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03-16
第 1 版
1. 巴《明星报》报道:《美国的新政策》
说美今后将更加关心中央条约组织的事情和印度洋国家的安全;布托将访美是想扩大巴美安全协议的范围,以加强巴对抗苏的地位 【本刊讯】巴基斯坦《明星报》三月十二日以《美国的新政策》的标题刊载了下面的报道: 据从可靠方面获悉,布托总统很可能在下月第一个星期访问华盛顿。官方人士不愿透露布托总统具体地说将与尼克松总统讨论哪些问题。巴基斯坦同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关系以及给巴基斯坦以长期经济援助的问题当然会在这两位领导人的会谈中占据突出的地位。但是,据消息灵通人士说,布托总统心目中最重要的问题将是尼克松政府对于本地区安全问题的看法。 执政党人士认为,在印度和伊拉克分别同苏联签订“友好”条约以后,本地区的力量对比关系有了急剧的变化,因此巴基斯坦除了积极参加中央条约组织以外,别无其他选择。这也是其他两个成员国——伊朗和土耳其——所要求于伊斯兰堡的。 现在已不存在巴基斯坦把中央条约组织弄得有名无实的问题了,倒是它将坚持主张把它转变成为一种有相当份量的威慑力量。据说,布托总统想同尼克松总统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是,扩大巴美之间的共同安全协议的范围的问题。目前的协定并没有明确保证在巴基斯坦一旦遭到外国侵略的时候将给予援助。 接近政府的人士乐观地认为美国是会改变它在向巴基斯坦出售武器问题上的态度的。他们指出,华盛顿已决定卖给伊朗价值二十亿美元以上的先进武器,这就突出地表明了尼克松政府对这个地区的安全所感到的忧虑。据说,华盛顿过去是不愿意把它现在同意供应的那种武器卖给伊朗的。 这些人士进一步说,华盛顿这次一反它过去的惯例,向全世界公开表明它同伊朗做了一大笔武器交易。他们认为,所以这样做是有其特定的政治目的的。若不是美国竭力想使这个地区的国家相信它对这个地区的安全象过去一样十分关切的话,它是不会把这个消息泄漏出来的。 有些观察家认为华盛顿不能不注意到巴基斯坦政局近来的变化已经造成了亲苏分子的孤立。这也必然是伊朗和土耳其感到满意的事情。布托总统在采取这一重大决定的时候,想必已经考虑到这样做是会使莫斯科不高兴的。他想必希望华盛顿不会不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因此会出面加强他对抗苏联的任何行动(诸如增加对印度的武器供应)的地位。 人们断言美国对这个地区的政策正在改变中。从今以后,它将更加积极地关心中央条约组织的事情和印度洋国家的安全问题。
2. 德新社评日苏关系
【德新社东京三月十四日电】对外政策方面人士今天在这里表示,同苏联的和约谈判陷入许多个月的僵局后不久恢复时,日本准备采取比较妥协和灵活的态度。 主要障碍是东京现在要求归还的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占领的南千岛群岛四个岛。 外务省人士今天说,日本仍不愿放弃它对这些岛屿的领土要求。但是东京政府现在准备把这个问题包括在谈判的一揽子问题内,而不象以前那样把这个问题作为缔结任何和约的先决条件。 两周以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致函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表示日本想要缔结这样的条约。几天以后,苏联报纸对日本的评论突然变得好得多了。 而这引起人们猜测,田中一定向莫斯科作出了决定性的让步。 日本首都的政界人士认为,两国使它们的关系正常化有如下的利益: (一)由于世界原料供应不断减少,日本希望迅速同苏联达成协议,从而使日本得到西伯利亚蕴藏的富饶的、尚未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一大份额。东京政府仅在几天以前还表示它准备提供国家贷款用于西伯利亚的工程。 (二)苏联方面需要日本成为“与中国抗衡的力量”,并且成为开发西伯利亚蕴藏的资源的财力来源,没有外国资金,这些资源是无法开采的。
3. 《戈尔什科夫与苏联海军的发展》
【本刊讯】日本《自由世界》杂志七三年一月号登载了东京理科大学教授曾村保信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戈尔什科夫与苏联海军的发展》,摘要如下:革命后代“登极” 要谈目前苏联的全球活动的人,首先就要注意它的海洋战略,而且,要恰当地评价苏联的海洋战略,话题也就不能不自然地发展到它的海军力量的性质和造船能力的问题。 目前身居苏联海军最高地位的人物,不言而喻是海军元帅谢·格·戈尔什科夫。 关于戈尔什科夫,应该特别写一笔的是,他几乎纯粹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长大的达到海军最高负责人地位的第一个人。这从种种意义上来说,是饶有历史兴趣的。据说他一九一○年二月出生于过去的学校教师之家,所以决不能说他没有对十月革命当时情况的生动的记忆。然而,毕竟一点也看不到这种生动的记忆起了什么积极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他也很少受到革命时代的军事理论的决定性的影响。而且,这样一个人就任目前的显要职位是早在以前赫鲁晓夫执政时代的一九五六年一月,所以,执掌苏联海军行政已经将近十八年了。这也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目前戈尔什科夫元帅正在亲自执笔写一篇题为《海军在战时及和平时代的作用》的大文章。这篇文章从一九七二年二月号的《海军论文集》开始连载,至今还在继续着。我这次特别阅读了第一、第二两次刊登的文章最初的总论部分,以所得感想为基础试述对戈尔什科夫元帅及其麾下的苏联大海军的若干感想。