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06-11
第 1 版
1. 北约组织发表一份:研究苏联军事力量的情报报告
说苏军事力量比北约组织国家以前的估计要大得多。北约组织的一高级官员说:“苏联人虽然是轻声轻气地说话,但是他们手上却拿着一根很大的样子。” 【路透社布鲁塞尔六月七日电】据今天公布的北约组织情报报告说,苏联的军事力量比北约组织国家以前的估计要大得多。 这份报告研究了苏联五年以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来它的武器发展的情况。它说,苏联的战略地位有了“引人注目的”改善,特别是在远程弹道导弹方面。 这份报告又说:“它的地位由于建造新的核战略潜艇而正在得到进一步改善。” 报告说,苏联海军和战略实力的最大跃进是在水下力量方面。虽然潜艇总数减少了,但是由于核潜艇增加了一倍而使俄国人有更大的能力和持久力在世界海洋的任何地方进行活动。 报告指出,虽然苏联百分之七十五的地面部队和大约百分之七十的空军是对付北约组织国家的,但是从一九六五年开始,苏联在同中国接壤的边界一带集结兵力,最近两年则缓慢下来。 报告警告说:“我们对苏联这种反华的兵力集结的规模和程度不应打折扣……这种集结同在西部执行的类似计划是平行进行的,不过也许略微缓慢一些。” 【美联社布鲁塞尔六月七日电】(记者:卡尔·哈特曼)美国及其北大西洋盟国七日得知,苏联的军事力量增长速度出乎意料地快,它们没有做足够的事情来赶上它。 这个警告是向尼克松总统选为国防部长的施莱辛格和十二个盟国政府的国防部长提出的。 负责联盟情报工作的西德人京特·波泽尔和以北约组织秘书长伦斯为首的其他高级官员准备提出报告。 波泽尔说,苏联及其欧洲盟国现在有四百六十五万军人。 他说,“苏联的能力比北约组织国家先前估计的要高得多。常规增援力量的性质,特别是战术空军增援力量所表明的性质,说明这种事实:主要理论就是加强战斗力量。” 波泽尔谈到了苏联各军种。他说: ——在地面,苏联人和他们的盟友有一百六十个师针对着北约组织,加上在苏联的三十个战略后备师。 ——在空中,苏联的战术飞机比一九六八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苏联的海军(其潜艇力量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在据信能够在涉及苏联主要利益的任何海洋地区采取行动。 ——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架的数目从一九六八年以来几乎增加了一倍。 一位高级官员最近对记者总结说:“苏联人虽然是轻声轻气地说话,但是他们手上却拿着一根很大的棒子。” 北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约翰内斯·施泰因霍夫将军对部长们说,苏联人并没有放松加强它的武装部队的努力——而北约组织则放松了这样的努力。 他又说,缓和紧张局势是必要的,但是北约组织在同东方谈判成功之前必须不能放松警惕。 他要求在发展新武器方面进行较密切的合作,以对付日益增长的费用。
2. 苏美签订苏向美出售一百亿美元天然气意向协定
【美联社莫斯科六月八日电】两家美国公司八日同苏联签订了一项为期二十五年、价值一百亿美元以上的天然气意向书(意指打算成交的协定书——本刊注)。 这项协议是美国帕索天然气公司和西方石油公司为一方同苏联外贸部为另一方达成的。 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了这一“意向协议”。哈默说,为这一项目(不包括船只)提供的硬通货约二十亿美元。 哈默说,打算把协议规定的苏联天然气供给美国的西海岸。 参加签署这项议定书的帕索天然气公司董事长博伊德说,在这项协议变得牢固之前将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是价格问题。博伊德说,美国人期望,首先“就价格达成牢固不变的谅解”,然后才向这项工程提供资金。博伊德说,据同苏联外贸部副部长尼古拉·奥西波夫签订的意向书,美国公司“将同苏联人商讨提供资金的问题”。 记者要求博伊德谈谈美国人将如何对待苏联提供诸如已得到证实的天然气资源这样十分重要的材料方面的通常保密做法。博伊德说,“这一点已向俄国人说明了,并且我们已得到保证,苏联将提供一切必要的地理资料,以满足我们的需要。”他说,他预料美国公司将去那里作实地考察。 哈默追述,西方石油公司最近曾同苏联人签订了他称之为价值八十亿美元化肥交易的“成交合同”,他说,俄国人坚持要这项协定得到美国政府的正式支持。哈默说,“我国政府已同意了这样的协议,并已换文”,这就是说化肥交易已拍板成交了。 【共同社东京六月八日电】题:同苏联签署天然气进口协定,也同意日本参加 莫斯科八日电:八日,美国和苏联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向美国供应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天然气的计划的备忘录。 这项计划是一笔超大型生意,这就是要在今后二十五年内向美国供应用现在的市价换算为一百亿美元的天然气。这象征着最近迅速高涨起来的美苏间的具体的经济交流。这个备忘录还承认日本参加的权利。日本作何反应,是引人注目的。 日本以东京瓦斯公司董事长安西为团长的代表团决定十二日访苏,但被美国抢先了一步。日本对这项计划表示什么态度,联系到今后西伯利亚三大资源的开发,将成为大问题。
3. 外电报道:黎德寿同基辛格九日举行会谈
【美联社巴黎六月九日电】美国的基辛格和北越的黎德寿今天中止了他们的会谈,没有能在如何加强越南和平协定的问题上达成协议。 为实施和平协定所作的努力之所以受挫,据信主要是由于南越总统阮文绍拒绝授权他驻巴黎的代表在基辛格和黎德寿草拟的文件上签字。 【合众国际社巴黎六月十日电】(记者:塞德尔)白宫顾问基辛格九日晚飞往华盛顿而未宣布预期同河内达成的协议,但是他说他将在十二日回到巴黎来继续会谈。 基辛格在离开之前说,在关于协议的措辞方面发生了麻烦。 基辛格说,他不得不回到华盛顿去协助为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而进行的准备工作。 基辛格在同黎德寿举行了四小时又三十五分钟的会谈之后而未能象美国官员八日满怀信心地预言地那样产生一项关于违反越南停火行动的协议,就在晚上飞往华盛顿。 克莱贝尔大街的会议中心都已为举行一次签字仪式准备就绪,新闻官员待命准备向记者颁发证件。 基辛格说,“当我不在这里的时候,威廉·沙利文大使将继续同阮基石部长讨论。我计划在十二日回到巴黎来。” 基辛格说:“美国官员对于为使越南方面共同认识某些字句的重要意义所需要的时间之长所作的估计有时是错误的。” 在九日的会议之后,阮基石宣称,他将在十一日下午四时再度同沙利文就技术方面举行会谈。 会谈出现障碍使人们感到意外。
