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03-23
第 1 版
1. 日《世界周报》文章:《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动向与苏联》
【本刊讯】日本《世界周报》三月二十日一期登载了该报驻莫斯科分社记者长藤井保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动向与苏联——害怕亚洲的反苏联合》,摘要如下: 苏联一开始就曾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基辛格再次访问北京,但是却没有料到两国会进展到互设联络处这种事实上的恢复邦交。因此,这个消息使它受到相当大的冲击。在“越南战后的亚洲”,苏联最害怕的是,中国的影响渗透到这个地区的各国;按照关岛主义削减的美国军事力量将改换为美国、中国、日本之间的反苏合作;在这三大国的影响下,具有反苏性质的势力将在东南亚建立起来。因此,苏联一切都从这个观点出发,怀疑日、美、中的行动。 对基辛格这次访问中国,苏联的新闻记者作了各种各样的评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恐怕是二月二十七日《苏维埃俄罗斯报》上登载的塔斯社社长列昂尼德·扎米亚京的评论。对北京的憎恨和怀疑由于越南、老挝实现了和平,印度支那问题已告一段落。眼下,对苏联来说,当前外交的主要方面是欧洲,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那就是,在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状的情况下整顿欧洲安全体制;同美国之间的第二次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还有推动在中欧互相削减兵力的谈判。但是,与蕴藏着松动的中东形势一起,越南战后的亚洲、特别是远东和东南亚的形势将如何展开?这也使苏联感到非常紧张。以前苏联树起了“亚洲集体安全体制”这个真意不清的招牌,摸索着越南战后的亚洲政策。从此,苏联进入了加强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进行工作并逐渐想要开始采取具体行动的阶段。挡住这种苏联式管辖亚洲的去路的是“反苏”中国的存在。 作为实际问题,可以说苏联并不感到有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但是,打动苏联对亚洲外交的神经中枢的,则经常是中国的言行。无论是欧洲安全问题,东西方削减兵力谈判问题,还是美苏核裁军问题,中国都反对苏联的主张。而且,就是这个中国,在国际政治局势中拥有确实不可轻视的影响力量。这使克里姆林宫对北京越来越感到憎恨和怀疑,也是很自然的。肯定美军的留驻上述扎米亚京的文章和在此前后出现的苏联报刊上的述评消息中都有人指责说,尽管在越南和老挝已实现停火,美国仍在泰国、韩国、台湾、日本、菲律宾等地保留大批兵力,这也是同中国达成谅解的。苏联的解释是,中国为了牵制苏联势力南下,反倒希望美军留在东南亚。 现在,苏联揣想中国有可能发展到日、美、中的反苏合作,这也是当然的。如果说美国是在想使苏联、中国这两大社会主义势力互相斗争,然后占据对自己有利的地位,那么就可以说,美国的这种外交策略在目前是完全成功的。因为,苏联为了阻止这种反苏合作的成立,自己也就陷入不得不进行工作以同美国和日本更加紧密地接近的境地。 可能是因为美苏之间有完全正常的外交关系,苏联有信心地认为在同美国的关系上是比中国又抢先了一步。然而,这次基辛格再次访华,使美中接近的进展意外地快,而且这次结合将带有浓厚的反苏色彩,因此苏联不能不感到焦躁。苏联被迫必须尽快地整顿它的亚洲政策。 苏联充分地认识到它迄今的亚洲政策的招牌“亚洲集体安全设想”是有如下的缺点的:(1)如果照旧保持同中国的对立,就不能得到亚洲大多数国家的同情;(2)与欧洲不同,在亚洲,第二次大战以后的边界没有确定,冻结越南、朝鲜那样的分裂国家的现状是困难的。然而,在目前情况下,‘同中国和解毕竟是困难的,除了坚决同中国对抗并同各个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之外,没有其他办法。热衷于对美经济合作最近,以《新时代》杂志的社论为开头,尤里·茹科夫、维克托·马耶夫斯基等一流笔杆子都在苏联报刊上写文章撰述美苏之间的经济交流应该进一步扩大。他们的论调是:既然勃列日涅夫—尼克松最高级会谈已经同意密切两国之间的贸易经济关系,那就不会再有任何阻碍的因素了。无疑苏联是希望同美国更加紧密合作的。流传提前勃列日涅夫访美,也许是苏联对美中迅速接近感到焦躁而改变对美姿态的一个表现吧。 苏联对日本的姿态有两个方面。一面是对保留日美安全条约、整顿美国军事基地、加强防卫力量加以指责,另一面则图谋在开发西伯利亚等方面扩大贸易经济的交流。无疑,苏联这种软硬兼施的外交姿态都是出于削弱美国和中国对日本的影响以及防止成立反苏合作的意图。接到田中信件后,勃列日涅夫总书记表示出破例的友好态度也就是这种意图的表现,如果这能发展到田中访苏,那么日苏关系将会前进一大步。
2. 日报文章:《东南亚发生「新的波澜」,接近中国的预兆》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三月十六日刊登该报驻新加坡特派记者平山发回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东南亚发生“新的波澜”,接近中国的预兆》,摘要如下: 马来西亚退出亚太理事会和表明同北越建交的方针,对摸索越南战后的对策的东南亚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马来西亚的这一行动,亚太理事会趋于解体,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并且将掀起周围各国接近河内的潮流。东南亚的新形势是印度支那和平和美国撤军的深刻影响的再次体现。现在,清楚地听到的是,东南亚各国之间终于出现的对华接近这种雪崩时的轰鸣。 关于马来西亚正式退出亚太理事会,新加坡的英文报纸《海峡时报》在十五日的社论中表明了极其尖锐的看法。 