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08-07

第 1 版

1. 美报评述我发表“塔山雄团”党委关于发扬革命传统的文章《北京宣布军队与林彪的罪恶无关》

【本刊讯】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四日刊登了该报香港分社记者爱德华·K·吴从香港发出的一篇报道,标题是《北京宣布军队与林彪的罪恶无关》,全文如下:    最近证实前国防部长林彪已死以后,北京领导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它对军队的态度,以及反过来军队对现在的领导的看法。    这取决于人民解放军的光辉是否会因它自己的受到高度赞扬的首长图谋推翻和刺杀毛泽东主席未遂而被沾污。    现在在《人民日报》为纪念建军节而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塔山英雄团”党委写的《遵守革命纪律,发扬革命作风》一文,见《人民日报》八月一日第四版——本刊注)中看到了答案。这篇文章传告了这个信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其他骗子——现在这是林元帅和他的追随者的标准代词——都腐蚀不了军队的本质。    由新华社昨天播发的这篇文章,是一度由林元帅直接指挥的一支部队写的。这支部队由于在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的内战中成功地阻击了十一个师的国民党援军而获得“塔山英雄团”称号。    选择这支部队写文章的做法和这篇文章的意义都是意味深长的。    这篇文章说,在一九四八年秋天决定性的辽西战役的时候,这个团(属林元帅的东北人民解放军,后改称第四野战军)保持了这支军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传统。    这篇文章说,在这个战役进行的过程中,这个团的战士一个苹果也没有吃,尽管他们所在的地区出产苹果。这篇文章说,“对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哪怕是一个苹果,我们也只有保护的责任,没有侵犯的权利。”    最近有文章援引毛主席的话说,他对这个关于苹果的消息很感动。    这件事看来微小,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支军队的严格纪律,最近几年来一直强调这一点。    在这篇文章中,从头到尾没有林彪的名字——而他的名字一度是这个团的同义语。    然而,据这篇文章说,不管是有没有他,这个团都继续保持了这支军队的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的传统,在去年冬天训练的时候,这支部队象一九四八年一样,得到了人民的同样温暖和支持。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确告全军,他们对于前国防部长的垮台是没有什么要担心的,只要他们保持毛主席所阐明的、并由“塔山英雄团”所表现的无私的传统。    这个信息特别是向早就同林元帅有联系的前第四野战军的其他部队单位传送的。

2. 共同社报道《竹人再次向首相汇报,(中国方面)回答了所有问题》

【共同社东京八月五日电】题:竹入先生再次向首相汇报,(中国方面)回答了所有问题    田中首相五日下午二时在东京纪尾井町新大谷饭店邀见公明党的竹入委员长,听取了访华的详细报告,历时一小时半。参加这次恳谈的有该党的政审会长正木、副书记长大久保。    席间,竹入委员长根据记录逐项地汇报了同周恩来总理历时十个小时的会谈经过和周的谈话、竹人的谈话的内容,说明了达到已在前一天向田中首相转达的“结论”的经过。据竹人委员长说,在同周总理的会谈中,包括随着恢复日中邦交而产生的“可以考虑到的一切具体问题”,中国方面对这些问题全部作了答复。虽然没有宣布任何内容,但竹人委员长认为,“无论是对我们,还是对政府和自民党来说,都没有任何难于接受的东西”,并用了“中国方面已经做好准备”的措词。    因此,竹人委员长说:“我认为政府在田中首相访华前不需要向中国派遣特使或代表团。”据他说,在今天的恳谈中,具体地向田中首相提出了访华日期的建议。他没有说明田中首相对这个建议的反应,但据说周总理讲“也可以不拘泥于国庆节”,表明了田中访华跨国庆节也没有关系的态度。关于田中访华的时间问题,竹人委员长说“我认为一周左右足够”,一再断言,只要首相和外相访华,那时就一定会实现日中邦交的正常化。    另外,下周初,竹人委员长还打算与大平外相进行恳谈,进一步说明包括细节在内的访华结果。    【共同社东京八月五日电】题:两次举行田中—竹入会谈    田中首相和公明党委员长竹入将从五日下午二时在东京新大谷饭店举行会谈。据说突然决定举行这次会谈是根据田中首相的意向安排的。    【合众国际社东京八月五日电】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今天说,日本不必放弃同美国的友好关系就能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竹入今天同田中角荣首相会晤了一小时余。竹入是八月三日从北京回来的。他在北京逗留五天期间同周恩来总理共会谈了十个小时。    竹入在见首相之前对记者说:“尼克松总统的北京之行并没有成为中国、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中的消极因素。    “同样,日本同中国关系正常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他还说,日中关系正常化“对于我国同美国的关系不会有坏影响”。

3. 日报报道《苏联可能加强对日攻势》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八月五日刊登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可能加强对日攻势,苏驻日大使取消假期提前返任》。摘要如下:    据外务省人士四日透露,因暑假临时回国休假的苏联驻日大使特罗扬诺夫斯基,把假期大大地缩短,提前在本月十日回东京返任。    苏联驻日大使取消休假是没有前例的。很多人认为,迅速展开的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动向,使苏联方面受到了强烈的刺激。特罗扬诺夫斯基大使一旦归任,将要求在下周内会见大平外相。看来是要围绕日中正常化的动向,开始进行大力的收集情报的工作,同时,苏联方面可能要采取相当大胆的对日外交攻势,即:一、提前举行日苏和约谈判;二、邀请日本方面的大阁僚访苏。    据外务省透露,苏驻日大使特罗扬诺夫斯基是七月中旬为休假临时回国的,原来预定在九月上旬归任。    苏联方面也十分清楚,即使现在把楔子打进日中关系里,也不能改变日中关系正常化将先于日苏和约谈判这一估计。苏联新外交攻势,很可能是停留在牵制日中关系这一程度上。