4. 法国《现实》杂志文章《美国和欧洲的冲突》
文章论述了美国和欧洲伙伴之间在经济上正面临着一场激烈冲突。美想扭转它的不利的经济局势。欧洲被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受到压制,但它可以从中焕发出统一的力量。文章认为美欧伙伴关系正经历着定期震撼的危机,但是分离对彼此都有损害,而使它们团结起来的共同利益很多 【本刊讯】法国《现实》杂志五月号发表一位负责国际问题的高级官员写的匿名文章,题目是《美国和欧洲的冲突》,摘要如下: “美国从越南撤出B─52飞机是要在欧洲使用。”在欧洲经济界人士中流传的这句话不是一句简单的调皮话。它说明在今后几个月内的现实情况:在美国人和欧洲人对立的所有领域里,不管是在货币或贸易关系问题上,美国对欧洲人将表现得特别咄咄逼人。 对于美国这种新的态度,人们迄今只作了部分的说明:对减少国际收支逆差的关心,在越南问题以后要退回美国堡垒的愿望,对诸如吸毒、贫困、污染等等国内问题的优先考虑。人们被货币危机的技术性问题以及最近发生的引人注目事件弄迷糊了。事实上,冲突的根源是较为简单而又较为根本的:美国人要保持他们在经济上的至高无上地位,然而这种地位却受到在他们的支持下而获得繁荣的那些国家的威胁。二十年来,他们鼓励欧洲的复兴和统一。对于这个被他们看作是保护国的俯首贴耳的大陆,他们曾不惜表示友谊和谅解。今天,他们发现了一个对手,这个对手要在经济上充当竞争者。 从欧洲人方面来说,他们还惊魂未定:好心肠的美国变了面孔。过去,她责备她的盟国;今天,她动手打了。从历史上看,欧洲和美国现在正处于冲突的路上。 美国觉得这种对立是一种耻辱。由于它的优势地位受到它的朋友的威胁,它对它的强大力量的自豪感加倍受到了损害。这一切都使人想到冲突将是激烈的。冲突到什么程度为止?怎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处于无敌的地位。欧洲的经济由于遭到破坏,不过是美国潜力的一半多一点。至于日本,它的国民生产还不到美国的二十分之一。 正是在这种无与伦比的支配地位的基础上,建立起美国整个的对外政策 ——真正的慷慨、马歇尔计划、建立在美元最高地位基础上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美国核优势基础上的防务组织。由于同时追求经济、政治和军事目标,这就造成通货的大量外流,并加紧使用国内财富用于非生产性用途。但是,这同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充分开动的经济机器的压倒一切的优势是否相称呢? 二十多年来,美国可以说生活得飘飘然:它为所欲为,什么也限制不了它的意志。出于使收支平衡的需要,它迫使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有个最高限额。美国人自己却没有这种限额。作为半个世界的债权人,他们饱赚其钱。然而,曾几何时,呼吸困难的症候出现了:国际收支每年有越来越大的逆差,通货膨胀成为经常现象,就业情况恶化,美元已不再象从前那样无条件地为人们所赶忙接受。(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特别是,美国人发现他们的自然财富不是取之不尽的,而需要节约使用。动力缺乏情况突然出现:如果当前的趋势不加以改变的话,那么,十年后,他们石油消费量的一半要仰赖进口。天然气已经感到缺乏,一些学校因为没有暖气而关门大吉,人们已劝一些住家不再用天然气取暖。这个国家到现在为止,是按照他们的资源是无穷尽这个假定,以及对管理国家问题漫不经心、不屑一顾的态度过活的;对这样一个国家来说,这种打击是沉重的。最初的反应是不相信,这个巨人不相信他会突然变得衰弱。对国际收支问题所采取的态度可以说明这种精神状态。六十年代初,当它的不平衡状态已得到肯定的时候,美国负责人仍然不肯认为这是真正的逆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些专家也向他们提供了这是一时的现象的解释。一直到尼克松一基辛格班子上台这才接受了现实的打击,并从中得出结论:美国也免不了要发生经济困难;象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所证明的,它的力量不是无限的。 在美国人明白了严峻的真相之时,他们看到了在他们面前有威胁着他们无上地位的突飞猛进的欧洲和日本。二十年内,力量对比实际上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出现了有力发展的新的两极。数字的简单对比就是惊人的: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七○年,日本生产从占美国国民生产的百分之五增加到百分之二十,欧洲则从百分之五十五增加到百分之八十。这个现象是这样明显,一些预言家毫不犹豫地肯定,美国将在十年后被欧洲赶上,二十年后被日本赶上。美国人在他们的历史上第一次要在经济目标和军事目标之间作出选择。除非他们同意他们的力量继续受到破坏,否则他们就不再能保证在自由通往他们的市场的同时,能抽出资金既支持在外国的高额投资,又维持在世界各地的庞大军事力量。他们已无法同时取得牛油和大炮。尼克松选择了牛油。 从越南撤出以后,人们谈到美国在同伙伴们谈判时极为明显地立场变强硬的问题。放纵和挥霍的时代已经过去。第一号目标则成了粉碎欧洲超赶美国经济力量。声调的改变是直率的:“欧洲人,你们富起来了,那就多参加一些共同努力吧。” 但是,什么使得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能获得这样壮观的增长呢?它们的增长主要依靠三个来源:长期来在美国市场上享有的销售便利条件;美国企业在他们土地上的投资;由于依靠美国军事保护而节省下来的钱。 