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10-31
第 1 版
1. 谢尔曼认为:美国和西方联合阵线控制联合国的最后痕迹已被消除
【美新处华盛顿二十六日电】华盛顿《明星晚报》刊载记者乔治·谢尔曼自联合国发回的一篇报道,摘要如下: 冷静地仔细考虑是这个座落在东河区的摩天楼内(指联合国总部)的人们当前的课题。人人都意识到,断然驱逐台湾的行动和美国遭到的重大挫折已使一个时代结束了。 经过二十六年后,美国和西方联合阵线曾一度对这个世界组织拥有的控制力的最后痕迹已被消除了。 北京终于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尊敬。它的与世隔绝的局面已经结束。 对美国威望的打击是巨大的。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全力以赴地进行的威胁和说服的努力对世界上一些最小的国家都没有奏效。 尼克松总统宣布的在不牺牲国民党中国的情况下结束北京的孤立局面的政策,也宣告失败。 斯克利浦斯—霍华德报系记者沙克福德自联合国写的一篇报道如下: 联合国接纳被排斥二十二年的大陆中国和驱逐国民党中国的决定,是美国在联合国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甚至在昨天傍晚成为定局的最后表决之前’一个接一个国家宣称,这一行动是历史上一个意义深远的转折点。 美国人,特别是布什大使,感到极为垂头丧气。布什说,他想看看谁应对此承担责任,但是找来找去还是找到他自己头上。他称这个决定是「一个耻辱的时刻」。日本代表团为了保全台湾的席位在会外进行的活动甚至比美国人还要卖力,它责怪基辛格的北京之行减少了支持美国的两个中国提案的票数。 美国一开始就面临一个信用问题。许多国家感到,美国——既然尼克松先生已决定去北京——只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并不指望取胜。 除了日本以外,美国在欧洲的主要盟国大多数没有给以支持。
2. 卡诺说:中国人在联合国的胜利必定会在整个亚洲引起巨大的反响
【美新处华盛顿二十七日电】《华盛顿邮报》今天刊登了记者斯坦利·卡诺写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正当远东国家正在加紧努力同现在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中国的唯一政府的北京政权妥协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在联合国的胜利必定会在整个亚洲引起巨大的反响。 联合国表决结果的最直接和最剧烈的影响现在已经在台湾发生。几位亚洲问题专家认为,蒋失去(在联合国的)地位将会鼓励他的政权内部的分子设法同共产党人达成某种秘密协议。 美国发言人已一再说,美国赞成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之间和平地取得妥协。因此他们之间作出一种安排(现在看来这种安排越来越有可能)同美国的政策并不矛盾。 不过这样一种秘密协议可能由于台湾的一千二百万台湾人问题而弄得复杂起来,因此台湾人的命运可能成为将来美国关心的主要问题。 预料中国共产党人在联合国的胜利还会对日本内部的政治力量的均势产生严重的影响,在那里,佐藤首相由于试图努力保持同台湾的关系而排斥北京,一直遭到不利的压力。
3. 赖斯顿文章:《我们从这里走向何处去?》
【纽约时报新闻社纽约联合国电】(原电无日期)(记者:詹姆斯·赖斯顿)顿)题:我们从这里走向何处去? 使北京进入联合国和驱逐台湾的表决结果会改变处理世界政治事务的程序,而不会改变世界政治的现实。现实依然如旧。中国的力量是依靠它的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领土,而不是依靠在联合国中的任何席位。这个表决结果不会削弱美国、苏联或其它大国的力量,但是它确实将使北京在从事世界工作方面,有了一个新的讲坛、发挥新的影响和有了新的处理事务的程序。 与此同时,这个表决结果显然只是若干明显的变化中的第一个变化。现在,在一些国家中间,同北京建立外交关系的速度将要加快。比利时在表决后几小时就这样做了——虽然显然这个行动是事先已经安排好了的,而且许多主要国家的领导人看到尼克松总统即将对北京进行的访问,将纷纷接踵而来。 这次表决在日本产生的影响将是更加重要和更加直接的,现在佐藤政权即将结束,而且日本已经处在可能将是一次决定性的选举的过程中。 美国同蒋委员长也存在一个眼前就要解决的问题。尽管尼克松政府为阻止联合国通过驱逐台湾作出了各种努力,但是据悉蒋介石仍然认为,尼克松访问北京的决定是就谁应该代表中国这整个问题作出的一个关键性的决定。据了解,他在表决前曾以最激烈的反尼克松的言词同日本前首相岸信介谈到这一点。因此,尼克松政府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它回台湾的关系和它即将同北京进行的谈判调和一致。 由于这个表决结果,其它国家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不只是日本,而且还有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它们都曾支持把台湾留在联合国内的战略——现在都处于这样一种为难的境地:要同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的中国共产党政权建立新的关系。
4. 外电纷纷转播我政府二十九日声明
