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01-09

第 1 版

1. 哈希在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发表文章:《美国的盟友比苏联人更感到愤慨》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一月六日刊登约瑟夫·哈希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的盟友比苏联人更感到愤慨》,全文如下:    对北越的轰炸虽然使美国的许多朋友和盟友感到痛苦,但是似乎并没有大大激怒苏联。一个西方国家先前很少受到别的西方国家如此公开的批评。    对河内和海防的轰炸已停止了,但是这种轰炸引起的反应的异乎寻常的震荡波仍然在全世界发生影响。    共产党国家和各国共产党提出的通常的、可以预料得到的抗议似乎是温和的,这同多年来一直是美国的朋友、支持者和受保护者的国家的比较强烈的愤慨的表示成了对比。比较引人注目的反应包括这样一些:    在任职时一贯支持美国在越南进行的战争的英国前首相威尔逊取消了到美国进行的一次讲演旅行,以示抗议。威尔逊的工党的一个代表团对美国大使馆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在澳大利亚,码头工人不给停在澳大利亚港口的美国船只装卸货物。澳大利亚政府完全结束了卷入越南战争的局面。澳大利亚近年来如此接近美国,连它的母国英国也被抛在一边了。丹麦打破了先例    在丹麦(它是如此坚决支持美国,它的一部分公民照例要庆祝美国的七月四日独立日),首相要求他的议会提供七十万美元    对北越进行“人道主义的救济”。先前丹麦的救济金一直是平分给南北越的。    丹麦首相说,他改变了平分的原则,因为由于美国进行了轰炸,河内和海防    地区对于援助有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尖锐的”需要。    瑞典首相如此强烈地对轰炸提出批评,以致华盛顿通过外交途径提出抗议,要瑞典人推迟他们的新任大使前往华盛顿的时间。瑞典将出钱重建河内的遭到严重破坏的白梅医院。    挪威的八个政党共同发表了一项声明,要求最后结束对越南的一切轰炸。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轰炸期间曾“几次致电”华盛顿表示“遗憾”。    在波恩,据说“政府人士”曾说,勃兰特总理的密友和内阁同僚巴尔将在华盛顿表示,勃兰特总理对轰炸感到“不快”。    自从“冷战”开始以来,一个西方国家的行为还没有遭到过别的西方国家如此强烈的反对。    关于一个西方国家的行为在整个西方引起反感的例子,可同这次轰炸相比的最接近的事情是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在一九五六年十月对埃及的进攻,即所谓“苏伊士危机”。当时美国在联合国同俄国一道投票赞成一项要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停止它们的军事行动的决议。还有,当华盛顿授权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高潮中向鸭绿江前进时,当时的英国政府曾私下向华盛顿政府提出问题,表示感到焦虑。它没有大声提出抗议。最明显地表示不赞成    但是过去从来没有一个西方大国象这次这样受到公开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对有争论的政策这样明显地表示不赞成。    引起这次的震荡波的一部分原因也许是,在圣诞节以前不久,结束越南战争的希望一度很大,而结果却被在河内降落的弹雨粉碎了。但是这次震荡波在范围和强度方面是独一无二的。    白梅医院被炸毁的事实,加上关于对河内居民区内的目标进行“定形轰炸”的消息,似乎使人们和一些政府特别感到同目前的时代不合拍。    毫无疑问,美国作为一个有道德的、思想高尚的国家的名声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不管是否有道理,连美国在海外的最好的朋友也开始把轰炸河内同轰炸格尔尼卡、华沙、鹿特丹和考文垂相比。    事实也许会证明,这次美国的好名声受到的损害也许同俄国因镇压一九五六年的匈牙利反共叛乱或一九六八年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不成功的争取自由的运动而受到的损害一样严重。俄国采取残酷无情的手段是意料中事,而美国人则被认为是以一种比较有原则的方式行事的。    但是这次轰炸是否已使河内对一项和平解决办法比较感兴趣呢?    在我写本文时,基辛格正在准备参加巴黎的又一轮会谈。在彼时彼地所有批评尼克松的轰炸政策的人都将会发现,这种政策究竟是的确已使战争缩短,还是已使战争延长。