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是马汉主义? ——现代苏联海军的苦闷 社会上已有很多人体会到,目前苏联的内政外交已经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的确,在目前苏联的外交政策中要找出革命动机的一鳞半爪,已经是很困难了。尤其在内政方面,“左”的口号大体上也丧失了它的吸引力。而且,最近正在向全世界的海洋扩张的苏联势力,使人感到显然是艾尔弗雷德·马汉(一八四○——一九一四,美国海军官员,著有《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等书,——本刊注)关于制海权的理论的影子。马汉的理论,最简单地说,就是立足于贸易立国的想法,首先把进行贸易的本国商船队、保护商船队的海军力量,其次把为这种活动提供方便的基地的作用,作为制梅权的三大重要条件而予以重视。当然,戈尔什科夫写的文章里一处也没有直接援引马汉的词句的地方。然而一仔细阅读,就到处可以发现令人显然觉得是把英文写的制海权理论中常用的术语改写成俄文的地方。 “没有贸易,就没有繁荣”,这就是马汉的思想的至高无上的命题。如今,在这句话的几乎所有含义上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国的苏联,被迫要在下述两条道路中选择一条了,即:今后永远心甘情愿居于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的地位,还是打破迄今为止的外壳,向国际资本的全球统治挑战?但是,如果要走前一条路,那当然是国策所不容许的。不仅如此,贸易的发展必然意味着带来自由思想。甚至显然将引起使克里姆林宫领导体制的徐徐崩溃。归根到底,从理论上来说,剩下的道路只有第二条。 目前的苏联海军在核动力潜艇和柴油动力潜艇的产量、水面舰艇大量采用汽轮机驱动方式等方面,同西方相比,显然处于绝对的优势。而且它的舰载导弹体系也是决不能漠视的。然而在另一方面,航空母舰领域非常落后,这也是一目了然的。海军与国家 戈尔什科夫的这篇长文章是论述苏联不仅在战时而且在平时都要经常保持一支庞大的海军的必要性的。而且,似乎特别有意识地把重点放在平时保持庞大的海军的必要性上。但是,首先看看文章的开头,它一开始就竭力陈述近年来海洋无论作为运送生活必需物资的工具还是作为进行国家间战争的场所,都已开始特别具有异常重要的性质。然后它进一步论述近来核动力潜艇等用于海上战斗的武器体系已开始取得非常大的发展。 戈尔什科夫说:“历来国家之间进行武装斗争的最基本而且最本质的工具经常是陆军,其次是海军。但是它们即使在和平时代也应该成为国家的手足,为国家的政策服务。”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不断成为决定性条件的,就是地理环境,但是它对武力发达的性质及其方向的影响也决不可以漠视。就这一点来说,特别是被称为历史上的大国的国家 ——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日本、美国等等——它们全都是以制海权为其发达的基础的海洋国家。于是就把古代大帝的名字举出来作为引证,说彼得一世说得好,“只有陆军的君主是只有一只手的人。而同时也有海军才能成为两手俱全的人”。 然后戈尔什科夫就连篇累牍地援引历史,一面专门用归纳的方法,平铺直叙地申述要成为大国,海军是不可缺的重要条件。但是,引用理论的鼻祖马克思和列宁的话却大约只在开头的一页中,其余的地方只不过是敷衍塞责般地、随时想到那样地用以说明前后的历史情况而已。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政治术语却一次也没有出现过,哪怕是很少也罢。在论证这样一些事情以前,戈尔什科夫首先规定了军队对国家的作用,他的论调大体是这样的:俄罗斯是个大国,自古以来一直是列强中的一员。回顾历史,国家之间的斗争在最后阶段,经常决定胜负的是地面上的军队。然而,海军对于保证这支陆地兵员和军需物资的运输,使它能够侵入到敌军阵地或者登陆,并且在负责保护自己方面的海上运输线的同时袭击敌方商船队的目的来说,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有时甚至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为了向海外显示国家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这个海军平时的机能就越来越需要了。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把这样的政策目标公开提出来有点和现时代不相适应。其实这句话是直译了戈尔什科夫本人的话,所以使人觉得在苏联这个国家,不如此明确地讲事情还是行不通的。关于出没在加勒比海和印度洋的苏联海军舰只的航行目的,那些喜欢说长道短的人首先记住这句话来考虑问题,就可以说不会有大错了。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的心思 戈尔什科夫首先列举造船、捕鱼和海产品加工等等作为面临海洋的国家特别容易发展的产业,无意中表明了这些部门是目前苏联在国家政策上最下功夫的部门。就是说,苏联在渔业方面次于日本和秘鲁,名列前茅;在造船方面又是计划到一九八○年以前要拥有二千万吨商船。苏联越是这样肯定自己的大国地位,就越同世界经济有瓜葛,因此,或者是为了保卫领土完整,或者为了确保国民所需要的蛋白质来源,它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大步迈向海外。 苏联和美国一样,也基本上肯定海军的威慑作用,而且在事实上是同意靠均势维持和平的想法的,这样去考虑是大体上不至于错的。
第 2 版
