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02-25

第 1 版

1. 外电评述:周总理同尼克松总统继续会谈

【合众国际社北京二月二十三日电】(记者:汉斯莱)尼克松总统今天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同周恩来举行会谈,他在他所住的宾馆门口迎接了中国总理。    当尼克松欢迎周恩来以举行第三次最高级会谈时,北京正在下小雪。二十二日他们举行第二轮会谈时有许多迹象表明,两国领导人正在为谋求解决使美中两国分离了二十二年之久的分歧融洽地举行会谈。    周恩来穿着灰色毛泽东制服抵达尼克松住处的门口时,看上去他的情绪很高。穿着灰色西服的尼克松微笑着问周恩来:下雪是否会影响他明天参观中国的长城。周恩来回答说:气象预报说今晚的天气将会转好。    当摄影记者打开照相机准备照像时,中国总理说:“你们应该给你们的总统多照一些照片。”    尼克松回答说:“如果他们多照了,他们会把它烧掉的。”    二十二日,尼克松和周恩来举行了三小时五十分钟的秘密会谈,中国政府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对美国的这次访问似乎都表现出了热情。    【路透社北京二月二十三日电】(记者:詹姆斯·普林格尔和彼得·格雷格森)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今天在这里开始进行他们的中美最高级会谈的第三次会议,看来他们处在激烈的讨价还价阶段。    他们昨天(访问的第二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四小时的会谈比人们原来预料的要长,这表明双方在就两国有巨大分歧的一些实质性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路透社北京二月二十三日电】(记者:詹姆斯·普林格尔和彼得·格雷格森)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在昨天举行了显然表明正在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的长时间会谈之后,今天再次会面以继续进行中美最高级会谈。    尼克松今天对他为期一周的中国之行的第三天作了同二十二日一样的安排:用上午的时间在国宾馆同他的助手们磋商,然后进行下午的会谈。    尼克松总统在来这里的途中在关岛讲话时曾说,他同周总理的会谈通常将定为两小时,但是,如果会谈进行得有成果,就可以举行得时间长些。    观察家们注意到,昨天的第一次实质性会谈显然一定是这种情况。根据早先达成的协议,双方都拒绝泄露会谈的任何情况,但是这里普遍的感觉是,尼克松的访问正顺利进行。    经过二十一日在北京机场上的明显是有节制的欢迎之后,尼克松受到了盛情的接待,特别是对一个同中国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元首来说是如此。    他几乎一抵达后就马上会见受尊敬的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主席,这是少有的荣誉。    【美联社北京二月二十三日电】(记者:亨利·哈岑布什)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今天下午会晤,举行他们的第三轮会谈。周作出了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明显的暗示:在总统离开之后,一些美国记者可能被准许留在中国。    当周总理同尼克松在会议桌边坐下的时候,他对新闻记者们和摄影记者们说:“如果记者们想要多看一些地方,你们可以向新闻司提出申请。”    这一行动将被广泛地认为是中美关系进一步解冻的证据。    【美联社北京二月二十三日电】(记者:弗兰克·科米尔)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今天下午会晤了四个小时,继续讨论二十年来使两国政府分开的那些问题。    这是这两位领导人举行的第三次秘密会谈,比他们昨天的会谈稍长一点。尼克松在到达前说过,他预料会谈会持续两个小时,而会谈的时间长短据认为是一种迹象,表明总统和周正在对广泛的问题进行探索性的讨论。关于正在讨论些什么,根据两国政府的协议没有透露出任何情况。但是总统和周在每次在一起的公开场合中表现出来的明显的好兴致似乎表明他们的交换意见正在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    【共同社东京二月二十三日电】题:历时四小时的情力充沛的讨论,第三次尼克松、周会谈结束    特派记者中岛北京二十三日电:中国总理周恩来和美国总统的第三次会谈,自二十三日下午二时起在北京西郊的迎宾馆举行,历时四个小时。继前一天的第二次会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之后,这次在尼克松总统下榻的宾馆举行会谈,似乎可以说,这是基于相互尊重的国际礼仪的表现。    还有,姬鹏飞外长同罗杰斯国务卿的会谈,也自下午二时起同时在宾馆举行,历时三小时以上。接着前一天,今天的尼克松、周会谈也是历时四个小时。不妨认为,这是表明了两国首脑要填平亘横在中美间的深深的鸿沟、大大地开辟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道路这种坚强决心的一个佐证。    关于会谈的内容,完全没有超出推测的范畴。但浮现于表面的动向几乎都是要使会谈有一个光明的前景。《人民日报》二十二日大报特报了毛泽东、尼克松两优首脑的会晤。二十三日也显著地登载了尼克松总统和周总理在第二次会谈的时候亲切畅谈的照片。这也是显示中国方面积极恣态的有力材料。    会谈终于到了呈现高潮的重要阶段。关于重要悬案的认真讨论,今后仍将继续进行。但从迄今中国方面的态度来看,此间有日渐增多的人认为,尼克松总统为了使会谈有成果,可能不得不做出积极的回答。改善美中关系的基本方向,已经无法倒退了。    【德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二日电】(记者:西蒙)据这里的观察家今天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正迅速地从冷淡的开端改变到出现一些令人感到愉快的场面。(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美国人士在这次访问的第二天说,气氛的这种迅速变化是“奇妙的和难以相信的”。    这里认为,决定性的因素是尼克松和毛泽东主席昨天举行的一小时的会谈,不久后中国总理周恩来又建议使两国关系正常化。显然,中国领导人只需同尼克松举行一次会谈就能断定美国总统是想认真地同他们达成谅解以及有可能弥合双方的分歧,如果不能立即弥合,至少在将来可以弥合。    【合众国际社北京二月二十三日电】(记者:海伦·托马斯)据信,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今天已同意两国广泛地互派学生、学者和记者并且在讨论发表一项意义深远的和平共处宣言。    这两位领导人在尼克松下榻的豪华的宾馆一起呆了四个多小时。    这次会谈之后,本社外交记者斯图尔特·汉斯莱说,据信,已经确定了一项关于进行外交联系——还不到正式的外交承认——的某种形式的协议。    汉斯莱说,有强烈的迹象表明:这些会谈最终将以发表一项对亚洲和世界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划时代的和平共处宣言而告结束。    当周冒雪驱车去拜会总统时,双方都显得兴致很高并对他们取得的进展感到满意。    人们认为,罗杰斯在同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进行的会谈中,可能在制订中美交流人员协议的具体细节以及建立继续进行不到建立外交关系的联系的方式。