2. 《东京新闻》国际部部长出田裕的文章:《中苏对立将激化,会对世界稳定化产生复杂影响》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一月一日刊登该报国际部部长出田裕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苏对立将激化,会对世界稳定化产生复杂影响》,摘要如下:    去年的国际政治以美中、美苏的对话为轴心,朝着“解冻”大大地变动了。    整个欧洲加快了和解的速度,在亚洲,以遏制中国为目的的杜勒斯冷战外交的遗产——美国个别的乃至集体安全保障体制或者已经变了质,或者已经徒有其名。去年的情况是,在美中苏三极时代乃至加上日本、扩大的欧洲共同体的多极时代的新局面中,国际政治过渡到对话时代,进入了稳定期。对这种情况起着很大作用的是,越南战争的性质由于美中、美苏的握手而从国际争端实质上变成了局部地区的纠纷。    那么,今年将会怎样呢?当然,欧洲的对话将进一步得到促进。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访美也似乎会在春季或秋季实现。去年停止不前的中东问题似乎也有朝着重开和平谈判的方向变动的苗头。在亚洲,南北朝鲜会谈可望取得进展。越南和平谈判达成协议的日子也不致于那么遥远。由此看来,今年的国际政局似乎会进一步朝着稳定化的方向发展。敌对情绪赤裸裸    但是,在这种对形势的展望中,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和苏联的对立。今年,这一对立也将影响到每一件事情。只要中苏继续对立,那么,尽管国际政局走上了稳定的方向,也不可避免地会扰乱其步调,并引起阻止朝着稳定方向发展的不稳定性。六十年代初期就明显起来的中苏“争吵”,现在已经不再是究竟哪一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统派的争论,而是纠缠着领土问题的国家利害的激烈冲突了。敌对情绪正在逐年增强。    六九年的边境军事冲突还记忆犹新,然而以此为开端在北京举行的边界问题谈判,去年中断了,而且在年底又流传了边境冲突的说法。    在可以认为越南和平不久就要实现的形势下,今年,美、中、苏、日争取获得“越南停火以后”的亚洲主导权的争夺将更加活跃,特别是中苏之间的争夺必定会极其激烈。    在柬埔寨,一场暗中进行的较量已经开始。中国全面地支持西哈努克殿下领导的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的柬埔寨解放斗争,而苏联则已用一多半的力量支持朗诺政权了。对美军撤退的打算    苏联显然认为尼克松主义是它向东南亚扩张势力的好机会。苏联是要通过渗透它自己的势力去积极地填补美国军事力量撤退的空白,准备好对中国进行南北夹攻的体制。有迹象表明,警惕苏联扩张的中国未必希望美国军事力量按照尼克松主义的方针迅速从东南亚撤退。有人认为,尽管美国实行尼克松主义,但它也打算在越南停火以后把第七舰队留在东中国海和在泰国保持大规模的空军基地,意味着它要牵制苏联舰队的扩张,对此中国也许是暗中欢迎的。    继美中和解之后日中复交对苏联来说是双重打击。在苏联来说,大概有拉拢东南亚以图多少挽回这一损失的焦急心情。不!国家的中枢部分已处于中国核导弹的射程之内的苏联也许最切实地感到了危机。    苏联加紧使欧洲稳定下来的姿态已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苏联打算无论如何也要在今年夏天开成欧安会,借以基本上结束欧洲的和解问题,消除后顾之忧,而后用全部力量去对付正面的敌人中国。    但是,中国当然不会默然放过这个情况。中国最近谋求同英国接近,如订购飞机等,是有其相应的原因的。因为中国着眼于英国在西欧各国中对欧安会是最警惕的这一点,从而想要借英国的手来拖延欧安会的召开。而且,中国还抢在苏联的前头去接近扩大的欧洲共同体,正在对西欧做工作,以使西欧把目光转向对华贸易而不转向对苏贸易。可以认为,这是中国的策略,用这些行动去牵制苏联打算实现的欧洲设想。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已经不可能处于中苏对立的影响范围之外了。中苏对立必将给今年的国际政局涂上更加耀眼的色彩。

3. 基辛格到巴黎

【美联社巴黎一月七日电】尼克松总统的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星期日晚上从华盛顿抵达这里,以恢复他同北越的黎德寿的秘密和谈。    同黎德寿的第一次会议定于星期一上午举行。    基辛格对记者说:“总统派我回到巴黎来,是要为结束谈判再作出一次重大的努力。    “我们期望这次的会谈将是认真的,将不辜负全世界人民对早日结束战争抱有的殷切希望。    “至于就美国来说,我们全都抱着耐性、诚意和希望献身于这项努力。”    美国代表团的一个发言人事先就告诫记者,基辛格不准备回答任何问题。    基辛格显然由于飞行时间太长而感到疲倦了,他的情绪看上去比他同黎德寿早几次会谈时要压抑,没有露出为人们熟悉的他那种情绪很高的微笑。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一月七日电】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博士今天动身去巴黎恢复越南问题和谈。他在动身时说:    “我将尽力而为。”    【美联社戴维营一月六日电】(记者:盖洛德·肖)基辛格今天乘直升飞机来到戴维营同尼克松举行了两小时的战略会议。    关于戴维营会议的细节未透露,白宫的发言人只是说,讨论了“最后的指示”,但是有迹象表明,他们集中讨论了如何使北越同意——至少是间接地同意——它不会试图用武力强行统治南越的问题。    这一点显然仍然是妨碍解决越南问题的一个重大障碍。    政府的官员今天重申他们期望河内进行认真的谈判。但是他们象尼克松一样不肯对实现一项解决办法的前景表示乐观或悲观。    这种审慎的态度同十月底所抱的“和平近在眼前”的乐观态度是尖锐的对比。由于会谈陷于僵局,那种乐观态度也消失了。

