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06-11
第 1 版
1. 美报文章:《苏联增加在中东的影响》
【本刊讯】美《华尔街日报》六月七日刊登了该报记者雷·维克从巴格达发出的一篇文章,标题是《苏联在分四路争取朋友时增加在中东的影响》,《莫斯科利用外交,石油,军事和经济援助挖西方的墙脚》,《在叙利亚,俄国帮助修建一个水坝》,摘要如下:俄国打入的影响 由于苏联打入伊拉克,因而使这个倾向于共产党的国家对西方石油公司的态度无疑正在硬化。就在上周,伊拉克把伊拉克石油公司在这里的部分股份收归国有,伊拉克石油公司是由英国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法国石油公司、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莫比尔石油公司和卡卢斯特·古尔本基安基金会所有的一个财团。 在实行国有化以后不久,伊拉克外长就率领一个代表团去莫斯科同苏联官员会谈。苏联的塔斯社强烈支持国有化,把国有化称作是使伊拉克摆脱“外国资本统治”的一个行动。 这里的一个西方石油商说:“俄国人希望看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以及日本为那里的石油付出高昂的代价,也许甚至要看到那些国家不得不靠莫斯科的恩赐而得到它们的(石油)供应。” 苏联是从四方面打入中东的。第一,军事援助把阿拉伯军队同苏联的军火工厂连结在一起。据估计,至今苏联给埃及的全部援助的总额达五十亿美元以上。苏联米格喷气飞机在叙利亚、伊拉克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上空作超音速的飞行。几乎每当一支阿拉伯军队的任何部分举行检阅的时候,苏联的武器总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方面是经济援助,它给人制造了一种慈善的老大哥的形象。例如,在叙利亚,苏联的宣传家们大肆渲染幼发拉底河上的大坝。这个在苏联援助下修建的水坝完工以后可以灌溉一百五十万英亩的土地,发电量达三十万??。 苏联的援助表表明,正在埃及进行的有一百项工程,在阿尔及利亚有八十项工程、伊拉克有七十项、叙利亚有五十项、南也门有四十项。这些工程中的有些工程难以以美元标出价格,因为它们可能要以石油或其他商品偿还。外交矛头 苏联向中东推进的第三个矛头是外交。莫斯科通过它和已故埃及总统纳赛尔的关系取得了它在中东的第一个立足点。上月初,俄国通过一系列的外交会谈紧密了它和开罗的联系。 在五月的晚些时候,伊拉克政府安排了两名共产党员当部长,这是从最近两国签订的为期十五年的友好条约延伸出来的一个行动。 五月十四日俄国通过签订两国之间的军事条约加强了它和叙利亚的联系。 石油——苏联向中东推进的第四个矛头——今天特别重要,因为对石油所有权的国有化不仅仅是一种无所作为的威胁。共产党国家向阿拉伯国家提供石油市场,这为阿拉伯国家向国际石油公司进行榨取的行动提供了更多的回旋余地。 在俄国人有能力满足自己的石油需求的情况下,问题是为什么苏联必须寻求中东石油。答案是:虽然俄国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但它则不一定能满足东欧卫星国的要求。俄国将来愿意充当中东石油的掮客,向它的卫星国以及也许也向其他国家提供石油。 西方外交官们说,俄国在这个地区的真正目标是波斯湾,最理想的石油多半在那里。伊拉克濒临波斯湾,因此,为苏联进一步向前推进提供了踏脚石。 苏联的外交触角已经伸到波斯湾上的一些小国家。 几十年来,英国在军事上而美国石油公司则在经济上支配着这个地区。英国军事上的撤退已留下了政治真空,俄国很想予以填补。
2.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文章:《中东的石油--俄国人排挤西方》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六月七日刊登了维克托·佐尔扎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东的石油——俄国人排挤西方》,摘要如下: 克里姆林宫对向西方输出石油的生命线的控制过去常常被说成为一个遥远的幽灵,但是现在变成了一个问题。 伊拉克政府没收西方拥有的伊拉克石油公司这种做法本身可能不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伊拉克政府没收伊拉克石油公司的做法向其他中东国家政府表明——正如克里姆林宫一直在对它们说的那样——国有化是起作用的,那么这种做法可能象最高级会议中取得的某些比较引人注目的成就那样有效地改变世界力量的均势。 俄国人正在对阿拉伯人说这样的话,那些控制石油输出的人也能够控制西方的政策。俄国人敦促阿拉伯人对石油企业实行国有化,以此向它们表明,阿拉伯人应该把实现石油企业国有化作为反对西方支持以色列的一种武器。他们还对这些阿拉伯人说,西方没有资格从阿拉伯石油中获得巨额利润。 看得越来越明显的是,俄国想分享这些利益。他们认为没有任何理由说明西方应该垄断中东的石油。 在一个核力量和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将被大大减少的世界上(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期几乎肯定会这样),力量的均势将从经济的角度来衡量。 如果克里姆林宫能够使阿拉伯国家把西方的石油公司逐出中东,并且把俄国人请进来改变这种均势,那么,克里姆林宫取得的好处将会比它通过军事渗透能够取得的好处要多。这正是克里姆林宫在伊拉克做的事情。在伊拉克,克里姆林宫已经接替了西方石油公司所起的作用中的一些作用。对西方拥有的伊拉克石油公司实行国有化可能是排挤西方的一个开端。
3. 外电报道:英政府致苏照会
