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06-13

第 1 版

1. 中央条约组织部长理事会:举行两天会议并发表公报

公报说该组织明确意识到苏联对其成员国的严重威胁。巴基斯坦几年来第一次正式参加会议    【路透社德黑兰六月十日电】五国的中央条约组织今天在这里开始举行第二十次部长理事会会议。    一些人士说,会议讨论的问题包括,阿拉伯—以色列的冲突、印度次大陆问题、大国在波斯湾地区的竞争、苏联对波斯湾和印度洋日益增长的兴趣以及苏联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    长期来一直是这个联盟的一个不积极成员的巴基斯坦,已经对中央条约组织表现出兴趣增长了,现在是几年来第一次正式出席了会议。    【路透社德黑兰六月十日电】对于反颠覆的新的强调今晚成了这里的中央条约组织部长理事会的一个主要课题。    据消息灵通人士说,但是显然在理事会的秘密会议上,他们还认识到共产党制度的存在允许一面大规模武装一面奉行一项公开的和解政策。    他们又说,这三个地区性的中央条约组织成员国(指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都报告了最近苏联或苏联煽动的颠覆尝试。    特别提到了在土耳其发现了大量武器,以及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和北部发生的骚乱。    【美联社德黑兰六月十一日电】中央条约组织部长理事会会议今天在这里结束,会上决定,颠覆和“有效期为十五年的苏联伊拉克条约是对这个地区成员国的严重威胁”。    在最后一次秘密会议结束后,中央条约组织秘书长纳西尔·阿萨尔和伊朗外交大臣阿巴斯·阿里·哈拉巴里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讲话时一致认为,日益增加的颠覆活动对成员国造成严重的威胁。    中央条约组织的成员是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和英国。美国是“观察员”,但是在三个重要的委员会——包括反颠覆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在内    ——内十分活跃。    哈拉巴里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问题时说,中央条约组织成员国研究、讨论了苏联同伊拉克和同印度的军事条约。他还承认中央条约组织“讨论了如何对这种威胁作斗争的办法”,但是他不肯详谈这一点。    中央条约组织发表的一份新闻公报说,该组织成员国“保持着警惕,明确意识到苏联军备的迅速和大规模的增长以及苏联对这个地区的恐怖活动和颠覆活动的支持”。    新闻公报说:“在中东开始起作用的新因素——俄国同印度和伊拉克缔结的友好条约——富有说服力地证明了盟国的疑虑。    “在一九七一年八月俄国同印度的条约签订之后没有几个月,发生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战争,其结果是巴基斯坦东翼同西翼分裂。    “一九七二年四月的俄伊(拉克)条约规定由苏联人‘训练国家干部’并向一个并不掩饰它对该地区的三个国家的敌意的国家供应军备。    “俄国海军还可以使用联合王国在一九七一年撤离的水道——伊拉克在波斯湾的港口。伊拉克还向苏联提供石油。”    第一次正式提到波斯湾地区的颠覆活动威胁的是今年四月伊朗首相胡韦达的谈话。    当时胡韦达还说,伊朗在帮助马斯喀特政府打击叛乱分子。    他说:“伊朗不会允许波斯湾的这条要道被颠覆分子夺占。”    阿萨尔说,巴基斯坦外长阿齐兹·艾哈迈德出席了这次部长理事会会议,这一事实说明巴基斯坦现在对中央条约组织比较感兴趣了。

2. 《华盛顿邮报》文章:《美国军队和北约组织的未来》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六月四日刊登罗兰·伊万斯和罗伯特·诺瓦克从布鲁塞尔发回的一篇报道,题为《美国军队和北约组织的未来》,摘要如下:    成立二十四年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面临的危险可以从下面这件事上看出来:驻欧美军总司令安德鲁·古德帕斯特将军悄悄地要求在维持驻欧美军方面给以经费援助,迄今没有结果。    苏联虽然口头上谈论缓和,但是却一直在有计划地不断在质量上加强它在中欧的空军和装甲部队。约一千五百辆新型苏联坦克(T—625型坦克和改进了的、有些人称之为T—63型的坦克)已经运进中欧,以替换T—545型坦克,后者不是运回俄国,而是保存起来备用。运入匈牙利的坦克特别多,莫斯科辩解说,匈牙利不在中欧,因而不属于在维也纳举行的共同减少军事力量谈判的范围。    没有任何西方外交官由此得出结论,说苏联打算进攻西欧。但是一些外交官确实认为,克里姆林宫的军备计划是要威吓北约组织国家,再加上美国大规模撤走,从而在政治上控制它们。    作为反应,北约组织较小的伙伴看来对军事准备感到厌倦了。丹麦正在减少它在军队方面承担的义务。比利时想要缩短服役期。加拿大贡献的军队虽然质量很高,然而人数却很少。此间一位精明的西方外交家说,北约组织的欧洲国家在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有四百多个师,但是今天只能勉强凑四十个师。    欧洲的军事机构对美国想要把装备标准化(像华沙条约国家已经做的那样)以节约数十亿美元的做法也不大感兴趣。    此外,欧洲的高级军官并没有真正接受北约组织的“灵活反应”理论——即:可能既用常规手段也用核手段来对付苏联的进攻。他们认为,只有核威慑才是可靠和,这就是说,必须有美国军队的驻扎,作为美国核武库的导火线。这个想法使欧洲人保持他们应有的军队水平的兴趣大为减少。

3. 奥地利政府官员宣布:柯西金七月二日访奥地利

【路透社维也纳六月八日电】政府官员今天宣布,苏联总理柯西金将于七月二日至五日访问奥地利。    【本刊讯】奥《皇冠报》六月十日消息:外交界有人说,柯西金此行作为对尼克松访问萨尔茨堡的抗衡是“十分合适的”。

