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04-28
第 1 版
1. 柬解放军向全国各地敌军发动攻势
【法新社金边四月二十六日电】(记者:洛朗·谢瓦利埃)北越和红色高棉的部队开始了一个新的进攻阶段,在今天拂晓炮轰了首都近郊,这还是七个月以来第一次。 全国各地的政府军阵地都遭到猛烈的袭击。 一位军方发言人今天上午说,波成东遭到炮击,死了十九人,伤了七十二人。 他说,波成东机场遭到猛烈射击。他说对方共发射了十枚火箭,但是当地的人说不止十枚。有七枚火箭落在波成东机场的跑道上,但是没有造成破坏。 发言人说,在这场炮击开始前几小时,“敌”突击人员约一百人进入了湄公河右岸的两个同首都隔岸相对的村庄,守村庄的政府军被迫撤退。他强调说,政府军已经发动反攻,要从这两个村子肃清敌人。 据报告,在金边下游约四十公里的湄公河沿岸和一号公路的情况也很严重。在这个地方,“敌”军二十五日把几个政府军阵地上的部队赶走了,把他们在一号公路上和河畔控制的地段延伸了几公里。 发言人说,“敌”炮兵猛轰了这个地区的戈基通村。 他说,敌人还炮击了洞里萨河东岸的磅龙(离首都北面三十公里)。 一位消息灵通人士说,一支突击部队炸毁了五号公路上的一座桥梁。这条公路与洞里萨河平行。 发言人说,茶胶周围的战事仍然激烈,该市的防御圈已经缩近到八公里,各防御阵地都遭到了攻击。茶胶市被围已经有三星期了。 发言人说,占克那的情况也一样,守军正在镇内抵抗进攻。 柬埔寨中部和东部许多地方的政府军阵地和省城暹粒遭到了骚扰性炮火射击。 发言人所谈到的唯一平静的地方是通往磅逊港的四号公路。这条公路仍能通行,有一队运输重要物资的汽车已经抵达首都。 今天上午的这场袭击使通常态度冷漠的金边居民恐慌起来了。他们知道,“敌人”离首都只有五、六公里了,金边的确已经危险临头。 【合众国际社金边四月二十六日电】(记者:伯特·奥库利)共军炮手今天清早向金边波成东机场和机场附近发射了至少二十枚一二二毫米火箭,至少二十一人丧生,另外四十人受伤。 这是一月四日以来第一次用火箭轰击该机场。 【路透社金边四月二十六日电】(记者:约翰 ·帕斯尔)柬埔寨战斗轰炸机夜间轰炸了共军控制的位于宽阔的湄公河对岸正对着金边的一些村庄。 军方人士说,位于距首都中心大约三公里的湄公河对岸的一整排村庄已于昨天被共军攻占。 政府的巡逻船只在共军的阵地前交叉行驶,其炮口对准着共军攻占的村庄。在这些村子里,据从一个村子——距金边市中心只有二点八公里的阿雷克萨村——逃出的难民说,共军已挖好了工事。 这是共军第一次攻占在首都的视界之内的一段湄公河河岸。
2. 金边“最高政治委员会”首次开会
【法新社金边四月二十五日电】(记者:洛朗 ·谢瓦利埃)正当关于政府军进一步遭到军事上的挫败的消息纷纷传来的时候,柬埔寨新成立的四人最高政治委员会今天在朗诺总统主持下举行了第一次会议。 该委员会是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开会的。关于讨论的情况,没有任何消息。同时,柬埔寨最高司令部报告说,在首都以南大约四十公里处的公路上的两个政府军阵地已经丢失,一些突击队坑道工兵渗透到了湄公河对岸距金边市中心不到五公里的地方。 最高司令部说,已被围困了三个星期的茶胶今天受到了炮击,它的外部防御圈遭到了袭击。 今天早些时候,朗诺元帅对唝吥镇进行了九十分钟的视察。 朗诺元帅在一项声明中说,“没有必要”要求南越给以援助。 大约一百名突击队坑道工兵(据说是北越人)渗透到了隔湄公河与金边相对的两个村庄。他们遭到了政府军方面的空袭的沉重反击。 据说,这些渗透者已经开始在阿雷克萨和帅村挖壕据守。如果他们拥有火箭的话,他们是可以袭击金边市内或郊区的目标的。
3. 美联社评朗诺拼凑「最高政治委员会」
【美联社金边四月二十六日电】(记者:乔治·埃斯珀)金边的西方人士认为,朗诺总统把金边政界的主要反对派人物拉进他的政府的这一决定,对于他的政权生存下去的黯淡前途将很少或根本不会产生影响。 美国政府希望,把施里玛达、英丹和郑兴包括进去将会诱使共产党人谈判停火。但是一位外交官员说,现在要举行任何谈判都将按照共产党人提出的条件进行了,因为他们在军事上占优势。 一些西方外交官员和武官认为,政府的军事努力正在走下坡路,即使美国进行大规模的空中支持,也制止不了这种情况。 一位西方武官说,“美国空中力量是挽救因素。”否则,我们今天就不会坐在这里了。美国的空袭迫使敌人改变了战术,从集结部队改变为在广阔的地区把他们分散开来。现在,他们不是对每隔三公里地就派一支大规模的部队来切断一条公路了,而是每隔十五公里地派一支较小的部队去切断公路。 “柬埔寨军队的状况在迅速恶化。这种恶化的情况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支军队约有十八万到二十万人。被正式指派防守金边的有二万七千人左右。但是,据认为,能打仗的只有一万二千人。其他的人白天从事行政工作,晚上回家。 一位西方的武官说,这支军队之所以没有力量,还因为它的部队不愿意同另一些柬埔寨人作战,他们的士气普遍很低,政府腐败,领导不力,缺乏组织,后勤工作做得不好。 一些军方人士说,共军对其他战略目标发动的配合得很好的袭击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使政府内部发生崩溃。一位西方政治分析家说,共产党人是有能力夺取金边的,但是他们在政治上还没有作好准备。 一位西方的武官说,即使共产党人不去夺取金边,那他们也是在开辟通向南越盛产大米的湄公河三角洲的道路。 这位武官说:“不会老是这样下去。叛乱分子已经取得了连他们自己也没料到的迅速的胜利。他们干得非常漂亮。”
