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06-29

第 1 版

1. 毛主席语录

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2. 日本《朝日新闻》评我对外政策的文章:《中国的世界战略------它的展开和轨迹》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六月十一日和六月十三日连载了题为《中国的世界战略    ——它的展开和轨迹》的文章,摘要如下:不变的基本路线    震惊世界的中国“乒乓球外交”,自开始以来日益活跃,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多方面地展开。    中国正在接连不断地施展外交政策。有些人对于这种巧妙的放手政策表示欢迎,但另一方面也有人感到了新的惊慌。那么,中国真正的目的究竟在哪里呢?    经过文化大革命考验的中国,在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六九年四月)上总结了它的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路线。在和外国的关系上,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反对所谓两个超级大国——美帝国主义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同时重新肯定了建国以来对外政策的“三根支柱”。    对“乒乓球外交”所象征的最近的中国外交持有疑问的人,指出了以下各点:    中国在前不久的名古屋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一面拒绝同南越和柬埔寨选手比赛,另一方面,为什么又要邀请其头号敌人的美国的选手呢?在和中国新建外交关系的国家中,甚至包括美国石油资本集中的科威特和以前同国府(指蒋帮)有密切关系的喀麦隆。而且,在建交时发表的联合公报根本没有提到一直引起麻烦的台湾问题。中国一方面支持印度支那及其周围东南亚各国的民族解放斗争,另一方面又邀请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经济界、舆论界的有影响的人士访华。中国为什么要邀请在共产主义问题上还存在着尖锐对立的南斯拉夫的政府代表呢?——随着中国外交的多元化,产生了这样一些疑问和批评意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外交多元化的每一个行动中都清楚地表明了七○年五月二十日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基本路线。    中国指出,在当代的世界上存在着四个基本矛盾。    然而,这四个基本矛盾是彼此相关地复杂地相互联系着的。不用说,要将这些矛盾现实地具体地加以解决的话,是需要高度的战术的。在这一点上,当前所选定的主要目标是形成一个国际的反美统一战线。而且,它一面注视着文化大革命的成功、国际舆论的有利发展以及美国国内反政府和反战的动向等国内外潮流的变化,一面通过斗争进行较量,同时也相当明确地突出了通过谈判进行较量的一面。    美国现在内外交困,在印度支那半岛处于守势。但是,美国还企图在这一地区遵守同南越政府和各同盟国的诺言,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过,为此就需要政治解决,无论如何也要和中国确保一定的关系。可以说,美国首脑正式地把中国叫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第七舰队停止了台湾海峡的经常巡逻、全面废除到中国的旅行限制、采取放宽贸易的政策等,其原因就在这里。    对此,中国一面注视着美国的态度,一面开始采取行动:①支持印度支那各国的解放势力;②改善同世界中小国家的关系;③对美国国内的反战舆论进行工作;④想迫使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可以说,“乒乓球外交”就是象征性的一例。    中国之所以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国府的邀请,而采取了选择去中国的实际行动。中国拒绝和南越、柬埔寨的代表比赛,中国表明了对它所支持的南越临时革命政府和西哈努克亲王的柬埔寨政府非难阮文绍政权和朗诺政权的代表参加,采取合作的立场。    在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时候,中国根据对方国家介入台湾的实际程度,采取了把“不干涉内政”作为共同的原则和对方建立外交关系这样一个细致的战术。对待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的代表的作法,也可以说是中国在准备美国从印度支那半岛撤退,摸索同这些国家改善关系的动向的一个反应。中心是台湾问题    中国似乎仍然把反对“美帝国主义”作为当前的主要目标,同时改善同中小国家的关系,以此来巩固同苏联领导进行长期对抗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在战术方面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法,但战略观点是一贯的,并没有改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亚洲,战争或紧张关系从来没有间断过。尤其是台湾海峡经常散发出战争的硝烟。中国的人们相信,其原因“在于美国的侵略政策”。通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培养了“美帝国主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这种难以磨灭的敌对感情,这似乎成了中国的世界战略的基础。    中国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国内实现了新的团结,在这个时候,国际形势的潮流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内外交困,在以越南为中心的印度支那处于困境。苏联也因侵入捷克和经济建设等处于新的进退维谷的境地。对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靠实力或者合谋统治世界的作法,在各地区开始遭到谴责。    中国乘虚而入,展开了积极的深入细致的外交活动。改善同中小国家的关系、鼓励美国国内的反战和反政府的舆论、批判苏联的大国主义、同坚持独立自主路线的国家接近、邀请要求同中国改善关系的东南亚各国的有影响的人物访华——展开了多方面的外交活动,这些活动正在各个地区获得成功。    十一日,由于利比亚承认中国,支持中国的国家数首次超过了支持国府的国家数,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可以说,中国雌伏了二十二年,终于打开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反华包围圈的缺口,越过了艰苦历程的顶峰。