4. 日本《国际时评》刊登林三朗教授写的文章:《欧洲的缓和》

【本刊讯】日本杂志《国际时评》五月号刊登东海大学教授林三郎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欧洲的缓和》,摘要如下:    尽管说是缓和的时代,但东西方关系不会在最近的将来发生明显的变化。    东西方要通过东西欧缓和达到什么目的呢?东方的目的,正象在西德同苏联和波兰签订的条约中所表明的那样,是想将战争造成的现状固定下来。    所谓固定现状,就是说固定苏联对东欧的统治。并不是苏联要放松对东欧的控制,而是要把通过同西方缓和紧张局势而产生的余力用来应付东方,同时,利用西方的经济力量来发展苏联和东欧的经济。    不过,并不是东方所有国家都希望这样做。罗马尼亚公开希望苏联放宽限制,而且,恐怕其它国家也都程度不同地暗中抱有同样的希望。只是不便公开表现出来。    西方对缓和的期望和目的是,通过东西方交流——不仅进行经济交流,而且也要进行文化和思想交流——削弱东西两个集团,以便形成一个欧洲。就是说,削弱苏联对东欧的控制。    苏联和西方正在根据这种互相对立的目的来推进缓和的政策。究竟哪一方和愿望会实现呢?东欧国家深深感到,需要同西方进行经济交流,以便发展落后的经济。可以说,这是搞缓和的最大目的。但是,一般说来,经济势力的增长和扩大将带来某种政治影响——如果不叫影响,也可以叫效果。经济状况的变化会带来社会意识的变革,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也明白这一点。    那么,在缓和和扩大东西方交流方面,苏联有什么办法能够防止自己的控制松弛呢?    苏联控制东欧的主要手段有三个。即军事手段、经济手段和意识形态上的手段。    军事手段是以华沙同盟为轴心,它是三种手段中最强有力的一个。但是,既然同西德的条约已经生效,那么,苏联就不能再把警惕西德的“复仇主义”作为口头禅来强调华沙同盟的团结。如果那样干的话,缓和的气氛就会消失。局势缓和是削弱苏联控制东欧的最有力的手段的结果。    如果将来相互均衡裁军谈判取得成功,苏联军队从东欧和西欧的边界及其毗邻的地区撤走,那么,苏联对东欧的军事控制就势必会进一步松弛。    苏联控制东欧的经济手段,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经互会。    不管局势缓和与否,欧洲共同体将整顿组织,发展壮大。尽管东方仍象过去一样在批评欧洲共同体的排它性,但没有得到任何效果。因此,可以设想的对抗措施,当然是加强东方的经济合作体制。而且,下述情况也会促进这样做。    苏联对东欧的经济控制是因为东欧的贸易结构。我认为,这比经互会更起作用。东欧国家的工业上的重要原料特别是石油是依靠苏联。如果苏联不提供原料,东欧的工业就不能维持。东欧国家为向比较有利的西方市场购买,正在为国际货币的严重不足而苦恼。另一方面,东欧的工业品在西欧的市场上也缺乏竞争力。因此,不能不向苏联寻求在西欧市场卖不出去的产品的出口市场。    不过,如果扩大东西方的经济交流,苏联向西方出口的主要是动力资源和原料。特别是美苏经济关系将在一九七五年前后进入一个划时代的发展时期。苏联向美出口的主要物资只有上述商品。因此,苏联向东欧提供的这些原料的能力将受到明显的限制。东欧国家对此将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当然,在西欧市场上能买到就好,但是东欧没有国际货币。必须尽量节约使用西方国家的货币。怎样节约好呢?一种办法是东欧国家之间尽力合作。    苏联利用经济手段对东欧进行的控制,事实上将朝着松弛的方向。如果那样,苏联就会惶惶不安。    因此,我认为,作为苏联继续控制东欧的手段来说,今后将致力于采取意识形态这个手段。迄今为止,意识形态是一个强有力的手段。苏联迄今一直是通过让东欧各国的党按照苏联的意识形态办事的做法来控制东欧。    在西欧,人们普遍认为,苏联采取缓和政策的目的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有下述目的。即在西方设法制造意见分歧,阻止增强军备,削弱西欧同美国的联系。也有人认为,其目的是:在全欧安全与合作会议上,以经济合作为借口,介入只由西方讨论的各种问题——譬如欧洲共同体的内部问题等,对西欧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    的确,西欧国家之间在军事努力方面存在着意见分歧。在经济政策方面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见分歧,譬如,法国主张控制,而西德却主张自由,等等。    但是,苏联能否乘此机会来削弱西方的团结——原封不动地维持东欧的团结而只削弱西方的团结——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苏联显然有求于欧洲共同体,因此,苏联的立场是软弱的。而且,西欧深知也不能不依靠美国来保卫其安全。西方对苏联海军进入地中海极为警惕。    从上述几点来看,我认为,缓和不会对西方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如上所述,对东方也可以这样说。其次,如果东欧形势动荡不定,则可能给西欧带来不好的影响。

