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09-08

第 1 版

1.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登对布罗西奥的访问记《一位欧洲领导人对当前来自苏联的威胁的估计》

【本刊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八月二十八日一期刊登了一篇在意大利都灵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前秘书长马尼洛·布罗西奥(Manilobrosio)的访问记,题为《一位欧洲领导人对当前来自苏联的威胁的估计》,全文如下:    美国在欧洲的盟国如何看待苏联的军事力量?美国能把它的军队撤回的日子已临近了吗?一位欧洲的高级权威人士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记者亚历克斯·库切罗夫就上述问题发表了谈话。    (马尼洛·布罗西奥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七年之久,于一九七一年离职。在这以前,他曾是意大利驻莫斯科、伦敦、华盛顿和巴黎大使。他现在是意大利参议员,仍然积极从事防务方面的工作。)    问:布罗西奥参议员,苏联增加在地中海和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力量,是不是对西方的一个日益增长的威胁?    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总的估计是,尽管苏联在地中海和波罗的海的军事力量有明显的增加,但局势还没有变得对他们有利。    在地中海,主要由于有美国第六舰队,西方现仍拥有优势,而俄国人主要依靠其潜艇造成的严重威胁。但是目前在地中海的力量对比仍然是西方稍为有利,而且这种情况将持续一段时间。    在波罗的海,从西方的观点来看,情况要稍差些。这些是北方的几个海,苏联人对那里始终有较直接的兴趣。    在地中海,政治和经济情况较为严重,但在北方,军事情况较令人不安。    问:尽管俄国目前与埃及有问题,它是否正在把西方从中东排挤出去?    答:俄国正尽力在中东牺牲西方利益的情况下扩大它的影响。这至少会有一个重大的效果,那就是使欧洲不能肯定得到石油供应,特别是在危机时期。    问:欧洲从中东获得其石油供应的百分之八十,可是大多数欧洲人看来对苏联在这个地区不断增长的影响并不担忧,为什么?    答:欧洲人对他们的石油来源是关心的。不管担心不担心,他们正在密切注视着局势。他们对于在共产党国家积极支持和鼓励下最近中东对石油企业国有化——实际上是没收——是很不高兴的。但是欧洲人并不恐慌,因为他们相信这样一个事实:中东国家把石油卖给最好的买主——即西方国家——以换取硬通货是符合它们自己的利益的。因此西方国家手中是有牌的。但是,如果出现一个重大的危机时,情况可能有变化,那时可能出现真正的危险。    问:俄国人究竟在干什么?是不是可以想象他们正在备战?    答:他们在近期内大概不会发动侵略,但是他们在继续增加他们的军事力量,以期他们可以使西方国家退居明显的劣势和处于严重的政治压力之下,并且——如果今后情况变化而西方国家力量严重削弱的话    ——在俄国人要使用军事力量时可以容易地加以使用    。    问:俄国人会利用他们同美国及其它国家达成的协议而获得的新技术来扩展他们的军事力量吗?还是你预料他们会利用它来提高他们国内的生活水平?    答:为了提高他们的军事实力,他们将会竭力应用他们能够得到的所有技术——新老技术、西方技术和他们自己的技术。而且,只要同他们的基本目的不矛盾,他们还会利用这种技术来多少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请记住:在他们的政治制度下,他们可以把那种生活水平保持得相当低,这在西方是做不到    的。    问:在你看来,俄国是不是已经拥有它自己的安全所需要的全部军事力量?    答:是的,它已经拥有这种军事力量。毕竟,西方谁都没有梦想利用军事力量来袭击俄国,或对它进行讹诈,或对它施加压力。即使在美国的军事力量(特别是在核领域)比俄国占优势的时候,它也从来没有利用这种优势来迫使俄国人作出他们不希望作出的决定,比如说对德国问题。所以,如果俄国人继续增强他们的力量,它决不是单纯为了防御。这是因为他们想同美国达到平手,如果可能的话还想超过美国。他们要保持和扩大他们作为一个全球性世界大国的地位,并且不仅能够保卫他们自己的利益,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还能够强行取得他们的利益。    问:美苏限制战略武器协定是否保存了所谓的“恐怖均势”?这两个国家是不是实际上排除了发生核战争,或者是全球性战争的可能性?    答:协定使这样的战争成为自杀性的战争,差不多是不可能进行的战争。    问:发生小型战争的可能性是不是也排除了?    答:正好相反,战略上的“恐怖均势”越是牢靠,发生较低级的有限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大。请看巴基斯坦、越南和中东。这些局部冲突为什么会不断发生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由于有“恐怖均势”,谁也不会让这些战争升级成为全球性的核战争。    问:布罗西奥参议员,尼克松总统同俄国达成的战略武器协定有没有改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作用或前途?    答:这些协定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前途没有直接影响。协定冻结了两个大国之间的战略核均势,但是没有在任何方面改变欧洲的军事和政治形势。欧洲的防务是仍然需要的,美国参加这个防务也是仍然需要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是仍然需要的。事实上,两个大国之间的战略核威慑力量拉平后使得这种威慑力量的可信性和效能降低了一些。这样反过来更加需要用常规武器和战术核弹头保卫欧洲——更加需要美国参加这种防务。    问:你是不是说,欧洲仍然担心或预料会同俄国打仗?    答:我要说,从绝对意义上说,这种危险永远不会消失。人们永远无法知道,如果目前的军事和政治情况变了,苏联的政策会怎样改变。目前,这种危险是遥远的事。我认为,目前或在近期内,苏联不会打算在欧洲发动攻击和冒战争的风险。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已经不再需要保持均势了。如果西方的力量猛然削弱,就会使俄国人改变他们的政策。如果苏联军事力量在欧洲占很大的优势,而且美国的军队撤出,那会使欧洲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完全听任苏联摆布。    问:俄国人真正希望得到什么?即使西德已经同俄国和波兰签订了条约,俄国人是否仍然对东西方边界感到不安?    答:俄国人将设法得到尽量多的东西。他们想在他们的西部边界上以最小的风险和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限度的安全,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东部同中国的边界上遇到了大问题。他们希望看到,他们在双边基础上从西德得到的东西由欧洲安全会议以一种普遍的和庄严的方式加以批准。除此之外,俄国人没有放弃要在欧洲建立一种新的安全体系的希望。如果盟国表现软弱,而且忘记了它们自己的利益的话,那么俄国人就可能企图通过谈判,使美国最大限度地从欧洲撤军,而以苏联军队最小限度的撤退作为补偿——可是苏联军队随时准备马上开回来,因为他们将留在很近的地方。这样将会削弱大西洋联盟的力量,而使苏联人在欧洲得到额外的政治力量。它将用纸面上的安全取代实际的安全。    问:你的意思是不是反对同俄国人就共同撤军问题举行会谈呢?    答:不,并不是这个意思。