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06-16

第 1 版

1. 泰晤士报评越美四方签署联合公报:《向越南相互信任迈进一步》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六月十四日发表一篇社论,题为《向越南相互信任迈进的一步》,摘要如下:    基辛格和黎德寿现在达成的协议,应当使得南越的历时五个月的停火具有某种现实性。    这并不意味着任何象和平这样使人抱有希望的东西。战争再起的前景只是推迟而不是避开了,除非发生这样一种不大可能发生的状况,就是拥有两个对立的政府的政治上分裂的南越,发现它们可能和平地共处。这实际上正是最近这个协议暂时非常可能造成的一种局面。    原先的停火失败了,因为对双方来说,重要的是在停止射击时它们自己所处的状况。每方都抱有相当不同的目标。西贡政府不想给予越共以任何承认,不过把他们看作控制国家某些地区的、拥有接受他们指挥的军队的一个革命运动。因此阮文绍的政府希望由他制订尽可能长远的计划,尽可能地不给革命力量以任何利益。    反之,越共的临时革命政府希望在政治上获得最大限度的承认。共产党人回想起吴庭艳在一九五七年企图把他的政府的一切左翼反对派统统抓起来并使他们失去活动力量,他们这一次下决心维护一种政治地位,这将会使他们将来免于遭到任何这种企图的危害,特别是免于遭到象阮文绍拥有的军队的危害。    因此,临时革命政府希望他们所直接控制的领土尽可能地扩大和尽可能巩固。从这点出发,他们的政府当然应当享有尽可能近似西贡政府所享有的国际地位。双方现在将给予彼此的外交特权可能会发展而达到那个目的,并使双方在今后进行的政治竞争中获得某种平等。从越共的观点看来,一月份的停火协定没有为他们提供有保障的政治地位。在看来没有作出让步的迹象的时候,双方不可避免地又进行了战斗。双方进行政治竞争的不利条件现在是比较拉平了,双方的军事司令部在向自己的部队下达命令时可能会采取更为严肃的态度。    其他关于侦察飞行和扫雷活动方面的让步,纯粹是美方作出的,对南方的关系没有直接的影响。这些让步产生的效果将是使河内有更大的动力来设法使停火得到尊重。显然,在当地的双方互不信任的时候,国际委员会是不起什么作用的。最近的协议可能激起足以使停火生效的心理。    【共同社东京六月十四日电】述评:依然遗留难题的政治解决,停火好不容易走向实现    由于美国、北越和南越双方当事者签署了四方联合公报,越南和平又越过了一个关口。但是,在越南当地,依然存在着许多难题。今后走向“真正的民族和解”的道路仍然是充满苦难的历程。    这是继一月份的和平协定实现停火之后的“第二次停火”,这次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以“固定控制地区”这种和力量分开处理为基础的。因此,人们期待违反停火的情况可能会结束。可以说,联合公报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此。如果军事争端结束了,那就有可能走向下一步的政治解决。但现实中双方的对立是深刻的,因此无法期待取得迅速的进展。    阮文绍总统大概想原样维持以警察为基础的强大的统治机构,尽快实行大选,并取得胜利,以确立自己的体制。    另一方面,临时革命政府肯定要强调首先恢复民主、自由和权利,以为大选的前提条件。可以说这种纠葛肯定会成为越南和平的下一步的焦点。

2. 法新社报道:越南南方临时革命政府代表团长阮文孝发表声明说:联合公报的签字是越人民的新胜利

【法新社巴黎六月十三日电】在签字结束后,临时革命政府代表团团长阮文孝发表了一项声明,对六月十三日达成的协议表示庆幸。声明主要说,“公报的签字是为争取实施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而斗争的越南人民取得的新胜利”。他又说:“只有立即和严格地履行联合公报提出的措施,才能在越南停止敌对行动和恢复所希望的、持久的和平。”临时革命政府将特别“尽其所能争取南越内部问题本着民族和解与和睦的精神来正确地加以解决。”    【合众国际社西贡六月十四日电】(记者:阿瑟·希格比)西贡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公众对昨天在巴黎签署的公报感兴趣。官员们没有宣称西贡取得了重大胜利。    美国官员特别在谈到新协定的意义时保持沉默。    一些越南官员表示深为失望,但是这些越南官员的名字不供发表。    越南的普通老百姓表示希望新协定将取得成功,但是信心不大。    外国外交官对于新公报到底是什么含意表示迷惑不解。一位高级外交官生气地说:    “天晓得,那个文件什么事都没有说,这只是一个屈辱性的文件。”

3. 美国和巴基斯坦分别宣布:布托将于七月十七日访美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六月十三日电】白宫今天宣布,巴基斯但总统布托将从七月十六日开始对美国进行六天访问。    布托将在华盛顿度过两天,然后去这个国家的其它地方旅行。布托曾在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念过书。    白宫副新闻秘书沃伦说,尼克松总统六周前向布托发出了一项邀请,这“反映两国之间存在着极好的关系”。    【美新处拉瓦尔品第六月十三日电】政府今天宣布,巴基斯坦总统布托将从七月十七日开始对美国进行六天国事访问。    公告说,在访问期间,布托将会见尼克松总统并在华盛顿度过两天。然后,他将访问美国其它地方。    这将是布托作为总统对美国进行的第一次访问。