3. 日本《产经新闻》驻华盛顿特派记者报道:《全美大争论------秘密文件使政府完全处于守势》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十九日刊登了该报驻华盛顿特派记者山田进一十八日发回的一篇报道,题目是《全美大争论——秘密文件使政府完全处于守势,可能影响越南战争》。摘要如下:    由于继《纽约时报》之后,《华盛顿邮报》继续揭发“越南战争逐步升级真相”的秘密文件,并且驳回了关于暂停刊登《邮报》消息的临时处分的要求,围绕着美国的“言论自由”和“国家利益”而展开争论的风波更进一步扩大,并且开始发展为甚至似乎对越南战争的前途也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涉及全国的大争论的焦点。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两家报纸是名符其实地代表美国舆论界“健全的判断力”,在世界上也是最有权威的大报纸。这两家报纸彼此呼应的报道表明:美国舆论界已下了决心,认为现在已经不是应该再向国民隐瞒越南真实情况的时候了,甘冒蒙受近乎反叛国家和违反保密嫌疑的危险,决定共同开展“揭发最高秘密文件”的运动。    遭到美国舆论界权威的这种正面“挑战”的尼克松政权,已被置于异常困难的地位,它唯有死抱住“国家利益”这个挡箭牌,压制“言论自由”,没有别的办法。    首先,华盛顿政府向国民讲过的话完全是假的这一事实,仅从迄今的报道中也已经看得十分清楚。这就使得政府的地位决定性地削弱了。    由于秘密文件的暴露,政府一直强调的“越南战争是挺身而出的正义之战”这个战争的大道理本身的基础,已经彻底崩溃。    尼克松总统对于这种新闻报道的影响力量极为担心,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断地激烈攻击美国宣传机关的偏向,特别是强烈攻击以《时报》和《邮报》这两家报纸为代表的美国东部自由主义的有影响的报纸的反政府态度。    政府对言论的牵制也影响到电视。使人们预感到要压制言论的这种阴森气氛逐渐扩展到全国,而舆论界的反抗也随之尖锐起来。    这次《时报》、《邮报》事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政府对宣传机关的敌视一下子表面化并达到了最高潮。    目前两报的报道中还没有出现直接对尼克松政权的政治利害产生坏影响的素材。然而随着连载的一系列报道的进展,如果揭出尼克松总统任副总统时代的五十年代的真相,那么对尼克松总统在明年的选举中是否再次当选也许将产生巨大影响。    这次《时报》、《邮报》对政府权力的较量,在美国历史上也将成为应该大书特书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法新社西贡二十五日电】美国驻南越大使邦克今天上午从华盛顿回来时说,发表五角大楼关于越南战争的秘密报告会使美国的外交关系更加困难。    但是,他拒绝进一步评论。    邦克于六月十二日离开西贡,《纽约时报》根据四十七卷的五角大楼文件刊登一系列文章时,他正在华盛顿。

4. 美《前卫》周刊文章:《战争秘密是对帝国主义的控诉》

【本刊讯】美《前卫》周刊二十三日刊载理查德·沃德写的一篇文章,题为《战争秘密是对帝国主义的控诉》,摘要如下:    《纽约时报》介绍了五角大楼关于美国干预越南和印度支那的历史的七千页绝密研究报告。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文件可能是永远不会公开的,或者至少要保密几十年。因此,围绕着透露这些文件的情况跟透露的文件本身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现在人们纷纷猜测为什么透露这些文件,但在大部分的猜测中都没有谈到这样一个主要之点:“泄漏”和发表这些文件是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在印度支那问题上有深刻分歧的一个迹象。《纽约时报》发表这样高度机密的材料而没有征得它的编辑部以外的高级人士的同意,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在发表文件以前,前大使哈里曼和前国防部长克利福德最近公开发表谈话,要求美国完全撤出印度支那,看来这也不是偶然的。克利福德在就职时曾经发誓决不取消美国在印度支那的努力,现在却正好赞成这样做,美国统治集团内部有一些人清楚认识到从印度支那撤退的紧迫需要,而且毫不含糊地这样说,这还是第一次。可以预料,这场争吵的最终结果将是尼克松和基辛格所代表的政策的失败,因为人们所以表示反对,是由于终于承认印度支那各国人民的抵抗取得了决定性的、无可改变的胜利,以及国内要求和平与美国撤退的高涨情绪。

