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12-27
第 1 版
1. 日本《读卖新闻》文章:《印度次大陆重新组合的道路》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二日连载了该报记者的五篇文章,总题为《印度次大陆重新组合的道路》,现将其中的两篇摘要如下:一切都依靠印度驻加尔各答特派记者武田 达卡失陷,只不过是宣告了从此开始要长期写下去的《印度次大陆的悲剧》的序言的终结而已。看来,已暴露出内部病根的次大陆的既成体制,今后不得不踏上漫长的、苦难重重的解体和重新组合的道路。在悲剧的序言中,印度和支持印度的苏联占了优势。但是,任何人也不知道最后的胜利属于谁。印度次大陆将走向何方?让我们来展望一下内外的形势吧! 攻陷达卡对于叫嚷着东巴基斯坦的分离独立的孟加拉国人来说,应该是实现“宿愿”的一座高大的纪念碑。尽管如此,可是,在巴基斯坦军队签署投降书的一瞬间,孟加拉国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偷偷摸摸的样子似乎说明了,带来这个“胜利”的真正主角不是孟加拉国。 攻陷达卡,成了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分离的决定性一步。但是,从战争混乱的废墟中诞生的“新国家”孟加拉国的缔造者是印度,这是不能混淆的事实。 人民联盟中的中产阶级成了和印度方面的合作体制的核心。据说,从四月底开始由印度军队建立游击队时,也首先彻底调查是否忠实于人民联盟。因此,在孟加拉国建立十万人的正规军的计划大大推迟了,只达到二、三万人。 预料,孟加拉国政权将在印度的指挥下成为带有强烈亲苏色彩的社会主义政权。 但是,这个社会主义政权的真正目标,似乎在于抑制住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的左倾倾向,特别是要防止毛泽东革命派在农民中间进行渗透。以东巴基斯坦来说,在巴基斯坦独立的当时,只存在着地主和贫农两个阶级,拉赫曼主席所代表的中产阶级还处于刚开始产生的阶段。而且因为在这场混战中中产阶级受到沉重打击,所以,可以说新政权要巩固下来,除了以社会主义政策抓住贫农的心,同时靠解放军正规军和印度的支援着手解除过激派的武装之外,没有其他可以实现稳定的办法。可以说,这一点能否顺利地进行,将取决于同印度的合作体制如何。 在经济上也不可避免地将依靠印度。只就接受近一千万难民这一点来看,印度不提供粮食和生活必需品也是不可能的。印度已经显示了这种动向。在工业方面,孟加拉国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产品,它将成为取代过去的西巴基斯坦的印度特别是加尔各答附近的工业地区的市场。 也不能否定把东西孟加拉变为一体而发展成大孟加拉民族主义的可能性。 即将从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孟加拉国的前途,完全取决于在这期间是否能够扶植起支撑体制的稳健的中间阶层,以及靠国际援助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稳定民生。如果在这些问题上失败,那么包括印度东部在内的革命风暴,也许会席卷而起。胜利者甘地也苦恼驻新德里特派记者九山 战争是打赢了。但那种连续出现的赞美祖国的言论和国家舆论,不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这次胜仗,给印度的身边留下了什么呢?解决积弊的道路已经打开了吗? 诚然,把东孟加拉收容在“势力圈”之内,在某一方面产生了向印度靠拢的可能性。有人已经开始传说,比拉财阀将在东巴基斯坦建立黄麻工厂。可以说,这保证了由于印巴分裂而分成两部分的孟加拉经济将因此而复活。据认为,特别是加尔各答由于得到轻工业原料供应基地而将苏醒,恢复以孟加拉为中心的元气。 即便是建立理应包括在“印度势力范围”内的孟加拉国,也没有从根本上确立政权的领导人和政策。孟加拉解放军的组成,是以印度始终支持的人民联盟为中心的。不过,共产党和巴沙尼民族人民党这样一些为甘地政权所难以欢迎的组织却拥有雄厚的力量。 对印度来说,孟加拉问题常常是一把两刃剑。纵使把东孟加拉从西巴基斯坦手中解放出来是“正义”的,印度本身的西孟加拉已经萌芽的反政府运动,在政治上接近东孟加拉的过激派,也很可能成为投向甘地政权腰窝的一把匕首。 孟加拉国政府必须立刻着手处理的是土地问题。但印度对此也必定神经过敏。东孟加拉如果搞土地改革,现在是最好的时期。但是,如果给予过去没有土地的东孟加拉的农业劳动者以土地,那么西孟加拉的没有土地的贫农将如何考虑呢? 不清楚西孟加拉的过激左派纳萨尔巴里在这次战争中是如何行动的,虽说其势力一时衰落,但夺取土地的斗争火种随时都可以重新燃起。即使更简单地考虑也可以了解,亚利安系印度人对孟加拉人怀有难以消除的差别感,由于复活孟加拉经济圈而产生的孟加拉国家主义的发展,将给本来就有分离倾向的印度少数民族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对待孟加拉国问题上,另一个重大的问题是印度将从哪里帮助复兴遭受战火洗礼的国土。重建需要庞大资金的公共设备,印度是负担不起的,这乃是常识。据说,实际上印度政府眼下并没有复兴孟加拉国的蓝图。 “战后问题”不只是在孟加拉国存在,而在甘地政权的基本政策中也有很多。目前是担心发生通货膨胀。虽然最近几年纠正了极端的赤字财政,但贷款财政的方针并没有发生大变化。在最近的战争中,政府已从印度储备银行大量借款,结果使战争前就已出现的物价上涨等通货膨胀倾向更加严重了。有人简单地归纳说,今后很快就要威胁到生活,因为城市中产阶级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所以甘地政权将不得不“牺牲”这个阶层。 如果战时“举国体制”结束,那么甘地总理将被迫实行表面上的社会主义化政策。保守派全面赞成战争政策,但是,如果不同保守派进行面对面的斗争,甘地总理的社会主义政策就很有可能以虚张声势告终。相反,如果致力于建立国有钢铁企业,那么则将削弱扩大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这种倾向已经出现。 甘地政权经受国内改革政策的考验,也许会意外迅速地到来。