【路透社伦敦六月七日电】英国今天正式提请苏联注意,苏联可能在侵犯英国在利比亚石油公司的权利。 这次接触是在外交级进行的,在这之前利比亚政府在去年十二月对英国石油公司在当地业务实行国有化,英国政府在这个石油公司中有将近一大半的股份。 没收行动牵涉到英国价值六千万到一亿英镑的资产,这次没收遭到英国石油公司的反对,其理由是这种行动违反了国际法。英国石油公司也向石油界宣布,凡是在商定赔偿条件以前从该公司在利比亚开采地区开采石油的任何人,它将考虑对其采取行动。 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个特别敏感的地区是英国公司在萨里尔的开采权。 今天上午把苏联驻这里的大使馆的公使伊凡·伊波利托夫召到英国外交部,在那里由英国外交部东欧和苏联司司长朱利安·布拉德递交给他一份照会,这份照会说明政府和英国公司对萨里尔问题的态度。 英国官员们今天说,现在看来,在一月份利比亚的国营阿拉伯海湾勘察公司和苏联外贸公司之间就从萨里尔油田向苏联出售原油问题达成了一项协议。 英国官员今天再次说,英国政府认为,利比亚对英国石油公司采取的措施破坏了国际法。因此,可以认定,关于苏联从萨里尔开采石油达成的任何协议都是侵犯英国石油公司的权利的。 据悉,今天提请伊波利托夫注意这些看法。
4. 外电述评:基辛格到日本进行访问
【共同社东京六月九日电】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应日美经济协议会邀请于九日晚上十时半乘总统专机来到日本。基辛格助理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部部长霍尔德里奇等五人陪同。 前往机场欢迎的有,日美经济协议会代表召集人岩佐、外务省美国司司长吉野、北美第一科科长柴田等人,美国大使馆前往欢迎的有驻日大使英格索尔等人。 【共同社东京六月九日电】华盛顿八日电:基辛格助理在出发前的七日,访问了尼克松总统,就访问日本进行了磋商。据白宫人士透露,尼克松总统托基辛格助理带给了佐藤首相一封信。据料,总统在这封信中表示希望天皇能在明年适当时期访问美国。 【共同社东京六月八日电】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将逗留到十二日。其间,十日将出席日美经济协议会会议,以此为开端,将同佐藤首相、福田外相、田中通产相等政府首脑以及自民和社会两党的领导干部举行会谈。此外,还将同舆论界、学术界代表接触,日程排得很紧。 据料,在一系列会谈中将围绕着尼克松访华和访苏及其以后的国际形势特别是亚洲形势,深入地交换意见。与此同时,这位助理还预定同自民党的下届总裁候选人举行会谈,因此美国方面显然是注意佐藤以后。在会谈中,将突出地讨论政治性的内容。 【美联社东京六月八日电】有人问外务省情报文化局局长和田力为什么政府不邀请基辛格,他回答说:“基辛格本人希望这样。” 和田力在每周一次为外国记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只要所有的政府官员能同基辛格讨论,他到这里的访问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就没有什么差别。”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六月五日刊登了该报驻华盛顿特派记者阿部康典三日发回的一条述评说:总统助理基辛格访问日本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消极的目的,即想缓和尼克松访华、访苏及国际货币调整带给日本的冲击,制止日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另一个是积极的目的,即希望确立日美关系的新的应有状态。 但是,虽说基辛格助理是尼克松外交的主角,但他也只不过是总统的左右手而已。因此,日本希望尼克松总统访日,以此作为把日本和中国、苏联同样对待的证据。在同基辛格的会谈中当然将提出明年以后两国元首相互访问的问题。 莫斯科美苏首脑会谈的结果,决定召开欧安会,奠定了实现欧洲稳定化的基础。然而,亚洲问题却仍然没有解决。恐怕美苏都还没有确立亚洲稳定化的设想。基辛格访问是争取确立这个设想的一个步骤。大概可以说,当结束了访华的尼克松总统结束了越南战争,并同日本领导人就长远的日美关系的基本原则达成协议的时候,尼克松外交的第二个阶段就开始了。 【德新社东京六月六日电】(记者:威廉·朗格)基辛格在他行将进行的东京之行期间主要是要了解谁将成为佐藤首相的继承人。 据日本观察家说,基辛格的访问(因越南局势而曾两次推迟)将有助于制订美国的期中的亚洲政策。 此外,基辛格可能还想了解日本想把它跟莫斯科的关系改善到什么程度,日本是否认为以莫斯科取代华盛顿,是可能的。
第 2 版
1. 安德森文章:《尼克松:勃列日涅夫是可信任的》
【本刊讯】《华盛顿邮报》六月八日刊登了杰克·安德森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尼克松:勃列日涅夫是可以信任的》,摘要如下: 在尼克松总统和苏联党的首脑勃列日涅夫在克里姆林宫举行面对面的会谈时没有作记录。为了表示信任,总统甚至没有把他自己的译员带入会议厅,而让勃列日涅夫的译员进行翻译。 每次会议以后,尼克松先生都仔细地记下他记忆中的会谈情况。他个人的笔记是美国掌握的关于具有历史意义的尼克松—勃列日涅夫会谈的唯一纪录。 据一位看到这种笔记的人说,这种笔记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在莫斯科会议前夕,在赫尔辛基举行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仍然遇到一项障碍,这就是苏联不愿停止建造装有导弹的潜艇。但是总统在同勃列日涅夫单独会谈时,一面把身子向前屈,一面说:“混蛋,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后来他们达成了限制核武器的重要协议。有一个时候,尼克松带着开玩笑的口吻说,俄国可以用它的巨型SS—9式导弹来代替潜艇,因为这种新的巨型导弹在大小和形状方面都象潜艇。 勃列日涅夫粗声粗气地问道:“你怎么知道呢?”因为俄国一直不让全世界知道它的SS—9式导弹的情况。 总统回答说,因为双方的情报工作都极为有效。 总统发现勃列日涅夫是一位热情的东道主,然而却是一位激烈地讨价还价的谈判对手。但是尼克松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说:“这个人是可以信任的。” 在总统看来,比核武器协议更重要的也许是关于“消除战争威胁”和“促进世界紧张局势的缓和”的十二点条约。他认为这使新的苏美关系法典化,并确定了关于避免将来的军事对抗的规则。 这个条约是苏联建议签订的,尼克松最初反对。但是他后来改变了主意,认定这个条约可能促进和平。他在莫斯科会议休会期间亲自草拟了十二点,勃列日涅夫接受了总统的大部分措词。
