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01-04

第 1 版

1. 日本《世界周报》驻苏记者评论:《克里姆林宫的对华战略》

【本刊讯】日本《世界周报》一九七二年新年特刊刊登了这家杂志驻莫斯科特派记者中泽孝之写的一篇评论,题目是《在国际政局中全面对抗的姿态,克里姆林宫的对华战略》,摘要如下: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实现了中国加入联合国,这是战后国际政治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不过,从中苏论战方面来看,也可以说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两个巨人在联合国这个讲坛上采取了短兵相接的姿态。中苏两国今后也准备在讲坛内外继续进行斗争。在联合国的对抗    那么,克里姆林宫对于实现了加入联合国并显赫地登上了国际舞台的中国,将以什么样的政策来对待呢?    据认为,中国在联合国意外地采取了温和的行动。对苏联来说,比起中国按照现实主义的灵活的成熟政策来攻击,那种粗暴的蛮横做法更容易对付。正因为中国对苏对立的立场是明确的,所以要夸张地宣扬中国的“危险性”。无论如何,同中国坐在一起对于苏联来说,肯定心情是不大愉快的。而且正因为双方又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这个大特权,所以中苏在联合国的对立有可能使联合国陷于瘫痪。这一点在印巴问题上也很快就得到了证实。由于中国的出现,苏联反过来利用“讲坛内的规章”而艰苦奋战。总之,它缺乏针对中国的妙计和决胜办法,而面临的事情仿佛是决定胜负的。国际问题上的对华战略    这里把克里姆林宫的对华政策分为这样三项来加以探讨:(一)国际问题;(二)中国外交;(三)中苏关系。    首先在国际问题上,第一是扩大为全面战争的印巴争端。苏联在仅仅避免同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摊牌的范围内,将继续支援印度。印度是苏联在亚洲的桥头堡。要在中苏对立的情况下推行亚洲外交,确保印度乃是绝对必要的条件。人们断定,在印巴争端问题上,苏联要同中国对抗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    第二是裁军问题。众所周知,中国一直拒绝参加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防止核扩散条约,采取反对美苏一切核裁军方案的态度。中国还反对举行拥有核武器的五大国会议的提案。消除中国的这种强硬态度,恐怕未必容易。同时,从苏联来说,反倒是料到中国会反对而漂亮地提出裁军方案,因为这对苏联加强和平外交的形象是有用的。总之,裁军方案肯定将成为对华政策的一个绝好的讨价还价的材料。    第三是越南和中东问题。在支援方面看来中苏是站在同一立场上。不过苏联要设法保持它对战后越南的影响,展开同中国的角逐,则是不难想象的。    关于中东问题,中国不接受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安理会关于中东的决议,并且也不考虑参加美苏英法驻联合国大使的会谈。克里姆林宫也深深了解中国的目的是要扩大对这个地区的势力,如果可能,就撇开中国而谋求解决中东问题。    第四是作为一个国际问题的同亚非国家的关系。中苏以争夺不发展国家的形式在进行斗争。中苏两国对这些国家进行的工作正在日益增大。    中南美国家也是中苏共同争夺的目标。中国已经支持这个地区各国所主张的二百海里领海宣言,同美苏两国的十二海里主张相对抗。推进对美合作其次是苏联意识到日益活跃起来的中国外交,而改变或者修正自己的外交战略。明显的例子就是改善对美关系。草签柏林协定,签署美苏防止突发核战争协定,改善华盛顿—莫斯科热线,防止海军舰艇事故谈判和继续进行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苏之间的协调是很显著的。从十一月到十二月,美国商务部长斯坦斯访苏以及美国向苏联出口饲料谷物,决定提供卡马河卡车工厂设备,美国实业家代表团访苏和签订新合同等等,经济合作也有了进展。柯西金总理等苏方首脑也发表谈话,期望扩大对美经济关系。今年五月下旬尼克松访苏当然会在美苏之间空前和好的气氛中实现。    勃列日涅夫外交在今年的活动,看来将同中国外交的开展相关联而表现出来。中苏对立已经进入中苏竞相开展外交活动的阶段。    最后是中苏两国的直接关系。“在讲坛外”的中苏论战从去年十月一日国庆节前后曾一度平息下来,但是从中国代表在联合国首次发表演说以后又高涨起来了。这种倾向到七二年还会继续下去。

