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02-03

第 1 版

1. 外国通讯社驻京记者报道:伟大领袖毛主席会见布托总统

【路透透社北京二月二日电】(记者:普林格尔)巴基斯坦总统佐·阿·布托会见了中国领袖毛泽东,他在会见后说,他对他们就巴基斯坦问题进行的讨论感到非常满意。    布托先生说,他对中国的访问——在星期一开始,今天结束——是“有成果的、有益的、有建设意义的和成功的。”    这两位领导人之间的会晤是在昨晚举行的。    布托先生说,他同毛主席讨论了巴基斯坦的问题。他还说:“我对我们的讨论感到非常满意。”    他说,毛泽东的“身体非常健康”。毛泽东将在三周后在北京接见尼克松总统。    布托总统昨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宴上说,巴基斯坦希望同所有国家建立良好关系,甚至同对我们做下了极不正当的事情的国家建立良好关系。    他说,我们希望同各大国建立良好关系。这些关系必须是以正义和平等的原则为基础。    他说:“如果有人企图把某种解决办法强加于巴基斯坦,那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那不会导致永久的和平,而会造成永久的灾难。”    布托先生是在昨天同中国总理周恩来进一步会谈并且会见毛泽东以后讲话的。    布托总统在讲话后,向记者们简短地谈述了他同这位七十八岁的中国领导人的会谈。    布托先生在讲话中说:“毛主席曾经讲过,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现在,一股强烈的风正在向我国袭来。但是,总有一天,由于我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巴基斯坦人民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为巴基斯坦人民带来阳光,带来光荣。”    他说,他的国家的朋友们会高兴地听到他在北京的访问是有成果的、有益的、有建设意义的和成功的。    他说,他和他的同事离开中国时决心以巨大的努力进行斗争,确信得到八亿人民的支持,这八亿人民过去站在我们一边,现在还站在我们一边。    布托先生还说:“我愿向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保证,巴基斯坦不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负担。”    “我们愿意成为促进我们的旨在利于世界和平事业的相互关系的力量的源泉。”    “如果今天中国不得不为我们承担一些负担的话,我们是要偿还的,因为我们希望的是建立在荣誉、尊严和自尊的基础上的关系。     布托先生显然是指他在星期一同周恩来的五小时会谈。据可靠人士说,在会谈中,中国总理说,巴基斯坦可以‘“在十年后,再过十年,甚至在二十一世纪初”向中国偿还它的无息贷款。    在会谈中,周总理对布托先生说:“我们不是军火商。无论你们的国防需要什么,都将免费满足。”    自从一九六四年以来,巴基斯坦总共对中国欠债三亿零七百万美元。其中大约二亿美元是在一九七○年里保证向西巴和东巴提供的。    这里的人士说,中巴会谈主要讨论在巴基斯坦形势变化了的情况下怎样支付这笔款项的余额。    【法新社北京二月一日电】(记者:孔帕雷)巴基斯坦总统佐·阿·布托今天会见了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并同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会谈。    自去年十一月北越总理范文同访问北京以来,布托是毛泽东今年接见的第一个外国来访者。    这位巴基斯坦总统在会见后说:“我们讨论了我们的问题,我对我们的讨论感到非常满意。”    【路透社北京二月一日电】(记者:普林格尔)巴基斯坦总统布托今天表示希望会见中同领袖毛泽东。观察家们说,这个会见将使他此行大大增光。    布托是在最近同印度打仗和丢失了东巴之后来这里讨论中巴关系的。    布托今天上午还将同周恩来总理继续举行会谈。    据信,他的会谈涉及了在孟加拉国的印度军队问题、在改变后的南亚次大陆上苏联的作用以及它自己的前途问题和他的国家退出英联邦的问题。    【路透社北京一月三十一日电】(记者:詹姆斯·普林格尔)巴基斯坦总统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今天到达雪后一片银装的中国首都,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    周恩来总理到机场迎接了这位巴基斯坦领导人。    一位外交部发言人对记者们说,由于夜间下了一场大雪,所以取消了原来的由成千成万人夹道欢迎的计划。    【路透社北京二月一日电】(记者:普林格尔)巴基斯坦的布托总统在抵达被雪覆盖的北京城之后仅几个小时便开始同中国总理周恩来进行会谈。    这是这位总统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访问北京。上一次他是作为前总统叶海亚的代表来的,现在叶海亚被软禁在巴基斯坦。

