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03-20

第 1 版

1. 外电报道美原子能委员会宣布:中国十八日进行了一次核试验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三月十八日电】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宣布,中国约在格林威治时间六时在大气层中进行了它的一系列核试验中的第十四次核试验。    监听的结果表明,在中国西北试验场进行的这次爆炸的威力在二万吨到二十万吨之间,同最近几次的试验差不多,不是氢弹爆炸。    这是中国今年进行的第二次试验。这个共产党国家——世界上拥有核力量的第五个国家——爆炸过一些威力大得多的装置,但是现在看来,是在集中力量研制能够作火箭弹头用的当量装置。    【路透社华盛顿三月十八日电】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在这里宣布,中国今天在大气层中进行了一次威力在二万吨到二十万吨之间——相当于二万吨到二十万吨梯恩梯——的核爆炸。    委员会说,这次试验是格林威治时间六时在中国西北的核试验场进行的。    军事观察家们推测,这个装置——如果是接近于二万吨而不是二十万吨的话——可能是氢弹引爆装置,或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弹头。    观察家们说,中国在今年一月和去年十一月进行过低当量试验,据信是在研制一种引爆装置。    据原子能委员会的记录,中国现在已进行了十三次大气层试验,一次地下试验。    【法新社华盛顿三月十八日电】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宣布,人民中国今天在大气层中爆炸了一个核装置。

2. 德新处报道:《苏联大使拜会联邦总理》

【德新处波恩三月十七日电】题:苏联大使拜会联邦总理    联邦总理勃兰特三月十七日在斯图加特向报界证实,苏联大使法林于三月十三日访问了他。    总理说,苏联外交使节交给他一系列关于德苏条约的说明。据总理说,这些说明谈了下面几点:    1、如果认为东方条约的失败不意味着给德苏关系造成压力,以及认为在条约失败之后可以同苏联进行重新谈判,这些都是错误的。    2、苏联期望通过条约从根本上改善关系,并且准备接着草签包括西柏林在内的贸易协定。    3、条约的失败也将意味着柏林问题解决办法的失败。    4、若条约失败,则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继续进行有益的谈判是不能设想的。    5、大使证实,苏联政府将向最高苏维埃宣布关于德国统一的信件。    6、那些声称苏联看不到欧洲经济共同体这一现实的人是错误的。    【德新处波恩三月十七日电】题: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信是条约文件的一个组成部分    最高苏维埃将正式把联邦外长谢尔在苏联外交部签署条约时递交的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信的内容告诉议员和在两个委员会里工作的成员。    政府发言人说,从国际法上来说事情本身是一清二楚的,如果这封信被接受,那么它就是现行的国际法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苏联政府处理这封信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又会清楚地表明,这封信就是条约整个文件的一部分。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三月十六日以《关于德国统一的信件是否将放到条约里去?》为题报道说:    据说苏联将承认在签订莫斯科条约时联邦政府递交的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信件是条约的所属部分,并在一个相应的声明中肯定这点。    据施普林格国内通讯社十五日从外交部得来的消息说,长期以来总理办公厅国务秘书埃贡·巴尔就全部问题同苏联大使法林进行了极秘密的谈判。说苏联人已经表示,他们可能愿意采取这一步骤,如果这样做东方条约能在联邦议院被批准的话。    【本刊讯】西德《斯图加特日报》三月十七日报道说:    据联邦首都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勃兰特已经把苏联关于批准问题的官方声明通知了外交委员会。这个声明明确地指出批准和不批准条约的利和弊。根据可靠消息说,苏联在这项本周初交给联邦政府的声明提到了联邦共和国和苏联进行合作的广泛可能性。同时要求缔结经济协定、在工业上进行可能的协作、共同开发地下资源和在原子能以及宇宙研究方面进行合作。莫斯科在这项文件中使人毫不怀疑,它是完全赞成莫斯科条约的这些条文的,并把这些条文看作是协调利益唯一可能的做法。克里姆林宫认为,这项条约使联邦共和国有机会摆脱谴责它有复仇主义的负担。对苏联来说,有这种信任的新气氛是与国内困难有联系的。还透露,苏联还向联邦政府阐明了联邦议院不批准(条约)将产生的后果。一则,它将引起信任危机,它使不久将来不可能再有信任的气氛。二则,柏林问题的解决办、法不能生效,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之间就会产生不可逾越的障碍。

3. 日《朝日新闻》报道:《冷战般的东地中海,美苏加剧军备竞争》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三月十二日刊登了该报驻巴黎特派记者津岛发回的一条消息,题目是《冷战般的东地中海,美苏加剧军备竞争》,摘要如下:    苏联最近开始接近叙利亚、伊拉克和利比亚这三个阿拉伯急进派国家,因此,以地中海为舞台的东西方军事对立,突然开始带上了政治色彩。令人深深感到,在“东西方对话”的风潮席卷欧洲的时候,唯有东地中海在进一步加深传统性的冷战。    毫不过分地说,现在美苏围绕东地中海的竞争,也不次于冷战的最高潮时期。苏联自从在一九六七年六天的中东战争中失去权威之后,为恢复势力而迅速地增强黑海舰队,一直开进美国第六舰队传统地认为是“自己之潮”的地中海。现在,美国第六舰队的阵容是,以两艘航空母舰为中心,有北极星潜艇,驱逐舰、巡洋舰和辅助舰艇,共计十艘,二百架全天候轰炸机以及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的士兵共二万五千人(美国方面公开的消息)。不过,对此,苏联舰队也以代替航空母舰的直升飞机母舰为中心,共有舰艇五十至六十艘,实力大体相同。    巴黎的美国官方人士认为,苏联加强地中海战略的目的在于下述几点:(一)把美国的势力从东地中海排斥出去,提高苏联对中东、对包括南斯拉夫在内的巴尔干各国以及整个东欧的权威;(二)间接地控制中东石油向西方市场出口的动向;(三)使苏联在东西方的关系上的地位变得更有利。