一方决不会拒绝进行谈判,如果对方表示愿意进行谈判的话。这样一次会议可能对西方有好处——即使它是多边举行的,是国家对国家而不是集团对集团举行的——如果盟国仍然是团结的,而且在参加会议时,对基本问题有共同的谅解,当然在策略和接触方面可以采取某种程度的灵活性。我并不反对承认现存的欧洲边界,只要体谅到德国人要最终实现他们祖国重新统一的愿望。就互不干涉他国内政达成一项能够实施的协议可能是有好处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有助于防止象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这类事件重演。安排东西方之间比较自由的人员来往,交换货物,交流思想和文化可能是有好处的。但是,危险在于西方可能使自己陷入这样一种想法:认为纸面上的安全保证可以取代象大西洋联盟提供的这种力量均势的安全。多边的安全保证将是一种特别不可取的替代办法,因为如果每一个国家保证其它每一个国家的安全的话,那么没有一个国家的安全会得到保证。但我认为西方不会落入这样一个圈套。对共同减少军事力量发出的警告    问:双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华沙条约组织国家——根据共同商定的比率减少军事力量怎么样?这样会缓和紧张局势吗?    答:我现在还看不出在欧洲存在着任何大的紧张局势。但是,达成这样一种协议无疑地会产生一些积极的心理影响。事实上,心理影响甚至可能会太大,因为它可能使西欧人民认为,他们对他们的防务不需要再作任何努力或不需要再关心他们的防务了。但是,我要告诫大家,签订这样的协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究竟撤走什么军队?撤到那里去?如何保证在较低级上的新的平衡?作为对美英两国撤军的补偿,俄国军队撤到那里去?如何撤?所以,这将是要谈判的一件长期的和十分复杂的事情。(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问:参议员,不久以前你本来要去莫斯科讨论这些事情。为什么俄国人不让你去呢?    答:首先要说的,他们的拒绝丝毫和我本人无关。如果他们要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个代表谈判,他们本来会接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派出的任何代表。但是,俄国人不想同照他们看来是代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样一个集团的人讨论这件事。他们意识到采取多边的方式——国家对国家、甚至双边的方式    ——苏联和美国——进行这种讨论在政治上是有利的。    问:这是不是一种“分而治之”的手法?    答:是的,或许是这样。在这一点上——在反对集团对集团的做法上——他们得到法国人的支持。法国人也不喜欢集团对集团的做法,但是也许是出于不同的原因。    问:如果双方同意削减它们的军事力量,美国是否能够把它的大部分军队——如果不是全部的话——撤出欧洲?    答:在欧洲人建立了将同样有效的某种集体部队之前就撤走大量美军将是一种灾难,也是一件蠢事。甚至到了那个时候——肯定在今后十年内——还必须保留能够对欧洲防务作出实质性贡献的一支美国部队,如果这个联盟要保持其意义和效力的话。    问:是不是象某些批评者所说的那样,苏联在欧洲的军队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受到较好的训练和拥有较好的装备。    答:有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队——美国和英国部队——也许甚至比俄国军队有较好的装备和受过较好的训练。基于种种原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其他一些部队仅仅相当于或者不及俄国军队。但是,我得到的总的印象是:虽然俄国人在军队的数量上和在某些武器和装备的质量方面占优势,总的来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不处于劣势。    问:你不担心西方相对的力量可能削减?    答:是的,俄国人肯定不会变得孱弱。他们一直在提高他们部队的质量,而且没有削减他们的部队。不过,我要否认关于西方力量肯定已经减少的说法。过去曾有某些削减,但是近来欧洲的西方军队一直保持在同样的水平上。某些欧洲国家存在着招募新兵以及装备费用增加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如果俄国人不断地使他们的军事装备现代化,而西方——因为财政原因——不可能或者不愿意也这样做,可能会逐步出现不平衡的状况。    问:这样是否会使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国不得不为他们自己的军队花更多的钱呢?    答:他们至少已两次作出关于增加费用的集体决定。两年以前,他们计划总共约花十亿美元,而现在他们已决定再次增加。因此,欧洲国家在努力纠正承担防务负担方面对美国的不平衡状态,尽管某些欧洲国家在政治和社会上存在着困难,而且这种困难有时是很严重的。但是,关于美国承担了欧洲的全部防务任务,而欧洲一点也未承担的说法绝不是真实的。如果你看看欧洲随时可以作战的部队的数量,在大西洋联盟组织内欧洲同美国的经费的对比,那你就会发现,这种不平衡状况不象某些美国人描绘的那样引人注目——虽然纠正这种不平衡状况是可行的和可取的。美国在欧洲的作用“根深蒂固”    问:美国能不能指望西欧完全承担起它自己的防务?    答:这是一个关系到遥远未来的复杂的问题。但是我坚定地认为,欧洲和美国的联合已经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而且是在没有任何条约的情况下开始的(随着美国参加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而开始),因此这种联合在历史上和传统上以及在共同利益方面都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即使欧洲有朝一日能够照料它自己的防务,这种联合也应以某种形式继续下去。甚至到那个时候,美国和欧洲对相互的防务承担的共同责任也应继续保持。    问:美国从欧洲撤军实质上是一个军事问题呢?还是也牵涉到一些政治和心理方面的因素?    答:二者兼而有之。欧洲军队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在没有美国军队帮助的情况下抵御一次攻击的程度,即使是暂时地抵御。因此美国军事威慑力量有必要存在,一旦发生侵略,美国也有必要参加欧洲防务。在战略威慑力量的可靠程度下降的情况下,撤出美军将会减少美国对欧洲防务的保证在政治和心理方面的效力——而这将在政治和心理方面产生不可避免的和有害的后果。    问:你是否认为这将影响关于一个统一的欧洲的概念?或者这只不过是人们谈论和梦想的事情而已?    答:我断然拒绝承认这仅是人们的谈论和梦想。我一向主张实现欧洲的统一,而且始终这样主张。在有限的经济领域内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在在经济和货币领域内可能进一步取得进展,如果计划中的欧洲最高级会议得以举行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着手实现某种政治统一。但是,我们不应忽视或者掩盖巨大的困难。事情发展的速度很慢,我们必须加速其进程。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可以一点一滴地实现欧洲统一——通过把欧洲生活的这个或那个方面统一起来,并希望这将进化为全面统一,那就错了。事情是不会自动发生的。没有实现统一的政治愿望,我们就要冒损害我们已经实现的目前程度的经济统一的风险。    但是,我并不灰心失望。我希望抱乐观态度。英国加入共同市场以及法国重新对欧洲统一感兴趣,这些都是有希望的迹象。

