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03-16
第 1 版
1. 路透社驻京记者报道:英国驻华使馆开始办公
【路透社北京三月十四日电】(记者:彼得·格雷格森)英国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大使馆在两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二十多年以后,于今天开始办公。 这里的英国外交官们预测两国之间新加强的关系将导致更深和更重要的接触,包括以前由于代表机构级别低而未能进行的部长级高级访问。 在这项共有三段的协议中用一句话宣布了关闭英国驻台湾领事馆的决定。仅仅在两周以前,尼克松总统同意了中国人的意见,决定最终从这个国民党中国人的岛屿撤出全部美军。 这里的一位高级外交界人士说,美军的撤出和英国的这一行动是去年十月中国被接纳入联合国以来国际事务中发生的纷纷疏远台湾的“雪崩”的一部分。 外交界人士预料,在中国和英国达成这个协议和互派大使之后,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和荷兰之间的关系也很可能升格。目前这两国的关系是代办级。 乔冠华先生昨晚设宴招待了艾惕思先生和英国外交官以及他们的夫人,据出席宴会的人说,宴会是以“非常友好和不拘形式的方式”举行的。 【路透社北京三月十三日电】(记者:普林格尔)将于明天开始办公的英国第一个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使馆,就设在一九六七年八月被进行抢掠的红卫兵差不多抢劫一空的那一座大楼里。 到现在为止,这座大楼一直被称为驻北京的“英国代办处”。 一位发言人今晚说,预料一位外交信使将在数小时内从伦敦前来这里,带来一块刻有“英国大使馆”字样的新铜牌。 英国“代办处”是在中国出钱重建和修整以后于去年重新开始办公的。 在文化革命的动乱期间,红卫兵先洗劫了这座大楼,然后又放火把它烧了。 这两座沙石建筑物(指英代办处和英代办住所 ——本刊注)是在左翼极端主义分子接管中国外交部的那个短时期内遭到抢劫的。 在那以后已经暗示过,唆使者已遭到了惩办。
2. 路透社自伦敦报道:英议会欢迎中英互换大使
【路透社伦敦三月十三日电】(记者:穆赫辛·阿里)英国议会今天对在伦敦和北京同时宣布的英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已一致同意互派大使的公报表示欢迎。 在野的工党外交发言人丹尼斯—希利表示,希望这个步骤将打开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同中国的友好合作日益发展的时期。 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霍姆在下院说,英国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英国遵循在开罗和波茨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举行的两次最高级会议)所持的观点,即:台湾应当归还中国。 他对提问的人说:“我们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应当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 道格拉斯—霍姆说,他将非常高兴去中国,但最近的将来还不会去,因为他的事务太忙。 约翰·帕多以少数党自由党的名义欢迎互派大使。 考虑到英国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帕多问道,道格拉斯—霍姆是否讨论过——或者打算讨论——关于香港的长远前途。 道格拉斯—霍姆回答说:“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同时保守党议员们高嚷说:“没有”。
3. 《美国为取得同中国的协议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本刊讯】美《国会记录》一九七二年三月七日刊登了关于“总统访问中国”的记录,摘要如下: 蒙代尔:议长先生,尼克松总统的中国之行将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前途具有意义深远的影晌。现在要判断它的影响还为时过早,我向参议院推荐《明尼阿波利斯论坛报》华盛顿办事处主任查尔斯·贝利最近的一篇分析文章。 贝利曾随同总统进行这次访问,他就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提出一个深思熟虑的全面看法。 我要求一致同意把贝利先生的文章刊入国会的记录。 由于没有人反对,已经下令把这篇文章刊入记录。文章如下: (材料来自《明尼阿波利斯论坛报》,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题:美国显然为取得同中国的协议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作者:查尔斯·贝利) 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只要看一下尼克松总统同共产党中国领导人会谈的记分牌就可以看出,这位美国领导人作了许多让步,作为交换条件他得到了多少东西还有待分晓。 现在还无法衡量尼克松先生此行对美中关系或对更大范围的世界政治均势会产生什么长远影响。正如总统在去北京之前就说过的,这类估计需要一些月、甚至一些年以后才能作出。 然而,从短期来说,尼克松先生似乎为取得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数目有限的让步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从成就方面来说,总统回国的时候确实带着一个他一直说他想要得到的具体的东西:中国同意建立长期持续的外交接触,包括高级官员不时到北京去,和建立一个处理日常事务的长期持续的“接触点”。 此外,周同意放弃他以前实行的坚决禁止同美国贸易的命令。