2. 巴基斯坦《新时代报》报道:布托预定下月初访问中国和苏联
【本刊讯】拉瓦尔品第消息:巴《新时代报》二十五日报道: 布托总统预定下月初访问北京和莫斯科。 布托到北京时要对中国为了帮助巴基斯坦解决防御上的需要而提供的可贵的物质援助以及在联合国内给予巴基斯坦的坚决支持亲自向中国领导人道谢,并将要求他们在今后继续合作和提供援助。 在莫斯科,布托总统大概将要求苏联领导人至少为在东巴被印军俘虏的巴基斯坦军人和文职人员的早日平安遣返以及为制止被印度占领的东巴继续发生杀人流血事件帮忙,向印度施加影响。 预料总统还将试探俄国人对于他争取为两件事铺平道路而提出的新条件的态度,这两件事是:同东巴的真正领导人取得政治解决,以及随后印度部队和巴基斯坦部队分别撤离在本月十五日停火以前所占领的地区。 有资格人士指出,鉴于莫斯科深深介入了印巴冲突以及苏联对印度人具有的不可否认的影响力量,巴基斯坦同苏联之间进行高级会谈是必要的。同时,一位西方人士说,美国和联合王国已开始在为促使印度同巴基斯坦就战争的后遗问题举行直接的高级谈判而努力。但是,这位人士还说,这两个西方国家承认,为了使印度在拟议中的印巴会谈中采取讲情理的态度,还必须使巴苏关系能有所改善,布托总统二十二日同苏联驻伊斯兰堡大使举行的会谈在目前形势下是有相当重大的意义的。可以记得,布托总统在那一天召见了中国、俄国和美国的大使,同苏联大使会谈的时间最长,人们认为,这是布托总统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而为巴基斯坦同苏联的关系正常化作努力的开始。 另一些外交界人士满怀信心地预言,如果这一切进行得顺利的话,印度外交部长斯·辛格则可能在布托总统预定访问北京和莫斯科之后不久就访问伊斯兰堡。
3. 斯·辛格返抵新德里时对记者发表谈话
假慢慢地对布托“接下一项困难的任务表示同情”,希望布托“上台后对印度发出的威胁不代表他的真正态度”;威胁说,“孟加拉国”是个现实,西巴没权以任何借口向那里派出部队,否则就是“侵略” 【印报托新德里二十五日电】印度外交部长斯 ·辛格今天说,如果巴基斯坦总统布托抱着孟加拉国是巴基斯坦一部分的幻想不放的话,“那他将是犯了可悲的错误,并将妨碍次大陆恢复正常”。 斯·辛格今天上午从联合国回来时对记者们说,他希望布托先生在上台后不久发出的威胁不代表他的真正态度。 斯·辛格说,“如果布托放弃他的军事管制首席执行官和他自己任命自己的总统职位并恢复民主的话”,印度是欢迎布托作为西巴基斯坦政府领导人当权的。 辛格说,布托一方面谈论要打一千年的仗,另一方面又指示他在联合国的代表团接受安理会最近通过的决议,这个决议议是间接承认了孟加拉国形势的现实的。 斯·辛格说:“我们应该让他去弄明白他的真正态度,不必过多地注意他目前讲些什么。他接下了一一项困难的任务,我是同情他的,并不生他的气。” 斯·辛格在谈到布托内阁中包括一些孟加拉国人的问题时说,如果布托认为,他这样做就可以抚慰热爱自由的孟加拉国人民的感情的话,“那他就是犯了可悲的错误”。 辛格说,不是真正代表孟加拉国人民的任何分裂组织或个人都蒙骗不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而且也肯定蒙骗不了孟加拉国人民”。 【美联社新德里二十五日电】印度外长斯瓦兰 ·辛格强调说,印度只把布托看作西巴政府的领导人。他说:“布托总统是通过民主方式选举产生的西巴基斯坦领导人。但是他的党(人民党)在孟加拉国没有争取到任何席位。” 辛格说:印度部队在孟加拉国要留一个时期。 他说:“我们不想使我国的部队在可能是绝对必要的时间之后继续留在孟加拉国,连一天也不想多留,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我们肩负着一些不可推卸的义务,我国部队需要在那里留一个时候。” 辛格着重指出,在西线,撤军是将由印度同巴基斯坦之间谈判的问题。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二十五日电】斯·辛格说:“孟加拉国是一个现实,西巴没有任何权力以任何借口向那里派出任何部队。” 他警告说,西巴的任何“向孟加拉国派兵”的企图都是“侵略”,“现在全世界都已经知道印度能够以有效和坚决的方式对付这种侵略”。
第 2 版
1. 美记者杰克逊/评苏修今明两年的外交活动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十七日电】(记者:杰克逊)如果勃列日涅夫能够顺利推行他的计划,那么一九七二年将是苏联在各条战线上取得进展的一个年头。 一九七二年也将是勃列日涅夫年。 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他的政策在一九七一年间左右着苏联。在这一年里,勃列日涅夫的威信和权力达到了新的高峰。 他的崛起不是偶然的。这是苏联审慎策划的宣传活动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使一九七二年成为对苏联、欧洲、美国和全世界来说是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年头。 勃列日涅夫及其同僚在一九七一年发动了一个目标为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和平攻势”。如果他得以成功,那将是一种安排得有利于苏联及其共产党盟国的世界秩序。 西方外交官认为这个计划的关键因素是:解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废除歧视苏联集团的贸易和外交政策;美国完全撤出东南亚;以色列撤出在一九六七年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同中国作出容许进行意识形态之战而不容许进行战争的暂定安排;在战略和战术上增强苏联武装部队,使它同美国的一样好,或者比美国的好。 