊士运河的封锁,因此只能继续站在以色列一边:保持现状。而从一九五四年起对阿拉伯世界进行投资,并从一九六七年后终于在这个地区已完全称霸的苏联,不会希望出现正常化,因为正常化会损害它的利益。莫斯科不会鼓励它与华盛顿之间的战争,也不会接受将会使它失掉阿拉伯国家的投降和平,因此俄国方面也要保持现状。    因此在一定的时间内,近东问题是冻结的。可能有两个因素会使这个问题列于华盛顿最高级会晤议程的首位:石油和中国。看来这些因素中没有一个是有利于阿拉伯国家的。至于中国,她刚刚通过她的外交部长在德黑兰表明,她的利益也压倒任何其它的考虑,她对苏联的内心的敌视很可能有一天使她在近东站到“另一些人”的阵营那一边。    【法新社贝鲁特六月十五日电】阿拉伯通讯社今天说,可能是由于中东“爆炸性”局势而促使作出苏联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美国之行提早四十八小时的决定。    这家通讯社在评论昨天关于以色列军队在黎巴嫩边界集结的消息说,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总统大概想要在以色列袭击前举行会晤。    这家通讯社说,“如果进行这样一个袭击,就会破坏进行尼克松—勃列日涅夫中东‘交易’这样一种可能性。”

5. 美以达成一项四年内再向以出售八十架战斗轰炸机的协议

【路透社华盛顿六月十六日电】(记者:迈克尔·克拉夫特)消息灵通的国会人士今天说,美以已达成了一项在今后四年内再向以色列出售大约八十架鬼怪式和空中之鹰式战斗轰炸机的协议。    这些人士说,这项协议履行了以色列总理梅厄和尼克松总统三月一日在这里达成的总的谅解。    这些飞机是在以色列根据以前的一些协议购买的一百二十架F—4鬼怪式飞机以外的。

6. 香港《今日世界》载文:《和平安定的新兴国家----马来西亚》

【本刊讯】香港《今日世界》第五○五期(三月十六日出版)刊登一篇译文,题为《和平安定的新兴国家——马来西亚》,摘要如下: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新兴国家之一,早年在英国统治下,称为马来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十一个邦组成的马来亚联邦,终于在一九五七年八月三十一日成为独立国家。    到了一九六三年,与马来半岛隔着南中国海的婆罗洲北部英属的两个邦    ——沙巴和沙捞越,加上在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一同参加入马来西亚联邦,组成了一个有十四邦的大马来西亚。可是在两年之后,新加坡又脱离“大马”而独立,而“大马”也改称为现时的马来西亚。    从天然的环境来说,马来西亚是一块十分富饶的地方。在过去一百多年来,它从自然资源方面获利不少,包括橡胶、锡矿、木材、棕榈油、菠萝、椰子干及土地上的其他富源等等。不过,它的最大宗外汇来源——橡胶输出,近年来在世界市场上日趋跌价,同时也面临聚脂物质的激烈竞争,还好马来西亚人民急图使用世界上若干最先进的方法,和作有计划的生产橡胶,迄仍可保持高度的竞争能力,其次,马来西亚的第二大宗输出——锡矿,也遭遇到类似的情况。    马来西亚的传统性事业,虽然遭受到种种困扰,可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大体说来仍是相当健全的。马来西亚每天赚取约一百万美元,但它在世界市场上的花费却不到此数,这在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是一种相当可喜的贸易现象。同时,它的国民总生产的增长率,平均年逾百分之六;而它的货币,又是世界上最稳定的货币之一。    目前,马来西亚又在它的东部海岸探测石油。一座名为“北星”的石油探测站,自一九六九年开始,即已矗立在南中国海上,从事探测海底石油的工作。一旦探测成功,无疑又将为这个国家带来另一项富源。    马来西亚是一个种族、语言、文化、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在国家建立之初,曾经发生过种族磨擦的麻烦,可是,现在似乎已经渐趋成熟而显得十分和平。马来西亚的领袖们,都希望这个国家的多元本质,将转变成为国家的一种难得资产。    马来西亚的宪法条文,特别规定维护这个国家各个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马来西亚的国语虽然是马来语,但是,许多公民日常都说他们自己的母语;在办公时间,他们可能穿上西方的服装和讲英语,但是,他们在家中更常穿着民族的传统服装,和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在一些传统性的节日中和典礼中为然,总之大抵都是各适其式的生活着。    由于种族不同,往往在宗教信仰方面也有相异,回教虽然是马来西亚的国教,但是政府却并不禁止其他的宗教信仰。所以在马来西亚国内,除了随处都有回教寺庙之外,佛教、印度教的寺庙也到处可见,并且还有基督教堂,单在首都吉隆坡一地,基督教的教堂就有十七间之多。回教教主和佛祖的生日,在该国中固然是盛大的日子;甚至基督教的圣诞节,也是一个全国性的假日;而在过中国阴历年的时候,吉隆坡的热闹气氛,也并不下于香港呢!    同时,由于不同种族的文化背景,也丰富了马来西亚艺术表现形式的内容;举例来说,不单只是游客,就算是马来西亚本身的人民,对于黄昏时候的马来土风舞,对于中国的戏剧,甚至印度典型的舞蹈表演,都会相当欣赏。    时至今日,马来西亚在发展的途程中,当然有许多成功的地方,但也有未符理想的一面。即如,这个国家所受失业问题的压力也很大;大约有百分之九的工人陷于失业。因此,马来西亚政府特别订出吸引外来投资的办法,尤以对那些工人过剩的工业为然。    吉隆坡是一个十分清洁和风光迷人的城市,不少面貌古朴的回教建筑物,点缀在整齐的新式高楼大厦之间,可谓是别饶风致。一如其他的大都市,吉隆坡的街道也挤满各式各样的汽车,尤以轻型的机器脚踏车更充斥市面。此外,穿著整洁校服的学生,和打着七彩缤纷太阳伞的漂亮女士们,在街上漫步,也是吉隆坡的另一种风景线。

