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04-17
第 1 版
1. 美机继续滥炸金边周围地区
【合众国际社檀香山四月十四日电】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今天说,美国的军用机继续全力地袭击共产党在柬埔寨的部队。这是美国连续第三十八天轰炸柬埔寨。 该军事司令部的一位发言人只是说,“包括B—52轰炸机在内的美国飞机应柬埔寨政府的要求在柬埔寨上空执行了任务”,此外不愿说任何别的话。 【合众国际社金边四月十五日电】(记者:西尔瓦纳·福阿)美国B—52同温层堡垒今天轰炸了聚集在金边周围十五英里之内的共军部队,人们担心共军即将对柬埔寨首都采取行动。 西方一位武官说:“关于在金边周围驻扎了四十个营、一万二千名军队的消息是大大夸大了。实际上在首都附近地区驻了大约二十个营的敌军,从我们得到的情报消息来看,他们似乎不准备采取比大规模的火箭袭击更大得多的行动,火箭袭击可能是为了支援坑道兵的某种行动。” 军方人士说,美国对柬埔寨的轰炸升级已经连续了三十九天,轰炸的主要目标集中在巴萨河东岸一带,金边东南十三英里安隆则城周围地区。 巴萨河东岸的沼泽荒地长期来一直是叛乱分子秘密的碉堡群、用作对首都地区发动进攻的中间集结待运地。柬埔寨军方提供情报的人士估计,目前在安隆则地区驻了大约八营共军。 军事分析家们指出,金边周围总的军事形势过去一周来已经大大好转,共军对供应首都的补给品进行的封锁已被打破。 最高司令部说,在柬埔寨的其它地方,共军今天发射缴获来的美国一○五毫米榴弹炮,加紧对被围的茶胶省发动进攻,尽管美国B—52对这个地区进行了饱和轰炸。军事情报消息长期来一直说,共军想在柬埔寨佛教的新年节日期间攻占一个重要的省府。
2. 柬解放军以猛烈火力击退伪军进犯
【美联社西贡四月十五日电】战地消息今天说,南越别动队在一支装甲部队支持下跨过边界进入了柬埔寨,并且同共产党部队发生了战斗。它们是从越南边境城市靖边(西贡西南一百二十五英里)跨过边界的。 战地消息说,大约有二十五辆装甲车辆在边界的柬埔寨一边,在柬埔寨境内约半英里的地方排成一行。战地消息说,正在激烈交火,南越军队使用装在装甲运兵车上的自行火炮和机关炮。 这个地区的战斗是在四月十三日开始的,当时北越军和他们的盟军红色高棉(即柬埔寨共产党部队)进攻了靖边对面边界的柬埔寨一侧的一个村庄。 战地消息说,南越军队的入侵完全是个防御性的反应,因为共产党部队已经如此地逼近了越南的边境。战地消息说,共产党部队炮击了越南领土。 【美联社西贡四月十五日电】(记者:埃斯珀)南越的一支装甲车队向柬埔寨境内推进了半英里,这是自从越南停火在两个半月以前生效以来发生的第一次已知的越境入侵事件。据报道在边界沿线的两个地方发生了战斗,据说数百名难民从柬埔寨逃入了南越。 今天从目击者传来的战地消息说,在他们逗留于战地的两小时中,没有看到美国空中支持的迹象,但是眼前不知道在这个总的地区内在其他时候是否有美国空军支持。 在朱笃的美国国务院官员正在监听这个军事行动,并且把消息发回西贡美国大使馆,再转发华盛顿。这次越境是从西贡西南一百二十五英里的越南城镇靖边进行的。 据报道,共军对湄公河畔县城新洲的攻击还在继续进行,但是南越部队没有试图从这个地方越境进入柬埔寨。新洲离柬埔寨边界六英里。 靖边位于七山地区的正中心,长期以来是北越第一师的一个集结待运地区。 战地消息说,那里发生了猛烈的交火。南越军队用大炮和架设在装甲运兵车上的机关炮袭击疑是共军的阵地。据报道,柬埔寨政府军也参加了这场战斗。 由周海香上校指挥的基里翁军分区的柬埔寨军队也参加在靖边附近发生的这场战斗。 战地消息说,柬埔寨军队占领着离越南边界约一英里半的七山之一的东面山坡。柬埔寨军官说,北越和红色高棉的部队占领着西面山坡。据说,共军使用了迫击炮和轻兵器。 美国人士说,北越军队显然在企图占领洪御县,以图开辟另一条由陆路和海路进入南越的渗透走廊。 【法新社西贡四月十五日电】消息灵通人士在这里说,南越部队今天在西贡以西约一百九十五公里的一个地点越过边界,短暂地攻入了柬埔寨。他们说,这次入侵发生在靖边镇附近地区。靖边位于边界上传统的共军根据地“七山”地区。据这些人士说,南越军队在一支装甲部队掩护下推进到边界对面,但是在柬埔寨境内不到两公里的地方被北越军的猛烈火力打回来了。这次所传的入侵是在西贡司令部宣布昨天在柬埔寨边界上发生一次激烈冲突以后发生的。 据说这次冲突是在靖边东北五十公里洪御镇附近发生的。
3. 《日本经济新闻》编委鲛岛敬治的文章:《中国外交的新波澜,统一战线理论正在开花》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四月十日刊登该报编辑委员鲛岛敬治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外交的新波澜,统一战线理论正在开花,对日美的强有力而又丰富多彩的布局》,摘要如下: 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之后,经过了两年半的时光,中国的外交业已突出地显现新的波澜。从现象上看,六十年代前半叶奉行的仿佛是华丽的亚非外交,但是舞台已比当时大为扩展,首先具体地展开统一战线的理论恐怕是一个最大的特征。似乎可以说,这里面有着在文化大革命中掀起的“政治路线斗争”以及“暴风雨过后的总检查”的深刻反映。 今天,象征着“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波澜”的表现之一是决心同美国互设彼此承认外交特权的联络处,并起用黄镇为首任驻美联络处主任;另一个大概就是派遣以廖承志为团长的超大型代表团访问日本。黄镇是文化革命中唯一没有发生职务变化的大使,也是唯一具有党中央委员头衔的外交官。党龄很长的“长征干部”出使没有邦交的美国这件事本身就表明,对于北京来说,它的重量比有邦交的对苏关系还大。另外,驻联合国安理会的首席代表黄华,是具有在文化革命中于任所守住了非洲外交据点这一实际成绩的“延安干部”。而且,有礼宾司长韩叙当黄镇的助理。