4. 日本调查秋明油田状况告一段落

【法新社东京八月三日电】苏日经济委员会派往西伯利亚西部的二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秋明石油蕴藏区进行调查的日本调查团二日报告说,秋明油田十分有希望。    这个调查将导致苏联和日本政府之间就秋明油田的开发计划举行谈判。    【共同社东京八月二日电】在关于签订俄日和约的会谈中,将把归还俄国人占领的日本北方岛屿的问题同日本(与俄国)合作开发西西伯利亚的秋明油田问题分开处理。    这是总理府总务长官本名武说的,他今天说,他已经就这一点和外务相大平取得了一致意见。

5. 普林格尔报道:驻北京外交官认为:日中邦交正常化速度比预料的快得多

【路透社北京八月五日电】(詹姆斯·普林格尔)在这里的外交官认为,日本和中国向恢复正常关系前进的速度,比一个月前双方中任何哪一方所预计的都要快得多。    这是这些外交官就日本外相大平最近关于这个问题的谈话发表的评论。太平外相本星期说,日本在同北京建立正常关系以后就不能再同台湾蒋介石政府保持外交关系了。    中国对恢复正常关系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要日本承认北京政府为中国和台湾的唯一政府。    大平本星期在东京说,日本政府将逐步为关系正常化采取具体措施。驻这里的外交官今天说,中国对这种决定大概是热烈欢迎的。    大平外相是在自民党为在对华关系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而成立的协议会会议上说这些话的。    在关于这次会议的消息传到这里后,北京至今尚无反应,但是,外交官认为两国走向关系正常化的速度超过它们中无论哪一国在一个月前田中任首相的时候的预料。

6. 外电报道:艾尼说也门无意要苏联专家撤走

【法新社亚历山大八月五日电】北也门总理艾尼今天对中东社说,在他的国家没有外国军事基地。    他说,有一批数目有限的苏联专家在北也门,萨那政府无意要求他们撤走。    今天较早时埃及《今日消息》周刊报道说,北也门政府打算要求莫斯科撤走在这个国家的所有苏联顾问。    命令撤走的事已为开罗的消息灵通的也门人士所证实,但却为贝鲁特的也门人士所否认。    【路透社开罗八月五日电】艾尼总理今天在亚历山大同埃及总理西德基会谈,讨论了中东危机问题和双边关系问题。    艾尼现在正在埃及访问。他预定星期三离开开罗前往新德里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    也门新闻部长达赫马什今天在萨那说,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没有苏联基地。    达赫马什说,“有一些专家,他们正在从事正常的工作。”    【美联社开罗八月五日电】北也门大使馆今天否认一家埃及报纸上刊登的下述消息:北也门想要关闭苏联在这个国家的基地并且把俄国顾问遣送回国。    当有人问到这则消息时,大使馆的一位发言人说,“这则消息中毫无真实之处”。他没有详谈。    这项消息是刊登在发行很广的《今日消息》周刊上,这家周刊是援引开罗的阿拉伯消息灵通人士的话报道的。    也门总理艾尼是在访问了莫斯科、北京和北朝鲜之后于星期三(二日)到达开罗的。    【法新社贝鲁特八月五日电】北也门(萨那)驻贝鲁特大使馆今天否认了从开罗传出的这一消息:萨那政府已要求苏联撤走在北也门工作的苏联专家。    大使馆的一位发言人说:“这种消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    【法新社莫斯科八月五日电】这里对埃及报纸所传萨那已要求苏联从北也门撤走军事人员的消息并没有表现出过分的意外。迄今为止,这里没有迹象表明苏联会证实这则消息。    这里的人们注意到,苏联报界迄今为止没有对萨那和华盛顿在七月二日复交一事发表评论。