4. 日《每日新闻》评美苏在中东的争夺:《克里姆林宫转变政策,牵制美国石油资本的发展》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三月十日刊登了该报驻莫斯科特派记者佐野发回的一条电讯,题目是《克里姆林宫转变政策,牵制美国石油资本的发展》,摘要如下:    隐藏在壮丽的美中和解剧幕后不显眼的苏联以加强对利比亚、伊拉克和叙利亚等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为目标的外交工作,最近突然活跃起来了。    从二月下旬到三月初,利比亚和伊拉克两国代表团访问了苏联,苏联领导的欢迎是给予最高级的礼遇。    去年秋天柯西金总理访问了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但是,竟然绕过了利比亚。与此相反,这次一转而向利比亚代表团许下三驾马车访问的诺言,这充分说明了克里姆林宫的政策转变。    据认为,苏联最近对中东和北非各国展开这种外交攻势的背景有下述三点:第一,是对在亚洲已同中国和解了的美国把余力用在对这些地区的反攻上而作出的积极防御战略的一环。    第二,据认为,伊拉克和利比亚都是出产石油的国家,苏联这次之所以提出援助这两个国家开发和精炼石油资源,目的是想以动摇西欧,尤其是美国的石油资本为支柱,从侧面牵制美国的反攻。最后一点是在去年的苏丹反共政变中尝到苦头的苏联,今后将克制对阿拉伯世界共产党势力的支持,把策略重点转移到加强同成为当代阿拉伯世界主流的社会主义政党的关系方面。

5. 《法国和苏联的部队相互靠拢》

【本刊讯】英《约克郡邮报》三月七日刊登一篇外事报道,题为《法国和苏联的部队相互靠拢》,摘要如下:    在过去十八个月里,苏联和法国的空军和海军部队进行了礼节性的访问,今后还将继续访问。    苏联驻法国大使阿勃拉西莫夫先生在以同情左翼观点知名的巴黎《世界报》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他在第二篇文章中说:法苏在军事方面的接触正在日益增多,这肯定地有助于改善我们两国之间关系的总的气氛。根据一九七○年八月二十八日苏联和法国武装部队参谋长达成的协议,莫斯科军区司令最近访问了巴黎,巴黎军区司令也对莫斯科进行了回访。苏联空军总司令由一个苏联空军中队陪同到达了法国,法国空军参谋长同样地由一个法国空军中队陪同到了苏联。法国和苏联的海军舰艇也进行了互访。预计今后还要采取几项这类的措施。    阿勃拉西莫夫大使在这篇四栏长的文章中还谈到了其他意味深长的东西。他坚持说存在扩大贸易的可能性,并且肯定地说法苏合作“证实了和平共处所提供的可能性”。    除开法苏军事接触以外,苏联大使的两篇文章由于赞扬“在最高级实现”法苏协定,已引起人们对其真实目的的猜测。    这些文章是尼克松总统刚刚对北京进行了十分成功的访问之后和他将去莫斯科访问之前不久出现的。人们认为,这些文章是经过克里姆林宫慎重研究的,它的目的是想加强这样一种概念,即苏联政府在对待同西欧国家的关系方面只是抱有和平的目的,不管尼克松访问还是没有访问北京。    其次,苏联大使的文章看来是有意在支持法国政府,以对付法国共产党自今年年初以来对法国政府进行的指责。法国共产党指责法国政府“放弃了戴高乐将军的对外政策方针而赞成大西洋主义”。

第 2 版

1. 布托和柯西金在布托举行的宴会上的讲话

【塔斯社莫斯科三月十七日电】正在苏联进行正式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统今天举行了宴会。他在宴会上讲话时指出,昨天和今天举行的“建设性会谈是在坦率、亲切和谅解的气氛中进行的”。总统说,我把这次交换意见当作是旨在促进建立我们两国之间良好关系的连续过程。    巴基斯坦总统说:我们持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我们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不应损及我们同别国的友好关系。我认为,这是相互关系的健全的和正确的基础。    你们,作为我们的朋友和邻国,可以给予我们以帮助,介绍技术方面的经验。我们欢迎苏联的援助并希望苏联能参加我们为克服长期遗留下来的落后状态而进行的斗争。    以前,英勇的苏联人民也经历过战争的苦难。我们认为,你们是会分担我们由于我们的战俘问题而感到的不安的。    目前局势的另一个惨痛的方面,就是使我们极为痛心的比哈尔居民的贫穷状况。    巴基斯坦总统说,我们不愿意使冲突成为南亚次大陆亿万人状况中的经常性特点。    布托说,他同勃列日涅夫、柯西金进行的会谈,以及“在会谈中占主导地位的那种精神,使我们有了在世界的我们这个地区恢复和平的希望”。    【塔斯社莫斯科三月十七日电】柯西金说,“我们真诚地希望苏巴关系将是友好的,是以广泛的相互谅解,其中包括关于和平解决印度斯坦国与国之间一切争端的原则为基础的。我们主张把我们的力量联合起来反对在印度斯坦各国人民中间制造纠纷和敌对情绪的帝国主义。”    “我们认为,次大陆紧张局势的和缓已使次大陆各国能够走上在本地区建立持久和平与创造相互信任气氛的道路。这是当务之急。”    柯西金说,我们相信,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的会谈“定将举行,并将导致次大陆对抗政策的结束而代之以印度斯坦各国和平与合作的政策,导致达成在印巴边界上建立和平与安宁的协议。别无其他明智的出路”。    【路透社莫斯科三月十七日电】柯西金说,去年十二月的危机造成了对立势力的冲突:“一方面是民族解放力量,另一方面是反人民的军事独裁势力,同敌视印度次大陆人民,包括巴基斯坦人民在内的外部的侵略势力勾结一起。”    此间观察家说,这番话可能同等地是指中国或者是指美国,两国在这场冲突中都曾支持巴基斯坦。    【南通社莫斯科三月十七日电】布托比柯西金来得保留,他没有提及可能同印度和孟加拉国举行会谈的事情,而苏联总理在祝酒词中谈到了这一点。