这篇也可以说是对亚太理事会进行“尸体解剖”的社论毫不客气地说,应当问一问亚太理事会本身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既然冷战本身已经消失,那么,作为反共的堡垒和遏制中国的堡垒而成立的这个机构就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理所当然地应当消灭。 越南和老挝和平的实现,在这之前美国的对华接近以及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同中国建交,给环绕东南亚的国际环境带来了决定性的变化。东南亚各国面临着如何适应这种山崩似的变化,确保地区的安全这一课题。如果设立填补亚太理事会解体后的真空的新的集体安全机构和地区合作机构,那么其前途将是严峻的。 就是在采取强硬的反共政策的美国的保护伞下产生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其成员国也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四零五散的。何况在美国从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转变为采取接近中国和缓和紧张局势政策的今天,要设立把东南亚和太平洋各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地区机构,这即便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从现实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来看,则是非常困难的。主张设立新的地区合作机构的倡议今后将继续存在,摸索新的集体安全保障体制也将由东南亚各国进行。但是这些国家当前的课题是同中国建交。据观测,只要马来西亚或泰国同中国建交,那么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就会接踵而来同中国建交。对东南亚各国来说,同中国关系正常化之时就将是带来新的展望的转机。
3. 田中对美记者发表谈话
【时事社东京三月二十一日电】题:田中首相对美国记者说,“要慎重地考虑天皇访美问题” 田中首相二十一日下午在私邸会见了《纽约时报》记者苏兹贝格,回答了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历时一个半小时。 在谈话中,田中首相在谈及天皇访美问题时说,“必须慎重地考虑”,避免证实天皇将在今年访美的说法;同时,在首相访苏问题上也表示了慎重的态度,他说:“目前并没有考虑。”此外,田中首相还就日美关系、国际货币问题等发表了下述谈话: 一、日美友好关系今后也将继续保持下去。在国民中,多数人也认为应该维持日美合作和日美安全体制。虽然在大选中革新势力有所增长,但是这只不过意味着是对自由民主党的一剂良好的刺激剂。 二、美国拥有别国无法与之相比较的庞大的经济力量。因此,可以说,美国有能力在两年左右时间内恢复国际收支平衡。日本和扩大的欧洲共同体都在为恢复美元的信用而努力,所以,我对前景感到乐观。
4. 日报报道:《美国大使英格索尔发表演说----- 不要强调日美对立,应该走平行道路》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三月十四日刊登了一条消息,题目是《美国大使英格索尔发表演说——不要强调日美对立,应该走平行的道路》,摘要如下: 美国驻日大使英格索尔十三日出席了美国《新闻周刊》在东京主办的以《美国经济及其对日本的影响》为题的讨论会,并就最近的日美关系发表了演说。 这位大使的发言主要内容如下: 一、纷纷传说日美关系的恶化和紧张。甚至还有美国对日本施加压力的揣测。的确日美也有相对立的利害关系,但是,如果在两国之间不存在矛盾,反而是不自然的。不要过分强调目前这种利害的对立和忽视利害一致的地方。 日美两国之间的协调正在动力问题、技术与文化交流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等方面稳步地取得成就。日美协调符合整个世界的利益。 二、在日美之间存在着不间断的对话和紧密的协调体制。前不久发生通货危机的时候,财政部副部长沃尔克访问日本以及美国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说明了这个问题。美国也赞成日本参加越南和平巴黎会议,但是未得到全场一致的支持。我们懂得,日本盲目追随美国的时代已经结束,推进自主外交的时机已经到来。总之,两国即使不走在同一轨道上,但行驶在平行的轨道上则是可能的。 三、在对华经济关系上,不希望日美两国对立,而希望健全的竞争。 四、通过美元贬值,日元实行浮动汇率制已纠正了通货方面的不平衡。但是贸易收支的不平衡只靠这些还不能改善。情况是不得不把保护条款列入美国通商法案里,但是,如果招致报复措施那将是遗憾的。 【共同社东京三月二十日电】题:美国驻日大使英格索尔要求政府改变政策,实行完全自由化 美国驻日大使英格索尔二十日出席日本记者俱乐部在东京帝国饭店举办的午餐会,以经济问题为中心,就日美关系的现状发表了见解。大使在讲话中强调说:“日美两国现在共同负有创立健全的世界经济体制和世界货币体制的责任。”而且,大使在联系到日美贸易收支不平衡问题时再次敦促我国政府实行自由化说:“因为日本囤积着巨额的外汇,所以,不实行贸易自由化的辩解是行不通的。应该迅速地把政策改变为实行完全自由化。”
第 2 版
1. 法《战斗报》谈欧美关系的文章《怎样打败美国人?》