很久以前,凯恩斯曾指出,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因素之一。这个分析完全适用于日本和欧洲:十年内,日本在美国销售的货物增加了百分之五百四十三,欧洲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九十五。在这期间,美国人很少担心他们的对外贸易问题;他们的对外贸易只占他们的国民生产百分之四多一点,而一些欧洲国家则占百分之四十。对于欧洲和日本货充斥他们的市场,他们并没有感到什么不方便。直到现在,他们这才意识到贸易逆差的严重性——一九七二年是六十五亿美元。 同样地,美国一些企业在横渡大西洋在欧洲安顿下来的时候,对它们促进欧洲发展这一点并没有感到不安。当然,多国公司是经济统治的一个重要因素:经理是美国的,一些重大决定都在美国作出。然而,它们还是促进了欧洲时国民生产:给欧洲带来了就业机会、薪金、技术、投资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醒悟到:资金用来资助欧洲向美国出口,就是说,同他们自己的生产进行竞争。美国一些工会组织作出了反应:在外国创造的这些就业机会在我们这里反而没有;为什么我们会同意加重我们自己的失业现象呢? 促进西方发展的第三个因素是美国的军事保护,它使欧洲和日本能把本来应当用于他们自己防务的资源用于生产。人们知道,日本用于安全的开支只占它的国民生产的百分之一多一一点,欧洲是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而美国则是百分之九。如果欧洲人也被迫象俄国人和美国人那样开支军费来保证自己防务的话,那么,他们还要在几乎不会有什么结果的目的上花费成千亿美元。人们知道,德国人除了分担一定费用外,已同意把保证自己安全的问题交给美国,以便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欧洲一些小国,意识到自己绝不能出这样多的钱,也使自己依附于美国。 这就是防务“分担”问题的真正意义所在。美国应当继续毫无异议地给予一些国家以保护、使它们利用这种保证在发展道路上节节上升吗?它能无限期地帮助盟友破坏它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吗?美国最近几年在对待它的伙伴方面,已不能再是外交游戏的问题,而是什么手段都将使用的无情的决斗的问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已经受到质询:经济问题已在辩论中被提了出来,而在从前,这些问题是从不受到过问的。在今后几个月内将进行的谈判中,军事问题和经济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 在军事计划方面,美国人第一个目标是迫使盟国大大增加它们的防务开支,以便能保证它们自己的安全。这些费用将专门用来购买常规武器和支付维持费用,而让美国单独负责核武器。这是日本看来正在走的道路。相反,对欧洲来说,这个建议几乎没有什么可能被接受。它们的已经很少的军事预算十年来仍在不断减少。至于将来,欧洲人显然希望继续利用美国的保护,这可以免去他们自己在防务方面的越来越大的努力。 美国向它的盟国提出的另一个解决办法:它所提供的保护应得到较为公平的补偿。换句话说,美国人想增加保证金份额的总数。 在贸易领域里,追求的目的也是一样的。美国现在正在同它最初蔑视的共同市场进行斗争。尼克松总统曾经威胁说,如果欧洲不取消对我们商品的关税壁垒,我们也要对他们的商品有选择地征税。应当预计到,为了制止欧洲的发展,美国人将更严格地限制欧洲货物进入美国的市场。随着最近美元的贬值,欧洲货的竞争能力降低了,其结果是降低向美国市场出口的增长率,而最终压缩经济活动。 俄国人把美国看作是具有他们水平的唯一的工业国;他们最近签订的经济协定,在天然气上所作的交易,以及不久可能就石油所作的交易,表明这种特殊关系对欧洲人的贸易地位有多大的威胁。这两个大国的贸易额已经增加了两倍。 因此,欧洲同美国将发生一场经济战。这场战争将是激烈的,因为美国人是从拒绝欧洲竞争这一立场出发的。他们已经把他们的攻击集中在欧洲最薄弱的战线上。这就是农业。欧洲的抵抗能力是薄弱的,这只要指出它对外贸的依赖性就够了。协和飞机的灾难就清楚地表明:它的贸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美国有没有善意:美国一些大公司拒购这些飞机,它就处于极大的困难中。 由于受到国内不断增加的负担的重压以及外部刺激力量的减弱,欧洲的增长率可能降低。面对这种情况,欧洲人能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呢?他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加强自己,要么垮台。欧洲被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受到压制和虐待,但是它却可以从这种不幸状态中焕发出统一的力量。相反,如果欧洲不作出反应的话,它将失去它的精神和统一。结果将是要么依靠俄国人,要么依靠美国人,最终实现“芬兰化”。 目前,人们正看到大西洋两岸的聋子的对话。一方面,美国人要求纠正他们认为太违背他们利益的那种经济局势;另一方面,欧洲人和日本人则坚持他们的既得利益。这两种立场仍然无法调和。然而,应当找到某种妥协办法。为此,有必要分别地考虑结束过去的情况和在将来建立一个平衡的体系。 今天,欧洲和美国经历着定期震撼老夫妻的一个危机。然而,分离对彼此都是有损害的:使它们团结起来的共同利益太多了。走向新平衡的演变使人们今后可以赋予这种伙伴关系以真正的内容:两个具有同等地位、被赋予同样责任的伙伴之间的团结;结束保护关系。
第 2 版
1. 美新处报道《北约防务计划委员会会议公报》