第 2 版

1. 美《共产主义问题》双月刊文章《莫斯科和南亚》

【本刊讯】美国新闻署出版的《共产主义问题》双月刊七二年五——六月号刊载一篇题为《莫斯科和南亚》的文章,作者是威廉·伯恩斯。文章摘要如下:    对苏联来说,南亚的重要性虽不及欧洲或东亚,但莫斯科出于向全球扩张的野心,将极力谋求在这个地区建立牢固的地位,从而把美、中势力排挤出去。    目前,尽管苏联对它在南亚取得的地位沾沾自喜,但次大陆仍象过去一样,是一个机会和风险交错的地区。苏联有许多机会可以利用,东孟加拉的动荡、整个次大陆要求改变现状的压力等,都可使它进一步从中获得好处,但目前的问题是:在利用这些机会的同时,它也将承担新的义务,背上新的包袱。苏联同民族主义国家打交道的经验使它怀疑,对印度过多地承担义务是否明智,它也绝不会把支持孟加拉国这样沉重的担子独力承受下来。莫斯科现在感到,进一步大规模地增加援助可能是得不偿失。    此外,苏联对这个多事地区的政局没有把握。印度对巴战争胜利后,苏联十分关心次大陆、特别是印度国内的稳定。它注意到这个地区要求发展经济、进行社会改革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对甘地夫人或拉赫曼是否有能力应付这些问题表示怀疑,担心他们一旦不能满足国内要求,右派将作出激烈的反应。动乱的局面还将为毛泽东主义运动提供肥沃的土壤。当前西孟加拉的事态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孟加拉国也潜伏着这个危机,一旦爆发,莫斯科在这个地区的努力必将前功尽弃。    在此情况下,莫斯科今后可能变得谨慎而耐心,力求在次大陆保持稳定,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小心地向前迈步,而不是大步前进。    印度认为苏联的援助有助于它实现支配次大陆、进而取得亚非国家领导权的目标。为了继续得到这种援助,它将尽可能支持苏联的政策,并在不影响其基本利益的前提下,接受苏联的一些要求。但是,印度不想变成苏联的一名小卒,在维持印苏友谊的同时,它将尽力摆脱外部对它内外政策所施加的限制性影响。    印度不指望全面依靠苏联。因为:巴基斯坦的孱弱减少了印度对军援的需要;印度还痛苦地感到,由于同苏订约和印巴战争,它在亚非世界追求的目标受到挫折,去年联大投票时,连老朋友南斯拉夫和埃及都反对它,使它感到十分孤立,现在,它很注意在亚非国家中恢复不结盟的形象;印度和孟加拉国都需要更多的外援。印度的经济情况十分令人不安,工业增长率正在下降,孟加拉国已成为它的大包袱,苏联的援助既不能满足孟加拉国,也不能满足印度的要求。印度目前每年获得的外援总数已从十亿美元下降到不足三亿,而它每年向苏偿还的债款实际上已超过从苏得到的援助。在此情况下,印度只有希望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恢复接触中获得好处。因此,印度今后将会变得灵活起来。    苏联将继续把支持印度以遏制中、美影响当作它南亚政策的基石。在不影响此基本目标的同时,它还将大力发展与南亚其他国家的关系。    苏联将谋求在西巴取得地位。它将继续对巴提供经济援助,同时设法在缓和印巴之间的敌对情绪方面起“调停者”的作用。    对于孟加拉国,苏联将乐于让印度起主要作用,而自己不承担广泛的义务。它将尽力维持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适度的良好关系,同时准备一旦这两个民族目前处于抑制状态的强烈敌对情绪重新爆发时,避免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至于印度,苏联认为,只要它面对敌对的中国和冷淡的美国,就不得不主要依靠苏联。莫斯科正利用这个局面,以有限制、有条件的援助,使之在经济上更紧地向苏联靠拢,政治上采取更为反西方的立场,并力促它帮助安排亚洲安全体系。苏联将在不冒风险的情况下,向印度施加压力,以达到这些目标。但是,目前无法预料苏联能否成功。例如很难想象印度会把海军基地完全交给苏联,它最多允许苏联海军有条件地使用这些基地,因为印度希望的不是苏联而是它自己控制印度洋。还应该指出,苏联想把印度作为对付中国的代理人的企图,最后一定碰壁。南亚国家一向对印度深怀疑虑,因此印度即使在次大陆得以占据支配地位,它也难于扩展其势力。    不管苏联怎样努力,它似乎不能再以军援或别的方式使苏印关系变得更为亲密。印度将尽力按自己的需要推行其外交政策,特别将寻求同中、美改善关系,以抵销苏联的势力。印度对苏联的依赖性也将随之减少。印度还期望印美关系发生变化,它把当前与尼克松政府的冷淡关系只看作是暂时的现象。

2. 德新社报道:《阿勒斯说:大选前同中国建立关系是可能的》

【德新社波恩八月三日电】题:《阿勒斯说:大选前同中国建立关系是可能的》    联邦新闻局国务秘书阿勒斯认为,“在大选前结束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的过程是可能的和有希望的。”阿勒斯在对在八月三日提供给德新社的一次同在埃森出版的《新鲁尔报》记者的谈话中强调,联邦政府对这个问题决不采取拖延的态度,并且无论如何要使这个事情立即动起来。    【德新处波恩八月二日电】政府发言人八月二日对波恩新闻界说,联邦政府“高度细心地”对待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波恩在十分注意地评价有关中国政府态度的一切情报。对联邦政府来说以下原则仍然有效:即它愿意同所有国家建立有助于和平的关系。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同中国政府的代表会谈,这一原则也是适用的。政府发言人说,联邦政府也认为,应该超党派地对待中国问题。    【德意志电讯社波恩八月三日电】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认为,现在是轮到联邦政府向北京作建立外交关系的姿态了。联邦议院基督教社会联盟州小组主席里夏德·施蒂克伦三日在波恩说了上述这番话。

3. 西德《图片报》报道《韦策尔加入基督教民主联盟》

【本刊讯】西德《图片报》七月二十六日刊登了前国务秘书韦策尔答该报记者问。题为《前国务秘书韦策尔加入基督教民主联盟》,副题是《原因:只有联盟党是稳定的》,摘要如下:    两周前退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前国防部国务秘书韦策尔申请加入基督教民主联盟。下面是韦策尔答《图片报》记者问。    问:您为什么这样作呢?    答:我之所以决定走这一步,是因为只有在联盟党内有保证的自由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稳定和进步的政策。    问:批评您的人说,您更换党派做的太快了,您毕竟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近二十七年了?    答:我不是直接退出德国社会民主党而加入基督教民主联盟的,而是给自己留了一个思考的时间。我不愿作感情冲动的决定,而想平心静气地进行思考。为此我用了十四天时间。    问:您在基督教民主联盟内将担任什么职务吗?    答:如果人们要给我一定的任务,我当然要接受。