【本刊讯】法《战斗报》三月十六日刊登贝尔当·费萨尔·德富科尔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怎样打败美国人?》,摘要如下: 欧洲和美国之间的竞争,一直是殖民者和殖民地之间的竞争。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前,欧洲侵入了“西半球”北部。那时以后,事情就颠倒过来了。美国自从一九○五年在俄国和日本之间进行仲裁以来,它就干预欧洲事务了: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中的不过问,它在上次大战后以多种形式的出现,每次都指挥着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个欧洲的前殖民地走得更远,设计了一种对第三世界的新统治体系,并蓄意破坏欧洲国家的海外势力范围或领地。美国每次都碰上一个意外的盟友来反对暂时的敌人:昨天在独立战争时,是法国反对英国;当欧洲重新插足墨西哥时,是共和党人反对帝国派;今天是黄金供应者苏联反对西欧,因为西欧的货币理论肯定是摧毁性的。 难道仅止于此吗?俄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种意识形态,而美国就像俄国,它也不像制度和选举的表面现象使人相信的那样是一个共和国,而是一个建立来作生意的体系。所谓竞争就是由美洲大陆遥控的多国公司的总称,竞争只有一个目标:卖为了投资,投资为了生产,生产为了卖。利维坦(据圣经说,“利维坦”是巨大海兽——本刊注)不再是极权主义国家,而是一个不可言状的不受约束的企业,它吞噬原料、市场、为它劳动和买它东西的人们。这个怪物显然不是玩弄外交和国家政策的传统把戏。 怎样制服这个怪物?要指明它,揭露它的本相,使美国人担负责任,而不能有自由主义的或数理经济学的托辞。迄今为止,只有戴高乐将军提出过这个问题。在他之前、在他周围和在他之后——在法国和欧洲,人们都一方面拒绝指明这个怪物是谁,另一方面,又正式认为它是凶恶的,即使是心中认为这样也罢。西欧国家,首先是德国,都是不能设想美国撤出欧洲的,它们将会千方百计地防止这样做。极言之,如果这该是它们的命运的话,它们会非常愿意被这个怪物吃掉,只要它们也象美国那样保持国家机构和民主投票的外表就行。法国示范 法国在十一年里试图不向这种魔术让步;它不仅试图唤醒它的欧洲盟国,而且还作示范。就法国而言,是法国发起要美国撤退的;在一九六三年的越南问题上、一九六五年的货币问题上和一九六七年的中东问题上,它都对利维坦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指责。它由于英国在军事上和德国在货币上失去独立而被迫单独行事,于是它试图定个开会日期:一九六七年,它对发明特别提款权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国内阵线的让步,法国从一九六九年起丧失了它的力量:美国联盟再次成为安全的主要保障,欧洲的同意(即使这是关于投降的众所周知的同意)成了明智的标准,法国的政策失去了它所有的任何一点信誉和独创精神。一九六九年,法国承认特别提款权有解除债务效力的作用,这是第一次后退;而在一九七三年,即目前,继一九七一年的突变发生了最后的退却,法郎浮动了,但欧洲的意见一致,并未实现,因为一部分货币升值了,另一部分货币很久以来就大大浮动了,最后,我们不久前也浮动了。这是到头了吗? 但是,仍然可能有斗争。有两个条件:首先,人们接受战争风险,即人们不怕报复。尽管这是美国递给欧洲驴子的惯常的胡萝卜,可是不管过去、现在和将来对美国作什么样的让步,美国都是不取消其“美国出售价格”和苛捐杂税的,而这些东西却把许多欧洲产品拒之于美国市场之外了。因此,在贸易方面和金融方面没有什么可以指望于美国人的。相反,欧洲人拥有美国人所企求的许多东西:他们的共同市场……为什么不根据美国报复的大小相应把这个市场关闭起来呢?依靠第三世界 第二个条件更为重要,不过胆怯的欧洲来实现这个条件可能不那么困难。这就是搞世界民主。首先要迫使多国的或所有那些享有著名的逃税权的公司、船只、银行或银行存款,选择一种真正的护照。从美国开始,每个国家都应一下子就承认上述公司船只等中哪些是它们的,并应作出回答!它们是美钞、输油船还是别的东西。然后坚决依靠那些贫穷者(每个国家的贫穷者对通货膨胀和投机付出代价)、世界的贫穷者,即第三世界。 具体地说,这等于是要看到,例如在法国,共产党和各工会在我们国内外都是扼制美国怪物的政策的最好支持者。在世界上,一个同阿拉伯国家、人民中国和一些拉美国家的联盟不但能使人们能出售“协和”式飞机和使之飞行,尽管这使“道格拉斯”式和“波音”式飞机不满,而且还能够把美国必需的很多给养和战略及贸易场所对它封锁起来。 欧洲同第三世界协同一致,而不同美国协同一致。但愿欧洲明白这一点,甚至在物资方面也明白这一点,而不要坚持一些过时的合作形式,或坚持当美国在印度支那作战时所采取的那种中立立场,那么,欧洲很可能不仅赢得它自己对其浪荡女儿的斗争,而且也肯定有利于争取第三世界的更多的人的斗争。 总之,要学会搞美国人搞的那一套;我们应心平气和地研究世界格局。对于面对美国的欧洲来说,第三世界已成了我们尤其应争取的盟友。美国从我们手中抢走了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构成了美国的财富,然而今天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要重新夺回和统治第三世界,而是使它站在我们这一边参加世界游戏。为此,我们应该向第三世界表明,我们跟它一样,也是站在人类一边,而不是站在金钱一边。
2. 西德《世界报》谈西德同美国关系的社论:《反对伙伴的运动》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三月二十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反对伙伴的运动》,摘要如下: 最近的民意测验表明对美国的友好感情变得很淡薄。这种情况是危险的,因为它有损于大西洋联盟,对联邦共和国来说维护大西洋联盟一向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二十年来,同美国的伙伴关系对于绝大多数的西德人民来说是一件不言而喻的事情。马歇尔计划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美国的驻军和美国的核保护伞确保了中欧的和平,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但是由于新的一代的成长,人们的意识发生了变化。同美国的关系陷于渺茫之中。 还有两件事造成了这一情况,这两件事近几年来统治着世界的舞台,那就是越南战争和波恩的新东方政策。