2. 《视界》杂志文章:《新的力量中心》

【本刊讯】《视界》杂志一月一日至十五日一期发表了马里亚诺·格龙多纳写的一篇题为《新的力量中心》的文章。摘要如下:    如果留心观察一下战后至今的进程,那么将在这些事态发展中看到某种节奏和某种连贯性。这种连贯性由两种不同形势的时代的共处和延续所组成。第一,在“公开的”方面和明显的方面,世界在一段时期内具有某些主要的特点。第二,在这个公开的世界的“底下”,另一个“潜在”的、地下的世界在竭力争取露面。于是,决定性的时刻出现了,在这个时刻,公开的世界突然显露出它的不稳定,而潜在的世界则显示出它的力量和效力。这种时刻如同历史的铰链一样:从一个世界过渡到另一个世界。    酝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公开的”世界是美国、苏联和英国结成大联盟反对轴心国。但是在这个世界的底下,对抗的力量在跳动,迫不及待地要露面,这些力量面对昨天的战胜者,在五十年代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冷战的世界:柏林封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的敌对联盟、朝鲜战争、核升级。同样,如杜勒斯尖锐地指出的那样,一方面俄国人和美国人在走向核深渊的边缘,另一方面在悄悄地酝酿着新条件、新领袖、新诺言:共处的世界促使苏联和美国调整和抑制它们的敌对情绪,在六十年代,共处的世界围绕着如肯尼迪和赫鲁晓夫这样有影响的人物发展。急剧的变化:但是,无论是冷战的世界,还是共处的世界,都是“两极的”世界——按照两个赫赫有名的领袖组成的国际体系。而在六十年代,一个不同的世界的力量慢慢地发展起来了。一个新世界表现出不仅否定共处、而且否定两极,这个新世界在今年诞生了,我们欢庆这一年的结束。这是不平常的、独特的和历史性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中,事态发展以连续性的方式通知我们:一个到那时为止仍是“潜在的”世界公开出现了。一九七一年显著的一点是,同以前的情况相反,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不是通过延续好多年的事件来实现的,不是在一开始就使我们对这个阶段的意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到后来以某种观点向我们表明这些事件是两个时代间的分界线。这一次恰恰相反,一个新世界在短短数月内和在一年内突然出现了。新世界是在各种各样同时发生的征象中和一系列的新闻轶事中出现的,这些新闻轶事使我们对新世界的到来毫不怀疑。关键事件:简而言之,最近数月发生的大事有五件,这些事件使一九七一年具有特殊的面貌,同时宣告了一个新年代的诞生。两个加入:中国加入联合国和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两件相互间有密切联系的经济事件:美元危机和美国新经济政策。一个外交上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北京邀请尼克松总统。    如果分析这五件中心大事,那末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事件都汇合到同一个进程:新的大国出现在世界力量的顶峰。英国加入共同市场为一个新的大国进入世界领导的行列打开了道路。中国进入联合国表明和证实存在另一个具有大陆规模的国家。同时,显而易见,尼克松的北京之行一方面将是承认中国这个巨人的现实,但更巧妙的将是开始一场新的联盟游戏,这场游戏可能是为了限制五个世界大国之一日本的抱负,它的前景是到一九九○年在经济力量方面超过美国。新世界的最初成果    显然,一九七一年的五大中心事件得出唯一的结论:一个多极——“五极”的新世界公开出现了,取代到昨天为止公开的两极世界:从现在开始,国际政治不是有两个首都,而是有五个首都,同时,另一个潜在的世界正在准备在时机到来的时候代替这个多极的世界,我们现在完全不知道这个潜在的世界的特点。    但是,问题并不仅仅如此。一方面,很明显,旧的俄—美核垄断还没有消失。同样很清楚,在政治方面,华盛顿和莫斯科已不能象以前那样向它们的盟国发号施令。因此,不可否认,在经济方面出现新的经济关系。    通过这些简单的观察,可以说,我们在一九七一年进入的世界,在军事上仍然是两极,在政治上确实是多极,而在经济上则表现出越来越互相依赖。互相依赖:最后,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互相依赖、那些宣布自己拥有完全的政治主权的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互相依赖,通过成立地区市场,通过不断扩大国际贸易,特别是通过扩大国际大联合,正在日益增加。据最近的一份材料表明,已经证实,西方世界的五百个大企业已经自行作出安排,以便在最近几年以比本国高百分之一的每年平均增长率增长。联合制度的发展速度高于本国制度的发展速度,因而在世界上正在逐渐出现一个不分国家和没有国旗的经济联盟。    因此,新世界出现了,成为一个复杂的、甚至矛盾的现实:在军事上为两极,在政治上为多极,在经济上互相依赖,超越国家。这是拉丁美洲必须考虑的一个现实,因为这种现实比拉丁美洲更强有力,因为拉美无法改变这种现实。对于我们这些处于边缘地位的人来说,办法是适应世界,而不是改变世界,超越这个口号,就是不负责任。    世界在军事上仍然是两极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在争取民族地位的斗争中,我们不应忽视俄国人和美国人保持的最终的决定性力量。苏联人用坦克进行惩罚。美国人采取更巧妙的手法。    现实主义:另一方面,政治上多极的世界是极其现实主义的:在这个世界上,已不考虑忠诚、友谊或怜悯,而是考虑每个国家的有效谈判能力。我们拉美人分成二十个部分,很少有可能参加一个由巨人组成的和为了巨人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向弱国提出的不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前景:在多极的世界上,只靠行动和强制能力。拉丁美洲注定被七十年代的国际政治所完全忽视,除非它在联合中寻找新的力量。(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面对大联合的巨大现实,到底怎么办呢?