西方外交官员们认为第一点和最后一点对所有其它各点是关键。苏联的新的世界秩序必须要有警察来强行建立。恰恰是那基本的军事方面给予苏联的努力以可靠性。 苏联集团武装部队从来也没有现在这样强大。苏联在许多军事领域正在迅速超过美国,包括诸如以核导弹武装潜艇等美国在传统上占优势的一些领域。 权威的军事出版物《简氏武器一览》在一九七一年报道说,苏联在研究和发展尖端武器方面走在前面,而不是跟着美国走。 大多数西方专家都预言,到一九七五年,苏联将在从导弹和潜水艇到坦克和军队几乎一切重大领域都处于优势。 苏联“大计划”的其它各点——贸易、越南、中东和中国——也正在总的来说符合苏联意愿的情况下发展着。 在贸易方面,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及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伙伴,都带着从桔子汁到数字计算机等一切东西奔向苏联市场。 在越南,美国处在完全撤出的边缘。 在中东,苏联在阿拉伯国家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下降了,但是没有垮台。克里姆林宫仍然能够希望达到有利于苏联利益的和平。 中国和苏联彼此继续在意识形态上进行愤怒的攻击。但是政府对政府的关系已经改善。 五月份,尼克松总统同勃列日涅夫会晤时,苏联的计划可能达到一个决定性的阶段。对于“新勃列日涅夫”来说,那将是一个发展到顶峰的时刻。 象尼克松在一九六八年一样,勃列日涅夫的公开形象在一九七一年发生了突然的转变。在这以前,他一直是一个无价值的人物——毫无疑问是一个有权势的无价值人物,但却是一个不公开露面、不得人心的无价值人物。 在他个人家庭圈子和党员同志之外,人们只知道他能够以单调的声音慢吞吞地讲乌克兰话,可是字音咬得不清楚。 勃列日涅夫的登台有几分是宣传手法,有几分是反映着他权力的扩大。 一九七二年尼克松到达时,勃列日涅夫将是现任的掌权者,许多外交官员预料尼克松得在所有基本问题上同他打交道。这些问题很可能是裁军和贸易,勃列日涅夫在第一个问题上是小心谨慎的,在第二个问题上是积极主动的。许多人,包括消息灵通的苏联官方人士在内,都预料尼克松的访问将在限制战略武器上达成一项重要的协议,很可能是限制反弹道导弹的发展。他们还指望世界两个工业大国间的贸易将大为增加。
2. 美报记者评苏刊攻击我对欧政策
说在东欧各国都可听到对苏联的抱怨,中国对欧洲的主张势必得到响应,莫斯科对此感到担心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九日刊登保罗·沃尔为该报写的文章,题目是《北京在欧洲的手法:是从侧翼攻莫斯科吗?》,摘要如下: 中国正在欧洲妨碍着俄国,俄国人是不喜欢的。 《国际生活》十一号发表了俄国人就北京的对欧政策进行的最近一次攻击。苏联政论家阿帕林在该杂志载文指责中国力求造成一个既不依靠苏联又不依靠美国的欧洲人的欧洲。 如果说莫斯科感到有必要对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这样有深远意义的反驳,它必定有理由对北京在东欧的影响感到担心。 笔者最近在旅行东欧的时候,看到有迹象表明,一些中国大使馆作了巧妙的努力,作出社交姿态和邀请参加电影招待会等文娱活动来建立善意。已经谈判了新的贸易协定。已经作出让东欧船只访问中国港口的安排。中国和波兰的航运部长们最近的互访就是这种情况的一部分。 不仅在波兰,而且在其它东欧国家,都听到抱怨苏联得到西欧工业信贷的大部分。多数东欧国家如果能自由行动的话,就会愿意同西方有紧密的直接关系。在私下交谈中,人们把经互会的官僚主义方法同西欧经济一体化加以对照而感到悲哀。 在现在的政治气候中,象“欧洲人的欧洲”这种中国口号,势必得到响应。北京仔细地注视着东欧各国和苏联之间在政治上疏远的迹象,并且巧妙地加以利用。 正当苏联外交竭力要使欧洲安全会议的召开决定下来,以便成立一个它将在其中起领导作用的全欧安全合作机构,上述情况对莫斯科来说,特别危险。 中国支持“欧洲人的欧洲”,它重又尖锐地抨击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这些必定已使东欧人进行思考。
3.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刊登沃尔的文章/《克里姆林宫内部斗争是针对着柯西金吗?》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一月三十日刊登保罗·沃尔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克里姆林宫内部斗争是针对着柯西金吗?》,摘要如下: 克里姆林宫里的内部斗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且看来目前的斗争正是围绕着柯西金总理本人进行的。 这种在高级进行竞争的进展情况,虽然是一般公众辨认不出来的,可是都可以通过这里或那里发表的零星的官方新闻评论或措词小心的言词看出来。 有一个这种引起兴趣的披露便是《真理报》十月十四日的社论,这篇社论不外乎是对一个未指名的“经济领导人”进行猛烈的攻击。这篇文章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它的发表正在政治局举行会议审议五年计划(一九七一到一九七五年)草案的当天。 有迹象表明这位“经济领导人”可能是柯西金总理或是他的高级幕僚。 《真理报》指责“一位领导人”,他“空口保证和承担义务,而不付诸实现……,这只不过是在破坏对他们的信任而已。一位经济领导人,如果年复一年答应保证在生产中采用新工艺和改善工作及生活条件,而实际上无所作为,那么他能够真正指望会得到真诚的尊敬吗?” 因为柯西金是负责苏联经济的领导人,这一严厉的批评就是对着他本人进行的了。 这一批评所谈的是什么,只能加以推论。