虽然在可以预见到的未来中美贸易按美元来说不会达到很大的数额,但是即使能进行有限的贸易,在政治上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在中国尤其是这样,因为在那里毛已把经济上的自力更生视为政治上的一个基本美德。 中国的另一个重大的——即使是有限的——行动是周同意安排一项文化交流计划,其中涉及记者、科学家、演员等的互相访问。 陪同总统去中国的人在许多事情上有分歧的看法,但是几乎所有的人在离开的时候都认为,单单美国人到那里去这件事就在中国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 也许,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事实:由于共产党的效率很高的宣传机构,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得到一个响亮而清晰的信号,即从毛以下的他们的领导人们都认为增加同美国政府的接触是件好事。 尽管如此,但是得失对照表的另一边还得看一下,而这一边仍然占很大份量。事实上,在周认为两国之间最重要的唯一问题——台湾问题上,尼克松先生向周作了这位中国总理按照情理本来可能指望逼他作出的一切让步。 总统没有宣布放弃美国承担的在必要时保卫蒋介石的这个岛屿要塞的长期条约义务,他至少在公开场合也没有同意断绝他同台湾的外交联系,但是实际上,他似乎已接近于采取同那种行动非常相似的行动。 他已保证最后从这个岛屿撤出全部美军,这是周一直强烈要求的事情;他公开支持北京声称台湾是中国一个省的主张,这项声明似乎排除了美国在将来支持一个独立的台湾的可能性。 自从三年前尼克松开始他向北京求爱的长期过程以来,美国逐步撤销对台湾的支持就一直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尼克松一周声明明确放弃了美国去年秋天在联合国推行的“一中一台”的政策,从而看来很可能预示着将会比尼克松希望的更要突然得多地抛弃蒋介石。 然而,在列举了所有这些得失之后,尼克松访问中国所引起的一些根本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答,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经过一段很长的时期才能找到;这些答案取决于以后的事态发展的程度,将远远超过取决于尼克松和周彼此所说的话的程度。尼克松说,“这是改变了世界的一周”。这番话很可能是符合实际的,尽管这番话是在政治斗争中为自己服务的夸张说法。问题在于,在目前,无论是他还是世界上的其他的人都无法说明他从这里究竟会走到哪里去。
4. 法新社驻京记者迪萨布隆评述:《人民中国和英国之间关系正常化》
【法新社北京三月十三日电】(记者:迪萨布隆)题:人民中国和英国之间关系正常化 在一九五○年一月六口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西方国家英国,使人们在伦敦和北京同时发表的一项公报中知道了它在台湾问题上采取了一种得以使关系正常化、把二十二年多的代办级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关系的立场。 将近一年的中英谈判的这一结果,由于英国事实上放弃了遭到中国领导人严厉斥责的“台湾地位未定”论,而似乎应该成为北京和其他国家特别是日本建立未来的关系的一个重要先例。中国领导人主要忧虑的是这个岛借某些国家的暧昧立场而宣布其“独立”。 去年十一月份,周恩来总理在同《星期日时代同刊》记者马克斯韦尔的一次谈话中,严厉批评了英国关于“台湾地位未定”的立场,指责伦敦“企图帮美国的忙”。 外交人士认为,自从美国在上海公报中声明对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提出异议,也就是说,华盛顿放弃了支持可能导致该岛独立的理论之后,英国的处境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英国政府今天回到了那些大国采取的立场上,这些大国在分别于一九四三年和一九四五年签署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规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当时占领的台湾将归还中国。 中英关系在一九六七年八月经历了最困难的时期,当时在北京的“英国代办处”被火烧了。周恩来在同内维尔·马克斯韦尔谈话中曾经说明,洗劫英国使团是“一些坏人”按照“一个反动的阴谋集团”的意图干的。中国政府后来表示遗憾,并负责赔偿损失。英国国旗重新在修复起来的建筑物上飘扬,到现在已快一年了。 在此期间,两名拘留在中国的英国人在一九七○年底获得释放。 最后,伦敦政府在承认中国关于台湾——伦敦政府应关闭那里的领事馆——的立场之前,给了北京第一个满意:去年十月它在联合国投票支持阿尔巴尼亚提案,并反对美国的提案,而在前一年,它在投票赞成北京的同时,也支持美国关于接纳人民中国人联合国需要三分之二多数票的立场。 【法新社伦敦三月十三日电】(记者:乔治·奥里亚) 在一九五○年一月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英国直到今天才使北京同意互派大使。 在二十年来的大多数时候,中国故意对英国采取冷淡态度,并且要求它对过去的“错误”叩头认错 。 在上个月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等于美国长期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之——后,伦敦就不能再“单独行动了”,至于在台湾的英国领事馆,设想以经济理由进行关闭已经很长时间了。
第 2 版