第 2 版

1. 美刊文章:《展望:一九七三年》

【新华社联合国一月二日电】《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一月八日一期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展望:一九七三年》,副题是《剖析越南战争结束以后的世界局势》,摘要如下:    结束战争仍然是眼前的一大艰巨的任务,但是美国在今后一年将越来越多转向越南战争结束以后的问题。    同时不管美国人朝哪一个方向看世界,他们都会发现令人担心的事情,这将使第二任尼克松政府受到严重的考验。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驻各国记者那里可以得到对专家们认为是值得关心的六个主要问题的下列看法:    越南:仍然是最棘手的问题    人们认为在一九七三年美国在越南积极执行的军事任务将要结束。大多数观察家相信将设法在今后几个月内实现停火,至少对美国人来说是这样。    大的问题是,那时会发生什么事情?    争夺对南越的控制权的斗争将远远不会结束。零星的暴力行动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几乎可以肯定将会避免在军事上对任何新的一轮暴力行动进行大规模的干涉。美国的空中力量将在泰国的基地上随时作好准备,第七舰队不会远离南中国海。但是几乎没有美国官员认为美国总统在实现停火之后能把美国军队重新派进南越而不会在国内引起灾难性的反响。    预料美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把大量的金钱和专门技术投入这个地区,希望这些东西将有助于保证政治上的义务。俄国:面前的陷阱    在尼克松总统的第一任内,美苏关系在朝着和解前进方面迈出了引人注目的步子,这种关系正进入比较麻烦的阶段。    在即将进行的关于限制战略武器问题、安全问题、削减军队及贸易问题的会谈中将出现新陷阱。    对美国来说有利的方面是:    推着克里姆林宫朝同美国和解的方向前进的压力这些年来都是很强的。    俄国在海外在外交方面受到严重挫折——特别是埃及驱逐了它的顾问。它非常担心赤色中国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度,甚至美中结成联盟反对莫斯科。由于国内农业歉收和工业落后,克里姆林宫领导人面临着怨声载道的公民。    总之,避免同美国进行一场新的军备竞赛或者进行可能挑起东西方冲突的外交冒险——看来肯定构成苏联今后的对外政策中的一个支柱。    但是人们强调指出,“关于蜜月的谈论”太夸张了。莫斯科并没有放弃它要扩大苏联的力量和影响这一长远目标。为了做到这一点,它将利用任何机会,打入任何力量真空,寻找西方的任何弱点。    俄国人在同美国的会谈中仍将采取强硬路线。克里姆林宫的一位重要的分析家认为,代替冷战的不是恋爱结婚,而是一个进行困难的、谨慎的讨价还价的时期。    苏联的野心触及到全球各个部分。在埃及赶走了苏联顾问之后,克里姆林宫移向叙利亚和盛产石油的伊拉克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同印度新签订的一项友好条约使莫斯科在把贸易扩大到亚洲方面有了立足点。但是美苏目标看来发生最尖锐的冲突的地方是西欧。    人们认为俄国正设法在欧洲建立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利用召开安全问题和减少军事力量问题会议——期望以此诱使美国撤走它的军队,使它不要关心西欧的防务。尼克松总统要在欧洲维持美国的一支巨大的力量的保证使人们对俄国感到不安的情绪减弱了,但是并没有完全消失。西欧:争取作出更有利的安排    一九七三年美国对外政策目标的首要任务是改变大西洋联盟的格局。目的是作出对美国人更为有利的安排。    在华盛顿看来,西欧今天在美国作出牺牲的情况下享受两个世界的最有利的东西。    一度是软弱和分裂的西欧,现在在经济上强大到足以向美国在贸易和货币方面的利益提出挑战。与此同时,西欧在军事安全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美国。    尼克松认为,不平衡状态必须加以纠正。他坚持认为,如果要维持这个联盟的效能,繁荣的西欧各国不仅必须在防卫负担中承担更大的份额,而且还必须建立比较有利于美国的贸易和货币关系。    尼克松奉行的新政策能否成功,取决于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举行的防御、贸易、货币三个方面的谈判的结果如何。中东:取下火药桶    的引信    美国希望至少得到阿拉伯—以色列冲突的部分解决办法,这就必须克服极大的困难。    以色列目前在军事上是它的阿拉伯邻国所无法向它挑战的,它决心反对任何协议,如果这种协议使它得到的安全少于它目前在苏伊士运河和约旦河的战略边界使它享有的安全。    把苏联人赶出埃及已减少了美苏超级大国对抗的危险。今天不战不和的局面看来对莫斯科倒很理想。    埃及总统萨达特比以往更需要有一个保全面子的交易。    尼克松先生特别急于取下中东火药桶的引信,他知道阿拉伯的石油在今后十年内对美国的安全会愈来愈重要。    中东问题专家认为在今后几个月内将出现如下这种情况:    不战不和的僵局将继续下去;巴勒斯坦游击队的恐怖活动可能升级;俄国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来促成解决办法,但是它将避免采取可能危及正在改善的苏美关系的行动。中国:慢得要命的进展    在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些引人注目的突破——中国被接纳进入联合国和尼克松总统访问北京——以后,一九七三年,中国问题将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理由是,哪一方都不愿意往前推进,达到相互承认或进行大规模的贸易交易。    在改善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关系方面,还会继续采取步骤,但是速度将象乌龟走路一样慢。外交上的来往将会增加。记者和旅游者将会进行更多访问。贸易将扩大。但是,要出现任何引人注目的东西,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具有分裂性的关键问题仍然是台湾。日本:对联盟的考验     在这新的一年里,考验美日联盟的将是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的一长串利害冲突。    目前在所有问题中摩擦最大的是贸易问题。甚至华盛顿的最好的朋友也看到这个联盟正处在极大的压力之下。但是,两国领导人都一致认为这个联盟将会存在下去,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来代替它。

2. 外电报道:美将同东德讨论建交问题

【路透社联合国一月四日电】一位美国发言人今晚说,美国今天对东德说,它准备讨论两国建立外交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东德新任命的驻联合国观察员霍斯特·格吕纳特对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乔治·布什进行四十五分钟礼节性拜访时提出的。    这位美国发言人说,已告诉格吕纳特,如果东德愿意就外交关系问题同美国政府进行接触的话,可以为在华盛顿举行会谈作出安排。    【美新处华盛顿一月五日电】题:美国指望同东德进行“经过深思熟虑的、慎重的”会谈    美国指望它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就建立外交关系的拟议中的会谈将以“经过深思熟虑的和慎重的步伐”来举行。    国务院发言人布雷一月五日说,在东西德批准它们的十二月二十一日的总条约之前,“我们肯定不会”派一位美国大使到东德去。    布雷证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驻联合国的观察员一月四日向美国大使乔治·布什提出了这个外交关系的问题,布什告诉他说,可以作出安排就这个问题开始进行讨论。    布雷接着说,这样的讨论可以“在将来某个共同认为方便的日期在华盛顿举行。”    这位发言人说,“我们指望这些讨论将像我所说的以经过深思熟虑的和慎重的步伐进行。”

3. 《在内部见到的苏联》(三)