2. 路透社报道:苏企图修建把南亚各国连接起来的公路

【路透社莫斯科三月十七日电】(记者:唐纳德·阿穆尔)这里的外交人士说,苏联有兴趣于筑一条把苏联的中亚同巴基斯坦和印度联起来的国际公路,这个话题大概会在布托总统访问期间提出来。    他们说,苏联领导人想要提出把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联起来的这样一条公路的可能性问题。    这里的观察家们说,莫斯科的意图可能是要加强一切有关国家和俄国之间的联系。    俄国骨子里可能是要使巴基斯坦同中国的联系松弛,虽然观察家预料俄国在现阶段要使巴基斯坦疏远中国是不会取得很大成功的。

3. 加弗向评蓬皮杜宣布举行公民投票

说蓬皮社的目的是要强调正在形成的新的欧洲的重要性,以取得人民的支持从而加强自己的权威;同时也是向希思施加压力,要英国在欧洲政策问题上追随法国    【美联社伦敦三月十七日电】(记者:加弗向)希思首相今晚等待蓬皮杜总统解释他突然要求法国人民就英国进入欧洲共同市场一事举行公民投票的问题。    英国人由于蓬皮杜事先没有告诉伦敦——而且由于等到实际上在访问希思的前夕才宣布——而感到困惑。    他们感到为难,是因为总统的行动使英国人再次产生了戴高乐两次否决英国进入共同市场的痛苦的记忆。这样,蓬皮杜就鼓舞了保守党议员和反对党工党议员结成的反对参加共同市场的联盟,他们发誓要为反对英国进入市场斗争到底。    所有这一切使外交部专家和希思自己的顾问必须探索蓬皮杜的动机——这项探索的范围是又远又广的。    认为这位法国领导人具有绝对诚意的一个理论说明,他的目的是要强调正在形成的新的欧洲的重要性,并要取得尽可能多的人民对它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他将由于得到人民对他自己的政策的大力支持而加强他自己的权威。    但是另一个理论说明,蓬皮杜的目的是要向希思施加巧妙而持续的压力,要他在不久必须解决的一些重要的欧洲政策问题上追随法国的路线。这些问题很广,从在一个扩大了的共同市场内部建立经济和货币同盟的问题,一直到它在世界上发挥政治作用的问题。    希思已经把英国加入共同市场作为他的政府计划的中心。所有其它的政策都是从属于实现这个目的的。如果这件事失败,他也就失败了。因此,他可能觉得他现在已得到这样的通知:他再也不能避开法国的领导了。    希思和蓬皮杜在本周末将设法协调他们在下列问题上的政策:    ——欧洲经济和货币同盟。    ——共同市场未来的政治机构。    ——欧洲同美国、日本、苏联集团以及其它国家的关系。    他们在每一个问题上的做法都是有分歧的。    希思希望通过同美国人合作而不是对抗的做法来解决改革世界货币制度的问题。    蓬皮杜希望有单一的欧洲货币,它以黄金为计价标准(法国拥有大量的黄金),以便同美国的美元抗衡,甚至迫使美国调整它的贸易政策。    希思认为,经济和政治问题不能分开。因此,他主张共同体的政治机构要同它的经济体系联系起来,而布鲁塞尔仍作为一个统一的欧洲的“首都”。蓬皮杜希望这两个体系分开,以巴黎为政治首都。    希思认为,共同体同外界的政治关系必须继续坚定地建立在北大西洋联盟的基础上。他还希望同美国人作出尽可能密切的合作安排。    蓬皮杜则主张欧洲发挥更加独立的作用。而当共同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发展的时候,他希望,首先能够以它的政治作用、甚至是军事作用来促进欧洲自卫的利益。

4. 英对蓬皮杜宣布搞公民投票感到震惊

【美联社伦敦三月十七日电】这里对蓬皮杜决定将就扩大欧洲共同市场问题举行公民投票感到震惊和有点混乱。    据说,某些高级内阁大臣说这番讲话是“一个外交炸弹”。    英国政府由于以下两点而感到失望:    ——这将为英国反对加入共同市场的人提供了宝贵的弹药,这些人几个月来一直在为在这里举行公民投票进行活动,因为他们认为大多数英国人是反对加入共同市场的。    ——没有事先通知的做法是对希思经常表示的看法的一个打击。    【德新社伦敦三月十七日电】蓬皮杜昨天在巴黎记者招待会上的宣布使英国感到震惊。希思首相的保守党政府对这件事是感到很不高兴的。