华盛顿和纽约的“两黄搭挡”再加上韩先生这三重奏,作为中国外交的最高并且是最强的布局,可能被授予很大的权限。 另一方面,以廖先生为首的超过五十人的中日友好协会访日代表团预定在本月中旬来访。但是看看这些成员和派遣的时期就可以了解,第一,中国的对日外交强烈地反映出由北京直辖的色彩。第二,这个代表团的性质,除增进日中友好这一直接目的之外,包括海外华侨对策在内,也有和平解放台湾和促进同东南亚各国关系正常化的意图。可以说,在日本逗留期间是想要取得广泛而又深入的交流成果。然而,意味极为深长的是,在副团长级和主要成员之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引人注目,这些政协干部差不多都是民主党派领导干部。 向海外派遣自参加祖国建设以来、无论在政治活动或者专业领域中都具有长年业绩的最高级领导人,以及决心留在人民中国、努力从事经济建设的人等,不仅在对日交流方面,而且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反响。正因为是用行动来表明重新确认民主统一战线的理论,所以这对呼吁“民主人士”、海外华侨给予合作和认真对待和平解放台湾的姿态,具有新的说服力。对于存在着同中国邦交正常化会不会导致国内体制的动摇这样一种不安情绪的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当然也考虑在内了。如果从规定由六十年代的访问和邀请外交的挫折中产生出来的“动荡、分化、改组”这种局面来看,对于中国的外交来说,现状显然是以改组为目标的阶段。唯独重视国家关系的政府外交和只是倾向于战斗的革命性的人民外交的经验,看来终于以国际环境的急速展开为背景而迎来了“统一战线理论的均衡发展期”。
4. 共同社电讯:《对廖访日煞费心机的外务省》
【共同社东京四月十五日电】题:对廖访日煞费心机的外务省,欢迎与对苏关系 政府正在欢迎拟于十六日来日本的中国中日友好协会访日团(团长是廖承志)。但另一方面,从对苏关系上考虑,对廖承志等人在日本逗留期间的言行却仿佛有所担心。 宣布廖承志率领的访日团的时间本身,说起来就反映了眼下正猛烈进行的中苏对立。外务省认为:“苏联对中国访日团的活动恐怕会极为紧张。” 苏联驻日大使不久前也就首相访苏事宜向二阶堂进试探说:“首相访苏的时间一经确定就希望予以通知。”这好象也是企图对中国方面的出色的攻势进行反击。苏联正在感到焦急,所以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也有所担心。
5. 共同社报道:《中日友好代表团访日,一个月的中日大联欢开始》
【共同社东京四月十五日电】题:中日友好代表团访日,一个月的中日大联欢开始 北京十五日消息:以廖承志会长为团长的中日友好协会代表团,将于十六日下午乘中国民航的专机抵羽田机场,揭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中大联欢的序幕。一行预定要在日本逗留一个月,以各位副团长为中心访问全国各地,同日本各界、各阶层的广大人士进行接触,交换意见,努力促进日中友好。 廖承志团长由于健康方面的原因,将呆在东京和大阪。但除了与民间各阶层的代表进行接触外,十七日上午还将同田中首相,接着同大平外相等政府要人进行会谈。 代表团是由包括了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国会(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议)、作家、演员、科学和体育等中国各界的各行各业的人士组成的,它将满足自日中复交以来迅速加深了对中国的关心的日本各界的期望。 如此大规模的代表团访问日本,将在战后的日中关系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对于加强两国通过去年的日中联合声明而连结起来的纽带,将起到很大作用。 中国方面寄托在代表团身上的热情,可以从一行离开北京时第一名副总理李先念和最近重新上台的副总理邓小平两人以及其他许多要人出面欢送的情况中看出。 最近驻华大使小川赴任,大相扑在北京表演,还有这次代表团的访日,这一浪接一浪的日中交流的洪流,看来将推动两国政府关系,将对建立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作出贡献。 中国对日本的积极姿态,在对最近苏联的活跃的对日猛烈攻势上也是引人注目的。
第 2 版
1. 日本现代研究社《军事问题》月刊文章:《苏联扩充军备及其影响》
【本刊讯】日本现代研究社《军事问题》月刊七三年二月号刊登了管野博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苏联扩充军备及其影响》,摘要如下: 迄今,我们一直没有忽视苏联问题。但是,今后必须进一步努力对苏联进行集中的研究。 越南战争的结束将给中苏关系带来什么影响呢? 协调的一面将逐渐淡薄下去,而对立的一面将越来越尖锐地暴露出来。 下面再看一看美苏关系吧。 乍一看,美苏和平共处似乎有所进展。但是,实际上则应该认为,在其一个一个问题的背后,潜存着极其深刻的对立和抗争。在美苏两国关系中,共处方面不是主要的,斗争方面才是主要的。 现在,苏联已经成为超级海军大国。只要把它同美国海军比较一下,就可以一目了然。 美国海军舰艇百分之八十是具有二十年以上舰龄的破旧舰,正在陆续被淘汰,现有的正在减少。但是,苏联的情况却完全相反,是新的高性能的。 伟大的越南解放战争是使美国海军衰退的因素,并且,使大部分舰艇被淘汰,甚至使美国海军唯一优越于苏联的海洋战斗力的航空母舰也由二十四艘减少到十六艘。 另一方面,在这个时期,苏联显著地加强了它的核战斗力,同时,为了弥补其不拥有航空母舰的不足,在欧亚大陆周围各地努力设置航空母舰基地,同时,大量拥有以刺猬般的舰对舰导弹武装起来的高性能新型舰艇与核潜艇,而且这种情况现在仍在进行着。因此,甚至不能不看到,美国海洋战斗力已经处于劣势。 