【路透社北京三十日电】外交部的一项声明今天说,代理外交部长姬鹏飞在致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的一封电报中说,中国将在近期内派出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本届会议。 电报说,代表团名单将随后另行通知。 电报中说,姬先生注意到吴丹已将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通知了联合国所属的一切机构,并且相信上述决议将迅速得到全面实现。 【法新社北京二十九日电】(记者:迪萨布隆)中国政府今天(星期五)晚上谴责“美日反动派”……“唆使蒋介石集团的代表继续赖在联合国的一些专门机构内不走”。” 在连同姬鹏飞代部长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关于北京打算在“近期内”派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的电报散发给外国记者的一项声明中提出了这个指责。 今天早些时候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公布了这封电报的全文。 外交部的这项声明要求“迅速”而“全面地”实现阿尔巴尼亚的提案。根据这项提案,中国于星期二被接纳进入联合国。 这项声明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坚持原则(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主持正义的一切友好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是,这里注意到,只是特别提到三个政府:接纳北京进入联合国的提案的发起国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以及设在北京的西哈努克亲王领导下的柬埔寨王国政府。 【合众国际社香港三十日电】共产党中国今天要求把国民党中国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新华社广播的一项北京政府声明说:“蒋介石集团(台湾)的代表必须从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的一切机构中通统驱逐出去”。” 新华社广播的这项政府声明说,联合国的这一次表决是共产党主席毛泽东的外交路线的“胜利”,投票的结果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的大势”。 【美联社东京三十日电】共产党中国说,联合国大会十月二十五日投票的结果,它被接纳进入联合国而台湾被驱逐出联合国,这是毛泽东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外交路线的胜利”。 中国政府星期五(二十九日)在北京发表的、新华社星期六广播的一项正式声明还说: “中国人民受尽了帝国主义压迫的苦痛,中国永远不做欺负其他国家的超级大国。” 这是自从大陆中国取得这个世界组织的席位以来,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个正式声明。 【美联社联合国二十九日电】(记者:马克斯 ·哈勒尔森)共产党中国星期五(二十九日)透露,它将在“近期内”派一个代表团到联合国来。它还表明,它要据有中国在所有有关机构内的席位。 北京的这一立场虽然并不是出乎预料的,但是它势必会引起十多个联合国专门机构内的一系列争执,这些联合国专门机构在技术上可以决定它们自己的成员资格。 赤色中国是在一封给吴丹秘书长的电报中接受联合国的决定的。 外交官们马上注意到,姬鹏飞特别强调通过的决议中的这一条款:声明把台湾政府不但从联合国组织本身而且从有关机构中驱逐出去。 姬鹏飞表示相信“上述决议将迅速得到全面实现”。人们理解这番话的意思是,所有机构都应当驱逐国民党人。
5. 共同社报道岸信介谈他同尼克松会谈的内容:《岸信介回国时说美中关系不会变革》
【共同社东京二十九日电】题:前首相岸信介回国时说,美中关系不会变革 前首相岸信介访问美国并同尼克松总统举行了会谈之后于二十九日下午乘日航班机返抵羽田机场。岸氏在羽田机场接见记者谈到他同尼克松总统的会谈内容。岸氏的谈话要点如下: 一、在经济问题上,曾要求理解美国所面临的困难处境,但没有谈到废除附加税和日元升值等细节问题。而佐藤首相今年内辞职等更不会成为话题。 二、我曾指出撇开日本而宣布决定访华等等使日美关系的气氛恶化了。 对此尼克松总统强调说,将来充分注意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今后也要把日美关系放在美中、美苏关系的前面优先考虑。 三、尼克松总统在谈到这次访华问题时说:“美中关系过去几乎没有办法。如能发展到象日中之间现在这样的关系就太好了。我不认为通过访华能够出现异常的变革,而且我也没有想牺牲老朋友来打开美中关系。” 四、联系到台湾的前途问题,他还说,尼克松主义被误解了,(美国)没有想采取为以后遗留下紧张的形式从亚洲撤退。 五、关于削减冲绳基地问题,我曾要求说希望从大局、从政治观点加以考虑。对此,尼克松总统没有完全肯定,但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能够以向前看的态度加以解决。
第 2 版
1. 共同社电讯:《政府为恢复日中邦交作准备,向国府提供借款事实上暂停》
【共同社东京二十七日电】题:政府为恢复日中邦交作准备,向国府提供借款事实上暂停 随着决定中国参加联合国,政府打算事实上暂停向国府提供第二次日元借款的第二次计划以后的款额。这是由于中国参加联合国,日中邦交正常化作为我国的重要外交课题而被突出出来了。这是从下述判断出发的,即预料我国同台湾的经济联系将成为谈判正常化时的巨大障碍,此外以经济来说,对台湾的投资已达到饱和点。 【共同社东京二十七日电】题:政府可能要研究改善对华政策——批准使用输出入银行贷款,废除吉田信件 政府人士二十六日透露,政府在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一新局势下,作为改善日中关系的第一步,似乎准备研究批准为出口成套设备而使用输出入银行贷款和废除吉田信件的问题,并且表示日中邦交正常化和承认的意思,根据中国方面的反应,如有可能打算开始政府间谈判。