2. 外电报道:尼克松总统和夫人观看体育表演

【合众国际社北京二月二十三日电】(记者:海伦·托马斯)中国使其有才华的男女体操运动员为具有很高鉴赏力的尼克松总统夫妇和一万五千名不断鼓掌的中国人进行了两小时惊人的、技巧性很强的表演。    当身体柔软的、强壮有力的体操运动员在作双杠、平衡木、吊环、木马和自由体操表演时,尼克松惊叹不已。    总统、尼克松夫人和周恩来总理坐在宏伟的首都体育馆的前排座席上(女服务员不断为他们面前的茶杯斟茶),和数以千计的北京学生一道有节奏地鼓掌。    特别杰出的是身着白运动服的吊环和单杠运动员的表演。女运动员身体强健、肌肉发达,她们的平衡木的表演最好,高低杠的动作很惊人。    中国人主要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不参加举行体操冠军比赛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是从他们为尼克松夫妇进行的表演来看,他们将是金质奖章的争夺者。    有一次,在男子单杠表演结束后,总统把双手举了起来,惊异地摇了摇头,并回过头去,看看他右侧的国务卿威廉·罗杰斯。    中国人是爱好体育的人民。工人们每天有两个十五分钟必须作工间操。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语录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在体操运动员表演以后,羽毛球运动员开始表演,有一名是全国女子冠军。女运动员姿势优美,猛击来球,眼睛几乎来不及看。    数以千计的观众衣着华丽。他们穿了红黄蓝绿各种颜色的衣服,大多数人都戴有有颜色的围巾。    【德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二日电】(记者:西蒙)今天的正式活动以观看革命作品《红色娘子军》的特别演出而告结束。当一个扮演国民党人的反面角色被拉到舞台上的时候,尼克松爽朗地笑了起来。    尼克松坐在毛的夫人江青女士和周的中间,他同两人都谈得很愉快。气氛没有比这更轻松和友好的了。    【美联社北京二月二十三日电】(记者:弗兰克    ·科米尔)帕特·尼克松二十三日和往常一样没有戴帽子,顶着华北的风雪去参观一个农业公社。    尼克松夫人被她所看到的小学生吸引住了。她对在玻璃棚内不分季节生产的蔬菜赞不绝口。    但是,看来最使她感到惊讶的是她在公社医务所看到的用长针刺入皮肉的中国古老的医疗法。    尼克松夫人对一位六十八岁的接受针灸治疗的妇女说:“祝你好。”她在离开医务所时说:‘“看来并不痛。”

3. 《美国之音》记者评述:《事情在北京进行得不错》

【美新处华盛顿二月二十二日电】(《美国之音》新闻分析员罗纳德·邓拉维)题:事情在北京进行得不错    尼克松总统对共产党中国的访问看来正在顺利进行。人们只能根据表面现象来进行判断,因为中美会谈的内容根据共同协议进行保密。但是表面现象可以说明许多问题,而迄今的表面现象加起来。就构成关于总统访问的一幅肯定的图画。    最初,当在这种场合下在许多国家中常见的欢呼的群众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曾产生了一些怀疑。但是当尼克松先生几乎立即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的时候,就明显地说明中国人是在竭力要表现得融洽,并强调说明他们对待尼克松的访问是认真的。人们可以想象,毛主席本来是可以表现出沉默、勉强和甚至冷淡的态度,但是相反的是,他不仅安排在尼克松到达后几乎立即就会见他,而且在实际会晤和照像的时候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友好态度。看起来毛主席——他毕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而且也是一位对中国人民来说具有传奇性的重要地位的人物——好象是在有意地强调说明他个人和官方对整个这件事是赞同的。    这种融洽的气氛由于周恩来总理在为尼克松先生和夫人及其一行人举行的国宴上所发表的友好的祝酒词而得到了增强。他承认两国之间存在着分歧,但是他没有详细叙述这些分歧(而他本来是可能那样的),也没有提出各种告诫。相反,他接着强调说明了这个时刻的重要历史意义,并且要求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有一个“新的开始”。    另外,尼克松总统和周总理之间星期二(二十二日)的会谈的时间之长(约四小时)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中国人对待尼克松的访问是非常认真的。尼克松本人曾经说过,这将是一次正式访问,而不仅仅是仪式上的一个表示。如果从这次首次会议可以作出什么判断的活,两国领导人及其顾问的确是在做一些事情,而不仅仅是寒暄寒暄而已。人们还注意到,国务卿罗杰斯花了整整三个小时同外交部长姬鹏飞进行了讨论。    最后,中国官方报纸对尼克松访问的报道也增加了气氛的融洽。《人民日报》报道的版面虽然用西方的标准来看不算什么,但是对共产党中国来说则被认为是“史无前例的”。《人民日报》星期二刊登了尼克松到达的消息、总统的七幅照片和周总理友好的祝酒词全文。    当然,也存在着这种事态发展的肯定的气氛可能导致造成错觉的过分乐观的情绪的危险。必须记住的是,两国之间有着巨大的分歧,而这些分歧不会经过几天的会谈就得到解决,不管气氛是多么融洽。尼克松本人已一再告诫不要有这种过大的指望。气氛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这不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实质。    然而,在北京举行的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晤看来确实进行得很顺利。尼克松总统到那里去的时候是作了这样的准备的:既友好又认真。正象过去一向的情况那样,当时对于中国将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有点儿没有把握。但是这种没有把握的心情已由于北京官方欢迎的格局而消失了。