第 2 版

1. 英《泰晤士报》谈苏联在古巴情报活动情况的文章《我们在哈瓦那的人--通过莫斯科》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六月四日刊登了布赖恩·克罗泽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在哈瓦那的人——通过莫斯科》,《每年六十名古巴情报人员在莫斯科附近的情报学校中接受十个月的训练。据估计,苏联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至少同其中五人接洽,要他们主要为俄国工作》,摘要如下:    通过相继出现的古巴变节分子的揭发,现在有可能形成一幅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接管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情报和颠覆机构——情报总局的非常完全的图景。这是在一九五九年塔斯社的一名“记者”亚历山大·阿列克谢耶夫抵达古巴后静悄悄地开始的,他的表面上的任务是为一篇关于古巴革命和卡斯特罗本人的特写收集材料。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为国家安全委员会进行情报调查,作为建立古巴情报局的基础。    在一九六二年,应卡斯特罗的要求,阿列克谢耶夫被任命为苏联驻哈瓦那大使,他在哈瓦那任职到一九六七年。在这个初期阶段,苏联主要关心的是按照有利于苏联的方针组织一个有效的情报机构,但不试图直接控制这个机构。情报总局是一九六一年年中建立的,在一九六二年开始积极工作。    象起初建立时那样,情报总局的最重要部门是民族解放部,这个部最明显地反映了菲德尔·卡斯特罗在这个初期阶段照自己的主意行事的能力。因为俄国人对该部的具体目标不直接感兴趣,事实上他们也不赞成这些目标,这些目标是鼓励和领导革命运动,特别是游击战。    以后五年(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七年)可以称为卡斯特罗在输出革命的浪漫主义阶段。实际上,早在一九五九年,在情报总局成立之前,已派古巴组织的远征队入侵海地、尼加拉瓜和巴拿马。在这些国家中没有古巴第五纵队,所有尝试都失败了。到两年之后,(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日的一次讲话中)菲德尔·卡斯特罗第一次宣布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那时,那篇讲话引起了很大的注意,但是现在知道要点是,卡斯特罗是在俄国人秘密组织的情报总局开始工作之后不久宣布这件事的。    情报总局实际上是他弥合乐观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专职主义之间的距离的工具。在一九六二年二月,卡斯特罗号召拉丁美洲各国人民推翻他们的政府。    在那一年晚些时候,情报总局支持的菲德尔派组织在秘鲁、哥伦比亚、巴西东北部和委内瑞拉开始行动,全都没有成功。一九六五年四月,在古巴训练的多米尼加革命者差一点儿控制住已开始的要求前总统胡安·博什回来执政的民主运动。但是,这个尝试由于约翰逊总统决定派出海军陆战队而遭挫折。    在这个时期,莫斯科的态度是非常含糊不清的。俄国人以意识形态的和实际的理由反对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整个计划。他们无暇搞这种左派浪漫主义。然而,古巴的运动发生在俄国人感到为难的时刻,即中苏大分裂的时刻,当时他们不能公开显出不同意卡斯特罗的革命活动。    他们在一九六二年初企图通过他们提名的人——共产党人阿尼瓦尔·埃斯卡兰特夺卡斯特罗的权,但是卡斯特罗把埃斯卡兰特赶出国(他流亡在布拉格)。后来,他们企图通过拉丁美洲各共产党协调一致的压力控制卡斯特罗。但是,卡斯特罗继续走自己的道路。    卡斯特罗的浪漫主义的游击队阶段,由于切·格瓦拉企图在玻利维亚煽动叛乱的尝试失败而突然告终,这个尝试是由于格瓦拉在一九六七年十月死亡而结束的。但是这一次已经很明显莫斯科选来代替菲德尔·卡斯特罗担任领导人的第一个人选是他的弟弟劳尔。    俄国人还曾试图派埃斯卡兰特回哈瓦那去用计谋制胜菲德尔,在哈瓦那,他重新开始了他的系统的尝试,用他自己的人来替换菲德尔在马埃斯特腊山时期的信徒担任重要职务。结果是埃斯卡兰特在一九六八年一月被下狱,刑期十五年。    一九六八年初,古苏关系达到了最低点。但是,没过几个月,到八月二十三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公开支持苏联有权入侵和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使他的国内外的追随者目瞪口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呢?答案是:一九六八年头几个月苏联压力大大增加,包括几乎完全停止向古巴输出石油,结果达成了一九六八年年底的一项秘密协议,其中规定古巴情报总局必须同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协调国外革命活动,换句话说就是使古巴的颠覆活动必须服从莫斯科的否决。古巴人今后应停止公开批评俄国,这也是交易的一部分。    通过一九七○年四、五月间劳尔·卡斯特罗的访苏,路线更加确定了。劳尔·卡斯特罗回国后,运用一种有来头的上司的权威,命令内务部增派一百三十名情报总局官员到古巴驻外大使馆收集情报,有选择地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情报总局人员的调动从一九七○年十二月开始,一直持续到一九七一年整整一年。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情报总局官员的大批清洗。情报总局局长皮涅罗·洛萨达被撤职,情报总局中所有其他反苏的官员也被撤职。取代洛萨达的是亲苏分子何塞·门德斯·科明切斯。    劳尔·卡斯特罗回国后,按照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方针,还对情报总局进行彻底改组,从此以后,情报总局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利益收集情报。由一个名叫谢苗诺夫的苏联官员——看来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名将军,监督莫斯科指令的执行情况,检查情报总局的一切行动计划及国外重要事项,诸如在国外安插特务等。    除了正常的程序外,俄国人还有一种很有效的非正式的检查制度。从一九六四年以来,古巴每年有六十名情报官员在设在莫斯科或莫斯科附近的苏联情报学校受十个月训练。据估计,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至少同其中五人接洽,要他们主要为苏联工作。    作为菲德尔·卡斯特罗一九七二年六月的访问的结果,古巴朝着卫星国化迈出了新的一步。下一个月,古巴加入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目前,古巴的局势同埃及驱逐苏联人员以前的局势极为相像。在古巴军队里,现在下至营一级的所有单位里都有苏联军官。仅在总参谋部就有五十多名苏联顾问。在政府里,多数重要的部的班子都是由作为莫斯科代理人行事的劳尔·卡斯特罗指定的人所组成。    经济已经无可挽回地抵押给苏联,一直要到本世纪末或更远的时候。不算军火,古巴欠俄国大约三十亿美元的债务,规定在一九八六年开始偿还,要还上二十五年。    目前的问题是,菲德尔·卡斯特罗是否会有一天挺起腰杆象萨达特总统那样采取行动,并赶走他的苏联顾问。问题在于,假如他一旦这样作了,他就得完全靠上他的头号敌人美国。