2. 美报文章:《克里姆林宫的助手们在发生骚乱的立陶宛举行会商》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六月八日刊登自莫斯科专发该报的一篇报道,题目是《克里姆林宫的助手们在发生骚乱的立陶宛举行会商》,摘要如下: 立陶宛共产党领导人和莫斯科党总部的官员们,同五月中曾发生青年骚乱的一个立陶宛城市的当地的领导人,举行了一次专门的政治会议。 俄文的立陶宛共产党报纸《苏维埃立陶宛报》报道了这次会议。西方外交官们认为,这次会议证明高级领导对于立陶宛局势不安定感到关切,在那里,罗马天主教徒们的不满一直是强烈的,上月发生的骚乱已经被警察部队镇压下去了。 这次骚乱是五月十八日在立陶宛第二大域工业中心考纳斯爆发的。 报纸关于在考纳斯举行专门的政治会议的消息是第一次公开表明高级领导的反应。 【法新社莫斯科六月七日电】据一些莫斯科人士说,在苏联嬉皮代表大会之后的抽签,导致了一名立陶宛青年的自焚和在五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在考纳斯的骚乱。 这些人士说,在立陶宛这个第二大城市召开的“不满现制度”青年秘密代表大会,把主要来自苏联三个波罗的海加盟共和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人召集在一起,但是,也有某些“代表”来自苏联其他城市。 这种嬉皮派同西方嬉皮派完全不一样。不容易从他们的衣着和发型来辨认,但是他们爱独立思考,他们对“这个制度”表示怀疑。 这些人士说,在代表大会结束时,嬉皮们决定采取一个引人注目的行动而不搞积极的恐怖活动。会议一致赞同自杀计划,自愿者抽签。 在五月十四日,一个二十岁的立陶宛工人把汽油烧在自己身上,十四个小时之后死去,从而触发了长达两天的骚乱。
3. 英《经济学家》文章:《勃列日涅夫求上帝保佑平安无事》
【本刊讯】英《经济学家》六月三日在“俄国问题”一栏中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勃列日涅夫求上帝保?v平安无事》摘要如下: 如果尼克松先生松了一口气,认为莫斯科的重大的会谈进行得非常好的话,那么勃列日涅夫大概也让他自己松了旬气。历史学家可能把这次会谈的结果看作是劝目前趋势的一个象征性的证实,而不是崭新的开端。这一判断只有当“莫斯科精神”现在将迅速从共处导致合作、特别是经济合作时才会发生变化。然而,即使不是这样,这一象征对勃列日涅夫在苏联政治中的地位和对尼克松连任的前景可能几乎二样重要。 莫斯科最高级会谈标。志着勃列日涅夫的(政治)生涯中的顶峰。去年十月在他访问巴黎时,他已作为苏联外交首脑而崭露头角。但是上周官方进行了加冕。他可以因上周的成功而赢得荣誉。如果事情进行得不好的话,他当然要受到责备。 在俄国有一些人正等着勃列日涅夫犯错误。反对他的政策的迹象被一位批评家——谢列斯特——上周从乌克兰党的第一书记的职务上被调离一事所证实。尚不清楚是否谢列斯特还将被调离莫斯科的政治局。即使他被开除出政治局,那也不会结束在高级领导阶层对勃列日涅夫政策的反对。 但是,党的官僚机构目前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同西方的关系的改善完全可以同今后几年苏联国内纪律的加强很好地结合起来。预定一九七三年——七四年进行的大规模更换党证可能是加强纪律的一个机会。勃列日涅夫先生希望同美国做的一些经济交易大部分并不非常危险。美国的饲料不会威胁苏联社会的结构。即使美国商人同日本商人一起参加一项开发秋明天然气的安排,那些官员们可能对他们自己说,西伯利亚远得很,无论如何一条裂缝不会使整个堤坝倒塌。 如果勃列日涅夫决定除这种个别工程之外还着手搞更大的工程,如果,为了得到美国的技术和管理知识,俄国人在相当大的规模上对直接投资打开他们的边界,那么情况就不同了。那么要把经济的外国部分和国内部分严格分开就不可能了。 勃列日涅夫得到了他希望从莫斯科最高级会议得到的许多东西——美国承认苏联是一个平等的超级大国,苏联经济的紧张有所缓和。但是他也付出了代价。他在美国轰炸北越的高潮期间欣然签订了有关共处的十二诫,这一事实表明了他为同美国进行联系而愿意冒的风险。 在克里姆林宫中大概也有一些文职官员和军界人士不满勃列日涅夫制订其政策的方式。不仅这些新的十二诫,而且还有勃列日涅夫自己的政治地位势必面临今后几周在越南战场上或在巴黎外交藏身之所发生的事情的考验。
4. 美报文章:《苏联乌克兰局势不稳,承认民族主义分子同侨居国外集团有联系》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六月七日刊登沙巴德六日从莫斯科专发该报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苏联透露乌克兰局势不稳,承认民族主义分子同侨居国外的集团有联系》,摘要如下: 苏联承认乌克兰存在着一个民族主义运动,它跟侨居国外的反共组织有联系。 人们早就获悉,乌克兰的某些知识分子反对他们所认为的过分的俄罗斯化,反对不给文化自由,而且主张在他们的共和国内更加积极地使用乌克兰语。 今天在这里见到了一个乌克兰裔比利时大学生多鲍施在基辅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消息,从而看出了这些持不同政见者的组织的一些细节。 这个比利时人今年一月初的被捕,曾引起一个逮捕和抄家的浪潮,约有二十个乌克兰人因诽谤苏维埃国家的罪名而被抓走。多鲍施在被苏联当局拘留五个月以后,六月二日被释放了。 多鲍施在《乌克兰真理报》所发表的声明中说,他是被据说是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的一个侨居国外的集团派到苏联,来寻找乌克兰的五名民族主义分子的。 这是受控制的苏联报刊迄今最直接地承认乌克兰有民族主义集团在活动的供认之一。