如果说美国在印度支那的义务激起了反美情绪的话,那么对东欧的缓和方针就削弱了对建立一个紧密的大西洋联盟的必要性的认识。 其结果就是对大西洋联盟的厌恶情绪日益增长,或者对它漠不关心,特别是在青年人当中。在地处东西方交界处的德国,那些在别处几乎已经是很“正常”的感情,在这里却很容易变成一种自我毁灭的因素。 总理及其内阁已经声明愿意求得伙伴关系的解决办法。但是对外采取这一态度却需要一个内部的可靠的基础,而这个基础现在越来越成了问题。看来勃兰特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就像他在社会民主党领导集团会议上提出的警告所表明的那样。 【美联社波恩三月二十日电】在为了使美国军队继续驻在德国而进行的斗争中,勃兰特总理对在他国内日益增长的反美情绪采取了一项意外的行动。 十九日关于美国的谈话是勃兰特在周末发出的要辞去他的执政的社会民主党首脑职务的含蓄威胁。 报纸星期一刊登了关于一次反美事件的消息,而这使得勃兰特政府感到担心。由勃兰特自己的党的地方领导人组织的大约二千名德国人十七日在法兰克福附近的埃伦泽举行了示威,抗议附近的美国陆军基地从事的活动。 【美联社波恩三月十八日电】勃兰特总理昨天扬言要辞去他的执政的社会民主党主席的职务,以便压服该党的反美的青年造反派。这位五十九岁的诺贝尔和平奖金获得者告诫说,如果下月召开的党代表大会反对他的政策的话,他就将下台。勃兰特的这一使人感到意外的威胁,透露了他对党的好斗的左翼内部日益增长的反美情绪的关切是如何之深。这些好斗的左翼分子要把二十万名美国军队踢出德国。 【德新处波恩三月十九日电】外交部议会国务秘书默尔施在《斯图加特日报》三月十七日发表的一篇同记者谈话中认为,没有西方的防御联盟或者不保持均势,根本不能设想有缓和政策。 这位国务秘书否认德美关系蒙上了阴云。
3. 贝林格到苏同勃列涅夫会谈并发表公报
【塔斯社莫斯科三月十一日电】应苏共中央的邀请,以意共总书记贝林格为首的意大利共产党代表团今天抵达莫斯科。 【塔斯社莫斯科三月十二日电】以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同志为首的苏联共产党代表团同以意共总书记贝林格同志为首的意大利共产党代表团的会谈,于今年三月十二日在克里姆林宫开始举行。 【法新社莫斯科三月十四日电】苏联共产党今天第一次正式承认意大利共产党对待社会主义的自治性。 这种宣布是在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贝林格在访问这里以后发表的一则公报中提出的。 公报说:“苏联和意大利共产党代表团认为,在所有国家的革命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条件以不同方式出现的共同特征。每个党可以自主地选择对其社会进行民主和社会主义改造和根据本国的条件和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安莎社莫斯科三月十五日电】苏联和意大利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会谈在“友好和谅解”的气氛中在这里结束。 在十四日会谈结束时发表的一则联合公报说,双方交换了有关各国的国家和党的政策的情况,并讨论了当前的国际形势。 这里的西方观察家们认为,该声明表明,苏联共产主义不再顽固地反对某个国家寻找它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主张。 西欧最大的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一贯坚持民族主义的观点。 【法新社罗马三月十八日电】意大利共产党总 书记贝林格今天指责《真理报》既没有反映他在上周同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会谈后和勃列日涅夫共同发表的声明的精神,也没有反映其内容。 贝林格在接见意大利共产党机关报《团结报》记者时申明了包括在联合声明中的“每一个党自行决定它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权利。《真理报》在关于贝林格一勃列日涅夫会谈的一篇文章里,把声明的这一部分删掉了。 相反地,《真理报》强调了苏联和意大利在“一九六九年的会议上”一致同意“为巩固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团结作出贡献”。 这位意大利党领导人对意大利党机关报记者说:“特别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该报提到了莫斯科会议,但是众所周知,我们党只接受了最后文件的四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即关于反帝斗争的具体目的的那一部分。” 贝林格说:“从那时以来,我们的立场没有改变。” 这里的观察家们认为,据此,贝林格不仅重申了严格尊重各国共产党的原则,而且还拒绝了有限主权论的概念。
4. 意《晚邮报》刊登一篇评论:《贝林格受到莫斯科的“非难”》
【本刊讯】意大利《晚邮报》三月十八日刊登一篇评论,题为《贝林格受到莫斯科的“非难”》,摘要如下: 贝林格前往莫斯科是为了使意共在最近三年里奉行的路线得到赞同,这一路线以向德国社会民主党“开放”、支持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为起点。这是这样的一条道路,意大利共产党人想沿着这条道路来加强他们的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理论和克服对立的集团的理论。 如果说苏联人在西欧问题上正在出现一些转变是不可否认的,那么这样一点也是确实的,即从会谈公报可以看出,欧洲一体化取决于、服从于这样的作用,即它一点也不能触犯苏联的大国利益。因此,《真理报》在刊登会谈的正式公报时的删节情况具有极大的意义,它恰恰删掉了意大利共产党人最坚持的、他们指出是他们的胜利的那些部分,即关于逐步克服对立的集团直至解散它们的部分和关于各党独立自主地决定社会的民主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的权利的部分。 贝林格本人也对《团结报》说,《真理报》的报道没有反映出公报的精神和原意。这些删节是给一开始的高兴泼冷水,使意大利共产党人很难像他们愿来所希望的那样去利用苏联对他们在意大利国内政治方面的路线的“认可”。 《真理报》的“砍削”肯定不是偶然的,它表明,莫斯科会谈的“新闻”只有在唯一有意义的验证、即事实的验证的基础上才是可信的。