按美国主观的理解有这样一种想法,即为了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瓜分和控制世界而能和平共处下去,苏联是大陆国家,拥有强大的陆军和空军以保卫国家利益就可以了;而美国是海洋国家,则不得不保持强大的海洋战斗力以保卫国家利益。尼克松在一九七○年七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表明了这个意思。 根据美国的见解,早已不能忽略苏联的海洋战斗力发展到如此强大,即便是只在航空母舰这一点上美国处于优势(苏联已经正在建造航空母舰)。 如果照此下去,美国的战斗力就有可能与苏联的情况相反而处于劣势。据认为,这种担心从前总统约翰逊觉察到单凭武力难于使越南人民屈服而停止了轰炸北越,进而决心不参加总统竞选那时就产生了。因此,尼克松总统才许下诺言要结束对越南的侵略战争和改善美中关系。 即使现在在战斗力方面,美国第七舰队也难于抵抗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新战斗力。 如果美国基于尼克松的“关岛主义”的设想,从亚洲后撤,那么苏联将以其海军力量称霸于从西太平洋(包括日本海、东中国海、南中国海和婆罗洲海)经过马六甲海峡直到印度洋,进而排除美国第七舰队的势力,从而完成其从海上包围中国的包围圈。倘若从苏联大国主义的扩张主义的政策和战略来看,这种想法大概的确是理所当然的。 需要不冻港——这是苏联海军最苦恼的事情。 当谈到苏联海洋战斗力问题的时候,也必须把渔船问题考虑进去。据认为,苏联可能拥有约四千艘共六百万吨远洋型的大渔船队。其中有以渔船为名而专门从事情报活动的拖网船。不言而喻,对中国也是从海上偷偷进行谍报活动的。 苏联太平洋舰队及辅助它的渔船群对抗美国第七舰队、海上自卫队和中国海军,肆无忌惮地进行活动。从中可以看出,苏联似乎不想把千岛列岛归还日本。非但如此,似乎还想寻找不管在哪里至少能使渔船有个临时停泊的地方,譬如,在松岛湾附近。 对苏联来说,希望日本海能成为苏联海。从日苏海洋战斗力的平衡来说,苏联的确有这种欲望。因此,如有可能的话,似乎希望在朝鲜半岛的南半部也有个落脚处。这样,对突破对马海峡的封锁似乎也有种种便利条件。 进而南下,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台湾。并且,只要通过北越、新加坡,接着通过马六甲海峡就进入了印度洋。当然,印度和孟加拉国不成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倘能这样把各国和各地区连结起来,那么,从海上来包围中国的包围圈就很理想地完成了。 众所周知,苏联的经济状况的确是险恶的。七二年国民收入增长率原计划为百分之六,但却只达到了百分之四。工业生产增长了百分之六点五,是勃列日涅夫当政以来增长率最低的。特别是农业,由于天气作祟,结果谷物产量只达到一亿六千八百万吨(计划每年平均产量为一亿九千五百万吨),为弥补谷物不足,进口量竟达六千万吨。 尽管经济不景气,但是仍想大规模扩大陆、海、空军和核火箭。就是这些,压榨了苏联人民的生活。 苏联统治机构对苏联人民的压力向外扩张,那首先就是以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压迫东欧国家为背景的勃列日涅夫的“有限主权论”。 苏联在置于其统治之下的各国民众中间的名声并不完全都是香的。东欧不用提,甚至作为其对华最前线而受到苏联极其重视的蒙古也存在着问题。 据传,近来,苏联加强了它对蒙古的家长式的控制,加强了对华战备,陆军和核导弹部队最近也显著增加。在中蒙边境上,苏联对中国的陆地和空中冲突似乎也很频繁,因而,亲华反苏的风潮已重新抬头。 一九七二年九月,华沙条约组织部队举行了参谋联合演习。在这之后,把原来部署在欧洲的三个陆军师转移到了中苏边境。当时,苏联正处在不断努力试图同西德调整关系,缓和华沙条约组织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间的紧张局势,进而建立欧洲安全体制的阶段。“七二年盾牌”演习一方面是恫吓东欧国家,以整顿背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盟军的步伐,同时,试图压西欧国家同意建立欧洲安全体制。而且,苏联强烈提出今天在亚洲也要建立安全体制。 归根结底,苏联试图集中其政治力量和武力于中国,采取了全面对抗的姿态。 过去,美国曾经亲眼看到过可以对付两个大规模战争和一个局部战争的所谓保持“两个半战争的战斗力”。侵略越南的失败使美国下决心不再介入亚洲的争端,并改变为“一个半战争”体制。其中的“一个”当然是以苏联为前提的。据认为,苏联扩军是为了完成“两个半战争体制”。其中的“一个”是保持同美国的武力平衡,另“一个”则是有意识地对华战备。 越南停战协定的签署给军事大国美国以严重的教训,即无论什么武器也不能挫败顽强坚持斗争的人民的意志。但另一个军事大国苏联今后仍将继续加强对以人民战略武装起来的中国的战备。而且,中苏对立在今后的世界政局中将成为最危险的最大的问题。
2. 特勒报道苏驻英使馆两名武官“离职”
【合众国际社伦敦四月九日电】(记者:特勒)苏联大使馆的两名高级武官在人们猜测英国当局已命令他们出境的时候“离职”。 英国官员们说,苏联武官切尔帕诺夫和副武官米哈伊洛夫是最近离职的。 在这次行动以前,一九七一年年底曾有一百零五名苏联外交官和职员被大批驱逐出了英国。那时英国说,驱逐这些俄国人是因为他们进行了大规模的间谍活动,英国并通知莫斯科,它希望苏联使团在将来缩小规模。自从发生这一行动后,英苏关系一直没有完全恢复。 【美联社伦敦四月九日电】伦敦的一家报纸今天说,应英国政府的要求,苏联上周命令它驻伦敦的两名高级武官回国。 《新闻晚报》报道,这两个人——武官切尔帕诺夫上校和海军副武官米哈伊洛夫上校——被怀疑为间谍。
3. 苏一些地区最近气温将急剧下降
【本刊讯】莫斯科四月十四日消息:苏联一些地区最近气温将急剧下降。苏中央气象台四月十三日发布天气预报说,严冬最近将重返西伯利亚北部地区,夜间气温低达零下二十五度到三十度。苏联西北部地区由于受来自巴黎、华沙方面的寒流的影响,气温也将下降。波罗的海沿岸几个共和国和列宁格勒附近各州气温低达零下四度左右,其中一些地区降雪。 莫斯科地区由于受暖流和寒流的双重影响,气温很不稳定。