第 2 版

1. 新加坡《南洋商报》文章:《从“秘密文件”看美国的故伎》

【本刊讯】新加坡《南洋商报》二十五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从“秘密文件”看美国的故伎》,摘要如下:    《纽约时报》发表美国国防部关于侵略越南战争的秘密文件,在美国本土以及一些追随美国战争政策的国家里,引起了极大的震惊。这是美国当权者对其本国人民实行蒙骗的一次大暴露,也是美国对其所谓盟国实行欺诈手段的一次大暴露。    究竟《纽约时报》发表的这个所谓的“秘密文件”,有什么了不起的秘密,竟然使得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这么惊慌,手忙脚乱,甚至不惜破了美国历史上新闻检查的例,来阻止一家报馆刊登呢?原来文件内容揭露了美国自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四届政府以来所干的许许多多骗人的勾当,特别是揭露了约翰逊政府在侵略越南问题上的欺瞒美国人民和欺瞒所谓盟国的勾当。    其实这个所谓“秘密文件”,只能是对一部分人和唯美国马首是瞻的人来说,才是秘密的,对于愿意公正、客观地看待问题的人和深悉美国一贯所作所为的人来说,那就根本算不上什么秘密了。从东京湾事件发生的那一刻起,中国和北越就不断地揭露了美国制造东京湾事件的意图,正确地指出它旨在作为轰炸越南北方和派兵进入越南的借口。这样看来,今天《纽约时报》所刊登的这个所谓“秘密文件”中所包含的内容,早就被揭穿了,还有什么秘密可言呢?现在,《纽约时报》将这个“秘密”公开出来,除了证明中国和北越向来对于美国的意图分析正确之外,还可以让那些蒙在鼓里的人和唯美国马首是瞻的人惊醒惊醒,也不算是坏事。    一九五○年六月,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的东京湾事件一样,从朝鲜战争爆发的那一刻起,中国和北朝鲜就不断地揭露美国侵略朝鲜和占领中国的意图,中国人民志愿军便毅然于同年十月渡过鸭绿江,进行了“抗美援朝”的战争。但是对于中国和北朝鲜对美国侵略战争的分析,那些唯美国马首是瞻的人怎会相信呢?事实是当美军在朝鲜吃败仗以后,从美国和南韩李承晚政权方面泄漏出来的所谓“秘密文件”,却又百分之百地证实了中国和北朝鲜当时的分析正确。    参加侵略越南的国家,除了美国,还有泰国、澳大利亚、南韩、新西兰和西贡政权(联合派兵总数超过八十万)。《纽约时报》秘密文件的揭露,虽然也有可能和即将来临的美国总统选举有关,但无论怎么样,它在客观上已经起了一定的良好作用,那就是让被长期蒙骗的人明白真相,而从这种明白真相的觉悟中,就可能转为对美国当权者感到不满和愤怒,这是一种好事。连日来,各国舆论界都展开对美国当权者进行讨伐,甚至美国不少议员也支持《纽约时报》的行动。至于参与美国侵略越南的国家,其当权者是否真的不知道,我们且不去管它,但是这些国家人民的愤懑情形,也是可以想见的。    美国早就想直接和实际地独占越南,一方面当然看在越南的资源上,另方面也是它的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只是因为越南原本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它只好在表面上于一九四五年支持法国重新进军占领越南,但实际上却是为它往后独占越南铺路。当法国重占越南以后,美国曾经派遣了一个代表团到越南去和法国军队会商,实际上正是美国从军事上插手越南问题的开始,接着他又拉拢保大和扶植吴庭艳,利用吴庭艳破坏日内瓦协定,然后废除保大,抬出吴庭艳作为在越南的代理人。    这是美国一步步侵入越南的周密计划,以它一系列的变戏法看来,它根本不把所谓 “盟国”国放在眼里。    美国当权者就是这一套:为了侵占某一国,或为了侵夺其所谓盟国的权益,不惜制造各种事件,作为它入侵的借口。朝鲜战争是这样,东京湾事件是这样,而印尼政变、柬埔寨政变,以及亚、非、拉其他各国所发生的许许多多政变和事故,也大部分都是和美国的这一故伎分不开的。

2.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文章:要尼克松向报界公布他将移交给国会的密件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二十四日刊载一篇文章,题为《现在让我们进行这项工作》。摘要如下:    在本报付印的时候,美国第四家报纸《芝加哥太阳时报》已开始刊载五角大楼关于越南战争由来的文件的一部分。这使司法部长米切尔陷于就象那用手指堵塞堤坝上漏洞的荷兰小孩一样的境地。每当他堵塞一个洞时,水又开始从另一个洞流出来。    尼克松总统在认识这一点方面刚刚明智地迈出第一步,他说,他将在仍然保密的基础上把这些五角大楼文件交给国会。    已经发表的那一卷文件,使得想要扣住剩下的文件的企图从安全的角度来说显得是不切实际的。从政治角度来说,这样做就显得更坏了。关于肯尼迪和约翰逊对待战争的态度的文件大部分已经公布了。从历史角度令人感兴趣而仍被法院的各种禁令扣住的资料,只是关于艾森豪威尔—尼克松时期的那些资料。只要政府继续企图扣住剩下的少数 “密件”,人们就将怀疑白宫是允许公布会损害民主党人的东西,而扣住可能损害共和党人的东西。若这样做,那是愚蠢的。让人看来是在这样做,那同样是愚蠢的。    尼克松先生现在应当迈出第二步,向报界和公众公布他将移交给国会的文件。然后让我们大家来研究这一突出的事件留待我们处理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公布这些文件是否肯定要使或将会使尼克松总统改变他的从越南撤出美国军队的时间表和战略。我们猜想,这是那些让公布这些文件的报纸获得这些文件的人所以采取这一行动的动机。    尼克松先生准备留下一支后卫部队以便为战俘讨价还价的策略,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不同问题。    尼克松先生是在把关于战俘问题的最后谈判推迟到明年四月举行,实际上,他是要这些战俘再忍受十个月的监禁生活,以便使西贡政权获得尽可能大的生存机会。    从这个文件事件中留下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华盛顿制定政策的过程是否需要加以彻底的调整。关于卷入这场战争的长期过程,我们现在正在了解到比以前详细得多的情况,这场战争已经变得令人厌倦,大多数美国人现在希望摆脱这场战争。至少在理论上,必须使制定政策的过程妥为安排以防止发生象这样的重大政策性错误。