公报说:部长们特别注意到同北约对峙的苏联军事力量正在加强;重申北约组织必须继续摆出坚定的姿态 【美新处布鲁塞尔六月八日电】题:防务计划委员会会议公报 下面是六月七日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防部长会议结束时发表的最后公报的全文(本刊有删节): 部长们根据目前的政治和军事形势讨论了盟国防务状况。他们满意地回顾了北约组织在保卫他们国家的自由和确立可以安然无虞地谋求同东方改善关系的较好条件方面取得的成功,并且重申他们的政府相信体现在联盟中的集体安全的原则,和决心以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手段来支持这个原则。他们欢迎东西方之间的日益增加的接触,欢迎正在进行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谈判,欢迎在举行一次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欢迎关于早日开始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问题的实质性谈判的前景。 但是他们指出,尽管有了这些发展,华沙条约组织却继续保持着从规模和性质上都大大超出纯粹防御目的的需要的军事力量。部长们听取了关于这些军事力量的能力最近发展情况的汇报,这次汇报证实正在继续以毫未减弱的势头进行着一项关于现代化和重新装备的庞大计划。他们特别注意到同北约组织对峙的苏联军事力量正在加强:在战略核力量方面,在地面和空中力量方面以及在苏联海军增加打击力量和在世界范围进行部署方面。在这方面,他们重申,北约组织必须继续摆出坚定的防御态势,以便能够通过谈判取得真正持久的和平。 部长们在华沙条约组织军队的力量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根据另一项关于七十年代盟国防务问题的报告,研究了联盟目前的防御能力。这项报告扼要叙述了过去两年在改善北约组织在每一地区的陆、海、空军的效力方面取得的进展,还指出了仍需进一步改善的地区。部长们在这次讨论过程中研究了北部地区和包括地中海在内的南部地区的特别问题。 部长们还研究了北约组织的联合防务计划(即盟军公用设备、通讯联络和民间战备),目的是保证使战斗部队的要求得到充分的支持。新的侧重点放在改善在后勤方面和在军备研究、试制及生产方面的合作增加的必要性上。 部长们讨论了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谈判的实际含义,并强调北约组织的目标仍然是减少军队而不削弱安全。他们重申他们确信:北约组织国家采取单方面行动来减少或撤退军队,将会破坏谈成一项令人满意的协定所必不可少的稳定条件。在这方面,部长们欢迎美国重申:如果盟国采取类似态度的话,它将保持和改善驻欧美军,除了根据东西方协定的规定以外,不予减少。 根据这些讨论,部长们对北约组织军事当局提出了关于到一九八○年为止这段时期的军事力量计划工作安排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技术背景的指导。这种定期提出的指导是为了保证使这个联盟的未来防务计划工作不断作出调整,以适应政治和军事形势的变化,并同每个国家能够为共同防务贡献的资源水平相符合。
2. 英报评论《五角大楼把北约组织的力量放在同华沙条约同等的地位》
【本刊讯】英《卫报》六月八日刊登詹金斯发自华盛顿的一篇评论,标题是《五角大楼把北约组织的力量放在同华沙条约同等的地位》,摘要如下: 在北约组织举行重要会议和国会就美国驻欧部队人数举行意见听取会的前夕,五角大楼发表了一个重要报告,对人们公认的北约组织的常规力量不是华沙条约的对手的意见提出了异议。 五角大楼的研究报告在重新制订北约组织战略的基本设想时得出结论说,核门槛比先前所认为的要高得多。人们现在认为,北约组织的力量可以在九十天内挡住共产党的大规模攻势,而用不着动用核武器,这段时间之长足以产生僵持局面,并进行谈判。 这个结论——如果能够成立的话——具有几种十分重要的后果:1、它意味着,美国驻欧的三十万军队不仅仅是核战争的绊绳,而且对于用常规力量保卫西方是至为重要的。如果仅仅认为是一根绊绳,那么他们的人数就只有在任意决定的基础上才是有道理的,可是,如果五角大楼对北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的能力对比的重新估计是正确的,那么保持美军现有水平,从军事上来说就显然是有道理的。 2、它意味着,驻在美国、拨交北约组织的两师人可以投入对比的力量,这也加强了主张在中部战线保持力量对比的论点。 3、它意味着,国会里批评美军人数的人将不得不遇到这样的争论:减少军队将意味着降低核门槛,一旦发生华沙条约在欧洲发动一场大规模常规突击,美国城市就容易遭到稳被苏联摧毁的危险。 4、它意味着,同华沙条约关于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的谈判可以根据大致对等的设想进行。 这个报告——花了两年多时间才准备好——今天接受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组织国防部长会议。
3. 基辛格同法外长会谈
【美联社巴黎六月八日电】基辛格今天同法国外交部长若贝尔谈判了两小时零一刻钟。 基辛格对记者说,「这位外交部长和我进行了一次非常具有建设性的和非常有益的会谈,我还邀请这位外交部长到美国去继续进行这次会谈」。 若贝尔说,他将于六月底去华盛顿。 【路透社巴黎六月八日电】美国总统顾问基辛格和法国外交部长若贝尔今天讨论了美国为制定一项新「大西洋宪章」而提出的方案,但是解决他们之间明摆着的分歧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明显的进展。 据认为,美国人决心要实行在今年秋天举行「大西洋最高级会议」的主张,但是法国是反对举行这样的最高级会议的,惟恐华盛顿关于在大西洋两岸建立一种新的关系的建议最后将使共同市场降为次要伙伴的地位。 【美联社巴黎六月八日电】法国人士说,若贝尔的华盛顿之行是美国和法国之间进行继续磋商的一部分,这种磋商是由于雷克雅未克会谈和基辛格提出的制订一项新大西洋宪章的建议引起的。法国担心基辛格的计划可能会使西欧同苏联集团缓和关系的政策受到影响。
4. 美新处报道《尼克松在佛罗里达理工大学讲话摘要》