4. 原子林二郎文章:《北京和莫斯科的恐怖平衡》

【本刊讯】日本《经济往来》六月号登载了评论家原子林二郎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北京和莫斯科的恐怖平衡——在日中苏三角关系中我国应取的立场是什么》,摘要如下:    北京的对日外交经常是强烈地意识到苏联,而莫斯科的对日政策也往往是着重考虑中国。反过来看,我国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不考虑苏联就和中国打交道,也不能不考虑中国就同苏联搞外交。    一九七二年的美中、美苏两个会谈产生了多方面的广泛影响,特别是破坏了以前美中苏三角关系的平衡,而发生了新的平衡。    其决定性因素是,日本和美国并驾齐驱,在某种情况下它对中苏对立占有比美国更重要的地位。    使中苏对立加剧的第二个冲击是由美中和解而引起的日中关系正常化。而且,为了实现日中关系正常化,我国采取了异常性急的行动,甚至打破了西方先进国家的外交常规,所以更加促进了中苏对立的加剧。这一点恐怕是必须承认的。    在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年的时候,苏联曾认真考虑过对中国发展核的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进攻的可能性,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然而在目前时刻,尽管北京方面进行宣传,但并没有感到苏联有发动预防战争的危险。虽然在目前并未感到苏联对中国进行预防战争的危险,虽然目前在逻辑上不能设想有中苏战争的可能性,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这样一种征兆:就是不要以为中苏战争——不是苏联的预防战争——绝对不会发生而高枕无忧。一九六八年双方沿着边界集结大军是中苏对立的一条界线。导致这条界线能够出现的因素,除了总计中苏对立的全部组成因素以外,还可以设想有种种扩大其整个对立的事。毫无疑问,可以认为重要的一点恐怕是中苏分别对敌手的巨大“恐怖”。    苏联对中国怀有的严重恐怖,是保证中国不择手段、不顾牺牲地拼命努力加强核导弹战斗力量的八亿人口。相对地看,只要想想居住在这块狭窄国土上的这个人海要象洪流那样涌至拥有辽阔土地和过疏人口的苏联亚洲和远东的原中国领土,那是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定会感到毛骨悚然。这里意识形态等问题就完全不起作用,而只有赤裸裸的原始恐怖。    苏联的另一恐怖(不如说应该叫做不安),是中国以煽动强有力的民族主义为背景,对“超级大国”进行谴责,不是孤立美国,而是孤立苏联,即使达不到世界所有中小国家都同中国携手的地步,也会使它们背向苏联。北京对“超级大国”苏联的谴责,已经无情地蔓延到了排除政治问题的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东京会议。莫斯科驳斥中国对苏联“超级大国”的谴责时,大半只是始终为自己辩护,而没有反击的锐气,恐怕就是因为执拗地被这种不安迷住了心窍。    进而使苏联感到恐怖的是美中、日中之间的勾结。尽管越南停战协定签署了,苏联从三月以来在欧洲还是积极努力同英国和解,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还是决心访问西德(想一想一九六四年十月赫鲁晓夫被赶下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计划访问波恩),那怕只是一种姿态,也表示有意要重新评价欧洲共同体,等等。包括外交在内,这些都反映出俄国传统的避免两个正面作战的意图。    克里姆林宫积极开展的对美经济合作的攻势和勃列日涅夫拟于六月后半月访问华盛顿,应该认为是表明苏联决心要破坏美中勾结的可能性。也许可以认为,勃列日涅夫在华盛顿同尼克松总统会谈的时候,将重新努力取得美国对苏联在特定的情况下对中国进行预防战的默契。    据说苏联以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投入军事支出,保持着庞大的军事力量。但是可以解释成,北京领导人认为,苏联在边界上陈兵一百多万,其目的是苏联借这种机会来用勃列日涅夫主义迫使中国“布拉格化”。对北京来说,这正是最大的恐怖。    中国还深怕美苏、日苏的勾结。    中苏的这种恐怖,说起来是传统性的,并不是由于制度的差别。    勃列日涅夫是否考虑围绕日本的中苏对立而对北方领土问题采取更加灵活的态度呢?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应该说,即使归还齿舞和色丹,决心连国后和择捉都归还的可能性在当前也是没有的。我国完全没有必要因此而放弃国后和择捉,以争取苏联的善意,也完全没有必要同意把北方领土问题搁置起来。在领土问题上应该让步的(不如说应该承认现实的)是苏联,而不是我国。    在美中苏三角关系的存在和日中苏三角关系的形成中,构成我国外交基础的是日美合作关系。我国的日中或日苏关系总应该是以日美关系为基础的上层建筑。说什么对美中苏分别奉行等距离外交,但牺牲日美关系的日苏、日中关系是不可能的。田中首相决定在几个月后访问苏联。即使中苏对立继续升级,也要坚持对北方领土和经济合作的上述原则立场,这是极为普通的常识。因此,务期坚持妥当的立场同苏联进行谈判。日中关系尤其是这样,但在日苏关系上,我国应该最最慎重地行动。所谓“慎重”并不是消极地含糊。要一面坚持上述原则立场,一面时而采取积极行动,以在日中苏三角关系中运用我国的有利地位。