2. 赖斯顿文章:《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选举年》

【本刊讯】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一月一日和二日合刊登载了詹姆斯    ·赖斯顿从华盛顿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一九七二年:美国的总统选举年》,摘要如下:    一九七一年在平地一声雷和引起人们怀疑的情况下结束了。在圣诞节前夕和新年除夕之间,尼克松总统先是呼吁人们保持和平和互相同情,然后又下令对北越进行了三年来最猛烈的轰炸,谁也无法把这些亲切的话语同破坏性的炸弹完全调和起来。    一方面呼吁世间和平,一方面又投下这些炸弹——这是一桩奇怪的事情。但是这正是这个困惑的城市在一九七一年的情况。这一年一开始的时候,尼克松曾宣布——美国展开一场争取个人自由的新革命,并预言国民生产总值要大大增长;这一年结束的时候,实行了工资和物价控制措施,出现了美国历史上在和平时期最大的赤字。    但是要理解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和他的新的对华政策——甚至是就这两者向他祝贺——仍然要比理解他在圣诞节这一周突然猛烈袭击北越的作法要容易一些。明显的困境    他在越南的困境是十分明显的:撤回国的人越多,留在那里的人就越加易于受到攻击,因此他保护这支人数不断减少的军队的责任就越大。    一些年来一直可以清楚看出,莫斯科和北京不会听凭美国力量压倒北越人,因此他们将向河内提供为应付美国用来攻击河内的任何武器所必要的武器。    尼克松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知道这一点。但是没有迹象表明河内的米格机对美国司令部构成一个眼前危险——看到国防部长莱尔德搜索枯肠来为在圣诞节袭击北越的行动辩解的情况简直令人感到痛苦——因此在圣诞节的时候突然出动数百架美国飞机轰炸北越的事,大概一定另有原因。尼克松的作法    对这个理由只能猜猜罢了,因为在尼克松执政第三年结束的时候,政府和报界之间的相互信赖的联系几乎完全破坏了。但是总统采取行动的作法是相当明显的,特别是当他在外交上或战略上遭到重大挫折的时候。    如果研究一下尼克松的自我暴露的著作《六次危机》,你至少可以略微明白他的心理。当他失败的时候,他总是要进行反击的。    在不利的时候,他总是喜欢采取引人注目的姿态。越南的局势不是很糟吗?他突然攻入柬埔寨,后来又攻入老挝。    他总是以行动掩盖他的失败。当他在一方面遇到麻烦的时候,他便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到另一个方面去。报纸的大标题不是强调说美国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无能为力吗?那么就在越南显示一下空中力量。但是无论如何,总是要把问题岔开和控制新闻!    从短时间来看,这是政治斗争策略的一种卓越表现,他在报界和电视台的老对手对于这种戏剧性的手法容易上当,而予以大事报道,但是每一着都会留下疑虑,每一个取得了成功的手法即使是在控制了报纸的头条地位时也会留下余毒。    这就是我们在新年开始的时候的处境——活跃,然而混乱和分裂。这种情况的矛盾之处在于,新的一年是总统选举年,选举的中心问题很可能是挑一个聪明人呢还是挑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3. 法《世界报》元旦社论:《关键的一年》

【本刊讯】法国《世界报》一九七二年一月一日以《关键的一年》为题发表社论,全文如下:    战后以来,在国际舞台上同样多的事件通统将堆积到一年内,这种情况是罕见的。这一年将是关键的一年,是堪为向正在宣告开始的七十年代过渡的一年,这七十年代与以往的年代大不相同。    最重大的事件无疑仍将是以宣布尼克松访问北京和接纳北京的代表进入联合国为标志的人民中国进入国际舞台。但是符合事物自然规律的和大部分国际舆论所希望的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各种冲突将平息,人们今天对此看得更加清楚了。恰恰相反,当前最严重的紧张关系之一,即苏联同中国的紧张关系,重又居于首位:它不仅会使联合国及其安理会进一步瘫痪(两个超级大国的否决已经对它有过影响了),而且会把一个知道其力量大大加强的苏联推向“分裂主义”。    然而在欧洲,东西方关系在去年获得了顺利发展。一九七一年固然没有举行苏联领导人和他们的盟友至今两年多来所要求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但是,将导致会议召开的决定性事件发生了:多年来毒化欧洲气氛的柏林问题现在可以认为是解决了。这一来,就开辟了批准德—苏条约和德—波条约的道路,这是勃兰特的“东方政策”的主体。    在西方世界发生的变化也许更加重要。蓬皮杜—希思在春天的会谈、接着进行的关于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谈判和英国下院的赞成表决,不仅结束了法英关系中混乱的一章,而且开始了一个更加广阔和更加强大的西欧的建设。    货币危机本身恰恰反映了尼克松主义已经谈到过的这种朝向角色再分配的演变:通过使美国领导人经过坚决拒绝之后对美元实行了一九三四年以来的第一次贬值,欧洲人,尤其蓬皮杜,为大西洋两岸的新型关系奠定了基础。调整这种关系、还有将给予亚洲新的大国日本的地位,随着中苏关系的发展,显然将成为七十年代的压倒一切的问题。    不过,一九七一年是在仍具有一些战争的情况下结束的。由于美国兵的逐渐撤退,印度支那战争变得不太是美国的战争了,但是,战斗仍在继续,因此,正如新近对北越的轰炸所表明的那样,美国仍然没有减少牵连。诚然在近东一九七一年是四年来在苏伊士运河上唯一没有发生严重事件的一年,但是人们不大敢打赌说一九七二年也同样不会发生事件,如果雅林打算进行的新努力不能实现的话。    最后,当北爱尔兰每天表明第三世界没有盲目暴力的垄断时,南亚最贫困的两国人民之间发生了一场“欧洲式”的常规战争,这场战争以分割战败者的领土而告终。国际大家庭在这种结局面前所表现出无能为力和一些大国甚至推波逐澜,深刻地说明了,各种类型的不择手段的手法(穷国家的不择手段的手法和富国家的不择手段的手法)在国际舞台上所起的和将继续起的作用。