1. 英报文章:《西方有把世界能源挤干的危险》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二月二十一日刊登了该报外交记者伦德尔的一篇文章,标题是《西方有把世界能源挤干的危险》,详细摘要如下: 能源危险很可能使美国、西欧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希思先生在去年十月份在巴黎举行的欧洲最高级会议上坚持,欧洲共同体应该“尽快制定能源政策,保证在令人满意的经济条件下有可靠和持久的供应。” 世界工业对能源的要求图表的曲线现在越来越急剧上升。据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的调查,非共产党世界的能源需要相当于石油的数量从一九二○年到一九七一年从每天一千六百六十万桶石油增加到每天七千二百五十万桶,五十一年间增加了五千五百九十万桶,但是预料从一九七一年到一九八五年还要增加七千二百五十万桶,一九八五年的总数将为一亿四千五百万桶,比一九二○年增加将近七倍,其中近半数是在一九八五年以前的十二年间增加的。 一九七一年,非共产党世界的能源由石油供应的占百分之五十四,天然气占百分之十八,固体燃料占百分之二十一,水力发电占百分之六,原子能占百分之一。 在今后的年代里,煤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占的比例将增加,但是预料总的比例在一九八五年将降为百分之十四。预料核能占的比例将增加到百分之十,从而弥补煤的下降而有余,水力发电占的比例预料将不变。如果这种预料是准确的,石油和天然气在一九八五年将仍提供非共产党世界能源的百分之七十。 可以想象,有了某些新的发现将改变这种格局。最后无疑将从太阳和潮汐取得大量能源。从聚变产生的核能肯定将大大增加核能的产量。可是很难在一九八○年之前改变总的面貌,聚变方法还没有完成。从美国的页岩或加拿大的焦油砂生产能源需要大量资本,而且提供的能源数量对一九八○年以前世界依靠石油的局面没有很大的影响。 非共产党世界每天消费石油四千三百万桶。西欧一千四百万桶,美国一千五百万桶,日本五百万桶,其他地方九百万桶。 西欧的半数石油来自中东(每天七百万桶),其余的一半差不多全来自非洲。到一九八○年以前,预料每天有一千四百万桶来自中东。 美国的蕴藏量现在正在下降。美国使用的石油已经有大约四分之一是进口的。不论今后十年作什么努力来减少美国依靠石油的程度,看来美国使用的石油至少有一半肯定必须进口,其中大部分将必须来自中东。中东石油蕴藏量占现在证实的蕴藏量五分之三以上。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的调查报告说,美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提高到十倍,从目前每天六十万桶增加到一九八○年每天六百万桶。至于日本,它对中东石油的依靠甚至更为突出。日本每天进口五百万桶,百分之八十五来自中东,日本在一九八○年的需要可能三倍于此。 发现新的油田对于需求超过供应的总情况有帮助,这是实在的。阿拉斯加北坡到一九八五年可能每天生产两百万桶石油。但是对于到那时美国每天估计要消耗两千六百万桶的总数只占大约百分之八。专家们会告诉你,在油管问题得到解决之后,随着石油价格提高,北坡肯定将生产更多的石油,但是如果由此而估计美国的需求到时候能完全得到解决,看来那是太轻率了。 到一九八五年,北海很可能每天生产三百万桶石油,差不多等于英国那时的需求,而且大概是英国国际收支方面的一大笔意外收入。但是每天三百万桶——或者说每年一亿五千万吨左右——将只是西欧那时总消耗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至于共产党世界,苏联的政策迄今为止一直是生产足够的石油使苏联和东欧的供求大体保持平衡。从苏联丰富的石油蕴藏量(占一九七一年世界已证实的石油蕴藏量百分之十二左右)中增加一些生产是可能的,但是非共产党世界可能很谨慎,不会使他们靠共产党的来源满足的需求所占的比例超过小小的零头。 因此,总起来看,至少在今后十年到十五年内,美国、西欧和日本将争夺世界石油的供应,这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大大增加已知蕴藏地的产量 ——主要是中东的产量 ——才能大大满足需求。
2. 美当局下令对石油公司实行价格控制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三月六日电】生活费用委员会今天下令对全国的一些最大石油公司实行价格控制,“以保证使美国的消费者能以公道的价格得到充分的石油供应。” 这项命令意味着,石油业将象食品、建筑和卫生业一样,要遵守比其它行业要严格的经济规范,其它行业可以遵循政府第三阶段的稳定计划关于自愿实行工资一价格管制的指导方针。 根据较严格的规定,对于各石油公司向零售商或直接向买主出售的汽油和石油产品的价格提高的数目,规定了最高限额。这些规定所涉及的是每年销售额约为六百一十亿美元的产品。 委员会主任约翰·邓洛普说,这个行动“不是惩罚性的措施。其目的是不使要求提高原油和石油产品价格的日益增加的压力造成价格的猛涨。” 邓洛普又说,这些特别规定是必要的,因为石油业对经济的影响是广泛的。这些规定涉及二十三家公司,占这个行业的总销售量的百分之九十五左右。 这个委员会采取的行动是由中西部和新英格兰地区严重缺乏家庭取暖用油而引起的,但是这项命令所涉及的产品范围却要广泛得多。 【路透社华盛顿三月六日电】美国今天再次强制实行提高国内石油价格的限制,并且说,这些限制将保证美国消费者以合理的价格得到足够的供应。 这是政府在尼克松政府经济稳定计划的第三阶段第一次重新强制实行管制。 在一般情况下,提高石油批发价格不得超过今年一月十一日(即第三阶段开始之时)开始的一年内基价的百分之一。 如果石油公司可以说出需要更高地提高价格的理由,则可以准许提高价格百分之一点五。如果要超过百分之一点五,那就要受到利润率的限制。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三月八日电】美国紧急战备局今天承认它对国家汽油供应量的减少感到担忧,但是它否认关于它已经印好汽油配给券的消息。 紧急战备局的一位发言人说,汽油配给是正在考虑中的一项应急计划中可能采取的一种办法,但是“现在的办法是在采取配给的做法之前,我们将采取一切可以代替的增加能源的形式。实行配给将是我们的最后手段。”