当代的一个资料是,国际大联合宣传的经济进步、革新和经营越来越通过大的多国企业来进行。我们面对这些大企业就象面对一条水深流急的大河。如果我们不跳入大河的急流之中,我们将被排除在外。如果我们毫无顾忌地跳进水中,我们将会淹死。只有如果我们带着救生圈游泳,我们才能前进而不被淹没。可以把一个合法有效的国家的权威、建立自己具有经济规模的公司、拉美经济一体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方针称作“救生圈”,而这些东西无论如何对于生存,对于在一个经济上互相依赖的世界上保持政治独立,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促进经济进步和保证民族地位的大联合的挑战,这是我们在这些年中必须给予回答的问题之一。和平和战争    有限的冲突: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一九七一年保持不同活动程度的四个冲突——处于炽烈程度的北爱尔兰和孟加拉、逐渐缓和的越南和向更大暴力行动升级的中东,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些冲突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看来,主要大国不会在世界的特权地区直接对抗,也不会使这些特权地区处于危险中,它们可能同意在中东这样的边缘地区发生武装冲突。拉丁美洲应当警惕这种可能性:如果由于我们这些国家政府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我们允许从敌对的力量中心提供军事援助的辩证法进入我们的地区的话,我们可能成为世界战争游戏中的走卒。幸亏,事态在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展望未来    如果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拉美国家的演变,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形势。某些国家坚持沿着已拟定的道路前进。另一些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有些国家在未来要遇到困难的时刻。另一些国家经历了困难的时刻。拉丁美洲还是一个“空白地区”,在这个地区各国走向不同的方向,拉丁美洲还不是一个一致的、坚实的、完整的和具有共同愿望的地区,还不是像西欧那样。    一些国家在一九七一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阿根廷放弃了无限期的军事革命的道路,走上了民主制度化的道路,由拉努塞中将取代了莱文斯顿将军。智利在阿连德总统的领导下进一步沿着扩大公有经济部门、没收外国公司、日益加深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民主党之间的斗争的道路前进。玻利维亚停止了军人集团和马克思主义积极分子之间的联盟,在班塞尔上校和社会主义长枪党同民族主义革命运动之间不稳定的联盟的领导下,寻找一条介于巴里恩托斯的自由主义和胡安·莱钦的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道路。    其它国家坚持走着既定的道路。巴西维持并巩固了它的“‘准民主”政治制度——即一种对全国听从军政权的各阶层的民主,并保持了它的高速度经济增长率。委内瑞拉和墨西哥坚持它们的多党制进程,在委内瑞拉,时而是一党统治,时而有两个或更多党围着权力转;在墨西哥,一个政党围绕着总统转——两者都带着相当明显的经济民族主义的倾向。秘鲁革命已经有三个年头了,一些轻微的鼓声似乎宣告一种新的经济现实主义在出现。    哥伦比亚继续沿着全国阵线的道路前进,但是同时又在接近真正的时刻:将来,罗哈斯·皮尼利亚的民粹主义的挑战将是对自由党人和保守党人在一九五八年创建的政治制度的一个决定性考验。    在另一边,乌拉圭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考验,传统政党在一次选举中得到了巩固,这次选举拒绝了颠覆和左派。红党和白党从而完全战胜了激进派。这是一场战役,但不是一场战争。    也许最有意思的一个延续不断的例子又是巴拉圭。古巴的周围出现了一些在未来可能解冻的迹象,而厄瓜多尔出现了很快成为一个富裕的石油国的可能性。意识形态上的容忍:如果我们从国内转向地区,这一年最显著的一点无疑是在拉丁美洲实行了多种意识形态。我们互不相同:社会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和自由党人、民主主义者和极权主义者、军人和政党人士。拉丁美洲尚未达到这种预告一体化的意识形态上和经济上的一致。但是普遍接受多种意识形态,不仅在安第斯集团内,而且在拉美特别协调委员会内,尤其明显的是在阿连德一拉努塞会晤中,这表明多样化的拉丁美洲在向一体化的拉丁美洲过渡。可以在经济上和外交上继续取得一致,在本地区排除边缘战争的可怕危胁:如果保持内部的平衡,拉丁美洲将免遭“埃及的命运”,无疑,它们对立的意识形态制度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导致这种命运。    这些把我们引向这个结论:展望将来。拉丁美洲走向一个目标:尽管各不相同,但要建立一个在世界上拥有自己的发言权的“体系”。安第斯集团、拉美自由贸易协会、中美洲和加勒比共同市场、拉美特别协调委员会、联合国中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中的拉美集团就是走向一个目标的驿站和因素。    对这个问题,应该指出几点。首先,必须指出,象欧洲的例子所表明的那样,地区的汇合是历史上崭“新”的事(只能通过协定,而不是通过武力组成多国大联盟)。在这方面,拉丁美洲的伟大创造将和以往的任何创造不同,甚至同与之保持一定关系的欧洲也不同。我们在这点上敢于冒昧地说,欧洲的一体化开始是经济一体化,今天宣告政治和外交一体化,而拉丁美洲的道路在第一个阶段将通过外交上的汇合:组成一个国家集团,对付世界其他地区,然后逐步促进经济一体化,把政治联盟留在最后。    这个办法不同于欧洲的办法,但是可以相比:如果想在巨人的世界上起作用,拉丁美洲必须像一个年青巨人一样站立起来。新的时代要求这样做。