4. 日报报道:《西德同中国建交的热情》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七月三十一日刊登了一条消息,题目是《西德同中国建交的热情,接着是政府代表团访华》,摘要如下:    西德联邦政府针对着苏联和东德的作法,将慎重而扎实地进行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工作。    西德联邦政府的谢尔外长三十日在奥地利的休养地召见联邦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施罗德,就施罗德历时两周的访华情况听取了报告。会谈后,谢尔外长说,“同中国已经开始接触,这是值得欢迎的。如果朝着建立外交关系更前进一步的话,政府代表就将正式访问中国”。引人注意的是听取施罗德访华报告本身就表示了西德政府对华接近的强烈的热情。    从外长的发言来看,不妨说,西德似乎还不想在紧接着施罗德访华所取得的成果之后在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上立刻采取行动,而是采取慎重的态度。据认为,这不仅仅是由于施罗德是在野党的首脑,而且也还由于是正在担心东方的态度。那是因为(1)有必要在预定于十二月初开始的选举前,使作为东方政策的总括的对东德关系正常化的谈判在对西德有利的情况下得到解决;(2)但是,因为苏联和东德指责施罗德访华是同缓和欧洲紧张局势背道而驰的等。    但是,尽管东方指责,而西德对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本身并不持异议,同时,作为西德也面临明年加入联合国的问题,因而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努力是不能怠慢的。因此似乎可以说,当前的战略是既要注意不刺激东方,又要扎实地打开对华外交和继续进行外交接触。波恩政界认为,如果出现对东德关系正常化的前景,西德就要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5. 法新社报道:苏将从法购买价值六千万美元的谷物

【法新社莫斯科八月四日电】消息灵通人士说,法国在这里签订了一个关于向苏联出口五十万吨小麦以及同样数量大麦的贸易协定。这批谷物将从九月份起在八个月内交付完毕,其价值为三亿法郎(约六千万美元)。    这是法国同苏联第一次作数量这样大的交易,但是法国出口商自今年年初以来已向这个国家出售了九千吨谷物。    这些人士说,俄国人已保证不购买这个协定之外的谷物。这就使法国的谷物市场不会因为法国向苏联出口其他东西而受影响。    该协定是由苏联外贸部副部长米哈伊尔·库兹明同法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经济贸易参赞罗贝尔·当图于昨晚草签的。    新的定货表明苏联对谷物的需要量增加了。苏联的谷物进口从一九七○年的二百二十万吨(包括一百八十万吨小麦)增加到去年的三百五十万吨(包括二百三十万吨小麦)。    【路透社华盛顿八月三日电】(记者:雷金纳德·瓦茨)据这里的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俄国贸易代表们正在纽约订货,以便再从美国购买大量的小麦和饲料。    苏联官员在本周早些时候进行的未预料到的回访仍然是保密的,但是据了解,至少已与纽约的两家大的谷物出口公司进行了讨论。    人们推测,俄国希望在今后几个月再运进五百万吨小麦,玉米和燕麦。    这可能使得苏联在上月签署的三年协议的第一年中购买美国农产品的总数达到一千三百万吨左右。据这里了解情况的观察家估计,自从签署这项条约以来,苏联已经购买了大约七百五十万吨的农产品。

6. 勃列日涅夫同胡萨克在克里米亚会晤

【塔斯社莫斯科八月四日电】题:勃列日涅夫同胡萨克会晤    此间消息,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今天同正在克里米亚休假的捷共中央总书记胡萨克举行了会晤。在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双方详细地讨论了同加深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之间的党和国家关系有关的追切问题。再次重申两党准备在发展双边关系以及在国际舞台上协同行动方面进一步广泛合作。谈话是在观点完全一致、亲切和兄弟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7. 美联社报道:苏向古提供发射火箭的船只

【美联社迈阿密八月四日电】古巴武装部队部部长劳尔·卡斯特罗透露,苏联在今年早些时候向古巴提供了新式的发射火箭的船只。    劳尔·卡斯特罗在哈瓦那电台的一则广播中说,这些船只使古巴的防空火力增加了一倍。    广播引用劳尔·卡斯特罗的话说:“古巴和苏联的密切关系比以往更加强了,而古巴作为美洲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起着重要的作用。”劳尔·卡斯特罗是在哈瓦那一次庆祝九年前建立革命海军的大会上发表讲话的。    【法新社哈瓦那八月三日电】一个由苏联装备的价值一千二百多万美元的古巴陆军坦克修配大工厂已在本首都近郊建成。    苏联驻古巴大使托卢别耶夫参加了落成典礼,他转交了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的一封贺信,信中希望在加强古巴防御能力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成就。