3. 美报透露彼得森访日时讨论了能源问题
【美新处华盛顿三月八日电】《洛杉矶时报》今天刊载一则电讯说: 美国总统的一位使者三月七日第一次向日本建议两国共同同欧洲和产油国家一起设法稳定全世界石油的价格和供应。 据外务省宣布,前商务部长彼得森在同外务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提出了这个建议。 对彼得森三月七日的会谈和他来日的目的都是保守秘密的,官方把他此行说成是一次“调查事实”的旅行。但是,现在透露出来的他讨论了能源问题(这个问题是美国和日本所共有的)的消息,表明美国正在进行同日本拉关系的某种新的试探。
4. 塔斯社报道:《经互会代表团同芬兰代表团会谈公报》
【塔斯社莫斯科三月十三日电】题:经互会代表团同芬兰代表团会谈公报 一九七三年三月十二日至十三日,经济互助委员会代表团同芬兰共和国代表团在莫斯科经互会大厦进行了会谈。 会谈结果,就经济互助委员会和芬兰共和国的协定草案达成了协议,根据这一协定经互会成员国和芬兰将在经济、科技各领域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方面发展多边合作。 协定草案规定建立由经互会成员国和芬兰共和国代表组成的合作委员会,以便研究发展和组织实行这一合作工作的可能性。 两个代表团已商妥,他们将把协定草案提交各自的有关机关审议。 双方将另行商定签署协定的问题。会谈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南通社莫斯科三月十三日电】芬兰将是同经互会国家合作的第一个非社会主义国家。在芬兰代表和这个国际经济集团的代表会谈两天后,今天在莫斯科就这个问题在原则上达成了协议。 就目前所知,芬兰将不具有经互会成员国的地位。然而,它也不具有南斯拉夫那种地位,南斯拉夫通过积极参与经互会的委员会的工作同经互会进行合作。 芬兰将参与双方都感兴趣的经互会一切活动,——这里和南斯拉夫的情况是类似的——但是经互会和芬兰为便于在具体方面合作将成立特别委员会,这将是芬兰参加经互会的特点,报说,经互会将扩大范围,而不受已形成的合作方式的束缚。
5. 挪威报纸报道:《均衡裁军谈判陷于僵局》
【本刊讯】挪威《晚邮报》三月七日刊登该报记者弗·博林发自布鲁塞尔的一篇报道,题为《均衡裁军谈判陷于僵局》,摘要如下: 西方观察家们认为,中欧裁军谈判陷于僵局主要是由于苏联企图扭转一种真正的均衡裁军。苏联坚持匈牙利不属于裁军地区,并提议作为交换条件卢森堡也可以不在裁军之列。西方对苏联这一建议并未认真对待。苏联提出的两翼建议是,意大利、挪威或者丹麦可以不参加裁军。北大西洋组织上述三个国家不属中欧地区,他们只准备作为观察员出席。挪威和北大西洋组织方面都已明确表示,根本谈不上挪威被拉入均衡裁军的问题。意大利也不肯干,因为一旦裁减了美国在意大利的驻军,意大利将会面临着苏联在地中海海军的威胁。 美国极力主张北大西洋组织的国家在参加国问题上与华沙条约国作出暂时的让步。美国认为,为了进入实质性的谈判,必须作出某种让步。然而北大西洋组织的国家对此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关于匈牙利参加与否并非程序性问题,而是涉及均衡裁军带有实质性的问题。 【合众国际社伦敦三月七日电】(记者:特勒)外交人士今天说,在维也纳举行的关于共同均衡减少欧洲分界线两边的军事力量的会谈正在走向垮台。 经过数周的争论以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和俄国未能就参加会议的成员问题达成协议,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会达成一项折衷方案。 这些人士说,这种努力本来是准备为减少东西方在中欧的军队铺平道路,现在却已失去了劲头。 俄国人看来是在踏步不前和阻挠事情的开始,它显然期望,美国最后将在国会的压力下单方面减少它在欧洲的军队。 西方盟国主张把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的会谈范围限于有军队驻在中欧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和华沙条约国家。 俄国主张把匈牙利排除在外。在匈牙利大约驻有四万苏联军队,如果把匈牙利排除在外,那么这些军队就用不着减少。西方坚决反对这样做。俄国寸步不让。 俄国人看来对减少他们在东欧的军事力量的意见都是极为冷淡的,尽管他们说的话与此相反。俄国军事力量是维持东欧各国的政权的重要因素。
6. 外电报道:西方国家提出一些新建议
【合众国际社维也纳三月十三日电】(记者:约翰·劳顿)西方外交官说,西方盟国今天向共产党华沙条约组织提出了一些新建议,目的是要使陷入僵局的关于减少东西方军队的会谈得以举行。 二月二十三日,华沙条约组织拒绝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提出的建议:把有分歧的问题搁到以后再说,立即举行正式会谈。 【美联社布鲁塞尔三月十二日电】(记者:卡尔·哈特曼)一位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西方谈判代表将作出一次新的尝试,以便同苏联人一起使关于减少中欧军队的会谈得以进行,他们建议把共产党匈牙利政府应以什么身份参加会议整个这一麻烦问题推迟讨论。 据说,关于推迟讨论匈牙利的问题的建议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伦斯在今天打给在维也纳的西方谈判代表的一封电报中谈到的。他的办公室宣布,这封电报将允许谈判代表“同他们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同事们一起作出进一步的努力,以便使探索性会谈能够得以进行。” 这个新建议是在北大西洋理事会在布鲁塞尔一再举行的会议上制订的。