4. 艾尔索普文章:《苏联在波斯湾的存在》
说由于能源危机,美、西欧和日本的咽喉都经过波斯湾,而要命的是苏正在波斯湾的顶部建设可以切断所有这些咽喉的海军基地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四月二十五日刊登约瑟夫·艾尔索普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苏联在波斯湾的存在》,全文如下: 由于能源危机——这确实是一场战略危机——美国、西欧和日本的咽喉现在都经过波斯湾。因此,重要得要命的新闻就是:苏联现在正在深谋远虑地在波斯湾的顶部建设它自己的海军基地,在那个地方可以切割所有这些咽喉。 这个新的苏联海军基地将设在波斯湾伊拉克海岸上的乌姆卡斯尔。公开宣布的故事是苏联正在慷慨地帮助伊拉克建造又一个港口。确实的事实则是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苏联将在乌姆卡斯尔得到一个可以充分使用的海军基地。 意味深长的是,乌姆卡斯尔的工程已经在波斯湾的顶部造成了麻烦,再加上苏联在老的炮舰外交艺术方面进行了一次明明白白的演习。这场麻烦的起因,是伊拉克企图侵犯它的一个小的、但却极其富庶的盛产石油的邻国科威特酋长国的既定边界。 正当伊拉克和科威特吵得最不可开交的时候,在今年四月三日到十一日之间,苏联把西尼阿文号巡洋舰和几艘较小的战舰派到波斯湾顶部,给伊拉克提供“道义上”的支持。这场麻烦现在已经降温而进入了谈判。但是伊拉克仍然对科威特所属的两个岛提出要求。这两个小岛同时掩护着乌姆卡斯尔的人口,而且也会使科威特沦于被典当的境地,如果它们是控制在一个敌国手中的话。 在这一切的背后,苏联已经进行了长期的、代价昂贵但却成功的努力,来收买伊拉克政治蛇窟中的一切比较重要的毒蛇。苏联在伊拉克的努力所引起的注意,远不如苏联在埃及的笨拙得多的努力。但是在伊拉克的这一努力却重要得多,至少从西方的利益和苏联的收益的观点来看是这样。 而这一点无论如何决不是这一故事的终结。只不过是由于没有遇到有效的竞争,苏联在印度洋,即在波斯湾的另一端,现在享有有效的海军优势。从波斯湾开出的所有油船都必须通过西印度洋,而苏联迄今还没有开始在这一重要水域保持一支强大的兵力。要做到这一点是很费钱的,因为苏联领土上的最近的海军基地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从那里到西印度洋要绕过半个地球。 然而,在一九六八年和一九七二年之间,苏联在印度洋西部水域的“舰日”(外国海军的名词,就是军舰在海上活动的日数——本刊注)增加了七倍。苏联进一步在红海上的索马里的伯贝拉建设了另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而且他们同样也有效地控制着索马里的蛇窟。他们在印度洋本身,在毛里求斯岛,还有燃料和水的补给设施。 相形之下,除了迪戈加西亚小岛上的一个通信站以外,美国在印度洋一无所有。除了迪戈加西亚,我们在这周围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只是在澳大利亚北岸有另一个通信设施。今年,苏联海军在全世界的“舰日”还第一次超过了美国。 总之,一旦波斯湾和印度洋有什么动静,目前能得出的看法就是美国在现场的海军力量将必然劣于苏联。出现这样的动静时,我们在这整个地区的唯一基地就是我们现在被允许在波斯湾内的巴林群岛上使用的那个小小的、政治上不安全的设施。但是,这个基地所能支持的美国兵力,决不能跟苏联认为一旦有必要时利用他们的新基地在这一地区所能展开的强大得多的海军力量相匹敌。 那么,为什么尼克松总统挑选了很能干的原中央情报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担任驻伊朗的新大使,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了。在伊朗,赫尔姆斯有两项任务。第一项任务是,一旦同阿拉伯产油国发生政治困难,要保证美国得到伊朗石油——也就是非阿拉伯石油的充分供应。第二项任务是使伊朗国王保卫波斯湾航行自由的努力得到更多的力量、指导和支持。 但是,这等于是把保护美国、西欧和日本石油咽喉这一生死攸关的任务租让给伊朗人。同美国采取必要的然而花费巨大的预防措施这一点相比,这看来顶多是一种把握不大的权宜之计。 但是,这一切当然像是枯燥无味的东西。如今,华盛顿有点像一座房顶着火、地窖迅速进水的房屋,它的住客只能对女清洁工的邪恶罪过议论议论而已。
第 2 版
1. 美记者特勒自伦敦报道:外交界对基辛格讲话的反应