2. 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等地活动后返回莫斯科

【塔斯社莫斯科九月五日电】题: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回到莫斯科    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视察了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一些边疆区和州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后,已于今天回到莫斯科。    【塔斯社塔什干九月五日电】题:各产棉共和国党和经济工作积极分子大会    各产棉共和国的党、苏维埃和经济部门领导人以及农业专家今天在这里举行了大会。参加大会的有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同志,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各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各共和国部长会议主管农业的副主席和农业部长,和采购机关的工作人员等。    大会讨论了有关棉花收摘情况的迫切问题,讨论了党、苏维埃和经济机关在领导棉农和全体农村劳动者争取胜利完成农活和履行向国家交售棉花和其他农产品义务的社会主义竞赛方面的任务。    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长篇讲话,并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在产棉共和国党和经济工作积极分子大会上承担了向国家交售棉花的崇高义务。    党和经济工作积极分子大会之后,勃列日涅夫同志同各共和国的党和苏维埃机关领导人就党和苏维埃工作以及经济建设方面的某些问题进行了座谈。    九月五日,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同志离开塔什干回莫斯科。    【塔斯社阿拉木图九月四日电】题:勃列日涅夫在阿拉木图    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从阿拉木图启程前往乌兹别克首府塔什干。    勃列日涅夫在哈萨克首府阿拉木图同该共和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们举行了会晤,讨论了哈萨克党组织进一步发展该共和国工业、农业以及其他经济和文化部门的活动方面的许多问题。着重注意了收割庄稼的组织工作,如何高效率地利用技术设备的问题以及如何顺利完成该共和国向国家交售谷物和其他农产品的义务。    在这之前,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曾去过西伯利亚。    【塔斯社塔什干九月四日电】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已抵达乌兹别克首府塔什干。勃列日涅夫是从哈萨克首府阿拉木图到这里来的。