第 3 版
1. 日本《东京新闻》文章:《反朗诺趋势高涨,军方呈现出末期症状》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三月十八日刊登武田昭二郎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反朗诺趋势高涨,轰炸官邸事件的背景,军方呈现出末期症状,民众因物价飞涨而挣扎》,摘要如下: 在支持西哈努克派解放力量加紧攻势的柬埔寨,十七日,即驱逐西哈努克三周年纪念日前夕,政府军所属的战斗机轰炸了朗诺总统居住的金边总统官邸。政府军飞机在白天从空中轰炸首都中心的总统官邸,这种异常事态过去从来没有发生过。人们普遍认为,这个事件给予金边内外的冲击是巨大的,它是在军事、政治、经济等一切方面日趋混乱的金边的“危机症状”的表现。 在印度支那,尽管在形式上,越南和老挝总算已经签订了和平协定,唯独柬埔寨还处在战火之中。从越南停火实现以后的二月初开始,柬埔寨的解放力量加强军事攻势,占据了首都周围以及许多政府军阵地,并且紧缩了对金边的包围。 另一方面,在政府军内部,已有三四个月没有发薪,粮食和衣服都缺乏,因此,官兵日益不满,从二月中旬起不断出现了投敌、开小差、哗变等情况。 二月十七日,以政府军精锐战斗部队而闻名的步兵第一突击营放弃前线,进驻首都,在总统官邸正门前架起枪和无后座力炮,举行静坐,抗议迟迟不发薪金。而且,在柬埔寨的第二大城市、西北部的马德望,第三大城市、东北部的磅湛,官兵也举行了抗议示威。总之,反抗朗诺政权的趋蛰已经日益加强。 十七日对总统官邸的轰炸如果是西哈努克亲王的处于严厉监视下的女婿 ——前空军上尉干的,那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是这位上尉干的,那也不能否定其背后存在着这样的背景:政府军内部如上所述的不满和动摇、反朗诺趋势加剧了。也并非不可以认为,这是支持西哈努克的武装力量在这位亲王的王国民族团结政府成立三周年纪念日(二十三日)之前对金边政权发动的示威攻势的一部分。 在这种军事形势下,物价飞涨的情况也已经日趋严重,为此,近一个月来,教师和学生频繁地举行罢教、罢课和集会,抗议物价飞涨。 在这种混乱的形势中,设在北京的西哈努克亲王的王国民族团结政府依然没有放弃同朗诺政权严重对抗的姿态。越南停火后,朗诺政权曾经指望在北京的西哈努克亲王和在柬埔寨的高棉解放力量之间会发生分裂;它在六日呼吁北越进行谈判,十三日建议举行“柬埔寨解放力量也能参加的大选”,总之想尽一切办法要抓到通向停火的线索。但是,西哈努克政府十七日再次宣布要打倒朗诺,没有改变强硬姿态。因此,朗诺政权至今还没有抓到实现和平的线索。看来,柬埔寨形势已经接近最后摊牌的阶段了。
2. 路透社报道:朗诺集团软禁了宾努的三个儿子
【路透社金边三月二十日电】今天根据紧急状态法令被捕的最新一批反政府嫌疑分子中包括一些报纸的主编。 宪兵司令谢金英准将不愿说出他的部下已经拘禁了多少人,但是非官方的估计是一百人以上。 据消息灵通人士说,在野的政治家、学生领袖和新闻工作者相继遭到软禁或被投入宪兵司令部的牢房,他们是在没有任何正式罪状的情况下被关在那里的。 据这些人士说,设在北京的流亡政府首相宾努的三个儿子今天上午同他们的家属一起被软禁了。 其中包括前商业国务秘书宾托。 【路透社金边三月十九日电】(记者:约翰·帕斯尔)据柬埔寨被废的王族的一些人士说,在周末发生对朗诺总统府的轰炸以后,到今天已经有大约二十名王族著名成员被抓起来了。
3. 合众社报道施里玛达被软禁
【合众国际社金边三月二十一日电】宪兵今天说,前副总理施里玛达已经被严格软禁,不准与外界进行任何联系。据驻在他宅邸外面的宪兵说,施里玛达的电话线已经被切断,他们奉命不让任何人离开或进入这座宅邸。 【路透社金边三月二十日电】据军方人士说,空军总司令索萨塔准将今天因轰炸(总统府)一事被朗诺总统解除了职务。
4. 美记者安德森文章:《征召文职人员到越南去》
说美国防部正把武装部队中一部分专家装扮成一些公司的雇员派到南越去接替美撤出的军事顾问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三月二十日在《华盛顿巡礼》栏内刊登了该报记者杰克·安德森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征召文职人员到越南去》,全文如下: 估计有二万名非军事专家正在悄悄地代替现在从越南回国的军事顾问。的确,了解情况的人士告诉我们,这个数字最后可能还要增加一些。 我们在去年十二月写过关于五角大楼打算在实现停火以后把军事顾问装扮成非军事人员继续留在越南的秘密计划的报道。现在我们已经从五角大楼的内部备忘录中得到了新的详细情况。 这些新的顾问中大部分人将从武装部队中征召,但是他们将作为国际电报电话公司、斯佩里—兰德公司、利尔—西格勒公司。诺思罗普公司和诺曼·哈韦尔联合公司等公司的雇员到西贡去。但是,一些顾问实际上将仍然留在五角大楼的工资簿上。 国防部正在积极地从自己的队伍中征召文职人员,以便去越南呆一年。国防电子供应中心在一份典型的备忘录中表示愿意付更高的工资——“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地差补助费”——并且答应在这些专家回国后给予“重新雇用的权利”。 这份备忘录说,这个“积极的征召名单”表明给军队成员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这份备忘录又说:“现在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的问题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填补这些位置。” 海军的一份备忘录比较谨慎地解释说,现在征召文职人员是为了“帮助结束美国卷入南越的局面”——好象是增派美国人会减少“卷入的局面”似的。 