第 2 版

1. 英报报道:《不平静的美国人》

【本刊讯】英国《苏格兰人报》一月二十一日刊登了一篇报道,标题是《不平静的美国人》,副标题是《约翰·欧文教授调查了目前美国国内的政治态度》,全文如下:    失望、不满和漠不关心是今天美国中等阶级的主要心情。美国人民从来没有比现在更繁荣过,但是值得怀疑的是,他们以往是否也从未象现在那样焦灼不安过。    很难说中等阶级的美国人在政治上比中等阶级的英国人觉醒得更快。美国今天对旷日持久的、代价很高的越南冲突普遍感到绝望和愤怒,这同英国许多人对最近的国际收支危机的情绪是差不多的,这是一种不愿意为解决一个他们无法了解其复杂性的问题作出牺牲的厌倦心情。    现在在美国中等阶级中存在的漠不关心的情绪的部分根源在于在巨大问题的面前感到无能为力。联邦政府同人民的距离(在地理上和心理上)比威斯敏斯特和英国的选民的距离远得多。    最近实行“工资冻结”造成的错综复杂的情况已经使美国的八千万工人中的许多人,特别是它的二千万工会会员感到愤怒和混乱。十二月的失业率上升到百分之六以上,一九七一年举行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在被询问的居民当中有百分之四十五的人认为经济问题是美国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据许多分析家说,这些经济问题大概将成为刚刚开始的总统竞选运动中的基本问题,但是现在来预言从现在到十二月期间选民意见的倾向仍然为时过早。在全国和世界事态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可估量的因素和可能发生许多变化,同时现在作出任何政治预言将是为时过早的。    但是一方面,来自美国的许多地区的消息表明中等阶级对税收不断增加,政府开支不断增加,犯罪率不断上升和服务事业很差感到不满的情绪日益加深。黑人的好斗性正在使白人感到越来越不耐烦。    转向保守主义和向右转的倾向今天在美国非常强烈,最近举行的一次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有三分之二的美国人喜欢被人叫做是“保守分子”,而不喜欢被人叫做“自由分子”。    在这一方面,美国民意的倾向反映出英国的民意倾向。民意研究中心在一九六九年举行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在许多问题上有一种向右转的基本倾向。被征求意见的英国人民当中有百分之八十三的人认为对犯罪分子的惩罚不够严厉。同样,美国举行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有百分之六十三的成年人认为法院对违法者太宽大了,被征求意见的英国人当中有百分之七十九的人赞成使得失业补助变得更难得到——许多中等阶级的美国人将会欣然同意这种做法。    在英国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重要的是减税,而不是增加社会服务,在美国也有相当大比例的人抱有同样的情绪。在英国有百分之六十六的人认为政府干涉工业太多了,今天在美国也有这样一批人,在过去三十年中美国的官僚控制已经引起了相信“自由企业”的中等阶级的愤怒。    在英国和美国,最近都卷起了一股反对纵容、犯罪和吸毒的令人不安的趋势的巨浪,但是在表现出这种不耐烦的同时,美国人表现出对政治的漠不关心和置之不理。全体有资格的美国选民中大约有一半的人不屑于在总统选举中投票。    但是,两个国家在对待政治家的态度方面有区别。在美国,总的说来政治领导人很少享有英国政治领导人所享有的那种尊敬。开拓边境的传统认为政府是对个人自由的一种限制力量,美国也没有英国一度有的认为“经商”是身份下降的传统。在美国政治争执的伦理学往往比在英国差。英国的整体感同美国的开拓边疆的个人奋斗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英国人口的同一种族(直至不久前还是这样)同美国人种混杂也形成了鲜明对照。    可以说美国人民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分裂过。美国的大都市截然分成繁荣的郊区(百分之七十的人居住在那里)和穷人和少数民族居住的市内的破旧的贫民窟区。如果有任何当地的领导人认为,郊区对黑人和穷人的问题不应漠不关心,那将是政治上的自杀。    美国的三百万农民当中也存在着一种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虽然农业家庭占美国的人口不到百分之五,而且数量还在减少,但是他们仍然经营美国最大的行业。但是他们没有全国性的发言人,也没有全国性的组织,据最近的估计,在农村地区每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是穷人。

2. 共同社报道:《美国商务部统计,史无前例的对日贸易赤字》

【共同社东京一月二十六日电】题:美国商务部统计,史无前例的对日贸易赤字    华盛顿二十五日电:据美国商务部二十五日发表的美国贸易收支统计,七一年的对日贸易收支是逆差三十二亿零六百万美元,创出了日美贸易史上最大的逆差数额,远远超过了六九年的十三亿九千八百万美元的逆差。这一统计说明,在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国中,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超过了美国对加拿大的贸易逆差占第一位,美国对加拿大的贸易逆差为二十三亿九千六百万美元,七十八年来沦为逆差的美国贸易收支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日美贸易的不平衡扩大了。    关于对日贸易逆差增大的原因,日美贸易有关人士指出:(1)港湾罢工、在纤维制品自动限制以前曾抢先进口;(2)随着美国景气的恢复,从日本的进口迅速增加,同时由于日本景气衰落,向日本的出口则减少了;(3)此外,美国的消费者中购买日本造的汽车和电视机等货物的倾向加强了。    对七二年的估计也认为,由于美国和日本的景气循环的差异还将继续以及日元升值的效果没有立即表现出来,所以日美贸易的不平衡将会继续保持下去。因此,日本还将根深蒂固地保留着对出口的自主限制和限制进口的压力。    同时,美国政府也将会进一步要求日本继续实行自由化。    据商务部宣布,七一年对日贸易是进口七十二亿六千一百万美元,比上年的五十八亿七千五百万美元大大增加了,但是出口为四十亿五千五百万美元,比上年的四十六亿五千二百万美元反而减少了。    关于七二年的估计,商务部长斯坦斯说,“今年内有使贸易收支平衡的最好机会”,但是关于对日贸易,认为七一年严重的不平衡要迅速改善则是相当困难的。

3. 美新处报道:《美国公司希望与苏联人贸易》

【美新处匹兹堡一月二十六日电】题:商务部官员说,美国公司希望与苏联人进行贸易    助理商务部长斯科特说,美国公司对与苏联做生意越来越感兴趣。    斯科特一月二十五日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威廉·佩恩饭店举行的一次世界贸易问题的讨论会上说,“如果美国实业界人士能够更好地了解苏联的制度的话,从对两方面进行贸易来说,有很大的可能性”。斯科特在谈到东西方贸易关系时说,在一九七○年,自由世界向苏联和其它东欧国家的出口总共为八十五亿美元,而美国在这项贸易中只占三亿五千三百万美元。    他又说,“苏联现在从其他国家购买的许多产品可以在美国买”,他列举了机械工具、工厂设备、整套工厂设备和工业技术。