第 2 版

1. 美前副国务卿鲍尔的文章:《一九七二年的苏联与西方》

【本刊讯】《大西洋共同体》季刊夏季号刊载美国前副国务卿乔治·鲍尔的文章,题为《一九七二年的苏联与西方》。摘要如下:    在判断克里姆林宫的意图时,有许多不同的见解。对一些极端的论调,我们可不必过分重视。但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却值得认真研究。    一种看法是:苏联在遭到西方的顽强抵抗后,已逐渐放弃了统治欧洲的野心。它由于全神贯注于与中国的斗争,在欧洲最关心的是谋求西翼现有地理和政治边界得到承认。    根据这种理论,西方应设法稳定与苏联、东欧的关系,建立新的安全体制,以代替现有的敌对集团,并最终实现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统一。在此过程中,美国将逐步从欧洲撤出其军事力量,放弃其政治影响。这派人士觉得已无需担忧,在缓和的新情况下,欧洲国家可以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危险的政策基础    我认为这是西方政策的一种危险的基础,它是以主观愿望和不可靠的推论为依据的。在我看来,更为审慎和现实的论断是:苏联领导人想从政治上统治整个欧洲的长远战略目标并没有改变,变化的只是达到这一目标的策略。在经过多年试图挫败西方的政治意志之后,他们感到正面施加压力已无成功的希望,改而采取了最便当的方法,选择了西欧的南翼,向地中海扩张其势力和影响。一旦苏伊士运河重开,他们调遣其拼命建造的大批海军力量,将影响扩大到红海、波斯湾、直至印度洋,从而把他们在各大洋的舰队连结起来,形成一个围绕欧亚大陆整个下腹部的封锁线。从这一地理概念中,人们就可以了解莫斯科最近在政治上支持印度和孟加拉的真实动机,即希望在这些国家取得前进基地。    莫斯科专心对付中国似乎是无可争议的,因而有充分理由认为苏联会力图避免两线面临麻烦。但是,另一种看法也是有道理的:苏联即使不两面受敌,它也会对西方采取温和政策,因为他们有充分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持续施加压力的政策已破产,它只会起促使西方加强抵抗的作用,而“缓和”反会促使西方的力量分崩离析和相互敌对。目前的重要事实是,改变气氛的结果已开始削弱西方抵制苏联影响扩大的意志。    苏联正致力于对实现其战略十分重要的两个目标:第一、极力促使美国力量和影响从欧洲撤走。第二、尽一切可能阻止西欧国家建立共同经济和政治行动的有效机构,并鼓励近视的民族主义行动。围绕欧安会的混乱    苏联充分利用了欧洲对“正常化”的渴望,提出召开欧安会,利用一种虚幻的“缓和”分化西欧。我可以肯定,美国政府清楚地看到了欧安会可能带来的危害,但是,对于一些欧洲国家一心要开会的狂热愿望采取坚决反对的立场是笨拙的,美国的否决会深深触怒许多欧洲人。同时,西方对欧安会的组织及议程问题一直未充分交换意见,盟国在一系列问题上仍存有分歧,加之整个问题与欧洲国家的内政纠缠在一起,从而使问题更为复杂。    我觉得没有任何事情比一次不成熟的会议更具灾难性了,它只会进一步鼓励在西欧政治体系中已很明显的离心力量,并引起一种安逸感,令人觉得冷战确已结束,不再需要用军事力量保证西方安全,东西方问题都可以在互相谅解的气氛中得到解决。不幸的是,欧、美是互相影响的,美国对其承担的世界范围的责任也已不完全明确坚定。西方盟国的状况    对于西方盟国的状况,我也不想耸人听闻。今天,有一些令人鼓舞的迹象:欧洲已开始认识到二十世纪的需要,并正聚集在一起。近五十年来,没有任何事情比英国议会决定遵守共同市场罗马条约更重要了。一旦英国完成参加手续并在欧洲起作用,英国在政治运用方面的真正天才将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体制的逐步形成,这将使欧洲的发言不再夹杂着噪音,并摆脱目前已过时的结构的束缚,发挥不限于一个地区的作用。    现时的欧洲,是分裂与团结两种力量在与时间赛跑。一方面是东方政策在吸引某些国家,另一方面是西方政策和行动趋向一致的吸引力。我怀疑两者将能轻易地妥协。我用很长篇幅阐述了这一背景,因为我认为,当美国的注意力转向世界其它部分时,我们不应减少对欧洲的兴趣。欧洲毕竟是历史上两次最大战争的策源地,它仍将是世界均势的中心。我一刻也不怀疑,世界和平的主要危险仍在于以莫斯科和华盛顿为首都的两大集团之间的斗争。因此,美国应继续积极指导和支持西方盟国,并坚决避免采取撤出、或大量削减驻欧力量的轻率行动。    最后,最严重的危险何在?我认为,危险不在于欧洲将被军事力量所征服,而在于其政治结构将被削弱到这等地步:与东方妥协的压力使西方维护其自由与独立的能力逐步磨灭。我们不要忘记,一旦苏联成功地诱使美国力量撤出欧洲,同时又挫败了欧洲走向统一的努力,那时,苏联就会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力量,而一群急于谋求妥协的国家即将解体。

2. 印度外交秘书考尔抵苏活动

【塔斯社莫斯科九月五日电】此间宣布,根据前已达成的协议,苏联外交部和印度外交部的代表将于九月五日至十日在莫斯科就相互关心的问题举行例行的协商会晤。印度外交部外事秘书特·纳·考尔今天抵达莫斯科,前来参加协商。    【本刊讯】《印度教徒报》九月一日刊登一则消息,题目是《印度代表团将访问苏联以研究亚洲局势》,摘要如下:    外交秘书考尔下周将去莫斯科同苏联政府就当前亚洲的情况举行会谈,其中当然包括对签订西姆拉协定之后印度次大陆的局势的研究。在莫斯科的会谈结束后,考尔将取道乌兰巴托前往东京,在田中访问北京的前夕同日本政府举行类似的会谈。    中国插手次大陆的事态发展肯定对印度是件重要的事。印度正从亚洲正在改变中的力量均势的这一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危险。印度一方面同苏联保持着特殊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渴望同象日本这样一个将来在亚洲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国家发展较为密切的关系。    毫无疑问,印苏条约已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保证:万一中国再次威胁印度,印度始终可以指望苏联给予援助。但是,对苏联的这种过分的依赖还不足以对付北京目前竭力加紧对它施加的那种政治压力。因此,现在正力图使印度在搞对外关系时具有在目前情况下尽可能达到的较大灵活性。当拉赫曼由日内瓦回达卡途中经过印度时,英迪拉·甘地将同他会谈,把这些新的事态发展告诉他,并制定出一种以坚定的决心和沉着的信心挫败中国的分裂手法的共同战略。    中国对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行使否决权,乔冠华在印巴正在德里举行官员级会谈的时候突然去伊斯兰堡,这些就无可争辩地证明了北京决意要使次大陆的紧张局势继续下去。同样,中国再次指责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不仅威胁巴基斯坦而且威胁中国一事,也是阻挠西姆拉协定的贯彻的一种口实。    布托在伊斯兰堡为前去访问的中国副外长举行的宴会上宣称:“如果任何国家以为它同巴基斯坦的关系能够以巴基斯坦同中国的友谊作为代价,那么,巴基斯坦愿意断绝同那个国家的关系。”这种再次保证巴基斯坦忠于中国的做法本来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印度所反对的并不是他同北京的友谊,而是中国公然以阻碍在次大陆确立和平和稳定为目标而继续介入印巴事务的做法。印度必须尽一切可能挫败中国的这些阴谋,以保障自己的利益。

第 3 版

1. 印报报道:《在承认之前萨马德也愿意会谈》

【本刊讯】《印度快报》九月四日以《在承认之前萨马德也愿意会谈》为题报道:    孟加拉国外交部长萨马德今天表明,只要巴基斯坦“明确它的领土”,他的政府在即使未得到承认的情况下也愿意同巴基斯坦人会谈。人们认为,萨马德最近在日内瓦会见了穆吉布·拉赫曼之后向巴基斯坦表示愿意作出这一让步是意义重大的。今天,人们认为,印度和孟加拉国的代表已就次大陆最新事态发展交换了意见。    萨马德出访回国途中于今天黎明时分在新德里停留,这就提供了交换意见的机会。他会晤了外交秘书考尔,据信考尔把同巴基斯坦代表会谈的最后结果通知了他。对于孟加拉国来说,这些必定是很有兴趣的东西,因为据认为巴基斯坦就承认孟加拉国问题作出了些表示。    【本刊讯】英《每日电讯报》九月六日刊登彼得·吉尔从新德里发回的报道,标题是《拉赫曼可能放宽同巴基斯坦举行会谈的条件》,摘要如下:    据在新德里的孟加拉国的人士说,孟加拉国领导人可能准备修改他们对巴基斯坦承认他们的独立这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的立场。    孟加拉国外长萨马德只是谈到巴基斯坦必须“确立其领土的界限”。    新德里的某些观察家认为,孟加拉国之所以采取这种新态度是由于拉赫曼上个月在伦敦同英国外交部的官员举行了会谈。外交大臣道格拉斯—霍姆本人曾劝说次大陆的三位领导人对继续存在的僵局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