7. 富马说万象会谈进展顺利

【法新社万象六月十八日电】富马首相今天说,政府和左翼分子现在正在研究把这个国家划分为两个地区的计划,作为结束在这里已经打了多年的内战的办法。    他在回答本社记者向他提出的一系列书面问题时说,双方正在讨论在老挝建立“两个地区的原则和办法”,讨论进展顺利。    他说,政府代表方·丰萨万和老挝爱国战线常驻万象代表冯维希将“加强他们的接触”以便更快地取得结果。    他还说,“会谈现在在顺利进行。双方正在估计分歧点,同时正在探索一致之处和达到均衡的各种可能性。”    他说,然而政府认为要对这些左翼分子提出的使万象和琅勃拉邦“中立化”的建议作出具体的答复还为时“太早”。同样,政府眼下也拒绝说明它是否可能同意左翼分子的下述建议:在今后的联合政府中,老挝爱国战线应当担任副首相的职务。    【美联社万象六月四日电】一位西方外交官说:“我们停火已经三个月了,进展是顺利的。违反停火的事件一直在不断地减少。被打死的人的数目减少了。美国民用飞机出动的架次减少了,争夺地盘的拉锯战是极少的。”    某些外交官迅速指出,老挝是印度支那三国中在停火协定中既有政治解决又有军事解决的唯一的国家。    外交官们说,然而,尚有四个问题阻碍建立新政府:副首相职务,哪一方任内阁的哪一个职务,巴特寮大臣的安全保障问题和划分争议地区的问题。富马亲王将作为首相领导联合政府,这似乎是没有疑问的。    巴特寮希望得到副首相这个居第二位的重要职务。外交官们说,停火协定没有规定要设副首相,同时政府对于把这个职务给予巴特寮的反对是强烈的。    这些人士说,已经提出了一些保障巴特寮大臣安全的建议,但是一项都没有被接受。据传巴特寮坚持要带三营军队到万象,两营军队到琅勃拉邦,以保证“安全”。    最后的争议之点涉及到划分双方直接冲突的那些地区。外交界人士说,    “为避免发生进一步冲突”,这是必要的。    这些人士说,一旦出现突破,所有这四点再加上一些其他各点就将列入解释和说明二月二十一日万象协定的议定书。    外交界人士说,停火进展顺利——平均每周发生十五起至二十起违反停火事件——的唯一原因,    “大概是因为使得停火进展顺利是符合各方利益的”。    这些人士说,巴特寮及其北越盟国现在控制着老挝九万一千四百一十九平方英里土地的百分之八十,而政府控制着该国三百万人口的大约三分之二 。