4. 美记者报道:《美加汽车协定使美国贸易出现逆差》

【美新处华盛顿一月十九日电】题:美加汽车协定使美国贸易出现逆差(国际新闻处记者巴巴拉·桑希尔)    最近几年来美国贸易平衡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同加拿大的贸易转入逆差。    一九七○年,美国在同加拿大的贸易中的全部逆差达十七亿美元,而在一九六四年是顺差八亿美元——变化的幅度约为二十五亿美元。    一系列的因素促使出现这种变化。最近几年加拿大经济的增长速度比较慢,以及由此而来的那里的投资率低,这都妨碍了美国资本货物对加拿大的出口。    美国正在进口越来越多的石油和天然气,而增加的进口中有一大部分来自加拿大。    美加汽车协定也是使两国贸易平衡出现这一变化的部分原因。    这项协定签订于一九六五年,其宗旨是为了刺激汽车贸易的扩大,以促进较小的加拿大工业的增长并为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开辟途径,而这种效果可以从服务于统一市场的单一的和统一的北美汽车工业中获得。    节约成本和两国间相互汽车贸易的迅速扩大的确随着出现了。    然而,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的汽车比加拿大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增加得快,从而造成了美国整个贸易地位的恶化。初步估计表明,一九七一年美国在世界范围的贸易逆差约为二十亿美元——这是从一八九三年以来的第一次逆差。    美加协定准许汽车制造商在他们的加拿大企业中集中大量生产少数几种类型的汽车,而不是继续以增加成本的办法设法小量制造也在美国生产的每一种类型的汽车。制造商们(几乎全都是在加拿大设有子公司的以美国为基地的公司)选择的做法是在他们加拿大工厂中集中生产较小的价格较便宜的小汽车。从那时起这些类型的汽车在北美市场上销售额增长得最快。而由美国国内的企业供应的较大类型的汽车销售额增长得不象预料的那样快。这些情况可以部分地解释两国汽车贸易平衡中的变化。    汽车协定中的特别规定和加拿大政府与制造商之间的特别安排也对这种变化起了促进作用。    这项协定对两国间的大部分汽车贸易几乎是完全取消了关税。    除了这项协定本身所包含的限制之外,加拿大政府还同一些制造商达成了协议,规定他们增加在加拿大生产的汽车在加拿大销售的汽车中所占的比率。美国认为,这些单独的安排将于一九六八年七月三十一日期满,而加拿大认为它们是“没有期限的。。    美国一直把附件中的这些限制性条款说成是“过渡性安排”。美国本来认为,这些条款应在几年后取消。但是,这种谅解并没有明文写进那项协议。    尼克松总统在向国会发表的关于汽车协定的第四个年度报告(发表于一九七○年十一月)中说,如果这些措施成了协议的永久性部分的话,“将违背美国参加这项协议的前提条件,即允许由市场力量来决定投资、生产和贸易的大部分经济格局。”    这项协议是由于一九六三年开始的一场严重争执而签订的。    从协议签订以来,加拿大的汽车产量从一九六五年的八十四万六千六百辆增加到一九六九年的约一百三十五万辆。    尼克松总统在关于这项条约的第四个年度报告中指出,在实现“协定中所规定的建立一个为美加联合市场的需要服务的单一的和一体化的汽车工业的目标”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    但是,正在出现的加拿大贸易顺差和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已使某些美国人建议,现在可能是修改该协定的某些条款的时候了。

5. 美国社会剪影:《钢铁生产放慢使天空明朗,但工人们心情忧郁》

这些天,在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城,天空是干净而又爽朗的。现在可以深呼吸而不致咳嗽。十几年来,这还是第一次。    但是,清新的空气并不是使人多么高兴的事,因为它是来自这样的情况:许多年来用红棕色和黑色的厚厚烟幕窒息着加里城的美国钢铁公司的四个厂房,从八月一日起,一直只用其通常两万五千名劳动力的一半开工生产。    加里主要是由单一公司组成的一一个城镇。其结果,失业达到百分之四十一的记录水平。即使那些仍在钢厂工作的人,每周也只工作四天。    今年年初,美国钢铁公司象其他钢铁制造厂一样,预计八月份整个企业会罢工,便把在加里的生产提高到最大限度。在钢的库存增加后,没有发生罢工就解决了工资问题。但是,由于全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对钢的订货远远落后于现有的供应。于是,加里的工厂便于八月一日关闭。从那时以来,有些加工单位恢复了生产,但是整个劳动力中只有一半被召回去工作。    由于这个城市的黑人居民增加,白人开始迁住主要是白人居住的城镇,从而离开了这个衰落中的内地城市。加里的十七万四千居民中,近九万三千是黑人。在全城的失业总人数中,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是黑人。(原载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十四日的美国《纽约时报》)

第 3 版

1. 罗杰斯谈美国同印度的关系/美《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暗示同印度改善关系》

【美联社华盛顿一月二十七日电】(记者:斯潘塞·戴维斯)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今天说,美国认为从东巴去的难民给印度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但是美国仍然认为印度过快地采取军事行动来纠正这种局势。    他在一次对外政策会议上对来自四十个州的报纸编辑和电台人员说,美国得到一百零四个国家的支持,他对于美国为支持巴基斯坦的事业而采取的行动没有什么可以表示道歉的。他说,美国将设法在将来同印度保持现实的关系。    他说,美国大使肯尼思·基廷已从新德里返回这里,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约瑟夫·法兰也已回国。他说:“我们并不认为发生了什么不可补救的事情。”    在另一个时候,他否认国务院和白宫在十二月印巴发生战争期间对这两个国家的政策有意见分歧。他也不承认美国为援助印度而花的一百亿美元白花了。他说,印度在粮食方面正在逐渐做到自给,这是美国的援助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收获。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一月二十八日刊登记者本杰明·韦尔斯二十七日从华盛顿发给该报的一篇专稿,题为《美国暗示同印度改善关系》,摘要如下:    国务卿罗杰斯今天暗示即将缓和由于最近印巴战争而在华盛顿和新德里之间引起的紧张局势。    罗杰斯在国务院为报纸编辑和电台人员举行的一次关于国家政策的会议上讲话时说,他“看到了批评美国立场的很多材料”。    他说:“我们将设法同这一地区的各个国家保持现实的关系。我们正在设法补救一些事情。”    与此同时,美国官员们(他们要求不要透露他们的姓名)证实,正在对美国同次大陆的关系进行一次重大的政策审查。他们说’尼克松总统在“若干”星期以前命令国家安全委员会开始协调这种政策,并要求国务院、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以及其他部门提出政策建议。    一位官员说,政府正在审查全球政策,以便为总统每年向国会提出的世情咨文作准备。    他说:“但是尚未作出关于次大陆的最后决定。这要由总统作出。但是显然我们正在研究一整套的选择办法,包括我们将来同孟加拉国的关系、我们暂时停止的对印度的援助的前途等等。”    另一位高级官员说,美国不大可能早日承认孟加拉国。    他说,美国承认的问题是政府的一个“不急于作出决定的问题”。