2. 布托表示准备同拉赫曼对话全面讨论未来关系

【印报托新德里九月二日电】巴基斯坦总统布托说,为了巴基斯坦的国家利益,“同时也为了穆斯林孟加拉的利益”。他的政府已经冷静地“分析了承认(孟加拉国)的利弊”。    然而,布托最近在接见瑞士电视记者时又说,这个问题使得人们感情用事。但是尽管出现了这种感情用事的情绪,“我们还必须不仅考虑今天,而且还要考虑今后将会发生的事”。    他说:“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正在使我们自己作好准备,前去会见穆吉布·拉赫曼,同他对话,全面地讨论我们将来的关系。    “而在这种讨论之后,我们就能够采取下一个合乎逻辑的步骤。”    但是,据布托说,穆吉布·拉赫曼采取了一种消极的态度,而“这种消极的态度无助于事态顺利发展”。    他说,他担心,由于穆吉布·拉赫曼的这种“消极态度”,可能会产生某种挫折和花费不必要的时间。    布托说:“我们希望,甚至在现在,他(谢赫·穆吉布)能认识到,我们两人之间必须,而且迫切需要进行讨论,以便我们能够解决我们的悬而未决的问题。”    【路透社伊斯兰堡九月五日电】外交部一位发言人今天在这里说,巴基斯坦准备不带任何先决条件地会晤孟加拉国领导人。    这位发言人是在评论新德里昨天的一则消息时这么说的。该消息援引孟加拉国外长阿卜杜勒·萨马德的话说:“我们准备到巴基斯坦去同巴基斯坦会谈,如果他们阐明自己的态度的话。”    这位部长没有重申达卡政府以前坚持的必须首先给予外交承认的主张。    巴基斯坦发言人今天说,政府在用心分析这一谈话是什么意思,并等待得到别的消息。    他还说:“我们还没有看到肯定的态度。但是,如果这一谈话属实的话,那我们准备不带任何先决条件地同他们会晤。”    这里的观察家们认为,孟加拉国外长昨天的讲话表明达卡对于同伊斯兰堡的关系的态度有了重大改变。

3. 萨马德说预计穆·拉赫曼十三日返回达卡

【印报托加尔各答九月五日电】孟加拉国外长阿卜杜勒·萨马德昨天说,可以在“自主平等、民族尊严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考虑穆吉布·拉赫曼和布托总统举行会晤。    他在(访问伊拉克、叙利亚和阿联后)返回达卡途中在机场上对新闻记者们谈话时说:可是,在举行任何级的会谈前,先承认孟加拉国是“首要条件”。    萨马德说,穆吉布·拉赫曼在日内瓦进展良好,预计在九月十三日返回达卡。

4. 西德宣布被“黑九月”成员扣留的以色列人全部被杀

【美联社慕尼黑九月五日电】一位西德政府人士星期三清早说,被阿拉伯突击队的一个小队扣留的所有九名以色列人质全被杀死了。    这位政府人士还说,在西德的一个空军基地发生了同警察的枪战后,阿拉伯人中有四名被打死、三名被逮捕,一名下落不明。一名警察被打死。    这位发言人说,没有被警察的第一排子弹击中的那些恐怖主义者,把枪口转向把他们和那些人质从奥林匹克村载到菲斯滕菲尔德布鲁克空军基地的直升飞机。    巴伐利亚州内政部长默尔克证实了这个消息。    默尔克说,这些人质曾同意同这些阿拉伯人一起飞往开罗,但是德国的谈判代表担心,“这可能是肯定对他们宣判死刑。因此,我们必须试一试,设法使人质获得自由”。    默尔克说,向这些阿拉伯人开枪是有困难的,因为他们迫使直升飞机的驾驶员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的领袖能够检查他们要乘坐前往开罗的一架停在旁边的波音727式喷气客机。    他说:“还有许多阴影使人难以先开枪。在开始射击后,这些恐怖分子开始象他们威胁过的那样向人质开枪。”    默尔克说,有一个阿拉伯人在一架直升飞机里边或在飞机附近的地方用手榴弹自杀,这架直升飞机起火。    其他游击队向救火车开枪,使救火车不能接近直升飞机救火和救出被扣留的人质。    【路透社慕尼黑九月五日电】阿拉伯游击队员在直升飞机把他们以及他们的以色列人质运到了慕尼黑郊外的一个军用机场之后开火了。    奥运会新闻主任汉斯    ·克莱因在三架直升飞机把这些游击队员以及他们的人质运出奥林匹克村之后不久,宣布了发生枪战的消息。    【合众国际社慕尼黑九月六日电】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宣布,今天是奥运会为哀悼昨天被杀害的十一名以色列队员的“哀悼日”,但他还宣布,运动会将于明天恢复举行。    布伦戴奇在有八万多人参加的追悼会上说,奥运会将恢复举行,“所有项目比原定日期推迟一天”。这就意味着运动会将于十一日闭幕。    【法新社慕尼黑九月六日电】在慕尼黑的能容纳八万人的体育场举行了奥运会历史上最悲哀和最凄惨的集会——为被敢死队打死的十一个以色列人举行追悼会。    一百二十二个参加国的国旗在运动场上的旗杆的半腰处在微风中飘动。    以色列代表团的剩下的成员在代表团当中就座时,有保安警察围着。