4. 美《华盛顿邮报》刊登克拉夫特文章:《基辛格博士:被新的对手所包围》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四月十日刊登了约瑟夫·克拉夫特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基辛格博士:被新的对手所包围》,摘要如下: 基辛格本周将回到华盛顿,在这里作自从他在墨西哥休假以来的第一次长时期逗留,届时他面对的这个城市的情况将不同于过去了。 他将第一次碰到软弱无力的国务院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的有力竞争。虽然他看来仍然是总统精选的政策执行者,但是他从他自己的班子和这个城市的友好机构所得到的支持已经减少了。 在政府机构中他的新的重要对手是财政部,由于经济事务在对外政策中居首位,财政部已被提到前面去。 过去几周达成的国际货币安排使美国同日本、德国和法国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这些安排是在基辛格毫未插手的情况下由财政部长舒尔茨、财政部副部长沃尔克和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伯恩斯设法达成的。 另一方面的竞争来自五角大楼。新任国防部长理查森在他所作的关于防务的新的施政声明中保证要建造莱尔德所通过的每一种武器系统。这些系统中有一些给基辛格想要通过谈判同俄国人达成第二个武器控制协定的希望投下了阴影。 而且,理查森在作证时同莱尔德大不相同,竟毫不迟疑地大谈对外政策方面的各种问题。他谈到越南、柬埔寨、近东和俄中关系方面的问题。他的施政声明是在基辛格还没有完成他的世情咨文以前发表的,这不是没有意义的。 基辛格是从加倍削弱的基地出发来同这些对手竞争的。例如,过去曾对基辛格采取友好态度的几个机构已经被白宫的政客们所掌管,以便满足华盛顿州参议员杰克逊的要求,杰克逊是冷战中的自由派,他是政府分裂国会中的民主党人的主要工具。 中央情报局过去一直是由基辛格的朋友和崇拜者赫尔姆斯领导的。新任局长施莱辛格对基辛格并不特别友好。他曾经拒绝了要他参加基辛格班子的建议。 裁军署也进行着类似的变动。新任署长艾克尔像施莱辛格一样是参议员杰克逊所十分欢迎的。他丝毫也不倾向于认为实际上可以达成任何武器协定。 在这种情况下,基辛格很可能考虑明年辞职。
5. 美报评论:《白宫中的两个世界》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四月五日刊登一篇评论,标题是《白宫中的两个世界》,摘要如下: 基辛格博士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中有才干的工作人员(他们很多人认为自己是白宫的警卫和国务院特权阶级进行的幕后迫害的受害者)的士气已由于一些同基辛格博士毫无关系的原因降到危险的低点。这种受到迫害的感觉是完全有根据的,并且它的象征是无可否认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得不到其他白宫助手的津贴。更重要的是,国务院(它对国家安全委员会侵犯它的世袭地盘的作法比过去更加嫉妒)决心不提拔属于基辛格的外事官员,不派给他们好差使——基辛格曾对这种歧视进行过斗争,但这种歧视得到实力雄厚的白宫办公室主任霍尔德曼的默默的支持。因此,国家安全委员会成了职业外交官员的死胡同——一个充满了讽刺的事实。在帮助尼克松总统取得了他的辉煌胜利(限制战略武器协定、对华政策、越南化、柏林协定等等)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遭到这样不体面的待遇的同时,负责国内事务的白宫工作人员却得到优厚的奖赏,尽管他们同水门饭店事件、第三阶段的失败、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的丑闻和其它政治灾难有牵连。 这种讽刺可以直接追溯到霍尔德曼。这一点已非秘密:霍尔德曼对于有关基辛格的一切事情都反感。基辛格的人是白宫特别低级的人物。同在霍尔德曼控制下的国内事务助手不一样,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不能用白宫的正规交通工具,不能在白宫的食堂吃饭,不能享有停车特权,不能进入肯尼迪中心的白宫包厢,不被邀请参加白宫的国宴。 基辛格的人能够容易地忍受这种小小的侮辱。真正破坏他们士气的东西是他们的前途所遭遇的情况和尼克松的国内事务工作人员的前途的情况之间的鲜明的对照。在尼克松的第二届政府中,白宫的国内班子产生了三个副部长、六个助理部长、六个总统委员会成员和二十多个助理部长帮办。 国务院几年来拒绝晋升基辛格的北越问题专家威廉·斯蒂尔曼,尽管基辛格进行过干涉,而且并不是他一人如此。在基辛格班子中今年有资格被提升的七名外事官员中,没有一个被提升。
第 3 版
1. 美报刊登加报驻京记者专稿:《西哈努克返回了----受到鼓舞》/美报文章:《西哈努克的声望在柬埔寨的僵局中上升》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四月十三日刊登了《多伦多环球邮报》记者约翰·伯恩斯自北京发给该报的一篇专稿,题目是《美国将谋求妥协吗?西哈努克返回了——受到鼓舞》,摘要如下: 在柬埔寨的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秘密视察了他的国家由忠于他的军队控制的地区之后感情激动地返回北京时,中国给予了他以最隆重的欢迎。 这次视察归来的情绪,同三年前西哈努克亲王在以朗诺元帅为首的阴谋家把他撵下台之后不久从莫斯科到达这里那天的情绪,真有天壤之别。