2. 霍姆说他访印前将去巴同布托会晤

【法新社伦敦一月三十一日电】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霍姆今天在这里说,他将在二月五日访问印度以前同巴基斯坦总统布托会晤。    他在下院说,这次会晤是应布托的要求举行的。    权威人士说,道格拉斯一霍姆打算在本星期四(二月三日)从伦敦动身,将于星期五在伊斯兰堡停留。    有人问到关于巴基斯坦将来加入由伊朗、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组成的,以英国和美国为联系会员国的中央条约组织的问题。    道格拉斯一霍姆说,这是将同布托总统讨论的问题之一。    他又说,长期以来,巴基斯坦在东南亚条约组织中已经不再起到积极的作用了。    【合众国际社伦敦一月三十一日电】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一霍姆在议会说,英国对巴基斯坦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承认孟加拉国和据信英国不久也将予以承认,而决定退出英联邦表示十分遗憾。    他说:“我对这一决定十分遗憾。当然这要由巴基斯坦自己作出决定。英联邦的成员资格问题不是英国和个别成员国之间的问题。”    他说:“但是我认为我们关于承认的标准已经达到,从而使我们能够在最近承认孟加拉国。”    他说,英国决定承认孟加拉国“绝不是敌视巴基斯坦,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现实”。    他说:“现在需要做的事情是使各方和解,设法使次大陆有和谐的关系。”    【美联社拉瓦尔品第一月三十一日电】英联邦秘书长阿诺德·史密斯三十一日清晨说,他告诉布托总统说,他对巴基斯坦退出英联邦感到遗憾,并说,他保证这个组织在任何时候都欢迎它重新参加。    他在同布托共同进餐后说,巴基斯坦退出后,英联邦“将削弱一些”,还说,它的成员同情这个国家的局势,也同情“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和他的人民,他们加入英联邦已达四分之一个世纪”。    【路透社伦敦一月三十日电】史密斯先生是应巴基斯坦的邀请于昨天飞抵巴基斯坦的。

3. 夏普说加拿大暂不承认“孟加拉国”以使布托“重新考虑”退出英联邦的决定

【法新社多伦多一月三十一日电】外交部长夏普今天在这里说,加拿大暂不承认孟加拉国,以使布托总统有机会重新考虑他退出英联邦的决定。    夏普在一次公众集会上谈到孟加拉国时说,加拿大准备为发展中的国家建立优惠关税制度,孟加拉国有资格得到这种优惠。

4. 巴基斯坦宣布同捷克斯洛伐克断交/朗诺集团承认“孟加拉国”

【路透社新德里一月二十九日电】巴基斯坦电台今晚广播,巴基斯坦今天同捷克斯洛伐克断绝了外交关系,这是对布拉格政府承认孟加拉国的反击。    这家电台说,捷克斯洛伐克驻伊斯兰堡大使被召到巴基斯坦外交部,通知了他这一决定。    【安莎社达卡一月三十一日电】据金边的新闻部长宣布,柬埔寨今天承认谢赫·穆吉布·拉赫曼的孟加拉国政府。

5. 美联社评巴基斯坦宣布退出英联邦

【美联社拉瓦尔品第一月三十一日电】(记者:阿诺德·蔡特林)布托总统决定退出英联邦,而不是同英国以及计划承认孟加拉国的其他成员国断绝关系,这将为这个一度是东巴的这个独立国家得到雪崩似的承认铺平道路。    据布托说,退出英联邦是足够对付承认的“反措施”,“我们准备同英国以及其他英联邦国家建立很好的双边关系。”    外交官们认为,对于其他等待试验一下巴基斯坦的反应,然后再谋求同穆吉布·拉赫曼的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来说,将是一个表示可以的信号。    英联邦成员国现在可以承认孟加拉国,而不用担心同巴基斯坦断交了。    布托对记者们说,他将分别按是非曲直来处理非成员国的承认问题,并且提出了同他已经与之断交的国家恢复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这个行动也为布托接近承认孟加拉国铺平了道路,虽然他继续坚持,他首先要求同穆吉布举行会谈以及他所谓的印度占领军撤退。    在他的巴基斯坦人民党的竞选纲领中提出过在“适当的时候”退出英联邦。这个行动成了履行竞选诺言的一个行动。    预料,英国的承认会推动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其他成员采取同样行动。    同英联邦断绝关系可能会影响巴基斯坦人进入英联邦的其他国家,这是要付出的一个小小的代价,因为英联邦中发达的国家对巴基斯坦移民的限制越来越多。它还将为孟加拉国加入英联邦廓清了道路。