1.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文章:《同赤色中国的新关系,它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本刊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三月十三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同赤色中国的新关系,它对美国意味着什么》,摘要如下: 从总统返回的时刻起,一切事情都开始围绕着同北京的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而转动了。 人们已经在估计它对美国的实际意义。 三月初,一些空缺的情况开始补充起来,从而使美国人和他们的盟友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美国同赤色中国之间的这种新关系将意味着什么。 美国已特地不辞劳苦地向日本、南越、南朝鲜、泰国和亚洲其他盟国保证,尼克松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北京达成的协议绝对没有危害它们的切身利益。 一位美国官员对全部结果所做的估计是: “现在正在对太平洋的四大国——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施加新的压力,要它们设法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现在对待日本的态度也许比较灵活了。不能排除他们将对苏联人采取比较灵活的态度的可能性。同时,现在俄国人正面临压力,迫使他们和美国人竞争来博得中国的好感。” 另一位决策的官员说:“造成这些压力,是这次中国之行的一个重要目标。如果有什么结果的话,那也要等很久以后才能看到。但是这是一个现在已经开始了的过程。” 一位最著名的美国研究中国问题专家在分析在上海发表的尼克松一周公报时说,“我们没有背弃我们的任何一项原则。”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一名记者曾经前去观看这幕最高级外交的戏剧上演情况。他认为北京之所以决定要同美国建立关系,是出于以下的动机: “这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喜爱或钦佩美国。他们不是这样。但是由于他们对他们自己的地位的安全因素的看法,持续不断地同美国人对话是必要的。在中国人看来,美国人是唯一可以在整个亚洲同日益增长的苏联和日本的力量相抗衡的潜在力量。 “但是在十一月的选举之前,可能更为重要的是,在北京有机会估计尼克松取得的结果之前,中国人不会把很大赌注押在美国人身上。中国人对美国的不信任心理和对尼克松的不信任心理一直没有消除。” 据说,尼克松确信他在贸易来往和外交接触方面取得了他在现阶段所要取得的最大限度的东西。 听过总统汇报的参议员们说,随着卷入越南的程度的减少,在台湾的大部分美军可能撤出,但是在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和中国共产觉人调整他们敌对的关系以前,某些美国人——大部分是顾问——将仍然留在这个岛上。 据美国官员们认为,北京的最高级会谈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在总统五月间前往莫斯科去的时候,增强了总统的力量。一位高级权威人士是这样说的:“苏联人现在必定担心美国人和中国人将同意在一起干些什么。” 苏联工会报纸《劳动报》指责中国人“和美国统治集团一起搞危险的阴谋。” 美国官员们承认,同中国的新关系的发展也许不会是顺利的。但是他们强调,他们相信已经作出了一个成功的开端,它具有对尼克松主义来说是重要的长远潜在影响。 尼克松主义要求,随着其他国家对自身的安全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美国将削减美国在世界各地承担的军事义务。这样的削减军事义务的作法已经在南越、南朝鲜、泰国和日本进行了,现在美国和中国关于进行合作来“缓和亚洲和全世界紧张局势”的协议又突出了这种作法。 美国军事人员在瞻望未来的时候预料,今后美国在亚洲的武装力量的明显表现将主要是海军力量。这些战略家预料,美国驻太平洋的第七舰队将继续保持强大——但是将需要减少一些地面部队。 前往中国的人员之一概述双方在会谈结束时的态度说: “哪一方都不真正相信对方。同时,哪一方也不真正害怕对方。中国人认为美国仍然是帝国主义的,它之所以从亚洲退却,是因为美国现在在国内十分孱弱——在经济上,社会上和政治上。美国的观点是:中国不再是亚洲其他国家的威胁,因为有两个近邻 ——俄国和日本——抵消了它的潜在力量,” 有一些提出批评的人说,从在台湾问题上的争论和亚洲某些其他盟国表示的不安这一角度来看,美国为了换取它在大陆中国所取得的东西而付出的代价太高了。对于这些批评者,尼克松政府的官员们回答说:所取得的“谅解”远比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所同意的一些“无聊的措词”要重要得多。 美国高级当局人士坚持说,在同中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虽然从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具有重大意义的结果,但是已经奠定了一个在将来取得进展的基础。 人们强调的一点是:尼克松和他的顾问们认为,在北京开始的美—中关系将是走向在亚洲恢复和平与稳定的异常重要的一步。
2. 美议员鲁斯卡担心西德批准同苏波的条约
【美联社华盛顿二月二十九日电】美国参议员罗曼·鲁斯卡今天说:“坦率地说,由于它的东方政策,(西)德有作不利于自由世界各国最大利益的事的严重危险。” 这位内布拉斯加州的共和党参议员说:“它打算采取的行动,不仅放弃它自己对苏联的立场,而且直接损害其他自由国家维护自己的立场的能力。” 鲁斯卡是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和法律委员会的成员,他对他的同事们说: “美国人正在密切地而且多少有点担心地注视着目前正在西德联邦议院进行的,关于批准勃兰特总理同俄国和波兰签署的条约的辩论。 “这些条约是本院(参议院)以及我国人民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看来这些条约将涉及与整个自由世界为反对苏联残暴的扩张主义和帝国主义政策而进行的斗争有关的某些基本原则。” 勃兰特总理的“东方政策”最近在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都受到攻击。 鲁斯卡是参议院的一名老议员,也是尼克松总统共和党的一名老党员,他说:“人们普遍担心的是,批准这些条约,对西德和西方联盟来说,将是向后退了一大步。我也非常担心。” “同苏联打交通可能是一件难办的事,看来这些条约是在向共产党进步,在保障不受共产党进一步侵略方面却没有什么内容……”