3. 美最高法院对《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举行特别庭讯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二十六日电】政府今天对最高法院说,发表五角大楼关于越南问题的秘密文件对国家安全将“造成严重和直接的危险”从而破坏为争取释放美国战俘和结束印度支那战争所作的努力。    在由九名法官参加的一次两小时长的特别庭讯中,《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律师争辩说,政府不能为自己的控告提供证据来支持它不让享有新闻自由的报纸发表消息的“没有先例的企图”。最高法院是在有三百个座位的会堂中举行庭讯的,场内挤满了律师、记者、学者和一些好奇的观众。    司法部高级检察官、前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格里斯沃尔德助理检察长在一小时长的辩护中说,政府有权防止透露危害国家安全的材料。格里斯沃尔德说,他二十五日下午花了半天的时间同国务院和国防部的官员将这些文件过了一下目。    他说,他列了一个十项危害性可能最大的项目的单子。其中一项就是四卷五角大楼研究报告,他说,这个材料如果“在现在向全世界”公布,“那将对美国的安全造成特别严重的危险”。格里斯沃尔德说,发表以上提到的这种材料“将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影响到国家公民的生活、影响到决定战争的进程和影响到战俘的获释。”    《纽约时报》的代表比克尔和《华盛顿邮报》的代表格伦登律师指责说,政府在低级法院中一再受到挑战时,都不能证明透露这些文件将会危害国家的利益。    格伦登说,五角大楼研究报告“被称为是历史,从我所观察到的来看,就是这么回事。”    比克尔说,政府在过去两周的法庭斗争中所说的话经常是“捕风捉影”。

4. 美刊报道:约翰逊将出书谈他任总统时的工作

【本刊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二十八日一期登载了一篇报道,摘要如下:    预料林登·约翰逊即将出版的谈他总统任内的工作的书,将使人们了解关于在越南加强兵力的做法的新情况,这本书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同国防部的分析报告不同。已进行的报道是不充分的。五角大楼没有掌握的成千上万份文件一直由在得克萨斯的约翰逊手下的一个班子掌握着。

5. 埃尔斯伯格同美记者谈美侵越秘密报告

【美联社纽约二十三日电】埃尔斯伯格今晚在会见《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的记者克朗凯特时说,“如果没有美国金钱的支持”,那就根本不会有越南战争。    克朗凯特问埃尔斯伯格,他预料从“未来几天和几周内可能发表的文件中”会泄露出什么内容来,“那里还有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期望看到呢?”    埃尔斯伯格说,“我认为,要得出的真正教训还有待于公众去找。这些教训不是从任何一个时期或者任何一个插曲中得出的。它们的确要从看了整个历史后得出。”    他说,“我认为,我想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也认为,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我们不管好歹已经参加了这场战争,检查了这场冲突的许多道义上的问题……相反地发现,在印度支那,如果我们未曾提供金钱和凝固汽油弹,没有用钱去收买士兵的话,那里本来会发生暴乱,本来会在非共产党人当中、在派系中发生暴乱、政治暴乱,本来会有暗杀、袭击和某种程度的游击队行动……    ‘“那样一来,本来不会发生任何类似战争的局面,这样说就是说美国人现在必须对在过去二十五年在印度支那发生的战斗中死亡的每一个人负主要责任。死亡的人有一两百万。”    【合众国际社纽约二十三日电】前五角大楼官员埃尔斯伯格打破了一周的沉默,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的记者克朗凯特发表了谈话。据说埃尔斯伯格使《纽约时报》得到了关于美国在印度支那的决策的长达四十七卷的秘密史册的副本。    埃尔斯伯格说,他看到这个报告后使他相信,印度支那战争与其说是一场东南亚人的战争不如说是一场美国人的战争。他说,这些急躁的决定是美国的决定。    埃尔斯伯格说,如果美国没有提供金钱、武器和人员,东南亚可能会发生政治暴乱而不是战争。    埃尔斯伯格在评论他对战争的政治观点从鹰派转为鸽派时说,看到这个“七千至一万页”的报告是具有决定性的。    他说,在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下令编制的这个整个研究报告中,没有一个字谈到美国的这些决定对平民伤亡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且没有考虑到过去的影响。    埃尔斯伯格说,美国人民看到这些文件并且看到他们的领导人“那么轻蔑地”看待他们——正如他们的领导人看待越南人和他们的领导人一样——那一定是“很痛苦的”。

6. 美司法部下令逮捕埃尔斯伯格

【美联社华盛顿二十六日电】司法部今天宣布:由于埃尔斯伯格教授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拥有绝密文件而且没有归还这些文件,因此下令逮捕他。    司法部说,埃尔斯伯格的前妻卡罗尔在证词中说,她在一九六九年得知,她丈夫“影印了大量文件,有些文件上印有‘绝密’级的字样。他影印后,把保密级的字样都裁掉了。”    这位妇女说:“埃尔斯伯格对我说,他没有做犯法的事情,还说,在这个国家内没有正式的秘密法令。”    【合众国际社波士顿二十六日电】埃尔斯伯格的律师今天说,埃尔斯伯格将在二十八日上午向波士顿联邦当局投案,来听取关于非法拥有并且没有归还关于越南战争的绝密研究报告的文件的控告。