第 2 版

1. 《在俄国尼克松是所需要的但已产生怀疑》

【本刊讯】美《洛杉矶时报》六月三日刊登西格写的一篇文章,标题为《在俄国,尼克松仍然是所需要的人物——但是已产生了怀疑》,摘要如下:    水门丑闻的长长的阴影,笼罩着从一次最高级会议通往另一次最高级会议的路途和美国同苏联改善关系的前景。    勃列日涅夫已把他的对美政策同尼克松的运气联系在一起,他竭尽努力不让苏联人看到和听到关于水门事件的坏消息。一位苏联记者上星期谈到尼克松时说:“他是我们的候选人。”    尽管如此,苏联报刊开始了一个微妙的过程:即向它的读者强调加强同美国的科学、经济和文化关系的比较长远的前景,并缩小了尼克松个人在制订这种政策方面所起的作用。    俄国人谋求国际关系的稳定,克里姆林宫计划人员正在认真地考虑尼克松辞职或被解除职务的可能性。目前的结论是,同美国搞缓和的方针是十分有把握的,因此在尼克松的地位发生任何变动以后还能生存下来。    一位消息灵通的俄国人上周说:“这是战略,不是战术。我们想要强调现在正在发展中的长期的历史趋势。”    在(尼克松访问莫斯科以后)这一时期,大批美国商人、教师、学生和旅行者源源不断地来到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基辅三个地方,人数仍然在增加。    虽然俄国人去美国的人数少得多,他们受严格的官方控制,但是,首次访美的人数过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多过。    俄国人被告知,所有这种活动只不过是“苏联对外政策的杰出的胜利,是美国现实主义态度的胜利”。    同时,俄国人被告知,他们政府的对外政策是同西方的民主国家“和平共处”,人民被提醒,不要同敌人的思想讲和平。意识形态上的冷战是永久性的。    这种内冷外热的政策对苏联大部分公民几乎不会有影响,后者从来没有受过西方的民主或自由企业思想的熏陶。成为国内秘密警察严厉策略的牺牲品的是那些抗议缺乏政治、智力和艺术自由的少数俄国人,以及谋求移居以色列的受过教育的犹太人。    对那些官方许可会见美国人的少数特权人物来说,这是一个繁忙的社交季节,在最近几周,美国大使馆的招待会和私营团体的鸡尾酒会挤满了俄国人,而一年前,只有一小批被指定的人出席。    最近,在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一个穿着制服的海关人员在读《美国》杂志,美国官方的俄语杂志,这是根据联合协议在苏联销售的。一年前,这是不可能的。    人们还没有被告知,今年供应他们的面包是靠从美国和其他国家购买的粮食来维持的,但是他们的确知道,他们在人行道售货亭旁购买的黄澄澄的大柠檬是从加里福尼亚州来的。    最高级会谈年代产生的气氛大部分是心理上的,是一种可以突然擦去的装饰品,如果克里姆林宫想这样作的话。较大的问题是,美苏关系中经常起那些好转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前景如何。    俄国需要西方在技术上帮助它使经济现代化,俄国还需要外来的投资资助它进行改建并发展未开发的资源,这就要求克里姆林宫作出和平姿态。他们愿意签订长期协定,把他们的未来同他们一向诽谤的西方大公司和银行联系起来,这表明,在今后一个长时期里将不得不继续奉行和平政策。    俄国非常担心日益增长的中国的力量以及中国对东方的影响,这也促使俄国人对西方维持现状。他们知道,如不爆发一场核战争,他们不可能向西方扩张。    美国和西德在一年的和解中在财政方面都得到利益,这是从价值成亿美元的目前的和未来的贸易协议的角度来说的。    俄国人作了这些交易,还显示在将来要作甚至更大的交易,作为延长和解时期的潜在报酬。    苏联对美国政治的看法是,大宗买卖能支配那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今后“大笔交易”的引诱足以震惊国会,以致于批准贸易法案,苏联正需要它来提高它的国家威望和增加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    所以,他们认为,他们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金钱和技术——而报之以天然气、石油和其它原料,而不必在政治或人道上付出很大代价。    在水门事件爆发之前,俄国人可能指靠尼克松使白宫对大宗贸易助一臂之力。    现在,他们必须在不放弃他们的长期目标的情况下,重新研究他们的短期计划。    尼克松也许被迫与俄国人进行更为苛刻的交易,以重新得到他在水门灾难中失去的某些声望。俄国人也许在不改变战略的情况下,不得不变更策略——对国会和有实权的议员而不是对大企业给以更多的注意,以使他们所需要的立法得到通过。

2. 格韦茨曼报道:《会谈是勃列日涅夫访问的主要之点》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六月九日刊载格韦茨曼从华盛顿发回的一篇报道,题目是《会谈是勃列日涅夫访问的主要之点,他在六月十八日到二十六日美国之行的日程表尚未确定》,摘要如下:    勃列日涅夫对美国的访问看来像是一次有限制的活动,这位苏共领导人公开露面的场面将减少到最低限度。    虽然对这次六月十八日到二十六日的访问的最后细节尚未安排,但是美国和苏联官员预料,勃列日涅夫的时间大部分将用来同尼克松总统在白宫、戴维营和加利福尼亚州圣克利门蒂举行秘密会谈。    一位政府官员说:“俄国人每天都在说,这是一次公务旅行——主要是会谈,而不是游乐。”他们解释说,不要大肆宣传不仅是尼克松的愿望,也是勃列月涅夫的愿望。    一位高级官员说,俄国人已经表明,他们的兴趣主要不在于从这次访问中产生重要协议,而在于使两位领导人有机会对世界问题和双边问题进行长时间的对话。    尽管这样,预料将会宣布一些新的苏美协议。目前正在谈判一项延长和扩大现行的两年协议的新的文化交流协议。可能还有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协议。    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也谈到就日内瓦战略武器会谈发表一项总声明,表明双方将优先考虑就一项限制进攻性武器条约进行的谈判应采取的方向。    一个官员说,并不预料会签署任何特别的新的贸易协定,但是在最后公报中将会表示希望增加贸易。

3. 日报报道:《超音速运输机事故给苏外交投下阴影》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六月四日登载它的特派记者平野从莫斯科发回的电讯,标题是《超音速运输机事故也给苏联外交投下阴影》,摘要如下:    正值巴黎航空展览的高潮之中,苏联超音速客机图—144在大庭广众面前坠毁的悲剧,不仅仅是对苏联所炫耀的宇宙航空技术的严重打击。许多人认为,对于行将访问美国的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外交来说,这一冲击严重地降低了国家的威望,甚至有可能一举完全丧失掉因美国政界的水门事件等而扎实得分的对尼克松的优势。