第 4 版

1. 英报报道:《俄国人在边界集结军队 中国人对此镇静自若》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五月二十九日刊登了该报记者克莱尔·霍林沃思发自北京的一篇报道,题目是《俄国人在边界集结军队,中国人对此镇静自若》,摘要如下:    苏联在整个春季在中苏边界沿线继续缓慢而不断地加强它的防御部队。    在北京的外国情报机构的人士说,在横贯西伯利亚的铁道满载部队来回运输的同时,朝东行驶的运货卡车显然是满载着仔细地用防雨布遮盖着的军事装备。    中国总理周恩来先生对此镇静自若。他在北京对来访问的几个外国客人说,俄国人已在中苏边界上陈兵一百多万。    但是,中国报刊——中国报刊一般援引用亚洲其它首都关于俄国试图“包围”中国的消息——再度发表消息一事表明,这种继续征兵并不是没有受到注意。    中国人对俄国在北面加强军事力量已采取了长期的预防措施,据我了解,自一九六七年以来中国已在中苏边界中国一侧安置了男女青年定居。    在外蒙古这个独立的共和国至少驻有俄国两个步兵师这一事实引起了中国在荒凉的蒙中接壤的边界上开始建立一系列新居民点——公社。    肯定地说,这些青年“移民”将使从中苏边界俄国一侧进行渗透更加困难。    为了抵销苏联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外交努力以及美国今后可能出现的弱点,中国正在加强自己同东南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努力。    的确,在北京人们满怀信心地预料,马来亚和新加坡可能很快就同中国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而接着将恢复同印度尼西亚在六七年断绝了的关系。

2. 《马中建交谈判进入细则阶段 大马朝鲜月底建交》

【本刊讯】新加坡《南洋商报》六月十七日刊登该报记者符家燊十六日发自吉隆坡的一篇报道,题为《马中建交谈判进入细则阶段    大马朝鲜月底建交》,摘要如下:    马来西亚和朝鲜将于本月底同时宣布正式建立邦交,两国在雅加达所进行的建交谈判,目前已进入最后阶段。    紧随着马朝建交谈判之达致协议,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建交谈判即进入细则阶段,谈判地点在纽约,负责谈判的是马来西亚驻联合国代表查卡利亚,以及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黄华。    本报从有关方面获悉,马中建交协议,原本可在较早时达致,其所以拖延迄今,问题系于马为约数十万名持有红色身份证的华族后裔的身份。    本报探悉,中国已经不止一次向马政府表明中国对马华裔的态度,中国的立场是明确的,这问题必须由马来西亚政府自行解决。中国绝不会利用这些人从事颠覆活动,而马政府也认为中国是一个很守纪律的民族,言而有信。    虽然如此,马十万非公民华裔所存在的“技术上”问题,仍需和中国商讨解决,其中可能有一些是前国民党人,但我国政府已表明态度,在这个问题上,是不会和台湾政府商谈的,而是和中国寻求解决。    马中建交之后,台湾驻隆领事馆是否也将因此而关闭呢?    马外交部灵通人士说,台湾仍可保留在吉隆坡的领事馆,就好象澳洲及新西兰与台湾现有的关系一样,台湾设在堪培拉及惠灵顿的使馆已关闭,但处理贸易事务的领事馆则仍然存在。    两个半月来,马已先后和北越及东德建立外交关系,再加上本月底之和朝鲜建交,或者马与中国建交的压轴戏很快就会上演了。

3. 马利克说印尼同我复交的障碍都已消除

【法新社雅加达六月十四日电】外长马利克今天说,自从今年一月他在巴黎同中国外长姬鹏飞会晤以后,印尼同中国恢复关系上的一切障碍都已经消除了。    他说,“只要所有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同中国的关系随时都可以实现正常化。    但是马利克拒绝透露他说的“准备工作”是什么。他说:“要是我向你们透露了,使关系正常化所需要的时间就会拉长。”    马利克说,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事现在“取决于我们”。他这些话是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的。