第 3 版
1. 朗诺要解散伪议会举行新的「大选」
【路透社金边三月十四日电】(记者:约翰·帕斯尔)今天这里正式宣布,柬埔寨总统朗诺不久将解散议会,举行新的大选。 政府为宣布此事而发表的公报中没有提出选举日期,只说将在不久后举行。 总统的这个行动是在议会同内阁对政府处理战时通货膨胀问题发生严重分歧后采取的。 官方人士说,总统将设法在选举后保留现任内阁,尽量少更动人。 有五名阁员奉召在今天上午到国民议会去为政府的经济政策进行辩护。本来预料届时政治斗争将公开化。 但是,今天上午议会两院举行联席会议时这些部长没有到会。官方没有说明他们缺席的理由。 被要求到会进行解释的阁员之一是财政部长伊推。 根据宪法,总统随时可以解散议会,并保留选择部长提交下届议会批准的权利。 现议会共有二十六名众院议员,四十名参议员,是去年选出来的,当时,亲政府的社会共和党人囊括了全部席位。 内阁也完全由该党成员组成。这个党是去年在总统的弟弟朗农领导下成立的。 公报说,举行选举时各种政见的人都能参加。去年九月选举时也有过这种表示,但是那时只有社会共和党和某些小党提出了候选人。 亲政府的政治活动家中间的分裂,显然破坏了美国官员想要使柬埔寨人结成非共产党政党统一战线的工作。 【合众国际社金边三月十四日电】柬埔寨总统朗诺今天采取突然行动,建议柬埔寨举行新的选举,并要求部长会议考虑解散国民议会。 新闻部今天发表的政府官方公报说,这个建议是昨天在总统府举行的一次秘密工作会议上提出的。 总统的建议必须首先得到政府的批准,然后才能采取任何行动。
2. 纽约时报新闻社谈美同朗诺集团的关系
【纽约时报新闻社金边三月八日电】(记者:亨利·卡姆)美国在同柬埔寨的关系方面已经处于紧要的关头。在继续进行战争的印度支那唯一国家里,美国的政策由于“朋友”和“敌人”而陷于困境。 美国原来希望,北越将把在南越缩小战争规模的做法扩大到柬埔寨和老挝,但北越已经使美国的这一希望破灭了。另外,美国原要同美国认为是最有资格带领柬埔寨摆脱战争、扭转政府惊人的军事上和政治上衰落局面的人共同承担领导责任的努力,看来也被金边政府破坏了。 因此,美国面临着战争无限期地继续下去的局面,而它在一个它不怎么信赖的政府的主持下直接参加了这场战争。而这个政府完全指靠美国的军事和经济的援助来生存下去。这些援助,除了美国空中支援的费用以外,一年共计有两亿美元左右。 美国必须决定是继续奉行它现在的政策呢,还是进行根本的修改。 现行政策成功地使柬埔寨保持在军事灾难的边缘,而同时使它不致遭到完全的失败。柬埔寨军队尽管拥有美国供应的优越装备,但是每个时候都被越南的敌人和柬埔寨的敌人的联合力量胜过和打败了。军事专家,包括柬埔寨人在内认为,若无美国的轰炸支援,它就会垮台。 除了军事上的困境以外,对朗诺政府的政治支持也瓦解了。 这个政府不得人心是由于物价上涨、无能、贪污、极权主义和选举舞弊造成的。 美国人和柬埔寨人普遍认为要对这个政权的失败负更大得多的责任的人,是朗农,而不是他的部分瘫痪的哥哥朗诺总统。 (美国)对柬埔寨政策在最近的日子里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据消息灵通的外交人士说,基辛格在从河内和北京回来后,显然在其说服两国首都采取行动以缩小柬埔寨战争规模的努力方面没有获得任何鼓舞。 美国对这个不得人心的政府的支持还没有导致反美情绪的显著增加。而倒是社会的各阶层相信美国在必要时会更换政府。 人们普遍对战争继续下去感到失望——加上在战斗日益逼近的时候人们为金边的担心,以及损害越来越多的人的物价上涨 ——已经使得许多柬埔寨人表示相信,更换的时机就在眼前了。但是他们不相信实现这种更换的是他们的事;而倒期望美国来实现这种更换,因为柬埔寨拥有的一切力量是它提供的。这种想法使得美国官员们战栗,使他们回想起从十年前美国默许推翻西贡的吴庭艳总统开始的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到现在方告终结。
3. 朗诺集团血腥镇压罢教教师
【路透社金边三月十二日电】军方人士今天说,柬埔寨南部罢教的学校教师的示威变成一场枪击战时,有五十多人被打死打伤。 这次战斗是昨天上午在唝吥市爆发的,当时武装的师生同军队发生了冲突。 这些人士说,整个上午在中央市场进行的枪击战中有十名教师和学生被打死,大约四十人受伤。 战斗是在军队前来控制一群大约三百名示威者时发生的。 这次示威是原来计划由教师和表示同情的中学生举行的,要抗议战时生活费用激增。 过去三周里教师罢教要求增加薪金的蔓延已经发展到柬埔寨各省。 【合众国际社金边三月十日电】在若干星期来一直不断发生零星的骚乱、教师们为抗议物价上涨而进行了长时间的罢教之后,柬埔寨总理韩通哈昨天宣布,政府将降低石油产品的价格。 二月十五日,政府把石油产品的价格提高了二十四美分。这一做法引起了几个省会的农民骚乱,全国教师罢教,工人们则扬言,如果政府不加以干涉的话,他们就要闭厂。 虽然这项措施是作为一项制止通货膨胀的步骤提出的,但是大多数议员却是把它作为一个政治策略予以接受的。
4. 苏外贸部长率代表团到澳大利亚活动