3. 《东方条约------对世界政治错误分析的产物》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二月二十五日刊登迪特尔·齐康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东方条约 ——对世界政治错误分析的产物》,摘要如下: 联邦总理在联邦议院大辩论的第一天说,对评价东方条约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这些条约和作为其基础的对外政政是同世界政治发展相一致。他的外长也作了完全类似的讲话。人们很容易理解这一点。如果德国内部接近这块土地不是那么肥沃,那么,显然就要向世界政治的广阔领域发展。不过,政府在这方面也不会取得成就,这种新的论据也经不起认真的推敲。光阴的流逝倒是表明,它的东方政策是对世界政治错误分析的产物。 因为前几年为这项政策提出的最重要的世界政治上的论据,是所谓不得不和俄国和解。这种说法是从美国政策虚弱的现象中产生的,据称,这些现象不可避免地使美国从欧洲撤退。如果谈到这一点,这就是指我们不应该“错过时机”。而这种论据首先给那些需要见风使舵时从来不某落后的“现实政治家”以印象。他们现在应该再看一看风向,因为风向变了。 再也不能认真地说美国会放弃和撤出欧洲,苏联政策会不可避免地取得胜利。世界政治中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这归因于美国新的主动。一九七二年,美国重新以有自知之明和强有力的面貌出现。这一点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象在欧洲表现得那样明显,而我们在尼克松总统的美国对外政策咨文中最清楚地感到了这一点。更清楚地看清了苏联的目标。 现在很明显,美国正开始比想象更为迅速地克服由于越南战争而陷入的道义危机。减少在亚洲的过多的卷入,正在刹住新孤立主义的倾向。和中国取得谅解,正治愈着精神上的创伤,同时改变着世界政治力量均势,使之有利于西方。人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苏联的扩张意志和对共产主义自由化的一切希望的破灭。在共同防止莫斯科所引起的危险方面,同巴黎和伦敦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大的一致性。 在这种变化了的气候中,有着让步的强烈特点的德国政策又怎样呢?放弃法律要求和道义上的立场曾是必要的吗?我们为使世界对摆脱德国问题感到满意而付出的代价不是太大了吗?这个问题的提出不仅是因为德国内部方面仍然不存在所期望的回礼。这个问题的出现,也因为现在已经是谁都知道,整个欧洲的气氛不可能有有利的变化。 因为世界政治日程表上并没有重大的缓和,各国政府那么喜欢谈这一点,是因为它们的选民喜欢听。就是说,根据苏联的教条,只有其他国家象屈从上帝的意志那样屈从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张,才能有“缓和”。因此,在苏联的眼光看来,“缓和”是和美国撤退不可分割地联在一起的。由于美国明显拒绝撤退,相反。它建议俄国人要节制,所以预料克里姆林宫又会采取冲突的方针。并不缺乏这方面的明确信号——刚刚发表的《真理报》的一篇基调文章就是最清楚的信号。尤其是它对波恩政策的意义不可能估计过高。 现在,波恩这个孩子在美国和苏联的论调之间做梦,美国说,不放弃武力威胁,就没有欧洲的缓和——天知道,这是出于欧洲的利益——,苏联说,不能放弃武力威胁。谢尔外长在联邦议院说,莫斯科转向“实用主义”,而人们发现不了这一点,只能发现莫斯科的教条主义,它的乌云正从地平线抹去缓和的曙光。
4. 《瑞士国际问题评论》文章《蒙古与苏联人》
【本刊讯】瑞士出版的英文月刊《瑞士国际问题评论》最近一期刊登了一篇报道,题为《蒙古与苏联人》,摘要如下: 自从中苏冲突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大因素以来,外蒙古——作为苏联反对中国的一个前哨阵地——就是观察这两个共产党大国关系发展情形的一个重要的有利的地点。今天蒙古的领导是完全受苏联控制的。 苏联(在蒙古)的经济、技术和军事方面的影响触目皆是,以致使蒙古看来正在成为俄国的一个省。乌兰巴托衔头可见的军人——其中大部分都不是蒙古人——数量之多,使一个外国观察家感到惊奇。 在党内有一个亲华运动,它在一九五六——一九五七年曾是很有势力的,但是在它的领导人被开除出党以后,它丧失了自己的重要性。然而,据它的一个成员说,它最近又一次进入前台,由于受苏联势力的增长的刺激而进行更多的活动。它的某些支持者自称是“民族主义者”,指责泽登巴尔把国家交给了苏联,而且无视蒙古是一个亚洲国家这一事实,过分依赖欧洲。但是,应该指出,这个反对派是十分谨慎行事的,它缺乏一个足以与泽登巴尔相抗衡的坚强领袖。尽管如此,亲华派和民族主义分子的组合是蒙古国内政治图画中的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因素。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蒙古跟保加利亚和东德的关系特别好,前者向乌兰巴托派来了很多技术人员,后者向蒙古出口各种成品。匈牙利的学校里有蒙古的留学生。跟罗马尼亚的关系则是相形见绌的。 看来,在经济上和工业上,莫斯科正在推行一项明确的政策,即建立军工生产,以便不仅使蒙古军队,而且也使苏联的部队能够就地获取装备。除了苏联军人以外,在蒙古还有许多俄国工程技术人员。 目前,蒙古看来象是一座大兵营。苏联人没着同中国的长达二千四百英里的边界,加强了军事设施施。成千上万的士兵和导弹专家驻守在边界沿线;他们中大部分是欧洲的俄国人,只有几个鞑靼族人组成的团,还有一些部队原先是驻在东欧的,例如,曾驻在波兰的波罗的海沿岸。总的来说,在蒙古的苏联军人是感到满意的,因为他们的饷金比在国内高,享有的自由比在国内多。边界事件常常发生,在许多事件中苏联部队渗入过中国的领土。
第 3 版
1. 指出中国一贯支持越、老、柬人民正义斗争