【合众国际社伦敦四月二十四日电】(记者:特勒)欧洲的分界线的两边今天对尼克松总统打算制定一部新的大西洋宪章的计划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 从外交界人士的初步反应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大西洋两岸的关系中不管好坏将出现一个新时代。西方外交官员把这个计划解释为是一种迹象,表明美国仍然想支持西欧和同西欧进行密切的合作。 共产党的外交官把它看作是对他们所抱的希望的一个打击,他们希望美国和西方盟国之间的关系逐渐松散下来,这样将会导致在不久的将来使美国逐步撤出欧洲大陆。 但是两边的反应都是一种等着瞧的反应,鉴于在过去一两年中同华盛顿政府产生了相当大的分歧,因此西方的外交官们采取慎重的态度。 此外,一个新的因素目前影响着欧洲对今后同尼克松政府的关系的看法,东西方的外交官们都对目前的吵吵嚷嚷的水门危机给尼克松政府的威望和信用造成的威胁感到不安。人们等待尼克松总统今年秋天到欧洲来,外交官们说,鉴于他有一种新的大西洋概念,他的访问将具有重要得多的意义。 意味深长的是,俄国人和他们的盟国看来对水门事件对尼克松的威望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它对同美国新的和解的影响甚至感到更为不安。 西欧人最近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他们对今后同美国的关系的范围感到不安,他们自己已经在防务方面,政治方面,尤其是在经济方面作好了进行艰巨的谈判的准备。 至今欧洲人的疑心还没有消除,他们猜疑美国军队迟早将要撒出欧洲大陆,至少是部分撤出欧洲大陆,尽管美国一再保证不会如此。而俄国人却一直很有信心地希望这件事情将会发生,因此他们在举行讨论布幕两边减少军队的多国谈判问题上一直采取拖延的做法。 欧洲人知道根据计划中的宪章不管同美国建立什么样的新关系,他们必须像在贸易方面一样为防务作出相当大的贡献。 从欧洲各国首都的政府作出的反应来看,它们显然认识到美国将来承担的义务不会那么全面,也不会那么“一边倒”。 据共产党外交官员说,克里姆林宫急于看到同华盛顿进行合作的新政策继续贯彻下去,因为这种政策的失败可能意味着对统治集团的生存的一种威胁。
2. 南通讯报道:北约和共同市场常设机构正认真考虑美关于新大西洋宪章的建议
【南通社布鲁塞尔四月二十五日电】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处和欧洲共同市场执行委员会总部正在认真考虑尼克松总统通过他的顾问基辛格提出的制订西方盟国关系的新大西洋宪章的建议。 基辛格重申:美国支持大西洋联盟,尼克松政府反对单方面减少美国驻欧武装部队,北约组织的官员对此感到十分高兴。北约组织人士对这项通过制订一项新宪章的办法来加强大西洋伙伴关系的建议表示了强烈的兴趣。 无论如何,以上仅仅是对尼克松总统所提建议的一般反应。北约组织官员正在等候着美国政府关于新大西洋宪章概念的更多细节,以便对它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有些北约组织的成员国代表担心,由于在它同盟国关系方面作出了新的安排,美国可能仍然对欧洲国家施加强大压力,要它们负担比较重的军费开支并且要它们对运往欧洲的美国货物放宽条件。 执行委员会的人士认为,大西洋两岸的一些北约组织的伙伴,在尼克松今年年底访问欧洲之前进行多次紧密磋商,可能有助于盟国解决它们若干年来有争执的长期积累的商业问题。但是,欧洲共同市场总部在得到尼克松建议的更详细内容并有足够时间来仔细研究以前,也不会对这个建议作出任何详细的估计。 【法新社布鲁塞尔四月二十五日电】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伦斯今天说,美国拟议制定的新大西洋宪章是使大西洋两岸的关系恢复生气和合乎时代的一个重要因素。 伦斯指的是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星期一在纽约发表的讲话以及罗杰斯国务卿的对外政策报告。 这位秘书长代表北约组织对美国的创议作出第一次正式反应说,他对美国再次坚定地保证它对欧洲政策的连续性表示欢迎。
3. 白宫宣布蓬皮杜将于五月访美
【法新社华盛顿四月二十五日电】白宫发言人今天表示,尼克松和蓬皮杜将在五月份的某个时间会晤。 发言人齐格勒说,拟议中的法美最高级会议的确切日期和地点还没有定下来,不过这次会晤将“在下月的某个时候”进行。 据料尼克松和蓬皮杜的会晤将在勃兰特下月初访美和勃列日涅夫六月份访美之间的某个时候进行。
4. 美联社报道:美东部、南部和中西部遭暴风雨侵袭
【美联社纽约四月二十二日电】旋风、雷雨和洪水,在上周末侵袭了美国的东部、中西部和南部。 据悉在密苏里河流域———包括衣阿华州的霍尔布洛克城——遭受了九次旋风的侵袭。 密苏里州阿肯萨斯城和俄克拉何马州的市长,正在向过去两天猛烈旋风造成的废墟发掘遗物。有两人毙命,六十余人受伤。 当豪雨带来水灾的时候,数以百计的市民已撤出伊利诺斯州北部的地区。在罗克福德附近的黑鹰岛低地带牧民的住宅楼字,完全被水淹没了。 在威斯康星州东南部的湖泊和河流,由于倾盆大雨而陡涨,泛滥,堤坝桥梁被冲毁。 在比内特,水深六呎,约六十座楼宇已成泽国。 滂沱大雨,使密西西比河从衣阿华州道布克至密苏里州基拉杜流域的水位暴涨,形成了今年内最高的洪峰。 (原载四月二十三日香港《文汇报》)
5. 法《电讯报》社论:《巴黎面对尼克松计划》