第 2 版

1. 美白宫联络主任克莱因文章:《尼克松执政的第三年》

【美新处华盛顿十二月三十日电】题:理查德·尼克松执政的第三年    作者:白宫联络主任克莱因    在刚刚结束的这一年中,尼克松总统在外交战线和国内战线上都采取了有力的行动来加强在世界上实现一代和平的基础,和加强一种没有战争和没有通货膨胀的新的繁荣的基础。    这是采取大胆的主动行动的一年,其中包括在八月十五日采取的新的经济政策和冻结工资和物价措施,创造就业机会的赋税刺激办法,以及关于改革国际货币制度和使美国的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有一种比较公平的贸易机会的措施。    世界上十个主要工业国家已经就重新调整它们的货币兑换率问题达成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    在一九七一年,总统提出了一套广泛的新建议,要求重新整顿以联邦政府为一方和以各个州、各个地方和各个平民为另一方之间的关系,这些建议的目的是要使政府更有效率,使这个国家能够更好地保存它的资源来对付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挑战。在这一年中,处于不同世代的两个顶端的那些人——青年人和老人——在政府的计划上都重新得到了优先的注意。已经进行了重要的努力来抵抗癌症。在住房、公共运输、犯罪控制和教育方面取得的进步,有助于使我们的社会更适宜于居住。    在尼克松执政的头两年所采取的立场在第三年中增添了力量或者是实现了:美国新的邮政部门建立起来了,环境计划加速进行,同滥用毒品作斗争的努力加强了。    这是繁忙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追求和平的努力继续是政府和总统专心致志的所在。    在越南,总统正在履行他的保证,即用一种有助于实现更大的和持久的和平的方式来结束美国卷人的局面。在这一年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已把在越南的美军数目削减到他就职时的数目的三分之一以下。    在对外政策的更广阔的视野中,焦点集中于建立一个和平结构,这个结构承认今天世界上的新关系,并且有强大的和坚固的基础足以持久存在。在同苏联就限制战略武器达成一项协议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总统从他就任的日子起就不辞劳苦地追求的一项首创行动导致七月十五日作出戏剧性的宣布:他将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月之后他又宣布,一九七二年春天也将在莫斯科举行一次最高级会谈。同美国的主要盟国进行了深入的磋商。在采取这些争取和平的主动行动的同时,总统坚持要保持必要的强大的防御力量,以便使得有可能取得成功并使和平得到保证——而且我们的盟国也同意在防务负担方面承担大大增加的份额。同时,为了在设法制定一种解决办法的时候在中东维持美国所倡议的停火,并且为了避免在印巴之间的确曾经如此悲惨地发生的战争,我们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努力。

2. 合众国际社介绍美国的十大富翁

【合众国际社纽约十一月十三日电】(记者:波普)据估计,在美国至少有十万个百万富翁。在发生目前这次衰退以前,百万富翁的人数每年以百分之五的比率在增长着。    在美国,至少有一百五十个财产在十亿美元以上的富翁,也许更接近于一百七十五个。    有些人世世代代就是富翁,另外一些人致富则还不到十年。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福特家族、范德比尔特家族、阿斯特家族、摩根家族、哈里曼家族、古根海姆家族或怀特尼家族已不再属于头十大富翁之列——只有一个梅隆是例外。    约翰·保罗·格蒂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富的人。虽然人们估计格蒂控制着一个价值一百二十亿美元的财产的王国,但是,这必定是太夸大了。专家们估计他的财富为二十亿美元。格蒂的财产来自于石油、铀和多种多样的企业。他至少控制着五十家重要的公司。    霍华德·休斯拥有的美国财产仅次于格蒂。    休斯的钱来自于他继承过来的、设在得克萨斯州豪斯顿的休斯工具公司;休斯飞机公司;经营得法的电影企业;不动产投机活动和其他企业。    八十二岁的亨特已不再在公众眼前出现。他的两个儿子是班克·亨特和拉马尔,前者在石油和不动产方面继承父业,后者是康萨斯城奇夫斯足球队的老板。    亨特在二十二岁时丧失了他所继承的五千美元的财产,然后就从事石油开采而开始赚钱。现在他所管辖的财产包括食品加工公司、专利的药品公司和化妆品公司。    在美国的亿万富翁中最有创造力的要算七十四岁的丹尼尔·基斯·路德维格了。他除拥有庞大的商船队外,还在墨西哥、澳大利亚、德国、加勒比地区、巴西和美国的许多地方控制着不动产、游览地的旅馆并经营采矿业和牧场。    他最近打算投资六千万美元从事的一项事业,是在巴西的贾里河上的二百四十万英亩的亚马孙盆地种植硬木林。    有些人估计路德维格的财产多达三十亿美元,但是他的朋友不愿证实这一点。属他所控制的企业有:环球油船公司、夏威夷美国轮船公司,以及在美国和国外的一系列的金融和保险公司。他所拥有的地产遍及世界各地,包括华盛顿郊区波托马克的五百英亩土地。    H·罗斯·佩罗特在他还是个小孩的时候,由于在得克萨斯州的特克萨卡纳随着他父亲每周拍卖骡马而学到了经商的基本之道。    佩罗特就读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曾作为海军军官服役四年,然后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任职,当计算机推销员。在那个时候对计算机的需求量是如此之大,以致分配给推销员的数量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当佩罗特在一九六二年一月把这一年分配给他的全部计算机卖光之后,他离开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并以一千美元作资本而进入了材料加工企业。到一九七○年,他在名义上已是一位亿万富翁了。    埃德温·兰德博士现年六十一岁,闪光灯照相机的发明者,是另一位新发迹的大富翁。为了使他的发明臻于完善和在市场上出售,他进行过艰巨的斗争,后来他的发明就一举成名而畅销于世。他是一位闻名的光学专家。    保罗·梅隆年七十七岁,其父安德鲁·梅隆是银行、石油和商业巨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当过财政部长,保罗·梅隆主要由于作为艺术品的保护人而出名,他现在是华盛顿全国美术品陈列馆的馆长。    约翰·D·麦克阿瑟除了拥有一个保险业的王国以外,据说他还是佛罗里达的最大的地产主。他是纽约巨大的皇家国民银行的主要股东,并在伊利诺斯州的帕克里奇拥有一家银行。他通过购买一家破产的保险公司和函售保险单而开始发财致富。    英国出生的喜剧演员鲍勃·霍普在巨富中是独一无二的人物,因为他没有经历多少艰辛就积累起了财产——没有受到过挫折也没有流过很多汗。霍普把他由于早年从事喜剧和广播事业取得成就而积蓄的钱,转而用来同克罗斯比合伙投资于石油企业。然后,他又卖掉了石油股票,在加利福尼亚的圣费尔南多流域和马利布地区购置了五千英亩的上等不动产。他还从他拍制的电影中获得了许多的利润。    罗伯特·E·史密斯七十六岁、曾当过十年的半职业性的垒球运动员。他在一九二○年开始了试验性地开采油井的活动,几年之内就有能力以一百五十万美元买下他的股友的股份。史密斯在他的工作人员中没有任何一个是地质学家的情况下,在石油方面积累了一大笔财产。随后,他又把他的财产分散开来经营不动产和牧场。