5. 日《公明新闻》文章:《莫斯科会谈以后的世界形势》
【本刊讯】日本公明党中央机关报《公明新闻》六月二日登载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莫斯科会谈以后的世界形势》,摘要如下: 美苏两国首脑参加这次莫斯科首脑会谈的最大目的可以说是:在因中国、日本、西欧的迅速抬头而出现的“多极化时代”,为了维护美苏两国不论在政治上或经济上都日益下降的威信和利益,而重建以核为背景的“美苏主宰世界政治”的体制。除去联合公报以外,甚至还发表了“莫斯科精神”(关于美苏关系的各项基本原则),向世界显示“美苏”协调体制。这也只不过是要表示尽管在“多极化时代”,“美苏主宰世界的和平”仍然在世界政治中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首脑会谈中时时出现美苏两国毫不掩饰地追求利益的大国利己主义。今后这样的美苏大国外交必然会在国际政治上突出起来。因此中小国家的利益被忽视的危险将越来越大。 由于这次美苏首脑会谈,最深刻感到大国利己主义所造成的“小国的悲哀”的,难道不是北越和南方的临时革命政府吗?越南问题是美苏会谈的最大焦点,但最后也没有找到“北方”所主张的恢复认真的巴黎和平会谈以解决越南问题的任何线索,越南问题的解决仍然没有结果。这产生了对“美苏勾结”的疑虑,认为美苏两国可能以越南问题为“交易材料”而在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经济技术交流等其他方面互相妥协。 对“北”方在美苏会谈以后采取什么战略展开攻势,只能推测,但无论如何,形势是越南化政策破产,阮文绍亲美政权崩溃的现实性不可避免地与日俱增,美国被迫陷于更深的困境,这是明如指掌的。 还有在蕴藏着重新爆发的危机的中东战争的和平问题上也没有找到实现持久和平的任何具体办法。可以认为,这表明:过去中东一直是美苏都非常棘手的问题,而且中东形势,同美苏的意图无关,存在着动摇的危险,难免对美苏共处体制发生不良影响,因此两国都希望把中东的现状固定下来。但是使战火重燃的火种仍然存在。 同时,在欧洲问题上,就互相削减东西方驻欧洲的兵力和武器进行会谈的问题达成了协议,这是对美苏之间力量对比的中心东西欧的和解和缓和紧张局势作出了贡献,值得注意。柏林协定的议定书,也即将由英、美、法、苏四国签字,东西德的关系正常化也即将开始。看来欧洲形势将有飞跃进展。 然而美苏两国都是想从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双方的军事力量的平衡不被打破为前提,相互撤兵。既然如此,东西欧洲的互相撤兵问题在技术上就有许多难于解决的问题,即使开始了谈判,进展中的困难也是不可避免的。 还有全欧安全会议的目标不是要建立以包括东西欧在内的集体安全体制为基础的持久的欧洲和平,而始终只不过是要“固定现状”,也就是要使战后欧洲的东西方两阵营之间的现状固定化而已。这只不过是抹杀民族主义的自主性的大国瓜分统治而已。应该说真正的互相和解与和平来到欧洲为时尚远。 再说,在欧洲问题上,苏联的意图显然不只是东西欧洲的和解,而是要把从欧洲正面减下来的余力转化为对中国的压力,以遏制由于美中接近而提高了国际政治地位的中国。苏联自从去年七月尼克松宣布访问中国以来就展开了对抗中国的“反攻外交”。随着欧洲正面的紧张局势的和缓,苏联的这种行动无疑会更加活跃起来。 但是苏联迅速向亚洲扩张是在由于美中接近而朝重新组合的方向动荡的形势下乘机而动的,也暗藏着要取代从亚洲后撤的美国的企图。这对于在“上海宣言”中表示反对任何国家在亚洲谋求霸权的美国来说,无论如何是不能忽视的。在欧洲,由于美苏力量对比的稳定而暂时缓和了紧张局势,相反地,在美苏势力范围还没有划定的亚洲,执行南下政策的苏联和与之对抗的美国之间争夺,就是说美苏两大国对势力范围的争夺将激化,这是肯定无疑的。这样,亚洲地区的“不稳定”就将增大,由于美中接近而扩大了的亚洲紧张局势缓和的潮流将会逆转。
第 3 版
1. 《学生反对种族隔离》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六月六日发表一篇题为《学生反对种族隔离》的社论,摘要如下: 南非警察并非世界上第一个袭击和平集会的人。他们可能是第一个在大教堂内打人的人。他们在对开普敦的学生示威作出反应时,肯定表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野蛮、慌乱和亵渎神物的混合物。昨夭看到警官们跑来跑去试图制止他们的人使用警棍之后,这种给人以混乱之感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掌管警察的部长用通常关于一小撮闹事者的陈词滥调来驱散示威者是没有什么用的。不仅有勤杂人员和劳工同学生们一起示威,而且学生抗议者们本身就已成为一支意义重大的力量。他们几乎肯定代表了英语大学中反对种族隔离的多数。 这些大学自一九五九年一项新法律要它们强行实行隔离以来,一直有断断续续的示咸,大约两年前,在约翰内斯堡发生过一次大示威,有三百人被捕。由于示威的参加者们容易遭到非常真实的危险,所以这种示威的坚持不懈就格外意义重大了。开普敦最近的冲突再次证明,这种冲突并不是什么一时的现象。要说的话也只是:随着更多的学生越来越认识到南非在世界上的孤立和为白人的教育比为黑人的教育要多开支十倍的一种制度的不公平,对他们的支持看来就会越来越大。 这种局面的新因素是在黑人学生中出现了一种黑人民族主义。他们现在越来越熟悉了美国好斗的黑人的著作,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发展一种对作为黑人的新的自豪感,并要求允许他们对社会作出他们自己的贡献。他们的团结已产生结果:两所开除了一些黑人学生的大学学生已完全离开学校。 白人学生联盟已承认了南非黑人学生组织的存在,而且到目前为止,这两个组织进行某种程度的合作看来是可能的。肯定没有迹象表明白人学生将放弃这场斗争,而这将使政府面临一个意义重大的挑战。在英语大学里,学生们大都得到他们的副校长的支持。在经济方面很需要他们,如果有技术的毕业生的供应枯竭的话,经济就会衰退。因此政府并非处于强有力的地位,能够进行太过严厉的镇压或是象它很可能想做的那样削减给大学的国家经费。