第 2 版

1. 英刊文章:《如果尼克松北京之行顺利的话欧洲也会因此获得好处》

【本刊讯】英《经济学家》二月十九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同中国的联系,如果尼克松先生下周的北京之行顺利的话,欧洲也会因此获得好处》,摘要如下:    下周的会晤之所以具有重要性是因为这次会晤可能是推动当前事态发展的三大国的关系作出重大调整的开始,大体上仍处于被动状态的欧洲可能是所发生的情况的受益者之一。要理解尼克松先生有可能到北京去的原因,就必须认识到在过去两年里美国政策发生的巨大变化。美国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人认为他们如何能够有益地同另外两个超级大国分别打交道的想法有了变化。    在六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在肯尼迪总统和约翰逊总统治理下似乎都希望可以同苏联取得广泛的谅解,以便它们都可以比较放手地对付当时看来象是一个革命的中国产生的爆炸性影响。但是自从一九六六年以来世界继续在前进:发生的两件事使美国人把他们对两个共产党大国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变。    首先是发现俄国人显然除了同美国取得非常有限的和解以外根本一概不感兴趣。当然他们希望制止中欧和苏伊士运河一带的争论演变为战争;他们乐于签订防止核扩散条约,因为他们和美国人都不希望任何别的国家拥有核武器。他们可能愿意安于同美国处于核平等地位,虽然连这一点还不是十分清楚的;俄国人以陆地为基地的导弹数目差不多已经比美国多百分之五十,看来他们仍然拒绝把他们的导弹潜艇生产数目规定一个限度,他们在导弹潜艇方面明年将赶上美国。但是看来这差不多就是勃列日涅夫为同美国共处所下定义的限度。    苏联在欧洲政策的主要目的看来很可能仍旧是取消美国军队对西欧的保护,从而使西欧更顺从苏联的愿望。苏联扩张在地中海的力量也是为了同样目的。在过去的一年里,苏联在南亚势力范围大扩展,以 孟加拉战争达到高潮。勃列日涅夫派遣了他的大约四分之一的军队到中国边境去,并且认为这样就可以应付了。看来好象苏联已经得出结论,它有足够的力量在同时反对它的两个主要竞争者的情况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它认为它可以自行其是,并且取得很好的成果。    现在主持中国政府的是一些富有经验和讲究现实的人,他们认为,在有两个敌人的时候,最好谈判一下其中哪一个敌人的威胁最大。    追溯这样远的历史是必要的,因为这是尼克松先生到北京访问的根源所在。如果认为美国已经放弃“遏制”俄国或中国的企图,那就错了。如果认为尼克松的“谈判时代”就是结束在世界上为争夺势力而进行的竞争,那是根本性的错误。现在发生的情况至多是,冷战(这是以除了公开和普遍冲突以外的手段进行的政治思想斗争)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权宜的联盟。在一个有三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上,头号超级大国和三号超级大国为了某些有限度的目的联合起来反对二号超级大国,这可能是有益的。    中美谅解的可能性对于在三个超级大国舞蹈时坐在一旁的两位旁观者也会带来一些好处。一位旁观者是日本,它希望收复在一九四五年丧失给苏联的领土和参加开发西伯利亚。另一位旁观者是西欧,它希望打破自一九四五年以来在欧洲内部筑起的壁垒。此外,不仅英国和六国的百分之七的贸易是同从以色列到新加坡的南亚非共产党国家进行的,而且它们仍然绝对依靠从阿拉伯湾经印度洋运给它们的石油。这个地区保持政治稳定可以使他们得到很大的利益,三方均势比俄国和中国之间的双方斗争使南亚保持稳定的可能性大概要大。但是尼克松先生和周先生彼此变得友好的现象对于苏联对欧政策本身可能起作用,而欧洲人从这种作用中获得的好处甚至会更大。    在过去的五六年里,俄国人一直是在亚洲实行扩张政策的同时,紧紧抓住他们那半个欧洲不放。俄国分散了他们的兵力,给他们已经效率很低的经济加上了更多的压力。如果尼克松的访问有助于加强中国人反对俄国对亚洲政策的力量,勃列日涅夫将不得不决定他的国家对这样的压力能经受多久。他甚至可能开始感到有点孤独。其结果可能是俄国比较愿意按欧洲人的条件而不是按他们自己的条件寻求同西欧的和解。下周在北京发生的事情不是在一个遥远的大陆发生的、因而大多数欧洲人可以无需知道和无需关心的事情。他们对这里也有重大利害关系。

2. 德新社记者巴格曼评中美会谈说:中美会谈成败在于美对印支问题的态度

【德新社香港二月二十二日电】(记者:巴格曼)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与北京领导人的一周会谈的成败,很可能系于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美国对印度支那冲突的态度。    尼克松肯定会再次面对河内的要求——这一次将由中国总理周恩来明确提出。同时美国总统会认为,中国的态度与它的邻国兼盟国北越的态度不会有一丝一毫的不同,是当然的事。    北京领导人对于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观点大概不会表现出多少的谅解,同时他们对于尼克松在这个问题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将给予极大的重视。    对于北京在尼克松前来访问的前夕对美国轰炸越南进行激烈的攻击这件事,不能轻易地认为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有理由可以说,尼克松总统单单在这个时候允许进行轰炸是欠考虑的。    外交观察家们认为,使华盛顿和北京能够比较靠拢的唯一的途径是使得中国人相信,美国真心打算撤出亚洲,结束它的包围人民中国的政策。    如果中国人强调指出,美国海军呆在北京的后门口东京湾,并报出五角大楼用B一52轰炸机加强了它在太平洋岛屿关岛以及在泰国的基地,那将是不奇怪的事。    因为在中国看来,这同美国宣布计划撤出亚洲并不完全符合,而且美国所说的这些部队不是针对北京而是针对印度支那共产党人的说法,将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事实仍然是:河内和北京是亲密的盟友,尼克松会发现越南问题是比同中国人就台湾前途进行任何的讨论还要棘手得多的问题。    面对着北京的坚定立场,美国总统迟早得作出一项决定:为了改善美中关系,他是不是应当抛弃南越总统阮文绍?他完全知道,阮文绍要是没有美国支持,几乎一天也维持不了他的统治。

