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08-01

第 1 版

1. 西德总理办公厅主任谈中国西德关系

【法新社杜塞尔多夫七月二十九日电】前基督教民主联盟政府外长格哈德·施罗德今天乘飞机回到西德,在此之前,他应北京外交学会的邀请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    波恩总理办公厅主任霍斯特·埃姆克在今天《新汉诺威新闻》刊登的一篇谈话中说,联邦政府对北京在使中—西德关系正常化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感到高兴。    这位部长说:“中国的这一立场是同西德的立场相一致的,西德在一九六九年宣布,它准备同所有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时间问题取决于事态的发展情况。”

2. 德新社报道:《基督教民主联盟感谢施罗德》

【德新社波恩七月二十九日电】题:《基督教民主联盟感谢施罗德》    基督教民主联盟总书记康拉德·克拉斯克博士代表联盟党对基督教民主联盟副主席格·施罗德博士的中国之行为联邦共和国的利益所获成就表示感谢。据基督教民主联盟联邦秘书处说,施罗德星期六(七月二十九日)到达科隆—波恩机场时克拉斯克向他表示了感谢。    他同时转达了党主席赖·巴泽尔博士对这位基督教民主联盟政治家的问候。

3.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刊登哈希文章:《俄国人为何从中东“棋盘”上撤走》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七月二十九日刊登约瑟夫·哈希的一篇评论,题为《外交的格局,俄国人为何从中东“棋盘”上撤走》,摘要如下:    上周,世界舞台上发生的最令人感兴趣的事情是,俄国人继续把部队撤出埃及。他们没有发牢骚,没有哀鸣,没有报以臭骂,而是温顺地走了,装做这一切都是事先愉快地做了安排的。    事先作了任何安排,似乎是很值得怀疑的。西方不掌握什么证据,证明埃及政府在决定减少他们中间的俄国人的数目之前同俄国人磋商过或者通知过俄国人。但是,俄国人倾向于设法把撤退说成是共同商定的结果。被人踢出来,是比较难于接受的。它伤了自尊心。    这是俄国人近来不得不吞下的第二道难于下咽之食。他们的上一道这类好菜还没有完全消化掉。这就是,在尼克松的飞机向海防港布雷、轰炸从中国进入北越的公路和铁路,从而耽搁了俄国向它在越南战争中受到强大压力的盟国的军队提供武器的行动的时候,俄国人坐在一旁,不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    莫斯科的人在莫斯科无所行动,只是向华盛顿发出有克制的抗议声。克里姆林宫正在接受对北越的一场蓄意的军事封锁,正如它接受埃及总统要他们的大批部队撤离埃及的命令一样。    这一切都有助于更清晰地勾画出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世界的图景。    在这个世界上,俄国不敢象它一度对待捷克斯洛伐克那样对待埃及。在埃及国内曾有一大批俄国军队。俄国人操纵着导弹发射场、空军基地和海军设施。有理由设想,如果莫斯科一声令下,在埃及的俄国人可能对这个国家实行有效的军事控制。    俄国人那样做的话,能够占领埃及多久,那是另一回事。如果埃及人决定起来反抗的话,美国在地中海东部派有军队,这一点将给他们以鼓舞。英国曾为在埃及呆得长一些,超过他们受欢迎的期限,而作了努力,这是前不久的事。一到时候,他们还是不得不撤走了。重要的事实是,俄国人显然并没有当真打算用武力强行控制埃及。在叫他们走时,正如上面所说,他们走了。    当然,他们悄悄地走了,是有许多原因的。他们不希望同美国对抗。他们没有忘记中国在他们的后门。    俄国从来都不希望陷入一场两条战线的战争或力量较量中。克里姆林宫显然决定同理查德·尼克松继续打交道。

4. 日报评苏《新时代》伊凡诺夫的文章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七月三十日刊登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杂志指出,在日本国内有把“日中”关系同“日苏”对立起来的企图》。全文如下:    据二十九日莫斯科对日广播,苏联的周刊《新时代》杂志第三十一期,就同日本新内阁成立相联系的日苏关系的发展,刊登了伊凡诺夫的述评(见本刊第二版——本刊注)。这篇述评在指出田中首相以及新内阁的各位阁僚主张发展日苏关系和最近两国关系出现明显好转的情况之后,接着说:一、在以睦邻为基础来发展日苏关系问题上,日苏和平条约的准备与签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葛罗米柯访日时,关于这个问题的谈判,已决定在本年内开始。苏联的舆论欢迎这一决定。二、但是,反对苏联和日本发展睦邻关系的,在日本国内外都大有人在。日本的若干阶层企图把缔结日苏和约同日中关系正常化对立起来。其特点,就是日本的报纸从外务省得到情报,说中国改变方向,面向日本的背后,是北京有阻碍日本同苏联加强睦邻关系的野心。日本报纸在即将到来的和平条约的谈判问题上想动摇苏联的立场,这也将必然造成阻碍今后日苏关系发展的结果。    (原文注:苏联政府警惕,最近日中间的迅速接近将加强日本外交的立场,其结果,在日苏关系上将把苏联迫入困境。可以说,《新时代》的述评,第一次“正式”表现了苏联的这种担心。)    笔者伊凡诺夫指出在日本国内有使日苏关系和日中关系对立的动向,是担心日本政府把日中关系的紧密化作为底牌,在日苏缔结和平条约时也许会迫使苏联让步。