第 3 版

1. 美联社记者瑞安认为:埃利统一是对美苏以的挑战

【美联社纽约八月三日电】(威廉·瑞安)利比亚和埃及总统已宣布打算把他们的国家合并成为一个国家,这显然是为了以采取最终导致石油危机的措施来威胁美国和西方。    所以埃利合并带有立即不顾一切地单独干的味道,这是对以色列、美国、欧洲和俄国的挑战。听一听年青而头脑发热的卡扎菲上校的话吧,他一年以前在一次讲话中说,埃及和利比亚在一次粉碎以色列从而一劳永逸地“解放”巴勒斯坦的圣战中将投入一支有一百万阿拉伯人的军队、一支有一千架飞机的空军和一支有五千辆坦克的装甲部队。    现在,他和萨达特已迈出了打算朝这个方向走的一步。    现在的设想是,这两国的阿拉伯人将以从阿拉伯石油中得到的钱来为最后的战斗进行动员和武装。同时,他们可以切断石油供应,给“帝国主义”敌人造成致命伤。    但是,不管卡扎菲对阿拉伯的团结怎么热情,这种团结始终是影子而不是实在。使埃及和叙利亚联合在一起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在摇摇晃晃地存在三年以后于一九六一年垮台了。使苏丹与埃及和利比亚联合起来的尝试毫无结果。一年以前组成的叙利亚、利比亚和埃及“联邦”遭到了许多人——其中包括俄国支持的叙利亚共产党人——的反对。    萨达特—卡扎菲联合声明反映了萨达特上周发表的讲话的调子,声明指出,阿拉伯世界拥有石油这个强大的武器,“如果有效地成功地加以使用,就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因为阿拉伯石油在世界的消耗量中占百分之六十。”声明说,西方知道这一点,因此想阻挠阿拉伯的团结。但是,埃及和利比亚还必须使阿拉伯半岛的酋长们相信,他们应当不向西方提供石油。利比亚每年的石油收入是二十四亿美元,而人口只有二百五十万,但是阿拉伯的统治者不能喝石油。    也许某一朝一日,阿拉伯的联合行动可能会使西方狼狈不堪。按照发达世界使用石油的速度,除非挖掘新的能源,有朝一日终会枯竭的。但是,这一天看来并不会很快到来,同时,阿拉伯人还必须解决自己的一些难以对付的麻烦。    埃及得到过俄国的两次援助,提供了数十亿卢布的武器。但是,不足以冒进攻以色列的风险。现在,关系在恶化,萨达特已经让苏联军事顾问回国,即使他们的服务可能仍然是需要的。    萨达特和卡扎菲——特别是卡扎菲——是虔诚的穆斯林,他们讨厌无神论的共产主义。他们都怕莫斯科。当共产党人在当时充斥苏联武器和顾问的苏丹企图夺取那个阿拉伯国家时,两位领导人都感到震惊。卡扎菲不得不为营救行动提供大量经费。这些领导人也看到莫斯科清楚地表明,它对建立阿拉伯联合邦的主张或者任何可能使苏联式的“共产主义”进展速度缓慢的事情感到不悦。    萨达特和卡扎菲的地位近来看来都不是很稳的。但是,这两个人仍然有可能实现他们的计划,如果成功了,一年以后,三千五百万埃及人和二百五十万利比亚人将成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拥有利比亚石油资源的经费和埃及的一大堆问题。但是,埃利新合并离开能够发动一场圣战仍然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2. 也门新闻部长表示赞同埃利统一

【中东社萨那八月四日电】新闻部长艾哈迈德    ·达赫马什今天说,利比亚和埃及的合并将是战胜以色列和解放被占领的阿拉伯土地的道路上的第一步。    达赫马什还指出,这个合并将成为大阿拉伯统一的核心,他认为这个合并行动是对以色列敌人的意图和扩张主义的目的的决定性回答。    达赫马什称赞萨达特总统和卡扎菲上校颁布的法令,这些法令规定利比亚人和埃及人享有在这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国就业和拥有财产的权利,他指出这些法令将消除埃及人民和利比亚人民之间的所有人为的障碍。    达赫马什表示希望在这危急的时期采取更多的统一步骤来动员阿拉伯民族的所有潜力。

3. 阿拉伯国家报纸评埃利决定统一

【中东社科威特八月三日电】科威特《舆论报》今天说,由于埃及和利比亚这两个毗邻的阿拉伯国家之间在进行统一,所以它看来是更合乎逻辑、更易于发展和扩大。    报纸又说,如果自然条件允许这样的合并,它将成为泛阿拉伯统一的一个核心。    【法新社科威特八月三日电】此间对即将实现的埃及和利比亚的合并抱谨慎的欢迎态度,但政府发言人已经拒绝发表一切评论,虽然一位接近外交部的人士今天说,这样的主动行动等于在通向整个阿拉伯统一的道路上迈了许多步。    《舆论报》说,合并必须建立在象承托金字塔的地基那样牢固的基础上。    【法新社阿尔及尔八月三日电】埃及和利比亚完全联合的方案迄今没有引起阿尔及利亚官方和半官方的任何反应。    阿尔及利亚报纸和电台今天上午用重要的位置报道了关于埃及总统和利比亚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的决定的消息,但是没有任何评论。    官方人士对此没有发表任何讲话。但是,观察家们提醒说,阿尔及利亚努力同它的邻国摩洛哥和突尼斯实现“大阿拉伯马格里布”,它一贯主张加强阿拉伯世界的统一,并欢迎近东某些国家联合的一切方案,因为这在它看来是走向阿拉伯统一的重要一步。    【法新社安曼八月三日电】约旦的日报星期四在第一版刊登有关埃及和利比亚完全联合的新闻,并把重点放在这项方案将进行的公民投票和负责奠定联合的基础的政治指挥部的建立。    【法新社突尼斯八月三日电】在突尼斯,人们特别关心地注视着托布鲁克和班加西的长时间谈判,但此刻在突尼斯还没有任何官方反应,整个突尼斯报界仍然抱着希望等待着,并且只在显著位置发表了有关埃及和利比亚统一计划的班加西公报。    观察家们认为,“在原则上同意和支持”一切能够加强阿拉伯的地位和提高阿拉伯的威望的事情的突尼斯无疑将会怀着疑惧的心情观看被埃及吞并的东边的和平邻邦。    【法新社拉巴特八月三日电】摩洛哥两家报纸《舆论报》和《马格里布新闻报》今天上午谈到了埃—利统一问题。    据《舆论报》说,“萨达特总统和卡扎菲主席的这个良好的和如此卓有成效的首倡行动不会不在国际上引起种种反应”。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阿拉伯民族的敌人将对此事白眼相加,因为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及其组成部分——犹太复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阴谋的斗争的有效武器”。    《马格里布新闻报》则认为:“通过在纳赛尔总统梦寐以求的阿拉伯统一方面迈出新的一步,萨达特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并将会使他在国内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中的一些问题得以解决”。

4. 南通社说:美目前对中东局势的态度是“等着瞧”