3. 香港报纸《先驱报》文章:《苏联的资本家》

【本刊讯】香港《先驱报》十二月二十二日刊登一篇题为《苏联的资本家》的文章,摘要如下:    据统计,苏联修正主义派得势以后,因利用环境和职权的便利而获得非法的利润致富者,有显著的增加。除百万富翁之外,拥资在五十万卢布以上的资本家,有八千人,二十万卢布以上的,有四千余人。    这些巨富,包括职业政治家、有权威的军人、工厂经理、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的收入和享受的奢华,实不下于西方的富豪。    当米高扬任苏联第二副总理时,他已是苏联的新资本家之一。他曾负责主持一家飞机制造厂,年薪收入大约等于美金六万元,估计他的全部财产已超过美金一百五十万元。    苏联的职业军人的待遇也极高。元帅级每年薪俸,包括由政府负担的支出在内,约等于美金五万元。苏联私立诊所仍为大众所需,因此,富豪之中,颇多医生。莫斯科大学医学院院长艾斯维斯基教授,年薪美金三万元;另外又设立了一间私人诊所,每年收入达十万至二十万美金。

4. 南外交部长特帕瓦茨谈国际局势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十二月三十日电】联邦外交部长特帕瓦茨对《新闻晚报》记者的谈话。    问:世界上的变化是否会威胁到基本均势?    答:不会,基本均势仍旧没变,但这种均势的许多附属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破坏。    问:在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的国际地位如何?    答:我们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处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任何把南斯拉夫算进某某势力范围之内的作法,都是对南斯拉夫独立的威胁,最终也是对和平的威胁。这不仅仅在巴尔干是如此。    问:我们这里发生的最新事件对于南斯拉夫整个国际地位有什么影响?    答:我们这里发生的最新事件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权作别的解释。    我们这里发生的动荡,即使再大,也不会威胁到世界上任何人。    问:是否会发生某种全面干涉的试图?    答:总的看来,这种可能永远存在,干涉我国事务的危险也永远存在。实际上,从战后到现在,我们从来没有一个较长的完全安宁的时期。至于目前的国际局势,尤其是欧洲和巴尔干的局势,全面干涉的条件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小。今天在欧洲,不论在任何基础上发生的冲突,对任何人都是不利的。    问:目前巴尔干是否比欧洲更安全些?巴尔干目前的局势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南斯拉夫的安全?    答:欧洲比巴尔干更安宁一些或巴尔干比欧洲更安宁一些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正象在欧洲很难发生“局部的”巴尔干战争一样,没有巴尔干和平,欧洲和平也难以存在。    问:是谁,和为什么竭力推迟欧洲安全会议的准备工作?    答:需要召开欧洲会议,谁也不再否认这一点,但是,各人希望的不一样,各人想的也不同。也许主要的西方国家今天提出的条件更多,想进一步推迟这次会议的召开,它们认为,欧洲会议对苏联的全球利益好处多些。    问:不结盟的道路是否已变得比较畅通无阻?不结盟政策有何变化,是否出现四分五裂的征兆?    答:不结盟道路即使在今天也不是更比较畅通无阻,但是肯定比过去更加需要。不结盟世界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存在的世界”。    指出一个几乎已成为传统的有趣的矛盾是有价值的,这就是,人们喜欢贬低不结盟,但是又越来越多地考虑它的存在。人们注意到,中国宣布是属于第三世界的,这一点并非没有意义。中国希望成为不结盟国家的支柱,其他大国往往无视不结盟国家。这是有害的。    问:印巴战争是否是对不结盟国家的打击?    答:肯定不是!然而,印度对东巴的态度也应当看成是国际大家庭对数百万难民的命运漠不关心所致,而只好由印度去关怀这些难民,尽管印度本身承担不起这副重担。印度除了靠采取军事行动外,还不断重申它忠于不结盟政策,这证实不结盟政策在印度和世界的舆论中享有威信和具有重要意义。    问:印度用战争赢得了战争。它失去的是什么呢?    答:我希望印度将会证明它采取的行动不是出于利己的目的,向全世界宣布,它对东巴基斯坦没有领土野心,它的唯一动机是为难民返回自己的国家创造条件,这个国家的命运将由该国人民在没有外来授意的情况下自己决定。因此,有理由可以期望印度,象它所许诺的那样,即将撤军。    问:印巴战争是否表明,事情可以局限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答:您指的显然是亚洲次大陆有限范围内的这场战争的胜利结局。然而,今后建立这一地区的和平条件也并非轻而易举。因此,也不应忘记印巴战争再次给世界带来捉摸不定的严重时刻和现在尚无法完全估计到的后果。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对于至少是三个大国来说是太大了,因此,不能轻易地想象未来的和平是有保障的。    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大会的主张,您对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行径有何看法?    答:许多人宁愿根据中国代表在联合国的通情达理的发言而不根据中国到当时为止的总的政策得出结论,尽管这两个东西有明显的不一致。谁能期望别的什么东西呢?中国到联合国来并不是为了改变它所维护并在加以扩大的基本观点。其实,任何其他国家也都在这么做。我们大家都向来有权不同意与我们的原则立场或实际利益不相吻合的政策。中国也将广泛地利用这一权利。