2. 伊拉克外长结束访苏返回巴格达/苏伊签订发展贸易经济关系协定
【伊通社巴格达六月八日电】革命指挥委员会委员兼外长巴基及同行的代表团,在对苏联进行一周的访问以后,于今天回到这里。 巴基在到达时发表的讲话中说:这次访问是成功的。他说,他签订了一个关于促进两国贸易和经济关系,特别是在石油方面的关系的协议。 他还说,苏联和伊拉克的有关人士将立即开始执行这个协议。他说,“双方也同意不久将扩大和加深两国在多方面的经济关系。”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七日电】苏联和伊拉克共和国发展贸易经济关系协定今天在莫斯科签字。 苏联方面在协定上签字的是对外贸易部长帕托利切夫和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席斯卡奇科夫;伊拉克方面在协定上签字的是外交部长巴基。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七日电】题:苏伊协商 伊拉克外交部长巴基应苏联政府邀请自六月二日至七日在苏联作客。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阿列克谢·柯西金接见了客人,并同他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友好的谈话。 关于巴基莫斯科之行的消息说,考虑到由于资本主义石油垄断组织反对伊拉克共和国利益的活动以及过去曾属于这些垄断组织的“伊拉克石油公司”的国有化所造成的形势,根据四月九日在巴格达签订的苏伊友好合作条约的规定,苏伊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两国间的经济合作问题进行了协商。 在协商过程中伊拉克方面向苏联方面报告了“伊拉克石油公司”国有化的措施,和伊拉克政府鉴于外国石油公司拒绝满足伊拉克的正义要求而准备采取的其他措施。 双方重申了今后继续扩大和加深苏伊经济合作的共同愿望。双方商定,两国的有关机构将进行具体会谈,以便就协商过程中提及的问题签订必要的双边协定。
3. 英《每日电讯报》社论《又是俄国》
【本刊讯】英《每日电讯报》六月三日发表一篇题为《又是俄国》的社论,详级摘要如下: 石油和政治是自然地混合在一起的。特别在中东,它们象咸肉和鸡蛋一样总是在一起的。伊拉克夺取伊拉克石油公司的特权和设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的确,看来政治在这一特殊的混合物中强烈地占了统治的地位,那主要是而且最重要的是由于与俄国有明显的联系。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政权一些时期来一直被认为是阿拉伯国家中最倾向于苏联的政权。根据伊拉克同俄国签订的十五年友好条约,伊拉克能够要求得到俄国石油生产技术人员的援助。已经使用了俄国石油生产技术人员来开发伊拉克在一九六一年从伊拉克石油公司那里没收过来的北鲁迈拉油田。 毫无疑问,正是这种肯定俄国技术人员不久就要到来的想法在伊拉克的国有化决定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必须把这是由于伊拉克石油公司故意使它的北部油田生产不足所致的所谓理由看成是一种借口。真正的理由大概是反西方情绪加上谋求在即将到来的关于石油出产国参加石油公司的股份的这场斗争中有一个可能增强勇气的东西这样一个混合物,这场斗争是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所有成员国都有关系。除这几点之外,从俄国的观点来看,这是一个它又扩大在这个海湾地区的影响的行动,英国和其他国家则在本周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和中央条约组织会议上促使人们对这种情况的注意。人们非常希望,法国不会受到伊拉克向它提出的建议的诱惑,而在伊拉克石油公司参加国中单独地帮助(伊拉克)分配和销售石油。俄国说,她希望欧洲安全,但是显然认为有自由在别的地方继续兴风作浪。这是不够好的。
4. 菲总统府宣布菲国家安全委员会举行会议:要求同美重新谈判美在菲军事基地问题
【路透社马尼拉六月九日电】菲律宾总统府宣布,菲律宾国家安全委员会今天投票要求同美国重新谈判目前的全部安全和经济条约。 这些条约包括重要的军事基地协定,这些协定在近几个月中引起了这里日益增多的批评和不安。 美国一直从(根据协定在这里建立的)两个巨大的空军和海军基地(克拉克空军基地和苏比克湾海军基地——本刊注)去印度支那作战。对于这些协定感到的不安大都是因为担心由于美国人使用这些基地,菲律宾可能被拖进印度支那冲突。 总统府的公告说,(由政府高级领导人组成的)安全委员会还讨论了最近美苏签定的一些协定对世界的影响,特别是对菲律宾的影响。 总统府人士说,初步的态度是,由于美国已同莫斯科签定了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它就不再需要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了。 总统府在安全委员会举行两个半小时会议之后发表的公告中说,一直在技术级举行的双边会谈将上升为“政策级”。马科斯的讲话 【美联社马尼拉六月九日电】马科斯总统今天说,菲律宾将同美国重新谈判一项军事基地协议。 马科斯说,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个国家的最高决策组织)在研究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北京和莫斯科的访问对菲律宾的影响以后,已经决定还要重新谈判同美国的其他一切协议。 马科斯还说,国家安全委员会六月二十九日将再次举行会议,以便决定轻重缓急和提出在将举行的谈判中菲律宾可以采取的各种抉择。 他说,“我们自然将考虑将在安全、军事和经济方面能使我国获得最大限度利益的各种主张。” 本周早些时候,菲律宾人正式问美国,它打算使用这里的美国五个军事基地多长时间。 马科斯说,华盛顿回答说,这个问题将在政策级的讨论中给予回答。