这一计划的制订工作,没有象总理在向二十四次党代表大会作报告时所答应的那样到八月一日完成,似乎并非就有理由指责“空口保证和承担义务,这破坏了信任”。时间表不得不加以改变,是常有的事情。 苏联经济状况并不太好。虽然对一般公众发表的党政言论,表示了通常的乐观主义,可是技术报刊上却出现了使人担心的消息。 卖不出去的存货再次塞满了货架和仓库,越来越多的工业消费品由于有毛病而被退回去。 《苏维埃贸易》杂志九月十八日写道,今年过去七个月里,非食品项目(服装、鞋袜、洗衣机等)的存货同一九七○年比较增加了百分之十一到二十六不等。 去年卖不出去的货品增多了二十二亿卢布,同时储蓄银行的存款增多了八十二亿卢布。 工业和贸易中的紊乱情况同过去一样糟糕,火箭和军备方面是例外。在今年第二季度,交给苏联贸易机构的货品有百分之十五到三十是有毛病的。 冬天需要的货品只有在夏天才能买到,反之亦然。 《真理报》十月十四日社论使得事情看来似乎是,柯西金依靠电子计算机工艺和物质刺激,目前正在受到责备——与其说是由于“违反社会主义”,不如说是由于无效果而受到责备:“空口许诺而没有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
4. 苏修《真理报》发表反华漫画
【路透社莫斯科二十三日电】《真理报》今天作出罕有的姿势,用漫画来讽刺中国的领导。 苏联的宣传机构常常用这种手法来反对资本主义世界。但是这里的观察家们记不起曾看到过在共产党日报的严肃版面上用这样的漫画来反对中国的领导。 这幅图画是画的《真理报》一篇文章所说的东西。这篇文章说,“北京现领导的政策核心已变成反苏,毛泽东主义者煽动这种反苏以满足他们沙文主义努力的需要。 “他们在这样做时是同帝国主义反苏冷战斗士站在一个行列里。” 这是两天来这里出现的第二幅反华漫画,但是是第一幅苏联自己的反华漫画。 【本刊讯】苏《文学报》第五十二期(二十二日出版)转载了保加利亚《黄蜂报》攻击我代表在联合国发言的漫画。
5. 外电报道:圣诞节前夕的苏匈首都
【合众国际社布达佩斯二十四日电】今天在布达佩斯,当数以千计的匈牙利人为争夺该市剩下不多的圣诞树而争吵起来时,连枞树都飞舞起来了。 官员们不愿发表意见,但是这场格斗的目击者说,至少有四十人——很可能还要多一些——受了伤。 你推我挤的人群把不多的枞树扯得光光的,并用树枝彼此抽打。警察在全市出动,试图维持秩序,逮捕闹事者。 由于枞树缺少,使得布达佩斯许多家庭没有枞树过圣诞节,在四个主要的卖枞树的地点和其他一些较小的售树摊,发生了格斗。目击者说,至少有四千人卷入了争吵。 一个男人说,“我的儿子弄到了一棵树,但是这是由于他是柔道冠军。” 【美联社莫斯科二十二日电】莫斯科现在抢购传统的新年树。尽管原始森林里的幼树很多,但是市场上很难找到好的砍下不久的树。 有人预言,莫斯科搞枞树黑市交易的人靠贩卖他们非法砍伐的枞树可以捞到三百万至四百万卢布。根据官方汇率,这为四百万美元左右。 买一棵树,要在几个售树的摊子中的一个至少排半个小时的队。最后,门终于开了,人们冲进去,冲向树堆。 见到只有干裂的、雕萎的、奇形怪状的树,发出了厌恶的叫骂声。最后,每个人都只好勉强地挑了一棵。 《文学报》对投机商人贩卖枞树得到的利润作了估计。 利别金斯卡娅写道,一个调查报告表明,莫斯科居民要买一百五十万棵树,但是国营市场只提供了大约五十万棵树。 利别金斯卡娅说,“但是莫斯科几乎每一套房子里都将有一棵树,他们是从所谓的私商那里买来的,后者是在铁路附近的森林里或者在城市的公园里砍下来的。”利别金斯卡娅提醒说,如果不制止在莫斯科四周的森林里非法砍树的话,“几年后,我们迎接新年时一棵枞树都没有了。”
6. 路透社评述:齐奥塞斯库电贺布托任巴总统
【路透社维也纳二十四日电】罗马尼亚今晚祝贺布托当巴基斯坦总统,再次表现了它在世界事务中的独立性。 苏联在两周印巴战争中是支持印度的。 今晚罗马尼亚主席和党首脑齐奥塞斯库说,“我相信,我们两国之间现存友好关系将为了罗巴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不断发展。” 这项宣布是由罗通社发表的。 罗马尼亚今晚还宣布同苏丹恢复外交关系,这预示着它同阿拉伯世界的联系将得到改善,这些联系在一九六九年八月时受到了损害,当时罗马尼亚曾把它同以色列的关系升格到大使级。 当时,苏丹、埃及、伊拉克和叙利亚从布加勒斯特召回了它们的大使,阿尔及利亚、黎巴嫩和约旦提出了抗议。 罗马尼亚最近还向埃及保证,它有兴趣于参加修建建议中的苏伊士一地中海输油管,它上月同苏丹签订了经济和贸易合作协定。
第 3 版
1. 英·甘地承认“孟加拉国”给印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路透社新德里二十四日电】印度总理英·甘地今天告诫她的国民说,未来的日子是有困难的,并说:“如果再度爆发战争,我们将不得不准备应付它。” 甘地夫人说,她不知道在同巴基斯坦进行了十四天的战争之后现在究竟是真正的和平呢,抑或只是一个“喘息时间”。 这位总理在旁遮普的阿姆利则市的一次公众集会上讲话时说,即使没有战争,“也可能出现其它的困难。” 她宣称,印度不想打仗。“但是如果其它国家因为我们爱好和平就认为它们可以威胁我们,向我们施加压力并危害我们的话,我们是不会容忍这样做的。” 她说,扬言要撤销外援并不能对我国产生任何影响。人们认为,她这句话是针对美国说的。 她在阿姆利则还说,有些国家说他们支持民主,但是到时候他们却把他们一直喋喋不休的东西忘掉了。 总理在谈到孟加拉国时说:“在那里犯下的暴行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并威胁了我们的安全。任何别的国家都不可能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忍受这样大的负担。” 据晚些时候宣布,甘地夫人将于十二月二十九日视察查谟和克什米尔邦。 与此同时,印度陆军参谋长马内克肖将军视察了在边界地区的哈里亚纳邦,向他的部下祝贺印度取得的胜利,并要求他们保持警惕。 他说,巴基斯坦领导人已开始谈论要进行报复了。 【美联社新德里二十四日电】据印度政府电台报道,英·甘地在印巴战争上星期结束以来,在北部边境各邦进行第一次访问。 总理在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巡视了一天,在群众集会上讲了话并去医院探望了伤兵。 印度的一些新闻社报道,甘地夫人说,鉴于一些国家在战争期间采取的行动,印度将不得不审查其对外政策。 【法新社新德里二十四日电】英迪拉·甘地总理今天警告说,扬言停止向印度提供外援并不会对她的政府的政策产生任何影响。 她没有点名提到任何国家,但是,据认为,日本和美国是她的话所针对的主要对象。