2. 塔斯社报道:美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的谈话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九日电】题:阿曼德·哈默的谈话    美国企业主阿曼德·哈默在这里对《社会主义工业报》记者谈到他在莫斯科同苏联对外贸易组织的谈判时说,谈判取得了极好的结果。    这位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在回国之前说:我们签订了十分重要的协定。这一协定为期二十年,并规定相互提供总额约为八十亿美元的货物。这是苏美两国过去签订的最大的一项协定。我甚至在美国没有见过这样规模的协定。哈默接着说,美国将向苏联出口磷酸盐、各种化肥以及供生产用的总数约为四十亿美元的工艺。    哈默说,对支付平衡双方完全不应有丝毫违反。    哈默说,美国政府赞同这一协定的事实说明,美国认为改善同苏联的关系是重要的。“甚至有些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签订的协定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也是对加强经济联系的重要贡献。”    哈默指出,现在,我们正在拟定一个价值大大超过已签订的协定的巨大方案。这个方案将由苏联卖给美国液化气。    哈默接着说,我认为,勃列日涅夫即将对美国的访问是极其重要的事件。    【塔斯社纽约六月十日电】美国公司在莫斯科同苏联对外贸易组织举行了谈判,讨论美国公司参加开采西伯利亚天然气田的方案和向美国提供一部分天然气的问题。谈判表明,苏联以实际行动证明它关心扩大同美国的贸易。

3. 美一些犹太人组织计划在勃列日涅夫访美时举行示威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六月十日电】白宫和其他官员正在悄悄地作出努力,以便使一些犹太人组织正在计划的在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本月访问并与尼克松总统举行最高级会议期间举行的一系列抗议活动变得温和一些。    但是组织抗议活动的人说,正在拟订在华盛顿、纽约和圣克利门蒂西部白宫附近举行示威的计划,抗议苏联拒绝让所有俄国犹太人自由地移居以色列。

4. 法新社评:苏修宣传部长职位长期空缺

【法新社莫斯科六月二日电】(记者:德尼·莱格拉)自从苏联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雅科夫列夫被任命为驻加拿大大使以来,国内宣传部部长的职位现在仍旧空着。    中央宣传部部长斯捷帕科夫一九七一年一月被任命为驻南斯拉夫大使。    看来这两位负责国内宣传的人都犯了「错误」,因此而被体面地流放到渥太华和贝尔格莱德。    雅科夫列夫主要是负责文学艺术,他写了一篇长文章,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发表在《文学报》上,这篇文章批判了当代文学中的「对过去的留恋」和「民族主义」。这篇文章引起了文学界各种各样的反应,显然,党的最高级领导人当中对这篇文章有不同的看法。    斯捷帕科夫的情况是,显然党的最高领导人不同意他提出的关于「宣传鼓动」的设想。    他是政治鼓动宣传工作改革的主要鼓吹者,恰恰在苏共二十三大之前,他建立了一种鼓动员组织,这些「政治报道员」是由知识分子担任的,作为对基本鼓动员的补充,以提高政治宣传水平。    斯捷帕科夫被任命为驻南斯拉夫大使,证明这项改革被制止了。    宣传部现在剩下的唯一的领导人是负责教学宣传的特拉佩兹尼科夫。    观察家们认为,本来在短期内就应该采取措施任命斯捷帕科夫和雅科夫列夫的继任人,但是迟迟不任命可能意味着,这种措施被认为是不必要的。    党的最高领导人可能感到,在必须加强宣传以抵消由于对西方的姿态而产生的影响的时候,还是党的最高领导人接管国内宣传为妥。

5. 法新社驻苏记者报道:苏领导集团对同美合作开发西伯利亚有分歧

【法新社莫斯科六月七日电】(记者:米歇尔·加兰)苏联领导在是否同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合作来开采西伯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这些分歧在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十多天以前显露出来了。    赞成跟美国建立重大经济联系的人——其中包括勃列日涅夫——认为,两国之间的长期合同必将有助于东西方的和缓并改善莫斯科与华盛顿之间的关系。    这一派意见认为,把大量的天然气输送到美国将使苏联赚得大量外汇,这样,苏联便可以为它的经济的其他部门购买先进的设备。    据认为,反对这种意见的人包括这里的一些领导人,同时还包括许多专家和工程师。    这些反对者认为,这种合作是不切合实际的。必要的设施的费用太高,以至于将需要许多年的时间才能还清这笔费用。    他们还往往把苏联向美国大量出售天然气比作西方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因此,他们觉得,美苏合作应该采取另外一种不同的形式:苏联应该把原料的制成品卖给美国,而不应该像现在所设想的那样把天然气和原油卖给美国。    苏联应该建立原料加工厂,出售它们的成品以赚更多的钱。这样苏联将能够以一个比较慢的速度消耗它的自然资源。    为这种理论辩护的人指出,搞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网,建造天然气液化工厂和制造天然气桶要花很多钱。    他们说,这些设施只有在许多年之后,当苏联以石油和天然气进行偿还之后,才能赢利。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问一问,在二十年或三十年之后,这些设备是否仍然有用。    此间有资格人士说过,勃列日涅夫的合作观点取胜了。他最近把他在“向西方开放”政策上的主要敌手之一谢列斯特驱逐出党的政治局,从而加强了他对后者的地位。    苏联领导人当中对同美国合作的分歧看法已在国内产生了影响。    今年一月份柯西金总理视察了西伯利亚的秋明以及奥伦堡和乌法的天然气田和油田。他去那里是为加速架井和鼓励提高产量,以满足美国未来的要求。    在视察之后人事有了更动。瓦斯工业部任命了两名新的副部长科尔舒诺夫和扎伊采夫。    在去年九月份成立的、负责石油和天然气业工厂的这个部里,几名高级干部被年轻的工程师们所代替了。