【合众国际社堪培拉三月十二日电】苏联贸易代表团昨天晚上抵达这里,同澳大利亚政府举行会谈。苏联外贸部长尼·谢 帕托利切夫在悉尼说,他希望讨论澳大利亚购买俄国的新的超音速运输机的可能性。他说,这种超音速飞机已经经过试验和试飞,将就此与澳大利亚官员进行详尽讨论。 【德新社堪培拉三月十二日电】(记者:鲍里斯·贝尔辛)澳大利亚工党政府本周在表演危险的走钢丝动作。 它必须努力在莫斯科和北京之间保持平衡。 自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承认人民中国以来, 在堪培拉的苏联外交官一直担心他的对外政策会把澳大利亚从它同莫斯科的“传统的、受人尊敬的共产主义”的外交关系引向叛变者北京的阵营。 惠特拉姆在使他的政府赶紧承认北京政府的时候,曾给了苏联总理柯西金一封私人信,保证澳苏关系将保持不变。 他指示驻莫斯科的大使馆向苏联政府表明,堪培拉同北京建立关系不会以牺牲澳大利亚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为代价。 重要的是,惠特拉姆在他的成立一个新的亚洲区域性组织的计划中把人民中国包括了进去,但是没有把苏联包括进去。 澳大利亚政府本周将设法使来访的苏联客人相信:澳大利亚在中苏冲突中持中立立场。 惠特拉姆要做的一项工作是使苏联人相信:没有理由认为澳大利亚将同北京过于友好。 帕托利切夫一到堪培拉就作了第一次猛烈攻击,说:“我们不喜欢别国卖给我们的东西多而买我们的东西少。” 在一九七一——一九七二财政年度,澳大利亚向苏联的出口——主要是肉类、糖和羊毛一一总共约一亿一千五百万美元,而它的进口不到三百万美元。 澳大利亚正在作出巨大的努力以增加同人民中国的贸易。 除了增加对澳大利亚的出口外,目前在堪培拉的苏联贸易代表团还谋求谈判它的超音速飞机在悉尼着陆的权利。 在澳大利亚外交部,压倒优势的看法是:从长远来看,同北京保持密切的关系比同莫斯科保持联系更为重要,惠特拉姆政府必须持谨慎态度,以使莫斯科在它所掀起的反北京的运动中不能利用它。
5. 苏巴签订免除巴为东巴还债的协议
【合众国际社伊斯兰堡三月十日电】苏联今天同意免除巴基斯坦偿还在一九七一年十二月战争以前用于东巴的债务的义务,这场战争导致孟加拉国的独立。 巴基斯坦政府发表的一项声明说,这项协议为一些苏联援巴项目的进展铺平了道路,其中包括卡拉奇钢厂、古社发电站、一个高频率输电线路和提供无线电发射机。 正在访问的苏联代表在继续同巴基斯坦政府部门谈判执行巴签订的各个项目的问题。
6. 澳大利亚贸易代表团五月将访华
【合众国际社堪培拉三月十三日电】总理惠特拉姆今天说,澳大利亚将在五月派遣它的第一个贸易代表团去中国。这个代表团将由对外贸易兼二次产品部部长詹姆斯·凯恩斯率领,代表团中将包括澳大利亚最大的公司——布罗肯希尔产业公司董事长伊恩·麦克伦南爵士。 凯恩斯说,代表团的主要目的将是估计两国之间贸易的前景,包括总的方面和具体的产品方面。 代表团将从五月十三日起在中国访问两周。 【法新社堪培拉三月十三日电】澳大利亚将于五月份派遣一个前所未有的最高权力的贸易团前往中国访问。贸易团团长凯恩斯说,派遣这个代表团前往中国,是澳大利亚和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的里程碑。他说,澳大利亚政府渴望探查和尽量抓紧一切机会增进和中国的贸易关系及迅速处理任何不必要的障碍,进行互相有利的贸易交流。 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今天还宣布,他打算在参加了和日本举行的一年一次的部长会议之后,于十月下旬或十一月初访问中国。
7. 菲律宾南部穆斯林武装击一省保安军总部
【法新社菲律宾南部帕加迪安市三月十二日电】大约一百名狂热的菲律宾穆斯林叛乱分子在今天黎明喊着“明达瑙独立运动万岁”的口号,包围了这里的省保安军总部,两小时以后撤走,他们的两个同志被打死,另有五人被抓住。 据说,保安军总部的一名高级军官帕基卢拉上尉在这次袭击后不久失踪。 帕加迪安市是南桑博安加省省会,位于马尼拉西南约五百七十英里处。 这次袭击是这个省的穆斯林叛乱分子第一次竟敢一直闹到保安军总部的门口。 南桑博安加是菲律宾最南部(明达瑙)传统的穆斯林聚居的中心地区,那里早在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的四百年间就曾发生过穆斯林暴动。 现在还无法肯定这次袭击是一次孤立的袭击,还是同“穆斯林革命军”的小规模叛乱配合行动的。后者发生在哥打巴托省南部(也是在明达瑙),到现在已进入第三周。 外国记者会见过的军官和士兵们说,这些叛乱分子喊着“政府军,胆小鬼!”“明达瑙独立运动万岁!”等口号来侮辱他们。明达瑙独立运动是一个穆斯林组织,其目标是要使穆斯林的明达瑙从菲律宾分离出去。 【法新社菲律宾明达瑙岛哥打巴托市三月十二日电】菲律宾司令部的一位发言人说,在哥打巴托省南部的叛乱部队有八千人,使用的是外国造的武器;他们的作战能力表明他们的一些领导人在国外受过训练。 【美联社马尼拉三月九日电】据今天到达这里的一些旅客说,穆斯林暴乱分子不顾总统发布的大赦令,已经控制了明达瑙南部北哥打巴托省的至少十个城镇,打死了若干政府军。 马尼拉的军方人士证实有战斗,说至少有两名军官被打死。马尼拉的官方人士仍不肯就在菲律宾南部穆斯林分裂主义者同武装部队再次发生的武装冲突表示意见。但是,此间一位地位很高的军官说:“局势是如此地严重,以致我认为要由马科斯总统来宣布这次新的战斗。” 新成立的中明达瑙司令部总部所在地哥打巴托市传出的非正式消息说,穆斯林攻占了一些军事哨所,并控制了安帕图安、马加诺伊、图卢纳、帕林邦、顿巴奥、苏丹萨巴龙吉斯、布尔东以及其他一些城镇。
第 4 版
1. 外电报道:阿根廷解放正义阵线纲领