2. 印暴徒和西藏叛匪到我使馆前挑衅
【路透社新德里二十五日电】约有三百名示威者今天在新德里的美国和中国大使馆门前示威,谴责他们所说的“尼克松—布托一毛轴心”。 示威者们举着反美和反华的标语牌。这批人中间有西藏人和穿着袈裟的僧侣。 【本刊讯】《印度斯坦旗报》六日从西姆拉报道说: 在印度的西藏难民的代表机构西藏福利协会向印度政府递交了一份备忘录,要求给予居住在印度的西藏难民以印度国籍。 西藏人民代表委员会已要求印度政府承认达赖是西藏唯一合法政府的领袖。 西藏人民代表委员会 ——它是流亡的西藏人为捍卫西藏的未来而选举产生的机构——还要求印度政府在联合国倡导和支持西藏的事业,因为它认为出现一个“自由独立的西藏有利于印度的安全和进步”。
3. 印度计划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
【印报托新德里二十一日电】据报道,计划委员会的全体会议今天在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主持下,讨论了如何使发展工作适应国防和自力更生的需要的问题。 据悉,讨论中也考虑到了由于最近发生的战争、在西部边境继续不稳定的状况,以及对孟加拉国的复兴援助而对于财力物力提出的需求不断增长的问题。 【美联社新德里二十一日电】一位官方发言人说,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在二十日要求她的政府制定“一项自力更生的新战略”,使国家摆脱过分依靠外国援助——特别是美国的钱——的状况。 他说,总理是鉴于在同巴基斯坦发生的十四天战争期间美国政府中止向印度提供经济援助而向印度计划委员会发表这次讲话的。 发言人说,甘地夫人要求计划委员会订出一个长期战略,使印度不依靠外援。 美国的援助将近占印度每年全部援助的一半。
4. 美报报道《印度:「没有穆吉布我们就真正为难」》
【本刊讯】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二十日刊登了《纽约时报》记者查尔斯·莫尔从新德里发出的一篇报道,题为《印度:“没有穆吉布,我们就真正为难”》,摘要如下: 印度人当前遇到的问题集中在人民联盟领导人穆吉布尔·拉赫曼的身上。 人民联盟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支资产阶级的温和的力量,他们的主要兴趣是实行孟加拉民族主义。如果巴基斯坦释放谢赫·穆吉布尔的话,他能担任新成立的孟加拉国的总统,并能凭藉他的威望,在现在是一个巨大政治真空的地方建立一种秩序。一位印度官员上周承认,“但是没有穆吉布,我们就真正为难。” 一位印度人士说,没有谢赫·穆吉布尔,“毫无疑问,现在在孟加拉国出现混乱和争夺权力的斗争是可能的”。据信,组成目前孟加拉国政府的孟加拉政治活动家对于游击队没有有效的控制力,因此可能要求印度军队留下来,直到建立秩序为止。 【路透社新德里二十四日电】有记者问拉姆,遣返在东部地区被俘的九万名巴基斯坦军队一事是否将同释放人民联盟领导人穆吉布尔·拉赫曼联系在一起。 拉姆说,他希望巴基斯坦政府能够明白事理,允许谢赫·穆吉布返回达卡,然后才能讨论遣返问题。 官方人士今天在新德里说,在孟加拉国,有大约九万名巴基斯坦军队和准军事部队投降。 在这个总人数中,有大约五千人已被送到在印度的战俘营,其中包括巴基斯坦在东部地区的司令尼亚齐中将。
5. “孟加拉国”头目说:将要求印把被俘巴军交给他们
【美联社新德里二十三日电】印度联合新闻社报道,孟加拉国代总统伊斯拉姆今天说,他的政府将要求印度把应对过去九个月里在东巴基斯坦屠杀孟加拉人负责的巴基斯坦陆军人员交给孟加拉国政府。 这家通讯社在从达卡发出的一则电讯中说,伊斯拉姆对记者们说,根据国际法,那些人将被作为战犯受到审讯。
6. 法《世界报》文章《印度是不是扩张主义者?》
【本刊讯】法《世界报》十二月十九日和二十日以《印度是不是扩张主义者?》为题发表了雅克·德科努瓦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印度是扩张主义者吗?这个问题可能使人吃惊,因为它同新德里的领导人一直想使他们的政策具有的“特别形象”截然相反,这种形象就是非暴力或不结盟。然而,这一问题之所以值得提出,不仅是由于迫切的现实,而且也由于动乱的过去。 一九四九年,印度军队干涉锡金,镇压人民对那个与地主合伙无耻剥削贫苦农民的甘托克的国王进行的反叛,当时新德里公开接替了在十九世纪占领了西藏这一属国的英国人。锡金成了印度的保护国,以后一直如此。同一年,联邦加强了它对不丹的影响。在签署一项协定之后,它便立即“指导”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一九五○年,印度人帮助尼泊尔国王摆脱真正的“王室的主人”纳拉族的控制。但印度人在这个喜马拉雅山王国却从未起过象在邻近的两个小国那样一种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加德满都始终试图在西方与北京之间保持平衡。 印度人还对西藏感兴趣,他们自以为是英国人在一九一四年的一项北京从未承认的协定之后获得的特权的继承者。一九四九年,印度人向拉萨派了军官和运送了军用物资。但在一九五○年,新德里没有继续满足达赖喇嘛的呼吁,在中国共产党军队进入这个地方之后达赖本想利用联合国。当时,中—印关系良好,周恩来在一九五四年还受到尼赫鲁的隆重欢迎。但在一九五九年,当达赖喇嘛在西藏发动叛乱时,北京指责新德里鼓动叛乱。