第 3 版

1. 美驻达卡总领事同“孟加拉国”外长会晤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一月二日电】正当印度政府开始把数以千计的难民送回他们的祖国的时候,昨天驻达卡的美国使团团长赫伯特    ·斯皮瓦克同孟加拉国政府进行了首次接触。    印度几家通讯社报道,斯皮瓦克——他领导美国前驻达卡领事馆——会晤了孟加拉国外长阿卜杜勒·萨马德,表示新年的祝贺,并且同他会谈了三十分钟。    印度的新闻报道援引萨马德的话说,他向这位美国外交官提出了由美国承认孟加拉国的要求。    本社驻加尔各答记者李·鲁达克维奇援引当地的英文报纸《印度斯坦旗报》驻达卡记者的消息说,萨马德一斯皮瓦克的会晤在达卡的人们看来“是美国政府为了消除孟加拉国出现的反美紧张气氛而作的一种努力”。    鲁达克维奇说,据旗报的这位记者报道,萨马德对斯皮瓦克说,倘若华盛顿接受三点“基本要求”,将允许这些美国官员恢复他们的工作。    这些要求是:承认孟加拉国,向布托总统施加影响促使他释放拉赫曼,并且“不参与旨在破坏这个次大陆的和平的阴谋活动”。    据这位旗报记者报道,萨马德“向斯皮瓦克表示得相当明确:他的政府并不反对同美国建立一种友好的和有成果的关系,但是只有在美国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步骤之后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美联社新德里一月一日电】印度联合新闻社报道,美国前驻达卡总领事在一月一日拜会了孟加拉国外交部长阿卜杜勒·萨马德,互相祝贺新年。就人们所知道的而言,这是美国官员同孟加拉国政府的第一次接触。

2. 布托宣布把巴基斯坦的主要工业收归国有

【美联社新德里一月二日电】巴基斯坦总统布托今天把巴基斯坦的主要工业收归国有,但是他说,这项行动将不影响外国的投资。    布托在向巴基斯坦电台宣读的一项声明中说,这一行动是他向人民保证要“实行重要的工业改革”的一部分。    布托说,包括钢铁、汽车的装配和制造以及重型机械制造在内的主要工业从今天起处于“人民的控制和指挥”之下。    布托在十分钟的谈话中说,“已被接管的这些工业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活。”    布托慢慢地用英语宣读,他引述这份总统的法令所涉及的十项工业:钢铁;基本金属,重型机械制造;重型电气工业;汽车装配和制造;拖拉机工厂;重型和基本化学制品——包括煤气厂和炼油厂。    这是布托对巴基斯坦的所谓“二十二个大家族”采取的最新措施。这些大家族拥有巴基斯坦的绝大部分财富。    把主要工业收归国有一直是布托的人民党的宣言的重要纲领。    布托说,政府无意把控制扩大到其他工业类别。    他说,这十项基本工业关系到每个巴基斯坦人的生活,并说,在没收后,他“确信,我们可以把公有部分和私有部分恰当地结合起来。”    他说,“还有必要说清楚,这些新安排将不影响外国投资和外国的信贷”。    布托说,在以往的执照和许可证制度下,甚至连小投资者也吃亏,但是普通人将从没收这些基本工业中获得好处。    他勉励工人“作出最大努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努力工作来使这种新制度行之有效”。他说,他们将不再受剥削阶级的剥削。    【路透社卡拉奇一月二日电】一次高级的省长会议今天上午在布托总统主持下在卡拉奇开幕。    出席会议的有副总统努鲁尔·阿明、西巴四个省的省长和中央政府的四名部长,此外还有布托总统的顾问们。    虽然没有公布议程,但是卡拉奇发行很广的日报《战斗报》报道,这次会议将对释放东巴领导人穆吉布尔·拉赫曼的问题作出最后决定。

3. 美《华盛顿邮报》刊登安德森文章:《美国在孟加拉湾显示力量》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十二月三十一日在《华盛顿巡礼》栏内刊载了杰克·安德森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在孟加拉湾显示力量》,全文如下:    在整个印巴战争期间,美国人民再一次被他们的领导人骗了。    例如,秘密文件反驳了白宫为派一支海军特混部队去孟加拉湾所作的解释。    官方发言人强调,特混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从战火遍地的达卡撤退美国公民。我们研究了关于这场历时两周的战争的白宫秘密文件。这些文件说明,派这支特混部队——其中包括海军中最强有力的军舰航空母舰“企业号”    ——进入印度水域是为了“显示力量”。    进行这种挑衅性的海军部署是为了(1)迫使印度调开舰只和飞机,使它们跟踪特混部队;(2)削弱印度对东巴的封锁;(3)可能使印度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不去执行它的军事任务;(4)迫使印度使飞机一直处于防御或戒备状态,从而减少他们对巴基斯坦地面部队采取的行动。    撤退美国公民纯粹是次要的任务,主要是被用来作为这次海上行动的借口,而不是这次海上行动的理由。    以下是对这支特混部队下达的“绝密的”命令的最后措施:“情况:可能必须从受目前印巴冲突影响的地区撤退美国公民。还可能发生另一种情况,从而将需要派一艘航空母舰到那里,并利用这艘航空母舰来确保美国在那个地区的利益……。    “任务:组织一支应急的后送部队,这支部队能够用直升飞机使公民撤离,能够进行自卫,并且能够根据上级的指示采取海军的空中和水面行动,以便支持美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利益。”秘密的摘要    与此同时,把白宫最新的主张悄悄告诉记者的那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助理人员不再硬说派特混部队是为了撤退处于困境的美国人的。    现在助理人员透露,尼克松总统获悉,苏联和印度的计划不仅要割掉东巴,而且还要分裂西巴。根据这种说法,这支特混部队是奉令作为一支威慑力量进入印度洋的。    但是这也是歪曲了白宫文件中包含的情报。以下是在决定在孟加拉湾“显示武力”以前不久在白宫的神话般的情况室举行的“机密的”战略会议情况的摘要:    “赫尔姆斯先生(中央情报局局长)在会上首先介绍了目前的情况……据报告说,在结束目前的敌对行动以前,甘地夫人打算消灭巴基斯坦的装甲部队和空军的能力……    “瑞安将军(空军参谋长)在估计西边的局势时表示,他不认为印度人目前会进逼得太厉害,相反,他们似乎满足于一种守住战线的行动……    “基辛格博士(总统的首席对外政策制订者)认为……如果印度粉碎巴基斯坦的空军和装甲部队,那末印度就是蓄意要强行分裂巴基斯坦。消灭巴基斯坦装甲部队和空军将使巴基斯坦处于无法进行防御的地位。吓唬手段    “这将使西巴成为一个保护国。这种可能性引起了一些问题。我们能让美国的一个盟国完全垮台吗?我们能让印度人把我们吓跑吗?……    “西斯科先生(亚洲事务助理国务卿)说,如果局势象基辛格博士所说的那样演变,那末西巴当然要遇到严重的风险。但是西斯科先生不相信印度人把这当作他们的目标……    “基辛格博士说,我们也许正在看到的情况是,一个得到苏联的装备和支持的国家(印度)也许正在把巴基斯坦的一半变成一个虚弱无力的国家,把另一半变成一个仆从国……他说,可以认为我们在目前的局势中所采取的一切行动都迟了两个星期。    “帕卡德(副国防部长)说,我们能得到的也许是唯一的令人满意的结局是,我们采取坚定的态度,期望西巴能站住脚……    “基辛格博士说,我们不想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总统不想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总统认为印度是进攻者……    “基辛格博士说,我们切不可使印度感到放心。‘这位夫人’是冷静的、坚强的人,不会只是由于一时不高兴而成为苏联的仆从。我们不应当让她放心。他要求凡是反对这种做法的人都向总统说明理由。”    于是第二天就为派一支特混部队到孟加拉湾去同苏联和印度的军舰对抗而进行了准备工作。