第 3 版

1. 美报文章:《“尼克松的”柬埔寨大概劫数难逃》

【本刊讯】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六月七日刊登该报驻香港记者约翰·伍德拉夫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尼克松的”柬埔寨大概劫数难逃》,摘要如下:    从柬埔寨来到这里的了解情况的旅客越来越相信,从长期说来要在金边保全一个亲美政府是很少可能的——不管进行不进行轰炸都是这样。(在轰炸的问题上,美国国会正在对尼克松在进行战争方面的权力提出越来越大的异议。)    欧洲的一位很受重视的情报分析家上星期在到柬埔寨首都去了一次回来之后说:“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金边政府是否会垮台,而是它何时垮台。”    军官、情报分析家、记者、外交官在从金边来去的旅途中常常在这里逗留。最近几周以来,凡是愿意接见记者的人没有一个认为朗诺政府或者同他一样亲美的继承人能够无限期地抵挡在北越支援下打着西哈努克亲王的旗号打仗的大量军队。    西哈努克亲王已经摆出了又严厉又讲情理的胜利者的姿态。    他声称已控制了百分之九十的国土,并说,他的军队不拿下金边的唯一原因是怕美国进行报复性的轰炸以致金边遭到毁坏    ——柬埔寨和南越的一些城市曾遭到了这种命运。    从金边到香港的旅客中没有什么人完全同意西哈努克亲王对柬埔寨局势的描绘,大多数人都不大相信他的军队现在确实能拿下首都,即使美国立即停止了轰炸也一样。    然而,也没有什么人认为朗诺政府能再维持一、两年以上。现在已经难得地出现了一种一致看法:已经没有任何现实可能性来集合足够的反西哈努克分子组成一支能够长期存在下去的力量。    大多数人都认为,一九七○年政变以后出现的反越南的和民族主义的情绪的浪潮,已经由于朗诺政权普遍的贪污、腐败无能和两败俱伤的政治上的争吵而完全消失了。    一位美国记者说,“目前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地步:他们不能指责贪污,贪污如此严重,以致一些整个的陆军部队至今仍然不上战场打仗,因为他们的指挥官们把薪水都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假使他们指责这种贪污行为,这些指挥官就会叛乱——而政府没有足够的民众支持来平息叛乱,因为民众对通货膨胀、贪污和军队的骄横厌恨已极。政府已经落到了军队是它的一切的地步,因此他们不能整顿军队,也不能靠它打仗。”    从没落的朗诺政府的一幅悲观景象,一些外交官能够构出一幅具有讽刺意味的乐观图景:有可能短期摆脱西哈努克亲王被撵下台以来一直折磨着这个国家的七百万人民的战斗。朗诺政府显然知道自己的弱点,希望战争暂时停止,曾一再泄露同西哈努克力量方面的密使会晤的消息,但是西哈努克亲王的政府最近以强烈的措词谴责和否认了这些消息,并且发誓说,除了接受投降之外,决不同金边政权或其代表谈判。

2. 菲外长罗慕洛谈菲律宾外交政策

说菲外交政策主流是:「加强同东南亚国家联系,扩大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为同美建立均衡关系奠定新基础。」    【本刊讯】马尼拉《今日公报》六月五日报道:    外交部长罗慕洛日前曾说,“加强同东南亚国家的联系”、扩大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以及为同美国建立均衡的关系奠定新的基础,将成为菲律宾在新社会中奉行的外交政策的主流。    我国的这位最高级外交官三日发表了电视讲话。他说,菲律宾政府希望通过东南亚国家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来稳定东南亚的情况。    同时罗慕洛说,菲律宾在新社会中奉行的外交政策同过去的外交政策并没有很大的变化。    外交部长规避了菲律宾和东南亚的军事安全问题,他指出:“最广泛的意义上的安全——经济上的发展、政治上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    ——将大大有助于保障本地区的安全。“因此,我们的外交政策将取决于这种意义上的安全的需要。”    罗慕洛回顾说,当菲律宾在一九四六年获得独立时,“在制订我们的外交政策方面,有两个考虑是最为突出的。”这两项考虑是:    1、国家安全不牢靠。大多数人认为,同一个强国结盟就可以保证国家的安全。    2、需要通过取得别国的援助尽快地恢复我国遭到破坏的经济,这些国家愿意根据一般原则帮助菲律宾部分地解脱经济不足的重担。    而且,接着发生了所谓“冷战”,“开始使各国分别归向两极;菲律宾由于自己的传统,除了同反对国际共产主义的力量站在一边以外没有别的选择”。    罗慕洛强调说,但是本来就没有想使菲律宾的外交政策成为僵硬的,没有灵活性的。他指出,“我们的民族利益仍然没有变,那就是保持安全、实现经济发展和建立一个有助于实现这些利益的世界环境。”他说,因为世界已发生了变化,“我们已经开始感觉到有其他途径可以促进我们的民族利益。”    罗慕洛说,虽然我们同美国继续保持着诚挚的关系,但是“我们已经开始、并且将继续发展其他的重要关系——同我们的东南亚邻国、同日本、同欧洲以及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这种关系。”    罗慕洛解释说:“扩大我们对外关系的基础已变得有必要了,因为仅限于同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集团保持这些关系,从经济上说已经不再是明智的了,从政治上说也不再是慎重的了。”

3. 柬埔寨解放军再袭金边机场

【合众国际社金边六月十一日电】共军炮手今天凌晨接连第二夜向金边机场发射了火箭,昨晚,在该市周围二十英里之内可以清楚地听到发生战斗的声音。    在昨天凌晨的几小时内,向该机场发射十二发火箭时至少打死五人,在这次袭击中,击中了一个直升飞机的停机库和一个伞兵兵营。到金边的旅行者说,火箭在马德望市内击中的目标有:邮局、省办公大楼、省法院、纺织厂和电力站。    这些人士说,马德望机场遭到的损失是:损坏了十一架飞机。