当时《泰晤士报》在该地区的记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在他写的《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为这种指责提供了许多证据。无论如何事实是,当达赖喇嘛决定逃跑时,尼赫鲁给了他隆重接待并广为宣传他的抗议。 两国还有另一些争执,边界问题事实上从未解决。中国毫无困难地同尼泊尔、缅甸和巴基斯坦进行了领土问题谈判,但我们注意到,在新德里看来,最后那项条约毫无意义,因为它是关于克什米尔的条约;对此,北京回答说,这种协定不能预先判断克什米尔人民的前途。相反,关于在不丹东部五百多公里的领土问题却从未签署过任何文件。分界线在哪里呢?是在一九一四年的英国一西藏协定划定的旧边界,即“麦克马洪线”上,还是象中国人所说的再往南一点?周恩来一直建议进行讨论,但尼赫鲁一直坚持说,麦克马洪线没有“可讨论的”。一九五九年,达赖喇嘛逃跑之后,在喜马拉雅山发生了边界冲突。新德里指出中国在那里集结军队(但似乎没有很多证据),并声称要去援救不丹。被激怒了的不丹外交大臣当时提醒说,任何条约都没有规定这种武装干涉。 尼赫鲁在周恩来于一九六○年四月对印度进行的长时间访问时谈了这个问题,结果完全失败了。在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二年,印度把大批军队紧急调往边境,并修建了工事。十月份,新德里军队准备发动进攻,但是它对于对方力量的估计错误到难以置信的程度。 在发生了多次事件之后,在印度巡逻队进入中国人防守坚固的一个地区之后,中国人终于进行了干涉。在几个星期内,中国人打败了新德里军队,当整个西方正在谈论“中国侵略和扩张主义”时,人们普遍惊异地获悉: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北京给其部队下令单方面停火。因此,这谈不上侵占:中国人撤退了,没有利用他们的优势向前推进,并再次重申,他们准备谈判。中国象对待苏联那样,不大是想要改变边界,而是设法签订新的条约,因而,它不愿意同某些在殖民帝国绘制的地图上作文章的邻邦继续谈判下去。 关于一九六二年的冲突,诚然很难谈得上印度的扩张主义,但是,这一严重事态加剧了本来已是太多的事件和危机,从而使这个事件不能不被看成是(遗憾,在全世界己广泛传播)为了用舆论来美化潜在的民族主义而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诉诸武力解决的迹象。印度在一九六一年毫不犹豫地使用了它的武装力量收回果阿。在这一事件之后,国大党主席立即说,印度应该占领在巴基斯坦管辖下的克什米尔地区,应该驱逐驻在中国边境的中国军队。 印度很多领导人认为,光是巴基斯坦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忍受的障碍,他们利用东孟加拉实行自治的要求和叶海亚将军的残暴镇压来帮助分裂这个由真纳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国家。无疑,甘地夫人有朝一日必将解释她为什么从一九七○年三月底开始匆忙让议会通过一个文件,这一文件实际上具有承认一个独立的孟加拉国的意义。这种坚决的行动排除了任何妥协的可能性,随之而来的(但是人们很晚才知道)是积极准备军事干涉和训练很多孟加拉游击队员。 因此,印度不同程度地对锡金、不丹和一部分克什米尔地区实行监护。这种监护可能对孟加拉国前途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印度本身,当局谋求粉碎其东北边境的那加族自治运动。新德里无视它自己国民提出的要求,而当这种要求在巴基斯坦出现时,新德里便毫不犹豫地说这种要求是正义的。当一个地方当局(即使它没有任何分裂主义念头)与政府的路线有太大的矛盾时,它便被迅速地解除职能,该地区便被置于中央管辖下。由于担心团结问题,实行统一也许完全没有错,但是这种统一总不能靠给外国某些教训来建立。 无论如何,中国人十二月十六日提出的谴责值得注意,据这些谴责说,印度的一支巡逻队在锡金边界雪封的小路上前进得有点太远。一九六七年已经发生过一些事件。正是在这类不祥的争吵后,当尼赫鲁拒绝谈判时,一九六二年的冲突就爆发了。这一次,看来事件不是发生在有争议的地区。在“有争议”的领土上巡逻队之间的相遇很可能导致外交方面的争吵,因为各自都要搬出自己的老论据,而在每个人都承认是属于中国的地段上发生交火就可能变成更加深重得多的危机。 谁也不会忘记巴基斯坦在刚刚使印度次大陆流血牺牲的悲剧中负有的责任。但是,下面这一点是难以否认的:新德里政府抓住这一机会为它自己的野心服务,此外,不管怎样也是为苏联的野心服务,并且从而冒同中国发生旷日持久冲突的风险。
第 4 版
1. 美国助理国务卿格林发表谈话说:东北亚很可能是一九七二年世界注意的焦点
【美联社华盛顿二十三日电】(记者:斯潘塞 ·戴维斯)美国务院最高的亚洲问题专家预言,在一九七二年,世界的主要注意力将从东南亚转到中国、日本、苏联和美国汇集在东北亚的利害关系上。 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格林在专门发表的一篇谈话中说,现在是发生变化和产生某些捉摸不定的局面的时候。 他说:“一九七一年,我们开始看到,改善同大国的对话不仅是可取的,而且是可能的。这意味着有了更方便的条件来进行会谈和增进我们的相互了解。在安排最高级会议和朝着尼克松总统执政以来一直希望的方向前进方面有了真正的突破。” 在过去十二个月里,在东南亚没有任何意外的事情发生,而是继续进行着在一九六九年制订的、在一九七○年第一次实行的尼克松政策。但是,在东北亚有着引人注目的事态发展,这个地区包括日本、南北朝鲜、大陆中国、台湾和苏联的西伯利亚。 格林作了这样的估价: “在东南亚,我们的任务是找到脱离越南和缩小战争的正确办法。与此同时,我们想使越南人民能够获得成功。 “自从一九六九年七月在关岛宣布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从亚洲撤出了几乎四十五万人。