5. 日本驻苏记者报道:苏担心田中推进日中关系会「失去平衡」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七月二十四日晚版登载了它的特派记者吉冈从莫斯科发回的电讯,标题是《苏联“担心向中国深入”,警惕平衡会崩溃》。全文如下:    田中首相就任以来,苏联似乎认为将大搞田中外交,因为知道(田中)在夏威夷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将不只是一种姿态,所以加强了不能大意的情绪。因为从过去田中首相的行动来看,可以想象,在夏威夷的会谈内容将不是为了就北京之行取得美国“批准”,而是要通知说日本要走到某个地步,并要尼克松总统同意这种行动。    但是,由于田中外交独立自主前进的目标是中国,所以克里姆林宫就不能不本能地抱有戒心。这就是田中首相采取在佐藤内阁时不能想象的“大胆”行动,将把过去同北京的关系推进到什么地步?如果过分深入了,以致失去了日中和日苏的平衡,那就糟了。    因为必须克制对田中的行动进行指责,所以苏联的嫉妒情绪是相当大的。    【美联社东京七月二十五日电】莫斯科电台今天在评论拟议中的美日于八月三十一日至九月一日在夏威夷举行的最高级会谈时说,过去这种会谈在确定日本的外交态度方面起过关键性作用。    在东京收听到的莫斯科电台的一则日语广播说,对日本首相来说,就职之后不久去华盛顿访问是一种惯例,日本报纸指出,即将来临的会晤将是一次没有先例的会晤,因为它将在夏威夷而不是在美国首都举行。

6. 外电报道:施罗德向谢尔报告访华情况

【德新社奥地利萨尔茨堡七月三十日电】西德外长谢尔今天说,西德政府在波恩和北京建立外交关系问题上不可能靠自己单方作出决定。    谢尔还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发挥作用。谢尔是在同前德国外长施罗德会晤后说这番话的,施罗德在中国访问两周后刚回来。    外长谢尔在同记者谈话时提到西德政府一九六九年十月的声明,波恩在那个声明中宣布,它准备同希望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谢尔强调,一俟在建立外交关系问题上取得进展,西德政府的一个成员将前往北京。    谢尔和施罗德的会晤是在外长的假日休养地欣特塔尔进行的,据说这次会晤的气氛是轻松的。    【路透社波恩七月三十日电】西德外长谢尔今天从反对党外交发言人施罗德那里获悉,中国希望根快讨论建立外交关系问题。施罗德在这里对记者们说,他在欣特塔尔的外长假日别墅同外长进行的四小时会晤中把北京政府的目的告诉了谢尔。欣特塔尔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以南大约二十五英里。    施罗德在访问中国两周后回来不到二十四小时就飞到那里去把情况告诉谢尔。    施罗德昨天在这里说,他认为中德关系需要“加强和加深”,两国都希望建立外交关系。    谢尔在今天的会晤后对记者们说,只有在建立关系方面有进一步的进展时,一位西德政府代表才会访问北京。    一名政府发言人说,西德准备同希望建立外交关系的一切国家讨论建立外交关系问题。他说,在这个问题上同北京仍然没有对话,但是已经进行了接触,而且将进一步加以发展。    施罗德今天上午在一个外交部高级官员陪同下乘一架西德空军飞机飞往萨尔茨堡,在那里转乘一架直升飞机飞往谢尔在那里度假的农场。在会晤期间奥地利警察把这个农场四周封锁了。    【德新社波恩七月三十日电】题:《施罗德结束同谢尔会谈》    基督教民主联盟政治家施罗德星期日向联邦外长谢尔介绍了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的情况,谈了约两小时之久。施罗德星期日下午从谢尔在萨尔茨堡附近的欣特塔尔休养地启程回联邦共和国。外交部的一个发言人没有谈这次谈话的细节。    【德新社波恩七月三十日电】题:《德国社会民主党发言人说:有益的旅行》    德国社会民主党执行委员会发言人约亨·舒尔茨七月三十日下午在波恩欢迎施罗德接受了谢尔的邀请,并向谢尔介绍了他在北京会谈的情况。舒尔茨说,“德国社会民主党认为,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施罗德博士这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考察旅行是有益的。”    德国社会民主党将积极对待迄今为止所得到的情况,这些情况说明中国对同联邦共和国关系正常化感兴趣。但还要指出的是,施罗德对中国的这次考察“由于联邦政府卓有成效的东方政策才有可能进行和才有意义”。    德国社会民主党发言人说,正因为如此,就更应驳斥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议会党团副主席温德伦的谴责,温德伦称,联邦政府为照顾莫斯科和东方集团,因而在同北京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上犹豫不定。舒尔茨认为温德伦的批评是“愚蠢的,不公正的。”这种批评显然是出于这样一种愿望,即在施罗德这次旅行的结果根本还尚未正式公布之前,就“从党派政策方面来利用这次旅行”。