2. 日在野党议员就日对华政策对佐藤进行质询
【共同社东京二十七日电】题:首相就国府借款问题答辩说,打算慎重研究 二十七日下午参院召开全体会议,由阿具根登(社会党)、涩谷邦彦(公明党)、向井长年(民社党)、河田贤治(共产党)四人围绕着由阿尔巴尼亚提案被通过所产生的政府的责任和打开改善日中关系的措施,和在众院一样对政府进行了追究。 对此,佐藤首相回答说:(一)对于在野党提出的要我辞职的要求,我虚心地听取各位的意见;(二)为了按照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原则实现邦交正常化,我强烈希望(中国)同意举行政府间的谈判;(三)充分研究公明党的五原则和日中议联的四原则,运用值得参考的地方,采取正常化的具体措施;(四)不能无视日华条约。 此外,河田追究说:“应该立即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日中邦交。”对此,首相赞成说:“我同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另一方面,阿具根登提出了“废除吉田信件、巴黎统筹委员会和巴黎对华贸易管制委员会的禁运规定,停止对台湾的新日元借款,对中国适用特惠关税”等要求。对此,首相回答说:(一)吉田信件是私人信件,不存在是否废除的问题;(二)对于巴黎统筹委员会禁运规定,不应该只有我国采取特殊的立场;(三)关于对台湾的新日元借款,我想依据围绕中国的形势的演变情况进行慎重的研究。 【共同社东京二十八日电】二十八日的众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于上午十一时开始,继续就七一年度补充修正预算案进行质疑。 田中:阿尔巴尼亚提案的内容是把国府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立即驱逐出去。一直采取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方针的日本应该尊重这一点。 佐藤首相:国府是现实存在的政府,而且还有过去的历史联系。如果国府自己最后消失了,那又当别论,但是,既然俨然存在着北京、国府两个政府,那么就希望在(中国的)国内加以解决。 田中:蒋政权的国际地位如何? 内阁法制局长官高迁:既有中国作为代表中国的政府的国家,也有国府作为代表中国的国家。 佐藤首相:这是程序的问题,不能那样简单。立即废除现存的条约,不合逻辑,有一个飞跃,难于同意。打算设法早日实现正常化,以解决包括如何处理日华关系等条约在内的一切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涉及内政。 在阿尔巴尼亚提案已经成立的今天,我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政府。但不能说日华条约就立即无效了。
3. 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邀我参加该会一切活动
【路透社曼谷二十九日电】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人士今天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执行秘书吴纽已打电报给北京,邀请中国参加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一切活动。 这些人士说,吴纽给中国外交部的电报提到联合国大会接纳中国进联合国和驱逐台湾的决议。 这个组织现在有二十九个成员,于一九四七年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年会。该组织于一九四九年离开中国迁到曼谷。 【美联社维也纳二十七日电】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国民党中国己自动失去了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成员国资格,但是它可能拒绝马上从总部设在维也纳的其他联合国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退出去。官员们解释说,北京代表可以很快取代台湾驻这里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部的代表团,因为这个机构是联合国大会秘书处的一部分,不是联合国的特别组织。 与此相反,由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特殊地位,它并没有规定对一个成员国采取驱逐或任何惩罚行动。 【美联社联合国二十八日电】(记者:霍华德·安乔内)国民党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刘锴今天在会见记者时说,尽管国民党中国将不再参与联合国的正常活动,但是它将继续参加属于这个国际组织的一些专门机构。 他说:“我们肯定将保留我们在这些机构中的会员国资格,因为它们是独立的——有些机构在联合国成立以前早就存在了,所有的机构都有不同的章程和不同的目的。” 这些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以及国际劳工组织。国民党中国在一九七一年向这些专门机构提供了五百多万美元。 【美新处华盛顿二十八日电】查尔斯·布雷在二十八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的谈话摘要如下: 问:美国是否将积极支持国民党中国想呆在联合国专门机构中的企图? 答:我们现在正在深入地研究这整个问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专门机构,这些机构又有各种各样的内部的或者外部的“组织”程序。在同中华民国进行的讨论以及我们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性质进行的研究取得结果之前,我认为实际上我难以全面地回答你的问题。