他说美如单方面裁军,而另一大国并不减少其力量,这并不会增加和平的可能性,而会增加对和平的危险 【美新处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六月八日电】题:尼克松在佛罗里达理工大学讲话摘要 下面是尼克松总统在佛罗里达理工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的讲话的一些主要之点的摘要:美苏关系 再过一周,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就要访问美国了,对正好一年以前我对苏联的访问进行回访。他在几天以前曾表示过,他认为,世界现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稳定和持久的和平…… 你们全都知道,我们已经谈判了一个关于限制防御性核武器的条约。 在这次的访问中,我们将与苏联谈判其它协定。这些协定将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会解决我们两国的制度之间的差别,只要他们相信一种东西,而我们相信另外一种东西,这种差别就会继续存在下去。 但是它们对我们大家的意义,特别是它们对我们的意义,仍然是:一个大的超级强国美国,和另一个大的超级强国苏联,不是相互对抗,不是在世界关键地区彼此摩擦并有可能使这种摩擦升级为战争 ——不是小战争,而是核战争,美国和苏联愈来愈懂得要彼此会谈,彼此谈判,以解决我们的分歧。这不会是容易的,对他们是不容易的,对我们也是不容易的。美国同中华人共和国的关系 我们的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我们生活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同制度的国家要么必须学会在它们有分歧的情况下生存下去,要么就与它们的分歧一起灭亡;而这就是我们前去中国的原因。我们认为这就是美国人民所要的。他们要谈判解决我们的分歧,而不要为了我们的分歧而打仗。单方面裁减美军 由于我们在走向一个较为和平的世界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对中国的开放,同苏联的谈判,越南战争的结束,有一些好心人真诚地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应当非常安全地、单方面地——不管苏联或其它国家做些什么——干脆裁减我们的武装部队…… 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比减少战争的危险是我更致力于谋求的了;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比减少世界上的军备负担是我更致力于谋求的了。但是我的确知道这一点:如果我们要执行将会导致世界和平的那种政策,这必须是相互的,因为,如果美国单方面减少它的力量,而另一个大国并不减少其力量,那么这并不会增加和平的可能性;它会增加对和平的危险…… 不管我们在过去这一百年犯了什么错误,我们对任何其它国家都是没有野心的。让我们保持我们的力量,这样,我们能够共同地既减少军备负担的危险,又减少战争的危险,而否则,这种危险是会存在于世界上的。经济 美国要想应付在世界上建立这种和平结构的这一巨大挑战,我们就不仅需要军事力量,而且我们需要在经济上强大…… 当然,政府能够采取行动、而且我们将采取行动来制止通货膨胀,只要我们认为这样做是负责的,而且会是有效的…… 对通货膨胀问题的长期解决办法是增加生产。在食品方面,我们能够而且我们必须这样做。能源问题 能源问题……并非因生产的减少而存在的;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生活得更好了。他们需要更多的能源,……他们需要更多的汽油,他们需要更多的石油。他们需要必须发展的其它方面的能源,不管是在核方面,在来自煤炭的能量的新的使用方面,以及其它方面,本毕业班的专家们对于这些方面大概比我要熟悉得多。 【合众国际社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六月八日电】(记者:诺曼·肯普斯特)尼克松今天在讲话中绕过水门事件而且提出“美国哪些地方是正确”的论点。他在讲话中明白地暗示,他不久将采取行动来对付通货膨胀问题。 尼克松说,国家正面对国内外的挑战,但是,他伸出食指打着手势说:“在美国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将加以解决,因为我们具有那种曾使美国建立起来并使我们美国成为今天这样的伟大国家的天才。” 总统在讲话中提出“美国哪些地方是正确的”的论点,显然是作为同水门丑闻针锋相对的论点。 尼克松宣称,国家的精神是强大的,它作为世界领导国家的地位是巩固的,这是他所提到的最接近于可能暗指水门丑闻的一句话。
5. 捷通社报道:经互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签署最后纪要
【捷通社布拉格六月八日电】今天在这里签署了经互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的最后纪要。 参加经互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的各代表团还一致通过了一项决议。决议指出,由于经互会国家和机构为执行综合纲要和经互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议而采取的措施,已进一步增强了经互会成员国的合作,进一步发展了它们的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履行综合纲要,成为了这些国家之间经济、科学和技术合作的主要内容。 经互会成员国及其机构和组织缔结了一系列有关联合计划工作、联合工程设计、生产专业化和协作、科技合作、海运合作等方面的多边协定。 协调经互会成员国一九七六——一九八○年发展国民经济计划和国民经济各最重要部门更长远的发展计划和生产品种的工作计划,已获批准。合作已扩大到燃料、动力和原料部门,加工工业部门,农业,运输业等等。 【波通社华沙六月八日电】参加经互会的波兰代表团八日返回华沙。雅罗谢维奇在华沙机场向记者们发表谈话时说: 我们决定致力于完善我们各国在制定和协调长期计划方面的合作。这样一来,各国的计划将同经互会范围内的一体化各项措施计划协调一致。因而我们也关心充分满足我们各国日益发展的工业对生产资料和原料的需求,即主要关心诸如石油和瓦斯这种必需原料的供应。关于所有这些问题的讨论是不轻松的。 【路透社布拉格六月八日电】组成经互会的九个共产党国家今天再次表示准备同西方建立经济联系。这些成员国在这里举行四天最高级会议后发表的一项公报中指出,同欧洲非共产党国家合作的条件正在成熟起来。 观察家认为,这是一次明白的暗示,表明经互会现已断然决定同欧洲经济共同体进行贸易。