4. 美报专稿:《西贡经济遇困难等待美国增加帮助》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五月三十一日刊登一篇发自西贡的专稿,标题是《西贡经济遇困难等待美国增加帮助》,摘要如下:    南越的外汇储备正在急剧减少,美国和南越的经济学家都感到担忧。    物价已上涨到惊人程度,失业严重,皮阿斯特不断贬值,但是,政府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采取什么补救措施。    据美国和南越的经济学家认为,要害在于美国军人的花消锐减,美国的经援逐渐减少,而进口则继续保持在高水平上。    一位美国官员在谈到南越人时说:“他们相信尼克松反正会给钱,所以他们继续执行几乎全部的进口计划。”    这位官员说,尼克松先生在阮文绍总统一行四月份访问圣克利门蒂西部白宫时对他们说,“他将设法使他们渡过今年”。这位官员又说:“他们有点神经紧张了,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断念头。”    阮文绍总统想在南越造成这样一个印象:尼克松总统已答应在七月一日开始的财政年度里给大约六亿五千万美元。但是,这里的许多美国官员觉得,南越要是能得到四亿五千多万美元就算是运气了。    美国国防部和美国军人在南越的花消最高是在一九七一年,达四亿美元,今年,随着军队的撤走,已降到一亿美元多一点,预料还将继续减少。    在今年年初,南越人已不得不提取他们的外汇储备。到本月初,外汇储备减少了五千三百多万美元,只剩下了一亿四千八百万美元。有些经济学家说,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到今年年底外汇储备很可能减少到只有八千万美元。    这些经济学家说,外汇储备严重减少可能导致皮阿斯特的大幅度贬值和通货膨胀,阮文绍政府就可能岌岌可危。

5. 泰报报道:《政府雇用国民党人守卫边境》

【本刊讯】曼谷《民族报》六月八日刊登从夜丰颂府发出的一则消息,题为《政府雇用国民党人守卫边境》,摘要如下:    中国国民党第九十三军残部的三名领导人之一昨天(六月七日)第一次向报界发表谈话。    老李中校对《民族报》记者承认,他的七千名配备着新式武装的现役部队一直获得设在彭世洛府的第三军区司令部定期提供的武器。    这名中校是在设在这个边境省份密林中的、俯瞰臭名远扬的金三角地带的他的一个据点内说这番话的。    他还说,中国部队曾为泰国当局从事情报工作以便自己可以继续留下去,他们已得到了没有限制的军火供应。    老李从他设在苗岭的据点可以到达他设在探俄的总部,还通过新式的无线电发报机进行日常的联系。老李说,另外还有二十台无线电发报机。他说所有这些发报机都是政府供给的。    我在丛林地带费劲地走了两天才到达老李的据点。    他说,这个据点是设在边境这一边为了监视缅甸军队和叛乱部队而设的许多据点之一。    有二十多支国民党部队分布在这个地区。这名中国校官说,每个无线电台每天同总部联系五次,所有的情报都汇集到总部,通过那里转到曼谷。    在探俄总部已经安装了一个大型的通讯用的发射台。他说,这也是(泰国)政府提供的。    第三军区司令三兰·贝他耶恭中将早些时候对记者们谈到国民党残余分子时说,泰国政府的政策不是利用外国军队打国内的共产党人。    他还否认政府曾向国民党人供应武器和弹药。    老李说,泰国政府也拨给金钱。    老李说,每年派送到曼谷受训的国民党军人约为三、四十人。    老李说,国民党部队能够在三天内从在探俄的总部到达它所控制的任何地区。老李说,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五架直升飞机并且能够在两小时内到达任何地点。    老李说,直升飞机也是泰国政府提供的。    老李说,国民党的军人希望参加泰国军队,但是政府拒绝了这个意见。据老李说,他们关于发给身份证的请求也被政府拒绝了。    老李说,同台湾的最后一次联系是在去年三月二十七日进行的,当时台北直接发来的一封无线电报说,已经任命李文欢将军为残余部队的总司令。    老李说,李将军偷偷地到了台湾,回来时带了传单。

6. 香港报纸报道:《香港六大贩毒头子》

【本刊讯】香港《快报》五月十七日以《香港六大贩毒头子》为题报道:    泰国和缅甸在联合国协助下进行的肃毒行动,现已查明了毒品从产地运往香港所取的路线与方式。据称这条毒品输出的“总路线”完全控制在一批缅籍与泰籍华人毒枭手中,他们把生鸦片和经过初步提炼的吗啡从缅甸东北部“三不管”的掸邦产地用小船运往曼谷,其中一部分在曼谷加工炼成海洛英,随同生鸦片与吗啡用机帆运往香港全面加工及分装,然后经过各条“分路线”运往纽约、伦敦以及其他欧美城市。    控制曼谷枢纽站的是潮州帮之中的“红帮”,由于他们历来牟取厚利,引起其他华人帮会的眼红,因此发生激烈的明争暗斗,上月二十一日在南越海岸外的机动渔船“巴岗沙摩号”上缉获的有史以来最大宗的一批走私毒品,以及本月上旬在香港荃湾海面缉获的大批毒品,就是因为在这种内讧之中有人故意泄漏消息。    每一笔从曼谷运往香港的价值连城之毒品所采取的交易方式,通常总是先由一名曼谷红帮的人员只身飞赴香港,与香港六大贩毒网头子分别斟价。    当斟价完成后,这名只身来港的红帮客即用电报向曼谷总部发出事前约定的暗语,如“亚芬病愈,勿念”之类。于是黑货在曼谷落船,绕过印支半岛径驶香港。

7. 《华盛顿邮报》自西贡报道:《据说美国削减了对西贡的弹药供应》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六月四日发表托马斯·李普曼六月二日从西贡发出的电讯,题为《据说美国削减了对西贡的弹药供应》,摘要如下:    据权威人士说,美国已经把它对西贡武装部队的大炮和重武器的弹药供应削减三分之一,以设法全面降低在越南使用武力的程度。    已经进行了几个月的这一削减是在美国专家们分析了战场上的行动以后下令执行的。这一分析表明南越军队有时候发射的弹药要等于它们的共产党敌手的二十倍。    美国还把它供应南越武装部队的石油数量削减了百分之二十,但是,来取这一决定的动机与其说是军事上的,不如说是经济上的。军事汽油往往会绕道被搞到南越市场上去公开出卖。