5. 英报报道:《“黑九月”同德国的联系》

【法新社贝鲁特九月五日电】题:“黑九月”组织    负责袭击参加慕尼黑奥运会以色列队的、完全秘密的“黑九月”组织,可能只有一百来个成员。    贝鲁特普遍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巴勒斯坦抵抗组织“法塔赫”的“强硬分子们”干的,但是这还未得到证实。    取名“黑九月”是为了纪念一九七○年九月事件,那时候约旦军队向正在约旦的敢死队发动了一次十天的战斗。“黑九月”第一个行动是于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在开罗谋杀约旦首相瓦斯菲·塔勒,因为他被巴勒斯坦抵抗组织认为是一九七○年九月事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九月六日发表保罗·马丁五日从贝鲁特发出的一篇报道,题目是《“黑九月”同德国的联系》,摘要如下:根据今年早些时候的安排,法塔赫的秘密组织——“黑九月”组织同德国的革命地下运动建立了联系。德国的恐怖组织巴德尔—迈因霍夫集团的领导人之一安德烈亚斯·巴德尔今年二月秘密访问了贝鲁特,这两个组织达成了合作协议。    “黑九月”组织有世界范围的组织网。早在三年前“黑九月”组织就同德国地下组织有了联系。    几个月以前,在(巴德尔—迈因霍夫)集团进行了一次恐怖活动后,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都在一次大规模搜捕中被捕。据了解,游击队,特别是“黑九月”和人民阵线同巴德尔—迈因霍夫组织内遗留下来的小组织和其他地下组织保持着接触。    同德国革命者的协议的性质不详。不过,今年早些时候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在西德的利益进行的若干次袭击,据说是在德国的恐怖分子协助下进行的。“黑九月”组织在取得武器和炸药方面还得到了德国恐怖分子的帮助。    关于这个组织的成员,人们所知道的是,它的人比较少,也许是不超过一百人,而且是经过挑选的。据认为,在各国首都(包括伦敦)活动的该组织成员都是长期以来同法塔赫有联系的活跃分子,是从学生、熟练工人和住在海外的专门人员中选拔出来的。

6. 马利克说印尼愿在巴孟间进行翰旋

【路透社达卡九月五日电】印度尼西亚外长马利克今天下午从曼谷到达这里对孟加拉国进行四天正式访问。    马利克说,印度尼西亚愿意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之间进行斡旋,以帮助解决它们的问题,但是他没有带来巴基斯坦方面提出的任何具体建议。    这位印尼外长又说,他认为,达卡所持的在没有得到承认之前不想同巴基斯坦进行会谈的立场是一种合乎情理的立场。    当记者问到关于中国否决了孟加拉国进入联合国一事时,马利克说,他将同孟加拉国外长讨论改变这种局面的途径。

7. 美苏英法和联合国对袭击奥林匹克村事件的反应

【美联社加利福尼亚州圣克利门蒂九月五日电】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今天通过在西部白宫的一位发言人对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杀害两名以色列人一事表示,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暴行”。    总统新闻秘书齐格勒说,尼克松很早就起来,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美联社华盛顿九月五日电】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今天对阿拉伯恐怖分子在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对以色列运动员发动的无情和残暴的袭击一事表示深为遗憾和震惊”。    这位美国官员说,美国“热切希望”不再出现任何破坏这次比赛的暴力行动。    【塔斯社慕尼黑九月五日电】有一批人袭击了奥林匹克村以色列体育代表团成员居住的大楼。这里获悉,苏联代表团的发言人已就这一事件向奥林匹克委员会表示遗憾,并对人员的伤亡表示慰问。    【美联社伦敦九月五日电】英国外交部今天说,阿拉伯游击队对在慕尼黑的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以色列代表团进行的袭击,是一次“恐怖行动”。    目前在西德观看运动会的希思首相对他所称的一次疯狂的袭击也表示震惊。    一位发言人在每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开始时对记者说:“我们外交部对这种恐怖行动表示遗憾。”    【法新社巴黎九月五日电】法国总理皮埃尔·梅斯梅尔九月五日以法国政府名义对慕尼黑谋杀事件发表声明如下:    “法国对慕尼黑谋杀案件,如同对所有侵犯人权事件一样,表示愤慨。它特别反对利用象‘奥林匹克和平’这样的一种‘体育活动’来达到罪恶目的”。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九月五日电】联合国外交官们对于这次袭击的消息普遍感到震惊。瓦尔德海姆说,当他听到“在慕尼黑奥林匹克村采取危害以色列运动员的这种懦夫的行动”时,他“深感遗憾”。

8.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否认同“黑九月”有关系

【美联社贝鲁特九月五日电】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否认它和“黑九月”有任何关系。    据黎巴嫩的国家通讯社报道,这个否认是在回答黎巴嫩应西德政府的要求提出的询问时作出的。