4. 美新处报道:《尼克松关于经济管制措施的讲话》

尼克松下令冻结物价六十天,立即生效;并说在六十天内将制订一项新的管制制度    【美新处华盛顿六月十三日电】题:尼克松关于经济管制措施的讲话    今晚我要告诉你们关于我已在今天下令采取的有关美国经济的某些有力的行动——从你们所赚取的工资和你们所付出的价格的角度来看,一些对你们来说是重要的行动。    我们满有理由对未来抱乐观。但是有一个大问题使我们每个人感到正当的不安。这就是物价的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到去年年底为止,我们已使通货膨胀率下降到了百分之三点四,使我们在一九七二年创造了任何主要工业国中对付通货膨胀的最好纪录。可是现在,物价却在以令人不能接受的高速度上涨。    这种上涨的最大部分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不断提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内外的需求增加,国外农作物的歉收,以及我们在美国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作物和牲畜遇到的最坏的气候。不管是什么原因,每一个美国家庭都面临着物价上涨的实际而迫切的问题。我已决定:采取有力和有效的行动来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刻已经到来。    因此,我现在下令冻结物价,立即生效。这种冻结将使物价保持在不高于六月份头八天内物价的水平。它将包括消费者所付的所有价格。唯一未包括在内的价格将是农场未予加工的农产品的价格和房租。    在冻结期间,工资、利息和红利将仍然处在它们目前的管制制度之下。我决定不冻结工资的理由是,根据第三阶段的规定所达成的工资解决办法并不是造成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冻结将最多持续六十天。这个时间将被用来制订并安排一项新的比较有效的管制制度,这种管制制度将在冻结结束之后实行。这个新的第四阶段的管制措施的目的将是遏制在过去几个月里使物价如此迅速上涨的那些力量。它将包括比在第三阶段实行的更为严格的标准以及比较富有强制性的服从规定。它将承认需要对工资和物价彼此协调一致地加以处理。    除了食品价格之外,最近我从全国各地收到一些报告,说明许多地方的汽油价格也急剧上涨。因此,我特别指示生活费用委员会制订新的第四阶段的措施,这些措施将稳定零售店的食品价格,也稳定地方加油站的汽油价格。    在宣布采取这些行动的时候,我要向今晚听我讲话的所有人强调的一点是:在冻结结束之后实行的第四阶段的目的将不是使我们永远处于受管制的经济之中。相反,它将成为使我们摆脱受管制的经济并使我们尽快恢复自由市场制度的一个较好的办法。    由于抑制食品价格的关键在于增加供应,因此我没有在农场一级冻结未加工的农产品的价格。冻结它将减少而不是增加供应,而最后不可避免地会使你们在超级市场上购买的食品的价格提高。我已决定,需要制订一个对食品出口进行控制的新制度——这个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使美国市场上的饲料和其他谷物的价格保持在使得有可能生产你们买得起的肉类、鸡蛋和牛奶的水平上。    我将请求国会在紧急的基础上授予我为实行这种制度所需要的新的和更为灵活的权力。我们将履行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所承担的义务。我们也将同其它国家磋商,在解决世界范围的食品价格上涨的问题方面寻求它们的合作。但是,我们决不让外国销售的肉类和蛋类价格太高而使美国人买不起。    我今天还采取了另一个行动来制止生活费用的上涨。我已命令国内税务局立即开始彻底审查其涨价数目超过一月份最高价格的百分之一点五的那些公司的账目。这种审查的目的将是查明这种涨价是否为上升的成本证明是正当的。如果不正当,那么价格还应降下来。    反对通货膨胀的斗争是大家的事情。我已对你们说过政府将要做些什么。国会也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国会在抑制生活费用方面所能够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抑制政府的费用。至于我这方面,我将继续否决我们花不起的那些开支,不管这种开支有多么好听的名目。如果这些大的预算项目成为法律,款项将出自你们的钱包——捐税增加,物价提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我已经向国会提出了几个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抑制今后的物价将是极为重要的,我再次敦促迅速就所有这些建议采取行动。    国会应授权总统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降低关税,以增加稀少的物品的供应量,抑制这些物品的价格。这个行动将在肉类和锌等物品上有所帮助。对进口的肉类的关税特别应当取消。    国会应当授权出售政府库存的更多的一些剩余商品。    国会应当让我们迅速进行阿拉斯加油管工程,以对付石油和汽油短缺情况。我不久将向国会提出关于能源的一套新的重要建议,详述我认为为帮助满足我们的能源需要、从而缓和对燃料价格的压力所必须采取的新行动。    国会在考虑新的农业立法时,十分重要的是,它应当把高的生产放在高的价格之前,这样,农业的繁荣将不会是在消费者付出更高价格这一代价下取得的。如果国会把我认为会造成通货膨胀的一个农业法案或任何其它法案送给我,我将否决这样的法案。    下星期一,我将在最高级会议上会见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由于为这次会议已进行了几个月的准备工作和由于我们进行了广泛的磋商和通信,我可以满怀信心地预言,我们的会议在减少武器负担和战争危险方面以及在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之间建立更好和更有益的关系方面将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第 3 版