【南通社华盛顿八月四日电】在萨达特总统作出关于撤走苏联专家的决定之后,等着瞧不仅是华盛顿官方对埃及和利比亚的关系中的最新事态发展采取的态度,而且也是华盛顿对整个中东局势采取的态度。    华盛顿官方对使埃及和利比亚合并的计划有很大的保留。    华盛顿官方还正在根据萨达特就苏联的军事力量作出的决定所引起的整个趋势考虑已经采取的步骤。因此美国政府不会说任何话,也不会做任何事情。这里的人们普遍相信,如果美国在目前的情况下提出某种有关中东问题的新倡议的话,它不会得到什么好处,因此应该让一切事情自由发展下去,直到大选之后,直到美国可能采取的行动有比较良好的前景为止。    人们认为其所以采取这种明显的保留态度,不仅是由于达成了一定程度的谅解,规定一个大伙伴不得胜利地填补另一个大伙伴的地位中出现的真空,而且还由于对削减苏联在埃及的军事力量的范围和萨达特采取的措施将会对苏联在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地位产生的影响不十分清楚。    就这些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来说,人们认为美国最关心的是苏联在埃及的海军基地的今后的命运和埃及领土作为苏联空军的一艘停泊着的航空母舰的作用,因为苏联空军正在观察美国在地中海的第六舰队。    虽然据初步估计苏联在埃及的军事力量的这个方面不会改变,但是最新的迹象预示情况可能不是这样。这里的人们不知道,在这方面,这一切可能对苏联本身产生多大的影响,使它改变它对中东的政策,并且可能使整个这个地区成为一个对大国之间的冲突不那么敏感的地区。    从这一点得出的结论之一是,苏联军事力量减少无论如何使埃及越过运河发动攻势的可能性减少了,而且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也使美苏发生直接对峙的机会减少了。    华盛顿官方看来同样不急于在大选之前采取任何行动,因为它考虑到许多犹太人的选票。

5. 法政府人士说:法将继续向利比亚出售「海市蜃楼」飞机

【法新社巴黎八月四日电】法国政府人士指出,法国将继续执行同利比亚签署的出售“海市蜃楼”飞机的合同。同一人士还说,因此法国将继续提供这种飞机,因为合同的所有条款将得到尊重。    这个合同事实上包括这样一些条款:一些是传统条款,即不许向第三国家转售或转送;一些是特殊条款,即关系到同可能发生冲突的地区为邻的这个“炽热”地区的条款。因此,法国还得到了保证:向利比亚提供的“海市蜃楼”飞机不得交第三国家支配。    只要的黎波里遵守协议条款,法国就将继续向利比亚提供“海市蜃楼”飞机,利比亚已经得到了合同规定的一百一十五架中的四十架。    此外,还规定了监督的程序,以监视各项保证的执行情况,利比亚的民航和空军受法国的机械师和技术人员监督,教官也是法国人。    【法新社巴黎八月四日电】运交武器的合同中一个关键性条款说,这些飞机不能转交任何第三国,虽然埃及和利比亚计划在明年九月一日实现统一而组成单一的国家,但是巴黎仍然把这视为一种“假设”,官员们说,到那时将重新研究形势。    他们指出,为研究统一的实际行动而设立的一些利比亚—埃及委员会担负的任务看来是极其复杂的,这个问题包含某些困难,而两国还没有实现统一。

6. 就埃及赶走苏军事顾问布迈丁向美记者苏兹贝格发表谈话

【本刊讯】黎巴嫩《生活报》七月三十日发表阿尔及利亚革命委员会主席布迈丁对美国记者苏兹贝格的谈话,摘要如下:    布迈丁说,按照萨达特总统的要求,苏联武装部队大批人员撤出埃及,对此事的重要性作出估价为时尚早。    布迈丁认为这种“撤退”是一场小风波,事情不大,它采取了大张旗鼓地宣传,而本身却没有什么特别重要性。    布迈丁说,人们可能作出这样的结论:也许开罗欢迎来自美国的示意    ——美将向以色列施加压力,以便让以色列从埃及被占领土地上撤出。我们要看看在未来两、三个月里发生什么事情。    布迈丁说,如果开罗仅仅想让因训练工作期满的数千名苏联专家离开,可以无任何喧哗地去做。以往我们就这样做过,但范围较小。阿尔及利亚军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苏联武器装备的,也曾有苏联军事使团主持对我们军队的训练,但我们未做任何宣传地大大减少了苏联军事专家的人数。也许是有某种原因迫使萨达特公开这种行动,可能这种原因就是问题的关键。    布迈丁认为,可以设想,尼克松拜访勃列日涅夫时,就中东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发生了某种事情,达成了某种东西,开罗的行动是否等于给了华盛顿一个信号?    布迈丁认为,将苏联专家赶出埃及不是一件重要事情。但是如果它表明美国政府将要转变态度,这就将成为历史事件。如果美总统坚持让以色列回到一九六七年的边界,这将是立场的真正变化。但布迈丁对此表示怀疑。    布迈丁认为世界军事平衡不依赖于将一万名或一万五千名苏联专家赶出埃及,甚至也不依赖于减少向苏联舰队提供的海港方便。实际上,重要的是,美国是否已决定——在赶苏联专家的基础上——于不久的将来在中东起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将苏联人赶出埃及才是一件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他说:“我个人当然希望这是一个巨变的起点,并希望不但能改变中东局势,而且也成为地中海地区中立化进程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不需要外国舰队。我认为美国舰队或苏联舰队存在于地中海,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第 4 版