【本刊讯】阿尔及利亚《圣战者报》三月一日发表了侯赛因·阿卜杜写的一篇题为《中国一印度支那,分裂的企图》的评论,全文如下: 自从美国总统理查德 ·尼克松访问北京以来,下面这个问题成了谈话和评论的对象:在中国首都举行的、先是尼克松总统和毛主席、然后是美国总统和中国总理之间的会谈期间,对印度支那问题都说了些什么呢?然而,在这次历史性访问之后发表的中国人和美国人只谈双边关系的联合公报的内容是够明确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申了自己的立场,美国也重申了它的立场。 然而,记者们的文章、各种倾向的政界人士的谈话和“被授权的编辑们”的述评超出了这样的一次访问难免引起的评论的范围,其真正的企图是要扰乱中国和被侵略的印支各国之间的战斗团结关系。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弹这样一个老调:说中国为了收复台湾而出卖了被侵略的印支各国的事业。然而中国政府一贯声明,中国和中国人民是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人民正义斗争的辽阔后方。 在两天前发表的一篇北京强烈地谴责美国继续残酷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声明中,中国外交部再一次明确了它对印度支那人民斗争的立场。声明强调指出,“只要美帝国主义一天不停止侵略,只要印度支那各国人民的神圣民族权利一天没有实现,中国人民就要竭尽一切可能,全力支援越南人民和印度支那各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结束了粗野的、危险的和不断传播的谣言。再者,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主席西哈努克亲王和在柬埔寨领袖访问河内之后于最近发表的越—柬公报都批驳了这些谣言。 虽然如此,中国的声明恰当的指出,中国的政策丝毫没有改变,同时,声明间接指出,正是白宫,通过尼克松的访问,已经开始了重新调整它的亚洲政策的过程。 最后,必须指出,关于印度支那问题,进步世界应该加强它对所有正在为争取独立而斗争的印度支那人民一贯支持和有效的声援。无论如何,印度支那问题都不应成为意识形态分歧方面的攻击和反击的内容,越南、柬埔寨或老挝游击队完全可以不管这种分歧。
2. 尼泊尔报纸评中美联合公报
【本刊讯】尼泊尔的一些报纸最近对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了评论。 《祖国》周刊二月二十九日发表一篇观察家的文章说:“毫无疑问,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以及他同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会谈是巨大的事件”。“中国的耿直行动受到了各方的重视。现在轮到美国利用这次访问来真正努力建立和平了。” 这家报纸同一天刊登了一篇社论说:“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作的重大改变是中国人民的一个巨大胜利”。“联合公报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没有对其在国际问题的立场作丝毫改变的情况下改善了它同美国的关系”。“苏联和印度就美国总统的中国之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各种诽谤和指责。但是,中美联合公报完全驳斥了所有这些诽谤和指责,” 《社会报》三月一日发表一篇社论说:“七天访问以后发表的联合公报的最重要的方面是美国放弃了它的怀有偏见的政策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实。美国采纳了一个讲究实际的观点,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谈不上结束社会制度有很大不同的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原则分歧。但是,如果它们期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改善它们的关系的话,这样的分歧将不妨碍它们改善关系。” 《新社会报》二月二十九日发表社论说:“访问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为利于会谈和相互了解创造一个环境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从台湾撤走美国军队和武器很可能会成为中美改善关系的开始”。
3. 阿富汗《商队报》社论《看中美联合公报》
【本刊讯】阿富汗《商队报》二月二十九日发表一篇题为《看中美联合公报》的社论,摘要如下: 公报有三点是重要的:第一,进一步撤走美国在台湾的驻军,承认中国存在于台湾海峡的两边的事实。第二,越南问题留待这个国家的人民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自行解决。第三,中国和美国都不想称霸太平洋地区,两国将反对第三国在这个地区称霸的任何企图。 美国撤走它在台湾的军队是一个立足于现实主义基础上的良好和正当的行动,如果在不久的将来美国的一些士兵离开这个岛,世界人民就会相信,美国是遵守诺言的。 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都不想统治太平洋这种情况同它们都不想让任何其他方面统治这一地区的话是冲突的。实际上,三个大国——(美国、中国和苏联)都濒临太平洋,所以他们都想在这一地区建立基地,并想让这个地区的其他国家按照他们的曲调来跳舞。 中美联合公报中这个部分的意思是:它们不希望看到苏联在太平洋巩固自己的势力,但是,不管他们谈没谈到这一点,苏联却在谋求实现这一目标。苏联在远离其领土的印度洋的海军力量正在增长,尽管莫斯科有它自己的海岸线并在太平洋有它自己的海军舰只。如果美国和中国携起手来共同反对莫斯科,制止苏联在太平洋加强它的力量,那末,寻求和平的人民将认为这是不适宜的行动,因为两个国家之间的友谊是不应针对第三方的。
4. 朗诺宣誓「就职」