【本刊讯】法《电讯报》四月二十五日刊登一篇社论,题目是《巴黎面对尼克松计划》,摘要如下: 我们自己从现在起就应说明,法国的情况与其他盟国的情况是不同的。 事实上,我国至少在三个问题上采取了独特的立场。它不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反对把欧洲溶解在一个今后可能扩大到全球的大整体中;最后,向美国作出经济方面的让步,这并不是紧迫的事。事实上,法国退出了使大西洋联盟富有效能的军事组织。戴高乐主义的继承者们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戴高乐将军的这个观点:他曾说,他全力关心维护法国的独立。虽然我国领导人再三考虑了他的欧洲政策,以便使其更加现实,但他们不能同意把欧洲建设和大西洋主义混为一谈。这意味着,在他们看来,我们大陆不应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我们应当知道,如果欧洲不自立,那么它就要服从美国的法律。
6. 英报文章:《美国的问题在国内》
【本刊讯】英《金融时报》四月二十五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的问题在国内》,摘要如下: 周末由基辛格博士说明的尼克松总统关于制订一项涉及美国和欧洲 (还有日本)的关系的新的大西洋宪章的建议,显然是打算作为一项建设性的倡议,并且应该这样看待它。一些年来,这三个经济力量中心的相对地位改变了,改变的步调明显加快。美国的逆差和日本的顺差已促使人们进行谈判,讨论对货币制度进行二十五年来的最根本的修改。现在正在准备举行的欧洲安全会议可能证明是东西方关系的转折点,从而也意味着是大西洋联盟的作用的转折点。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扩大使人们集中注意它作为世界主要贸易集团的作用。应该正视这些变化和其他变化的含意,以确保共同的利益不受局部冲突的损害,这是十分必要的。 从这种观点出发,基辛格说明的原则及其根本的前提——是忠诚和友谊,只能是受欢迎的;对于他提出的关于共同进行创造性努力的呼吁,谁也不会感到犹豫。但是在原则的背后是什么,这是很难说的。 目前还不清楚,新宪章是否或能否代表美国的新政策,在尼克松总统秋天访问欧洲之前我们大概不会知道得很多。事实是,他有其他更迫切的问题,越南战争产生的后果证明仍然是很困难的,柬埔寨的局势在恶化。水门丑闻的最新发展表明白宫卷人的程度比原来想象的要大得多。 从政府观点看来,目前甚至更为严重的是通货膨胀步伐加快,达到百分之八点八的年度增长率。消费品价格指数今年头三个月比为今年规定的目标百分之二点五要高两倍多。预料在取消严格的控制后,还会有些加快,但是最新的数字必然要损害制止通货膨胀计划的信用。 麻烦是,通货膨胀的压力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经济,现在经济的确正在很快地扩张,差不多肯定是过份了。迄今为止采取的措施都不大可能立即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政府面临最微妙的困境:政府受到国会的压力,要它采取更严格的行动来制止通货膨胀,包括实行更有力的价格控制,但是财政部显然担心,在经济周期的现阶段采取这样的行动有迫使美国进入经济萧条的危险。尽管对外政策有新的建议,真正迫切的问题还是国内问题。
7. 法《战斗报》社论:《尼克松的新大西洋主义》
【本刊讯】法《战斗报》四月二十四日发表社论,题为《尼克松的新大西洋主义》,全文如下: 基辛格昨天阐明了西方各国政府之间协商的原则。他讲话的这一点将在欧洲和日本最受欢迎。但是最不明确之点是关于总的思想方面,而不是关于他昨天概略叙述的新的大西洋宪章的基本调子方面。此外,华盛顿要求欧洲人在贸易和财政方面作些让步,作为华盛顿保持其军事保护的交换条件,欧洲人希望这种军事保护,但不愿为之付出代价。因此,尼克松作出了荒唐之事,他在欧洲竞赛开始之前确定了他的战略。虽然考虑日本加入新宪章是正确的,虽然缩小联盟的军事作用和增加联盟的外交作用是合乎逻辑的,但是,欧洲和美国在经济和货币问题上的立场仍然是直接对立的,人们仍然看到在大西洋共同体内部存在着威胁共同体团结的一些偏见和敌意,以致欧洲人士怀疑美国今后是否不会对它的意识形态对手比对待它的盟国更关怀。 基辛格的讲话足以表明,实际上,欧洲仍是美国政府优先关心的事情之一。但是,有猫去捉老鼠这总有点好处的。欧洲人担心姗姗来迟的并且在下面这个具体时刻提出来的这种令人窒息的要求,这个时刻是:尼克松看到他个人的地位由于水门事件、他的印度支那政策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他对国内经济情况的不安而受到损害。如果对尼克松来说取得重大成就的时代已经过去,那么,他难道不是要在欧洲方面寻求与他去年外交重大事件相媲美的某种胜利。 是什么胜利呢?没有任何东西证明这将是三十年老朋友之间的和解,而倒是显示美国在世界的优势。为了平息中国老敌手,持温和态度是必要的。为了制服欧洲盟友,难道应当进行威胁吗?我们不相信将能过于简单地和严格地施行这样一种作法。毕竟在美国和欧洲公开的立场之间存在着“空白点”,而在这方面,可能对货币、贸易和军事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威胁的本身将不会受到认真对待:同国会相反,尼克松毫不坚持要撤回美国驻在欧洲的军队。 但是,对旧世界的居民来说,基辛格提出的建议应成为唤起觉悟的促进剂。欧洲人如果不团结一致地同美国人进行谈判,那么,他们怎么会维护自己的利益呢?如果这个谈判遭到失败,他们除了建立自己的防务、自己的货币和自己的外交,还有别的什么选择吗?