5. 布托总统结束访苏回国

【路透社拉合尔三月十八日电】巴基斯坦总统布托在同苏联领导人会谈之后于今天从莫斯科回到这里。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三月十八日电】苏联和巴基斯坦今天消除了由于印巴战争而引起的分歧,它们宣布打算恢复正常贸易关系并谈判新的五年贸易协定。    这项协议是在布托总统到莫斯科的两天访问结束时发表的公报中宣布的。    巴基斯坦大使马克尔说,布托在离开莫斯科时确信苏巴关系正常了。    马克尔说,苏联人没有表示愿在南亚作中间人。    马克尔说,布托在莫斯科期问几乎全部时间都是用来进行会谈的,谈判大部分涉及南亚政治局势。    马克尔说,公报的措词表明,苏联人注意到了总统关于宣传方两的观点,而没有同意他的观点。    这位巴基斯坦大使说,会谈是亲切地进行的,他说,看来苏联对巴基斯坦的态度是友好的,尽管它过去支持创建孟加拉国。    他说,“在领导人能利用的短暂的时间里,互相进行指责本来就不会是有益的。苏联的政策不是反对巴基斯坦的。它是友好的,一切迹象表明,它会变得更加友好。”    【美联社莫斯科三月十八日电】一位巴基斯坦高级外交官今天说,布托总统今天动身回国时确信他已经成功地弥合了他的国家和苏联之间的紧张关系。    马克尔大使认为,在布托访问结束时发表的一项联合公报是关系正常化的迹象,联合公报规定两国之间定期进行政治磋商,并且恢复贸易援助。    公报中还包括了布托所作的谋求同印度和孟加拉国实行和平解决的保证。公报说,“总统说,他准备采取措施帮助在次大陆建立和平的环境。在这方面,他认为彼此停止互相针对的敌对宣传是非常重要的。”    这位大使还澄清了“敌对宣传”这个用语。他说,这不是指的巴基斯坦和苏联。那意思是指印度次大陆。    公报说会谈是“坦率和有益的”。    马克尔说,布托提出了政治上敏感的问题,即印度扣留着十二月战争期间抓到的九万多名巴基斯坦俘虏的问题。    这位大使说,“我们表达了我们的态度。”    这位大使在回答问题时还说,布托同柯西金总理和党的首脑勃列日涅夫都讨论了中国。    马克尔说,“我们告诉苏联人说,我们同苏联的关系,不会以同任何其他国家的关系作牺牲。”他说,反过来也是一样。    公报的主要之点包括:    “双方确认他们希望进一步加强巴基斯坦同苏联之间的关系。他们表示他们同意为实现这一目的创造有利条件。    “双方认为两国政府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定期交换意见是可取的。双方赞同采取旨在恢复苏联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经济、科学、技术和其他关系的措施,这方面的关系由于一九七一年的事件而中断了。    “双方同意延长苏联和巴基斯坦关于经济和技术合作的协议,并同意举行会谈以期在这些协定中加进一些以后必然出现的变动。双方的意图是,双方继续在地质勘探方面、在卡拉奇修建钢铁厂方面以及在电力工业方面进行合作,并扩大其他方面的经济和技术合作。    “关于商业和贸易关系,两方商定立即恢复贸易交往,并尽早缔结直到一九七五年这段时期的新贸易协定,以期进一步扩大苏联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货物交流。    “在会谈过程中,双方特别注意了南亚次大陆的局势和其他国际问题。”

6. 法《费加罗报》评蓬皮杜搞公民投票

【本刊讯】法《费加罗报》十七日发表的路易斯·加布里埃尔·罗比内的文章写道:共和国总统采取了攻势。他在两个方面发动了进攻:内政和对外政策。首先是内政。蓬皮杜从未掩饰他不错过任何机会使宪法主要条款发挥作用。公民投票是最重要的条款之一:机会一出现,他就抓住了。总统的主动行动是在社会党人和共产党人之间打进的一个“楔子”。在对外政策上,这样一个公民投票表明,共和国总统想保持主动,使我国起欧洲领袖的作用。蓬皮杜个人的行动因此具有了新的意义。法国是欧洲所有国家中第一个把全民投票和欧洲建设联系起来的国家,这给予国家元首可能主持欧洲最高级负责人的会议以更大的威望。    【南通社巴黎三月十七日电】共和国总统蓬皮杜昨天说,将在法国举行旨在要求公民对他的欧洲政策表态的公民投票,这件事在法国各反对党总部引起了混乱。据估计这次公民投票肯定会获得成功,因为很多反对党也认为英国进入共同市场是件好事,所以这些组织的选民(其中也包括社会党人)在回答蓬皮杜问他们赞成还是不赞成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政策时,将会表示赞成。这就为这次还未进行的议会选举创造了有利的气氛,政府联合内阁将带着公民投票中胜利者在政治上和心理上的有利条件去参加选举。    【路透社巴黎三月十七日电】今天当戴高乐派和共产党人在为预定于今后七个星期之内举行的关于扩大共同市场的公民投票作准备的过程中,相互考察对方的实力的时候,法国开始了一场新的选举战。    今天的所有迹象表明,围绕蓬皮杜总统昨天宣布的公民投票进行的运动将发展成为共产党人和戴高乐派执政的政府之间的一场全力以赴的斗争,中间派和社会党人将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第 3 版