其中大多数人是从越南撤出的,但是有五万多人是在泰国、南朝鲜、日本和菲律宾的。 “削减军队已经完成而没有削弱这个地区的安全。这样做还带来了其他利益——大量减少伤亡,降低费用,增加了由盟国分担的负担。 “减少在同大陆中国毗邻地区的美国驻军的做法还有一个重要的副产品 ——改善了同中国会谈的气氛。 “最重要的是,美国改变了卷入过多的局面,同时避免过快地采取过分仓促地撤军的做法的趋势。 “人们很少注意到的事实之一是,我们一直把战争南越化,由南越人承担大部分作战任务,同时河内一直在把战争北越化。” 格林认为,东北亚是全世界最关注的一个地区,因为共产党中国、苏联、日本和美国的利害关系都汇集在这个地区。 他说,中国在对外事务方面的最大的问题是同苏联人、台湾和日本的关系问题。中国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是这个国家的东北部。 苏联在开发西伯利亚方面的利害关系日益增加,并且一直在增加部署在那里的军队(军方人士估计为一百万人)。也是因为世界争端,莫斯科在对外政策方面主要关心的可能是中国。 对于精力充沛的日本来说,东北亚是一个很关重要的地方,美国在这个地区对日本、南朝鲜和国民党中国承担了保证安全的义务。 最后,分裂的朝鲜对东北亚的前途也是深切关注的。 他强调说:“我们在一九七二年的外交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将把重点越来越放在东北亚的重大问题上。这个地区很可能是一九七二年和一九七二年以后的时期世界注意的焦点。” 自从文化革命结束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共产党中国要采取温和的态度。它对国际事务更加关心了,它更加希望进入国际的主流。 格林指出,美国是赞成这一点的,同时日本和几乎所有其他国家也赞成这一点。但北京、莫斯科和其他共产党国家对美国仍抱有很强烈的敌对情绪。中国将继续努力分化美国和日本。 格林认为美日之间保持良好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不这样是不行的。 格林在最后告诫人们不要期望最高级会谈会创造什么奇迹。但是他说:“我们不仅在起跑时劲头很大,而且在新的一年在一开始就在路上快跑起来了。” 【共同社华盛顿二十二日电】日本和美国应该继续就中国问题进行磋商,同时设法通过单独进行的努力来改善它们同北京的关系。 这是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马歇尔·格林星期三在国务院对本社记者发表谈话时表示的看法。 他还指出,中国疑心我们两国通过密切的磋商建立了一条同北京敌对的统一战线。格林说,这类怀疑是错误的。他说,华盛顿不会通过美国和日本保持的亲密关系来牺牲它同北京的关系。
2. 法新社报道:伊拉克政府代表团离开巴格达时萨马赖团长发表的讲话
【法新社巴格达二十四日电】复兴社会党泛阿拉伯和地区(伊拉克)指挥部成员、伊拉克代表团团长萨马赖已于星期五(二十四日)上午离开巴格达前往北京,对中国进行十天访问。 萨马赖说:“我们是根据伊拉克政府的积极政策访问中国的。而这一政策是要在各国人民利益的基础上,密切和加深我们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和友谊,并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反对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伟大同盟。” 萨马赖指出,这次访问也是为了加强复兴社会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以及两国的工会与职业和民间组织之间的关系。 此外,伊拉克代表团将“在两国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努力发展中国和伊拉克之间的技术、工业和文化合作。 在表示了伊拉克对中国的“革命态度”的“深切感谢”之后,萨马赖强调指出:“事情发展到目前阶段要求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一个反帝斗争的战略联盟。” 最后,萨马赖在临上飞机赴北京之前说,“正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了阿拉伯革命应起的作用,我们才提出这个倡议的。”
3. 格列奇科结束在伊拉克的活动
【伊拉克通讯社巴格达二十三日电】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在巴格达呆了九天以后今天回国。 格列奇科元帅是应伊拉克国防部长哈马德·谢哈布的邀请十四日到达这里作为期四天的正式访问的。 但鉴于他的身体不适,他不得不延长了五天访问时间,并取消了原定到叙利亚和索马里共和国的访问。 【塔斯社巴格达十七日电】关于苏联元帅格列奇科访问伊拉克的联合声明指出,在会谈过程中就对外政策方面的问题以及加强和进一步发展两国军事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谈是在友好和相互谅解的气氛中进行的。 双方指出了由于以色列继续侵略阿拉伯国家而给近东局势造成的危险性。 声明对伊拉克共和国和苏联两国武装力量之间的友好联系状况表示满意,并指出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这种联系的必要性。 【安莎社贝鲁特十七日电】外交人士说,格列奇科同伊拉克领导人的会谈还谈到苏联海军长期驻在波斯湾的可能性。 【本刊讯】英《星期日电讯报》十二日刊登一篇题为《俄国人炫耀武力》的文章说: 格列奇科元帅的访问,被人们看作是俄国为加强在这一地区的两个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 ——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影响而发动的一个新的运动。 这位苏联国防部长将同叙利亚人和伊拉克人研究他们提出的关于购买武器的货单。