据这份备忘录说,海军提的“结束”美国的作用的主张是征召文职人员去帮助越南人管理他们的海军、处理他们的军需品和装备他们的军舰。作为一种引诱,海军表示:“将给予合格的国防部雇员回国的权利……另外准许每年提供一千三百五十美元至四千三百美元的生活津贴费。” 空军的一份备忘录呼吁文职志愿人员到越南去充当“弹药”专家、“军事人员”管理员和飞机专家。因为这些穿着便衣的军事专家中有许多人将在靠近越共地区进行工作,因此任何恢复战斗都可能使他们被俘。刚刚在河内获释的美国战俘之一就是利尔—西格勒公司的一位文职雇员,他是在一九六九年被俘的。 我们问官员们,如果列在五角大楼工资簿上的文职人员被俘的话,为我们的战俘而苦恼的情绪是否可能会再次出现。我们得到的回答是耸耸肩膀、笑一笑,并且保证说:“这一次,他们全都是志愿人员。” 但是我们得到的备忘录表明这些志愿人员受到五角大楼的很多压力。 脚注:我们听说,中央情报局经营的美国航空公司和其他准政府的以及私营企业仍然在招收美国人去老挝和柬埔寨工作。装扮成非军事人员的受过军事训练的顾问们还正在或者不久将在沙特阿拉伯、伊朗、希腊、土耳其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工作。
5. 南越伪军在西贡以北袭击解放军
【路透社西贡三月二十一日电】南越今天宣布,它已经发动一个团规模的援救行动来打破共军对西贡以北一个民团营地的将近两周之久的包围。 二千多名西贡军队得到坦克的支援。 俯冲轰炸机在待命以便必要时起飞。 一位正式的军方发言人说,这个行动是在两天前发动的,还没有同共军发生地面接触。政府军迄今只遭到大炮的轰击。 西贡以北三十五公里的迪巴民团营地是据称首都以北被越共包围的两个政府军阵地之一。 政府的援救部队今天下午到达了离迪巴不到半英里的地方,而没有遇到任何重大的抵抗。 西贡军方发言人今天对记者们说,援救迪巴的行动是自从停火开始以来政府发动的第二个最大的行动。他说,政府发动的最大行动是为收复中部沿海一个自然港口沙萤村。在沙萤的战斗进行了大约三周。
6. 伊拉克副主席萨·提克里蒂去莫斯科
【法新社巴格达三月二十一日电】伊拉克副总统萨达姆·侯赛因 ·提克里蒂今天乘苏联的一架专机动身去莫斯科与苏联高级领导人进行会谈。 他是在伊拉克和科威特昨天发生边界冲突之后动身去莫斯科的。 【法新社贝鲁特三月二十一日电】今天在贝鲁特人们认为,科威特和伊拉克的荒凉边界上昨天爆发的事件是苏联一阿拉伯对美国发出警告的讯号。 一些贝鲁特分析家认为伊拉克袭击科威特的萨米塔警察哨所是受苏联指使的。正如其中一个分析家在今天的《东方一今日报》上所说的,“这些夜间枪炮声象是一种新的苏联一阿拉伯战略的最初的枪炮声,目的在于提请不妥协的美国注意到它在中东的某些阵地是易遭攻击的。” 评论家们把这次边界射击事件同苏联对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强大势力感到恼怒一事以及同人们认为是苏联和伊拉克之间的空前未有的密切关系联系起来。《日报》说,如果把伊拉克—科威特冲突事件看成仅仅是边界争端,那是“天真幼稚”的。 今天多数贝鲁特报纸都突出两件“巧合的事”。 第一,人们想起,这次射击事件是紧接着苏联总理柯西金上周访问伊朗同国王讨论海湾局势之后发生的。据这里了解,柯西金对所谓美国为了把伊朗变为协助维护美国在这个盛产石油的地区的利益的宪兵而向伊朗提供过多的武器一事表示了苏联的关切。 《东方—今日报》猜测,伊拉克昨天凌晨的局部入侵是被当作一种“警告的枪声”,提请德黑兰和华盛顿注意:伊拉克的由苏联提供的坦克“离科威特油田是很近的”。 第二,这次袭击是伊拉克对克里姆林宫的主要谈判者副总统提克里蒂预定今天动身去莫斯科的前一天发生的。正是这位提克里蒂先生在去年二月份访问莫斯科期间为苏联和伊拉克的为期十五年的友好合作条约作准备。去年四月柯西金总理飞往巴格达签订了这个条约。 此外,提克里蒂在三月十七日明确地谈到“利用一切机会和情况打击不管在什么地方的帝国主义利益”的必要性。他在巴格达大学对学生发表讲话时说:“解放斗争不仅仅是在巴勒斯坦或者在约旦河西岸进行,它也能够在巴格达或者在海湾地区进行……”。 提克里蒂接着称赞苏联。 这里的评论今天倾向于认为,他本周将进行的莫斯科之行证实《东方—今日报》所说的“苏联和伊拉克在政治上协调行动的假设”。 贝鲁特观察家倾向于不重视边界战斗本身的严重性,虽然伊拉克对科威特是有可以加以利用的种种不满。这些不满除了领土争执以外,还有科威特在伊拉克同伊朗在夏台阿拉伯河问题上的争执中保持中立和给象前总统阿里夫那样的伊拉克反对派人物避难。 《生活报》今天警告说,边界交火“很可能爆发成为较大的冲突”。《日报》推测,“争夺海湾的战斗可能已经开始了。”
7. 科威特关闭伊通社驻科分社
【德新社贝鲁特/科威特三月二十日电】据科威特电台报道,伊拉克军队今晚还占领着科威特边境哨所萨米塔。 科威特的官方发言人称伊拉克有关科威特方面发动进攻以及伊拉克军队仅仅还击而已的说法是“不合逻辑的”。 这位发言人又说,驻在萨米塔的少量部队仅仅配备小型武器,所以他们不可能进攻伊拉克军队。 中东社同时报道说,科威特内政部已经关闭了伊通社驻科威特分社。 它还援引拉希德次官对记者发表的讲话说,伊拉克正在边境沿线集结军队。 【德新社贝鲁特/科威特三月二十日电】示威者走过科威特首都街道,高喊反伊拉克口号。 【中东社科威特三月二十日电】科威特内政大臣呼吁全体公民停止示威游行以使政府有机会有效地处理这件事。 内政部在今天发表的并由科威特电台广播的一项声明中说,政府理解公民们的心情,“但是为了我国的利益,政府需要机会来处理这个问题”。
第 4 版