1. 黎报报道:侯赛因说美苏没有表示反对他的计划

【本刊讯】黎巴嫩《今天报》十六日刊登它驻安曼记者的报道,题目是《侯赛因国王说,“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同意(他的阴谋),苏联也同意”》,摘要如下:    侯赛因国王在两个月之前就他的阴谋开始他的接触。他随后邀约旦河西岸的一些著名的巴勒斯坦人士同他们就市政选举问题进行磋商——选举将于三月底在西岸进行。但是,事实上,他想要试探他们对他十五日宣布的阴谋的反应。    国王十二日同一批巴勒斯坦人举行了十分重要的会议。    在会议开始时,国王侯赛因对这些巴勒斯坦人士说,以色列正致力于使它对西岸的占领合法化。它在这方面的第一个步骤将是市政选举。他又说,他决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他已经把他的计划的具体内容通知给阿拉伯国家和大国。他向这些人介绍了他的计划。    这些巴勒斯坦人士反应不一。他们中的一些人反对,说这个计划是取消性的,而另外的人说,约旦应等到恢复关于重开苏伊士运河的接触时再说。侯赛因国王回答说,以前他是这样看,但是某些国际方面告诉他,不需要把这两个问题连在一起,因为两个问题能够一块儿解决。侯赛因国王又说,他通过第三个重要的阿拉伯方面——“他点名提到了这个阿拉伯国家”——分别同阿拉伯国家进行了磋商,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同意这个计划。    这点使在座的人士感到吃惊。但是国王接着说,大国也同意这个计划,“特别是美国和苏联没有表示反对这个计划”。    他又说,会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磋商,而且是通知他们说他一旦宣布就要使他的计划付诸实施。    【德新社开罗三月十七日电】开罗报纸《共和国报》今天声称,西德的威斯巴登是导致侯赛因国王提出建立约旦—巴勒斯坦联邦计划的阿拉伯—以色列秘密会谈的地点。    报纸说,参加会谈的有以色列财政部长萨皮尔、犹太人百万富翁巴龙·罗特希尔德以及一名没有说出名字的一个北非阿拉伯国家的人士,这个人士是“以他对巴勒斯坦事业抱敌对态度而出名的”。    它说,这个人充当约旦河西岸的领导人之间的中间人,这些领导人中有十一人后来参加了“在北非一个阿拉伯国家的首都”举行的另外一次秘密会议,人们认为这显然是指突尼斯。    据这家报纸的无来源的消息说,“以色列同意支持西岸领导人的候选资格,以换取他们在以色列—约旦阴谋中共同合作。”

2. 伊拉克决定不接待约旦代表团

【法新社安曼三月十五日电】侯赛因国王今天扔下了一个人们称之为的“外交炸弹”,他建议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建立一个半自治的巴勒斯坦国。    他派遣四名前首相为使者,给阿拉伯国家的国王和国家元首带去信件。    【中东社开罗三月十七日电】约旦前首相和侯赛因国王的密使塔尔霍尼今晚从安曼到达这里。    陪同他的有外交大臣阿卜杜拉·萨拉赫和约旦议会议员安·阿塔拉。塔尔霍尼在离开安曼前说,他携带着一封侯赛因国王给萨达特总统的信。    这个约旦代表团在访问开罗以后,将前往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    同时其它三个代表团正在访问其它阿拉伯国家,它们携带着侯赛因国王给阿拉伯国家元首的信件,解释这位国王在约旦河两岸建立一个联邦国家的建议。    【伊通社巴格达三月十六日电】伊拉克决定不接待将访问伊拉克的侯赛因国王的正式代表团,这个代表团来这里访问是为了阐述约旦国王提出的成立阿拉伯联合王国的计划。    约旦政府昨天宣布,以前首相里法伊为首的官方代表团将访问大马士革、巴格达和科威特以向这三国领导人递交关于侯赛因国王计划的信件。

3.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文章:《侯赛因计划震动了阿拉伯人》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三月十五日刊登该报驻联合国记者戴维·温德尔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侯赛因关于新国家的计划震动了阿拉伯人》,摘要如下:    约旦国王侯赛因提出的为约旦西半部分设立新的政体的建议已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一阵激烈的吵嚷。对他提出最尖锐的批评的阿拉伯人指责说,这个计划是趋向同以色列搞交易的第一步。    据说,这个新建议确实是在事先不同以色列人磋商的情况下拟定的,而且预料它将受到以色列的反对。但是,看来它确实涉及作为中东全面解决办法一部分的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的未来地位的问题。    约旦大概是希望这个建议将打破以色列同约旦之间的僵局,为以色列撤出所占领土开拓道路。    这里消息灵通人士的看法是:尽管阿拉伯人怀疑这建议是一项交易,但是,它与其说是与要同以色列迅速达成解决的任何愿望有关,不如说与约旦国内问题有关。    巴勒斯坦游击队的力量在去年同约旦人第一次对抗中被削弱了,现在又被以色列人在黎巴嫩削弱了,因此,这个建议可能是侯赛因国王对巴勒斯坦民族所作的伸出橄榄枝的姿态。    自治的巴勒斯坦国的建立可能有助于弥合侯赛因国王和敢死队运动之间的裂缝——同时仍然把全部控制权操在他自己手中。对约旦来说,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以色列的占领已日益变为一个事实,因此,必须作出努力防止现状进一步巩固起来,从而有利于以色列。    这里是以这样的背景来看待这个最新建议的。人们可认为这是要使约旦“再回到棒球场”的一种努力。    另一个意味深长的因素是约旦优先考虑下个月将在以色列主持下举行的西岸市政选举。约旦现在己撤销了它较早时断然反对这个以色列行动的态度。    侯赛因国王提出的联邦建议的目的之一可能是要使巴勒斯坦人回到他们的营地而不要朝着建立一个分离的巴勒斯坦——这是可能在西岸市政选举中得到证实的一种倾向——的方向走得更远。