4. 法新社自台北报道:蒋帮酝酿“改组内阁”
【法新社台北二十九日电】今天这里获悉,在国民党中国代表团于星期二被赶出联合国后,一次内阁改组现在正在进行中。 将使新鲜血液和年轻的一代参加到政府中来。还将改组中央政府级的各议事机构,并把它们加以扩在,以便能代表一般群众。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严家淦今天上午在立法院作报告时说,他的政府将继续双边外交关系。他还答应进行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改革。 党的一项十八点决议说如下措施是在丧失在联合国中的代表之后政府从事国内和国际事务的新方针: (一)鼓励和吸收有才干的青年参与政治。 (二)对各级政府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建立分层负责制,以改进工作。 (三)充实民意机构。 (四)保持并增进与一切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及人民的友好关系,继续坚决支持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为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而奋斗。 【美联社台北二十九日电】(记者:普拉特)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提出的改革建议,今天看来在台湾引起了关于成立基础更加广泛的政府的期望——也引起了对保守派进行反扑的担心。 中央委员会的改革建议虽然有限和还要作明确的规定,但是看来这些建议是以党和政府的声誉来孤注一掷,如果希望实现了,可以获得种种好处,但如果希望破灭了,也会有危险。 但是看来政界领导人和老百姓一致认为,党没有对任何事情作出明确的许诺,一些人担心,如果保证没有兑现的话,可能会发生麻烦。 一些政治家在联合国投票之后一天同副总统严家淦会晤时,要求扩大立法机构,使当地的台湾人担任更为重要的职务,其中包括增加在政府决策中的人数。 所有这一切等于是威胁许多人在党政内的权力地位,这些人大部分是一九四九年随同蒋介石从中国大陆到台湾来的。 二十多年来控制台湾权力的就是这些人。 据信,甚至星期四的决议好不容易才由中央委员会通过。 一些人士说,只是经过很大的斗争之后,才在中央委员会的决议中加上了要求“加强”被选出的机构的规定。 这整个一套东西看来也没有使许多人满足。 一位军事人员说:“中央委员会的决议是不完整的,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 一位学生领袖说:“现在是政府和执政党作出承担进行改革的义务的时候了。” 他说:“但是行动比话更为重要,现在我们必须有行动。” 一位官员说:“如果政府不实行这些改革,我担心可能要出乱子。” 然而,有些人表示担心:如果要求改革的呼声太强的话,政府将作出否定的反应。 另外一些人表示这样一种看法:要求改革的声音太尖锐只会加强政府内强有力的保守派的力量。 国民党领导人面临的问题是它是否会正确地估计它必须走多远才能满足老百姓的愿望,其次是,它是否愿意走那么远。 【本刊讯】香港《新生晚报》二十五日特讯: 据闻中华民国政府已准备让台湾人多担任一些政府的职位来争取民心,及打击“台独”活动。当局有计划改选立法院、监察院及国民大会的代表,使得台湾人有较多的权力。 同时,政府新闻局宣布:蒋介石总统下令释放三十五名政治犯,其中有一个是夏威夷大学东西中心的学生,他们于今天早晨获得释放。 这是中华民国政府首次颁令大规模特赦,这些政治犯被判与共党连系或企图推翻政府。新闻局说:总统的命令,并将减除另六名政治犯的徒刑刑期。 关于蒋介石总统,,到明年五月他的任期又将届满了。届时蒋总统是否会退休,此刻还不知道。蒋总统不顾年老,仍愿续当总统的理由是,大陆在他手中失去,他有责任光复大陆。
5. 香港《明报》社论:《台北当局的三条道路》
【本刊讯】香港《明报》二十八日发表一篇题为《台北当局的三条道路》的社论,摘要如下: 台北当局今后的动向如何? 基本政策,当是正式放弃了反攻大陆的打算,集中力量来进行两件事,一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二是设法使外省人和本省人(台湾人)打成一片。这两件事都相当不易,但如办不成功,台北当局便无自存之道。要使外省人和台湾人不生隔阂,实在是困难重重。国府迁台二十多年来,始终没有朝着这方向走。没有鼓励双方通婚,没有在各方面消除双方的对立和歧视,并且讳疾忌医,任何人提到这个问题,都是触犯了重大禁忌。 台北今后只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向北京谈判投降,这一条路相信不到最后关头,是决计不走的。 二是正式接受“一中一台”的安排。事实上,这次在联合国大会中表决,台北代表投票支持美国的提案,等于是正式同意“一中一台”。台北当局谋求在政治上台湾如何独立,用什么名义来接受外国(主要是美国和日本)的援助,以抵挡中共的军事攻势。这样的安排势必包括台湾的普选,国民党政府不免会担心在民主选举中失却政权,因为在台的外省人是少数。 第三条道路就是维持现状,继续以全中国的政府自居。事实上是以军事力量继续维持在台湾的统治。 就中共而言,最好当然是第一条路,其次台北走第三条路也不妨,因为这条路显然是走不长的。如果台湾搞独立,如昨外外电所说的搞什么“台湾共和国”,中共处理起来比较最为困难。 【本刊讯】香港《天皇夜报》二十八日发表一篇“专论”,题为《亚洲局势吃紧》,摘要如下: 我们以为,中共不会主张攻台,中共必定利用美国人的压力以政治解决台湾。但是,国府可不同了,为了求存,不能不行险着,事实上,亦只有死里求生,险中求胜。可以预见的将来,国府一定有所行动。而内部的改革,起用有朝气有战斗的少壮派,对大陆局部的反攻或袭击,势所必然,预料国府今后的行动,自然不会再受忘信背义的美国人所能限制。