第 4 版

1. 日《世界周报》报道:美苏对日中关系发展的反应

【本刊讯】日本《世界周报》八月十五日一期在《走向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动向和主要的有关国家》标题下,刊登了分别由该杂志社驻华盛顿和莫斯科分社社长写的报道。摘要如下:美国:不会打乱美国的外交日程吗?    日本可能早晚要同中国改善关系——这一看法早就存在于美国政府内部。因此,田中内阁的新中国政策,并没有使美国政府感到特别震惊。    勿宁说美国方面认为田中内阁努力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是理所当然的。    美国的对华政策在去年七月十五日发表尼克松决定访华的公报以来,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也不得不转变方向。就是说,今日的田中内阁的对华政策,其起因乃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可以认为,美国政府早就预见到了日本今天的行动。    因此,美国政府认为日中的行动是理所当然的,不妨说对此是欢迎的。    但是,美国政府对日中关系改善的动向是不是毫不担心呢?似乎在一些问题上是担心的。第一是同台湾的关系。一面要遵守条约义务,一面又想谋求缓慢地改善关系。美国政府担心日本是否将打乱这一速度。一旦出现日本急于希望实现同中国的关系正常化而下决心清算同台湾的关系这样的事态,那么就会超过美国的速度。美国认为有必要就此同日本方面调整意见,在八月三十一日和九月一日于夏威夷召开日美首脑会谈,无非是要就这一点摸一摸田中首相内心的想法。    如果日本的速度太快,美国为什么感到难办呢?据说明,这是因为将给南越、柬埔寨、老挝和泰国等带来很大的冲击。美国早晚要从越南撤军。那时,这些国家就有必要同中国改善关系。但是,关于改善关系的速度,美国有一定的时间表,美国方面的设想是根据这个时间表在这个地区逐渐地形成新秩序。在那种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希望因日本的行动而打乱形成这一新秩序的速度。另外,如果日本迫不及待地承认中国,那么可以预料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当然会追随之。这又会造成打乱美国的时间表的结果。    第二,美国政府内部有很多人有这样一种情绪,即从目前在日本出现的改善日中关系的热潮来判断,担心这种气氛会迅速高涨,并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去年曾经受到两次“尼克松冲击”的日本人有一种憎恨独一无二的盟国美国的“坏作风”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白宫老早就预料到如果中国热逐渐高涨的话,日本将脱离美国,接近中国。这在日本也是众所周知的。美国国务院人士对这一点也放心不下,一直在进行着周密的分析。美国方面担心,日中亲善会引起反美情绪。进而提出废除连结日本和美国的纽带日美安全条约的主张。    第三,担心由于日本面临着要解决同中国和苏联两个大国的问题,调整平衡关系是否可能呢?美国政府有一部分人担心,如果日本“过度”地谋求同中国接近,苏联将会感到孤立,这个地区可能会产生新的紧张感。如上所述,日苏关系的接近,使得中国不得不采取新的对日政策——这是美国政府的看法。但相反,如果日中接近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苏联是不会漠然视之的。    美国政府在过去一年里,一直在设法改变对华和对苏政策。这恐怕是美国外交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但在这一转变中有着一定的速度和形式。日本的对华和对苏政策也有这个看不见的框框,日本如果越出那个框框,就要被迫调整日美关系。苏联:对中国热的高涨感到不安    关于日中两国正在加紧努力实现邦交正常化,第三国苏联当然是不能提出异议的。这和对中国加入联合国和美中间的接近,姑且不谈苏联内心如何,但表面上不得不表示赞成是一样的。    通过日中邦交正常化,或者是在发展到那一步的过程中,如果发生苏联的利益受到损害,例如,日苏和平条约谈判的圆满进展受到挫折,或者扩大日苏贸易和关于开发西伯利亚的日苏合作被泼了冷水的情况,苏联将会针锋相对地谴责日中两国。    尽管苏联表面上不反对日中两国的接近,但苏联肯定是讨厌新内阁成立以来急剧上升的日中接近的热潮的,内心十分焦急不安。    我们为改善对日关系作了扎实的努力。    今年一月,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访问了日本,约定了两国首脑要进行互访。当时,我们估计日本首相会访苏。尽管如此,田中首相为什么打算抛开苏联先访问北京呢?我们希望通过和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中国反对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企图促使苏联与欧洲对立,并且,无论是在中东,在南亚,还是在东欧,难道不是到处在散布战争的火种吗?既然这样,为什么日本竟愿意接近这样的反对和平的势力呢?    上述想法大概是苏联当局的真实的感情吧!    据说,最近,日本驻莫斯科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一碰到苏联外交部人士和党务人员,就常听到“孤掌难鸣”这样的说法,仿佛是说,苏联方面如此对日本伸出友好的双手,为什么日本对此不做出反应呢?    关于日中复交三原则苏联也处在不能插嘴的地位。既然苏联本身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那么,日本承认这一点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从最近的中苏关系来看,以及从中国在国际政治和外交方面都对抗苏联,在各方面都成了苏联眼中钉这种形势来看,日本顺从地同意中国的主张,以对中国唯命是从的形式实现日中复交,这对苏联来说,毕竟是令人气愤的。如果日本的外交姿态,象过去向美国一边倒那样,今后向中国一边倒,对外带上对华屈辱的色彩,那么目前在中国存在的反苏情绪必然会传染给日本——苏联做这样的想象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且事实上,在日中复交过程中,中国首脑的反苏言行给日本领导人带来影响也是十分可能的。    尼克松访华以来,中国在国际政治方面的影响,超出了苏联的预料。苏联目前正设法通过召集全欧安全会议以稳定欧洲的现状。但是它在那里的对手美国的基辛格、西德的前外长施罗德和法国的舒曼外长等人已去北京参拜,而英国的外交大臣霍姆也将于秋天访华。而且每一起访问都从北京传来为苏联所不喜欢的消息。苏联的宣传机器没有对这些西方首脑在北京的言行加以谴责,但对于周恩来总理等北京领导人向那些来访的首脑做工作的言行却逐一地进行了激烈的批评。总而言之,苏联不能直接地干涉第三国同中国接近,但它必将尽最大努力牵制第三国,极力说明“中国并不是象大家都竞相接近那样的一个好的国家”。因此,此间的外交人士也难于判断苏联的这种焦急不安将会对缔结对日和约谈判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苏联当局人士再三强调说:“和平条约谈判应当尽快地、在尽可能高的一级进行。那样就一定能够找到双方都能满意的解决办法。”由此看来,苏联对于日本要求归还北方领土,肯定是有了一定程度的腹稿,苏联很想找到一个缔结日苏和平条约的线索,以便不使日中复交赶到前面去。但是苏联面临的敌人中国再三地支持日本对归还领土的要求,而且苏联同中国之间也存在着尚未解决的领土问题。因此从苏联来说,恐怕不能轻易地接受日本对归还四岛的要求。此间外交人士的一般看法认为,如果日中复交急剧进展,日本靠近中国的态度明确了,那么苏联的对日态度可能反而会强硬起来。可以认为,苏联在密切注意日本的对华接近的情况,十分警惕日中间产生反苏共鸣,为了应付这种形势的演变,将对日本采取软硬两手交替使用的外交手段。