1. 共同社报道《日航和全日空总经理将访华,缔结航空协定谈判的布局》

【共同社东京八月五日电】题:日航和全日空总经理将首次访华,缔结航空协定谈判的布局    日本航空公司总经理朝田静夫和全日本空运公司总经理若狭得治决定本月中旬访华。两公司老早就向中国转告了访华的意向,但最近才收到了中国“欢迎两航空公司首脑访华”的邀请。两公司在五日上午通过东京惠比寿的中日备忘录贸易办事处驻东京联络处正式向中国方面传达了想派遣朝田和若狭两总经理访华的打算。    两位总经理决定同乘送中国舞剧团直接回上海时包租的两公司的班机经由上海访问北京。现在,舞剧团归国的时间还没有确定,但估计最早是在十六日以后。    我国航空公司总经理以总经理的身份访问中国,战后这还是第一次。根据这一点,可以肯定,预想在今秋进行的日中两国政府间的缔结航空协定的谈判即将开始。    两位总经理在中国的日程还没有决定。不过,估计除了同中国民航总局之间全面会谈两国间的航空问题外,还要会见周恩来总理。作为为缔结航空协定铺平道路而发挥巨大作用的行动将引人注目。    【共同社东京八月五日电】题:实际上开始进行日中航空谈判,问题在于日本航空公司的台北航线    日航公司的总经理和全日空公司的总经理将在同中国方面接触的过程中,试探中国方面对开辟定期航线问题的想法。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方面对在东京和台北之间设有定期航线的日本航空公司想要开辟中国定期航线的想法持何种态度,将是一个焦点。    现在,日航公司的台北航线是根据以日华和平条约为基础的行政协定而开辟的。    【共同社东京八月五日电】题:开设日中航线的开端——朝田总经理的讲话    日航公司总经理朝田说:希望这次上海舞剧团包租班机成为将来开设日中航线的开端。得到中国方面欢迎我访华的通知,感到非常高兴。我认为,通过访华可以谋求促进日中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可以视察中国航空方面的情况,得到交换意见的机会。

2. 共同社评田中上任一个月《平民风度,实干,有理想----考验其真正价值还在今后》

【共同社东京八月五日电】题:平民风度,实干,有理想——考验其真正的价值还在今后    到五日,受到“果断和实干”的赞誉的田中首相被选为自民党总裁已整整一个月。每天都在精力充沛地工作着。然而,最近竟也常常以低沉的声音说,“累呀!老是有人来,真费劲”。    据说,从下周起将有十一天的暑假,用以调整“引擎”,使心情一变,而为同尼克松总统在夏威夷的会谈和访华作准备。现在让我们从担任采访田中活动的记者的角度来追溯一下“平民宰相”这一个月来的“踪迹”吧。    攻势:无论早晨怎样凉,都是从上午四点到五点左右就溜出寝室,思考政务,或者批阅文件和信件。在七点以前就穿上木屐到官邸的办公室去。    自从进入官邸以来就总是这种情形。采访田中的年轻记者感叹地说“真能支持啊”,最近,酷暑也来打扰,就不免有些烦腻的样子。眼睛里充满了血丝,一面按摩着腰部一面连连说,“累了,累了”。自民党干事长桥本等他的亲信们也都“建议”说,“不要勉强”。    霞关附近:“摆脱官僚政治”,这是首相的口头禅。似乎是为了证实这句话,从就职以来就提出了一连串的为平民所能接受的理想,譬如“每星期休息两天制度”,“编制预算实行年历制”,“办理发许可执照的事务要在一个月以内完成”,“科长要坐到靠柜台的地方”,等等。为了把这种政治信念渗透到官厅去而开始同各省厅干部举行的座谈会,也以同防卫厅进行的座谈为开端,正在精力充沛地继续进行着。    只是首相单方面侃侃而谈的情况较多,因而在参加的干部中间也有人说,“如果不时也听听我们的意见那就……”。但是,在“佐藤时代”,能够同首相促膝相谈的机会是太少了,因而只要是有这样作的气概,就令人“感动”了,这也是事实。    威望:作为首相的宏伟计划而引人极为关切的是《日本列岛改造论》。每逢见人,首相都要说“改造论是要使全国国土和产业、文化、自然融合在一起”。这部著作,也作为新首相的“政治哲学”而在霞关官厅大街的书店里被列为畅销书。    考验:在平民风度、实干和理想等方面,基本上都有顺利的开端。只是对于那个成为口头禅的“行政改革”,也有人开始提出了批评意见,说“没有表明具体办法,只是放出了一个好看的广告气球”。一根绳如何来牵引仿佛是纹丝不动的官僚机构?    一俟夏休结束,就面临着日美会谈,日中邦交正常化和编制预算等许许多多的内外问题。因此,能否按照过去的步调前进呢?首相是准备在任期内全力以赴的,但他说“决断和实行”的田中政治“无意搞上五年或六年”。似乎可以说,对平民宰相的真正考验还在今后。

3. 大平会晤岸信介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八月四日晚刊报道:四日上午,大平外相访问了日本前首相岸信介,就田中内阁成立后怎样开展外交活动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这次会谈的目的是,日本政府首脑“通过同自民党内的亲台湾派的实力人物和曾经当过外相的岸信介交换意见,以便为党内在中国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铺平道路”。    在会谈时,大平向岸信介说明了田中内阁成立后开展外交活动的情况,特别说明了中国问题和日美关系。岸信介说,“国民的大多数希望日中邦交正常化,与此同时,对于舍掉台湾,似乎是想不通的”,他要求政府采取慎重态度。    这一天大平虽然一般地要求岸信介今后协助政府推进外交,但,“完全没有谈到请岸信介当特使到台湾去的问题”。    【合众国际社东京八月五日电】(记者:罗伯特·克雷布)大平正芳四日会见了亲台湾派的领导人、前首相岸信介。岸信介说:“至于将同台湾决裂和抛弃台湾的(同中国的)关系正常化,我国大多数人民可能会反对的。我希望你能考虑这一点。”