3. 特勒报道:中美会谈的事态发展震动了苏修

苏修正策划发动「建立广泛的反华阵线运动」,并对美施加压力说苏「不排除取消尼克松访苏的可能性」    【合众国际社伦敦二月二十二日电】(记者:特勒)从莫斯科来的外交报告今天说,苏联的决策者显然为尼克松总统北京会谈的初步事态发展所震动,现正忙于发动一场建立广泛的反华阵线的运动。    这些报告说,莫斯科领导人似乎相信,已经“预先安排了”中美谅解的大体轮廓,这些轮廓从根本上说是反苏的。    这些报告说,除非尼克松和中国领导人的北京会谈完全失败,克里姆林宫将很难相信这整个活动不会不利于、甚至不会不危及俄国的。    北京最高级会谈的结果,将对尼克松总统和克里姆林宫领导人预定五月在莫斯科举行的最高级会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共产党的外交官员们已开始告诫说,他们不排除甚至取消(莫斯科会谈)的可能性。    虽然关于北京事态发展的详细情况几乎完全没有告诉俄国公众,但是人们知道,决策者们是密切注视着每一个行动的。这些人士说,由于苏联人和东欧外交官员在北京几乎是被与外界隔绝了,莫斯科现在主要依靠西方的消息,他们迄今为止看到和听到的,是他们所不喜欢的。    尼克松和毛泽东的秘密会见显然已大大加重了莫斯科对中美即将采取反苏的政策行动所抱有的深刻疑虑。据说莫斯科正在发动一场双管齐下的狂热的运动,其目的在于建立广泛的反华阵线,同时在中国内部破坏毛政权。据说,东欧共产党国家已被告知要从根本上消除它们国内同情毛政权的任何表现。    该阵营比较温和的代表、波兰党首脑盖莱克显然奉莫斯科之命,已越过北京政权向中国人民呼吁拒绝服从毛及其政策而回到莫斯科所代表的真正的世界共产主义路线上来。    在这场运动中,现在正在特别强烈地争取河内,目前在宣传上使用的论点是,毛以所谓的中美勾结的战略正在出卖北越。

4. 苏修在尼克松抵京后开动宣传机器大肆反华

【本刊讯】苏修中央广播电台,二月二十一日广播了一篇关于尼克松访华的评论,无耻诽谤我国政策。摘要如下:    对于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今天抵达北京进行正式访问,美国通讯社作了显著报道。这些报道特别谈到中国方面首都采取的空前的安全措施。报道还说,美国总统今天会见了毛泽东,还同周恩来进行了两次会晤。在北京的美国记者把这看成是中国领导人对白宫主人特别好感的表示。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在北京机场对来自华盛顿的客人的欢迎,是有礼貌而又有分寸的。中国官方人士谁也没有讲话,也没有传统的小学生们向贵宾献花。观察这一欢迎仪式的美国记者们也报道了上述情况。他们还指出,正是在白宫主人访问前夕,中国宣传机关决定抨击一下美国在越南的政策。但是,一切迹象表明,不管是蛊惑人心的攻击,还是表面上的有节制的欢迎,都没有使华盛顿客人及其随行人员感到沮丧。大概他们明白,所有这些都是些戏剧性的布置,这是为了让公众看的。主要的东西他们已经在幕后准备好了。    【本刊讯】苏修《消息报》二十一日(晚版)在国际版刊登伊利英斯基写的评论,题为《伪善与威胁》,摘要如下:    对东南亚事态的客观分析表明,美国黩武主义者近日来大大加剧了对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人民的侵略行动。    美国报刊就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些日子里扔到印度支那的炸弹,是对尼克松总统的北京之行的某种“伴奏”。正当美国帝国主义集团又一次企图打击印度支那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示威性地对越南民主共和国加强空中战争的时候,毛派领导却竭力对美国扩大侵略印度支那的罪恶事实保持沉默,似乎是不愿意弄坏尼克松对北京“访问的气氛”。华盛顿宣传机器大肆宣扬为“谋求和平之行”的尼克松对北京的访问,是在美国黩武主义者在印度支那急剧扩大强盗行动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一点现在对谁来说都不是秘密了。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二月二十一日电】苏联公众在过去几周中详细地获悉了尼克松北京之行的各个方面,今天却只以塔斯社宣布尼克松抵达北京的一条例行报道为满足。    苏联现在只对北京谈判的结果感兴趣,已经把严厉指责的锋芒指向华盛顿和北京。从莫斯科报纸近几周来刊登的东西来判断,苏联根本不相信美中谈判不会产生影响其他国家的后果。    【法新社莫斯科二月二十一日电】苏联新闻社今天暗示人民中国和美国之间有一种“秘密谅解”,根据这一谅解华盛顿在亚洲支持北京,而北京则在欧洲支持华盛顿。    这家通讯社对中国在欧洲的政策发生疑问,说有一个共同的题目就是“反苏”。新闻社问道:“为什么中国领导人反对召开欧洲安全会议?为什么他们敌视苏联和西德之间签订的条约以及西柏林协定?”它说,“因为受反苏主义的驱使,他们反对苏联在国际舞台上做的一切事情。”    【共同社东京二月二十三日电】莫斯科电台二十二日对日本广播了一篇述评文章,题目是《在亚洲制造紧张是北京对外扩张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篇文章说:“北京取掉了反帝、反美的口号,拟订了接待美国总统的计划;而正在这个时刻,白宫接连发出了加强对北越及其他印度支那国家进行野蛮的轰炸的命令。”    【路透社莫斯科二月二十二日电】今天苏联报纸只用了两句话来报道尼克松总统昨天在北京第一次会见毛泽东的消息,苏联报纸继续对尼克松访问中国一事不予宣扬。    会晤的消息刊登在《真理报》里页国际版上,在这个版面上,最大的标题是有关越南问题,其大标题是《美国空军进行大规模的空袭》。