1. 日报报道:《美国的远东战略不会改变》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六月四日以《政府分析,归还据点基地的希望不大,美国的远东战略不会改变》为题报道:    据政府人士三日透露,估计美国的远东战略至少在今后两、三年之内不会发生变化,本土和冲绳的实战部队和驻扎在韩国的美军等基本上也将维持现状而留驻下来。这是政府分析美国在五月二十九日和三十日为期两天的第八次日美安全保障事务级协商会议上所表明的见解后作出的判断。由此,政府认为,没有必要修改作为决定四次防(第四次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前提的形势判断和防卫设想。同时认为,目前已没有可能归还本上和冲绳的据点基地,特别是冲绳仍然继续发挥“远东的拱心石”的作用。    政府认为,关于美国在越南实现和平之后的远东战略,将对我国的防卫设想和围绕基地的整顿与合并的对美谈判产生很大的影响,并注意了美方的态度。因此,政府以外务和防卫两省厅为中心,竭力从美方所表明的见解,来了解今后的远东战略。    结果,得出了这样的判断:至少在今后两、三年内美国的远东战略不会发生变化。在亚洲,以美中接近为开端,实现了日中邦交正常化,签署了越南和平协定,南北朝鲜开始对话。以大势来说,紧张局势正在趋向缓和。    据认为,尽管如此,美国还是决定在远东战略中维持现状,这是因为它考虑到以下几点:(一)印度支那形势以柬埔寨为中心,仍然是不稳定的;(二)南北朝鲜的对话没有取得进展,由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反而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三)苏联海军在亚洲周围海域的军事力量已经得到加强。据认为,作为据点的横田、嘉手纳(空军)、横须贺(海军)、座间(陆军)和岩国(海军陆战队)这些主要基地的机能由于集中了其他基地的作用反而增强了,目前没有可能归还。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五月二十七日以《提前削减驻日本的美国空军》为题报道:    据防卫厅人士二十六日说,驻日美军的方针是:到下月月底前,削减第五空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约两千五百人,随之,日美之间已就下述问题达成协议:把埼玉县狭山市的约翰逊机场住宅区和东京都东大和市大和住宅区(都是全部)以及立川市立川基地东部的一部分在月底前归还给日本。这些措施都是一月二十三日的安全协商委员会会议决定的“关东计划”(空军设施集中转移到横田)的一部分,原定在三年以内实施。防卫厅对削减驻日美军的速度出乎预料的快表示关注。    防卫厅认为,这说明美国根据尼克松主义正在以相当快的速度加紧削减驻海外兵力,并重视今后的美军的动向。    美方现在强调“基地机能的重要性”,对以冲绳为中心的新的缩小基地的要求采取极为消极的态度,另一方面,正在加紧重新研究驻日基地的“目的、作用、使用情况”。据认为,这是一面设法维持机能,同时根据越战以后新的远东战略而考虑改编远东的基地。防卫厅分析,几年之内,大规模地实行基地集中化的可能性很大。

2. 日报报道:《美要求明确自卫队负责的防卫海域》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五月二十四日以《美国要求明确自卫队负责的防卫海域,补充第七舰队降低的能力》为题报道:    据防卫厅二十三日透露,美国海军当局最近要求日本防卫当局明确在紧急情况下海上自卫队负责的“海上防卫海域”。    据防卫厅人士说,美国方面提出这种要求的背景,有以下几点:(一)根据尼克松主义,美国将向盟国提供核保护伞。但是,常规战力应由盟国自己整备;(二)特别是日本,尽管有作为经济大国的能力,但却过分地依赖日美安全条约,对自主防卫缺少努力;(三)美国第七舰队的防卫能力最近降低了,有必要由海上自卫队补充它。    美方的要求尚未通过外交途径提出,仅限于向防卫当局的同事提出非正式要求。    海上自卫队大体上是这样的想法:根据从日本到美洲的东南航线和从日本经由马六甲海峡到中近东的西南航线是日本的“生命线”的观点,在紧急时刻,在东南航线区域内将投入横须贺的第一和第四护卫队群;在西南航线区域内投入佐世保的第二护卫队群,以两条航线海域为重点,进行巡逻,以确保安全。    同时,海上自卫队的训练也是根据下述想法进行的:在外日本,把约三百海里以内,在里日本,把约一百海里以内作为防卫海域。但是,关于最重要的航线一带的巡逻问题,究竟防卫到距离日本多远的地点是最大限度尚未确定,“外日本约三百海里以内,里日本约一百海里以内”的想法也不过是训练的范围而已。说得极端一些,实际情况是:领海以外的防卫全面依靠美国第七舰队。    据认为,从日本方面来说,在接受美国方面的要求时,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明确了海上自卫队的防卫海域和清楚地划分了同第七舰队的负责区域,那么实际上,海上自卫队就被纳入了前美国国防部长莱尔德提出的‘‘综合战力设想”。    第二个问题是,根据现在海上自卫队的实力,即使设立了防卫海域,其守备范围也是极其狭窄的,同为了减轻第七舰队的负担而希望尽可能取代广阔海域上的防卫任务的美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防卫厅内一致认为,如果扩大范围,进一步增强海上自卫能力就是不可缺少的了。

3. 《东京新闻》报道:《必须储备农产品,以应付粮食不足》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六月六日以《农业问题恳谈会建议:必须储备农产品,以应付粮食不足》为题报道:    由财界和农业界的有影响的人士组成的“农业适应国际化问题恳谈会”,五日发表建议。    建议提倡,为了对付出现世界性的缺粮现象,国内外都要实行储备政策,在国内“用财政储备三个月的农产品”;在国际上“为应付发生意外事态,世界各地要储备谷物”。    所以提出这一建议是出于最近气候反常引起世界性的农产品歉收。

4. 《从新角度研究防卫理论》

【时事社东京六月九日电】题:“防卫学会”召开成立大会,从新角度研究防卫理论    在剧烈动荡的国际形势中,为了从理论上研究我国防卫的应有状态,九日成立了自由团体“防卫学会”。以防卫研修所(防卫厅的附属机关)的毕业生和防卫厅干部为主,约二百人出席了这个大会,选出这个研修所前任所长、野村综合研究所所长佐伯喜一为会长。    据发起人、防卫研修所所长户基男等人说,该学会的目的是,经过战后三十年,国防问题终于成了国民从新的角度关心的对象,另一方面,在国际上,缓和紧张局势的倾向即将固定下来。在此之际,要把防卫问题的专家集合起来,探讨代替以往的“均势”的新的防卫理论。当前,要发行机关杂志,介绍有关防卫问题的国内外的防卫论文,同时,通过后援会,广泛向国民阐明日美安保体制将来应是什么样子等。    另外,将来打算以研究国家委托的项目的形式提高该学会的地位,使之可以对制定政策作出贡献。但是没有统一国民关于防卫问题的意见的政治意图。