第 4 版

1. 《在日中关系问题上答辩已经倒退》

【共同社东京二月一日电】题:在日中关系问题上答辩已经倒退,首相反击下台要求    在一日的国会会议上,民社党委员长春日等人认为,“在佐藤内阁执政的七年半时间里,政局陷入了混乱之中,行政死气沉沉”,“阁僚接连失言,引起了政治不信任和政情不稳”。并指出了佐藤首相的政治责任,激烈地迫使佐藤下台。然而首相却反击了在野党的攻势,他说:“‘我本身的去留,希望由我来决定”;“回忆我自己,总是谦虚行事,我将以‘政治没有头’这种信念而竭尽全力。”    在外交问题上,首相说:    一、为了适应多极化要谋求相互的协调,但作为基本政策,今后仍将继续维护和增强日美友好和亲善关系;    二、我认为,如果在日中间积累政府间谈判,就将产生相互谅解和相互信任,两国关系就会取得大的进展。但是,首相的答辩几乎完全没有超出以前答辩的范围,缺乏新内容。    在日中问题上,春日以日美安全条约同台湾的关系为重点,从“把台湾包括在这个条约的适用范围之内是干涉中国内政”这一立场出发,要求澄清一九六九年发表的日美联合公报中的台湾条款是否已经不存在,同时就使用输出入银行资金和缔结航空协定等各种业务协定以及停止向台湾提供贷款等具体问题,追究政府的对华政策。    对此,首相就台湾条款强调说:“一旦北京政府同国府之间发生武装争端,周围各国理所当然地要寄予严重的关切,我国也不能隔岸观火。”给人一种比在前不久日美首脑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所说的见解还倒退的印象。    另外,在个别的对华政策上,还只是停留在这样一些说法上,即:一、使用输出入银行资金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二、缔结航空、邮政和气象等实际业务协定是改善日中关系的途径,根据需要设法解决;三、对台湾提供新贷款将在看清国际形势的同时予以处理。

2. 人参的驯植和人工合成

【本刊讯】苏《社会主义工业报》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以《用人参制药》为题报道了苏人工种植人参的方法。摘要如下:    古特尼科娃用了二十五年多的时间研究了自然界的人参,了解了这种植物的刁钻习性和全部秘密。    人参种植场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本刊注)以北二百公里的锡霍特山脉(老爷岭——本刊注)的山前地带。科学家们将人参根埋在背人、背光的偏僻地方。浓密的森林遮挡着绿色园地不受灼人阳光的照射。长到第五年开始挖参。    去年“人参”国营种植场收获了一千多公斤鲜人参;其中有的一根人参根就重三百三十五克。它和其他几千根一样是在长到第五年时收获的。    科学家们是怎样使人参的重量增加得这么快的呢?通常在栽种后的第三个夏天便将人参的花茎剪掉,这样,人参就开始长根,而不把生长的能量消耗在参冠上。    在药用植物中,人参占有特殊地位。在古特尼科娃“驯植”人参时,一些科学家则在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叶利亚科夫领导下,研究了人参的化学式。在苏联科学院远东科学中心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从人参中离析出了约十种成份。化学家们已经了解了它们的结构,现正进行人工合成。所获得的有效物质有一些已经过了生物学检验,发现它们的效用比天然人参成份并不差。    勃列赫曼教授则选择了第三条道路。他的目标是在自然界中寻找人参的最近属。这种植物已经找到了,这就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最近属是刺五加灌木。    刺五加根与栽种的人参根的刺激作用大致是相同的。    【塔斯社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十二日电】哈巴罗夫斯克化学制药厂给美国旧金山的一家公司发出了六万瓶刺五加浸膏,这是一种高效滋补药。    用来制造这种配剂的带刺灌木——刺五加,是在远东森林中找到的二百种药用植物之。。其性质与人参接近。

3. 西方驻京记者报道:美国先遣人员抵京

【路透社北京二月一日电】(记者:詹姆斯·普林格尔)一批为尼克松总统的访问作安排的美国人今天乘飞机在北京的国际机场降落。这是自从中国共产党掌权以来到中国来的美国人人数最多的一批。    两架美国空军飞机翱翔而来,一架上乘着三十名白宫工作人员,另一架上装载着通讯器材,这些器材是为尼克松的一星期访问活动情景进行传真用的。    另外还有一架飞机——环球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着陆,上面乘着六十名通讯专家。据信,这是在中国着陆的第一架美国民航飞机。    穿着红色制服的环球航空公司女服务人员在高挂着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巨幅画像的机场上来去匆匆,购买纪念品和明信片。    那两架美国空军飞机预定今晚离开这里去关岛。    预定明天上午还有一架美国飞机飞抵北京,运来的是进行电视转播的卫星地面站装置。    【法新社北京二月一日电】(记者:孔帕雷)一批美国人,人数在一百左右,今天分乘三架飞机抵达这里,为二月二十一日尼克松总统对这里的访问的技术性准备工作作最后的安排。    三架飞机排成一行停在机场主楼前。    【美联社纽约一月二十九日电】一架美国商业航空公司的客机今天载着美国电视和无线电记者和技术人员从肯尼迪机场起飞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五十个人将组成尼克松总统预定二月二十一日去中国访问时使用的电视无线电中心。    这些记者穿着蓝色的有皮领子的美国空军外套,衣服上别着“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视无线电中心,一九七二年二月”的徽章。    【合众国际社得克萨斯州休斯顿一月二十九日电】白宫新闻秘书齐格勒今天说,陪同尼克松总统前往大陆中国进行最高级访问的由八十人组成的记者代表团已经获准免受新闻检查并且可以自由活动。    齐格勒说,他曾经谋求并且得到保证说,西方记者将可以自由报道尼克松在中国三大城市族行的消息。齐格勒说,中国人认为,美国记者想了解这个国家的人民和领导人的唯一办法是能够随便同他们谈话。