4. 英报文章:《秘密文件表明美国企图削弱印度的封锁》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一月一日刊登该报记者伊恩·麦克唐纳从华盛顿发回的一则报道,标题是《秘密文件表明美国企图削弱印度的封锁》,摘要如下:    显然政府已经对泄密事件进行了调查,白宫在指责国务院,而国务院官员则拒绝承担责任。看来材料是由某位职位很高的官员提供给安德森先生的,这位官员对政府在这场危机期间采取的亲巴基斯坦的态度感到严重不安。据安德森报道,在总统下面的最坚决支持巴基斯坦的人物是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的一些高级官员企图修改这种政策的某些方面,但是没有成功,这个政策也遭到美国驻新德里大使的强烈反对。    据报道,在十二月六日和八日的会议上,基辛格博士问约旦和沙特阿拉伯是否“有权”把美国制造的军事装备运给巴基斯坦,助理国务卿西斯科回答说,不管采取什么措施,都应该“非常悄悄地”采取。    据说英国政府表示对美国的政策有很大的保留。一份发自美国驻伦敦大使馆的电报告诉国务院说:“女王陛下认为美国政府采取公开批评印度人的立场是犯了一个策略性的错误。英国认为双方都有错误,而在这样一个时候企图要一方比另一方承担更大的责任的做法基本上是无效的。”

5. 外电报道:布托对美记者谈印巴关系等问题

【法新社纽约一月一日电】巴基斯坦总统布托今天对美国杂志《时代》周刊记者说,他打算“在几天之内无条件地”释放东巴领导人谢赫·穆吉布尔·拉赫曼。    这位总统对《时代》周刊的一名记者说:“因为希望和相信巴基斯坦之火仍然在他的心里燃烧着,我打算在几天之内无条件地释放他。”    布托总统说:“他将能自由行动。我并不要他作出任何诺言。我不是在使用压力的情况下同他谈话的,而是作为巴基斯坦两个部分的当选的领导人进行谈话的。    “无论是这种或那种方式,可以作出一种非常松散的安排,但是,至少必须保持巴基斯坦的名字。这是我们一千年以来的传统,我们不能把它一脚踢开。”    布托总统在这篇将发表于《时代》周刊一月三日一期上的对记者讲话中说:    “我们不希望同印度永远敌对。我们从来不希望这样。我们希望有一个建立在正义和平等之上的暂时协议。”    他还说:“维护民族尊严并不意味着沙文主义,而是意味着接受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同意并为世界所承认的一九四七年的协议。”    这位总统说,他不仅准备访问莫斯科和北京,而且,如果英·甘地总理邀请他的话,他还准备访问新德里。    他说:“我没有称她为‘那个女人’”。    他的前任总统叶海亚    ·汗曾经那样称呼过英·甘地。    布托还说:“她是一个毗邻的大国的总理。我的家庭同她的家庭的来往已有三代之久了。”    布托总统在谈到巴基斯坦前途时说:“我是最不愿意看到将军们的独裁这种可恶现象继续毁灭我的国家的人。”    在问到目前在巴基斯坦实行的军事管制可能持续多长时间时,布托说:“我希望东巴和西巴之间的情况明朗起来,然后我才会在这个方面采取步骤。”    但是,他说,军事管制“很可能在春季过去之前”就结束。

6. 美官员说:美正调查是什么人泄露了白宫会议秘密

【美联社华盛顿十二月三十一日电】美国官员们今天说,正在进行一次保密调查,以便了解是谁把有关本月初举行的讨论印巴冲突的白宫战略会议的内部情况“泄露”给一位专栏作家的。    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们表示对专栏作家杰克·安德森发表这个材料感到不安。    安德森的材料是从据安德森说是机密报告的文件里援引的。    据说安德森的一部分材料来自一个特别行动小组的会议,这个小组在十二月的头几天里曾在白宫仔细地讨论了美国对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政策。    一位官员说,特别行动小组会议没有作详细记录,但是与会者对会议进行的情况作了一些笔记。    他们表示,安德森显然得到了一个或若干个与会者的笔记。他们说他们不知道这些笔记是谁记的。