1. 日报评述:《中国接近地中海和非洲》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三月十八日刊登一篇述评,题目是《中国接近地中海和非洲,稳步地打下楔子,同苏联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全文如下: 中国最近在加强同地中海和非洲国家的友好方面,正在稳步地取得成果,似乎压倒了在这方面稍为逊色的苏联。 围绕着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动向,仅就二月末以来的重要事件而言,就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飞机进入中国,中国冰球队访问罗马,在亚丁举办中国经济贸易展览会,首任驻希腊大使周伯萍赴任,埃及外长扎耶特访华,等等。特别是在扎耶特外长逗留期间,中国的姬鹏飞外长两次同他举行会谈,还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充满了友好的气氛。 现在,中国就在最近一、两年里不遗余力地扩大了同被称为共产党国家的“叛逆者”的南斯拉夫以及马耳他、塞浦路斯、苏丹和埃及等从地中海、非洲到中东的国家的友好关系。据说中国同利比亚建交也只是时间问题;除以色列外,中国在地中海和北非所有的国家建立大使馆的日子似乎也已不远了。 同在政治路线上被称为“右”的西班牙建交曾给一部分人以“意外”之感。不过,中国似乎认为,同相互承认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等外交原则的国家逾越不同的政治制度而积极地进行交流是理所当然的。 以文化大革命收尾和内政稳定为背景的中国在全世界开展了活跃的外交活动,而中国接近地中海和非洲国家突出了它要削弱和排除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影响的战略,实在意味深长。中国看到去年夏天以来苏联和埃及的“不和睦”而敏捷地接近了埃及,就是一个好例子。中国在苏丹也在它驱逐了苏联的技术人员之后成功地把中国技术人员派了进去,把苏丹拉到了自己一边。地中海和非洲地区将来可能成为苏联的石油资源及其他各种矿物资源的最大的供应地;甚至有人说现在地中海已成了苏联地中海舰队的“水池”。正因为如此,中国打算在这个地区打进一根大楔子。中国也许还在谋划通过取得非洲不结盟国家的支持而更加有利地展开中苏在国际社会中的较量。 本来,西方外交人士中也有人怀疑地中海和非洲国家接近中国的真正意图。他们说,马耳他、塞浦路斯等旧殖民地国家接近中国的目的在于牵制旧宗主国以及美苏,而埃及和苏丹等国家显然是为从苏联取得大量的军事、经济援助而利用了中苏对立。如果是这样,那么,苏联等国不会袖手旁观,中苏对地中海和非洲的“争夺战”已更加激烈了。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三月十二日刊登戴维·博纳维亚从北京发回的一则电讯,标题是《中国在地中海交朋友》,摘要如下: 在宣布与西班牙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中国已经同除了以色列和利比亚以外的所有地中海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离地中海如此遥远的国家来说,它在那里的政治地位现在是非常强大的。它在巴尔干有很要好的朋友。它除了同法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有着友好关系以外,还得到这两个国家内的“毛派分子”对中国公开表示的钦佩。北京公开声明自己对以色列持敌对态度,从而在阿拉伯世界交上了朋友。有影响的埃及新闻工作者穆罕默德。海卡尔最近曾走访中国总理周恩来,同他作了一次范围广泛的谈话。 甚至在马耳他和塞浦路斯也有中国的大使。单单同利比亚还没有建交这件事看来相当奇怪,这个问题无疑到时候是会解决的。希腊的一名代办已经在上个月到了这里。
2. 英《泰晤士报》电讯:《北京试图把贸易的楔子打进苏联集团》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三月七日发表戴维 ·博纳维亚从北京发回的电讯,题为《北京试图把贸易的楔子打进苏联集团》,摘要如下: 中国同苏联集团的贸易今年看来很可能会增长,但是重点也许将放在对其他东欧国家而不是对苏联的出口上。 上个月底,一个以外贸部副部长周化民为首的中国贸易代表团首途前往蒙古、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东德。中国现在正在参加来比锡春季博览会,而东德的一个贸易代表团已经到达北京并且签订了一项换货与支付协定。上个月曾与保加利亚签订了一项类似的协定。捷克斯洛伐克贸易银行的总经理最近到了北京。波兰在这里开了一个机器展览会。 在中国与东欧的贸易接触中没有提到苏联。 苏联指责中国对它实行歧视政策并试图用给予东欧国家以优惠条件的办法诱骗它们离开莫斯科。
3. 埃及《金字塔报》载文:《中国……及其在第三世界的活动》
【本刊讯】中东社出版的《开罗报刊述评》二月二十一日刊登了埃及《金字塔报》发表的由哈姆迪·福阿德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及其在第三世界的活动》,摘要如下: 中国现在在国际上同时在两个方面进行活动。第一个是横方向的,涉及到同第三世界的合作,第二个是纵方向的,使它从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变成一个大国。 中国承认它对印支问题的关切要超过对第三世界的问题的关切。但是事实是,中国一直在专心致力于它的文化革命以及它同苏联的意识形态、地理上的和历史性的争论,安排它今后同美国的关系和它同中国海对面的日本的合作程度。 但是,中国最近开始重新研究它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以下列明确的基本原则为指导的: ——中国没有同任何军事条约或意识形态集团结盟。这使得中国有能力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它长期来分裂为集团,从而妨碍第三世界国家进步和限制它们奉行独立方针和拒绝受人支配的能力——容易地和顺利地展开活动。 ——中国不谋求把某种意识形态强加于人,虽然它认为,它像毛泽东对马列主义理解的那样运用马列主义是值得第三世界国家仿效的榜样。 一一中国显示出它关切支持独立实体的出现并拒绝接受以世界分成两个集团——一个受苏联影响,另一个受美国控制——为基础的政治和军事现状。中国根据这个原则支持参加经济共同市场的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希望这种经济合作可能变成一个反对美国影响或者至少削弱它的影响和在各方面与它竞争的强有力的政治统一体。中国也支持以非洲为代表的第三世界的国家,非洲在它的宪章中宣布它的政策以不结盟为基础。中国也支持不结盟国家,希望不结盟政策能扩大而把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所有国家包括在内。 中苏争端对第三世界国家留下了它的痕迹。中国现在谋求改变这种局面,办法是说服这些国家奉行不受“超级大国”控制的政策。