第 3 版
1. 锡报说联大通过恢复中国席位提案表明: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
【本刊讯】锡兰《每日新闻》二十七日发表了一篇题为《进来,中国》的社论,摘要如下: 二十多年来,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占人类四分之一的国家没有参加联合国,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很容易地而且很尴尬地使联合国声称代表人类的说法成为空话。进来,中国。出去,台湾。现在联合国可以真正地说,在它的大会中听到的是全人类的声音。 接纳中国是其政府和人民的胜利,是国际关系中的正义、理性和良知的胜利。被超级大国控制的组织的小国们值得赞扬。为中国说话的就是这些国家。虽然在起初它们为数很少,但是它们很坚定。它们拒绝向压力屈服,也不为甜言蜜语所欺骗。中国被接纳表明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迅速提高,而且也是世界小国集体意志和团结的一个收获。 【本刊讯】赞比亚《每日邮报》二十七日发表评论说:把台湾傀儡政权赶出联合国和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是那些许多年来一直进行努力的国家的胜利。 这个决定还表明,当这个世界组织的每一个成员国在表决重要问题时不受任何大国的干涉、而每个大国对重要问题也都不行使否决权的时候,理智和常识肯定会占上风。 就小国来说,它们过去二十年来一直为之而游说的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问题应当使它们受到鼓舞。它还说明,最后取胜的是权利而不是威力。它们的成功应当使它们有更大的勇气来为这个世界的所有被压迫人民的正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2. 南非担心被驱逐出联合国
【法新社约翰内斯堡二十七日电】南非政府人士担心,把台湾赶出联合国对急于把比勒陀里亚政府赶走的国家加紧作出的努力来说,将会是一个先例。外长谬勒昨天在投票后私下说,“我们目前处于艰巨的时刻。” 政府成员对于日益增多的国家决心在关于南非拒绝接受这个组织关于退出西南非(纳米比亚)的指示的问题上,在联合国发动一场危机的作法不抱幻想。 他们认为,由于北京被接纳,台湾被赶走,均势可能向“极端解决”方面倾斜。
3. 印尼《独立报》指责苏哈托政权支持美提案
【美联社雅加达二十七日电】印度尼西亚各大报今天批评印度尼西亚政府支持美国提出的把联合国驱逐台湾问题作为一个需要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的重要问题的遭到失败的提案。 销路很广的无党派报纸《独立报》指责印尼政府离开了它的不结盟的对外政策而同美国的其他“忠实朋友一起”支持美国的政策,“这些国家就象狗跟随主子一样紧跟美国。” 《独立报》说:“印度尼西亚设法帮助维护美国的威信,但是,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印度尼西亚也丢了脸。它抛弃了它的不结盟的朋友。” 这家日报又说:“我们有这样的印象:印度尼西亚政府对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采取一种头脑发昏的政策。” “我们要问苏哈托总统的政府:我们在往何处去。” 另一家有影响的无党派报纸《大印度尼西亚报》告诫亚洲国家要提防美国在同共产党中国秘密商谈中的诡计,说进行这种秘密商谈就使人有充分理由怀疑美国的意图。 这家日报说:“我们应吸取的教训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大国寄予百分之百的信任。人民和国家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菲律宾、南越、老挝、柬埔寨、泰国,甚至日本都应注意这一点。” 温和的《指南针报》说,印度尼西亚由于全力支持美国提案,已在不结盟国家中失去了信用。 《指南针报》认为:“印度尼西亚所以支持美国的提案,是出于美国给予印度尼西亚巨大的经济援助这样的考虑。”
4. 卢森堡政府宣布承认我国
【法新社卢森堡二十九日电】据此间正式宣布,卢森堡今天承认了人民中国。 官方声明说,继联合国投票给人民中国以席位之后,卢森堡政府认为,北京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 【路透社卢森堡二十九日电】消息灵通人士今天在这里说,卢森堡政府今天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一决定是在卢森堡内阁常会上作出的。预计今天晚些时候将发表正式公报。 【路透社阿克拉二十八日电】前联合国大会主席(加纳前外长)阿历克斯·奎森─萨基,今天要求加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为完全恢复外交关系进行谈判。 但是他说,恢复外交关系不应该意味着加纳要台湾的水稻专家离开这个国家。 奎森一萨基是在对接纳北京进入联合国和驱逐台湾一事发表意见时讲这番话的。 【美联社香港二十九日电】墨西哥的一位高级贸易官员今天说,墨西哥和共产党中国不久将互设贸易代表机构。 墨西哥全国商会主席布拉斯克斯说,他在中国期间,他同包括李先念副总理和外贸部副部长陈洁在内的中国高级官员会谈过。他拒绝透露详细情况,但是说,互派贸易代表将在明年三月内确定。
5. 马尔加什总统叫嚷继续同蒋帮保持关系