第 2 版

1. 法总统蓬皮杜与意总统利昂纳等会谈结束

【法新社意大利卢卡七月二十八日电】法国总统蓬皮杜同意大利领导人进行的为时两天的会谈今天在这里结束,双方申明愿意在货币问题上加强合作。蓬皮杜在他同意大利总理安德雷奥蒂举行了第二轮会谈后说,会谈“在许多问题上”都取得了“有益和积极的和解”。    双方发言人在就会谈共同发表的意见中说,他们看到在改革世界货币制度的“最终目标方面是意见一致的”。意大利和法国发言人说,两个代表团都“重申它们愿意通过加强它们在货币方面的合作来实现欧洲和货币联合”。    发言人说,会谈集中在“欧洲建设所取得的进展这一问题上,在这个问题上,对一些根本问题已经能够取得一致的意见”。    他们接着说,双方表示“共同希望”包括扩大了的共同市场的所有成员在内的西欧最高级会议将能按计划于十月份在巴黎举行。    这项共同意见还认为,他们还一致认为设立一个“由欧洲议会对共同体的活动实行控制的新组织”是适时的。    【安莎社比萨七月二十八日电】法国发言人说,蓬皮杜和安德雷奥蒂在讨论地中海问题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地区的和平发展方面,指出中东冲突影响了它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据说双方还讨论了天然气的供应问题以及法国建议意大利采用法国设计的“色康”彩色电视系统的问题。    【美联社意大利卢卡七月二十八日电】(记者:爱德华·马格里)蓬皮杜在启程去巴黎以前说,他同意大利总统利昂纳和总理安德雷奥蒂举行的会谈产生了巴黎和罗马间的“有成果的和解”。    但是,在欧洲政策问题和在同美国的关系问题上,两国还存在一些分歧。蓬皮杜坚持说,欧洲共同体在政治、经济和货币方面应该进一步摆脱美国而独立。    【德新社卢卡七月二十八日电】两位国家元首和意大利总理安德雷奥蒂在这次会谈中讨论了双方认为必须在会议之前解决的所有问题,以便使会议有可能产生具体的和有意义的结果。    接近蓬皮杜的会议人士表示,看起来蓬皮杜终于已争取他的意大利东道主同意以下这一点:欧洲会议的议程应该把拟议中的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列在首位。    【路透社巴黎七月二十八日电】法国总统蓬皮杜在对意大利进行了两天的访问以后今天乘飞机返回这里。

2. 法《费加罗报》社论:《地中海的趋向》

【本刊讯】法《费加罗报》七月二十九日    ——三十日一期刊登了让·莱塞尔夫写的题为《地中海的趋向》的社论,全文如下:    蓬皮杜和意大利的政治领导人会晤中谈到的许多问题中的一个问题超越了共同体的范围,而具有一种世界性的重要意义。这就是地中海的安全。法国象意大利一样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负有重大责任,但没有多少办法进行活动。苏联和美国舰只在这个海上巡航。在东岸,是近东火药库。我们能使这里发生什么变化呢?    长期以来,欧洲共同体感到,它应该在法语非洲活动的同时,也在这些地区开展活动。共同市场的大部分优惠协议都在这里,这些协议大大地触犯了美国人。委员会曾想走得更远,并通过给予广泛的技术援助,同这些国家建立关系,“向他们表示友谊。”这种努力可能实现,尤其在“最高级会议上”。至于法国,它建议,十国共同体向所有地中海沿岸国家提出缔结关于大部分贸易和技术援助的自由贸易协议。    安德雷奥蒂最近主张直接触及安全问题:召开一个地中海沿岸国家会议来研究在什么情况下这个海可以成为一个和平区,而不是一块进行阴谋活动的地方。他肯定向蓬皮杜谈了这点。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会谈内容现在还保密。发言人只谈到这个地区的发展问题,以等待中东冲突结束。蓬皮杜无疑认为必须从经济协议开始,这不是毫无道理的,而他的对话者看来也同意这样做,只要安全问题本身不要被推到遥遥无期就行。无论如何,直接涉及军事问题的主动行动将受到很大的怀疑。地中海人民遭到严重分裂。他们喜欢复杂的、甚至拐弯抹角的外交,这种外交要求保持行动自由。那些想要援助他们的人经常遭到痛苦的失望。安全最终要建立在微妙的平衡之上,希望改变情况而又不带来无法计算的后果,那是极其困难的。    但是,即使作出的努力只是使行动有一个小小的开端,也必须试着委托一些独立的人士确定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够取得进展,哪怕结果只是说明问题的事实和对公众舆论发出警报。    总之,必须同时为争取发展和安全而工作。    即使我们通过恐怖的平衡勉强维持了富国之间的和平,我们在异乎寻常地发展武装力量后,如果没有能力控制对这些武装力量的使用,没有能力向集体安全迈进,那末,我们这一代将对后代犯下严重过失。地中海是急需采取行动的问题之一。

3. 西柏林《每日镜报》就苏修攻击施罗德访华发表社论:《苏联的不信任》

【本刊讯】西柏林《每日镜报》七月二十七日发表了该报总编辑约阿西姆·伯尔克写的一篇社论,题为《苏联的不信任》,摘要如下:    苏联的德国政策是把联邦共和国的重量列在他们的计划之中,他们认为,通过同苏联建立良好关系的建议就可以抵销这一重量。他们甚至希望,他们重视联邦共和国,联邦共和国将因此而受到其迄今的伙伴的怀疑。如果联邦共和国现在也有自由和北京建立关系并扩大这种互利的关系,无疑有可能危及上述一切。因为由于共产主义阵营内部的冲突,有可能产生波恩既和莫斯科又和北京有良好关系的状况。昨天东柏林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机关报《新德意志报》不光是对施罗德的北京之行,而且还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政策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对于东德共产党人对施罗德和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所有的攻击,可以置之不理。但《新德意志报》社论里有这样一句关键性的话:“但是现在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理解这一事实,即勃兰特总理支持施罗德的计划,并且对施罗德的会谈作了相应的指示”。    换言之:苏联人不是害怕基督教民主联盟——作为反对党,或者未来可能的政府——将会做些什么,东德共产党人及同他们一起的苏联人倒是有某种担心,即勃兰特也可能过早地在联邦共和国的世界政治游戏中用中国这张牌。    《新德意志报》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提醒联邦政府注意德国东方政策的工作基础:在同中国建立关系之前,首先履行对苏联有约束力的义务。从《新德意志报》文章也可以推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指的是那些义务。文章批评红色中国人谋求同“帝国主义者”建立比同共产党国家还要好的关系,特别是批评他们企图破坏由苏联人建议召开的欧洲安全会议。从这篇文章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苏联人承认,欧洲安全会议是一种特别符合俄国大国在欧洲的利益的外交工具。第二:只有当欧洲安全会议在有两个德国国家参加的情况下取得成绩的时候,苏联方面才不会给联邦共和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设置障碍。在这以前。联邦共和国可能为了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东欧国家保持它所希望的良好关系而持保留的态度。    人们将看到,勃兰特对苏联政策的这种劝告会做出怎样的答复,这种劝告也第一次暗示了对他(勃兰特)的某种程度的不信任。    【本刊讯】《柏林晨邮报》七月二十七日以《激动》为题写道:    克里姆林宫通过把施罗德直截了当地说成是“帝国主义分子”,并把他与好人勃兰特对立起来,而试图在对华政策方面也在联盟党和几个德国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党政治家之间挑拨离间。施罗德的还击是有外交手腕的。他一再宣布他将在波恩首先通知政府,就是要使这种挑拨变得无力。