5. 苏兹员贝格关于伊朗情况的报道:《靠石油和革命进行革命》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四月二十一日刊登苏兹贝格从德黑兰发回的一篇报道,题为《靠石油和命令进行革命》,摘要如下:    国王穆罕默德·礼萨相信,他已经从上面、靠国王的命令把一种革命强加给伊朗,结果,这个国家离开了发展中国家的范畴,并且将在十年内达到“欧洲”水平。他说,达到这种地步的唯一的另一个亚洲国家是突趋繁荣的日本。    据国王说,伊朗每年每个人的收入是六百美元,并且在五年之内将翻一番。他预料,伊朗的稳定不久将吸引日本、美国和欧洲的大批资本投资。他认为日益繁荣的景象不仅是伊朗石油财富带来的结果,而且是他自己的社会和经济改革计划带来的结果,据他说,这种计划已经消除了封建主义。    这位国王几乎三十二年来一直在这里实行统治和执掌政权。他没有佯称他的制度具有美国含义中的“民主”,而是说,华盛顿现在已经懂得,在亚洲兜售它自己的那种治理方法既不明智,也行不通。    显然,他的计划的最初动力是由伊朗的巨大的地下油库所提供的。这个油库在三个月以前已由国家正式接管了。    在国有化之后,将对投资的外国公司进行赔偿,例如对在波斯湾北端修建的巨大的油船设备进行赔偿。伊朗将使通常参加这里的外国生产者财团的那些公司得到好处。但是伊朗目前希望参加“下游”工业,最后在国外的分配——直到维修站——方面都有自己的股份。    据国王说,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使伊朗在对世界能源做出贡献方面取得全面的发言权,并且得到扩大这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革命的资金。公路、铁路、港口、住房都需要大量的投资。“我不希望看见这一代人为了今后几代人的将来的利益而去穿破旧的衣服。我们希望现在这二代人也是幸福的。”    国王认为,伊朗的技术人员已被装备起来来为国家的利益监督自己的财产,正如通过停止燃烧天然气而用管道把天然气输送给苏联已经证明的那样。他还说:“我们了解我们的燃料交易,我们至少将通过象以前存在的那个国际财团那样可靠的组织出售能源。谁都不要感到意外。任何人带钱来都能买到我们的产品。我们完全准备让一直在这里经营的外国公司受到最惠公司待遇。    “一九六二年,我同一些美国人谈到过切断石油供应可能使西方瘫痪的可能性。我的话当时没有使人们留下印象。现在他们看到这个问题了。只要我们有石油。西方国家和日本就能在这里得到石油。”    石油被看作是伊朗革命的力量来源。国王希望它的收入将有助于发展当地的铜和铝的资源,外国工厂将搬进来,由于伊朗提供动力、劳工、以及不发生罢工而得到好处。国王认为这是由于工人作为股东参加工业而形成的最后一个特点。    国王称为“革命”的第一阶段的是土地改革。二年以前,在把三千多万英亩的土地分给重新组织为所有者合作社的交租佃农之后,这种土地改革就完成了。这种改革使世袭的地主感到愤懑,不得不由国王强行实行。    据国王说,国内的现代化加强了伊朗的政治地位。他说:“由于我们的政权象人民所希望的那样已变得更加强大和更加具有代表性,因此就不再有进行颠覆活动的余地。”

6. 《中东经济文摘》文章:《伊朗第五个计划的坚定的开始》

《中东经济文摘》三月十六日出版的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伊朗第五个计划的坚定的开始》,摘要如下:    三月二十一日,伊朗开始执行第五个五年发展计划,进入这个国家的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之」。其标志显然在于这个计划的广泛目的,这些目的反映了更加平衡的经济发展和财富分配的必要性,一些时候以来已为人所熟知。这个两万两千亿里亚尔(约合三百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规定在今后五年内每年平均增长率为百分之十一点四。它虽然对社会问题给予更多的考虑,但它表明在经济发展步伐上是不会放松的。国民总产值将从现在的一万一千四百九十亿里亚尔(约合一百五十一亿美元)增至一九七八年的两万三千四百五十亿里亚尔(约合三百零八亿美元)。在人口从三千一百二十万增加到将近三千七百万之后,每人平均年收入可望从四百八十一美元增至八百五十一美元。    就年度的发展来说,胡韦达首相三月四日向议会提出的新预算使人更加清楚地看到这种增长率的情况。这个预算为第五个计划作了坚定的开端,它规定政府支出与今年相比增加百分之二十四。这项预算规定支出为四千七百八十亿里亚尔。此外,半政府机构和工业公司将进一步支出大约三十亿美元。还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预算期望达到百分之十三的增长率,而第五个计划所预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百分之十一点四。粗略地看一下这个预算中各个部门的拨款,也可以稍微看出政府支出方面的轻重缓急的次序。用于国防方面的经费显著地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五,即为数一千三百三十八亿里亚尔,或占总预算的百分之二十八。这之后,用于经济方面的是一千三百三十五亿里亚尔,用于社会事务方面的是一千零四十亿里亚尔,或占总预算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三。    这个预算和第五个计划的资金来源预料主要依靠石油部门的收入。来年石油收入预料将增加百分之二十四,占所有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七点二。