第 3 版
1. 勃兰特抵以色列并同梅厄夫人会谈
他在会谈后说,西德在中东冲突中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充当调解人 【法新社特拉维夫六月七日电】勃兰特总理今天飞抵以色列进行一个西德政府首脑对这里的第一次访问。 【合众国际社耶路撒冷六月八日电】西德总理勃兰特和梅厄总理今天在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预计的会谈中进行了将近两个半小时的讨论。 在会谈后发表的一项政府公报说,讨论集中在以色列同共同市场的关系、中东局势以及以色列和它的阿拉伯邻国走向和平的道路等问题上。 【德新处六月八日电】联邦总理勃兰特在访问以色列的第二天,拜访了以色列国家总统埃弗赖姆·卡齐尔教授。拜会时总理梅厄夫人和外长埃班也在座。随后,联邦总理来到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同她继续政治性会谈。 【美联社耶路撒冷六月八日电】勃兰特今天结束了他同梅厄总理的会谈,并宣布梅厄夫人已同意对德国进行一次访问,这是一位以色列领导人对德国的第一次访问。 勃兰特是在同梅厄举行了两小时的工作会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这一令人意外的讲话的。 人们认为,梅厄接受勃兰特的邀请是以色列愿在关系上开辟新的一页的迹象。 勃兰特说,他并不是要把他的在欧洲实现和解的东方战略作为一个典范向中东推荐,但是“在同世界其他地区打交道时”可以使用他的一些办法。 在被问到波恩同以色列的特殊关系时,他不肯离开他对这一关系所下的定义:“有着特殊性质、有着特殊的道义和历史背景的正常外交关系。” 勃兰特说,不应认为他在这里的访问是对阿拉伯不友好的行动,德国同埃及的联系“不能而且不应……以牺牲以色列的利益为代价”。 当记者问到勃兰特是否将帮助修补以色列、苏联和南斯拉夫之间破裂的关系时,他回答说,这不是德国的任务,但是,恢复关系“将对一切有关方面都是好的和有益的”。 【法新社特拉维夫六月八日电】来访的西德总理勃兰特今天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东局势并非象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遭到了堵塞”。 他说:“三个阿拉伯国家:埃及、约旦和黎巴嫩愿意达成和平协议,它们的看法同以色列所持的看法有着某种接近。” 他说,尽管有着意见分歧,美苏领导人都主张中东政治解决。 他说,他的看法基于他最近同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举行的最高级会谈,基于他的外长谢尔最近访问三个阿拉伯国家后得到的印象。 勃兰特清楚表明,西德不要求在中东充当调解人。他对五百名外国和以色列记者和摄影师说:“我们所希望的只是,双方通过它们认为合适的谈判解决这场冲突。” 他认为,即将举行的勃列日涅夫—尼克松最高级会谈将导致取得积极结果,那将有助于说明中东的局势。 【德新社耶路撒冷六月八日电】西德总理勃兰特今天在这里要求直接有关的各方谈判一项中东和平解决办法,并又说,波恩将不进行偏袒。 他说,他希望联合国秘书长和“特别有关的政府”将成功地找到由那些直接有关的国家进行有意义的会谈和谈判的条件。 至于他的政府的立场,他说:“它既不打算也不处于合法的地位来进行偏袒,不管是否受到了恳求。 “我们没有被要求充当调解人,我们不能充当这样一个角色。”
2. 英外交大臣霍姆抵伊朗访问
【合众国际社德黑兰六月九日电】英国外交大臣霍姆昨晚到达这里,作为伊朗外交大臣哈拉巴里的客人,对伊朗进行正式访问。 霍姆今天将同哈拉巴里会谈,然后将受到巴列维国王的接见。霍姆还将率领英国代表团参加十日在这里开始的中央条约组织部长理事会会议。 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和土耳其外长也将出席。 霍姆对记者说,中央条约组织是“一个很重要和有价值的安排”。 在回答有关巴基斯坦恢复对中央条约组织的兴趣的问题时,霍姆说,“我们高兴看到巴基斯坦恢复对中央条约组织的兴趣。我们是次大陆所有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的朋友。我们希望看到次大陆的所有分歧得到解决。” 【路透社德黑兰六月八日电】伊朗人士说,霍姆在这里的会谈反应出伊朗和英国之间的日益增长的联系,它是在伊朗首相胡韦达上月访问伦敦后进行的。这些人士说,英国在撤离海湾地区后认为伊朗是这个地区稳定的唯一因素。
3. 伊朗国防大臣阿齐米访苏结束
【法新社莫斯科六月八日电】伊朗国防大臣礼萨·阿齐米将军在结束了对苏联的四天正式访问以后,今天离开莫斯科返德黑兰。在这次应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的邀请所作的访问中,阿齐米将军与格列奇科元帅举行了会谈,并观看了苏联的军事演习。 知情人士说,阿齐米将军和格列奇科元帅在他们的会谈中讨论了波斯湾的局势与该地区的兵力对比问题。除此以外,再也没有提供有关两位军事领导人会谈的其他具体情况。 在这里,人们认为阿齐米的访问证实了莫斯科希望同伊朗与伊拉克都保持良好关系,伊朗与伊拉克分别为苏联在中东的第二位和第三位贸易伙伴。
4. 德新社报道伊拉克政府命令关闭东德、保和捷在巴格达的文化机构
【德新社巴格达六月八日电】可靠人士今天说,伊拉克政府已命令关闭东德、保加利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在这里的文化机构。 没有提供关闭这些机构的原因。 但是,据说,这些机构不是只进行文化工作,而是一直在积极进行政治活动。
第 4 版
1. 港刊《盘古》刊载“一群留港旧国民党员”的文章《“台湾问题”不容再拖,呼吁国共坦诚谈判》