8. 法新社谈扎米亚京评基辛格讲话
【法新社莫斯科四月二十五日电】塔斯社社长扎米亚京今天说,华盛顿建议的“新的大西洋宪章”旨在改善美国的贸易地位。 扎米亚京在《苏维埃俄罗斯报》上载文说,“西欧的保护主义所起的作用”使美国感到不安。 只有共产党的《真理报》刊登了该报驻纽约记者对基辛格讲话作实质性分析的人篇文章。基辛格在讲话中要求制订一部新的宪章。 观察家们认为苏联报纸采取比较审慎的态度,是由于他们对美国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没有把握。
第 3 版
1. 冯维希二十六日抵万象
【美联社万象四月二十六日电】巴特寮首席和谈代表富米·冯维希在离开了两个月之后于今天回到了万象。与此同时,老挝首相梭发那·富马亲王说现在他对在近期成立新的联合政府抱有希望。 富米·冯维希在万象机场对记者说,由于梭发那亲王和巴特寮领导人苏发努冯亲王的力促,同时也是根据老挝爱国战线中央委员会的愿望,他重又来到了首都。 他指责说,新的临时政府迟迟成立不起来是由于“美国和老挝右派的干扰”,并说,他希望老挝政府表现出同巴特寮一样的诚意,迅速达成协议成立新政府。 万象的观察家们表示抱这样的希望:由于富米回到了万象,新政府可能迅速成立。 梭发那亲王曾在一次对记者谈话中说,他认为富米“再来的时候会带来明确的方案和具体的建议,我希望我们能迅速解决成立政府的问题”。 老挝首相说,他认为富米回万象同美国助理国务卿沙利文和北越副外长阮基石预定要在巴黎举行会谈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 梭发那亲王还说,还有许多行政、警察和军事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 【路透社万象四月二十四日电】公共工程大臣贡 ·萨纳尼空在交战双方再次举行会谈后说,亲共产党的巴特寮今天建议就地停火,并要求在拟议的联合政府中担任更多的职务。 这位大臣是率领万象政府代表团同巴特寮就停火后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的,他对记者说,巴特寮还希望在成立新的联合政府之前建立起他们自己的行政机构。 这里的观察家们怀疑富马首相会接受这一点,因为这将导致老挝事实上分裂成两个单独的行政区。 这位大臣还说,巴特寮现在要求在新的联合政府中担任副首相和内务大臣的职务。
2. 胡韦达说必须保持波斯湾不受大国干涉
【法新社贝鲁特四月二十二日电】伊朗首相阿米尔·阿巴斯·胡韦达,对一批访问伊朗的黎巴嫩记者说,伊朗已有足够的力量,来应付波斯湾地区的任何麻烦事件。 贝鲁特《新闻报》今天发表了胡韦达的声明说:“波斯湾地区必须保持稳定,并保持不受任何大国的干涉。” 有关一些国家对伊朗加强军力的行动表示惊讶,胡韦达解释说:“为什么要惧怕这种加强呢?我们更加强大一些,对阿拉伯应当更为有利。我们与阿拉伯人有着悠久的共同历史,为什么要让一些人威胁着我们的友好关系呢?” (原载香港《大公报》) 【本刊讯】伊朗《德黑兰日报》四月十四日发表题为《阐明伊朗的作用》的社论,摘要如下: 胡韦达刚结束了同英国官员进行的显然非常成功的会谈。他也获得机会以迄今最为具体的语言阐明伊朗在波斯湾地区的作用。 波斯湾地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伊朗一些产品的市场,而且在于它还是伊朗南部“边疆”。最重要的是,波斯湾是伊朗的主要贸易门户,伊朗的大部进口和出口都必须通过波斯湾。伊朗的主要金钱来源即石油在那些出口物资中肯定是占最重要的地位。 因此,为了保护这个至关紧要的地区免遭任何形式的干扰,伊朗已一再表明的政策是,它将不容许任何国家构成一种威胁。 胡韦达已透露,伊朗正在协助阿曼苏丹同该国的得到共产党支持的叛乱部队作战,伊朗愿意向科威特提供武装援助对付伊拉克的侵略。 因此,伊朗已作为这个地区的现状的维护者而站了出来,并且已说明它必要时将以武力支持其政策。对伊朗来说,波斯湾是它通向世界的生命线,因此,它不容许大国在这个地区竞争,也不容许本地区的国家以牺牲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而增大自己的势力和领土。
3. 美驻南亚近东使节在德黑兰举行秘密会议
【法新社德黑兰四月二十五日电】美国副国务卿拉什(据认为是国务卿罗杰斯的第二号人物)今天对记者们说,他最近同伊朗国王和其他领导人举行的会谈“确切地反映了伊朗和美国之间的热烈关系。” 拉什在主持了美国驻中东、北非和东南亚的三十多名大使和外交使团团长的两天会议之后即将离开德黑兰前往喀布尔。 他说,美国和伊朗都支持“世界这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他说,他“对伊朗在最近几年期间获得的显著进步”获得了深刻印象。 拉什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说,美国希望帮助重建中东的和平。 他说:“美国政府已采取了许多旨在解决阿一以冲突的行动。但不幸的是,这些建议直到现在仍未为双方接受。” 关于巴基斯坦一印度局势,拉什说,美国希望看到这种局势“冷却下来,从而使双方走到一起去,。 【路透社德黑兰二十三日电】美国驻南亚和近东国家的使节,今天在这里的美国大使馆内举行秘密会议,会场外进行了严密的安全措施。 美国副国务卿拉什作会议主席,负责近东和南亚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西斯科也参加了会议。 关于讨论的题目,官方人士继续保持沉默。但是德黑兰报纸说,这次会议将作出美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明确政策,这与美国政府最近牵涉到以色列突击队袭击贝鲁特事件有关。报纸说,会议还要讨论近东和南亚最近的发展以及美国的动力危机,特别是中东的石油问题。(原载香港《大公报》) 【路透社德黑兰四月二十二日电】新任美国驻伊朗大使赫尔姆斯(前中央情报局局长)昨天对记者说,选择德黑兰作开会地点是因为它是对在使节们所来自的雅典和达卡之间举行这样一个会议的最完备和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拉什在同西斯科于昨天从新德里到达这里时说: “我们将讨论同我们与这个重要地区各国的关系有关的各种问题。” 将讨论的问题有,苏联在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活动,在中东的武器竞赛,俄国向伊拉克提供武器问题以及苏联同伊拉克和印度的友好关系和军事条约。