第 4 版

1. 日本《国际贸易》周刊报道:《中国机械工业的方向发展》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五月二十二日译载四月三日日本《国际贸易》周刊的一篇报道,题为《中国机械工业的方向与发展》,摘要如下:    解放前的中国机械工业,极其贫弱。仅仅在沿海城市,有一些修制小型电气机器、旧式车床的工厂。那时,必要的机械设备,有百分之八十是依靠外国输入的。所以今日中国的机械工业,全部是解放以后建设起来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期间,中国的机械工业,重点投资是在大城市建立工业基地。生产额的每年平均增长率为百分之三十四点六,在各产业部门占了第一位。当时的机械设备自给率是百分之五十五,成为后来发展的基础。    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期间,一九五八年、五九年是“大跃进”时期,在进行建设近代化、大型机械工厂的同时,也在地方上建设一千座以上的中小规模机械工厂。这就大大改变了机械工业的分布,加快了内陆地带的机械工业的发展。    全中国机械工业的生产额,其中,内陆地区所占的比率,一九五五年是百分之二十五,到一九五八年增为百分之五十一。    一九五八年全国机械工业生产额,比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一百六十。五八、五九年的机械设备自给率,已达百分之八十左右。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初期,重要的大型设备的设计、装备,不少方面要依靠苏联。此后,在“大跃进”的过程中,颇多的大型设备可以自力设计。许多地区出现了中国自制的最新式的大型机械设备。    一九六○年,中苏关系恶化了。苏联的重要器材设备不再输入中国,苏联专家撤退,更由于中国遭遇特大自然灾害,以及由于一部分工作的缺乏经验等原因连在一起,以致工农业的生产失去均衡。此后有一段是经济全面调整的时期。然而,即使一般重工业与基本建设的规模被缩小,为加强支援农业与工业基础的机械工业,仍然作了重点的扩充,生产额也不断增加。    刻苦奋斗的调整政策获得成功。从一九六六年起,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这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虽然给生产方面带来若干程度的混乱,但是通过文革,彻底地打击了修正主义,使全国每一个人真正认识到“抓革命,促生产”的意义。这与生产方面一时的、局部的停滞,作为比较,是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的。文化大革命激发了全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坚定了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信心,一九七一年开始的第四个五年计划是据此而产生的。    一九七一年开始的第四个五年计划的主旨,是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自力更生”为主,“两条腿走路”,在地方上,赶快建立比较独立的工业系统。    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全部内容,虽然没有发表,但是,通过了文化大革命,使上述的主旨,成为坚定而明确的方向。不仅如此,而且也将是更长期的基本方针。    从这个观点出发,第四个五年计划,是以机械工业为重点,为“两个基础”服务: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即农业服务;为以引导发展农业的工业基础,即钢铁工业服务。就其产品而言,应该是侧重于制造、发展农业机械与矿山冶金机械设备。    由于职工们的阶级觉悟的高涨,自觉的发挥了劳动创造性,中国可以使用小的机器制造大而新的机器。所谓“蚂蚁啃骨头”的方法,被称赞为中国机械工业的重要技术革新;如今,在中国的机械工业广泛采用。    作为第四个五年计划的重要支柱的地方工业,其建立与推进,意义不仅是为了备战、备荒、为地方的人民服务,而且也在于根本上要动员全部地方的一切积极性,调动其潜力;与此同时,使工业与农业结合,有步骤地分阶段地消灭两者之间的区别与差距。是以这样的长期的雄心壮志为构想的。    机械工业方面,在文化大革命中,拖拉机制造厂、大型农业机械厂、农用动力机械厂,都进行了扩大建设。根据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基本方针,如今把大型工厂与地方中小工厂,组成为农业机械的生产网与修理网,这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一九七一年,全国的百分之九十六的县,建立了农业机械修理厂;在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能够生产小型拖拉机与动力机械。一九七二年,这种制造网与修理网比前一年更为紧密,以拖拉机而言,实现了大修在本县,中修在公社,小修在生产队的目标。    广东省的中山县是先进的例子。在全县,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县营工厂、操作场,共达一百七十多个,制造着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灌溉设备、拖拉机的配件、脱谷机等等三百三十多种的成品。与文化大革命之前相比较,品种跃增五倍。    中国机械工业的另一重点是,支援钢铁工业,制造矿山冶金工业所需的机械设备。今日中国的机械工业,已经能够为采矿、选矿、输送、冶炼等等各种矿冶工业,自主提供设计,甚至为各种矿山、煤矿以及钢铁联合企业提供一切设备。    但是,比这些更大的特征是,以地方工业体系为中心,在各地兴办了地方的钢铁、煤炭、化肥、水泥以及机械(包括农械)的中小型工业,亦即“小五金工业”。    虽然由于中国不曾公布生产的实际总值,不能正确了解中国的生产的全貌,但是据说,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一九七一年的实绩,比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十。    一九七一年的机械工业总生产额,比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十八。其中,农械总生产额比前一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一,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内燃机、插秧机等等,生产量达到了最高的纪录。冶金设备的总生产额比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四点七,矿山设备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八点八。这些都加速了整个机械工业的生产率的上升。    根据另一资料,一九七一年的机械工业的总生产额,比一九五七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超过十二倍。矿山、冶金、石油、化工、发电的各种设备,以及大型拖拉机的生产量,比一九五七年扩大了三点四倍至十九点五倍。    这些发展,当然不仅是量的增加,还由于新的品种的出现,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技术的进步。    若干种的产品,可以显示最近的中国机械工业的先进技术水平。例如武汉钢铁公司的大型高炉,大型LD转炉,冷间钢板压延机,十二万五千瓩的大型双水内冷发电机,六千马力液力传动柴油火车头,一万马力大型低速船舶用的柴油机械,中深度的石油钻探机,大型研削机,高精度的电流变压器,等等。    中国正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建立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工业,并为此而不断奋斗。中国的建设工作是以自力更生为其中心目标。重要的原料,重要的设备,主要的技术,如果不是自力生产、开发,那就不可能有独立自主的工业系统。但是,这与中国发展国际贸易决不矛盾。自立更生的原则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互相关联而又可以并行的。    尤其是机械工业。上述的重要机器、设备,中国自己虽然可以生产,但是为了学习世界先进水平、追上世界先进水平,为了贯彻自力更生的原则,为了补充一部分紧急必要的装备、缩短建设的时间,输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机械、设备、技术,仍然是必要、有利的。对此,中国在事实上也正采取积极的态度。    由于自力更生原则的确立与贯彻,而且已获巨大成果,对于学习世界最高水平的产品,中国的要求也愈来愈大。同时,把输入的产品,使用、批判、改造、然后创制,这样的方法,对于自力更生也将大大增加营养与消化力。    中国有了自力更生的建设成果的增长,就有充裕的资金输入紧急必要的补充的材料与设备。由于输入量的增加,也可以减少自力更生的某些不利的情况。    这样看来,中国以自力更生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是发展、保证平等互惠的国际贸易的重要前提。因而,在今天的日中贸易中,占着相当大的百分率的日本机械设备的输出,必将随着今后中国的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而愈益活跃。这些机械设备,在中国方面是根据上述的方向,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因而要求全部应该有最高的水平。