第 4 版

1. 《青年非洲》周刊记者撰文:《中国和非洲》

【本刊讯】《青年非洲》周刊四月二十八日第六百四十二期刊登该刊随同阿希乔总统访问中国的特派记者保罗·伯内特尔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和非洲》,摘要如下:    十年之后,尽管中国进行了文化革命,但中国的立场,特别是对非洲的立场肯定是有变化的;当‘然这种立场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改变的。今天非洲的民族革命是由执政的资产阶级领导的。基本矛盾并不是存在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阶层人民之间,而是存在于这些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之间。这决不意味着中国永远站在非洲各国的现政府一边;中国倒是认为,非洲正处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些政府担负着民族要求。当然这并不排除这种希望,即希望有一天出现友好的、有组织的力量来接班。但是中国人并不宣扬这一点。不管怎样,中国人根据自己的经验相信,成功只能来自各国内部的力量,他们注意不去鼓舞或引起那种他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只能导致最反动的和最落后的分子胜利的行动。    中国人除了帮助解放运动和鼓励它们进行武装斗争之外,今天他们决不是非洲政权的放火狂,但非洲大陆的那些最保守的领导人就象某些西方大国一样仍继续把中国人看作是放火狂,事实恰恰相反,对这个明显的事实必须谈几点说明。    人们在中国同非洲政治家们进行的一切谈话,都证明中国的毛主义分子和非洲以及其他地方的毛主义的信徒之间——在对非洲形势进行政治分析方面——存在着距离。这些谈话还证明:今天中国人承认,他们的革命经验首先基本上是中国的。从中国人承认他们的革命经验是不可输出的时候起,人们就几乎不理解某些人为什么还要坚持传播这种看法:同中国合作,就是同魔鬼结成同盟,就是引狼入室。应当从同样的角度来看待同中国的关系和同其他大国的关系。既不抱幻想——中国不可能一切都做,但也不自卑。    此外,虽然中国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中国人对他们同非洲国家关系采取的方法和观念在许多方面是具有典范价值的。在组织方面,中国人的方法符合下列三个标准:有效、援助者和受援者之间平等、快。在这样一个时代    ——非洲人敲门时就痛感到好象是乞丐似的,这一点是特别令人赞赏的。中国的援助总是适应一项具体计划的,而对这个国家来说,这项计划的必要性是预先得到那些来自北京的专家了解的。因此这并不是一笔旨在为将来正式访问而增加国家元首停车场的贷款,也不是用来补偿一个友好政府的预算赤字的贷款。这更不是一项“有约束的援助”,至少不是象在法—非合作范围内所考虑的那种援助。如果中国人提供物资和专家的话,在物价问题,他们是“不搞竞争的”,他们的专家享受与非洲专家同等的待遇。最后,偿还这些贷款是按照特殊的贷款条件进行的。利息是很低的,偿还的限期要比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得多。    另一个有利条件是:快。最近一个例子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当拉马南佐阿将军的政府决定同南非断绝一切贸易关系时,他担心要偿还齐腊纳纳政府对比勒陀利亚政权所欠的四十亿马尔加什法郎的债务,向法国提出了央求。中国在接到要求几周后,就向马尔加什共和国提供了四十亿。据说,就象在巴黎人们所认为的那样,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甚至是一个心理问题。中国懂得马尔加什新政府尽快地摆脱这笔沉重而又丢脸的债务的重要性,这一点也是重要的。    中国技术人员和外交官一样,在他们的行为举止方面带来了一种新作风。在援助者和受援者之间的关系丝毫没有家长式作风。应当承认,在这方面,他们要比他们的苏联对手更能获得成功。这种注意是重要的,不带有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北京所设想的那种“亚—非主义”新作风是与下面一种考虑相一致的:即在到处、特别是在第三世界抵制苏联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并不是一个象其他国家那样的无产者国家。它是一个潜在的大国,它有它自己的利益并正在捍卫它的利益。非洲国家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当然,中国的经验,由于它的方法,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以及它的独创性,因此对非洲仍然是具有充分的教育意义的。    今天除了中国向非洲提供的有限的合作手段之外,对建立关系最有益的贡献正是来自于中国的这种经验。不是奴颜婢膝地抄袭,而是为了激励非洲自己(按照它本身的特点,它的性质和它的传统)“创造”或“设想”一条走向发展的独创的道路。

2. 美报述评:《中苏争夺非洲朋友》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四月十四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中苏争夺非洲朋友》,摘要如下:    中苏在它们的主要竞赛地区之一非洲仍然相争不休。    专家们指出,中苏的立场的根本差别是,俄国人敦促非洲国家接受莫斯科的而不是接受西方的支持和领导。相反,中国人则建议亚非团结一致对付被他们认为是超级大国的苏联和美国。    六个月以来同撒哈拉南北的一些非洲国家签订的一系列经济和技术援助协定,说明了北京在非洲争取朋友的运动的劲头。    在外交上承认以后,中国已同达荷美、尼日利亚、卢旺达、多哥和扎伊尔第一次签订了协定。从去年九月到今年二月,北京还同阿尔及利亚、布隆迪、刚果(布)、埃及、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几内亚、尼日利亚、塞拉勒窝内、苏丹和突尼斯就一些建设项目进行了讨论或达成了协议。

3. 苏一在京人士说中苏航空谈判陷于僵局

【法新社北京五月二十六日电】在北京的一位苏联人士今天说,中苏两国旨在把中国航空公司的北京—伊尔库茨克航线延伸到莫斯科的谈判陷于僵局。    据这里的西方人士说,其原因是苏联要求它自己的民航飞机有权飞越新疆地区。    中国代表团于三月三十一日去莫斯科讨论一九五四年双边协定的执行情况,协定规定要在两国首都建立互惠的空中联系。