【法新社塔那那利佛二十七日电】齐腊纳纳总统今天在这里说,马尔加什共和国不相信北京,将同国民党中国保持联系。 他在评论联合国接纳人民中国和驱逐台湾一事时又说:“许多国家似乎希望无视毛泽东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放肆无度。 “马尔加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相信毛泽东主义和共产主义,并重申它支持蒋介石元帅的政权。” 【路透社布兰太尔二十七日电】(马拉维)班达总统昨天把国民党中国大使赵金镛召到他的办公室,向赵表示他的同情和对台湾事业的继续支持。 【法新社金沙萨二十七日电】在联合国表决之后,蒙博托将军二十六日下午接见了台湾驻刚果民主共和国大使丁懋时,将军向他表示同情。
6. 多米尼加副总统称驱蒋“违反联合国宪章”
【法新社圣多明各二十八日电】共和国副总统卡洛斯·拉斐尔·戈伊科今天在这里说,联合国大会驱逐国民党中国和接受北京政权占有它的位置,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第六条。 访问台湾和日本归来的戈伊科表示,热爱法权和尊严的国家应对这项措施感到痛悔,因为福摩萨政府对联合国章程没有任何违犯。 【拉丁社危地马拉城二十七日电】危地马拉外交部长罗伯托·埃雷拉·伊瓦尔根说,从联合国驱逐福摩萨,是由于美国在没有事先通知其盟国的情况下,突然改变了对共产党中国的政策。他最后说,危地马拉将同蒋介石大元帅的政府保持友好和外交关系,并将继续承认他的政府是中国的合法政府。
7. 梁厚甫文章:《瞻顾美国与中共关系》
【本刊讯】香港《星岛日报》二十日到二十四日连载该报特约驻美记者梁厚甫写的一篇题为《瞻顾美国与中共关系》的通讯,摘要如下:实逼处此自从(尼克松)宣布访问大陆以后,有些新闻记者们,把几年以前尼克松在《外交季刊》所写的文章找出来,认为尼克松早有和中共企图接近的计划。实则当年写文章,是书生论政,企图和当时执政的民主党唱反谓,和现在的政策,绝无因果关系,现在的政策,是因为美国现在的情况而逼出来的。 有人说,尼克松要访问中国大陆,为的是一九七二年的竞选来作准备。这样说,浮面看来有道理,其实也与实际不符。事实上,尼克松所担心的,是这一任总统能否做得下去的问题。实际已经没有闲心来想下一任的问题。现在的问题已经是这样,这一任的总统做得好,下一任实际可以垂手而得,如果做得不好,即使有得做,也不见得是一件值得恭维的事。约翰逊之悬崖勒马,不是早有例子吗?基辛格所起的作用众所周知,基辛格虽为国家安全会议的最高助理,但他对远东问题特别是中国问题所知不多。不过,正惟基辛格对中国问题不熟悉,他反而对美国和中共的关系,会起作用。 作用的开始,一在于尼克松要平息国内的问题,因而要授权基辛格去研究怎样把美国从世界问题的症结中解脱出来,由越南化而尼克松原则(即尼克松主义——本刊注)而至企图改变对大陆的关系,都属于这一个范畴。二在于基辛格思想的本身,以外交上的均势论为主要的基干。均势论自然和“围堵政策”、“孤立共党国家政策”不能相容。均势政策在使甲碰乙,使乙碰丙,使丙碰丁,而自己则处于甲乙丙丁之外。围堵是制造敌人,亲自出马;均势是广结朋友,合纵连横。到头来,不论围堵还是均势,对人家都不怀好意,但是,均势的时候,却不必金刚怒目,而可以菩萨低眉。 从今年七月十五日起,基辛格的均势论不断的展施出来。例如不让日本知道,而去安排访问大陆,到日本跳了起来的时候,尼克松就去阿拉斯加会见日皇,到基辛格再去访问大陆的前夕,尼克松也公布要到莫斯科开高级会议了。 尼克松每次公布访问的时候,都附随说道,我并不是要去挑拨离间。例如宣布访问大陆的时候,公开的说,我们对中共、对苏联,均求友好。公布访问苏联的时候也说,这一件事情,中共是知道的了,我不想进行打楔子。 从上面所讲,即是说,美国全球政策的目标,并没有变,变的是达到这一个政策目标的谋求,即是由围堵政策的谋求而变为均势的谋求。层望前途以下谈的是前瞻。 大家都知道,美国与中共之间最大的绊脚石,是台湾问题。亦即是说,是美国用军力来保证台湾成为一个政治的单元的问题,更具体的说,是美国要践履其对台湾的条约义务的问题。这是主体。附随这一个主体的,还有联合国的席次问题。 最主要的是一个问题,即是美国仍否要践履其对台湾的条约义务问题。 义务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一个具体的名词,即是说,义务系于某一种具体情况的发生,如情况基本不会发生,义务实等于虚设。美国与中共开始在日内瓦谈判的时候,即便要求中共不要对台湾使用武力。这等于说,承担义务,有点不耐烦。当时中共没有答应,一来这是内政问题,二来当时和美国正处于敌对状态。但是,事过十多年,美国不开声,中共是可以主动表示,对台湾虽要解放,但不准备用兵的,这就可以使得美国的义务,变成为没有内容的义务了。 另一方面,如果台湾愿意赓续国共和谈,美国的义务,也一样的变成为没有内容的。 所以,看事情要看得灵活一点,所谓条约义务,并不是一件海枯石烂,都不能改变的事情。今天美国的主要风向,是求“解脱”。为甚么要求“解脱”呢?由于国内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实逼处此。正如一队球队,希望有一段休息的时间,休息不等于胜负已决,更不等于球赛之不再举行下去,只是球员之体力作怪而已。 美国的企图,已相当显明,要求的只是一段休息的时间。自然,尼克松访问大陆以后,将有甚么成果,现在来判断,自然是太早,但有一点是可以判定的,那是,今日的美国已不同于往日的美国,在外交的目标上,虽然还没有改,在外交手法上,和以往已经有所不同,“均势政策”已早代“围堵政策”了。
第 4 版
1. 英议会表决赞成英国加入共同市场