2. 香港《今年世界》报道:《美国科技新发明》

【本刊讯】香港《今日世界》月刊六月号(第508期)节译一篇报道,题为《美国一百种科技新发明》,摘要如下:专家选出的重要新产品品    一副协助盲人行路的眼镜,一种冬暖夏凉的衣料及一具能藉观察手掌而认人的机器,是去年美国专家推选的“一百种最重要科技产品”其中之三种。    一套不烫手的烹饪器,一件可由病人自行量度血压的血压计及一个能奏出无数曲调的电子风琴,是这一百种新科技产品中之另外三种。    这些产品是在有十年历史的每年一度由芝加哥杂志“工业研究”主持的竞赛中,由一批美国著名科学家与研究主持人推选出的。    上述之盲人眼镜与普通的无异,只是在两边镜架各装上一具似细长电筒的仪器,能收发非肉眼可见的红外线。戴上此眼镜行路的盲人有莫大方便,如有物阻挡出路,收发器发出的红外线遭反射后,即向佩戴人传出警告讯号。得此眼镜之助,盲人可于十英尺至十三英尺外即可预知前面拦路之石墙,和在五英尺外即可测知前面较柔软的拦路之物,加以防范。    冬暖夏凉之布料命名“适温”,布料的表层由许多孔管组成,内层藏有某种溶剂与气体之混合物。当气温下降时,溶剂随之凝结,把气体挤入孔道内,使其膨胀,膨胀力使布料的纤维紧密,起了保温的作用。    气温上升时,溶剂相应溶解,回吸了孔管内的气体,使孔管收缩。布料的纤维也随之松弛,容许空气流通,起了散热的作用。“适温”布料将先用于织造毯子和窗帘布,最后将作为衣服之料子。    自动认人器可于一秒钟内经检查任何人的手掌结构,鉴定其身份。受检查者先将其上有密码的身份证放入该机器,然后把手掌放上一块照亮的镜面,机器内的光学仪器迅速检验手掌特征,如和身份证上密码所示或机器内电脑纪录有关该人的特征有相异之处,机器即响起警号,以示该人是伪冒者。    不烫手的烹饪器是运用电磁感应原理,透过烹饪器上盖内的电圈,把电流引导至烹饪器,使其发热至烹调食物的热度。    自行量度血压器可由患高血压者绕于手腕上,透过一具电子监听器,监听患者血液流经手腕血管之声浪,将其血压高低自动译录于纸上,其准确性可媲美普通血压计。    由电脑控制能奏出无数曲调的自动电子风琴,凭一张张打了孔的卡片记忆不同的曲子,按下琴上某号码即能自动奏出某曲。它适用于教堂、音乐厅与一般家庭。一九七二年新医药技术    心跳测量警告器是由一个小电池供应电力,将两枚小型探测仪贴在心脏病患者胸部,每当心脏作不规则跳动时,即发出警号。病人并可将放大了的不规则心脏跳动率由电话传至医生诊所,由医生告知患者应付方法。    另一项重要的医药科技产品是一架逐层检验病人内部的X光机,该机不同于普通X光机之处是其辐射性甚为微弱,使受检查者不至于有曝露于过度辐射线下之危险,同时所费也较低。操纵者拨动一个钮掣,可于五秒钟内拍得多幅直径大至八英寸的X光片。其特点是可逐层(每层厚百分之八英寸)检验人体内部,直至发现可疑或不正常之处,避免了普通X光机所作透视性与辐射较强的检验。    在眼科方面的特出产品是一具不需接触受检查人眼睛就能验出眼疾的眼球张力计。受检查人无须受局部麻醉,张力计把一股气流喷向他眼内的角膜,使后者之一部分受压力后扁平为止,张力计之电子设备即测量此时眼球内部的压力,由医生判断受检查人是否患有眼疾。    去年重要医学科技产品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具供牙科学生实习的人造面嘴。它的面、嘴、舌和牙齿部分由类似皮肉的软柔原料制成,牙齿在电钻下的反应和真牙的反应一般无异。这完全得力于藏于其中的二个温度感应器,还有几个藏于颚部的温度感应器,则发挥了牙神经的作用。这副息牙病者模仿器对牙科学生帮助甚大,并可减少借用患牙病者作为实习教育之次数。提高效率的新产品    自动起卸和包装各种货物的器械,称为“自动运送包装器”,每小时能处理一万八千件货物,比人工效率快七倍。    “谷类品质分析器”,使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工作人员能迅速和准确地测得大量谷类的温度、油和蛋白质的含量。    一种可使普通船只变成破冰船的装置,称为“潜冰”的装置于船首部分,经燃烧某种燃料产生一种气体,由唧洞唧至冰层底下,却能产生一股极大之上冲力,逼使冰块瓦解,容许船只通过。    把军用机改为灭火飞机之技术,能在短时间内把满载灭火物的盛筒,装上军机,飞往火灾区。军机能在每分钟内把三万五千加仑灭火物撒下约二英里半面积之火场。完成第一次任务后,飞回机场,可再次迅速满载灭火物,飞往灾区执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