4. 美国《农业研究》报道:美国正在试用快速猪肉检验法

【本刊讯】美《农业研究》一九七一年九月一期介绍了两种新的猪肉快速检验法,摘要如下:    最近评定的一些检验法或许使得朝着消灭旋毛虫病的目标前进了一步。    衣阿华大学的齐默曼发明的猪肉的成批样品消化法现已经过首次实际试用。它比现在一些国家使用的旋毛虫镜检法(Tri-chnoscope)更迅速、经济,而且灵敏度高。    这种技术如下:在刚刚屠宰之后,把猪的胴分成二十个和二十五个一堆,每个胴标以堆的标记。从每个胴上取下五克膈肌,然后把从每堆的胴取下的样品放在一起磨碎,用胃朊酶一盐酸溶液予以消化十小时,再用显微镜检查有无旋毛虫幼虫。如在成批样品中发现了幼虫,再对这批胴进行逐个检验。整个检验过程约需十三小时,因猪胴一般在冷藏库中保存二十四小时,所以此法不影响正常作业。    此法适用于高速屠宰。试验是在八小时工作日宰猪三六八○头的速率下进行的,若以二十只为一堆,共一百八十四堆。检验费用减少五分之四。可靠性极好,在百分之九十七的试验中达到检查出了每一百克中仅有五个旋毛虫的精度。    把从同一个胴取下的样品用两种方法检查。成批样品法的灵敏度要高得多。例如在一次试验中,成批消化法查出每克有641个旋毛虫,而用镜检只发现64个。成批法能发现每克0.01到5.6个旋毛虫,而镜检法在这个范围检查不出旋毛虫。    用此法进行的三十二周试验中共检验了四十八万多头猪。    正在试验室试用的另一方法叫作可溶抗原萤光体检验法,这种方法更快、更便宜,从试验室试验看来是很有希望的。它的潜在优点是能与现有的自动线结合起来并加以自动化。这种方法是把可能含有旋毛虫病抗体的血样放在事先浸透了抗原的圆盘上。假如血清中有抗体(表明患有旋毛虫病),那么圆盘在同加有萤光染料的少量抗猪血清结合时便发出萤光。抗猪血清是从对猪血清产生了抗体的兔子身上取得的。萤光强度可用电子设备测量,使辨识简化了。    这种方法较快,不需要精确的设备,而且是对每只猪进行检查,比成批样品消化法更直接。此法虽尚需经过实地试用,但迄今实验室试验结果很令人鼓舞。

5. 《下届首相“田中、福田”比较》

【本刊讯】日本《周刊现代》杂志一月二十七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向美国提出的报告——下届首相“田中、福田”之比较》,摘要如下:    在安德森揭露日美关系机密文件的《美国驻日大使的报告》中,还有尚未发表的部分,据说其内容就是美国应如何评价佐藤的两位接班人“田中、福田”。    杰克·安德森揭露,在圣克利门蒂举行日美首脑会谈之前的一月六日,驻日大使迈耶向即将赴会的尼克松总统提出了极秘密的报告。“在这个秘密报告书中,相当详细地叙述了‘(一)佐藤下台后将出现什么状态;(二)谁当首相对美国有利’这些问题。”(了解美国情况的某人士的话)    报告首先谈到了候选人名单:“在日本的四个下届首相候选人(福田、田中、三木、大平)中,最有力量的,现在可以设想已大体集中在外相福田赳夫和通产相田中角荣两个人身上。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的周围人士,在支持福田的人中,多是如前首相岸信介等历来主张以日美关系为基调的‘亲美派’。另一方面,在支持田中的人中,亲美派虽然也很多,然而也有相当多的亲苏派和亲华派,两人同是支撑佐藤内阁的人,但是,在其支持者当中有微妙的区别。”    据说,《迈耶秘密报告》说,“福田比田中对财界主流更有发言权。”    “在美国国务院似乎还是对福田最亲热,从尼克松的谈话语气也可以听出,对福田好象不加思索地使用了比对其它人更尊敬的说法。”(外交评论家加顺俊一的话)但是,另一方面也有这种说法:“美国也很了解,田中这个人是一个能够明确表示赞成或反对、能够遵守诺言的人。我认为,倒可以说在圣克利门蒂以后,田中已给人留下了‘同福田势均力敌或者胜过福田’的印象。”(接近田中的石井一议员的话)

6. 菲律宾用杂交法培育出新猪种

【法新社马尼拉一九七一年八月八日电】培育出被称为“奇迹稻”和“奇迹鱼”的菲律宾这次又增添一种“奇迹”食物——经过八年广泛研究之后培育出了“奇迹猪”。    联合进行这项试验的国立菲律宾大学农学院和国家科学发展局说,“奇迹猪”具备人们所希望的“几乎所有的优点”。    以一点为例,该新猪种长得快,在一百八十天即六个月内既能长到九十公斤,瘦肉又多。    “奇迹猪”是许多外国猪种之间交配,以及同菲律宾猪种交配的后代。    新培育的品种具有本地猪种肉多、兰德雷斯猪的充分利用饲料、大白猪种长得快和菲律宾猪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等特点。    但是据培育者说,喂养“奇迹猪”的唯一不足之处是,尽管它长得快,但长到发情期并能下崽,所需的时间差不多同一般猪种一样长。    新品种用本地饲料喂养,对霍乱和其他传染病有很强的免疫力,并能适应菲律宾的热带气候。

7. 聚乙烯薄膜禽舍

【塔斯社莫斯科一九七一年三月六日电】苏联试验用聚乙烯薄膜禽舍饲育家禽。    这种构架外面包有薄膜的禽舍正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家禽产品工厂进行试验。它有专门的加温和通风系统。这种禽舍的建造比标准型便宜好几倍,而饲育禽类的结果并不比普通禽舍差。公鸡的平均重量是一千二百克。    聚乙烯禽舍引起了苏联许多禽场的兴趣。现在,苏联正在建立大型专业企业来饲育禽类。莫斯科的一个这样的企业前不久投入生产。那里全部生产过程都机械化了。三万只鸡只须三人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