4. 苏《新时代》文章《田中角荣正在确定方针》

【本刊讯】苏《新时代》周刊第三十一期(七月二十八日)刊登了伊凡诺夫的题为《田中角荣正在确定方针》的文章,摘要如下:    田中内阁是在日本面临采取重大决定的时刻开始执政的。日本的未来以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局势的发展,将取决于日本新政府选择什么样的政策方针。    日美垄断组织对抗的加剧导致了日本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联系体系中的重大进步。在日本领导集团中,要求削弱在政治和经济上向美国一边倒的现象的愿望日益加强。通过对外经济联系多样化和发展同包括苏联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关系来使日本对外政策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独立性的趋向越来越明显。    在提出解决日美矛盾和使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外交关系正常化的任务的同时,苏日关系问题已成为日本新内阁密切注意的目标。    田中当选为自由民主党总裁之后立即表示主张扩大同苏联的经济联系,并答应为活跃日苏接触而作出努力。田中七月十九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苏联是一个邻国,日本将同它继续保持友好关系,并应当缔结和约。    至于苏联,正如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苏联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强调指出的,“我们愿意同日本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建立和发展广泛的互利合作,以便使这种合作将有助于和平事业”。由于苏联奉行这一路线,近来才得以使我们两国的关系出现向着更好的方面的明显转变。苏联在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伙伴中,日本现在已占第一位。    两国在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自然资源方面的合作,将为进一步发展苏日经济联系开辟新的前景。    筹备和签署苏日和约将会对在睦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苏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苏联公众赞同葛罗米柯访问日本时就一九七二年开始进行关于这一问题的谈判所达成的协议。    但是,不能不看到,在日本国内外还有不少人反对发展苏日睦邻关系。日本某些集团试图把发展苏日关系,特别是缔结苏日和约同日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对立起来。    在这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日本报纸援引日本外务省的材料所指出的那样,北京阻挠加强日苏睦邻关系的企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转向日本方面”的内幕所在。    日本某些报刊对于苏联在即将举行的关于和约问题的谈判中的立场加以歪曲的企图,有可能成为进一步发展苏日关系的障碍。    【法新社莫斯科七月二十八日电】苏联《新时代》周刊今天(二十八日)告诫说,“日本某些人士”反对发展苏日关系,而赞成改善东京和北京之间的关系。    这家杂志在提到日本外务相大平正芳前不久的一次讲话时说,中国为同日本改善关系而作的努力旨在“阻挠日苏间发展睦邻关系”。    这家苏联杂志要求草拟和签署一项苏日和约,以确保两国今后的良好关系。

5. 美联社记者认为:施罗德访华对勃兰特有利也有害

【美联社波恩七月二十九日电】(记者:安东尼·科林斯)一位德国反对派领导人在进行了一次空前未有的中国之行以后已在今天回来,这次中国之行对于勃兰特总理重新当选的机会可能既有利又有害。    施罗德访问看来得到成功这件事对勃兰特来说既是好消息,又是坏消息。施罗德是反对党的副领袖和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它们似乎为西德对外政策和贸易的新的推行开辟了道路,使他能够反击一种指责,即说他同莫斯科的关系损害了同莫斯科的主要共产党敌人中国建立联系的机会。    施罗德在他的两周访问前后,同勃兰特政权保持密切的接触,并强调说,他是作为西德的一个不分党派的使节行事的。    尽管施罗德说他的访问是超出党派斗争之上的,这次访问成功必然会产生政治影响,从而可能损害勃兰特今年晚些时候为争取重新当选而进行的斗争。    这次访问提高了施罗德的威信。如果他的基督教民主联盟赢得这次选举,施罗德必然会再次成为外长。中国人选择一位反对党领袖作为应邀访问北京的第一个波恩政界领导人,而没有选择勃兰特手下的一个人,人们认为这显然是对勃兰特的对外政策的有意冷落。    人们认为,中国人觉得,这位总理太热心于努力同苏联东欧集团改善关系。施罗德的反对党人已做了同样的指责,说勃兰特过于倒向莫斯科,因此危及了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改善关系的机会。