5. 布雷就菲给美照会发表谈话
【美新处华盛顿六月六日电】下面是国务院发言人布雷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谈话记录摘要: 问:菲律宾人向美国发出了一份关于使用我们在那里的军事基地的照会。你能否谈谈,莫斯科和北京最高级会议是否已改变了美国对使用这些基地所需要的期限的看法? 答:我们从菲律宾政府那里收到了一份照会,照会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在菲律宾的基地结构打算使用多少期限。第二个问题是我们是否已经或打算在这些基地上安装远程导弹。我现在回答第二个问题,在以照会形式正式回答菲律宾的要求以前,我想说明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在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享基地上,并没有安装远程地对地洲际弹道导弹和中远程弹道导弹,没有准备安装这种导弹。根据一九五九午的波伦一塞兰诺协定,我们在采取这种行动以前必须与菲律宾政府进行磋商。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将立即以照会作出回答。我今天无法向你预测回答的内容。 问:你是否认为,莫斯科和北京最高级会议已经改变了在菲律宾或在那个地区的其他地方,建立安全基地的根本需要? 答:我认为,在两次最高级会议之间的这么短一段时间内,要得出这种肯定的结论是不可能的。
6. 埃及国防部长萨迪克抵苏访问/勃列日涅夫、格列奇科同萨迪克会谈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八日电】应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的邀请,埃及副总理、国防部长兼军需生产部部长萨迪克上将今天抵达莫斯科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八日电】萨迪克上将今天拜会了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他们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 【路透社莫斯科六月八日电】(记者:唐纳德 ·阿穆尔)埃及国防部长八日飞抵此间,以会谈埃及今后的国防上的需要。 有关这次访问的消息是不多的。埃及大使馆一位官员只是说,这位部长到这里来是继续他上月在开罗同格列奇科元帅进行的会谈。 然而,此间外交观察家们认为,苏联并不希望打乱该地区军事局势稳定的程度。他们认为,除了埃及已经拥有的萨姆火箭外,俄国可能向埃及提供比较先进的地对空导弹。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九日电】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今天接见了萨迪克上将。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参加会谈的有格列奇科。 【法新社莫斯科六月九日电】埃及国防部长萨迪克将军今天继续同苏联高级官员举行会谈。 接近会谈的人士说,勃列日涅夫向萨迪克将军简单地介绍了他最近在莫斯科同尼克松总统进行的关于中东问题的会谈情况。萨迪克将军同勃列日涅夫还回顾了中东的形势和他们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九日电】格列奇科同萨迪克上将今天举行了会谈。
7. 德新处报道:《重新建立波恩和埃及的关系》
【德新处波恩六月八日电】题:重新建立波恩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关系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政府今夭就重新建立外交关系(埃及一九六五年三月因发现西德与以色列有秘密武器交易而同西德断交 ——本刊注)取得一致意见。将在尽可能早的时间里交换大使。外卜交部在六月八日公布了这件事。 两国政府确信:通过重新建立外交关系已经采取巩固两国人民之间联系的重要措施。 【德新社波恩六月八日电】西德外长谢尔的自由民主党今天欢呼波恩—开罗恢复外交关系,认为这是“对外政策的又一胜利”。 自由民主党发言人说,在西方扩大共同市场和在东方关系正常化以后,同开罗互派大使是朝着与阿拉伯国家普遍恢复关系迈出的重要一步。
第 4 版
1. 《佐藤首相说,靠我是不行了》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六月六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佐藤首相说,靠我是不行了》,摘要如下: 面临在国会会议结束后引退的佐藤首相,三日,为了周末静养而到了镰仓的别墅。不过,在他那平静的表情的背后,不可否认有一种对调整接班人的苦恼。据说,二日在离开东京之前,他曾对会晤的老友流露说:“靠我是不行了。” 依首相看,“田中学习得还不够”,并说“事情是有一个顺序和常识的”,企图压制走运的新手田中。但是,对福田无力掌握多数也表现出焦虑不安的心情。 据传首相三日也表示了“总裁竞选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前景。但是,已经转到了事实上放弃无论如何也要使田中和福田两人联合起来的想法,并要全力以赴地转向确保福田占第一位的方向上来。在报田的票数不过半数而进入最后投票时,倘若田中约定支持福田,那么不用说将继承佐藤路线,而且也可以保存佐藤派,这样就将得到引退后也可以保持影响的“元老”地位。