【法新社布宜诺斯艾利斯三月十三日电】政治主权、经济独立和社会正义将是解放正义阵线所要执行的纲领的三个基本方面。 解放正义阵线将在五月二十五日开始的四年执政期间执行这项纲领。 据埃克托尔·坎波拉和维森特·索拉诺·利马在竞选中所发表的言论,国家社会主义将是解放正义阵线在此期间所要实现的伟大目标,将要清除老的自由结构。 解放正义阵线答应在上台时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包括:实现经济社会化,人民参加各级权力机构,迅速发展经济以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立即改变外国集团兼并大企业这种非民族化现象。 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没有政治上的主权——这是前总统胡安·庇隆在执政期间(一九四六——一九五五)所提出的一句口号,为了对抗当时在这个国家控制了大量产业的强大的美国集团他特别提出了这个口号。 解放正义阵线在施政中将要独占对外贸易,因为它认为这将是同垄断集团进行竞争的最好的武器。这将会扩大到管制外汇,限定由阿根廷商船运输阿根廷的货物,将严格管制进口。 国家还要控制外汇兑换交易,在阿根廷营业的外国银行的业务,同时要把近年来被外国集团兼并了的阿根廷金融机构实行国有化。 解放正义阵线将许可外国投资,但是,只接受那些被认为是对国家发展纲领有益的投资项目。 在对外贸易上,解放正义阵线保证最大限度地加强同安第斯集团的往来,(面对巴西)坚强地捍卫阿根廷在拉普拉塔河流域的权利,并主张彻底修改产生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的蒙得维的亚协定。 在当政后,解放正义阵线准备把阿根廷出口的一半以上送往欧洲共同市场,因为它认为该集团给这个国家提供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解放正义阵线宣布不接受任何外债的束缚和压力,这也就预示将会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的金融机构发生激烈的对抗。 反帝斗争是当选总统埃克托尔·坎波拉在其热情的竞选演说中得心应手地运用的一个题目,他的纲领明确地强调站在被剥削者一边,反对剥削者的政府或国家的宗旨。 【拉丁社布宜诺斯艾利斯三月十二日电】解放正义阵线的竞选纲领主张,阿根廷摆脱美国经济的势力范围(这是庇隆政府一九五○年时造成的结果),以便和欧洲建立比较紧密的关系。 该纲领主张恢复阿根廷和古巴的外交关系、修改美洲国家组织体系,废除一九七二年和巴西签定的关于利用共同河流的纽约协定,以及加强大陆一体化。 还主张承认北越和北朝鲜,并把一项新的集体安全协定提交各拉丁美洲国家考虑,以取代泛美互助条约,新协定将认为帝国主义和经济落后是真正的侵略威胁。 在国内方面,解放正义阵线主张对外贸易国有化,建立一个国家机构来控制出口,旨在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据它的纲领说,国家将对外汇市场进行严格监督。 关于土地所有,纲领提出了全面土改,把田地分给耕者,分得土地仅供用于生产,不得出租倒卖。 恢复所谓一九四九年庇隆宪法的想法,还包括由国家控制地下资源的问题,尤其是和开采石油有关的方面。 最后在社会方面,包括了扫盲、制订医疗法和增加退休抚恤金这样的目标。
2. 庇隆发表《告阿根廷人书》
【法新社马德里三月十二日电】胡安·庇隆将军在接到了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正义运动的消息以后,于今晚写了《告阿根廷人书》,他请所有现在的政敌都为祖国的未来出主意、出力量。 文告全文如下: 阿根廷人民今天面临着抉择,根据从全国正义运动总部得到的消息,我看到阿根廷人民十分自觉地进行了抉择。 对于庇隆主义的同志所开展的工作,我谨表示高度的赞扬和深感满意,我看到他们处在目前这样微妙的局势中善于相机行事。 祖国的未来应当是全体公民的唯一目标,要集中我们的全部努力,投入到重建国家的紧急任务之中,力求尽快减轻最底层居民的贫困境况。 我们的执政者不应仅在选举来临、需要选票时才接近人民,而是应当时时刻刻把我们民族的基层群众放在心上,理解他们,同情他们。 解放正义阵线的成员完全赞同我们正义主义理论中的基督精神,在这个理论中,人权高于个人利益和感情而置于特别优先的地位。 人,作为个体,仅从他作为人而生活来看,他在培育才智过程中所表现的种种杰出精神,都体现在他自身存在的尊严之中。因而我们其余的人,不论想到自己如何强有力,都不应成为他人的万能主宰。 因此,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对选民和当选人、支持和反对者说几句话,希望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参加一项建设性的工作,只要我们以伟大而诚实的精神去做,这项工作的成果将使我们都感到满意和受益。 回首往事,我们只应汲取非常深刻地留在我们思想中的经验;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了进步和幸福的希望,我们靠着现在进行的富有成效的工作,能够保证这一希望的实现。我们全体阿根廷人都肩负着共同的任务,我们应该发扬真正爱国的精神,完成这项任务,以免在今后有愧于我们的后代。今天的政敌都应当为祖国的未来出主意、出力量。我们有着共同的事业,这个事业名为:祖国。 在这个解放来临的黎明,我愿衷心拥抱全体阿根廷人,我要感谢那些克服种种困难,紧跟并忠实于我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的人们。
3. 共同社报道:《中国方面在航空谈判中提醒说,避开台湾航线问题行不通》