4. 缅甸军事情报局局长丁吴说:蒋帮已派遣一千多名特务到缅甸边境活动

【法新社仰光六月十四日电】据缅甸情报局人士说,国民党中国在过去六个月把一千四百多名特工人员派进了缅甸,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组织心怀不满的缅甸部族人,并在缅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制造不和。    缅甸军事情报局局长丁吴上校十一日在缅甸北部的腊戍透露了这个情况。    丁吴上校说,在国防部情报局的朱凯良少将的领导下,在泰国的会莫城已经建立了一个国民党中国的“大陆工作部”。他又说,该部的工作是组织缅甸边界沿线的那些心怀不满的部族人,进行反共活动,并尽可能在缅甸和中国之间制造误解。    据丁吴上校说,国民党中国人在缅甸境内的渗透活动,也成了政府解散缅甸东部军区和西北军区的所有村卫队的一个理由。    在二十三支这样的村卫队中,有四支已经转入了地下,这就使缅甸武装部队有必要对他们采取行动。得到中国国民党支持的这些队伍在他们所在地区进行贩卖鸦片的活动。    国民党中国特工人员于去年十二月在同人民中国、老挝和泰国毗邻的掸邦开始了活动。他们的意图仍然是要取得对大陆中国的情报活动的一个立足点,办法是通过对边境的村卫队给予武器、金钱和鸦片买卖的垄断权来控制它们。由于这些活动,缅甸政府决定不迟于今年四月二十日解散这些村卫队。然而,由于颠覆活动增加,解散工作提前于四月十一日开始了。    在五千六百名人中,大多数都接受了政府的提议,并交出了两千五百多件各种武器和十万多发弹药。但是,在这些人中,大约六百八十八名来自景栋地区的人转入了地下。正在对他们采取行动。到今天为止,已有七十九人投降。    在其他的村卫队人员中,有二百五十五人已决定加入缅甸军队。在有关的行动中,政府已经在全缅甸逮捕了三百五十八名同中国情报活动有关系的中国人。

5. 港刊《盘古》刊登一首诗:《一支抒情歌------给台湾》

【本刊讯】香港《盘古》月刊第五十八期刊登署名饮江的一首诗,题为《一支抒情歌——给台湾》,诗文如下:    台湾,这是一支抒情歌,    台湾,我们要把我们民族的忧伤埋葬。    台湾,是时候了,    五千年的绚缦的长虹,    既然横在我们的头顶,    既然横在这么多人的心上。    我到过这样的一个地方,    他们把一种树苗栽在山上,    山里的人说:“这里将会成为防风林哩!”    成为防风林的,    它的名字叫“台湾相思”。    “台湾相思”,如今已经成行成排了,    象绿色的城墙!    象绿色的屏障!    我的兄弟,我的姊妹,    防风林的后面,    幸福已临到了我们的家乡。    那里的人民都有一颗爱国的心,    他们自豪而勇敢。    在阳光里流汗,在阳光里收割;    勤劳善良,就象我们的祖先一样。    智慧闪耀在古铜般的前额,    粗壮的手,豪放却温柔,能够创造,无论是生活,    诗歌,    雕塑。无论是英雄的业迹,钢铁的交响;无论是金黄的麦穗;也无论是祖国的现在,也无论是祖国的未来。……我的兄弟,我的姊妹,防风林的后面,幸福已临到了我们的家乡。和风吹送新绿的芳香,庄稼飘摆,孩子们歌唱。红领巾把他们的脸映得暖烘烘的,仿佛是红色的气球来回晃荡;生活,到处的生活,就象系上了十万个红色的气球,那样的轻,那样的欢闹,那样明丽,那样可爱。台湾,我的兄弟,我的姊妹,百多年来,我们民族的优秀人物,前赴后继的,不就是要这样的一天么?外国的商船泊岸了,我们的海关人员上船去,检查,和船长谈话,握手,和甲板上的水手兄弟们招呼,谈笑。然后,起重机卸下货物,然后,汽笛鸣响了热腾腾的运货图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黄浦江的江岸,停泊了远洋轮船的地方,再也看不到掠夺了,再也看不到威吓了,再没有趾高气扬了,再没有横行霸道了。我的兄弟,我的姊妹,当祖国统一的那一天早晨,许我们在基隆相见?许我们在高雄相见?是时候了,台湾,还担累些什么呢?你看,那些怀疑过的人现在不怀疑了,那些反对过的,也都被折断了牙齿。历史的潮流就是这样!统一祖国的事业就是这样!是时候了,台湾,为了兄弟团圆,为了将来我们要见子孙的面,为了祖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都伸出你的手来呵,为了这么浓的情谊,为了北京!是时候了,台湾,让我们有一支抒情歌,让我们共同来把这民族的忧伤埋葬!

6. 蒋帮驻泰“使馆发言人”针对丁吴谈话叫嚷:蒋帮一直在可能的地区建立反共桥头堡

【法新社曼谷六月十六日电】据英文报纸《民族报》今天说,驻这里的国民党中国大使馆“已经承认”,它的政府一直“在一切可能的地区、甚至在大陆中国建立反共桥头堡”。    该报说,大使馆的一位发言人是在对缅甸传出的下述消息发表评论时透露这一点的,这些消息说,过去台湾已经向缅甸派了一千四百多名特务以便在缅甸境内建立一个情报收听站。    该报援引发言人的话说,缅甸情报首脑丁吴上校提供的数字是“荒谬的”。《民族报》又说:“但是这位发言人既没有否认、也没有证实关于台湾特务一直在泰缅边界地区活动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