【合众国际社金边三月十四日电】柬埔寨的自封的总统朗诺元帅今天在一个简短的仪式上宣誓就职。 引人注目地没有参加仪式的是外交官们和现已解散的议会的议员们。 这位元帅解释说,总统通常对议会宣誓就职,但是现在没有议会。他随即宣读了他的誓词: “我庄严地向高棉人民保证要保卫祖国,忠实地履行高棉共和国总统的职务,尊重宪法,自己完全致力于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在相隔一些街区的地方,学生们继续进行反对施里玛达的抗议。 观察家们认为,朗诺元帅的态度是另一个迹象,表明他无意对学生们提出的不让施里玛达参加新政府的要求让步。 施里玛达和政府成员们站在朗诺的旁边。他们当中有一个白人,此人自称是“来观礼”的澳大利亚大使馆成员。 其他的外交官没有被邀请,礼宾官员们解释说,因为这个仪式是“宗教的仪式”。 朗诺宣誓后,慢慢地走进府(从现在起叫总统府)内,接见政府成员们,并且举行了简短的记者招待会。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本人任总统,是不违反法律的,因为这仅仅是改变名称。” 朗诺在记者招待会上一点没有提他在誓词中保证要尊重的宪法。 现在据信,朗诺元帅虽然是政府首脑,他将任命施里玛达将军为总理协助他。
5. 锡兰警察和武装部队处于戒备状态
【路透社科伦坡三月十四日电】据这里的一些官方人士今天说,警察和武装部队已处于戒备状态,并立即取消了一切休假。 这些人士没有说明立即处于戒备状态的原因,但是这里认为这是一个预防措施,提防可能再发生一年前震动锡兰的那种猛烈和流血的暴乱。 这个岛国现在仍处于紧急状态,紧急状态是去年三月十六日宣布的。 这些官方人士说,在过去几个月中,在一些省地区发生了一系列武装盗窃、抢劫粮店和商店以及其他恶行,而那些地方曾是去年暴乱活动的温床。 然而,官方人士今天说,治安部队现在已完全作好了准备,完全能对付对这个国家安全的任何威胁。
6. 外电报道:也门和南也门军队在边境上发生冲突
【德新社贝鲁特三月十三日电】据今天这里说,也门(萨那)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的军队在两国的边界上发生了严重冲突。 可靠人士对德新社记者说,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的军队已经占领了也门(萨那)西部的贝达和哈里卜地区。 【合众国际社亚丁三月十三日电】来自北也门的旅客今天说,北也门的边防哨兵已限制来自南也门的载有食品的商业运输车辆的数量。 他们说,同时,萨那在靠近边界的拉希达镇集结了“相当多的军队和部族军队”。 【伊通社萨那三月十一日电】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指责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上月二十一日杀死了六十五人,包括三名部族领导人。 内阁在举行紧急会议后,于今天在这里发表声明指责亚丁政府动员军队到沿边界的地方,炮轰三个也门村庄和在公路上埋地雷。 声明还指责亚丁政府打死和打伤几十名也门人。声明说,“如果这种挑衅行动继续下去,它们将导致最严重的后果。”它指责亚丁政府欺骗部族领导人,供给他们武器以阴谋反对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但是他们失败了,于是被召回去杀死了。 巴基勒部族和哈谢德部族在昨天的部族会议上决定,在若干条战线上对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政权发动战争。 与会的有协商议会主席阿赫马尔和荷台达省省长卢胡姆。 会议是在“萨那附近”的赫齐兹地区举行的,部族成立了一个七人领导委员会,其中有两名军官以监督作战行动。 部族作出决定是要对上月在比汉附近对民主也门发动进攻时三名部族领导人和其他部族人被打死进行报复。 【合众国际社亚丁三月十二日电】亚丁政府今晚否认,它在“擂战鼓”,并说它不想卷入“可能席卷整个也门民族的内部流血冲突”。 政府声明指责沙特阿拉伯和美国在两个也门之间制造冲突。 这个辟谣声明是在南北也门政府相互指责之后发表的。各方都指责对方在交界处集结军队并鼓励“颠覆性进攻和入侵活动”。 北也门是首先提出指控的。在萨那电台昨晚广播的声明中,北也门政府指责南也门在整个边界一带集结军队并在北也门境内酝酿破坏活动。 南也门政府今晚拒绝这一指责,并说萨那应对边界一带的增兵负责。 亚丁政府还指责北也门“假装看不见受沙特阿拉伯资助的雇佣军的敌对活动——他们经常埋地雷、切断公路并暗杀南也门领导人——从而鼓励了针对南也门的颠覆性进攻和入侵活动。” 然而(亚丁)政府并没有否认它的部队上月打死了六十八名北也门人,其中包括部族酋长阿里·纳吉·加迪尔。 声明说,加迪尔和他的部队越过边界进入贝汉省,“企图征服,但被击退和打死,”
7. 也门总理和南也门内政部长分赴阿拉伯国家说明两国间的紧张局势
【路透社大马士革三月十二日电】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总理艾尼于今天较早时抵达这里,同也门国家元首埃里亚尼进行紧急磋商。埃里亚尼在巴黎治病之后来到叙利亚休养。 艾尼说,在访问大马士革之后,他还将访问其他九个阿拉伯国家,即伊拉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阿布扎比、卡培尔、科威特、埃及和黎巴嫩。艾尼说,访问的目的是要阐述亚丁当局进攻南部边界地区所造成的南北也门之间的最新局势。 【路透社开罗三月十三日电】北也门总理艾尼今晚从大马士革来到这里,向阿拉伯共和国联邦的领导人说明他的国家和它的邻邦——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间的紧张局势。 【法新社巴格达三月十二日电】伊拉克总统贝克尔,今天听取了有关反革命分子和帝国主义者策划反对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的阴谋的扼要介绍。 这是贝克尔将军接见正在访问的南也门内政部长萨勒·穆提之后宣布的。萨勒·穆提昨晚从叙利亚到达这里并将很快去埃及、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继续访问。 穆提在抵达时说,他访问阿拉伯国家首都的目的是报告“反革命和帝国主义反对亚丁革命政权的阴谋的最新事态发展”。
8. 也门一军事代表团赴沙特阿拉伯
【本刊讯】也门《革命报》三月一日报道: 由武装部队副总司令穆罕默德·埃里亚尼率领的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军事代表团,应沙特阿拉伯国防和空军大臣的邀请,于今天离开这里前往沙特阿拉伯访问。代表团成员包括武装部队参谋长马斯瓦里和其他高级军官。