【共同社东京三月十日电】题:中国方面在航空谈判中提醒说,避开台湾航线问题是行不通的 北京九日电:在缔结日中航空协定的谈判开始举行的时候,中国方面在九日,象曾经预料的那样,迅速地表明了这样的态度:“在这次谈判中避开日台航线问题是行不通的”。这个态度是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王晓云在当天晚上在北京举行的欢迎外务省亚洲局参事官中江等日本政府的航空协定谈判团的宴会上作的讲话中表明的。可以认为,这个态度表明中国方面认为日台航线问题是最大的焦点。 王晓云在九日的宴会上作的讲话要点如下: (一)航空协定的早日解决是日中间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两国的共同愿望。 (二)日中双方应该遵循日中联合公报的精神来对待这次谈判。日本政府理所当然要和台湾当局解决有关航空方面的换文问题。 (三)日台航线是在这次直接关系到缔结日中航空协定的谈判中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是中国政府一贯的基本态度,已经不止一次地向日本方面表明过。 (四)我相信,双方按照日中联合公报的精神,为使这次谈判取得积极的成果而努力,作好正式签订协定所需的准备,结果就是直接航线尽早一日地建立。 【共同社东京三月十日电】题:日本方面追逐“两兔” 述评: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王晓云说:“日中航空协定谈判不能避开台湾航线问题。”可以说,这番话再次强调了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 就日本方面参加日中航空协定谈判的态度而言,正如大平外相七日在众院外交委员会会议上说的“日本方面想要维持日本和台湾的航线”这席话所表明的那样,可以说是在现实情况下维持台北航线,另一方面缔结日中航空协定。 王晓云副司长的讲话正面地否定了日本方面这种“追逐两兔”的姿态,如何解决台北线路问题,仍是日中航空谈判的最大焦点。
4. 共同社报道:《日航公布七三年计划》
【共同社东京二月二十三日电】题:日航公布七三年度事业计划,台湾航线要象现在一样维持下去 日本航空公司二十三日拟定并发表了七三年度的事业计划。 这个计划决定:一、新航线只限于开设中国航线;二、大西洋航线(伦敦—纽约—旧金山)和福冈—札幌线在相当长一个时期要停航。面临着日中航空谈判,其处理引人注目的台湾航线决定要和现在一样继续每周三十七趟(包括经由台北到东南亚的线路)班机的飞行。
5. 美报载文介绍美电视片《紫禁城》
【本刊讯】美《蒙特利尔明星报》 一月十七日刊登琼·欧文的一篇文章, 题为《中国影片在感染力方面很突出》, 摘要如下: 昨晚在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上播映 露西·贾维斯拍摄的一些关于中国影片 的第一部,对那些仍然需要证据的人来 说,都提供了证据。贾维斯是一位杰出 的制片人。 贾维斯太太借助于一个中国家庭 ——年迈的祖父、他的儿子和他儿子的 一家——并让我们通过他们的眼光来看 中国的今昔。 这部杰出影片中最动人与难忘的时 刻是,这位老祖父在北京紫禁城的宫殿 (今日是属于全体人民所有的一个展览 馆)的令人惊叹的珍宝之间度过一天 之后,奇怪地嘟嘟哝哝:“这个皇后在 世时,我还年轻。过去,甚至看看这些 城墙都要处死的。看看我们的脸,仔细 看看这些老人的脸。只要过几年,我们 这些脸都要永远消失了,因为,今天中 国年轻一代的心目中不会记住我们这种 悲痛的想法与回忆。” 在美国或许这里可能有些人要谴责 贾维斯太太作亲共产党的宣传。但是, 清朝末期的事实已载入史册,而且这些 事实彻底地反映出来只是更为合乎情理,一位四十八岁的人(这一家的儿子)可以这样说:“我祖父的一生是遭受贫穷、饥饿与租税的一生。我自己一生的头二十五年是个乞丐,乞求那些今天连狗都不吃的食物。而今天,我的孩子从不感到寒冷与饥饿……我必须使他们感激他们今天所有的一切。” 只有通过类似这样的影片的感染力,我们或许开始认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道路的前景,开始懂得人民革命之前是什么样的,开始懂得人们提醒年轻人牢牢记住痛苦、斗争与钢铁意志的概念为什么如此重要。 今后十几年中,这些在斗争中的亲身参与者将死去,或许是,类似这部影片的有见识并有悟性的影片将足以消除东西方之间的无知与怀疑的阻碍,公然反对基普林,并最后在人类友谊的基础上彼此相见。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一月十七日刊登霍华德·汤普森写的一篇报道,题为《<紫禁城>巧妙而敏感地探研故宫城堡》,摘要如下: 昨晚全国广播公司电视网播映的极为珍贵的一小时电视片《紫禁城》,具有处理上的巧妙之感和优美图画般的景色的特点。因此看起来,必然是非常生动的。 这个节目是一个美国纪录片拍摄小组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邀请前去首次拍摄下来的北京这座巨大而古老的城堡的珍贵影片。阴森森的城墙、城楼与一些内部的陈设,在此次放映之前尼克松总统及夫人访问时曾在电视台上闪现过。而这部影片是故宫内外的全貌。这是善于取景的美国摄影机构拍摄下来的一部辉煌的中国历史建设群与美术珍宝的荟萃。这个节目运用这些纵横相连的故宫建筑群(内有三个主要宫殿,七十五个较小的宫殿和九千间房子)以及内部的珍宝来描写从一四二一年至一九——年的皇帝居住的一段历史。这部影片当镜头转向外面时,把长城与满洲时代最后一个皇太后慈禧的华丽的颐和园作为配景。这个节目的媒介人是北京时新的一个幸福团圆的八口之家,即,这是一个星期天游客在这个曾被严禁的要塞里路过的一部分,这位老祖父与其中等年纪的儿子在新鲜而平静的气氛中回想与谈论历史。在这金碧辉煌的金器、玉器、宝石、铜器、瓷器和豪华的建筑物之间,这一家在学校、在工厂以及在有组织的国家团体里工作的一些一闪而过的镜头,是作为使人回想起往昔受压迫情景的鲜明的对比。 这位父亲告诉其孩子平线地看着摄影机,他说:“喂!看着摄影机——多美呀——盯着看!”对摄影对象来说,这一家是可爱的,有趣的而且是自觉的。 我们对这个节目表示尊敬,但是,上星期放映的意大利出品的《米开朗杰罗·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是一部内容较丰富、题材较广泛、表现较深刻的在电视机上观看的电视片——虽然,这部片的放映时间长一倍。那部影片是一九七三年的美好世界。即使是这样,《紫禁城》仍为我们提供一次令人难忘的旅行,美国与中国为此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