5. 德新社记者西蒙说:苏驻华使馆目前情绪低沉烦恼和沮丧

【德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三日电】(记者:西蒙)自尼克松总统到达以来,难得在公开场合见到东方集团驻北京的外交官。    他们基本上是呆在自己的使馆里,现在对使馆区的活跃的社交生活参加得比往常少。    毛泽东主席在尼克松抵达这里几小时便接见这位总统这件事使许多人为之震惊。    同苏联大使馆有接触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官们说那里目前的情绪是低沉的、烦恼的和沮丧的。

第 3 版

1. 阿连德希望尼克松访华结果会加强世界和平

【美联社圣地亚哥二月二十一日电】智利总统阿连德今天表示希望,尼克松总统对中国的访问将“产生旨在加强世界和平的结果”。    阿连德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我设想(尼克松访问的)目的将是加强中美间新建立的(或恢复的)关系。我认为,在北京可能达成的协议将是旨在加强世界和平。”阿连德在回答问题时说,他不“认为越南战争问题可能在这些会谈中得到解决。但是我的确认为,它们将产生有利的影响。”    【本刊讯】智利《信使报》二十一日就尼克松访华发表评论说:这是一个象征,意味着一个开端。    尼克松的新政策不论在短期内还是在遥远的未来都有有利的影响。    在国际方面,这马上使苏联产生严重的问题。在美国国内,这次访问对政治和经济产生影响,增加他再次当选的可能性,还为最近遭受严重打击的美国国民经济打开好转的前景。    对中国来说,尼克松的新政策已经意味了非常积极的成果,它没有交付什么交换的东西。北京表示在有关福摩萨(台湾)、越南、第三世界和反美宣传方面是不可退让的。它在没有放弃这些方面的任何一方面的情况下进入了联合国,驱逐了台湾政权,减少了美国对中国政府实行的限制,掀起了一个宣传浪潮,这个宣传浪潮巩固了它的强国地位。    【美新处二月二十二日电】(原报无发报地点)委内瑞拉报纸《宇宙报》把尼克松比作马可孛罗,并且指出,现在提起三大国时,那将是指美国、俄国和红色中国。    乌拉圭报纸同意这样的说法,即尼克松访问北京是自第一次登月以来最重要的国际新闻。《国家报》说,“什么都不能阻止人类普遍感到的适度的乐观情绪的事实。”《日报》说:“这次访问……还对国际领域有着巨大的重要性。它将不仅意味着东南亚局势的缓和,而且它也是在谋求保持均势的多极关系方面向前迈进的一步。”这家报纸赞扬美国向中国敞开大门的举动。

2. 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电台评我邀尼克松访华

【本刊讯】亚丁电台二月二十一日在评论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时说:美国的反华战略破产了,美国自己陷入了困境。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日益增长,迫使美国重新考虑并改变它的对华政策。    就中国而言,中国是一个拥有强大和巩固的工业基地以及巨大政治和军事力量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九七二年的中国不再是鸦片战争时代的旧中国,也不是一九四九年的中国。中国的领袖毛泽东说,不去谈判,是针锋相对;去谈判,也是针锋相对。毛泽东的这一战略思想是理解今天中国执行的同美帝打交道以及它同意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政策的一把钥匙。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忠于它的革命原则。中国的目标一直是消灭帝国主义,解放台湾以及统一它自己的领土。中国一直支持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人民的斗争以及世界革命。中国向亚洲、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提供援助。它谴责与帝国主义有联系的政权。    中国为了粉碎美国的侵略,展开了广泛的外交活动,结果很多欧洲国家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有必要拥有核武器,以便对国际政治施加有效的影响并打破西方世界的技术和工业垄断。中国拥有核武器影响到世界战略的均势。    中国领导人强烈谴责美国入侵柬埔寨,把它的侵略战争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忠于其原则的中国政府早就确定了它对美国一切阴谋的立场。可以肯定,只要美帝继续它在印支的侵略战争,人民中国就将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起一直支持印支人民的斗争。