4. 意大利《晚邮报》文章:《意大利大学现在也承认了针刺的效果》
【本刊讯】意大利《晚邮报》一月二十七日刊登维托里奥·诺塔尼科拉写的一篇文章,题为《意大利大学现在也承认了针刺的效果:现代人发掘了古老的针刺》,摘要如下: 意大利已有一千多名专家使用针刺了,他们了解了针刺的理论、穴位的分布——银针扎到这些穴位就能同人体的病变部位发生关系。好多人是在中国和越南了解的,另外一些人是掌握有大量的书籍,他们把这些书读了又读并加以注释,还有的人正在看。这些专家们的研究组织得很好,他们有电话、床位、工具。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有一名女秘书,因为来预约针刺的人太多了。每天至少有两万名意大利人要求针刺。因为治疗不会在一个地方完成,所以可以说,至少有五十万人转而相信了这种针刺技术和针刺的理论。传统的技术,即西方的技术不能不坦然承认,这种现象值得注意。在一些大学里,已写好了讲授大纲,虽然仅仅是了解性的,但完全是正式的。 接受针刺治疗的费用平均在一万五千到两万里拉之间。各种各样的人前来接受治疗,甚至包括著名外科大夫的妻子和女儿。各种各样的疾病 记者来到一个专门研究针刺的机关,同热心于传播这种疗法的一个人谈了话,她是一名米兰妇女,她十分乐观,对这一工作和她的病人很热情。 问:据说,您大概也知道,趋势是,我们也可以说风气是,针灸在大城市里应当说是更普遍一些。是真的吗? 答:很清楚,我们的病人的大多数是城市居民。但是,很多来自省里和乡下的人也确实相信针灸。 问:一般说来都是些什么病? 答:这方面也无法说这种病占百分之几,那种占百分之几。一般说来,要求针刺的是用传统疗法治不好或至少扎一扎比传统疗法见好的人。我们的这种疗法可以同很多种疾病作斗争。比如说,来我们这里看病的人就有不少是害相思病的人。 问:有点效果吗?您也能帮助那些心碎的、孤寂的人吗? 答:在精神病、肝病、肾和膀胱功能失常方面我们得到了一定的成绩。 在都灵,医学系答应开一门自选课,它是这个系的麻醉研究和教学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任务交给了乔卡托教授。 这门课是每周上一次,由意大利针灸学会主席乌尔德里科·兰扎讲授。这是第一年讲授这一课程。每周的课程 来听这门课的人太多了,要知道,这是自选课。来听课的除了学生之外还有并不年轻的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每节课的时间很长很复杂:一节课也是一个半小时,有大张的挂图,表格,大黑板上画的图,放映电影,讲解那些用具。兰扎教授亲自画图,亲自使用这一课程中需要的一切用具。 但是,意大利在运用针灸理论和技术方面仅仅是迈出了最初的几步。西欧人数最多、组织得最好、研究最先进的学校是法国的学校,在法国,针灸大夫有五千多人。 英国的针灸学校同法国的差不多。 【本刊讯】意《晚邮报》一月二十七日刊登了另一篇文章,题为《正式的医务界人士怎么看》,摘要如下: 下面是三个人对针刺的意见,他们都是毕生致力于医学、在大学执教或在研究机关工作的人。 埃德蒙多·马兰(米兰大学外科门诊主任):在原则上说,我认为针刺疗法是可以接受的。它遵循的确实是在时间上经过了长期验证的思想。我想,在如下的所有场合都可以用,即用通常的药物和临床治疗、首先是在矫形和精神病体质疗法不能得到通常可以得到和能够得到的效果的情况下。我个人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和专门试验,但我应当说,我有机会了解和看到一些实例,在这些场合,针刺疗法达到了辉煌的目标。 尼科拉·迪奥瓜迪(米兰大学第一医疗病理学院院长):我们学校没有、我也从来不知道怎么能够有关于针刺疗法的实际经验。但是,我们能够利用我们西方文化对别人的尊重来探索各种理论的源渊,包括针刺的源渊。对于科学和真理来说,没有也不应该有关上的大门。因此,我们也应该认真注意地对待针刺。 洛多维科·英富索(米兰大学神经外科学院):正如大家所了解的,在中国,这种疗法十分普及,是在可以说是所有场合和极广泛的场合都运用的。现在,西方医学对针刺极感兴趣的原因在于麻醉学和神经学方面。关于在这种疗法之下机体的抑制和作用的理论是各种各样的。几乎所有这些理论都支持这样一种假设:通过神经的或者可能是反射型的神经液的调节来转换地抑制感觉刺激的传播,特别是痛感的传播。无疑,人们再次对中医早就懂得的这一疗法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我们将会看到所有这些会在西方人手里能起作用和将起作用。 【本刊讯】意《晚邮报》一月二十七日以《在钢针之下没有疼痛感》为题报道: 再过几年,针刺将在所有西方国家“繁荣”起来。这种“止痛”技术现在还是神秘的,它是通过捻动几根扎进人体特殊肌腱部位的细长银针来实现的,这种技术就叫作针刺。对于用这种方法来止痛的特殊好处不应当怀疑。所有在电视萤光屏上看了第一个都灵妇女几天以前以针麻进行剖腹产的人都会承认,那个妇女对于在她腹部开出一个血淋淋的口子一点感觉也没有,她的表情平静,脸上带着笑容,不时地同她身边的大夫交谈,一点也没有叫痛。
5. 阿根廷用针麻施行眼科手术
【本刊讯】阿根廷《阿根廷针灸杂志》一九七二年第二十八期报道: 最近两个月内阿根廷的针刺研究所领导人弗·卡尔巴略在狄亚拉完成了针刺麻醉下的眼科手术十六例(四例斜视,三例翼状胬肉,两例长期充血性青光眼和七例白内障),证实针刺麻醉对一切眼科手术确实有效,而且有其优点。 存在的问题是病人反映捻针时腿部疼痛,医生用更轻巧的操作克服这种疼痛。患者年龄从十七岁到八十二岁,手术后两小时眼周有痛感时,需要用些麻醉剂,有些患者则不需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手术后呕吐和其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