第 3 版

1. 智利《新闻报》社论:《苏联帝国主义和埃及》

【本刊讯】智利《新闻报》七月二十四日发表了一篇题为《苏联帝国主义和埃及》的社论说:    (埃及总统萨达特下令将苏联顾问驱逐出境)这不仅对埃及局势和阿拉伯—以色列关系,而且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政治,都是具有特殊重要性和意义的一个步骤。    这一决定的深远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反对苏联帝国主义以及反对在无私援助的幌子下逐步渗入的苏联军事力量的举动。这些事情中最重要的教训是又一次地揭露了披着“援助各国人民反帝解放斗争”外衣的苏联帝国主义是如何进行经济和军事渗透的。在阿联发生的事归根到底是进行渗透和践踏各国人民自由和主权的链条的一环。    智利《信使报》七月二十四日发表题为《苏联在中东的挫折》的评论说:在充满着突如其来的国际政治变化的历史时刻,埃及驱逐苏联军事和非军事顾问的决定是一个很突出的事件,这不仅因为它的出乎意料,而且还由于它可能造成的后果。开罗政策的变化可能挡住苏联的推进,苏联在中东、在波斯湾沿岸以及伊拉克和叙利亚盛产石油的地区已经站稳脚跟,它还力图通过和阿尔及利亚签订协定取得在西地中海的基地。

2. 美报记者报道埃及官员的谈话说:埃及将根据美国的反应考虑减少苏人员的规模

【中东社开罗七月二十七日电】(代《华盛顿邮报》记者霍格兰发)埃及一位负责的官员今天说,埃及准备把美国高级人士为中东和平提出的新的倡议作为确定驻在这里的俄国军事人员今后规模的重要因素而加以考虑。    这位官员的讲话虽然排除了就继续迅速撤走俄国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问题进行三方“谈判”的可能性,但是却使埃及有可能就萨达特总统上星期下令减少人员的最后限度问题同超级大国进行接触。    首先是同苏联接触,即进行萨达特所公开要求的开罗和莫斯科之间的协商。    其次是同美国接触,条件是尼克松政府准备私下表示,它将对萨达特的单方面行动作出报答,即减少它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或运用其政治压力支持为使以色列撤出所占领的埃及领土而做的新努力。    在萨达特七月十八日讲话以后出现的新形势下,(这位负责官员的)这些话只是埃及重要的外交战略的一种重新安排。    这种情况也着重说明埃及对华盛顿采取的任何新的和平行动的政策是具有高度试验性的。萨达特去年一再说华盛顿的和平行动是拆他的台的。    但是,这次私下谈话似乎反映出埃及官方对变化中的中东形势的想法中的某些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中首要的一个是埃及人有一种感觉,即认为萨达特已向华盛顿表明他能处理驻在埃及的人员问题,现在他可以争辩说,美国应做出响应。主要的因素有:    一、埃及仍然认为,美国是唯一能够通过对以色列施加压力要它撤出被占领的埃及领土来实现中东和平解决的国家。    二、美国所作出的埃及人认为在中东将起积极作用的任何新保证,必须来自白宫,主要是来自亨利·基辛格。    这位埃及官员说,萨达特二十四日的长篇公开讲话中对罗杰斯和西斯科提出的尖锐批评重新强调,开罗不希望恢复由以上两名国务院官员起主要作用的接触。    三、萨达特的做法虽未排除埃及要进行战争,但基本上是试图使埃及打开僵局以重新为和平做出努力。    四、苏联在埃及的军事人员今后的规模问题仍然多少有些悬而未决。这位官员说,从萨达特要求进行磋商来看,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外交界人士后来又说,莫斯科似乎没有响应这个要求。    埃及政府说,教埃及人使用现代化武器的数目不详的教官将留下来,如果有需要,新的教官将被派到埃及。    这位埃及官员认为,但是留下来的俄国军人的最后数目和性质——也许更重要的是,如果有需要,今后将回来或来到以进行新的使命的那些人的最后数目和性质——一直没有绝对确定。    他认为,“我们在关于我们需要什么军事援助方面的决心取决于美国给以色列什么”。    【美联社华盛顿七月二十八日电】《华盛顿邮报》今天的一条开罗消息引一位没有发表姓名的埃及官员的话说,在决定减少苏联力量的程度时,美国的应答态度如何将是一个因素。

3. 阿拉法特会见萨达特

【路透社开罗七月二十九日电】萨达特总统今天在亚历山大接见了巴勒斯坦游击队领导人阿拉法特。    阿拉法特在结束对苏联的十天访问后于昨天到达开罗。据悉,阿拉法特向萨达特总统概述了他在苏联的会谈情况。    【中东社开罗七月二十九日电】据外交部向埃及所有驻外使馆发出的指示说,埃及驻外国的所有外交官目前将停止他们的一年一度的休假。    《今日消息》周刊说,这种指示是继萨达特总统作出一些最新决定之后作出的。    【德新社开罗七月二十七日电】在猜测不久可能举行阿拉伯最高级会议声中,阿拉伯联盟总书记里亚德缩短了他对一些阿拉伯国家的访问,于今天回到开罗。里亚德突然回国的理由是,“鉴于目前阿拉伯的局势,他必须呆在联盟驻开罗的总部”。