住房情况还很紧张    据我所看到的,住房情况还远远不能说好。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九年,苏联在住宅方面累计投资达七百六十亿卢布,但是还远未修复战时遭到破坏的房屋。战后新建的公寓,暖汽设备虽然完善,但是厨房、大门、厕所大多是公用的,还不能说已经为全体苏联居民提供了舒适的住房。    据统计,截止一九六七年,全国每人平均居住面积为七平方米。    在莫斯科,有些家庭依然住在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出现的那种半地下式的房屋里。这种石头造的老房子在克里姆林宫周围的莫斯科旧市区很多。而且在莫斯科内还留着相当多的室内面积狭小的厚木造房屋。房子盖得慢    我驾车在莫斯科近郊兜风,看到正在兴建几个大规模的新住宅区,但是建造速度似乎不能说快。苏联的公寓几乎全是预制结构式的,事前在工厂造好预制件,运到现场装配起来就行了,所以建造速度理应是很快的,但是速度决不是快的。一九六七年春我赴任到莫斯科时正在修建并不太大的十余层楼的公寓,到一九七○年我回国时还没有完工。再如我赴任时,苏联就大肆宣传俄罗斯饭店有六千个房间,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大饭店,当时已开始营业。但是我回国时,这座饭店还在施工,没有全部落成。对新房子也不满意    也许因为一竿子到底方式、中央集权领导为各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调整工作——这也是苏联经济的一大特点——做得不好,在莫斯科郊区虽然建起了新的住宅区,但是到市中心的交通非常不便,搭乘公共汽车或地下铁,尽管在一个市内,却要四、五十分钟。电话也经常等很久也不给接线。有些市民因此宁愿忍耐着小小的不便,也固执地住在离市中心近的旧公寓里。    同时,市民评论说,新公寓外表虽然美观,造得却很单薄,住起来很不舒服。据说旧房屋墙厚四十到五十厘米,有防寒、隔音的效果;而如今的预制结构房屋,墙壁很薄,有点声响就左右上下互相干扰,暖气不暖。难怪单口相声演员在莫斯科的一家剧院弹着班卓琴演唱了这样一支用流行歌曲的调子填词的歌:    “首都造房真叫快,座座新楼盖起来。旧房胆敢碍新楼,炸药送你飞天外。紧挨新楼旧房里,装上炸药看厉害。轰隆一声新楼倒,旧房安稳依然在。”    观众听了哄堂大笑。可见新建住房质量之差已是众所周知的了。为买卫生纸而费心    开始在莫斯科生活,首先感到吃惊的是不容易买到卫生纸。    请保姆给买卫生纸,却买来许多饭桌上使用的纸餐巾。她说:“目前市上没有卫生纸,暂时用这个代替吧。”但是看来,这还是供“客人使用”的。普通苏联人的家庭平常似乎是撕一块《真理报》等报纸或旧杂志的一页上厕所的。列宁山上雄伟地耸立着的莫斯科大学的厕所因报纸堵塞而不流水的场面,我也看到过。在诺沃西比尔斯克郊区宏伟的科学院街访问了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总支部的大楼时,看到人们上厕所也是撕的地方报纸《苏维埃西伯利亚报》。周围一片大森林,是纸张纸浆原料取之不尽的地方,大楼又是走在现代科学的前列的“西伯利亚智慧”的根据地,所以怎么说也叫人感到是一种讽刺。苦于买不到汽车零件    记者在莫斯科活动,汽车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我为没有汽车的零件而吃惊。在苏联,无论是出租汽车或自用汽车,天气好的时候,都把正面挡风玻璃上的雨刷拆下来。因为一被偷走就配不上。向首都饭店的服务部租用汽车的时候,管理员首先提醒注意的是,没有必要时,一定要把雨刷拆下来,藏在座位下面。管理员一本正经地说:“不拆下来,就会被偷走。”    冬季,在每天都下雪的莫斯科,不装防雪轮胎,就有滑行的危险。但是在莫斯科根本买不到带钉的轮胎。有一年冬天,俄国记者搭我的汽车在雪地行驶时,我问他:“苏联为什么不生产带钉轮胎?”这个记者傻笑着回答说:“普通轮胎也没有。”“去年的日记”    六八年一月起,在捷克斯洛伐克,自由化的风潮高涨,莫斯科和布拉格的关系紧张起来,大约是这年六月,我们都相当忙了。剪贴报纸用的浆糊用完了,我托秘书柳达去买。三、四个小时以后,她满头大汗地回来说:“百货公司、文具店都没有。”那怎么办呢?“等一个时候吧。”这样,因为在莫斯科买不到浆糊,一个多月的剪报都不能整理,真没有办法。    这年年底,我想买一本六九年的日记本,托柳达买。过了两三天也没有买来。我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每天在找,可是找不到。”临近年关的一天,柳达拿来一本,说她手头有某外国航空公司今年作广告用分送的日记本,只写了两三页,把这本日记本的星期几改一下使用如何?(三)