4. 伊拉克教育部长访问巴基斯坦
【合众国际社伊斯兰堡四月二十三日电】伊拉克教育部长阿卜杜勒.萨塔尔.贾瓦里今天说’巴基斯坦和伊拉克之间的关系已经恢复。 贾瓦里和巴基斯坦国防和外交国务部长阿齐兹.艾哈迈德早些时候签署了一项联合公报。 贾瓦里四天前到达巴基斯坦以弥合大约在两个月前在这里的伊拉克大使馆发现武器以后出现的紧张关系。 贾瓦里在记者向他提问题时说,伊拉克支持巴基斯坦要印度释放自一九七一年次大陆战争以来拘留的九万名战俘的要求: 【美联社拉瓦尔品第四月二十三日电】伊拉克教育部长贾瓦里在访问期间向巴基斯坦总统递交了伊拉克总统哈桑.贝克尔的一封私人信件。他在动身回国之前对记者们说,他的访问是成功的。 【法新社拉瓦尔品第四月二十三日电】伊拉克教育部长贾瓦里于今天动身回国,他是四月十九日到达这里的。
5. 拉什抵巴基斯坦访问
【路透社拉瓦尔品第四月二十五日电】美国副国务卿拉什和近东及南亚事务助理国务卿西斯科今天到达这里。 这是他们的南亚之行的最后一站。 拉什先生在到达时发表的讲话中说,他特别期望能会见布托总统,“并同他以及他的政府的其他高级成员就两国始终十分关注的那些地区性问题和国际问题交换看法”。 拉什先生的这次两天访问是他对巴基斯坦的第一次访问。他是从邻近的阿富汗到达这里的。 在此之前,他和西斯科先生参加了美国驻这一地区的大使们在德黑兰举行的一次两天秘密会议。
6. 苏兹贝格文章:《危机的鬼魂西行》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四月二十五日刊登苏兹贝格从雅典发出的文章,题为《危机的鬼魂西行》,全文如下: 对太平洋一亚洲地区进行广泛的考察后使人得出一个主要的结论:风暴中心已西移。有发生世界冲突之势的不再是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了。现在我们又回到了起点——称为中东的西南亚地区。 这并不是说和平正在别的地方实现。印度支那仍然象一罐蝎子,在柬埔寨大打,在其它地方小打。但是美国已退出了;随着美国的退出,超级大国摊牌的威胁也消失了。 一个激烈的小战争在菲律宾南部继续进行,在那里,穆斯林游击队在利比亚的援助下,并通过沙巴(马来西亚的婆罗洲),正在扩大他们的流血斗争。从锡金沿喜马拉雅山到巴基斯坦的西北边界省和俾路支省,暴力行动和变化正在酝酿中。 然而,国际注意的焦点再次是在阿拉伯的飞沙走石的沙漠中。一个小战争一直在佐法尔(阿曼的一部分)进行中,在波斯湾的一些酋长国不断发生纷争,最近的一次是伊拉克侵入科威特。伊朗正在大规模地重新武装,以应付在东面(如果巴基斯坦垮台的话)或西面(如果伊拉克向野心屈服的话)可能发生的麻烦。 当然,压倒其它一切的是阿拉伯和以色列争夺巴勒斯坦的无穷尽的斗争。甚至在这个斗争的平静时期,其特点也是双方进行谋杀和恐怖活动。对于全世界,这具有特别的重要性,理由有三: 一、它仍然是超级大国通过其保护国的对抗而直接卷人的唯一的紧张地区。 二、它与美国、西欧和日本的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直接联系起来。 三、它具有感情方面和宗教方面的深切含意。 在整个亚洲,除了动乱的西南尖端以外,运动已取代了最近几十年的可恼的僵持局面。美国正在尽最大力量离开印度支那,这就象从流沙里爬出来一样。俄国希望用它自己的影响取而代之,在东面通过河内、在西面通过新德里采取行动,但它成功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北京或华盛顿都不会接受在力量对比方面的这种改变,这个地区的国家也没有几个国家——如果有的语——希望这种改变。甚至印度也正在稍微改变它过分依靠苏联的慷慨态度的这种情况。中国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当然宁愿在南方有美国的势力而不愿有苏联的势力。 但是,中国还不是超级大国,甚至也不是重要的工业国,而且正象周恩来总理向尼克松总统和日本首相田中所保证的那样,北京没有扩张主义的冲动。它目前的政策看来只关心粉碎苏联为了用俄国的盟国来包围中国而作的努力。在这方面,意味深长的是,在敏感的锡金最近发生动乱期间,北京没有采取行动,大概希望看到印度这只政治之舟朝着更为正常的不结盟方面驶去。 尽管越南停火协定不稳定,尽管危险的离心力量有使巴基斯坦所剩下的部分垮台之势,东亚局势比一年前要好得无法衡量。 至少有某种静止情况。两个朝鲜正在谈判——行动很慢。美印关系肯定好转了,甘地夫人显然是真心诚意地说,她想要帮助巴基斯坦生存下去。 新的领导人——或者是用新声音讲话的旧的领导人——开始使亚洲局势具有特点。田中正在摸索执行日本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试图执行的第一个独立外交政策。澳大利亚的惠特拉姆想要把他的大陆国家更密切地同不结盟的亚洲联系起来。 甘地夫人在一年前取得辉煌成就的命运的引诱下,避免了可能的取得伟大功绩的幻想。无论如何,她现在专心于处理顽固的国内问题,如经济发展和要有够吃的粮食等等。 伊朗国王认为尼克松主义——山姆大叔帮助那些愿意帮助自己的人——的实施表明他的概念是正确的。 他继续充分武装起来。在亚洲的各个地方,从印尼的苏哈托、菲律宾的马科斯到大陆边缘的埃及的萨达特,行政权力增加了。 没有改变的唯一地方是巴勒斯坦。边缘国家比以前更为活跃了。游击队和恐怖运动更为危险了。目前,以色列更强大了。非常害怕自己的石油被切断的工业化西方,甚至更为害怕了。
第 4 版