【路透社伦敦二十八日电】英国议会今晚投票表决,赞成加入六国欧洲共同市场。 下院的表决结果是:三百五十六票赞成加入市场,二百四十四票反对。 议会的这次胜利是希思先生的一次个人的胜利,当戴高乐在一九六三年否决英国加入时,希思是英国出席共同市场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 希思在表决以后立即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说:“议会现在决定:英国原则上应当在已经通过谈判作出的安排的基础上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今天以当选的人民的代表的明显多数作出了这个决定,他们把过去在政治方面的分歧置之度外,深信这个决定对他们的国家有利。” 希思说,英国人现在 “随时准备采取进入一个充满新的机会的新的世界的第一个步骤。我们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英国人民接受这一挑战。” 【路透社伦敦二十八日电】今晚英国上院以四百五十一票赞成、五十八票反对的表决结果支持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政府获得了三百九十三票的多数。 【美新处华盛顿二十八日电】美国政府对英国决定参加欧洲共同体马上表示祝贺。 国务卿罗杰斯发表了下列声明: 美国最热烈地欢迎英国决定参加欧洲共同体。这一行动是朝着欧洲统一方向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我们长期以来坚决支持这个目标,因为扩大欧洲统一既可以大大有利于国际和平,也可以大大有利于国际繁荣——这是尼克松总统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法新社华盛顿二十八日电】英国投票决定加入共同市场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产生的经济后果感到的担心又上升了。 【法新社巴黎二十九日电】法国民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德布罗格利昨晚说,英国参加共同市场“对法国和欧洲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日子”。 他说,欧洲是在世界上将更加强大和更加可以信赖的。 【路透社巴黎二十八日电】法国外交部的一位发言人说,今晚不会就英国表决通过加入共同市场一事发表正式声明,并且指出法国一向不对它认为纯粹是别国的内部事务的问题发表官方意见。 虽然官员们不肯发表意见,但是这个国家热烈欢迎英国的决定。 【法新社波恩二十八日电】西德总理勃兰特在这里说,英国今晚作出的进入欧洲共同市场的决定将有益于“英国人民和全体欧洲人民”。 一贯坚决支持英国加入的勃兰特还说:“西欧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将更加团结和更加强大。” 【法新社罗马二十八日电】意大利总理科隆博今晚说,英国将把它的“政治眼光和民主意识”带到共同市场去。 他说,欧洲共同体扩大之后,应当马上开始努力同美国改善关系。 【法新社布鲁塞尔二十八日电】共同市场委员会主席马尔法蒂今晚说,英国在目前的困难时期加入共同市场将具有“根本的重要意义”。 他在电视台说:“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是欧洲建设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成功。” 比利时的外交大臣阿麦尔说,英国已经采取了这样一个步骤,它将不仅仅扩大欧洲的规模而且还将为它的前途开辟了新的道路。 荷兰外交大臣施梅尔策说:“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荷兰政府对这次有利的表决结果感到高兴”。 【法新社哥本哈根二十八日电】丹麦首相克拉格今晚对英国议会通过加入共同市场的决定表示欢迎。克拉格说,下院的表决结果意味着,我们现在已了解到丹麦进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2. 纽约时报新闻社评勃列日涅夫访法
【纽约时报新闻社莫斯科二十四日电】(记者:史密斯)今年秋天转而居于显著地位成了苏联外交中主要人物的勃列日涅夫,访问巴黎的意图是既要使他在西方的个人形象变得丰美和得到抬高,又要向欧洲显示同莫斯科直接打交道的好处。 这位六十四岁的共产党领导人今年秋天使自己显得是一个国际政治家的样子。他从克里姆林宫的阴郁处脱颖出来,施展轻松的个人式外交。这次对巴黎的访问是勃列日涅夫自从一九六四年十月从赫鲁晓夫接管党的领导以来进行的第一次西方之行。这次访问对于他的政治和个人目标都是决定性的,虽然这里很少有什么外交官员预计此行特产生戏剧性的外交发展。 一位西欧大使说,“勃列日涅夫想要使人们觉得,特别是在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以后,他不是一个搞强硬路线的人。这个事件使他在全世界各地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形象。” 大多数外交官员猜测,他选择巴黎当作他第一次重大的西方之行的地点,是因为法国自从一九六六年以来在戴高乐领导下同莫斯科建立了特殊关系,而且勃列日涅夫大概能够期望在那里受到热烈的接待。 在过去七年集体领导期间,勃列日涅夫曾让柯西金总理和波德戈尔内主席在莫斯科对非共产主义世界的外交中起领导作用,虽然大多数专家认为他的身份是克里姆林特权阶层中最强有力的人物。 勃列日涅夫仍然是比柯西金或赫鲁晓夫秘密的人物。 但是近来,他已使自己成为西方记者比较容易见到的人物了,预料他在法国将继续这样做。 西德总理勃兰特和其他人说勃列日涅夫是一个容易淡得来的人。一位外交官说:“同他交谈比和柯西金交谈要容易些。柯西金的举止和勃列日涅夫不一样。他讲起话来可以象机关枪那样,讲得很快。他要求摆出事实和数字,并立即给予回答。勃列日涅夫总是毫不犹豫地开一两个玩笑。” 勃列日涅夫还更加突出由亚历山德罗夫领导的他个人的秘书班了。亚历山德罗夫是一位五十三岁的外交家,他自一九六○年起一直为勃列日涅夫工作。根据公布的名单,亚历山德罗夫——他会讲一口很好的德语——最近参加了勃列日涅夫和著名的外国领导人举行的一些会谈。
3. 英宣布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法新社伦敦二十八日电】英国贸易和工业部今天宣布,英国今天发射了它的第一颗——也许是最后一颗——空间卫星。 这颗卫星是在澳大利亚武麦拉用一枚黑箭式火箭射入空间的,它由一个一百五十四磅(七十公斤)重的发动机自行推动。 英国现在成为第六名“空间俱乐部”成员。同时,它已决定结束其进行了十四年之久的空间研究计划。