据认为,这就是佐藤采取的战略。但是,如果田中取得了第一位,那么这种战略将如何呢?还有,如果田中、大平阵线形成了二、三位的联合,又将如何呢?难题是不少的。 对于“靠我是不行了”这句话,当记者团追问的时候,首相自己已经否定了。不过据认为,其真正意图是一种敦促福田阵营奋起的反话的措词。首相并不想乖乖地放弃留恋之心。正在集中注视首相态度的各派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它们说:“还会有再三的变化。” 然而,首相没有公开表态,也没有付诸行动。他曾经说过:“和谁都可以合作。”并作出了这样一种现实的推测:“田中也是支持长期政权的有功之臣,如果福田实在不行,也可以换马。”对于支援福田的内线战术,首相肯定将运用他得意的“等待”哲学,另一方面将继续观察决定的时机。 【共同社东京六月九日电】佐藤首相九日下午,召见佐藤派的桥本登美三郎。首相向他要求说:“国会只有一周时间了,法案还有很多没有通过。希望佐藤派作为核心力量全力以赴,争取通过尽量多的法案。” 首相还说,“如果不使国会圆满结束,我迄今(作为首相和总裁)干的事就是功亏一篑。”这暗示了他决心在国会结束后不久引退。 【共同社东京六月九日电】佐藤首相九日上午分别约见福田外相和田中通产相二人,暗示他将在国会结束后立即引退。国此,围绕着佐藤以后的争夺总裁的斗争将会加剧。 【共同社东京六月九日电】政府九日下午决定派遣自民党的爱知揆一(前外相)作为福田外相的代表参加十四日将在汉城召开的亚太理事会部长会议。外相不参加会议是因为这一会议举行时正是国会进入末期,还有很多外务省管的事项——外交案件尚待审议。但是,据料佐藤首相很可能在国会结束后不久表明引退,所以(福田)便决定不参加会议了。
2. 日报消息:《社会党佐佐木更三最近将访华,可能提出对“尖阁列岛”联合调查的问题》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六月九日刊登了一条消息,题目是《社会党佐佐木更三最近将访华,可能提出对“尖阁列岛”联合调查的问题——因他否定党的见解也可能引起内讧》。摘要如下: 社会党的佐佐木更三,打算在本届国会结束后不久,于十七日出发访问中国。现正待中国方面的回答。该党在八日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上已正式同意。佐佐木这次访华打算就下列问题同中国方面进行深入地交换意见,即一、美中、美苏会谈后的亚洲、世界形势和日本;二、在佐藤以后的新政权下,如何开展恢复日中邦交的运动等。但是,据传,他还打算就尖阁列岛问题,提出“由日中两国联合进行调查”的设想。在该党执行部内部,感到困惑的空气正在增强,担心他同该党的正式见解“该列岛在国际法上是日本领土的一部分”发生分歧。 佐佐木在同中国方面会谈时,似乎希望就尖阁列岛问题进行会谈,但不要硬得出结论来。 但是,该党内认为,佐佐木的想法,接近日中友协正统总部等关于“反对美日反动派对尖阁列岛的阴谋”这种方针,所以,担心他采取这种态度的结果,将会提出,“联合调查”,从而否定社会党把“(该岛)是日本领土的一部分”作为前提谋求和平解决的见解。佐佐木对这种担心,反而暗中进行批判,并反驳党的见解。 由此,可以预料,从该党在三月份走在其他各党的前边,作出“领有权”的见解的决定的当时起,在该党内掀起的不同意见,将以佐佐木访华为契机,同批判以成田为首的执行部一起,将表面化起来。
3. 加勒比沿岸国家在圣多明各召开海洋法会议
【拉丁社圣多明各六月五日电】十五个加勒比沿岸国家今天下午开会研究与海洋资源的权利和所有权有关的各种立场。 开幕式在议会大厦举行,在开幕式之后各代表团转移到国家图书馆继续进行讨论,会议将举行四天。 巴巴多斯、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多米尼加共和国、特立尼达—多巴哥和委内瑞拉等国代表团企图就确定承袭海宽并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即根据各国地理特点作不同的规定,最宽可确定为二百浬。 海底大陆架及其二百公尺深度界线也是要仔细研究的问题。 表明这次会议重大意义的一个事实是,哥斯达黎加外长今天上午在前往圣多明各之前接见了美国和苏联的大使,就这次会议进行了商谈。 美苏两国都有一支庞大的渔船队,它们开进了别国的海域。华盛顿和莫斯科以及日本、所有欧洲国家都反对二百浬主张。 预期在会议结束时,十五个与会的沿岸国家签订圣多明各声明,该声明将概括拉美国家的愿望,以提交一九七三年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海洋法会议讨论。 【法新社圣多明各六月六日电】加勒比沿岸国家海洋法大会主要是为了就司法和科技委员会研究过的下列问题取得协议,(这些协议也许是将取名为圣多明各声明的最后声明的主要内容): 保证与会国沿岸的加勒比海海洋自由通行,这些国家需要有这种自由来开发其海洋资源。 采取保护和监视措施来保护该地区国家沿岸附近的海洋生物资源。保护自然资源、海底大陆架和领水。 承认加勒比海地区除了由于经济和社会条件之外,还因其地理和地质条件而成为一个有其特点的自然和人类环境。必须对海洋和海底资源进行深入的专门的调查,必须在本地区各国间进行合作配合。 还力求规定,各国不得阻碍在本地区为敷设海底电缆或地下管道,不得阻止其它国家按沿岸国家规定的条件进行科学或海洋学研究。 沿海国家对大陆架行使主权,以便探查和开发自然资源。与会国同意:在协调各国关于海洋权政策方面进行合作;在其各海洋区和海底区进行科学研究和海洋学试验;各国为防止海洋环境污染进行研究和作出规定。 但是,据大会人士以及与大会有关的一些人士中的言论看来,主要讨论的议题将是二百浬领海,也许它是沿海国家外长会议成败的关键。
4. 《视界》杂志文章:《海洋的竞争》