1. 日报就日本相扑团访华成功发表文章:《兴趣·研究·鼓掌》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四月十八日以《兴趣·研究·鼓掌》为题报道: 可以说,大相扑访华已获巨大成功。中国人从结着发髻的力士们的身上看到了日本的传统,同时,也大概理解了日本。相扑访华团所到之处,一片“中日友好”的呼声,受到热烈欢迎。中国人对相扑的理解也非常快,上海方面曾非正式地向武藏川团长表示邀请:“希望不久的将来再来中国”。 相扑界的知识,即使是日本人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当然,相扑团访问民族、国情、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与日本完全不同的中国,很多人担心究竟会得到何种程度的理解。甚至武藏川团长,直到到达中国之前始终是悬心不定。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诚然,相扑团刚到北京的时候,人们觉得稀罕,远远地围着,投以惊异不解的目光。但是,中国人对相扑的理解是很快的。力士们对观众在节骨眼儿上报以掌声和欢呼声甚为高兴。比如说,陪同记者团的中国翻译在上海比赛的最后一天竟能正确地说对所有的表演着数。一般的中国人也似乎满怀兴趣地对相扑进行了研究。这种心情不正是中国人想了解日本的心愿的体现吗? 力士们也做得很出色,在表演场上非常卖力气。在北京比赛结束时,北富士说:“比真正比赛结束时还要累”,但离开赛场时却表现得精神饱满。力士们离开赛场到外边去的时候,在汽车里也向人们招手、鼓掌,为友谊而尽力。还有不少力士在参观的时候也不虚度时光,而是连连提出使记者也感逊色的尖锐问题,表现出想了解中国的热情。 这虽然是与访问成功有关的原因,然而中国官民对相扑访华团的用心周到是惊人的。访华团一行所乘的小轿车和大轿车,总是在先导车的引导下直达目的地。对面开来的车也暂时停下来。访华团如乘地铁,则特地推迟发车时间,如到商店买东西,则电梯全为日本人专用。甚至上海最大的商店——上海第一百货公司在十六日晚六点停业后,八点钟全体服务员又都来上班,为相扑团最后购买物品而重新开店。真是待若国宾。 在上海受到的欢迎可以说也特别热烈。在上海表演的最后一天,当天的电视进行了实况转播,据说,大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上海市民(市区六百万人)看了电视。 日本所特有的并且被认为是与外国最少有联系的相扑界与中国也有如此的血缘关系。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郭沫若曾为祝贺日中友好赋诗:“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峰连富士山。”今天,比河水更流长,比山峰更连绵的强劲洪大的人流已经将日本和中国连接起来了。
2. 《泰晤士报》评维也纳交响乐团访华演出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四月二十三日刊载该报记者戴维·博纳维亚二十二日发自北京的一篇报道,标题是《莫扎特和施特劳斯继乒乓之后在中国文化政策方面称雄》,副标题是《用音乐弥合东西方的隔阂》,摘要如下: 中国在实现同西方国家文化关系正常化方面采取的最初步骤主要在音乐领域,这也许是因为音乐是抽象的东西,在政治上也无犯于人。 在伦敦爱乐乐团上月来中国访问演出以后,维也纳乐团在北京体育馆为大批的听众演奏。这个体育馆就是美国和中国的运动员进行第一次乒乓比赛的地方。、 整个情景有点象梦幻——身穿燕尾服的奥地利人为穿着蓝上衣或卡其军装、头戴有红星的帽子的中国人演奏了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能有什么东西——即使是施特劳斯和莫扎特的乐曲——使得贵族的维也纳和革命的中国之间的隔阂得到弥合吗? 这个问题从中国听众的表情上难以找出答案。在演奏的大部分时间里,多数人是毫无表情,这可能是表明欣赏出了神,也可能是表明无动于衷。 显然,没有一个爱听音乐的人不会发现一支小夜曲迷人或不会对施特劳斯的华尔兹舞曲感到完全厌烦的,而且这些听众里一定有许多受过西方音乐训练的中国职业音乐家。 一位中国钢琴家有一个晚上参加了这个管弦乐团,一起演奏了中国的现代作品《黄河》协奏曲,奥地利音乐家们演奏这一节目,是上一天接到通知的,只作了一次预演。 中国人没有在演出结束后报以长时间的鼓掌的习惯。因此,当要求再演奏一次的时候,大概因为那是西方国家的习惯,而中国人予以顺从。 由于大厅巨大而显得矮小的奥地利管弦乐团是在一块绿色地毯上演奏的。在整个演出时间里,都有听众陆续来到大厅。体育馆的音响设备非常好,因此这种情况几乎并不干扰音乐声,但是若是在另外一个大会堂演出,就可能使演奏者感到心烦· 在为访问演出者们举行的宴会上,一位负责文化事务的中国官员感谢这个管弦乐团演奏了「奥地利古典音乐」。这番话把一种奇特的民族因素引人到了音乐欣赏方面来了,在西方国家里,通常是把它看作是欧洲整个文化的一部分的。 看来这是了解中国官方对于现在所进行的文化交流的想法的一部分钥匙。他们认为,这是促进国与国之间(主要在双边基础上)的友好关系的一种工具。
3. 日本根本顺吉的文章:《气候变异对粮产的影响》
【本刊讯】香港《广角镜》月刊一月十六日一期译载日本气象厅图书课根本顺吉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气候变异对粮产的影响》,摘要如下:“厄尼诺现象”南美洲西岸秘鲁海面的渔场,常常发生一种叫做“厄尼诺”的“海洋变异”的现象。 秘鲁海是世界最大的渔场之一,但是每隔六、七年就有一次来自寒流系的鱼类——鳀鱼大量死亡的事件发生。海面上浮出无数死了的鳀鱼。这一事件多数发生在十二月的圣诞前后到第二年的二月期间,当地人称之为“厄尼诺”,意指“圣子”。 海面浮出的大量死鱼腐烂后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海雾混在一起长期凝聚不散,航行过这一海域的船只,因为遭到这股气体的腐蚀,呈现黑色。这种现象称为“加里约·宾达”现象。“加里约·宾达”是秘鲁首都以西一处港口的名字。 另一方面因为鱼群死亡,海鸟也会大量饿死。一九六五年发生“厄尼诺现象”时,附近的一千六百万只海鸟饿死到只剩四百万只。海鸟减少后,秘鲁等国农民依赖海鸟粪作肥料的来源剧降,农业生产也受到破坏。这种生态循环上的互相影响往往越来越大。 据专家们指出,“厄尼诺”是沿着南美洲西岸北上的寒流——“秘鲁寒流”逐渐减弱而造成的。 