【本刊讯】香港《盘古》月刊六月一日(第五十八期)刊载“一群留港旧国民党员”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台湾问题”不容再拖,呼吁国共坦诚谈判》,全文如下: 在今日国际间盛行采用和平谈判手段来解决紧张局势的大好环境里,我们中国人一致关心的,也是世人注目的“台湾问题”,也可以说是“国共和谈”问题,还没有获致解决,虽然多年来北京方面不止一次的有所表示,但在台北方面,始终相应不理。 我们环顾今天围绕着“台湾问题”的国际政治环境,在最近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发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了联合国取代了中华民国的席位,还有自由阵营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恭自访问了北京,还有一连串的国际情势起了变化,局处在台湾一隅而坚持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中华民国,它处在国际环境里的立场确实遭遇到空前的困难,因此“台湾怎么办”、“台湾往何处去”、“国共会第三次携手吗”等令人关怀的问题一直回绕在许多关心人士的脑海、尤其是我们中国人的脑海中。 大家深知所谓“台湾问题”,其实并不能成为一个“问题”,它只不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国际间重新嚣张起来的新旧帝国主义和反华势力想利用所谓“台湾问题”来乘机捣乱,想占便宜。他们利用北京和台北之间的矛盾,将台湾与大陆隔绝开来,他们要中国人自相残杀,他们要从中渔利,但这类阴谋勾当却被日益壮大的中国人民力量与世界人民的坚强连带关系所攻破而破产了。 这种情形,台北当局最能心知肚明的。 国共之间会不会再谈判一次呢?能不能谈得起来呢?从几次周恩来总理的谈话里知道北京方面有充分的诚意和愿望,不过在台北方面,至今还一贯抱着拒绝的态度,这点未免令国人感到失望。 关于这方面的情形,我们特别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曾经和几位来自台北的官方和民间的知名之士讨论过,他们和我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看法和想法,认为别人(指南北朝鲜和南北越)都能够谈,为什么我们不能谈呢?这句话可以概括一切,顺乎情,合乎理,也充分反映出所有中国人应有的一份心情。 同时,我们也会理解到台北当局在内心里并非完全没有和谈的愿望,只是蒋介石先生一手造成的反共政府和政策,一时难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而且总认为在今日力量悬殊的情势下,怀疑和谈只不过是城下之盟,以后的处境堪虞。 关于这项顾虑,我们也曾请教过和北京接近而适从北方南返的一位人士,他坦诚地说:同国民党算旧账的时期早已过去,中国社会的变革已经经过了几个阶段,今天在台湾的国民党如果深明大义,辨别是非,早日终止隔绝状态,要回到祖国大家庭里,其功在历史,还是不可磨灭的。此言非谬。 所以,我们认为从做为一个中国人的立场,衷心期望北京和台北当局立刻无条件的进行谈判。在谈判的步骤和细节上我们也有些建议: 一、北京当局应立刻正面的表明对处理台湾问题的照顾周到的原则。过去虽有多次发表,均嫌零碎而缺乏积极性。 二、尤其重要的是双方应拿出充分的诚意来,北京当局不要认为国际情势的发展会对台湾加紧压力,终会使其就范。 台北当局也要深识大体,以国家民族为重,不要一误再误。尤不可以为美国和日本不会抛弃台湾,或认为中苏矛盾也可利用一时。从历史观点看,后果却是不堪设想的。 三、谈判由政府间进行也可以,由两党之间进行也可以,由双方派出民意代表来进行也可以,要紧的是争取时间。 四、谈判的形式、时间和内容都不必拘束。今天中国人之间有什么不能谈呢?在短时间内一次谈成最好,慢慢细谈也未尝不可。容易的先谈,要紧的先谈,其后慢慢谈都可以,要在双方拿出十分的诚意出来。 五、台湾和大陆隔绝已经二十有四年,无论谈判进展如何,首先要解决人民之间的来往问题,包括通讯、探亲和经济交流这三件事,尤其探亲一项,我们居住在香港的同胞可以担任中途接待事宜。 总之,千言万语,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衷心盼望双方当局以行动来向人民交代历史使命。时光不再,机会难逢,望好自为之。
2. 香港《明报》刊登查良镛文章《在台湾所见·所闻· 所思》
【本刊讯】香港《明报》六月七日起连载该报社长查良镛四月十八日到台湾活动十天后回港写的文章,题为《在台所见·所闻·所思》,以下是六月八日刊登的部分。 目前人们最关心的,是台北当局对于北京的和谈呼吁作甚么反应。台北当局的反应是:决不和谈。 中共发出和谈呼吁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说:中共企图分化我们的团结,打击我们的士气,摧毁我们的斗争意志,想要我们不战而降,想轻而易举的取得台湾。那是决计办不到的。 中共进了联合国,与北京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台湾在国际间渐渐处于孤立,台北当局准备如何应付这样的局面? 对于这个问题,他们作了详尽的答复。有些话说得十分漂亮,颇有外交辞令;有些话说得非常隐晦,显然不愿明白表示自己的心意。我的体会和了解是这样: 尽力争取和美国维持外交关系,决定不因美国和中共接近而刺激对美国的友好关系。在各种事务上和美国合作。 将来美国如真的要和中共建交,在台北是无可奈何的事,目前已有这种心理准备。当然希望这个日子来得越迟越好。现在台湾重要任务之一,是尽多尽快的吸收美国制造军火武器的技术和设备,将来万一美国断绝对台湾的军火供应,台湾要有能力自己制造。 许多国家和台湾断绝了外交关系,但贸易关系不但继续保持,而且大有增加。在所有与台湾断绝了外交关系的国家中,台湾都设有贸易办事处,只有伊朗一国没有。美国、日本、西欧各国在台湾的投资都有增加。“我们以前强烈反对日本的‘政经分离政策’,在现在情势下,我们反过来支持这个政策了。” 国民党是否考虑过可能宣布台湾独立,脱离中国而自成一国? 他们的答复是决不考虑这个可能,理由有三: 第一、“大陆同胞对我们寄以期望,我们不能放弃千千万万的大陆同胞。” 第二、如果台湾独立,极少国家会予以承认,美国和日本都不会承认。 第三、中共当然不会承认台湾的独立,也决不会因此而放弃企图取得台湾的行动。 台湾如果宣布独立而成为一个国家,好处是可以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共不会以武力来攻打台湾。但这两个目标都是达不到的。所以是好处没有,害处却很大。