3. 阿尔及利亚《圣战者》周刊评尼克访华文章

【本刊讯】阿尔及利亚《圣战者》周刊在二月二十日出版的一期上,登载一篇题为《这是对中国的外交和毛主席革命原则的重大考验》的文章,摘要如下:    尼克松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外交的一个胜利,同时它不仅是对中国外交,而且是对毛主席革命原则的一个重大考验。    西方政治家几乎一致同意这么一个规律——他们几乎把它当作历史规律    ——即:革命者只有在他们未掌权时才是真正的革命者,革命的政府只有在她处于国际大家庭以外时,才是真正革命的。    本世纪初,当俄国革命者进行了布尔什维克大革命时,西欧政治、社会学家中间的顽固分子说:让我们等着看吧。几乎,几十年过去了,政权、生活、国际社会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遗产产生了作用。这时,西方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搓着手幸灾乐祸他说:这就是今天苏联的社会现状,这就是同历史规律一致的苏联的世界政策。    美国和它的盟国重复了历史错误,对中国的革命政权实施了近二十五年的封锁政策,想把她扼杀在摇篮之中。在实行外部封锁政策,内部搞阴谋活动的同时,西方政治家等待着政权对中国革命者发生影响。    在苏联共产党二十大后,苏中两国开始出现分歧时,西方政治家幸灾乐祸。然后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在刘少奇一小撮和毛泽东司令部间爆发了分歧。西方政治家们心里想:事情的发展比预料的更快一些。    但是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毛泽东在一九六六年夏季发动的文化革命。我们认为毛泽东是想证明:革命者在他们掌权时必然能够成为真正的革命者,就象他们在未掌权时一样。    中国文化革命的成功对西方政治家和思想家来说是突然的。如果数字概念充满了他们的头脑和心灵,使他们无力弄清人和精神方面的作用和真正的价值,那么中国一九七○年和一九七一年生产和经济建设的数字就能使他们懂得中国已经使革命赋有新面貌,重新建设了党和权力机构。    中国的革命名已经证明他们能够从事强大的工业建设和建设新的军队,他们能够发射洲际导弹,人造卫星,他们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制造原子弹、氢弹,他们能够满怀信心和热情,欢乐和自豪,对待他们的今天和明天。    在这神话般的成功后面有什么秘密呢?毛泽东坚持要中国革命者遵循下列基本原则:坚持革命和革命者的使命,相信这个使命是正义的、崇高的,是能够实现的;关心中国最穷苦人民的利益;无限相信这些人民的革命力量。    现在尼克松和基辛格在进行新的尝试,企图通过把中国纳入国际社会,来毁坏中国的革命政策。    中国革命已经证明了西方规律前半部分的破产,但美国政治家和坚持美国战略的人仍然坚持要进行后半部分的试验:“革命的国家只有在她处于国际大家庭以外时才能是真正革命的”。    世界人民对中国把对于实施的基本原则运用到国际社会上去抱着很大希望,这些基本原则是:    坚持革命国家的使命,这个使命是正义的崇高的,是能够实现的。    关心世界上最贫苦人民的利益,说得更清楚些,就是关心第三世界人民和全世界受种族歧视、资本主义剥削的人民的利益。    相信这些人民的革命力量。

4. 刚果电台报道:雍比宣布挫败迪亚瓦拉等搞的政变

【本刊讯】刚果革命之声电台二月二十二日报道,刚果国家人民军总参谋长雍比·奥庞戈二十二日下午发表了一篇广播声明。全文如下:    我以国家人民军总司令和刚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恩古瓦比同志的名义,以我国军队最高司令部的名义,向你们宣布,今天,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凌晨,由迪亚瓦拉中尉率领的进行背叛和冒险活动的步兵营的一些野心勃勃的分子占领了刚果广播电台一电视台。他们从九点三十分开始广播一些旨在在人民、党员、干部和国家人民军的战士中制造混乱的骗人的消息。    根据我的国家人民军总参谋长的职责,并以我国军队总司令的名义,我,雍比·奥庞戈少校向刚果人民宣布,所有部队仍然忠于国家元首,忠于革命,忠于最高军事司令部,而那些叛逆的军官和他们的走狗,有一些人已被逮捕,另一些人则不再起作用了,但是,迪亚瓦拉和一些背叛军人和文官已经逃走。我请人民在国家元首、我国军队总司令恩古瓦比少校到达首都之前保持平静。    【法新社布拉柴维尔二月二十二日电】接近国家人民军的人士获悉,被叛乱分子缚走的政治局和国务委员会(政府)的好几名成员已获释。他们主要是政治局委员皮埃尔·恩泽、国务委员会副主席穆迪莱诺·马桑戈、外长亨利·洛佩斯和负责新闻的埃坎巴一埃隆贝。    另外,正在积极寻找政治局成员昂热·迪亚瓦拉中尉,本杰明·恩达拉中尉,恩赞比拉少尉,伊科科少尉,普罗斯佩·马通帕—姆波洛中尉(前新闻部长和黑角的政府专员),前新闻和社会事务国务秘书埃利—泰奥菲尔    ·伊楚乌,歌唱家弗朗克兰·布卡拉,国立行政学校校长勒卡·阿东迪·蒙蒙乔。已被逮捕的有:直到今年以前还是政治局委员的金布瓦拉—恩卡亚上尉,马特萨中尉,卡米伊    ·邦古少尉(前电台台长),民兵负责人蒙德勒—恩戈洛中尉,前文化工作负责人孔博一马乔纳和马克西姆·恩德贝卡。    另外,政治局委员努马扎莱已到参谋部并在那里被拘留。    【法新社布拉柴维尔二月二十二日电】于二月二十二日下午(从黑角)回到布拉柴维尔的国家元首恩古瓦比少校,在总参谋长雍比少校的协助下,已完全控制住局势。    在当地时间十七时向全国发表的一篇书面广播讲话中,恩古瓦比主席证实“那些权欲熏心的野心家”,这次未遂政变的发起者们已经“失败”。他说许多人已被捕,“可惜另一些人目前正在逃跑”。最后,国家元首向这些“分子”发出紧急号召,要他们投降,因为他说“他们的事业已经完蛋”。    整个下午,电台不停地广播雍比少校的书面讲话,宣布领导政变的昂热    ·迪亚瓦拉中尉已逃跑,在文官和军人中进行了许多逮捕。    这样,在上午在电台广播了叛乱分子的一篇书面讲话后所引起的混乱便告结束,叛乱分子在那篇讲话中说雍比少校曾企图夺权,他们把这个行动说成是“反动的”,仍忠于合法政权的军队,切断了发射机的电路而使电台成了哑巴。暴乱者们于是立即抛弃电台逃跑。    就是在布拉柴维尔,局势也是平静的。

5. 蒙博托电贺恩古瓦比挫败政变

【法新社金沙萨二月二十二日电】在布拉柴维尔的流产政变之后,扎伊尔共和国总统蒙博托将军给恩古瓦比主席打了一封电报如下:    “我激动地注视着在您的国家所发生的事件。虽然我本着尊重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神圣原则,但是,我不能不向阁下祝贺并通过您向全体兄弟的刚果人民表示祝贺,祝贺你们战胜邪恶势力,挫败它们的罪恶阴谋。你们的胜利是你们人民的警惕性和面对您的国家的敌人的英勇的刚果军队的忠诚的光辉见证。我希望我们两国政府进一步团结起来,以维护和平和我们两国、两国人民间的协调与和谐”。