第 3 版

1. 美联社介绍:马耳他总理明托夫的内外政策

说明托夫希望马耳他将在一九八八○年时处于严格中立地位,因此他上台后首先稳定内政。对外政策首先是废除英马防御和援助协定,提高英使用马耳他军事设施的费用,也不允许苏在马耳他拥有供应燃料设施    【美联社马耳他瓦莱塔二十日电】(记者:罗德尼·平德)西方同盟和地中海具有战略意义的马耳他岛国的关系将在长时期内处于不稳的状态。    实际上,继五十四岁的工党领袖多·明托夫当选总理之后,这一点是唯一可以肯定预测得到的。    此间消息灵通的外交人士认为,明托夫将执行一项很能体现他个人性格的对外政策。    但是,由于工党政府在五十五个席位的下院中,只有两席的多数,因此,他们认为,他在执政的最初几个月中,将集中力量使其政府受人拥护,以便号召举行一次很快进行的选举以增加他的多数票。因而,人们预料,在他执政的初期——或许第一年,他的很大一部分政治技巧主要要用在国内方面。    明托夫公开表示、并且主要是在外交方面:要重新谈判马耳他同英国签订的十年防御和援助协定的问题;英国在这里享有设置军事设施的权利已达一百七十年了。    英国为了在这个一百二十二平方英里(二百一十六平方公里)的岛国保持一营军队、两个空军中队和一个通讯网,要在协定有效期间付出五千万英镑(一亿二千万美元),这项协定将在一九七四年期满。    明托夫说,他将废除这项协定。他对于三十一万七千人口有四千万英镑(九千六百万美元)国债减到很发愁,他希望英国太大提高在继续使用的设施的费用。    他从来没有提出过一个数字,但是他指出,美国每年付给西班牙的军事设施使用费是五千万英镑。    明托夫说,“我们不是乞丐,虽然伦敦有时在我们一旦希望他们提出要求的时候,似乎把我们看作是乞丐。”    但是,马耳他工党国际事务书记乔·卡米莱里(他大概是明托夫的高级顾问)在一次接见本记者的谈话中说,不管英国付多少钱,工党是希望它的军队最终从马耳他国土上撤走的。    卡米莱里说,马耳他除了有两艘从美国租借来的海关巡逻艇之外,只有一支六百人的陆军,没有海军,到那时任何人都可以对它实行军事接管。因此,工党希望美国和苏联同它作出相互安全保证,并且在上台执政之前,在这方面就进行了试探。    工党的想法看来是这样的:到一九八○年左右,它能够使马耳他处于严格中立的地位,但是中立可能是一件代价高昂的事,明托夫同瑞士、瑞典的工党的密切交往必定向他们表明了这一点。此间一位消息十分灵通的西方外交人士说,他认为很肯定,马耳他现在将同意苏联在这里建立大使馆的要求。目前苏联驻伦敦大使在处理接触的事宜,他将在下月访问马耳他。    这位人士说:“那时,我们看到俄国向明托夫提供一点援助,或者派一些技术顾问来,将不感到意外。”    明托夫说,他在同英国举行的谈判中,要确定其他国家不再自动地使用在这里的英国设施。    通过这样一些联系,美国把马耳他用来供第六舰队休息和娱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瓦莱塔设有非官方的行政机构。    明托夫希望,这些国家如果要想使用马耳他的格兰德哈伯的话,就直接同他的政府打交道。他再次想的是付现款的问题,并可能希望美国为要到马耳他的第六舰队付现款。    很清楚,在十分亲西方的博格·奥利维尔政府上星期被击败的时候,如果美国的第六舰队要来进行访问的话——美国人并没有说要进行这样的访问    ——,可能不久就出现一种令人难堪的局势。    明托夫强调说,他的政策是,也不允许俄国人在马耳他具有永久性的为他们的强大的地中海舰队供应燃料的设施。但是如果苏联军舰在这个岛国海岸外发生了机械或其他故障的话,他将允许这些军舰停泊。    按照明托夫的想法,马耳他未来将建设成这样一个样子:    ——两千五百年来第一次摆脱外国军队的一个完全中立的岛屿,沐浴在阳光之下,在北非之首和意大利脚趾之间的地中海中部狭长的腰部戏水。    ——马耳他接受任何人愿意提供的不带条件的援助,包括东方集团和卡扎菲上校的利比亚革命政权的援助在内。    ——马耳他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充当诚实的和平掮客。由于马耳他希望重开苏伊士运河,因此这种作用可能获得相当迅速的进展。格兰德哈伯船坞(这个岛国上的最大的单一公司)的工作取决于进港修理的商船的多少。在运河封闭的情况下,每周驶过马耳他的船只是八百艘,在开放时是一千五百艘。    马耳他将来同利比亚的关系可能是最引人发生兴趣的问题。    明托夫将愿意同这个石油丰富的阿拉伯政权增加贸易,但是马耳他人是极其倾向欧洲的,从传统上,就不喜欢阿拉伯人。    明托夫对外政策背后隐藏着对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巨大恐惧。    明托夫一再谈到这个问题。    他在当选后的一次接见记者谈话中说,“意大利南部法西斯主义的厥起,使我们很震惊。过去我们曾生活在这个阴影之下,我们不希望再在它的阴影下生活了。”    这可能是促使它投向利比亚的原因,即使这样做有使他在马耳他丧失他个人的崇高威望的危险,也在所不惜。    然而,明托夫的第一件要做的将是处理他自己的后院的事。强大的马耳他普通工人工会和英国的斯旺—亨特公司老板之间为了划分地界的争端,马耳他乾船坞己罢工八个月了。

2. 美第六舰队取消对马耳他的访问

【美联社伦敦二十七日电】《星期日电讯报》今天报道,美国第六舰队已经取消了对马耳他的一次访问,这几乎可以肯定是因为受到新近当选的工党总理明托夫的反对。    这家报纸说,这些军舰原定在七月的第二周内到达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中海岛屿。    第六舰队过去经常用马耳他作休息地点。    【路透社华盛顿二十六日电】国防部今天拒绝直接评论这样的消息,即以地中海为基地的美国第六舰队由于马耳他政府的反对取消了预定下月对马耳他的一次访问。