【本刊讯】在墨西哥出版的五月六日一期《视界》杂志(西班牙文版)刊登了温思罗普·卡蒂写的一篇题为《海洋的竞争》的专稿,摘要如下: 在管理海洋的国际规则问题上,世界正在迅速地走向混乱状态,对自然资源日益增多的需求和突飞猛进的技术进步正在引起一场控制海洋、海床及海底资源的竞争。各国之间的分歧已到了这样大的地步,以至于人们长期盼望的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现在面临着不能召开的危险。上个月当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五个星期的筹备会议结束其冗长的辩论时,一位暹逻代表说:“进展简直太慢了,就象曼谷阴沟污水流得一样慢。” 最大的暗礁:造成最大困难的问题就是管辖权问题。这个问题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一个争论,这已是人们熟知的了。发展中国家以拉丁美洲为首,它们要求二百浬管辖范围;发达国家以美国为首,坚持十二涅是应有的界限。但事情远比这复杂得多。由于没有国际上公认的法律,在全世界正出现各种各样数不尽的问题。例如: 石油引起了加拿大和法国的争论。巴黎根据对靠近新埃斯利西亚的两个小岛的控制权而对一大片流域的几十万公顷提出了要求,这片座落在圣劳伦斯湾的流域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石油也是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之间为了委内瑞拉湾的一块地方进行众所周知的争吵的原因。任何一个发现了矿藏的沿海交界地区,都可能发生类似问题。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已经以保护其海水不被污染为理由提出了对马六甲海峡的领土要求。这条狭窄的水道——在一端只有两浬宽——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主要通道,也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海路之一。马六甲海峡的水不太深,航道没有很好标明,还有经常改变位置的沙堆问题。这两个国家担心从这里定期通过的那些二十万吨的巨大油船那一天会出事故,在其差不多一千公里的范围内给生物造成灾难。俄国、日本和美国对印尼—马来西亚的二十浬领海要求提出了抗议,因为领海二十浬就意味着实际控制了这条海道。 墨西哥海军的军舰最近在其领悔内抓捕了五艘日本渔船。墨西哥政府正在研究怎样运用“承袭区”的概念把其目前的十二浬界限扩大,“承袭区”的概念可以使一个沿海国对海洋资源拥有二百浬管辖权,但不要求对这个地区有全部领海主权。捕鱼之争在全世界层出不穷,然而最大的困难出现在美国金枪鱼船同智利、厄瓜多尔及秘鲁海军之间。不同的声音:除了国际上的要求与反要求而外发出了一个声音,这就是雅克—伊夫·库斯托(法国潜水探测家)的呼声,他以全人类的名义对由于劫夺者的行动而造成的海洋可能毁灭发表反对意见说:“为什么我们仅仅把海洋看成是食品、石油和矿物的储存地呢?海洋不是一个获取这些廉价东西的地方,我们看到海底资源就被蒙住了眼睛。海洋的最大资源不是物质的,而是向我们提供希望和幸福的无穷无尽的源泉。” 占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海洋里生存着这个星球上整个动物的百分之八十,还有无可估量的矿物财富。 据估计,人们每年从海洋获取六千万吨食品,如进行明智的保护这个数字至少可增加二倍。矿物财富:目前,捕鱼之争成了报纸的标题,但许多观察家认为,海洋矿物的冲突是将来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为从海洋开采金子用来偿还战争债务而努力,但没有成功。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采海洋矿藏才成了一件有利可图的事。石油居首位。从海岸以外矿中开采的石油占目前世界全部产量的百分之十八,到一九八○年,可达百分之四十,到本世纪末可能达到百分之五十。开采天然气的技术是最复杂而且是不太先进的,但是现在从海岸外开采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可望在二○○○年时增加四倍。世界上从海岸外开采生产的石油和煤气价值为六十多亿美元。 现在从海底开采的煤占日本煤产量的百分之三十,英国的百分之十以上。距美国路易斯安那海岸十一公里的两个硫矿目前提供着这个国家总产量的百分之十五。据悉,苏联正在西伯利亚梅岸以外开采金矿。也从海底获取大量砂石等制造水泥的原料,其数量超过了其它任何一种矿物。贝壳是冰岛一种大工业的基础,被大浪抛到岸上的贝壳用来制作水泥、石灰和钮扣。 岩球:海洋矿物中最出人意外的财富是广泛分布的镁矿岩层。人们不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但是它确实在慢慢地、持续地增多。岩层还含有大量铜、锌和其它矿物以及镁。美国和日本已试图小规模开发这些金属的混合物,但是岩层的大部分处于四千到六千米深的地方。为了使开采经济可行,需要有一种价值约一亿八千万美元的海底采矿设备,据估计,用这种设备可开采约二十八万吨镁,一万四千吨铜和二千八百吨钴。 已经建议建立一种国际制度,防止工业国家间无法控制的竞争,让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海域海洋财富的开发。表决权:发展中国家对“每国一票”的原则可能是一致的。如果实行这个原则,那么各地理区域,如非洲、拉丁美洲,东欧和西欧等地区都将有同样的代表,发展中国家将拥有百分之六十的多数……最凶恶的敌人:由于各国争夺海洋财富日益加剧以及对于公海缺乏控制,雅克·库斯托这样一些人大声疾呼地反对威胁大洋的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如果现在什么也不做”,最近库斯托告诫说,“那么可能在三十年、四十年或五十年内我们就会看到一切都完了”。他指出,二十年前地中海岸边水中有大量海洋生物,而现在“三英时长以上的鱼已经碰不到”。 估计一九六八年向海里扔了五千万吨垃圾,基中包括工业和建筑废物,化学产品和辐射性废物。 库斯托说,“对海所干的一切坏事都是对生命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