第 3 版

1. 伊朗《世界报》社论:《冷战来到印度洋》

【本刊讯】伊朗《世界报》一月三日刊登了一篇社论,标题是《冷战来到印度洋》,摘要如下:    看来,十八和十九世纪的关于西方国家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横行霸道以及它们之间瓜分殖民地的脚本现在又在重新上演,当然,是处于开始的形式,并且需要必要的修改以便适合二十世纪末叶的政治气氛。这次战利品不是土地,而是印度洋的水。    人们最近看到同这二千一百万平方英里的水邻近的若干国家开始出现恐慌现象。一九七一年和去年,联合国大会在第三世界大多数国家,特别是这个地区的沿海国家的支持下,通过了决议,要求印度洋中立化。现在已经成立了一个联合国十五国特别委员会来研究使这成为可能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像伊朗、巴基斯坦、中国、斯里兰卡、新加坡、马来西亚、毛里求斯和印度尼西亚这样一些国家一直要求采取这个行动。    引起这场不安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苏联悄悄地钻进了鸽子房。在一九六五年以前,它没有船只驶进印度洋,但是现在它却有大量船只在那里。大小不一,但是据信,苏联在这个地区有二十到二十五艘军舰和搜集情报的船只及十二艘潜水艇。这是根据苏联在过去几年在世界各地的海上力量显著增加来看的。    据消息说,俄国人每年有十五艘新潜水艇作为现役之用,其中大多数是核动力的,每两年有六艘新导弹运载工具被运到海上。    在大西洋,它们的部署现在已达到破纪录的水平,现在每五艘船中有一艘挂着镰刀与锤子的国旗。苏联的情报船只定期地注视美国第七舰队在远东和东南亚的演习,它们的巡洋舰和潜水艇在经常值班。俄国人最近在太平洋、大西洋和九个较小的海上,举行了最大规模的海上演习。    据报道,在印度洋和其他各海域,每天都可以碰到苏联巡洋舰、发射火箭的驱逐舰、潜艇、登陆舰、浮动雷达部队以及由供应船、修理船和拥有正式用于间谍活动的电子装备的“渔船”纵队组成的强大的支援编队。俄国人在一年中把他们的商船吨位提高一百万吨,它们也可以作为一支政治力量来使用。    据信,俄国人为了能够加强进行活动,就在一些沿岸的战略要地获得了便利条件,特别是在中东和非洲。    例如,他们在亚丁、索科特拉岛和索马里拥有这种便利条件。在毛里求斯,他们享有完全的海军的权利。同印度、埃及和伊拉克签订的和平条约,也使他们的力量有了加强。虽然甘地夫人否认苏联海军在印度港口享有任何便利条件,但是俄国人一直在维沙卡帕特南和维齐亚纳加兰修建海军基地,据信他们在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享有西方享受不到的某些便利条件。    所有这些在西方大国,尤其是在英国引起了惊慌。可以回忆一下俄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扩展到南部印度洋不冻海的野心:沙皇彼得一世的叫嚷——“不冻海海域:这就是俄国人所需要的”    ——已经实现,而且据宣称,他们在一百五十年中不能实现的东西,现在在五年中就做到了。    但是,苏联的逐步加强的力量决不使人惊慌。在太平洋的第七舰队和在地中海的第六舰队比俄国人全部的力量还大。    毫无疑问的是,西方对印度洋的垄断已被打破,西方国家现在已不能畅所欲为地利用印度洋,使苏联或它的盟邦遭受不利的影响。英国和西欧使用的石油大部分是通过这条路线运载的,在双方处于敌对的阵势的情况下,石油供应必将受到威胁。    但是,西方的反应是过火的。去年英国冒着英联邦分裂的风险而坚持向南非提供进攻性武器。霍姆透露一批护航舰的建造已提前进行,因而暗示西方又在印度洋逐步增强力量。他去年在中央条约组织会议上指责说,“苏联就在中央条约组织周围出现和扩大力量,这是对于我们组织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英国为它的撤出波斯湾想出弥补的办法,在苏伊士以东地区保持某种力量的驻扎。美国人决定把他们在全世界三十个国家中原有的四百五十个基地的数目增加,并且加强其中的一些旧基地。新的所谓通讯基地正在无人居住的荒岛即斯里兰卡以南的迪戈加西亚岛兴建,作为英美共同搞的一个工程。而第七舰队的活动已扩展到印度洋。    所有这些看来是不祥之兆。这预示着出现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力量之间的竞争,把这个地区变为冷战的温床。这对沿岸国家和整个内陆地区的和平活动    ——贸易和发展——将产生影响。    在一九七一年和去年,所有三个竞争的大国——美国、苏联和英国都在表决一项本来可以表明几乎全世界看法一致的提案时弃权,这表明大国的这种趋势已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必定会越来越厉害。    对付这种局面的唯一办法是这个地区的所有国家都组成一个生气勃勃的统一战线。伊朗、巴基斯坦、中国和斯里兰卡等国提出的把这个地区变成和平区的号召,必须大力加以推动。    沿岸各国必须集体和个别地采取一致行动,拒绝向大国提供可能有助于或加强这种趋势的任何方便条件。这些国家都能做到这一点,不管他们是结盟国家,不结盟国家或其他国家。任何讨价还价都必须把这个问题排除在外。使印度洋继续作为一个自由进行和平贸易、运输和开发它所拥有的能有助于改变住在这片水域旁边的广大群众的生活的大量财富,是符合所有国家的(最后也包括大国自己的)切身利益的。

2. 法新社报道:《卡扎菲有关利比亚和苏联关系的透露》

【法新社贝鲁特一月五日电】题:卡扎菲主席有关利比亚和苏联关系的透露    卡扎菲主席在同黎巴嫩诗人拉希德·萨利姆·扈利的通信中,透露了两个秘密,信件是由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的机关刊物《前进》周刊在五日发表的。    卡扎菲上校首先透露了在利比亚的美国基地拆除后不久,苏联曾要求允许苏联军舰使用利比亚港口。利比亚首脑说,这个要求被拒绝了,因为它等于是用苏联舰队代替我们驱逐的美国第六舰队。    卡扎菲主席还透露了在纳赛尔总统于一九七○年九月逝世后,苏联曾向埃及提出了关于建立与美国在惠勒斯的基地相类似的空军和海军基地的正式要求。    利比亚首脑强调,苏联的这两个要求被认为是说明了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在同阿拉伯人关系上的真实意图。接着,他拒绝了黎巴嫩诗人的责备,后者指责他同对苏联持敌对态度、把苏联当作伊斯兰教的敌人的某些阿拉伯领导人站在一起。    卡扎菲上校还驳斥了所谓利比亚和苏联的关系水平低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说法。利比亚首脑断定,恰恰相反,苏、利贸易额超过其他阿拉伯国家,而且,苏联对利比亚比对其他任何阿拉伯国家更加尊重,尽管利比亚对于象埃及或伊拉克那样同莫斯科缔结任何条约都持公开反对态度。