4. 美报文章:《印度暗示要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七月二十四日刊登了该报外事记者刘易斯·M·西蒙斯七月二十三日发自新德里的一篇题为《印度暗示要改善同美国的关系》的文章,摘要如下:    随着对苏联外交支持的需要的减少,印度正在开始发出微弱的讯号,表示它愿意改善同美国的关系,以便它的对外政策取得某种平衡。    当然,这种讯号是微弱的,但是还是可以感觉到的。即将离任的美国大使肯尼思·基廷在昨天接见记者时提到了有“两、三个苗头”,虽然他不肯讲得更明白一些。其他一些美国观察家表示“适度的乐观”,认为印美关系已经下降到了尽头,“唯一的路是回升”。    将在本星期初向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和其他印度领导人辞行的基廷说,他没有直接从印度官员那里得到暗示,而是从外交电路上得到了线索。    在他当大使的三年中,这位白发的前纽约州政治家目睹美印关系从高潮落到了现在的低潮。据知道,对于尼克松政府在去年十二月孟加拉国战争期间对印巴的政策,他一直有异议。现在他认为总统真心希望改善关系。    基廷说,前财政部长康纳利最近对印度的访问本身就表明了政府的善意。据大多数报道,甘地夫人接待康纳利如果不说是热情的话,也是有礼的。她后来说,她和康纳利都希望“关系将能得到改善”。    观察家指出,最近几周来印度领导人对美国的政策,特别是对敏感的越南战争问题比较沉默寡言。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表明意图的讯号。    在私下交谈中发出了这样的暗示:印度总理甘地夫人和她的政府的一些人员担心印度被贴上苏联卫星国的标签。在这后面隐藏着对于苏联越来越使劲想扩大在这个有将近六亿人口的穷国内的影响一事的不安心情。    一位西欧外交官说:“俄国人看到印度的门打开了,就蜂拥而入。”    看来政府的大多数代表真心感激去年夏天(那时印度担心美国、中国和巴基斯坦在迫在眉睫的孟加拉国战争中勾结在一起)苏联给予的支持以及苏联在联合国支持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的发言。    但是现在战争已经过去了,印度以明显的胜利者以及次大陆的无可争议的强国的姿态出现,克什米尔问题也已被从联合国有效地排除了。    在新德里的一些外交观察家感到,虽然自从去年八月签订了印苏友好条约以来俄国的人员大大增加了,但苏联的影响并没有相应的增长。    一位西方外交官上周评论说:“如果说影响意味着俄国人的能使甘地夫人仅仅因为符合苏联的国家利益而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做某些事情的能力,那么,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基廷本人把自从签订了条约以来印度的对外政策称作“新的不结盟”。他说,有充分理由认为印度人没有做有损他们自己的事情。    毫无疑问,即使一旦甘地政府在对外关系中加上一些倾向美国的平衡力量,天平将仍然是明显向莫斯科倾斜的。其部份的原因是印度希望它这样,还有部份的原因是,在华盛顿听任整个次大陆在美国自己国家利益的主次排列上往下退的时候,苏联仍然十分注意印度。    近来甘地夫人已表明,只要美援不同向美国购买货物和设备的义务相联系,她就不反对接受美援。在这一点上,她遭到了一派经济学家的反对,这一派人认为印度如果依靠外援拐杖的话,就没有成功的日子。    看来印度可能试图拉到尽可能多的富强的朋友,而美国几乎不可能被排除在这一类国家之外。

5. 印外长向即将离任的美大使表示:印度希望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印新处新德里七月二十六日电】据印报托报道,印度外交部长斯瓦兰·辛格和即将离任的美国大使肯尼思·基廷七月二十六日在新德里表示,希望印美关系在今后几个月里将得到改善和恢复正常。    辛格和基廷是在辛格为基廷饯行的宴会上讲这番话的。    外交部长辛格在向基廷祝酒时赞扬了这位大使,说他在“多少有点微妙的时期”代表了自己的国家。辛格说,基廷一贯努力改善关系和消除误解,在考虑自己的职责上是能干的。    辛格说,在印美之间有很多事情是一致的,虽然在有些事情上两国的看法不同,但是“我希望这是一个暂时的阶段”。辛格希望基廷回到美国后加入印度在那里的真正的朋友的行列,这些真正的朋友是努力了解印度,了解印度的新抱负、新作用和责任,并致力于加强和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的前大使、参议员、众议员和学者。    辛格说,国家间的关系是有变迁的,但是只要有基本的了解,有了解彼此观点的基本的善意和愿望,那么,可以有真正的意见分歧,也有可能尽一切努力来设法消除分歧,而不是使分歧成为交恶的题目。    印度致力于寻找有消除误解和加强关系的余地的领域,他也得到保证说,这也是美国的愿望。    基廷在致答词时建议为“改善我们两国之间和世界所有各国之间的关系”干杯。基廷还谈到了美印观点一致的很多事情,但是他承认,在关于南亚和世界其他有些地方的问题上,两国有分歧。    基廷说:“我希望,在几年内,或甚至有希望在几个月内,我们将能接受我们在某些问题上的不一致,并为未来而共同努力。”

6. 坦纳认为:萨达特正等待外国的反应

【中东社开罗七月二十八日电】(代《纽约时报》记者坦纳发)美国已成为苏埃危机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里的许多西方外交官现在相信,尽管在这紧要的几星期内开罗和华盛顿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是萨达特总统实际上是希望他驱逐苏联军事人员的做法迟早会使美国对以色列施加有效压力,以使它撤出埃及领土。    美国政策的这样一种变化等于是整个中东问题的基本转变,而这一点据此间的外国观察家认为正是萨达特由于种种原因所希望实现的目的。    《金字塔报》主编海卡尔今天上午在一篇社论中是这样说的:“总统对我说,‘我感到我们都需要一次电震。’”    其他人认为萨达特总统是长时间不能走棋的一位象棋手。他在盛怒之下把所有棋子推到棋盘外面,要求再下一盘棋,以便不管好坏都有一些行动自由。整个阿拉伯世界强烈地感到,只有美国有力量使以色列放弃所占领的领土。这是本周内萨达特的几次讲话和埃及报纸的主题之一。    此间的外国外交官相信,在萨达特的这个行动之后埃及政府眼下没有紧接着发动外交攻势的计划。据认为总统正等着其他国家的政府对他的“电震”做出反应。他在本周的几次讲话中只是提到了以色列。昨晚,他顺便提到并拒绝了梅厄夫人关于谈判的要求,人们认为这也是一种迹象,表明他希望同大国打交道,而不希望同他的直接敌人打交道。    此间的外国观察家认为,他的这个行动在国内已使他得到了几个月的安宁时期。他可能试图利用这段时间用谈论石油禁运和其他经济制裁措施的办法对美国施加压力。