第 4 版
1. 香港英文《南华早报》文章:《英国让步了》
【本刊讯】香港英文《南华早报》三月十四日刊登该报总编辑罗宾·哈奇森的文章,题为《英国让步了》,全文如下: 乍看起来,在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的问题上,中国从英国那里获得的交易似乎比它从最近承认北京的任何别的国家所已经获得的交易都要好些。 以加拿大在一九七○年十月十三日的情况而言,渥太华仅仅“注意到”北京说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主张。 这个方式被那些虽然希望承认中国但又不希望彻底抛弃台北的国家所仿效。 英国事实上比其他人退让得更多吗? 答案一定是“是的”,但伦敦没有理由对它的让步感到遗憾。 北京要求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作为把它的外交代表团升格至大使馆水平的代价。 它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国在开罗和波茨坦公告中已经承认日本占领的该海岛应当归还中国。 因此,英国现在对台湾的地位优柔寡断是没有根据的,而且并不存在该岛地位未定这一回事。 有人说,尼克松最近有关中国的声明促成了英国改变主意。 但事实是在比这还要早的时候。这回溯到去年秋天在联合国表决中国加入的时候,当时英国同意不坚持“重要问题”方案。 从那时起,对于把外交承认升格为大使级的兴趣又再复燃。台湾宣布脱离中国而独立无论如何是决不会成功的——就好象满洲国不能永远作为一个日本傀儡活下去一样。 除此之外,英国不是始终宣称她在淡水的人员是派驻台北的省当局而不是台北的国民党政府的吗? 在昨晚,英国的想法的充分改变的程度明朗了。 这个决定应当受到欢迎,如果理由不是别的,而仅是:伦敦已经肯定了它作为承认共产主义中国的第一个国家的正确决定。 【美联社香港三月十四日电】香港政府今天表示欢迎英国和中国外交关系升为大使级。 香港政府在简短的声明中说,“我们欢迎这一公报。这一事态发展只会对香港有利。”
2. 共同社报道:《外相称英中互换大使不影响日本的态度》
【本刊讯】《读卖新闻》三月十四日报道说,日本外务省人士说,英国政府事前把中英互派大使之事通知了日本政府。“但是,关于台湾的地位问题,(日本外务省)对于英方全面地承认了中国方面的主张,表示惊讶。” 报道说:“英中达成的协议,比先前发表的美中联合公报还前进得多,它明确地承认台湾属于中国,这一点值得注意。由于英国政府在英中两国达成协议之前,同美国政府调整了意见,并获得了美国方面的谅解,因此,外务省人士对这次的决定特别予以重视。” 报道说:“外务省人士认为,关于台湾的归属问题,正如日本政府发表的统一见解所表明的那样,在法律上既然已经通过旧金山和约已经放弃了台湾,所以就台湾的地位问题完全没有发言权。但是,在政治上,日本政府的台湾归属未定论已被英美抛在后面,因而(日本的主张)肯定无疑地与世界的现实不相适应,所以,将再次在国会上遭到在野党的追究,从而使 (日本政府)苦于处理这一问题。” 【共同社东京三月十四日电】题:外相就英中互换大使称,不影响日本的态度 福田外相十四日在内阁会议以后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英中两国互换大使一事发表谈话说:“不清楚英国是否已经改变了台湾归属未定论。和美中联合公报相比较,使用了积极的措词,前进了一步。但是不影响日本在进行日中邦交正常化方面的态度。” 福田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还说明了英国议会上质询的情况。据他说,霍姆外相的答辩内容是这样的: “英国认识中国政府的立场,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英国采取这样的看法,即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台湾应该归还给中国。 “这个想法没有改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可以说应该由中国人自己加以解决。” 福田外相说,霍姆外相没有直接答复在野党提出的质询:是否已经改变了台湾归属未定论。
3. 日报说由于美英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独立”的可能性在国际上被封死了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十三日评述说:英中两国间改善邦交的气氛高涨起来的另一个背景是,由于在对苏联的关系上,两国有了共同点。希思保守内阁对苏联的动向‘“一贯持有戒心”。特别是最近,苏联加强了它在波斯湾的海军力量,而且苏联向英国拥有很大权益的中近东各国接近,这一事实使英国的神经紧张起来。在这一点上,英国和中国——她注意中苏边境的动向——有了共同的利害。英中关系的正常化,看来有牵制苏联的意思。 “英国下决心同中国完全建交的原因,除了它考虑到对苏关系和英中贸易关系外,还应当指出英国对美中联合公报给予了微妙的考虑”。 《每日新闻》十三日说:“由于开罗宣言的当事国的美英两国相继承认了台湾‘归属于中国’,台湾独立的可能性,在国际政治上被封死了。可以说,英中两国大使级谈判达成协议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此”。 《东京新闻》十三日说:“看来,英国政府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前,同尼克松访华后的美国进行了充分的协商”。“英中这次会谈达成协议的意义就在于英国决心把它二十二年来一直坚持的台湾‘归属未定论’的主张改变为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英国现在下决心同北京谋求关系正常化,其理由,除了受到美中两国接近的刺激外,还由于期望扩大对华贸易,并在已经扩大了的欧洲共同体制内,同法国争夺领导权。而且它还考虑保持它在香港的地位”。 “由于英国的这一措施,台湾在国际上将进一步陷于孤立。最大靠山的美国,表面上装做支持国府,但,在暗地里却加紧同北京接近。美国的言论和行动自相矛盾,这一点从去年秋天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动向中也可以看出来。同时,美国最友好的国家——日本在对华政策上也发生了动摇”。