4. 日本试用废塑料提炼汽油
【法新社东京十月十二日电】日本的一批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划时代的方法,只需加水和加热就能把塑料重新变为石油。 日本大学物理系讲师武末今天在这里举行的日本化学协会年会上报告了这一成就。 这种新方法适用于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这样一些塑料,不适用于氯乙烯。 方法是把塑料放入不透气的容器中,加上水,然后在摄氏三五○——五○○度下加热十五分钟到六小时。 这样就使容器中的气压达到一○一三○到二○二六○毫米,每十克塑料可得九克汽油和煤油的混合物。 据武末说,通过在整个过程中改变温度、气压和湿度,有可能控制汽油和煤油的比例。 这个方法的另一优点是它差不多不产生碳的氧化物,即一氧化碳。 【合众国际社东京十月十四日电】一名大学讲师今日宣布,他已发明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方法,从废弃的塑胶品提炼出汽油和煤油,而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武末讲师说,他的提炼方法就是把一些废弃的塑胶加水后放在一个高压炉中煮沸,在摄氏三百五十度至五百度的高温煮沸十五分钟至六小时后,高压炉里面的空气压力升至十至二十气压时,炉内的塑胶便会完全溶化及变成为气体。 他继续说,其时,汽油及煤油等物质便会浮在液体上面。 (原载十月十五日香港《明报》)
5. 港报报道《科学家继续研究在绝对零度下工作》
【本刊讯】香港《华侨日报》十月二十六日报道一则题为《科学家继续研究在绝对零度下工作》的消息,摘载如下: 冷却力学专门研究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的物质的性能及用途。 最新的应用方式之一即将为脑部外科手术,英国氧气公司的科学家们和伦敦的一个医生合作,正在发展一种不经医生手触而放在病人脑中的小型解剖刀。它的动作完全由电子、磁石精巧地控制着。这种电子、磁石可冷却至极低温度,因而对电流的一切阻力都消失了。 一柄细小的解剖刀经由颈动脉推进脑内,最后位置由颈部周围磁场的慎为控制的改变来决定。这种技术对病人有多大价值现尚难说,但科学家们极为乐观。 除掉医药之外,冷却力学曾应用于钻通隧道这一方面。泰晤士河底的黑墙路隧道,还有维多利亚线地下火车隧道的某些段都利用这个原则来冻结钻孔机周围的土地,使得钻孔工作更为迅速及安全。深冻却的另一奇异用途是重新开发旧停车场或拆卸旧冰箱。它可以分开金属合成件及塑胶合成件,而很迅速有效。 深冻却也还可以恢复塑胶及金属的性能。由液体氮气冷却的磨碎机可以迅速地把塑胶又磨成粉状以供使用。、 在医药方面的另一用途是,用于针探肿瘤。新的研究报告表明,对于去除某些种类的癌瘤,这个方法可有更多的好处。科学家相信,最可能的解释是,冻却过程实际上加强了人体对癌细胞的天然防御反应。今日的大部癌症研究的目的都是在此,因之,这个意见是会有人续加研究的。 谈到超级导引的磁石,今后二十年中最大的市场将为原子击碎机。需要集中及指引原子粒光线以击碎原子的极强大磁石。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已得到了答案。这便是一种用钺及钛合金制成的缆线,它可以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 未来几年内,世界上最大的原子击碎机将在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中建造起来,这个巨型设置比现有的原子击碎机的威力将大七倍,它将提供超级导引磁石以极大的市场。
6. 日本建成一座大型立体无人仓库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二月十九日消息: 日本合成橡胶公司宣布,该公司建在鹿岛(千叶县)工厂的我国最大的立体无人仓库已经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个仓库是由该公司与三菱重工业公司联合建成的,总工程费用约十亿日元(近三百万美元),有六条运输线,十层组成,能容纳六千件(每件一至一点五吨)。产品进出仓库全是自动化的。在仓库里安装了一万个检查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可以马上知道货物在仓库里的情况和决定出入库的位置。
7. 用电子计算机经营机场
【本刊讯】日本《科学新闻》四月二十三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用电子计算机经营机场》,摘要如下: 西德修建了一座国内最大在欧洲也居第三位的大规模的机场。建设这座投资为七亿二千五百万马克的来因—美因机场,预定于明年一月很快地开始营业。该机场的特点是,于这个机场起落的国内客机全部(服务项目)都用电子计算机处理。 首先,从旅客乘坐的汽车到达该机场时开始,电子计算机的工作便开始了。这个机场有一个可容纳六千辆汽车的地下大停车场。在那里,通过电子计算机把汽车制止在入口处,并表示出空着的停车位置。 另外,搬运旅客随身携带物品的自动搬运装置也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据说,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完全不会造成旅客和所携带的物品乘错飞机这种使人啼笑皆非的悲剧。 电子计算机也不会引导旅客乘错应该搭乘的飞机。通道、自动扶梯和可动人行道等设备齐全,用电子计算机能(使旅客)走最短的距离。「空中交通的拥挤」是世界性的问题,作为解决的办法,将招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