第 4 版

1. 美新处综合报道:《世界报纸注视着尼克松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

【美新处二月二十一日电】(原报无发报地点)题:世界报纸注视着尼克松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    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的消息在自由世界报纸的新闻版和社论版占据了主要地位。    许多社论都告诫人们不要对这次访问抱过大的希望,仅仅对这次访问的历史意义以及北京和华盛顿开始对话对全世界的重要意义发表评论。    《马尼拉纪事报》说:“预料美国总统此行将打开一个新纪元,据尼克松说,这个新纪元可能    ‘意味着两国伟大人民关系中的毫无意义的无聊的插曲宣告结束’。全世界各国都正注意着将在竹幕以内开演的这出重大的外交戏剧的发展……”。    这家报纸说:“但是,不管怎样,尼克松总统对北京的访问肯定将会开辟北京和华盛顿之间进行对话的渠道,因为进行对话在下述这方面可能是有益的:解决任何问题或误解或是从事进一步的会谈,从而朝着可以阻止暴发武装冲突的任何形式的和解的方向前进”。    日本的《朝日新闻》说:“当人们考虑到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为时一周的访问对世界趋势的影响的时候,这次访问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    日本的《产经新闻》说:“在注视尼克松访问的结果的时候,重要的问题不是对这次访问估计过高或估计不足……重要的是尼克松访问的长远影响,而不是马上取得的具体结果”。    罗马的《信使报》说这次访问是“两种文化的一次会合”。报纸说:“虽然我们不能事先假设这次访问将会产生什么具体结果,或马上产生什么结果,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现在世界政治将建立在一个三极的基础上”。    在巴黎,罗兰·富尔在《震旦报》上写道:“无疑,人们应该少强调这次访问马上会产生的必然是有限的成果,而是应更多地强调长远的结果以及它所代表的历史事实的重要意义。”    柏林《晨邮报》说:“最强大的西方大国的政府首脑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统治者之间举行会谈将是一件创造历史的大事,不管美国人的希望或者中国人的期望是否得到满足……    “尼克松希望不仅为太平洋,而且为整个世界谋求的新秩序,已成为他的政策的中心思想。打破现状、放弃旧集团的前线阵地、获得开展积极外交活动的自由——这些就是尼克松总统目前在外交政治舞台上采取的措施的竞赛。虽然仅是宣布美国总统将去北京会见毛泽东这份公告本身已经改变了世界的格局,美国人和赤色中国人目前正在进行的讨论也许将成为一个转折点,从此旧的力量结构将开始发生变化。”    苏黎世《指南日报》评论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与其说是尼克松同毛泽东和周恩来举行会谈的结果,还不如说是下述这一事实:美国总统同中国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对话,这可能引起重大的长远变化。”    维也纳的《维也纳日报》指出:“世界问题突然处于变动状态。看来这是尼克松北京之行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决不可期望北京和华盛顿马上彼此情投意合。还会有对峙,但是新的动力也许使得有可能对付许多冲突。因此,说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旅行,也许并不夸大,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尼克松将来在北京的景况如何?”    吉隆坡《海峡时报》评论说:“尼克松可能要使周相信,他要在越南实行和平,美国确实筋疲力竭了,他认为中国和台湾之间最终的关系是由北京和台北之间进行直接谈判的问题。如果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付诸实现的话,那就将朝着总统和总理所谋求的目标的方向迈出真正的一步。中国和美国之间终于有一个共同关切的问题——探索摆脱危机的方法,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采取主动行动以作为保证亚洲和平的出发点”。    东京《读卖新闻》说:“我们要热切地注视着美中会谈的进展,我们真诚地祈祷会谈将成为朝着在世界建立一个持久的和平结构的方向迈出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

2. 美进步劳工党纠集一小撮人测到我驻联合国代表团住处捣乱

【美联社纽约二月二十一日电】尼克松总统对大陆中国的访问引起进步劳工党今天在这里举行了一次抗议示威。    参加这次示威游行的大约有一百五十人,其中主要是青年人,示威游行是在罗斯福旅馆的对面举行的,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就住在这个旅馆里。    示威者不断喊着口号、举着标语牌并散发传单,谴责尼克松总统的访问。    这一伙人当中有几个人说,他们认为中国邀请尼克松总统访问大陆,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对工人的出卖”。

3. 尼克松夫人说中国将赠给美国两只熊猫

【合众国际社北京二月二十二日电】帕特·尼克松星期二(二月二十二日)透露,周恩来总理打算赠送给美国两只中国白色大熊猫,作为对尼克松给北京动物园赠送的两头麝香牛的回礼。    美国的动物园渴望得到有黑眼圈的白色熊猫,人们争着了解哪个动物园会得到熊猫。底特律、圣路易和华盛顿都已提出要求。