4. 台湾医学界试用毒蛋白治癌
.【泛亚社台北八日电】此间医学界抗癌研究,已确定迈进一大步,因接受毒蛋白治疗之十四名患癌妇女中,经已证实有四人之症状已经消失,且已停止施药,倘若五年之内不再复发,即告痊愈,另十人之病况亦大为减轻,研究抗癌获得此种显著成效者,为妇产科医师徐千田,生化学家董大成与林荣耀。三人已向国家安全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大猷博士提出报告,说明此十四名病人接受鸡母珠、蓖麻子毒蛋白临床试验之经过。此十四人俱为克皮样型与腺型的子宫颈癌患者与卵巢癌患者,实验所用的鸡母珠、蓖麻子毒蛋白,都是精制的结晶性毒蛋白,投药的方法共有四种:(一)局部涂抹法,(二)局部注射法,(三)腹膜内及腹膜后注射法,(四)继续性动脉灌流法,其中以继续性动脉灌流法及腹膜内注入法,收效最宏。癌症症状已经消失的四名患者,都是初期的子宫癌。鸡母珠毒蛋白是林荣耀博士于一九六八年分离出来的,蓖麻子毒蛋白系由美日的生化学家提炼出来。董大成博士所领导之台大生化研究所,四年来一直进行抗癌研究,去年初分别完成鸡母珠与蓖麻子毒蛋白的动物抗癌试验,即着手人体的实验,由于肝癌,肾癌等癌症无法用肉眼检视治疗效果,因此决定先以十四名罹患子宫癌的妇人作对象,分别依患者的症状采用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一个月后病情即逐渐好转。(原载一九七二年二月九日的香港《快报》)
5. 美刊文章:《癌症普查》
【本刊讯】美《时代周刊》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十五日一期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癌症普查》,摘要如下: 癌症这种复杂的疾病不仅是最可怕的人类疾患,而且也是最弄不清楚的病。人们对癌症的反攻取得了某种胜利:四十年以前,确诊为癌症的病人活五年以上者仅有五分之一,而现在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能活五年。然而对癌症的起因和治疗的基本了解仍是模糊不清的,死亡的人在增加。今年在美国死于癌症者将达三十三万九千人。 国家癌症研究所根据新近对有二千万混合居民的地区(衣阿华州加上底特律等城市)进行调查,提出了一份报告。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一次调查,还要再调查一个州和波多黎各,整个调查将于七三年结束。初步调查估计来年将诊断出六十多万新的癌症患者,程式亦有所改变。 ——妇女,癌症总发病率在下降。自一九四七年以来发病率已从每十万人中有二百九十四人降到二百五十六人。死亡率亦大大下降,主要是因为已能早期查出子宫癌。一九四○年,在十万妇女中,子宫癌致死的有二十七·九人,到一九六八年下降到十·六人。 然而乳腺癌仍然是一个威胁。 ——对于男人来说,自一九四○年以来男性癌症发病率从每十万人中有二百八十人增加到三百零四人。死亡率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前列腺癌和结肠癌是使死亡率增加的部分原因,但最大的因素是肺癌。男性中,肺癌死亡率比一九四七年增加了两倍以上。明年死于肺癌者预料将达五万六千人。妇女患肺癌的也在增加。 ——黑人比白人更易患癌症。黑人男性比白人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百分之六十五,患食道癌的可能性大百分之二百五十。黑人妇女患子宫癌和乳腺癌的可能性比白人妇女小百分之二十五,但患子宫颈癌可能性大百分之一百一十五。 国家癌症研究所的布鲁诺博士认为,妇女比男人更有可能在一出现症状时便去就医,由于对某些癌的治疗办法有所改进,她们的这种态度是使死亡率降低的原因。但是男性中死亡率增加还找不到解释。 调查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种族之间发病率的差别是由于遗传所致。饮食、环境、医疗条件和工作种类可能都有关系。布鲁诺说,还要做多得多的研究工作才能从这次普查中得出确凿的结论。
6. 苏报文章:《用匙盛氧气》
【本刊讯】苏《社会主义工业报》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日以《用匙盛氧气》为题报道: 医生在治疗某些肠胃病时常用管子将氧气探送入食管。一位实验员决心使患者摆脱这种不愉快的治疗法。他设计了一种制做氧—蛋白细泡沫的装置,这种泡沫富有滋补和治疗作用。求医的患者得到一盘掺有果汁的氧泡沫后便满意地将这一盘美味的治疗用“鸡尾酒”吃下去。
7. 美刊谈气候和气候骤变对心脏病人的影响
【纽约时报新闻社新奥尔良一九七二年一月十七日电】一家重要的医学刊物在社论中警告说,天气突然变冷或变热“对老年人极为有害”,对心脏病患者也是如此。 这家刊物说,其原因包括这些人在适应环境方面的生理困难,“不论是冷天或热天,周围温度的急剧变化显然可能引起心脏病发作。” 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刊物最新一期中的这篇社论是根据几次考察写出的,几次考察表明心肌损害的季节性规律。寒冷地区心脏病发作是在冬季达到最高峰,炎热地区是在夏季。 科学家们不知道这种季节性规律的原因是什么。多伦多大学的安得森和莱里奇提出,随之气候变冷而加剧的呼吸系统感染变得频繁是一个关键因素。 其他的公共医疗的医生们早就指出,流感性呼吸系统感染对心脏病患者可能具有特别严重的危害。 该杂志主编伯奇在一次谈话中说,“天气是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但被忽略的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医们考察了天气对很多正常人的医疗效能,但是随之和平时期到来,研究资金被削减,医生们的兴趣也减少了。现在医科学生很少听到这方面的演讲,在教科书里也读不到什么有关这方面的东西。 伯奇说,但是医生对天气如何影响病人这点必须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