3. 美报报道:《美国「提供补给品的人员」实际上是军人》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一月六日刊登了杰克·安德森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提供补给品的人员”实际上是军人》,摘要如下:    我们最近写了关于五角大楼用文职专家代替军事顾问的办法使越南停火夭折的秘密计划的文章。    现在基辛格回巴黎去进行修补的那个初步协议规定美国军事顾问撤出越南,但是允许提供防御补给品的人员留在那个国家,以便更换装备。    因此,五角大楼开始作出安排,以便使军事顾问伪装成提供防御补给品的人员留在南越。    我们现在获悉,这是五角大楼在别处也使用的一种手法,以隐瞒在海外的军事顾问的真实数目。例如,在沙特阿拉伯,数十名穿着便服的军事专家正在各方面——从导弹的维护到修理吉普车——充当沙特阿拉伯人的顾问。    单是本迪克斯·菲尔德工程公司就聘请了一百多名军事专家到沙特阿拉伯服务。在军事基地附近雇佣这些军事专家,他们的职责包括“视察所有的轻型和重型的军械维修活动”,或者帮助沙特阿拉伯陆军军械兵后勤主任搞一个后勤指挥部,其中包括一个总部和六个补给点。    退职的军官一旦被本迪克斯公司雇佣,便脱掉他们的单调的绿色制服,打扮成商人的样子,提着手提包飞往沙特阿拉伯。    雷西恩公司雇了许多导弹专家到沙特阿拉伯去教当地人如何操作和维护花了数百万美元建立的隼式导弹系统。至少其他两家美国大公司——洛克希德公司和诺思罗普公司——也向沙特阿拉伯提供军事援助。    我们自己在五角大楼的人士告诉我们,这些公司向沙特阿拉伯提供的军事援助是由一个美国军事训练代表团进行协调的,这个代表团的责任远远超过了训练,而差不多是处理军事事务的各个方面。

4. 美联社以问答方式谈越美会谈情况和前景

【美联社华盛顿一月六日电】(记者:盖洛德    ·肖)基辛格本周末将横越大西洋去同河内的代表重新举行他的私下谈判,设法达到通向越南和平的一条曲折道路的尽头。    目前的谈判情况如何?前景如何?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和其它问题,美联社回顾了双方的正式言论,并访问了一些熟悉谈判情况的人士。下面是提出的问题和回答:    问:谈判的目前情况如何?    答:最重要的一部分谈判,即基辛格同黎德寿的谈判,将于下星期一在巴黎恢复。他们两人面对面的会谈已于十二月十三日被美国停止了。双方技术专家的低级会谈上星期二已重新开始。半公开的巴黎和谈已于星期四恢复。    问:尼克松为什么要下令大规模轰炸北越?    答:起先,白宫说他的行动是为了制止军事补给的增加,使共产党不能发动一场新攻势。但是情报专家对正在组织一次攻势这一点表示怀疑,于是政府便赶快放弃了这种说法。这次轰炸的确是有军事上的目的的。但是,现在看来很清楚,主要目的是外交上的。    问:是什么促使停炸二十度线以北地区和恢复会谈?    答:据白宫说,尼克松是因为“清楚看到有可能重新开始认真谈判”才下令停炸的。官方人士的说法是,基辛格在他直接同河内的接触中已经收到了清楚的信号说明北越人愿意进行认真的谈判。北越人则坚持说,尼克松同意满足他们的要求,即停炸,重开谈判。    问:有哪些主要问题尚待解决?    答:基辛格三星期前说:“我们已完成了协定的百分之九十九……我们只差作一个决定就可以达成解决办法了。”但是官员们后来承认,这句“百分之九十九”的话是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因为剩下的那百分之一的问题正是涉及战争的核心问题:对南越的政治控制。    还有些其它有关的困难。在上次的报告中,双方对监督停火的国际部队的组成有很大的分歧。基辛格说,河内希望有一支二百五十人的部队,没有自己的通讯联络和后勤支援,美国则谋求一支独立的五千人的部队来监督协定的执行。    问:很快获得解决办法的前景如何?    答:据说尼克松对于谈判前景的看法是有点谨慎小心的。正如一位官员所说,“我们并不是抱着很多不切实际的乐观情绪再去那里的。”在白宫和其它地方,人们的情绪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是抱谨慎的乐观态度,有的则是可悲的悲观。随着恢复谈判的日期的接近,看来人们的情绪主要是倾向于悲观。美国官员并未否认法国总统蓬皮杜的估计:会谈的前面有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同时北越也在警告它的公民:他们必须保持警惕,以防进一步的“战争升级”。    问:如果北越人在新的谈判中不“认真”,就会发生什么情况?    答:不消说,尼克松政府的官员是不愿意谈论这种可能性的。相反,他们说,有理由认为,北越人准备进行认真的谈判。可是,如果河内不这样,而且这种态度反映到已恢复的谈判中,那么尼克松就将面临一些不愉快的选择。他可以恢复猛烈轰炸,也可以在谈判中作出让步以换取进行认真的谈判,或者是采取某种其它步骤。如果根据他过去作出过的决定来看,他大概会作出第一种选择。这样,北越就会再次遇到猛烈轰炸。尼克松也会再次遇到国内外的猛烈批评。

5. 法新社评邦克同阮文绍会谈

【法新社西贡一月六日电】(记者:博洛)北越—美国秘密和谈在巴黎恢复的前夕,这里对双方最终就越南停火达成协议只抱一点希望。    南越总统阮文绍今晚同美国大使邦克进行了六十分钟会晤。邦克大使把尼克松总统在基辛格博士星期一同北越的黎德寿会谈前对基辛格的指示的内容告诉了阮文绍。    邦克离开独立宫总统府以后回到了大使馆,向白宫发出了关于这次会晤的报告。    然而,美国和南越官方人士都没有透露这次会晤的情况。