那时他讲了一些勇敢的话,但是甚至这位亲王在他的更加坦率的时刻也承认,要夺回他失去的权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显而易见,亲王和在他流亡期间始终都支持他的中国领导人都感到,事情正在依他们的愿望发展。驻在这里的外交官今天考虑得最多的问题是,华盛顿是否将利用它在中国首都新设立的使团同亲王接触,以求达成一种妥协的解决办法。 亲王已说过多次,他准备同美国的代表在这里或在双方同意的其它任何地点会谈。 亲王和华盛顿都不可能不注意到,美国二十多年来驻在中国的第一批外交官现在就住在北京饭店里,同亲王所住的前法国大使馆仅隔着两道街的距离。沿着一条林荫小道只需要走很短一段路就能到,但是现在正在大力支撑朗诺的美国人是否已准备这样作,这还是一个难说的问题。 西哈努克亲王在三月十一日返回这里时,在机场上兴高采烈,说个不停,拥抱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官,举行即席记者招待会,这时周恩来总理耐心地等候在他的身旁。 显然中国领导也抱有同这位亲王一样的乐观态度,这种乐观态度的表现是,(《人民日报》)发表了自从这位亲王三年前在北京住下,同他以前的敌人红色高棉一起建立一个对立的政府以来在中国的任何讲台上所作的最有信心的预测来祝贺他这次视察归来。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四月十四日刊登该报驻华盛顿记者夏洛特·塞科夫斯基写的文章,标题是《西哈努克的声望在柬埔寨的僵局中上升;亲王得到河内及北京的支持;声称他统一了游击队》,摘要如下: 西哈努克亲王在复杂的柬埔寨方程式的解决中会居于重要地位吗? 虽然白宫对于它在柬埔寨和其它地方进行的外交努力保持一种带有自信心的沉默,美国情报分析人员对于这个方程式的共产党一方的几个重要因素感到兴趣。 一、河内以及北京强烈支持西哈努克。 二、亲王日益相信他已统一了高棉游击队。 三、迹象表明河内谋求使柬埔寨政府从内部垮台,而不是用军事办法推翻它。 把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这些分析人员认为在柬埔寨不会发生突变,而是会有一个不断存在的危机,在这个危机中,共产党继续用经济和军事手段对被围的首都施加压力,以建立一个他们自己所选择的政治结构。这可能需要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 高级政府官员一致认为,共产党并不想占领首都。养活这么多的人口的代价太大了。鉴于南越的战斗普遍减少,看来他们也很乐观,认为柬埔寨问题是可以用外交手段和谈判来解决的。 亲王在表明一种新的自信时说,他仍然毫不含糊地反对与朗诺总统及其“集团”打交道。这个“集团”是否仍然包括象施里玛达(美国希望他参加金边的政府)这样的人物,则是人们推测的问题。
2. 黎巴嫩美商经营的一炼油厂挨炸
【路透社贝鲁特四月十四日电】大约二十名武装人员今天凌晨炸毁了西顿附近的炼油厂的两个储油罐,巴勒斯坦游击队指责以色列突击队进行了这次袭击。 游击队的发言人说,派到现场去的游击队巡逻队在到达之前听到几次爆炸声。 他说,当巡逻队到达这一地区时,他们发现有一名宪兵——可能是炼油厂的卫兵——死去,另外四名宪兵被绑了起来。 他引用这四名宪兵的话说,这次袭击是从海上登陆的以色列敌军进行的。 这个炼油厂属于美国人经营的一家公司,是美国人开的阿拉伯油管公司从沙特阿拉伯通到这里的终点。 【美联社贝鲁特四月十四日电】黎巴嫩国防部今天否认黎巴嫩南部的美国人经营的炼油厂的爆炸是以色列袭击者引起的。 声明说,“黎巴嫩的一艘巡逻艇报告,当时沿岸一带没有发现敌人。” 国防部没有就这次爆炸事件明确地谴责任何具体的组织,既没有谴责巴勒斯坦游击队,也没有谴责以色列袭击者。 【路透社特拉维夫四月十四日电】以色列军方发言人今天断然否认阿拉伯游击队的说法:以色列突击队在夜间爆炸了黎巴嫩西顿附近的储油罐。 【南通社贝鲁特四月十四日电】在炼油厂发生爆炸之后数小时内贝鲁特的几个地方都发现了传单。据传单说这次破坏是黎巴嫩革命近卫队的成员干的。人们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个组织。但是传单暗示它是一个左翼组织,甚至是一个极端的组织。
3. 美压黎巴嫩要它限制巴勒斯坦游击队的行动并加紧进行阴谋活动力图分裂巴游击队
【美联社华盛顿四月十四日电】(记者:巴里 ·施韦德)今天获悉,美国正在向黎巴嫩施加压力,要它约束盘据在它境内的巴勒斯坦游击队。 有些人士说,自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最近在中东进行一系列袭击以来,华盛顿每天采取的外交活动的要点就是“再努一把力”。 据悉,美国政府不接受这种论点:黎巴嫩对阿拉伯恐怖主义分子的约束已经到极限了;尽管这里的官员谁也不认为黎巴嫩政府和它的军事力量已强大到足以完全制止游击队的活动。 向贝鲁特发出的这个特别建议是在它在外交界被称为“世界之恐怖主义首都”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据悉,至于对其它阿拉伯国家政府,华盛顿仅仅保持着“不断的对话”,没有对它们施加新的外交压力。 国务院在向黎巴嫩施加压力的同时也在开展一个极为公开的运动,目的在于使巴勒斯坦人民相信,美国是注意到他们的“正当利益”的。 华盛顿的明显目的是使阿拉伯群众冷静下来。“巴勒斯坦之声”每天都对这些阿拉伯群众说,在星期一晚上袭击黎巴嫩的事件中,美国帮了以色列的忙。一个副产品可能是在“无政府主义的”领导人和人民之间打进一个楔子。 国务卿罗杰斯已亲自负责要阿拉伯停止广播或者至少是使人民能听到美国的否认的运动。他星期四召见了十三个阿拉伯外交使团的团长,称阿拉伯的指责“纯系捏造”。 【美联社华盛顿四月十四日电】(记者:巴里 ·施韦德)目前美国的中东政策是为了使巴勒斯坦人民相信,阿拉法特和其他大声喊叫的游击队领导人使各巴勒斯坦组织变得过激,可能使它们在其他阿拉伯世界中孤立。 这种政策如果成功的话可以使群众脱离极端派的领导人,据认为,这些领导人主张以恐怖战术反对美国和以色列,这只代表极少数人的观点。 阿拉法特威胁要对他所指责的美国和以色列合谋在九日晚进入黎巴嫩发动袭击“大力报复”,据认为这是一位好战的人扰乱全世界的注意力和禁止别人说话的典型事例。 既然这位法塔赫的领导人在游击组织内部活动以保持他的领导权,看来说服他缓和他的战术和方针就没有什么可能性了。 因此,美国正在向阿拉法特这样一些领导人的周围进行工作来接近巴勒斯坦人,据信其中大多数人主张同以色列妥协,只要巴勒斯坦人享有自己的本土或者是单独的民族实体。 华盛顿认识到,要使这种观点占优势就必须采取行动使阿拉伯各国政府同以色列进行谈判。 因此,预料华盛顿在今后几周内将加强外交工作,目的在使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到谈判桌旁来。这种活动的动机是,人们相信代替恐怖活动的明显做法可以克服默不作声的状态,可以胜过极端派领导人现在在巴勒斯坦人民中享有的群众支持的有限基础。