3. 英报文章:《英国加入共同市场使俄国人烦恼》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二十六日刊登驻莫斯科的弗兰克·泰勒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英国加入共同市场使俄国人烦恼》,摘要如下:    苏联政府官员在同格林希尔举行的三天会谈当中强调,他们很忧虑英国加入共同市场对于英苏贸易可能发生的影响。    英国人士说,十分清楚,俄国人担心英国成为共同市场的成员可能使贸易关系发生变化。    这些人士说,使人惊奇的是,俄国人没有就英国加入共同市场后在政治上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任何观点。他们似乎急于只谈论经济前途。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二十六日刊登戴维·博纳维亚发自莫斯科的电讯,标题是《葛罗米柯先生同英国官员讨论柏林问题》,摘要如下:    外交和联邦常务次官格林希尔,今天在这里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举行会谈时,强调了解决柏林问题的重要性。格林希尔在访问中同苏联其他官员会晤,讨论了英苏关系、贸易和国际形势。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二十五日电】外交人士说,苏联和英国官员今天就外交大臣道格拉斯—霍姆今年底前后对莫斯科进行正式访问一事达成了初步协议。    这些人士说,没有什么迹象表明,苏联科学家费多谢耶夫的背叛和随后苏英两国驻伦敦和莫斯科外交官的被驱逐,妨碍了格林希尔的谈判活动。

4. 苏参加巴黎航空展览代表团副团长叛逃西方

【合众国际社巴黎十九日电】法国人士今天说,苏联一名高级空间研究官员三周以前在巴黎举办航空展览会期间叛逃到西方去了。    他们说,阿纳托利·费多谢耶夫是苏联参加这次航空展览会的代表团副团长,人们认为他是苏联叛逃到西方去的最高级人士之一。他是在航空展览会开幕前一天在布尔歇机场要求法国当局给予避难的。    他们说,法国不愿意承担责任。但是费多谢耶夫第二天乘飞机去布鲁塞尔。这些人士说,在布鲁塞尔,人家把这个苏联官员交给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官员。    他们说,下一天,约八十人的巨大的苏联代表团被召回莫斯科,在布尔歇机场的正式午宴上,苏联主要官员拒绝与法国国防部长德勃雷坐在一起    ——显然是抗议法国的行动。    法国人士说,据认为费多谢耶夫曾是负责宇宙研究的副部长——具体说就是负责联盟号和月球号宇宙飞船计划的。    【法新社莫斯科二十一日电】苏联科学家费多谢耶夫——他在上个月逃到了西方——在苏联报纸上被说成是一位杰出的电子工程师。    据从这里的可靠人士那里获悉,他过去没有担任过有重大责任的职位。然而他在一个极为先进的领域中——这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并被应用于军事方面——是一位最高级的专家。    他的年龄和他在五月二十五日自莫斯科启程去巴黎时所受到的敬意可以证实,他是一位具有很高威望的科学家。    在不到一个月以前,他负责苏联电子工业部的一个特别实验室的工作。尚不知道这个实验室进行什么样的特殊工作。但是,他被选择为参加巴黎航空展览会的代表团的第二把手这一事实似乎暗示,这个实验室是搞航空领域的工作的。    他于一九一○年六月十四日生于列宁格勒。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二十一日刊登了该报驻莫斯科记者博纳维亚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白厅的决定必将使莫斯科感到烦恼》。摘要如下:    费多谢耶夫的变节必然引起苏联政府人士对英国的强烈不满。人们认为英国人是“勾引”苏联公尺的专家。    费多谢耶夫变节的最可能的结果是:被允许去国外旅行的科学家将会更少。费多谢耶夫变节的最有趣的方面是:这是否表明科学界普遍有不满,几年来科学界中持不同政见者是很多的。

5. 苏英各自宣布驱逐对方两名外交官

【法新社莫斯科二十二日电】这里的英国大使馆昨天    ——在英国外交部常务次官丹尼斯·格林希尔为同苏联官员进行为时三天的会谈到达这里的前夕——接到了驱逐英国大使馆一等秘书尼科尔森和二等秘书杰克逊的通知。    这适逢伦敦宣布苏联科学家费多谢耶夫已获准呆在英国的时候。    【路透社伦敦二十二日电】英国今晚披露,已经下令两名苏联外交官离开这个国家,因为他们“积极进行反对联合王国的谍报活动”。    此两人的名字是谢尔斯特涅夫和乔索维金。    英国外交部说,此两人“被发现积极进行反对联合王国的谍报活动”,让他们于六月十八日离境。    据英国外交部说,俄国人在下驱逐令的同时提出了抗议,抗议英国当局同苏联科学家费多谢耶夫在巴黎失踪一事有牵连。英国外交部说,已经告诉俄国人,费多谢耶夫完全是自动申请呆在英国的。

6. 印外长在美苏英等国活动后回国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二十二日电】印度外交部长斯瓦兰·辛格今天说,如果美国最近曾经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武器,那“就是明显地背离了对我的保证”。    这位外长是在到几个国家首都进行了十五天访问之后,回到印度时对记者发表谈话时说这番话的。    他的奔走是为东巴内战所迫切需要的政治解决寻求支持。    辛格总结他访问的结果说:    “我得到了明确的印象,不会提供任何可能加强巴基斯坦军事政权的援助。    “在为期两周的访问中,辛格会见了苏联总理柯西金、西德总理勃兰特、法国总统蓬皮杜、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美国总统尼克松和英国首相希思。    “他对这些国家的政府强调,如果国际大家庭不迅速采取行动,这个地区的和平将会受到威胁。”