4. 英·甘地穆·拉赫曼在达卡群众集会和宴会上发表讲话

英·甘地声称“大国应关心自己的事,不要试图影响或指挥别的国家。”拉赫曼说“南亚地区必须置身于大国竞争的旋风之外”,“在印度洋及次大陆建立一个和平区”    【印度报业托辣斯达卡三月十七日电】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今天在这里说,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的友谊是以“某些崇高的原则”为基础的。    她还希望,不管有什么困难,两国都将在他们独立的道路上共同前进。    甘地夫人是今天在达卡向二百万以上的人讲话时说这番话的。    甘地夫人在提醒这个新诞生的国家前面还有艰苦的路程要走时说,大国应当关心他们自己的事,不要试图影响或指挥别的国家。    【法新社达卡三月十七日电】拉赫曼总理今天在这里欢迎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访问孟加拉国时说,在这个新的共和国里一个“反印度”的运动和阴谋正在进行着。    他说,某些反对党和少数民族正在进行这种运动。    【德新社达卡三月十七日电】甘地夫人强调她对这个新邻国今后的独立表示关注。    她说,即使印度和孟加拉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每个国家都不得不走它自己的道路即对其他人保持独立的道路。    观察家指出,印度总理几乎没有提及德里和达卡的关系——但这反而是明显地提醒达卡要抵制外界的影响,这只能是指莫斯科。    【法新社新德里三月十七日电】据孟加拉国通讯社报道,拉赫曼总理今晚在达卡说,南亚地区必须置身于“大国竞争和意识形态对抗的旋风”之外。    这位谢赫在为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举行的宴会上发表讲话说,如果要和平解决次大陆的问题,那就必须由次大陆的人民和政府自己来实现。    这位孟加拉国总理说,“如果人为地培养复仇精神和为奉行无益的对抗政策而谋求从外国得到帮助以建立新的军事力量均势”,那么紧张局势“是不会消失的”。    【美联社达卡三月十七日电】孟加拉国总理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十七日要求大国停止竞争,和在印度洋及次大陆建立一个和平区。    “我们希望看到在次大陆和印度洋建立一个和平区。只有在世界上我们所在的这个地区不再成为竞争的大国的战场时才能实现这一点。我们反对某些大国力图通过怂恿制造分裂的分子和使一些旧的团体重新复活起来而在这个地区划分它们的势力范围。”

5. 印报托报道:英·甘地和穆·拉赫曼结束会谈

法新社说英·甘地向拉赫曼保证印将把「犯有暴行嫌疑的巴战俘交给孟加拉国」和让「孟加拉国参加将来举行的印巴会谈」    【印报托达卡三月十八日电】英·甘地和谢赫·穆吉布·拉赫曼的会谈今天在这里结束。    早些时候这两位总理在河上乘船巡游六小时,两国的外长也在船上。    两国总理将签署一项联合声明。    据官方人士说,他们的会谈是卓有成效的,是在“非常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    官方人士说,两位总理将签署的联合声明将包括经济、政治和两国合作的其他方面。    【合众国际社达卡三月十八日电】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和孟加拉国总理拉赫曼今天乘船在梅格纳河上游弋,继续讨论印度解放孟加拉国以后这个地区的形势。    自印度总理到此以后,穆吉布和甘地夫人已经会晤三次。一位印度发言人曾在其中一次会议后说,印度已经同意移交孟加拉国方面定为“表面上证据确凿的”案件、要对之进行战争罪行审讯的任何巴基斯坦战俘。    印度关于送还战俘以受审讯的声明,是新德里政府第一次说它将根据孟加拉国政府整理的证据移交巴基斯坦人。    【法新社达卡三月十八日电】前来访问的印度总理英·甘地据说向孟加拉国总理拉赫曼作了两项“保证”,这些保证将使他在将来同巴基斯坦举行的任何最高级谈判中几乎肯定取得成功。    未经证实的消息说,甘地夫人向谢赫·穆吉布保证:(一)现在正被拘留在印度战俘营中的那些在一九七一年三月到十二月间有犯下暴行嫌疑的巴基斯坦军人将交给孟加拉国审讯;    (二)印度将同意孟加拉国——大概是谢赫·穆吉布本人——参加将来举行的印巴和谈,使之成为三方会议。

6. 外电报道:山玉成愿当金边新傀儡政府“第一部长”

【路透社金边三月十八日电】山玉成今天同意在朗诺总统的领导下成为政府的负责人,这就结束了柬埔寨四天政治危机。    六十四岁的山玉成在今天傍晚同朗诺元帅会晤后说,他已同意担任空着的第一部长职务。    山玉成对路透社记者说,他今晚同这位元帅讨论了新内阁问题,但是对新内阁的组成没有作最后决定。    这位新任第一部长说,他将在这位元帅督导之下,这位元帅作为总理将主持内阁会议。    他说,“这项工作是作为其他部长的协调人。我将依照元帅的计划行事。”    有人问,他是否预见到在他任职期间终将恢复一个立宪政府。他说:“我认为,共和国总统有一天将恢复宪法、举行选举并且恢复议会两院。”    【法新社金边三月十八日电】新闻部长隆波烈在电台发表的一项公告说,山玉成先生接受了朗诺总统让他担任总理的建议。    隆波烈说,新的柬埔寨内阁的阵容不久即将宣布。    他说,已经任命了一些部长,但是名单仍待朗诺的总统府最后确定。    【法新社金边三月十八日电】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国家元首朗诺的顾问、前议长祝兴已经被任命为共和国副总统。