第 4 版

1. 日《产经新闻》文章:《美、中、苏的对日政策》

说在七三年日美关系中对立对抗和友好合作的萌芽正同时出土;日苏双方都要固执地摸对方的底牌;中国将通过中日邦交正常化走上轨道,加强对日关系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一月一日登载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美、中、苏的对日政策》。摘要如下:    美国:无论是把今年美国的对日政策简单地归结为强硬路线或是灵活路线,都将是冒很大风险的。作为今年日美之间的主要问题,美国政府当局举出有三,即“日美经济”,“安全保障”和“中国”。    其中,中国问题已不再是日美争论的问题了。日本同中国已建立了外交关系。另一方面,美国由于开辟了同中国“对话的途径”,认为当前的最大目的已经达到,因此,现时对今后的事情并不着急。    美国政府特别神经过敏的是一种“性急的议论”(美国国务院人士语):说由于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视中国为假想敌国的这种威胁就消失了,日美安保体制就迎来了重新研究的时期。    美国的态度是要竭尽全力坚持日美安全体制。美国充分了解,重新研究和取消安全条约论的导火线是围绕着基地问题而产生的摩擦。但是,也并没有进一步整顿、合并美军基地的计划。留出来的道路是“花费一些时间,一一加以解决”。在这里,美国的方针也是要竭力表示协调的态度。    作为“现在的问题”,美国最为重视的毕竟还是经济问题。    决定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因素有四个:第一,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中心改革国际货币;第二,贸易及关税总协定的新国际回合;第三,对欧洲共同市场的共同战略;第四,明年年初宣布的动力资源综合政策。为了取得通商谈判的权限,美国政府将向新国会提出《七三年通商法案》。为了同保护贸易派谋求妥协,在通商法案中将写入相当强有力的紧急限制进口的条款。同时,在经济方面还将开拓日美能够进行合作的领域。这就是克服估计在今后十五年内出现的动力资源危机的对策,日美将被迫需要在开发苏联的天然气等方面密切地进行合作。    在七三年的日美关系中,对立对抗和友好合作这两根萌芽正在同时出土。    苏联:由于欧洲的紧张局势的缓和和美苏关系的改善等,过去面向西方的苏联的脸,今后大概会大大地转向东方。但是,由于苏联的亚洲政策是对准中国行事的,所以,很难预料被当作是“亚洲政策之一环”的苏联的对日政策会发生急剧变化。今年的日苏关系看样子是双方都要固执地摸对方的底牌。    可以在下述这一点上探求当前苏联的对日政策的基础:苏联如何评价在对美关系和对亚洲关系上正在摸索“自主路线”的门径的日本?    在这一点上,很显然苏联企图突破日本对“亚洲的统治”,给日中接近打进强大的楔子。苏联已经开始对亚洲各国接近,这表面上虽然可以理解为是针对中国力量在亚洲的渗入而采取的对抗政策,但同时也不能否认,这是强烈地意识到了日本在亚洲的活动。    在苏联的亚洲政策中,有两根支柱,即所谓的“亚洲安全体系设想”和“加强两国间的关系”。在对日政策当中,亚洲安全体系设想还只不过是对将来的预见,尚不能成为当前的外交目标。目前的对日政策将集中在“强化”日苏关系上。    中国:在多极化现象发展的形势下,今年中国的对外政策,对美国将加强灵活路线,对苏联则将依然加强对抗姿态。但对日本,首要的课题是具体地使通过去年田中首相访华而实现了的邦交正常化走上轨道,加强对日关系。    对于去年年底日本举行的大选和第二届田中内阁,中国方面尚未作评论,但是,期望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的班子所采取的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基本路线今后也要贯彻下去,并对它表示好感,这是确实的。似乎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将展开在正常化协议上表现出来的灵活的对日外交。    与这种国家关系相并行,在中国的对日政策中不可忽略的是民间方式的交流将继续进行。去年年底作为第一个政府代表团团长而访华的外务省审议官东乡,仍对日本的许多民间人士或团体访问北京表示惊奇,而这是周恩来总理所反复说过的,文化交流和友好贸易等今后将继续下去。

2. 共同社报道:《日本驻华公使赴任》

【共同社一月六日电】题:日本驻华公使林赴任,促进航空协定等谈判    被任命为将于十日在北京正式开设的日本驻华使馆的第一任公使林祐一,已于六日上午乘日航飞机从羽田机场出发经由香港去中国。    林公使将在九日到达北京,十日起开始办理从法律上说已于去年底开设的日本驻华使馆的业务。日本大使馆目前在北京市三里屯设立临时办事处。    林公使最初的工作是促进在日中共同声明中提出要缔结的日中间实际业务协定的谈判。其中,预定要最快地正式进行航空协定谈判,日本政府已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日本的方案。

3. 路透社报道:姬部长同意大利外长梅迪奇会谈

【路透社北京一月七日电】消息灵通人士说,意大利外交部长梅迪奇就欧洲统一和安全等问题同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会谈了三个多小时。    一九四九年共产党革命以来访问中国的第一个意大利外交部长梅迪奇先生,昨天抵达这里后不久立即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开始了他的会谈。他将进行六天正式访问。    这些人士说,姬鹏飞对扩大欧洲共同市场一事表示欢迎,并重申了中国支持在政治和防务方面朝着西欧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的观点。    这些人士还说,关于召开欧洲安全会议问题的赫尔辛基会谈,中国方面对欧洲在其他方面扩大合作之前一个安全会议能取得重大的成果这一点表示怀疑。    今天将继续在这里举行会谈,会谈晚些时候将转入双边事务。    中国官员们也很可能向梅迪奇先生询问了意大利对苏联出现在地中海一事的态度,因为中国明确地对苏联在那里的意图表示怀疑。    在访问期间,中国和意大利可能会签订一项航空协定,为民航机通航打开道路。    【路透社北京一月六日电】(记者:夏普)自中国由共产党执政以来,第一个来中国访问的意大利外长朱塞佩·梅迪奇今天抵达北京,前来同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    这位部长乘意大利航空公司的飞机,从香港飞抵北京的首都机场。朱塞佩·梅迪奇受到了中国外长姬鹏飞的迎接。    当这两位外长握手时,朱塞佩·梅迪奇说,他希望他们今天下午即将开始举行的会谈将是“有趣和有益”。    消息灵通人士说,首先可能举行一般性的会谈,但是随后会谈将涉及诸如贸易和文化交流等双边问题。    在朱塞佩·梅迪奇访问期间,意大利同中国可能签订一个航空协定,以开辟两国之间的航线。    人们援引朱塞佩·梅迪奇在抵达这里前所说的话说,他希望进一步发展两国间几个世纪以来的关系和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这些人士说,中国人可能对意大利就在英国、丹麦和爱尔兰今年进入共同市场后,对欧洲共同市场发展的看法感兴趣。    昨天北京的《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清楚地表明中国赞同扩大欧洲共同市场以便来抗衡美国和苏联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