第 4 版

1. 日《产经新闻》调查报告:《百分之八十七的人支持田中访华》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七月二十八日刊登该报进行舆论调查的结果,题目是《百分之八十七的人支持田中访华,对台湾采取政经分离的作法》,摘要如下:    对于田中首相访问中国,占百分之八十七点二的舆论表示支持说“去好”。另外,关于同台湾的关系,提出“一如既往”这种意见的人只占百分之二点六,有百分之七十二点七的人表示了“即使断绝政治来往,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也要同从前一样”这种“政经分离”的想法。以前的那种“希望不管同中国还是同台湾都一样相处”的想法仿佛是被抛开了。这就是二十七日《产经新闻》对一千人进行调查的结果。    问一:日本和中国之间还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你认为尽快地恢复日本和中国的邦交正常化好呢,还是不那样想?    (1)尽快恢复好——占百分之五十八点二;    (2)还是快些好——占百分之二十三点八;    (8)还用不着急——占百分之十二;    (4)没有必要使邦交正常化——占百分之零点二;    (5)不知道——占百分之五点八。    在加紧使日中邦交正常化这种呼声中,把“尽快……”和“还是快些……”这种主张加在一起,在各种年龄之中都占百分之八十强,大体上是平均的。主张“尽快”的,在四十至五十岁的人们中占百分之八十四点三;在五十至六十岁的人中占百分之七十五点九;大大超过了其它年龄所占的百分之六十。    问二:对于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给中国人带来极大麻烦这件事,你是否认为日本国民应该对中国的人们怀有一种对不起的心情?    (1)应该有——占百分之七十四点六;    (2)没有必要——占百分之十四点五;    (3)不知道——占百分之十点九。    说对中国“应该怀有”对不起的心情的人占百分之七十多。女性是百分之七十点一,而男性却多达百分之七十九点七。从年龄上来看,四十至五十岁以上的人居多,约占百分之八十。特别是男性,四十至五十岁的,占百分之八十八点六,五十至六十岁的人中也有百分之九十二点六。    问三:为了就日本和中国的邦交正常化进行对话,田中首相直接前往北京这种说法越来越盛行,你认为田中首相去北京好,还是不好?    (1)去好——占百分之八十七点二;    (2)不去也行——占百分之七;    (3)不知道——占百分之五点八。    赞成田中首相访华的人,自民党的支持者占百分之八十六点八,各党几乎同样都显示了很高的数字。    分别从学历上来看,有相当多的具有高等学历的人支持去北京,大学毕业的占百分之九十,中学毕业的占百分之八十。在第一个提问中,主张“尽快”实现邦交正常化的,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支持去北京。在主张“不必急”的人里面也有百分之七十二点六的人支持去北京。    问四:在推进日本同中国邦交正常化的时候,在下述的基本态度中,你认为日本应取何种态度?    (1)即使日本作出很大的让步也要迅速谈成    ——占百分之八点六;    (2)在明确提出日本的想法进行谈判的时候,为此花多少时间也没关系——占百分之八十三点三;    (8)很难说——占百分之七;    (4)不知道——占百分之一点一。    在第三个提问中持田中首相“去北京好”这种意见的人中,认为“在谈判的时候花多少时间也行”的人占百分之八十五点一。    问五:在同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时候,你认为日本同台湾的关系如何处理才好?    (1)既然同中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那么就要停止同台湾的一切来往——占百分之五点五;    (2)即使同台湾断绝政治上的来往,贸易交流和人事往来也应同过去一样继续进行——占百分之七十二点七;    (3)不同中国交往也可以,因此,要同过去一样和台湾进行交往——占百分之二点六;    (4)很难说——占百分之十四;    (5)不知道——占百分之五点二。    在同台湾的关系问题上,主张所谓的政经分离的人最多。如果按学历的高低来看,学历越高就越主张政经分离。

2. 《日本追求别人同时又在被别人追求》

【德新社德国汉堡七月二十九日电】西德一家主要报纸今天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华盛顿和北京目前的和解不能完全付诸实现,而因此得到好处的日本感到它有必要去指望莫斯科,那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汉堡出版的右翼报纸《世界报》在一篇题为《日本追求别人,同时又在被别人追求》的文章中写道:    “美中和解是中日本的意的。    “华盛顿提供了日本所需要的核保护伞和重要市场,但是日本认为中国是它的长期贸易伙伴。它同中国也有着文化和传统的联系,更不用说它对往事深感内疚了。    “因此,如果华盛顿和北京成功地商订一种安排的话,那么日本将会处于有利的地位。反过来,美国在世界的政治地位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如果这种安排不能完全实现的话,日本或许会情不自禁地放弃同中国的和解,而把同苏联达成谅解置于首要地位。    “如果情况果真如此的话,那么超级大国之间的重点也会改变。    “在受到大家追求的情况下,日本目前已明显地选择了通向北京的道路。它的新首相已受到了周恩来的邀请,而且他已同尼克松在下月有一次约会,从而为北京—东京—华盛顿的三角交易提供了条件。    “没有任何别的国家象日本这样遇到中国提出的这样强硬的条件。然而日本将谋求满足这些条件:它准备承认北京为中国的唯一政府,它甚至正在考虑北京关于日本应宣布它同台湾的和平条约是无效的建议。    “但是问题仍然是:这是中国条件的真正限度呢,还是北京的目标定得更要远?    “难道中国在促进它同华盛顿的关系方面的真正目标是为了让日美关系松弛下来吗?    “北京是准备承认日本在亚洲的贸易和政治地位呢,还是它将与这种地位抗衡,抑或它的政策的真正目的是使日本中立化?    “所有这些日本在未来几年中都将必须加以考虑,具体地说是:中国是否有可能接受下述这样的长期经济计划和双边协议,根据这些计划和协议,日本将得到中国的原料,而作为交换条件日本将通过工业制造品在中国进行大量投资。    “看来日本在目前还没有既定的计划。    “但是不管它拿到了什么牌,它也不大可能打出俄国这张牌。    “莫斯科由于害怕日本的工业和中国巨大的潜力结合在一起,因而很可能通过把它仍然占领的日本诸岛屿归还给日本和提供日本去西伯利亚投资的前景来追求东京。    “北京和东京的接触的改善当然不能排除(日本)同莫斯科建立良好关系的可能性。    “但是从长远来看,主要的重点一定是要么在这个方面,要么就在另一个方面”。