第 4 版

1. 日报特派记者渡边写的文章:《在中国看见的新体育》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二月四日至八日连续刊登特派记者渡边写的文章,题目是《在中国看见的新体育》,摘要如下:    一九五二年,毛泽东主席指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从那时以来,体育运动在七亿中国人中逐渐地扩展起来。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现在,体育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路线紧密结合,提出了新的体育观。这就是,体育要为人民,特别是为工农兵服务,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服务。下边写的是,借采访于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而访问中国的机会,对中国体育现状的见闻。友好的一分    在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举行团体赛时,中国男女队在第一和第二轮的比赛中,好象事前商定了一样,一定让每个对手都取得一分。我们日本记者团把这一分称为“友好的一分”。中国的对手多哥、巴基斯坦、加纳、巴勒斯坦解放阵线等球队,技术水平都很低,是名副其实“在参加比赛上具有意义”的球队。    在比赛前,日本队的领队、教练、选手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一致再一次确定,要按照这次比赛的口号,以“友好第一,胜败第二”的精神参加比赛。但是,具体的应如何做呢?经过热烈的讨论后,结论是这样的:“就是遇到弱的对手也要用全力比赛。这也是对对方的礼貌。”    友好第一,胜败第二这个口号,是中国在今年春天于名古屋举行世界锦标赛时第一次提出来的。“胜败是暂时的,友谊是长久的”,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目的:通过比赛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及运动员之间的友谊和了解,进一步提高体育技术。正当商业主义的毒害、利用体育宣扬国威和纯粹的业余性要把世界体育界推到死胡同的时候,也许可以说,中国提出的这一口号揭示了新的体育观和新的体育哲学。百思不解的日本选手    但是,日本选手的不解没有消失。    左思右想的总领队中田铁士说:    “日本人把比赛看做是很神圣的。从这种观点出发,故意输给对方是轻视对方。”    井上哲夫选手直率地提出了疑问:“我认为只有用真本领比赛,才是体育的最终目的,但是……”甚至长谷川信彦选手说:“我不明白究竟怎样做才是友好第一的比赛。”在文化革命中进行自我批评    但是,中国选手是怎样解释呢?世界女子冠军林慧卿说:“我认为,友好第一的精神是与在文化大革命前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所推行的技术第一、锦标主义、追求个人名利等错误思想相对立的正确思想。文化大革命前,中国运动员也有只追求胜败,如果败了,就怀恨对方的现象。”中国选手,在文化革命中进行了严肃的自我批评,并且提出了新的体育精神,这就是: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虚心向各国运动员学习,增进友谊和了解。林接着说:“不管哪个运动员,完全输给了对方,都会感到不光彩。但是,我忘不了参加这次邀请赛技术很低的运动员,首先克服了上述想法,以勇敢的精神参加了比赛。”她继续说:“所以,水平高的运动员,就应该在比赛中让对方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这有利于他们提高技术。我认为,鼓励弱的对手,使他们增强信心,这就是友谊第一的比赛。”不可估量的影响    中国体育界的负责人,无论是潘志刚,还是林慧卿都这样说:“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在学习、研究、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比赛。”即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在确立了友好第一、胜败第二的思想时,对世界体育界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众多的体育人口    第一次访问中国,身临其境,使我不能不想起“百闻不如一见”这句谚语。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占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七亿中国人结成一体,以建设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社会为目标,前进的姿态,包含着巨大的无限的可能性。并且,朴实地映入眼帘的中国,是体育运动扩展得相当广泛,体育爱好者最多的国家。在谈论世界和平时,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这已成为世界的潮流,在考虑世界体育界的发展和和睦的问题时,这种理论也完全适用。彻底地坚持原则    现实的情况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以及大部分国际体育组织,一边口头上说“大门总是向中国开着的”,一边又一点也不在“态度”上有所表示。岂止如此,国际排球协会竟在去年十月接收台湾为其成员国。中国马上声明退出国际排球协会,并向该协会提交了抗议信。    这也是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组织承认“两个中国”的时候,中国毫不动摇的伸张正义的“宣言”。无论问中国体育界的哪位负责人,这种坚持原则的态度,正如预料那样,都是坚定不移的。我曾问潘志刚先生:“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宗旨是超越政治、宗教、人种、国家,加深全世界青年人的友好,你的想法如何?”他立即回答说:“那是骗人的话。制造两个中国就是其所谓的‘超越政治’马?即使奥委会驱逐台湾,中国大概也不会立即回到那里去。”他并且接着说:“中国对奥运会不感兴趣。我们关心的是各国朋友及运动员之间的往来。”    希望为中国回到世界体育组织而努力    以“友好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为标志的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大概代表了中国所关心的国际体育大会。中国认为,在现在的奥运会上经常看到的技术第一、追求个人或国家的名利,这与文化大革命前中国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所推行的东西毫无二致。与奥运会相比,只有能够增进与过去受帝国主义压制的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各中小国家人民的友好和团结的国际体育大会,才是文化革命后的中国所需要的。    五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确实是完全实现了它的目的,以“友谊的盛会”,“巨大的成功”而告闭幕,同时,就参加标准、比赛方法等各方面的意义而言,也可以说这次邀请赛表示了一种新的国际比赛的应有方式。只要奥运会和其它国际体育组织继续维持其现状,恐怕中国就一定要尽全力搞这种大规模的国际比赛。然而,如果考虑到世界体育界的发展,就不能不努力尽快地打开中国回到奥运会和其它国际体育组织中的道路。作为中国的邻国,并且在历史上也有深刻联系的日本体育界,不能起个带头作用吗?我不能不这样想。政治思想挂帅    具体地说来,政治思想挂帅就是在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下,怎样尽全力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工农兵服务),普及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发展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体育运动。    只有为人民服务的运动员,才是中国需要的运动员。当然,不用说,学校也把培养这样的学生和运动员作为重点。写到这里,我想,中国人,或者学生和运动员,由于自豪的使命感而总是紧张的表情吧?但是,从实际接触看,我认为他们是出乎意料的开朗和大方自然。锦标主义失踪了    北京体育学院,在文化革命前,集聚了全中国的优秀运动员,是一味追求培养国际水平的尖子运动员“向往之地”。现在担任这个学院教师的庄则栋和研究生倪志钦等人,都是这个学院的毕业生。    据说,文化革命后的今天,这个学院,“一边不断肃清叛徒刘少奇及其同伙散布的锦标主义、技术第一等反革命修正主义”,同时完全停止培养特殊的尖子运动员,开始培养与工农兵结合的新型学生和运动员。    北京体育学院在文化革命中,中断了招收新生,在去年二月,第一次招收了四百人入学。和文化革命前不同,学生是以工农兵为中心。与北京大学等学校一样,这些学生是从解放军、人民公社和工厂推荐的人员中由这个学院革命委员会选拔出来的,这是文化革命后的一大特征。出色的学习环境和教师队伍    不过,学院的运动系主任周敬一强调说,入学的条件是“在体育、德育(思想)、智育三方面的优秀者,特别重视有坚定的政治思想。”据说,在教学方法上,文化革命后也都处在“实验”阶段。这所学院也将把过去的五年制改为二年制。    学生学习内容分九项:游泳、田径、乒乓球、篮球、排球、体操、武术、羽毛球和足球。学习时间,政治占百分之二十,生产和军训占百分之十,没有忘记培养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者。    这所学院占地面积阔达六十万平方米。象周长为二百米的室内田径场、长五十米的温水游泳池等室内体育馆就有十所;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室外运动场有六十六个。如此设备繁多,使人眼花缭乱。四百名新生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和优越的教师队伍(例如田径项,每五个学生配一名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为革命而练”是他们的口号。预防美帝、苏修    无论是在北京、上海,还是在广州,中国现在是全民总动员修建防空洞。甚至以西湖为中心的著名风景胜地杭州,也正在街里和山上大事挖修防空洞。街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上面写着“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巨幅宣传画。    “中国已恢复联合国的席位,并且由于决定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也已开始解冻,可是,事到今天为什么还要挖防空洞呢?”没有体验过战争,当然也是第一次看见防空洞的日本选手们提出了很单纯的疑问。    但是,中国人却十分干脆地回答:“美帝和苏修总有一天要把战争强加给我们。我们必须经常备战。”进行侵略一方的民族(日本),一定要理解有数千万人被杀害的被侵略一方的民族(中国)的“心”。但是,过去这种努力是太少了。当然,要求这些青年选手理解他们的“心”,也许是太过分了。但是,当听到在抗日战争中,日本军对中国人的残暴行为和中国人悲惨的生活状况时,一部分日本选手大概逐渐地明白了“防空洞”的意义。    在日本代表团访问上海广灵路小学时,观看了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上体育课的一幕。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老师的号令一下,组成队列,迈着十分整齐的步伐前进。在看到高年级学生以木制的枪当真“枪”练习射击姿势时,日本选手就不那么吃惊了。幼儿园也不例外    可是,当看到这个学校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们,每人腰里都带有玩具手枪表演团体操,最后对着画有似乎是美帝国主义者的三个靶子,可爱的声音高喊着“冲”的时候,中国对“保卫祖国”的周密设想,使来访的日本人不能掩饰惊讶,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更具有组织性、与政治学习相结合的进行体育技术训练的地方是中国各地的业余体育学校。广大的体育后备军    在日本记者团参观过的北京业余体育学校有两千多名学生,他们是从北京市的一百八十所中、小学中选拔出来的。    年龄限制很宽,从七岁到十六岁。他们学习的项目有乒乓球、排球、篮球、足球、体操、田径、游泳、滑冰、冰球、武术等。每周三、四、日上课,每次两小时。    我觉得,在这里看到了中国体育的坚实的后备军。