4. 合众社报道:葛罗米柯对联大决议的反应
【合众国际社巴黎二十七日电】今天,当一名记者问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苏联对中国被选入联合国一事的反应时,他否定地摇摇手指,有礼貌地笑了笑。 这个问题是在卢夫宫大厅中向他提出的,这位六十二岁的苏联外交官是在那里陪同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访问的。
5. 路透社自哈瓦那报道:柯西金同卡斯特罗继续举行会谈
【路透社哈瓦那二十八日电】苏联总理柯西金今天暗示,他在这里同卡斯特罗的会谈进行得十分顺利。 这两位领导人在本首都举行了第二轮会谈后前往阿拉马尔访问。在那里,他们准备对一个建筑工地的工人们讲话。 在就谁先讲话的问题上,进行了短时间的友好争论,然后柯西金被说服先讲。 这位苏联总理说:“你们一定注意到我们同菲德尔同志可以多么迅速地取得一致意见。我想告诉你们不仅仅是在这个问题上,在其他问题上,我们也将很快同他取得一致意见。” 据信,这两位领导人在昨天举行的第一轮会谈上讨论了经济事务和苏联向古巴提供援助的问题。在柯西金通过翻译讲话之前,这两位领导人乘坐着一个升降机爬上建筑工地的三层楼。 采访这次访问的电视镜头表明这两个人正在聊天。卡斯特罗指着大海说:“多么美丽的景色!”柯西金回答说:“我也想在这里有一套房子。” 卡斯特罗穿着他通常穿的橄榄绿的军装作了有史以来最短的一次讲话——不到十分钟。他解释说他很忙,还得访问其他工厂。 他说:“我们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从苏联得到了巨大援助。我们大多数的设备都来自苏联。” 柯西金在他的讲话中也说:“在我们昨天受到的热烈和热情的欢迎中,我们亲眼看到了古巴人民对苏联人民的感情。” 柯西金说:“在世界上,两种力量在斗争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我们必须说,社会主义事业将取得胜利。我们在苏联,古巴、东德、波兰、捷克斯格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朝鲜和越南看到了这一点。”
6. 美新处报道:《尼克松和铁托举行“范围广泛的”会谈》
【美新处华盛顿二十八日电】题:尼克松和铁托举行“范围广泛的”会谈 尼克松总统和铁托总统以他们去年在贝尔格莱德建立的私人关系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谈。白宫称这些会谈是“热烈的”和“范围广泛的”。 尼克松总统在为他的客人到达举行的正式仪式上赞扬铁托“是世界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而后把铁托迎进他的椭圆形的办公室,就他们在欧洲的共同利益、中东和南亚等问题举行了会谈。 两人将在十月三十日再次会晤。 齐格勒对记者们说,尼克松总统“非常尊重铁托总统”,他认为铁托总统是一位“非常了解世界所有问题”的领导人。 齐格勒说,总统珍视铁托同他一起度过的时间,同时也珍惜这样的机会:可以得到铁托对于最近他同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埃及总统萨达特、印度总理甘地和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举行会谈的“印象”。 齐格勒在谈到会谈是在“热烈的气氛中”举行时说,尼克松总统再一次向铁托转达了华盛顿尊重南斯拉夫在世界事务中“独立的立场”。尼克松还谈到了他将对北京和莫斯科进行的访问。 尼克松总统同铁托在一起的时间比他同世界任何其它国家领导人在一起的时间都要长。预料他们在十月三十日的会谈中将集中讨论双边问题。 【美新处华盛顿二十八日电】国务院在举行午宴后说,罗杰斯国务卿和铁托总统进行了为时四十分钟的讨论。 国务院发言人布雷说,这位南斯拉夫领导人向罗杰斯叙述了他前不久在开罗同埃及领导人就中东局势进行的谈话。 布雷说,罗杰斯国务卿“认为,了解铁托总统对于中东问题和埃及领导人的看法的想法是极其有用的”。 据布雷说,铁托总统在使“我们了解事情的现状”方面起了作用。 【法新社华盛顿二十八日电】今天,南斯拉夫和美国两位国家元首会晤,进行预定两次私下会谈的第一次会谈,铁托总统对尼克松总统讲了他最近同苏联、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领导人会谈的大体内容。 白宫发言人说,尼克松总统“很有兴趣地听铁托元帅”谈他最近同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印度总理英·甘地、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和埃及总统萨达特举行会谈时得到的“印象”。 消息可靠人士说,尼克松和罗杰斯要求铁托帮助他们说服埃及总统萨达特继续依靠美国的外交行动来解决中东冲突。苏联塔斯社报道,埃及已经拒绝了罗杰斯提出的主张就重新开放苏伊士运河问题达成一项临时协议的建议。 【路透社华盛顿二十八日电】(记者:普伦蒂斯)尼克松总统今天在白宫为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安排了一次使人头晕目眩的欢迎,当这位有独立思想的东欧领导人来到的时候,响起了一片鼓声和号声。 尼克松作了不平常的努力以保证铁托总统六天的访问在社会和外交方面获得成功,这次访问将包括同尼克松今明两天举行两次长时间的会晤。 这次访问——尼克松有强烈的意愿要使之成功 ——突出地显示了这位美国总统很想在寻求同北京和莫斯科取得和解时,发展同这个不结盟的共产党国家的良好关系。 礼仪隆重的欢迎和今晚在白宫为他举行的国宴,突出地表明了尼克松总统承认铁托是同共产党大国和西方大国都不结盟的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