4. 智利铜矿工人举行罢工

【法新社圣地亚哥六月五日电】智利铜矿工人四十五天之久的罢工,由于其政治影响是威胁阿连德总统左派政府的危险的一个典型例子。    这次罢工仅仅影响到两个智利最大的铜矿之一特尼恩特铜矿。仅仅部分工人参加这次罢工。据政府说,百分之四十的工人参加罢工,据反对派说,百分之八十的工人参加罢工。但是,这次罢工远远地超出了单纯的增加工资问题,因为它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产生多种后果。    从经济上来说,这次罢工已使国家损失数百万美元。在这个冲突开始时,当时参加罢工的人数更多,当局估计每天损失一百万美元。    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情况也很糟。阿连德担心,他的联合政府和中间及保守的反对派之间关系的破裂会导致一场内战。    几星期来,左派一直在进行一个大规模宣传运动,告诫老百姓提防这样一个危险。特尼恩特铜矿罢工激起的情绪引起了非常严重的事件,因此在兰卡瓜省颁布了紧急状态,军队已奉命在警察部队没有能力恢复秩序时恢复秩序。    基督教民主党人(中间派)和国民党(右派)支持罢工者反对政府,企图增加政府的经济困难。    联合政府的共产党人、社会党人和激进党人已呼吁矿工发挥“阶级觉悟”和爱国主义,试图使他们回去工作。经过多次谈判之后,政府指出,它不能满足铜矿工人的所有“过分的”要求,铜矿工人同智利其他工人相比是“享有特权的”。    如果局部罢工能使国家遭受这样大的损失,那么倘若反对派使罢工运动蔓延到其他矿和其他经济部门,政府的稳定将会怎样呢?这个问题是观察家提出来的,他们知道,目前的冲突只是反对派对左派政府发动的“冬季大战役”的一个开头。    政界人士认为,阿连德将不得不再次依靠军队去挽救他的局面。

5. 英报报道:《中国再次在加纳获得立足点》

【本刊讯】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五月六日刊登一条电讯,题为《中国再次在加纳获得立足点》,摘要如下:    中国希望通过在今后两年帮助加纳政府进行大规模的运河开凿和灌溉工程的办法,恢复它过去在加纳的强大影响。    北京的工程师和专家将于今夏到达。加纳要求中国人指导成千上万的志愿人员和学生开凿从沃尔特河通到阿克拉平原的五十英里长的运河。那里将修建一个灌溉体系来种甘蔗、棉花和大米。    自从七年前恩克鲁玛被推翻以来,北京的技术人员是第一次到达加纳。

6. 厄瓜多尔《宇宙报》文章:《美国在拉丁美洲循序撤退》

【本刊讯】厄瓜多尔《宇宙报》五月二日刊载《美国在拉丁美洲循序撤退》的文章,摘要如下:    美洲关系中每一个新的重大事件,都打下了历史的印迹,证实了美国与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关系的变化。    显然,这决不是涉及富国和穷国之间的那种冷淡关系或它们间单纯的摩擦问题。不论在联合国巴拿马会议,还是就美资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在智利的计划所做的调查,或在美洲国家组织华盛顿会议上发生的小小风波,这些都表明我们面临着美国政府深思熟虑后推行的明确的脱身政策。    “睦邻政策”时代距我们现在已经相当久了,富兰克林·罗斯福曾利用这种政策勾结拉丁美洲国家来消除欧洲国家在一些国家的影响、组织和企业。同样争取进步联盟时代也早就过去了,那时华盛顿慷慨地资助了基督教民主党的创立和活动,并为它上台提供经费,如智利基督教民主党和弗雷上台所证明的那样,华盛顿在这事件中扮演了大笔掏钱的角色。    西半球事变说明,新型的帝国主义政策已经告终了,他们曾经执行这种政策,使拉丁美洲在经济上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从而把这些美国大财团的潜在竞争者排除在外。    当前,我们面对的是业已推行的与过去那种有利于美国的政策完全不同的一次新的政策。    拉丁美洲已不再是这个西半球堡垒的后院了。自从华盛顿在自己势力周围建立“和平共处”的轨道以来,拉丁美洲便失掉了它从前在华盛顿政治赌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美国与莫斯科和北京的广泛持久的谅解已使美国在对拉丁美洲阵营的关系之间所施加的压力、玩弄的阴谋活动以及时紧时松的作法已不灵了。    继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政治角逐——这种政治角逐使“冷战”阶段的特点亦即它们间的紧张和对峙——之后,接踵而来的是更富有弹性的“五极”竞赛,这“五极”现在是由美国、欧洲共同体、日本、人民中国和苏联组成的。    由于这“五极”势力之间推行和平关系的结果,美国被迫尊重这些势力对拉丁美洲的渗透。    容忍这些直到昨天还被认为是外来的势力的介入,这就必定迫使美国循序撤退。    因此,这种新政策,有时表现为单纯的撤退,有时是全盘放弃,这不是某一个政府采取决定的结果,也不是一种权宜之计。    相反,它是一个将会越来越多地反映到泛美关系上的重大变化。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撤退是这种新世界政策的直接结果,这种政策就是让被遗弃的拉丁美洲听天由命,让它已不是听凭美国,而是听凭角逐中的世界势力和因素的摆布。    美国撤退的特殊性是,它是在美国在拉丁美洲经历了艰巨和痛苦经验的情况下发生的。得到援助最多的国家,正如在智利所发生的情况那样,倒成了最厉害地反对美国的国家。    华盛顿面临着一种民族主义的潮流,它用一种撤退来适应这种潮流,这对它是有利的。

7. 阿根廷政府接管所有大学

【拉丁社布宜诺斯艾利斯五月二十九日电】坎波拉总统的新政府今晚接管所有大学,并规定了牛肉的最高价格,这是阿根廷人非常关心的两件事。    由二十五日就职的坎波拉和教育部长签署的第三十五号法令强调,采取接管所有大学的措施,是考虑到对教师、非教师和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意见的压制已破坏了大学的生活。法令强调必须使大学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商业部今晚公布了一项规定牛肉最高价格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