2. 英《卫报》刊登格雷的文章《体育革命》

【本刊讯】英《卫报》十二月九日刊登了路透社前驻北京记者安东尼·格雷写的题为《体育革命》的文章,摘要如下:    中国作为世界等级的外交表演家最近戏剧性地出现在联合国舞台上,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共产党中国人在国际体育领域内进行一次名副其实的突击。    除了引人注目的乒乓球外,中国的地位在很多体育迷的心目中并不高。有迹象表明,北京正在努力使它的体育机器获得国际上的进一步承认。今后几年内,中国人很可能在他们保持的乒乓球奖杯外,再获得其他一些世界冠军奖杯。    他们已经在说他们打破了世界男子跳高纪录;北京的羽毛球选手据认为同印尼的世界冠军们一样优秀,如果不是更胜一筹的话;在文化革命这个现已恢复的创伤之前,据说他们经常打破举重和游泳纪录。    中国过去没能在世界体坛上显露锋芒,其原因部分是历史性的,部分是实际性的。    现在,我认为体育的状况将要起变化,这特别是由于中国人显示了对一个项目从头学起并在短时间内提高到世界水平的能力,如乒乓球。    中国人首次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在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一年时,他们差不多接管了这个项目,此后的四年连续获得了世界冠军。    随后,文化革命发生了,直至今年他们才再次参加比赛。    他们把毛主席游击精神中的一些东西也带到体育中来。如羽毛球,他们在十年时间内便自己学会了。    体育的“障碍”是文化革命。体育活动全部停止了。竞赛性体育被指控为“冠军弊病”。    中国乒乓球队和羽毛球队最近访问了法国、加拿大和意大利,这一事实表明北京对体育的兴趣复活了。    尽管如此,可能还要过一年或两年我们才能看到中国运动员出现在温布尔登锦标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