3. 日《东京新闻》报道:《自民党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设常任干事会》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七月二十七日报道一条消息,标题是《自由民主党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设常任干事会,以五十八人代替大会,争取确立党内的一致,从一日起,每周举行两次会议》,摘要如下:    自由民主党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二十六日在党总部召开正副会长会议,决定了今后的领导方法,譬如选出五十八名常任干事的成员(据《朝日新闻》七月二十七日报道,众议员四十七人,参议员十一人——本刊注)来代替全体会议等。这个协会的会员在二十四日成立时是二百四十九人,二十六日增加为二百八十七人,事务局估计,今后还会有人报名参加。经常举行近三百人的全体会议,由于会场情况等原因,是很困难的,因此设了常任干事会来代替全体会议,作为讨论的场所。    今后的工作首先是以八月一日召开第一次常任干事会为开端,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四两天举行常任干事会,每周星期三召开正副会长会议,以便争取党内的一致。常任干事会由江崎真澄、小川平二、塚田十一郎三位副会长为首长,进行领导。八月一日第一次碰头,随后预定于三日举行第二次会议,邀请大平外相参加,听取政府的想法。    在八月二日的正副会长会议上,小坂会长将就“台湾问题的处理方法”等提出议题,并就此进行自由的讨论。    小坂会长以大平—孙平化会谈之后已经决心进行日中政府间会谈这件事为背景,根据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确实将访问中国这种情况,打算要在九月中旬之前取得党内的一致。因此,在本周内将把二十四日大会的记录分发给会员和众参两院全体议员,要求用书面提出“关于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意见”。    书面意见到八月五日截止。鲸冈事务局长将把这些意见加以分类,在正副会长会议及常任干事会上再加研究。

4. 澳驻日记者说:苏联想拉日本以破坏日中关系的改善

【合众国际社堪培拉七月二十七日电】澳大利亚记者格雷戈里·克拉克在参议院一个委员会的会议上说,他认为俄国希望拉日本不去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较为密切的关系。    澳大利亚唯一的全国性日报《澳大利亚人报》驻东京代表克拉克是在参议院外交和国防委员会研究日本情况的会上作证时讲这番话的。    克拉克说,他同在东京的俄国人所进行的非正式的讨论表明,俄国人对日本要同中国密切关系的倾向感到关切。    克拉克说,虽然俄国人希望给这种不断增长的关系泼冷水,但是他认为,俄国人已经决定不把千岛群岛早日归还日本。    他同意该委员会主席的下述看法,即有一个潜在的强大“派系在迫使结成一个东京—北京联盟,以维护亚洲和平和把俄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克拉克说:“我认为田中首相很容易受这个派系的影响,大平正芳和三木武夫将有力地支持这个亲华派。”

5. 苏驻日代办会见法眼

【美联社东京七月二十九日电】苏联今天要求日本支持孟加拉国为加入联合国而进行的努力和批准美苏签订的防止核扩散条约。    这种要求是苏联驻日代办伊凡·策霍尼亚在外务省会见外务次官法眼晋作时提出的。    法眼说,日本已承认孟加拉国并将支持这个新独立的国家加入联合国。法眼还说,日本政府在仔细研究防止核扩散条约。

6. 共同社报道:《公演和座谈掀起了日中友好热》

【共同社东京七月三十日电】题:公演和座谈掀起了日中友好热,孙团长也忙得不可开交    中国上海舞剧团(团长是孙平化,有二百零八人)抵日之后,到三十一日已经过了三周。在迅速掀起的恢复日中邦交的热潮中来到日本的这个大型代表团,目前正在友好的气氛下于四国继续公演。令人感觉到,一面以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的热烈公演吸引观众、一面利用空隙同当地财界反复举行恳谈的一行,名副其实地成了中国外交的“尖兵”。    “民间特使”孙团长精力充沛地进行了活动。他在东京同大平外相结束了第一次会谈之后,遂于二十三日率领团员到了大阪。从那时起,以下榻的饭店为据点,为同当地的财界人士恳谈而四出奔走。二十五日同伊藤忠商事公司和丸红饭田公司的首脑举行了会谈,二十六日同三和集团以及蝶理和旭化成两家公司的首脑座谈,二十九日同住友集团的代表会晤。    这个期间,孙团长均出席在大阪的公演和欢迎招待会,没有任何喘息的时间,身着人民服,佩戴一副眼镜。    团员的日程也安排得相当紧。既要出席宴会、欢迎招待会,又要排练和公演,还得去奈良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