3. 台报刊登马宗庆的七律二首《有感》
【本刊讯】台湾《自立晚报》六月一日刊载马宗庆的七律二首, 蹉跎岁月须如丝。 半世惶惶惊炮火。 风云百变原难测。 踯躅街头空怅望。 欲去还留苦费思。 人间富贵从无分。 案牍劳形聊一饱。 平生意气销磨尽。题为《有感》:狂絮飞花感乱离。终生碌碌累妻儿。城府千层岂易知。途穷日暮欲何之。仕途渐近退休时。世外桃源不可期。诗书积箧罔充饥。当日雄姿剩骨皮。
4. 香港《七十年代》评述《美国畅销小说《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
【本刊讯】香港月刊《七十年代》三月号发表一篇题为《天地一沙鸥》的文章,摘要如下: 《天地一沙鸥》原名《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乔纳森”出自“约翰”一词,而约翰·利文斯顿是美国一九三○年的一位有名快速飞行员——本刊注),一九七○年在美国出版,一九七二年成为全美国最畅销的小说。全书估计约有一万多字,作者理查德·巴赫是个退役的飞行员。 故事十分简单,没有人物,只有拟人化的海鸥。象一个童话,也象一个寓言。但显然不是儿童读物。这本书为什么会如此畅销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本书的故事情节。 海鸥乔纳森不愿象普通海鸥一般,把觅食作为学飞的唯一目的。他甘愿挨着饿,忍受失败和创伤的痛苦,去专心学习飞得更好、更快。他认为速度就是力量,就是欢乐,就是纯净的美。甚至对于父母的劝告也无动于衷。 在他突破了一个速度界限之后,鸥群中的长者认为他冒犯了海鸥家族的尊严及违背传统,把他放逐到比遥远的悬崖更远的地方。但乔纳森在内心矛盾之余,得到顿悟,不为所惧,继续他的飞翔练习。终于,它遇上了两只遍体晶莹的海鸥,把他带到一个他以为就是天堂的新境界。 在那里,海鸥乔纳森受到另一只海鸥沙利文及一只年老的海鸥吉安的悉心指引,使他觉得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是“尽量发展自己的潜能,把最喜欢的事做得尽善尽美”,而这件事就是飞行。“宇宙间根本没有天堂这个地方。天堂既不是一种空间,也不是一种时间。天堂就是要成为完美”。他顿然醒悟,决心向吉安学习飞行的秘诀,使自己可以飞得和思想一样快捷。 乔纳森用心进修他的仁慈功课,努力了解爱的本质,并和吉安一度飞到另一座行星上。但他希望回到地球,把自己发现的真理,告诉其他的海鸥,好教会那里只知觅食的庸俗的鸥群看透千里以外的东西。正当他盘算之际,沙利文警告他,他的善良愿望是徒劳的,大部分的海鸥只顾觅食,只会站在陆地上,嘎嘎乱叫,互相厮杀,没法超升。但乔纳森本着爱的精神,认为鸥群把他驱逐出来,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有一天他们会后悔,而会了解他所了解的东西。因此他原谅了他们,飞回旧的鸥群里去,宣扬他的为欢乐、完美而飞行的新概念。 他的超级海鸥意象和毫无限制的自由观念,初时不易使一般海鸥明白。但他们喜欢飞行练习,觉得它快速而刺激,因此都围拢过来观看他和七个学生的飞行练习。尽管受到鸥群中的长老的阻止,仍是有一些海鸥被乔纳森师生的飞行所吸引,请求教他们飞行。 有一天,乔纳森的大徒弟符来契在表演飞行时发生意外,撞向一座花岗岩的悬崖峭壁,这峭壁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巨大而坚实的门。他陷入痛苦境地。后来得乔纳森的意象感召,返回原来世界。鸥群眼看他将死了,竟又死而复生,就以为乔纳森在玩弄魔法。他们把乔纳森叫做魔鬼,,要把他啄死。乔纳森本着爱的精神,唯有摆动身子,变得通体透明,离开鸥群,消失在茫茫无际的天空中。只留下符来契继承他的济世功业,去爱护和教导那些愚蠢的鸥群。 一本只费个把小时就读完的小说,在硬皮书的销数上竟与洋洋数十万言的《飘》并列,单在七二年的一年中就卖掉了一百万册,这使人不得不承认这本小说在好些美国人心中引起了某种程度的共鸣,同时也部分地反映了近年来美国的一些思想潮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美国经济力量、国际地位都不可一世。反映在意识形态上,也表现着兴旺与信心十足的面貌。但近年来,核子武器竞赛虽被誉为保障美国社会制度的必需过程,但人们对战争突发的危险感到担忧。电算机的创新发展,非但不能使人增加余闲,反而造成了失业率上升。美国人过去从国家强大找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自信心,十多年来美国在东南亚的黩武,使他们开始怀疑长久固定下来的价值和制度。由抱有希望与进步的振奋一变而为悲观与退缩的踌躇。盖洛普民意测验指出,美国人一向对国家的平稳进展这种乐观看法已经崩溃,一般都感觉到美国在过去几年来已退步了。 各方面的社会压力把美国近代思潮赶进了一个低气压的漩涡中。迷离、散乱、乏劲、不知何去何从。青年人要反叛传统,年长人怀疑过去,但他们都找不到新的目标。颓废派的兴起,反映已过时的美国思想形态的《生活》杂志的停刊,都是思想困境的表现。 近代美国的文艺,无论是电影、戏剧或小说,形式和内容都充塞着迷幻的色调,但无论声色俱厉到怎样的程度,总不能把思想拖离困境。 在这股一蹶不振的思想窒息之中,海鸥乔纳森呼唤:不要只为觅食,要寻求至善至美。这确实能使人为之精神一振。对于一些唾弃了旧价值,而又没有明确人生观的人,乔纳森的“尽量发展自己的潜能,把个人最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以此作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无疑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建议。 因此,《天地一沙鸥》就这样被重视起来。事实上,近月来在美国政府的很多部门里,行政人员正试行采用这几十页的“兴奋剂”,以驱散弥漫着各处的颓风败俗。 诚然,在一个强调以个人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里,共同的奋斗目标并不容易建立起来。至善的目标是什么?作者当然没有明确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