2. 日本驻台湾“大使”向田中汇报

【共同社东京九月五日电】首相官邸消息    内阁会议后,驻国府大使宇山向田中首相作形势汇报。由于日台关系正处在微妙的时刻,所以超过了预定时间,共谈了四十分钟。该大使就自民党副总裁椎名特使的问题,无可奈何地说,“还没收到(台湾政府的)任何答复……”。    【合众国际社台北九月四日电】可靠人士今天说,国民党中国政府将“勉强”接待田中首相打算派到台北来解释日本新对华政策的特使。他们说,还可以预料已指定的特使前外相椎名将会受到国民党中国政府给予任何特使的最冷淡的接待之一。

3. 日报报道:《产业界冷静地对待同台湾的关系》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九月一日刊登了一条消息,题目是《产业界冷静地对待同台湾的关系——电机业界想维持现状,贸易业界想逐步缩小》,摘要如下:    三菱商事和三井物产等公司为了恢复日中贸易而都表明接受周四条件,因此,这些公司将一齐参加今年的秋季的广州交易会。在这样一种倾向中国的现象中,关于台湾问题的处理,一般的意见是,“对台湾的投资和贷款不能超过现状再增加了。另外,对债权也正在朝缩小的方向进行研究”(某大公司首脑语)。    如何处理进出口是今后的问题的焦点。公司人士认为:“根据周四条件,虽然禁止对台湾进行投资和贷款,但不禁止一般的通商交易。因此,采取维持现状的方式继续进行不引人注目的交易,可能不成问题。”    另外,关于国府人士的强硬态度问题,他认为,“日台之间的经济关系密切,即使从台湾的经济素质来看,也不能单方面地切断”。    但是,估计日台之间的贸易会越来越少。不过,他认为即使是在那种情况下,“因为台湾的商品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即使向我国的出口渠道缩小了,但还可以向欧美、加拿大等寻求销路”。总之,逐步地缩小同台湾的关系是公司的基本态度。    在产业界中,最积极地向台湾扩展的是电机业界。而电机业界对最近台湾表明的对日强硬姿态也采取比较冷静的态度。关于台湾问题的处理,很多厂商都在等待田中首相访华和日中邦交正常化,在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之前,都想维持现状,这似乎是主调。    纤维业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基本上没有对台湾进行新的投资。关于台湾问题,各公司都避免正式表态,处于默不作声的状态。纤维业界的某首脑说:“一家私营公司对台湾同中国或台湾同日本这种政府间的问题不应插嘴。”

4. 《大平就日中正常化强调不损害和韩国关系》

【共同社东京九月四日电】第六届日韩部长级定期会议,五日上午十时起将在汉城的朝鲜饭店开始为期两天的议程。日本方面有大平外相、中曾根通产相等人,韩国方面有金副总理兼经济计划院长官、金外务部长官等人,两国各有六位部长参加。    【共同社东京九月五日电】题:大平外相就“日中邦交正常化”强调不损害和韩国的关系    特派记者石风吕汉城五日电:大平外相五日上午九时半在日韩定期部长会议开会前,在下榻的朝鲜饭店就四日和韩国总统朴正熙、五日早晨和金钟泌总理的会谈举行了记者招待会。    大平外相在谈话中讲了三点:一、日本正在推进和中国的邦交正常化,可是绝对没有考虑要因此而做损害和韩国的关系这样的事情。二、我说明,对于北朝鲜,想在文化、艺术、体育、经济等领域谨慎地进行接触;朴总统对此表示理解。三、朴总统强调了新村运动的重要性;对此我说,日本也要进行充分的合作。    此外,大平外相在和朴总统的会谈时说明日美两国在日前举行的首脑会谈中高度评价了七月四日发表的南北朝鲜联合声明;朴总统则说,这是一条漫长而又危险的道路,可是要谨慎地走下去。    【共同社东京九月五日电】驻汉城特派记者石风吕四日电:大平外相四日下午四时同植木藏相等五名阁员一起拜访韩国总统朴正熙后,特地单独同朴总统进行了会谈。这次会谈从下午五时进行到六时半,大大超过了预定的时间。在这次会谈中,首先由大平外相说明了日美两国首脑在夏威夷会谈中会谈的有关朝鲜半岛的问题。由于会谈是没有翻译在场的仅仅两人间进行的,因此,详细情况不清楚。据认为,会谈自然就南北朝鲜红十字会会谈对亚洲形势产生的影响,还有就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朝鲜半岛的安全保障问题、可以预料到的在今年秋天联合国大会上将讨论的朝鲜问题以及日中接近和日韩关系等问题,推心置腹地交换了意见。    【共同社东京九月六日电】题:日韩部长级会议闭幕,在五百二十四亿日元贷款问题上达成协议    特派记者石风吕汉城六日电:于汉城的朝鲜饭店举行的第六届日韩定期部长级会议,在自上午十一时起举行的全体会议上通过了本年度对韩国经济援助款项为日元贷款五百二十四亿日元(约合一亿七千万美元)的联合公报后结束了为期两天的会议日程。这次会议是以亚洲紧张局势缓和这一新形势为背景的,对田中政权来说也是第一次日韩谈判,不过,会议本身象往年一样,出现了在韩国方面争取援助的攻势之下,日本方面拒不退让的情况。    联合公报明确记载了日本援助新村事业为二百四十六亿日元,为改善国际收支而进行的紧急援助一百五十四忆日元,扩充通信设备计划为六十二亿日元,扶植出口产业计划为六十二亿日元,共为五百二十四亿日元。    可以说,在这次会议中,日本方面答应了大量援助一事,是取代了迄今为止一直主要是由美国承担的对韩援助,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日韩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