4. 杨西昆到日本活动

【中央社台北八月五日电】外交部次长杨西昆今天上午搭机飞往日本访问,并将转往韩国考察我国驻韩大使馆馆务。    杨次长在机场对记者说:    日本在进行所谓日匪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应考虑到这项行动后果的严重性,切不可为了急于与共匪接近,而危害了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外交界人士指出:杨次长这次赴日访问,可能将与日本政府官员,就中日两国间的外交关系问题,交换意见。

5. 日本造船业概况和日立造船厂简介

【本刊讯】东京消息:一九七二年六月二十一日,中国记者随同中国造船技术考察小组,参观了日本日立造船厂。现将日本造船业和日立造船厂的情况介绍如下:日本造船业的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海上运输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九五六年第一次苏伊士运河事件发生后,世界掀起了造船高潮。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开始出口运输船。由于外国的大量订货和日本自身的需要,促使日本造船业迅速发展。自一九五六年开始,日本的造船总吨数超过英国,十几年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位。    据介绍,日本全国有五百七十个造船厂(包括木船造船厂),其中大型造船厂有十八个,二十万吨以上的船坞十三个。    日本造船增长最快的是油船和散装货船。    日本全国造船工人(包括七万二千名承包工)有二十三万五千人。    日本造船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据介绍,日本造船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日本的国家情况适合造船业的发展。这主要指:    (1)日本是个岛国,海岸线长,港口多,温度适宜,以东京为例全年温度在摄氏十四到十五度左右,降雪量不多,给日本造船业带来客观上的有利条件。    (2)劳力充足,而且都是经过教育和训练的,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需要。日本整个产业人口有五千零四十九万人,其中制造业占全体劳动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点二。    日本全国还有十六所高中没有造船专业。每年有八百名学生毕业。没有造船专业的大学,全国有八所,每年有四百名学生毕业。    欧洲的造船厂,由于劳力不足,多采用外国人,而日本全部采用本国劳力。    (二)基础工业水平较高。日本自明治维新起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一百多年来,为工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来,日本的基础工业,如钢铁、机械、化学等工业有很大的发展。这些基础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工业越发达,就越需要进口原料,这就促进了海运事业的发展,所以日本的造船业便随之发展起来。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海外竞争能力,需要减少运输费,这就促使日本造船业建造巨型油船和货轮。造船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其他工业。去年日本进口石油两亿五千万吨,这个数字在近十年中,增长了六点三倍。钢铁工业,粗钢年产量约为九千五百万吨,需要铁矿砂一亿一千五百万吨、煤六千万吨。粗钢生产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五。因此,铁矿砂、煤的进口量也随之增加。而这些原料除去百分之三十五靠外轮运输外,百分之六十五靠日本自己的船运输。    日本钢铁业的发达,为造船业提供了物质基础。    此外,与造船工业配套的工业发展的也很快,现在,这种配套工业有二百种,其中包括各种机器。    配套工业占整个船价的百分之四十,几乎全部使用日本国产货。并拥有相当数量的出口能力。    (三)大量投资,重建造船厂,采用先进技术,实行自动化。日本的各造船厂之间对技术不保密,在设计方面采用电子计算机,收效显著。日立造船厂的情况    日立造船厂是一八八一年四月建立的。已有九十一年历史。职工总数二万五千七百人。其中造船工人一万三千人、机械工人七千人、科室及研究人员五千七百人。每年新造船只吨数为一百六十二万总吨、修理改造船只吨数为一千四百万总吨、生产柴油机为七十八万马力、生产汽轮机为三十万马力、产业机械为十一万一千吨、车辆二千辆、铸锻零件四万一千吨。    日立造船厂,共有七个附属造船厂,其中堺工厂是一个拥有三十万吨到四十万吨两个船坞的大型造船厂。主要制造修理大型船只。这个厂是一九六四年开始建厂的,六六年四月份竣工,同年八月,第一只船下水。建厂初期只有一个船坞,长四百米、宽五十六米、深十米。    第二年又建了第二个船坞,长四百五十五米、宽六十二米,深十二点五米。堺工厂年产七十五万总吨,合六条大型油船,平均两个月建造一只大型油船。堺工厂的面积约为九十二点六万平方米。职工有三千七百人、承包工有六百人,共计四千三百人。从建厂到现在共造了三十条船,合五百六十万吨。其中,供应日本国内十条、出口二十条。    这个厂周围有一座钢铁厂和炼油厂,因此,材料供应比较方便。    这个厂的切断钢板车间,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自动切断。焊接也实现了自动化。    因岛工厂,主要建造十至十八万吨的油船、矿石船、矿石、石油两用船、液化汽船以及集装箱船。    这个厂除造船外还生产各种机械设备。它的厂地面积约为三十九点四万平方米。职工五千七百人。    日立造船厂除七个附属造船厂之外,还有两个子公司,它们是田熊造船公司(主要生产挖泥船和起重船)和濑户田造船公司(主要建造两万吨以下的运输船)。    另外,日立造船厂现在正在九州的有明修建新的大型船厂,它的设备采用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和传送带等现代化工艺。准备在一九七三年投产,一九七四年年底第一条船下水。这个厂能建造六十万吨的船。但是,第一只船准备先造二十三万五千吨的,等积累经验后再造巨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