4. 拉什和西斯科去南亚七国访问
【美联社华盛顿四月十四日电】副国务卿拉什今天启程赴南亚七国访问,并出席本月晚些时候在德黑兰举行的美国使团团长会议。 拉什是第一次出国正式访问。陪同他一起访问的有负责近东和南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西斯科。 拉什将访问阿富汗、孟加拉国、印度、伊朗、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他还将在香港停留。 德黑兰会议将把美国驻近东和南亚国家的使节们召集在一起。这次会议将在四月份第三周的某个时候举行。上次召开的这种会议是在一九七○年五月在德黑兰举行的。 国务院发言人波莱因说,进行这次访问是由于拉什“希望使他们自己重新熟习这个地区以及南亚的人物和工作情况”。他以前曾作为普通公民访问过那里。 他说,副国务卿大约出国两星期左右。 【法新社华盛顿四月十四日电】国务院宣布,副国务卿拉什于今天启程赴南亚访问。 拉什首先将去德黑兰,他将参加美国各使团团长下周在那里举行的区域性会议。
5. 美官员对阿拉伯掀起反美浪潮感到不安
【路透社华盛顿四月十四日电】在黎巴嫩南部的一家美国炼油厂今天受到的袭击是在阿拉伯的反美浪潮中发生的,这种反美浪潮使这里的官员感到担心。 在本周,国务院一直利用一切机会来极力否认关于美国参与以色列对贝鲁特进行的袭击的指责。官员们担心,在阿拉伯报纸和电台上继续传播的这些指责会导致对美国公民和财产的攻击。 对于炼油厂遭到袭击一事目前还没有发表评论,但是这里指出,它显然与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有联系。 中东的反美言论昨天达到高潮,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指责说,前美国驻贝鲁特大使迈耶负责统筹以色列袭击事件中的情报工作。 国务院发言人布雷称这个说法是可笑的,布雷说,美国相信,黑九月恐怖分子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领导中“至少一部分人”有联系。 这是美国第一次公开地把这两个组织联系起来。 但是,发言人努力区别极端分子和巴勒斯坦人当中的“温和声音”,他说,美国始终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当愿望。 观察家认为这个讲话是一种努力,要使阿拉伯国家的激烈反美情绪冷却下来,并且可能破坏对极端集团的支持。
6. 谢尔曼报道:《美国扶植柬埔寨的施里玛达》
【本刊讯】美《明星晚报和华盛顿每日新闻》四月十三日发表乔治·谢尔曼的一篇报道,题为《美国扶植柬埔寨的施里玛达》,摘要如下: 据信尼克松总统得到黑格将军关于河内在印度支那增加兵力的第一手报告之后,正向被围困的柬埔寨政府施加压力要它把政权交给一个能够同叛乱分子进行谈判的人。 据消息灵通人士说,黑格本周向患病的朗诺总统建议,应当让施里玛达(朗诺以前的伙伴但是现在靠边站了)担任空缺的副总统的职位。华盛顿的意见是,在一场同朗诺的兄弟朗农争权夺势的斗争中失利的施里玛达,既有力量把疲沓的柬埔寨军队动员起来,又具有同共产党和他们的盟友谈判停战的灵活性。 朗诺在患过心脏病之后仍在休养,他将继续是合法权力的象征。他目前在他的兄弟的帮助下独揽大权,而武装的反对派拒绝同他进行任何妥协。 据消息灵通人士说,黑格出行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估计一下,朗诺政府在金边被围困之下能不能存在下去。官员们并不隐讳,他们对于由朗农引人注目地表现出来的那个政府的腐败无能,至少象他们对于各种各样的叛乱分子的军事威胁一样地忧虑。 美国政府的官员们正忙于批驳报界传出的消息,这些消息说,在河内支持下的叛乱分子能够随时攻下首都。国务院的专家指出,这些叛乱分子有力量切断通向首都的供应线,而不能占领和据守一个主要城市。 尽管如此,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仍然是,目前的柬埔寨政府能不能承担它在这个斗争中的一份任务。 这里认为施里玛达是一个“可贵的反对派”。 官员们私下指出,朗诺既依靠美国的空袭也依靠每年涌入的二亿多美元的美国经济和军事援助,因此,他必须“仔细听取”尼克松要他扩大他的政府成员的建议。
第 4 版
1. 日《日本和中国》刊登松本同岩村谈话的文章:《日中复交半年,看日中关系 》