第 4 版

1.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俄国特物特假扮海员潜入香港》

【本刊讯】香港英文《南华早报》三月十六日刊登该报专栏作者埃文·辛克莱的一篇报道,题为《俄国特务假扮海员潜入香港》,摘要如下:    苏联特务和宣传者假扮成俄国商船上的海员渗入香港。    苏联的渗入正导致一种棘手的外交和政治局面。香港政府官员正越来越担心本港被拖进中国与苏联之间的激烈的政治争论之中。    俄国人涌入香港至少已经有十八个月。    虽则(香港)官员将不会确切知道有关俄国人的活动,但据悉,他们正密切提防那些假扮海员在香港上岸的可疑的苏联特务。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在俄国船在(香港)主要的船坞内进行修理时,便在香港逗留数月。    这些俄国人集中于两个主要方面:工人,通过工人而同学生得到接触。    极可靠消息来源说,现在前来香港的俄国船的数目多得可疑。    而《南华早报》展开了数星期的调查透露,每年差不多有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搭乘在太平洋的俄国商船来港。    去年,有八十艘俄国船入港,共带来约四千人。其中一些有嫌疑的海员对海洋显然是门外汉。    《南华早报》的调查指出,例如,当商船“苏联”号去年来港时,船上有一班人以前是从来没有出过海的。这八个人被确实验明是海参崴的远东大学东方语文部的苏联中国观察家。当“苏联”号于一九七一年一月来港进行三个月的修理时,他们是被列为该船船员的。这八个人很多时间同香港大学的学生混在一起。    据极可靠消息来源说,其他来港的俄国人已被验明是隶属于苏联各个情报局的。    据知,苏联特务想方设法坚决要进入香港。    假扮海员是最通常和极安全的方法。可以确定那些闲置在港的船只是载有扮作船员的同庞大的苏联间谍网有直接关系的人,而中国当局完全知道他们的活动的。

2. 苏修刊物借报道蒋党“中央全会”吹捧蒋介石

【本刊讯】苏修《新时代》第十二期在“新闻摘要”栏里,刊登一篇未署名的报道,标题是《蒋介石的决定》。全文如下:    三月初举行的国民党——台湾的执政党——中央全会推举八十五岁的蒋介石大元帅为第五届任期六年的“中华民国总统”候选人。蒋介石还是国民党总裁。    据法新社报道,全会的最后一天,九十九名全体中央委员投票支持大元帅,并站起来高呼“总裁万岁!”的口号。此后立即选派了全会的三名代表去见蒋介石,向他汇报党的决定,蒋介石对他们说,他“满意地”接受这个决定。据观察家们指出,二月二十日,即尼克松总统到达北京的前一天,蒋介石在台北举行的国民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时说,他想把位子让给“一个新的称职的和正直的人”。    国民大会将于三月底选举总统和副总统。    【本刊讯】香港亲蒋的《新闻天地》三月十八日刊登署名商岳衡的文章,摘要如下:    新加坡乃是中华民国最好的榜样,我们只要维持内部的团结、经济的繁荣,侨胞的向心,又有谁能出卖我们?    展开新的外交攻势,应是严副总统最重要的工作。“寇能往,我亦能往!”有朝一日,严副总统到莫斯科访问,我也不会感到惊奇。我的这种意见绝不是病急乱投医,而是真正的国家“生存政治”。美国和中共可以勾搭,我们为什么不能和苏联以及东欧各国来往?这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我们对苏联这只北极熊保持警觉,同时相机与它展开接触,乃是弹性外交的高度运用。即使严副总统一时间不能把步子跨得这样大,派几个民间报人前往莫斯科访问,还怕美国记者不大做文章?    此外,该刊物一篇署名郝索发自台湾的报道称:“新闻界方面的消息:苏联新闻界已正式邀请欢迎持有中华民国护照的记者往莫斯科采访。据悉,已有记者接受邀请……这位前往莫斯科采访的记者,将不会是自香港启程。”

3. 荷兰外交部发言人谈中荷关系

【本刊讯】海牙三月十四日消息:荷兰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在这里说,中国同荷兰的外交关系应当在何时升格为大使级要由中国决定。    他是在回答就来自北京的一则消息提出的问题时说这番话的。这则消息说,在英国决定同中国互换大使以后,预料荷兰会仿效英国。    这位发言人追述道,早在一九五○年三月二十八日,荷兰就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同台湾断交。    他说,中国清楚地知道荷兰切望互换大使。他说:“现在球落到中国场地上了。”    这位发言人接着说,中国老是就同荷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问题提出某种反对意见。因此两国的关系仍然处于代办级。    中国提出的一些反对意见是:朝鲜战争的发生、各种双边的事件和荷兰在联大就中国代表权问题投票的方式。    但是自从尼克松总统访问了北京、荷兰上次在联合国就中国代表权问题投票以来,海牙的政界人士预料主要的障碍现在已经消除,荷兰和中国的关系现在已经比较正常化。    这位发言人追述了外交大臣施梅尔泽尔先生三月十日就这个问题对反革命党议员斯霍尔腾先生和议员波尔斯先生作出的回答。    两位议员对施梅尔泽尔先生提出的问题是:    1、政府是否也抱有这样的看法:既然北京已占有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荷兰也同台湾保持最好的关系是相宜的?    2、如果政府对第一个问题的答复是肯定的,政府是否能说政府在这方面看到了什么机会,可能正在考虑提出什么倡议?    施梅尔泽尔先生对这些问题所作的回答如下:    1、政府在一九五○年三月二十八日的照会中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提出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当时已同台湾断绝关系,政府后来一直不可能同台湾保持关系。    因此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    2、鉴于上述情况,不再需要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