4. 日报文章:《为美中会谈提心吊胆的世界》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二月二十日刊登该报驻苏联等国的特派记者发回的对尼克松访华的反应的报道,标题是《为美中会谈提心吊胆的世界》,摘要如下:    具有世纪意义的美中会谈正在吸引全世界的注意。各国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关心的程度却都在日益加深。    苏联注视着尼克松访华的克里姆林宫,内心里疑虑重重,惶恐不安。它疑虑的是,在美中关系正常化的招牌下,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毛泽东主席在国际问题上将会进行些什么“交易”;而不安的是,即使达不到这种程度,但由于美中关系的正常化也会束缚苏联的世界战略。苏联同意重开归还世界大战期间对美国的欠债的谈判,也是为了向华盛顿摸底,也只不过是克里姆林宫的不安心情的反映。    南越西贡对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演变正以强烈的关心注视着。特别是一般市民对尼克松访华的看法,多半抱着直率的欢迎态度,认为“这次也许会成为结束战争的契机”。反政府系统的安广寺派(统一佛教会)和杨文明将军也对尼克松访华的结果寄予期望:“通过建立‘和平中立政府’以取代阮文绍政权,这样或许能带来和平。”与此同时,也开始出现了“打倒阮文绍”的动向。    但是,现在面临歧途的南越政府的态度是,“对于尼克松访华,没有理由说坏话”(政府发言人),也是极其复杂和微妙的。特别是,盛传即将辞职的阮文绍总统十分紧张,“他担心美国政府把阮文绍总统的下台作为同中国进行交易的材料”(据接近阮文绍的人士透露)。使人感到他对尼克松访华是有疑虑和不信任的。    韩国围绕着尼克松访华问题,韩国的舆论此时空前沸腾起来,报纸、电视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从发表社论、对知识分子进行舆论调查到召开座谈会,竭尽了全力。在这种情况下,迄今为止完全不加评论、保持沉默的政府的态度,反而增加了韩国的紧张感。    欢迎北京的首脑会谈,认为这是“向世界和平前进一步”(《韩国日报》),这在韩国已是一般的看法。但是,把问题更深入一步,在接触到通过会谈将得出什么结果这样一个问题时,那么,韩国的反应则是极其怀疑的。    在这种看法的背后,对大国的利己主义的不信任感已开始浮现出来。    印度印度对北京会谈抱着极其怀疑的态度。这是因为美中两国在去年的印巴战争和孟加拉国独立斗争问题上,采取了支持巴基斯坦军事政权和谴责印度的态度。印度对美中两国的不信任感是非常强烈的。    不管怎样,各家报纸一致的看法是,同美国比较起来,“中国是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参加会谈的。”

5. 南通社说:美非常重视我对尼克松访华的报道

【南通社华盛顿二月二十二日电】这里对尼克松总统在北京的第二天的活动情况的报道,再次强调了他作为贵宾会见毛泽东以及他同周恩来总理举行的两次长时间的会晤和政治会谈的重要意义。虽然没有关于所讨论的问题的详细消息    ——这是在象这样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但是这里非常重视这样的事实,这就是北京的《人民日报》用大量篇幅报道这些活动。    电视记者为数以百万计的电视观众播送了《人民日报》头版的版面情况,政治评论员和中国问题专家对一些事实阐述了他们的看法,这些事实是:党的机关报刊登了七幅报道头两天访问情况的巨幅照片,并用通栏标题《毛主席会见尼克松总统》,还登了毛和尼克松以及他们的最亲密的助手周恩来和基辛格在一起的照片,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在处理尼克松访问的影响,以及向中国公众介绍这次访问的办法方面一定突然作了改变。    这里还几乎在当时就十分认真地注意到,毛泽东在美国总统的座机在北京机场降落后仅仅几小时便会见了尼克松。今天上午,派往北京的记者也发出消息说,《人民日报》的版面也说明了这一重大事实,他们说,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的客人中受到这种礼遇的并不多,这再次成为评论员推测情况良好的一个根据。    有些人作出的结论是,虽然他们要大家注意到双方必不可免地会表现出来的深刻分歧,但是他们也表示了这样的观点,即看来双方决心用他们的一切权力和威望使这次访问成功。这个结论的一个重要之点还在于:这次访问向国内外表明,如果不作出最后的努力以便使这次访问取得尽可能大的成功的话,那是没有道理的。    与此同时,派往北京的美国观察员就尼克松访问北京和对此行的进一步看法作了主要是积极的、并且比以往更乐观的估计和报道,对整个这次使命几乎没有人表示悲观情绪和怀疑的。到目前为止,主要的、并且几乎是唯一持怀疑态度的人是威廉·巴克利,他在思想保守的知识分子和政界人物中是一位最杰出和最有名的专栏作家、评论家和刊物的编辑和发行人。从一开始,巴克利就对一位美国总统到北京去的主张提出了尖锐批评,在他主要是报道在北京机场举行的情绪克制的欢迎仪式的第一篇电讯中,他采取这样一个态度,并解释说:尼克松的大失败甚至在他在北京机场降落之前五分钟就看出来了。据说,总统当时被告知说,除了寥寥无几的几个官员外,机场上没有任何人。在北京的美国记者中的压倒多数的人原则上对进行到目前为止的这次访问采取肯定和积极的态度,特别是在这次访问的第二天以后。因此,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在第一天提出批评和持悲观态度的人在事实的压力下将会发现还是纠正他们的看法为好。

6. 英《星期日电讯报》评尼克松访华

【本刊讯】英《星期日电讯报》二月二十日刊载了斯蒂芬·巴伯从华盛顿发回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在中国举行的最高级会谈可能将使俄国的方针软化》,摘要如下:    尼克松总统以轻快的心情,动身前往参加将在本周举行的与毛泽东主席以及中国总理周恩来的会谈。    他知道他在谋求同中国绥和方面,得到了大多数美国人的支持。他深信这次最高级会谈将取得成功,而且他希望这次会谈将使他晚些时候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谈获得具体的结果。    使这次会谈取得成功,对中国和美国都是有重大利害关系的。    如果会谈进行得相当成功,就会大大提高美国在五月份莫斯科最高级会谈中的谈判地位。就西方盟国来说,这是更为重要的。俄国人表示担心    美国的对华新政策是作为全球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拟出来的,这个全球计划不仅要使亚洲,而且要使欧洲和中东出现稳定。这个计划的拟订工作已经进行了三年了。    俄国人对本周将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是明显担心的。这种心情将会使苏联领导人更加急于达成限制战略武器的解决方法,并停止在地中海和印度洋进行军事扩张主义的冒险活动。如果一切进行得顺利,在北京的突破也许将会使他在莫斯科收到很大的利益。    尼克松主义的概念认为,俄国和美国所取得的两极均衡已不足以维持和平。与包括英国在内的十国组成的新欧洲一起,中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出现,日本也作为一个经济上的超级大国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