【本刊讯】日本日中友协(正统)总部机关刊物《日本和中国》四月二日的一期刊登外交问题专家松本俊一同该报宣教委员长岩村三千夫谈话的文章,题目是《日中复交半年,一九七三年三月二十九日看日中关系》,摘要如下:今天还有待解决的“台湾问题” 岩村:日中复交到现在恰好半年。先生曾为此付出了很大的辛苦。此刻想请您谈一谈,到现在为止,顺利地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进而,在这中间还残留着什么问题? 松本:我感到田中首相去年访华,实现邦交正常化真正走上了轨道,对此,我表示祝贺。但是,那时,我也在当地,也了解各种情况,觉得仍然有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首先,最模糊的一个地方是以台湾问题为中心的想法。就是说,有这样一种想法:主张日本同台湾之间所搞的“日华和约”的效力至少在去年九月份以前是有效的。这不仅是所谓的亲台湾派的人,而且在外务省也有法律外交论。这在今天还有待解决。 另一个是台湾澎湖列岛的归属问题。在旧金山条约中,日本放弃了它。但是它是谁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没有确定。实际上外务省里还有这种观点。这就是归属未定。因此,忌讳公开说台湾、澎湖列岛是中国的领土这种风气还相当根深蒂固地残留着。当前巩固复交成果的外交是重要的 岩村:我认为,今后日中关系将会越来越紧密,但不是说与此同时可以恶化日苏关系。但是,日本同中国的关系,这几十年来处于非常不正常的状态,它给亚洲带来了损害,而且日本国民也遭受到极大的损害。考虑到根据这种历史,作为一个大的转变,去年实现日中复交,我认为,在一个时期内外交的做法也可以首先是巩固日中复交的成果,使日中关系向前发展。但是,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搞了日中关系之后又利用它来搞日苏关系,采取这种做法,反而可能出现追逐两兔而不得其一的结果,问题就会非常复杂化。 松本:我完全有同感。因此我认为,像秋明油田这样的问题,乍看起来是经济问题,但将给中国以非常刺激性的打击。就是说,想要从乌拉尔的地方通过西伯利亚到远东敷设一条管道来取得石油。这对中国来说,就是供给在中苏边界的苏联军队以及在海参崴的舰队的石油管道。日本敢于在这个时候同苏联那样搞,虽然去年发誓要建立子子孙孙的友好关系,但那也不乏其味。我认为,有这种情绪是正当的。因此是幸还是不幸,我认为苏联和日本之间都面临着非常的考验。那就是北方领土问题。我认为,如果苏联真正有诚意,那它就应该说归还北方领土。田中没有任何必要急于访问苏联。我认为在充分地确定这些问题之后再去苏联为好。我的信念是日本现在不应当这样干。因为要想想那样干,只能把手烫伤。我依然认为,田中内阁那样快地实现了日中邦交正常化,因此就应当使它巩固下来。这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同美国进行会谈,也同苏联之间进行会谈,这难道不是正道吗? 我是这样想的。中国和日本如果真正握起手来,那就无所畏惧了。苏联不能来插手,美国也不能来插手。日中如果友好相处,苏美就不能插手亚洲。被秋明的那么一点石油弄得眼花缭乱,受苏联的欺骗,同中国的关系变坏,这样的蠢事是不应当干的。重要的和平友好条约要先行 岩村:日中复交曾是相当困难的问题,但是田中在那个时刻下决心解决了它。 松本:这件事干得很漂亮。所以,我认为,应该不迟疑地就随之而来的台湾问题、同苏联的关系和安全条约等,进行更明确的政治谈判。我以前曾说过,现在从航空协定开始是本末倒置,我说要从和平友好条约开始。 岩村:正如您所说的,和平友好条约是重要的,但在联合声明中达成的谅解是,两国的关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我认为,如果认真地考虑一下这个五项原则的分量,那么,即使航空协定这一个问题,不是也必须从目前的各种困惑中摆脱出来吗? 松本:我认为是那样的。但是,如果从纯粹的法律观点来考虑那个联合声明,那就是同台湾还没有解决和约问题。所以,日本同中国何时结束了战争状态,这也是不清楚的。也没有写明台湾、澎湖列岛的归属。当然,联合声明是非常好的。但毕竟不是条约,不是法律文件,所以能够从中找到漏洞。因为日本有许多法匪。(笑) 岩村:从这种状态看,就是说使和平友好条约先行是非常重要的。 松本:我认为是这样。 岩村:是否可以认为这不是战争之后的善后条约,而是决定向前看的国家关系的条约? 松本:是这样的。与此同时,有必要在文件中清楚写明同台湾的一切条约已经无效了。在法匪很多的日本,不那样作不行。由于受过去的拘束,所以必须杜绝这一点。
2. 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抵香港对记者说:澳期望同中国建立较密切的关系
【合众国际社香港四月十四日电】澳大利亚首任驻中国大使斯蒂芬·菲茨杰拉德今天说,尽管中澳两国的社会制度有很大不同,他的政府还是期待着同中国人建立较密切的关系。 这位三十五岁的大使在到达这里后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他的政府“决不会强迫或力促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接受任何主张”。 他说:“虽然我们认为我们同中国的关系具有相当大的和意义深远的重要性,但是,说我们将把中国当作我们对外政策的中心,是不正确的。” “说我们同近邻的关系将比同大国的关系重要,是公平的。” 他说,澳大利亚政府对外政策的长远目标是,进一步同美国、日本甚至苏联合作。 菲茨杰拉德说:“虽然我们两国的社会制度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方面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引起中国的敌意,而且我们期待着同中国建立较密切的关系。” 这位大使说,澳大利亚仍然同台湾的贸易界保持着“非正式关系”。 这位大使说:“我们已在去年十二月的中澳联合公报中清楚表明,我们承认北京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他说,鉴于中国市场的前景,政府鼓励澳大利亚的企业家同中国发展贸易。 致力于研究中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官话的菲茨杰拉德定于四月二十二日离开这里前往北京任职。 【路透社香港四月十四日电】被任命为澳大利亚驻北京大使的斯蒂芬·菲茨杰拉德博士今天在这里说,澳大利亚新近同中国建立的关系不会损害任何其他国家的利益。 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现在正处在确立一种新的对外政策的过程中,这种对外政策是多种目的的、多边的,而且更为精妙。” 这位外交官兼学者说:“但是我们的新友谊不会损害我们老朋友的利益。” 菲茨杰拉德于今天与他的夫人和两个女孩一起抵香港。他在来这里的途中访问了东南亚一些国家,以 “判断”他们对中国的态度。