4. 美国研究把垃圾变为燃气体的新技术

【合众国际社查尔斯顿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二日电】西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位教授研究出可能部分解决美国面临的天然气危机和臭味难闻的垃圾倾倒场的工艺。设于摩根城的这所大学的化工教授理查德·贝利发明了他称之为高温分解的工艺,能把垃圾全部变成气体——一种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他说,这种混合气是能够提供近乎无限的新能源的低级燃料气体。    他的想法是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使用焚化法的情况下作出的一个开端,因为清洁空气法案很快将禁止使用大多数倾倒场目前使用的焚化炉。查尔斯顿市已同意为拟议的废物处理厂投资三百万美元,这个处理厂将把垃圾变成气体。    该市管理人员理查森说,“这个想法有着巨大的潜在能力,将对全国和全世界产生影响。”    他说,“这项计划的核心是气化,把垃圾的有机部分变成燃烧价值大约为天然气一半的燃料气体。这种想法很可能解决大城市面临的垃圾问题,并将缓和天然气缺乏的情形。”    贝利说,高温分解工艺必须在无氧的条件下把垃圾加热到很高温度。    他说,“它不会燃烧,而是成为气体。这种气体能够发电,也可以用作工业加热用的燃料。”    理查森说,大型拖车将把固体废物运到查尔斯顿的一个处理厂。第一步是把废物碾碎。随后,经过一系列分离步骤,把金属和玻璃挑出去。剩下的将是垃圾的有机部分了。金属和玻璃将作为废品卖掉。    这个处理厂每天能处理多达五百吨垃圾,产生近三百万立方英尺的气体。

5. 苏《真理报》文章:《只要按标准排放》

【本刊讯】苏《真理报》一九七二年八月二日刊登了一篇由几名科学家署名的谈给企业规定排放废弃物的标准的文章,题目是《只要按标准排放》。摘要如下:    现在世界上有两亿部左右的汽车。它们每年大约要排出两亿吨一氧化碳、四千万吨碳化氢和两千吨一氧化氮。要知道,这些废气还在日益增加哩!    目前全世界的热电站向大气排放的灰渣和硫酐已达到几千万吨。如果到二○○○年时这些热电站的容量增加近十倍的话,那么即使把净化工作会有某些改进的因素考虑在内,它们向大气排放的硫    酐和灰渣也将要多达数亿吨。    许多国家的河湖都被严重污染。干净的饮用水问题成了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各种生产废弃物也将土壤污染。如果说大气和水体已经不能再当作排放越来越多的工业废弃物的处所,这是毫不夸张的。    在一系列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环境污染已到了引起普遍不安的危险程度。    外部环境污染情况,即使在防止污染的斗争具有全国性的我国,也已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提高同污染作斗争的效率,在我们看来,应当规定向大气和水体排放废弃物的总数量,并以相应的法律上的规定来保证之。    我们认为,这就是要求明确规定向大气和水体排放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值,并且它将成为一个技术标准。通过测量废弃物排放和稀释前烟筒和水渠中空气或水的浓度及消耗量,就很容易检查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总的说来,对企业固然应当规定最大允许排放值,同时对分布有企业、车间和某些废弃物排放沅的整个工业区都应规定。最好能对州、区,甚至对国家考虑其企业的地理分布来规定这种最大允许排放量。最大允许排放值应当保证所有企业四周的任何一处的浓度都在允许范围内。最大允许排放值应当规定是排放上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过。相反地,各企业应力争降低排放量。当生产有任何扩大或新建企业时,都不得超过该区或城市的允许排放的总标准。    最大允许排放值系根据两个值来确定,即气象或水文气象稀释系数和卫生机构规定的最大允许浓度。稀释系数值必须采取最小的,也就是说要从最坏情况出发。    水文气象局多年来一直在监视工业污染情况,以及化学和放射性物质天然污染环境的底数的变化。水文气象局的机构会同卫生监督机关在许多工业中心实行发放排放沅准许证制。苏联的许多城市都有不良气象条件预报系统,当出现这种不良条件时稀释系数便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发出警报,必须减少排放。    我们认为,最大允许排放标准可给工业以必要的刺激去进一步大量减少外部环境的污染,使它们不能不研究对废弃物进行消毒的新生产工艺,改进废气废水净化方法,改用闭环式循环用气用水的工艺,从而不仅导致环境改善,同时在许多情况下还能回收贵重物资。

6. 日本研制一种低公害汽车发动机

【时事社东京一九七二年十月十二日电】日本本田技研公司十一日公开低公害引擎CVCC(复合涡流调速燃烧引擎),并将试验经过记录全部公之于世。据发表,复合涡流调速燃烧引擎的原理:(一)最高燃烧温度相当低,(二)燃烧时间长,(三)分别吸收浓混合气与薄混合气等,使三种排出瓦斯发生燃烧作用。为此在构造上:(一)须装设副燃烧室,(二)部分修改主燃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