第 4 版

1. 英国《卫报》刊载吉廷斯的一篇文章:《中国的友谊将会发展到多远的地方?》

【本刊讯】英《卫报》二十一日刊载了约翰    ·吉廷斯撰写的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的友谊将会发展到多远的地步?》摘要如下:    当北京以如此的热情投身于接待外宾工作的时候,过去一向恳求中国“摆脱冷冰冰的态度参加进来”的那些西方评论家现在没有权利来斜眼看人了。但是这的确需要人们费些脑力来一直注视着这个情况,并且确切地估计中国政策的新的限度现在到底在哪里。    一个重要的限度是在东海水域中不太远的地方,因为中国既没有说过什么话,也没有做过什么事情使日本人觉得比过去较受欢迎了。中国报纸继续用很激烈的言词警告说,今天复活的日本存在着潜在威胁。    许多观察家认为,中国担心日本成为“美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桥头堡不仅仅是为了给人看的。中国对日本打算在一九七二——七六年的第四个防务计划期间把军费增加一倍,特别是对它目前扩大海军的计划表示严重的不安。    在一九六九年的尼克松—佐藤公报中,日本首相公开声明他的国家同南朝鲜和福摩萨的安全有利害关系。自从这个公报发表以来,中国不安的程度不断增加,而且北京提请大家注意日本对这两个国家的援助和投资有了大规模增加。    要肯定中国同美国的交往将会走多远是更为困难的。迄今为止,中国的官方态度只在一个方面有所改变,它已放弃它过去坚持的在福摩萨问题解决之前不可能给任何美国公民签证的态度。    在福摩萨仍然被美国(按北京的说法)“占领”的时候,北京是否会再前进一步,允许发展一种既成事实的双方关系状态——进行相互贸易、文化和记者交流等等——呢?中国对尼克松最近取消美国对华贸易的限制作出什么反应,可能对人们确定新外交做法的这一方面的衡量标准是极为重要的。    中国新外交活动的第三个限度是在北部,在齐奥塞斯库访华期间所发表的演说和公报中就强调了这一点。这位罗马尼亚领袖解释说,他的国家正在努力“克服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分歧和发展它们之间的合作”,并且促进“同志般的团结和互相援助”。他说,如果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同世界上的其他反帝力量联合起来,他们的力量将“大大地超过帝国主义的力量,从而和平就可以得到保证”。但是,周恩来表明,中国不会为了同苏联“超级大国”妥协而牺牲自己的行动自由。    中国与罗马尼亚的态度不同之点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仅因为它表明北京划的线离同苏联打乒乓球还差得很远。它还说明了中国对今天国际政治性质的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他们的反帝“统一战线”的概念比较松散,软富印象派色采,事实上,任何敢于反对美国或者苏联或者对二者都反对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这个反帝战线,不管它是要求增加开采税的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还是要求扩大领海范围的南美国家。

2. 加拿大访华经济代表团团长在香港说:希望加中贸易团体间的接触大大扩大

【法新社香港二十六日电】应中国外贸部的邀请,由二十四人组成的加拿大第一个访华经济代表团,在去北京的途中于今晚到达这里。    该代表团由工商业部部长让—吕克·佩潘率领。    代表团成员中有政府官员以及全国商业和工业组织的领导人。    佩潘说:“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加拿大全国性经济团体,向尽可能广泛的加拿大实业界代表推荐同中国进行贸易的机会。    “明确地说,我们希望强调加拿大对今后中国—加拿大关系中贸易方面的关注,并探索增进加拿大在中国经济活动的一切方面的可能性。”    佩潘还说,他希望该代表团会增加加拿大方面对同中国做买卖的兴趣,他希望加拿大和中国的贸易团体之间正进行的接触大大扩大。    【路透社香港二十七日电】加拿大小麦委员会的前首席委员、参议员W·C·麦克纳马拉说,他预料加拿大代表团不会讨论进一步向中国出售大批小麦的问题。    他说,根据目前的协定,加拿大正在向中国运出二百五十万吨小麦,这些小麦对西方生产者来说价值一亿五千万美元。    他说,在十月以后出售小麦的新合同将在以后再讨论。    他还说:“我们希望中国继续把加拿大看成是一个自然的供应国。”    他说,“我们知道中国获得了几次好收成,但是,即使他们正在从我们这里买二百五十万吨,也只不过占他们产量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就他们来说,这个数目是微不足道的”。    【法新社温哥华二十五日电】一个由二十五人组成的代表团——主要是大学工作人员——今天离开这里前往北京进行四周访问。