4. 美《农业研究》杂志载文:《能够生存下去的种籽》

【本刊讯】美《农业研究》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一期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能够生存下去的种籽》,摘要如下:    美国的农业的确是从全世界引入种籽和植物而建立起来的。    从早期殖民时期起,移民们就把人们熟知的有用植物的种籽从他们的祖国带了来。今天美国农业研究人员正在全世界寻找新的作物或具有现代农业所需特质的一般作物的古老形式。    除极少的例外,现在美国种植的作物都从别处引进的。马铃薯和西红柿是从南美引进的;小麦和燕麦是从近东引进的;大豆是从中国引进的;稻是从东南亚引进的;黄瓜是从印度引进的;棉花是从墨西哥和中美引进的——这里只不过是举几个例子而已。    自一八九八年起,美国农业部开始对引进的植物进行编号,到一九七○年为止。美国已引进了三十五万种植物。但是这些珍贵的、往往是无法代替的种质中,有许多已经失传。例如在过去六七十年中引进美国的首蓿中,现在能得到的仅占百分之二。引进的燕麦失传百分之六十五,大豆失传百分之九十。    为了防止将来再发生这种失传现象,农业研究处于一九五八年在科罗拉多州的柯林斯堡设立了国家种子储存试验所。这个试验所现在储存着大约八万种各种不同的种籽,其中有许多农作物种籽。    为了便于找出,每种种籽依其特性用一张穿孔卡片来编目。种籽装在一品脱的罐头盒中,保存在十一个冷藏室中,冷藏室保持华氏四十度和百分之三十二的相对湿度。    科学家每五年试验一次发芽能力。如发生恶化现象,则与种籽生产部门签订合同,重新补足储存的种籽。    任何人都可以提供有保存价值的已知特性的种籽。但一经保存,就成了联邦政府的财产,可以向美国的所有科研人员提供,而经特别准许后可向外国科学家提供。    粮食生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领域。农业实践的改变或一种新的疾病的出现,要作物有新的特性。一种新的小麦黑锈病出现了,就得找出一种抗锈源,并把它引入我们的高产小麦中。用机械收获西红柿,就使得有必要找出并繁殖一种能经受机械擦碰的品种。    现今日益强调使作物具有抗病和抗虫能力,只有保存大量种质,才能在需要时找到一种所需的特性。    如果找不到适当的植物,便派人出国去搜集必要的植物和种籽。例如农研处曾派出一个小组搜集在墨西哥的一些孤零零的农户房子周围种的棉花(叫作庭院棉)。人所共知,这种比较古老、比较原始的棉花具有抗昆虫、抗线虫和棉蚜虫性能。    在象我国这样的现代国家里,能认识到我们许多作物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这些储存种籽的罐头盒,这是使人惊奇的。

5. 美刊介绍塑料薄膜充气建筑物

【本刊讯】美《科学展望》一九七二年一月一期,刊登一则消息,介绍塑料薄膜充气建筑物,摘要如下:    塑料建筑物重量轻、可以携带而且比较便宜。这些蘑菇形的建筑物,就象蘑菇一样能够在一夜之间在许多国家建立起来。它们可以作为从事各种各样的作业和游戏的场所,甚至可以用来把整个城市覆盖起来,使之不受气候的影响。    滑稽的是,建筑学上的这一新颖的想法不是由建筑学家,而是由一位宇航工程师首次应用的。当一九四五年美国开始在北美边境修建雷达站时,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怎样使天线不落上雪和不结冰的问题。    科内尔大学的伯德提出搞一个不干扰雷达波的纤维建筑物。在这种塑料薄膜结构内部稍微加点空气压力使之保持一定形状,并稍微予以加热使雪融化。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在纽约的许多摩天大楼当中,在纽约公园中有一座塑料薄膜充气建筑物,最初是为了容纳四个全天候的网球场,但以后被改装成为一座剧院。它也是由伯德和他的一些同事合办的伯德艾尔公司建造的。    世界闻名的设计师富勒称这种建筑物是“小苍穹”。    这是人们能加以控制的空间。可以使它温暖而潮湿,如俄亥俄州的一所温室那样,用来种马铃薯。也可以使它干燥而寒冷,象康涅狄格州福尔曼高等学校的冰球体育场那样。    再加上人造阳光之后,在这种结构内,昼夜和四季就成了过去的事情了。一英亩多的土地被覆盖起来而没有一根支柱,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开进去进行耕种、喷撒和收获,一年到头都可以获得利益和利润。许多大学正在继续进行充气建筑物的研究和实验。然而一九七○年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博览会(那里的美国馆是一座充气建筑物)为充气建筑物的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推动。

6. 塔斯社报道《冬小麦育种》

【塔斯社莫斯科一九七二年一月三十一日电】题:冬小麦育种    卢基扬年科院士今天说,苏联培育出了一种半矮杆小麦杂种,每公顷(合十五亩)产麦八十二公担(一公担合二百斤)。卢基扬年科在全苏遗传学家和育种学家学会代表大会上发言说,还有更宝贵的半矮杆系在进行试验。    这位培育了包括著名的“无芒号”在内的四十个小麦品种的科学家,谈了矮杆禾本科植物的育种给提高产量创造的条件。卢基扬年科说,“在这次育种工作中,我们使用了诸如墨西哥、美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的矮杆小麦。”他说,克拉斯诺达尔科研所已经育出了杆高只有五十厘米的“矮杆—1号”和“矮杆—2号”冬小麦品种。所产小麦,粒大,具有良好的烤制面包的品质。    卢基扬年科指出,在富有成效的品种中产量和粮食质量上最突出的是“无芒—1号”和“米罗诺夫斯卡娅—808”,苏联百分之七十的冬小麦种植面积都种的是这两个品种。它们在许多国家中得到了推广。    根据一九六九和一九七○年国际试种冬小麦的结果,单位面积产量占第一位的是苏联“无芒—1号”品种。除了巨大的经济意义外,“无芒号”及其变种对进一步育种也有重要作用。用它们已育出了强壮的新冬小麦品种    ——“高加索号”和“阿芙乐尔号”。    卢基扬年科指出,在苏联每公顷产麦一百公担将成为现实。去年几个苏联新小麦品种在试验田里已达到了这个产量。例如,吉尔吉斯一块水浇地上“纪念米罗诺夫斯卡娅号”收获了一百零三公担。这里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