3. 外电评述第三十二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说中国人为夺得男女两项单打和男女混合双打的三项冠军而感到光荣;本届锦标赛必然以欧洲已经赶上亚洲人这种状况而为人们所铭记;郗恩庭战胜约翰森是一场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比赛 【路透社萨拉热窝四月十五日电】(记者:迈尔斯)第三十二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这里结束,中国人极感光荣,他们夺去包括男女两项单打的三个冠军。 郗恩庭在为时一小时的动人心魄的比赛中,打败瑞典的第二号选手约翰森。这位二十七岁的中国选手,最后打了一个擦边球而险胜,在比赛之后很快地向那位勇猛的亚军道歉。 早些时候,第四号种子胡玉兰打败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格罗福娃,使女子单打冠军保持在中国人的手中。 中国的第三个胜利是在混合双打中取得的,在这场比赛中,梁戈亮和李莉搭配,击败俄国的斯特罗卡托夫和格德莱季捷。 中国的三项胜利,对于他们上周把男子“斯韦思林杯”团体赛的奖杯输给瑞典,是个安慰而有余。 二十六岁的约翰森也有了满意的时候。他和本格森合作,在男子双打决赛中打败了卫冕的克兰帕尔和约尼尔。 另一项冠军为罗马尼亚的亚历山德鲁和日本的滨田美穗所获。 总而言之,对日本人来说这是一次灾难性的锦标赛。他们把女子团体冠军输给了南朝鲜,而只在女子双打中得到半个冠军。日本男队的比赛尤其令人失望,虽然他们由于全国冠军高岛则夫未能上场而处于不利地位。 的确,本届锦标赛必然以欧洲已经赶上亚洲人这种状况而为人们所铭记。在男子单打前八名中,郗恩庭是留下来的唯一的亚洲选手,而双打决赛则是清一色的欧洲人的比赛。 【法新社萨拉热窝四月十五日电】由中国的郗恩庭象征的亚洲,今天从瑞典手中夺回了世界乒乓球的皇冠——男子单打冠军,二十七岁的郗恩庭在一场振奋人心但不是那么了不起的决赛中以三比二打败了二十六岁的瑞典选手约翰森。 中国还荣获了女子单打冠军,二十八岁的胡玉兰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二十一岁的格罗福娃。 中国的女子冠军胡玉兰第一次获得了世界冠军称号。她的队的负责人解释说,过去她甚至没有达到参加锦标赛的水平,近两年来她的进步非常大。 单打方面的胜利弥补了中国在这届锦标赛早些时候输给瑞典丢掉男子团体冠军的损失。 中国在混合双打中获得他们的第三个冠军,梁戈亮和李莉以三比一打败了苏联的斯特罗卡托夫和格德莱季捷。 总结这次锦标赛,最突出的成就是南朝鲜一跃而起,第一次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中国在男、女单打中双双获胜……这是自一九六一年以来他们第一次同时获得这两项冠军。 【合众国际社萨拉热窝四月十五日电】中国选手郗恩庭今天在紧张而激烈的五局惊心动魄比赛中,最后打了两个擦边球而击败了瑞典选手约翰森,获得本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这位身材高大的瑞典选手在最后一局处于守势,但从落后的局面拉成十八比十九。这时二十七岁的中国运动员的运气来了。一球擦边使他以二十比十八领先,另一个球打在球台边上并落到约翰森球拍下面,使郗恩庭轻易取胜了。 郗恩庭是从一九六五年以来第一次为中国夺回这项冠军,比分是二十一比十八,十三比二十一,十三比二十一,二十一比十九,二十一比十八。 胡玉兰以二十一比十七,二十一比十一,二十一比十四击败捷克斯洛伐克选手格罗福娃,在女子单打中获胜,从而使中国夺得两项冠军。 郗恩庭——四分之一决赛中唯一幸存的亚洲人——不让约翰森有机会发挥他的令人可畏的正手铁锤战术,而且他的发球使这位瑞典人晕头转向。 由于没有东道国运动员参加决赛,不到两千名观众观看了一场双方充满失误的紧张比赛。 帮助瑞典赢得团体冠军的约翰森在领先的时候看起来肯定要获胜了,但是这位中国人在休息之后猛烈反攻。在最后一局中,他以十比五领先交换场地,约翰森奋战直追,打到十五比十五,接着郗恩庭利用发球抢攻连续得分,以十九比十五领先。 在比赛结束后,郗恩庭说:“当然,我是很高兴的,但是我宁可是另一种赢法。我感到很紧张,并也认为这是一场十分惊心动魄的决赛。”他往大厅里看了看接着又说:“对我来说,到这里来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友谊。” 参加过五次世界锦标赛的老选手约翰森是难过的。 他说:“怎么这样的输法!要是我打了好球他赢了,我就不会抱怨了,但是,我从来没有得到机会。我失误太多,在第一局里,打到十七比十四领先后,决不该让他扳回。” 在女子双打中,滨田美穗和罗马尼亚的亚历山德鲁合作,以二十一比十一、二十一比十八、二十一比十二连胜三局战胜了中国的仇宝琴和林美群,使日本分享了一项冠军的称号。双方都满足于把球削回去,但是亚历山德鲁和她的日本同伴极少失误。 然而,在男子双打中,当约翰森同本格森合作战胜上届冠军匈牙利的约尼尔和克兰帕尔时,约翰森也获得了一项冠军。 对这两位匈牙利人来说,这次失败是特别惨的。他们的拍子昨晚被人从球队乘坐的汽车中偷走了,他们是用借来的拍子上场对阵的。 梁戈亮和李莉以二十一比十三、二十一比十八、十七比二十一、二十一比十九击败了苏联的一对选手斯特罗卡托夫和格德莱季捷,取得了混合双打的胜利。 这是中国获得的第三枚金牌,从而使他们名列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