一九七二年五月到六月就产生了一次“厄尼诺现象”,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八月。这次来得较晚,也许是另一种海洋变异,但是外国电讯报道时都称之为“厄尼诺现象”。 这种不时光顾的海洋变异使一九七二年秘鲁的鱼粉产量大大降低,从每月生产量三十一万吨减到三万三千吨,到了后来完全停止生产。去年大旱的原因一九七二年东南亚发生的大旱,与南半球的海洋变异大有关系。南半球的气候发生变化,会产生一种“南方振动”现象。英国的气象专家澳尔克也有同样的指出。之后,荷兰的气象专家贝尔拉凯曾加以分析,认为不能排除两者互为因果的关系。例如南太平洋的高气压势力一强大,印度洋的高气压就转弱。相反,印度洋的高气压一强,南太平洋的高气压就转弱了。 “厄尼诺现象”显然是南太平洋高气压转弱时产生的,由于“南方振动”的影响,印度洋方面的气压就相对的转高,东南亚一带受印度洋气候影响较大,就会产生异常的现象,据世界气象专家调查: 今年阿拉伯海的西南季候风特别强劲,平常平均为每秒五——六米的季候风、今年增强到每秒十米,为此,日本方面向阿拉伯海航行的船只和航海、海湾工作人员都遭遇到不少困难。 一九七二年十月,东南亚方面形成了大旱,这可以从高气压圈的形成来解释。今年(按指一九七二年)夏季,东南亚气温纪录异常高亢,持续数月缺雨,地面黄沙飞舞,连飞机的起降都遭遇困难,香蕉、椰子大量枯死,印尼粮食和食水不足更为显著。一片大旱的灾象越来越显著。东南亚本来是热带的森林区,植物、粮食和水都很丰富,但是这一场大旱造成了严重的水源干涸和粮食失收,从新几内亚巴布亚到印尼更是旱魃肆虐。以巴布亚为例,有二十到二十五万的土著民族饥饿,八万人濒于饿死。澳洲政府不得不用军用飞机急运粮食到新几内亚救灾。 一九七二年是海洋上先发生变异再影响赤道地带的气候变化的一年,终于发生了长期的干旱。一九七一年秋天非洲肯尼亚等国的大旱也是气候的变异造成的。 人口学家从现在的人口增长率,推算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增加到七十亿人左右,这无论从自然的、人为的各项条件来看,都是不能容许的。要养活这样多的人口,须要现在的粮食数量的三倍。 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丛林地带,目前正在大举烧山开发旱田以供农耕,但如此下去,大片丛林被破坏后,热带的自然气候也将受到恶劣影响。例如巴西政府开发亚马孙流域就碰到问题。这里原来是处女地,进入亚马孙河的拓荒者缺乏丰富的农业管理知识,他们随便砍伐树木就地烧掉,种植咖啡后不重视施肥和管理,结果不到四、五年,整块开拓的土地就变了质,再也不能生长丰富的农作物。这时拓荒者便转移到别处的土地,这样开发的结果,亚马孙流域南部广袤的原始森林,便彻底破坏了。 西德波恩大学教授布罗恩指出,烧毁自然植物造成的大气污染比家庭和工厂使用燃料造成的空气污染大十倍。布罗恩是最早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人,他为此写了论文和专书,不少大学采纳了他的理论。“不注意造成的自然改变”工业发达国家盲目发展经济,忽视环境卫生,结果自食苦果,如日本就是。 由于大量化学燃料的消耗,今天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空前增加。美国学者称这种现象是“不注意造成的自然改变”。 象这类自然改变对于人类将来会有哪些不良影响,一时难以断定。例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影响气候的变化。气温由于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而增加了,天气变暖了,大气就会失去平衡而造成不同的后果。 “不注意造成的自然改变”有人归咎于民众自己造成的,也有人认为科学技术人员应当负责。 由于科技人员造成的自然改变,阿斯旺水坝是一个例子。 这座大型水坝是一九六○年苏联援助埃及建筑的。水坝的工程很大,可以灌溉大量的农田,也可以发电,但是水坝筑成后,却产生了各种预料不到的事情。 第一,作为尼罗河营养之源的泥土,由于被水坝背后的纳赛尔人工湖吸去,固然减少了这条以泛滥而著名的河流的为害,但是尼罗河口的三角地带却因缺乏泥土而开始遭到海岸线的浸蚀。 第二,地中海东部的浮游生物减少了二分之一,以此为饵的鳁鱼(沙丁鱼)的渔获量急剧减少。 第三,尼罗河减少了泛滥之后,沿河的土壤中的盐碱流失不掉,含盐份增加,农作物收成减少。 第四,由于灌溉用渠道延长,水中不洁物和寄生虫等随着河水散布开去,但又对消毒卫生工作忽视,造成疾病蔓延,农民的健康恶化的后果。 最出乎意料的是,水坝后面的大水库纳赛尔人工湖,一面经过浸透,一面经过蒸发,使湖水的消失量比原设计的消失量多两倍以上。这一来,与筑阿斯旺水坝工程时原来设想的如何改造自然,加速促进埃及工业化等等,都难于实现,陷于进退维谷的僵局。 这一事实值得科学家加以注视。阿斯旺水坝被认为是埃及走向工业化的关键工程,是在苏联的一手技术援助下兴筑的,但是它的工业化计划并未达到,却在其他方面引起了反效果。这对先进国家从事地区开发和援助计划是一个应该重视的例子。 苏联自己也曾改造流入北极海的三条河流——叶尼赛河、鄂毕河和伯朝拉河,使之回流不入海而灌溉中亚细亚的缺水地带,但因河流倒流的结果,气象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农业,在当地农民反对下,只能截流一部分的回流河水。 不考虑保护资源,培养资源,只知盲目取用,无限度的浪费,终有一天资源会枯竭。 地球的全部资源,拿太阳能来换算,不过太阳四天的日照而已,如果人类不珍视自己的环境和资源,就只有加速没落。 气候变异会影响农业,人类的盲目生产和其他手段会影响气候,这是循环相应的现象,有人礼赞古代的生产形态,一切复古,以避免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灾难,这是舍本逐末的办法,难道要把数千年的文明、科技统统抛之九霄云外吗?其实只要人类意识到这种危机,集中知识和智慧,采取真诚合作,是能够让我们的地球再繁荣几十万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