3. 外电报道:一批美国学者来我国访问

【美联社香港二十三日电】自一九四九年共产党接管权力以来去大陆中国访问的第一批美国学者今天越过边界进入中国。    这批十三名年轻的美国人(大部分是大学毕业生)是悄悄地进入香港的,他们访问中国的消息首先是由“忧心国事的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发表的一项公告中宣布的。这个委员会是他们这次访问的发起者。    今天让这十三个学者进入中国的做法是符合中国总理周恩来今年四月的谈话精神的。周恩来说,今后将不时地让更多的美国人“分批”访问中国,这就是说分成一小批一小批地进行。    这些学者计划花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国旅行。    【共同社东京二十三日电】特派记者江泽香港二十三日电:    这次进入中国的美国人教师、学生小组在很久以前就提出了入境申请,最近被批准,费用全部自理。    由这样多的美国人组成的小组不是应中国方面的邀请,而是自己申请访问中国的,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美中关系史上的第一次。    十三人小组是以K·约翰逊(二十四岁)为首的男六人、女七人组成的,都是反对美国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的美国青年亚洲问题专家的组织CCAS(忧心国事的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的成员。这些人几乎都是毕业于美国各地的大学以后,在香港大学等研究中国问题、研究和学习中国语的人,他们访华当然都是第一次。    其中也有的人在香港留学了十年以上,但七个月到十个月以前来到香港的人居多。    一行人是四月份向中国政府提出入境申请的,本月七日被批准入境。    一行在访华出发以前发表了如下的声明:    我们访华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美中两国人民和青年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我们正在努力想理解反对卖国、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亚洲社会的战斗,支持美中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正常化。我们希望在中国访问人民公社、学校、医院、工厂等,直接学习新中国的人民的经验。    【美联社马里兰巴尔的摩十六日电】一个青年组织的一位发言人昨晚说,他的组织自二月份起一直在与共产党中国谈判一项有二百五十名美国公民对大陆中国进行友好访问的建议。    世界青年营组织委员会代主席威尔逊说:“中国人是非常愿意接待客人的”。

4. 意大利同中国贸易商会将派代表团访华

【安莎社米兰二十五日电】意大利同中国贸易商会副会长文琴佐·帕利齐今天说,意大利同中国贸易商会会员今年十月十五日将对北京进行一次访问。    他还说,最近,一个意大利农业专家代表团将去中国进行研究性的访问。他说,农业代表团将同中国建立合作关系。

5. 澳工党代表团离悉尼来我国访问

【路透社悉尼二十七日电】由联邦反对党领袖高夫·惠特拉姆率领的一个澳大利亚工党代表团今天离开这里,前往中国进行友好访问。    他说,澳大利亚由于没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关系,而处于一种与人类四分之一人口隔绝的“荒谬的”地位。    惠特拉姆否认所传这个代表团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可能向中国出售澳大利亚小麦的消息。    他说:“我们在第一次致中国总理的电报中所提出的是讨论澳大利亚和中国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的问题。”    他说,他一直就进行这次访问的事同美国和加拿大的政界人士保持着接触。“我们获得了机会为两国之间建立良好关系作出一个开端,我们正是本着这种精神前去访问的。”

6. 丹麦前驻美大使说:此次访华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合众国际社香港十八日电】丹麦前驻华盛顿大使托尔本·龙内说,他此行是在他在哥本哈根担任外交部司长这一新职务之前进行的一次“了解情况”的访问。    龙内说:“我在北京会见了中国负责亚洲事务的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我们就整个世界形势和其他一般问题举行了会谈。”    他不肯透露他同中国官员们会谈的内容。    他说:“我决定不谈关于我这次访问和中美关系的任何情况。”    龙内说:“我这次对中国的访问是值得的,因为我访问了我以前未访问过的一个国家。”    他说:“大陆上的具有深远影响的进步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而且我也对不同国家的不同的形势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7. 日本民社党书记长佐木良作说:日蒋条约“自然消灭或搁置起来”是妥当的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二十日以《民社党第一次正式表明“搁置”日华条约的态度》为题报道:    民社党书记长佐佐木良作十九日在竞选演说地大分市第一次正式表明了民社党对日华(蒋)条约问题的态度,他说:“只要这一条约继续存在,就不可能恢复日中邦交。虽然这一条约不能单方面废除,但是如果进行日中谈判,那么使这一条约自然消灭或搁置起来是妥当的。”并且宣布,同一天向佐藤首相发出了关于日华条约的三点质问的公开质问信。    佐佐木书记长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值得注意的是,承认中国的国家已有六十三个,而承认国府的却减少了。中国参加联合国是时间问题。可是,只有政府与世界形势背道而驰,坚持什么‘台湾即中国’这样一种虚构立场。这是不可理解的。”    而且,提出了如下三点废除这一条约的理由:①政府虽然解释说日华条约的存在是同中国恢复邦交的障碍,但这是个时代错误;②这一条约虽然是根据杜勒斯的劝告和杜勒斯—吉田信件于一九五二年缔结的,但是台湾已经丧失了统治全中国的权力;③这一条约的效力限定在一定地区,在继续保留这一条约的情况下,谋求恢复日中邦交,不能说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过,从北京政府的现状来看,这种可能性很小。    给佐藤首相的公开质问信的内容有以下三点:①应该宣布恢复日中邦交不受日华条约的任何“约束”;②政府要向国内外表明,恢复日中邦交不受这一条约的约束;③要表明有这样的打算:如果今后日中谈判顺利进行,在日中之间缔结和约,那么就与此相适应地处理或调整日华条约。民社党要求政府在参议院选举期间发表意见。

8. 日本首相佐藤叫嚷不能抛开蒋帮

【共同社东京二十一日电】佐藤首相为了支援参议院竞选,二十一日到达仙台。他在接见记者时说:“纵使承认中国的国家超过承认国府的国家,也不能使过去维持了二十五年的日本同国府的关系处于空白状态”    。”    【共同社东京二十四日电】爱知外相二十四日接见记者,就中国代表权问题发表谈话说:(1)现在仍处于摸索阶段;(2)持有即使赞同中国参加联合国也不能驱逐国府这种意见的人意外地多;(3)在批准归还冲绳协定的国会会议举行之前,要确定一种有伸缩性的想法,也有可能让驻外机关做出决定;(4)看情况如何,也有可能引导美国走。